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日企业文化的比较研究毕业论文

中日企业文化的比较研究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中日企业文化异同的比较研究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双贸0801

学生***

学号20070205027

指导教师*****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五日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和日本的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分析后发现,中国的成功的企业的企业文化通常都具有奋和进取精神,在这些地方中国企业要优于日本企业;而对于日本的由于企业而言,他们通常具有以人为本,和谐,守法的品质,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好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中国和日本的企业在创新,进取,社会责任方面都有特别的强调,这是他们的共同点。中日企业文化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这与中国和日本的历史发展及地理位置十分不开的,我们要充分的了解中国和日本企业文化各自的特色,比较它们的异同,并从中整合出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以便更加好的发展我们的本土企业。

中国要发展,就要向外国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他们的管理模式,当然也要学习他们的企业文化以凝聚企业中员工的力量进行发展。我们要通过多方对比,比较出中日企业文化在建立过程中的差异,文化根本上的不同,研究怎么样的企业文化更有利于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中国怎样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

经研究,我们得出结论,中国的企业文化的建立,应当重视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的培养,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创建学习型企业,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培养团队精神,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共同体意识,进而达到发展企业的目的。

关键词:企业文化,管理学,以人为本,集体观念,共同利益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China and Japan's excellent enterprise enterprise culture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success of China's enterprise enterprise culture generally have courageously and enterprising spirit, in these places China enterprise is superior to the Japanese enterprise; For Japan's because enterprise is concerned, they usually has people-oriented, harmonious, law-abiding quality, at this point, Chinese enterprise good there are many shortcomings. China and Japan's enterprise in innovation, enterpris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emphasize that this is their common ground. Sino-japanese enterprise culture all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is with China and Japa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geography position is very not open, we fully understand Chinese and Japanese enterprise culture their respective features, compare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to integrate the suitabl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economy, the enterprise culture unique to more good development our local enterprises.

China's development, will learn from foreign countries. Learn their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arn their management pattern, of course, also must learn their enterprise culture to condense enterprises in the forces for development. Staff We will through various contrast between the enterprise culture, comparison with the differences in establishing process, the different cultural root how enterprise culture, study more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 culture, how China to establish their own enterprise culture.

The study, we concluded that China's enterprise culture establishment, attention shall be paid to the enterprise culture,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set up "people-oriented" working ideas and create a learning enterprise, creating enterprise culture atmosphere, cultivating teamwork, establish the enterprise and staff, then achieve th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the purpose of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Keywords: enterprise culture, management, people-oriented,Collective concept, common interests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1、前言 (4)

1.1 什么是企业文化 (4)

1.2企业文化如何影响企业发展 (5)

2、中日企业文化的比较研究 (6)

2.1日本企业文化的概述 (6)

2.2中国企业文化的概述 (7)

3、中国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 (9)

4、中国怎样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一前言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许多企业由采用了许多经济方法对本公司的业绩改善无效后,又将目标转向了本公司经济软实力方面的改进,效果显著,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构建[1]。

美国的Rand公司以及Mckinsey &公司,近期一起撰写了一份报告,该报告是通过对全球多家优秀企业的考察调研后完成的[2]。Rand公司以及Mckinsey &公司在这份报告中指出,这些企业凭借着其出众的企业文化,不断给公司注入生机和活力,使这些企业能在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排名中屹立不倒。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软实力,在未来一定会成为决定企业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3],是关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产生企业的凝聚力,具有凝聚人心和指导企业发展方向的功能,这在某些时候可以使企业员工拥护企业的目标,并且使他们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公司的目标相契合,最终达到发展企业的目标。企业文化的建设归根到底其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基础。

在不久的将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必将演化成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将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中国近年来世界性的经贸活动越来越频繁,并且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与日本的经济往来必将越来越频繁。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背景及其文化组织特性作一番探讨研究,从而有助于我们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在坚持好自身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兼收并蓄的吸纳其他国家优秀的企业文化以建立自己强有力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体系。这不仅是也是企业在国际化竞争背景下,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国际化经扩张的必由之路。

1.1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企业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建立的,被企业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5]。企业文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的软实力以及内在灵魂,是使企业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它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它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体系了。企业文化从根本上看,是一种企业文化软实力。它早在商业发展的初期就已经产生,并且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与当代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密不可分的关系[6]。

1.2企业文化如何影响企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的领导成员拥有共同的身份,然后激发出他们的使命感,这就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再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会有枯竭的一天,但是企业文化是会持续不断地生长的。事实上正是企业文化支持了企业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7]。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激励的作用,它可以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完全的动员和激发。可以带动员工各方面的能力被充分发挥,从而使企业不断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的作用,经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凝聚企业人心的功能。凝聚力功能指的是,企业文化有凝聚人心的作用[8],是企业员工及内部力量的黏合剂,可以使他们在同一个目标下空前的团结起来,目的明确、协调一致,将企业的发展壮大与个人的自我实现结合起来,将企业的发展作为自己的努力的根本目标。企业首先需要选择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作为根本目标。企业应当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一致起来,以此达到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不然,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效果也许只能成为一种乌托邦式的渺茫的幻想而已[9]。

(2)为企业提供向导的功能。这个功能指的是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指引着企业发展的大方向,可以对企业的领导者以及员工在思想上、观念上以及行为等方面能起到显著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一下这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企业文化对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的指导作用十分显著。经营中产生的管理哲学理论反过来为企业的思维和处事方法提供向导。正是这些在经营活动中积累的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总体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达成共识。正是有了这种共同的发展目标,企业的决策者以及企业的员工才能为他们所认定的有价值的目标去采取行动[10]。第二、企业文化是对企业的目标的向导。企业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没有正确的目标导向就等于迷失,就失去了发展的前景,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疑是可怕的。

(3)约束企业员工的功能。这里的约束并不是贬义词,因为它约束的不是员工的自由以及创造力,相反的,它还会在一些方面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11]。这里的约束是指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这些因素为企业确立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对那些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便会发挥一种禁止的作用,为企业提供抵御外部干扰的“盾牌”。约束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自觉能力、积极创造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员工明确工作的意义和方法。

(4)激励员工创造性的功能。创造性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灵魂和血液,需要被激发出来[12]。对于创造力的激发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协调一致,共同奋进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能够起到在精神激励的作用,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的调动与激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得到最大的实现。

二中日企业文化的比较研究

文化与一个民族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的,一定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精髓的集中体现。企业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缩影,它是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故此一个国家的企业文化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特点。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要先了解清楚日本的企业文化以及中国自己的企业文化,方能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最终建立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

2.1日本企业文化概述

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内聚力强,这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中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无法比拟的[13]。加之日本国土面积较小,资源匮乏,自然灾害多发,这使得日本民众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强烈,输入外来文化来改造自身的要求十分迫切。早在公元前7世纪,日本就进行了"大化改新"运动,建设出一个融合中国唐朝文化的日本封建文化体系。近代进行的"明治维新"运动,又建设出一种融合了欧美文化的日本式资本主义文化体系[14]。二战后,日本人把西方管理理论与日本民族文化相糅合,从而形成了东西交融、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

2.2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

2.2.1强调价值观念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企业文化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提出,但它的先行实践者却是日本企业家。20世纪初,在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状态下,美国一些经济学学者开始对日本企业进行考察[15]。经过调查研究后他们发现,在日本企业的成功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日本企业中的共同目标、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这些因素长期存在于员工心中,企业员工此有很强的认同感。这种情况,可以令企业的员工、资产、硬件设施,管理规则、组织规范等许多条件被高效地组织起来,促使企业这个整体发挥出高效能。

日本的企业家对企业经行管理时,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日本传统的企业家认为,企业的员工都是一些正常生活的人,他们工作是因为有需求,而人的两大基本需求是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所以,为使人们的生活美满幸福,更加重要的是要人们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就要不断满足这两大需求[16]。

要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就要大量的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以满足员工的需求。日本的企业家还注重发扬日本传统的武士道价值观,以伦理思想和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的精神为切入点,培养员工的为企业忘我奉献拼搏的精神了日本的企业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辛勤的企业员工舍生取义,献身成仁,将他们的青春热血都奉献在了企业的生产中,才能使日本的企业取得令人难以奇迹的成绩。2.2.2“和谐”的理念

中国尽管早就有和谐的思想存在,但是对于“和”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的应用,日

养。在日本企业管理中,“和”的内涵是指尊重、仁慈、和谐、互助、团结、合作以及忍让。以人为本的和谐强调人与人之间必须以平等仁爱的态度来共处[17]。这种企业文化强调对人的关心、爱护,讲求具有以人为本的管理。人们注重共同活动中与他人相互合作,人与人之间以上和谐相处,并时刻约束自己。这些对于建立友善的企业人际关系,加强员工之间、员工与决策层之间的协作,协调企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在管理层内部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避免企业的内部摩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2.3终身雇佣制

终身雇佣制,在中国的一些企业看来十分不可思议[18]。但是,这在日本却十分的普遍。终身雇佣制被日本的大中型企业普遍的采纳。即使没有实行雇佣制的小型企业,也一般维持稳定的雇佣关系。这种安排使员工产生归属感,没有随时会离开企业的危机,也使得员工肯稳下心来与企业共荣辱,共命运,将企业未来的发展纳入自己的人生规划之中,使员工以企业为家,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2.3中国的企业文化概述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的商业就有了早期的萌芽发展。但是在中国的早期,商业文化并不像西方商业文化一样受到民众的重视,儒家文化在社会中较为盛行[19]。中国早期就出现了儒士阶层,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尽管一直不乏一些反传统倡革新重商业的思想家,但最终儒家管理思想还是占据上风。

中国企业和学术界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中国学术界明确提出和开展企业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在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到今天,中国的企业在品牌方面面临的竞争,使其开始重视企业的形象。由于企业对外的形象要靠其内部企业文化来支撑,所以在这种品牌竞争的现实督促下,中国的企业才开始着手具体实施企业文化建设。

2.4中国的企业文化现状

2.4.1儒家价值观根深蒂固,导致企业文化灵活度不高

中国的一些经济学家研究后发现,儒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对中国文化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基础,总的来说,我们内心世界和血液中,依然在信奉着儒家文化的基础思想[20]。

该思想在企业管理上有着明显的体现: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中起到很重大的作用,重视人情管理。注重总体的效益,轻视个体的作用;重企业内部的一致性而轻视员工的个性化创造发展;重视传统的传承,较不重视改革创新,在发展中力求稳健,时常不务革新。

这一方面对于中国企业文化的传承有很大的帮助,企业在长期传承的基础企业文化的带领下,一定会实行稳健的发展策略,这对于公司内部的稳定有很大的好处。但是长期积淀的文化必然有其不合时宜的地方,儒家文化中也必然有不适合当代企业发

理的纪律下完成的,一味重人情,只会使企业在人情世故中降低生产的效率,在人情中被拖垮。

2.4.2企业内部政治特性较为明显,影响员工个人创造力的发挥

中国在长达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长河中,一些专制的思想已经在管理行为中根深蒂固。在过往的统治中,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统治阶级不惜出台政令阻碍破坏经济的正常发展,康乾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就就是最好的例证。虽然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的大融合的趋势,这种现象有一定改观,但企业决策阶级不能力行民主,掌握绝对权力的现象还较为突出。其具体表现在:企业的行为方式、目标选择、经营观念等方面。这些因素主要受企业决策的控制。虽然这种做法可以减少决策的步骤和成本。但是,这也会使企业在管理制度和方法过于一致,缺少特点;在经营过程中,决策者常常只注重行政命令,决策时也通常不遵循效益第一的原则。

在决策时不能发挥民主,决策阶级的命令是最重要的,这导致员工的个人创造力被限制起来,因为员工所有的创新观念都要经过领导决策层的审批,领导的个人感情亲疏直接影响到决策的结果,所以一些很好的创意就不能被付诸实际了。久而久之,会挫伤员工的创造积极性,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2.4.

3.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的一些优秀、成功的企业有机会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海信等近年来发展得较为成功的一些在建立企业文化上做的非常出色,但是优秀的毕竟是少数。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企业文化的建设还处于幼年期,十分的不成熟,需要不断地兼收并蓄,向别人借鉴学习。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一是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期,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依然可以看到计划经济体制下残余的现象;二是我国在经济思想方面有所欠缺,经济思想学说为代表的经济文化的积累严重不足;三是商品经济、货币金融和市场文化的现有条件与优秀的企业文化所要求的还有很大差距。

三中国应当建立的企业文化

综合上述的对与中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特征的归纳,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企业文化在教育层面,价值观的层面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面的差异较大,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最多。根据上文的比较归纳,我们得出在中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中最应当被我们吸纳和学习的地方,我们应当将这两者糅合在一起,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3.1中国企业文化应当建立的企业教育理念

3.1.1中国企业应当学习日本企业“个体到整体”的教育理念

日本企业从管理形态来讲,表现为一种全员参与。这种全员参与表现在:“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日本的决策实质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形式。我们中国企业要学习这种管理形式,要做到以下这两点:

首先,在高层作出决策定夺之前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广泛地征求员工意见后,与有关人员进行反复协商,以便于汇聚群众的力量,做出最优的抉择,同时这样也有利于企业政策的执行。企业员工的责任划分贯穿于整个过程,并且不仅仅局限在其界定在一个特定范围内。这种全面的责任意识,可以促进公司雇员的主人翁意识的产生。这和西方企业所强调的特定的任务与责任区域的制度极不相同[15],但是却更适宜中国的文化,更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发展。

其次,注重企业中非正式组织对管理所发挥的作用。社会中存在着许多非正式团体,像手工艺组,妇女自主会,棒球协会等,这些非正式组织常常是由于某种共同的兴趣或者爱好而组织在一起的,所以具有很强的凝聚力[21]。我们中国当代企业要鼓励支持这些团体的发展,并引导其这些非正式组织积极参与到管理活动中来。我们的企业通过广泛地发挥这些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的功能,可以使员工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这也是全员参与管理的优良的表现,有利于企业长期的规划。

3.1.2中国企业应当继承我国的“以人为本”的传统教育模式

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不是指以人的利益为中心而进行教育的模式,而是指中国的教育主要是围绕人进行的[22]。中国企业管理的哲学基础,直接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古至今,中国就深受儒家文化所熏陶,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注重“伦理”与“社会”,例如朱熹老先生曾经强调的,要“存天理,灭人欲”。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关系[23]。在中国管理思想层面上,我们非常强调管理时的教育的作用。所以常常是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进行说教。从某些方面来说,中国的管理最终目的是“和”和“稳”,强调的是集团整体的发展,并且强调以群体大目标融入个人小目标,较注重人心的稳定以及生产的常规化运转,最后才是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自我实现。

在中国的企业文化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对人的说教管理。这一点同西方国家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调的是用规格、标准、制度上这些硬性指标进行约束,而中国则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些软性手段,使员工感到企业的政策合情

中国的传统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已经走过千年的历史,有着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些传统观念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重复的针对个人的教育方法使员工接受企业的思想文化,有时比西方的制度规章更为有效,更符合中国的发展模式。

3.2中国企业应当拥有的价值观

3.2.1中国企业应当具有个人至上的价值观

日本企业非常强调价值观。日本企业的整体意识中,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背景,其中维系企业发展的核心就是民族生存的危机感以及家族关系。“诚”“忠”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念贯穿在日本国民的意识形态中,以并且整个日本国民都对这个观念具有高度的认同感。这种状态,体现于日本的团队意识里具有强烈内心认同感与员工行为一致性[24]。在协调个性发展同集团发展的矛盾这个问题上,日本很好的使用了非专业成功化道路的方法。企业通过鼓励员工参与和工作无关的活动,从另一个方面弥补在工作中无法获得的个人价值实现。中国的企业也应当拥有这种价值观。

在这种价值观中个人与集团的关系几乎维系终身。中国的企业要想建立这种价值体系,就应当仿效日本实行终身雇佣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集团成员之间虽然没有硬性的“契约”,而且义务和责任拥有一定的弹性,但员工很容易拥有企业认同感,并且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所以,这样企业员工就会认为所在单位为“自家公司”,并且可以使大多数的公司职工在工作时都表现出极强的责任心以及无私的献身精神[18],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2.2中国企业应当具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首先,我国的企业应当具有集体价值的认同感[25]。集体价值认同是多层且丰富的,即个人对集体的认同是复杂的。下到如非正式团体、班组以及车间,上到分厂、总厂,再到国家、社会,在这些层面上,都是同时作用于个人的价值认同上。这种情况就会使人们体会到团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也使员工的归属、认同感容易和集中起来。

其次,由于现在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不强,员工对集团的向心力及其忠诚度具有可变性。在实施集体主义价值观后,由于企业对与集体利益的追求以及对于个人作用的重视相互结合起来,我国企业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忠诚度题号,企业员工的过快的流动现象被消弱[26]。

总而言之,我们应当建立跟人之上与集体主义相结合的当代价值观,使中国员工对企业的集体主义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3.3中国企业应当建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3.3.1中国企业应学习日本的“经营即教育”理念

日本企业经营是以“人性”为指导的。在日本企业的很多经营哲学家者,像稻盛和夫,松下幸之助看来,技术进步、产品创新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最终利润的实现等,这些都是得依靠人这个实现。换句话说,以上结果的得出最终必须归结到人的素质,以及对人的潜能的开发。在日本企业看来“人才开发的利益是无穷的”,所以,在这种思想认知之下,“经营即教育”这个理念便成为日本企业家们的一种共同认知[27]。

中国企业也应当学习这种管理理念,以建立更优秀的企业文化。总的来说,“经营即教育”理念的学习主要包含着以下两个内容:

首先,在企业和社会之间达成一种约定。企业应对社会应当有所贡献。在企业经营的理念中,企业家主张“利他经营”。即是认为企业的利润的实现,是公司正当经营给社会作出贡献而所获得的回报。要实现贡献社会这一任务,则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23]。

其次,依靠教育使企业员工深刻了解“经营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利润乃是服务的报酬”这个理念。日本企业常常为此不惜投入巨额的资金。松下公司每年对员工的培训投入十分巨大,约占总数成本的百分之十左右。松下公司的创始者—松下幸之助更是提出“造物之前必须先造人”口号[28]。同样的,丰田公司的企业核心理念为“以造就人为根本”。企业既要造东西,又要教育人。我们中国也要建立这样一种经营理念,加大对于员工教育的投入,开发他们的潜能和积极性。

3.3.2中国企业应当继承并发扬“经营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

注重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企业也担负更大社会责任。这是由我国企业的性质决定的,现在的中国企业也必须继承和发扬这种净胜。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所有制,中国的成功的企业不仅仅是一个赢利单位,同时具有了更多的社会任务。与日本企业主动贡献社会的理念不同,中国企业的服务社会行为,往往是有体制决定的而被迫行动的[25]。

从企业家的方面来看,在我国成功企业家往往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企业的经理人,而且同时也会成为当地政府机构的管理者。在中国,一些优秀的企业家往往会被选为人大代表,参知政事,而企业家本身也以此为荣。这可以在这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鼓励企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是应当鼓励的企业文化精神。

鼓励并发展我国企业的红色基础教育。由于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在大型国有企业中管理实行的是厂长书记共同管理的形式,故中国企业在对员工的培训中应当不仅仅是在技能上培训,也应注重思想的教育[29]。从企业模式来看,中国现在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必将在未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独特优势。我国的企业文化教育也独具特色,与日本企业“经营即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相区别,我国企业应当更注重职工政治思想素质上的培养,以保证企业的发展方向符合我国大政方针的要求[30]。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日本的企业在利用员工创造价值时,还注重培养人才,

注重将企业中的优秀员工尽可能的提升利用价值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31]。而中国的企业则不同,中国企业的侧重点在于用企业服务社会,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企业中对员工灌输的教育思想是政治思想和红色思想,这一方面企业员工思想水平的提升,king 一方面也会使企业的决策机构将企业更加的政治化,方便中央集权的产生,有利于企业领导的绝对权力的巩固。虽然这种集权化的管理模式可以节约决策的成本,简化决策的程序,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战略从长期看不利于员工也不利于企业。企业更需要的是有专业水平且有自主创新意识的员工,这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需要的不是一群应声虫。所以,中国企业在进行员工的人力资源培养时应当更多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注重社会责任的教育。

四中国应当怎么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

4.1重视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的培养

企业的文化的推广理念包含了一个企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即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对本公司的生经营的行为、企业员工工作作风和企业社会形象的理等问题的集中的看法。企业文化是长期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种全面的价值观念体系,它表现为一种稳定的文化积淀[32]。

其次,企业理念还包括企业精神层面,即企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它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是一种基于企业自身的任务、宗旨以及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长期培养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体系的系统外化[31]。

再者,企业文化还括企业道德。这是企业行为的一种伦理意识和道德价值。研究指出,如果将企业理念作为整个企业运的灵魂,企业就会有明确的目标以及有机的协调[33]。企业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形成鲜明的个性,使企业的成员为达成目标而紧密凝聚在起,使员工自然地融于这种文化中,用心体会和体现这种文化,共同为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而进取。所以,必须加强企业的理念教育,教育员工“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勇于创新,注重品格修养,为企业、社会做贡献。

我国的企业应当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应当进行自上而下的企业文化革新。由上层决策机构根据本企业多年来企业的文化定位,经营历程以及产品特色,总结归纳出适合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特色,并组织员工集中教育学习,运用广告等现代媒体,是企业文化为大众所知,用鲜明的企业文化特色作为本企业产品最好的背书。

4.2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创建学习型企业,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突出的体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员工,才能造就高素质的企业。而员工的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学习的能力[34]。就这一点而言,在新的时期,企业竞争的实质,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企业竞争惟一的优势,是来自比竞争对手更高的学习能力。所以说,当代中国企业重视员工的学习能力的训练,关注员工的全面发展以及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这可以在企业内形成一种浓厚的集体的学习氛围。这可以激励员工,促使他们把学习能力转化为创造能力,进一步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这正是企业文化所要求的,也是企业发展成功的关键。

4.3培养团队精神,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共同体意识

在团队精神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应借鉴日本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长处,发展中国自己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说,我们应当对员工强调,企业是一个大家庭,员工应当以企业为家,而企业要为员工尽心尽力,同事之间要真诚互相合作,劳资双方要频繁的进行思想沟通,以便共同克服困难[35]。于此同时,还应重视培养职工忠于企业的观念。这就需要做到树立团队精神,鼓励员工入股和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企业应当与员工形

来。注重员工全面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员工关注企业的发展情况,形成共同体意识。

结论

文化很难说哪一个更好,或者哪一个更差。它是各国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发展的产物[36]。从以上中日两国的企业文化特点的分析来看,各国的企业文化以各国的文化特征为依据,以符合本国的基本国策为标准,以适用于企业战略为特色。虽然中日两国的传统文化都以儒家文化为基础,但是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变迁的路径不同,也由于各国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不同,各国的企业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37]。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就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文化回带给企业不一样的发展前景。在全球经济大发展大融合的今天,我们通过比较分析中日两国企业文化的异同,整理出日本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再结合中国优秀的本土企业文化,利用决策机构的作用,主动地重视,发展企业文化,对员工加强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最终形成以人为本的,创新的,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当代企业文化体系,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越走越远。

致谢

本论文是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完成的,从论文选题、资料的查找,收集、资料整理直至论文的定稿,每一步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恩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平易近人的精神令学生终身难忘。虽然才半年多的时间,但是却令我受益匪浅。在此谨向恩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父母以及家人多年来默默无闻的关怀和支持!

再次文付梓之际,谨向以上给予我帮助、支持的老师、朋友及家人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2010年5月15日

参考文献

[1]祈峰.看日本的企业文化是如何发展的 [J].企业家文化广场,2007,(12):90-92.

[2]杨海燕. 从中、日企业的成长环境看全球金融危机对两国企业的影响[J].特区经济,2009 (9) :90-91.

[3]王鸥.浅析中日企业文化特征[J]. 中国市场,2010,(13):23-31.

[4]吴敏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中美日企业文化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9):90-94.

[5]沈瑞光.浅议企业文化建设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33-37.

[6]曾海宏.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 [J].发展,2008,(9):63-67.

[7]赵玉英.试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J].邯郸职业学院学报,2009,(1):80-82. [8]张爱琴.企业文化的认识 [J].科技信息,2006,(3):66-68.

[9]姚元武.构建企业文化,实施以人为本 [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9,(2):77-80.

[10]史歩丽.论企业文化对企业持续发展的作用 [J].工会论坛:山东圣公会管理干部学院

报,2006,(4):95-100.

[11]梁红英.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助燃剂 [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5,(11):10-12. [12]李毅,刘刚.浅谈武士道及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J].文化论苑,2010,(12):147-148[13]王鹏飞.以人为本的日本企业文化特征分析[J].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3-16

[14]曾丹. 渊源与异同: 中日企业文化比较[J].社会[6]杨跃坤. 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J].管理百科,2010,(2):32-34

[15]金雄.中日企业文化之比较[J].延边大学学报,2005,(1):15-17.[16]孔欣.日本企业文化特点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5):88-92.

主义研究,2008,(6):138-141

[16]孔欣,宋桂琴. 日本企业文化特点与利弊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9):51-59.

[17]莫伟.中日传统家文化对家族企业影响比较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8,(1):46-49[18]亓名杰.中日韩企业文化之比较[J].嘉兴学院学报,2007,(5):58-63.

[19]陈寒松. 中日家族企业知识传承比较研究[J].亚太经济,2009,(6):58-61

[20]孙钱章,袁玉兰.比较.启迪中日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21]Richard M.Hodgetts & Fred Luthans.国际管理文化、战略、行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2]邵树民.中日文化比较研究 [D].河北工业大学,2008

[23]许婉璞;浅谈儒家文化与日本现代企业管理理念[J];商邱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25]许奕锋;企业文化的构建[J];中外企业家;2004年08期

[26]刘秀华.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J].集团经济研究,2006,(11):55-60. [27]张淑晶.企业文化对监理企业发展的作用 [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0,(3):33-36. [28]连建忠.谈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 [J].科学之友:C版,2008,(11):101-106.

[29]周小波.浅谈企业文化作用 [J].科学与管理,2008,(4):66-69.

[30]徐汉平.论企业文化 [J].商场现代化,2007,(12):10-15.

[31]杨敏.浅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J].河北企业,2009,(9):72-74.

[32]赵艳丽.如何认识企业文化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 [J].集团经济研究,2005,(6):77-80. [33]陈春霖.浅议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 [J].经济研究导刊,2010,(3):101-104.

[34]齐征.企业文化探析 [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2,(4):44-46.

[35]宋和平.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J].市场论坛,2009,(10):2-8.

[36]张红梅.略论我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 [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2):45-52.

[37]王立君.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3,(6):97-1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