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双轨制”模式的选择及保障措施

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双轨制”模式的选择及保障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48020661.html,

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双轨制”模式的选择及保障措施

作者:叶玉倩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6期

摘要:本文以“双轨制”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为立足点,阐述事业单位引入“双轨制”模式的意义,并为保障“双轨制”有效执行提出具体措施及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双轨制保障措施

一、研究背景

国际上多国政府会计体系早已出现“双轨制”,如美国政府基金会计和预算会计相辅相成的“双轨制”模式,对每项基金设立相应的预算账户和实际账户,将预算纳入到会计核算当中。事业单位会计是政府会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会计模式的选择与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政策息息相关。2016年8月财政部起草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

会计报表(征求意见稿)》,明确事业单位可在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实现预算与财务分离并协调的双重管理,提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并形成财务报告,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并形成决算报告的“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会计模式。综上所述,事业单位选择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形成的“双轨制”模式是大势所趋,必然之举。

二、事业单位引入“双轨制”的意义

随着新时期财政改革的全面深化,事业单位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体系逐渐暴露出滞后性和不适应性。“十三五”提出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功能,以全面记录资产和负债等“存量”信息,完整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财政能力及财政责任。事业单位采用“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双轨制”模式,夯实了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的编制基础,制度中涵盖的权责发生制基础能够充分体现出信息的连续性;一般情况下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根据相关原则,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中对于财政拨款收入按照收付实现制核算,预算会计中对于质量保证金、专用基金的核算也部分采用了权责发生制基础,兼顾了当前实际情况和长远改革方向的制度安排,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既能反映预算收支等预算管理所需信息,又能反映资产、负债、运行成本等财务管理所需信息;基于“双轨制”的事业单位会计能够对当期决策的长期效果进行反映,利于事业单位的监督和管理,为事业单位进行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绩效的有效评价和及时准确的制定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保障“双轨制”贯彻落实的措施及对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