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广东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毕业论文

题目广东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院系经济学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级2012级

学号201251101116

姓名方倩仪

指导老师郑旭芸

2016年3月15日广东培正学院教务处制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手写)

2016年3月15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论文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论文(设计书)属于: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的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手写)2016年3月15日

指导老师签名(手写)2016年3月15日

目录

1绪论 (7)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7)

1.1.1研究背景 (7)

1.1.2研究意义 (7)

1.2文献综述 (7)

1.2.1国内文献综述 (7)

1.2.2国外文献综述 (8)

1.2.3文献简评 (9)

1.3研究方法 (9)

2广东-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与特征分析 (10)

2.1广东农产品生产概况 (10)

2.1.1按农产品种类介绍 (10)

2.1.2按经济区域划分 (11)

2.2广东-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 (13)

2.2.1广东农产品贸易概况 (13)

2.2.2广东-东盟农产品贸易总量分析 (14)

2.2.3 广东-东盟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 (15)

2.2.4 广东-东盟农产品贸易市场结构 (16)

3广东-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 (18)

3.1产业内贸易指数 (18)

3.2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20)

3.3小结 (21)

4广东-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 (23)

4.1广东-东盟两地区之间存在相似性 (23)

4.2广东-东盟两地区之间投资增多 (23)

4.3 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 (24)

4.4出口配套服务不到位 (24)

5结论与建议 (26)

5.1研究结论 (26)

5.2对策与建议 (26)

参考文献 (28)

致谢 (30)

广东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方倩仪

摘要: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发展至2015年底,广东省与东盟经贸规模已经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地位,广东和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同时也出现了产业内贸易水平波动的现象。为此,本文分析了广东-东盟两地区之间农产品的贸易结构和商品结构,再收集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数据,运用G-L 指数和Brülhart指数对两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额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分析,并且提取了东盟中5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测算,最终得出结论,2002-2015年,两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大多都已产业内贸易为主,农产品出口额稳中有升。但近期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速放缓,且有向产业间贸易发展的趋势。本文进一步分析后认为:地域的相似性、外资投资的比重、竞争对手的发展、出口配套服务的不到位,均会对两地区的农产品贸易起到影响作用。因此,广东政府应该扬长避短,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强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广东;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

The empirical study of Guangdong and the association of Asean intra-industry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y

Fang Qianyi

February,2016

Abstrac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and the asean free trade area in 2010, The development until the end of 2015,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and the asean agricultural trade, the level of industry inner trade development exists a wave phenomenon.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uangdong-asean agricultural trade

structure and product structure between two areas,and then collecting the Guangdong and asean agricultural trade data, using the G - L index and Brulhart index to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of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extract the association of Asean in the five countries for further data is calculated, eventual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from 2002 to 2015,most of the agricultural trade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have intra-industry trade is given priority to, agricultural exports are going to growth. But in recent years,trade way gradually transfer to inter-industry trade from intra-industry trade, This paper thinks after further analysis: regional similarity, the propor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etitors,all can have influence on two areas of agricultural trade. Therefore, the Guangdong government should foster strengths and circumvent weaknesses, to develo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trengthe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raise the level of intra-industry trade. Keywords: Guangdong;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 Intra-industry trade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额占到世界贸易额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经济往来频繁。而在诸多产业中,农业凭借良好的发展前景走在最前端,中国和东盟签署的“早期收获方案”及中泰果蔬零关税协议,使农产品首先实现了零关税,农产品贸易在两地区之间发展迅速。而广东省做为沿海地区的农业大省,邻近东盟十国,GDP在1978年为185.85亿元,实行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迅猛发展,1990年GDP跃升为1559.03亿元,到了2010年生产总值已达到了五位数,为46036.2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翻了好几番,近几年也依然保持增长的喜势。在农业方面,2015年上半年农业产值为1021.03亿元,和2014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2%,热带和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也为广东带来了良好的种植环境,农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和东盟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往来频繁。

1.1.2研究意义

中国是仍在发展中的国家,农业是中国重要的产业,需要大力的扶持与发展。广东作为农业大省,凭借相当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农业资源、庞大的市场容量等,与东盟确立了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对广东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对促进两地区的农业合作,提高两地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更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加强农业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国内文献综述

关于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分析的问题,国内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为产业间贸易。胡竹枝,王彦(2013)冯阳(2013)杨丹萍、江奕(2014)认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整体处于产业间贸易状态,但双边的农产品贸易中确实又存在着产业内贸易,且有不断上升趋势。【1】十年间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增长较为缓慢,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增长较快。【2】第二,认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为产业内贸易。姜国庆、于芳(2015)通过计算G-L指数、Brulhart指数后认为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还不够高。【3】朱诗萌、冯中朝、王璐(2014)运用AE法和GL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得出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市场规模大小、美国次贷危机、农产品关税税率差异和农产品贸易不平衡程度都会影响贸易程度。【4】第三,对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结构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徐金燕(2014)、冯中朝、朱诗萌(2015)姜元武、庄丽娟(2008)分析得出,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总体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5】但增速近年来趋缓,整体水平仍然很低。【6】贸易逆差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7】郑晶、潘苏、张智彪、张金华(2015)在此基础上,认为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主要为土地密集型农产品; 出口结构相对多元化。【8】冯佳佳(2015)还运用了CMS模型分析得出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东盟市场需求的增加;竞争力效应也是影响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9】黄莹莹(2012)也提出中国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高流通不畅。【10】杨亮、吕耀(2009)则认为逆差使得长江以北地区获益,江南地区则受到冲击,且中国对东盟出口目的国分散,进口来源国集中,双方进出口格局不对等。【11】

第四,侧重对广东和东盟贸易市场的分析。庄丽娟、姜元武、刘娜(2007)通过建立引力模型,分析得出:广东对东盟农产品出口流量主要是受东盟国家的GDP、人均GDP、两者之间的距离以及区域贸易制度安排等因素的影响。广东同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流量不均衡,只同少数国家出现“过度贸易”,同多数东盟国家呈现“贸易不足”,农产品对东盟出口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12】

1.2.2国外文献综述

Piani&Kume (2000)对区域贸易组织(如东盟、欧盟)中的44个国家间的双边贸易进行研究,认为区域贸易组织的存在为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活动提供了便利。【17】

Chirathivat(2002)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不仅使双方的贸易额增加,也使得两地区间的GDP都各自实现了增长。【18】Daniel A.summer(2003)对中国农产品的贸易形势和国家政策作了研究分析,认为中国若加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话,将有力地促进中国农产品的发展。【19】LEE(2004)则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以及东盟试过和全世界的贸易额都将得到增长,社会福利也会增加。【20】

1.2.3文献简评

关于广东省与东盟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国内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其研究主要是针对广东省与东盟大范围的贸易市场进行分析。对广东省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分析并没有很多相关的资料。因此,本文将针对广东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与实证分析,对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结合广东省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1.3研究方法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逻辑归纳法。

文献研究法。阅读和论文课题相关的文献和书籍,获取论文写作所需要的资料以及有效的、最新的数据,为论文提供扎实的信息和数据基础。

数据分析法。通过收集论文中两地区的贸易数据,进行整合与归纳,再通过相关指数公式,计算出论文结论所需要的数据支持。

逻辑归纳法。论文的信息来源渠道多种多样,有文献资料、网络数据、专业著作等。这就需要运用逻辑归纳法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与整合,并加以探讨。

2广东-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与特征分析

2.1广东农产品生产概况

2.1.1按农产品种类介绍

在研究广东-东盟农产品的贸易现状前,必须先对农产品这一大类进行细分,才可以更好的收集数据,并加以对比和分析。

按照传统的分类习惯,一般把农产品分为粮油、果蔬、花卉、林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和其他农副产品六大类。但在目前,为跟国际接轨,在贸易口径中一般采用HS体系对商品进行分类,这个体系在海关关税管理、进出口贸易申报、进出口商品检验及贸易统计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且在WTO农产品协议中,所定义农产品主要就是HS分类中的前24章的产品,这24章产品又分为四大类别:第一大类:活动物、动物产品;第二大类:植物产品;第三大类: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腊;第四大类: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烟草替代品的制品。目前全球贸易量90%以上使用这一目录,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一种标准语言,它对农产品的细分也使得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广东省属东亚季风区,是大陆光、热、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年平均气温22.3℃,年平均日照数在1750小时左右;广东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1600毫米之间,广东境内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花生、水果、茶叶、蔬菜、蚕桑等。本文选取了粮食(粮食作物)、糖蔗和花生(经济作物)、蔬菜、水果以及猪肉这六大农产品进行讨论。

2000-2014年这十四年间,蔬菜是属于产量增长较快的一类农产品,从2000年的2214.8万吨增长到了2014年的3274.75万吨,计算得出,蔬菜产量的增长率这些年都保持在4%以上。同样保持稳步增长的还有水果、花生和猪肉,花生产量只在2005年有所下降,其余年份都保持增长态势,2014年比2000年增长了34.2%;而在水果产量方面,2005年在2000年643.52万吨的基础上增长了29.2%,达到了831.69万吨,2014年水果产量为1438.49万吨,比2013年同期增长5.1%;猪肉相对其他农产品来说产量较低,2000年为206.85万吨,但每年的增长率也保持在1%-2%之间。粮食和糖蔗的产量则相对有些波动,并没有保持连年的增长,以粮食为例,2005年的粮食产量比2000年下降了427.36万吨,2012年的产量也比2010年有所下降;糖蔗方面,2005年产量比2000年下降了

191.57万吨,2014年比2012年下降了3.7%,虽然产量有所波动,但下降幅度并不大,且多会在下降中有所回升,大趋势仍然是上升的态势。

图2-1广东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图

数据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

2.1.2按经济区域划分

广东省有2个副省级市和19个地级市,面积17.97万平方公里,按经济区域划分为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四个区域,下面我们就以这四个经济区域分析一下广东省的农产品情况。

从单个地区进行分析来看,2005年珠三角地区产量较多的农产品是蔬菜,达到了1248.33万吨,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了2014年,近十年间,蔬菜产量在下降中缓慢回升,仍然是珠三角地区具有产量优势的农产品。而粮食作物、糖蔗、花生、香蕉、猪肉这些农产品的产量均是在波动中下降,糖蔗2014年的产量和2005年相比下降了75.2%。东翼地区、山区的蔬菜产量和珠三角一样,是产量较多且是近十年一直保持着优势的农产品,东翼地区农产品产量尾随蔬菜之后的为粮食作物,2014年的产量为204.58万吨,但相比2005年的252.22万吨,这十年间呈现的是一个波动中下降的趋势,同样趋势的农产品还有糖蔗和猪肉。西翼地区表现较突出的农产品是糖蔗,2014年的产量达到了1225.36万吨,蔬菜产量次之。2005年,西翼地区的粮食作物和水果的产量不分上下,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水果产量在2014年基本追上了蔬菜的产量,且赶超了粮食作物41.6%,达到了621.84万吨,而粮食作物的产量则在近十年间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

最后再看山区的情况,花生、水果、柑桔橙的产量都是稳步上升的态势,糖蔗的产量2005年为52.06万吨,2010年下降到45.45万吨,随后出现回升,猪肉的产量趋势和糖蔗基本相似。

从地区间的对比来看,粮食作物2005年产量最多的地区为珠三角,到了2014年,珠三角的粮食作物产量出现下降,仅为337.24万吨,山区成为产量最多的地区,为452.52万吨;西翼地区是糖蔗、水果、香(大)蕉的产量最多的地区,其中2014年糖蔗的产量,是珠三角地区的41倍,东翼地区的565倍、山区的24倍,具有很大的产量优势。珠三角的蔬菜和猪肉的产量也一直在其他三个地区的前列,东翼的蔬菜产量最少,2014年为544.42万吨,仅为珠三角地区的44.7%,2014年猪肉产量的排序依次是珠三角地区、西翼、山区、东翼。花生和柑桔橙的产量排在第一的地区是山区,最少为东翼地区。

表2-1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域主要农产品年产量图

单位:万吨

地区年份粮食

作物糖蔗花生蔬菜水果柑桔

(大)

猪肉

珠三角地区2005 753.90 119.88 20.00 1248.33 233.80 59.67 99.61 115.57 2010 321.88 37.29 17.59 1086.32 263.74 123.45 80.02 106.25 2012 342.82 39.70 18.18 1158.49 280.63 145.51 68.40 104.61 2013 326.68 38.10 18.52 1192.85 298.67 160.06 69.38 103.75 2014 337.24 29.76 18.93 1217.57 318.13 170.16 71.39 100.13

东翼2005 252.22 6.24 5.66 466.93 89.6 14.62 18.74 30.38 2010 199.73 2.49 5.05 451.26 100.68 15.65 20.11 26.82

2012 213.23 2.79 5.68 491.80 111.36 16.28 22.17 27.76

2013 196.89 2.24 5.69 525.16 115.23 15.60 21.60 28.08

2014 204.58 2.17 5.84 544.42 126.69 16.89 22.52 29.41 西翼2005 388.84 775.29 28.66 521.22 382.21 16.60 190.53 68.70 2010 356.27 1049.12 30.37 571.70 492.65 32.34 257.87 81.00

2012 377.40 1188.67 34.30 628.74 562.80 37.17 297.03 81.35

2013 353.27 1267.97 36.49 664.55 597.17 39.17 313.18 82.03

2014 363.00 1225.36 38.72 699.12 621.84 40.06 315.72 85.85 山区2005 535.54 52.06 32.44 676.05 194.71 61.61 11.27 66.65 2010 438.62 45.45 34.11 609.32 271.66 121.62 13.26 61.39

2012 462.88 48.14 37.75 703.68 324.30 147.61 15.56 62.66

2013 439.07 50.47 39.14 761.81 357.66 162.53 16.12 63.92

2014 452.52 51.56 40.82 813.64 371.84 163.31 16.69 67.25 数据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

综合以上的分析来看,四个经济区域在农产品的生产上都各有优势和劣势,适合种植的农产品也各有不同,相对来说,东翼地区在农产品的生产上相对薄弱,其他三个地区则各有所长。

2.2广东-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

2.2.1广东农产品贸易概况

广东农产品在对外贸易上,香港、东盟和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进口主要来自东盟、美国和欧盟,2013年广东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230.13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7.38%,其中进口总额为148.82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7.13%,出口总额为81.31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7.71%。2014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252.51亿美元,进口额和出口额也比2013年度有所增长。从四大类农产品来看,第一、第二、第四大类农产品都实现了三年间进出口总额的持续增长,特别是第二大类农产品,2014年的进出口总额为91.72亿美元,比2013年同期增长了13.64%。第三大类农产品则出现了波动,2013年的进出口总额为9.64亿美元,和2012年同期的16.91亿美元相比有所下降,但2014年控制住了下降的态势,出现了很小幅度的回升。

广东省出口前三名的农产品分别为水产品、动物产品制品和饮料、酒及醋。2012年,广东省的水产品出口贸易额为10.81亿美元,占广东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4.41%,动物产品及制品的出口贸易额为15.94亿美元,占广东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1.24%。到了2014年,这两章农产品依然保持着高出口额,分别占出口总额的18.28%和19.89%。

广东省进口前三名的农产品分别为水果及坚果和植物油籽及果实、种子、药材及饲料和粮食及乳制品、糕饼点心。排名第一的农产品为植物油籽及果实、种子、药材及饲料,2012年的进口额为30.76亿美元,此后两年分别比2012年增长了3.78%和16.44%,2014年该章农产品的贸易额占进口总额的21.89%。其余两章农产品在三年间也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2014年的贸易额分别为23.19亿美元和13.61亿美元,其中粮食及乳制品、糕饼点心这一章农产品比2012年同期增长了39.53%,增长速度较快。

图2-2广东省农产品及分类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图

数据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广东海关统计信息网的数据整理得出

表2-2广东进出口前三名的农产品贸易额

单位:亿美元出口前三名贸易额进口前三名贸易额

种类水产

品动物产

品制品

饮料、酒

及醋

水果及

坚果

植物油籽及果实、

种子、药材及饲料

粮食及乳制

品、糕饼点心

2012 10.81 15.94 7.25 19.85 30.76 8.23

2013 14.12 18.49 7.25 21.05 31.97 11.52

2014 15.41 16.77 8.57 23.19 36.81 13.61

数据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广东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得出

2.2.2广东-东盟农产品贸易总量分析

自从广东与东盟开展合作以来,通过大力发展双向投资合作,2014年底,广东省已成为我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规模最大的省份,东盟已成为广东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与广东的进出口贸易额从2007年的559.6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1022.1亿美元,六年间飞速增长了82.6%。

两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开展以来,不断推出相关政策鼓励贸易的发展,通过技术转移合作、产业合作、经贸合作等扩大贸易额。2013年,广东农产品对东盟出口额为11.7亿美元,相比增长44.4%,同期,广东自东盟进口农产品为

35.5亿美元,上升了30.7%。而2014年,广东出口到东盟的农产品达到了12.3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3%,进口额则达到了31.2亿美元,下降了13.8%;至于2015年,广东农产品出口到东盟的贸易额为12.3亿美元,下降了0.4%,进口额为41.3亿美元,增长24.5%。

2.2.3 广东-东盟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

上文提到,本文把农产品分为了四大类别,第一大类:活动物、动物产品;第二大类:植物产品;第三大类: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腊;第四大类: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烟草替代品的制品。从下面两图可看出:广东出口到东盟的农产品中,第四大类(食品、烟草及制品等)和第二大类(植物产品等)占的比例较多,第三大类(动、植物油脂等)占的比例很小。而从东盟进口的农产品则是第二大类(植物产品等)和第三大类(动、植物油脂等)占的比重较多,且第一大类(活动物、动物产品)占的比重很少。从波动的情况来看,出口的农产品中第三和第四大类在波动中有上扬的趋势,第二大类则相对有些回落,从2011年的40%下降到30%左右;而进口的农产品中,第二第三第四大类农产品在五年内都在下降中波动上升,特别是第三大类的农产品,2015年的进口额达到了广东从东盟进口农产品贸易额的60%。

图2-3广东农产品出口东盟百分比图

数据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国研网统计数据库计算整理得出

图2-3广东从东盟进口农产品百分比图

数据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国研网统计数据库计算整理得出

2.2.4 广东-东盟农产品贸易市场结构

东盟由十个国家组成,分别为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泰国、印尼、菲律宾、越南、老挝、文莱、缅甸。本文选取了五个贸易往来相对频繁的国家进行贸易市场结构的分析。从国别来看,广东出口到马来西亚的贸易额一直都在其他国家的前列,2014年的出口额占了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5.4%,广东从泰国进口农产品的贸易额也在东盟其他国家的前列,2014年为44.0%,新加坡和菲律宾则是出口额一直都大于进口额,但占总贸易额的比例不大,菲律宾2013年和2014年的进口额占总贸易额的比例仅为 1.7%。从年份来看,马来西亚的这三年的进口额所占比例出现了下降,从2012年的40.8%下降到了2014年30.0%,而泰国的进口额所占比例则出现了上升,从2012年的30.0%上升到了2014年的44.0%。

综合来说,东盟十国里既存在广东省出口农产品为主的贸易国,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也存在以进口为主的贸易国——泰国,同时也存在进出口贸易额相差不大的国家,如印尼。

表2-3广东-东盟五国进出口贸易额占广东-东盟进出口贸易额的百分比

2012 2013 2014

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

占广东-东盟农产

品进出口贸易额

的百分比

马来西亚33.6% 40.8% 32.5% 32.3% 45.4% 30.0% 新加坡17.4% 5.3% 17.2% 5.0% 20.5% 6.1% 泰国11.7% 30.0% 11.0% 41.4% 9.5% 44.0% 印尼12.8% 16.9% 26.9% 16.9% 12.3% 16.4% 菲律宾7.3% 2.6% 6.2% 1.7% 6.3% 1.7% 数据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国研网统计数据库计算整理得出

3广东-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

3.1产业内贸易指数

G-L指数是研究产业内贸易时使用较普遍的一个指标,G-L指数的思路认为,贸易要么发生在产业内,要么发生在产业间,这一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G=1-|X-M|/(X+M)

其中X和M分别表示某一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本文选取了2002年、2005年以及2010-2015年广东-东盟农产品进出口的贸易额做为分析数据,计算出这几年的G-L指数,G-L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 。两个端点值的情况为:当一个国家在某一产业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时,我们认为此时该国没有产业内贸易,或说其产业内贸易水平取最低值,此时,G-L指数等于0 ;当一国在某一产业的进出口相等时,我们认为此时该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达到最大,此时,G-L指数等于1 。所以,G-L指数取值越接近0 ,代表产业内贸易水平越低;取值越接近1 ,代表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因此本文得出数据如下:

图3-1广东-东盟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图

数据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国研网统计数据库、东盟秘书处贸易数据库整理得出

图3-2广东-东盟农产品进出口贸易G-L指数图

数据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国研网统计数据库、东盟秘书处贸易数据库整理得出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2年的G-L指数最高,达到0.68,此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2005年和2010年都处于一个下降的时期,2011年缓慢回升,G-L指数回到0.43的水平,2012年和2013年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处于0.5的稳定状态,2014年达到近五年的一个高值,G-L指数为0.57。

如果以0.5这一数值为界限,表中各年份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年变化可以分为几类:

第一类是G-L指数一直处在0.5以下的,可以认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这种情况多发生在2005年、2010年、2011年和2015年,可以认为双方依靠传统的比较优势发生贸易。

第二类是G-L指数几乎一直都高于0.5的年份,这种情况的年份是2002年和2014年,可以认为这两年农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且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进口或是出口的贸易量也较大。

第三类则是G-L指数稳定在0.5这个数值附近,表现了这种现象的年份是2012和2013年,这个数值表明这两年间两个地区之间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并存,同时也是这段时期内中国与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上的一个现状。

由以上可以看出,广东-东盟的农产品贸易是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交替

存在的,一段时期内是产业内贸易作为主导,一段时期内又是产业间贸易作为主导。由于东盟是由10个国家组成的,每个国家和广东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又各有特点,所以本文还选取了其中5个国家的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

表3-1东盟五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G-L指数表

国家2012 2013 2014

马来西亚0.43 0.50 0.75

新加坡0.96 0.94 0.86

泰国0.25 0.16 0.16

印尼0.40 0.69 0.46

菲律宾0.96 0.90 0.81

数据来源:根据国研网统计数据库、东盟秘书处贸易数据库计算整理得出

以0.5这一分水岭来看,新加坡、菲律宾和广东是常年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且产业内贸易水平很高,不过开始出现逐年小幅度下降的趋势,这表示广东从东盟进口的农产品贸易额一般都小于广东出口到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额;马来西亚和印尼则是在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波动,马来西亚是逐渐从产业间贸易转换为产业内贸易,而印尼则是交替存在,围绕0.5这个数值上下波动;泰国则是典型稳定的产业间贸易,这代表广东从东盟进口的农产品贸易额多于广东出口到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额。

但是GL指数是基于一个静态的情况下进行分析的,为此我们加入了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通过不同层面对产业内的贸易水平进行分析。

3.2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Brülhart 提出动态产业内贸易的概念,即边际产业内贸易,测度其水平的指数又称为Brülhart指数,它从一个动态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进行分析,其计算公式为:

B=1-|△X-△M|/(|△X|+|△M|)

同理,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结果越靠近1则表示该农产品贸易增量中产业内贸易占比越多,越靠近0则表示其增量中产业间贸易占比越多,本文仍然以上文提到的数据进行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