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宏碁的发展看企业技术战略选择

从宏碁的发展看企业技术战略选择

从宏碁的发展看企业技术战略选择
从宏碁的发展看企业技术战略选择

从宏碁的发展看企业技术战略选择

宏碁集团是一个全球化的信息技术公司,主要从事个人计算机等信息产品的研发、设计、营销与服务。2004年宏碁合并营收达新台币2250.14亿元,全球员工总数为5,600人,产品行销全球一百多个国家。2004年宏碁整体个人计算机与笔记型计算机出货量均跃居全球第五,成长率更高居前五大品牌之首。

“老二主义”和“新鲜科技”

宏碁成立于1976年,当时的注册资本仅100万新台币。短短的二十几年里,就从默默无闻发展到全世界第五大计算机品牌企业,其间的艰难曲折,在宏碁前董事长施振荣先生的著作《再造宏碁》和《宏碁的世纪变革》中有精彩的描述。这里面引起我更大兴趣的是宏碁的技术战略取向,因为施振荣先生提出了一个“老二主义”,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技术创新口号有一些距离,我们看一看施振荣先生的原文:

宏碁之所以谈新鲜科技,而非新科技,是因为绝大多数突破性的新科技往往因为客观环境(例如技术层次、规模、对大众的说服力)的因素,失败率很高。因此,我们对新科技没有绝对把握,也不愿意做太多投资,宁可在技术确定成熟之后,快速跟进(这也是我的“老二主义”),再将技术不断翻新,让技术保持新鲜。

就如同食物,好吃的面包,是刚出炉的、热腾腾的面包;好吃的鱼,是新鲜的鱼。但新式样的面包与新品种的鱼,却可能不好吃、不能吃。对于新产品,从宏碁目前的能力来看,我们自觉无法在新技术上永远保持领先;另一方面,企业不能为发明而发明,必须考虑到消费者的权益。新技术可能太昂贵,可能不成熟,并不是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而成熟但新鲜的科技产品却相对低廉、质量稳定,正如同人人都需要新鲜的空气与食物,但它们却并不昂贵。

所以,“新鲜”比“新”好。这个长期策略,不但是对消费者的诉求,也是在提醒同仁,宏碁所生产的,是消费者最需要、最实用的产品。

我们常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但是什么样的技术可以称之为核心技术却没有清晰的概念,这就很容易将处于发展期的企业引向歧途,要么好高骛远,将技术最高峰立为目标,而不衡量自己的体质及所带的给养能否支撑到达终点,往往是心怀遗憾地倒在攀登的途中;要么不思进取,对新技术的研发望而却步,心甘情愿做一点加工贸易,在新产品的浪潮中随波逐流。在这里我们要从宏碁的发展轨迹中寻找它的技术战略形成脉络,以求理解“老二主义”与核心技术的关系,为建立我们自己的企业技术战略提供参考。

创业(1976~1985)阶段的核心竞争力---关注消费者

在宏碁创业前后的上世纪70年代,正是世界个人电脑行业风生水起,英雄辈出的时期。1971年,当时还处在发展阶段的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该芯片其实是为Busicom(一家已消失的日本公司)计算器专门设计制造的。在4004发布后不久,英特尔连续发布了4040、8008,但市场反响平平,不过却为开发8位微处理器打下了良好基础。1974年,英特尔公司又在8008的基础上研制出了8080处理器。8080被用于当时一种品牌为Altair(牵牛星)的电脑上。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知名的个人电脑。

就在宏碁成立的同一年,美国硅谷“家酿电脑俱乐部”的两位青年,乔布斯和沃兹奈克创办了一家新的“车库”电脑公司并取名苹果(Apple)。1977年初,沃兹奈克精心设计了一台新型微电脑。这台电脑安装在淡灰色的塑料机箱里,前部是键盘,角上镶嵌着一个由6

种颜色组成的“烂苹果”图案。这种电脑达到当时微型计算机技术的最高水准,乔布斯命名它为“苹果Ⅱ型”,并“追认”他们在“家酿电脑俱乐部”展示的那台机器为“苹果Ⅰ型”。苹果Ⅱ型电脑的露面造成了意想不到的轰动,公司第一年的赢利即达到250万美元。之后,苹果Ⅱ型微电脑走向了学校、机关、企业、商店,走进了人们的办公室和家庭,它已不再是简单的计算工具,它为本世纪后期领导时代潮流的个人电脑铺平了道路。

这就是宏碁成立之初的历史背景,微处理器的应用前景已经显露出来,个人电脑时代的大门也已经微微启开。宏碁创始人施振荣先生在1974年参加美国洛克威尔公司的一个并行处理系统的研讨会时,意识到这种微处理技术将会引导电子工业发生一场大变革。这样在1976年创立宏碁时,施振荣顺理成章地将公司的未来押在了微处理器之上。当时,台湾微处理器市场刚刚起步,受财力所限,一开始宏碁从贸易与顾问业务切入市场。前五年,宏碁共替岛内外客户设计了40种微处理器的应用产品,在积累资金的同时,还培养了可观的技术实力。为了开拓市场,宏碁从教育消费者开始着手,开办了微处理器研习中心。1979年,宏碁又创办了《园丁的话》月刊,免费赠阅,希望通过杂志的流行来开发潜在客户。

1980年4月,发明家朱邦复先生携中文输出/入技术与宏碁合作开发中文电脑,五个月之后“天龙中文电脑”研发成功,推出之后相当轰动。虽然天龙的名气打出来了,但宏碁当时无法提供软件,大规模商品化受到阻碍。天龙中文电脑的遭遇使宏碁认识到技术的高低与产品的成功并无必然的联系,如何让消费者可以用合理的价格买到方便可用的产品,才是问题的关键。1981年,宏碁推出“小教授一号机”,正式进入微机市场。随后接连推出了小教授二号机、三号机,使宏碁的营业额从1981年的2.8亿增长到1984年的30亿,成为台湾最大的电脑公司。

1982年拉斯韦加斯美国COMDEX电脑展上,施振荣看到在展览中最出风头的产品是康柏推出的与IBM兼容的个人电脑。另一方面,宏碁的“小教授二号”却因为和“苹果II”不兼

容,使其后来的销路大受影响。因此,宏碁认识到如果电脑厂商不打算走仿冒的路,就必须有开发兼容电脑的能力。因此宏碁在当年就以委托方式让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研究所代为开发IBM兼容电脑,并于1983年底正式推出产品,次年即打入美国市场。

这就是宏碁的第一个十年,从一个小不点发展到了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中型公司。通过这一段历史,我们从宏碁身上学到了一个弱小的初创型公司如何找到自己的技术之路,那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培育客户,培育客户的最好手段就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要在服务客户的同时积蓄自己的技术开发实力。当有能力推出自有品牌的产品时,一定要符合市场上主流产品的潮流,千万不要单纯追求技术含量的高低,而是要一切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为用户提供可以满足他们需求的,简单易用的产品。

成长阶段(1986~1995)的核心竞争力---价值链定位

历史进入80年代以后,个人电脑业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70年代末“苹果II”的风靡世界,计算机界的蓝色巨人IBM董事长卡利下令一年内开发出自己的“苹果电脑”。IBM个人电脑技术负责人唐. 埃斯特奇认识到要在一年内开发出能迅速普及的微型电脑,IBM必须实行“开放”政策。他们决定采用英特尔8088微处理器作为该电脑的中枢,同时委托独立软件公司为它配置各种软件。经反复斟酌,IBM公司决定把新机器命名为“个人电脑”,即IBM PC。1981年8月12日,IBM在纽约宣布IBM PC个人电脑问世。从此,IBM PC就成为个人电脑的代名词,它甚至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风云人物” ,它是IBM 公司20世纪最伟大的产品。全世界各地的厂商也争相转产PC机,仿造出来的产品就是IBM PC兼容机。

1986年之前,整个个人电脑(PC)产业全部由整机厂商包办。到了1986年,PC产业生态却发生了变化,那就是专业生产主机板的厂商开始崛起。当时世界上生产IBM兼容电脑的厂商越来越多,他们从国外进口主机板组装成整机,在当地市场销售。到1991年前后,这类无品牌电脑在各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六至七成,而这些电脑的主机板,都是由台湾主机板厂商提供的。1992年,宏碁决定将主机板作为一项单独业务,从此,台湾成为宏碁的“中央厨房”,负责生产主机板、外壳装置、监视器等组件,而各地区事业单位变成组装新鲜电脑的“快餐店”,独树一格的“快餐店模式”开始成形。

1992年宏碁第一次进行企业再造时,为了改造流程而全面推行“快餐店产销模式”。当时施振荣为了推动新模式而构思了“微笑曲线”,这其实是一条说明产业附加价值的曲线。由于IBM开放产业标准,上下游附加价值分布已由原先向下弯曲的弧形曲线,180度翻转为向上弯曲的曲线,说明组装已经变成电脑业附加价值最低的部分,从而得出宏碁应该放弃在台湾组装,集中精力在附加价值更高的专精领域。

宏碁在1991年开发出两个重要的技术,一个是“矽奥技术”(chip-up,以更换单一微处理器便能使电脑升级),一个是无螺丝外包装技术(screwless housing)。有了矽奥技术,宏碁可以设计出万用主机板,适用各种微处理器;有了无螺丝外包装技术,将所有组件组合成一部电脑只需30秒钟。在随后的三年多时间里,宏碁迅速在全球建立了34个组装点。施振荣也把宏碁的国际化模式重新阐释为“全球品牌,结合地缘”。之后,这一模式被写入哈佛商学院教材,成为“第四种国际化模式”。到1995年,泛宏碁集团的营业额在扣除关联企业交易以后,已经达到1500亿元。

1985年宏碁内部成立了一个IC设计部门,这是扬智科技的前身。此部门从工研院电子所输入技术,接着又在1987年并购了一家IC设计公司。1993年宏碁把整个IC设计的业务正式独立出来,成立扬智科技。不过后来的两次错误决策,使扬智失去了领先的地位,一个是开发MCA(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微通道架构)芯片组,另一个是开发ACE (Advanced Computing Environment)的PICA(Performance-Enhanced I/O & CPU Architecture,高功能输出入及微处理器架构)芯片组。IBM在AT个人电脑之后发展了微通道架构,宏碁认为这个架构未来可能会成为主流,所以就投入开发芯片组。ACE是由微软和康柏发起的,采用MIPS中央处理器,扬智负责设计搭配的PICA芯片组。结果MCA 及MIPS与Windows NT组合的电脑市场反应都不佳。这两个错误决策都是为了追求世界最领先的技术,结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销售量却没有起来。

宏碁创业后的第二个十年,就是一部中型企业做大的历史,其中国际化是做大的手段,而技术则是用于开疆辟土的工具。当企业的实力还没有大到可以在所有技术发展方向上全面出击的时候,千万不要在某个方向上孤注一掷,这也是宏碁从扬智科技的失误中发展出“老二主义”的原委。这一阶段企业需要的是能支撑自己的发展战略的技术,就好象“矽奥技术”和无螺丝外包装技术之于宏碁的“全球品牌,结合地缘”的战略一样。

精细化管理阶段(1996~2005)的核心竞争力---价值链控制

要论90年代IT业界的明星则非INTERNET(互联网)莫属。1990年蒂姆·伯纳斯利创建了WWW(万维网)计划,并开发了相关技术标准,使交互应用成为可能。历史的时钟走到了1994年,Internet风靡全世界,网络热潮全方位的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在这一年里,突然冒出的四家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3c7083334.html,(亚马逊)公司、RealNetworks(里尔网络)公司、Yahoo(雅虎)公司及Netscape(网景通信)公司,最后决定了互联网在90

年代剩下的日子的命运,并共同确定了导致互联网淘金热的公司类型。

在这第一轮的互联网大潮中,宏碁于1996年成立了第一个Internet公司——元碁,主要做电子商务,例如,元碁在一开始的时候做Acer Mall在线购物,以及元碁售票网帮人

家卖票。这明显与宏碁的传统业务没有什么关联,属于跟风性质的动作,导致宏碁在这波网络大潮中基本没有斩获。

但是在宏碁的传统业务领域,宏碁在按部就班地沿着“微笑曲线”的左边向高附加值的关键零组件领域挺进,包括一开始的半导体产业和后来由宏碁的子公司明碁投资的液晶面板产业。宏碁半导体产业的布局是相当完整的,有较早成立的做集成电路设计的扬智科技,1989年投资的做DRAM生产的德碁,1996年成立的做半导体测试的宏发半导体科技公司,以及1998年和台积电合资成立的做封装的台宏半导体公司。宏碁集团在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包括了设计、晶圆厂、封装、测试、营销,涵盖从最上游到最下游的整个产业链。

80年代后期,台湾的个人电脑产业开始起飞,所有的半导体元件都在缺货。而此时的宏碁已经成为国际上个人电脑业自有品牌和代工大厂,不仅具备了一定的资本实力,而且也有了足够的市场掌握能力,其自身的需求就足够支持一个DRAM厂,这样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就是顺理成章的了。1989年宏碁与德州仪器各出资74%与26%,成立德碁半导体,由德州仪器负责提供技术与市场营销,德碁则负责生产。1996年以后,由于三星的大力投资,使其在制程上遥遥领先,并通过压低价格拖垮了其他厂商,到1998年德州仪器不得不退出DRAM领域,最后宏碁也不得不将德碁出售给台积电。由于旗舰公司德碁失守,其后宏碁的整个半导体产业逐步瓦解。

就在德碁陷入困境的同时,宏碁旗下的明碁总经理李焜耀又在积极酝酿投资液晶面板产业,并于1996年成立达碁科技。宏碁并不是一个技术驱动型的企业,投资液晶产业同样面临技术来源的问题,以前投资德碁时虽然有德州仪器提供技术,但是本身技术不能独立,而且销售权又被德州仪器控制,结果受制于人。为了获得液晶面板的技术来源,宏碁找到了IBM,并于1998年与日本IBM签约建设台湾第一条3.5代TFT-LCD生产线。这是很关键的一个决策,虽然研发3.5代必须承担技术风险,但是如果达碁跟别人转移同样的技术,就无法在一开始就处于领先地位,这是从过去投资德碁学到的经验。2001年3月13日,明基、联电两大集团宣布,旗下关系企业联友光电与达碁科技正式合并,合并后新公司名称为“友达光电”,成为了当时全球第二大TFT-LCD厂商。

宏碁的第三个十年,是由大转强的开始,这一转变远远说不上是一帆风顺的。首先就是在谋求成为国际品牌中遭受的挫折,实际上早在1986年宏碁就提出了龙腾十年计划,开始积极向国际化推进,但这以后,宏碁营运开始走下坡路,主要原因是人员膨胀严重,经营效率降低,最重要的是海外并购案未能发生预期效益,产业环境又发生剧变,使宏碁获利率急速下降,终至严重亏损,由此导致了宏碁1992年的第一次企业再造。到1997年时,宏碁再造已见成效,国际品牌的梦想又再度燃起。这时宏碁决意进军美国市场,并收购了德州

仪器的PC部门。宏碁在美国大量铺货,销售迅猛增长。但在美国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之后,宏碁与DELL、惠普和IBM等本地品牌发生了正面交锋。由于当时宏碁对自己的产品和管理都不成熟,如对美国市场习惯的退货等问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在市场进展不顺的情况下,巨大的库存让宏碁叫苦不迭。1999年,宏碁无奈地撤出了美国零售市场,把主力转向企业级市场,导致的损失以10亿美元计。

有了在美国市场的教训,2000年宏碁开始进军欧洲市场。2001年9月惠普跟康柏宣布合并,新公司打算加强直销,很多原先属于他们的经销商因此对他们存有顾忌,宏碁掌握到了这个市场变化,决定全力支持经销商,所以争取到很多优秀的经销商合作。此外,宏碁也直接与消费者沟通,无论是提供服务,还是传达信息,都是直接面对消费者。欧洲市场就在这样一个客观环境之下,做得非常成功,以至于2003年欧洲业务占到了宏碁整体营收的约63%。

其次在向产业链上游发展的进程中,同样也有失败的案例——宏碁半导体集团和成功的案例——友达光电。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当企业做大以后,其自身的资金实力以及融资能力都得到大大增强,不具备的技术可以引进消化,全新的产业可以通过并购而进入,时时处处都存在着发展的冲动和诱惑。这一时期的企业技术战略已变得性命攸关,与前两个时期也有了明显的区别,“老二主义”也不再合适了。为什么说是性命攸关呢?这一时期企业要做的都是大数额的投资,很可能会负债经营,如果技术路线选择错误的话,很快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并被竞争对手打入深渊。为什么说“老二主义”不再合适呢?这一时期的企业必然处于国际上同一行业的前列,必须在第一时间推出采用新技术的产品,如果还是用跟随成熟技术的战略,可能就永远只能呆在“第二集团”了。

结论---核心竞争力的进步必须要与商业环境的内在发展规律相适应

宏碁的历史近距离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中国企业从诞生到做大做强的历程,通过研究它各个时期的技术战略,我们获得了如下结论:

1.初创型公司要千方百计地培育客户,培育客户的最好手段就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要在服务客户的同时积蓄自己的技术开发实力。当有能力推出自有品牌的产品时,一定要符合市场上主流产品的潮流,而不要试图去引领市场的潮流。要一切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为用户提供可以满足他们需求的,简单易用的产品。

2.在企业做大的过程中,技术路线最好采用“老二主义”,因这一时期企业的实力还没有大到可以在所有技术发展方向上全面出击,若在某个方向上孤注一掷,有可能导致毁灭。这一阶段企业需要的是能支撑自己的发展战略的技术,以及能让产品保持相对低廉、质量稳定的新技术。即使不是自己投资去研发最新技术,而只是在产品中采用别人的最新技术,也要切记“高利润,高风险”。

3.由大做强的过程中,要改为采用“老大主义”,跟随的技术战略不再适用。当不具

备希望进入的某一领域的原创技术时,要与该领域技术领先者进行战略合作。要价低者不一定成为合作伙伴,因为大热行业里急于转让的技术可能已经落伍或者即将由盛转衰。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要有技术前瞻力,对即将热门的技术在被大多数人看到之前以较低的价钱买到手,这样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推出热门产品而赚取高额利润,而且拥有此技术的成本也相对较低。第一集团的位置是靠高额的研发费用来支撑的,而高额的研发费用要靠新产品的高额利润来支撑。

作者:陈小平赵月旺,稍作修改(2005年10月20日)

思考

1.请分析每个阶段宏碁技术创新的侧重点。

2.请分析企业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企业技术 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高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浙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形成了一批产业和区域明显的化纤及面料、皮革及制品、五金制品、品牌服装、化学原料药、高低压电器、电子材料、氟化工、汽摩零部件等特色产业,构成了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基础,但这些产业大都是传统产业,产业层次和附加值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同时,我省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急需开展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提升我省产业水平。 (二)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浙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的局面,我省低、小、散的产业结构面临重大挑战。与此同时,我省人多地少,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要素缺口对经济影响日益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已构成硬约束。这些矛盾和现实严重阻碍了企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有依靠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繁荣。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坚持企业主体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相结合,重点突破和一般提升相结合,以完善创新投入、运行和激励机制为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由企业、政府、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技工作者和技术中介机构等构成,以促进产业升级、产品结

的企业文化分析报告

江中集团、江西赛维LDK与海信、海尔集团企业文化分析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创业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企业全体员工认同、共享并且富有企业个性特征、价值体系、群体意识、精神风貌、管理思想与管理方式、行为模式与行为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不仅仅是几句话的口号,也是员工对企业的情感、认同,更是企业打动顾客、吸引顾客、得到顾客认同的文化。 既然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如此重要,那么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如今,对于江西企业来说,企业文化理念又是如何?在江西不乏知名企业,江西铜业集团、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江中制药集团公司、江西赛维LDK、江西中烟工业公司等一批优秀企业,那么在这些企业当中,它们的企业文化是怎样的? 案例一——江中制药 我想江中集团是江西人民熟知的老品牌,其产品有草珊瑚含片、健胃消食片等医药品以及现在保健品热销的初元等。 江中集团的精神:江中行舟,不进则退 江中,即为江的中心,也即是风大浪高之地,能到达江中者为英杰,因此江中集团提出“江中行舟,不进则退”告诫自己不断拼搏,不断向前发展。所代表的企业价值观就是

江中人应有行舟至江中时的果敢,只能进不能逃避、后退。将自己逼上无后退之路,眼光才会直向前看。 江中集团的企业使命:让人类充分享受健康的快乐 江中集团明白自己企业的定位,是作为制药企业,那么考虑的当然是将健康带给所有人。因此江中明确自己的定位,提出企业使命,这句让人类分享健康的快乐也正是消费者心之所愿。 JZJT愿景:把JZJT(江中)OTC类业务建成中国第一在制定愿景的过程中,要看清己的实力、能力才能制定出能达成的愿景。江中集团在国内不是最大的制造药厂,而国际业务还未开拓,因此提出 JZJT核心文化:规则文化 规则是走向卓越的桥梁、规则是凝炼组织的熔炉、规则是培养精英的手段、规则是发挥团队力量的纽带。 核心文化反映的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精神,江中文化强调规则文化,规则既是态度约束,也是行为准绳,是态度和行为巧妙融合,也是江中文化的独特之处。然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规则过硬反而起到反作用,一句规则文化让企业文化语气过硬,缺乏人性化。这对培养员工的认同度以及凝聚度来说都不是件好事。 案例二——江西赛维LDK

工作计划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行动计划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整改落实中央巡视组反馈问题,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X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重点以优化发展环境为保障,以“突出引导、注重集成、加强联动、重点推进”为原则,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奋力建设X部科技创新高地、建成创新型省份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到X年,力争全省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0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500家,带动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0噓右。 三、重点任务分工 (一)加大培育力度,增加高新技术企业源头供给。 1.实施“小升高”培育行动,加速科技型中小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进程。对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数据库,按照一定条件建设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和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库,对入库企业在知识产权申请、研发费用归集等方面实施一对一辅导,省财政科技经费对入库企业

按照上年度经税务部门备案、可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一定比例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补贴。 2.鼓励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国家高新区、X航X区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资金奖补,激发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省财政科技经费每年按照各地奖补政策标准的一定比例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配套奖补。 3.开展“高企培训X行”活动,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讲和培 训力度。省、省辖市联动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涉企科技政策培训,实现全省各省辖市、县(市、区)培训全覆盖。结合科技创新政策进企业活动,开展“千人万企”科技政策服务进基层行动,从全省遴选1000名政策辅导员,为10000家企业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政策、财税政策服务工作。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国家高新区、X 航X区要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台账,建立挂钩帮扶机制,对每家企业明确时间表和责任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跟踪辅导和服务。 4.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引进计划,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创新人才团队和技术创新成果引进力度,促进新技术、新成果在我X 转移转化。 (二)加强认定管理,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工作水平。 5.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力度,根据工作需要增加高新技术企业评审认定批次。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国家高新区、X航X 区要注重宣传动员,及时做好申报材料受理、审查和推荐上报工作。

信息技术及其影响教案

1.2 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一、教材分析 本节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及其影响,是整册书的导言或概括性内容,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相关内容的延续和加深。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感受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从而引发在自己身边的变化或影响,同时通过寻本溯源了解信息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激发对信息社会生活的关注与向往。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的学生,他们对知识的获取已经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但分析问题缺乏深度,容易受到网络的诱惑而去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因此,课堂设计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学习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b.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过程与方法: a.初步掌握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信息的来源的方法,尝试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和因特网等各种途径搜集资料; b.调查、研究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c.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案例分析,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个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a.掌握什么是信息技术; b.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2、教学难点: a.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 b.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c.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划分。 五、教学方法 体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示例法 六、教学环境 硬件:局域网机房,教师机一台,学生机81台,投影仪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 【摘要】创新是行业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企业的战略核心。企业是会的经济细胞,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全社会的需要。是行业发展的需要,是企业打造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增强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并辅以制度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the industry improvement, innovation is the core enterprise strategy. Enterprise is the economy will cells, is also the subjec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terprise’s technical innovation is the needs of the whole society. Is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is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ve advantage decision factor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need to constantly strengthen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 its technic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with the system and measures, and build a good innovation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re competitiveness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采用从后往前做的模式,即根据市场确定产品,根据产品确定技术和工艺,最后确定所采用的技术是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还是引进。 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是以产业化为目的的。施工企业的产品就是服务项目,就是“加工”某类建筑物的服务能力,服务品种多少、服务质量高低、服务能力大小就是其竞争制胜的决定因素,资质门类和等级、质量认证都是对综合服务能力的认定,相当于工业企业的产品许可证。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服务能力,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建好某一个特定的建筑物。比如说攻克超高层房屋建筑技术就是意味着具备干这一类工程的服务能力,并不是说干好某一个特点的超高层建筑后这种能力就消失了,技术创新就中止了,相反应当在承建一个个有差异的同类工程的实践中得到加强。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业绩超多,技术创新的成果和施工经验就越多,施工能力就越强,就能承揽到更多的同类工程,实现规模化“生产”即产业化的目的。 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

1中山建华管桩公司概况 中山建华管桩公司于1993年诞生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建厂初期,一天只能生产10多条管桩,第二年的年产量才26万米。到2003年,短短的10年里,建华管桩公司就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多次获得各种荣誉。1997年起连获广东省中山市技术监督局通报表彰,被评为“产品质量信得过企业”;1998年7月,被广东省建设委员会审查评定为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一级企业;1998年12月一次性通过国际认证机构———香港品质保证局(HKQAA)组织的审核认证;1999年1月获得了省建委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合格认证;1999年10月被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省“质量信得过企业”;2002年5月“建华管桩”荣获中山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中山市十大名牌产品”称号;2003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公司现在广东、上海、天津、湖北、福建、南京、江苏等地拥有工厂近10家,年生产能力超过5000万米,管理人员及职工6000多人。 建华公司的成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本文将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视角对此进行探讨。 2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价值取向 作为社会团体的企业,其主要活动是经营活动,而经营行为、经营活动则一刻也离不开人的因素:一方面,它有赖于公司自身的员工实施这些活动,作为行为主体的职工是这些经营活动/行为质量的保证者;另一方面,经营行为/活动意味着企业要与外界(供货方、产品客户以及政府、媒体等第三方)不断地保持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企业总会逐渐形成某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认识(knowledge)、操作惯例(proficiency)与认知(perception),这些就构成了“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就势必首先要解决这些方面的价值取向问题。 建华公司的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突出表现在“以人为本”的这种管理理念上。建华总裁许景新解释说:“以人为本,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人是最根本的。毛泽东在强调人的重要性时,提到以人的因素为第一;儒家的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是说到人的重要性。建华公司从建立之初到现在,整个管理意识就是,人是最根本的。……就是说,一个企业首先要考虑职工利益,领导首先要考虑下属利益,因为每个人都是为利益而来,如里你不考虑他们的利益,就是不适应他们,不适应他们,他们怎么为企业服务呢?所以我们公司的理念主要体现出让职工有利益,而且想方设法让职工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让他们完成好自己的工作责任,只有职工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利益才会更大。我们公司对人才是非常重视的,采用孔子说的‘使人犹使器’,我们用人不求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主要是你自己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我们不是求全才,求全才也不现实,我们也不是要求下面的人不犯错误,我们的原则是‘既怕你没用,也怕你有用’,就是说人要尽其能。只要你能适合这个岗位,适合这个位置就可以用。”[2]可见,建华的理念最显着的特色就是以人为本,在尊重人的基础上提高人,人尽其才,从而让职工得到最大利益。 建华公司提倡“理性管理,善待下属”。建华公司不仅不轻易解雇职工,而且不管是处于赢利还是亏损阶段,总是按时每月5日足额发放工资,把这当作对员工的责任。当工作改变时,对职工也尽可能继续留用;若现实工作中有困难,便给予另一种工作机会,使人员流失最小化。这样,在建华公司就不断创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企业氛围,让职工与企业得到同步成长。建华公司信任职工、激励职工,使人尽其才,竭力避免解雇和停工的做法,使职工有了一种安全感,从而大大促进了企业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对工作的献身精神。 在建华,“以人为本”不仅是内部职工管理的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对外经营所坚持的理念。因此,建华以“用户第一,信誉至上”为宗旨,外塑“诚信”的企业形象。无论公司在现在的发展时期还是以前的困难时期,都是以诚

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以及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以及发展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企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社会的经济发展,而电子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发展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将电子信息技术更大范围的应用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标签:电子信息技术;企业;管理 一、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从目前企业发展情况开看,一部分企业对于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每一个企业不论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面都需要对自己的发展现状有足够明确的认识,制定准确具体的管理制度,再针对这些制度将其与电子信息技术联系起来,对某些方面的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2、企业领导人对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 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一部分长期以来一直遵循传统发展模式的企业领导人不能及时对信息化技术进行了解,跟不上企业发展向信息化生产转型的步伐,仍然在传统生产背景下对企业进行领导规划,所以对在企业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主要的表现有不关注企业硬件设施的更新检查工作,导致电子信息技术不能真正应用在企业生产管理中,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 3、对信息化的认知不够准确全面 信息化技术依赖于计算机,要实行企业信息化管理,首先要在企业中配备相应的計算机设备,数量足够多且能够带动企业信息化发展项目,可是有的企业虽然认识到了设备的重要性,硬件设施配备齐全,但是对于电子信息化认识不够准确全面,不能实现对这些机械设备的全面合理利用,无形中便增加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难度。所以要想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除了配备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施之外,还要对这些设备及计算机信息化有一定了解,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设备,实现其功能的最大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企业各项工作环节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4、技术人员空缺 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是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缺口。配备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对于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这些设施进行操作,那么有再多再好的设施也只能放作摆设而不能真正的应用到信息化建设当中。而在很多企业中都存在只重视计算机设配的配备工作而不重视对相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中央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积累时间最长、技术创新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最为完善、总体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一类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央企从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出发,坚持依靠技术创新支撑和引领业务发展,大力实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取得了一系列如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西气东输等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认真归纳总结现有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进一步加强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典型央企的成功做法 为充分掌握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简称航天科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家电网)等10多家典型央企进行了现场调研和案例分析。依据对典型央企的实地调研情况,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可概括为以下六方面内容。 1.1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建立起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决策和规划体系一是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

之一。按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公司实际,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驱动力为核心,制定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任务、战略重点,确定年度计划,并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运用一代”的思路,制定有序接替的科研计划体系。二是设立科技决策规划与管理体系。设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公司重大技术创新战略问题决策。同时,为了落实公司科技战略规划、规范科技管理工作,央企集团层面大都设立了行使科技管理职能的相关部门,负责公司科研项目管理、科技规划计划、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科研成果管理、科技奖励、考核监督指导下属单位科技管理工作,以及对外科技交流等;在子公司层面,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对口部门,配备专职科技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科技规划和项目建议计划编制,组织科技项目实施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技术需求分析等。三是组建辅助科技决策的专家咨询团队。部分央企设立了专门的技术咨询委员会,由内外部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对重大事项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有的央企在技术咨询委员会的基础上,还按领域组建专业分委员会,为公司各类技术决策提供咨询意见,支撑公司科技决策。以航天科工为例,公司建立了以顶层战略为导向的技术创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经管1202

案例一: 问题一:根据以上材料背景(材料不足可模拟补充),分析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需求,并制定该公司企业文化项目建设方案。 回答: 1、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需求: (1)该企业内部沟通不畅,总公司不能为分公司提供方便和帮助基层排忧解难,难以形成企业凝聚力。根据文中所说:“公司具有明确的业务方向和发展目标,并进行了目标分解,但在积极寻求员工意见和对员工建议做出反馈方面尤显不足。部门之间缺乏交流、总公司各部门和分公司各部门联系和沟通不足。”这会使整个公司的执行力和运转效率降低。并且这也会导致一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误会和矛盾,从而影响到公司的工作氛围,对员工的士气以及组织的效率产生消极的影响,使企业难以形成凝聚力,所以建设企业文化很有必要。 (2)该公司现有的企业文化建设程度不能满足该公司企业发展的需要,管理制度的滞后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速度。根据文中所说:“调查还发现,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相对于其所面临的竞争态势和战略部署来说较为滞后,这些滞后的内部管理制度将会影响到企业竞争力和发展速度。”说明,该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在适应度,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公司的发展方面有所影响。 (3)该公司现有的企业文化建设无法带来企业员工的素质的提高及需求的满足,员工自身缺乏发展空间。文中说“公司虽然重视内部提拔,但缺乏人

才梯队培养,没有完全以能力和业绩为依据,为全体员工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企业的现状对员工来说缺乏一定的提升和更高的锻炼,不利于员工未来的发展。 (4)企业考核制度不合理,这使得企业很难正确地评价一个员工的工作成果,不利于做出公平公正的考核结果。并且,该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员工的成果有时候会得不到肯定,从而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员工工作中存在的缺失也很难被指出并得到改正,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5)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较低,工作积极性不强,公司现状与员工期望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影响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案例中,“员工对公司的品牌建设、公司的竞争力的评价介于满意与基本满意之间,员工希望公司成为一个大家庭,打破官僚主义;另一方面,员工认为公司过分注重人情,而忽略了一些原则。员工对公司满意度不高,这让员工在公司中难以用心的去做好工作。 2、企业文化项目建设方案 (1)加强企业内部沟通,建设企业内部沟通文化。首先,要摒弃权力主义、官僚主义的管理文化,建立参与型、合作型的管理文化,可以实行分权体制或授权机制。并且,企业可以借助现代通信交流工具的作用,以此来增强企业上下层、部门与部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使企业高效运转。 (2)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体系,以增强改善企业内部文化的可能性。从意识层面上,企业应该帮助员工树立一种正确的绩效观,从而营造一种优良的绩效管理氛围;从实践层面上,企业要运用科学的绩效和薪酬管理办法来实现组

浅谈信息技术对企业发展的支持

西南财经大学成人学历教育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姓名 学号 年级专业 函授站移动电话: 住宅电话单位电话: 论文题目:信息技术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 指导教师:论文成绩: 浅谈信息技术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

目录 摘要...................................................................................................................................... ..4 Abstract............................................................................................................................ (5) 引言...................................................................................................................................... .6 绪论 1 认识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影响企业发展 (7) 1.1知识经济与信息化 (7) 1.2企业信息技术用应用过程中的复杂性与重要性 (7) 2信息技术与企业发展 (7) 2.1信息技术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7) 2.2信息技术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 (8) 2.3信息技术增加中小企业的经营手段...........................................................................8走出企业信息化困境的思路 1 揭示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现象 (9) 2深入分析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 (10) 3解决企业信息技术投资管理,提高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效益低下问题 (10) 4走出信息化困境,为企业发展垫路.............................................................................11企业信息技术投资的战略管理问题 1信息化投资转化为企业绩效 (11) 1.1以信息化落地绩效管理理念 (11) 1.2以信息化降低绩效管理成本 (12) 1.3以信息化限制人为因素影响 (13) 1.4以信息化促进多方合理定位与积极参与 (13) 1.5以信息化强化绩效管理执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汇报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市科学技术局立足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4月下旬以来,组织开展了全市科技工作大调研活动,全面掌握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查找不足,剖析原因,提出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现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 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7家(见附件),占枣庄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41.5%,其中,今年新发展1家(滕州绿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有12家、过5亿元的有1家、过10亿元的有2家。目前,市科技局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科技工作大调研活动,分别由局长、副局长带队组成三个调研组,深入到经济开发区、各镇街近120家企业,开展调研,宣传科技政策,鼓励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在调研中发现的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积极组织申报;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育扶持。今年以来,已组织6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分别是:山东海吉雅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滕州沃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大明消毒剂有限公司、山东风轮轮胎有限公司、山东安丽恒温有限公司、滕州瑞元香料有限公司。 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发展情况 按原统计口径统计,滕州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67家,其中机械制造产业42家、电子信息产业19家、精细化工产业47家、新材料产业27家、资源与环境产业17家、生物医药产业3家、其它12家。按照今年省下发的新的统计口径,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主要包括以“四新一海”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山东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确定的十大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我市属于新口径的企业大约120余家.因省科技厅修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口径,暂无今年1-4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数据。 三、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情况 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申请专利180件,其中发明专利38件;授权专利115件。我市每个高新技术企业均拥有3项以上专利技术,多数企业主持或参与制定行业技术标准。立足营造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良好氛围,4月26日在龙泉文化广场举办了“山东省暨枣庄市‘4.26’第十一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广场活动和中国(枣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滕州国家知识产权强市揭牌仪式”,国家知识产权局材料发明审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它的核心是信息学。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ERP、GPS、RFID等,可以从ERP知识与应用、GPS知识与应用、EDI的知识与应用中了解和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 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如城市规划、城市产业机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城市职能、城市交通、城市建筑、城市管理、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正面影响,同时也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最初的产业革命和城市化发展;汽车的普及,则引起了城市郊区化。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导领域。现代信息技术正以其它技术从未有过的速度向前发展,并以其它任何一种技术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介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是学习活动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作为协作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实践工具。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高级思维训练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从目前大家更多关注电脑、网络、网上学习的操作模式等,发展到利用信息技术培养的高级思维能力,构建知、情、意融合的高智慧学习体系。 二.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G) 蜂窝移动通信是采用蜂窝无线组网方式,在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通过无线通道连接起来,进而实现用户在活动中可相互通信。其主要特征是终端的移动性,并具有越区切换和跨本地网自动漫游功能。蜂窝移动通信业务是指经过由基站子系统和移动交换子系统等设备组成蜂窝移动通信网提供的话音、数据、视频图像等业务。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 世纪。1864 年麦克维斯从理论上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1876 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900 年马可尼等人利用电磁波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取得了成功,从此世界进入了无线电通信的新时代。现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开始于20 世纪20 年代初期。1928 年,美国Purdue 大学学生发明了工作于2MHz 的超外差式无线电接收机,并很快在底特律的警察局投入使用,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可以有效工作的移动通信系统;20 世纪30 年代初,第一部调幅制式的双向移动通信系统在美国新泽西的警察局投入使用;20 世纪30 年代末,第一部调频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诞生,试验表明调频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比调幅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更加有效。在20 世纪40 年代,调频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逐渐占据主流地位,这个时期主要完成通信实验和电磁波传输的实验工作,在短波波段上实现了小容量专用移动通信系统。这种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频率较低、话音质量差、自动化程度低,难以与公众网络互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上的需求促使技术快速进步,同时导致移动通信的巨大发展。战后,军事移动通信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民用领域,到20 世纪50 年代,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相继成功研制了公用移动电话系统,在

华为企业文化分析

华为企业文化: 一、民族文化、政治文化企业化: 华为把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分解为可操作的标准,来约束和发展企业高中层管理者,以高中层管理者的行为带动全体员工的进步。在号召员工向雷锋、焦裕禄学习的同时,又奉行决不让“雷锋”吃亏的原则,坚持以物质文明来形成千百个“雷锋”成长且源远流长的政策。 二、双重利益驱动: 坚持为祖国昌盛、为民族振兴、为家庭幸福而努力奋斗的双重利益驱动原则。 三、同甘共苦,荣辱与共: 团结协作、集体奋斗是华为企业文化之魂。成功是集体努力的结果,失败是集体的责任,不将成绩归于个人,也不把失败视为个人的责任;一律同甘苦,除了工作上的差异外,华为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上下平等,不平等的部分用工资形式体现。自强不息,荣辱与共,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华为基本法》所总结的七条核心价值观。 华为企业文化的特点: 一、远大的追求,求实的作风 以华为公司的远大追求为例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 实现顾客的梦想,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2)在开放合作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和创造性地发展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 和产品。 (3) 以产业报国、振兴民族通讯工业为己任。 二、尊重个性,集体奋斗 不搞偶像崇拜,不推崇个人主义,强调集体奋斗,也给个人以充分发挥才能的平台。高技术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突破性的创新和创造力实质上是一种个性行为。这就是要求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个性。在组织上,特别是科研和营销组织上采取团队方式运作;在工作态度考评上强调集体奋斗、奉献精神;在工资和奖金分配上实行能力主义工资制,强调能力和绩效;在知识产权上,要保护个人 的创造发明;在股权分配上强调个人的能力和潜力。

信息技术企业发展.doc

信息技术企业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发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是其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在经济转型的时期,原有的通过能源与规模的扩大来换取企业发展的模式已经逐渐的被淘汰。早未来的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下,作为人类科技进步的产物,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与价值也会不断地得到凸显。是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解决好信息技术与企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是一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的大事。本文在参考相干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两者关系的解决方案与关系内涵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企业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 在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应该说,信息技术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包括,企业新的产品的研发,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企业的日常运营与管理,都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更发水平的提升。在科技不断成长的时期,谁具有了信息技术的主动权,谁就具有了市场竞争与成长的主动权。因此,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体系中,建立新常态的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机制,将会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信息技术的成长也离不开企业的助力 在信息技术的成长进程中,经历一个不竭摸索与实践的进程是不可避免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企业可以及时的反馈在应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改进进一步提供方向。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不断地聚焦企业发展过程中所

存在的信息应用的新问题。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来自于企业等市场参与主体的扶持。如果研发出来的信息技术仅仅停留在实验室的理论阶段而没有得到实际的推广与应用,那么信息技术的本身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面对技术应用与发展的蓝海,技术研发机构与部门,应该不断的聚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的问题与挑战,借助科技的力量将企业的发展抬至一个发展的新高度是未来科技发展与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3.在信息技术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中,还需要解决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具体来说,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产业的性质与特点不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也不尽相同。是以,在企业举行信息技术的特别是新技术的利用过程当中应当做到两个同一。一个是企业的成长需求与信息技术所供给的功效相统一。另一个是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应当做到利用过程当中的实际的同一。举例来说,在我国南方一些中小企业信息应用过程中就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应用过剩的现象与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运营负担。同时,也无益于信息技术的成长与发展。因此,面对企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两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彼此市场潜力的博弈,从统筹学上来看,更是一种市场的双赢,企业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成长也必要相关企业的撑持,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二、信息技术应用与企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在信息技术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向科技要生产力,要效益几乎成为了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协调好信息技术应用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已经作为

高新技术企业概念界定

概念界定 概念界定 20 世纪80 年代初,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率先在美国被提出,并在随后获得各国学者广泛认同和应用。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尽相同,加上高新技术高实效性的特点,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义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 在界定高新技术产业范围的基础上,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问题可以从2008 年国家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来加以界定,《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需满足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1)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企业的产品(服务)应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3)企业职工队伍技术人员所占比例。文件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应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4)收入构成。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5)科研投入。根据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的不同,规定企业在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最低不能少于3%,且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6)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相关规定。 因此,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是指在国家颁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居民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 根据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概念的界定,本论文研究选择的是研究开发密度较高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是运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生产性能及功能优异和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成本领先分析 根据波特的理论,成本优势是企业可能获得的竞争优势之一,基于此,许多企业将成本管理提高到了战略的地位,制定了成本领先的目标,加强了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规划。尽管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很多,但从战略的角度来看,主要有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应。 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常常受制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产生于以不同的方式和更高的效率来进行更大范围活动的能力;产生于更大的销量中分摊无形成本和研发费用的能力;也产生于随着一项活动的扩大,支持该项活动所需基础设施和间接费用的增长低于其扩大的比例。规模经济的关键是需求要有价格弹性,然而,高新技术产品的创新程度很高,具有较强的垄断性,没有完全替代品,因而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价格和销量之间缺少必然的联系。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品的供求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顾客无从得知什么样的价格才是合理的,所以降价并不一定能带来销量的增长,规模经济效应也就无从发挥。 学习曲线是企业获取成本优势的又一重要因素。一项价值活动随着学习而导致其效率提高,随着时间的累积其成本会下降。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本降低的机制包括劳动效率的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提高和原材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案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信息技术的定义; 2、通信技术的定义; 3、电子计算机技术; 4、微电子技术; 5、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6、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是教材上的第二课,是第一节课的一个延生和继续,也是为第三节课的知识点做了一个引入作用。而本课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可以操作的机会较少。所以本课引入有趣的视频资料注重教学重点的讲解,而在其他非重难的知识点上降低重视度。本课的重点是: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难点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学生的学习态度良好。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课,了解了信息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信息技术的定义; 2、理解信息技术所包含的三个方面; 3、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讨论并发言的学习习惯,找到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活动任务的完成,以及小组讨论,学生理性地表达感受以及认识知识点。

2、学生能过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遇到学习方面及其他方面的问题。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定义;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在看的过程中仔细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展示故事,学生认真观看故事,思考问题) 师:看完了没有 生:看完了 师:好,看完了之后我想问问大家,这个故事中的乘客最终获救是因为什么? 生:手机,手机发送的信息 师:手机,也有同学说是这个手机发送的信息。那么,我想问问同学们如果当时没有手机,也没有发送求救信息,那么结局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生:全部都死掉了 师:而且会在外界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吧? 生:对 师:那么,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手机的重要性,发信息的重要性 师:对,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来总结一下就是说明了信息及信息技术工具的重要性。 (展示:说明了信息及信息技术工具的重要性。) 二、授课(25分钟)设计意图:故事导入,引起学生注意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

Google 公司之企业文化分析

Google 公司之企业文化分析 说到分析企业文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Google公司。我的哥哥在Google公司实习三个月后所取得的一切让我对Google公司有了一种特殊的赞赏和膜拜。不论是对员工福利的细致考虑还是对人才的鼓励支持,都让这个公司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下面我就从观测企业文化的几个维度来分析一下Google公司的企业文化。 创新遇险能力: 此处细讲创新。Google公司于1998年9月7日以私有股份股份公司的形式成立,以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目前被公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提供简单易用的免费服务。公司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拥有最多数量的使用者,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其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和简单实用,以满足顾客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它先后推出Google搜索、Google Web API、Google Book Search、Gmail、Gmail离线访问应 用、Blogger、adsense、Orkut、Google Notebook、Picasa、Chrome 浏览器等三十多项应用产品。而在2007年,它还收购了Android公司,致力于系统开发系统手机操作系统。 公司注重鼓励员工大胆创新,办公楼内随处可见白色书写板,以方便员工随时记下各种新创意。一位Google产品经理对此表 示:“你坐在办公室时,灵感不一定会来,或许就在你走动时,灵感就会如期而至。” 科技创新步伐的大步迈进使其不断接近并占领高技术领域的制高点。 人文导向: Google公司对员工的服务细致入微,Google公司可以不给老板专门的办公室,但却有给钢琴爱好者专门设立的钢琴房。更不可思议的是,有人曾提出公司应该提供游泳的环境,但实际上公司的地盘不大,怎么解决呢,终于有人发现有一种健身仪器叫游泳机,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