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版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2015年版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授课对象

高职大一学生

2.学时安排

课内6学时(第1节2课时,第2节2课时,第3节2课时)

3.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爱国主义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政治觉悟、价值规范和道德情感,把握爱国主义的含义和内容;了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明确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根本任务;自觉把振兴中华而奋斗的爱国激情倾注到实际行动中去,沿着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这一道路锻炼成长。

4.专题内容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

5.重点难点

重点:

(1)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

(2)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弘扬爱国主义的必要性;

(3)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难点:

(1)我们为什么要爱国;

(2)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3)如何理解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二)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新课导入】(5分钟)

【案例链接】犹太民族的遭遇

犹太人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基督教统治下的西班牙反犹太情绪也十分高涨。1391年到1411年,数万犹太人被残杀。西班牙在1492年下达了犹太人驱逐令。在伊斯兰世界里,大部分的职业都不对犹太人开放。在基督教统治的世界里,犹太人要被迫接受各种各样的种族歧视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600万犹太人惨遭杀害。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成立,现已成为地区性强国。

展示日本侵华时屠杀中国人民的照片并解说惨痛历史。

【课堂讨论】通过犹太民族建国前后的历史遭遇和中华民族的灾难的了解,引起大家什么样的深思呢?

国家对于个人社会本性的意义,国家强弱对于个人职业成就的意义,从国家与个人的关系进一步思考出国家与民族的意义,是民族遗传的精神基因,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诞生了许多民族和国家,大多数都衰败没落了,而中华民族却能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而依然熠熠生辉,彪炳世界史册,就是靠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内在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专题二第一节的内容。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内容探究】(35分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需要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新时期我们仍然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首先我们应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阅读链接】超级大国美国和俄国的爱国主义

以美国为例。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可以说是坚持不懈、不遗余力。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其2004年出版的新作《美国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一书中,对美国人的爱国主义表现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爱国主义和忠于国家这一点上,美国人一向是出类拔萃的”。同时,他又对美国一些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出现的认为“爱国主义是陈腐的”、“持超国家主义观点”的“精英人士”提出尖锐批评,指出他们的态度“与美国公众的态度是大相径庭的”。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对以“盎格鲁——新教文化”为核心的“美国特性”、“美国信念”的挑战,他大声疾呼要在美国进行包括加强移民同化、维护英语地位、强化“美国信念”、坚持“美国特性”等在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并且毫不隐讳地宣称美国必须有敌人,现实的敌人是伊斯兰好斗分子,潜在的敌人是非意识形态的中国民族主义。

再以俄罗斯为例。据2007年7月30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最近俄罗斯出版了两本教师手册,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从学生抓起。手册编辑之一、社会学家利奥尼德·玻利雅可夫认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丧失了自己的意识形态,以至于让别的国家来判定自己是否是民主国家。为此,俄罗斯需要一种新的国家意识,让民众对自己的国家,对自己的民族,以及对自身产生认同感,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另一位编辑达尼林则表示:“我们认为,我们国家民主的唯一保障是我们的主权,是我们强大的国家、强大的军队、强大的经济和强大的民族。这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常识。我的目的是向教师们解释这种常识。”

通过对当今世界两大强国美国和俄国的人的爱国主义的认识,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对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所以爱国首先是一种情感,是人作为社会动物的一种高级情感,是人的社会本质的高层体现。那么,爱国主义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世界各国都讲爱国主义。请大家注意思考,古今中外虽然都讲爱国,可是爱国的具体要求则因为各国的发展水平、历史传统、政治制度而有所不同,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没有一模一样的爱国主义。所以,大家要对爱国的具体性历史性有个理性认知。

让我们来看两段视频——《新闻1+1:犯罪,别披着“爱国”的外衣》和《青年!打砸抢不是爱国行为》。

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国必须懂得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根本利益是什么?是否可用四个字来概括:“繁荣”和“统一”。“繁荣”,就是要在本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让全体中国人过上好日子。中国要实现繁荣,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如果有些人的行动损害了党的领导,损害了改革开放的政策,那就不是爱国而是误国。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概念

我们来欣赏一首配乐诗朗诵《望大陆》。

【阅读链接】望大陆(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诗中的56个只字,字字是泪,是一位86岁老人对国家民族无限忠贞,对家园乡土无限眷恋之倾诉!这56个字,字字是血,是一位86岁老人即将走完自己一生时无可奈何而又竭尽全力的呐喊!何等苍凉!何等悲壮!

从这首诗对故土家园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深切的呼唤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可以体会到诗人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这就是爱国主义。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的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国母亲的护佑,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爱国之所以成为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是因为我们的身心血肉、成长发展,离不开祖国母亲。履行爱国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这一概念说明了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实质是调节个人与祖

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爱国主义不但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规范,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重要法律规范。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公民必须爱国。同时这一概念也进一步阐述了人们对祖国深厚感情的内涵“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我们只有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概念,也就是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爱国主义的实质,爱国主义所包含的深刻丰富的感情,才能深刻理解本章的内容。

1.爱国主义首先表现为一种爱国情感

明星刘德华曾说过:“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但是音乐家是有国界的。以后介绍我时,不要说我是香港歌手,因为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得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而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所以我们把祖国称之为“母亲”,失去祖国母亲,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祖国母亲的繁荣富强,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倾注爱的力量;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祖国!我们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去爱,值得我们去爱!看看犹太人这几千年的历史吧,看看他们惶惶不可终日的奔走吧,直到今天,这种奔走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感,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祖国没有山一样的根基,没能稳固地屹立在地球之上。我们为自己感到庆幸,对自己的祖国充满深情,并且愿意把对祖国的深情化为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奋斗的动力!

我们对祖国的爱是无私的,无论祖国是贫弱还是富强,是遭受欺凌还是扬眉吐气。在鸦片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祖国和人民饱受外国的凌辱和蹂躏,无数爱国仁人志士献出了他们的宝贵生命。祖国贫弱,需要我们去改变;祖国富强,靠我们去创造。正如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所说:“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人类的一种共同的情感,英文中的祖国是motherland,母亲的土地,古今中外,人们都把自己的祖国比作母亲,对她怀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人必须爱父母这叫孝;人又必须爱祖国这叫忠。忠孝二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也是人类对自己的母体——父母和祖国的回报,是天然的法则,属天理良心一级的的最高的又是最起码的道德标准。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且然,况于人乎?于是我们有了一种无法割舍、无法忘怀、如影随行、伴我终身的恋国之情。

2.爱国主义是一种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世界各国人民都以是否热爱自己的祖国,能否为祖国贡献力量作为尺度评价一个人、集团、政党、阶级的言行。把爱国、报国、兴国、强国、救国视为高尚的美德,把卖国(求荣)、(丧权)辱国、祸国(殃民)乱国、叛国等视为不道德的丑恶行为。

爱国的英雄,成为人们世代颂扬的对象,而卖国的汉奸,则是人们千古唾骂的罪人。

爱国主义不仅是人们对祖国母亲深深的情感,更是一种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是我们作为一个人、一个合格的公民,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和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拿破仑曾说:“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先生也曾经说过:“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因此,爱国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道德水平,更是个人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重要法律规范,同时还是团结各族人民的政治基础和衡量每个中国人政治态度的重要政治原则。

3.爱国主义是一种人生价值准则

【案例链接】身在美国,心在中国

1980年9月12日,姚明出生于上海。

2002年6月26日,NBA选秀大会上,姚明成为NBA历史上首位非美国籍的状元新秀。姚明,这个年轻的中国小伙,凭借他的出色表现,改变了国际体坛对中国男篮“只有身高没有头脑”的传统看法。

在姚明开始NBA之旅的时候,他签下了对中国篮协的保证书,保证随时听从国家队的召唤,他说:“无论何时,也无论我是否在火箭队打球,我首先是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的成员。”

【案例链接】勇敢的火炬手金晶

当几名藏独分子试图从她手中抢走火炬、干扰圣火传递时,坐在轮椅上的金晶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着火炬,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她被威胁、被殴打,但她手中的火炬始终没有被抢走。金晶用她那残弱的身躯捍卫了奥运精神,触动了所有人的心弦。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闫肃:柔弱的你面对那环伺的狰狞。不屈的尊严写进斑斓青史,是金子,始终亮晶晶!

颁奖词: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中国人的自豪。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倡导一种报效祖国、为国家为社会献身的精神。凡是利国利民之举,就应奋勇争先;凡是不利或有损于祖国利益的事,则无论外界环境、社会风气如何,都不应为其所动,并且坚持不懈地向一切损害祖国利益的人和事作斗争。

爱国主义主观上是情感、意志、行为的统一;客观上是爱国土、国民、文化传统和国家的统一。现代意义上的祖国,有四层含义:(1)一定区域内的国土。(2)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国民。(3)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的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历史传统。(4)建立在这块土地和人民之上的实施阶级统治的政治机构—国家。

【课堂小结】(5分钟)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授课方法。本节着重从民族情感、民族大义出发,启发学生的民族意识、爱国情感,学习了爱国主义的概念,知道了爱国主义表现为一种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和人生价值准则

【板书设计】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概念

第2课时:

【新课导入】(5分钟)

同学们,在我们开始上课之际,来欣赏两首歌曲:玖月奇迹的《中国美》和成龙的新歌《国土》,并请大家一同来欣赏一些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资料。

【内容探究】(35分钟)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我们伟大祖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方,太平洋的西岸。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差不多和整个欧洲一样大,约等于40个英国、26个日本、17个法国的面积。中国最北端在黑龙江漠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纬度跨度接近50度。在这片土地上,五岳争雄,各显名山之壮美;江河腾舞,尽呈大川之风流;广袤的肥田沃土给我们以衣食之源;丰富的物产矿藏是国家经济、科技不断发展的自然基础;我国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漫长的海岸,蔚蓝的海洋,不仅呈现出自然美景,还引导中国走向世界。

如此壮美的祖国,怎能不深深激荡起我们炽热的情感?试想,当我们泛舟西湖,欣赏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景色时;当我们置身戈壁,感受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广袤辽阔时;当我们登临泰山,领略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时……我们的心中怎能不油然升起一种“江山如此多娇”的情怀呢?这是对祖国的热爱。所以爱国主义首先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至尊的地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祖国的山山水水滋养哺育着她的子子孙孙。“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如作家毕淑敏说“国土,它覆盖着祖国的每一寸肌肤,在它的襟怀里,深扎着我们的祖先和文化的根须。”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对祖国山河的爱首先应是对自己家乡的爱。俗话说:“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

【课堂讨论】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家乡,找出自己家乡之最。

刚才几名同学谈了自己的家乡,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当然,我们的家乡和祖国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我国还有大片的沙漠和即将沙化的土地,有茫茫无际的戈壁滩。虽然我国的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因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则相对贫乏,人均国土和人均耕地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3,人均森林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5,人均矿产资源储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3/5;山区面积过大,可供耕种的平原面积有限;旱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无时不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我们切身经历的2008年初南方的特大暴风雪和那更可怕的5·12汶川地震……。

俗话说“儿不嫌母丑”。我们要明确,爱祖国不仅表现为因拥有大好河山而感到自豪,更应是知道她的不足而有一种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倍加珍惜祖国的山川河流、田野矿藏,更好地保护它、改善它、建设它。这是对祖国山川热烈、深沉、充满责任的爱,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为使故土家园更加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祖国不仅有大好河山,还有世世代代生息在这里的勤劳俭朴智慧善良的各族人民,我们爱国不仅要爱我们的大好河山,也要爱我们的骨肉同胞。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周总理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反映的就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

高于民族内部之间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爱自己的同胞与爱人民是一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指出“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意志决定着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对人民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的忠诚程度的试金石。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古语说“民为邦本”。正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源远流长、繁荣昌盛。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涌现出众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中华文明不仅对东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为整个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人民不断创新,锐意改革,在新的历史时期又谱写了更为灿烂辉煌的新篇章。我们依靠人民勤劳的双手开发了滚滚油田,摘掉了“贫油论”的帽子。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在很短的时间内发明和创造了“两弹一星”;我们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抵御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及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雪,在地震的废墟上重建了家园;在一切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我们的人民表现出了无比勇敢、坚强、自信和勤劳、团结的一面。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可爱同胞,在自己的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为民族都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鲁迅先生所云“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们的人民是世界上最为伟大的人民,我们的民族是世界上最为伟大的民族。我们为拥有这样的人民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课堂讨论】我们怎样爱人民?

我们要培养爱人民的高尚情感,要先怎么做?要知道,“百善孝为先”。我们要爱我们的父母,理解他们的辛劳,从而爱我们的师长,爱我们的同学,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邓小平在1981年英国出版的《邓小平文集》序言中情真意切地写道:“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是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背井离乡,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对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同总会把人们的心连在一起。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就是加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曲阜庙、岳王庙、黄帝陵前总有数不尽的同胞、侨胞在虔诚地拜谒,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全球华人都牢记在心。当然现实生活中,由于西方文化强大的攻势,一方面许多都市青年热衷于西方文化的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另一方面是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文化传统遭冷遇,中文的水平在下降,错别字泛滥、成语乱用、文章文理不通,传统的节日像端午节、中秋节在一些人那里全没有了他们的文化内涵,仅仅变成了一件吃块月饼、吃个粽子的事,有的人甚至连吃月饼、粽子的风俗都淡忘了。应该说这就是在丧失民族自尊、自信。从2008年开始我们传统节日放假,其实就是对民族文化的回归和尊重。

一个真诚的爱国者,必定是一个尊重和热爱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人。让我们在这里插一段中国“年”文化的小文章,一起来读一读、了解一下吧。

【阅读链接】中国“年”文化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

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同学们,现在我们使用的母语已成为欧洲的第一外语,美国的第二外语,我们的文化越来越被外国人推崇。外交学院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吴建民说,在21世纪,我们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可能不是中国制造,而是中华文化。

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这些是同具体的国家相联系的。

【课堂讨论】请同学们举出你所知道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可以从文学名著、数学、天文学、建筑等方面来说。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段2011年利比亚撤侨纪录片。

这是1949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这也是一场集中了海陆空和军队四大力量的大营救。这更是一次影响巨大的海外中国公民救援行动。12天,35860人,中国效率和中国信誉,再次使世界瞩目。不少海外侨胞也因此次撤离行动的顺利高效深受鼓舞,表示此举反映了中国政府对人权的重视和保护,让人深深体会到作为中国人的尊严,也增强了中国人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可以抛弃自己的一切,包括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甚至生命。

人们在谈论爱国主义时,常常容易把“国家”和“祖国”当作同等概念来理解。实际上,在阶级社会里,国家和祖国的涵义并不完全重合。祖国由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构成。国家则指阶级社会中,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安全、主权和稳定,而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实施阶级统治的强大政治机构。一个国家的政治前途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荣辱兴衰。国家稳定、发达、团结、兴旺,生活于其中的民族、家庭、个人就会安居乐业、幸福健康;国家动乱、分裂、衰败、危亡,人民就会颠沛流离、民不聊生。因此许多国家都把热爱自己的国家作为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写入宪法。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法国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说:“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为清白以死而证的屈原,誓死不降匈奴的苏武,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不为高官厚禄所动而慷慨就义的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等,还有抗日战争中,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威逼利诱毫不妥协的英雄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案例链接】数学家苏步青的爱国心

苏步青曾经说过,“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1919年,17岁的苏步青抱着读书救国的宏愿去日本留学,苦读十多年。1931年,苏步青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日本不少名牌大学以高职、高薪聘请他,他谢绝聘请,毅然回国。他想到祖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要以自己的学识和才智拯救苦难深重的祖国,他说: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也应该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心声。不论祖国是遭受欺凌还是扬眉吐气,是贫穷还是富强,我们都深深地爱她。祖国贫穷,靠我们去改变;祖国富强,靠我们去创造。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对千古传诵的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和气概的历史人物,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思想深刻表达了中华民族的这种爱国情怀。这种情怀是爱国主义的基础。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承担起祖国复兴的重任。

【案例链接】巾帼不让须眉的秋瑾

秋瑾,原名秋闺瑾,又称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清光绪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光绪二十二年,秋与王结婚。婚礼期间,秋瑾当着许多道喜的亲友朗诵自作的《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以表忧民忧国之心,受到当地人们的敬重。

光绪三十年(1904),秋瑾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

秋瑾在日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光绪三十一年归国。

春夏间,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不久,任教于浔溪女校。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是年十二月(1907年1月),《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宣传妇女解放主张,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旋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七月六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泄,于七月十三日在大通学堂被捕。七月十五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绝句。

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先生对秋瑾都有很高的评价。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16年8月1~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州,赴秋瑾墓凭吊,孙说:“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则传诵不忘。”1942年7月宋庆龄在《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称赞秋瑾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1958年9月2日宋为《秋瑾烈士革命史迹》一书题名。1979年8月宋为绍兴秋瑾纪念馆题词:“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秋瑾所在的那个时代,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况且,秋瑾家境优裕,已为人母。但国难当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秋瑾依然冲破封建的藩篱,东渡日本留学,后回来组织革命起义,为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而做出自己的努力,她有一首名诗《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充分体现了她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连为一体的崇高社会责任感。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承担起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转化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虽然我们暂时生活学习在美丽的象牙塔里,离现实的社会生活有一定距离,但我们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要时刻关注时事和国际国内动态,关注祖国的命运和前途。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憧憬转化为自己学习奋斗的动力,就像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也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发生过民族之间的战争,也出现过分裂和内乱,但是,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始终是人心所向,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从夏朝至今,持续4100多年。简单回顾一下中国的历史,就可以发现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主题。

综观中国历史,民族统一占据了主流,虽有短暂的分裂内乱,但终归统一。世界上没有一个大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每次经历分裂,最后总能整合统一,这是世界民族史的奇迹。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普天下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是引领中国几千年发展的主导精神。每次面对分裂,统一立即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理想,中国人总是将分裂内乱视为“国破”,又总是将“国破家亡”连成一条最简单的因果直线,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视作天经地义的逻辑。这就是中华民族面对分裂

的思维定式,一种永远不能改变的民族价值观。

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而献出自己生命的民族英雄。背上刺着“精忠报国”的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阔别祖国母亲38年的宝岛台湾的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还有为民族团结做出重大贡献而被传为历史佳话的王昭君和文成公主……他们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以及为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而甘愿牺牲的伟大精神,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学习典范。

纵观中华历史,可以看出一个基本规律:强盛的中国全部出现在统一时期,积贫积弱的中国全部出现在分裂内乱时期。因此,统一和稳定始终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现在,国内外敌对势力妄图破坏中国的民族团结,阻挠祖国统一大业,他们的罪恶阴谋背离了历史潮流,违背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不能允许的,他们的罪恶图谋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

(四)同仇敌忾,抵御外辱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热爱和平,自尊自强,不屈服任何外来压力,每当遇到外敌入侵时,便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御侮,共赴国难,誓死保卫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在广袤的神州大地,埋葬着无数为国捐躯的民族英灵:“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奋战10年肃清倭患的明代将领戚继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还有,八国联军侵华时,用落后装备同敌人浴血奋战的英勇的义和团战士;在八年抗战中,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下的无数革命英烈。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如战鼓,激励着中华儿女“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一曲《黄河大合唱》,似惊雷,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磅礴气势,气壮河山,撼动天地!

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内求人民解放、外求民族独立的历史,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一段抗争史。无数侵略者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横冲直撞,妄图将广袤的神州大地据为己有。虽然他们船坚炮利,但先进的装备依然抵不过中华儿女誓死抗敌的决心和意志。经过无数人的努力,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国,在四分五裂、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新中国,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世界人民有目共睹:小康社会的基本建成、2001年加入WTO、2008年8月8 日北京奥运会的胜利举行、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等等,这些都标志着我们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大发扬的结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鼓足了信心和勇气。

【案例链接】亮剑精神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和楚云飞有着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党派,他们曾经是敌人,但是当他们面对夺我河山、杀我同胞的日本鬼子时,当民族大义和私仇发生矛盾时,他们毅然选择服从民族大义,联合起来,消灭侵略者。李云龙说,“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就是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中国人英勇无畏,果敢顽强,从不惧怕强敌,宁作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正是这种精神,这种气魄,让侵略者胆寒。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强敌侵略,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征服中国。

邓小平同志曾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掷地有声的感言,包含了历史的惨痛教训。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才能

逐渐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才能使我们的祖国免于他国的凌辱,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当代大学生要不忘国耻,在发扬“抵御外辱,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同时,将爱国的激情化为理性爱国的行动,立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美好。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延续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道奇观。这有着非常深刻的原因,其中无可置疑的是,千百年来深深融入到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重要精神支柱。如鲁迅所讲“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集中整个民族的智慧来谋求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正如胡锦涛指出:“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都应该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而感到无比自豪,都应该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都应该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光辉篇章。当一个人的精神真正为爱国主义精神所武装,就会具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精神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什么时候团结统一,国家就强盛安宁,什么时候分裂内乱,国家就积贫积弱。在从夏朝开始到现在的大约4100多年中,粗略地计算起来,前两个千年基本统一,后两个千年(秦帝国之后)中,统一时期约为1200多年,分裂内乱时期则不到800年。从总的方面说,中华民族的统一占据了主流,分裂内乱终归统一。历史的发展证明了:统一时期的中国是强盛的,分裂内乱时期的中国是积贫积弱的。这充分说明,团结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向,而爱国主义则是维系这种趋向的强大动力和纽带。历史的真实景象,已牢牢地铭刻在中华儿女的历史记忆之中。因此,团结统一始终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在反对分裂国家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人民绝不会有丝毫犹豫和退让。骨肉离别和纷争,是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只有骨肉团聚,祖国统一,才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和福祉。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曾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远播海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近代社会以后,长期的内忧外患,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导致了山河凋敝,国力日衰,受尽了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奴役,几乎到了亡国的边缘。无数爱国志士发奋图强,努力探索和寻找民族复兴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中国人民才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爱国主义在推动祖国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载人飞船“神舟号”的多次顺利返回以及绕月人造卫星嫦娥号的多次成功发射,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正是这种对祖国深深的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也激励着我们所有中华儿女为国家进步与发展而不懈努力。

新的世纪,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华民族立于不

败之地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港澳台以及广大海外侨胞,激发起爱我中华、建我中华、强我中华的爱国热情。“人心齐,泰山移”,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没有克服不了的艰难险阻,多少代人所企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四)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人,应该成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祖国给个人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对个人的奋斗成果做出评价,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征程指明方向。

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对祖国深沉的爱。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他们之所以能做出一番事业,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同学们,我们怎能嫌弃脚下的土地,难道她不是960万平方公里的组成部分?我们怎能嫌弃家乡的贫穷,难道她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模样?难道祖国的儿女只有躲开的理由,而没有建设的义务?难道一个新时代的青年能做不负责的“飞鸽”?不论祖国是贫穷还是富强,是遭受欺凌还是扬眉吐气,我们都深深地爱她。祖国贫穷,靠我们去改变;祖国富强,靠我们去创造。

【课堂小结】(5分钟)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我们,我们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但现代文明在许多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为了恢复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我们应当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做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

【板书设计】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四)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四)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第3课时:

【新课导入】(5分钟)

请同学们欣赏这幅漫画。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

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

国主义的支撑。当前世界经济结构在某些环节上,

存在着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传统思维和行为模式的

冲击;但在更多的环节上,甚至可以说在总体上,

依然是民族国家的观念和意识支配着人们的行为

模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专题二第二节的内容。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内容探究】(35分钟)

【课堂讨论】同学们都知道,经济全球化已

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到底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呢?

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从20世纪60、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是指世界各国的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领域中的一体化的趋势,其基本特点是商品、技术、信息及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国与国之间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受此影响,国界在人们的观念中不像过去那么清晰了,用外国产品、在外资公司工作,都成了一种常见的现象。我们也常常身处麦当劳、肯德基、阿迪达斯、耐克等外国商品的海洋中而浑然不觉。于是,某些发达国家的政要和学者借此大肆宣扬“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因此爱国主义也就过时了。大家赞同这种观点吗?如果不,那么在新时期,爱国主义又有什么新的内涵呢?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去弘扬和践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你的疑问会在这里得到解答。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两个问题:“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以及“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

(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

尽管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民族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受到国际局势和国际发展潮流的制约,一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牵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爱国主义已经过时。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的消亡,国家才归于消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仍然是维护民族利益的主体,爱国主义仍有其坚实的存在基础。

1.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国家观念并存

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一种“世界大同”理想的实现,我们应走出对经济全球化的过分浪漫的幻想。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国家作为民族整体利益权威代表者的地位并未发生改变。即使是实现了经济一体化的欧盟,其各个组成成员在国家主权问题上也不会轻易让步,除非这样做能给本民族带来更大的利益。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加剧,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充分证实了民族利益的重要性和民族国家存在的必要性。2009年2月初,为了救助陷入困境的法国汽车制造业,法总统萨科齐曾声称“要避免法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开设工厂”。他甚至扬言,为了保护法国汽车工业的就业人数,可以考虑将设在捷克的工厂搬回法国。萨科奇所表现出的保护主义受到其他成员国的指责,他们既担心法国“借危机推行保护主义”,也担心“如果每个国家只顾本国经济

利益,将最终导致各国采取一系列竞争措施,破坏欧洲统一市场”。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阿尔穆尼亚2009年2月26日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说,欧洲各国在制订应对经济危机方案时,都在各行其是,各国之间几乎没有合作。比如英国热衷于降低增值税,而其他国家却在增加政府补贴或是降低非工资劳动成本。可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仍是国际社会的最强大的独立主体,无论是区域性的经济联盟,还是跨国公司,都不具有民族国家的主体地位。国家仍然是最重要的利益主体。因此,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

2.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差别和对立仍然存在并且有激化的可能

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因此它在为各民族国家提供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为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借机控制他国创造了条件。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资金优势控制世界经济游戏规则,形成技术壁垒、标准垄断,如在信息产业,美国微软公司的电脑操作系统、英特尔公司的芯片、西捷等公司的硬盘,它们的企业标准几乎就是世界的行业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仍然是维护民族权益,抗衡大国控制的权威力量。像法国这样工业发达的国家尚且提倡“经济爱国主义”,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中国,面对强手如林的严峻国际环境,我们必须强调发扬爱国主义,维护民族利益。

3.外国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并未改变

某些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冷战结束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迅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上升,已经成为其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以企图遏制中国,继续分化和西化中国,为此美国学者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和“新中国威胁论”。

【阅读链接】美国西化分化中国战略的现实危险性

美国实施西化、分化中国战略的渠道很多,主要有:

(1)利用“人权”问题进行干扰破坏。美国把“促进海外的民主与人权”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三大核心目标之一。一年一度的“世界人权状况年度报告”,一直批评中国“人权纪录不佳”、“在人权方面的合作与进展令人失望”。利用人权问题对我国国际军事合作、经贸往来进行刁难,还直接干预我国对一些个案的处理,甚至由总统、国务卿出面对办案提出要求。

(2)利用民族问题加紧对我国实施“分化”。美国政府专门设立了所谓“西藏特派员”;声称“监视西藏人权状况是其主要职责之一”。他们积极支持新疆民族分裂势力和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加紧推进“新疆问题”、“西藏问题”国际化;在反恐问题上,搞双重标准;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抓到了华人“东突分子”,不交给我国处理,竟然出资帮助他们在美国成立所谓“东突流亡政府”。

(3)利用“民运”组织,精心培植颠覆力量。在美国注册的民运组织有220多个;美国政府给予“民运”分子“永久居留权”或美国国籍;向“民运”势力提供大量资助,培植“民运领袖”;支持他们“组党结社”、“以商养政”;极力插手人民内部矛盾;策动“工运”、“农运”;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名,恶毒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大搞所谓“民间修宪”。

(4)利用“台独”势力破坏我国家统一,危害我国家安全。美国把台湾地区当作“不沉的航空母舰”,实施“以台制华”战略。美国国会通过多项涉台法案,支持纵容“台独”分裂势力。与台湾搞军事交流与合作,大幅度提升售台武器的数量与质量,强化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军事联系与合作演习,承诺支持台湾自卫。

上述情况告诉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

和保持中国的繁荣昌盛,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使中国强大起来。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弘扬怎样的爱国主义

那么,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们应该弘扬怎样的爱国主义呢?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也需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这种学习,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实际,立足于增强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能力。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和各国人民一道,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可见,经济全球化虽使我们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受到威胁,但我们提倡的爱国主义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认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优越,片面强调促进和提高本民族利益和本民族文化,以对抗和排斥其他民族的利益和文化。夜郎自大、故步自封和闭关自守是狭隘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中国所提倡的爱国主义也不是大国沙文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宣扬本国或本民族的利益高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主张以武力侵略或征服控制其他弱小民族,煽动民族仇恨,如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以及苏联和美国在冷战中所表现的对世界的宰割倾向。中国的爱国主义是一种胸襟开放的爱国主义,它主张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以积极理性的姿态参与全球化的过程,在争取和维护本民族的利益的同时,兼顾国际全局和他国利益,它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全球化的挑战转化成我们奋斗的动力,在促进本国发展的同时,推动世界的和平进步。

(三)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脊梁,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爱国的心不能冷却,爱国的情必须浓厚,爱国的观念必须明确: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经济全球化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是,无论你是生活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你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属于何种类别,也无论你在何种所有制企业中工作,作为流淌着中华民族血液的华夏子孙,报国的心不应有差别。

2008年,随着奥运圣火在欧美各国的传递,一些激进分子企图借机破坏干扰。针对激进分子的干扰破坏,海外留学生自发组织了保卫奥运圣火活动。在伦敦、在巴黎、在堪培拉,在圣火途径的各个城市,我们都能看到海外学子们欢迎奥运圣火、保护圣火的热情。一位澳洲留学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我们要让全世界见证真正来自中国的主流民意。”

【案例链接】伦敦,千名留学生风雪中高唱国歌

2008年4月6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到伦敦。在伦敦,有人想趁奥运圣火传递之机搞些破坏活动已不是秘密。英国媒体在圣火传递之前就纷纷报道说,有包括“自由西藏运动”等在内的6个组织可能会进行破坏活动。预感到“藏独”等破坏分子一定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英国留学生自发组织了“声援伦敦圣火”的活动。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参与活动的留学生及爱国人士逾千人,他们中的许多人是从曼彻斯特、谢菲尔德、纽卡斯尔、伯明翰甚至是北爱尔兰等地赶赴伦敦集合的。

纷飞的大雪一直下到当地时间中午才停,但这丝毫没有浇灭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支持奥运的决心。留学生们高举着写有“反对神圣的奥运政治化”标语的横幅,齐声喊着“我们热爱和平,热爱奥运”的口号,嘹亮的国歌在人群中反复地被唱响。

据了解,整个过程中留学生们保持了高度的克制,没有与“藏独”分子发生任何冲突。

中国驻英大使傅莹也从车窗中向沿途声援圣火传递的留学生们竖起了大拇指。

在奥运圣火传递的过程中,海外留学生们自发组织起来保卫圣火的行动让我们感动,虽身在异国他乡,但爱国的热情依然浓烈,时刻关注祖国的一切。奥运会在北京的举行,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自豪和骄傲。除了奥运会以外,还有在抗击南方冰雪灾害和四川特大地震灾害等关键时刻,许多海外留学生和海外华侨华人虽身在海外,却心系祖国,以各种方式表达了他们的爱国之情。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

居里夫人说,科学是属于全人类的,但我们自己是属于祖国母亲的。俄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也说:“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科学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所以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每一个科学家都有自己的祖国,祖国培育了我们,无论我们身处何处,都应心系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我国,这样的科学家数不胜数,上节课讲到的钱学森,还有邓稼先、李四光、李政道、丘成桐、华罗庚等等,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故事:【案例链接】科学界的“明珠”

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当时一个美国教授问他:“华先生,那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您渊博的学识扔在这样的土地上,不觉得可惜吗?”华罗庚听了,笑了笑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自己的祖国效力。知识是崇高的,但只有把它奉献给自己的祖国,它才有真正的价值。”

两弹元勋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恩师和好友的挽留,回来建设一穷二白的祖国。当有人问他回国带了什么时,他说:“我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正是这些心怀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知识分子支撑起了新中国科学技术的殿堂。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说:“科学研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科学家的心中必须装着祖国和人民。无论多么优秀的人,如果太自私,对社会,对人没感情,不行。人要正直、要乐观,对国家、对人类都要有感情才行。作为一个科学家,一个科技工作者,如果你不爱国,如果你对人类没有感情,那你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更谈不上科学道德了,不可能有大的出息。我的目标是不仅要让全国人民吃饱,而且要让全国人民吃好。我出了点名后,国际上有多家机构高薪聘请我出国工作,但我都婉言谢绝了。我的根在中国。”

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那颗赤子之心让人动容,国外的优厚待遇、优越的发展条件,显赫的功名利禄,在他们眼中,都视如浮云。把自己的全部才智献给祖国,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情,是他们的共同心愿。

【阅读链接】中国的留学生

中国已有自己的六代留学生。

第一代留学生:留学时间在1872年-1900年间。主要包括早期留美幼童和海军留欧学生两部分,约200人。

第二代留学生:留学时间大致在1900-1911年间,人数近两万。90%以上留学日本,留学专业以政治、法律和师范教育为主。这代留学生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政治领域,无论是参加晚清政府的“新政”运动,还是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他们都是骨干力量。

第三代留学生,留学时间大致在1912-1927年间。这一代留学生中有一群非同寻常的分子,他们的贡献在另外一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一部分留学生主要来自三个不同的国度:日本、法国和俄国。如周恩来、邓小平等。

第四代留学生:留学时间大致在1928-1949年间。这个时期,中国的留学教育进入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获得硕士、博士的人数占相当大的比例,学成归国后60%以上进入国内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如李四光、吴仲华等。

第五代留学生:留学时间大致在1949-1965年间。主要前往前苏联,兼前往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学成回国后,多数成为国内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80年代后期第五代留学生在中国最高领导层中崛起,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群体的核心。

第六代留学生:留学时间为1978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至20世纪末。从人数上看,这一代留学生是前五代留学生的总和。由于这一代留学生尚处在发展中,现在还很难对他们的存在特征做准确的把握。但可以说,目前这一批留学生中学成回国的,已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代留学生,无论是学成回国,还是留在国外,都将对21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发展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国人数每年剧增。在我们大学生中,很多人有出国留学的梦想。2009年3月26日,教育部召开本年度第六次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从1978年到2008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39.15万人,截至2008年底,我国以留学身份出国仍然在外的人员100余万人,将近70%的人留学后没有回国。出国深造,既是个人的自由,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因为国外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而留在国外,也无可非议。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当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应具有牺牲和奉献精神,向我们的先辈学习,舍弃外国的优厚待遇,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即使我们身处海外,也要时刻关注中国的命运和前途,支援祖国的建设,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3.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阅读链接】美国“人权高于主权”论剖析

美国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凭借着超强的的军事力量,发动对其他国家的侵略战争,肆意干涉他国内政,发动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在巴尔干半岛,东欧巨变后,很多国家都纳入西方体系,南联盟是唯一一个不跟西方合作的国家,这是西方不能容忍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利用科索沃问题为借口,支持科索沃从南联盟分裂出去,悍然发动科索沃战争。1999年5月8日,北约战机使用导弹,从不同方向悍然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位中国记者牺牲、多人受伤和馆舍的毁坏,制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重大事件,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激起了海内外中国人的极大愤慨。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美国的空袭导致大量的平民伤亡,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受损,总统米洛舍维被海牙国际战争罪行法庭列为战犯,成了历史上第一个被送上国际战争罪法庭的前国家元首,难道这就是美国的人权吗?这是彻头彻尾的践踏人权,侵犯主权。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些西方国家的学者极力鼓吹“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民族国家的传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已经过时”、“民族国家的主权观念已经过时”,这是别有用心的,是企图借经济全球化,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看到,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经济利益,警惕西方的政治颠覆和文化侵蚀,在任何时刻和任何场合,都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同时,随着国际交流的频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到世界各地旅游观光,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看成是代表了中国人的形象。有的国家会在一些景点专门

设置用中文写的游客文明提示牌,如:不要随地吐痰、不得高声喧哗、请排队等,让许多爱国的华人、华侨和出境游客感到羞愧难堪。

正如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所提出的,我们要树立大国形象,要有与大国相适应的风度和文明水平。用个人的文明言行展示祖国的文明形象,是热爱祖国,珍惜国家荣誉的积极表现。

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

1.爱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

2.爱社会主义是现实的必然

“中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实践已经证明,在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人民所掌握,在世界上创造出了中国式的发展奇迹。“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社会主义给新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成就。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新中国60多年发展中取得的最宝贵的经验之一。

3.爱社会主义是未来的昭示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一发展趋势不可逆转,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成为现实。

【案例链接】美国兰德公司的预测

美国兰德公司是一家著名的非盈利的研究机构,为美国官方提供“客观的分析和有效的解决方案”。1992年,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后来出任过美国政府财政部长、哈佛大学校长的劳伦斯?萨默斯预言,根据对中国GNP的购买力平价估计,中国到2014年时可以在总产出上超过美国。1996年,著名的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1994-2015年的长期趋势作了预测,他们声称:按PPP方法,以平均增长率为4、9%计算,到2010年中国的人均GDP将上升为美国人的25、6%,并在总量上超过后者。1997年,世界银行发表题为《2020年的中国》的报告,假设此后中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从8、4%逐步减缓到5%。到2020年,中国的GDP 将大大超过美国。1999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出版新书《1999年:不战而胜》,他给出的中国超越时间是2019年。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坚定信念的必然要求。

4.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必然体现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社会主义的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80余年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这同样是历史、现实和未来所昭示的真理。

(1)5000年中华文明史回顾的说明

江泽民同志在总结党的80年历史时说:“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从前后两个八十年的比较中,中国人民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几段盛世的比较,来评价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丰功伟绩。

【案例链接】中国的盛世比较

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高速发展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盛世之一。我们今天置身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令中国人自豪的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平稳进行了30年。

30年是中国自秦汉以来,盛世延续最长的时段之一,而且,从目前国际国内大趋势来看,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这个盛世的继续延长。

西汉的文景之治,总长度为39年。这个盛世上接吕氏之乱,中间经淮南王之乱和七王之乱隔断,最长的和平发展时期只有短短的16年。

东汉的光武中兴,史书记载的长度为31年。实际情况是光武十六年,刘秀才完成了国家统一,国家的和平发展期只有15年。

唐朝的贞观之治,总长度为23年,它的开端是玄武门之变,实际和平发展延续期不足20年。

明朝的仁宣之治、万历中心,持续和平发展期,都只有很短的10年时间。

清朝的康乾盛世,总长度为134年。中间曾被九次内战隔成了10个时段,最长的一段和平连续发展期是26年。(中国的第一次人口爆炸发生在这一段)

李世民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经比较,我们完全可以确认,现在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持续高速发展期之一——一个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伟大时代。

中国历史走了一个“马鞍型”。中国不是从来就落后的,既使在18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仍占世界的百分之三十三。中国的落后是近百年的事情。是谁使中华民族结束了悲惨的令人不堪回首的历史?是谁使中华民族创造盛世,再度崛起?是中国共产党

(2)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

【案例链接】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约10%的快速增长,人均GDP由1978年的226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6100多美元,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2012年,我国的GDP为519322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超过3、31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到20世纪末,我们就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每一个真诚的中国人都会明白: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人民是这个伟大时代的真正缔造者。

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历史、现实和未来都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