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芝“匆匆不暇草书”本义辨说

张芝“匆匆不暇草书”本义辨说

张芝“匆匆不暇草书”本义辨说
张芝“匆匆不暇草书”本义辨说

张芝“匆匆不暇草书”本义辨说

辛德勇

东汉人“书圣”张芝(字伯英)有语云“匆匆不暇草书”,后来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经常被引述的一句名言。这句话最早出自西晋时人卫恒所撰《四体书势》,《晋书·卫桓传》全文载录有这篇文章,其相关部分内容为:

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至章帝时,齐相杜度号善作篇。后有崔瑗、崔寔,亦皆称工。杜氏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崔氏甚得笔势,而结字小疏。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下笔必为楷则,号“匆匆不暇草书”,寸纸不见遗。至今世尤宝其书,韦仲将谓之“草圣”。1

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刘劭传》以及唐初人所纂《艺文类聚》摘引此文,“匆匆不暇草书”俱作“匆匆不暇草”2,应属转录时随意减省,乃是这类著述的通行做法,自可置而不问。

至迟从唐朝起,就有人把张芝所说“匆匆不暇草书”,理解为因时间仓促而来不及或顾不上用草书书写,即将其读作“匆匆,不暇草书”。例如唐人蔡希综在所撰《法书论》中即有论述说:

张伯英偏工于章草,代(世)莫过之。每与人书,下笔必为楷则,云“匆匆不假(暇)草书”。何者?若不以静思闲雅,发于中虑,则失其妙用也。以此言之,草法尤难。3

宋人黄庭坚亦有同样论述云:

元符三年七月二十三日,余将至青衣,吾宗子舟求余作草,拨忙作此,殊不恭。古人云“匆匆不暇草”,端不虚语。时涪翁年五十六矣。4

宋元间讲究草书书法艺术者,形容草书之难以猝然而作,甚至普遍流行有“家贫不办素食,事忙不及草书”或“信速不及草书,家贫不办素食”这样一些谚语5,将草书字与有闲阶层精致考究的素食相并比:看似简单易为,实际甚难制作。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人们很容易同样偏向于从书法艺术角度出发,来理解一代草书宗师张芝“匆匆不暇草书”这句话,自

1《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卷三六《卫瓘传附卫恒传》,页1065。

2《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卷二一《刘劭传》刘宋裴松之注引卫恒《四体书势》,页621。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卷七四《巧艺部·书》引卫恒《四体书势》,页1267。3宋陈思《书苑菁华》(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卷一二《书论》下收录唐蔡希综《法书论》,页9a。

4宋黄庭坚《山谷题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津逮秘书》本)卷八“书自草李潮八分书后”,页78。

5宋李之仪《姑溪居士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丛书集成》初编排印《粤雅堂丛书》刊《姑溪居士全集》本)卷三九《跋山谷草书渔父词十五章后》,页305。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卷五○《书画伎艺》之“草书”条,页657。又元方回《桐江续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二六《七月十五日书》(页5b)谓之曰:“‘家贫难办素食,事忙不及草书。’今日果然如此,古人可信非欤?”

然也很容易认同上述蔡希综、黄庭坚诸人的看法,从而使得这样的理解,成为后世的主流观点。如清人赵翼,在经过一番专门考辨后阐释说,西晋人卫恒正值草书“讲求结体用笔时,是以作草甚难,而匆遽时有不暇也”1。约略同时人厉鹗亦阐释云,乃是由于“草书虽减体,其转折牵竖之妙,惟凝静不挠,始能为之”,因而才会出现“匆匆不暇草书”的说法2。又如清人刘熙载也论述说:“欲作草书,必先释智遗形,以至于超鸿蒙,混希夷,然后下笔。古人言‘匆匆不及草书’,有以也。”3影响所及,致使今人论及于此,大多亦做相同的解释4。

然而,这并不是唯一的解释。明代末年有一位为人尊称作“羊山先生”者,即对“匆匆不暇草书”一语,做出有另外一种解释。这位“羊山先生”认为,所谓“不及作草者”,乃“不及别草再誊清也”5,即谓“匆匆不暇草书”的“草”字,本来是指在正式书写前先以别纸撰作底稿,即后人所说“起草”或“打草稿”,与其采用哪一种字体来书写,其实并没有任何关系。较此稍后,清康熙时人徐咸清(字仲山),在所著《传是斋日记》中亦辨析此语云:“古人称‘匆匆不及草书’,乃起草之草,言匆匆故不及先起草稿也。”6至于何以解作“起草”要比“用草书书写”更为合理,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知道这位“羊山先生”和徐咸清氏的想法。

不过,与徐咸清约略同时,另有一位名叫虞兆漋(字虹升)的人,对这一问题也持有相同看法,而虞氏乃做有具体说明,谓草书之作,起自章草,当时即为“赴速急就”,“厥后张芝变为今草,较之章草,尤为便捷,而《晋书·卫恒传》乃云‘匆匆不暇草书’,似乎草书反属迟难……。或者又矫为之说云:‘古人草书正不苟且,故较之楷书为更迟耳。’愚以为皆非也,盖草书自无不速者,若《恒传》所云草书,则因急遽之中不及起草,犹今人所云打草稿耳。书不起草,则不免涂抹添改,有失敬谨之意,故言及之,岂谓舞凤惊龙之笔,必吮毫濡墨而不挥之俄顷者乎”7?在虞兆漋看来,释“匆匆不暇草书”之“草书”为“起草”或“打草稿”,原因有两点:第一,草书是“舞凤惊龙”无有不速的便捷书写形式,不会反而要比其他书写形式更为耗费时间;第二,庄重的书信,一般需要先拟草稿,再正式誊录。继此之后,清代中期一些文士,若杭世骏、袁枚诸人,大体也都持有与此类似的看法8。

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解读,究竟哪一种更符号历史的本来面目,需要从卫恒《四体书势》本身的上下文意和秦汉时期为文作书的一般情况来做分析。

首先来看《四体书势》这段话本身的语义。在这段话当中,对于理解“匆匆不暇草书”一语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文字,只是“下笔必为楷则,号‘匆匆不暇草书’,寸纸不见遗”这几句话。若仅单纯看这几句话,“匆匆不暇草书”究竟是就何而言,却显得很不清楚。

上文引述的蔡希综《法书论》,叙述此事较卫恒《四体书势》稍详,谓乃是张芝“每与人书,下笔必为楷则,云:‘匆匆不假(暇)草书。’”不过,蔡希综身属李唐一朝,时代已较西晋之卫恒要迟晚很多。因此,他指称张芝“匆匆不暇草书”这句话是写在致与他人的尺

1清赵翼《陔馀丛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卷二一“不暇草书”条,页419。

2清厉鹗《樊榭山房文集》(清乾隆原刻本)卷八《书马文毅公<汇草辨疑>后》,页18a。

3清刘熙载《艺概》(清同治刻《古桐书屋六种》本)卷五《书概》,页10a。

4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一○八“全晋文卷三○”,页1124~1127。刘石《“匆匆不暇草书”考释》,刊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同人学术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页424~435。

5明倪后瞻《倪氏杂著笔法》,据崔尔平编《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页416。6清袁枚《随园随笔》(清嘉庆十三年刻本)卷一七“匆匆不及草书非今之草字”条引清徐咸清《传是斋日记》,页24b。案袁枚原文引作“是斋日记”,此书未见他人称述,而清康熙时人徐咸清所著《传是斋日记》,乃屡见于清毛奇龄《西河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一二○《折客辨学文》(页4a)等处征引,袁枚所见,疑即此书,而书名夺落“传”字。

7清虞兆漋《天香楼偶得》(国家图书馆藏清抄一卷本)之“草书”条,页36。案虞兆漋名原书作“兆湰”,检《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卷一四七《艺文志》三(页4359)著录此书作者作“兆漋”,疑抄本文字讹误,故据改。

8清杭世骏《订讹类编》(上海,上海书店,1986,影印《嘉业堂丛书》本)卷一“匆匆不暇草书“条,页59~60。清袁枚《随园随笔》卷一七“匆匆不及草书非今之草字”条,页24b。

牍上,这是否符合卫恒的本义,似乎还需要予以验证。再说许多人对这句话的原始语境,一直存有不同的看法,譬如明末人倪后瞻即云所谓“忙中不及作草”一说,乃“斯人斯时所未学者草耳,未学则以为难”1。其间孰从孰违,更有必要审视抉择。

东汉灵帝时人赵壹,在《非草书》一文中有论述云:

今之学草书者,不思其简易之旨,直以为杜、崔之法,龟龙所见也。其扌蠻扶柱桎,诘曲叐乙,不可失也。齔齿以上,苟任涉学,皆废苍颉、史籀,竟以杜、崔为楷。私书相与,庶独就书云:‘适促迫,故不及草。’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失指多矣。2

卫恒《四体书势》记述张芝是在杜度、崔瑗、崔寔的基础上“因而转精甚巧”;张芝说他自己“上比崔、杜不足”3;刘宋王愔亦记述说,张芝“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下笔则为楷则,号匆匆不暇草书,为世所宝,寸纸不遗,韦仲将谓之‘草圣’也”4。可见张芝正是以“杜、崔为楷”。又《后汉书》本传记载赵壹“光和元年,举郡上计到京”5;《后汉书·张奂传》又记载张芝为家中长子,父张奂“光和四年卒,年七十八”6,说明张芝与赵壹为约略同时人,而据《非草书》“杜、崔、张子皆有超俗绝世之才”的说法,可知赵壹撰述《非草书》一文时张芝草书已经颇为流行。所以,赵壹文中“私书相与”云云,显然是直接针对张芝所为而言;而“适促迫,故不及草”的写法,显然更接近这句话的原貌。又刘宋时人羊欣谈到“匆匆不暇草书”这句话时,也记述说正是张芝本人“每书云‘匆匆不暇草书。’”7赵宋时僧人适之编撰的《金壶记》一书,在转录此语时,同样记述说这是张芝讲给别人的话8。因此,蔡希综所记,应当有可靠依据,“匆匆不暇草书”确实是张芝在书信中自己题写的话。

“匆匆不暇草书”这句话是出自张芝本人,可是,卫恒《四体书势》中上下文另外两句话,却与此不同。“下笔必为楷则”,是讲世人对张芝书法艺术认可的程度,即钱钟书所释“落笔不苟,足资法范”9;“寸纸不见遗”则是描写人们竞相珍藏宝爱张芝书法作品的情形。所谓“楷则”,在这里应即楷式法则之意,近人黄山释云:“楷者,法也。言其下笔便可为法则。”10《后汉书》记宗室刘睦“善史书,当世以为楷则”11,南朝萧梁时人庾肩吾谓姜诩等二十人“并擅毫翰,动成楷则”12,都是同样的用法。

通读《四体书势》上下文义,这本来是一清二楚的事情,并不存在什么歧义。可是,古往今来饶有书法修养的学人,或许正因为过分集中关注书法艺术问题,反而生出许多错误的理解。例如今人刘石已经指出,宋佚名撰《宣和书谱》,改易卫恒《四体书势》“下笔必为楷则,号‘匆匆不暇草书’”云云文句作:“每作楷字,则曰:‘匆匆不暇草书。’”并且还随意

1明倪后瞻《倪氏杂著笔法》,据崔尔平编《明清书法论文选》,页416。

2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卷一东汉赵壹《非草书》,页3。

3《晋书》卷三六《卫瓘传附卫恒传》录卫恒《四体书势》,页1065。

4《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卷六五《张奂传》附《张芝传》唐李贤注引刘宋王愔《文字志》,页2144。案王愔此书书名李贤注原引作“文志”,检《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卷四六《经籍志》上(页1986)、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页24)俱题作“文字志”,据改。

5《后汉书》卷八○下《文苑传》下《赵壹传》,页2632。

6《后汉书》卷六五《张奂传》,页2143~2144。

7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刘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页11。

8宋释适之《金壶记》(约20世纪中期日本静嘉堂文库《静嘉堂秘籍》之二影印宋本)卷上,页10a。

9钱钟书《管锥编》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一○八“全晋文卷三○”条,页1124。

10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4,影印1915年虚受堂刊本)卷六五《张奂传》黄山校补,页757。

11《后汉书》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列传》,页557。

12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梁庾肩吾《书品论》,页71。

发挥论述说:“其精勤如此,故于草书尤工,世所宝藏,寸纸不弃。”1像这样视“楷则”为后世之“楷字”亦即楷书体字,固属明显的谬误;然而,刘石本人另释“楷则”为隶书体字2,在本质上与此并没有多大差别,也属于同一类疏失。

从卫恒这段文字的总体内容来看,不管是奉其书艺为楷则,还是竞相珍藏其手书墨迹,都只能是指张芝的草书,而不会是任何一种其他的字体。钱钟书谓“‘楷则’正指草书,非云不暇草而作楷书”;钱氏并谓《梁书·萧子云传》“善草隶书,为世楷法”云云,正是同样的用例3,所说虽然尚且略欠通透精准,基本看法却差相近是。古人做事讲究谦抑,尽管政治寡头可以称王称霸,文人学士通常却不宜自己称贤称圣。张芝的“草圣”是别人戴在他头上的桂冠,“下笔必为楷则”也只能是世人对他书法的尊崇;正是出于这种高度尊崇,世人也才会“寸纸不见遗”地宝藏其墨迹。

那么,在这一段客观记述张芝书法造诣的内容当中,何以竟会忽然插入张氏本人“匆匆不暇草书”说法?若是按照当前学术界比较通行的看法,将“草书”解作书法字体,释“匆匆不暇草书”为匆促间顾不上书写草书,这样一来,它的语义似乎又与上下文明显抵牾:即在通篇讲述张芝草书造诣的文字当中,怎么会从中插入“号‘匆匆不暇草书’”这句没头没脑的话来呢?卫恒为什么要在这里说明张芝乃无暇书写草书,而世人又如何将其草书奉之为楷则并珍重藏弆?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困惑而又必须回答的难题,可是却从未见到有人对此做出清楚的解释。清人杭世骏曾有相关解释云:“窃以‘匆匆不暇’为句,‘草书’为句。言因‘匆匆不暇’之故,所以不为楷书而为草书。”4若是仅将这一解释安放到卫恒《四体书势》文中,确实显得比较通顺,可是,这种断句方式,与前述赵壹《非草书》中“适促迫,故不及草”的相应文句,却明显抵牾;而且杭世骏本人后来也放弃了这一说法,实际并不可信从。此外,钱钟书另有解释说:“‘不暇草书’之语乃(张)芝自道良工心苦也。”“盖艺事均忌急就,而草书贵迅捷,作之者易误会为草率,古特标‘匆匆不暇’之戒焉。”5这似乎是将“匆匆不暇草书”解释成为一种原则性的阐述,即张芝主张在时间匆促时不宜书写草书。这样解读,与上下文句之间虽然比较契合,可是却不尽符合“匆匆不暇草书”这句话本身的语义。因为“匆匆不暇草书”中的“不暇”二字,无论如何都是修饰“草书”或“草”字的辞语,都只能是“来不及”或“顾不得”的意思,而不应解作“不宜”或是“不能”、“不得”、“不可”之类的语义。况且如前所述,这句话本来有它具体的语言环境,是写在书信当中,有具体所指的对象,并非泛泛而论。所以,这样的解释,依然不能解答上面讲到的困惑。

“匆匆不暇草书”这句话既然这样费解,下面不妨变换视角,尝试从它本身所固有的语境来作解析。这句话最初既然是来自私人往来的尺牍,那么,按照通常的习惯,它在这种书信当中的涵义又应该是怎样呢?

人们私相授受的信件或曰函牍,古时通常只称作“书”。对于具有一定社会和文化地位的人来说,书既是一种互通音讯的载体,也是文章的一种主要体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秦汉时期“书”这一文体的重要性做有专门论述说:

及七国献书,诡丽辐辏;汉来笔札,辞气纷纭。观史迁之报任安,东方朔之难公孙,杨恽之酬会宗,子云之答刘歆,志气盘桓,各含殊彩,并杼轴乎尺素,抑扬乎寸心。逮

1宋佚名《宣和书谱》(上海,上海书话出版社,1984)卷一三,页101。案明人严衍在所撰《资治通鉴补》(清光绪思补楼活字印本)卷五八《汉纪》五〇(页3a)中转述此事时,更按照自己的理解随意书作:“(张芝)每书不轻下笔,或时冗遽,反作真、行,必曰‘悤悤不暇草书’。”递相层累推演,去其真相愈远。2刘石《“匆匆不暇草书”考释》,见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同人学术论集》,页425。

3钱钟书《管锥编》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一○八“全晋文卷三○”,页1124。又萧子云事见《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卷三五《萧子云传》,页515。

4清杭世骏《订讹类编》卷一“匆匆不暇草书”条,页60。

5钱钟书《管锥编》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一○八“全晋文卷三○”,页1125~1126。

后汉书记,则崔瑗尤善。……详总书体,本在尽言,言以散郁陶、讬风采,故宜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怿怀。文明从容,亦心声之献酬也。1

作为这样重要的一种文体,要想写好,就不能不慎重其事;而如同写好任何一种文章一样,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先起草稿,再修饰润色成文,应当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今人所称“草稿”一词,即是由很早的古代沿承而来,一直没有改变。如《史记·屈原列传》记“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2 ,便是著名的事例。草稿又可单称作“草”,如曹魏时“太祖尝使(阮)瑀作书与韩遂,时太祖适近出,瑀随从,因于马上具草,书成呈之,太祖揽笔欲有所定,而竟不能增损”3。所谓“具草”,即是撰述草稿。称撰写草稿为“起草”,也是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如《续汉书·百官志》记东汉六曹尚书“一曹有六人,主作文书起草”4。但表示“打草稿”的“起草”一语,也可以将“草稿”之“草”动词化后,单独用这一个“草”字来表示。如《汉书·董仲舒传》有记述云:“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仲舒居家推说其意,草稿未上。”5这里所说“草稿”,就应当是起草文稿的意思,“草”字本身则意为起草。这种用法,还可以省略具体的宾语,只用一个“草”字来表示撰写草稿。如北魏时柳庆代替其父僧习“具书草”,僧习“即依庆所草以报”6,就是这样的用例。

基于上述词语使用情况,在这里可以明确推断,实际情况,乃应如清人虞兆漋所云,“若《恒传》所云草书,则因急遽之中不及起草,犹今人所云打草稿耳。书不起草,则不免涂抹添改,有失敬谨之意,故言及之”,即所谓“匆匆不暇草”,只是说明匆促间来不及起草,“书”即径直作书,以此来为书信上涂抹添改的字迹表示歉意。

东汉安帝、顺帝间人窦章(字伯向)致马融书,“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7,每页行数和每行字数都规整如一,这正应该是依照草稿悉心抄录的结果,也是当时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在书信往还时通常所要遵用的方式。唐人韩愈曾将自己撰写的《复志赋》和《送孟郊序》赠送给给事中陈京,因当时“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字幅上“皆有揩字注字处”,韩愈为此特地在信中做出说明,谓“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8;又宋人欧阳修因患眼病,写字困难,与人书信,时或于结尾处附缀致歉语云:“某目疾为梗,临纸草率。”或云:“目疾大作,……眼稍开得才两日,犹在告中,惜目力,又不可不自书,草率。”9可见对于接受阅读者来说,字有涂抹或是草率,确属失礼。至少在普通人的书信往来当中,虞兆漋所说,应该是对“匆匆不暇草书”一语原初语义最为合理的解释。

在王献之传世尺牍中,于其结尾处可见有题署“勿勿不具,献之再拜”或“益勿勿,献之白疏”诸语者10,与此“匆匆不暇草书”文句极为相似。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讲,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用法,“当时书翰,多称勿勿”;颜之推并依据《说文》解释说:“悤遽者称为勿勿。”11可知这“勿勿”两字,实际上只是“匆匆”的另一种写法。在后代的书信当中,

1梁刘勰《文心雕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本)卷五,页456。

2《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卷八四《屈原列传》,页2481。

3《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卷二一《魏书·王粲传》刘宋裴松之注引《典略》,页601。

4《续汉书·百官志》三,见《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卷二六,页3597。

5《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卷五六《董仲舒传》,页2524。

6《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卷二二《柳庆传》,页369。

7《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唐李贤注引述《马融集》之《与窦伯向书》,页821。

8唐韩愈《韩昌黎文集》(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马通伯《韩昌黎文集校注》本)卷三《与陈给事书》,页110~113。

9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6)之《书简》卷三《与冯章靖公》(嘉祐三年),页1264;卷四《与王文恪公》(嘉祐四年),页1257。

10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影印清光绪刻本)之《全晋文》卷二七,页1615。

11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据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卷三,页

也常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客套词句。如唐人李华在《与表弟卢复书》的末尾处书有“匆匆不次,华敬简”字样1;明末书仪《兰讯摭言》所辑录唐宋间人在书信结尾题写的这类词语尚有:“病辱书,适昏黑,使者立复,不果详答”(出皇甫湜)、“临书草草”、“病中人还,草率奉谢”(上出欧阳修)、“匆匆不谨”、“旅次不尽”、“人还布谢,草草不宣”(上出苏轼)、“来人去速,不即遣记”(出黄庭坚),等等2。这些用例,足以印证张芝所说“匆匆不暇草书”,应当就是明清间羊山先生所说“不及别草再誊清”的意思。

明末起知轩刻本张圣化著《兰讯摭言》

至于后人借此话头,谓匆忙间不宜书写草书,那是将草书纯粹看作艺术作品的说法,与张芝致信于人,用作生活中实用的通讯手段,性质完全不同,绝不能相提并论。即使书法家

214。

1 宋官修《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集配宋眀诸本影印本)卷六八七唐李华《与表弟卢复书》,页3537。

2明张圣化《兰讯摭言》(明末起知轩刻本)卷上“答书不谨”条,页11。

再有名气,也需要像常人一样与人书信来往,写信也只是写信,而不是献技卖艺,因而也就不必特地标明书翰中是不是写出了达到时人欣赏标准的“草书”。这犹如文献记载曹魏人胡昭“善史书,……尺牍之迹,动见楷模”1;唐人贺知章“善草隶书,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2;又“欧阳询书笔力劲险,为一时之绝,人得尺牍,为楷范焉”3,胡昭、贺知章与欧阳询本人都不过是随心所欲,以书翰传言致意而已。他们这些私人信札被奉为书法范本,只是世上好事者的事情,迥非诸公初心。

前述赵壹《非草书》将“适促迫,故不及草”亦即“匆匆不暇草书”一语,解作因时间促迫而来不及书写草书,质疑说:“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或许有人以为,“匆匆不暇草书”的文义若果真如上文所做解释,那么,赵壹与张芝系同时人,似乎不应该有这样大的误解。今案赵壹《非草书》一文,意在纠正当时人过分尊崇张芝书法,“慕张生之草书过于希颜、孔焉”的不合理状况,而因刻意纠偏,其行文遣词用句,又明显带有自身的偏颇。盖赵氏为人,本“恃才自傲,为乡党所摈”,为此曾撰有《解摈》一文,“又作《刺世疾邪赋》,以舒其愤怨”。《后汉书》本传收有赵氏此赋,读之可知赵壹为文,往往意气过盛,语词偏激4,这样的人正常常会为阐发自己的观点而丧失对事物冷静客观的分析,因此出现诸如此类的理解偏差,恐怕也不足为怪;而除此之外,尚别无其他依据能够证明在东汉时期确曾有过仓促间不能书写草书的矫情说法5。

草书原本是在“篆、隶之难,不能救速”的情况下,因“用于卒迫”而“临时从宜”的“赴急之书”6。清人顾炎武尝谓之曰:“小学家流,自古以降,日趋于简便,故大篆变小篆,小篆变隶,比其久也,复以隶为繁,则章奏文移,悉以章草从事,亦自然之势。”7从书体演变的总体趋势来阐释草书的性质,所说最能得其真谛。西汉后期元帝时人史游曾作有习字范本《急就章》,据刘宋王愔解释,所谓“急就”云者,便是指“解散隶体麤书之”的草书8。后世很多包括张芝在内的许多草书名家,诸如东汉的崔瑗、三国的钟繇、晋人索靖、卫夫人、王羲之,以及北魏的崔浩,都曾有章草临写本《急就章》行世,现在所能见到最早的模勒石刻本和墨笔临写本《急就章》,相传都是出自孙吴时人皇象,而诸家所书亦均遵用史游之“章草”旧式。今有研究者在比对汉代简牍草书文字后指出,这些《急就章》传本不仅确实是源自皇象临写,而且也“基本上代表了东汉后期的草书面貌”9,故以实用言之,就急从速,自是草书最本质的特征。出土汉简所见实际用例也清楚表明,草书乃是一种“解散了形体更为省易较为潦草的字体”,“用于低级的官文书和一般奏牍草稿”10。由此可以进一步认证,

1《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页362。

2《旧唐书》卷一九○中《文苑传》中《贺知章传》,页5034。

3宋释适之《金壶记》卷下,页3b。

4《后汉书》卷八○下《文苑传》下《赵壹传》,页2628,页2630~2631。

5 案与此略微有些关联的是,民国初年白话文刚刚兴起的时候,处于这一过渡时期的某些人,确是会有写白话不如用文言文便捷的感觉。如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在致蔡尚思的信中谈及为其《中国思想研究法》一书写序时有语曰:“大作序文,……因事务过烦,无暇作白话(弟幼年习文言文甚久,作文言文反容易,白话则必须易稿数回)。”这与所谓“匆匆,不暇草书”,表面上看起来好像颇有相似之处,但张芝是私下写信给别人看,而不是向公众展示其书法作品,成字且可辨识即可,与顾颉刚给人写公开出版的序文,性质完全不同;况且白话文词语累赘,确实不如文言简捷,对于受过较好文言训练的人来说,至今依然如此,而从实用角度言之,草书则本是从速赴急之书。因此,并不能以此来做类比,得出实用的草书反而会不如隶书、籀书等字体便捷的结论。顾氏致蔡尚思书信语见蔡尚思《顾颉刚先生治学的几个特点》,刊王煦华编《顾颉刚先生学行录》(北京,中华书局,2006),页56~57。

6《晋书》卷三六《卫瓘传附卫恒传》卫恒《四体书势》引东汉崔瑗《草书势》,页1066。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七梁武帝《草书状》引东汉蔡邕语,页239。

7清顾炎武《日知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影印清黄汝成《日知录集释》本)卷二一“草书”条,页1620。

8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七唐张怀瓘《书断》上《草书》,页234。

9陆锡兴《汉代简牍草字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卷首陆氏自撰代序《论汉代草书》,页14~17。

10陈梦家《汉简缀述》北京,中华书局,1980)之《由实物所见汉代简册制度》,页310。

确实应当像宋人苏轼所说的那样,草书“虽是积学而成,然要是出于欲速”1。蔡邕曾记述说,他和杨赐等人在光和年间受灵帝召见入宫,每人“受诏书各一通”,俱“尺一木板草书”2,这应当就是由于事出仓促,信笔简慢为之,盖汉武帝时即屡有草书诏命之事3,如唐人张怀瓘所说,“惟君长告令臣下则可”4。再者,按照唐朝人张怀瓘的说法,“草书之先”,本来就是“因于起草”5,而张芝则固然是以擅长草书而知名,因而,当此“匆匆不暇草”之时,张芝更不会舍长用短,悖戾常规,另行选用其他字体。换句话说,也就是张芝署有这种“匆匆不暇草书”的书信,一般都应当是用草书书写。

“匆匆不暇草书”这句平平常常的客套话,若是放在普通人的书信里,根本不会引起丝毫关注,更不会被赋予特别的意义,但这是写在“草圣”张芝的笔下,是写在张芝“下笔必为楷则”的草书信函里。张芝的墨迹既然“寸纸不见遗”地为世人竞相宝藏,这些书信当然也不会例外,而且书信还是名人手迹最主要的收藏来源。很早就有人作为艺术品来收藏书法名家的尺牍。如西汉末时人陈遵“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6;前述唐人竞相珍藏贺知章和欧阳询的信函,并将其奉为“楷范”,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例证。后人美称书信为“法帖”,就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当“匆匆不暇草书”这句客套话和张芝这些信上作为艺术名品的草书字迹映衬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借用它的字面来有意衍生出一种似是而非的双关语义,即人们故意将其曲解作“匆匆不暇”之中所写“草书”,以“匆匆不暇”来反衬张芝书法艺术之精妙绝伦;也就是说,乃是由世人特地将张芝之书法墨迹冠以“匆匆不暇草书”一名,故卫恒谓之曰“号‘匆匆不暇草书’”。

卫恒所谓“号”者,犹言“世号”,即世人通行称呼。刘宋王愔《文字志》称晋人王修“明秀有美称,善隶行书,号曰流奕清举。”7又《新唐书·吕向传》记吕氏“工草隶,能一笔环写百字,若萦发然,世号‘连锦书’”8。这与卫恒《四书体势》记述张芝“下笔必为楷则,号‘匆匆不暇草书’”,正是同样的句法。在借用某人自己的话为其冠以别名来指称其人其事这一点上,文献中也不乏相似用例。如唐人苏味道为相臣,“特具位,未尝有所发明,脂韦自营而已。常谓人曰:‘决事不欲明白,误则有悔,摸稜持两端可也。’故世号‘摸稜手’。”9清人周寿昌在所著《思益堂日札》中尝集录宋代以来如车斤御史、鹅鸭谏议、虾蟆给事等诸多因言论荒唐而得谑名的官场人物10,性质也都与此相类。虽说这些谑名,与张伯英之“匆匆不暇草书”相较,一誉一毁,意向恰正相反,但在借用其辞而双关彼人彼事这一点上,却属同样的修辞方式。清人张澍曾一本正经地诘问说:“或乃以为不暇为草稿,非也。试思伯英草圣,以能草得名,岂以起草稿得名乎?”11如此解事,诚可谓“不如不解”,恐怕只能

1宋苏轼《东坡题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津逮秘书》本)卷四《评草书》,页79。

2东汉蔡邕《蔡中郎集》(清咸丰二年杨氏海源阁仿宋刊本)卷七《答诏问灾异》,页12a~13a。

3《史记》卷六〇《三王世家》,页2115。

4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七唐张怀瓘《书断》上《草书》,页234。

5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七唐张怀瓘《书断》上《草书》,页240。

6《汉书》卷九二《游侠传·陈遵》,页3711。案“藏去”之“去”,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89,影印宋眉山刻本)卷八六一《总录部·笔札》(页3324)录《汉书》此文后附有释语云:“去亦藏也。”似意即读作“弆”。

7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本)卷上《文学》第四萧梁刘孝标注引刘宋王愔《文字志》,页122。案此“流奕清举”系描摹书艺佳语,可证之于宋罗泌《路史》(明万历乔可传刻本)之《发挥》卷五“韶说”条(页28):“且书小艺也,能草者不能为行,能隶者不能为真;真行既得,则或能今不能古;其或极真行、备今古矣,而胸中无千卷之资、日用乏忠恕之行以涵养之,则笔下自然无千岁之韵。故虽银钩虿尾,八法具备,特墨客之一长尔,求其所谓落玉垂金、流奕清举者,一点不可得也。”

8《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卷二〇二《文艺传》中《吕向传》,页5758。

9《新唐书》卷一一四《苏味道传》,页4203。

10清周寿昌《思益堂日札》(长沙,岳麓书社,1985)卷四“御史妄言”条,页106~107。

11清张澍《养素堂文集》(清道光刻本)卷一二《隶书八分楷书辩》,页20b。

别之为不懂欣赏双关妙语的煞风景话而不予置评了。

其实,近人黄山早已道破卫恒《四体书势》文中这一玄机,在上个世纪20年代即曾清楚指出,所谓“号‘匆匆不暇草书’,‘匆匆不暇’当即其草书之名,省言之即‘急就’是已”1。——这理应是卫恒《四体书势》中“号‘匆匆不暇草书’”这句话唯一的正解,即人们借用张芝本人在书信中一句很普通的客套话,从中引申出特定的语义,用以称颂这位“草圣”的书法。遗憾的是黄氏这一不同于流俗的见解,只是在校刊王先谦《后汉书集解》时,附缀在此书相关卷次正文之末,一直未能引起研究者注意。

《易·系辞》曰:“君子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知凡事欲求得内在意蕴者,其要义乃在因乎变动以寻绎之。审度“匆匆不暇草书”一语的涵义,最重要的就是要细心疏通原始文献出处的上下文义,从而区分开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其原初语义与衍生语义的差别;否则,不拘怎样解释,都会有扞格难通的地方。前人研究这个问题,各执一词,互不相容,其实都只是看到其语义演变过程当中的某一个侧面,因而也就无法求得通解:释作因时间匆促而来不及起草者,是只看到张芝其人使用这一词语的本义;而释作因时间匆促来不及书写草书者,则是更多关注他人在诸如《四体书势》等文献中引述这一词语时衍生出的新义,复又因未能察明其语义演变的源流关系,没有能够准确地诠释出这重衍生语义。

2008年1月5日记,原刊《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第1期

1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卷六五《张奂传》黄山校补,页757。

试述王铎书法风貌的成因及技法表现

试述王铎书法风貌的成因及技法表现 姓名:孔研 【内容提要】:王铎书法面貌的形成,求其源,是他不同于时人的美学思想;寻其本,得力于他对古人书法的学习。将其美学思想和学古语言融入到作品中,加之技法上的独特性,最终形成了布势连绵,苍健跳跃,神气挥洒的风貌。【关键词】:王铎;中庸;学古;技法 王铎一生博学好古,工诗文,尤善绘画与书法,以书法闻名于世。明季书坛以王氏为代表的一派提倡取法高古,与当时的董派书风迥然不同。他刻意融合新机,形成自己的特色,给整个沉闷滞塞的书坛带进新鲜的活力。其论艺语曰:“……神气挥洒,不主故常,无一定法,乃极势耳”1,这“神气挥洒”的风格与他的美学思想、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其学书渊源、学书方法密不可分。 一.挥洒之源 仍是处在封建社会的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对当时人们思想的专制统治依旧渗透到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每一层面,集中表现儒家思想的,便是这早被皇家法定为《四书》之一的“中庸”。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作为政治伦理的同时也成为艺术审美的规范。它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在行为上循规蹈矩,在情感上温柔敦厚,从而维持人际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但却压抑了人的个性创新和活力的表现,导致艺术领域的模式和守旧,谁也不敢离经叛道,机械重复,惰性模仿。 明代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期。禅宗思想的流行,泰州学派的崛起等各种复杂的历史原因,使得思想是比较自由,艺术也是比较发达的。所以便有了李贽的评论说:“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苦必得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他还嘲讽“千古一词”、“千年一律”的尊孔思想,无异于“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的随声附和之犬,他对尊孔言论和理学的批判,是对封建卫道者们的有力鞭挞……。 处在这个时代的王铎也必然会受到明代哲学与文艺思想的左右,受到那些果敢进行艺术实践的大师们的影响。王铎是如何面对这部教条的“法典”的?王铎承认“中庸之理”吗?“心浮,多分外求奇,而中庸之理反失。”2,这也许就是王铎的“中庸之理”吧,也可以说他是认同的,但却是矛盾的“中庸”,因为读一读他的文论,《拟山园选集》卷八十二《文丹》便可得知,文论中的语句显示了和程颐的截然不同的境界,充满了“奇”、“变”、“胡乱”,讴歌“怪”、“怒”、“沉雄”。 如他赞美“怪”:“怪则幽险狰狞,面如贝皮,眉如紫棱,口中吐火,身上缠蛇,力如金刚,声如彪虎,长刀大剑,劈山超海,飞沙走石,天旋地转,鞭雷电而骑雄龙,子

千字文名家草书字帖

新集千字文名家草书字帖 序言 自南朝梁代散骑侍郎周兴嗣千字文首编之始,各个朝代书家以草书书写者多不胜数,不胜枚举。智勇、怀素、欧阳洵、赵孟頫等书家亦分别有草书作品留传后世。诸家草书各有特色,让后人惊赞不绝。然对于后世草书学习者而言,却很难从一而终。原因不外乎别因,正是由于诸家书法“各有特色”。在一家作品中,有的字在这里这样写,在那家书法作品中却是另种写法。或是由于年代久远,墨迹消损;或是由于诸家自我创见,笔画迥异;草书不能以一种标准字型出现,笔画笔意在一书家作品中表现得不够清楚,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一书家之字难以全部作为楷范,这总免不了给后世留下一丝遗憾,让书学者无所适从。草书者虽强调个性,却仍然要求有共性,却仍然要求有法,实际上草书确是有“法”。基于此,编者集诸书家所写优美之草字,字型结构以多家同种书写习惯为准绳,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从诸家作品中精挑细选千字文中各字集合而成此字帖,以期给爱好草书的朋友研习供以方便,作以参考,缺漏之处在所难免,肯请各位朋友不吝指正。笔者之心意,非为其它,只为爱好书法,相见恨晚之情矣。现附作者诗一首。 书法 笔走龙蛇凤舞飞, 高山坠石气势威。 诗书画意楷行草, 书尽天下白与黑。

千字文 1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2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3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4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5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6金生丽水玉出崐冈 7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8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9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10龙师火帝鸟官人皇11始制文字乃服衣裳12推位让国有虞陶唐13吊民伐罪周发殷汤14坐朝问道垂拱平章15爱育黎首臣伏戎羌16遐迩一体率宾归王17鸣凤在竹白驹食场18化被草木赖及万方19盖此身发四大五常20恭惟鞠养岂敢毁伤21女慕贞洁男效才良22知过必改得能莫忘23罔谈彼短靡恃己长24信使可复器欲难量25墨悲丝染诗赞羔羊26景行维贤克念作圣27德建名立形端表正28空谷传声虚堂习听29祸因恶积福缘善庆30尺璧非宝寸阴是竞31资父事君曰严与敬32孝当竭力忠则尽命33临深履薄夙兴温清。34似兰斯馨如松之盛35川流不息渊澄取映36容止若思言辞安定37笃初诚美慎终宜令。38荣业所基籍甚无竟39学优登仕摄职从政。40存以甘棠去而益咏41乐殊贵贱礼别尊卑。42上和下睦夫唱妇随43外受傅训入奉母仪44诸姑伯叔犹子比儿45孔怀兄弟同气连枝46交友投分切磨箴规47仁慈隐恻造次弗离48节义廉退颠沛匪亏49性静情逸心动神疲50守真志满逐物意移51坚持雅操好爵自縻52都邑华夏东西二京53背邙面洛浮渭据泾54宫殿盘郁楼观飞惊55图写禽兽画彩仙灵56丙舍傍启甲帐对楹57肆筵设席鼓瑟吹笙58升阶纳陛弁转疑星59右通广内左达承明60既集坟典亦聚群英61杜稿钟隶漆书壁经62府罗将相路侠槐卿63户封八县家给千兵64高冠陪辇驱毂振缨。65世禄侈富车驾肥轻66策功茂实勒碑刻铭67磻溪伊尹佐时阿衡。68奄宅曲阜微旦孰营69桓公匡合济弱扶倾70绮回汉惠说感武丁71俊乂密勿多士寔宁72晋楚更霸赵魏困横73假途灭虢践土会盟74何遵约法韩弊烦刑。75起翦颇牧用军最精76宣威沙漠驰誉丹青77九州禹迹百郡秦并78岳宗泰岱禅主云亭79雁门紫塞鸡田赤城。80昆池碣石钜野洞庭。81旷远绵邈岩岫杳冥82治本于农务资稼穑

王铎及写像秘诀

人物简介 王铎(1592年—1652年)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 王铎画像 能一日两粥”的生活。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到考官袁可立的赏识推荐,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坎坷多艰。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十一岁的王铎曾一度避难于苏州浒墅关袁枢寓所,二人交情笃厚,往来间以诗文书画相唱和。袁枢之父兵部尚书袁可立的神道碑文和墓志铭就是王铎亲笔撰文书写的。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殉国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清朝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永历六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 绘画 杨竹西小像图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画山水宗荆、关,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 他的画主要继承了五代荆浩和关仝的风格,王铎的作品丘壑高峻,气势雄伟。同时他也吸收董源和王维的画法,主要以水墨晕染为主,皴擦不多,略施淡色,山川显得厚实雄伟,生机勃勃。他的山水画景色比较写实,山石的造型方峻,勾皴相间。他的山水画是以元人的笔墨技法画出了宋人味道。王铎的人物画极少见,而且画法比较简略、写意。 书法 王铎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

王铎草书唐人诗九首

王铎草书唐人诗九首 (创意源自草根=> )日期:______________ 阅读小页@ 草书唐人诗九首 王铎《草书唐人诗九首》(局部)654×34.5 cm 绫本首都博物馆藏 附录:首都博物馆相关资料 其书师承古法,融百家之长为己所用,开创出自己独特的书风,有"神笔王铎"之美誉。其书法具有"四美 "的特点:一、纵中有敛(形质美);二、草中有楷(情性美);三、错落有致(节奏美);四、今中有古 (韵味美)。王铎"雨加雪"(草中有楷)的章法和"错落有致"的体势,对后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释文: 1) 岑参《寄杜拾遗诗》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薇。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2) 王维《送刘司直往安西诗》 绝域阳关道,胡烟(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当今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3) 王维《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秋日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4)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之十九》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乾(干)。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5) 杜甫《禹庙》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生虚璧,江声走白沙。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 阅读小记 第 1 页共 10 页: (创意源自草根=> )日期:______________ 阅读小页@ 6) 杜甫《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7) 杜甫《洞房》 洞房环佩冷,玉殿起秋风。秦地应新月,龙池满旧宫。 系舟今夜远,青漏往时同。万里黄山北,园陵白露中。 8) 杜甫《骊山》 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万岁蓬莱日,常悬旧羽林。 9) 王维《终南山》

草书书法练习字帖

草书书法练习字帖 草书书法练习字帖欣赏 草书书法练习字帖1 草书书法练习字帖2 草书书法练习字帖3 草书书法练习字帖4 草书书法练习字帖5 草书书法的艺术 草书笔速,言者不尽相同,有说草书不草的,求笔致精美,意态清闲,淡然世事,自不必说其人行笔速缓,篇章如花如玉、漫若烟霞,纵是春蚓秋蛇,也无妄动举止之嫌,况是蝶飞花落、秋水横波如画呢。此意合与草书,真应享得动中静者之美誉。 有走笔如虎步龙行的,大气凛然,壮士屹立,挥刀舞剑,虽举止法度之中,然虺虺如带风雨;有起笔便豁然开朗,意气飞扬,一举一止间无不漫烂翩翩,更不计行笔之快慢是为何物,唯气韵之使然,后心境之旷达;有飞笔如兔起鹘落、电掣风狂,求笔势之奔泻,如万马之驰骋,有驾长车之气概,有鼓雷霆之绝响;此为快者,行笔快,心亦快哉。 小可常想,做草书应随书者当时之心境,所书文章之文风,如以雷霆万钧之笔势书闲云野鹤之文章,或反过来说,用玉树着花之美笔书铿锵有力之章节皆是不能达预期之值,更何况以书家

之笔来为俗人俗句挥毫呢。 做长篇大作,随心意之舒展,用笔也能流畅;心境旷达,笔势亦为之开张,心思郁结,笔力凝重;心闷愤慨,笔代杀伐;心胸恬淡,笔意缥缈;唯不知心怀叵测者,笔间是否流出奇诡之态。 书古人篇章,当熟读该文,解古贤当时之胸臆,以古人心意为书,高人也多有不知是古人为我,或是我为古人之境界,如斯者,加之临池之功自能达书之绝妙高品了。 书自作诗文,自然是最好的,抒自家心意。即兴所为之举,词句陆离,笔法婆娑,生机盎然,满纸文气流风,或雄奇伟岸,或清新怡然,或质朴淳厚,或婉约丽质,或漫烂舒展,最起码也是自得其乐或说乐在其中吧。

王铎书法欣赏

王铎书法欣赏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累擢礼部尚书。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多变,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缢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待为东阁大学士。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顺治九年病逝故里。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好古博学,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以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

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王铎善于画山水和梅兰竹石,他的画主要继承了五代的靳浩和关

同的风格,王铎的作品丘壑高峻,气势雄伟。同时他也吸收董源和王维的画法,主要以水墨晕染为主,皴擦不多,略施淡色,山川显得厚实雄伟,生机勃勃。他的山水画景色比较写实,山石的造型方峻,勾皴相间,他的山水画是以元人的笔墨技法画出了宋人味道。王铎的人物画极少见,而且画法比较简略、写意。

王铎书法欣赏(中卷)看清晰大图在相册《王铎书法作品集》

王铎书法欣赏(中卷)看清晰大图在相册《王铎书法作品集》 王<铎《节临来迟帖》(五十九岁作)自署书于庚寅年(清顺治七年,1650)年),草书。绢本、凡四行,共五十九字,纵190cm,横51cm。青岛市博物馆藏。 释文令度何来迟深令人忧悬耶岂谓确有理因祠监多感足下事甚善然所造极难想足下每思先后卿岂须言亲亲不己 意耳安石停此过半庚寅二月王铎王铎《>节临褚遂良家侄帖》(五十七岁作)自署书于戊子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行草书。绢本、凡四行,共六十二字,纵202.5cm,横51.2cm。青岛市博物馆藏。行书轴纵158厘米、47厘米王铎《喜与友人联艇之作》立轴憨斋吴南生原藏释文:乘橈殊不愠,目注有新闻。同弄江心月,闲看海尾云。沟塍难播种,颠沛易离群。傥与诸[犭軍]伍,茵粮为尔分。喜友人联艇之作辛卯二月初十王铎此幅行草立轴所书为王氏自作《喜与友人联艇之作》五言律诗,绫本,纵214.2cm、横52.3cm,署年“辛卯”即顺治八年,为其去世前一年所书。署名之下钤“王铎之印”和“痴仙道子”白文印二方。通篇行笔醋畅,起笔及转折多用方笔,凝重而不板滞,刚柔相济,骨力洞达,体势遒逸,神韵深邃,体现了书家高度的艺术造诣。行书燕矶书事轴纵224厘米、横50厘米绫本1643年书广东省博物馆藏王铎《行书五律诗轴》绫本纵236.5

厘米,横53厘米。西泠印社藏释文:正是怜才日如何独不容身将书一卷门对雨千峰健翮嫌天窄雄心向海浓最怜无 可妒约子种鳞松问点平彭子作铎书辛卯二月奉自玉贤宗 侄吟坛王铎《草书录语》轴,绫本,纵254.2cm,横48.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 云之为体无自心,而能合电章,霑被天下,自彼盘古罔有衰歇之貺。宋公以岱云别号,不独仰景泰翁也。嘘枯洒润,田文明,其望熙亯非棘欤。庚辰夏宵奉,王铎。 此轴录语一段,末款“庚辰夏宵奉,王铎。”下钤“崝嵘王铎”、“大宗伯印”。无鉴藏印。从题款可知此轴作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王铎时年48岁。此轴题款处距边缘很近,且题款形式也似有不尽合理之处,故推测上款可能已为人裁去。王铎此轴作于明末,受字人或与明廷有关,并在清初属于不容于清政权之人,因此收藏者将上款剜去,现在也就难考其人了。 此轴笔墨丰润,行笔洒脱,但笔力略弱,字体亦较规正,当属王铎书风初成时期的作品。《草书临帖》轴,绫本,纵163cm,横51.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 弟昨还,方承一日忽患闷,当时乃尔大恶,殊不易追企。怛想诸治,昨来已渐胜。眠食复云何,顷日寒重,春节至。谢庄白。丁亥十月廿一。王铎。

王铎书法艺术创新之面面观(改稿)

王铎书法艺术创新之面面观 徐平 在明末清初的书坛上,就有一位最具有个性,都领风骚的书法大师-王铎,他彪领一代书坛,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书法艺术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可以说王铎书法创作的过程,就是其创新的过程。王铎的确是一位推陈出新、集之大成的书法家。本文试就王铎书法艺术创新意识及成就试作浅探。 一、王铎其人及书法艺术创新的动因 王铎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字觉之、觉斯,号嵩樵,亦号痴庵,生于1592年,卒于1652年,别署烟潭鱼叟。祖籍河南孟津。明朝天启年间的进士,充经筳讲官,官至翰林院的少詹事、编修。清初,在南京任福王朝廷的次辅、东阁大学士。1645年,也就是顺治二年,升至礼部尚书,并封太子太保衔。 王铎的书法成就与其丰厚才学密不可分。王铎知识渊博、学问深厚,富有才华且思维敏捷,尤其在文学方面也颇有造诣,诗,词,赋,古文是其所擅长的。他主张要像做衣服一样来做文章,要把握好尺度来裁剪,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思想也贯穿到王铎书法创作的全过程。 书法是王铎造诣最高的一项才能,成就之高堪称一代宗师。所以如此与其经历息息相关,王铎生活在明清易代更迭的特殊时代,社会剧烈动荡,使他的内心世界,处在极度矛盾之中。特别是江山易帜后,王铎降清,作为贰臣,被视为气节有亏。王铎始终处在被鄙视的环境中,他负疚自责,在仕与隐的现实中寄书为情,以求解脱,也由此造就了他的书作表达了一些当主体和命运抗争时感受到的砥砺感及苦难感。审美趋向于沉郁顿挫的风格。王铎降清后备受冷落,使他得以把大部分时间拿出来舞文弄墨,他把内心的压抑和被人的鄙视,转化为艺术的人格化,激发了他对艺术的呐喊和创造力,因而创作出了前无古人的技法和作品,形成了“使人目怖心震"狂放崎峭的艺术风格。 二、王铎书法艺术创新体现 王铎书法作品崇古宗晋,推陈出新,实现了尚韵法到尚势力的

王铎书法

王铎书法 王铎行草书《<秋日西山上>等诗六首》,绢本,纵28厘米,横450厘米,1954年由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移交至河南博物院(此文物正在河南博物院展厅三楼明清厅展出)。 王铎是明末清初书法家,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王铎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累擢礼部尚书。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多变,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缢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清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终年61岁,谥号文安。 王铎博学好古,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以书法独具特色,其书法正书出钟繇,行草宗二王,得力颜米,博采众长,法古入化,笔力雄健,神韵飞动,纵而能敛,放而能收,以险取势,长于布白,风格独特,自成一家,素有“文安公书法妙天下”和“神笔王铎”之美誉[1]。 此幅王铎《<秋日西山上>等诗六首》草书手卷从右至左依次为:《秋日西山上》、《兵扰郁郁居怀》、《日夕行村外》、《李家桥》、《关山》、《弱侯半山园》六首诗。六首均为五律

行草书体,共56行,满行6字,共计292字(包括诗题);卷尾有跋语七段,前六段均为段春湖所跋,第七段为于寿之所跋。 按照书写的先后顺序依次实录六首诗文如下: 秋日西山上(图一):一牀衡绝壑,其奈野萧何。但有孤阳入,就中秋色多。猢狲同饮食,枒枿助吟哦。恻目怅诸郁,宁知嗃老萝。 图一《秋日西山上》诗文 兵扰郁郁居怀(图二):多病为何事,离家又数年。退居观闷动,处世溯幽玄。穷达形骸老,艰危弟妹全。溪西留古崿,颇近濯龙渊。 图二《兵扰郁郁居怀》部分及《日夕行村外》诗文 日夕行村外(图三):非寒宜晚步,篱蓭夕阳明。不自知藏迹,恬然遇埜耕。鴸毛观理乱,龟壳告阴晴。来问人中事,先生无一声。 图三王铎手卷第三首诗局部 李家桥(图四):农务俱毛地,高滩入浅云。一崖还破寺,抝路见荒坟。寇警人频徙,城新水又濆。鸣鸠为羽拂,岁岁

字帖

《雪梅》年代:宋作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年代:宋作者: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卜算子咏梅》年代:宋作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年代:现代作者: 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

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年代:宋作者: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临江仙》年代:宋作者: 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2]。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早梅》年代:唐作者: 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

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早梅》年代:唐作者: 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玉楼春》年代:宋作者: 李清照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关于描写西湖的诗句: 莫向西湖歌此曲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

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出自:《岳鄂王墓》年代:元作者: 赵子昂赵子昂诗词全集只要赵子昂的结果 西湖歌舞几时休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出自:《题临安邸》年代:宋 作者: 林升林升诗词全集只要林升的结果 毕竟西湖六月中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

傅山与王铎草书比较研究

傅山与王铎草书比较研究 傅山与王铎草书比较研究--李宇平内容提要:傅山与王 铎皆是明末清初浪漫书风的代表人物,俱以书法名世。傅山草书曾受到王铎草书的极大影响,但由于学识与人品的不同,二人草书似而不同。本文通过对二人草书笔法、结字、章法及墨法的对比研究,试图揭示独特的时代风气和人品学识的差异是导致二人草书有所不同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王铎傅山草书差异 继元代回归晋唐书风之后,在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冲击下,晚明书坛异军突起,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纵横豪迈酣畅淋漓地一扫前人的温文尔雅和甜美柔媚,以惊世骇俗的面目迥异于传统的审美要求,这其中以王铎和傅山最为引人注目。王铎是贰臣,以『大节有亏』而被士林所不耻,但四百年来学书之人却每每为他沉郁顿挫、腾挪跌宕、真力弥漫、气势如虹的草书击叹赏。傅山是志士,因风节学问名噪士林,四百年来,以他纵横排挞、奔放夭矫、雄奇变化、不可端倪的草书为后人称道。傅山草书曾受王铎极大影响,但道德学问的不同,使傅山草书虽与王铎面目相似而实不相同,他沿着王铎的步伐前进,终在王铎之后另起高峰。 一、宣州丈六不嫌长,一扫积习迈二王[1]

王铎长傅山十四岁,王铎卒后傅山又活了三十二年,在长达四十六年的岁月里,王铎和傅山共同经历了风云板荡、江山鼎革。共同的时代风气酝酿了二人较为相似的艺术风格。与历史上的草书大师如张旭、怀素、黄山谷、祝允明相比,傅山和王铎的草书都具有以气驭笔,以势铺墨的特点,都有蹈厉无前、所向披靡的气概。就连绵狂草而言,如果不仔细审视,还可能将二人狂草混同为一。 王铎书宗二王,平生最喜临写《阁帖》,学过赵松雪,体势上承传了米南宫的衣钵,为了把字写大,复参以颜鲁公外拓之法。应该说,米颜二家对其影响最大。除此之外他遍学诸家,钟繇、张芝、王僧虔、张旭、怀素、褚遂良、柳公权、黄山谷对他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为了矫正明季赵董的靡弱之风,他又临习汉、三国、唐贤等诸碑刻,使其笔下时出生涩顿挫之意,与董其昌『秀润生色』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分别。和董其昌同在礼部为官,既是下属又是晚辈的王铎,书法不受董之影响,实属难能可贵。 傅山的学书道路大致与王铎相同,亦是书宗二王,临《阁帖》,习松雪,因恶其人遂于四十岁左右转习颜真卿,其间临过米芾,还受『心正则笔正』的影响学过柳公权。不满于董玄宰的『巧、媚、秀、润』,他又习汉碑,写古篆,遍访山西诸北齐碑刻。陶染时风,他把王铎和黄道周书法中能令他心动的一些因子悄没声息地移植到自己的书法中来,当然受王铎

文征明行草字帖《赤壁赋》教学文案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

王铎草书特点 王铎草书书法

王铎草书特点王铎草书书法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书画家。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王铎草书书法,希望对你有用! 王铎草书书法欣赏 王铎草书书法图片1 王铎草书书法图片2 王铎草书书法图片3 王铎草书书法图片4 王铎书法风格 王铎工正、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局。[5-6] 有北宋大家之风。当时书坛流行董其昌书风,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于时风中另树一帜。 在书法上王铎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无论是伟岸遒劲的大楷、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他那飞腾跳踯的行草书,在晚明书坛上都应说是一流的。正书在王铎作品

中不多见,源于唐人而能自出胸襟。 王铎降清后八、九年时间,书风更趋成熟老辣,其狂草技法已臻化境。书法成了其贰臣的心理矛盾和落寞情怀的排遣,故作品已失去崇祯朝的扛鼎之力和奋发之气,而转为理性和孤冷。 王铎书法特点 《洛州香山诗轴》,在结字上把米芾的倚侧发挥到了极致,再以涨墨法略去点画改变字形,确实有破鬼胆之怪;再以中锋强力掠扛,轻重对比强烈,真正有神龙飞腾的不测之力。 《明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偕配诰封夫人宋氏合葬墓志铭》是王铎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为其恩师袁可立书丹,铭文近五千字,是不能多见的王铎长篇小楷。 《壬午临柳公权帖轴》,行草,王铎用三行布白法,写出五行书来:起首在一行空白中挤出密密的两行小字,结尾以贴零的方法在边沿空隙中挤出一行小字。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章法平衡美原则。 《王维五言诗卷》,书于崇桢十六年(1643年),绫本,楷书、草书。此诗卷后半部分的行草在王铎作品中则不乏见,章法变化丰富,行笔能纵能敛,整体感强,结体欹正莫测,点画错综复杂,线条枯实互应,故其成就被人给予很高评价。 《临王筠帖轴》为四行书,主题三行书如空中的柳条左右摇曵飞舞,没有一处是垂直平衡和安静的,最后一行书乃落款小字,更是从左上向右下摇荡,末了还在边空贴零挤上王铎二字穷款。邱振中曾用轴线连缀的方法分析王铎每行书的左右摇摆度,以感知这种章法的平面几何关系。这种翰札书、藁草书中很常见的章法布白,一下子在大幅立轴作品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惊险效果。这正是王铎平面视觉空间构筑上贯彻其所谓幽险狰狞的魔鬼美学原则,让人在视觉上如此强烈地感受到劈山超海,飞沙走石,天旋地转,鞭雷电而骑雄龙的意象。王铎在书法作品平面空间构成上的美学创造,已历四百年而无人居其右。 《赠张抱一行书诗卷》和《赠张抱一草书诗卷》是王铎五十岁在怀州所书作品,这二卷分别是王铎行书和草书的精品。王铎诗宗杜甫,此二卷十数首感事伤时的诗中发出了百感中原事,魂魂向夜生的悲鸣,乃是离乱战火中奔波有感于生灵涂炭的诗史品格,因此前卷行书尤显沉雄深厚,后卷草书乃感幽怨缠绵。黄道周评价王铎书法曾有五十自化之说[7] ,这是强调生活与人格历练对书法风格成熟的审美卓见。徐悲鸿曾有一诗,用蟠、蛟、螭这种极尽

草书书法字帖作品

草书书法字帖作品 草书书法字帖作品欣赏: 草书书法字帖作品1 草书书法字帖作品2 草书书法字帖作品3 草书书法字帖作品4 草书书法字帖作品5 草书笔法的发力点: 书法笔法的变化是极为复杂的,尤其是行草书,很难以定量分析。在“发力点”这个问题上变化就十分复杂。发现在传统经典行草法帖中,古人在“发力点”技巧的运用上是非常有机巧的,手段也是非常多样的。分析大体有,常规式(或称经典式)、均衡式和变异式三种“发力点”的技巧。 常规式的“发力点”主要在笔画的两端和直折处,其“发力点”相对比较固定。比如汉隶和唐楷比较典型。不管其风格是有多大差异,但在每一笔发力的位置上是非常固定的。凡隶书“蚕头”和“雁尾”的部位必是“发力点”;凡楷书“藏入”、“顿收”、“折笔”和“钩根”的部位必是“发力点”的位置。行草书中王羲之、董其昌、赵子昂是典型之例,尤其是赵子昂更趋于经典化,其“发力点”几乎完全恪守楷法法则。其风格是工整、平稳和娴雅。

均衡式的“发力点”实际上是没有清晰的发力点。小篆一系比较典型,尤其铁线更为典型。朱耷、怀素的草字也具有明显的均衡“发力点”的特征。 变异式的“发力点“可能是落在点画的任何部位。相当多的魏碑楷书具有清晰的这点特征。与常规经典式的”发力点“比较,发现,它有的按常规”发力点“发力,更多的是不按常规的”发力点“发力。如以撇为例,常规的”发力点“是在起笔处,极为少见将”发力点”下移到别处,而北碑撇的“发力点‘可以设在这一笔的任何部位。这种”发力点“的变异会直接造成线形的变异和风格上的差异。故而形成了北碑的一石一格、一石一貌的现象。在行书体系中,在“发力点”上变异较大较明显的当属米芾、郑燮、王铎和张瑞图。米芾、郑燮和王铎是从常规经典式“发力点”技巧和锋变中蜕变而来,而张瑞图的“发力点”与锋异变则走向了另类。 当运笔均衡发力时,锋变小,点画多显长短之别而少重轻之异,其节奏也就不清晰明快;当运笔不均衡发力时,锋变跌宕,点画线形变化必然丰富,节奏自然清晰强烈。 在评价笔法的好坏高下时,审其“发力点”是否准确而精到,“发力点”的变异是否精妙而奇巧,应该是一条不应忽视的标准。因为它可以直接反映出书者的功力和造诣。

钢笔草书字帖下载【现代草书钢笔书法】

钢笔草书字帖下载【现代草书钢笔书法】 在当代,有着很不错的钢笔草书书法作品,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些书法作品吧。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现代草书钢笔书法,希望对你有用! 现代草书钢笔书法欣赏 现代草书钢笔书法图片1 现代草书钢笔书法图片2 现代草书钢笔书法图片3 现代草书钢笔书法图片4 草书章法原则 草书: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草书之章法虽难以定形,但也有其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气势贯通:

蔡邕说: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要使静止的字活起来,就必须讲势。势是发展的、流动的、变化的,所以蔡邕认为笔势应来去自然,不可遏止。这势就是血脉、筋脉,是章法气势形成的根源,也是草书章法形成的原因之。唐张怀瓘在《书断》中说得很透彻:字之体势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此言用于小草是最适当的。虽有时点画不作连写而仍需气脉相贯。一字如此。一行也如此。要能上下承接,左右瞻顾,意气相聚,神不外散。字与字之间的贯气,主要靠上下字之间的欹侧斜正的变化,有揖有让,递相映带,有时靠势的露锋承上引下,有时靠急速的回锋以含其气,在静止的纸上表现出动态美。清梁同书说气须从熟中来,有气则自有势,大小、长短、欹正,随笔所至,自然贯注成一片段。所以气势还需从用笔的精熟中来。若用笔滞凝,神情呆板,拘谨不畅,则必无势可言,贯气更谈不上了,所以书法艺术得势才能得力,得力才能得气,得气才能得神,草书之作全在神驰情纵,得心应手之间写出精神和气质来。笔势是多变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崩浪雷奔、百钧弩发,这些在书法中常见的形容词都是在捉摸不定的动态中以物喻情的。正是因为草书章法无固定不变之状,所以见之可以自由想象、思游云天。 二、错综变化: 草书章法之错综变化难以名状,错综者指字之大小错综、疏密错综、用笔轻重错综,欹正错综等,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首》皆极尽错综变化之能事,其章法常以雨夹雪喻之。如落叶纷披,令人眼花缭乱,然片片落叶又极规则,规则中有不规则,视觉上是动的。细审之,每一字又静静躺在纸上,并不曾动,这就是因其错综变化所致的艺术效果。形成草书章法的整体效果是:满纸盘旋,飞舞,内气充盈,十分的传情,十分的浪漫,激情不可抑止。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中精辟地指出:就一字观之,真之结构密而大草之结构疏,就全幅观之,真之结构疏而大草之结构密。以人求异之心而论,草书之章法最异,最能满足人们求异心理的需要,最能吸引人的视线。 三、虚实相生: 草书章法理应虚实相生。实指纸上的点画,也即有墨的黑处;虚指纸上点画以外的空白,也即无墨的白处。老子曰:知白守黑,是指哲理上的虚实,是对世间万物矛盾的一种理解和调和的方法。用在书法上,就是要调配好黑白之间的关系,太黑则墨气一团,气闷而有窒息感;太白则凋疏空旷,气懈而有松散感。草书章法中还应有透光之美,其作品的雅趣往往在白的妙用,也就是在虚处来体现书法艺术的韵致和高雅之情。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通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在草书章法的处理上,要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互补互生,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能融为一体,缜密无间。所以刘熙载说:古人草书,空白少而神远,空白多而神密。空白多反而显其密,妙在线条的粗细强弱的交替,笔势的开合聚散的变化,字形的大小高低的错杂,构成虚实相生的章法效果。字字相插,行行相争,相争相插处互挤互拥,相让相避处又遥相呼应,磊磊落落,洋洋洒洒,体现出草书狂放、瑰奇、纵逸的艺术风格。怀素、徐渭的草书最为典型。虚与实是相互对立的矛盾体,对任何一方的失控,就会使矛盾突出。太虚则疏,太实则闷。但虚实是相对而言的,没有虚就无所谓实,反之亦然。矛盾双方都得依赖对方而存在而变化。故最终还应有所调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