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大学云计算物联网广东平台可行性报告

广东大学云计算物联网广东平台可行性报告

广东大学云计算物联网广东平台可行性报告
广东大学云计算物联网广东平台可行性报告

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

云计算与物联网广东平台

可行性报告

1、平台设立的意义 (2)

1.1 全球经济体力推新一轮经济和发展战略 (2)

1.2 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将主导信息产业的发展 (3)

1.3 服务模式创新将成为促进产业集群企业专业化的驱动力 (4)

1.4 广东省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4)

2、政策支持 (5)

2.1 发展规划方面的政策 (5)

2.2 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 (6)

3、平台建设内容 (7)

3.1 平台基础设施情况 (7)

3.1.1 广东工业大学 (7)

3.1.2 华南师范大学 (9)

3.1.3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 (12)

3.1.4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3.1.5 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14)

3.1.6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

3.2 现有资源情况 (17)

3.2.1 云计算科研成果转化与高端研发初具规模 (17)

3.2.2物联网产业化项目与重大工程正在开展 (19)

3.3 科技创新能力 (21)

3.3.1 国内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云计算平台 (21)

3.3.2国内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物联网平台 (23)

3.4 服务能力 (24)

3.4.1 政府和社会服务为主体的产业服务体系健全 (25)

3.4.2 官产学研结合,建设公共科技创新平台 (26)

3.5 企业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 (27)

3.5.1 面向产业升级的中小企业云 (27)

3.5.2 制造云 (27)

3.6 知识产权 (28)

3.7 国家紧缺人才培养 (29)

3.8 关于云计算测试验证 (31)

3.9 在建项目 (33)

3.9.1 教育云 (33)

3.9.2 金融云 (39)

3.9.3 物联网共性技术研发 (45)

4、平台运营(如何运营及自负盈亏、管理模式等) (56)

1、平台设立的意义

1.1 全球经济体力推新一轮经济和发展战略

云计算与物联网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选择,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及产业发展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管理手段、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具有重要战略作用。

为加快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加快促进我国云计算服务创新和应用示范。此外,国家层面上的云计算产业规划正在酝酿制定中。

物联网最早由麻省理工于1999年提出,欧美等发达国家将物联网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以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对“智慧地球”构想提出积极回应,并将其提升到国家级发展战略。同年6月欧盟制定并公布了物联网领域十四点行动计划。此外,韩国、日本、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也在加快推进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紧部署物联网经济发展战略。

1.2 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将主导信息产业的发展

云计算的信息化进程中一个必经的阶段,强调信息资源的聚集、优化、动态分配和回收,旨在节约信息化成本、降低能耗、减轻用户信息化得负担,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物联网具有显著的异构性、混杂性和超大规模等特点。同时,感知数据还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时空特性。物联网涉及到全球的物体(包括人)规模,以及应用需求和感知层数据的特性,决定了其需要与云计算相结合。云计算与物联网新型普惠泛在的计算模式,将在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众多领域引领区域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水平,为信息对象的智能处理翻开崭新的一页。

智能化的前端具有存储、计算和通信能力,能在局部场景空间内前端之间协同感知和判断决策,对感知事件及时做出响应,具有高度的动态自治性。互联网的各种前端把处理的中间或最后结果存储到云的后端。云计算的“云”的后端提供面向全球的存储和处理服务,为前端提供超大规模的计算和存储能力的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物体智能、协作和感知互动。这预示着信息技术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普惠泛在计算将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区域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引发技术和产业变革。

1.3 服务模式创新将成为促进产业集群企业专业化的驱动力

云计算与物联网广东平台的建立将有助于促进企业专业化、服务社会化,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服务模式创新。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实践充分表明,以专业化行业为核心的复杂生态系统或产业集群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显著。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是我国各地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纵向延伸实际上是产业纵向分工的细化、深化和专业化的过程,横向延伸则是随着主导产业链条的延长及其规模的扩张而促成关联产业和支援产业发展的过程。云计算与物联网广东平台的服务模式创新能够有效避免企业能力的重复建设和不均衡现象,避免出现资源闲臵和资源瓶颈并存的问题,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

云计算普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维习惯,适应IT转向服务的发展趋势。物联网关键技术(如普适计算,RFID,传感网络,全球定位系统)将应用于多个创新领域,包括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同时,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完全有能力在云计算与物联网发展领域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使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1.4 广东省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我国云计算与物联网产业布局的四大区域已基本形成:长三角地

区、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目前,长三角地区与环渤海地区略占先机。但广东珠三角地区发展较早,产业规模大基础好。广东GDP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外贸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电子制造产业也占了全国三分之一。目前,我国物联网的应用主要是RFID、GPS、无线传感器等,广东在这方面的应用已经占到了全国的六成。粤港合作和物流信息化是广东在物联网产业中的独特优势。珠三角地区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等经济圈拥有产品门类最为齐全的装备制造业,又是全球IT 产品最重要的生产加工基地和产品销售市场的集散地,这些都为云计算与物联网产业在广东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此形势下,建设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云计算与物联网广东平台,发挥我省相关产业发展和行业应用的桥梁纽带作用,重点推进产业化应用,是一项势在必行的紧迫任务。

2、政策支持

2.1 发展规划方面的政策

《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2006]4号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号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发改委43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

《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5)》粤府[2009]42号

《广东省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

2.2 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

《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10]2480号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粤经信创新…2010?494号)

《广东省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行动计划(2010-2012年)》粤经信创新…2010?771 号

《关于开展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培育和认定申报工作的通知》粤经信创新…2011?517 号

3、平台建设内容

3.1 平台基础设施情况

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云计算与物联网广东平台,将由广东工业大学牵头,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

3.1.1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是具有50多年历史的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结合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00余人,副高级职称700余人;设有19个学院和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68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5个学科教授评审权,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具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三种硕士专业学位(含1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同时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有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二级)5个,省重点扶持学科9个,4个学科领域为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13

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自动化学院现有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共12000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5000多万元。现有专任教师99人,教授26人,副教授5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正教授评审权;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现代自动化关键与共性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路与系统”等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和“集成电路工程”等3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4个。学院建设了:机械装备制造与控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广东省物联网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广东省物联网共性技术研发工程中心等。

计算机学院有专任教师106人,教授19人(2级教授3人),副教授 26人。学院实验设备固定资产达5568万元,教学科研实验室面积6143平方米。学院已建有广东省科技厅立项建设的“信息安全产学研示范基地”、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现代计算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立项建设的“计算机与网络实验教学示范中

心”,正在建设或合作建设的平台有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的“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IC设计产业基地”、广东省科技厅立项建设的“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教育厅立项建设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院具有“计算机应用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工学硕士点3 个,“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领域2 个,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本科专业3个。

3.1.2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是广东省省属高校中唯一的一所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7个广东省重点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9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教师队伍结构良好、水平较高,拥有现有教师 1900 多人,其中教授 400 多人,副教授 500 多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杰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

学校计算机网络建设起步早,网络设备先进,网络应用广泛,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华南师大是第二所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

高校,也是全国 100 所首批接入 CERNET 和 INTERNET 网的高等院校之一。目前,学校计算机网络在建设速度、建设规模、覆盖范围、网络主干和 1000M 高速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网,以及上网的人数、上网的主机数、应用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情况、网上教学和远程教育的应用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师范院校的前列。

华南师范大学以及广东省服务计算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为华南师范大学进行云计算领域的主要实体。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IT技术名牌专业,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软件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应用的博士及博士后培养方向(教育技术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建设有广东省教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示范性实验中心、广东省服务计算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高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工程技术中心、华南师范大学信息服务软件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空间信息研究中心等。

计算机学院建设了计算机应用系列研究实验室,包括:空间信息、图像图形、高性能数据库、分布式运算、嵌入式系统+IC设计等5个创新实验室,为科学研究奠定了高层次的实验环境,共计投入600万元。计算机学院同时建设有SUN公司联合实验室,投入了240万元建设了网络工程实验室和软件工程实验室:包含以太交换网(含WLAN)、互联网(路由器网络)、存储网络、网络应用开发和网络仿真六大实验体系。另外,网络安全实验室可开展VPN应用与研究,防火墙抗攻

击实验,网络入侵检测,安全链路冗余(双机热备),防火墙VLAN访问控制,安全联动,病毒攻击与防范,PKI/CA认证、安全评估等实验,也可开展各类手工的网络攻击的基础实验,并可提供一定限度的科研服务器和计算机环境。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开发设施。

华南师范大学信息服务软件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6月经华南师范大学批准成立,2011年6月经广东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联合批准成立广东省服务计算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中心现有教师20多名、在站博士后2名、在读博士生16名、硕士生40余名。专职教师大多具有国内外名校博士学位,其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丁颖科技奖获得者和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等,多名担任国内外重要学术机构和期刊学术职务。中心主任为汤庸教授,专家委员会主任为陈国良院士,中心与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知名学者有较密切的合作。该中心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云计算理论及技术应用、信息服务协同软件关键技术、协同计算与社会网络等。该中心近期承担国家自然基金10项(含重点1项)、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专项、粤港关键领域突破项目等各类项目50多项;在国际国内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多部(包括Springer出版的英文专著和国家级规划教材);有3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19项软件著作版权,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应用,获教育部科技

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等10多项省部级奖励;负责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广东省精品课程和校研究生精品课程。

3.1.3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创建于2005年,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广东省科技厅和东莞市政府为了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探索应用性开放性科研新模式,有效促进东莞市乃至周边地区电子工业的发展,联合创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产业共性技术平台。计算所在加快云计算、云服务、云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在高性能通用CPU、超级服务器、计算机操作系统、网格技术、数字内容处理、云计算系统软件等方面,计算所拥有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云计算要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为企业服务,为经济、为社会管理服务,形成更大的市场,才可能产生更大的效益。2009年,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聘请美国南加州大学黄铠教授为首席科学家,中科院计算所徐志伟研究员多次来广东指导工作,重点研究云计算战略发展、基础架构、创新服务模式等,并主导编写《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战略装备发展研究报告》。2010年引进以李国杰院士为首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云计算产业国际创新团队。该团队围绕新型应用(如存储云、制造云、三网融合等)对产业经济所带来的技术挑战和应用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从云支撑平台的设计方法、配套软件、服务提供、应用模式和可靠性等方面开展工作,提出并实现有助于改变广东省信

息产业模式的云服务系统的创新结构和设计方案。研究院拥有一支能够完成跨学科、多领域创新任务的高水平国际创新团队,发挥其所具有的学术前沿理论基础、国际水平的产业实践经验,为东莞市深化、开拓云计算技术研究和商业应用市场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3.1.4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东莞市政府、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创投等多方共同投资创办的中国领先的云计算全面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国云科技拥有自主研发云计算平台与自主核心云终端等产品解决方案,并在融合多家云平台基础之上,构建了其独有的、自主研发的并中立的云计算平台。通过国云科技创建的自主云平台,可为用户提供私有、公有及混合云平台的多种服务模式;可平稳挂接各国际主流厂商的云计算产品和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云与云之间的互操作性,支持企业混合云计算的服务策略;特别能够为客户提供面向各家云计算和服务优势特点的定制化云平台解决方案。国云科技拥有中国首家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平台,先后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广电传媒、亚马逊、Google、VMware、Redhat、曙光等知名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服务的客户有广东电信,中国网通,招商银行、华硕电脑、上海通用、一汽大众等服务上百家企业。国云科技致力于为政府及公共事业、企业提供深度的云计算技术服务。产品线涵盖云计算创新服务平台、云管理软件、云存储、云

码头、教育云平台、电子政务云平台、区域云平台、云应用迁移与定制开发、测试,虚拟化桌面服务等领域。

3.1.5 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关于广东发展云计算的讲话精神,路甬祥院长在视察计算所东莞分部(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时做出的关于抓紧抓好云计算研发和产业化的重要讲话和在《关于加快云计算发展,助力建设广东科技创新高地的报告》上的批示要求,以及施尔畏副院长考察计算所东莞分部时的指导意见,2011年3月,中国科学院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决定共建中国科学院东莞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在计算所东莞分部已取得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中科院在云计算相关领域的人才、项目和科技创新成果向东莞集聚,其运营管理单位包括中科院广州分院、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和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经信委、松山湖管委会、东莞市科技局、东莞市经信局等。中科院与多个省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效显著:了解区域经济技术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并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支持,这为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中科院广东云计算平台获得了第一批院省合作的重大项目支持,地方政府也投入了上亿的云计算开发资金和500亩的

云计算产业用地,云计算的发展成果和思路并得到了汪洋书记和路甬祥院长的积极认可和充分肯定。

3.1.6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杰赛科技,股票代码:002544)是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上市公司,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创新型企业和广州市重点软件企业。

杰赛科技下设十个分公司和四个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电子信息与通信领域,可提供的电子通信产品和服务包括:通信网络与电子工程咨询、规划、设计和优化,电信增值业务,移动通信网络系列产品,有线/无线宽带接入产品,LED显示与控制,数字电视机顶盒,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无线/有线测控系统及印制电路板等。公司是信息网络建设技术服务及产品的综合提供商,从技术解决方案、建设解决方案和相关网络产品等多个维度,为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广电运营商、政府机构、公共事业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网络建设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及相关网络产品。

杰赛科技作为信息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拥有的各类资质证书有:建设部颁发的电子通信广电行业专业甲级和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工程设计证书(甲级)、工程勘察专业类工程测量(限通信测量)工程勘察证书(甲级)、电子/电信/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壹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壹级)、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证书(甲级);国家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电子/通信信息工程咨询证书(甲级)、评估咨询、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证书(丙级);广东省公安厅颁发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维修资质证书(壹级)。

杰赛科技是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创新型企业、广东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培育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广东省自主创新100强企业、广东省创新方法试点企业、广东省软件企业,广州市创新型试点企业、广州市首批知识产权工作站、广州市海珠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广州市重点软件企业和动漫企业;设有广东省宽带无线通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广州市宽带接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州市海珠区测控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2006~2008年度广州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9年进入广东省制造业100强行列;荣获2009年度全国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2010年广东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杰出企业”称号、2010年“风起云涌WAPI创新方案奖”。公司通过了GJB 9001A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杰赛科技拥有员工1948人,其中本科以上人员831人,研究开发人员588人,占总人数30%。杰赛科技拥有的高素质的技术开发和工程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和工程设计施工能力,在电子信息与通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通信产品与服务:在通信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优化方面,承接了中国联通17个省的GSM网络设计、14个省份的CDMA网络设计、18个省份的3G网络

设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20余项;在信息系统集成方面,承接了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控制中心工程、广州地铁治安监控通讯系统、珠海边检旅客出入境自助通关查询系统、广东科学馆智能信息系统、惠州市财政局服务大楼信息化工程、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机房改扩建工程等。在2008北京奥运无线局域网覆盖项目中,成为基于WAPI 标准的WLAN设备的最大中标厂商,产品遍布北京、天津和秦皇岛等奥运城市的41个竞赛场馆;成功助力2010年广州亚运会,承建“广州市亚运场馆建设项目智能化系统工程”,该项目由13个亚运场馆、15个子系统组成。2010年杰赛科技成功助力上海世博会,杰赛科技的LED显示控制系统系统工程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公司已经在数字图像处理和领域掌握了最前沿的核心技术,并且在全世界来宾面前展现出我国LED显示技术的雄厚实力,为民族工业和国人争光添彩。

面向未来,杰赛科技将以卓尔不群的信息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信息网络建设技术服务及产品的综合提供商。

3.2 现有资源情况

3.2.1 云计算科研成果转化与高端研发初具规模

云计算产业在高端科研成果与产业化这一块,已经形成了中国科学院东莞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其运营管理单位包括中科院广州分院、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科院自

动化研究所、中科院软件研究所。

云计算产业在高端基础软件产品开发,已经形成了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国产云计算操作系统系列, G-Cloud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基于安全可控优秀云计算”十大解决方案之一。此外,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还入选了中国云计算基地(中心)联盟的首批联盟会员;是“广东省云计算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引进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为带头人的“云计算产业国际创新团队”。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针对云计算应用和服务构建了云平台、云安全、云应用的全方位技术支撑和市场运营体系,并与美国、台湾、香港和内地数十家企业开展了全面深入的合作,通过教育云、制造云、供应链云和创意云等行业应用,切实把云计算推向市场化应用,构建云产业聚集价值链,为企业降低成本、凝聚力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服务。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云计算领域已经形成了以市场驱动为导向及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发明专利20多项)的威邦云产品系列体系(包括:威邦云操作系统、威邦云存储、威邦运服务器、威邦云终端等),已经与广州市海珠区政府、广州市国土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广铝集团、顺德两化融合中心、科达机电、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等单位得到成功商用;广州杰赛建有服务计算联合实验室,是国内最早建设云计算体验中心的单位之一;在物联网领域有30多年的研发及市场经验,为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应用结合提供了丰富经验。

3.2.2物联网产业化项目与重大工程正在开展

在省委省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迅速。2008年广东率先启动了南方物联网的框架性设计,现正在加快试点骨干的建设,计划在5年内真正建成南方物联网。通过粤港科技合作,促进粤港物流通关,进一步推动RFID 技术在粤港通关、制造业信息服务、食品药品监管、危险品跟踪、智能交通等行业中已得到实际应用,并组建了系列物联网相关产业技术研发平台。2008年深圳远望谷与广州市政府共建RFID 公共服务平台。2007 年广东RFID 基地落户佛山。2005 年广东省科技厅、东莞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联合成立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开展传感器技术和产品研发。近年来,我省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研究机构团体纷纷成立,包括粤港RFID 产业联盟、广东省射频识别技术产学研战略联盟,聚集了物联网产业链上一批核心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涵盖了从标准、芯片、技术、产品、系统、平台和应用、运营服务等关键环节。

在智慧城市应用领域,华为的数字家庭平台项目,提出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互联开发各种应用,并希望通过向第三方开放接口,获得更多更丰富的应用,合作共赢。广东电信和广东移动作为运营商,已在广州等中心城市开展推广物联网M2M 应用服务。

在智能交通领域,广东省早在2001 年11 月在全省启动了“粤通卡”项目,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省高速公路的不停车联网收费,建立了覆盖全省的粤通卡客户服务体系,大大提高了高速公路通行时效。广深铁路已于2006 年实现了纸质车票更换成RFID 车票,5 年

内计划采购1.25 亿张电子客票。2008 年,广州地铁率先开展手机地铁票的试点与示范;2009 年中山达华承担了广州市亚运会道路交通流量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在数字医疗领域,广州天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母婴识别管理系统在番禺区区中医院实施,并取得良好反响。深圳远望谷利用其在物联网领域的龙头地位,研发专用设备,实现了医疗废物的实时监管统一平台,填补国内空白。

在制造业信息服务领域,广东工业大学全面开展了RFID 在汽车配件制造业、陶瓷装备制造业、模具制造业、电梯制造业、玻璃制造业、食品药品制造业等行业的生产过程非现场监管及企业内物流闭环在线跟踪应用的试点示范,形成了基于RFID 的实时制造系统、车间用无线传感网络、车间及多功能智能数据采集终端等系列软硬件产品,可以远程通过网络对企业内部生产信息进行实时决策和管理,实现了物联网在生产末端的产品跟踪与定位,一旦物联网建立起来,则随时随地通过RFID 了解产品生命周期的任何环节,为物联网在制造企业内部的广泛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在现代物流领域,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广州、江门、惠州和河源等四个分支检验检疫机构及其辖区内的供港活猪注册场部署电子耳标监管系统。东莞2008 年正式启用供港活猪电子耳标监控系统,保障了东莞供港活猪的安全卫生质量。广东海关分署在广州萝岗车检场和深圳盐田码头成功实现了电子关所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和监管工作效能。

上海纳普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

上海纳普工业物联网解 决方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上海纳普信息科技公司

目录 1.公司简介............................................................... 2.组网架构............................................................... .组网方案............................................................ .系统结构............................................................ .产品组成............................................................ 资源层.......................................................... 数据层.......................................................... 呈现层.......................................................... .用户准备............................................................ 3.产品介绍............................................................... .适配器(APRUS)..................................................... 功能介绍........................................................ 产品特点........................................................ .基础数据云服务系统(GARDS)......................................... 功能介绍........................................................ 产品特点........................................................ .柔性信息与数据集成系统(Fidis)..................................... PC端............................................................ APP端........................................................... 大屏端.......................................................... 产品特点........................................................ .大数据分析(INDASS)................................................ 4.方案优势............................................................... .中立的第三方........................................................ .可靠性.............................................................. .安全性.............................................................. .灵活性.............................................................. .整体性.............................................................. 5.系统功能............................................................... 远程设备监控.............................................................. 设备综合管理.............................................................. 报警及预警功能............................................................ 报表分析.................................................................. 操作记录统计.............................................................. 配件管理.................................................................. 生命周期管理.............................................................. 在线体检.................................................................. 权限管理................................................................. 业务管理.................................................................. 历史数据.................................................................. 6.成功案例...............................................................

秦皇岛农业机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秦皇岛农业机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联合收割机是将收割机和脱粒机用中间输送装置连接成为一体的机械 装置,可以在田间一次性完成切割、脱离、分离、和清选等多项作业,从 而直接获得清洁的谷粒,生产效率较高。在国外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其 谷物收获都是利用联合收割机完成的。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农业收获 机械技术取得进一步提升,联合收割机逐渐受到广泛运用。 三大联合收获机产品里,小麦联合收获机技术含量最高,国产品牌已 经由硬件上的比拼进入了软件和智能化的“军备竞赛”,中联重科与美国LandingAI公司合作,对其主打产品TE90进行智能化升级,据说该机可以 通过几十个传感器识别农作物收割时的状态并自动设置参数和优化操作, 另外当然会配置自动导航和作业监测、硬件监测等功能,与传统的小麦机 相比,智能化农机能降低操作难度,减少作业和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帮助农户提高收益;雷沃阿波斯在智能农机领域起步早,并且已经由 产品智能化向“产业+互联网”,也就是农业物联网方面探索。 该收割机项目计划总投资18626.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224.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74%;流动资金3401.77万元,占 项目总投资的18.26%。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23853.00万元,总成本费用18205.94 万元,税金及附加304.48万元,利润总额5647.06万元,利税总额

6730.44万元,税后净利润4235.3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495.1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0.32%,投资利税率36.13%,投资回报率22.74%,全部投资回收期5.90年,提供就业职位404个。 在三大联合收获机行业,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受到的关注度更高,这不仅仅是这个行业内大佬云集,更重要的是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正在对小麦联合收获机和玉米联合收获机等形成强势替代,并且在跨区作业市场上,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的地位举足轻重。 2010年之前,在水稻收割机行业,1kg/s以下喂入量的机型,还是随处可见的;到2018年,3kg/s以下机型都几乎从市场上退出殆尽。分年份来看,2012-2014年期间,2~3公斤机型销售都较为强劲,这既与当年的水稻收割机研发技术还不如现在成熟有关,也与日系产品久保田688多年畅销国内市场有关。2014-2015年,是主流喂入量从2~3公斤,向4~5公斤转变的时间,2015年是4~5公斤机型的市场占比已49%;这期间也是水稻收割机从日系品牌向国产品牌,特别是江苏沃得农机,转变的时间。2016年之后,5~6公斤机型成为年度主流销售机型,市场占有率都在40%以上,更是在2017年一度高达64%。

大数据项目可行性报告

大数据项目可行性报告 xxx公司

摘要说明—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实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全面推进重点领域 大数据高效采集、有效整合、公开共享和应用拓展,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强化安全保障,推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统筹布 局建设国家大数据公共平台,制定出台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办法,推动 建立数据资源清单和开放目录,鼓励社会公众对开放数据进行增值性、公 益性、创新性开发。加强大数据基础性制度建设,强化使用监管,建立健 全数据资源交易机制和定价机制,保护数据资源权益。 壮大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依托城市群建设,以全 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10 个左右具有全球影响力、引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产业集聚区,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区、国际合作承载区。在东部地区打造国际一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群,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京津冀经济与科技人才联动,形成辐射带动环 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共同体;发挥长三角城市 群对长江经济带的引领作用,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等都市 圈为支点,构筑点面结合、链群交融的产业发展格局;以广州、深圳为核心,全面提升珠三角城市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延伸布局产业 链和服务链,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重点发展生物

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和海洋经济;围绕 福州、厦门等重点城市,推动海峡西岸地区生物、海洋、集成电路等产业 发展。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大力推进成渝地区、武汉都市圈、长株 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支持昆明、贵阳等城市发展具有比 较优势的产业,促进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对接丝绸之 路经济带建设,促进天山北坡、兰州—西宁等西北地区城市群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东北地区大力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光电子、生物医药及医疗 器械、信息服务等产业,以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为支点,支持东北 地区城市群打造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 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 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建立国际合作机制,推动签署落实政府间新兴产业和创新领域合 作协议。推动双边互认人员资质、产品标准、认证认可结果,参与国际多 边合作互认机制。以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建设双边 特色产业国际合作园区,引导龙头企业到海外建设境外合作园区。创新合 作方式,提升重点领域开放合作水平。加强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人 才培训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重庆农业机械项目可行性报告

重庆农业机械项目可行性报告 参考模板

重庆农业机械项目可行性报告 联合收割机是将收割机和脱粒机用中间输送装置连接成为一体的机械 装置,可以在田间一次性完成切割、脱离、分离、和清选等多项作业,从 而直接获得清洁的谷粒,生产效率较高。在国外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其 谷物收获都是利用联合收割机完成的。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农业收获 机械技术取得进一步提升,联合收割机逐渐受到广泛运用。 该收割机项目计划总投资6119.5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49.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35%;流动资金1569.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65%。 达产年营业收入11916.00万元,总成本费用9280.41万元,税金及附 加115.53万元,利润总额2635.59万元,利税总额3114.65万元,税后净 利润1976.6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137.9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43.07%,投资利税率50.90%,投资回报率32.30%,全部投资回收期4.60年,提供就业职位237个。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项目承办单位的管理决策层要以求实、科学 的态度,严格按国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要求,在全面完成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细致的论证和比较,做到技术先进、可

靠、经济合理,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以客观公正立场、科 学严谨的态度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做出科学的评价。 ...... 三大联合收获机产品里,小麦联合收获机技术含量最高,国产品牌已 经由硬件上的比拼进入了软件和智能化的“军备竞赛”,中联重科与美国LandingAI公司合作,对其主打产品TE90进行智能化升级,据说该机可以 通过几十个传感器识别农作物收割时的状态并自动设置参数和优化操作, 另外当然会配置自动导航和作业监测、硬件监测等功能,与传统的小麦机 相比,智能化农机能降低操作难度,减少作业和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帮助农户提高收益;雷沃阿波斯在智能农机领域起步早,并且已经由 产品智能化向“产业+互联网”,也就是农业物联网方面探索。

浅谈工业物联网云平台项目架构设计

浅谈工业物联网云平台项目架构设计 前言 早在1999年就已经有了“物联网”这个概念,但是直到十年之后的2009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才推动很多国家把物联网研究和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但是比较遗憾的是,直到现在的2015年,我国的物联网的发展依然主要靠政府项目来拉动,所以现在的发展似乎前景越来越不明朗。 政府似乎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在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倡导和推动下,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虽然“互联网+”和“物联网”都是以网为主,但是发展的侧重有了本质区别。“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主,外围智能模块和传感器为辅,构建互联生态。而“物联网”却是以互联网为基础,重点在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控制,远程监控为主。 但是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做的是“互联网+“的事,却以”物联网“的名义来宣传。所以现在的人越来越搞不清”物联网“的真实定位了。 我一直认为从技术角度来看,所谓“物联网“就是传统工控网的一个外延。传统的工业现场,考虑到生产安全,都是内部网络。另外实施和维护的代价相对较高。而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完善的今天,在各个领域都有了远程测控的要求。比如目前比较典型的农业大棚监控、森林防火监控、鱼塘监测和养殖管理等等。 “互联网+”和“物联网”由于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在做架构设计上肯定有所不同。“互联网+“的项目,其实更看重的是用户数,通信数据流量,这是衡量一个”互联网+“项目成功的标志,当然这是也是那些做云平台为主的互联网公司最看重的,用户数和通信数据流量正是他们的利益点所在。 而以中小项目为主的“物联网”项目,其实更看重的,一是系统稳定可靠,能保证系统长期稳定的运行,因为有些监控点往往部署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系统的可靠性成为关键。二就是系统便于开发和维护,因为基于不同行业,不同工艺需求的,很难开发出像民用领域的通用产品,需要根据现场实际调整相关的业务逻辑和监控画面,所以是否易于开发很关键。当然维护更为重要,因为偏工业级的“物联网”项目一般设计至少是三年或更长的生命周期,所以项目维护难以避免,甚至系统还会根据

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报告)课题: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设计 学生: 夏培元系部: 物联网学院 班级: 物联网1404班学号: 2014270307 指导教师: 杨昌义 装订交卷日期: 2017年01 月日 I / 20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已经越发智能化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基于ZigBee技术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成本低廉,是一般人都能负担的价格;控制更简单,让每一位刚接触的人都能轻松使用;功耗更低、组网更方便、网络更健壮,给您带来高科技的全新感受。您的温室大棚规模越大,基于ZigBee 技术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在使用中,要准确及时地操控所有设备,最值得关注的应该就是网络信号的稳定性。鉴于温室大棚的网络覆盖区域比较广泛,我们贴心为您呈现物联无线组网!智慧农业能有效连接物联Internet通信网关和超出物联Internet通信网关有效控制区域的其它ZigBee网络设备,实现中继组网,扩大覆盖区域,并传输网关的控制命令到相关网络设备,达到预期传输和控制的效果。基于先进的ZigBee技术,物联无线中继器无需接入网线,就可自行中继组网,扩散网络信号,让网络灵活顺畅运行,保障您的所有设备正常运行。主要采集温湿度,从而控制农植物的水分和光照。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农业;云计算;物联网架构;ZigBee II / 20

视频会议系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视频会议系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1.项目实施必要性 1.1项目背景 随着集团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目前已形成半年度培训交流大会,集团部门周会,部门月总结和周例会等制度,同时在领导意见传达,部门协作沟通,项目交流分析,客户演示,新人培训等方面,也经常需要通过会议、电话、网络等形式进行沟通。从集团业务发展的角度出发,上线视频会议系统,可以为公司节约大量差旅成本,也可解决常规会议中受限于时间地点等不利因素,同时还能进行桌面或者文档共享,实现会场巡查。此外视频会议系统既可以满足正式严肃的群体会议交流需要,也可以随时随地解决多方的办公协作。 1.2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工作细化,现有的会议或其他沟通模式已不能满足我们的办公需求,不管从集团-项目沟通的时效性,还是领导-员工的逐级管理上都存在缺陷,同时在会议、培训、交流上也无法做到多方参与,现有面对面会议或电话沟通存在以下主要缺陷: 1.1.1.无法进行多方会议,只能以传统的电话方式进行两方沟通; 1.1. 2.没有视频支持,无法了解对方所处场地或办公情况,让领导缺乏对会议情况或人员的掌控; 1.1.3.电话沟通为单一信号源,特别是对于项目部而言,缺乏其他补充沟通的手段,会降低沟通效率; 1.1.4.无法录制会议,缺乏对会议情况的回放了解,传达会议精神的效果大打折扣; 1.1.5.无法实时共享文档,如PPT、WORD无法直接展示,只能通过文件分发等方式传达,办公演示或者培训交流的效果大幅降低; 1.1.6.随意分发文件,对会议的保密性存在一定的漏洞;

1.1.7.无法较好实现移动办公实时接入需求,特别是领导在出差工程中无法通过较为简单的设置接入现有会议; 1.1.8.传统电话沟通时容易产生杂音,回音或啸声; 1.3项目说明: 本项目在充分分析原有会议方式存在不足,挖掘集团公司未来对视频会议使用需求基础上,以及对市场上现有产品的了解和测试评估。经分析,提出本视频会议项目的可行性评估。 2.项目需求分析: 我部在对现有视频会议系统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后,结合今后对视频会议的潜在需求,提出本项目所需实现的需求: 2.1支持多方沟通,方便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各项目部的同时接入; 2.2支持视频沟通,会议巡查,方便领导了解整体会议的开展情况,掌控全局; 2.3多种会议连接方式,不再局限于单一沟通模式,包括视频和电话同时参会; 2.4支持会议录像、录音,支持会议录制内容点播功能; 2.5有良好的会议辅助功能,可通过双流的模式实现PPT、WORD以及桌面共享的需求; 2.6提高会议安全性和保密性; 2.7对较好的移动解决方案,可实现笔记本,手机,平板等用户通过较为简单的设置接入现有会议的需求; 2.8减少对新设备的投入,与现有设备的做较好的集成,例如电脑、投影仪、摄像头等;

浙江智慧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浙江智慧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在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 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的农机生产和使用大国,农业耕地面 积广,但农业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较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全球产业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方 向发展,传统农业也不断与新兴科技技术结合,逐渐向精准农业、智慧农 业转变。在智慧农业的大背景下,智能农业装备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机。 目前,制约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短板技术有三项:一是农业专用传感 器落后,我国目前自主研发农业传感器数量不到世界的10%,且稳定性差;二是动植物模型与智能决策准确度低,很多情况是时序控制而不是按需决 策控制;三是缺乏智能化精准作业装备,作业质量差。在应用推广上,全 国各省市都开展了智慧农业应用试点建设,但大都处于“盆景”状态,缺 乏智慧农业大面积应用的“风景”。同时,大多数项目停留在信息的简单 传输与显示,展示成分大于实际效果,与农业融合深度不够,缺乏解决农 业实际问题的效果。 该智慧农业装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7797.2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投资11945.6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7.12%;流动资金5851.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2.88%。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39639.00万元,总成本费用30615.80 万元,税金及附加328.99万元,利润总额9023.20万元,利税总额10596.77万元,税后净利润6767.4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829.37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0.70%,投资利税率59.54%,投资回报率38.02%,全部投资回收期4.13年,提供就业职位664个。 智慧农业是农业的根本出路,国家也在智慧农业或智慧农业产业化上 给予更多的政策及扶持。2017年的一号文件中,明确了以“农业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到了加快科技研发,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推进农业 物联网和农业装备智能化;2018年文件的主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提到了发展数字农业,推进物联网实验和遥感技术的应用。 智慧农业是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通过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的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信息化发展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高级阶段。现代农业有 三大科技要素:品种是核心,设施装备是支撑,信息技术是质量水平提升 的手段。智慧农业完美融合了以上三大科技要素,对农业发展具有里程碑 意义。

软件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

可行性分析报告 版本号1.0 修订历史

目录 1. 引言 (4) 1.1项目背景 (4) 1.2术语定义 (4) 1.3参考资料 (4) 2. 市场可行性 (4) 2.1市场前景 (4) 2.2产品定位 (4) 3. 技术可行性 (5) 3.1功能说明 (5) 3.2技术分析 (5) 4. 资源可行性 (5) 4.1人力资源 (5) 4.2软件资源 (5) 4.3设备资源 (5) 4.4时间资源 (6) 5. 经济可行性 (6) 5.1投资规划 (6) 5.1.1 基础投资 (6) 5.1.2 直接投资 (6) 5.2收益分析 (6) 5.2.1 定量收益 (6) 5.2.2 非定量收益 (6) 5.3投资收益率 (6) 5.4投资回收期 (6) 6. 社会可行性 (7) 6.1法律可行性 (7) 6.2政策可行性 (7) 6.3使用可行性 (7) 7. 评价过程 (7) 7.1评价标准 (7) 7.2评价结果 (7) 8. 结论 (8)

1.引言 1.1项目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休假制度的完善,人们拥有了更长更多的假期,而假期外出旅游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度过假期的第一选择。在这样的背景前提下,各大旅游景区更是成为了热门中的热门,这也造成了在旅游高峰期部分旅游景点人流过大导致拥堵,从而影响到游客旅游体验的问题。不过从根本上来说,并不主要是因为游客数量的过大,往往是因为景区的服务不够全面细致,管理不够科学,效率不高所造成的,例如景区内部的地标不够详细或者是不够完整都可能会影响的游客游玩时的顺畅性。另一方面来说,游客人数的急剧增长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如游客的人生安全,景区的设施安全等也日益明显突出起来,系统化、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景区管理系统也成为了日益迫切的需求,本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旨在开发出一个能够方便游客、便于景区管理的景区导览系统。1.2术语定义 Java:Java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 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广泛应用于个人PC、数据中心、游戏控制台、科学超级计算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开发者专业社群。在全球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环境下,Java更具备了显著优势和广阔前景。 Android:Android是一种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便携设备。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 Wifi: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 1.3参考资料 2.1市场前景 客户端的开发是基于谷歌android 操作系统平台的,该操作系统是目前最火热的几大主流操作系统之一,具有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有望在未来几年成为移动电子设备上占有量最大的操作系统,因此本软件选择在之上进行开发,另外, 编程语言选择Java,因此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 2.2产品定位 该系统将要完成的是旅游景区的导览功能。这里提到的导览,是指景区向游客提供的一种服务,这种服务的目的是让游客能够方便的获取景区的各种介绍信息以及景区的实时状态,例如景区内各个分景点的人流是否拥挤、分景点的游览车的数量等等,还要提供相应的查询功能,例如查询欲知景点的位置信息,当前位置到该景点的距离及绘制出最合适的路径

工业物联网监控管理系统

深圳市中晖盛大科技有限公司 SHENZHEN DVSONE TECHNOLOGY CO.,LTD 中晖工业物联网监测管理平台

中晖工业物联网的优势 1、工业物联网现状 2、中晖物联网的优势 3、锅炉远程监测平台说明 4、中晖S-ITMS 介绍

一、工业锅炉动态监测状况 ?目前,我国工业锅炉具有容量小、数量大、布点散等特点。其中监管部门:难以集中监管,各区域所有工业锅炉基本信息及动态监管数据难以获取;使用单位:司炉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对压力、温度、水位等动态参数监视不严,易导致锅炉事故的发生;检验机构:安全检验、能效检测工作都需人工现场进行,锅炉运行实时数据记录不连续、不完整、不精确,以致无法及时了解锅炉运行现状。 基于以上,工业锅炉安全与节能工作动态可视化方案,即实现工业锅炉远程动态在线监测功能,能够圆满解决上述问题,它能形成人机互补关系,减少锅炉安全事故,同时提高锅炉燃烧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

二、中晖锅炉物联网技术优势 ?中晖锅炉物联网通过宽带网络或3G/GPRS网络远程实时监控全国各地的锅炉设备使用状况,实时接收设备运行参数进行监控和故障诊断,并记录设备运行历史数据,通过分析运行数据给用户提供维护保养建议,能够自动接收锅炉设备的运行故障报警信号,推送报警信号(短信或语音)给相关负责人,并对报警信号作出及时处理。实现锅炉设备的无人化操作,为终端用户省去专业操作员,为用户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积累设备运行参数库,通过专业的大数据分析改进设备配置和运行参数,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促进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 ?提高锅炉安全性刻不容缓,每年都发生大量的锅炉事故,最近三个月内的相关新闻不下几十条,锅炉事故触目惊心,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同时给锅炉周边住民带来心理压力,还有部分安全隐患随时可能爆发。锅炉设备急切需要物联网技术来嫁接改造设备运维模式。实现锅炉运行的自动告警,提前预警,远程监控维护,提高安全性,大大降低事故率。 ?锅炉设备用户的需求正向自动无人值守,节能减排,自动告警,远程监控维护方向发展。 ?

物联网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报告

物联网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报告 xxx科技公司

物联网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报告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第三章项目市场调研 第四章产品规划及建设规模 第五章选址评价 第六章土建工程分析 第七章工艺说明 第八章环境影响分析 第九章安全规范管理 第十章风险应对评估 第十一章节能情况分析 第十二章项目计划安排 第十三章投资规划 第十四章经济收益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评价及建议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科技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产品,致力于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各种生产流水线工艺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为 客户设计开发各种产品生产线。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 实力,完善的加工制造手段,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 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 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公司是强调项目开发、设计和经营服务的科技型企业,严格按照高新 技术企业规范财务制度。截止2017年底,公司经济状况无不良资产发生, 并严格控制企业高速发展带来的高资产负债率。同时,为了创新需要及时 的资金作保证,公司对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和使用制定了相应制度,每季 度审核一次开发经费支出情况,适时平衡各开发项目经费使用,最大限度 地保证开发项目的资金落实。公司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拥有有效专

利和软件著作权50多项,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企业,全国工业知识产权运用标杆企业。 为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公司在未来三年将进一步坚持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设计能力,优化工艺制造流程;扩大产能,提升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在巩固现有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客户,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公司市场地位;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政策,激发员工潜能;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管理效率,为公司稳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企业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前瞻性研发布局。公司所属行业对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化要求较高,公司技术与管理团队专业和稳定,对行业和客户需求理解到位,以及公司不断加强研发投入,保证了产品研发目标的实施。未来,公司将坚持研发投入,稳定研发团队,加大研发人才引进与培养,保证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水平。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62.34万元,同比增长22.71%(1288.41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物联网基础设施生产及销售收入为5911.31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4.90%。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709.69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3.07万元,增长率19.84%;实现净利润1282.27万元,较去年同

智慧校园项目总体规划

智慧校园项目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3) 1.1.项目背景 (3) 1.2.建设目标 (3) 第二章、总体规划 (4) 2.1.建设原则 (4) 2.2.总体架构 (5) 2.3.分阶段实施规划 (6)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经过多年发展,我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校园网络基本普及,信息化应用已逐步深入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日益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智慧校园改造的信息化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 ?信息化基础设施尚不完备,信息化教学探索不足; ?适切性信息资源缺乏,资源共享机制并未建立; ?校园信息需要统一整合分析,促成智能化校园管理。 1.2.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平台提高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并探索如何促进基于大数据模式下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实现形式,逐步解决校园教学的全向交互、校园环境的全面感知、校园管理的高效协同、校园生活的个性便捷,最终实现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具体目标就是实现“五个智慧化”和“一站式服务”: 智慧教学 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智慧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智慧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智慧管理 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智慧教务 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智慧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

智慧校园云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云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一、方案概述 (4) 1.1智慧校园云建设背景 (4) 1.2智慧校园云建设目标 (5) 1.3智慧校园云建设理念 (5) 1.4智慧校园云建设路线 (6) 二、智慧校园云需求分析 (8) 2.1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 (8) 2.2教育教学服务平台 (8) 2.3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8) 2.4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平台 (8) 2.5建设师生互动平台 (9) 2.6统一的应用集成环境 (9) 三、总体设计 (9) 3.1建设思路 (9) 3.2设计原则 (10) 3.3总体规划 (11) 3.4逻辑架构 (12) 3.5技术选型 (12) 3.6系统支撑服务 (13) 3.6.1统一身份认证 (13) 3.6.2统一校园门户 (15) 3.6.3统一数据中心 (15)

3.7应用业务系统设计 (16) 3.7.1基础平台 (16) 3.7.2教育教学 (27) 3.7.3德育管理 (60) 3.7.4校务办公 (74) 3.7.5总务后勤 (93) 3.8移动平台系统设计 (104) 3.8.1应用概述 (104) 3.8.2功能设计 (105) 3.8.3设计示例 (110) 3.8.4应用价值 (111) 四、基础支撑环境 (112) 4.1硬件支持系统设计 (112) 4.2基础硬件配置 (114) 4.2.1应用服务器 (114) 4.2.2数据库服务器 (115) 4.2.3存储 (116) 4.2.4存储网络交换机 (119) 4.3成熟软件配置 (119) 4.3.1操作系统 (119) 4.3.2数据库 (120)

【报告】农业物联网可行性报告

【关键字】报告 【引言】 农业物联网,即在大棚控制系统中,运用物联网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 值传感器、光传感器、CO2传感器等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物理量参数,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远程控制的实现使技术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对多个大棚的环境进行监测控制。采用无线网络来测量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可以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农业物联网被世界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他是以感知为前提,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在这背后,则是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芯片,用这些传感器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再通过局部的无线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通信网路交互传递,从而实现对世界的感知。 物联网使物品和服务功能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些新的功能将给使用者带来进一步的效率、便利和安全,由此形成基于这些功能的新兴产业。物联网需要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固话宽带的普及是物联网海量信息传输交互的基础。依靠网络技术,物联网将生产要素和供应链进行深度重组,成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现实载体。据业内人士估计,中国物联网产业链今年就能创造1000亿元左右的产值,它已经成为后3G时代最大的市场兴奋点。 【目录】 第一部分农业物联网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农业物联网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办单位介绍 (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介绍 (四)项目主管部门介绍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五)项目建设地点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3-《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可行性报告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可行性分析 一、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必要性 1.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物联网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 1.1 物联网发展背景 物联网发展速度日益迅速,我们在密切关注其发展的时候,需要了解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技术背景,使其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1.1 历史背景 在过去的近500年里,世界上先后大约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中国与前四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失去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一路下滑,目前世界正处于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前夜,这将是中国复兴的一次关键历史性机遇,值得科技界和全社会重视思考,并为之努力奋斗。表1-1 列出世界现代化前言过程的两个阶段和六次浪潮,其中第五次和第六次浪潮是一种预测。 表1-1 世界现代化历程中的两个阶段和六次浪潮 2009年1月,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中指出:眼下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之时,?科学的沉寂?已达60余年,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日益显现。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的前夜。这一重要结论,主要基于以下分析: 1、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根据经济长波理论,每一次的经济低谷必定会催生出某些新的技术,而这种技术

一定是可以为绝大多数工业产业提供一种全新的使用价值,从而带动新一轮的消费增长和高额的产业投资,以触动新经济周期的形成。1857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战后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摆脱危机,创新经济增长的根本出路。过去的十几年间,互联网技术取得巨大成功。目前的经济危机让人们又不得不面临紧迫的选择,物联网技术成为推动下一个经济增长的特别重要推手。 2、前瞻全球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图景,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近三十亿人口追求小康生活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历史进程与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凸显和尖锐,按照传统的大量耗费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沿袭少数国家以攫取世界资源为手段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人类生存发展的新需求强烈呼唤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 3、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态势看,奠定现代科技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基本发生在20 世纪上半叶,?科学的沉寂?已达60 余年,而技术革命的周期也日渐缩短,同时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积累的内在矛盾凸显,在物质能量的调控与转换、量子信息调控与传输、生命基因的遗传变异进化与人工合成、脑与认知、地球系统的演化等科学领域,在能源、资源、信息、先进材料、现代农业、人口健康等关系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领域中,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显现。 与此相应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对21 世纪上半叶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作总体判断时表示:信息科技正在进入全民普及阶段,信息技术惠及大众将成为未来几十年的主旋律;21 世纪上半叶,将兴起一场新的信息科学革命,其结果可能导致21 世纪下半叶新的技术革命。李国杰表示:?目前的信息科学只相当于1905 年以前的理论物理研究,信息科学还处在伽利略时代。20 世纪下半叶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但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大部分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完成的,近40 年信息科学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同样,编写计算机程序的大量日常工作可能会导致产生新的数学。如同望远镜促进天文学、显微镜促进医学发展一样,数字计算机的发明,特别是近20 年微处理器和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

2019年云应用平台研发升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年云应用平台研发升级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2)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2) 1、项目实施符合国家支持基础软件的产品发展要求 (2) 2、符合鼓励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加快云计算应用的产业方向 (3) 3、项目契合云计算时代软件基础平台云化的发展方向 (3) 4、发挥云计算领域技术先发优势,保持在云应用平台领域的竞争地位 (4) 三、项目建设周期 (4) 四、项目投资概算 (4)

一、项目概况 为了应对企业大规模的应用云化需求与创新应用建设的需求,公司在原有云应用平台产品的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自动化及语音图像技术,对微服务应用平台、开发运维一体化平台、移动平台及云流程平台进行全面升级,实现云应用的智能开发、自动测试及大规模敏捷交付能力。基于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深度学习及会话式UI(CUI)技术,建立创新应用平台框架,为公司未来面对创新应用建设市场奠定基础。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1、项目实施符合国家支持基础软件的产品发展要求 软件基础平台是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加强对软件基础平台产品的研发升级符合国家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导向。2016年7 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带动基础软件等实现根本性突破”;此外,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部署了15 个“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其中在电子信息领域的3 个重大专项中包含了基础软件;随后出台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也进一步明确了,要“提高基础软件和重点应用软件自主研发水平”。 在政策因素的推动下,以中间件为代表的基础软件的发展势必呈现长期增长的态势,项目实施符合产业政策导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