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第六章 教学实施(一 、二) 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3年第六章 教学实施(一 、二) 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3年第六章 教学实施(一 、二)    Microsoft Word 文档
2013年第六章 教学实施(一 、二)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六章教学重点提示(一)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包含以下方面:(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地位和意义。

地位:在教育中,教学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教学活动实现的。

意义:(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3.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4.历史上的教学过程:(1)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2)孟学派,强调学生主动的学习思考和实践。(3)夸美纽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从对事物的感性知觉出发展开教学。(4)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由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5)杜威,通过从做中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6)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表现: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

6.教学过程的特点:(I)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①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7.教学过程的结构:(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8.教学原则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是人们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9.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0.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方法。(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充分运用语言直观。

11.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12.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I)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

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13.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抓主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14.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1)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1)引导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校本教材。

16.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

17.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8.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4)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方法。(5)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6)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榨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第六章教学笔试题(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

A.教育B.教学C.教授D.学习

2.以下关于教学的正确论述应该是()。

A.教学就是传授知识B.教学就是上课

C.教学就是智育D.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教学B.管理C.课外活动D.后勤工作

4.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论述教学的专著是()。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学记》D.《论语》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想的提出者是()。

A.孔子B.杜威C.昆体良D.思孟学派

6.“最近发展区”的含义是()。

A.很快要达到的水平B.明天要达到的水平

C.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D.理想永远达不到的水平

7.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8.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A.教学B.课外活动C.社会实践D.校外活动

9.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A.基础地位B.中心地位C.主要地位D。重要地位

10.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11.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夸美纽斯

12.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

13.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A.间接地获得知识B.获得间接经验

C.在教师帮助下获得知识D.在同学帮助下获得知识

14.()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A.教学B.教育C.自学D.智育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

B.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C.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这两者等同D.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因此教学包括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

16.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A.基本部分B.基本内容C.基本途径D.基本阶段

17.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18.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A.熟悉教材B.分析教材C.巩固知识D.理解教材

19.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

A.获得直接经验B.进行科学实验C.进行社会实践D.学习间接经验

20.“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21.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

22.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智力B.培养思想品德C.传授知识D.发展个性

2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22.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4.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

A.卢梭B.洛克C.赫尔巴特D.斯宾塞

25.下列不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的是()。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学生在课外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的提高

26.在西方,古罗马的()在他所写的《演说术原理》中,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递进的学习过程理论。

A.奥古斯丁B.苏格拉底C.昆体良D.西塞罗

27.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结论的五步,简称五步教学法。

A.检验B.论证C.验证D.说明

28.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A.赫尔巴特B.布鲁纳C.凯洛夫D.巴班斯基

29.关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说法错误的是()。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D.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30.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习什么实现的?

()。

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生产经验D.生活经验

31.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非指导教学模式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C.发展性教学模式D.最优化教学模式

32.以下关于教学原则的论述,错误的是()。

A.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B.教学原则是人们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C.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D.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完全无关

33.以下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34.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教学原则。

A.系统性B.启发性C.思想性D.巩固性

35.《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述了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A.巩固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直观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36.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出了()教学原则。

A.直观性B.启发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

37.“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由()提出。

A.孔子B.孟子C.朱熹D.老子

38.“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体现了()教学原则。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性原则

39.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40.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司性原则

41.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指导法

4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3.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要()。

A.坚持以教师为中心B.坚持以教材为中心C.实施因材施教D.实施标准化考试44.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洛扎洛夫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了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称之为()。

A.信号图式法B.探究一发现法C.暗示教学法D.五段教学法

45.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实践法

46.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

A.实验法B.讲解法C.讨论法D.演示法

47.()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A.练习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参观法

4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被称为()。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

49.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

50.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地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是()。

A.讨论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研究法

51.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B.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52.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A.发现学习教学法B.探究-研讨法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D.暗示教学法

53.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即()。

A.研究-探讨法B.发现学习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

54.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率先提出的观点?()。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先

55.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A.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B.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C.教学方式可以被运用于方法,它本身也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D.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

56.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原则。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直观性D.巩固性

57.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

58.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明显不足在于()。

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5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B.理解教材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______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思想。

2.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

3.______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4.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______两方面活动组成的。

5.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和______的统一。

6.教学任务的决定受教育目的、______、学科的特性以及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制约。7.教学是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实现______的基本途径。

8.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9.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______。

10.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______的过程。

11.在教学中,学生以学习______经验为主。

12.按照朱熹对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的解释,“心求通而未得”谓之______。13.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______为基础。

14.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______,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15.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______作用。

1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______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7.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在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地位的同时,也要承认学生作为______的地位。

18.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是有领导的认识,“三体结构”指作为中介的______、作为主体的学生和作为客体的课程和教材。

19.从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的关系来看,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______,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20.智力是指个人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______是智力的核心。

21.______不仅是智力发展的高级形式,而且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决心的体现。

22.一般来讲,教学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包括:______、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23.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教学中应如何处理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上,曾长期存在形式教育论和______论之争。

24.教学过程的一般结构:一是引起学习动机;二是______;三是巩固知识;四是运用知识;五是检查知识。

25.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______。

26.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______。

27.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______、有领导的认识等方面。28.______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9.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______。

30.我国的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原则、______、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31.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______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原则。

32.“因材施教”源于宋代______的“孔子施教,各因其才”。

33.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______原则。

34.重视组织各种复习,体现了______原则。

35.“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体现了______原则。

36.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是______原则。

37.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是______原则。

38.由于小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总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因此,坚持教学的______

原则非常重要。

39.常用的6种教学方法是教授法、谈话法、______、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

40.讲授法可分讲述、讲解和______三种方式。

41.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______两种。

4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是______。

43.课堂教学方法有多种,其中,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性手段来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被称为______法。

44.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______。

45.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对教学原则进行了各自的概括,其中孔子提出启发式原则,布鲁纳、赞可夫提出______原则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2.教学与智育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简述教学过程的一般结构。

4.教学过程有哪些特点?

5.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

6.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7.简述教学过程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8.简述教学过程的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9.简述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10.简述赞科夫的教学原则体系。

11.简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2.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13.如何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价?

14.简述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5.在教《鱼》一节课时,林老师事先在水盆里放了一条活鲫鱼,上课时让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形状、鱼体表面、背鳍、胸鳍、腹鳍、尾鳍,然后问学生各种鳍作用是什么,学生一下给问住了。这时,林老师用剪刀把鱼的尾鳍剪掉,结果学生发现鱼在水中无法前进了;他又把胸鳍及腹鳍剪掉,结果鱼体在水里失去平衡;再把背鳍剪掉,鱼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水里喘气。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各种鳍的作用。

上述案例中林老师运用的什么方法?正确贯彻了什么原则?

16.子路和冉有两学生都问孔子“闻斯行诸”的意思,孔子回答子路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你干什么事情都得先听他们的意见再做。”而回答冉有则说:“听到一个道理就去做做看。”公西华很奇怪,问孔子为什么同一句话解释不一样,孔子说:“冉有胆小怕事,所以我鼓励他;子路好勇自负,所以我要遏制他。”

请分析孔子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

四、论述题。

1.试述学校工作为什么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2.试述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3.试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4.试述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基本阶段。

5.联系实际论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6.联系实际论述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联系实际论述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8.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内涵和现实意义的认识。

9.如何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一直以来是包括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都共同关注的问题,请结合“教学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则,谈谈教学中如何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10.一次语文课上,当学习柳宗元的《江雪》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钓鱼吗?”这个新鲜而又古怪的问题一下子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大家都在思考:“是啊,他不在钓鱼又是为什么呢?”有些老师这时候或许会搬出教参中现存的答案来解释,马老师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希望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试用相关教育理论评析这堂课。

第六章教学笔试题(一)答案

一、选择题

1.B2.D3.A4.C5.D6.C7.A8.A9.B10.B11.D12.B13.B14.A15.D16.D17.B18.D19.D20.B2 1.D22.C23.A24.B25.D26.C27.C28.D29.C30.B31.A32.D33.C34.D35.D36.B37.C38.C39.1340.A41.C42.C43.C44.C45.C46.D47.A48.B49.C50.D51.D52.A53.B54.B55.C56.C57.C58.D59.B

二、填空题

1.学一思一行2.教学3.教学4.学生的学5.多样性6.学生的年龄特征7.教育目的8.教学价值取向9.认识过程10.系统化11.间接12.愤13.直接经验14.基本技能15.主导16.组织者17.学习主体18.教师19.基础20.思维力21.创造能力22.激发学习动机23.实质教育24.领会知识25.内部动力26.教材27.认识的教育性28.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9.教学原则30.启发性原则31.认识发展32.朱熹33.启发性34.巩固性35.循序渐进性36.因材施教37.理论联系实际38.直观性39.讨论法40.讲演41.启发谈

话42.实验法43.演示44.讲授法45.发展性

三、简答题

1.(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2.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智育亦称“智力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的教育。教学与智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1)教学与智育的联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智育是学校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智育的主要实施途径。

(2)教学与智育的区别。①两者所属范畴不同。智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概念并列;教学则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途径,与课外活动等概念并列。②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它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③智育是

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施,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

3.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引起学习动机。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领会知识。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两个阶段。(3)巩固知识。通过各种各样的复习,对学习过的材料进行再记忆并在头脑中形成牢固的联系。(4)运用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要组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以形成技能技巧,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5)检查知识(包括技能与各种认识能力)。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要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4.(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4)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5.教学过程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教材或精神客体的中介,掌握科学认识方法,以最经济的途径认识现实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发展自身活动的过程。教学认识的主体是学生,客体以课程教材为基本形式。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这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的活动。(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但它又不同于人类一般的认识过程,而有着自己

的特殊性。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认识的间接性。②认识的交往性。③认识的教育性。④有领导的认识。教学认识中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走的是人类认识的捷径。

6.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挥着主体性、能动性,其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这会使学生在选择外部信息的过程中具有能动性和自觉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下,这种能动性会加强。(2)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这些原有的经验、观念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制约作用。学生只有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同时,这些原有的经验也使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时具有独立性、创造性。(3)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学生对某一课感兴趣,他就会学得比较努力,而且效果也比较好。甚至学生对某一个教师有好感,该教师所教的课他也会认真去学习。如果所学课程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有联系,或者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该课程的价值或对该课程有某种情感,他也会学得很努力,而且能有一定的创造性或创造的火花产生。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教师要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其求知欲、探索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7.提示:(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8.提示:(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9.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根据心理学来阐述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揭示了课堂教学的某些规律。

(1)明了。当一个表象由自身的力量突出在感官前,兴趣活动对它产生注意;这时,学生处于静止的专心活动;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的方法,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以做好观念联合,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2)联想。由于新表象的产生并进入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因而产生新旧观念的联合,但又尚未出现最后的结果。这时,兴趣活动处于获得新观念前的期待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与学生进行无拘无束的谈话,运用分析的教学方法。

(3)系统。新旧观念最初形成的联系并不是十分有序的,因而需要对前一阶段由专心活动得到的结果进行审思,兴趣活动正处于要求阶段。这时,需要采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使新旧观念间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概念。

(4)方法。新旧观念间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联系巩固新习得的知识。

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后来被他的学生所发展。席勒把明了分为两个阶段,组成了分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赖因则在前面加了一个预备阶段,并对原有的四个阶段作了更符合教学实际的修改,演变为预备(提出问题、说明目的)、提示(提示新课程、讲解新教材)、联系、总结、应用的教学过程。上述教学过程均为五段,俗称五段教学法。

10.赞科夫是20世纪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通过实验,他提出以下五项教学论体系的新原则:(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它要求增加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分量;在教学方法上,要尽量使学生过紧张的甚至是沸腾的精神生活,学会独立思考和推理,独立地探求问题的答案。(2)在学习时高速度前进的原则。要求教学不断向前运动,以各方面内容丰富的知识来充实学生的头脑,为学生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这一原则是要让那些说明现象的相互依存性及其内在的本质联系的系统知识,在教学内容的结构中占主导地位。(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赞科夫提出教学要求学生理解的对象是学习过程,它是指向内部的。(5)使班上所有学生得到一般

发展的原则。必须设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发展他们缺乏的心理品质。11.(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教育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要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内在动力问题。(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以启发他们的思维,使学生茅塞顿开;其次,教师要因势利导,使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以获取新知。(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向他们布置由易到难的各种作业,或提供素材、情境、条件和提出要求,让他们去独立探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独出心裁地完成作业,以便发展创造才能。(4)发扬教学民主。它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

13.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价的基本方面如下:(1)教学目标的评价。教师的教学目标制定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特点,切合学生实际水平。(2)教学内容的评价。教学内容一定要保证正确无误,符合大纲(课标),知识连贯,逻辑性强。教学时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找准关键点,能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评价。主要看教师授课所运用的教学方法能否注意学生实际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教学过程中能否注意情感和认识活动的结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注意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否能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4)教学能力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教态亲切、语言简练、板书工整、布局合理;是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课堂教学组织是否严密,安排是否合理、有序;师生是否配合默契;课堂气氛是否生动活泼、和谐,能否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节教学过程和内容,具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实验效果是否明显;实验及使用电教手段时是否熟练、操作规范。(5)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始终围绕教学目的和要求展开,能够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中能对学生的提问显示良好的反应,巩固练习及书面检查的正确率也比较高。

14.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教师运用讲授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教师讲授的概念、原理、事实、观点必须是正确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和教学。(2)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讲授的逻辑清楚,学生的理解才能够清楚。(3)讲究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决定着讲授法的效果,因此必须不断注重和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首先,要做到语言清晰、准确、精炼,既逻辑严密又清楚明白;其次,要努力做到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最后,还应当注意语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讲究抑扬顿挫。(4)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学生的注意时间有限,在整节课中完全采用讲授法很难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应当善于将讲授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交叉替换使用,避免学生因长时问听讲出现疲劳和注意力涣散现象。

15.提示:演示法,直观性。

16.提示:因材施教。

四、论述题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的原因如下:(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一种专门组织起来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通过教学能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从而促进学生的身

心发展,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尤其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如何使学生适应这种时代的发展,教学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按预期的要求发展。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保证人才质量。因而,教学成了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要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质人才,就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在时间上,大部分用于教学;在内容上,以间接知识为主;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当然,以教学为主,并非教学唯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要通过教学,而且要通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劳动等途径才能实现。

2.(1)教学的意义。①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通过教学,不仅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进程,而且使人类文化一代代继承发展。因此,教学是社会历史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②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从个人意义上讲,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基础和实践。教学的作用直接表现在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上,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基础。它使学生个体的认识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以及个人经验的限制,扩大了学生个体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③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但是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结合,必须与生活实践加强联系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应妥善地安排教学与其他活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全面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2)教学的任务。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①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将储存在书本或其他的信息载体中的物化知识作为学生认识的客体,经过有指导的学习活动,将人类总体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内在知识结构。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识能力;不仅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体力,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体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有规律、有节奏地学习与生活。⑧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青少年的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正处在急速发展和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④现代教学论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教学,激励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仅使他们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还有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

3.教学过程是教师依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①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条件。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知识不等于智力,必须探索二者之问的差异以及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条件,以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认识能力。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知、情、意是教学过程内在的因素,它们的协调发展不仅与教学内容、也与教学过程的组织、方法的运用相关,教师教学的责任感、价值观、思想作风、言行举止以及校园环境、人际关系等,对这些方面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能动性具体表现在: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受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的独立性、创造性。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要善于体验或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善于引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4.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具体如下:

(1)引起学习动机。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责任感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领会知识。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与理解教材。感知教材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与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识,并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

(3)巩固知识。教师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复习,使学生对学习过的材料再记忆,并在头脑中形成巩固的联系。知识的巩固是不断吸收新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的基础。

(4)运用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组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以形成技能技巧,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5)检查知识。教师通过作业、提问、测验、调查等方式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学习的方式和步调,提高学习效率。

5.(1)直观性原则的内涵。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2)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6.(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内涵。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严格要求他们注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学好理论,以理论为主导。没有理论就谈不上联系实际,对学生尤其是这样。为了使学生能自觉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学科结构,教师必须注意联系实际进行知识的讲授。只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才能生动活泼,使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吸收,转化为

他们的有用的精神财富。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重视教学实践,如练习、实验、参观和实习等。第二,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在教学中,只有将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两者结合起来。学生才能深刻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达到学以致用。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我国幅员广大,不同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且每个地方都有它特有的历史文化、物产资源、风土人情、生产建设。因此,在使用统一的教材时,必须适当补充乡土教材,使教学不脱离地区实际。

7.(1)因材施教原则的内涵。因材施教原则是教学中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了解学生个别特点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特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要重视探索和采用一些特殊措施或制度,以保证每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如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请有关学科的教师或校外专家进行特殊的指导和培养,让他们参加一些有关的课外小组和校外活动、有关的竞赛;在有条件的学校试行按能力分班教学;开设一些选修课以照顾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允许成绩优异的学生跳级,使他们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3)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意义。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有其特点,尤其在智力才能方面更有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用的和杰出的人才。每个教师有职责去发现人才和培养这些人才。因材施教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为国家更好地培养人才。

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学记》,它概括了如何进行启发的宝贵经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内涵。“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中心是要求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只要求“继其志”。对其内涵分析如下:①道而弗牵。教师要积极引导,但不要硬牵着学生走,这样学起来就会自然和谐。不引导不行,硬牵着走也会失败。②强而弗抑。教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和压抑,这样学起来就会容易顺利。不督促检查不行,强制学习也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③开而弗达。教师要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提供钥匙,但不要把知识通达不遗地全部塞给学生,要留有余地,启发学生自己积极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锻炼和发展。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现实意义。“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启发教学的思想,强调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性,对当今教学有着很大的借鉴价值。①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注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提高;同时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②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师要深刻了解自己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其提出比较合理的学习与成就目标;同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对其进行积极督导,防止挫伤其积极性。③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其学习潜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通通扔给学生,要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时间来思考问题,提高其思维能力;或者在讲授某一内容时,让学生联想相关知识,让其进行小组讨论等,拓宽其思路;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的能力,对自身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认知能力及行为能力作出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等。

9.提示:①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实现学校教学与社会

生活的相互沟通。

10.(1)从教学目标来看,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发展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有个性的人,培养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马老师的这堂课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保护了学生的想象力。

(2)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堂课上,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表现,不拘泥于教材的知识和讲解,敢于主动向教师设问,这也是当代学生缺乏的精神。马老师没有给出现成的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运用理论,联系自身的实际去寻找答案,自己解决问题。

(3)坚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在这堂课上,马老师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主动的思考,培养它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并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给出唯一答案而否定学生的积极性,马老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不迷信教材,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4)马老师之所以不用教学参考书的答案来解释,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问,期待更新更好的答案,调动了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使学生能够脱离标准答案的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闪现智慧的火花,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品尝到思考的快乐。在这一点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让学生体会到正确的认识来自于认真的思考和积极的探寻。

(5)本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课堂上,老师唯有真正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学习的乐园,才是学生创造的舞台,这样的课堂才会更精彩。同时,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提供有意义的见解,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可以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再是以往师道尊严下标准答案的权威。因此应该建构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氛围,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学更加高效。

第六章教学重点提示(二)

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在教学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3.个别教学制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1)个别教学制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2)缺点在于一个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有限,教学速度慢、效率低。

4.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制成固定的班级,由固定的教师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按照固定的课程表,一节课一节课地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

5.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阐述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6.班级授课制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3)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缺点:(1)缺少灵活性,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

7.分组教学制就是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1)分组教学制的优点是它更适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2)其缺点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分组后产生的副作用很大。

8.设计教学法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9.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10.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①根据教学任务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②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和数量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③根据使用的教学方法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等。

(2)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顺序和时间分配。主要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

11.班级授课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堂内

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2.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1)现场教学:是依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等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个别教学:是与班级授课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是通过个别指导,指导不同作业等方式进行的。

13.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14.备课。

(1)备课的意义: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2)备课的要求:①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②三种计划。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15.上课。

(1)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2)一堂好课的标准:①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②正确的教学内容;③恰当的教学方法;

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

16.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17.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对课的补充和延伸。

18.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1)测验与目标。

(2)试题的类型:供答型,要求学生对教师规定的问答题、解答题做出解释;选答题,要求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若干答案中挑选出正确答案。

(3)测验的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试题的难易程度。

(4)评价的方式有考查、考试两种,记分有百分制和等级制。

19.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指向性;综合性;操作性;灵活性。

20.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1)内容型策略。(2)形式型策略。(3)方法型策略。(4)综合型策略。

第六章教学笔试题(二)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所要解决的是班、课、时的问题。

A.教学内容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D.教学组织形式

2.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

A.分组教学B.个别教学C.道尔顿制D.班级上课制

3.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

4.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度进行阐述是()。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画》D.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5.帕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B.设计教学法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

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56年B.1860年C.1862年D.1866年

7.我国的班级授课制最早始于()。

A.唐代B.宋代C.清末D.新中国成立后

8.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A.杜威B.华虚朋C.帕克赫斯特D.克伯屈

9.我国学校的教学以()为基本组织形式。

A.个别授课B.个别辅导C.班级授课D.讲座

10.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教,属于()。

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

11.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是()。

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

12.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属于()。

A.个别教学法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法D.道尔顿制

13.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

A.教学任务B.教学内容C.教学规律D.教学原则

1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以及()。

A.课外辅导B.钻研教材C.了解学生D.考试

15.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16.备课包括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和()。

A.了解学生B.阅读参考书C.上网D.制订教学计划

17.教学活动的根本因素是()。

A.教师B.教学内容C.学生D.教学方法

18.教师在教学中最首要的角色是()。

A.知识的传授者B.学者和学习者C.集体的领导者D.学生的榜样

19.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A.布置作业B.检查作业C.课外辅导D.课后练习

20.()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A.教学大纲B.教科书C.参考书D.教学进度计划

21.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22.一节综合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A.组织教学B.讲授新教材C.巩固新教材D.检查复习

2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效度

24.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验的()。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25.外部分组按照学生的()来编班。

A.年龄B.发展水平C.知识经验D.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

26.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

27.我国中小学的考试制度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A.考查和考试B.考核和考试C.考查和考核D.检查和评价

28.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

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

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29.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形成性评价

30.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

31.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32.为了分班、分组的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

A.形成性测验B.诊断性测验C.总结性测验D.安置性测验

33.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

A.教学B.教学原则C.教学模式D.教学方式

34.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很高。

A.难度B.信度C.效度D.区分度

3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是指()。

2020教学部工作计划范文

2020教学部工作计划范文 教学部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学部进一步深化学校内涵建设,认真贯彻学校的工作计划,继续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全面总结“新基础教育”扎根研究和“自育型备课组”建设的实践研究为载体,深化课程改革,用诚恳的态度服务教师,用科学的理念促进教师发展。 二、工作重点: 本学期,我们将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重要任务: 1、早策划、早部署,坚决完成“新基础教育”三年扎根规划的总结、展示交流任务。 2、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以“自育型备课组”研究与实践的结题为抓手,推动课程领导力进程,形成具有校本特点的教研团队建设模式。 3、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强管理,通力合作,实现初三年级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具体工作:

(一)课程建设 本学期,教学部以课程计划为依据,着力架构自育学生成长课程,结合多彩的主题活动、仪式教育等,充分发挥社团、闵四自育等时段开设丰富的课程,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精神体验。 1、规范拓展课的评价,有目标、有质量的开设社团。 通过学生调研,按需开设拓展课社团,让课程发挥出最大的育人价值,本学期进一步规范拓展课的选择与评价,注重拓展课的普及中提高,把社团分成四个模块,每个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必须在每个模块中至少要选择一科。在普及中发现特长苗子,加以辅导培养并提高平台发挥特长,改革评价模式,设计学科特色的评价指标,从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多方面对拓展课程进行评价。 2、继续做好、做精学科群。 六年级开设《走进唐朝诗人》分别以白居易、李白、孟浩然、王维、杜甫、杜牧等作品精选教学,七年级开设《走进现当代的作家》分别精选史铁生、朱自清、林海音、傅雷、萧乾、鲁迅等作品进行教学,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做积累。八年级继续开设理化实探课,提前学生的理化学习兴趣,

2013年少先队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度 少先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育人为根本,结合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和少工委的工作意见,以努力落实小公民道德建设为目标,实践创新,做好少先队员的思想品德工作,推动体验教育思想的深化和理论的发展,加强督导评估,考核点面结合,保证我校少先队工作文明、健康、持续、和谐发展。加强班队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培养学生能力,为少先队员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服务,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努力开拓学校少先队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及要求: (一)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抓好对中队辅导员的培养和管理,组织各班辅导员(班主任)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充分认识实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并能够在班会课或是晨会课上贯彻落实到学生中去,努力引导和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好品质。结合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的要求,激发中队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 (二)抓好学生常规管理工作,强化行为习惯养成。 1、深化“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带领学生学习《小学生一日常规》,强化文明礼仪教育,形式多样地开展“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

的劳动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自我保护的良好习惯、诚信守法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系列训练活动。 2、培养学生特长,创建班级特色,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的文化品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结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提升学校素质教育管理内涵,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打造品牌班级。 (三)、开展多彩的少先队主题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纪念建团91周年等重大契机,组织开展“红领巾心向党”活动,教育少先队员了解党的历史功绩、根本宗旨、伟大使命和优良作风。以“今天骄傲的红领巾,明天光荣的共青团”为主题,组织团代表与队员“大手拉小手”活动。 2、组织好每周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新学期更有创造性的开展这一活动,通过升旗仪式这一庄严的活动,使学生树立“心中有国旗,心中有祖国”的思想。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展示少先队员的风采。 3、以争当“四好少年”为主题,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10.13建队日等节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4、组织开展“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好读书征文活动、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积极参加评选和比赛。 5、开展“手拉手”活动,关心留守儿童、关心贫困学生为主题,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

2020学校春季教研工作计划

2020学校春季教研工作计划 时光飞逝,转眼间,新的学期已经到来,下面是为大家分享有关2020学校春季教研 工作计划,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精神,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农村小学四项规范达标”为抓手,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强化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学科联片 教研,促进全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一)、做好新课程实施文章,重在“三课”建设 1、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级第十二次新课程学科语文、数学备课会,不断增强培训活 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围绕“三课”(课程、课堂、课外),加强课程建设,聚焦课堂教学,活跃课外生活,加强教材研读和学生研究,强化课型创新,力求体现“扎实、有效、简洁、灵动”的 特色。 3、针对新课程学科教学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专题教学研 讨和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4、积极抓好必修课“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 工作。结合实际用好省编通用地方课程和《话说温州》地方专题课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综 合素质的提高。 5、加强、深化联片校本教研工作。以改变联片教研活动过程的监督和指导为突破口,改变教研活动的形式,强化教师的参与意识,进一步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二)、做好“四项教学规范达标”文章,重在教学常规管理 1、90%以上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评测、参加规范活动等方面 达到评估标准,学会撰写教学案例、论文、叙事和反思,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2、进行两次教学常规检查,评估表套用《温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规范达标”评 估表》,并予以具体化、数字化。 3、学校在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和研修管理等方面要规范,开足开齐课程,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20XX年上学期要通过市级达标验收。

课内比教学实施方案

“课内比教学”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在全省中小学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确保我校“课内比教学”活动有效实施,切实提高全校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就是要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开展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实现“两个全参与”,即全校所有教师全部参与,所有学科全部参与,重点是进行教学基本功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组织教师全员参与,搭建教师展示自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练兵比武平台,促进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使我校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 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主要是“五比”,即比备课、比讲课、比说课、比评课和比反思。

(一)备课,主要是阐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分析归纳成教案,阐明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教学过程及要求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二)讲课,重点展示教师的基本教学素质,包括教学观念与知识功底,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特别是教学语言、教学板书、教学仪态、教学示范和实验操作等方面。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学生的主体性。 (三)说课,主要阐述对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基础及特点的分析,介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用,介绍教学过程设计等,以考察教师备课和写课的基本功。 (四)评课,就是根据议课标准做好相应的记录,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讨论问题、发表意见,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优点与不足,展开对话,促进反思,探求方法与策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反思,是指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课内比教学内容共分三项:写说课稿、写评课稿、说课讲课。 1.写说课稿(20分)

20XX年秋季小学部教学工作计划

20XX年秋季小学部教学工作计划 过去的一学年,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新学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使学校工作更加井然有序,更加务实高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特拟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继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Xx市Xx区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坚持“立足课堂教学、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本教研、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工作思路,发挥教研组的教育研究职能,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以20XX年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三项活动”的开展为抓手,团结协作,上下一心,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二.重点工作 (一)按照我校读书方案要求,认真开展师生读书活动。 1.开学初,由教研室检查教师假期读书情况,教师上交读书笔 记和读书心得。开学第二周,各班检查学生假期读书情况,把学生读书的书名、字数、读书笔记字数、读书心得字数汇总后

上交教导处。 2.组织好每月一次的教师集中读书活动。由教研室组织,主要是教师汇报读书情况,交流读书心得,介绍读书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举办学生读 书节活动。由教导处负责,在10月1日 左右,先由班级举行,推选出2名学生参加全校的活动。主要是介绍读书经验,交流读书心得。 4.各班要召开好每周一次的读书班会。在十一月份,全面检查班级读书情况,包括语文阅读课、图书角的建设和管理、读书班会召开情况、家庭小书库建设、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等。 5.在12月份,组织一次师生读书笔记展评。之后评选读书标兵,进行表彰奖励。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每位教师都要做到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让广大学生在爱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2 .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学习新课标中的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等方面的内容;学习学校图书馆订的各种教育教学刊物和购买的书籍或其他的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刊物以及网上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要求每位教师完成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学校2013年新的一年工作计划

学校2013年新的一年工作计划 新一年的学校工作,我们围绕“深化新课程改革,强化教育科研,进一步加强校园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踏实做好德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创学生一流、教师一流的名校”开展。 继续做好学校常规工作。含党风廉政建设、综合治理、安全、创建、计划生育。争取各项考核优秀。 踏实做好德育工作。根据今年的全市德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更新德育观念,落实《义乌市中小学做教育内容体系与活动系列》,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出我校实际的做人教育内容体系和活动系统。强化思想品德课的这个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的作用。把德育寓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的道德品味。树立以德治校、经德育人、经德修身的理念,进一步健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组织学生学习新修订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形成正确的舆论,建设良好的校园道德环境。建立和健全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德育机制,形成德育合力。构建非功利性的德育评价机制。 课程改革主要抓课堂教学,进一步研究师生互动,活动的形式与实质、课程的使用与教材的处理,进一步研究基础与发展的问题。研究的主题为“课堂教学是关键,打破教师潜意识当中的领导角色,在教学语言、教学设计和教育机智上狠下功夫,做到任何时候都真正做到‘以学论教’,关注课堂中不合拍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信任’和微笑”,同时通过课程改革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好课改成果向其他年级渗透,向其他兄弟学校辐射。争取在XX年开一到二次规模较大全市的课改研讨会。学校将出台课改奖励奖励制度,以制度促进课改作的深化。同时做好课改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强化教育科研,做到四十五周岁以下的老师人人有课题,争取有课题成果获市二等奖及以上。全体教师进一步树立科研立校与科研强校的意识。继续抓好教科研的全员培训,发挥教科室的作用,培养一批教科研骨干教师。尝试年级组合作备课,电子化备课。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的目标是教师在学科专业方面做到:是学科知识的专家,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的知识,有追逐学术前沿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及措施(2020版)

编号:YB-JH-0771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及措施 (2020版) Frequently formulating work plans can make people’s life, work and study more regular, and develop good habits, which is a habit necessary for success in doing things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及措施(2020版) 摘要: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使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较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了制订 工作计划,于是让人变得不拖拉、不懒惰、不推诿、不依赖,养成一种做事成功必须具备的习惯。本内容可 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使用。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指针,在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我校教育工作中的先导作用,以课堂教学创新为重点和落脚点,以课题为载体,大兴校本教研之风,积极推进我校教育科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使科研工作更好地为教育决策服务,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作出贡献。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围绕课程改革,继续强化校本研究,推进科研创新。 1.强势推进校本研究,要通过校本研究,优化校本管理,开展校本研究,开发校本资源,建设校本课程,营造校化,开创制度化、科学化的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新局面。校本研究要形成校长为主帅,教师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的格局。

2019年度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

2019年度"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 根据林区教育局关于《神农架林区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活动主题 促进教师学知识、练硬功、强素质,夯实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工作目标 全面开展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重点是进行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组织教师全员参与,搭建教师展示自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比武平台。通过此次活动,促进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使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四、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陈益金 副组长:孙开勇 成员:张顺林黄信念柳平 五、活动内容 1、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主要包括说课、讲课、评课、课后反思和教研论文。根据我辖区教学实际,确定教学比武参赛科目:小学语文、数学、英语。 2、说课主要阐述对课标及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基础及特点的分析,介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用,介绍教学过程设计等。 3、讲课重点展示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包括教学观念与知识功底,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特别是教学语言、教学板书、教学仪态、教学示范和实验操作等方面。 4、通过课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六、活动要求

1、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督查,校长是活动主要责任人,校长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推 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领导和组织好学校比武活动,确保教师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取得实效。 2、宋洛辖区内所有教师全员参与课内比教学活动。说课、讲课要留教案,听评课要 有记录。保证所有教师参加到活动中来,结合各校实际每位教师在校级活动期间至少做好“三个一”即一次公开课、一个教学案例分析、一个教学课件。 4、各学校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开展说课、讲课、评课、课后反思等 专题活动,促进教师学知识、练硬功、强素质,夯实教学基本功。 5、各学校要按照在职在岗教师名册,把所有教师说课和讲课活动资料备案备查,作 为我校活动开展情况的基本资料。 6、全体教师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活动,认真、积极参与活动,发挥各学校(或教研组)切实按要求把活动组织好,把活动落到实处,。 七、活动安排 1、组织片区内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神教发〔xx〕19号文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活动方案。 2、第五周结合林区英语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开展我片区内英语教学比武和参赛教师 选拔。 3、第六、七周中心学校开展说课、讲课、评课活动,结合教学实际展开讨论,学习 交流,总结提高。长坊、朝阳学校根据教育局文件要求自行组织开展相关教学比武活动。 4、第十二、十三周中心学校到长坊、朝阳学校进行说课、讲课、评课活动,检查教 学管理和教学比武开展情况。 5、第十八周全体教师完成教学论文的撰写,上交中心学校,中心学校进行论文评比,完成我校教研专栏。 宋洛中心学校 xx年3月20日

2013年少先队工作计划

2012年少先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第五次少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学校以德治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工作方针,结合学校的“民族学校五个一”工程,按照“全队抓落实”的工作思路,坚持“儿童为本、道德为先、队建为基、体验为径、发展为重”工作理念,加强组织建设,深化品牌活动,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开拓我校少先队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要点: (一)注重行为习惯,开展养成教育,促进队员快乐成长。 1、在去年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重温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充分利用队会进行训练,使队员能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的行为,懂得勤学守纪的重要意义,学会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的管理,能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养成良好习惯。 2、结合文明中队的考评,继续进行以养成教育为核心的“清洁卫生先进班”、“行为规范先进班”、“路队文明先进班”评比活动:每天对每个班级、每位学生在学校的卫生、课间操、言行文明、红领巾的佩戴、眼保健操等情况等进行检查、公布、评比。通过自我检查、文明劝导、全校评比等方式,力争客观、全面地看待学生的进步,以竞赛激发队员荣誉感,促进队员的自我完善,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3、坚持上好每周五的队会课,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自主设计,中队辅导员参与指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4、认真组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办好红领巾广播室,指导班级办好黑板报,举行校园小报比赛。 5、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切入点,扎扎实实搞好“民族学校五个一”工作。 6、做好留守生工作,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以“拴住学生心,留住学生情”为目标,推进“访万家”活动深入开展。 7、学习校园集体舞,全面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 (二)以体验教育为主要途径,组织好各项少先队教育活动,提高少先队教育实效。 1、加强法制纪律教育。 进一步组织宣传与少年儿童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开展预防少年儿童意外伤害、保护少年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活动,注重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自护意识。充分借助板报专栏、红领巾广播等载体,以及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社会实践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2、紧密联系我校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忠、孝、雅、诚”体验活动,使少年儿童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2018春季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连州市xx小学 2018年春季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贯彻国家、省、市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为重点,进一步落实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强化常规督查,以提高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教学科学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教学整体优化 1、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严格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设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要开足、开齐、上好各课程,依法管理,优化办学。 2、各科教师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开学前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教研工作计划,要领会各科新修订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把握新教材的编写体系,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研讨各科教材。要求在熟悉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 (二)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 1、参加各种能力培训。学校将抓住一切有利机会让老师“走出去”,推荐教师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如观摩活动、新课程培训、教学平台使用培训、骨干班主任培训等,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2、组织教师集中学习。采取“请进来”的形式,邀请兄弟学校的优秀

教师到我校开上示范课,使更多的教师能学习到更多的教育新理念和新方法,并能结合实际运用到教学当中去。 3、指导好教师个人学习。学校教研组要经常以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形式组织读书学习活动,要求教师边学习边记录,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得。 4、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开展结对帮扶、校本培训和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活动,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以“广东省基础教育网”等博客网站为载体,加强教学信息交流。 (三)狠抓教学管理,向教学常规要质量 全面落实教学工作的过程性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应着重从“十字”方针入手,切实抓好管理工作。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平”,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1、落实“四备四明”的备课要求,备好每一堂课。即要做到:备教学目标,明确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备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学生能力、情感的发展点,明确教学的主攻方向;备教学程序,明确课堂教学的结构;备教法学法,明确教与学的思路。 2、每位老师应针对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反思,明确教学中的得与失,对今后教与学提出改进措施。 3、按《连州镇小学作业布置量化要求》设置作业本,各年级作业量要适度,内容要精当,难易要适中,要分层设置作业。作业批改认真、及时,切实做好有针对性、能解决问题的讲评工作,并做好批改情况记载。在不

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

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 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张万生本学期教导处继续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教学这一中心环节,带领广大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创新,开拓进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力争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 1. 帮助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建立一支思想稳定,并具有开拓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导处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纲要及教育部新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法规、条文,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当前国家有关教育的举措和方向,并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只有进一步端正思想,转变观念,顺应改革潮流,树立竞争意识,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开拓进取,努力创新,主动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消除隋性及其他一切不利于学生求知和成长的思想,才能在教学中求生存、谋发展。2. 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教导处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义务教育法》以及分局下发的《教师十不准》等法规条文,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认真开展每周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活动,并通过开展“教师形象大讨论”“讲贡献、比奉献”“感悟爱的真谛”等主题演讲、座谈活动,加强对教师的人生观、

世界观的教育。通过加强教师行为规范的检查力度,坚决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及其他一切有损学校声誉、教师形象的不良现象发生,从而进一步纯洁教师队伍,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 二、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1. 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和考核,本学期教导处将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活动。内容包括通用基本功,即“三笔字”“二画一话”;教学基本功,即熟知教学大纲、教材,会备课,会讲课;综合基本功,即精通一门教育理论,能上好一堂优质课,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能熟练进行电化教学,并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为此计划三月份开展组内优质课竞赛,四月份开展校级优质课竞赛,五月份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展评,六月份开展“三笔字”竞赛及论文发布会。 2. 努力加强教研教改在继续抓好现有教改课题初中英语“张思中教学法”,数学“分层次教学法”,语文“点拔式教学法”;小学语文“坚持三为主原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等几个教研课题的基础上,酝酿对中学政治、物理、化学等学科教研教改的立项。并积极为教师撰写和发表论文进行指导和创造条件,一方面邀请专家来学校做专题讲座,加强与各报刊杂志社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召开全校性的论文发布会,评选优秀论文,推荐发表,力争本学期论文在市级刊物发表达十篇以上。3. 大力发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研讨、交流活动为加强与

机电工程系2013年度学生管理工作计划

机电工程系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管理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系学生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服务广大学生,总结吸取以往工作经验,现将2013—2014年学第一学期学生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日常管理,细化、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1.加强对团总支,学生会的领导,发挥学生自治组织的力量,坚持每日晚自习进班检查,进宿舍检查,每周两次课前抽查教室卫生及学生到课率。完善修正各类检查表格,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发现问题上报反馈。做到日检查,周汇总,月考核。 2.做好新生军训、入学教育,使新生迅速转变角色,熟悉学院、系上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自身定位,制定学习计划,融入机电系大家庭。 3.做好国家奖助学金的分配、评定、公示、上报工作。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宗旨,制定评定方案,安排辅导员实施评定工作。学生自主申请,班级成立民主评议小组,公开评选唱票,统一组织填表,利用宣传板、网络进行公示,确保奖助学金最大限度惠及部分家境贫困,表现优异的学生,激励更多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

4.坚持每周周一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布置安排本周工作,对于上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5.做好学生会换届选举。学生会进班宣传,新生辅导员利用班会动员,充分做好前期宣传,调动新生加入学生会、社团的兴趣。10月上旬发动新生写申请,中旬开始纳新选拔,第一轮笔试,第二轮面试,学工办策划,学生会负责实施。重点选拔一些乐于为广大同学服务,态度端正,有一定特长的学生。 6.进一步细化辅导员量化考核细则,不断修正,全面与日常管理挂钩。 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 本学期学工办计划下大力气抓学生活动,通过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活力,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要求各班周周有活动,内容积极向上,形式不限。活动前有策划、活动中有记录,活动后有总结。学工办将带领学生会、团总支两周开展一次全系范围内的活动。目前计划中的活动有:新老生见面交流会,学生干部工作经验交流沙龙,汉字听写大赛,男生扳手腕大赛,女生礼仪常识讲座,法律常识竞猜,优秀书目推荐会,辩论赛等。 三、理顺发展党员程序,建立健全党员档案管理 2

教研教学工作计划最新2020精选5篇

教研教学工作计划最新2020精选5篇 教研教学工作计划1 一、坚持常规压阵,向管理要质量 (一)工作计划。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 及本学校的工作安排制定本计划,要求内容详实,具有很强的 操作性。开学两周内上交教研室,学校留存一份。 1.教学工作计划。按学年制定,内容包括教学成绩提高目标、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如教学进度安排、“六认真”检查、管理措施、“四清”工作等等)。 2.教研工作计划。按学年制定,内容包括教研目标、实现 教研目标的措施(如教研常规要求与检查,常年赛课安排及要求、课题研究要求与检查指导等等)。 3.教研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根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需要来制定。内容包括 教学教研目标、实现目标的措施(如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措施、“六认真”检查、“四清”工作、学科教学赛课、评课等等)。各教研组计划齐全。 学科教学计划,制定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学生实际。按学期制定。填写情况真实,重难点清楚,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进度合理。计划要起到对教学的控制、规范和指导作用。 及时制定,书写规范。计划齐全。一式两份,一份附在备课本

首页,一份于开学一周内上交学校。 (二)教学活动(教学“六认真”)。 1.教学设计(各学科均手写)。 (1)每课时(新课、练习课、作文课、作业讲评、测试课、 试卷讲评课等)均有教案,备课节次够量,书写规范,超前备课。依据课标、教材、学生实际分课时备课。 (2)积极使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设计教学:“学 习目标”准确、明确、具体、通俗;“自学指导”“四要素”齐全,简洁、通俗;“检测题”紧扣目标,数量适当;“后教”针 对性强,突出体现“兵教兵”,突出体现抓差生,教师讲解清楚;“当堂训练”强化目标,当堂完成;各环节过渡语精要,有 激励作用。 2.课堂教学。 (1)积极使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课堂教学要携带教案,教学活动既要与教学设计有较强的一致性,又要动态 使用教案。 (2)课堂教学要努力实现学习目标,学生该理解的能理解, 该记住的能记住,该运用的能运用,努力做到“堂堂清”。 (3)小学使用规范的楷书字、中学可使用规范的行楷字进行 板书。 (4)课堂教学结束后,要根据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积极使 用“目标实现情况——行为分析——改进措施”的模式对课堂

“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

武穴市百汇学校教师“课内比教学” 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素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经研究确定我校教师“课内比教学”的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工作目标 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组织教师全员参与,搭建教师展示自我、积极锻炼、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比武平台,促进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使我校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三、活动内容 活动一:说课。说课主要阐述对新课标及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基础及特点的分析,说教学方法与手段,说教学流程及重点活动的设计依据,简介课的设计理念等; 活动二:讲课。讲课重点展示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和基本功,包括教学观念与知识功底,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特别是教学语言、板书、教态、活动的示范和 实验操作等方面。 活动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件内容必须是现行中小学所使用的教材内容。 活动四:书写三笔字(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比赛。 宣纸、毛笔、墨汁、硬笔书写纸、粉笔、黑板等由学校提供,毛笔、钢笔、砚 台自备,也可自带毛笔。 活动五:以“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为主题的演讲。 四、活动要求 1、全员参与。各学部要积极开展教学比武活动,全体小学、初中、高中教师都要参与 说课、讲课活动。各学部要建立相关制度和机制,激发所有教师参与比武活动的热 情,保证全体教师都能参加到活动中来。未做到全员参与的学部,将不予推荐教师 参加市级以上的教学比武活动,且本学年内的“文明学部”评比中,一票否决。 具体要求:50岁以下男教师、45岁以下女教师必须参加活动一、活动二中的任意 一项,且必须在活动三、四、五中任选一项参加;50岁以上男教师、45岁以上女 教师任选一项活动参加。 2、夯实基础。各学部要通过开展说课、讲课、评课、拜师学艺、查资问典、课后反思 等专题活动,促进教师研读先进理念、练过硬基本功、增强整体教学素质。为真实 反映教师教学基本素养,各学部开展教学比武活动时,各年级各学科教学内容可采 取抽签方式或锁定专题、同题异构的方式进行。 3、逐级开展。教学比武活动按照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各教研组、各学部依次展开。 各学部要按照总体部署,结合学段和学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采取 有效措施,保证实施。 4、学科全面。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各学部应组织包括体、 音、美、史、地、生等学科在内的各项比武活动,合理确定推荐选手与学科的比例,确保参赛学科的均衡性。

(完整版)系部工作计划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计算机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学校办公会工作部署和工作要点,加强规范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好工作预案;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常规管理和专业部精细化管理,优化育人氛围并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成长环境,以务实求真、科学有效的工作作风,积极的探索计算机部建设的新思路,努力将本部门建设成为专业化、特色化显著的重点专业部。 二、工作目标 1、加强专业部常规管理,制定完善详细的岗位工作职责,加强德育、教学、实训工作人员的日常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专业部的德育、教学、实训工作水平。 2、进一步加强学生分会,配合政教处、学生会团委推进学生工作的开展。 3、认真落实专业部巡查制,强化班级值周工作制,积极推进“星级宿舍”和“优秀班级的评比工作。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和教科研活动,不断推进专业部“学生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动手能力的培养,认真做好学生的计算机、英语统考及专业工考工作。 5、加强校企融合,借鉴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争取专业建设方面有新的突破。 6、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等工作指导,将师徒结对工作落到实处,使新教师和年轻教师尽快融入学校。 7、完善专业部内部德育、实训等管理制度,确保师生人身安全,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杜绝人身伤害及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德育方面 1、要求系部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科学的育人观,关爱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营造和谐、进取的育人氛围。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充分发挥专业部全体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落实好第一责任人制及专业部教师岗位责任制、班主任考核制、荣誉激励制等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德育工作氛围。 (1)加强新老教师师徒结对工作的过程性管理,加强过程性考核,促使青年教师快速的成长。(2)积极配合政教处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落实和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工作思考,定期进行德育主题论坛研讨交流,努力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管理水平。. (3)组织年轻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文献,并写好心得笔记、教育论文,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 3、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1)重视法制教育。定期举行法制报告会,各班级轮流参加学习,并要求每个学生撰写心得体会文章。(每周一次) (2)重视班级日志填写检查。每班应指定一名责任心强的班干部详细记载班级日志,并及时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每天放学前检查签名并将出勤情况上报部门,形成日报、周汇总、月公告及时处理的工作流程。 (3)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大力宣传、表彰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生、进步学生及各类取得成绩学生的先进事迹,并利用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等相关信息平台扩大宣传,弘扬正气,为广大学生树立优秀的学习榜样。 (4)坚持不懈抓好常规工作。本学期将继续抓好班级学风、学生巩固率、财产管理、班级值周

2020年学校教务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学校教务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联区将继续借助新课程改革的东风,深入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加强学习和培训,通过反思、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争创一流的教育教学成绩。 主要工作: 学习,是知识汲取与更新的先决,是一个人不断完善、充实自我的需要,是一切工作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重要条件。本学期要以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师理论和业务的学习与指导,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和校本培训,在学习中不断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最前沿的教改信息、关注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及教科研能力,树立新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着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1、保证时间。 一是利用学校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全校教师学; 二是利用各校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分科组学;三是自学,要求领导和教师每周应有不少于2小时的自学时间,专业期刊、理论专著、网上资源,一切凝聚着人类文化精神的读物都可以进入视野,把学习、读书的过程作为备课的过程。 另外,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和学历进修活动,为教师的学习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 2、充实内容: (1)本学期学校和联区教研站都要选编有指导、借鉴作用的学习资料印发到老师手中,供交流学习; (2)开展学刊用刊活动。学校每年为教师们订阅几种教育教学理论书刊,每位教师最少订阅一种教育杂志,要求老师们要充分发挥教育报刊的作用,时时研读,及时获取教育科研信息。每学期起码学好一本理论书籍,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

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

“课内比教学”暨“一师一优课”活动方案 雷家店镇中心教研组 根据县教育局工作安排,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搭建交流展示平台,丰富校本教研内容,创新校本教研形式,推进有效健康课堂建设,促进我镇中小学教育教学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进一步推动全镇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效;坚持以改革为中心,进一步健全机制,搭建平台,促进教学、教研、教改深入开展。 二、活动内容: 1、开展“三晒”活动。各中小学按照“两个全覆盖”(覆盖全部学科、覆盖全部教师)的要求,全面开展“三晒”(晒教学设计、晒课堂教学、晒学生作业)活动,使“比教学”活动常态化。在“晒课”的基础上,推行优秀教师参加县级赛课。 2、打造精品课堂。各中小学按照晒课、赛课、说课、评课、磨课的步骤打造精品特色课,制作视频,参加网上晒课活动。将“一师一优课”活动落到实处。 3、组织镇级赛课。中心教研组基于各中小学“三晒”活动,组织各学科赛课活动,并从参赛课中择优推荐优课制作视频参与

网上晒课。 4、组织视频评选。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学校报送的课堂教学视频进行评选,择优推荐报县教科室参加评选,并上传参与网上晒课。 三、活动安排 1、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各学校开展晒课活动; 2、11月10日至12日组织镇级赛课活动 3、11月中下旬组织县级赛课活动 4、11月下旬组织镇级视频评选 5、11月下旬进行全镇教研活动总结(结合校本教研月活动),评选先进单位和优秀教师。 6、12月上旬组织县级视频评选。 7、12月中旬进行活动总结,通报表彰先进单位和优秀教师。 四、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切实抓好“三晒”活动,为期末“三评”活动打好基础。 2、推荐参加镇级赛课必须基于学校晒课的基础上择优推荐,不能由学校主观确定参赛选手; 3、各单位制作优课视频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视频资料要包括三个部分,即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和专家点评。其中课堂实录部分要突出两个关键:一是基于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二是体现教学改革精神,实现师生多维互动;

系部工作计划

系部工作计划 关于系部工作计划范本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我系的教学秩序,提高我系的教研与教学水平。我系计划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师的基本教学水平,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等。为了有条不紊的完成本学期各项工作,现把本学期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认真学习和贯彻《炎黄职业技术学院2015-2016党政工作要点》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学院各处室分配的相关工作与任务。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职教理论学习,更新高职教育观念 1、组织教师进行高职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以提高思想认识和更新职业教育观念。 2、组织教师学习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文件,学习相关的最新专业知识和最新教学理论与方法,以改革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强化内部管理和改革,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积极进行改革,才会有前途和生命力,要以改革促发展,通过发展来解决前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要通过改革使我系的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充分调动全系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我系的建设和发展步伐。

我系的教风、学风和行政工作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教师不关心系里的建设和发展;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加强业务学习,教学质量不高;科研氛围不浓。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积极性不高,考试舞弊仍未杜绝。凡此种种,都应引起高度重视。要从狠抓日常管理入手,进一步建章立制,从严管理,加大对违纪师生员工的处罚力度。要根据我系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考勤制度、岗位责任制、奖惩制度和一些重要的工作程序,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转变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思路,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管理体制改革,将现代管理理念和我系的管理工作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内部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强化教学管理,搞好常规教学 1、首先要求各位教师在学期初完成课程教学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学期授课计划、熟悉所使用教材、至少准备前1周教案等具体工作。 2、组织教师学习职业教育的有关经验和方法,采用科学的与现有学生适应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尝试翻转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努力适应目前教学发展的需要,鼓励教师进行教法改革、考核改革,并注意总结经验教训。 3、加强常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督促、检查工作,保证常规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进行,通过听课、问卷、找有关学生谈话、召开定期和不定期的座谈会等形式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真正把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