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以南昌市为例15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以南昌市为例15

分类号:学校代码:10410

密级:学号:1212011112

硕士学位论文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suburban ecological leisure agriculture——Taking Nanchang as an Example

申请人:陈其亮

指导教师:范淑英教授

校外指导教师:

学位种类:农业推广硕士

专业领域:农村与区域发展

所在院(所):农学院

论文提交日期: 2014年9 月28日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通过我的努力取得的成果,并且是自己撰写的。尽我所知,除了文中作了标注和致谢中已经作了答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在江西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获得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对本研究做出贡献的同志,都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如被查有严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应有的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亲笔签名: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江西农业大学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读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江西农业大学,毕业离校后,发表论文或使用论文工作成果时署名单位为江西农业大学,署名作者及顺序须征得导师同意。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内容除外),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在年后解密可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秘, 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

(请在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亲笔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亲笔签名:日期:

目录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绪论 (1)

1.1 选题目的意义 (1)

1.1.1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1)

1.1.2符合南昌发展实际 (1)

1.1.3符合都市市民消费需求 (1)

1.1.4符合都市郊区产业规划 (1)

1.1.5理论和现实意义显著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

1.2.1国外研究建设现状 (2)

1.2.2国内研究建设现状 (2)

1.2.3都市郊区生态农业发展述评 (2)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3)

1.3.1研究内容 (3)

1.3.2研究方法 (3)

1.3.3技术路线 (3)

第二章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理论基础 (4)

2.1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的定义 (4)

2.2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的特性 (4)

2.3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的功能 (5)

2.3.1平衡生态功能 (5)

2.3.2经济发展功能 (5)

2.3.3社会生活功能 (5)

2.3.4文化教育功能 (5)

2.3.5医疗保健功能 (5)

2.4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的理论基础 (5)

2.4.1产业结构理论 (5)

2.4.2需求层次理论 (6)

2.4.3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6)

第三章南昌市发展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SWOT分析 (7)

3.1 南昌市概况 (7)

3.1.1南昌市简介 (7)

3.1.2南昌市农业发展状况 (7)

3.2 优势(Strengths)分析 (7)

3.2.1自然资源很丰富 (7)

3.2.2生态农业发展迅速 (9)

3.2.3休闲农业亮点纷呈 (9)

3.2.4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10)

3.2.5道路与交通的改善 (10)

3.2.6科研实力雄厚 (11)

3.3 劣势(Weakness)分析 (11)

3.3.1土地流转不够规范 (11)

3.3.2小农意识未彻底转变 (11)

3.3.3规划不够科学 (11)

3.3.4管理不够规范 (11)

3.3.5基础设施较差 (11)

3.3.6特色不强,品牌不明显 (12)

3.4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12)

3.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机遇 (12)

3.4.2南昌打造全省核心增长极的机遇 (12)

3.4.3全国上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 (12)

3.4.4统筹城乡发展的机遇 (12)

3.5 威胁(Threats)分析 (13)

3.5.1农业生产风险大 (13)

3.5.2周边市县竞争激烈 (13)

3.5.3社会化服务不够完善 (13)

3.5.4用地指标、区域规划的限制 (13)

3.6 简要述评 (13)

第四章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15)

4.1 国外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主要发展模式 (15)

4.1.1欧洲模式 (15)

4.1.2美州模式 (15)

4.1.3亚洲模式 (15)

4.1.4澳洲模式 (15)

4.1.5简要述评 (15)

4.2 国内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主要发展模式 (16)

4.2.1农业观光体验模式 (16)

4.2.2农村观光旅游模式 (16)

4.2.3农技科普教育模式 (16)

4.2.4乡村休闲度假模式 (17)

4.3 南昌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17)

4.3.1南昌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主要模式 (17)

4.3.2南昌市扶持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政策 (18)

4.3.3南昌市推动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18)

第五章南昌市发展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的对策措施建议 (20)

5.1健全领导机构、落实政策法规 (20)

5.1.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 (20)

5.1.2提高认识 (20)

5.1.3树立生态意识 (20)

5.1.4统筹完善政策法规 (20)

5.1.5推动落实保障机制 (20)

5.1.6加快落实相关政策 (20)

5.2搞好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特色 (21)

5.2.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21)

5.2.2建立生态园区 (21)

5.2.3发展生态产业 (21)

5.2.4打造特色基地 (21)

5.3推进科技创新、强化品牌效益 (22)

5.3.1推进科技创新 (22)

5.3.2加强生态保护 (23)

5.3.3做强生态休闲农业品牌 (23)

5.3.4做好梅岭风景区生态休闲产业 (23)

5.4拓宽投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 (24)

5.4.1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24)

5.4.2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24)

5.4.3控制农业污染建设 (24)

5.4.4实施科教强农战略 (25)

5.4.5高效配置土地资源 (25)

5.5改善公共服务、培训从业人员 (25)

5.5.1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25)

5.5.2健全农业生产服务网络 (25)

5.5.3建立健全农村商品物流网络 (25)

5.5.4制定生态休闲农业标准 (26)

5.5.5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26)

5.6拓宽营销方式、密切区域合作 (26)

5.6.1加大营销宣传 (26)

5.6.2开发郊区精品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线路 (26)

5.6.3拓宽南昌旅游年票覆盖范围 (26)

5.6.4加强与国内外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先进地区合作 (26)

结论 (27)

参考文献 (28)

致谢 (30)

作者简历 (31)

摘要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作为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发展迅速。

南昌市作为中部地区的省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其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意义。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的定义、特性、功能,分析和阐述了国内外和南昌市都市郊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主要模式、南昌市郊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SWOT),对南昌市在城市郊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一是要健全领导机构、落实政策法规,要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提高认识,树立生态意识,统筹完善政策法规,推动落实保障机制,加快落实相关政策;

二是要搞好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特色,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立生态园区,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特色基地;

三是要推进科技创新、强化品牌效益。要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生态保护,做强生态休闲农业品牌,做强梅岭风景区生态休闲产业;

四是要拓宽投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控制农业污染建设,实施科教强农战略,高效配置土地资源;

五是要改善公共服务、培训从业人员,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农业生产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农村商品物流网络,制定生态休闲农业标准,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六是要拓宽营销方式、密切区域合作,要加大营销宣传,开发郊区精品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线路,拓宽南昌旅游年票覆盖范围,加强与国内外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先进地区合作。

关键词:南昌市;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对策措施

Abstract

Suburban ecological leisure agriculture, as a new industry combined of agriculture,tourism, the first industry, secondary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is developping rapidly in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Nanchang, as the capital city of the central regi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at the middle level in the country.And its suburb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can set the example and the representative in the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theory research ,the paper gives the definition, features,and functiona of urban suburban ecological leisure agriculture.And it also studies leisure agriculture situation and patterns in nanchang and home abroad.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SWOT) of urban suburban ecological leisure agriculture in nanchang are analyzed. It also put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he development ofUrban suburban ecological leisure agriculture in Nanchang.

Firstly, we must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lead agency to implement th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raise awareness, foster ecological awareness, improve co-ordination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afeguard mechanism and speed 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policies.

Secondly,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highlight key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local cadition considered , build ecological industrial section, develop eco-industries and to formulate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third is to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engthen the brand benefits. We should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trengthen ecological protection.At the same time, ecological leisure agriculture brand and Meiling Scenic ecological leisure industri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fourth is to broaden the investment channels, improve infrastructure,strengthen the rural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control agricultural pollution , implement str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ducation strategy and allocate land resources efficiently.

The fifth is to improve public services, training employees, promote th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service network, establish and improve rural commodity logistics network, develop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tandards leisure and strengthen training of employees.

The sixth is to broaden marketing, close regional cooperation, increase marketing campaigns, develop leisure agriculture suburban boutique eco tours and broaden the coverage of Nanchang Tourism vote to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domestic and foreign advanced urban suburban areas ecological leisure agriculture.

Key Words:Nanchang; urban suburban ;ecological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l;measures.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目的意义

1.1.1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1)中共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了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

(2)2014年,以南昌、武汉、长沙、合肥为主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上升为新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南昌的发展,得到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这三大国家级的区域发展战略支撑。

在南昌市郊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1.1.2符合南昌发展实际

南昌市作为中部省会城市,近年来生态休闲农业发展迅速,正逐步成为拓宽农民创业就业的重要渠道、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民生工程、壮大市域经济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南昌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森林旅游的意见》,市财政每年增加100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资金,用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的贷款贴息补助、品牌建设和绩效奖励。截至2012年底,南昌市共有规模化休闲农业园区、企业181家,小型农家乐、渔家乐1012家,休闲农业企业年营业收入达26.23亿元[1]。至2013年底,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园区(企业)共计188家,同比增长3.9%;各类小型农家乐、渔家乐突破1100家,同比增长8.7%;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达27.6亿元,同比增长5.2%[2]。但是,围绕南昌市郊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

1.1.3符合都市市民消费需求

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都市市民生活中面临的两大难的事情,许多市民周末纷纷走出都市,来到城郊度过周末,享受农家生活。在都市郊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顺应都市市民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

1.1.4符合都市郊区产业规划

都市郊区是城市发展的预留区和缓冲区,在产业发展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管控,发展都市郊区生态农业,在今后的产业转换过程中成本较低,适合都市郊区产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1.1.5理论和现实意义显著

近年来,国内关于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研究越来越多,但整个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次研究,将以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消费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为基础,多学科研究方法交叉组合,分析南昌市郊区生态休闲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以南昌市为例

农业发展现状,明确其优势和不足之处,力求对南昌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环境、条件、趋势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具体方案和保障措施建议。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提出南昌市发展都市郊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国外研究建设现状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均有了较大发展[3]。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4]。

休闲农业的起步阶段是19世纪50年代,以法国巴黎贵族返乡游、意大利成立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为代表;二战后进入发展阶段,以观光农园为代表;20世纪60年代初进入扩张阶段,休闲项目加入农场、庄园的规划,观光休闲农业开始繁荣;到80年代以后,进入成熟阶段,度假农庄、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等兴起[5]。

1.2.2国内研究建设现状

生态农业,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为起步阶段,主要标志是学术界明确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初步阐述了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在一些地方进行了生态农业的试点,1980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在银川召开了“农业生态经济问题学术讨论会”,西南农业大学叶谦吉教授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上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为探索阶段,基本标志是完善了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理论体系;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进人了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突出标志是全国性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展开,生态农业理论与方法研究不断深化,中国生态农业的成就开始为世界关注[6]。

休闲农业,20世纪90年代中国休闲农业开始发展,到2l世纪初,休闲农业己进入一个全面发展时期,旅游景点增多,规模扩大,功能拓宽,分布扩展,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新态势[7]。目前,休闲农业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有不同的形式存在,在北上广等大都市以及东部沿海主要城市的郊区比较普遍,生意火爆。

1.2.3都市郊区生态农业发展述评

发展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都市郊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农业高位求进、快速发展;有利于用先进的农业科技、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农业设施装备来改造经营分散、功能单一、管理粗放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整体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利于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推动城乡一体化,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创业渠道,引导农民就近就业,从而推进农村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

通过理论研究,可以看出,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全国各地也在开展一些实践,但关于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的研究,特别是国内的系

第一章绪论

统性研究不够多。南昌市作为中部省会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都市处于中游水平,以南昌市为例,开展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1)基础理论的研究。首先,对国内、国外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的概念,阐述其特征和功能。

(2)南昌市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基础条件分析。介绍南昌市的概况,系统分析南昌市郊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存在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Opportunities)等。

(3)国内外和南昌市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详细分析和论述南昌市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4)南昌市发展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研究。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为加快推进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推动郊区农民致富提出可行性对策、措施、和建议。

1.3.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和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手段,研究分析南昌市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建设问题。首先,在阐述相关基础理论后,广泛的收集资料,对南昌市的资源要素、条件和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得出南昌市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不足;最后,结合以上分析对南昌市发展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建议。

1.3.3技术路线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以南昌市为例

第二章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理论基础

2.1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的定义

(1)都市是“国家中心城市”的代称,是在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体育等领域具有引领、影响、辐射、集散和控制功能的现代化城市。

(2)郊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是指位于城市周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区,不仅仅是城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周边地区,而且包括周边农村。所谓狭义是指划定于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周边地区,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地带。

(3)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8]。

(4)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众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及农村生活体验为目的农业经营[9]。在一些文献中与休闲农业意思相近,还有都市农业、乡村旅游等说话。

(5)生态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生态农业发展休闲旅游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6)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依托都市在资金、市场、信息、人才、技术等集聚优势,利用都市郊区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生态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都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2.2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的特性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有以下几个特性:

(1)以都市郊区为范围,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以生态保护位核心;其市场目标是都市,要优先为都市游客提供休闲服务。

(2)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三级产业相结合的农业企业;是体现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一体的农业经营方式[10]。

(3)内容广博,专业性强。其内容涉及田园风光、民风民俗、农业科技、农业技术、传统工艺、名优新特品种、农耕生产等广阔领域;其开发、经营还需要一定的农业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科技知识。

(4)具有地域多样性、动态性和可塑性。

(5)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和娱乐性;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明显的服务业商品特性。

(6)明显的季节波动性,随着季节和气候变化,有旺季、淡季之分,无法连续生产。

第二章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理论基础

(7)相对单纯的农业生产或单纯的旅游而言,生态休闲农业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的优势[11]。

(8)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可以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机会[12]。

2.3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的功能

2.3.1平衡生态功能

充分发挥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资源作用,维护都市生态平衡;为都市改善空气、水源、景观灯生态环境质量,防止都市过度扩张,从而为都市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建立起人与自然,都市与农村和谐的生态环境,进而使整个都市充满生机与活力[13]。

2.3.2经济发展功能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利用现代工业、科技的设备,现代服务业的管理理念,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经济效率,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使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成为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的现代产业,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生态休闲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优质、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游客对休闲食品的需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14]。

2.3.3社会生活功能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不仅具有为市民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和服务功能,而且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于社会和谐发展、城乡居民就业和社会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农业观光、休闲旅游是生态休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都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可以调节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改善居住环境和休息环境,具有提高都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服务功能的作用[15]。

2.3.4文化教育功能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为都市市民由物质满足向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提供场所和机会,为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保持传统文化造就基础,增强了人们对现代农业和文化内涵的感知[15];此外,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还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通过对市民及青少年进行农技、农知、农情、农俗、农事的教育,推动都市市民及青少年接触农业、体验农业生产、感受农耕文化,促进城乡文化的交流和传承[15]。

2.3.5医疗保健功能

都市生态休闲农业区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新鲜的空气,宁静的空间,生生不息的动植物,遍地绿色的草木,以及随处的鸟语花香,是最适合调剂身心及养生保健的场所[12]。

2.4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的理论基础

2.4.1产业结构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

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16]。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向农民投资》一书中指出:传统的产业与经济结构理论引导人们单纯追求经济的工业化,在现实中已经证明是行不通的,农业与工业化必须同步发展,否则工业化也不可能成功,城市也不是完整的经济体系。

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作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融合体,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正符合了这一产业发展规律,它的不断发展,对发展成熟的都市的作用会原来越大,成为都市进一步创新与发展的源泉。2.4.2需求层次理论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又具有反作用”。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亦称为社交需求)、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人类在任何时候都有着五方面的需求欲望,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17]。人类各项活动的存在就是实现这些需求的过程。前工业时期,农业活动主要是用于满足人类的生理需求,解决衣食住行的需求;进入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发展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是满足人类安全需求(解决食品营养安全、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交需求(满足人类相互沟通、回归自然)、自我实现需求(体验农业生产成功的喜悦)等方面的重要途径。随着人类的需求不断升级、消费结构的不断转变,都市生态休闲农业仍将活力无限、永无止境[18]。

2.4.3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日本提出的“稻米文化”[19],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正式采用了农业多功能性提法,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将考虑农业的多功能特点,促进农业和乡村可持续发展[20]。1999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马斯特里赫专门召开了100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农业和土地多功能性会议;同年,日本颁布了《粮食·农业·农村基本法》,强调农业除具有经济功能外,还同时具有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政治功能等多种功能[21]。

根据国外的研究结果,结合我国的实际和研究,农业多功能性的含义可归纳为: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提供农副产品、促进社会发展,保持政治稳定、传承历史文化、调节自然生态、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等功能;且各功能又表现为多种分功能,各功能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多功能有机系统特性[22]。

在都市郊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是更好的发挥农业多功能性的重要途径和明智选择。

第三章南昌市发展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SWOT分析

3.1 南昌市概况

3.1.1南昌市简介

南昌地处江西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濒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南岸[23],总面积约7402平方公里。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相对平坦,西北丘陵起伏,水

网密布,湖泊众多。南昌是江西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23 24]。

南昌市下辖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等四个县,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等5个区,以及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北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和红谷滩新区[23 25]。截至2013年,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510.08万人。

2013年,南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36.03亿元,财政总收入558.02

亿元。全球发展最快的20个城市中名列第15名,是中国乃至全球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3.1.2南昌市农业发展状况

2013年,南昌市粮食播种面积554.35万亩,单产439.63公斤/亩,总产243.71万吨。其他主要农产品生产也获得全面丰收,全市肉类总产达36.9万吨,禽蛋总产16.9万吨,蔬菜播种面积达89万亩总产量达196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37.68万吨,(其中特种水产品总产量达11万吨),实现农牧渔业总产值25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跨过万元大关,达到10898元。

2013年,全市共争取落实各种补贴项目资金共计15.07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农业基本建设资金2.27亿元,农业专项资金4.39亿元,农业补贴资金8.41亿元。全市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5.47万亩,同比增长157%。辖区内的南昌县被农业部认定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新建县被认定为全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县和全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安义县被列为全国油菜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和油菜高产创建整县制推进示范县[26]。

3.2 优势(Strengths)分析

3.2.1自然资源很丰富

(1)土地资源。全市总面积74.02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 21.04万公顷,占28.4%;林地面积13.2万公顷,占17.8%;水域面积22.04万公顷,占29.8%。全市耕地中,有90.2%的耕地18.98万公顷能够有效灌溉,82.0%的耕地15.57万公顷能够旱涝保收,有利于农作物和森林植被的生产。

(2)水资源。南昌市自古就是一座水城,具有“西山东水”的自然地势,城市水系发达、资源丰富,古民谚有“七门九州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之称。水网密布,赣江、抚河、玉带河、锦江、潦河纵横境内,湖泊众多,有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23]。全市年均产水量为 66.2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

为61.53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为51.42亿立方米,还原水量为4.0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4.97亿立方米。水资源蕴藏量为7.27万千瓦,可供开发的资源为2.45万千瓦,占蕴藏量的33.7%[23]。

(3)生物资源。南昌生物资源繁多,有树木资源413种,以松、杉、樟等为主,银杏、水杉、猕猴桃有零星分布;野生动物有480多种,其中世界濒危和国家级保护鸟类共205种,号称“城市候鸟之都”称号。

(4)气候资源。南昌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南昌市属于“夏炎冬寒”型城市,夏天非常炎热,属于“四大火炉”之一,冬天比较寒冷,属于“湿冷”型的天气[23 27]。年平均气温17℃-17.7℃,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15.2℃。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降水日为147-157天,年平局暴雨日5.6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5%。年日照时间1723-1820小时,日照率为40%。年平均风速2.3米/秒。年无霜期251-272天[23]。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适合植物、花卉生长,是发展生态产业的理想地区[23]。

(5)旅游资源。南昌市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文化遗址600多处,人文景观18处,自然景观26处,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86年,国务院命名南昌市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多处,国家4A级以上景区7处[23]。

表1 土地资源

单位:万公顷

Table 1 Land resources

总量耕地面积林地面积水域面积

74.02 21.04 13.2 22.04

表2 水资源

单位:万立方米

Table 2 Water resources

年均产水量地表水资源地表径流量还原水量地下水资源

66.25 61.53 51.42 4.07 14.97

表3 气候资源

Table 3 Climatic resources

气候特点年均气温年降雨量年均相对湿度年均风速年日照时间

中亚热带湿

17℃-17.7℃1600—1700毫升78.5% 2.3米/秒1723-1820小时润季风气候

表4 旅游资源

单位:处

Table 4 Tourism resources

文化遗址人文景观自然景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以上景区600多18 26 50 7

3.2.2生态农业发展迅速

南昌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在全市大力推进“森林城乡、花园南昌”绿化工程建设,积极打造“绿色环保、低碳循环、优质安全”的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筑起一道绿色屏障。

一是打造绿色环保农业。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主要分四大块:即畜牧业污染防治,科学划定了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积极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和清洁生产行动,截止2013年,累计获得中央投资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155个,创建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9个,省级示范场36个,市级示范场6个,改造生猪规模养殖场378家。农田污染防治,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截止2013年,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140万亩,减少不合理施肥量(纯量)1.8万吨,建设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测土配方施肥肥效监测点各45个。水面污染防治,深入实施标准化鱼池改造,截止2013年,全市累计完成标准化鱼池改造5.41万亩,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66家,进一步规范赣江等江河、湖泊、水库重要天然水域水产养殖行为。土地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是深入实施“一斤石灰、一斤粮”工程, 2013年全市共建设试验示范点60个,示范面积达2.3万亩。

二是打造低碳循环农业。南昌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农业也朝着低碳农业方向发展,主要是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推行“猪—沼—果”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截止2013年,全市累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5.7万个,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21处。

三是打造优质安全农业。南昌市加强了对农产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了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据农业部2013年四次例行监测结果显示,全市农产品平均合格率为97.5%,同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排名由倒数进入了顺数。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产品打造,2013年共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21个,绿色(有机)食品25个。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卓有成效,被评为全省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工作先进市。

3.2.3休闲农业亮点纷呈

近年来,南昌市大力开发山、水、园、林、庄等农业旅游资源,精心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品牌农家乐,着力为城市居民提供回归自然、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呈现出三大亮点:

一是休闲农业蓬勃发展。截止目前,南昌市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园区(企业)

共计188家,同比增长3.9%,小型农家乐、渔家乐突破1100家,同比增长8.7%,休闲农业企业资产总额45.2亿元,同比增长4.9%,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达27.6亿元,同比增长5.2%[28]。

二是节庆活动精彩纷呈。连续三年开展了中国南昌“休闲农业秀美乡村”活动月、“休闲农业、新春惠民”等活动,仅2014年上半年,全市各休闲农庄和秀美乡村景点接待游客突破150万人次,同比增长17.2%;营业额达2.57亿元,同比增长22.3%。

三是对外影响不断扩大。2013年,南昌市成功举办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场交流会,会议的成功举办,都得到了农业部、国家旅游局以及参会省市与会代表、新闻媒体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极大地扩大了南昌市对外影响,树立展示了南昌市休闲农业发展良好形象。

表5 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Table 5 The situation of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规模化休闲农业园区、企业小型农家乐、

渔家乐

休闲农业企业资

产总额

休闲农业企业年

营业收入

2012年181家1012家43.1亿元26.23亿元2013年188家1100家45.2亿元27.6亿元

增幅 3.9% 8.7% 4.9% 5.2%

3.2.4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可靠的经济基础。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旅游需求急剧膨胀,但主要是观光性旅游的需求[12]。人均GDP 达到2000美元时,将基本形成对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和多样化选择,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时,度假需求就产生[29]。南昌市2006年人均GDP已达3038美元,至2013年,人均GDP已达10663美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62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898元。都市市民在满足衣、食、住等基本物资需求之后,人们的需求和消费结构将朝着多元化、高级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成为在都市郊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主要客源。

3.2.5道路与交通的改善

生态休闲旅游主要是短途旅游,以自驾车为主、公交和旅游公司为辅,随着公共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私家车的不断增加,都市市民到郊区游玩的比较越来越多。南昌市“十横十纵”快速路网建设正在快速推进,85%以上自然村实现了村村通,农村公路还在以每年400公里以上的速度建设。截止2013年底,南昌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63.1万辆,同比增长10.7%。民用轿车保有量32.7万辆,同比增长两成,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26.4万辆,同比增长25.3%。交通的便捷和私人汽车的增加,促进了

生态休闲农业农业的发展。

3.2.6科研实力雄厚

全省科研主要力量集中在南昌,在科技研发能力上,截止2010年底,南昌地区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9个省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技术(工程)中心、34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4个博士后工作站、10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7个博士点、255个硕士点。区域内有江西农业大学这一省部共建高校涉农专业教学、科研和推广都在全国前列。

3.3 劣势(Weakness)分析

3.3.1土地流转不够规范

截至2013年底,南昌市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71.39万亩,土地流转率25.6%,虽然高于全国(21%左右)和全省(15%左右)的平均水平,但由于土地流转工作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流转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流转秩序混乱、流转行为不规范、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而随着南昌的城市扩张,土地价格也水涨船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的进程。

3.3.2小农意识未彻底转变

部分农民小农意识和未彻底转变,特别是一些农村50、60人员,没有家庭负担,但仍然不愿放弃耕地种植,接受新思想、新模式能力不强,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南昌市新建县乐化镇恒盛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大棚蔬菜基地3000多亩,但要在扩大规模,却面临着哄抬价格、不愿流转、眼红心理等土地流转的各种难题,扩大规模再次发展较难。而这种现象在许多农业企业中普遍存在,甚至出现一片蔬菜中间出现一块稻田的现象。

3.3.3规划不够科学

目前,南昌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往往是以企业和农民自主开发建设为主,政府缺乏对全市的系统规划、科学指导和配套功能的建设;企业往往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以企业主个人思路为中心,布局不够合理;农民往往是跟随大流、简单模仿、粗放经营,整体建设标准较低、服务水平较差。

3.3.4管理不够规范

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土管、城建、文化、旅游、教育、卫生、市政等政府各个部门,在日常审批、管理上往往各行其道,没有统一的协调机构,没有建立规范的审批、管理、监督、服务制度。企业的建设和内部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从业人员大多缺乏经验和培训。

3.3.5基础设施较差

(1)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主要是通过土地整

理、园田化、高标准农田改造等项目建设完成,虽然近几年实施了不少,但总量还不够大,特别是一些地块面积较小的地方,无法申报项目建设。农村许多排灌设施还是80-90年代的,排灌渠道淤塞严重,没有建立定期维修、清理机制。

(2)涉农部门之间协调不够。近年来建设的一些涉农项目,由于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够,征求群众意见不足,导致出现了许多遗留问题,使许多农业设施无法投入使用。像新建的电灌站抽不到水、接不了电,排灌渠设计底板过高、无截水闸等问题普遍存在,使一些设施成为了摆设。

(3)农村交通后期维护不足。对农村交通重建轻管现象仍然存在,村级公路修建后缺乏后期维护、维修资金,有的村级公路已经破损严重。

3.3.6特色不强,品牌不明显

南昌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项目数量上虽然不少,但整体品位不高、特色不浓,品牌项目不多,品牌效益不明显;部分项目项目规模偏小,缺乏科学的策划和创意。

3.4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3.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机遇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 ,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30]。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30 31]。根据规划,2009—2015年的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30 32]。南昌市作为省会城市,规划的核心区域,理应在生态休闲产业上有新成绩、取得新突破。

3.4.2南昌打造全省核心增长极的机遇

2012年,南昌市作为省会城市被定位为全省核心增长极的战略目标,根据战略定位,南昌市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基地、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全国重要的宜居都市,把南昌建设成为富有特色魅力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花园英雄文明城市[33]。省政府对南昌市生态休闲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南昌市郊区生态休闲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3.4.3全国上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34]。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发展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就是拓宽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必将为南昌市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3.4.4统筹城乡发展的机遇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发展难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发展都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是促进城乡互动的纽带,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重要途径。

3.5 威胁(Threats)分析

3.5.1农业生产风险大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 由于自身的弱质性和生产过程的特殊性, 在整个再生产循环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风险, 是典型的风险产业[35]。农业风险一般具有风险单位大、发生频率较高、损失规模较大、区域效应明显、伴生性广泛等特点[36]。近年来,极端天气、自然灾害频发,动植物重大疫情呈现出频发性、复杂性、变异性,加上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进一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南昌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企业往往抗风险能力不足,由于资金不够雄厚、设施不够先进、技术不够科学,应变不够迅速,突发灾害、事件一旦发生,就会给企业严重的打击。

3.5.2周边市县竞争激烈

随着交通越来越便捷,特别是高速公路路网的建设,南昌市一小时经济圈范围逐步扩大到周边市县,周边市县与南昌市交界处相对南昌在租地、税收、政策等方面有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好的条件,永修县等地已经开通了南昌市的远郊公交线路。这些条件的改变给予企业投资人更多的选择,这给南昌市郊区生态农业大战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和挑战。

3.5.3社会化服务不够完善

为都市郊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公司在生态休闲农业线路开发上还不够完善,农业信息化产业还起步不久,农民组织化程度还有待提高,生态休闲农业、农产品推广平台还没有很好的建立完善。企业发展还处于自主经营阶段,这些都给南昌市郊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构成了制约因素。

3.5.4用地指标、区域规划的限制

南昌市作为省会省市,近年来城市发展、扩张迅速,用地指标紧张。一方面,有的生态休闲企业建设不久就面临着规划调整而搬迁,比如南昌宝葫芦农庄,曾经是南昌市民休闲的重要场所,但后期产业还没建立起来,就随着区划调整而面临拆迁;再比如扬子洲镇2009年被市政府列为十年限制发展地区,使该镇的蔬菜种植产业向生态休闲农业转变面临诸多瓶颈。另一方面,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往往需要建设部分建筑,由于南昌市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导致申请建设用地指标比较困难,影响生态休闲农业企业的发展速度。

3.6 简要述评

南昌市作为全国中部省会城市,在城市郊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农业发展迅速、休闲农业亮点纷呈、居民收入稳步增加、道路与交通的改善、

现代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商业计划书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1.1.1 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步入富裕,休闲度假旅游正逐渐取代观光型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流。经济发达,旅游业的山东省,早已进入了休闲度假旅游全面扩张时期。 作为休闲度假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休闲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2016 年国家农业部出台了《关于做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山东省作为试点之一。其中以蔬菜、水果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配置仓储、物流、加工、包装等设施设备,以形成了完善产业链的农业基地,财政资金补助比例最高40%。而针对一村一品产业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农业基地,财政扶持资金主要用于休闲农业基地建设、闲置房屋维修以及一村一品生产、加工等设备购置,财政资金补助比例可达30%。 而休闲农业与有机农业相结合也正是我国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契机。 有机农业既能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又能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推崇。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简称IFOAM)发布的信息,自本世纪以来,有机农业发展非常迅速,每年保持 20%以上的增幅,预测 2020 年,全球有机食品销量超过 1000 亿美元。在人们食品消费结构中,有机食品占比逐步提高,并保持不断上升势头。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有机食品销售目前己占食品总量的2-5%。尽管全球有机农业发展迅猛,但是,有机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据 IFOAM 测算,目前有机食品销量,仅占食品销售总额的 1%左右。这也说明,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极其广阔。 城市居民特别是中产阶层,越来越渴望利用闲暇时间寻求城市以外的休闲生活,体验农家乐趣并同时享受能够享受到有机农业的食品。但是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低端的农家乐,这些农家乐档次低,旅游内容单一,服务质量差。住宿和餐饮等旅游设施配套不足,而市场上有一定档次和特色的旅游型有机农庄的数

旅游产品设计方案

旅游产品设计方案 一.简介 旅游产品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配置旅游资源和首层服务,把旅游服务加入其中;并以一定的主题、内容、形式和价格表示出来的过程。 二、旅游产品 1.观光旅游产品 主要包括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城市风光等。如五峰山、灵岩寺、红叶谷、趵突泉、跑马岭、济南植物园、大明湖、千佛山等旅游景点。 2.度假旅游产品 比如海滨,温泉,乡村,野营等。山东招远具有温泉、海滨这一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旅游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3.专项旅游产品 文化,商务,体育健身,业务等产品。如儒家文化及相关文化纪念品,商务中心,济南奥体中心等。 4.生态旅游产品 简单说就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如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 5.旅游安全产品 旅游安全保护用品,旅游意外保险产品等等。 三.旅游产品的设计要求 1.产品要多元化与个性化; 2.产品的“含金量”要高; 3.追求地方特色; 4.树立以顾客为导向的产品理念; 5.体现美学原则; 6.要时尚,追求潮流。 四.举办地的相关旅游信息 济南是山东省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然景观独特,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闻名中外的泉城,是2009年10月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主会场承办地,也是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主办城市。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位于鲁中西部,是我国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国家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软件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之一。济南是山东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旅游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北连京津,南接沪宁,东西连通山东半岛与华中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发展轴上的重要交汇点,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是中华文明中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是第11届全国运动会和第7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的主办城市。 济南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济南的文化突出“泉城”特色。济南有四大泉群: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市区为恢复旧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风貌,做了不少努力。济南市通过“保泉”计划,已经使得各大泉群全年喷涌成为现实。

体验式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一)

体验式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一) 【摘要】本文从南昌市新建、进贤二县旅游资源概况,结合二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体验式农业旅游的优势,并就发展前景提出了模式和策略。 【关键词】新建县;进贤县;体验经济;农业生态旅游 1.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 体验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值得消费者记忆的活动。一旦这种活动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体验经济时代就到来了。体验经济的出现是人们需求变化的新趋势,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经济形态。有专家说,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体验经济的条件。南昌市拥有多种类型旅游资源。红色、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尤为突出。各种资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为体验式旅游经济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文化体验”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 旅游业是经济行业,更是文化行业,旅游一定程度是对“他文化”的一种欣赏和探求。都市居民出游乡村,是要暂离其都市文化常态,去享受乡村农耕文化的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乡村旅游的“主餐”,也正是农耕文化的核心。在许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很强的农耕文化情结。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文化体验是我国乡村旅游顺利发展的主要问题。结合目前以休闲为主的旅游方式,

开展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应该有较好的基础和持续的市场需求。南昌新建、进贤二县农业经济基础良好,文化底蕴丰厚,适合发展体验式农业旅游。 3.南昌新建、进贤县都市体验农业旅游的现状 3.1大环境发展优势。南昌市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五大优势,分别为:①省会城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南昌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核心城市。②区位优势:南昌市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国内惟一一个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的节点城市,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③交通优势:交通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形成了“快捷畅通、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网。④休闲氛围浓厚:休闲已经成为南昌市民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为南昌市建设休闲旅游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产业基础。 ⑤环境优势:山是城之魂、水是城之灵、文是城之韵,山脉、水脉、文脉相融的南昌市拥有旅游业发展的绝对环境优势。 3.2两县资源储备及工农业发展现状。 3.2.1区位优势。新建县位于南昌市西北,与南昌市一江之隔,县城与红谷滩新区紧密相连,融为一体,交通四通八达。全县处于南昌市50公里经济圈内,是南昌西拓的重要承载区。进贤水域辽阔,陆路交通便利,称“东南之藩蔽,闽浙之门户”,成为省会南昌市的东大门。当今是长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进入南昌的必经之路,已成为江西乃至整个中部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

生态类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生态类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生态旅游是注重生态、保护环境的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由于大众旅游带来的巨大环境危害,使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说法受到强烈质疑,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概念 生态旅游产品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而开发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发展模式是生态旅游产品的“形式”。旅游产品模式是由产品本身的属性决定的。论文论文参考网因此,对旅游产品模式的界定,应从产品属性入手。就生态旅游产品而言,应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考虑:一是产品的组成因素:旅游吸引物、旅游交通、食宿接待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商品等;二是产品因素之间的组合结构形式状况;三是旅游产品所表现出来的功能。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产品属性特征及模式的确定,以及寻找产品之间差异来区分开不同产品模式类型。 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只有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其价值才能实现。生态旅游产品是否符合旅游者的需求,最终将受到市场的检验。一个拥有广阔旅游市场的生态旅游产品,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2、参与性原则。当今旅游者越来越喜欢追求参与而不是从旁观赏,在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中,应留有让旅游者自主参与的余地。这可以改变旅游者在常规旅游中的角色和心理被动性,使旅游者在欣赏自然、人文风光的同时,能亲身体验到回归自然的怡悦。参与性强的生态旅游产品,给予旅游者的是多感官的刺激,因而能获得较深的印象和生动的体验。 3、保护性原则。生态旅游对环境的要求,决定了对生态旅游资源要进行科学管理与保护。要在保持自然资源完整性、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化、生命维持系统的正常情况下来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对生态旅游区的旅游环境影响做出评价,包括旅游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资源的影响程度,旅游区的最大环境承载人数,旅游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旅游产生的废弃物综合治理措施等做出综合评价和规划,力求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降至最低。 4、生态教育原则。20世纪末,国际社会更为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以教育、研究为主的旅游行为,生态旅游的功能是保护环境、发展旅游、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发展生态旅游重在教育,必须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在整个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倡导生态教育。生态旅游产品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生态教育。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的选择,要注意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教育功能,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生态知识,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研究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的背景环境与现存模式 (一)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背景环境 1、有利因素。(1)生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数量庞大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区、丰富的民俗文化等,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2)生态旅游市场巨大。规模浩大的大众旅游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于生态旅游的认可度提升,广

中国现代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浅析

中国现代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浅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假日里有限的公园和风景区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休闲和旅游的需求。人们迫切需要寻求新的休闲、旅游空间,加上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发展需要,许多城市纷纷利用城市郊区的农业用地规划建设城郊型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园区,用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概念 随着都市居民休闲观光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都市农业资源开始与旅游资源进行更为广泛的“联姻”,国外有关都市旅游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形成了大都市旅游圈的地域模式理论,如美国学者Gunn提出了都市旅游的理论模型,他以城市的核心都市区为空间上的旅游中心,其外围用四个环形带来区分不同带,研究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结构布局与开发模式状区域的旅游功能和特点,并对四个旅游带的功能及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设施、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作了探索。 在国内,有关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1998年,吴必虎教授首次提出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即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认为ReBAM是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2003年,周晓芳等提出了“都市农业旅游”概念,即“都市农业生产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而发展的农业旅游模式,即是将都市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以都市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等来吸引游客实现现代的新型旅游方式”。 “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虽是个宽泛而笼统的概念,但这一概念的核心包括了三个要素,一是“都市(或城市)”,二是“创意农业(不是笼统的乡村)”,三是“旅游”。因此,从供给上说“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实际属于“都市旅游”的范畴,是都市旅游发展的地域空间向外扩散到郊区、周边县域与“三农”资源相结合开发而成的新型旅游产品;从需求上说,又属于“乡村旅游”的范畴,是都市居民对自然生态、乡村风光等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以都市郊区及周边县域具有浓厚乡村风情、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等为旅游目的地的新型旅游活动。 二、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类型与客源细分 (一)按结构分,都市休闲农业大体可以分为: 1. 休闲种植业即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现代化种植业旅游。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具有较高价值的农作物品种园地,或利用现代化农业栽培手段,向游客展示农业最新成果。 2. 休闲林业指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人工林场、天然林场、林果园、绿色

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生态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生态旅游 -----项目实施方案 一、龙泉村概况 1、优越的地理位置 大武口区龙泉村位于贺兰山脚下,东临石嘴山市经济开发区,西连大武口区煤炭加工区,南接平罗县崇岗镇,北邻煤机二厂。 2、丰厚的自然条件 本项目地处内陆,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由于贺兰山的屏障作用,西北来的冷空气难以长驱直入,热量丰富,照充足,干旱少雨,蒸发强,春明快,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特点。路线所经地区年平均气温为8.10C—8.40C,最冷月平均气温-240C,昼夜气温相差110C—160C,极端最低气温-28.20C,级端最高气温37.90C;年平均降水量180mm左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6.9%,年平均蒸发量1757mm左右,为降雨量的9.8倍;项目区全年多风,四级风多,八级大风次之且多出现在一年的3、4、5月份。历年最大冻土深度。 3、社会经济 全村占地面积平方公里,355户,总人口1154人,2010年,集体收入48万元,人均纯收入5891元。 4、便捷的区位交通 项目地距大武口区13公里,距省会银川60多公里,距平罗火车站16公里,紧邻110国道,距西线高速公路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二、项目提出依据 花卉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发展前景极为广阔。近几年来,其丰厚的利润、巨大的生产潜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民由传统的粮、果、菜、棉业向花卉产业转轨,我国素有“种粮不如种菜,种菜不如种花”、“一亩花十亩粮”的说法。花卉是一项高效林业产业,当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广大地区对花卉苗木有很大的需求,这为我国花卉业,特别是我国西部花卉产业提供了较大的产业发展空间。从情人节俏卖的玫瑰,到春节红火的花市,从母亲节的康乃馨,到病房里的花香一束,美化居室,礼仪交往,陶冶情趣……作为社会文明的一种象征,鲜花已成了国人生活中一道掩不去的风景。花卉业正是由此步步攀高,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和企业、社会投资的一大“热点”。 1、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花卉供不应求,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花卉也日益喜爱,市场潜力很大,建设花卉种植繁育基地,市场前景广阔。 2、目前,石嘴山市没有鲜切花种植基地,市场上的鲜花只能从外地引进,这样就增加了成本,而商品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是成本,而我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气候、土地、水利、劳动力等优势和条件,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3、从事鲜切花种植的兴庆区睿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和销售经验,公司在北京、乌鲁木齐等地设有鲜花销售点,形成了一定的销售网络。 4、龙泉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如果能够形成上规模、上档次的花卉繁育种植基地,可以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降低成本,增

#现代农业园区生态旅游规划内容

现代农业园区生态旅游规划内容 一、生态观光庄园 在园区覆盖的白沙、慈云、李市、龙华、永兴、先锋6个镇选择交通条件好、生态环境好、有自然和人文景观基础的地点规划10个不同特色的生态观光庄园。如重庆君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白沙规划的“重庆耍村”;德国亨嘉国际公司在先锋镇夹滩社区和永丰村规划的“德国.巴渝风情新农庄”;重庆瑞恩农业有限公司在慈云镇刁家规划的“瑞恩生态观光农业园”等。每个生态观光庄园规划面积300—1000亩,采取引进一个业主,建设一个庄园,示范一片产业(200—800亩产业示范园),拉动一方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发展生态农家乐(5—10个),总计发展100家以上生态农家乐,以大带小、以示范带一片的都市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经过3—5年的努力,把江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成为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最有特色的都市观光农业旅游区。 二、农业科普温室 农业科普温室规划在白沙组团。展览温室总面积为1584㎡。设计为简单异型温室,温室区分为科普展示区及种植栽培区,其中科普展示区配备有展柜、触摸屏等展示性配置;种植栽培区分为立体栽培区、水培区、观赏蔬菜种植区。 种植栽培区采用LB120Ss4南方型玻璃温室,一跨三屋脊文洛式结构,天沟高4.0m,顶高5.1m。东西排跨,南北排开间。温室跨度12.0m,跨数5个;开间4.0m,共6个开间。 科普展示区中间为12米跨拱顶,肩高6.5米,顶高9.5;两侧为8米跨尖顶,肩高6.5米,顶高8.9米;前面为斜顶,肩高4.5米,顶高6.5米。 种植栽培区顶部及四周采用4㎜厚浮法玻璃覆盖。科普展示区顶部采用固莱尔8㎜后中空PC板覆盖,四周采用单层钢化玻璃覆盖。包括齿轮齿条电动开窗自然通风系统、齿轮齿条传动外遮阳系统、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等。参观者既可从室外隔着玻璃观光,又可进入室内和展示环境充分融合,从不同的角度享受匠心巧作的自然风光。 游客到科普温室可参观体验、学习现代园艺科学技术: 1、水培区:主要是展示各种无土栽培的形式和蔬果水培方法。 2、立体栽培区:除了发展蔬果墙体栽培外,还要打造蔬菜“树”的景观。如西红柿树、黄瓜树、彩椒树等多种瓜果蔬菜树。结合立柱形无土栽培和蔬菜树,将园林艺术融入蔬菜种植打造蔬菜景观,实现温室立体利用和观赏性的结合。 3、观赏蔬菜种植区:重点营造温室奇观,种植瓜果蔬菜和观赏类植物等。 三、四季花果园

成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趋势现状

成都生态旅游现状 1.区位条件好,环境优美 成都近郊农业生态旅游区(点) 一般以经济较发达的城镇为依托,主要分布于城郊结合部、郊外的交通要道旁或花卉、果林集中种植地。其秀丽的乡村风光、便捷的交通易于吸引经济条件较好、出游率高的城市居民。这些旅游区(点) 目前已成为城市居民周末、短期节假日休闲、度假的热点。 2.农业生态旅游产品类型多样 目前的农业生态旅游虽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已形成了产品类型多样化的特点。已开发的农业生态旅 游产品类型有以下三种类型: 1)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点。这是以特种种植业(花草、盆景、果园) 为依托,进行旅游观光活动的农村田园、庭院旅游点,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一般仅限于观光、休憩。如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花卉基地、蔡思成林园等园林、花卉、盆景观光旅游点属于此类型。 2) 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区。这是以生态农业产业资源为依托成片开发多个庭院、成片田园旅游点构成旅游活动场所,并注入旅游服务的大面积旅游区。相对前一类型而言,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区不但旅游活动的空间范围较广,而且游客可以进行观光、休闲、娱乐、参与农事劳作、体验民俗风情、学习农业知识、购买生态农业商品等旅游活动。如郫县农科民俗村以及龙泉驿区以“春赏花、夏秋品果”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旅游区均属于此类型。 3) 农家庭院餐饮娱乐点。这仅是利用农家庭院幽静的环境,开办饮食、茶水和棋牌服务的独立旅游点,如郫县茶竹居、双流华阳镇的三江园、玉竹园等。这一类型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在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初期比较盛行,现在已逐渐走向衰落。 3..农业生态旅游活动满足了游客的多种旅游需要 农业生态旅游活动集观光、休闲、娱乐、餐饮、简单农事劳作于一体,具有一定的参与性和趣味性,能让游客在轻松闲适的旅游参与过程中领略乡村的自然美,感受淳朴、恬静、闲适的乡村生活,体验劳动乐趣,满足了游客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生活、增长农业知识、放松身心的需求。 4.消费水平低,适于各阶层旅游者 目前农业生态旅游的消费水平普遍较低,城市各阶层居民都能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选择消费

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以深圳西海岸生态农业旅游区规划为例

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以深圳西海岸生态农业旅游区规划为例 作者:郑光中张敏袁牧 阅读:2322次 上传时间:2005-03-10 推荐人:yiming (已传论文1137套) 简介:本论文首先概略地阐述了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原则,随后介绍了在以上原则指 导下的深圳西海岸生态农业旅游区的规划设计。 关键字: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 一、绪言 1999年新年伊始,根据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向全国发布。该《规划》明确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在面临世纪交替的最后年头,该《规划》的颁布实施,表明了我国政府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决心和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庄严承诺。 在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早已有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思想的 儒家学派,其自然保护的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草木零落,再入山林”的保护森林资源的思想。 2.“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保护动物资源的思想。 3.“往来井井,涣其群吉”的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4.“得地则生,失地则死”的保护土地资源的思想。 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正如太极八卦图案所形象地表示着的 一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哲理。 近些年来,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概念,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并得到各有关行业的大力提倡。这是因为在生态环境中,农业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由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的不断向往和关注,也使得生态旅游成为当今最具活力和朝 气的旅游类型之一。 二、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 1.生态城市 客观而论,人类建立城市的初衷是为了营造一个区别和独立于天然环境的人类聚居环境,以免受自然灾害、动物侵扰之苦。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城市变得愈来愈脱离自然,由人口和工业的聚集而引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空气与水体的污染、交通拥挤等愈来愈突出和严重。因此,早在一百年前,英国学者霍华德就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他在其所著《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A P

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简介1

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 一、项目名称: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 二、项目承办单位:…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三、农业生态观光园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农业生态观光园是指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农业生态观光园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以及人们消费方式的创新,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新模式,也是我国现代农业中一项具有发展前途的特色产业。其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农业景观与设施为手段,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等旅游功能为目的。具有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生产、优化生态环境、生活体验和提升社会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显著特点。观光农业一方面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旅游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丰富了传统旅游业的内容;另一方面,以旅游经营为手段,使农业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功能的多元化。它赋予了农业、旅游业新的文化内涵,符合现代生态旅游的主题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和久留喧闹都市的郁闷,使人们渴望走进自然、走进田园、

寻找返璞归真的体验和享受悠闲而恬静的生活。于是从郊野景色的欣赏和果品的采摘活动开始,引发了我国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农村成为中国最大的旅游市场。伴随着各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和旅游业的兴旺,观光农业,体验性、参与性旅游具备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作为地理位臵优越、资源丰富的…经开区,在这一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农业旅游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开区农业生态观光园具备一定的基础。…市结合“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创建西部旅游名市为目标,突出山、水、城、陵特色,重点发展“两山一川”…、“两城一陵”(…)景区。依托西安旅游名城和秦晋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圈,加大自然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观光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引导周边各县的村民利用现有农业资源,开展“短、平、快”的农村生态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并最终环绕…市建设成“环都市农业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圈”的雏形。在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发展的带动下,建立了多处农业观光园。近年来,城郊类休闲渐趋普遍化,郊区“农家乐”呈火爆式增长。 经开区农业生态观光园发展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效益比重在提升、发展初具规模,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发展缺乏规划的统一指导,发展不均衡,处在分散、简单、粗放开发的阶段,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二是开发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三是资金投入不足,设施不完善。四是人才匮乏,接待水准不高。

《生态旅游》课程标准.doc

《生态旅游》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生态旅游》 课号:097D94X 所属学院:旅游学院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课程类型:选修 1.前言 1.1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通过对生态旅游概念、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产品的分析,培养学生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行生态旅游市场的开发、生态旅游区规划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际生态旅游区的管理能力,并通过实际生态旅游区开发规划案例,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并逐步具备旅游产品改进、改造或重新设计的能力。 前修课程为:风景区管理;中国旅游地理 1.2设计思路 课程开设依据:通过对本专业工作岗位分析,导游、生态景区管理员、领队、旅游资源规划设计者等是本专业学生的重要岗位,也是学生专业能力得益继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些岗位要求学生需具备一定的生态旅游知识,熟悉生态旅游区经营维护基本理念,能明晰生态旅游区设计规划的基本规程。因此本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必上课程。 内容选择标准:导游、生态景区管理员、领队、旅游资源规划设计者等的工作是该专业重要岗位,通过对这些岗位进一步调研,并经过行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地分析,根据学生实际在岗位中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八块:生态旅游的兴起与发展、生态旅游环境伦理观、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生态旅游的主体、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管理,因此,本课程主要围绕这八块内容开展教学和训练。 项目载体设计思路: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在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获得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打破了传统的纯理论的教学方式,而是整合工作任务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以真实的客源开拓项目载体来开展教学与训练,彻底改变了学与教的行为,同时通过实际工作岗位模拟,让学生在具体岗位上,感受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 内容编排顺序:本课程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采用递进与并列相互结合展现教学内容,例如:在生态环境保护这一部分中,采用由近及远、由主及次的顺序进行。 本课程所涉及的程度用语主要有“熟练”、“准确”、“基本”。“熟练”指能在所规定的

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思路

休闲农业紧密连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已经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激发农村创业创新、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我国正在步入大众休闲旅游时代,休闲农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组织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标志着休闲农业已经从萌芽起步和数量型快速发展阶段转向追求高品质的质量型发展阶段。都市休闲农业具有地理区位、消费群体、人才技术、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等优势,在全国休闲农业提升发展中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 一、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推动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从业人员845万人,带动672万户农民增收,2017年估计接待游客超过22亿人次。休闲农业已从原来的农业附属产业发展成为独立的农村新型产业,并形成都市带动型、景区带动型、特色农业型等多种模式。 特别是以现代化都市带动发展的都市休闲农业是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和主要类型。城市雄厚的社会经济实力、集聚的居民消费群体,直接驱动都市休闲农业实现率先发展,促进了都市区域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民增收致富、城乡融合发展,都市休闲农业也为完善城市功能、满足居民现代生活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都市休闲农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

现代休闲旅游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古城国家旅游休闲现代农业园区 建设项目总体规划 振强工作小组 2017年04月

目录 一、项目提要 (4) (一)项目名称 (5) (二)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5) (三)项目运营负责人 (5) (四)规划编制单位及编制负责人 (5) (五)项目建设地点 (5) (六)项目总体建设目标 (5) (七)投资与资金筹措 (6) (八)经济效益分析 (6) (九)规划分年度实施目标 (7) (十)运行机制 (7) 二、项目区概况 (7) (一)项目区的提出及建设现状 (7) 1. 项目的立项背景 (7) 2. 项目区建设现状 (8) (二)自然资源概况 (9) 三、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0) (一)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0) 1. 规划的指导思想 (10) 2. 规划的基本原则 (10) 3. 项目区建设标准 (11)

(二)规划水平年度与目标 (11) 1. 规划水平年度 (11) 2. 规划的具体目标 (11) 四、项目区的布局与功能 (12) (一)项目功能分区及评价 (12) (二)项目区内各功能区的布局 (13) 五、项目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案 (16) (一)项目区建设内容 (16) 1、有机蔬菜生产区 (16) 2、花果苗木种植园 (16) 3、畜禽养殖区 (17) 4、水产养殖区 (17) 5、农产品加工园 (18) 6、休闲观光旅游区 (18) (二)项目区生产的技术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有机蔬菜生产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花果苗木种植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畜禽养殖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水库养殖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项目区建设方案的技术评价 (19) 1. 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19) 2. 规模的合理性评价 (20)

现代都市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分析_以上海为例

产业观察 现代都市农业的 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分析 ——以上海为例 张锦华 吴方卫 (上海财经大学 财经研究所,上海 200433) 摘要:生态服务价值的发挥是现代都市农业的重要特征。本文以上海的都市农业为例,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农产品提供功能、观光旅游功能、净化大气、涵养水分、保持土壤以及维持营养物质循环功能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上海现代都市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不断上升,在提供了大量农产品的同时,还提供了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但同时间接经济价值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而逐年降低,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关键词:现代都市农业;生态服务价值;价值分析 The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s and Valuation of Modern City Agriculture ZHANG Jin-hua, WU Fang-wei (Research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s is important character of modern city agriculture, This paper analysis and value these functions consist of deliver farm product, tourism, air purification, preserving water, and so on in Shanghai. The study shows the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of city agriculture in Shanghai is increasing. But we must care for the indirect valuation’ decreasing with the the reduction of farmland. Key words: modern city agriculture;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s; value 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B802);上海财经大学“十一五”“211工程项目”“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新农村(新郊区)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张锦华(1977~ ),男,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博士,助理研究员;吴方卫(1954~ ),男,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博士,教授。 1 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与生态服务价值 现代都市农业是指依托都市的辐射,按照都市的需求,运用现代化手段,建设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农业系统,形成集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1]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是农业多功能性的表现。日本率先提出了农业多功能性的概念,认为农业除了满足人类的食品功能以外,还肩负着更多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功能。韩国紧随其后也提出了农业多功能性概念,认为农业生产应当具有保证食物安全与农村的生存、保持水土、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维护生 物的多样性等多种功能。[2]同时,荷兰、挪威、瑞典等国家对农业的多功能性研究已全面展开,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都市农业多功能性的内涵,有的学者甚至将都市农业称为第四产业。[3] 现代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及其发挥的作用可以概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供直接服务的功能,如为人类提供生态产品(食物、工业原材料等)的功能以及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场所的功能;另一类是提供间接服务的功能,间接服务功能包括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和维持营养物质循环等功能,它支撑与维持着市民赖以生存的环境。[4] 上海具有多功能特征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正在形成,在实现农业生产功能的同时,着力形成城市的农业生态“走廊”。本文根据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结合上海大农业体系的实际状况,除产品提供功能外,将重点分析现代都市型农业以下生态功能的经济价值:随着旅游农业兴起的生态旅游价值;通过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固碳释氧功能的价值;包括农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功能的价值;保护土壤肥力、减少土地废弃和减轻泥沙淤积灾害的功能的价值;维持营养物质循环功能,促进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元素交换,维持生态

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康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项目 项目单位:龙里县康雅生态旅游有限公司 目录 贵州省龙里县康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 (1) 第一章总论 (4) 一、项目名称 (4) 二、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4) 三、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 (4) 四、申报书的编制依据 (5) 五、项目概况 (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规划原则 (7) 一、项目所在镇基本概况 (7) 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9) 三、项目建设规划原则 (10) 第三章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和优势分析 (12) 一、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2) 二、项目建设优势分析 (15) 三、市场分析 (16) 四、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17) 五、公司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 (19)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19) 一、项目园区的类型 (19) 二、总体布局规模 (20) 三、园区功能分区 (20) 四、园区技术体系建设 (22) 五、产业链建设 (23) 六、重点发展项目 (23) 七、市场主体培育 (24) 八、品牌农业建设 (24) 九、服务体系建设 (25) 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26) 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6) 一、投资估算 (26) 二、资金筹措 (27) 三、具体项目投资估算 (27) 第六章效益分析 (38) 一、经济效益 (38) 二、社会效益 (39) 三、生态效益 (40) 第七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41) 一、项目组织机构设置管理原则 (41) 二、机构设置及职能 (41)

三、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42) 四、员工培训 (43) 第八章项目综合评价结论与建议 (44) 一、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44) 二、建议 (45)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康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 二、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目建设单位:龙里县康雅生态旅游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计划投资:15000 万元 企业类型:有限公司 三、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 1、建设地点:贵州省龙里县洗马镇哪磅乡羊昌村、关口村、狗场村等。 2、建设规模: 康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10500亩,其中综合配套服务区200亩,现代蔬菜高效生产示范区1000亩,观光休闲体验区7500亩,红米种植基地1500亩以及500头生态猪养殖示范区300亩。 3、建设期限:建设期为五年(2016年至2020年)。 四、申报书的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文件)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农业部农计发[2009]33号) (4)国家旅游局令第23号《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5)《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意见》(黔府办发〔2013〕17号) (6)《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标准》(黔农发〔2013〕51号 (7)《龙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8)《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2015) (9)《2015年贵州省扶贫开发改革专项小组重点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黔扶改通〔2015〕1号) (10)《龙里县洗马镇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月) 五、项目概况 “康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项目依托龙里县洗马镇地区的地理环境优势,以产业化为载体,以形成绿色农业生态种植和特色旅游产业品牌为目标,以建设新农村、改善和优化农村经济为目的,将科学规划管理、绿色生态种植技术、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营销网络有机组合的农村综合型、实用型、生态型和教育示范型的一种模式。该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开发建设新型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园区。 通过实施“康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项目,园区将形成龙里县新农村各类人才培训基地。园区建设在洗马镇羊昌村等,建成后使整个园区更加秀丽宜人,景色如画,是旅游、观

旅游产品设计论文

打造旅游产业链 ——江油旅游产品开发 【摘要】:江油市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底蕴丰富,并依托这些优厚的资源开发了一系列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江油市对于旅游资源宣传的力度不够,许多消费者对这一系列旅游资源了解不深。为此我们通过对江油市旅游资源和市场的考察研究了一系列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扩大消费市场,用以促进江油市的旅游资源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字】:江油市;旅游资源;效益;可持续发展 一、江油市旅游资源评述 (一)江油旅游资源概况 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上游,龙门山脉东南。以平坝和丘陵的地貌为主,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江油市是四川省“扩权强县”直辖试点县级市,市府驻中坝镇。由绵阳市代管。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里,一座风景如画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位于成都经济圈北端的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旅游城市。 江油市不仅物产丰富,而且人文荟萃,山川奇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蜀中文化旅游胜地。太白祠、粉竹楼、陇西院,洗墨池、磨针溪、读书台等十多处李白遗迹令人神往;奇丽险峻的窦圌山、规模宏大的李白纪念馆、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风光如画的养马峡、涪江六峡以及神秘莫测的道教圣地乾元山等风景名胜,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素有“李白故里,九寨门户,蜀道咽喉,华夏诗城”之称。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江油亲笔题写了“李白故里”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二)江油市旅游资源的概述 江油自古以来山川秀美,历史悠久,仙风道气弥漫,三国文化浓郁,“巴蜀从来多俊杰,江油自古润英才”。江油市以李白文化遗址和纪念体系为主线,以窦圌山--观雾山--涪江六峡--武都水库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区,佛爷洞--戴天山--百汇溪休闲探险旅游区,白龙宫--盘江漂流健身度假和乾元山封神文化旅游区,藏王寨--养马峡自然保护区等四大旅游区为支点的旅游产业格局。

休闲观光型生态农业案例分析报告

休闲观光型生态农业案例分析报告 一、广西南宁市洛克玫瑰庄园 洛克玫瑰庄园是一个以爱情为主题、目前中国唯一一家简欧风格的玫瑰文化创意体验园。计划建设规模1300亩、目前经营规模520亩,玫瑰种植面积300多亩,2015年元旦开园。园区内的绿茶、流星雨等28个品种的玫瑰花及格桑花,吸引了大量游客纷至沓来。刘静说,玫瑰园不仅仅靠门票经营,而是以玫瑰种植、观赏为主题,集农业观光、乡村体验、婚纱摄影、婚礼庆典、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休闲度假产业园区。 洛克玫瑰庄园整体规划分三期完成,目前已完成第一期共350亩设计与开发,该期作品主要以玫瑰景观为主。 第二期总规划400亩,预计2015年6月完成,该期的景观作品主要有景区教堂、爱情小镇、爱之邮局、婚礼广场、郊游帐篷区等,为游客提供别具一格的休闲文化体验及个性婚礼服务。 第三期总规划400亩,预计2016年8月完成。该期的景观作品以童话小镇为核心,这些作品除了为游客提供童话体验外,还将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生日派对、商务聚会、家庭度假等个人定制服务。 市民除了可以尽赏园中各种玫瑰与格桑花,还可以参加庄园内的各种主题活动,如热气球飞行(150元/人)、花丛钢琴演奏、婚庆婚礼庄园演示,以及萨克斯乐演奏等与游客互动的演出活动,庄园内还将布置各种雕塑。此外,庄园的大棚里还种有商品玫瑰,供游客挑选购买。

二、北京蓝调庄园 北京蓝调庄园,位于朝阳区金盏乡楼梓庄,占地1200亩,其中薰衣草种植300亩,西靠东高路,东临小坝河,毗邻朝阳区金融服务园区的景观大道(待建…)。这里是亚洲面积的最大的香草观光主题景区,集特色餐饮、主题温泉、加工体验、节庆活动等功能于一体,做到了真正的一望无际的紫色花海。这里被誉为中国最浪漫的田园,又称“爱的伊甸园”。庄园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休闲体验为特色,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竞争力,以城市居民的需求为重点。 蓝调庄园在规划及建设阶段聘请法国普罗旺斯香草专家进行指导,完整地继承了法式农庄的风格。景区包含10余个主题景观,有四季果庄(音乐草莓、音乐蓝莓采摘/礼品销售)、蔬菜大地(无公害蔬菜采摘、礼品销售)、蓝调薰衣草园(薰衣草参观、拍摄、相关产品售卖)、蓝调一号(餐饮、会议、住宿、商务)、蓝调二号(餐饮、婚庆、商务)、蓝调温泉会议中心、奥古斯都国际影城、爱诺国际影视基地、蓝调马术俱乐部等。独创的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感深度体验以激发情感的方式受到游客的广泛认同。 蓝调庄园的建设是在保持原生态田园风光的基础上,增加了浪漫的元素,目前开发的项目以农业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承,以蓝莓、草莓等特色果蔬种植为基础。生产上,以蓝莓、草莓为主栽品种,并配合其他特色果蔬种植;生态上,园区呈现的是原生态的田园景观,为崇尚自然,渴望田园生活的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体验的空间。 蓝调庄园是四季皆宜的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场所。每年的12月至第二年5月是蓝调音乐草莓节,可以在这里采摘到有机的音乐草莓。5月至7月是音乐蓝莓节,这里是北京首家被官方认可的蓝莓科技种植示范园。6月至11月,是薰衣草花盛开的季节。薰衣草特色温泉,一年四季都对外开放。 蓝梦会所:是一所集餐饮、住宿、会议与一体的会所,内设大会议室两间,小会议室两间;客房27间;西餐厅、中餐厅、咖啡厅、多功能区等。整体建筑是覆土形式,有只见青山不见屋的感觉,景观非常独特。 蓝调伯爵:建筑形式中西结合,四面是餐饮包房,欧式风格的装修,中庭是2000多平米的景观草坪。宴会厅一间,可容纳300多人同时就餐,豪包(60平米)5间,多功能厅(60平米)3间,中包(34平米)12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