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2010年4月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组)试卷

甘肃省2010年4月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组)试卷

甘肃省2010年4月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组)试卷
甘肃省2010年4月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组)试卷

甘肃省2010年4月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组)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提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国家法律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

A、《大教学论》

B、《理想国》

C、《学记》

D、《论语》

3.“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创立者是()

A、马卡连柯

B、巴班斯基

C、赞可夫

D、凯洛夫

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物质文化

B、学生文化

C、教师文化

D、精神文化

5.儿童身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这表明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具有()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灵活性

D、差异性

6.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是()

A、教育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针

D、教育策略

7.“青少年儿童是社会未来,人类的希望,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是行使权利的主体”,这是()

A、《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核心精神

C、《义务教育法》的核心精神

D、《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精神

8.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依据是()

A、课程内容

B、课程方案

C、课程目标

D、课程设计

9.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称为()

A、教学方法

B、教学模式

C、教学策略

D、教学方式

10.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公式的教学方法是()

A、讲述法

B、讲授法

C、讲读法

D、讲解法

11.中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知识技能

B、发展学生智力

C、培养学生品德

D、关注个性发展1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

A、根本途径

B、基本途径

C、唯一途径

D、全部途径

13.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的划分根据是该节课的()

A、教学目的

B、教学结构

C、教学任务

D、教学种类

14.探究训练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探究,而不是代替学生探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A、收集信息资料B、选择问题情景C、分析解释问题D、解释形成概念15.教案也叫()

A、单元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D、学期计划

16.中学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活动

B、课外活动

C、共青团活动

D、劳动活动

17.文艺复兴时期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著名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奇

C、赫尔巴特

D、埃拉斯莫斯18.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教师评价

B、学生评价

C、课程评价

D、教学评价

19.以评价对象群体中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得出这个被评对象相对于基准的位置,或者用某种方法将被评对象排列出等级顺序的评价属于()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达标评价

D、形成评价

20.心理学家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把学习分为()

A、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

B、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情感学习

C、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

D、认知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近代__________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

2.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_________的科学。

3.________________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决定着教育的政治思想和为谁服务的问题。

4.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学校教育和______________活动的影响。

5.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一定的教育____能力。

6.依据课程任务,课程类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________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7.课程______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8.中学直观教具的种类是多样的,一般分为两种,一是_______教具,二是模像。

9.教师备课需要做好的工作包括:(1)钻研所教学科的______________;(2)熟悉和钻研本门学科的教材;(3)了解学生;(4)准备教法。

10.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_________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11.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__________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所构成。

12.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_______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要求。

13.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___________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14.品德评价是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收集有关的资料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诸因素做出事实分析和___________,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为德育决策提供依据。

15.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

16.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称为。

17.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

18.从职业性质的层面来说,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

19.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教学原则是原则。

20.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现代教育学的发展主要有哪些特征?

2.教材可以概括为哪些主要的表现形式?

3.何谓教学,中学教学有哪几项一般任务?

4.何谓德育目标,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5.何谓班级管理,其功能是什么?

6.青年期的心理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10分)

从个体活动的角度看,学校中的个体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在于学校教育具有特殊性,使学校在影响学生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请你就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进行分析。

2019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千后的括号内。每小题l分。共20分) 1._______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康德论教育》 2.教育学萌芽的标志是_______的提出。() A.教育价值 B.教育规律 C.教育问题 D.教育现象 3.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是_______的认识。()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4.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A.教育 B.教学 C.德育 D.智育 5.“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_______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6.评价学校绩效以办学思想、组织健全程度、制度完备程度和领导机构决策领导能力为衡量标准的,属于() A.目标模式 B.需求满足模式

C.环境适应模式 D.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7.下列哪一方法不属于家校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 () A.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 B.互访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8.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__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相一致的特点是() A.自主性 B.长期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10.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11.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称为()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2.在1988年改革之前,_______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实行导向式管理。()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罗斯 13.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2011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

2011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2.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 A.专业型课程 B.结构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本位型课程 3.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学科设置 B.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C.学科顺序

D.课时分配 4.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5.《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A.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 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 C.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D.社会权利客体非独立地位 6.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7.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8.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 9.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10.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1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无关因素 12.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后天学习和训练 B.遗传素质 C.教师教学水平 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13.“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 分。) 1.古代教育的特征是( C)。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C.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D.教育的终身化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A)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3.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A。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5.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6.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C。 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7.下列关于网络教育”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B.兴趣选择 C.跨年龄段、跨时空教育 D.可观感强 8.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C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9.最早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思想的是()。BB 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10.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 )。A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 11.下列属于试题编写过程的核心环节的是( )。B A.选择题型 B.命题 C.确定评分方法 D.阅卷 12.下列不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 )。D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中学教育学试卷

中学教育学(教育政策法规)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西方,柏拉图对教育学的萌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代表作品是()。 A.《理想国》 B.《雄辩术原理》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爱弥儿》 2.英国思想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说”在人的发展理论中属于()。A.内铄论B.外铄论C.内发论D.遗传论 3.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其最高层次表现为()A.教育性B.创造性C.实践性D.可塑性 4.由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的特点,所以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 A.阶段性B.差异性C.不均衡性D.顺序性 5.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明了()对人发展的作用。 A.遗传B.环境C.教育D.文化 6.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指() A.学校需要B.家庭需要C.个人需要D.社会需要 7.课程体系中所包含的各种课程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形态,称为() A.课程计划B.课程结构C.课程目标D.课程标准 8.完整的教学过程可以划分为六大阶段,其中能够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环节是指() A.激发动机B.感知教材C.理解教材D.巩固知识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施行的时间是() — A.1993年B.1994年C.1995年D.1996年

10.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学历要求是()A.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B.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以上学历D.研究生或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项或二项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克伯屈 C.赫尔巴特 D.斯普郎格 E.裴斯泰洛齐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传统教学理论中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活动中心 E.课堂中心 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政治经济制度决定()A.教育的领导权B.受教育权C.教育评价 — D.教育目的E.部分教育内容 4.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教育可以() A.保存和传递文化B.传播和普及文化C.强化和弱化文化D.发展和创新文化E.选择和评价文化 5.学校课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社区B.社会C.家长D.学生E.校长 6.我国中学开设的下列课程中,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人口教育课B.历史课C.环境教育课D.社交技能课E.法制教育课 7.教师备课过程中需要做好的主要工作是() A.备教材B.备学生C.备教法D.备教具E.备家长 8.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类型有() — A.共同学习B.小组调查C.小组研讨D.拼图法E.团队游戏竞赛9.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包括()

2013-2014教师资格认定考《中学教育学》预测试卷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中的括号内) 1.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纳 B.赞科夫 C.舒尔茨 D.皮亚杰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3.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因素 D.内部因素 4.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校()。A.德育方法与内容的矛盾 B.学生知、情、意、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C.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 D.最集中、最突出的矛盾 5.《教师资格条件》规定,依据教师法第l4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将()。 A 3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B.5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C.10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D.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6.“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7.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 A.教学模式 B.教学原则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过程 8.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格赛尔 C.华生 D.霍尔

9.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10.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A.德育内容德育途径 B.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C.德育原则德育方法 D.德育方法德育途径11.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民主管理 C.班级平行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12.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 A.法人 B.监督人 C.辅导员 D.领导人 13.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4.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15.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16.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程 17.“理想和未来”是人在()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 B.少年期

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学真题(中学部分)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哪个朝代?( ) A.明代 B.宋代 C.汉代 D.清代 E.元代 2.西欧中世纪的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 )三个层次。 A.僧院学校 B.宫廷学校 C.大主教学校 D.职官学校 E.教区学校 3.学校文化由( )构成。 A.观念文化 B.物质文化 C.设施文化 D.环境文化 E.规范文化 4.20世纪20年代,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班级授课制 E.特朗普制 5.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教学评价可分为( )。 A.相对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E.总结性评价

6.课程评价应有哪些功能?( ) A.导向功能B.甄别功能C.诊断功能D.调节功能E.促进功能 7.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 ) A.政治方向坚定正确 B.奋斗目标明确 C.规章制度严格 D.组织纪律严明 E.集体舆论正确 8.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是( )。 A.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B.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C.为学生指定书目 D.加强评价和辅导 E.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9.常规训练包括( )。 A.礼貌常规训练 B.学生守则训练 C.课堂常规训练 D.卫生常规训练 E.实践能力训练 10.CIPP评价模式包括( )。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效果评价 E.成果评价 11.课程评价的内涵是( )。 A.课程评价对象是多元的 B.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C.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 D.课程评价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E.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12.在我国高中课程结构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占( )学分。 A.6 B.7 C.5 D.8 E.10 13.学习化社会中终身教育的特征包括( )。

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真题(中学)

2011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2×15=30) 1.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延伸。 A. 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成人教育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的国家是()。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B.古代斯巴达 D.古代雅典 3.以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产生为标志。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爱弥尔》 D.《民本主义》 4.在人类社会中,决定教育目的的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D.文化 5.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信息技术 C.社会文化 D.科学知识 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 C组织文化D物质文化 7.“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 C不平衡性D互补性 8.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的是()。 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

C教育内容D教育规律 9.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高尚道德B健康体魄 C审美情趣D创新精神 10.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便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关禁闭,这侵害了学生的()。 A隐私权B名誉权 C人身自由权D身心健康权 1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系统化B专业化 C专门化D多样化 12.学科专家的建议往往直接影响着()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 13.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B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科教教学的时数D各学科的教学方法 14.一般来说,在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中,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是()。 A检查复习B组织教学 C讲授新教材D布置课外作业 15.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学作用。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B榜样法 C锻炼法D陶冶法 二.填空题(1×20) 16.二战后,________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 17.杜威认为教育实际上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促进学生形成更新、更好的经验。为此,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

2013-2014教师资格认定考《中学教育学》预测试卷八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中的括号内)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活动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8.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9.()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5.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A.教育的一致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原则 D.疏导原则 16.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

1. 揭示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的( C ) A.研究范围B.研究对象C.研究任务D.研究课题 2.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的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这是教育学哪一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A ) A.萌芽阶段B.独立形态阶段C.发展多样化阶段D.理论深化阶段3.无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认为在动物界也有教育,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否认了人类社会教育的( B ) A.永恒性B.目的性C.生产性D.阶级性 4.为了扩大教育对象以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而采用了班级授课教学组织形式的 社会是( D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5.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D ) 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实践 6.推动和制约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因素是( A )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政治思想 D.文学艺术 7.为我国正确的解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是马克思主义 的( B ) A.阶级斗争理论B.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科学社会主义D.辨证唯物主义 8.义务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具有( C ) A.全面性B.全体性C.强制性D.基础性 9.在我国新的课程结构中,从小学至高中作为必修课程的是( B ) A.分科课程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C.选修课程 D.隐性课程 10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 D.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 11.我国学校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是( C ) A.人别教学制B.道尔顿制C.班级上课制D.分组教学制 12.人们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是( A ) A.道德任何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3.学生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以调节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群体是( D ) A.班集体B.正式群体C.非正式群体D.参照群体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六

2010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六)(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写在右边的括号内。 1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夸美纽斯C赫尔巴赫D杜威 2有的学生在文学、艺术方面有才能,有的学生在科学技术方面有才能,有的则在体育运动、组织工作方面显示才能,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 A互补性B可变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 3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应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也是检查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教育目的的A导向功能B调控功能C激励功能D评价功能 4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而是积极开拓获取知识的来源和获得发展的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和谐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这一特征A全体性B全面性C开放性D多元化 5―――首创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论A斯滕豪斯B杜威C赫尔巴特D陶行知6――――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A热爱学生B热爱教育事业C团结协作D提升自身修养 7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A国家、地方、教师三级管理B国家、校长、教师三级管理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D国家、地方、校长三级管理 8主张把学生变成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流派是 A传统教育派B现代教育派C形式教育论D实质教育论 9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教师提出的议题,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弄清问题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实施时间是 A1994年9月1日B1995年9月1日 C1996年9月1日D1997年9月1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的选项写在右边的括号内。 1英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 A认知目标B态度目标C情感目标D动作科技目标E价值观目标 2素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 A身体素质B心理素质C审美素质D全面素质E社会素质 3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特点包括 A父母角色B管理者角色C研究者角色D道者角色E示范者角色 4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 A教育的主体B教育的客体C学习的主体D学习的客体E学习的共同体 5具有代表性的课程理论主要有 A学科课程B校本课程C经验课程D国家课程E综合课程 6主张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代表人物有 A赫尔巴特B福禄贝尔C卢梭D孔德E裴斯泰洛奇 7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是 A以“班”为学生人员的组成单位B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 C以“课程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D以教室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

2014年辽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A卷

2014年辽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臣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2.首次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 3.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凯洛夫 C.杜威 D.洛克 4.关于人的发展的动力具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主张“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荀子 C.洛克

D.华生 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 A.循序渐进 B.抓住成熟期和关键期 C.因材施教 D.有针对性 6.教育者在完成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指的是A.教育目的 B.培育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7.《学记》中的“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体现了教学的 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围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8.课的类型就是课的种类,它的划分依据是 A.教学内容 B.教学任务 C.教学方法 D.教学过程 9.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形成

A.自我教育意识 B.自我教育能力 C.自我评价能力 D.自我判断能力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重新修订于 A.2001年 B.2002年 C.2004年 D.2006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普遍性 E.相对独立性 12.制约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包括 A.社会政治制度 B.领导者的决策 C.经济发展水平 D.教育家的理论 E.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古代教育的特征是( C)。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C.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D.教育的终身化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A)。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3.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A。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B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5.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B 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6.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C。 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7.下列关于“网络教育”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B.兴趣选择 C.跨年龄段、跨时空教育’ D.可观感强 8.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C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9.最早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思想的是( )。B

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10.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 )。A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洛克D.杜威 11.下列属于试题编写过程的核心环节的是( )。B A.选择题型B.命题C.确定评分方法D.阅卷 12.下列不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 )。D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 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14.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是( )。A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管理模式 15.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并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目标融为一体,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式,属于班级( )。 B A.民主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松散管理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2.形成性评价3.传授一接受教学,问题一发现教学 4.道尔顿制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的作用。 2.简述电化教学的基本功能。 3.简述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4.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论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他写过一则评语:“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问题: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该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2.(1)一次,一位教师讲“人类的起源”,说了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大体年代是什么时候,一个学生在下面说:“你看见了?”有些学生也随之发笑。这位老师说:“是的,我看见你昨天还是一个猴子,今天就变成学生了”,全班哄堂大笑。 (2)某老师在讲《量变和质变》一课时,为了揶揄某些轻视量变,平时不注意练基本功,只想一鸣惊人的人,也为了反证量变的重要性,引用了一场父子之间的对话:

最新中学教育学题库

中学教育学题库

《中学教育学》试题库 绪论 一、选择题与填充题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2、教育学产生的标志性著作是() 3、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是() 4、下列属于夸美妞斯的著作是() 5、下列属于赫尔巴特的著作是() A《学记》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论语》 6、《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7、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卢梭B夸美妞斯C赫尔巴特D杜威 二、名词解释 1、教育学 2、教育科学 第一章教育人社会 一、选择与填充 1、教育的本质是() A促使个体社会化或培养人B传递知识C培养技能DA和B 二、名词解释 1、教育

2、现代教育 三、简答 1、教育的本质 2、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3、现行教育体系 四、问答 试分析教育过程的矛盾及主要矛盾 第二章中学教育的性质地位一、名词解释 1、义务教育 第三章中学教育目标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标 二、简答 1、教育目标的一般特性 2、教育目标的作用 3、教育目标体系 第四章各育目标及实施原则一、简答 1、试谈各育之间的关系 2、德育实施的原则

3、智育实施的原则 4、心育的目标 5、心育实施的原则 二、案例分析 提供案例,结合德育实施的原则或智育原则或心育原则均可 第五章中学课程 一、填充 1、课程的制定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它们 是、、 三、词解释 1、课程 2、隐性课程 四、简答题 1、隐性课程的功能 第六章中学教学过程、原则、方法、模式一、选择与填充 1、教育过程的本质上是一 种、、。 2、勒温等人主张师生关系的类型 是、、。 3、布卢姆创造了() 4、斯金纳创造了()

2020年中学教育学考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中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来源:时间:2013-04-16 13:22:31 本文章由中公教师考试网为您提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l分。共20分) 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2.——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了贡献。() A.洛克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 3.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A.生产力 B.文化 C.科学技术 D.政治经济制度 4.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指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属于()

A.早期干预 B.缺陷矫正 C.发展指导 D.问题预防 5.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6.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7.为全体人民服务,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 A.公共性 B.生产性 C.科学性 D.未来性 8.学校的基本功能是() A.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B.为繁荣文化服务

C.能实现人口的控制 D.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9.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10.下列哪一特征与教师聘任制度的特征不符() A.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 B.公开、直接、透明 C.平等自愿双向选择 D.聘任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 11.不在教师资格认定程序之列的是() A.提出申请 B.受理 C.参加资格考试 D.颁发证书 12.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 规定。 A.国务院 B.国家教育部 C.省教育行政机关 D.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13.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体现出来。()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 )。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3.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5.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6.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11.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一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转载于:考试大-教师资格证考试 1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 )教学原则。 A.系统性 B.启发性 C.思想性 D.巩固性 13.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即( )。 A.研究一探讨法 B.发现学习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14.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 )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讲授法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

省教师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二、填空题 21.战国后期,《礼记》中的________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2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________。 23.________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4.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________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35.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是什么? 36.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3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观念包含了哪些容? 38.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 39.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是什么? 四、论述题 40.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请论述之。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21.学记22.大教学论23.生产力水平24.学校教育25.互补性、个别差异性26.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27.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28.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29.学习科目进程30.普遍性基础性31.输入评价过程评价32.灵活性33.体谅模式34.型 三、简答题 35.(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39.存在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解决方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表现在:(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四、论述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 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 )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1.C【解析】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的著名观点。 2.——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了贡献。( ) A.洛克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2.D【解析】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对培养的人的规格要求也不同,因此,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决定教育目的。 3.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B.文化 C.科学技术 D.政治经济制度3.D【解析】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4.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指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属于 ( ) A.早期干预 B.缺陷矫正 C.发展指导 D.问题预防 4.D【解析】这种方法是属于问题预防的方法,以防止问题的发生。5.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 )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5.B【解析】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6.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 )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6.C【解析】生物起源说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7.为全体人民服务,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 ) A.公共性 B.生产性 C.科学性 D.未来性 7.A【解析】这体现了教育的公共性,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可以确定。 8.学校的基本功能是 ( ) A.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B.为繁荣文化服务 C.能实现人口的控制 D.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8.D【解析】学校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合格人才。9.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10.下列哪一特征与教师聘任制度的特征不符? ( ) A.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 B.公开、直接、透明 C.平等自愿双向选择 D.聘任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 .B【解析】公平、直接、透明是招聘的优点,并不是教师聘任制度的特征。 11.不在教师资格认定程序之列的是 ( ) A.提出申请 B.受理 C.参加资格考试 D.颁发证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 一、选择题 1.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 )。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3.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B.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5.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6.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11.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一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1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 )教学原则。 A.系统性 B.启发性 C.思想性 D.巩固性 13.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即( )。 A.研究一探讨法 B.发现学习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14.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 )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15.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16.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