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综合体——商业对城市空间的整合叙事

城市综合体——商业对城市空间的整合叙事

城市综合体——商业对城市空间的整合叙事

Urban Complex —— Integration of Urban Space by Commerce

■曲艳丽1 杨朝华2 □Qu Yanli Yang Zhaohua

作者单位: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2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02)

[摘要] 城市综合体是基于商业与城市复杂关系的一种新的建筑表现形式,它复合了处理商业与城市关系中积累的历史经验,当今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综合体

设计中,商业是整合城市空间的主导要素,其叙事特征主要表现为对街区混合功能的整合、与环境文脉的结合及开放空间的营造。

[关键词] 城市综合体商业城市空间整合叙事

[Abstract] Urban complex is a new form which explains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erce and city; it accumulates a lot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when people deal with this relationship. Urban complex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ity. Accordingly, commerce is the key element to integrate urban space in the above described urban complex, and its narrative character mainly focus on the integration of mixed-function about blocks, the combination with environment element and the creation of open space.

[Key words] Urban complex, Commerce, Urban space, Integration, Narrative

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房地产业的巨大发展彻底改变着城市的面貌。在经历了住宅房地产发展最初的狂飙突进之后,商业地产的繁荣渐渐改变了人们心目中将住宅开发等同于房地产开发的偏见。大型商业地产项目因其对城市及市民的城市生活能够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而引起社会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在国内出现的商业地产新模式——城市综合体(HOPSCA),是将城市中的酒店(Hotel)、办公(Office)、公园(Park)、商业(Shopping mall)、会所(Club)、公寓(Apartment)等生活空间的服务功能进行组合(包括三项以上),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在国内商业地产经历了单店模式、组合店模式之后,城市综合体作为商业业态演进的一种新模式,因其不可抗拒的魅惑而成为大城市区域商业中心新建或重建的选择。

一、城市综合体的源与流

城市综合体不仅是城市与商业复杂关系发展脉络中在当代的一个节点,同时也复合了人们在处理城市与商业关系中积累的历史经验。

1.后工业时代之前商业与城市关系的发展脉络

“商业就是城市,城市就是商业”,从城市产生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商业确实是城市的促成因素,并在今天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城市生命的构成。集市、商业街乃至商业区,都曾经是近代商业出现以前在缓慢自然生长的城市中出现的商业活动的主要模式。传统商业街怡人的空间尺度、鳞次栉比的商铺、比肩接踵的热闹景象显示了商业与城市的有机关系,并成为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现代主义建筑的诞生与发展,使商铺向空中的集聚成为可能,百货公司在经营内部

繁华的同时,以独立的姿态适应着功能主义城市规划思想下更新的城市。这一倾向发展的极致是伴随着城市郊区快速扩张,在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销品茂(Shopping mall),其占地巨大而封闭的盒子形态、周边更为广阔的停车场,与周边环境割裂对峙,但其内部空间却往往继承了传统商业街的空间要素,创造性地复合了购物、餐饮、娱乐功能,在营造“一站式”体验型消费空间等方面手法多样,并逐步走向成熟。

2.城市综合体是后工业时代商业与城市关系的一种新模式

不同于以福特主义(fordism)为主导的工业化时代强调城市明确的功能分区、理性的功能联系,以全球化、信息化为特征的后工业时代更加强调多元、文化、生态、弹性、紧凑、精明增长等关键语境,城市空间布局也因此发生巨大的转变和重构。在这一过程中,商业作为“城市空间结构中最永恒、流动的胶水,不但把分离的城市元素不断地连接起来,而且促使其演变、转化”,城市综合体由此孕育而生。

在城市综合体中,商业作为一种“都市极配” 对立统一于混合的功能整体中,并因其与其他功能在空间上的对立并置而带来优良的效益。无论“极配”的另一端是办公、公寓、酒店、住宅、博物馆、展览馆等任何类型中的一种或几种,“各种事件最终也都汇合成购物活动” ,显示了商业在综合体中的主导作用。城市生活的魅力本就在于工作场所、购物场所、教育、社交与娱乐场所的彼此靠近,以吸引不同收入、不同职业的居民,城市综合体的多功能混合是在一定层面上对这一城市本质的切入。城市综合体在维持街区全天候活力的同时也为开发经营企业实现了“月光经济效益” ,同时它还能更好地利用各种城市市政设施,减少通勤交通,因而成为紧凑型可持续城市发展思路的一种实践。

二、以商业行为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体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切空间形态都是由其基本的生活行为决定的” 。无可否认,在商业空间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空间形态的需求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当下的这种商业行为中充满了各种事件,似乎一切都卷入了商业活动的时代,对商业空间进行有力影响的不仅仅是消费者。在城市综合体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政府、开发商、企业集团、公民作为共同关注与参与的商业行为主体,必然对其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与期待。在这种合力的推动下,城市综合体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使大城市成为全球经济和本土经济连接的结合点,这导致国家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城市竞争力的比拼,城市竞争日趋激烈。城市政府希望复兴城市、增强活力、具备国际竞争力,并通过行政力对地方战略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城市综合体由于其特殊的城市属性、对城市空间强大的整合能力,往往成为政府关心和支持的项目。与增加税收、增加就业机会、吸引旅游者、改善城市形象等愿望相辅相成的是寄予其城市地标、时代名片的价值期待,这与开发商、企业集团的商业利益不谋而合,同时也是增强市民城市归属感的一剂强心剂。

第二,激活城市中心区的有效方法。城市综合体是随着郊区购物中心重返城市中心而引发、以商业为主导的城市空间重新整合的模式。它往往以旧城改造为契机,把分散的土地整合起来,将多种城市功能立体复合并集约化地组织和建造,以适应高度知识化、信息化产业时代都市人的工作、居住、商务、休闲、教育、学习、医疗等,多样而便利的生活需求。混合而集约的思想使城市综合体在获得“地标”、“名片”等华丽外衣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人流,引导着街区的复兴,激发了城市中心的活力和魅力。

第三,承载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空间。以商业为主导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开放空间的设置往往借鉴和吸收了商业街、大型购物中心等传统商业业态的优势,将宜人的尺度空间和戏剧化的宏大空间并置,试图以复合的历史经验重新塑造城市公共空间。此外,资本的力量也推动博物馆、图书馆等一些公共机构自主经营,其商业化的结果是使购物活动渐渐渗透并侵占了此类公共空间,这

些空间通常也被并入综合体,成为开放空间的构成要素,并通过“使用”被消费。事实上,“不管你是否同意,购物活动已经成为我们体验公共生活的仅存方式之一” 。由于体验型消费理念的倡导,城市综合体中的开放空间引发了更多不带有明确购物目的的消费行为,它具有将间接顾客转化为直接顾客、时刻顾客转化为时间顾客的潜能,在为商家带来巨大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引导一种全新城市生活模式的建立。

三、城市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整合叙事特征

1.商业主导城市街区的功能混合

对单一土地用途的规划理论和政策的质疑最早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虽然在此后的二、三十年间,伴随着美国城市郊区的急速扩张,郊区型购物中心被大量建设,但在城市中心混合使用的开发项目也得到了宽容的鼓励政策,这为城市综合体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趋势上的引导和鼓励。此外,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巨构城市”(Mega-structure)思想对城市综合体的设想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现代城市综合体呼应了紧缩城市(The Compact City)的构想,它通过对城市功能的整合更新,形成以商业为主导功能的城市有机体,激活了城市中心,创造了宜人的步行开放空间,提高了城市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有效减少了交通距离、机动车的使用频率、废气排放,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综合体的建筑构成一般包括商务功能、客居功能、购物功能、餐饮功能、休闲娱乐功能、会展设施等,它往往跨越几个街区,具有庞大的规模。此外,城市综合体往往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集结点,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流、车流以提升综合体的人气。复杂的功能构成和巨大的交通流量对城市综合体的空间整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虽然城市综合体是对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的一种反动,但在城市综合体的内部,现代主义的功能分区原则依然有效,大混合、小分区的原则成为处理城市综合体中多元经济实体之间复杂矛盾关系的一把钥匙。例如,亚洲区最成功的混合用途发展物业之一——香港太古广场,包括购物中心、酒店、办公、住宅、公园等多种功能。这一综合体最下一层结合港铁金钟站形成一个中心枢纽,地下二层和三层是停车场,地下一层布置超市,地上是四层商场,商场上面是屋顶花园,并以此为基面穿插出数幢酒店、公寓、办公等超高层建筑(图1)。

图1香港太古广场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商业为主导的混合街区功能的城市综合体模型。各个功能空间在进行了立体的分区布局后,被贴近地面的商业空间所统一和整合。再如北京东直门交通枢纽是依托交通枢纽而建设,拥有超高层写字楼、高档公寓、五星级酒店、大型商业中心、航空服务楼等众多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它的整合叙事方式是利用“城市平台”的概念,在对高度密集化的城市空间进行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多维度组织的同时,将城市核心区交通枢纽密集人流进行合理的疏导、组织,使其转化为优质的商业人流。设计将“城市平台”下的首层核心空间提供给交通枢纽,其上形成集绿化、广场、内部人行交通为一体的开放空间。围绕“城市平台”设置环廊,将南区商业、双塔办公写字楼、酒店、北区商业连接起来,将各功能区的商业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图2,图3)。该项目也为以城市综合体整合城市商业流量资源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图2 北京东直门交通枢纽综合体“城市平台”概念

图3 北京东直门交通枢纽综合体交通组织剖透视

2.文化消费主导与自然环境、地域文脉结合的叙事思维

全球化以其强大的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新的技术和设计思想,同时造成了城市空间的趋同,淡化了地方文化的主体性。一方面,我们期待着利用文化作为全球化时代城市问题的“解毒剂”,另

一方面,却无法否认文化也是控制城市的一种有力手段。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和欧洲城市,文化已更多地成为了地方政府和商业联盟的商业策略中的工具。城市宣传者越来越多地通过提升城市形象来吸引投资者与旅游者的金钱,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的商机而被消费着。

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被J?F?廖塔(Jean-Frangois Leotard)称为“叙事”(narrative)的力量为文化的消费提供了武器,“像讲故事一样”融入了情感的设计态度,表达了一种以文化消费为主导的、与自然环境和地域文脉相结合的叙事思维方式。被矶崎新视为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作品——日本福冈博多运河水城,是美国捷得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在境外实现的第一个项目。一向秉承“场所制造”与“体验性设计”理念的捷得虽然在霍顿广场、美利坚商城等项目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拼贴式”的象征符号的广泛应用却招致了“带有明显媚俗色彩”的批评。在博多运河水城,其叙事风格开始转向更加注重与自然元素和当地文化的结合。福冈最有特色的乡土文化——被称为“博多祇园山笠”的夏季祭典中所富有的原始生气成为运河城“城市剧场”的叙事蓝本,而基地南岸的河流那柯川则促成了整个场所叙事的主线——开辟一条人工运河穿过建筑群。与此同时,捷得从日本的传统建筑语汇中抽取元素,“涂抹”、“悬挂”在新建筑的“脸上”和“身体”上,9栋建筑饰有丰富的地方传统色彩和横向条纹,组成了一个“斑马的家族”,传统文化被重新整合、定义、利用和消费(图4~图6)。

图4 福冈博多运河水城总平面

图5 福冈博多运河水城鸟瞰

图6 福冈博多运河水城开放空间

德国柏林的索尼中心则反映了文化消费主导整合叙事思维的另一种方式。作为波茨坦广场多功能城市再开发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索尼中心占据着一块呈三角形的土地,不但直接面对波茨坦广场中心,而且比邻柏林的文化广场建筑群。同时,项目还需要对地块上遗留的历史性建筑艾斯普兰达大酒店进行平移和保护。索尼中心并没有遵循总体规划所强调的传统城市肌理和人文尺

度,而是以一种连续完整的建筑体量实现综合体的空间叙事。无论是对艾斯普兰达大酒店的保护利用,还是“罗马广场”巨型扇形采光屋顶下内聚式公共空间的塑造,其中高技派建筑材料和先进建造技术的应用,无不透露出信息时代的特点,迎合了索尼公司矢志技术革新的形象寓意(图7~图10)。

图7柏林索尼中心“罗马广场”

图8 柏林索尼中心围合广场的建筑界面

图9柏林索尼中心广场的巨型屋顶

图10柏林索尼中心艾斯普兰达大酒店的保护利用

3. 开放空间是整合叙事的主线与灵魂

当我们回顾历史,“把建筑形式与社会话语形式进行某种…结构?对照,不难发现建筑场所时空构成与社会权力话语的重叠性。建筑的秩序化谱系与社会政治谱系惊人一致。这就是社会权力策略的…物化?形态,使人在身心两方面同时地、不自觉地陷入这种权力话语形成的秩序之中。” 在我们这个时代,建筑与城市的空间构成更加突出开放民主的风尚。虽然拥有经济和政治力量的人们有最多的机会,通过控制石头和混凝土的建造起的城市公共建筑塑造公共文化,使公共空间从文化象征与企业资本的交织之中获得了他们特殊的形态,但公共空间在本质上应是民主的。城市综合体是为道德、民法及政策结合的城市梦想而组织成的,是一种有序化的实体空间模式,它通过对城市公共资源的配置,将公众利益、商业利益、国家利益、集团利益重新整合。而开放空间正是城市综合体整合叙事的主体和灵魂,它为民众自发的公共活动创造条件,使城市公众资源的意义和使用显现出民主的光辉。

城市综合体中开放空间的营造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空间构成方式决定了整合叙事的框架,并暗含着叙事的文化倾向。典型实例如博多运河水城“点+线”的动线空间构成,讲述了一个“穿越宇宙的步行道”的梦幻之旅;柏林索尼中心则采用“同心圆+放射线”的空间构成方式,将与周边环境沟通的通道收束在一个巨大尺度的内聚式公共空中;而东京六本木综合体则通过从地面到屋面的多种多样的广场、街道、绿地形成“立体回游的森林” (图11)。

图11东京六本木综合体“立体回游的森林”

如果说“同心圆+放射线”的空间构成方式反映了西方文化以时间化与“事件”(errant)的定位模式,那么“点+线”和“立体回游”则展现了words流连在不确定的空间中的东方空间叙事习惯,这种叙事是片断的也是连贯的,无始无终,处于流动之中,空间也因此显得多义而生动、鲜活而富有持久生命力。博多运河水城、索尼中心、六本木这三个项目所处国、业主、设计师身份不同,在

营造开放空间叙事主题的过程中所激射出的东西方文化及其碰撞的火花耐人寻味。

四、结语

商业是城市生活的永恒主题,在城市综合体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下涌动的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它操纵着的空间、行为及文化象征。虽然商业的各种行为主体对城市空间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城市综合体在街区功能混合、与环境文脉结合、开放空间营造等诸方面还是整体展现了时代的进步,表达了建筑师对于商业与城市空间关系的更深层次思考。

在我国,大城市的商业中心大都还处于购物中心、百货商店等单体简单并立的状态,商业整合城市空间的潜能还远未被激发。商业地产的繁荣将会带来更大量的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城市中心区的空间形态也将随之发生深刻的调整和变化。我们应积极而审慎地面对城市综合体这一商业空间的新兴模式,顺应城市发展规律,避免城市空间异化,使城市商业走向融合旧有街区、契合环境文脉、营造开放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