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ModemForeignLanguages(Quarterly)V01.24,No.1January2001:85—95

ResearchesonCodeswitching

HeZ-iran&YuGuo一如愕

Codeswitchinghasbeenanimportantresearchtopicinmanydisciplines:sociology,psychology,

linguisticsandSOon.Andthesedisciplinestakediversifiedresearchmethodologiesanddiscusstheirfocuses.Afteryearsofresearch,richliteratureonthistopichasbeenaccumulated.

respectiveresearch

Thepresentpaperstartswiththedefinitionofcodeswitchingbecauseofitsdifferentunderstanding.Generallyspeaking,thedefinitionofcodeswitchingfallsintothreetypes:thefirsttypemaintainsthedifferencebetweencodeswitchingandcodemixing;thesecondtypedoesnotmaintainthedistinctionbetweenthetwo;andthe“rdtypedoesnottakeastanceastothedistinctionbetweenthem.Aftertheelaborationonthedefinitionofcodeswitching,theauthorspointoutthedifferentcategorizationsoftypesofcodeswitching:Poplack’Sinter-sentential,intra-sententialandtagswitching,Auer’Sdiscourse—relatedandparticipant-relatedalternation,Muysken’Saltemation,insertionandcongruentlexicalizationandSOon.Thedistinctionsamongcodeswitching,codemixing,diglossia,borrowingandnonceborrowingarediscussedtolayafoundationfortheresearchesfromdifferentperspectives.

Thenvariousapproachestotheanalysisofcodeswitchingaregeneralizedandintroduced,namely,thesociolinguistic,grammatical,psychological,andconversationalanalysisapproach.Examplesforeachapproacharepresented,andtheir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areidentifiedwiththepurposetopresentanobjectivepictureoftheresearch.Theauthorsholdthatthesociolinguisticapproachtocodeswitchinghasledthesocialelementsintothediscussionoftherelationbetweentheperformanceofcodeswitchingandsociety;thegrammaticalapproachsucceedsinprovokingOurunderstandingthatcodeswitchingisahighlysystematic

andstructuredlinguisticphenomenon,anditcannotocCurat

anyplacewithinasentence;thepsycholinguisticapproachtriestodiscussthebilingualmindintheprocessofcodeswitching.butithasnotyetachievedanysignificantprogress;theconversationalanalysisapproachhasintroducedthedynamicsofcodeswitchingthroughanalyzingthesequencingofconversation.AllthosefourapproacheshavecontributedtoOurperceptionofcodeswitching,butnooneisstrongandcomprehensiveenoughtocoverthecomplexityandsubtletyofthespecificlinguisticphenomenon.WesuggestanewapproachshouldbeexploitedSOastocoverthelinguistic,social,cultural,andcognitiveelements.

Keywords:Codeswitching,typesofcodeswitching,sociolinguisticapproach,grammaticalapproach,psycholinguisticapproach,conversationalanalysisapproach

Correspondence:HE乃一ran:ResearchCenterforLinguisticsandAppliedLinguistics,GuangdongUof

ForeignStudies,Guangzhou,Guangdong510420,PRChina

YUGuo?dong."PhDProgram’98,FacultyofEnglishLanguageandCulture,Guangdong

UofForeignStudies,Guangzhou,Guangdong510420,P.R.China

现代外语(季刊)第24卷2001年第1期(总第91期):85—95

引言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伺自然于国栋

中国?广州

本文首先讨论语码转换的定义问题,然后总结现有丈献中几个典型的语码转换类型的分类方法以及这些分类的角度。本文把现有的语码转换研究划分为四大类: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和语码转换的会话分析研究,并且讨论这四种研究方法的贡献和不足。文章最后提出要寻求一个更为全面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够囊括语码转换所涉及的语言、社会、文化和认知等因素,从而加深我们对于语码转换这个语言和社会现象的认识。

关键词:语码转换语码转换类型社会语言学研究语法研究心理语言学研究会话分析研究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结果之一,在过去得到了众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比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这充分说明了语码转换的复杂性和对该现象进行研究的困难之所在。正因为如此,所以任何语码转换的研究模式和理论都不能忽视语码转换本身的特征,语码转换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得到了重视。

2.语码转换的定义和类型

关于语码转换这个术语,研究者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对该现象的认识进行定义,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事实: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找不到一个统一的对于语码转换的定义。我们可以大致把这些定义分成三类:(1)认为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与语码混用(Codemixing)之间存在区别;(2)认为语码转换与语码混用没有什么区别;(3)对于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区别不置可否。

那些认为语码转换与语码混用之问存在区别的研究者的认知基础在于他们对被转换的语码的语言单位(1inguisticunits)或者说语言结构(1inguisticstructure)的理解。通常他们(Auer1998,Bokamba1988,Hamers&Blanc1989,Haust&Dittmar1998,Kachru1983,Kamwangamalu1992,DavidLi1996,K.K.Luke1984,Morrow1987、SridharandSridhar1980,etc.)用语码转换来指称句间的转换(inter-sententialswitching),用语码混用来指称句内的转换(intra-sententialswitching)。所以语码转换发生在句子分界处(clauseboundary),而语码混用发生在句子内部。这种区分无疑揭示了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在结构方面的差异,但是这种仅仅从结构和转换发生的位置来界定术语的做法往往无法面对所有的反例。正如DavidLi所讲“……,在(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之间存在一个灰色区域”(1996:17)。所以说,这种区分在某些特殊的研究情景下(比如在寻求转换的语法限制方面)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但是这样的区分在研究转换的功能或心理动机时没有必要了。正如Myers—Scotton(1995:36)所讲“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的确牵涉到不同的语法限制,但是它们却有着相似的社会功能,所以它们属于同一框架”。

也有一些学者(Appeal&Muysken1987,Bhatia1992,BaetensBeardsomore1986,Clyne1991,Grosjean1982,Gumperz1982,Lederberg&Morales1985,McCormick1998,Muysken1995,Myres—Scotton1998,Romaine1989,Romaine1995,Verschueren1999,etc.)放弃了句问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的区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别,这些学者也可以分成两类:其中一类用语码转换来概括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大多数学者都属于这一类。比如Verschueren(1999:119)认为语码转换表示语言或语码1变化,是一个非常普通和受人青睐的策略。另一类用语码混用来囊括句问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比如Grosjean(1995)。

上述这些学者们对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不加区别,原因有二:首先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做这样的区分,以免引起术语方面的混乱;其次是在研究这种语言现象的功能时就更不必要了。比如Myers—Scoaon(1998:107)就不区分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因为语码混用这个术语本身会引起迷惑,而且认为没有必要再引入一个新的术语。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对于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之问的区别不置可否,比如Tay(1989)就似乎一方面承认句问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在理论上的区别,另一方面又认为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我们认为将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区分开来的确有利于研究语法限制,但是在研究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的交际功能时就没有必要了。所以我们认为是否要做出区分取决于具体研究者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我们这里谈的语码转换包括句问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这样既可以省却了术语烦琐,也避免了“语码混用”这个术语带有的消极意义。

语码转换的研究者们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来区分语码转换的类型,因为他们相信这样细致的区分可以揭示语码转换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细微差异和本质。语码转换的具体类型的研究大都包括了对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的考虑。

Poplack(1980)区分了三种类型的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inter-sententialswitching)、句内语码转换(intra-sententialswishing)和附加语码转换(tagswishing)20

句问语码转换发生在两个句子或分旬的分界处,而且每个句子或分句都分别属于一种语言,例如:

一个小段落的英文标题译成英文是:SlowandSorrowful,SlowandSad,SlowandGrave。(新}夹报2000/02/24B2)

句内语码转换涉及到句子或分句内部的转换,例如:

惟有真实,才是MUD游戏的truecolor。(新快报2000/02/24B4)

附加语码转换指的是在单一语言表达的句子或分句中插入另一种语言表述的附加成分(tag),例如:

Soredakra,ANYWAY,asokadeSMOKENSALNONkattanoyo.(毛tt-C'力、岛,anyway,南毛:Csmokedsalmon力、危。上j)(Azuma,1998).

此外,Poplack还是第一个把语码转换的类型与交际者的语言水平联系起来的研究者。随后,这个模式被许多研究者用来研究不同语言社团(speechcommunity)中的语码转换。后来,Poplack(1987:54)通过提出顺畅转换(smoothswitching)和不顺畅转换(flaggedswitching)的理论发展了自己的语码转换类型。顺畅转换包括L1和L2之间的顺畅的转换,而没有初始口误、犹豫、或长时间的停顿)。不顺畅转换就正好相反,它往往包括上述那些语言特点或一些特殊的词汇。通常顺畅转换被认为是真正的语码转换,因为这类转换是研究语码转换的普遍语法限制方面非常重要的语料来源。

后来,研究者们逐渐开始注意到语言水平、交际对象的语言喜好以及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重要性。Auer(1990)提出了两种类型的语码转换:与语篇相关的转换(discourse-relatedalternation)和与交际者相关的转换(participant-relatedalternation)。Auer(1990)认为与语篇相关的转换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的,它可以用来在言谈应对中完成不同的交际行为:而与交际者相关的转换则是以听话人为中心的,

‘Verschueren把语码定义为“anydistinguishablevariantofalanguage.involvingsystematicsetsofchoices.whetherlinkedto

specificgeographicalarea,asocialclass,anassignmentoffunctions,oraspecificcontextofuse”(1999:118)。

2这种类型的语码转换也被称作extra.sententialcodeswitching。

何自然于圉栋

它考虑的是听话人的语言喜好和语言能力。我们认为Auer的语码转换类型的两分法基本上是从功能角度出发的,这与Poplack的语码转换类型有着本质的不同。

Muysken(1995)提出了另外~种语码转换类型:交替(alternation)、插入(insertion)和词汇等同(congruentlexicalization)。Muysken还提出了区分上述类型的语码转换的13条标准。交替是由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真正的转换,其中涉及到语法和词汇,交替是一种特殊的语码转换,它发生在话轮之间或话轮之内。比如:

Y:你还有几篇作业没写完呢?

X:哎!Uncountablenouns!

插入表示在一种语言表达的语言结构中嵌入由另一语言表达的成分,比如:

Y:你当时就应该写,要不到后来就都忘了。

X:这是我这个学期最大的悲哀,应该touchandgo

词汇等同指的是两种语言享有同样的语言结构,从而一种语言的词汇可以换作另一语言的词汇,比如:

Bueno,/notherwords,elflight[quesaledeChicagoaroundthreeo'clock].(Spanish/Englishcodeswitching,Pfaff1976).

Muysken的这种分类方法同时考虑了结构因素(考虑到分类的语言结构)、心理因素(考虑两种语言的激活程度)和社会因素(考虑双语者的语言策略)。是比前两种更为成熟全面的分类。

语码转换与Ferguson(1959)说的双言制之间共同的地方是它们涉及到同一语言社团或个人对两种语言或语码的使用。但是语码转换与双言制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在典型的双言制情景下,语言的功能是由制约双语语境的社会因素决定的,而且这种决定是永久性的。双言制下的两种语言共存于一个语言社团,而且两种语言各司其职、各有专能。所以,在双言制的语言社团内语言与功能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尽管交际者掌握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但是他们在交际的时刻只使用其中的一种语言。双言制所涉及的两种语言,其中一个往往是高变体,另外一个是低变体,这种不同取决于语言的使用场合。

然而,语码转换的使用却要涉及到众多的因素,不仅仅是情景或使用场合。比如交际者之间的关系、交际者的交际目的、交际者的语言水平等等。如果将语码转换与双言制相比较而言,前者是一个更加动态、更加复杂的概念。

2.3。2.语码转换、借甬(borrowing)和临时偌码(nonceborrowing)

许多研究者(Backus1995,Haugen1956,Myers—Scotton1992,Poplack1990,Romaine1989,Treffer-Daller1981)都探讨过语码转换和词语借用的区别,但是却未就两者的区别达成一致的见解。关于单个词汇的转换是属于语码转换还是属于借用就有两派不同的观点:其中的一派(比如,Poplack)认为语码转换和借用是完全不同的现象,它们有着不同的表层结构和受不同条件的制约;另一派(比如,Treffers—Daller)则认为语码转换和借用处在一个连续体的两端,它们受同样的条件制约。

实际上,研究者对语码转换和借用不区分的原因有二。首先,语码转换和借用处在一个连续体内,某些语码转换会逐渐得以普及并逐渐扩散到整个语言社团,从而成为借用,正因为它们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清楚的界限,所以说没有必要区分语码转换和借用。其次,交际者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同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89

时出现在一个语篇内的现象看成是语码转换还是借用完全是一个心理现象,超越了研究者的观察范围,缺乏可操作性。

赞成语码转换和借用之间存在区别的学者的依据是:形位音位的融合(morphophonemicintegration)、母语同义词替代(nativesynonymsdisplacement)和语法范畴(grammaticalcategory)(Gardner-Chloros,1995:73—74)。就形位音位与周围的语言的融合而言,语码转换和借用都可以与周围的语言融合,也可以不融合,这取决于语言使用者个人和语言本身:就母语同义词替代而言,语码转换和借用都能够填补周围语言的某些“词汇空缺”(1exicalgap):就语法范畴而言,尽管人们认为被借用的往往是名词,但是实际上所有的语法范畴都有可能被借用。由此可见,区分语码转换与借用的难度很大。

尽管区分语码转换和借用并不容易,但是这种努力仍然是必要的。我们可以说语码转换发生在言语层次上,而借用则发生在语言层次上。正如D撕dS.Li(1996)所讲大多数学者们都认为语码转换与借用不同,如果我们把某种外域来源的词语表达称作借用的话,这就意味着(a)它已经成为该单语社团(monolingualspeechcommunity)的语库的一部分,(b)它已经完全被主导语言(hostlanguage)的音位和形位融合。

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术语是临时借用。临时借用与借用的不同在于使用频率、接受程度和音位融合程度等方面。所以说临时借用处在借用和语码转换之间,是语码转换和借用的中间区域。也许这正是研究者难以准确区分语码转换、借用和临时借用的原因。

3.语码转换研究的不同路向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得到多个学科的重视。在语言学领域,这些研究就有以下的不同路向:语法、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会话分析路向。这四种不同的研究路向分别揭示了语码转换的不同方面。尽管有研究者也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来探讨语码转换,但是迄今还没有系统的、独特的理论模式,而且这些研究与社会语言学和会话分析的研究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3。lj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路向

许多语码转换研究都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的(Appeal&Muysken1987,Myser-Scotton199311998,Luke1997,Cheshire&Gardner-Chloros1998,etc.),这些研究通过寻求社会因素(比如:种族、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与语码转换在宏观层面上的关系来探讨语码转换背后的社会动机。这种研究的中心议题是语言选择如何反映权利和不平等,或者说如何成为某个社会集团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的指针(Auer,1998:3)。

Gumperz(1972,1982)曾把会话中的语码转换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对待,并且提出了情景中的语码转换(situationalcodeswitching)和喻意中的语码转换(metaphoricalcodeswitching)的概念。情景语码转换指那些由于隋景的变化而引发的语码转换,这类语码转换意味着“只有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适合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中使用,讲话人需要改变自己的语言选择来适应情景因素的改变,从而最终维持讲话的合适性”(Auer,1998:156)。情景语码转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概念化线索cue),通过语码转换,交际者可以成功地理解和把握|青景。喻意语码转换指那些在(conceptualization

情景不变的情况下,交际者为了表达一定的交际意图而实施的语码转换。喻意语码转换打破了情景与语言选择之间的规约关系,因而交际对象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气力来对语码转换的用意进行推理。

此后,许多研究者都沿用了Gumperz的理论进行了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比如,Moyer(1998)对于Gibraltar地区语码转换的研究就证明了语码转换的身份标志功能。Gibraltar位于西班牙南部,这个地区自1713年就成了英国的殖民地。近年来西班牙政府不断声称对该地区领土有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当地居民就选择了语码转换来建立和表示他们的特殊身份。通过英语/西班牙语之间的语码转换,他们一方匾表明自己与英国政府或传统的亲近,同时这样的语言行为又显示了他有别于英国

何自然于国栋

公民和不愿做二等公民的心理特征。实际上香港居民的语码转换在一定程度上与Gibraltar地区的公民的语码转换行为有着相似的地方,因为香港居民通过英语,粤语之间的语码转换也表明了他们的双语和双文化的特质(DavidLi,1996,K.K.Luke,1997)。

语码转换同样也可以表明交际者之间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Myser-Scotton(1979)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典型实例:一位兄长经营着一个批发商店,他的妹妹来买盐。他们都是Bakukusu人,哥哥用第一语言Lubukusu向他的妹妹打招呼,然后又马上转用当地公认商用的斯瓦希里语(Swahili)。这样的语码转换提醒了他的妹妹他在做生意。这位语码转换者讲Lubukusu语是为了显示他依然记得他们之间的兄妹之情,而通过讲Swahili表明了自己的商人身份,同时也告戒了他的妹妹不要指望从他那里免费得到食盐。

总的说来,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成功地将社会因素引入了语码转换研究的视野,这些研究者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社会行为,根本不可能脱离社会因素和社会规约的制约。这种对语码转换和社会因素之间宏观关系的探索可以加深我们对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过,这种研究似乎还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还不能够深刻揭示语码转换的整个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的语言和心理等因素。所以我们认为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还不是一个全面的研究路向。

“语码转换的社会学研究路向的问题之一就是它所给出的所有原因都只能解释语码转换为什么发生,而不能够解释为什么转换发生在某个特定的位置”(Appeal&Muysken,1987:121)。所以在过去10多年的时间里为数众多的学者从语法的角度来研究语码转换,这种研究路向的根本认识就是:从语言结构来看,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并不是一种随意的行为,而是一种“由规则支配的行为”(Azuma1998)。Jacobson(1977:193)认为:

[语码转换】要研究两种语言中究竟哪些成分可以出现在句子中,哪些成分不能出现在句子中。另一方面,根据收集的语料所做的推断似乎说明,当语码转换违反了其中一种语言的规则时,就会出现严格的制约问题。

Appeal&Muysken认为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1)研究个别结构的语法限制,(2)研究普遍适用的语法限制,(3)和探讨语码转换策略与语法限制的关系。McCormick(1998)认为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可以分成四类:(1)研究某种语言的具体语法限制、(2)探讨普遍适用的语法限制、(3)探讨语码转换的语法模式和(4)研究语码转换语法假设的信度问题。

这类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基本上是在寻求语码转换的形态一句法限制,比如Gumperz和Hemanderz—Chavez通过对英语,西班牙语之间语码转换的研究,提出了语码转换的语言环境限制问题。Poplack在80年代则提出了两条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语法限制:

自由形位限制(freemorphemeconstmint):语码转换可以在语篇的任何一个成分后发生,只要该成分不是一个粘着词素。这个规则适用于除音位层次以外的所有的语言层次。

对等限制(equivalenceconsUaint):语码转换发生在既不违反L1也不违反L2的句法规则的地方,也就是说在这个地方两种语言的表层结构可以相融。

这些普遍适用的语法限制在经受了众多的实证研究之后被证明并不普遍适用。比如,对等限制就不适用于阿拉伯语/法语以及西班牙语,希伯来语之问的语码转换30Woolford(1983)后来改进了Poplack的对等限制,希望用生成语法的术语来解释对等限制,但似乎也不很成功。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语码转换的语法规则是管辖限制(govemmentconsWaint)(DiSciulloeta1.1986),这个限制规定语码转换只能发生不是管辖关系的成分之间。这样,名词词组和介词之间就不能发生语码转换,因为它们被更高层次的关系,即介词短语所管辖。此外,Joshi(1981)和Doron(1983)

3自由语素限制被证明具有普遍适用性。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9

还提出了句子或成分的第一个词汇决定哪种是主导语言(hostorbaselanguage)的观点。

上述这些有关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充分说明了语码转换是一个具有高度系统性的语言现象,语码转换不能在句子内的任何的地方发生,所以语码转换的语法或结构的研究对我们全面了解语码转换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仅仅依靠语法研究远远不能囊括语码转换的复杂现象,因为这种方法不能包括语码转换的社会、文化、认知等因素,因而也就不能提供一个完整全面的阐释,正如Bentahila&Davies(1992:444)的论述:

我们认为,寻求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规约之所以没有成功,在于这种研究几乎只注意了语码转换的句法层面,把语码转换看成了纯粹的结构现象,而没有把它放进社会和心理语境中去,……我们觉得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与语码转换者相关的各个方面,其中可能包括语码转换者掌握的各种语言的熟练程度和使用范围、他们对这些语言的态度、对语码转换的态度、以及这些语言在日常生活和语篇中的功能。

正因为两种路向都有不足之处,于是出现了力图把社会语言学研究和语法研究结合起来的研究

从而揭示语言结构和使用动机之间的内在联系,但遗憾的是这类研究仍然不够完善。

3.3j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路向

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帮助我们理解“双语者4在做出明显的语码转换行为时的大脑活动状态(mind)”(DavidLi,1996:5)。由于对于大脑这个黑匣子研究的困难很大,所以与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和语法研究路向相比,语码转换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文献就很少,研究成果也相对不足。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心理语言学家进行了努力和尝试。Clyne(1967,1972)就区分了两种类型的语码转换:外部调节的语码转换(extemallyconditionedcodeswitching)和内部调节的语码转换(intemallyconditionedcodeswitching)。顾名思义,外部调节的语码转换指的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语码转换,内部调节的语码转换则指由于语码转换者自身的原因而引起的语码转换。

谈到激发因素(triggering),Appeal&Muysken(1987:125)认为某些词汇会出现在主导语言表述的双语语篇中,这些词汇就往往能激发(Irigger)语码转换,而且起激发作用的词汇和被激发的词汇都是可预料的,因此起激发作用的词汇能使说话人放弃当前的语言而用另一种语言完成句子”(Clyne,1991:193),例如:

habenwirONAfaFFngewohnt.(Appeal&Muysken,1987:125)

在这个语码转换的例子中,斜体部分就是所谓的起激发作用的词汇,大写字母标示的词汇就是被转换的部分。尽管激发理论是个非常诱人的理论,但是其本质却具有相当大的或然性。

Giles等人提出的调适理论(accommodationtheory)是语码转换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人际语篇(interpersonaldiscourse)中的语言行为对于交际者来说,从语言习惯和喜好,从发音到个别词汇的选择,都是非常敏感的”(DavidLi,1996:3)。但是调适理论仅仅根据“趋同”(convergence)和“离弃”(divergence)来分析语码转换显然是不够的,它们只能说明语码转换的某些实例。此外也有学者致力于研究如何识别双语者讲话中被转换的词语问题。

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确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双语者在语码转换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从而揭示语言使用者对这种语言现象的认知过程。但遗憾的是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路向,还有许多关键的问题未能得到解决。所以说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还不够成熟,有待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但是,不管怎么样,这种研究还是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语言使用和理解都不能忽视的心理或认知因素。

4人们对双语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比如FrancoFabbm(1999)对双语者的定义是“能够掌握、理解、和使用两种语言、两种方言、或一种语言和一种方言的个人。

923j4j语码转换的会话分析研究

何自然于国栋

会话分析(conversalion/conversationalanalysis)是当前语码转换研究中最精确、最系统的研究路向之一,因为它拥有完善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步骤。通过研究社会行为,尤其社会成员在日常交际中重复出现的言行序列,会话分析方法在语言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Psathas,1995:2:vii)。把会话分析的方法引入语码转换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因为这种研究方法把语言行为的动态性引入了语码转换。通过研究语码转换在会话构建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总结出语码转换的动机。

与其他方法比较,会话分析具有几个优势。首先,这种分析方法不但注重会话行为的序列研究,

而且注意话轮间的相互影响。其次,研究话轮内所表达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可以降低分析中的主观性。尽管会话分析方法有诸多的优势,它也有它的弱点。它在语言现象的描述方面可能比较精确,但在解释方面却相对薄弱。另外会话分析对心理因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也同样显得不够全面。此外,语言研究的动态性也不可能只通过研究序列来实现,这要通过更多的因素来体现。

下面是利用会话分析的方法进行语码转换研究的一个例子(LiWei,1998,inAuer,1998:164):

1A:…yougo(.)yougotanotherone

2B:Yatgodoumoua?

(‘THEREISN’TEVENONETHATSATISFIESYOU’)?

3A:(2。0)moua(.)they【look

4B:[Forwhom?Waimana?

f‘ISITWAIMAN?’)

5A:Hiaa.

(‘YES’)

6B:Nigole?

(‘WHATABOUTTHIS0NE?)

A:(LookingattheoneBgivesher)

在话轮1中A用英语对B作出了请求,B在话轮2中并没有回应A的请求,而是用粤语提出了一个问题。接着在话轮3中A运用语码转换回答了B的问题,而且还给了一些解释。在话轮4里B继续用语码转换提出了另一个问题,A就在话轮5里给出了答案,而且使用的是粤语。最后B终于用粤语对A在话轮1的请求作出了回应。

对于这一段对话,李嵬进行了这样的分析:

广.A.英语请求

I厂B?粤语问题1

ILA.语码转换回答1(+解释)

l广一B.语码转换问题2

lL

A.粤语回答2

L—B.粤语给予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李嵬的分析使用了会话分析,尤其是其中对于言语行为的分析,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样的分析展示了双语者如何互相合作来构建每个话轮的意义,以及语码转换与会话结构有什么样的联系。但是说话者究竟为什么不只用英语或者只用粤语来进行言谈应对,而要进行语码转换呢?他的会话分析方法并没有就此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4.结语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93

我们在这篇文章中讨论了语码转换的定义和语码转换的类型,而且通过对上述四种研究方法的回顾,我们认识到:研究者们对于语码转换有不同的理解,而且他们使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探讨了语码转换,最终对语码转换研究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好像还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全面充分地解释语码转换的机制和功能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我们就有必要寻求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寻求一种能够兼容语码转换中的语言、社会、文化、心理和认知等因素在内的研究视角和模式。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以后介绍我们试图走语用的路向来研究语码转换的情况。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赘述了。

文献目录

London:EdwardArnold.

Appeal,RandMuysken,R1987Languagecontactandbilingualism

Auer,R1990Adiscussionpaperoncodeswitching.InPapemfortheworkshoponconcepts,methcMologyanddata.(HeldinBasel,12—13.January1990).Strasbourg:EuropeanScienceFoundation.,69_88

Auer,Red1998.Code.m—itchinginconversation:Language,interactionandidentity.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

Azuma.S1998.Meaningandformincodeswitching.InCodeswitchingWorldwide,ed.RodolfoJacobsonBerlin,NewYork:MoutondeGmyter.

Backus.Ad1995.mwinORe.bilingual,speechofTurkLshimmigrantsintheNetherlands.DoctoralDissertation,Katholieke

andconflicts:perspectivesfromcode—switchingresearch(1997).】UniversiteitBrabant.【PublishedinPt-sff,C.ed.Contacts

BaetensBeardsmore.H1986Bilingualism:basic"prim。iples.2”edition.Clevedon:MultilingualMatters

Bhatia.T.K1989.Bilinguals’creativityandsyntactictheory:evidenceforemerginggrammar.WorldEnglishes8/3:265—276.

Bokamba.E.G.1989.Aretheresyntacticconstrainsoncode—swithing?肋删Englishes813:277—292.

of舭Cheshire.J.&Gardner—Chloros.R1998.Code—switchingandthesociolinguisticgenderpatternInInternationalJournal

SocietyofLanguage,129:5-34.

Clyne,M.1967.Transferenceandtriggering.TheHague.

Clyne,M.1972.Perwectivesonlanguagecontact;Basedonastud).够GermaninAustralia.Melboume.

Clyne.M.1991.Communitylanguages:theAustralianexperience.Cambridge:CUE

DiSciullo、AM,Muysken,RandSingh,R.1986.Governmentandcode—mixing.JournalofLinguistics22:1—24.

Ferguson.CharlesA1959.Diglossia.%耐15.

Gardner-Chloros,R1995.Code.switchingincommunity,regionalandnationalrepertoires:themythofthediscretenessoflinguisticsystem.InOnespeaker,twolanguages."Cross?disciplina,yperwectivesoncode—switching,ed.Milroy,L.&Muysken,R,68-89.(1990).NewYorkandMelbourne:CUE

Giles.H.andRyanE.1982.Prolegomenafordevelopingasocialpsychologicaltheoryoflanguageattitudes.InE.RyanandH.Giles(ed.).Attitudestowardslanguagevariation.London:EdwardArnold.

Grosjean,E(1982),“詹withtwolanguages."Anintroductiontobilingualism.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

Grosjean,E(1995)Apsycholinguisticapproachtocode—switching:therecognitionofguestwordsbybilinguals.InMilmy,LandMuysken.R(ed.)(1995).Onespeaker,twolanguages:Cross—disciplinaryperspectivesonGoody,E.N(ed)(1978):QuestionsandPoliteness:StrategiesinSocialInteraction,CUP:Cambridge.

andclassmominteraction.InHemandez-chavea,EetalGumperz,J.J.andHemandez.Chavez,E.1971Bilingualisn,bidialectism

(ed.),ElLenguajedelosChicanos(Arlington),54—64

Gumperz,J.J.1972.ed.DirectionsinSociolinguisticsOxford:BasilBlackwell.

Gumperz.J.J.1982.DiscoumeStrategiesCambridge,NewYork,NewRochelle,Melbourne,andSydney:CUR

andbilingualism.Cambridge:CUE

Hamers,J.EandBlanc,M.A.H.1989Bilinguality

Haugen.E.1956.BilingnalisminAmerica."Abibliographyandresearchguide.Alabama:UniversityofAlabamaPress/AmericanDialectSociety.

modelsinthedescriptionofcodeswitching?EvidencefrommandinkaandHaust.D.&Dittmar.N1998.Taxonomicorfunctional

何自然于国栋

WolofinAfricancontactsituationsIn

Codeswitchingworld,ed.R.Jacobson.(Trendsinlinguistics:studiesandmonographs;

106).Berlin,NewYork:MoutondeGruyter.

Jakobson.R.1970.MainTrendyintheScienceofLanguage.NewYork:Harper&Row.

Jakobson.R1977Thesocialimplicationsofintra-sententialcode—switching.InSpanishintheUnitedstates:sociolinguisticaspect.ed.Amastae,Joe—LuciaEllias—Oliverres.1980.Cambridge:CUR

Joshi,A.K.1985ProcessingofsentenceswithintrasententialcodeswitchingInNaturallanguageparsing."Psychological,computational,andtheoreticalperspectives,edDRDowty,LKarttunenandA.M.Zwicky,190-205.Cambridge:CUE

Kachm,B.B.1983.ThelndianizationofEnglish:TheEnglishlanguageinIndia.Delhi:OUR

1(∽):173—154.

Kamwangamalu.N.K.1992‘Mixer’and‘mixing’:Englishacrosscultures.WormEnglishes1

R.andMorales,C.1985.Codeswitchingbybilinguals:evidenceagainstathirdgrammar.JournalofPsycholinguistk’sLederberg,A

14/2:113.136.

Li.D.C.S1996.Issuesinbilingualismandbiculturalism:aHongKongcasestudy.NewYork;Washington,D.C/Baltimore;Bem;

FrankfurtamMain;Berlin;Vienna;Paris:PeterLangPublishingInc

analysisofconversationalcode-switching.InCode?switchinginconl,ersation:Li.、Ⅳ.1998.They‘why’and‘how’questionsinthe

languageinteractionandidenti“.,edAuer,E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

Luck,K.K.1984ExpedientandorientationallanguagemixinginHongKong.YorkPapersinLinguistics11:191-201.

Luke.K.K1997.Whytwolanguagesmightbebetterthanone:motivationsoflanguagemixinginHongKong.InLanguageinHong

Kongatcenturyen。ed.Pennington,M.,145—160.HongKong:HoneKongUniversityPress.

McCormick,KM1998Codeswitchingandcodemixing.Internt.

Milroy,LandMuysken.Eed.1995Onespeaker,1wolanguages:Cross—disciplinaryper,wectivesoncode—switchingNewYorkandMelboume:CUR

languages."Cross一积(’iplinaryperspectivesoncode—jH’itching.NewYorkandMitroy,L&Muysken.Red1990.Onespeakertwo

Melboume:CUE

Morrow,ER.1987.TheusersandusesofEnglishinJapan.WorldEnglishes6/I:49—62.

Moyer,M.G.1998.Bilingualconversationofcode-switchingforpowerwielding.InRAuec1998.PP.237—261.

andMyers—Scotton.C.1988.Contrastingpaaernsofcode—switchingintwocommunities.InC<)出-switching:anthropological

sociolinguisticperspectives.ed.Heller,MBerlin:MoutondeGmyter.

Myers—Scotton.C.1990.Intersectionsbetweensocialmotivationsandstructuralprocessingincode—switching.InPapersforthe

constraints,conditionsandmodels.(HeldinLondon,27—29September1990)Strasbourg:EuropeanScienceworkshipon

Foundation.57.92.

Myers-Scotton.C.1992.Comparingcodeswitchingandborrowing.InEastman.C.ed.Codeswitching.Clevedon:MultilingualManers89:19.40.

Myers—Scotton.C1993Duelinglanguages."grammaticalstnlctutleincode,switching.Oxford:ClarendonPress.

Myers—Scouon,C1993.Commonanduncommonground:socialandstructuralfactorsincodeswitching.InLanguageinSociety22:

475—503.

Muysken,R1995Code—switchingandgrammaticaltheory.InMilroy,L.&Muysken,Red.1990.Onespeaker,twolanguages."Cross—disc驴linaryperspectivesoncode—switching.NewYorkandMelbourne:CUE

model.InMyers—Scotton.ed.Codeandconsequence:choosingMyers—Scotton.C.1998.Atheoreticalintroductiontothemarkedness

linguisticvarieties.NewYork,Oxford:OUE

Myers—Scotton.ed.I998.Codeandconsequence:choosinglinguisticvarieties.NewYork.Oxford:OUR

Myers—ScoRon.C.1998Structuraluniformitiesvs.communitydifferencesincodeswitchingInR.Jacobsoned.1998.C(Meswitchingworld.(Trendsinlinguistics:studiesandmonographs106).Berlin,NewYork:MoutondeGruyter.

PfaffiC.1976.Functionalandsyntacticconstraintsonsyntacticvariationincodemixing.InPapersfromtheParasessiononDiachronicS.yntax,ed.Steever,B.etal,148—259.Chicago:ChicagoLinguisticsociety.

Poplack,S.1980.Sometimes1startasentenceinSpanishYternirm)enespanol:towardsatypologyofcodeswitching.InJonamastae—L.Elias.Olivares(ed.1230.263.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95

Poplack,S.1990.Variationtheoryandlanguagecontact:Concepts,methodsanddata.InPapersfromtheWorkshoponConcepts,MethodsandData.33—65.Strasbourg:EuropeanScienceFoundation.

Psathas,G.1995.Conversationanalysis:thestudy∥talk-in—interaction.ThousandOaks,London,andNewDelhi:SagePublications.Romaine.S.1989.Bilingualism.Oxford:BasiIBlackwell.

Romaine.S1995.Bilingualism2“edition.OxfordUKandCambridgeUSA:Blackwell.

Sridhar,S.N.andSridhar,K.K.I980.Thesyntaxandpsycholinguisticsofbilingualcodemixing.CanadianJournalofP耐ck蜘蚪34/4:407.416.

Tay,M.W.J.1989.Codeswitchingandcodemixingasacommunicativestrategyinmultilingualdi5;course.WormEnglishes8/3:407—417

Treffers—Daller,J.1991.Towardsauniformapproachtocode-switchingandborrowing.InPapers如rtheWorkshoponConstraints,Conditions.andModels,259-279.Strasbourg:EuropeanScienceFoundation.

Verschueren,J.1999.Uuderstandingpragmafics.London.NewYork.Sydney,andAuckland:Arnold.

Weinreich,U.1953.Langnagesincontact:findingsandproblenaf,2“printingin1963.TheHague:Mouton.

通讯地址:510420何自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基地

510420于国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98博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作者:何自然, 于国栋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刊名:

现代外语

英文刊名: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年,卷(期):2001,24(1)

被引用次数:64次

参考文献(59条)

1.Appeal R.Muysken, P Language contact and bilingualism 1987

2.Auer p A discussion paper on codeswitching 1990

3.Auer P ed Code-switching in conversation: Language, interaction and identity 1998

4.Azuma S Meaning and form in codeswitching

5.Backus Ad Two in one:bilingual speech of Turkish immigrants in the Netherlands.Doctoral Disertation,Katholieke Universiteit Brabant 1995

6.Baetens Beardsmore H Bilingualism: basic principles. 2nd edition 1986

7.Bhatia TK Bilinguals' creativity and syntactic theory: evidence for emerging grammar 1989(03)

8.Bokamba E G Are there syntactic constrains on code-swithing? 1989(03)

9.Cheshire J.Gardner-Chloros, P Code-switching and the sociolinguistic gender pattern 1998

10.Clyne M Transference and triggering 1967

11.Clyne M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contact; Based on a study of German in Australia 1972

12.Clyne M Commuaity languages: 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 1991

13.Di Sciullo A M.Muysken P.Singh R Government and code-mixing 1986

14.Ferguson.Charles A Diglossia 1959

15.Gardner-Chloros P Code-switching in community, regional and national repertoires: the myth of the discreteness of linguistic system 1995

16.Giles H.Ryan E Prolegomena for developing a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language attitudes 1982

17.Grosjean E Life with two languages: An introduction to bilingualism 1982

18.Grosjean E A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 to code-switching: the recognition of guest words by bilinguals 1995

19.Gumperz J J.Hernandez-Chavez,E Bilingualisn,bidialectism and classroom interaction 1971

20.Gumperz J J查看详情 1972

21.Gumperz J J Discourse Strategies. Cambridge 1982

22.Hamers J E.Blanc, M.A.H Bilinguality and bilingualism 1989

23.Haugen E Bilingualism in America: A bibliography and research guide 1956

24.Haust D.Dittmar. N Taxonomic or functional models in the description of codeswitching? Evidence from mandinka and Wolof in African contact situations 1998

25.Jakobson R Main Trends in the Science of Language 1970

26.Jakobson R Th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intra-sentential code-switching 1977

27.Joshi A K Processing of sentences with intrasentential code switching 1985

28.Kachm B B The Indianization of English: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India 1983

29.Kamwangamalu N K'Mixer' and 'mixing':English across cultures 1992(2/3)

30.Lederberg A R.Morales, C Codeswitching by bilinguals: evidence against a third grammar 1985

31.Li D C S Issues in bilingualism and biculturalism: a Hong Kong case study

32.Li W They 'why' and 'how' questions in the analysis of conversational code-switching 1998

33.Luck K K Expedient and orientational language mixing in Hong Kong 1984(11)

34.Luke K K Why two languages might be better than one: motivations of language mixing in Hong Kong 1997

35.McCormick K M Codeswitching and codernixing 1998

https://www.doczj.com/doc/368518507.html,roy L.Muysken P One speaker, two languages: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code-switching 1995

https://www.doczj.com/doc/368518507.html,roy.L & Muysken P One speaker, two languages: Cross-disciplinaryperspectives on code-switching 1990

38.Morrow P R The users and u~s of English in Japan 1987(01)

39.Moyer M G Bilingual conversation of code-switching for power wielding 1998

40.Myers-Scotton C Contrasting pattems of code-switching in two communities 1988

41.Myers-Scotton C Intersections between social motivations and structural processing in code-switching 1990

42.Myers-Scotton C Comparing codeswitching and borrowing 1992

43.Myers-Scotton C Dueling languages: grammatical structure in codeswitching 1993

44.Myers-Scotton C Common and uncommon ground: social and structural factors in codeswitching 1993

45.Muysken P Code-switching and grammatical theory 1995

46.Myers-Scotton C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markedness model 1998

47.Myers-Scotton Code and consequence: choosing linguistic varieties 1998

48.Myers-Scotton C Structural uniformities vs. community differences in codeswitching 1998

49.Pfaff C Functional and syntactic constraints on syntactic variation in codemixing 1976

50.Poplack S Sometimes I start a sentence in Spanish y ternirmo en espanol: towards a typology of codeswitching 1980

51.Poplack S Variation theory and language contact: Concepts, methods and data 1990

52.Psathas G Conversation analysis: the study of talk-in-interaction 1995

53.Romaine S Bilingualism 1989

54.Romaine S Bilingualism. 2nd edition 1995

55.Sridhar S N.Sridhar, K.K The syntax and psycholinguistics of bilingual code mixing 1980(04)

56.Tay M W J Codeswitching and codemixing as a communicative strategy in multilingual discourse 1989(03)

57.Treffers-Daller J Towards a uniform approach to code-switching and borrowing 1991

59.Weinreich U Languages in contact:findings and problems, 2nd printing in 1963 1953

相似文献(9条)

1.学位论文朱丽广告语篇中英汉语码转换的语用研究2006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又是人类文明和发展的产物,它直接地反映着人类活动与社会的发展状况。而活跃在大众媒体当中的语言又是最能体现语言动态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与变化。改革开放以来,英汉语码转换不断流行于港、澳、台及内陆地区,甚至在官方的报刊杂志电台及电视节目中屡见不鲜。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对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国外语言学家们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大多局囿于少数民族地区或曾一度沦为殖民地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会话性语码转换方面。语言学家们对语码转换在某些特定领域(如广告、文学作品、商务文件等)中的应用现象著述甚少。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近年来我国一部分香港学者(如Chart,1993:Li,1996,2000:Luke,1984,1992:等等)在大力引介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对香港普遍存在的双语或多语现象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但对于内陆地区随着经济发展而日益丰富的媒体语言中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却少有学者注意。在这一方面,黄国文教授是目前为止国内内陆地区唯一一位对媒体广告中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讨论的学者。他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媒体广告中存在的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及中英文之间的语码转换类型及其出现的原因。但是,作者发现,除了语篇分析方法外,还可以从语用的角度来分析这种语言现象。本文对中国杂志、报纸、电视等媒体广告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在以往学者对语码转换研究的理论基础上,选用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中提出的顺应性理论,详细地从语言、社会、文化和认知等方面分析了广告语篇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

本文除了引言及结尾外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对一些关键的术语如广告语篇及语码转换进行了介绍,并区别了语码转换与借用、语码转换与双语制等相关术语。同时,在这一章中还回顾了以往国内外研究者对语码转换的研究情况。本文的第二部分是理论导向部分。主要介绍了语用的研究方法以及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该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语用学,让我们可以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对语言的各个层面重新进行审视。并且指出顺应性是语言所具有的特性,指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尽量满足各种需求。第三部分讨论了英汉语码转换在广告语篇中的运用,即分析了广告语篇中英汉语码转换的类型及功能。在第四部分中,我们认为从语言选用的角度看,广告主在广告语篇中采用英汉语码转换,主要是为了实现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的顺应。对语言现实的顺应主要是对语言存在和语言特征的顺应,因为参与语码转换的语言在应用范围和语意内容上有区别。对于社会规约的顺应,主要是广告主对社会文化的顺应。广告主生活在社会环境和文化中,所以他们的广告语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因为对于社会文化的背离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经济后果。广告主采用语码转换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顺应心理动机,通过这一顺应,广告语中的英汉语码转换可以实现增加异域味道的功能,制造幽默感功能,强调功能,解释功能,修饰功能和辨别功能等。

通过研究,认为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该理论对广告语篇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具有非常强的解释力。

2.期刊论文王蕾.WANG Lei语码转换研究-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

语码转换是一种正常的、普遍存在但又复杂的语言现象.论文回顾和总结了有关语码转换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指出这些研究成果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尝试用语用学研究解释这一语言现象.

3.学位论文王璐中文小说和散文中/英语码转换的前景化特征——语码转换研究的功能文体学视角2009

语码转换指在同一情景中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属于双语或多语的

研究范畴,是社会语言学的传统话题。论文以韩礼德的前景化理论为基础,从功能

文体学的角度对书面语码转换进行探讨。研究语料来源于我国2000年以来出版的中

文小说和散文中的中英语码转换实例。所选小说和散文均以中文为主要语言,英文

只作为嵌入语。实例表明,语码转换类型包括句内转换和句间转换两种。由于功能

分析的语法单位为小句,因此句内转换又可分为小句内转换和小句以上的转换。鉴

于书面语码转换在语篇中的突出效果是作家有意识的行为促成的结果,论文认为对

其当以前景化对待。语码转换前景化特点的分析主要涉及语码转换的纯理功能和文

体功能两个方面。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结合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等情景

因素对语码转换的三个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进行描述与分

析以及对语码转换文体功能的分类、描述与分析。本研究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

合起来,既具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语码转换的概念功能表现为小句内的经验功能和小句以上的逻辑功能。语码转

换成分在小句中的经验功能主要通过包括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副词词组和介词词

组在内的转换词组的及物性得以体现。这些词组的经验意义具有前景化的特点主要

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它们实现了及物系统中参与者、过程选择和环境等主要成

分的功能意义;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中文形式,它们蕴含更多的文化概念,这不仅

有助于制造二元文化氛围、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还可产生特殊的文学效

果。语码转换成分经验意义的前景化与语篇的话语范围息息相关。收集的语料显示,

中/英语码转换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英语对中国语言使

用者产生的普遍强烈影响,而语码转换正是中国语言使用者受外国文化影响后意识

形态发生变化的集中反映。语码转换的逻辑功能主要体现在小句以上的转换,其转

换形式和句间转换一样多为直接引用或对说过的话进行解释、重复。由于此种形式

的语码转换可使叙述和描写更为生动、更能引起关注,因此从整体上具有前景化特

征。

语码转换人际意义的前景化特点体现在小句的语气成分、零句和转换成分的评

估意义。根据对语料中实例的分析,语码转换成分人际意义的前景化特点不仅表现

在它们对语气结构中主语、限定成分、补语、谓语和附加语等各功能成分的表达,

还表现为它们对说话者/作者和听话者/读者之间关系的定义以及说话者或作者通过

其说或写的话所表达的态度。除此之外,感叹、呼喊、问候和警告等零句也可以反

映语码转换人际意义的前景化特征。在这种句式中,把汉语转换成相应的英语,可

使其在特定的双语环境中语气效果更为强烈。另外,语码转换人际功能的前景化还

可以通过其评估意义得以体现。语码转换成分的评估意义按照评价理论体系可以从

情感、判定和鉴别等感情表达方面进行分析。这些表达感情的语言不仅可通过分级

得以润色加强,还可以体现出语篇中实际的或潜在的观点的对话性或多声性。讨论

语码转换人际意义的前景化特点离不开语篇话语基调的四个变量,即权位性、同位

性、感情投入和正式程度。说话者或作者在语篇中使用语码转换或为表现其社会地

位、或为在听话者或读者中寻求一致性;此外,语码转换还有助于他们达到表达自

己的感情和态度或增强语势的目的。由于语码转换多出现在对话或意识流风格的言

语中,有时甚至还以禁忌语的形式出现,因此其使用属于非正式的语体形式。

从语篇意义上讲,语码转换的前景化特点主要体现在衔接、主位结构与信息结

构的相互作用与互文性。语码转换成分在语篇中通过指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

等各种衔接手段与其它成分产生联系,其前景化特点体现在衔接过程中其意义不断

被其它成分指代、重复或与其它成分产生对比、发生词汇搭配关系等。此外,语码

转换语篇意义的前景化特点也可以通过其在主位结构中的显著位置和信息结构中的

核心地位得以见证。不仅如此,作家还可利用两种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不影响

语篇衔接的条件下,通过语码之间的转换制造出多种多样的修辞效果。值得指出的

是,语码转换的语篇意义只构成语篇的一个部分,它们在具体的语境中产生并得以

解释,其意义是整个语篇的意义链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语码转换语篇意义的前景

化特点与语篇的话语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涉及到不同的传播方式,话语方式

主要讨论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区别。书面语和口语中的语码转换之间存在的明显不

同之处在于它是作家有意识的使用语言所产生的结果。尽管二者有此差别,但它们

如同一个连续体上的两个端点,中间存在许多必然的联系。

论文通过以上理论论证和语料分析证明了中文小说和散文中的语码转换不是边

缘或任意现象,而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一种特别的突出现象,是文化不断接触所产生

的直接必然结果。书面语码转换受语境的制约,其前景化特点主要体现在小句的及

物性系统、语气系统、衔接、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的相互作用以及小句间的重复解

释关系等。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使用语码转换来传递语篇的文化内涵、表达感情和态

度、指代重复其它成分、与其它成分形成搭配或对比、或者本身成为信息的焦点,

目的是为了制造特殊的文学效果,使其表达内容更为突出。语码转换在文学作品中

具有一定的文体功能。语码转换的文体功能实质上就是其纯理功能的具体表现形式。

实例分析表明书面语码转换不仅可以实现口语语码转换的文体功能,而且它已成为

中国作家突出故事情节的一种有效手段。

论文作为一个新的语码转换研究途径,检验并证实了书面语码转换在近年中国

文学作品中的前景化价值,其研究虽有待进一步深入,其结果必将给功能文体学和

双语研究带来启示。

关键词:语码转换;前景化;中文小说和散文;纯理功能;文体功能

4.期刊论文卢加伟.LU Jin-wei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

长期以来,语码转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语言学领域,其在语用学视角下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却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本文对语码转换的语用学领域的一些理论作以总结介绍,指出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是从动态的角度揭示语言使用的过程,它将会提供一个包括语言、社会、认知和文化在内的理论模式.

5.学位论文李世琴《大学生》杂志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2008

《大学生》杂志是目前中国最权威的面向在校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类刊物,杂志语篇中有着较多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本文以该杂志一年20本的期刊为语料来源,以于国栋的顺应模式为理论基础,运用定性研究为主和定量研究为辅的方法,从语用学角度研究《大学生》杂志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现象。其目的在于探索杂志中汉英语码转换的原因和语码转换体现的语用功能,描述语码转换在语篇中的分布模式和特征,并证实顺应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作为双语(或多语)者的独有的语言现象,语码转换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热点之一。学者们已从社会语言学、语法、心理语言学、会话分析等不同路向对语码转换进行研究并取得不少成果。近年来从语用学角度的研究更是开辟了新的思路,它将语言现象的描述和解释结合起来,揭示的是语言使用的动态过程,因而能从多角度更全面地分析和解释语码转换。

JefVe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为语用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国内学者于国栋以此理论为基础,对中英语码转换进行研究,提出了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指出语码转换的顺应性、商讨性、和变异性,以从语用学角度阐释交际者语码转换的动机和语码转换体现出来的多样性的特点。顺应性模式被认为是为语码转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包括语言、社会、认知和文化在内的很有阐释力和启发性的理论模式。

在此理论框架下,本研究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大学生》杂志语篇中的语码转换的顺应性、商讨性和变异性进行详细的研究。用定性的方法解释语码转换使用的原因和其作为交际策略所实现的语用功能,用定量的方法对语码转换在语篇中的分布模式即变异性体现进行描述。

研究结果表明:

(1)语码转换的使用主要是为了顺应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现实、中国社会的社会规约和交际者的心理动机。对语言现实和社会规约的顺应属于被动顺应,对于心理动机的顺应属主动顺应。在顺应过程中,语码转换作为一种交际策略能实现多种不同的语用功能,如解释和强调、隐瞒身份、创造幽默、保持真实性、缓和语气、使言语简洁、时尚等,以帮助交际者实现交际目的;

(2)语码转换的商讨性表现在语码转换不是随意进行的,也不是机械地按照严格的规则或语言形式一语言功能的对应关系做出的,而是基于高度灵活的顺应原则和策略。所依赖的顺应原则与于国栋提出的顺应原则总体一致;

(3)研究中对变异性各方面出现的频率统计和描述充分体现了语码转换多样性的特点。《大学生》杂志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在语言形式上呈现出的变异性主要表现在语言单位、结构的复杂性(包括转换类型和转换形式)两个方面。语言单位中词的出现频率最高,词之中又以名词居多;语码转换类型以句内语码转换频率最高,句内转换中又包括三种形式,其中形式一(英语语码直接插入汉语句子中)居多。

本研究通过对较新的语料认真仔细的分析,印证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有助于帮助人们进一步深刻理解媒体语言中发生的语码转换现象。同时也体现了现代中国发展过程中英语对汉语的影响,反映了语言相互接触和交融的事实,对人们有效使用语码转换这一交际策略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6.期刊论文于芳顺应论与报刊体育新闻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

运用顺应理论分析了南昌地区主要报刊中体育新闻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对语码转换类型、语码转换特点以及语码转换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英汉码转换的使用顺应了时代潮流,推动着语言的接触和融合,加快文化的交流和趋同,体现了语言交际简约性时尚意识和策略.通过个案分析及理论论证,认为体育新闻中的语码转换是顺应语言现实、顺应社交世界、顺应结构客体及语体交际风格所致.

7.学位论文丰海利中文杂志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的语域分析2008

国内外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已很广泛,涉及到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西方语言学界的研究视角主要包括社会语言学、语法学、心理语言学和会话分析。中国学者对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也日渐增多,内容包含语码转换的语法特点、语用功能及其他方面。近年来,大众媒体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学者都对其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黄国文(2004)、王瑾(2005)及其他学者已从话语分析角度对媒体语言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分析。

有鉴于此,本研究以十种中文杂志中的汉英语码转换为研究对象,并运用语域理论对其进行了语域分析,旨在描述语码转换模式在媒体语言中的变异,解析语域理论对不同杂志语域中的语码转换模式的影响,进而探究语码转换在媒体语言中出现的规律。

语域理论主要指的是语言使用的即时语境,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而且其在语码转换研究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验证。在此理论框架下,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语域分析视角来研究中文杂志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首先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描述了杂志语域中语码转换的变异性,并通过SPSS软件分析了嵌入语各语言单位和各类语码转换在杂志语篇中出现的频率, 语码转换跨语域出现的频率以及各语言单位在各种杂志语域中出现的频率。定性的方法主要用于对语码转换的语域分析,旨在探究语域理论如何制约语码转换在不同杂志语域中的应用。

分析表明,汉英语码转换在中文杂志语篇中呈现出的变异性主要表现在语言单位、语码转换类型和杂志语域三个层面。不同杂志语域见证不同的语码转换模式这一现象是受语域理论的三个变量(即语场、语旨、语式)及其分支制约的:语场及其话题和专门性这两个分支影响语码转换在不同语域中的频率和模式;语旨及其四个分支(社会角色、权势、社会距离和正式程度)暗含作者和编辑们在不同杂志语域中对语码转换的选择;而语式决定了不同的语域涉及不同的语式表现形式,从而导致了不同的语言风格和不同频率的语码转换。此外,研究还发现语域理论中的三个变量实际上不是截然分开

的,它们能够共同影响语码转换的使用。

本研究为理解媒体语言中发生的语码转换提供了新的实证语料,进一步验证了语域理论在语码转换研究中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语言使用者,特别是中文杂志中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习惯;对中文杂志的作者和编辑们及研究中国发展过程中英语对汉语的影响的学者亦有启示作用。

8.期刊论文赵淑梅.秦秀白.ZHAO Shu-mei.QIN Xiu-bai广州地区报刊娱乐新闻中语码转换现象探析-华南理工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

以广州地区主要报纸的娱乐新闻版面为研究对象,对英汉语码转换现象中的语码转换类型、其分布情况以及语码转换的主要特点做了较详细的考察,并以顺应理论为依据,对娱乐新闻中部分语码转换现象的成因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认为娱乐新闻中的语码转换是顺应语言现实、顺应社交世界、顺应心理世界、顺应结构客体及语体交际风格所致.

9.学位论文毛丽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英汉语码转换的研究分析2007

近几十年来语码转换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颇受关注,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及实证调查。语码转换作为一种重要的双语教学手段,它在外语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课堂中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的语言现象,重点在于详细分析其中的语码转换种类,功能及语言顺应性。

在理论方面,论文对语码转换的定义及研究中的有关术语进行界定和澄清,并且归纳总结了研究者们从句法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及话语,分析等角度对其的研究成果。在文献综述之后,重点介绍了本文所用到的理论,包括Poplack的语码转换类型学,Appel和Muysken的语码转换功能模型以及于国栋的语码转换顺应性模型。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对语码转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本文通过对大连四所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及采访等方式收集到许多材料。研究中发现了大学课堂中教师英汉转换的一些规律,教师和学生对语码转换的看法及其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通过对材料的分析,作者得出就语码转换的种类而言,句内语码转换是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最常用的英汉语码转换方式;就语码转换的功能而言

,教师的语码转换大致上发挥着引用,强调,解释,翻译和话题转换等作用;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而言,教师的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课程特点,语言能力及教师心理动机的顺应。

近年来随着我国英语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对于课堂中的英汉语码转换要不断研究探索,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得出语码转换对英语课堂教学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教师应当更加重视词汇教学,拓展学生文化知识以及动态地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

引证文献(65条)

1.单文华语言的选择与转换——从"选择-顺应"理论评析《喜福会》中的语码转换[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09(28)

2.乔环润从顺应论角度分析网络聊天室中的语码转换[期刊论文]-甘肃科技 2009(15)

3.何娟从认知视角看网络语言中的英汉语码混用[期刊论文]-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8)

4.张帆从语言顺应论看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语码转换[期刊论文]-剑南文学 2009(6)

5.杨晓曼.卫刚IT行业中语码混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 2009(26)

6.何丽.张春红.赵宏伟近三十年国内语码转换研究述评[期刊论文]-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

7.张新祥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语码的转换顺应性分析[期刊论文]-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

8.方婕从图形-背景理论看报刊新闻的语码转换[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09(6)

9.方婕从图形-背景理论看报刊新闻的语码转换[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09(6)

10.谢亚军外语教学中语码转换的动因探究[期刊论文]-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

11.杨安红语言环境和儿童语码选择、转换研究[期刊论文]-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

12.陈红平.薛晓瑾《红楼梦》中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期刊论文]-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6)

13.温金海.李淑杰从青少年语码混用看语符性质的关系界定[期刊论文]-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14.王丽梅大学物理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期刊论文]-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08(4)

15.洪丹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校园交际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期刊论文]-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6)

16.王丽娜大学生日常会话中语码转换的动因分析[期刊论文]-科教文汇 2008(31)

17.谢欣欣小议汉英语码混用现象及其语用必要性[期刊论文]-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8(6)

18.巩茗珠.张力文看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的言语行为[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08(26)

19.陈维军.张其香A Survey of Research into the Text Development in L2 Learners[期刊论文]-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8)

20.张佳试析大学校园语码转换[期刊论文]-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9)

21.李晓梅.刘振天.宋敏.蔡明德.刘玉彬应重视语码转换在双语教学中的运用[期刊论文]-中国高教研究 2008(2)

22.赵阿茹娜语码转换的社会及心理动因探析[期刊论文]-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

23.刘永厚主体语框架模式在教师语码转换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1)

24.朱雪莲电视广告中有标记语码转换的幽默功能[期刊论文]-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2)

25.朱小英浅析《围城》中的语码转换[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08(7)

26.张译方对外汉语教学中外国学习者的语码转换分析[期刊论文]-语文学刊 2007(7)

27.白冰从汉语流行语中的"ing"看语码转换的一种新现象[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6)

28.米海古丽·司马义语码转换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7(3)

29.刘函.胡晓琼对大学校园语码转换态度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宜宾学院学报 2007(9)

30.林有苗称呼语转换策略的顺应性阐释[期刊论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6)

31.黄秀升影视双语和语码转换现象[期刊论文]-电影评介 2007(23)

32.李洁.王士齐《围城》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期刊论文]-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7(33)

33.钟晓英语教师精读课堂上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期刊论文]-中国成人教育 2007(5)

34.董若颖大学生口语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分析[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07(6)

35.曲晶.孙芙蓉英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期刊论文]-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7(3)

36.李淑华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探析[期刊论文]-社会科学战线 2007(3)

37.何福盛从《小孩不笨2》研究新加坡的语码转换现象[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07(3)

38.谢元花广州汉语与英语的语码混合[期刊论文]-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3)

39.姚明发50年来语码转换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反思[期刊论文]-广西社会科学 2007(3)

40.雷聪.林俐顺应论与大学英语课堂里教师语码转换[期刊论文]-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1)

41.魏际兰.张颖试论语码转换的交际功能[期刊论文]-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2)

42.钟晓谈英语精读的教学策略:英汉语码转换[期刊论文]-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4)

43.陈玉秀汉英语码转换的成因及语用功能分析[期刊论文]-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2)

44.朱雪莲有标记语码转换的幽默功能在电视广告中的体现[期刊论文]-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6(7)

45.吴舸语码转换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

46.黄成夫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的顺应理论研究[期刊论文]-学术论坛 2006(12)

47.和琳论《蛋白质女孩》中汉英语码转换特点[期刊论文]-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2)

48.王蕾语码转换研究[期刊论文]-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4)

49.赵峰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0(2)

50.牛忠光个人语码转换的动机研究[期刊论文]-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5)

51.向波阳小说《非常难女》中的语码转换研究[期刊论文]-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3)

52.李会芳中文杂志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53.苏改联中文时尚杂志中语码转换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54.高芳汉语广告语篇中语码转换顺应模式的实现[期刊论文]-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5(2)

55.韦娟《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的语码转换[期刊论文]-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 2005(2)

56.宋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语码转换研究初探[期刊论文]-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

57.冯丽云《围城》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分析[期刊论文]-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5(4)

58.国红延An Attitudinal Study of Chinese-English Codeswitching[学位论文]硕士 2005

59.张文杰汉英语码转换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61.许江明语码转换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

62.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期刊论文]-当代语言学 2004(1)

63.阿娜尔·努拉汗哈-汉语语码转换的语用学初探[期刊论文]-语言与翻译(汉文版) 2010(1)

64.何丽国外语码转换研究的几个视角[期刊论文]-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1)

65.阮咏梅方言和普通话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分析[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0(1)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368518507.html,/Periodical_xdwy200101009.aspx

授权使用:西北师范大学(xbsfdx),授权号:b85e3240-02f2-45a0-b259-9dcd00c6b906

下载时间:2010年8月9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