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用STP+VTP+HSRP+构建冗余的网络(经典)

运用STP+VTP+HSRP+构建冗余的网络(经典)

运用STP+VTP+HSRP+构建冗余的网络(经典)
运用STP+VTP+HSRP+构建冗余的网络(经典)

运用STP VTP HSRP 构建冗余的网络

STP(生成树协议)

二层管理协议。在一个扩展的局域网中参与STP的所有交换机之间通过交换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来实现;为稳定的生成树拓扑结构选择一个根桥;为每个交换网段选择一台指定交换机;将冗余路径上的交换机置为Blocking,来消除网络中的环路。

IEEE 802.1d是最早关于STP的标准,它提供了网络的动态冗余切换机制。STP使您能在网络设计中部署备份线路,并且保证:

在主线路正常工作时,备份线路是关闭的。

当主线路出现故障时自动使能备份线路,切换数据流。

VTP:思科VLAN中继协议(VTP:Cisco VLAN T runking Protocol)VLAN 中继协议(VTP)是思科第2层信息传送协议,主要控制网络范围内VLANs 的添加、删除和重命名。VTP 减少了交换网络中的管理事务。当用户要为VTP 服务器配置新VLAN 时,可以通过域内所有交换机分配VLAN,这样可以避免到处配置相同的VLAN.VTP 是思科私有协议,它支持大多数的Cisco Catalyst 系列产品。

通过VTP,其域内的所有交换机都清楚所有的VLANs 情况,但当VTP 可以建立多余流量时情况例外。这时,所有未知的单播(Unicasts)和广播在整个VLAN 内进行扩散,使得网络中的所有交换机接收到所有广播,即使VLAN 中没有连接用户,情况也不例外。而VTP Pruning 技术正可以消除该多余流量。

缺省方式下,所有Cisco Catalyst交换机都被配置为VTP 服务器。这种情形适用于VLAN 信息量小且易存储于任意交换机(NVRAM)上的小型网络。对于大型网络,由于每台交换机都会进行NVRAM 存储操作,但该操作对于某些点是多余的,所以在这些点必须设置一个“判决呼叫”(Judgment Call)。基于此,网络管理员所使用的VTP 服务器应该采用配置较好的交换机,其它交换机则作为客户机使用。此外需要有某些VTP 服务器能提供网络所需的一定量的冗余。

到目前为止,VTP 具有三种版本。其中VTP v2 与VTP v1 区别不大,主要不同在于:VTP v2 支持令牌环VLANs,而VTP v1 不支持。通常只有在使用Token Ring VLANs 时,才会使用到VTP v2,否则一般情况下并不使用VTP v2.

VTPv3 不能直接处理VLANs 事务,它只负责管理域(Administrative Domain)内不透明数据库的分配任务。与前两版相比,VTP v3 具有以下改进:* 支持扩展VLANs.

* 支持专用VLANs 的创建和广告。

* 提供服务器认证性能。

* 避免“错误”数据库进入VTP域。

* 与VTP v1 和VTP v2 交互作用。

* 支持每端口(On a Per-Port Basis)配置。

* 支持传播VLAN数据库和其它数据库类型。

HSRP:热备份路由器协议(HSRP: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

热备份路由器协议(HSRP)的设计目标是支持特定情况下IP 流量失败转移不会引起混乱、并允许主机使用单路由器,以及即使在实际第一跳路由

器使用失败的情形下仍能维护路由器间的连通性。换句话说,当源主机不能动态知道第一跳路由器的IP 地址时,HSRP 协议能够保护第一跳路由器不出故障。该协议中含有多种路由器,对应一个虚拟路由器。HSRP 协议只支持一个路由器代表虚拟路由器实现数据包转发过程。终端主机将它们各自的数据包转发到该虚拟路由器上。

负责转发数据包的路由器称之为主动路由器(Active Router)。一旦主动路由器出现故障,HSRP 将激活备份路由器(Standby Routers)取代主动路由器。HSRP 协议提供了一种决定使用主动路由器还是备份路由器的机制,并指定一个虚拟的IP 地址作为网络系统的缺省网关地址。

如果主动路由器出现故障,备份路由器(Standby Routers)承接主动路由器的所有任务,并且不会导致主机连通中断现象。

HSRP 运行在UDP 上,采用端口号1985.;路由器转发协议数据包的源地址使用的是实际IP地址,而并非虚拟地址,正是基于这一点,HSRP 路由器间能相互识别。

备注:

使用的是2950.所以在交换机SW1 SW2 的f 0/5 没有封装dot1q(默认)。

R3 没有静态路由。这个拓扑只保障了到网关的负载均衡与冗余备份。没有写连接外网。

网络拓扑:

配置指令:

SW1

switch > enable

switch #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 (config) # hostname sw1

sw1 (config) # vtp domain cisco

sw1 (config) # vtp mode server

sw1 (config) # vtp password cisco

sw1 (config) # exit

sw1 # vlan database

sw1 (vlan) # vlan 2

sw1 (vlan) # vlan 3

sw1 (vlan) # exit

sw1 # configure terminal

sw1 (config) # 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 - 5

sw1 (config-if) # switchport mode trunk //封装dot1q(默认)sw1 (config-if) # no shutdown

sw1 (config-if) # 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3 - 4

sw1 (config-if) # channel-group 1 mode on

sw1 (config-if) # exit

sw1 (config) # spanning-tree vlan 2 root primary

sw1 (config) # spanning-tree vlan 3 root secondby

sw1 (config) # exit

sw1 #

SW2

switch > enable

switch #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 (config) # hostname sw 2

sw2 (config) # vtp domain cisco

sw2 (config) # vtp mode server

sw2 (config) # vtp password cisco

sw2 (config) # 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 - 5

sw2 (config-if) # switchport mode trunk //封装dot1q(默认)sw2 (config-if) # no shutdown

sw2 (config-if) # 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3 - 4

sw2 (config-if) # channel-group 1 mode on

sw2 (config-if) # exit

sw2 (config) # spanning-tree vlan 3 root primary

sw2 (config)# spanning-tree vlan 2 root secondby

sw2 (config) # exit

sw2 #

SW3

switch > enable

switch #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 (config) # hostname sw 3

sw3 (config) # vtp domain cisco

sw3 (config) # vtp mode client

sw3 (config) # vtp password cisco

sw3 (config) # 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 - 2

sw3 (config-if) # switchport mode trunk //封装dot1q(默认)sw3 (config-if) # no shutdown

sw3 (config-if) #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sw3 (config-if) #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3 (config-if) # spanning-tree portfast

sw3 (config-if) #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4

sw3 (config-if) #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3 (config-if) # 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sw3 (config-if) # s panning-tree portfast

sw3 (config-if) # exit

sw3 (config) # spanning-tree uplinkfast

sw3 (config) # spanning-tree vlan3

sw3 (config) # spanning-tree vlan2

sw3 (config) # exit

sw3 #

SW4

switch > enable

switch #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 (config) # hostname sw 4

sw4 (config) # vtp domain cisco

sw4 (config) # vtp mode client

sw4 (config) # vtp password cisco

sw4 (config) # 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 - 2

sw4 (config-if) # switchport mode trunk //封装dot1q(默认)sw4 (config-if) # no shutdown

sw4 (config-if) #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sw4 (config-if) #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4 (config-if) #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4 (config-if) # spanning-tree portfast

sw4 (config-if) #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4

sw4 (config-if) #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4 (config-if) # spanning -tree portfast

sw4 (config-if) # exit

sw4 (config) # spanning-tree uplinkfast

sw4 (config) # spanning-tree vlan3

sw4 (config) # spanning-tree vlan2

sw4 (config) # exit

sw4 #

R1

router > enable

router # 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 (config) # hostname r1

r1 (config) #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1

r1 (config-subif) # ip add 192.168.2.254 255.255.255.0 r1 (config-subif) # encapsulation dot1q 2

r1 (config-subif) # standby 2 ip 192.168.2.1

r1 (config-subif) # standby 2 priority 105

r1 (config-subif) # standby 2 preempet

r1 (config-subif) # standby 2 track fastethernet 0/1 r1 (config-subif) #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2

r1 (config-subif) # ip add 192.168.3.254 255.255.255.0 r1 (config-subif) # encapsulation dot1q 3

r1 (config-subif) # standby 3 ip 192.168.3.1

r1 (config-subif) # standby 3 preempet

r1 (config-subif) # standby 3 track fastethernet 0/1 r1 (config-if) #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r1 (config-if) # no shutdown

r1 (config-if) #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r1 (config-if) # ip add 192.168.4.2 255.255.255.0

r1 (config-if) # no shutdown

r1 (config-if) # exit

r1 (config) # exit

r1 #

R2

router > enable

router # 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 (config) # hostname r2

r2 (config) #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1

r2 (config-subif) # ip add 192.168.2.253 255.255.255.0 r2 (config-subif) # encapsulation dot1q 2

r2 (config-subif) # standby 2 ip 192.168.2.1

r2 (config-subif) # standby 2 preempet

r2 (config-subif) # standby 2 track fastethernet 0/1

r2 (config-subif) #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2

r2 (config-subif) # ip add 192.168.3.253 255.255.255.0 r2 (config-subif) # encapsulation dot1q 3

r2 (config-subif) # standby 3 priority 105 r2 (config-subif) # standby 3 preempet

r2 (config-subif) # standby 3 ip 192.168.3.1

r2 (config-subif) # standby 3 track fastethernet 0/1

r2 (config-if) #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r2 (config-if) # no shutdown

r2 (config-if) #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r2 (config-if) # ip add 192.168.5.2 255.255.255.0

r2 (config-if) # no shutdown

r2 (config-if) # exit

r2 (config) # exit

r2 #

R3

router > enable

router # 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 (config) # hostname r3

r3 (config) # interface thernet 0/0

r3 (config-if) # ip add 192.168.4.1 255.255.255.0

r3 (config-if) # no shutdown

r3 (config) # interface ethernet 0/1

r3 (config-if) # ip add 192.168.5.1 255.255.255.0

r3 (config-if) # no shutdown

r3 (config-if) # exit

r3 (config) # exit

r3 #

当按照上述方法配置完毕以后,就拥有一个冗余的网络

SIMATIC 400H冗余网络的组建以及与WinCC的通讯

SIMATIC 400H冗余系统的组建与通讯该文档旨在指导如何在Step7下组态SIMATIC 400H系统,并与上位机WinCC通讯。 示例站配置: 1、服务器安装系统:Windows Server 2016 Standard 64 位 2、服务器安装软件: a、Step7 V5.6 Chinese; b、WinCC V7.4 SP1; c、Simatic NET V14 SP1 3、服务器硬件: a、CP1623通讯卡一张。 配置域的注意事项: 1、CP1623卡并非必须,普通网卡亦可; 2、域服务器必须为Server系统。

一、Step7组态硬件配置及网络 首先需新建一个项目,对于部分后缀H的CPU,需要使用PCS7组态,本案例中,CPU型号为CPU 414-5H PN/DP,可使用Step7组态。 插入站点: 然后插入导轨:选择UR2-H(6ES7 400-2JA00-0AA0)。 在导轨插槽5中插入CPU:CPU 414-5N PN/DP(6ES7 414-5HM06-0AB0):

修改CPU属性,包括: a、DP接口地址以及连接子网; b、MPI/DP口组态,是选择用作MPI口还是选择用作DP口,默认定义为MPI口; c、PN-IO的IP地址以及连接子网,注意,两个CPU的IP地址不可相同。 其他的一些属性,例如时钟脉冲字节分配,中断时间周期等按需设置。 CPU的IP设定:

接下来可以插入ET200M从站了,需首先插入IM153-2扩展机架(6ES7 153-2BA02-OXB0): 为从站分配DP地址,并在从站内插入普通模块(S7-300系列)。

网络工程设计教程课后答案beta版

《网络工程设计教程》 第一章网络工程设计概述 1. 网络工程的定义是什么? 答:定义1: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使用于网络系统的设计、建造和维护的过程,即将工程化思想使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 定义2:对定义1中所述方法的研究。 2.和网络工程有关的工作可以分为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选择系统集成商或设备供货商 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 逻辑网络设计 物理网络设计 系统安装和调试 系统测试和验收 用户培训和系统维护 4. 详细描述网络工程的系统集成模型。为何将该模型称为网络设计的系统集成模型?该模型具有哪些优点?为何要在实际工作中大量使用该模型? 答:下图给出了网络工程的系统集成模型,该模型提出了设计和实现网络系统的系统化工程方法。虽然该模型支持带有反馈的循环,但若将该模型视为严格线性关系可能更易于处理。该模型从系统级开始,接着是用户需求分析、逻辑网络设计、物理网络设计和测试。由于在物理网络设计阶段,网络设计者通常是采用系统集成方法来设计实现网络的,因此将该模型称为网络工程的系统集成模型。 5. 简述系统集成的定义。试讨论系统集成主要有哪些好处? 答:抽象地讲,系统是指为实现某一目标而使用的一组元素的有机结合,而系统本身又可作为一个元素单位(或称子系统或组件)参和多次组合,这种组合过程可概括为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的好处: -质量水准较高:选择一流网络设备厂商的设备和系统,选择高水平的具有资质的系统集成商通常能够保证系统的质量水平,建造系统的风险较小。 -系统建设速度快:由多年从事系统集成工作的专家和配套的项目组进行集成,辅以畅通的国际厂商设备的进货渠道,及处理用户关系的丰富经验,能加快系统建设速度。 -交钥匙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全权负责处理所有的工程事宜,而用户能够将注意力放在系统的使用要求上。 -标准化配置:由于系统集成商承担的系统存在共性,因此系统集成商会总结出它认为

计算机可靠性和冗余设计设计

高可靠性双机冗余系统的设计 要保证所选器件和设备可以构成高可靠性系统,一般要采用下述一些技术: (1)采用冗余备份技术,使系统在出现故障时,仍可以保持正常工作。 (2)优化系统的故障检测(BITE)技术,用最短的时间将故障定位。 (3)研究快速恢复技术,从而将问题尽快解决。 (4)增加纠错和容错措施,减少故障的出现。 其中,冗余备份技术在网络维护、数据库数据存储及各种重要数据采集和通讯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常用冗余备份技术冗余备份,其实就是备份的一种形式,主要是为了不使系统在工作中由于某中原因将重要的信息在通信中产生中断,避免造成重大的损失,利用有效的手段切换到备份的部件中。也就是重复配置系统的一些部件,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冗余配置的部件介入并承担故障部件的工作,大大减少故障存在的时间,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常用的冗余备份技术有: (1)单机冗余技术: 此技术以提高计算机自身可靠性为手段,对组成计算机的易损部件进行冗余设计。 (2)双工备份技术:

此技术用2个完全相同的子部件,一个处于联机工作状态,另一个处于等待状态。一旦联机工作的部件出现故障,备份部件便代替其工作。但联机工作出现故障及备份部件的工作需要相应的监测软件进行判断和工作部件切换。 (3)双机热备份技术: 该技术也即是目前通常所说的active/standby工作方式。Active与standby设备具有相同的硬件配置并装有相同的操作系统和工作软件,且二者在正常工作时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及其软件协议均相同。当active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通过软件检测将standby设备激活,保证系统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正常使用。此技术结构如图1所示。 (4)网络冗余: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通信已在大大小小不同的系统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冗余技术也便应运而生。这种技术一般是通过在网络交换机建立冗余环,从而提供计算机数据的备份通道。图2所示的网络冗余接线图,便是其中的一种。图中所示的3台网络交换机在遵循其相同的软件协议下组成冗余环,在segment1、segment2和segment3中任何一个出现接触不良或完全断开的情况下,

路由冗余设计

路由冗余设计 当设计一个网络架构的时候,在达到基本的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一项最基本要侧重考虑的问题是该网络要如何处理故障。这一部分的操作是尝试在经济许可的范围内建立越多越好的冗余链路和设备,同时要保持其网络的性能和可管理性。在终端的角度来看,第一个他们本地网络要连接外部网络的通讯部件是默认网关,如果默认网关失效了,那么接下来的所有通往外部的访问都是空谈。而第一跳冗余协议(first hop redundancy protocol)能够有效的处理这个问题。在Cisco 的设备上,也有几个不同的选择,包括热备用路由器协议(HSRP),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VRRP)和网关负载均衡协议(GLBP)。本文给出了这些选项的概述,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 (HSRP) HSRP是Cisco专有的协议,能使网络工程师将多个冗余路由器配置在同一子网中,每个都可以作为一个子网网关设备使用。如果不使用HSRP,每个子网的设备需要单独配置使用特定的网关,这样就不能有效地提供冗余,但限制了因为路由器失效所受到影响的的客户数。使用HSRP时,一组路由器(网关)将配置在一起,一个HSRP的虚拟IP地址和MAC地址将被创建,以供子网设备使用。HSRP配置中的不同路由器将通信并选择一个主的单一活动网关,来处理所有通信流量。此时,一个单一的备用网关也被选出。备用网关会向主网关发送多播进行通信,检测主网关是否失效。主网关一旦失效,其中的一个备用网关就会夺取住网关的职责并在很小的延迟后转发所有数据流量。与此同时,一个新的备用网关也会被选出。 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 (VRRP) VRRP是一个开放的标准,可用于存在多个供应商设备的环境中。VRRP的运作类似于HSRP,但在不同方面稍有不同。和HSRP相似的,多个路由器(网关)被配置进同一个组里面,其中一个被网络工程师手工指定为主网关。主网关连接终端所在接口的物理IP地址被指派为默认网关的地址。VRRP组中的备用网关会不断和主网关进行通信,而且当主网关失效后马上替代主网关以转发流量。当主网关恢复正常后,又会自动夺回主网关的身份。 在一个单独的子网中也是允许存在多个VRRP组的,可以用来做负载均衡。不过,这种方法需要在客户端的电脑中手动更改默认网关地址的配置。显然这样可行性非常低的,如果要实现相应的功能,最好还是看看以下要介绍的GLBP。 Gateway Load Balancing Protocol (GLBP)

网络设备冗余和链路冗余-常用技术(图文)

网络设备及链路冗余部署 ——基于锐捷设备 8.1 冗余技术简介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大型园区网络从简单的信息承载平台转变成一个公共服务提供平台。作为终端用户,希望能时时刻刻保持与网络的联系,因此健壮,高效和可靠成为园区网发展的重要目标,而要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就需要使用到冗余技术。高冗余网络要给我们带来的体验,就是在网络设备、链路发生中断或者变化的时候,用户几乎感觉不到。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在园区网的各个环节上实施冗余,包括网络设备,链路和广域网出口,用户侧等等。大型园区网的冗余部署也包含了全部的三个环节,分别是:设备级冗余,链路级冗余和网关级冗余。本章将对这三种冗余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进行详细的说明。 8.2设备级冗余技术 设备级的冗余技术分为电源冗余和管理板卡冗余,由于设备成本上的限制,这两种技术都被应用在中高端产品上。 在锐捷网络系列产品中,S49系列,S65系列和S68系列产品能够实现电源冗余,管理板卡冗余能够在S65系列和S68系列产品上实现。下面将以S68系列产品为例为大家介绍设备级冗余技术的应用。 8.2.1S6806E交换机的电源冗余技术 图8-1 S6806E的电源冗余 如图8-1所示,锐捷S6806E内置了两个电源插槽,通过插入不同模块,可以实现两路AC电源或者两路DC电源的接入,实现设备电源的1+1备份。工程中最常见配置情况是同

时插入两块P6800-AC模块来实现220v交流电源的1+1备份。 电源模块的冗余备份实施后,在主电源供电中断时,备用电源将继续为设备供电,不会造成业务的中断。 注意:在实施电源的1+1冗余时,请使用两块相同型号的电源模块来实现。如果一块是交流电源模块P6800-AC,另一块是直流电源模块P6800-DC的话,将有可能造成交换机损坏。 8.2.2 S6806E交换机的管理板卡冗余技术 图8-2 S6806E的管理卡冗余 如图8-2所示,锐捷S6806E提供了两个管理卡插槽,M6806-CM为RG-S6806E的主管理模块。承担着系统交换、系统状态的控制、路由的管理、用户接入的控制和管理、网络维护等功能。管理模块插在机箱母板插框中间的第M1,M2槽位中,支持主备冗余,实现热备份,同时支持热插拔。 简单来说管理卡冗余也就是在交换机运行过程中,如果主管理板出现异常不能正常工作,交换机将自动切换到从管理板工作,同时不丢失用户的相应配置,从而保证网络能够正常运行,实现冗余功能。 在实际工程中使用双管理卡的设备都是自动选择主管理卡的,先被插入设备中将会成为主管理卡,后插入的板卡自动处于冗余状态,但是也可以通过命令来选择哪块板卡成为主管理卡。具体配置如下 注意:在交换机运行过程中,如果用户进行了某些配置后执行主管理卡的切换,一定要记得保存配置,否则会造成用户配置丢失 在实际项目中,S65和S68系列的高端交换机一般都处于网络的核心或区域核心位置,承

2016级《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

《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ANN803 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 教学时数:56 学时其中实践56 学时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的网络通讯基本原理,面向底层PLC控制,构建控制网络,人机交互界面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实现远程监视及优化控制,并以工程实践为例,从整体上掌握现代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过程。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掌握HMI的设计方法;结合S7-300 PLC工程实例,达到一定运用能力。 三、主要仪器设备 I/A S小型集散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试验方式:综合设计 2、基本要求: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 五、考核与报告(小四号黑体字) 1、考核方式:以平时考核(考勤、课堂组织纪律、课堂讨论发言)、平时实训完成度和期末考试(大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实训操作成绩(30%)+期末成绩(50%) 3、报告填写要求:不少于6次 六、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小四号黑体字) 序号实验名称内容提要 实验 学时 每组 人数 实验 属性 开出 要求 备注 1 集散控制系统的组 态 1、掌握软件组态 2、学习集散控制方法 8 6 验证必做 2 基于DCS的温度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必做 3 基于DCS的液位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掌握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验证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选做 4 基于FCS的温度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掌握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验证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必做 5 基于FCS的液位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掌握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验证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必做 6 PROFIBUS-DP应用1、掌握网络系统故障及诊断 2、掌握STEP7使用方法 8 6 综合选做 7 HMI组态软件 1、掌握HMI的使用 2、完成基本PLC功能 8 6 综合选做 七、教材及实践指导书 1、使用教材:陈在平.《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参考教材: 杨卫华.《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何衍庆,俞金寿.《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简单的网页制作教程-设计一个个人网站

题目:设计一个个人网站 一、要求: 1.使用Dreamweave网页工具制作一个个人网站; 2.包含至少四个网页: 包括首页、个人简介、个人相册等(可随意设计),网页之间用超链接相连。 3.网页中要有图片和文字内容,用表格进行页面布局; 4.添加至少两种行为,并为首页添加背景音乐。 5. 在网站中设计一个表单页面。 6. 首页必须包含页面标题,动态按钮导航栏。 首先新建一个文件夹,文件夹的名字不能为汉字,做网站所有的路径都必须用字母或者数字, 不能用汉字,我们就用名字吧,譬如说名字张三,那文件夹名字就是zs,如图 打开Dreamweaver软件,得到图 做网页要新建站点,关于站点配置服务器什么的,这里不讲了,只讲建立站点。 选择站点——新建站点。 我们建的文件夹就是站点根文件夹。

新建站点后得到这样一个界面 点选高级,得到界面 站点名称与我们建文件夹得名字相同,zs填进去就可以了本地根文件夹就是我们新建的那个文件夹zs, http地址为http://localhost/zs

接下来选择左侧栏里远程信息 点击无后面的那个三角,选择本地网络,远端文件夹同样选择我们新建的那个文件夹 接下来点选左面菜单里的测试服务器, 点选访问后面那个三角,选择本地网络,测试服务器文件夹也为我们建好的文件夹zs,在url前缀后面加上zs

然后点击确定就可以了得到这样一个界面。 下面看老师的第一条要求,是要至少四个网页,那我们就做四个 单击新建,然后单击 接下来,选择 然后单击创建,接下单击文件——保存,保存这个文件,保存在我们一开始建好的文件夹里面,保存名字不能是汉字,只能是字母或者数字,因为我们只坐四个网页,可以简单一点,把这四个网页命名为a、b、c、d,或者1、2、3、4,当然一个网站默认的索引首页名为index,这里也用index,

工业控制网络发展

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化发展及现状研究 发布: 2009-10-26 | 作者: | 来源: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控制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始向网络化方向发展。控制系统的结构从最初的CCS(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到第二代的DCS(分散控制系统),发展到现在流行的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1]。对诸如图像、语音信号等大数据量、高速率传输的要求,又催生了当前在商业领域风靡的以太网与控制网络的结合。这股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化浪潮又将诸如嵌入式技术、多标准工业控制网络互联、无线技术等多种当今流行技术融合进来,从而拓展了工业控制领域的发展空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控制系统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最早在5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就已经被应用到控制系统中。60年代初,出现了由计算机完全替代模拟控制的控制系统,被称为直接数字控制(DirectDigitalControl,DDC)。70年代中期,随着微处理器的出现,计算机控制系统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时期,1975年世界上第一套以微处理为基础的分散式计算机控制系统问世,它以多台微处理器共同分散控制,并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实现集中管理,被称为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DCS)。 进入80年代以后,人们利用微处理器和一些外围电路构成了数字式仪表以取代模拟仪表,这种DDC的控制方式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控制的灵活性,而且在多回路的巡回采样及控制中具有传统模拟仪表无法比拟的性能价格比。 80年代中后期,随着工业系统的日益复杂,控制回路的进一步增多,单一的DDC 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场的生产控制要求和生产工作的管理要求,同时中小型计算机和微机的性能价格比有了很大提高。于是,由中小型计算机和微机共同作用的分层控制系统得到大量应用。 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DCS系统得到进一步发展,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在今天的工业控制领域DCS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DCS不具备开放性,布线复杂,费用较高,不同厂家产品的集成存在很大困难。

内网中冗余网络架构的设计与管理

【摘要】目的:对公司内网中冗余备份架构的设计与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分析。方法:以公司持续发展为根本指导思想,从公司oa系统的建设与优化出发,从设计原则、系统设计和网络几个方面对公司网冗余备份架构系统的设计详细论述。结果:通过本文论述,对公司网冗余备份以及系统架构有详细的了解,从而实现科学的系统设计,促进公司管理效率的提升。结论:公司网冗余备份架构在提高公司网运行速度、促进公司运行效率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公司网冗余系统系统架构设计原则工作原理 一、设计背景 公司信息化系统是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在工作用中全过程的统称。公司的信息化系统从2007年公司成立开始到目前已经成为公司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研、设计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全生产、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公司的信息化系统涵盖了oa办公自动化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nc 财务系统、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内外网文件交换系统、生产实施监管系统、工业视频监控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各种应用系统。上述应用系统都是通过公司的核心网络运行的,网络稳定与安全对整个信息化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公司信息化系统中,核心网络层处于公司信息化系统的中心,网络中的大量数据都通过网络核心层设备进行交换,同时承担不同vlan之间路由的功能。核心层设备一旦宕机,整个网络即面临瘫痪。因此,在网络设计中,核心设备的选择,一方面要求其具有强大的数据交换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一般选择高端核心三层交换机。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核心层的可靠性,避免核心层设备宕机造成整个网络瘫痪,一般在核心层再放置一台设备,作为另一台设备的备份,一旦主用设备整机出现故障,立即切换到备用设备,确保网络核心层的高度可靠性。 二、设计依据和原则 2.1 设计依据与参考文件 《集团公司信息化规划修编》 《关于实施集团信息化“双网模式”网络架构改造的通知》 《关于规范双网建设深化设计方案中网络安全产品选型的通知》 《关于集团广域网扩容的通知》 《关于双网建设验收有关事宜的通知》 《关于进行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改造的通知》 《关于制定2011年双网建设最终方案及投资估算的通知》 2.2 设计原则 公司信息系统设计必须遵循的以下原则: 2.2.1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公司信息化网络系统是一个统一的网络,其信息安全系统必须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统一管理。 2.2.2多层次防御、主动防御 对于重要的信息系统,不能仅仅依靠一种防范的措施,而是必须建立多级防范体系,从多方面、多层次对系统进行保护。对系统的保护要采用积极的主动防范措施进行。 2.2.3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原则 任何一个计算机系统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产品生产过程和人的因素,因此它的安全总体解决方案,必须在考虑技术解决方案的同时充分考虑管理、法律、法规方面

级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

级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 术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ANN803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 56学时其中实践56学时 教学时 数: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的网络通讯基本原理,面向底层PLC控制,构建控制网络,人机交互界面HMI(HumanMachineInterface)实现远程监视及优化控制,并以工程实践为例,从整体上掌握现代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过程。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掌握HMI的设计方法;结合S7-300PLC工程实例,达到一定运用能力。 三、主要仪器设备 I/AS小型集散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试验方式:综合设计 2、基本要求: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 五、考核与报告(小四号黑体字) 1、考核方式:以平时考核(考勤、课堂组织纪律、课堂讨论发言)、平时实训完成度和期末考试(大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实训操作成绩(30%)+期末成绩(50%) 3、报告填写要求:不少于6次 七、教材及实践指导书

1、使用教材:陈在平.《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参考教材: 杨卫华.《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何衍庆,俞金寿.《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网络课程设计题目

网络课程设计 题目一 基本要求: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网络,并完成相关文档和文件工作。要求通过查找资料,独立完成设计,全部图、表只能使用WORD或VISIO的相关工具来画,不得粘贴扫描的图片。路由器和交换机、PC机配置利用boson netsim或类似软件来辅助进行,防火墙、服务器配置用文档描述。 1、某高校要求设计一个校园网, 一、用户需求 (1)用户规模500台计算机。 (2)用户大致平均分散在4栋楼房内,4栋楼房排成前后两排,楼房之间各相距200米,楼房高4层。每栋楼的4楼用户构成两个VLAN。 (3)中心机房设在其中1栋楼房的1楼靠近另一栋楼房的一端。 (4)安装对外WWW、业务WWW、邮件、FTP、BBS、DNS、数据库七个服务器。提供匿名服务,但FTP仅对内部开放。 (5)提供LAN、WLAN接入。 (6)在业务WWW服务器上配备基于Web的业务应用系统,所有用户使用业务系统实现网上办公。 (7)要求出口带宽为1Gbps。 二、设计要求 (1)写出简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2)设计网络结构,并给出解释。 (3)除用户计算机已购置外,其余全部设备和通信线路需要重新购买、安装。试具体给出全部主要设备的配置、型号或技术指标及其测算依据。 (4)给出工程预算(包括设备、线路等,不含施工费)及其计算依据。 题目二 设计一个中小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方案: 一、用户需求 (1)公司有1000 台PC (2)公司共有7个部门,不同部门的相互访问要求有限制,公司有3个跨省的分公司。(3)公司有自己的内部网页与外部网站,公司能够提供匿名的FTP,邮件,WWW服务,但FTP只对内部员工开放。 (4)公司有自己的OA系统 (5)公司中的每台机能上互联网,每个部门的办公室联合构成一个VLAN。 (6)核心技术采用VPN。 二、设计要求

工业控制网络作业题

工业控制网络作业题

————————————————————————————————作者: ————————————————————————————————日期:

工业控制网络作业题 一、现场总线技术 1.现场总线的定义。 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称为现场总线。 2.现场总线网络的特点。 1)适应工业应用环境。 2)要求实时性强,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3)多为短帧传送。 4)通信的传输速率相对较低。 3.现场总线系统的组成。 4.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总线设备主要分为6类。 1)输入设备(变送器/传感器); 2)输出设备(执行器等); 3)控制器; 4)监控/监视计算机; 5)网络互联设备(网桥/网关/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 6)其他现场总线设备(HMI)。 5.现场总线上的数据输入设备有哪些?输出数据用于什么? ●总线上的数据输入设备:包括按钮、传感器、接触器、变送器、阀门等,传 输其位置状态、参数值等数据; ●总线上的输出数据用于:驱动信号灯、接触器、开关、阀门等。

6.几种有影响的现场总线 基金会现场总线(FF总线)、CAN、PROFIBUS、LonWorks、 ControlNet、DeviceNet、Hart 7.请给出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 1)现场通信网络 2)数字通信网络 3)系统的开放性 4)现场设备互连网络 5)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高度分散性 6)互操作性与互换性网络 8.请给出5个现场总线的优点。 1)导线和连接附件大量减少 2)仪表和输入/输出转换器(卡件)大量减少 3)设计、安装和调试费用大大降低 4)维护开销大幅度下降 5)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6)提高了系统的测量与控制精度 7)系统具有优异的远程监控功能 8)系统具有强大的(远程)故障诊断功能 9)用户具有高度的系统集成主动权 10)现场设备更换和系统扩展更为方便 11)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构建创造了重要条件 9.请列举现场总线的一些应用领域。 ●连续、离散制造业,如电力、石化、冶金、纺织、造纸,过程自动化仪表;火 车、汽车、轮船、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传感器 ●楼宇自控、仓储; ●智能交通、环境监测(大气、水污染监测网络) ●农、林、水利、养殖等 二、数据通信基础 10.工业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传输介质、传输报文、 通信协议 有效性指标: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波特率;频带利用率;协议效率;通信效率 可靠性指标: 误码率 11.数据传输方式: 根据代码的传输顺序可分为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根据数据信号传输时的同步方式可分为同步传输、异步传输 12.请说明数据通信方式(通信线路的工作方式)都有哪几种,并简单说明其不 同之处。 数据通信方式有单工、半双工、全双工3种。 1)单工通信:指所传送的信息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而不进行与此相反方向的传 送

网络双冗余快速切换的方法与制作流程

本技术涉及一种网络双冗余快速切换的方法,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只在驱动层就可实现网卡切换的动作,不需要更高层的模块协助处理,因此该方法只需要更改网卡的驱动

即可实现,而对TCP/IP层的网络协议不做任何的变动,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网络切换的速度,减少网路切换的时间开销,具体地,切换速度最大可达2倍的任务周期时间,切换时间稳定可调。该方法在Windows、VxWorks、Linux操作系统中均已实现,满足性能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网络双冗余快速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系统进行初始化阶段,获取各网卡的硬件资源,并对各网卡做硬件初始化; 步骤S2,将第一块网卡注册至系统中; 步骤S3,将第一块网卡的注册数据记录到冗余组中的第一个位置; 步骤S4,将工作网卡设定为第一块网卡; 步骤S5,将第二块网卡注册到系统中; 步骤S6,将第二块网卡的IP地址、MAC地址设置为与第一块网卡一致; 步骤S7,将第二块网卡加到冗余组中; 步骤S8,启动网络监视任务,在此任务中实现网卡连接状态的监视和网卡的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中在驱动层实现网卡的切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中实现网卡的切换时,在发送时,网络层向驱动层通知从哪个设备指针发送数据,驱动层接到发送命令时,抛弃网络层传递的设备指

针,而使用当前工作网卡的设备指针作为物理设备完成数据发送,并返回发送状态;在接收时,网络层向驱动层通知从哪个设备指针接收数据,驱动层接到接收命令时,抛弃网络层传递的设备指针,而使用当前工作网卡的设备指针作为物理设备完成数据接收,并返回发送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中实现网卡的切换时,在层间的通讯通过返回状态来确认,只要实现网络层接口调用返回值的正确即可实现伪装欺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中采用定期判断物理状态变化寄存器中 网卡的连接状态,实现网卡的切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1,从当前冗余组中各个网卡的物理状态寄存器中读取各个网卡的连接状态,判断当前网卡状态是从断开Down到连接Up,还是从连接Up到断开Down,若是前者,则执行步骤S802,否则执行步骤S806; 步骤S802,当前网卡状态是从断开Down到连接Up,此时检查当前网卡是否为工作网卡,若是,则工作网卡转到步骤S805;否则执行步骤S803; 步骤S803,当前网卡不是工作网卡,此时检查工作网卡是否断线,若工作网卡连线,则不需要进行切换,转到步骤S810,否则执行步骤S804; 步骤S804,工作网卡断线,则将工作网卡切换到当前网卡,通知交换机连接状态发生变化,转到步骤S810; 步骤S805,此时网卡状态从Down到Up,且当前网卡是工作网卡,即前次网络断开两个 网卡都是断线,通知网络层网卡连线,转到步骤S810; 步骤S806,当前网卡连接状态从连接Up到断开Down,判断当前网卡是否为工作网卡;若不是则检查下一个网卡的工作状态,否则执行步骤S807;

网络课程设计——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 姓名:郑玉梅13软件1 班学号:1308990102座号:2 1)要求:某大学具有6个二级学院。在位于同一城市的4个校园中,其中大学与一个二级学院在一个园区(园区1),另外四个二级学院俩俩位于一个园区(园区2、园区3),而另外一个学院位于该城市的另一个园区(园区4) 2)要求:大学和各学院都有向因特网发布信息的需求(PPT.9) 公网IPv4地址块58.193.152.0/21 3)要求:私有地址数量从三位XXX学号分配(我的学号结尾三位数为:102)102+200=302,102+300=402,102+400=502,102+500=602 座号2(所以从2往后使用子网块)

大学:无私网 学院一:2个/24私网 172.16.2.0/24 、172.16.3.0/24 园区一内网总聚合地址:172.16.2.0/23 原因:座号2,且2可以用,从2~5可合并为超网2/23, 2=00000010 2=00000010 ~ 3=00000011 学院二:2个/24私网 172.16.4.0/24 和172.16.5.0/24 学院三:3个/24私网 172.16.6.0/24 ,172.16.7.0/24,172.16.8.0/24 园区二内网总聚合地址:172.16.4.0/22(除了172.16.8.0/24)原因:从4~7可合并为超网4/22,使用4到8,但是8不能聚合4=00000100 ~ 7=000001118=00001000 学院四:3个/24私网 172.16.9.0/24,172.16.10.0/24,172.16.11.0/24 学院五:2个/24网 172.16.12.0/24 ,172.16.13.0/24 园区三内网总聚合地址:172.16.8.0/21 原因:从9~13可合并为超网8/21,使用9到13; 9=00001001~ 13=00001101 学院六:2个/24私网 172.16.14.0/24 ,172.16.15.0/24 园区四内网总聚合地址:172.16.14.0/23 原因:从14~15可合并为超网14/23,使用14和15 14=00001110 ,15=00001111

第8章 大型园区网络冗余设计

第8章大型园区网冗余部署 前言:本章节讨论了大型园区网络中各种冗余技术的部署和实现,适合渠道工程师和网络维护人员学习。文中技术介绍偏重于实例学习,对于技术原理和细节没有过多的阐述。 8.1 冗余技术简介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大型园区网络从简单的信息承载平台转变成一个公共服务提供平台。作为终端用户,希望能时时刻刻保持与网络的联系,因此健壮,高效和可靠成为园区网发展的重要目标,而要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就需要使用到冗余技术。高冗余网络要给我们带来的体验,就是在网络设备、链路发生中断或者变化的时候,用户几乎感觉不到。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在园区网的各个环节上实施冗余,包括网络设备,链路和广域网出口,用户侧等等。大型园区网的冗余部署也包含了全部的三个环节,分别是:设备级冗余,链路级冗余和网关级冗余。本章将对这三种冗余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进行详细的说明。 8.2设备级冗余技术 设备级的冗余技术分为电源冗余和管理板卡冗余,由于设备成本上的限制,这两种技术都被应用在中高端产品上。 在锐捷网络系列产品中,S49系列,S65系列和S68系列产品能够实现电源冗余,管理板卡冗余能够在S65系列和S68系列产品上实现。下面将以S68系列产品为例为大家介绍设备级冗余技术的应用。 8.2.1S6806E交换机的电源冗余技术 图 8-1 S6806E的电源冗余

如图8-1所示,锐捷S6806E内置了两个电源插槽,通过插入不同模块,可以实现两路AC电源或者两路DC电源的接入,实现设备电源的1+1备份。工程中最常见配置情况是同时插入两块P6800-AC模块来实现220v交流电源的1+1备份。 电源模块的冗余备份实施后,在主电源供电中断时,备用电源将继续为设备供电,不会造成业务的中断。 注意:在实施电源的1+1冗余时,请使用两块相同型号的电源模块来实现。如果一块是交流电源模块P6800-AC,另一块是直流电源模块P6800-DC的话,将有可能造成交换机损坏。 8.2.2 S6806E交换机的管理板卡冗余技术 图 8-2 S6806E的管理卡冗余 如图8-2所示,锐捷S6806E提供了两个管理卡插槽,M6806-CM为RG-S6806E的主管理模块。承担着系统交换、系统状态的控制、路由的管理、用户接入的控制和管理、网络维护等功能。管理模块插在机箱母板插框中间的第M1,M2槽位中,支持主备冗余,实现热备份,同时支持热插拔。 简单来说管理卡冗余也就是在交换机运行过程中,如果主管理板出现异常不能正常工作,交换机将自动切换到从管理板工作,同时不丢失用户的相应配置,从而保证网络能够正常运行,实现冗余功能。 在实际工程中使用双管理卡的设备都是自动选择主管理卡的,先被插入设备中将会成为主管理卡,后插入的板卡自动处于冗余状态,但是也可以通过命令来选择哪块板卡成为主管理卡。具体配置如下 命令含义 S6806E(config)# redundancy force-switchover 强制使得主备管理板进行切换 S6806E(config)# Main-cpu prefer [ M1| M2] 手工选择M1或M2插槽的管理卡成为 主管理卡 注意:在交换机运行过程中,如果用户进行了某些配置后执行主管理卡的切换,一定要记得保存配置,否则会造成用户配置丢失

网络工程设计教程课后答案be版

网络工程设计教程课后 答案b e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网络工程设计教程》 第一章网络工程设计概述 1.网络工程的定义是什么 答:定义1: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网络系统的设计、建造和维护的过程,即将工程化思想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 定义2:对定义1中所述方法的研究。 2.与网络工程有关的工作可以分为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选择系统集成商或设备供货商 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 逻辑网络设计 物理网络设计 系统安装与调试 系统测试与验收 用户培训和系统维护 4. 详细描述网络工程的系统集成模型。为何将该模型称为网络设计的系统集成模型该模型具有哪些优点为何要在实际工作中大量使用该模型

答:下图给出了网络工程的系统集成模型,该模型提出了设计和实现网络系统的系统化工程方法。虽然该模型支持带有反馈的循环,但若将该模型视为严格线性关系可能更易于处理。该模型从系统级开始,接着是用户需求分析、逻辑网络设计、物理网络设计和测试。由于在物理网络设计阶段,网络设计者通常是采用系统集成方法来设计实现网络的,因此将该模型称为网络工程的系统集成模型。 5.简述系统集成的定义。试讨论系统集成主要有哪些好处 答:抽象地讲,系统是指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应用的一组元素的有机结合,而系统本身又可作为一个元素单位(或称子系统或组件)参与多次组合,这种组合过程可概括为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的好处: -质量水准较高:选择一流网络设备厂商的设备和系统,选择高水平的具有资质的系统集成商通常能够保证系统的质量水平,建造系统的风险较小。 -系统建设速度快:由多年从事系统集成工作的专家和配套的项目组进行集成,辅以畅通的国际厂商设备的进货渠道,及处理用户关系的丰富经验,能加快系统建设速度。 -交钥匙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全权负责处理所有的工程事宜,而用户能够将注意力放在系统的应用要求上。 -标准化配置:由于系统集成商承担的系统存在共性,因此系统集成商会总结出它认为成熟和稳妥的方案,使得系统维护及时且成本较低。

网络设计总结

系统集成的复杂性技术、成员、环境、约束 网络工程的集成步骤: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验收 标准:通信网ITU-T,局域网IEEE,因特网IETF 物联网特征:互联网特征、识别与通信特征、智能化特征 物联网结构:从下到上感知层、传送层、应用层 高级需求分析包括:网络扩展需求分析、网络性能需求分析、网络安全需求分析、网络管理需求分析 网络扩展满足要求:1.新用户或者部门能够简单接入现有网络2.新业务能够无缝的在现有网络上运行3.现有网络结构无需做大的更改4.原有设备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5.网络性能恶化在用户允许范围内 网络设计模型:交换型层次结构从上到下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主要由2层和3层交换机组成缺点:路由功能弱,广播风暴 路由型层次结构由路由器和交换机组成,路由功能强大结构复杂,主要用于城域网和广域网汇聚层主要功能:汇聚网络流量,屏蔽接入层变化时对核心层的影响。功能:链路聚合、流量聚合、路由聚合、主干带宽管理、信号中继、VLAN路由、隔离变化。 核心层性能设计策略:1.高带宽网络技术2.核心交换机应当采用高速率的帧转发3.禁止采用任何降低核心层设备处理能力,或增加数据包交换延迟的方法。4.任何形式的策略必需在核心层外执行5.核心层一般采用高性能的多层模块化交换机 1、STP:不能快速迁移。即使是在点对点链路或边缘端口,也必须等待2倍的forward delay 的时间延迟,网络才能收敛。 2、RSTP:IEEE Std 802.1w定义,可以快速收敛,却存在以下缺陷: 局域网内所有网桥共享一棵生成树,不能按vlan阻塞冗余链路。

3、MSTP可以弥补这样缺陷,它允许不同vlan的流量沿各自的路径分发,从而为冗余链路提供了更好的负载分担机制。 集中式服务模型:将所有服务子网设计在网络核心层 分布式服务模型:网络服务集中,应用服务分散 BGP/OSPF实验: BGP路由属性:公认强制属性、公认自由决定属性、可选传递属性、可选非传递属性 链路聚合:是将交换机上的多个端口在物理上连接起来,在逻辑上捆绑在一起,形成有一个较大宽带的端口,实现均衡负载。 网络QoS技术指标1.传输时延2.时延抖动3.丢包率4.吞吐率 网络冗余设计的内容:主要通过重复设置网络链路和网络设备,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需求,包括,链路冗余、设备冗余、软件冗余。最好的冗余方式是多台主机互为热备 RAID是一种工业标准,RAID0没有安全保障,但速度快,适合高速I/O系统;RAID1适用于即需要安全性又要兼顾速度的系统;RAID2和RAID3适用于大型视频、CAD等处理,RAID5多用于银行等大型数据处理中心。RAID0采用无数据冗余的存储空间条带化技术,RAID1采用了两块硬盘数据完全镜像技术,RAID 2、3、4、5可以对磁盘中的数据进行纠错校验。 光纤通道(FC)是一种数据传输接口技术,主要用于计算机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适用于服务器共享存储设备的连接以及存储控制器和驱动器之间的内容连接。Fc存储网络。 网络存储技术的类型:直接附加存储(DAS)是直接连接在服务器主机上的存储设备,如硬盘等所有操作都要通过CPU的I/O操作完成,加重了服务器主机的负担 网络附加存储(NAS)是连接在网络上的专用存储设备,以文件传输为主,提供跨平台海量数据共享功能,所有客户端可以通过磁盘映射和数据源建立虚拟连接。

20工业控制网络及组态技术教学大纲

《工业控制网络及组态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0132053 课程英文名称:Industrial Control Network and HMI Technology 课程总学时:16 讲课:16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1.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2.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技术是当今工业控制系统的主流组网技术,是控制向分散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技术基础。 本课程主要包括: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的网络通讯基本原理,面向底层PLC控制,构建控制网络,人机交互界面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实现远程监视及优化控制,并以工程实践为例,从整体上掌握现代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过程。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 2.掌握HMI的设计方法。 3.结合S7-300 PLC工程实例,达到一定运用能力。 (三)实施说明 本课程应重点讲授工业控制网络原理、设计方法、结合PLC系统,以实例为主线,以作业、讲解等互动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先修课有:计算机基础、机电传动控制、电工及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习题要求:习题应促进学生消化、巩固所学内容。习题要密切配合教师的讲授内容,注意要使概念类、分析类和设计类习题并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教师通过习题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同时习题也是考核学生的依据之一。 2.实验要求:根据课时较短,同时仿真系统在脱离实验设备亦能进行的实际情况,实验环节以作业形式安排在课后,以实例、作业、互动来完成实践过程,不单独设置实验课。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课程大作业。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控制网络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3.成绩构成:出勤(约占20%),平时考察(约占30%),课程大作业(占50%) (七)参考书目 《S7-300/400 PLC 应用技术》,廖常初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陈在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杨卫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二、中文摘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