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适宜技术讲义

适宜技术讲义

适宜技术讲义
适宜技术讲义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讲义

第一节中医药适宜技术简述

一、概论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现代医学认识“中医适宜技术”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中医民间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特点

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为具有“简、便、效、廉”是中医传统特点之一。同时简便效廉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有人说什么叫中医“简便效廉”就是中医的概念。

三、分类

针法类:针刺疗法是属于针法类。“针”即是指针刺,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体针、头针、耳针、足针、梅花针、火针、电针、穴位注射、小针刀疗法等。传统医学对疑难病治疗常以针罐齐施、针药并用、内外同治获得最佳疗效。“针刺疗法,重在得气,得气方法,提插捻转,虚实分清,补泻适宜”。针法类包含体针疗法、放血疗法、头针疗法、耳针疗法、足针疗法、腕踝针疗法、梅花针疗法、火针疗法、电针疗法、穴位疗法、针刀疗法、艾灸疗法、火罐疗法、刮痧疗法等。

灸法类:“灸”是指艾灸,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点燃后直接或间接在体表穴位上熏蒸、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驱邪、行气活血、驱寒逐湿、消肿散结等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法。艾灸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而且也能够延年益寿。“人于无病时常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命门、中脘、神阙等穴,亦可保百余年寿也”。艾灸神厥穴可使人延年健康。

按摩疗法也属于“手法类”,其中包括头部按摩、足底按摩、踩跷疗法、整脊疗法、捏脊疗法、背脊疗法、按摩疗法、拨筋疗法、护肾疗法、按揉涌泉穴、小儿推拿疗法、点穴疗法等。按摩足底的涌泉穴能够起到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功效。

中医外治疗法:也叫外治疗法,包括刮痧疗法、灌肠疗法、火罐疗法、竹灌疗法、药摩疗法、天灸疗法、盐熨疗法、熏洗疗法、药浴疗法、香薰疗法、火熨疗法、芳香疗法、外敷疗法、膏药疗法、中药蜡疗、敷脐疗法、蜂针疗法等

第二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理论基础

中医传统疗法有着较深的理论基础,它与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中医脏腑学说:脏腑,古代称为“藏象”。藏是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指征象或形象,这里是指内脏的生理、病理所表现于外的征象。

二、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络。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筋脉肌肤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中医体质辨识理论:中医对体质的论述始于2000多年以前的《黄帝内经》,但长期以来,有关中医体质内容,仅散见于一些医著和文献,并未形成专门的学科体系。2009年国家组织有关专家开始从事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并逐步确立了中医体质理论体系,确定了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不同体质类型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病理反应状态、发病倾向等方面各有特点。

中医适宜技术与现代物理学

中医理疗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经络理论为指导的外治法,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同时我们又是自然界中的一份子,早在人类远古时代,人们就会利用自然带来的阳光、温泉水、冷水治疗疾病,强身健体。中医理疗是通过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过人体局部直接作用,和对神经、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从而调整了血液循环,加快了新陈代谢,促进对细胞组织的修复,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病理过程,达到治病目的。常用的物理因素有电、光、声、气、磁、温度和机械力等。电疗分直流电、低频电、中频电、高频电和静电等疗法,光疗分红外线,远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和激光等疗法。

第三节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

(一)感冒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三)麦粒肿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

(四)急性结膜炎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介绍

(五)牙痛

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

(六)急性咽痛

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

(七)落枕

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

按摩:疼痛部位

刮痧:疼痛部位

(八)急性胃痛

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

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

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

(九)痛经

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

艾灸:关元、中极

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

(十)急性腰扭伤

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

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

刮痧:疼痛部位,委中

第四节针刀疗法

针刀疗法是遵循《黄帝内经·素问》关于“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的古训,结合现代局部解剖和层次解剖知识,采用各种带刃针具进行刺激、切割、分离等的临床操作。本疗法可达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止痛除痹的治疗目的,主要用于下述疾病的治疗:

1.各种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

2.部分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骨性关节炎等。

3.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慢性积累性损伤、肌紧张、损伤后遗症。

4.某些脊柱相关性内脏疾病。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定位

由轻到重触诊病变部位,确定痛点的部位及层次,用指甲压痕或染色剂标记。

(二)消毒

用碘伏作局部皮肤消毒,铺无菌孔巾。

(三)麻醉

以皮肤标记的痛点为中心,0.25%利多卡因2毫升局部逐层浸润麻醉。

(四)进针

术者带无菌橡皮手套,左手拇指指端垂直按压进针点,右手持针点刺进入皮肤,穿过皮肤时针下有种空虚感,是进入脂肪层的感觉,再缓慢刺入出现第二个抵抗感时,针尖达到筋膜表面,再用力点刺即突破筋膜进入肌肉。

(五)松解

根据治疗需要,用针刀在不同的解剖层次进行点刺、切割、剥离。如在筋膜层减张可用针刀在筋膜表面散在点刺3~5针。作条索状粘连松解可沿纵轴方向连续进行线性切割。

(六)出针

完成治疗操作后,拔出针刀的同时,用无菌辅料覆盖针孔,术者拇指端垂直按压1~2分钟,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封闭针孔48小时。

二、常见疾病的针刀疗法

(一)项痹病(颈型颈椎病)

此处仅介绍项痹病中的颈型颈椎病。患者有急性损伤或慢性积累性劳损史,头多向一侧偏歪或反复落枕,颈部活动受限,颈背部疼痛,酸胀、发僵,头颈部活动时有弹响声或钙化组织摩擦音,晨起不适感较重,颈枕部肌肉筋膜韧带附着点处,多有压痛及条索状物,X线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小、变直或反张,项韧带可有钙化,椎体呈增生性改变。

治则治法】

舒筋活络,通痹止痛。针刀松解增生、肥厚、变性、粘连的软组织。

【操作步骤】

1.患者坐位或俯卧位,头前屈曲30°定点。治疗点选在病变椎体上、下棘突间及两侧旁开1~1.5厘米处,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先切开病变椎体棘突上下缘的棘间韧带,然后刺入达关节突关节囊。刀口线与颈椎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皮肤,刺破深筋膜,刀口线调转90°角,纵切3~5刀出针。如:横突结节有损伤点,针刀刀口线与颈椎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横突后结节外侧面,针刺到达骨面后将刀口线调转90°。在横突末端上、下边缘处松解3~5刀,松开部分横突表面的深筋膜。出针后用无菌辅料按压针孔1~2分钟,封闭针孔。

2.手法辅助治疗

患者坐位,以第4颈椎棘突右偏为例,颈前屈20°~25°,左偏35°,右旋转45°。术

者站于患者背后,左手拇指固定偏移棘突,其于四指置于患者左侧头枕部。右手扶持在下颌部或左面部,在右手向右上方向旋转的瞬间,左手拇指将棘突轻推向左侧,常可听到“咯嗒”声,拇指下有轻度移位感。

患者仰卧,针刀术后先做颈后肌群放松手法。随后术者一手握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托住枕部,在轻度拔伸下缓慢摇动2~3下,让患者充分放松,术者一手轻拿患者颈后部,拇指按压于错位颈椎横突处下方作为固定支点,另一手托住颌颊部作一个复位力点,缓慢使头部旋转至最大角度时,托颌颊部的手和固定错位支点拇指同时稍加力(闪动力)按压,常可听到关节复位声。

【特别提示】

1.针刀在颈部剥离松解治疗时,必须熟悉解剖位置,不可刺入过深,切忌损伤椎动脉和脊髓。

2.摸索进针,小心剥离。

(二)项痹病(肩胛提肌劳损)

此处仅介绍项痹病中的肩胛提肌劳损。患者长期低头,有急性损伤史或慢性劳损史。肩胛提肌在颈2至颈3横突的起点或肩胛骨止点处疼痛,肩胛提肌紧张,以上部位可有压痛点。尤以肩胛骨内上角压痛显著。上肢后伸,并将肩胛上提或内旋,引起疼痛加剧,或不能完成此动作。颈、肩胛骨X线片可排除骨性异常。

【治则治法】

理筋减张,解痉止痛。对肩胛提肌起止点采取减少张力为主,分离粘连为辅的针刀微创松解术。

【操作步骤】

患者俯卧位或坐位头部微前曲。如压痛点在肩胛骨内上角的边缘,将刀口线方向和肩胛提肌纵轴平行,针体和背平面成90°角刺入,达肩胛骨面。先纵行剥离,后将针体倾斜,使其和肩胛骨平面成130°角。刀刃在肩胛骨边缘骨面上作纵向切开剥离,l~2次即可出针。

如压痛点在颈椎棘突旁,即在棘突旁压痛点处进针刀,刀口线方向和颈椎纵轴平行,达到深筋膜层,点刺3~5次后,出针,无菌敷料按压针孔1~2分钟。

术毕,医生一手压住患侧肩部,一手压于患侧枕部,牵拉肩胛提肌1~2次。

【特别提示】

1. 针刺范围不能过大。在肩胛骨内上角进针刀时,肩胛骨缘较表浅,应紧贴骨面延长,不能过深,防止超过肋间误入胸腔。

2.操作要轻柔,同时注意患者感觉。

(三)肩凝症

肩凝症相当于肩关节周围炎。患者40岁以上女性多见。多无外伤史(有外伤史者多为肩部肌肉陈旧性损伤)。肩部疼痛,一般时间较长,且为渐进性。肩部活动时,出现明显的肌肉痉挛,肩部外展、后伸时最为明显。梳头试验阳性。X线片示检查有时可见骨质疏松,冈上肌腱钙化或大结节处有高密度影。

【治则治法】

舒筋活络,通痹止痛。对肩关节周围痛点进行减张止痛,对局部形成的条索、结节样结缔组织增生粘连进行松解。

【操作步骤】

1.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用针刀在喙突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滑囊、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端,分别作切开剥离或纵行疏通剥离,在肩峰下滑囊作通透剥离。如肩关节周围尚有其他明显压痛点,可以在该压痛点上作适当的针刀松解,出针后无菌敷料按压针孔1~2分钟。

术后第2天热醋熏洗患肩,并服中药局方五积散加制乳香、制没药、炒苡米等。5天后,如未愈,再进行1次针刀治疗,5次为一疗程。

2.手法辅助治疗

针刀术后,让患者仰卧治疗床上,患肢外展,医生站于患侧,让一助手托扶患肢,并嘱患者充分放松。医生一手将三角肌推向背侧,另一手拇指沿胸大肌将肱骨上的附着点进行拔离,将胸大肌、胸小肌附着肌腱分开来,然后再将胸大肌(即腋窝前缘)向肩峰方向推压。再令患者于俯卧位,助手仍托患肢,医生一手将三角肌推向胸侧,另一手拇指分拔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在肱骨大结节处的止点,将各条肌腱充分拨开。此时患者外展上举可增加30°~50°,医生双手托扶患侧腕部,嘱患者尽量外展上举患肢,当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上举时,医生双手快速向上牵抖松解粘连。

针刀和手法治疗后,患者在术后当天即可开始进行爬墙、体后拉手等功能锻炼。

【特别提示】

1.在喙突处治疗时,要摸准喙突尖,指切进针,避免损伤神经血管。

2.冈上肌进针点要避开冈上切迹,防止伤及肩胛上神经。

3.在肱骨结节间沟治疗时,刀口线应平行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方向将粘连松解,勿横向切割。

(四)腰痛病(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此处仅介绍腰痛病中的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有外伤或劳损史。腰痛或向臀部放散,弯腰后直起困难,不能久坐、久立,严重时行走困难。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单侧或双侧有敏感局限性的压痛点,位置固定不移,且可触到较长的横突。弯腰试验阳性。

【治则治法】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针刀松解第3腰椎横突尖部的高应力纤维,使第3腰椎横突末端力学平衡得到恢复。

【操作步骤】

1.患者取俯卧位。在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可用针刀治疗,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即压痛点处),常规消毒以刀口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刺入,当针刀刀口接触骨面时,用横行剥离法,感觉肌肉和骨端之间有松动感时出针,以棉球压迫针孔1~2分钟。一般1次治疗即可痊愈,如1次还没有完全治愈,尚存余痛,在5天后再作1次,最多不超过3次。

2.手法辅助治疗

患者立于墙边,双足跟抵墙,医生一手托住患侧腹部令其弯腰,另一手压住患者背部。当患者弯腰至最大限度时,突然用力压背部1次,然后让患者作腰部过伸运动。

【特别提示】

操作时刀口不能离开横突骨面,防过深误伤腹腔脏器。

(五)膝痹病

膝痹病相当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于中老年人、一般都有典型的膝半蹲位受伤或反复劳损史。髌骨周围压痛,髌骨活动度小,股四头肌萎缩,屈伸受限,伸膝抗阻力试验阳性,单足半蹲试验阳性,髌骨研磨试验阳性,叩髌试验阳性。少数患者可有关节积液,浮髌试验阳性。脂肪垫增生肥厚而伴压痛、挤压痛及膝过伸痛。X线片示膝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及囊样变或关节内有游离体,关节边缘增生、胫骨平台内外髁及髁间嵴增生明显。

【治则治法】

舒筋通络,活血导滞。对髌骨周围软组织痛点及肌腱附着点处的增生肥厚部位松解减张,恢复膝关节的动态稳定。

【操作步骤】

患者仰卧位、屈膝90°,令足底放平于治疗床上,膝部痛点定位。髌骨周围的痛点和压痛点都是软组织损伤的病变部位,也是针刀治疗点。伴有髌前皮下滑囊炎者,用针刀将此滑囊的纤维层切开剥离即可,髌内外侧支持韧带痛点均在髌骨两侧边缘,用切开松解术即可。

第五节铍针疗法

铍针是针对软组织高张力状态造成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特点设计研制的器具。铍针疗法是运用铍针对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肉的切割,使筋膜腔内压力减低,筋膜表面张力降低,松解粘连,从而消除感觉神经末梢所受的刺激和压迫,缓解疼痛的一种治疗方法。现代铍针采用钛合金材料研制而成,常用于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等,具有疗效好、创口小、损伤小、无痛感等特点。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定位:触诊寻找压痛点,用指端在皮肤垂直向下做“十”字压痕,注意“十”字压痕的交叉点对准压痛点的中心。

(二)消毒:按局部常规消毒。

(三)进针:针尖对准皮肤“十”字压痕的中心,快速进针,当铍针穿过皮下时,针尖的阻力较小,进针的手下有种空虚感,当针尖刺到深筋膜时,会遇到较大的阻力,持针的手下会有种抵抗感。

(四)松解:松解是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松解的目的是减低皮神经通过的周围筋膜张力和筋膜间室内压力。所以针刺的深度以铍针穿透筋膜即可,不必深达肌层,这样可以避免出血及减少术后反应。对筋膜层的松解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一点式松解:适用于痛点局限,定位准确的病例。铍针的尖端穿过筋膜即可,患者的局部疼痛常随之消失。

2.多点式松解:适用于痛点局限但定位较模糊的病例,当铍针的尖端穿过筋膜后,轻轻上提,将针退出筋膜至皮下,稍微改变进针角度,再穿过筋膜层,可如此重复3~5次。

3.线式松解:适用于疼痛范围较大,病程较长,筋膜肥厚且肌肉张力较高的病例。线式松解其实就是沿一个方向的反复连续点刺,形成一条0.5~0.7厘米的筋膜裂隙。

(五)出针:完成松解以后,用持针的棉球或纱布块压住进针点,迅速将针拔出,按压进针点1~2分钟。

二、常见疾病的铍针疗法

(一)项痹病

此处仅介绍项痹病中的颈型颈椎病。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多因慢性劳损或急性外伤引起。由于颈项部日常活动频繁,活动度大,易受外伤,因而中年以后颈部常易发生劳损。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诊断标准。

【治则治法】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操作步骤】

1.定位:患者坐位,术者触诊寻找颈肩体表压痛点或摸到条索状硬结,常见压痛点在颈椎棘突旁、肩胛骨内上角、肩胛冈窝等处。

2.消毒。

3.进针:在标记的压痛点处行进针操作。

4.松解:针刺的深度到达筋膜后即酌情采用一点式或多点式松解手法。

5.出针。

(二)肘痛症

此处仅介绍肘痛症的肱骨外上髁炎,或称网球肘。以肘关节外侧疼痛为主要特征,多因慢性劳损致肱骨外上髁处形成急、慢性炎症所致。肱骨外上髁是前臂腕伸肌的起点,由于肘腕关节的频繁活动,长期劳损,使腕伸肌的起点反复受到牵拉刺激,引起部分撕裂和慢性炎症或局部的滑膜增厚、滑囊炎等变化。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诊断标准。

【治则治法】舒筋止痛,松解粘连。

【操作步骤】

1.定位:患者坐位,术者触诊寻找到患侧肘部体表压痛点,常见压痛点在肱骨外上髁、前臂伸肌群高点(手三里穴)。

2.消毒。

3.进针:在标记的压痛点处行进针操作。

4.松解:针刺的深度到达筋膜后即采用松解手法,当痛点在肱骨外上髁时可采用一点式或线式松解;当痛点在前臂时可采用多点式松解。

5.出针。

【特别提示】治疗后应减少腕肘关节的活动和劳作。

(三)腰痛病

此处仅介绍腰痛病中的腰肌筋膜炎。因腰部过度疲劳,导致肌肉、筋膜、韧带持续牵张,气血瘀滞,经络不通。本病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舒筋活络,活血止痛。

【操作步骤】

1.定位:患者俯卧位,术者触诊寻找腰臀部体表压痛点或摸到条索状硬结,常见压痛点在腰椎棘突旁、髂后上棘周围、腰大肌外缘等处。

2.消毒。

3.进针:在标记的压痛点处行进针操作。

4.松解:针刺的深度到达筋膜后即采用一点式松解或多点式松解或线式松解。

5.出针。

【特别提示】治疗期间患者要卧硬板床休息,注意腰部保暖。

(四)跟痛症

跟痛症是指跟骨跖面因慢性损伤引起的以疼痛、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本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多为老年肝肾不足或久病体虚,气血衰少,筋脉懈惰,加之体态肥胖,体重增加,久行久站造成足底部皮肤、皮下脂肪、跖腱膜负担过重,可在跖腱膜的跟骨结节附着处发生慢性劳损或骨质增生,致使局部无菌性炎症刺激引起疼痛。本病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版的《中医伤科学》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舒筋活络,解痉止痛。

【操作步骤】

1.定位:患者俯卧位,术者触诊寻找足跟部压痛点,常见的压痛点多在足跟下结节或结节前部。

2.消毒。

3.进针:在标记的压痛点处行进针操作。

4.松解:针刺的深度以铍针穿至跖腱膜即可,过深则会扎到骨膜出现术后不良反应。针法可采用一点式松解。

5.出针。

【特别提示】

1.减少步行和久站。

2.穿鞋以宽松为宜,在鞋内放置缓冲垫以减少足部压力。

3.肥胖患者应注意节食减肥,减轻足跟部负担。

三、禁忌症

1.局部皮肤破损及软组织存在炎症反应者。

2.有出血倾向者。

3.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

四、注意事项

1.最好采用适合的体位接受铍针治疗,同时避免在饥饿、疲劳、精神紧张、体质极度虚弱、较长时间未饮水等情况下接受治疗。如果出现晕针反应,及时处理。

2.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无菌操作。

3.在治疗时如果出现皮下出血的情况,及时压迫止血。

4.铍针的进针深度达到深筋膜即可,不宜过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第六节带刃针疗法

带刃针疗法是中医针法微型外科的一项实用治疗技术,对于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易操作、见效快、效果好,易于推广应用的特点。该项技术的适应症比较广泛,常用于治疗骨关节及慢性软组织损伤等疾病。

一、基本操作方法及常用器具

(一)基本操作方法

1.刺切:针具轴线与治疗平面垂直,针刃在治疗平面上下反复往返运动形成的切割操作称为刺切。

2.推切:针具轴线与治疗平面平行,针具向前推进完成组织切割的操作称推切。

3.铲切:针刃紧贴骨面,与骨面成20°~30°角向前推进,将附着于骨面的软组织与骨面分离,称铲切。

4.划切:针具轴线与治疗平面在50°~90°角,以皮肤进针点为支点,作针柄的摆动,使针刃在治疗平面滑动,造成治疗平面的组织切开的作用称划切。

5.撬拨:针具轴线与治疗平面在50°~90°角之间,以皮肤进针点为支点,作针柄的撬动,使针头在组织深部撬动治疗平面的作用称撬拨。

在临床治疗的实际运用中,上述这些基本操作方法分别单独或复合运用,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常用器具

带刃针疗法所使用的器械是系列带刃针具,有以下几种:

1.圆头针:针头顶端圆利光滑,针体直径有1.2毫米和1.4毫米两种。可用于软组织的钝性分离。

2.凹刃针:针刃锋利,中间向内凹入,针刃端状如月牙铲型,直径1.2毫米,刃宽1.2毫米。用于软组织的连续切割,以刺切手法操作。

3.剑形针:针形状如宝剑,刃口锋利,直径1.2毫米。用于组织划割。

4.斜刃针:刃口顶端的刃口线与针体长轴呈45°的斜角,刃口锋利,直径1.2毫米。用于对软组织的划割。

5.平刃针:刃口顶端与针体长轴垂直,刃口锋利,直径和刃口均为1.2毫米。用于骨面与软组织的分离、软组织的减张手术。

6.推切针:刃口向内凹入,刃口两端呈针状一长一短,长侧针尖较圆钝称作引导端,短侧针尖刃口锋利为切割端,针体直径1.2毫米。用于与筋膜平面相平行的组织推进切割。

7.侧刃针:斜侧方有刃,刃口锋利,刃略向内凹入,直径1.2毫米。用于与组织平面的平行划割。

8.圆尖针:针头尖而无刃,形同锥状。无切割作用,用于深部组织的探测。

9.凹刃注射针头:注射针头顶端针口状如凹刃针。用于腱鞘或表浅的筋膜切割治疗,可与注射器同时使用,故可使手术与药物注射同步完成。

二、常见疾病的带刃针疗法

(一)肩凝症

肩凝症初发表现为肩部弥漫性疼痛,日轻夜重,晨起稍微活动后可减轻。伴随肩部疼痛加重出现保护性肌肉痉挛而使肩关节活动受限,最后肩关节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关节的活动功能丧失,形成“冻结肩”。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

【治则治法】

疏通经筋,滑利关节,活血化瘀,解痉定痛。松解粘连的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以达到镇痛及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操作步骤】

1.患者根据需要取坐或侧卧或仰卧位,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手术单。

2.确定患者体征明显的压痛部位。通常在肱二头肌长头腱、喙突、三角肌或肩关节后方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3.采用0.5%利多卡因溶液在确定的治疗部位行局部麻醉。

4.依次在确定的不同治疗部位行带刃针治疗,如做喙肱韧带的松解,可选用斜刃针垂直或成一定角度刺入皮下,直至抵达喙突外缘的喙肱韧带附着处,进行骨与韧带联接处的刺切、撬拨,分离松解;再做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的松解,可垂直或稍微倾斜进针至肱骨结节间沟处,用斜刃针沿肱骨长轴方向切割数针,手术完毕后拔出针具,用创可贴覆盖针孔。(二)跟痛症

此处仅介绍跟痛症中跟前神经卡压症。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肥胖患者,主要症状是足跟底部疼痛,清晨起床或自坐位站立时疼痛,行走几步后多可缓解,不负重不痛,症状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跟骨底前内侧常有压痛,局部无红肿。X线拍片检查约半数患者可能存在跟骨骨刺。本病依据2004年北京协和医院主编的《骨科诊疗常规》进行诊断。针法微型外科学的微细解剖研究发现,足底外侧神经发出一细小神经至趾短屈肌和跖筋膜,在跟骨结节的起点绕跟骨前缘向外侧向骨膜发出分支,此神经正好在跖筋膜深面,并命名为“跟前神经”。临床上由于跟骨前缘跖腱膜的高应力可导致增生性骨刺或骨膜肌腱炎,因而会刺激或嵌压跟前神经而诱发跟痛症。

【治则治法】

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松解或切断被卡压的跟前神经。

【操作步骤】

1.患者取俯卧或侧卧位,常规皮肤消毒,铺洞巾。

2.指压法找出跟结节前压痛最明显处,予以标记。

3.采用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4.使用斜刃针于标记点垂直刺入皮肤直至深部组织,于跖腱膜、跖腱膜跟骨抵止处及腱膜下进行切割、铲切和撬拨,分离松解跖腱膜以解除对跟前神经的压迫。对个别症状较重或反复发作者,可予以切断跟前神经。

5.退针,无菌敷料包扎,术毕。

(三)偏头痛

主要症状是偏侧头痛,呈持续性钝痛或发作性剧痛,还可伴随搏动性跳痛。检查可于枕后腱弓部位找到明显压痛,压迫后可诱发症状加重。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解痉通络,祛风止痛。松解枕后腱弓以解除对神经的嵌压。

【操作步骤】

1.患者取坐位,颈部屈曲低头位。

2.枕部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手术单。

3.用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4.使用凹刃针或平刃针,经皮垂直刺入,直达枕后腱弓,使针的刃口与枕后腱弓的横行纤维垂直,进行适度刺切,以松解枕后腱弓,减轻其下骨纤维管内的压力,使得枕大、小神经的嵌压得到解除。

5.退针、创口加压止血,敷料覆盖。

(四)肘痛症

此处仅介绍肘痛症的肱骨外上髁炎,或称网球肘。是一种由于前臂伸肌反复牵拉而引起的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处的慢性损伤性骨膜肌腱炎。患者早期肘外侧疲乏酸困不适,手指活动

不灵活,以后渐次出现疼痛,严重者肘外侧呈持续性疼痛。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舒筋活血,通络止痛。通过带刃针对病变粘连组织的分离与松解,降低伸肌总肌腱的应力,解除神经血管束的嵌压,改善局部微循环。

【操作步骤】

1.患者取坐或仰卧位肘部摆放于有利手术操作体位。

2.常规皮肤消毒。

3.通过指压法确定手术部位并标记。

4.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5.使用斜刃针垂直皮肤进针,直达病灶,采用铲切、撬拨方法对骨膜肌腱及病变组织进行分离松解。

6.退针,创可贴覆盖针孔。

(五)弹响指

弹响指即屈指肌腱腱鞘炎,又称扳机指。初期患指不能伸屈,用力伸屈出现疼痛,晨起、手指劳作及用冷水后加重,稍活动或热敷后疼痛可减轻。晚期患指病变局部有硬性结节并明显压痛,患指屈伸时能感觉到跳动或弹响,严重者患指不能主动屈伸。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解筋通络,滑利关节。通过带刃针切开缩窄增厚的屈指肌腱腱鞘,消除肌腱和腱鞘的炎性反应,改善功能,缓解疼痛。

【操作步骤】

1.患者取坐或仰卧位肘部摆放于有利手术操作体位。

2.常规皮肤消毒。

3.通过指压法确定掌侧掌指关节交界处结节压痛点并标记。

4.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5.于标定的皮肤进针点使用凹刃针呈30°角进针,直达病灶腱鞘,采用推切方法对腱鞘组织进行刺切,直至使缩窄的腱鞘全部切开,患指伸屈活动障碍消失为止。

6.退针,创口无菌敷料包扎。

三、禁忌症

1.局部皮肤破损或感染的患者。

2.有出凝血障碍的患者。

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精神高度紧张的患者。

四、注意事项

1.实施该项治疗必须熟悉微型外科解剖学,否则达不到治疗效果,或可能造成损伤。

2.对于病程早期患者不宜实施该项方法治疗。

3.带刃针治疗同时要配合手法治疗或其它适宜的物理治疗效果会更好。

4.手术后创口三日内避免污染。

第七节头针疗法

“头针”是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在头部进行针刺的一种疗法,适用于中风等病症的治疗。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分区定位

为了便于分区定位,设两条标定线。

前后正中线: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的头正中连线。

眉枕线: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顶点的头侧面连线。

1.运动区

(1)部位: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后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前缘相交处,两点连线即是

(2)治疗:

①上1/5,治疗对侧下肢瘫痪;

②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

③下2/5(言语一区),治疗运动性失语等。

2.感觉区

(1)部位:运动区平行后移1.5厘米。

(2)治疗:

①上1/5,治疗对侧腰、腿痛,感觉异常等;

②中2/5,治疗对侧上肢痛,感觉异常等;

③下2/5,治疗对侧头面部痛,感觉异常。

3.足运感区

(1)部位:在感觉区上点后1厘米处,旁开前后正中线1厘米,向前引3厘米长的平行线。

(2)治疗:治疗对侧腰腿痛、感觉异常、瘫痪等。

4.晕听区

(1)部位: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

(2)治疗:治疗头晕等。

(二)针具及操作方法

针具:选用直径0.30毫米,长40~50毫米的针灸针。

操作:

1. 快速进针:包括飞针刺入及快速推进两个步骤。

(1)飞针刺入,即用一手拇、示指捏住针体距针尖2厘米的部位,沿刺激区的方向,针尖对准进针点,手指尖距头皮5~10厘米,手腕背屈使针尖距进针点10~20厘米。然后手腕突然往掌侧屈曲,使针尖冲刺进头皮下或肌层均可。

(2)快速推进,即在飞针刺入头皮下或肌层后,再沿刺激区,不捻转,快速将针推到一定深度

2.快速行针

要求快速捻转不提插。在捻转时要肩、肘、腕关节和拇指固定,以达到固定针体的目的,在固定针体的前提下,示指呈半屈曲状,用示指第一节的桡侧面与拇指第一节的掌侧面捏住针柄,然后示指指掌关节不断伸屈,使针体快速旋转(见图-7)每分钟捻针200次左右,每次针体向前后各旋转两圈,约持续捻转半分钟。每间隔15~20分钟再行针1次,行针3次后出针。

少数患者在进针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者,即不需要再行针,仅留针1小时即可。

3.快速出针

一手持棉球对准针孔附近,另一手的拇指和示指,或拇指、示指、中指捏住针柄快速往外拔出。起针后,如有明显出血,应持续按压40秒~1分钟。仅微出血者,只需按压3~5秒即可。

二、中风病的头针治疗

本病多由风痰瘀血,闭阻脉络而导致,主要表现为昏仆、肢体瘫痪、言语謇涩、口眼歪斜等。本病依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相当于西医学的脑梗死、脑出血。

【治则】醒脑开窍,疏通经络。

【操作步骤】根据临床体征和症状,分别选相关刺激区。具体操作方法参见基本操作方法。每天1次,每周连续治疗5次。

三、禁忌症

1.囟门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孕妇。

2.高热,心衰,病情危重者。

3.头皮有感染、溃疡、创伤、瘢痕者。

四、注意事项

1.血压不稳定者,必须等血压稳定后方可进行头针治疗。

2.脑出血患者,需在病情稳定、神志清醒后,开始头针治疗。

3.行针捻转时应注意观察,防止晕针等不良反应发生。

4.头皮血管丰富,注意防止出血。

第八节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是用一种特制的针具,经加热烧红后采用一定的手法刺入到人体腧穴或患处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火针作为针灸疗法中的一种特殊针法,具有温通经络、扶正助阳、祛邪引热的功效,临床可以单独或与其他针法结合应用。常用于颈、肩、腰腿、关节痛,以及带状疱疹、湿疹、白癜风、银屑病等临床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的治疗。

一、常用器具和基本操作方法

(一)常用器具

火针作为一种特殊针具,其制作的材料不同于一般毫针,根据临床的需要分为粗、中粗、细3类。细火针为针体直径不超过0.5毫米的火针,适用于面部、四肢等皮肉浅薄部位。中粗火针的直径0.8毫米,适用范围较广泛,除面部穴位及肌肉浅薄的部位外,其他部位包括四肢、躯干、所有压痛点和病灶周围均可应用。粗火针,直径1.1毫米或更粗,主要用于针刺病灶部位,如窦道、痔漏、淋巴结核、痈疽、乳痈、臁疮、腱鞘囊肿、皮肤病变等。

(二)基本操作方法

1.操作步骤:包括消毒、烧针、进针、行针、留针、出针。

确定好穴位或针刺部位以后,以75%乙醇局部消毒,以点燃的酒精灯或止血钳夹持的95%乙醇棉球为火源,左手将火源移近针刺的穴位或部位,右手以握笔式持针,将针尖针体伸入火焰的外层,根据针刺深度,确定针体烧红的长度。将针烧至通红时,迅速准确地将针刺入穴位,并迅捷地将针拔出,这一过程不超过一秒。一般情况下不留针,特殊情况需留针时,可以配合行针手法。出针后需要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火针的进针角度以直刺为多,对于疣、赘生物等可采用斜刺法。进针深度由针刺部位、疾病、体质等多因素决定。胸背部一般不超过3毫米,四肢可刺入超过10毫米。

(三)刺法

可分为经穴刺法、痛点刺法、密刺法、围刺法、散刺法等。

1.经穴刺法:根据临床表现辨证选穴,在经穴上施以火针。本法主要适用于内科疾病,针具以细火针、中粗火针为主。进针的深浅较毫针要相对浅一些。

2.痛点刺法(即点刺法):根据临床症状、辨证归经,在经络上选择一定的穴位,或在病灶部位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在该点上施以点刺。本法适用于各种肌肉、关节、神经痛,针具以中粗火针为主。进针的深度较经穴刺法可以适当深一些。

3.密刺法:是一种使用中粗火针密集地刺激病灶局部的刺法。密集程度取决于病变的轻重,病情重趋于密,每针相隔1厘米;病情轻趋于疏,每针相隔1.5厘米。主要适用于增生性、角化性皮肤疾病,如神经性皮炎等。针刺深浅要适度,一般以火针针尖透过皮肤病变组织而又刚接触到正常组织的深度为宜。

4.围刺法:是围绕病灶周围行针刺的一种刺法。其进针点多选择在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之处,主要适用于皮科、外科疾患,以中粗火针为宜,进针的间隔距离以1~1.5厘米为宜。针刺的深浅应视病灶深浅而定。有时可直接刺络脉出血,以祛除瘀滞,可促进局部红肿消退。

5.散刺法:是以火针疏散地刺在病灶部位上的一种刺法,多用于治疗麻木、瘙痒、拘挛和痛证。一般每隔1.5厘米刺1针。针具最好选用细火针,刺激以较浅为宜。

亦可分为快针法和慢针法:

1.快针法:是进针后迅速出针的一种最常用的刺法,即进针后不停留迅速出针。

2.慢针法:火针刺入穴位或部位后,留针1~5分钟后出针。留针期间可行各种补泻手法。本法主要适用于淋巴结核、痈疽、囊肿等各种组织坏死和异常增生等疾病。

二、常见疾病的火针疗法

(一)肩凝症

本病多因外伤劳损,筋脉失养;或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不能濡养筋骨;或外感风寒湿邪,脉络拘急所致。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肩关节周围有广泛的压痛,并可向颈部及肘部放射,外展功能明显受限。本病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相当于西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

【治则治法】散寒除痹,活血通经。

【常用取穴】取局部阿是穴、条口,火针点刺。

【操作步骤】选取局部疼痛点,以中粗火针加热烧红后局部点刺不留针,疼痛面积较大者,可予局部多针点刺。条口以细火针直刺,深度约为40毫米,不留针。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

(二)腰痛病

腰痛病是以自觉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多因感受外邪、跌仆损伤或劳欲过度等引起,表现为腰部重痛、酸麻、活动障碍,或见痛连臀腿,或因咳嗽、喷嚏等使疼痛加剧。本病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诊断,相当于西医学的腰部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肌筋膜炎等。

【治则治法】驱寒除湿,通痹止痛。

【常用取穴】以腰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为主。取穴为肾俞、大肠俞、委中和局部阿是穴。

【操作步骤】患者取俯卧位,背腰部皮肤充分暴露,以中粗火针快刺,深度约为20毫米。局部阿是穴可以重复点刺,每次深度6~10毫米。刺后可加火罐以除瘀血。每周2~3次,5次为一疗程。

【特别提示】注意针后防止受凉,减少腰部过度活动。

(三)腕筋结

本病是发生在腕关节背侧或掌侧腱鞘附近的囊性肿物,囊内为白色胶状液体,多因慢性劳损、外伤所致。其临床表现为在手腕背部有半球形或梭形包块,直径多大于1厘米,表面光滑不与皮肤相连,基底固定,质地为橡皮样或有囊性感,局部酸胀不适,握物或按压时可有痛感。本病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相当于西医学的腱鞘囊肿。

【治则治法】行气活血,舒筋通络。

【常用取穴】局部阿是穴。

【操作步骤】局部消毒,以中粗火针快刺,以囊肿最高处为中心,点刺肿胀隆起处3~5点,或向囊肿中心围刺。出针后,从针孔处挤出胶状物,再敷以干棉球予以包扎。

(四)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以成簇水疮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且疼痛剧烈为特征的皮肤病,春秋季节多发,多因肝脾内蕴湿热、兼感邪毒所致。其前驱症状可表现为患部灼热、疼痛等,继而皮肤出现簇集成群、累累如串珠的红斑、水疱,伴发剧烈的疼痛,多发生在腰胁部,又可见于头面、下肢等处,可伴有全身症状。日久不愈,经脉气血瘀滞,局部可遗留程度不等的疼痛。本病参照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相当于西医学的带状疱疹。

【治则治法】疏利肝胆,清热化湿,祛瘀止痛。

【常用取穴】局部阿是穴。

【操作步骤】局部消毒,以中粗火针点刺疱疹的头、中、尾部,不留针,深度6~10毫米。

可加用火罐以祛除瘀滞。较大水疱可用火针点破,使液体流出,复以干棉球擦拭。对有全身症状者,可结合其他针、药治法。

【特别提示】针后局部皮肤可予碘伏外涂,以防止感染并减少渗出。

(五)面瘫病

面瘫病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多因络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致经气阻滞,筋脉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表现为一侧面部松弛,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并被牵向健侧,不能蹙额、皱眉、鼓颊等动作,部分患者初期耳后疼痛,还可出现味觉减退或听觉过敏,甚至外耳道出现疱疹等。本病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瘫。

【治则治法】温经通络,疏风祛邪。

【常用取穴】四白、阳白、地仓、颊车、牵正。

【操作步骤】局部消毒,以细火针快刺,进针3~6毫米,不留针。

【特别提示】火针疗法在面瘫的治疗中多用在重度面瘫和面瘫恢复后期的治疗阶段。操作时避开五官和面部的神经、血管。

三、禁忌症

1.精神过于紧张的患者,饥饿、劳累以及醉酒者。

2.严重的心脏病患者。

3.患有出血性疾病者。

4.孕妇。

5.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禁用或慎用。

四、注意事项

1.操作时注意避开大血管、内脏以及重要的器官。

2.防止烧伤或火灾等意外事故。

3.体质虚弱的患者,应采取卧位。

4.须向病人交待以下内容:①针后针孔可能发红、发痒,或有高出皮肤的红点,属于正常反应。②针孔瘙痒时,勿搔抓。③当天不要洗澡,保护针孔。④穿宽松衣服,避免摩擦患处。

第九节平衡针疗法

平衡针疗法是通过针刺体表的特定反应点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临床常用于颈肩腰腿痛、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具有安全简便、一穴多病、快速见效的特点。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取穴原则

1.特异性取穴

特异性取穴主要是针对全身性疾病的取穴方法。如降压穴、降脂穴、降糖穴、感冒穴等。

2.交叉性取穴

交叉性取穴主要是指治疗部位与疾病部位的上下和左右交叉的取穴方法。如治疗臀部疾病取对侧臂丛神经支配的肩关节部位的臀痛穴,治疗肩关节病变取下肢对侧坐骨神经支配的小腿部位的肩痛穴。

3.对称性取穴

对称性取穴主要是指治疗部位与疾病部位左右对称或前后对称的取穴方法。如治疗胸部的乳腺疾病取背部的乳腺穴,治疗右侧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病变取对称的左侧肩关节相应部位平衡针穴位。

(二)持针方法

1.根据不同平衡针穴位,选择不同长度的针具。临床多选用75毫米毫针。

2.取75%乙醇棉球一个,挤干备用。

3.将棉球固定在针尖上1~2厘米针体处,右手持该处进针。该持针法在进针时不会造成针体弯曲,达到快速进针的目的。

(三)针刺方法

1.提插手法

包括上提和下插两个部分。操作中通过改变针尖的方向、角度、深浅以获得针感。主要适用于有特殊针感要求的平衡针穴位,如降压穴、降脂穴、肩痛穴等。

2.强化针感手法

指针刺深度达到要求后采用的一种捻转手法。通过拇指与示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捻动针体发生滞针,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捻动针体并出针。主要适用于病情较重、有特殊针感要求的平衡针穴位,如偏瘫穴、面瘫穴、胸痛穴、胃痛穴等。

3.一步到位手法

指针刺深度在1寸以内的针刺手法,适用于比较浅表的穴位,进针后即可出针,原则上不提插、不捻转。如明目穴、牙痛穴、踝痛穴等,症状较重时可给予轻度提插、捻转。

4.两步到位手法

指针刺深度在2寸以内的针刺手法,第一步将针尖刺入体内,第二步将针体刺入达到要求的深度。进针后即可出针,不提插、不捻转。如耳聋穴、过敏穴、痔疮穴、胸痛穴等。

5.三步到位手法

指针刺深度在3寸以内的针刺手法,第一步将针尖刺入体内,第二步将针体刺入达1~2寸,第三步再将针体刺入达2.5寸左右即可。不提插,不捻转,达到一定深度后即可出针。如臀痛穴、肩背穴、抑郁穴、偏瘫穴等。

(四)针感说明

1.触电式针感

指针刺后出现的类似电击样感觉,向远端放射。

2.放射性针感

指针刺后出现的由局部向上或向下的放射性麻胀针感。

3.局限性针感

指针刺后在局部出现的酸麻胀痛感。

4.强化性针感

指针刺后未出现以上针感,运用滞针手段,迅速获得局部酸麻胀痛的针感。

二、常见病的平衡针疗法

(一)项痹病

本病多因肝肾不足、外伤劳损、感受外邪,致气血瘀滞、筋骨失养所引起。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向上肢放射,手指麻木,上肢无力等症状。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相当于西医学的颈椎病。

【取穴】颈痛穴

【定位】位于手背部,半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即指掌关节前凹陷中。

【取穴原则】一侧颈椎病采用交叉取穴,双侧颈椎病采用双侧取穴。

【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或正坐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采用三步到位手法或强化针感手法,出现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后即可出针。

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二)肩凝症

本病多因外伤劳损、肝肾阴虚、感受外邪,致气血凝滞、筋脉失养所引起。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相当于西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

【取穴】肩痛穴

【定位】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高点连线的上1/3处,相当于足三里穴下二寸偏于腓侧

一寸。

【取穴原则】一侧肩周炎采用交叉取穴,双侧肩周炎采用双侧取穴。

【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采用一步到位手法或提插手法,出现触电式针感向足面足趾放射后即可出针。

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腰痛病

本病多因感受外邪、跌仆损伤、肝肾不足,致气滞血瘀、筋脉失养所引起,主要表现为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并伴有麻、胀感觉,腰部活动受限等。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相当于西医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取穴】腰痛穴

【定位】位于前额正中。

【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或正坐位,局部皮肤消毒后,采用两步到位手法或强化针感手法,右侧腰痛向左平刺1.5寸,左侧腰痛向右平刺1.5寸,双侧腰痛向下平刺1.5寸,出现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后即可出针。

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四)膝痹病

本病多因外伤劳损、感受外邪或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致脉络闭阻、筋骨失养所引起。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伴有关节活动受限。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相当于西医学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取穴】膝痛穴

【定位】手臂伸直,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取穴原则】一侧膝痛采用交叉取穴,双侧膝痛采用双侧取穴。

【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或正坐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采用三步到位手法或强化针感手法,出现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后即可出针。

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禁忌症

妊娠期妇女。

四、注意事项

1、对初诊者、恐惧针灸者,采用卧位,在给予强化性针感时应先从轻度针感开始。

2、当个别患者针刺部位出现不适时,可选择与其相称部位指针疗法解除不适感。

3、针刺过程中应用提插手法时,提插次数应控制在9次以内,以减少局部软组织的损伤。

中医适宜技术实施方案

考勒乡卫生院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切实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意见》,落实东乡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决定在我院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以防治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使用率和知晓率,降低农民群众看病费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的作用,使农村中医药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农民群众对于中医药适宜技术也能够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充分享受到“少花钱,治好病”的实惠。 一、成立组织 我院成立以马树德院长为组长、马麟麒、马煜博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二、项目筛选 充分利用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满足农村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中医药适宜技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所选项目必须是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尤其是目前正在使用的、疗效确切的、群众反映良好的、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技术项目;二是要安全、有效,便于掌握;三是要具有

较强的实用价值,疗效较好;四是成本要低;五是要适合农村和基层应用。确定10项适合在镇卫生院推广使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组织培训学习确定4项适合在村级卫生室推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组织培训学习。 三工作实施 1、推广方式:以集中培训为主,专家指导与自学为辅,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培训推广与临床使用相结合,确保培训与推广实效 2、设立针灸医疗科,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治疗与推广工作推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是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医学,扩大中医药服务范围,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重要举措,对开发利用中医药资源,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工作,明确责任,精心组织,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推广工作。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广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宣传工作,采用宣传栏、传单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特点及疗效,大力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知晓率、认同率,引导群众自觉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带动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3、加强建设,分期培训。卫生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定期集中进行辅

项目实施情况说明(2016年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情况说明 一、本项目的绩效目标 1、实施过程要求达到的标准或指标 (1)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小组。 (2)完善专兼职教师结构,建立高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 (3)加入全国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 (4)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筛选评价制度,组织专家筛选确定适合在基层普遍推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5)通过集中授课、临床带教、结业考核等多种方式开展适宜技术推广,对培训工作及时总结和上报。 2、项目产出要求达到的成果或指标 (1)布置工作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及人员职责,制定规章制度,提出工作计划。 (2)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及进修,营造有利于技术推广的氛围,建立医、教、研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提高临床带教能力。 (3)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的基地建设标准,加入全国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完成网络接入工作。 (4)从《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系列丛书中筛选确定适宜在本地区推广使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对本地区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进行筛选,开展安全性、有效性、适应性评价,将成熟的中医药技术转化为适宜技术进行推广。组织专家筛选确定10项左右适合在基层普遍推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作为推广项目。 (5)按照推广项目要求,配置相应教学设备。 (6)明确技术项目负责人,由负责人制作培训课件,安排具体

课时。 (7)组织人员参加全国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视频网络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开展适宜技术临床带教工作,接受基层中医药人员进修学习。 二、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 1、为确保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医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从经费保障、政策扶持等多个方面奠定了基础。 2、为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领导小组,整合中医业务骨干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技术指导小组。 3、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推广实施方案,结合当地实际,组织专家筛选和评价,确定了12项适合在基层普遍推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作为推广项目。 4、对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用房整体规划装修,购置专用教学设备。 5、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邀请上级中医药专家来院进行骨干师资培训6次,外派12人次参加上级专项培训,提高带教能力。 6、定期下派骨干师资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坐诊、会诊和举办业务讲座,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水平。 7、免费接纳14名基层医疗机构人员来院进修学习,实行“一对一”式人员带教。 8、举办中医药适宜技术专项培训5次,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和实施方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和实施方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泰顺县中医院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和实施方案为了加强我县农村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项目建设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目标 通过项目推广培训,逐步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网络和机制,全面提高我县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向基层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3年内,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推广覆盖面达到100%,村卫生室推广覆盖面达到70%以上;向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10类3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以上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类以上技术,并及时做好技术应用效果评价及反馈总结工作;同时为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1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骨干。 二、培训范围及要求 1、培训范围 泰顺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专业技术人员。

2、培训要求 为本基地培养10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每人掌握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能开展10类4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骨干1名,每人掌握不少于4类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培训内容 1、建立推广培训师资队伍及专家组 师资队伍由本院医护人员及参加了省市中医药适宜技术师资学习班的成员组成。并以师资队伍主要成员组成专家指导组。 成员:林军祥、吴立友、林碎康、季海疆、柳世海、许年彬、周春玲、周密、刘琼、蓝秀娟、齐丽花、刘月霞 专家指导组:吴立友、林碎康、季海疆 2、培训教材 按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要求使用《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浙江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手册》,《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社区中医实用技术》。 3、培训内容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泰顺基地合同选定的10类47项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县中医医院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县财政局: 我院严格按川社财2011[167]文件精神,认真研究安排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具体安排如下: 一、电教设备配置30万元; 电教设备选项及设备参数要求,祥见附件一; 二、人员培训经费20万元; 三、1、适宜技术调研经费:约3.0万元 组织我院适宜技术推广人员**、**、**、***、**、**、**、到安徽省太和县中医医院、内江市、天全县中医医院对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进行调研,项目如下:**、**银于2011年7月到安徽省太和县中医医院、**、**、**2011年10月到内江市中医医院、天全县中医医院差旅费约30000.00元 2、筛选适宜技术项目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教材、器材:约8.0万元 推广项目如下; (1)电针治疗偏头痛;(2)非药物“五联”综合方案治疗颈椎病; (3)针灸治疗带状疱疹;(4)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杜氏手法推拿治疗坐骨神经痛;(6)手法复位治疗颞颌关节脱位;(7)刮痧防治感冒技术;(8)温补法治疗慢性胃炎;(9)隔药饼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 推广小组经过研究确定前8项为推广项目,并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教材及购买器材。 推广小组编写教材及印刷费用约20000.00元 购买针灸针、电针治疗仪、神灯、颈椎牵引仪、刮痧板、艾条等器材 约60000.00元。

3、适宜技术推广小组成员的培训、经费:约2.8万元 我院推广小组派人员黄绍亮于2011年9月到省骨科医院进修学习。 ***于2011年4月到重医附一院进修学习及院内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4、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经费:约6.20万元 2011年对院内医务人员培训60人,每人培训40学时, 2012年对全县乡村医务人员培训120人次,每人培训40学时, 2013年对全县乡村中医人员进行临床实习、测试、考核,对以上项目进行总结,筛选出更加有优势的项目进行推广。 授课人员每学时经费100.0元,共约8000.00元。 学员每人每天生活住宿费用90.0元,共约54000.00元。 ***县中医医院 2011年10月18日 附件;1 视频会议音响系统设计方案 设备名称设备品牌设备型号设备规格国别数量单位 全频音箱SOUNDBOSE HV-8B 频响:70Hz—20KHz 美国 4 只灵敏度(声压级1W/1M):96dB(1W/1M) 最大声压级(在1M计算):120dB 推荐输入功率:150 to 300W 短期负载功率:300W 长期负载功率:150W 覆盖角度(水平°×垂直°):60°×60° 高频驱动器:1×1〞Exit horn loaded 低频驱动器:1×8〞 标准阻抗:8Ω 体积(高×宽×深):435×248×275mm

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方案为认真组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继承弘扬祖国传统医学,振兴中医事业,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使城乡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切实做到简、便、廉,通过中医预防保健不生病、少生病、延缓生病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原则 (一)集中设置。中医药服务科室集中设置,布局流程符合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诊疗区域。 (二)特色突出。装饰装修采用中式风格,突出传统文化特色,注重人文关怀,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 (三)方法多样。采取中医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熏洗、足浴等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开展中医药综合服务。 二、主要工作任务目标 (一)主要目标 1、集中规范建设中医药科室及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坚持中、西医相结合,中、西医并重的办院方向,不断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2、拓宽乡镇卫生院利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服务领域,运用中、西医两种方法防病治病,着重培养中医执业医师,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组织进修培训,培养年轻中医药工作继承人。

3、90%以上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并纳入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范围,使受到培训的乡村医生掌握3至5种适宜的中医药技术与方法。 4、通过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建设,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项目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药报销范围。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积极运用中医药的诊疗技术,将中医药服务有机地融入到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服务、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中,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 (二)主要工作任务 1、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对老年人和儿童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国家要求。 2、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3、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其中中医药内容的宣传栏4期以上/年、健康咨询5次以上/年、讲座6次以上/年,提供6种以上中医药健教文字资料和3种以上中医药音像资料/年。 4、广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宣传普及工作。利用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报刊(电视、广播)传播媒体、医院健康教育专栏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宣传手册》等有效载体宣传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简便有效方法。装饰装修采用中式风格,体现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行为规范体现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积石山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实施《2014年临夏州乡镇卫生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落实积石山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决定在全镇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以防治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使用率和知晓率,降低农民群众看病费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的作用,使农村中医药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不仅使乡村医生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而且农民群众对于中医药适宜技术也能够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充分享受到“少花钱,治好病”的实惠。 一、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我院成立以魏光兰院长为组长,秦风胜为副组长,董国仁、司马炎、蒲如英、魏国海、马自娟、张黎辉、蒋卫国以及辖区各村卫生室医生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任董国仁、司马炎、蒲如英、马自娟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任教老师,董国仁为培训班班主任。

二、项目筛选 要充分利用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满足农村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中医药适宜技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所选项目必须是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尤其是目前正在使用的、疗效确切的、群众反映良好的、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技术项目;二是要安全、有效,便于掌握;三是要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疗效较好;四是成本要低;五是要适合农村和基层应用。确定15项适合在镇卫生院推广使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组织培训学习,确定,8项适合在村级卫生室推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组织培训学习。 三、项目目标 到2014年九月底,按照要求设置中药房,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中医科及中医诊疗设备。到2014年10月底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覆盖率达80%;我镇卫生院中医药技术人员培训率达80%,适宜技术使用率逐步达到60%以上,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培训率达60%,确保每个村卫生室有1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接受培训,并能熟练掌握和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70%以上相关病种的患者能承受治疗费用,相关病种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在90%,80%,50%以上。 四、项目实施步骤 2014年6至2014年11月分期逐步实施: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2013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为了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我县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我局精心安排部署、分级组织实施了绛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组织实施 一是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加强项目 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为确保培训质量及推广项目工作 的顺利进行,成立了项目推广专家指导组,并明确了 职能、职责和任务。以中医院为基地,各基层单位也 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确保了项目推广工作的 组织领导。 一、科学制定项目推广实施方案。医院也按照卫生局 要求制定了项目推广实施方案,确保项目实施有序、 有效推进。 四. 是实施项目推广全面培训,确保推广工作有序推进。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结合我县农村中医药现状和实际情况,我县以县中医医院为培训基地,首先对全县各乡镇医疗机构的中医及中医爱好者进行了

培训,培训推广适宜技术项目10项以上,随后多次对全县的村卫生所人员进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并结合实际,选择性地增加了一些火罐、艾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期间严格实行签到考勤制度,培训结束后,由县项目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命题,对参培人员进行了考试、考核,合格者颁发了统一印制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合格证》。通过培训使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发放实用的中医治疗器具,我们购买了大量的火罐、针灸针、艾灸盒、艾条等实用器具以方便将实用的技术在基层推广。 二、困难问题 一是项目培训教学的教材、资料组织不够。 二是参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员欠缺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是培训的多,下去到现场指导的少,学员学完了以后能否很好的开展,并应运于临床这还是个未知数。 三、计划打算 为使基层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更好地提高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技术服务能力,对基层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 方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强化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提升区属医疗卫生单位中医药服务能力,根据《肃州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通过建立创新中医药事业发展机制,激发医务人员使用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居民使用和掌握中医药防病治病基本知识,提高社会中医素养,营造良好的中医药发展氛围,并最终为群众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二、实施原则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坚持“因人立项、广泛参与,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通过严格审核项目申报人资质、设施设备、团队协调等条件,评估医疗安全环境,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运用辩证施治原则,因人、因病、因时开展和推广适宜技术。 三、实施范围 区属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站,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证书的医务人员。 四、实施阶段

申报阶段(2013年12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有医务人员根据申报条件,在本单位同意的基础上,提交申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申报。 审核阶段(2014年1月1日-2014年1月31日):由区卫生局根据申报资料及实际工作情况,确定项目实施人(或团队)。 实施阶段(2014年2月1日-2014年10月31日):有项目实施人负责实施,区卫生局进行督查、巡查,随时了解项目进展及实施质量,作为年终项目验收依据。 验收阶段(2014年1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有区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实施进行验收,出具项目验收评估报告。合格者,拨付项目经费,不合格者,予以相应处罚。 五、项目内容 区卫生局设立以下适宜技术项目进行招标: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病技术、穴位埋线治疗相关适宜病种技术、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技术、穴位注射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技术、电针配合艾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上病下治推拿法治疗肩周炎技术操作、四步十法推拿治疗失眠技术、健脑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症技术、三步推拿法治疗不寐技术、小针刀治疗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一)答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一)答案 .单项选择题,下面有四个答案,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答案。总分 60 分,每题 4 分。 1、青黛散外用主治: ( C ) A, 积滞 B.痛经. C.痄腮. D.泄泻. 2、针刺中脘可治: ( A ) A, 胁痛 . B.感冒. C.咳嗽. D.中风. 3、风寒咳嗽选用中成药: ( D ) A, 羚羊清肺丸 . B.川贝枇杷膏? C. 二陈丸. D. 通宣理肺丸 . 4、风寒感冒主证: ( B ) 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C. 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D. 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 . 5、 痰湿阻肺选用中成药: ( C ) 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 6、 风热感冒主证: ( A ) 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C. 年老或体虚、 恶风寒、 或发热、 倦怠无力 D. 发执恶风、 头身困重、 胸脘痞闷 2、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 7、视物眩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属那种证型眩晕。 A, 肝阳上亢 . B .心脾两虚 . C .肝肾不足 8、 饮食停滞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 C ) A, 三九胃泰颗粒 . B .四君子汤 9、 脾胃虚寒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 A, 三九胃泰颗粒 . B .四君子汤 10 、八纲辨证中,哪一种是总纲: A,表,里. B.寒,热. D ) 、痰浊中阻 C. 保和丸 . D. 附子理中丸 . D ) C ) C.阴, .阳 C. 保和丸 . D. 虚, D. 附子理中丸 A,20. B.15. C.28. 12 、寒凝血瘀型痛经使用中成药: ( B. 益母草膏 . D..27. A ) A, 艾附暖宫丸 . 13 、浮脉的特点: A .轻取即得. C.元胡止痛片 D. 宁坤养血丸 A ) B. 浮大满指 14 、固摄作用是哪一和物质的功能( B ) A .血 B 气. C.津液 15 、痰饮的形成与哪三脏密切相关( C ) A,心,肝,肾. B.心,肺,脾. 、填空题。总分 30 分,每空 1 分。 1、中医区别于西 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整体观念。 C.浮散无力 D. 浮大中空 D. 痰液 C 肺,脾,肾 D. 肺,肝,肾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强化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提升区属医疗卫生单位中医药服务能力,根据《肃州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通过建立创新中医药事业发展机制,激发医务人员使用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居民使用和掌握中医药防病治病基本知识,提高社会中医素养,营造良好的中医药发展氛围,并最终为群众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二、实施原则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坚持“因人立项、广泛参与,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通过严格审核项目申报人资质、设施设备、团队协调等条件,评估医疗安全环境,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运用辩证施治原则,因人、因病、因时开展和推广适宜技术。 三、实施范围 区属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站,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证书的医务人员。 四、实施阶段 申报阶段(2013年12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有

医务人员根据申报条件,在本单位同意的基础上,提交申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申报。 审核阶段(2014年1月1日-2014年1月31日):由区卫生局根据申报资料及实际工作情况,确定项目实施人(或团队)。 实施阶段(2014年2月1日-2014年10月31日):有项目实施人负责实施,区卫生局进行督查、巡查,随时了解项目进展及实施质量,作为年终项目验收依据。 验收阶段(2014年1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有区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实施进行验收,出具项目验收评估报告。合格者,拨付项目经费,不合格者,予以相应处罚。 五、项目内容 区卫生局设立以下适宜技术项目进行招标: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病技术、穴位埋线治疗相关适宜病种技术、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技术、穴位注射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技术、电针配合艾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上病下治推拿法治疗肩周炎技术操作、四步十法推拿治疗失眠技术、健脑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症技术、三步推拿法治疗不寐技术、小针刀治疗相关适宜疾病、熏洗疗法治疗相关适宜疾病、针刺治疗相关适宜疾病、拔罐治疗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资料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资料 0h

目录 第一章推拿基本知识……………………………1-2页 第二章推拿的手法………………………………3-7页 第三章推拿的手法………………………………8-13页 h

第一章推拿基本知识 一、推拿的基本素质与要素 推拿医生的三项基本素质:良好的医德、健康的体魄、过硬的功夫。 推拿医生的临床三要素:诊断要明确、经穴要准确、手法要得当。 二、推拿时的几点注意 1、态度和蔼、严肃、要有同情心,要及时与患者交流,详细向患者交代治疗中的反应和禁忌事项,以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心情。 2、医生要保持仪表端正,应洗手,剪指甲,冬天要暖手后再施术,体位要端正,除小儿推拿外,医生不可坐位。施术中不允许吸烟,食点心,不允许与患者开玩笑或有刺激性的谈话。 3、手法要得当:不过猛、不过重、不浮躁。 三、推拿后的反应 推拿后患者都有一些反应,如疼痛等症状加重或疗效非常明显,疼痛症状似乎完全消失等,这些都是推拿后常见的反应,要及时告诉患者,解除患者的误解。我们把这些反应归纳为三期:不适期、轻快期、疲倦期,取得疗效后可再分为两期:恢复期,痊愈期。 四、推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症:1、运动器官疾病:常见的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肢体关节病,肩与关节软组织损伤,脱位,瘫痪(偏瘫和截瘫)。2、内科疾病:胃痛,胃下垂,腹泻,糖尿病,失眠等。 3、儿科疾病:泄泻、疳积、发热、惊风、夜啼、盗汗、遗尿、肌性斜颈、小儿脑瘫等。 (二)禁忌症:1、有结核菌、化脓菌引起的运动器官病症不宜进行推拿。2、癌症一般不做推拿。3、皮肤病,正在出血的肢体部位不宜推拿。 1h

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精选3篇)

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精选3篇) 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 时间一晃而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告一段落了,回首这段不平凡的时间,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有不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工作总结吧!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工作总结的开头该怎么写吧,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1 根据《**西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精神,**县中医院在县卫生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认真开展了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的各项工作,根据项目要求,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师资培训 从今年年初开始,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认真制定了《**县中医医院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实施方案》,从3月1日起至4月30日先后选派8名中医药技术骨干赴**西中医学院参加师资培训,采取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脱产培训,理论学习15天,实践操作15天,并在**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市中医医院进行实践操作培训,全部取得优异成绩,考核合格。 二、项目实施情况 我院按照《**西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制定了《**县中医医院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

技术培训推广实施方案》,围绕“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100%”的目标,狠抓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人员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从6月1日开始,对全县10个乡镇卫生院和178个村卫生室的182名中医人员分六期共42天时间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工作,培训内容以《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和《25个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为主要依据,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筛选部分项目,采取集中培训形式,通过理论讲授,观看教学录像资料,临床实践等方式,让每位学员熟悉并掌握25个常见病的针灸、推拿、刮痧技术。西医人员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重点学习培训《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以及《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基本要求》有关内容,使其通过培训能够为广大群众开展中医药服务。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我县中医人员的中医理论水平和用中医中药医疗疾病的技能,将进一步解决全县广大群众的看病问题,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让广大的群众受益。 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2 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为了推进医院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医院精心安排部署、组织实施了基层中医院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现将该项目工作总结如下:

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资金

就 关于2012-2014年中央转移支付 中医药项目资金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就按照吉中医药发【2014】113文件,关于印发《2012-2014年吉林省实施中央转移支付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项目绩效管理和考核督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对我院开展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自查工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我院成立了项目实施工作自查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负责项目自查的全面工作、副组长由副院长担任,负责项目自查工作具体督导,成员由财务科长和各相关人员组成,负责资金使用、信息、档案、文件等核对工作,按照《2013年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和《就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对项目的实施情况逐项进行了自查工作。我院能够严格按照下达项目内容实施工作,保证工作质量和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已投入资金5万元用于改善中医药诊疗环境,将中医药科室集中设置,能够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一体的中医药服务;投入5万元用于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水平,

能够开展针灸、推拿、刮痧、熏洗等多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投入近3万元购进了投影仪、计算机等设备开展宣传讲座、培训和网络建设;投资7万元购进各种中医药诊疗设备,提高了诊疗水平,能够更加有效的为当地居民的开展中医药服务;对辖区每个卫生室配备了1000元的简易中医治疗设备,提升了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 (二)项目基本情况 1、中央财政拨款、财政配套资金共计资金25万元,目前完成下达资金25万元,现已全部落实到位。。 2、一年来,按照项目实施的要求,项目工作已全部完成,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极大的改善了中医诊疗环境,充分发挥了基层中医药人员主力军的作用,中医诊疗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中医药的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和多发病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明显提高。群众反映良好,医院形象进一步提升。 二、项目执行情况 1、乡镇卫生院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能力建设项目 我院严格按照项目内容要求,向卫生局提出项目申请,主要用于改善中医诊疗环境;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水平;配备用于连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的计算机系统、投影仪等设备,开通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

中医院适宜技术项目工作总结(1)

中医院适宜技术项目工作总结Summary of appropriate technology project in TCM Hospital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中医院适宜技术项目工作总结 前言: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 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 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 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 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中医院紧紧围绕中医药特色优势主题发挥,进一步强化 医院内涵建设,在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基础上,大力推动中医适宜技术走进临床科室。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我院启动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工作,筛选适宜项目,严格目标考核,大力组织推广,以进一步提高卫技人员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防病治病能力,不断推进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最近几年年以来,我院积极出台管理办法,鼓励临 床科室在遵循科学、安全、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条 件下,积极申报本科室特色优势诊疗技术。经过医院组织专家进行严格的初筛、审核:大牵引复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注射法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技术等中医适宜技术开始走进医院临床科室。

二、我院中医药适宜技术紧紧围绕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防治实际需要,安全有效、切实可行,注重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传统优势。医院对临床科室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进行详细的登记备案、建立了专门的技术档案,并将适宜技术临床开展情况纳入医院质量控制考核体系,对其临床应用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应用情况的评估检查。医院明确要求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临床科室要严密监测患者动态、妥善保管技术资料、定期总结、不断完善,以期形成本科室特有的中医药优势适宜技术,为鼓励和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走进临床,医院专门设立“中医药优势适宜技术”专项基金,组织医院学术委员会对已开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中医药优势适宜技术进行评价并给予适当奖励,同时,医院还将把中医适宜技术开展情况纳入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计入医师考核档案,并作为科主任任职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全力推进开展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做到边建设、边总结、边推广应用,项目工作进展顺利,逐步探索了一套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四、下一步工作: 1、是要进一步强化对项目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

ⅩⅩ县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 为了加强我县农村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省、市、县卫生主管部门及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目标 通过项目推广培训,逐步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网络和机制,全面提高我县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本项目结束后,使我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二、培训范围及要求 1、培训范围 ⅩⅩ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及全科医师。 2、培训要求

培训结束后,中医院、乡镇卫生院人员每人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每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培训内容 1、培训教材 使用国家中医管理局统编培训教材《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培训具体内容见ⅩⅩ县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内容(见附件一)。 4培训周期及时间 每年举办一次培训学习班,具体培训时间见开班通知。 四、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由我院名老中医及参加了全省中医药适宜技术师资学习班的成员组成。并以师资队伍主要成员组成专家指导组。 五、培训实施与组织管理 由ⅩⅩ县卫生局负责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的宣传、培训学员的组织及培训的监督、检查工作。由ⅩⅩ县中医院具体负责培训实施工作,包括学员报到、整理培训教学、学员管理及考试考核等。 教学安排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试题及答案

韩店中心卫生院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穴位热敷现象不包括() A、透热 B、扩热 C、传热 D、散热 2.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是()。 A、三阴交 B、渎鼻 C、足三里 D、外膝眼 3.雷火灸的作用不包括() A、活血化瘀 B、祛风除湿 C、消肿止痛 D、通络散结 4.钩活术疗法中局部放血目的是() A、祛瘀生新 B、活血散结 C、消肿止痛 D、活血化瘀 5.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针刺() A、中枢神经靶点 B、外周神经靶点 C、交感神经 D、副交感神经 6.带状疱疹常选用以下哪项疗法() A、平衡针 B、火针 C、铍针 D、雷火灸法 7.热敏灸疗法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可分为() A、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温和灸。 8.钩活术疗法中进针钩治中不包括() A、钩治 B、割治 C、挑治 D、灸疗 9.头针疗法中治疗对侧下肢瘫痪选择的区域()

A、运动区上2/5 B、运动区中2/5 C、运动区上1/5 D、运动区中1/5 10.下列不属于头针疗法禁忌症的是() A、孕妇 B、囟门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 C、70岁以上的老人 D、心衰患者 11.火针疗法中细火针的直径() A、0.5mm B、0.8mm C、1.1mm D、1.5mm 12.火针疗法中散刺法常用于() A、头晕 B、心悸 C、呕吐 D、麻木 13.腕筋结常用的取穴是() A、神门 B、列缺 C、内关 D、阿是 14.腹痛为主的患者常选用雷火灸中() A、雀啄法 B、小回旋法 C、摆阵法 D、螺旋灸法 15.铍针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是() A、定位 B、消毒 C、进针 D、松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针灸是和的合称。 2. 中医六腑是指:、、、、、。 3.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4.毫针的结构分为5个部分: 、、、 、。

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南城县中医院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 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江西省卫生计生委(赣卫中医字【2014】27号)《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中央财政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工作任务方案的通知》中的附件5《江西省2014年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任务方案》要求,我县上唐镇中心卫生院和徐家镇中心卫生院及60个村卫生室被列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单位,南城县中医院为项目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单位。为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如期完成项目工作任务,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南城县中医院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具体方案内容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各项工作如期完成,专门成立南城县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由邱晓峰院长任组长,李志春、周家麟、胡文进、程冬耕、郑政春、张志强为副组长,成员由丁应发、宁小平、邓晓升、郑先发、敖亚红、宁建华、邓文娟、王武、李政、李一凡、李国梁、余欢组成。下设3个工作组:1.中医诊疗环境改造工作组(王武、李一凡)2.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组(丁应发、宁小平、邓晓升、郑先发、敖亚红、宁建华、邓文娟、余欢) 3.中医药诊疗设备和适视频网络工作组(李政、李国梁、余欢)。 二、项目分工和内容 1、中医诊疗环境改造工作组

将中医药科室集中设置,内容:两端通道口门脸,诊疗室桌、椅、科室牌、医生简介牌、灯具、诊室内外环境装修,同时设置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宣传栏,向群众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形成中医药特色浓郁、装修装饰风格明显的中医药文化氛围,集中开展养生保健,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 2、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水平工作组 由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组组织2所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和辖区乡村医生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重点加强一般针法、灸法、推拿、刮痧、拔罐、敷熨、熏洗、耳针中至少6种技术的开展与规范化操作。 3、在2所中心卫生院健教室配备用于连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的计算机系统、投影仪等设备。 4、配置中医诊疗设备: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配备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为农村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 5、中央财政按照每个项目单位标准给予村卫生室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补助,主要用于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配备简易中医治疗设备。 三、项目执行时间 中医院设备科负责制定采购品目、规格和数量,于5月10日前报县卫生局及县政府招标采购办,待政府招标采购工作完成后进行中医药设备的统一采购工作,报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省财政厅备案。2015年6月底前,完成所有项目工作任务,项目经费预算全部执行完毕。 2015年4月3日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技术要求,为了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现将中医适宜技术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学制定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按照卫生局要求制定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确保中医适宜技术实施有序、有效推进。 二、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全面培训,确保推广工作有序推进。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医适宜技术要求,结合我院中医药现状和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机制,我院推广不少于15 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面提高医务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 在要求时限内完成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三、培训效果评价:促进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提高了西医人员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现代医学知识、技能和临床经验有机结合,熟练地运用中医药、中西结合方法防治疾病。提

高我院医护人员的中医药理论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发放实用的中医治疗器具,我们购买了大量的火罐、针灸针、艾灸盒、艾条等实用器具以方便将实用的技术在基层推广。 五、存在的困难问题:一是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教学的教材、资料组织不够;二是参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员欠缺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是培训的多,下去到现场指导的少,学员学完了以后能否很好的开展,并应运于临床这还是个未知数。 中医药管理科 二0—四年八月三十日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试题及答案

韩店中心卫生院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穴位热敷现象不包括() A、透热 B、扩热 C、传热 D、散热 2.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是()。 A、三阴交 B、渎鼻 C、足三里 D、外膝眼 3.雷火灸的作用不包括() A、活血化瘀 B、祛风除湿 C、消肿止痛 D、通络散结 4.钩活术疗法中局部放血目的是() A、祛瘀生新 B、活血散结 C、消肿止痛 D、活血化瘀 5.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针刺() A、中枢神经靶点 B、外周神经靶点 C、交感神经 D、副交感神经 6.带状疱疹常选用以下哪项疗法() A、平衡针 B、火针 C、铍针 D、雷火灸法 7.热敏灸疗法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可分为() A、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温和灸。 8.钩活术疗法中进针钩治中不包括() A、钩治 B、割治 C、挑治 D、灸疗 9.头针疗法中治疗对侧下肢瘫痪选择的区域()

A、运动区上2/5 B、运动区中2/5 C、运动区上1/5 D、运动区中1/5 10.下列不属于头针疗法禁忌症的是() A、孕妇 B、囟门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 C、70岁以上的老人 D、心衰患者 11.火针疗法中细火针的直径() A、0.5mm B、0.8mm C、1.1mm D、1.5mm 12.火针疗法中散刺法常用于() A、头晕 B、心悸 C、呕吐 D、麻木 13.腕筋结常用的取穴是() A、神门 B、列缺 C、内关 D、阿是 14.腹痛为主的患者常选用雷火灸中() A、雀啄法 B、小回旋法 C、摆阵法 D、螺旋灸法 15.铍针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是() A、定位 B、消毒 C、进针 D、松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针灸是和的合称。 2. 中医六腑是指:、、、、、。 3.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4.毫针的结构分为5个部分: 、、、 、。 5、中医六淫是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