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摘要

在当今世界,产业内贸易所占份额已占国际贸易总量的60%以上,研究产业内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一个新热点。然而原有的国际贸易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已不足以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作出解释说明,这就需要我们从新的视角来研究这一越来越重要的国际贸易现象。

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在吸收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之后,对产业内贸易理论做出的定性分析,并为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提供思路。因而本文的逻辑结构就是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产业内贸易理论,为研究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然后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我国的外贸现状及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借鉴意义。从这一主线出发,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研究产业内贸易的前提。为了更清楚、更有条理地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其利益来源,本论文首先是把产业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理论诞生背景做简单的交代。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即众多学者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成果。我们通过对知名学者提出的观点的学习和研究,为第三部分做了铺垫。第三部分是我们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认识和针对我国现状提出的一些自己的想法。

本文是一篇以理论分析为主的论文,在理论分析中采用了定性描述的方法。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分支——产业内贸易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当然,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有用武之地,所以论文的落脚点是如何利用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分析,结合我国国际贸易的现状,对我国更好地发展对外贸易作好分析和建议,以期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需求偏好;产品差异化

ABSTRACT

In the world today, the share of intra-industry trade accounts for more than 60% of the total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refore research on intra-industry trade has become a newly heated topic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However, the original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s proposed by David Ricardo and the theory of factor endowment by Heckscher Ohlin ) is no longer sufficient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ra-industry trade, which requires a new perspective to study th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henomen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gainst the above-mentioned background, this paper has made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theorie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the absorption of many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opening the way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intra-industry trade. This paper thus mak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theorie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intra-industry trade. Furthermore, in combination with China?s current situation, it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domestic intra-industry trade under the guideline of intra-industry theories.This paper is organized according to the aforementioned logic arrangement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 study on the premise of intra-industry trade. To illustrate the causes and origin of profit more explicitly and systematically, this paper first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oduction of some theorie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main body of this paper, which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chieved by many scholars. The study on the views put forward by those well-known scholars paves the way for the third part in which the authors of this paper exhibit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 and some thoughts on China?s existing situation.

Mainl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ogether with 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 description, this paper makes a full analysis of the theorie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an important branch of the current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ourse, theories assume to be reasonable when linked with practice so,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ie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 this paper means to make a delicate analysis and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for a better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in the expectation of facilitating the growth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Key words:Intra-industry Trade;Demand Preference;The Differentiation Of Product

目录

摘要...............................................................................................ΙABSTRACT.........................................................................................II 一、产业内贸易及其相关理论研究前提 (1)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起源 (1)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定义 (1)

(三)重要的研究指标——产业内贸易指数 (2)

(四)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现状 (2)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 (3)

(一)完全相同产品(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3)

(二)水平性产业内贸易理论 (4)

(三)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理论 (8)

三、总结 (10)

(一)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 (10)

1、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成就和创新 (10)

2、产业内贸易理论存在的问题 (11)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借鉴意义 (11)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一、产业内贸易及其相关理论研究前提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起源

对产业内贸易的早期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世界产出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速度更快。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一个国家既出口又进口同一个产业内的产品,例如日本向美国出口丰田汽车,从美国进口福特汽车。沃顿(Verdoon, P.J.)在考察比、荷、卢经济联盟内部的贸易形式所发生的变化时,第一次注意到了这种贸易的存在,他发现,经济联盟内部各国专业化生产的产品大多是同一贸易分类目录下的。为了了研究国际贸易中商品集中度和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麦可利(Michaely, M)计算了商品出口和进口差异性的系数,他把商品分为5类,通过对36个国家数据的计算,他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之间的进出口商品组成有较高的相似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进出口商品相似性较小。这种新的贸易类型可以概括为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国家问进行贸易的现象,巴拉萨(Balassa, B)把它称为产业内贸易,也有人称之为双向贸易和贸易重叠。

总而言之,产业内贸易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两点:

(1)它是在相似的经济体(要素禀赋和科技水平相似)之间发生的;

(2)它是同一行业内部相似产品(相似的生产要素密度)之间的贸易。

以上这两点既是产业内贸易的特征,也是产业内贸易成立的充分条件,缺一不可。

随后,在70年代中期,克鲁勃(Grubel, H.G)和洛德(Lloyd, PJ)在《产业内贸易》一书所作的开创性、系统性的研究使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上升到第二阶段。在书中,他们把国际贸易分为两大类:一是产业间贸易,这是在要素禀赋相差比较大的国家之间所进行的贸易,比如发展中国家用初级产品交换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这类贸易可以用传统的要素禀赋论加以解释;二是产业内贸易。他们认为,不论是相似性产品还是有差异的产品,都有产业内贸易存在,他们还把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分成了三类:一是那些要素投入不同但是有较相似替代性的产品;二是那些要素投入相同但是最终的使用替代性不同的产品;三是那些要素投入相同,替代性也相似,但是在款式或质量方面有差异的产品。随看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试图对产业内贸易做出理论解释并验证这些理论解释有效性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多,因此这一理论的内容开始日渐丰富。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定义

现在对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ies trade)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定义一,产业内贸易指两国相互进口基本上相同或相似的商品。比如美国进口日本的小轿车,日本又进口美国的小轿车。

定义二,产业内贸易指同一个产业内的产品同时发生输出和输入的活动。比如德国的汽车行业既有进口,又有出口,这就是说德国发生了产业内贸易。可以看出,第二种定义中产业内贸易的范围要大于第一种,定义一只是定义二的一种特殊情况,我们举一个例子如下图:

美国←→德国←→日本

对德国而言,并没有同美国或日本相互进口小轿车,因而如果从第一种产业内贸易的定义来看,德国在小轿车行业并没有发生产业内贸易,但从第二种定义来看,德国又发生了产业内贸易。由于本文主要是从宏观角度也就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进行探讨,所以在本文中以定义二作为衡量产业内贸易的标准。产业内贸易是

在二战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国际贸易形式,而有别于早期的国际贸易形式。后者一般是国家之间相互进口不同的产品,我们把它叫做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ies trade).

(三)重要的研究指标——产业内贸易指数

为了对产业内贸易程度进行研究,我们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从某一产业的角度分析,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1-1) 式中,为一国i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一国i产品的出口额;为该国i产品的进口额。

由式1-1可知:在0~1之间变动,愈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愈高;愈接近0,则意味着产业内贸易程度愈低。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产业内贸易指数由各种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加权平均数求得,它表示一国产业内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1-2)

式中,A为某国所有产品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n为该国产品的种类。

由式1-2可知:A也在0~1之间变动,A越接近1,说明该国所有产品总和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A越接近0,则意味程度越低。A会随着产业范围的大小不同而不同,范围越大,一国越有可能出口该产业的差异产品,A就越大。

(四)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现状

虽然采用什么样的标准对产业内贸易额的大小有一定的影响,但产业内贸易在当今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已是公认的事实。格鲁贝尔(Grubel)和劳埃德(Lloyd)在1975年进行过调查,并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发现OECDl0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比率为50%左右,他们还估计,欧共体成员国之间1959-1967年贸易的增长有71%是产业内贸易。从二战后几十年的总体来看,产业内贸易额的比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另有学者估计在20世纪60年代末产业内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为48%,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比重己高达78%。雅各比·科和P·i·M·萨拉卡估计,目前产业内贸易已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之间贸易的60%。据一些学者估计,到90年代,这一比重已达80%以上。表1-4-1是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1978年的产业内贸易比重。

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9)

在克鲁格曼(Krugman)和奥伯斯法尔德主编的《国际经济学》中,列举了反映1993年美国部分制造业产业内贸易重要性的指数,该指数是产业内贸易额与总贸易额之比: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

这里有必要区别两种产品,即完全相同的产品和有一定差异的产品。因为这两种产品发生产业内贸易的情况是不同的,完全相同的产品发生产业内贸易的机会较之有一定差异的产品是很少的,而且一般可以用传统的贸易理论来解释,所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主要是研究有一定差异的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而把完全相同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归结到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去。

(一)完全相同产品(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完全相同的产品发生产业内贸易的机会是不多的,一般只在以下几种特殊的情况:

1、边境交叉贸易。例如中国和俄罗斯有很长的共同边界,有时候会发生这种情况,即中国在边界的西端向俄罗斯出口某一产品,又在东端从俄罗斯进口相同的产品,而不是在国内将此产品从西部运到东部,这是因为运输成本太高,不如进口划算。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水泥、钢铁等运输成本较高的建筑材料上,如1953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以后,成员国之间的钢铁贸易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2、季节性贸易。有些商品如蔬菜、水果、粮食等,生产具有季节性,或者说商品的生产和市场需求具有~定的时差,为了解决供需矛盾也会产生产业内贸易。例如某一国家可能在粮食收获时出口粮食而在粮食收获前又进口粮食。

3、转口贸易。在一些自由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转口贸易很发达。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即转口国从一国进口某一种商品又转口到另一国,在海关的统计中,同类商品同时反应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和出口项目中,当然也形成了产业内贸易。但转口产品既不是转口国生产或加工的产品,也不是该国消费的产品,因此许多学者认为这种贸易对转口国来说不能视为产业内贸易。然而,现在普遍运用的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方法如格鲁贝尔一劳埃德公式并没有将这一类贸易剔除,从而高估了产业内贸易的

比重。例如在表1.1中,新加坡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国,1978年产业内贸易比率高达66.9%,这个数字不仅超过了同期新工业国的平均水平(41.9%),而且也超过了同期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58.9%),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转口贸易。

4、相互倾销。有时为了占领国外市场或其他原因,在不同国家生产同一产品的企业,可能采取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在对方市场上倾销(dumping),这样,国内居民可能购买进口商品比本国相同的商品价格还要便宜,由此会引起产业内贸易。

以上只是完全相同产品发生产业内贸易的一些原因,另外还有分类上的偏差、公司内部贸易等原因。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完全相同的产品发生产业内贸易虽然普遍存在,但在产业内贸易中所占份额很少,不能代表大多数的产业内贸易,特别是近几十年发达国家之间大量的产业内贸易;而且这类产业内贸易可以用比较优势论、要素禀赋论等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所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一般都不是针对这一种类型的产业内贸易。

(二)水平性产业内贸易理论

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H—IIT)指两国进行双向贸易的产品为同一种类但属性不同的水平差异产品,发生在经济技术水平相似国家之间。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V—IIT)是指不同质量的相似性物品同时出口和进口。对于垂直差异产品。可以假定消费者能够根据产品质量将可供选择的产品进行排序,然而对于水平差异产品,消费者对可选择产品的偏好却依消费者个人而异,不存在所有消费者均认同的产品排序,因此在进行研究时,需要对消费者偏好进行新的假定。显然,在水平差异社会中,总体上不可能保持对商品的不变排列。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效用水平在一个人消费数量增长时而提高。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对各贸易国的利益主要表现为: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的产品,提高消费者的效用,以及促进技术进步和各国特色产品的国际营销。

在具有水平性差异的产品存在的情况下,商品异质性和规模经济构成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主要理论框架,从供给上看,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参与国际贸易的产业通常都是处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因而形成了同类产品的异质性;从需求上来看,消费者偏好也同样具有多样性,需求具有差异性的产品。且消费层次结构存在重叠现象。代表人物主要有:迪克西特与斯蒂格利茨、凯尔文·兰卡斯特、张柏伦、霍太林、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等。

1、凯尔文·兰卡斯特

产业内贸易理论中,国际产品的异质性表现在同种产品在款式、质量、性能、售前售后服务以及和牌号都是差异的。如美国的小汽车以华丽、耐用为特点;日本的小汽车以轻巧、节能为特色。于是一种产品就会因这种异质性使两国同时出口又进口。由于各国消费者在消费需求层次上的多样性,就需要有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来予以满足。产品往往也因其某一方面的特色吸引了消费者而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取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异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从而推动两国互相进口对方的差异产品。

兰卡斯特于1980年在《国际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完全垄断竞争下的产业内贸易商》一文。兰卡斯特论述到,消费者是把商品看作一系列特征的集合。如一辆车是速度、舒适、色彩、大小等的综合体。一般说来,这些特征是客观的,商品及其特征之间的关系具有技术的特征,由商品的设计或自然性所决定。此时,人们对商品感兴趣不是因为商品本省而是由于商品所具有的特殊性质,所以对商品的需求是引申的或间接的,取决于对这些特征的偏好以及决定如何把这些特征融入不同商品的相应技术

性能。个人对同一商品的不同反应被看作是对商品特征集合的不同偏好的反映,而不是对商品特征的不同认知。这种方法派出了广告的作用,消费者知道真实情况,无法被愚弄,不需要任何更多信息来做出理性的决定。二是消费者对同类产品不同质量等级的选择上也表现为多元化,这种选择主要由收入决定。所以,人均国民收入所决定的购买力该为影响一个国家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在人均收入较高层次上,消费者需求更倾向于异质性产品。

兰卡斯特1980模型假设厂商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可以选择生产任何品种的商品,所有商品的生产成本都是一样的。在差异产品被生产的一开始,就有一个其实的规模经济,即厂商所面对的平均成本曲线是下降的。由于每一种商品的成本函数是一样的,所以生产成本并不取决于商品本身的特性。进入市场的厂商必须决定生产哪个品种以及以什么样的价格出售。价格越低,可是售出的商品就越多。如果两个产品的差异性太小,厂商就不能销售足够的产品以弥补成本,它们面临的选择是,要么退出市场,要么生产其他品种。反之,如果两个品种的特性相差很远,就会有新厂商进入生产一种新产品,其特性介于已经存在的两种产品之间。厂商的自由进入和退出、消费者相同密度的偏好、一样的成本函数保证了在长期均衡中实际生产的产品品种会均匀分布,而且每一个品种的生产数量和销售价格都相同,每一个厂商获得正常的利润,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兰卡斯特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完全垄断竞争”。在一个封闭的市场中,不论是生产者的规模还是消费者的多样化偏好,都由于市场规模太小而受到了限制。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两国进行贸易,既可以使企业的规模变大以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获得规模收益,又可以使消费者的多样化偏好得到满足。规模经济和水平性产品差异可以独立地在技术和要素禀赋方面相似的国家间引起国际贸易(以产业内贸易的形式)。

2、伊顿(Eaton)&凯克基斯(Kierzkowski)

兰卡斯特模型的基础上,伊顿和凯克基斯分析了寡头垄断市场中的H-IIT现象,结果发现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厂商数目、贸易产品品种的数量,以及贸易净收益是由模型内生决定的,其大小依赖于各贸易国在封闭情况下所作出的假设,即每个国家消费者的偏好分布情况以及偏好各类差异产品的消费者数量。如果偏好成簇存在,并且最多有两种,则即使两国完全相同,在贸易开放后每一品种也只有一个生产者,并且由于规模经济,各品种将保持在相对低的价格水平,消费者福利得到提高,而当企业分别位于不同国家时,H-IIT必将发生。

3、张伯林 & 霍太林

新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独立于要素禀赋之外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认为互惠贸易来自于规模经济和更广泛的产品差异。

新霍太林垄断竞争模型与张伯伦模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对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向的预测,但两者的显著差别在于对效用函数的构造不同。新张伯伦模型认为消费者对所有产品品种的偏好是对称的,而新霍太林模型却认为消费者对不同品种的偏好并非对称,它假定不同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偏好。该模型认为,对于两个完全相同的经济体,在存在消费偏好差异和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一种差异商品只由一家企业生产,生产出的一半用于本国消费,一般用于出口,并且每一国所生产的产品品种的数量均相同。新霍太林模型虽然同新张伯伦模型一样认为贸易利益来自于规模经济以及更广泛的产品差异,但从本质上看却不同于新张伯伦模型,它认为在发生贸易后,产品谱上各品种之间的平均距离要小鱼非贸易下的情况,因此贸易发生后消费者能更接近于消费其最佳品种。

4、克鲁格曼(P.R.Krugman)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较为系统地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机构理论嫁接入国际贸易理论中,并于1979年在《国际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后来又于1980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和贸易形式》,1981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飙了《产业内专业化和得自贸易的利益》,1983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工业国家间贸易的新理论》等一系列论文,针对传统贸易理论中的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等假定条件,运用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产品差别等范畴来构筑新的贸易理论模型克鲁格曼认为:“一段时间以来,已经有人对比较成本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现实现象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工业国家之间愈加紧密的贸易,以及普遍存在的差别产品之间的交易均无法根据标准理论得出结论。结果,许多人认为应该有一个新的分析贸易的理论框架。这样一个理论框架的主要要素——规模经济、产品异质化的可能性和不完全竞争——已经被一些学者所讨论,但许多年来被…束之高阁?。我组合这些要素提出一个简单的规范分析,并看看它是怎样有助于说明那些传统模型无法解释的问题。这尤其包括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经济之间的贸易的原因,以及一个鼓励出口的大国内市场的作用。”“一旦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被引入我们的分析,这些问题就可以理解了。”

克鲁格曼论证了产业内贸易指数等于要素比例相似性指数。并通过考察,得出结论:当国家间越来越相似,市场从完全竞争转变为不完全竞争,且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时候,规模经济就取代要素禀赋的差异称为国际贸易的主动力。

克鲁格曼1979年模型认为,贸易来源于规模经济,这里的规模经济是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而不是外部的规模经济。如果规模经济是外部的,市场将依旧是完全竞争的;如果有内部的规模经济,市场结构将变成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从供给方面讲,某一产品的市场中存在多个厂商,每一个厂商生产某一种或几种相似的产品,这些商品的收益递增。从消费方面讲,消费者有多样化偏好,这意味着一旦有新的更好商品面市,就会有消费者购买它。克鲁格曼通过假定消费者偏好消费尽可能多的产品品种,认为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只要产品具有水平差异并且产品的生产成本递减,则即使完全相同的两个国家之间也会发生产业内贸易现象。

克鲁格曼在1981年运用模型证明了由于规模经济,相似的国家之间会进行产业内贸易,生产这些贸易品的要素是资本和劳动力,它们的投入比率是一样的,所以产业内贸易并没有像传统贸易的增长那样有比较大的收入分配效应,当贸易双方在要素禀赋方面有很大相似性的时候(这时候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超过了产业间贸易),两种要素都可以从贸易中获益。在这里,克鲁格曼通过假设效用以实际工资和消费多样性为标准,运用一个效用函数对贸易对于福利的影响做了分析。虽然在得出这个结论时,他运用的是一个特殊的效用函数,但是这应该被看作是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问题所做的为数不多的努力之一,而且在这里又一个比较中药的几轮:相对于产业间贸易来说,产业内贸易所带了的调整比较温和,没有太大的痛苦,因为根据产业内贸易的假设,同一个产业内各个企业的要素密集度都是相似的,在这些企业间的资源再分配也相对比较容易,调整成本比较低。

克鲁格曼还认为,各国贸易模式的确定即各国应分别生产何种产品,取决于各供不确定因素。如政府政策各种历史的或偶然的因素。例如:一国由于新发明的诞生,专利保护等首先进入了国际市场,并达到了一种规模效益,便使得他国由于成事劣势而难进入,所以,规模行业中不确定时间引起的产业先期建立和市场先期进入可使厂商赢得比较优势。这种不确定性便为改善贸易结构而实施政府干预提供了理论一局。克鲁格曼指出:“政府对贸易的干预在某些条件下可能更符合国家利益。”从而进一步

提出了战略贸易政策。

5、维纳布尔斯(Venables)

维纳布尔斯(1984)将克鲁格曼模型进行了拓展。该模型与克鲁格曼模型具有相似的对称特征,但放宽两国只生产一种差异产品的假设,认为各国既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同质产品,也在成本递减的情况下生产差异产品。结果发现,虽然模型最终均衡情况与克鲁格曼模型特征相似(即可以发生H-IIT现象,但贸易方向不确定),但其均衡并非是唯一的,而且并非所有的均衡都是稳定的。此外,维纳布尔斯还证明非产业内贸易情况下的稳定均衡很容易实现,即很容易出现一国完全专业化生产差异产品的现象,从而使克鲁格曼模型的普遍性受到质疑。此外,克鲁格曼所考察的是生产条件、消费者偏好和要素禀赋相同的对称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情况,而Lawrence and Spiller(1983)则在Dixit-Stiglitz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分析具有不同厨师要素禀赋国家之间的水平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现象,结果不但能解释H-IIT现象,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贸易的方向,即资本风雨过将扩大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的差异产品品种;劳动相对丰裕国减少差异产品品种的生产和出口,但扩大劳动密集型同质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6、埃尔赫南·赫尔普曼(Elhanan Helpman)

埃尔赫南·赫尔普曼是以色列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美国哈夫大学经济学教授,新贸易理论和新增脏理论的重要奠基者。他于1946年生于前苏联,1957年移居以色列,在特拉维夫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9)和硕士学位(1971)后,于1974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旋即回到特拉维夫大学任教,并多次在哈夫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高校做访问学者,1997年以后兼任哈夫大学经济学教授。他是一位博学多产、富有创造性和合作精神的经济学家,研究领域设计城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在近来颇为活跃的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领域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在为《国际经济学手册》撰写的《收益递增、不完全市场和贸易理论》(1984)一文中,赫尔普曼对这些重要概念及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分析了它们对国际贸易、尤其是贸易模式和贸易得益的影响。在这篇综述性、但不乏创新的论文中,赫尔普曼对规模经济、竞争类型、产品差异和进入限制等的处理方法及其对贸易理论的含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着重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规模经济(包括企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行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国家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和世界范围的规模经济)对市场结构和国际贸易的影响。

赫尔普曼(1984)指出,规模经济包括内在于企业的规模经济和外在于企业但内在于产业(或国家、世界)的规模经济。根据赫尔普曼的论证,即使不同国家的偏好、相对生产率和相对要素禀赋等完全一样,世界范围的规模经济和一国范围的规模经济均能因其产业内贸易。

收益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理论,涉及到关于企业行为的各种嘉定,这些假定对市场结构和贸易模式有重要的影响。赫尔普曼总结了两个方面,其一,企业的竞争类型,包括完全竞争、伯特兰(价格)竞争和古诺(产量)竞争;其二,市场的基本土地证,包括自由进入或存在进入障碍、同质产品或差异产品、一体化市场或市场分割等三个方面。赫尔普曼认为,一旦将收益递增引入分析框架,第二个方面的假定有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即使每个产业仅有一个垄断企业,“自由进入”仍会迫使企业采取平均成本定价,从而使得整个行业表现为不变规模收益。根据赫尔普曼的分析,竞争类型和市场结构特征呢个对贸易模式和贸易得益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假定存在两

个规模不同但偏好相同的国家,每个国家都具有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两个行业,那么,较大的国家将进口垄断行业的产品、出口竞争行业的产品,而较小的国家则在垄断行业享有比较优势。

赫尔普曼在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期间(1983-1984)结识了保罗·克鲁格曼。二人合作的贸易理论经典著作《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是新贸易理论里程碑式的作品。该书的主旨是将侧重于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新贸易理论与立足于要素禀赋差异的传统贸易理论进行融合,从而提出一种全新的、综合性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分别对差异产品情形下的贸易模式、贸易结构、贸易得益等贸易理论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其基本结论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的产业内贸易现象,一旦将差异产品、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引入贸易理论,就能大大简化、深化和发展。他们认为,除了传统贸易理论分析的贸易得益外,一个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世界的产业内贸易还将提供额外的贸易得益:其一,贸易引起的收益递增产业的产出增加;其二,产业内贸易在某些情形下将因其收益递增部门的生产在不同国家的集中,从而增加世界范围的产出、降低世界范围的价格而使各国受益;其三,产业内贸易将加强竞争,在自由进入和推出的情形下将减少企业数目、增加每个企业的平均产出,并进而提高生产率;其四,由于消费者偏好消费种类的多样性,产业内贸易能够通过增加差异产品的种类而提高社会福利。

(三)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理论

在垂直差异存在的情况下,所有人都会同意某一式样比所有其他式样都要好,只是由于收入等的限制,不能选择。所谓垂直性产业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在生产有关联的产品或中间产品上的产业分工和贸易,这种贸易是通过处于某一生产阶段一国企业输入零件或中间产品,进行加工后输出来实现。主要发生在经济技术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主要由要素禀赋差异等原因引起,值得注意的是,垂直差异的模型,可以不依赖垄断竞争的条件说明产业内贸易问题。这种产业内贸易对过贸易国的利益主要表现为:通过细化产业内分工提高各国的生产效率,有助于发达国家提高其技术核心竞争力,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机会和就业机会以及促进技术在各国的溢出(Spillover)。

1、福尔威(R·E·Falvey)&凯克斯基(H·Kierzkowski)

对垂直性产业内贸易首先进行研究的是福尔威。他认为,由许多不同的厂家生产质量不同的产品,而且这些产品又都没有规模效应,这时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可能发生。在这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与经典的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有相似之处,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出口质量高的物品,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出口质量低的物品。

福尔威和凯克斯基的模型(F-K模型)表明,就算不存在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也会存在。在供给方面,假设每一个国家只有两个部门,其中一个部门生产一个同质性产品,另一个部门生产同种商品中不同质量的产品(这些商品在国家之间的贸易将是垂直性产业内贸易)。每一个木本都雇佣劳动力,资本的使用随着产品质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高质量的产品体现了相对较高的资本/劳动比率。技术(劳动生产率)在两国之间的差距使得它们指尖的贸易不会引致各国工资均等化,资本的租金也不会相等。工资相对较低的国家在生产低质量产品上有比较优势,工资相对较高的国家在生产高质量产品上有比较优势(在这些国家,资本的价格相对较低)。在需求方面,假设两国消费者有相同的偏好,在相对价格一定的情况下,对不同质量产品的需求依消费者的收入而定:收入越高就越是倾向于消费更高质量的产品。由于分配不均,每一个国家都既有低收入的消费者,也有高收入的消费者,所以,

每个国家都有对不同质量产品的需求。

在F-K模型中,在完全的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与完全没有这种贸易之间有许多过度类型。实际的贸易类型(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的程度与特性)依赖于要素禀赋、技术和收入分配情况这三个因素对不同国家的相对影响。首先,在技术一样、要素禀赋不同的情况下,贸易的类型是:资本密集度高的国家进口同质性产品,同时称为异质性产品的净出口国。在这种情况下,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在存在产业内贸易的情况下,哪个国家出口高质量产品是不确定的。虽然资本密集度高的国家在高质量的产品上有比较优势,但是这一优势未必会在出口中表现出来。如果两个国家要素禀赋差异特别明显,单个劳动力的收入相差很远,资本密集度高的国家(富国)可能集中出口低质量的产品以迎合穷国消费者的需要。实际上,如果两个国家的平均收入相差太远的话,就算穷国国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收入不平等,穷国对于质量高的产品也几乎不会有需求,它只需要质量低的产品。其次,在要素禀赋一致、技术不一致的情况下,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形式可以被决定:又有高技术的国家将出口高质量的产品,进口低质量的产品。在这里两个贸易国的收入分配情况不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在两个国家中都会既有高收入群体也有低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将购买高质量产品,低收入群体将购买低质量产品。再次,福尔威和凯克斯基考差了两国之间的禀赋差异发生变化时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他们假设两国在一开始有童谣的禀赋,然后在增加一国人均资本的同时,减少另一国的人均资本。如果技术发达国家的资本/劳动比率升高,这个国家在高质量产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将得到加强,高质量产品的品种将增加,同时,对低质量产品的需求将奸商(因为人均收入提高了)。相反,缺乏技术的国家,人均收入下降,实德队来自国外的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下降了。这样,产业内贸易也就减少了。另一方面,如果生产低质量产品国家的要素密集度发生了变化,人均资本量上升,变化将是相反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资本租金的改变不致使两国的比较优势发生逆转,产业内贸易就将上升。缺乏技术的国家由于收入的上升,对对方国家有比较优势的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将上升,同时,由于低收入国家资本/劳动比率的上升,产品向高质量发展,高收入国家对其产品的需求也将上升。两国间要素禀赋相对差异的变化对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份额的增减少有重要影响,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是哪个国家使自己的资本/劳动比率更高:如果是高质量产品出口国的资本/劳动比率升高,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将下降,如果是低质量产品出口国的资本/劳动比率升高,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将上升。

2、莎科特(A·Shaked)和萨顿(J·Sutton)

莎科特和萨顿的模型(S-S模型)没有研究产业内贸易与要素比率之间的关系(这正是F-K模型所做的),它构造了一个框架,研究由于研发支出不同而造成的产品质量差异对市场的影响。他们假设不同企业的产品质量有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于企业研发支出的多少,同时,如果质量不同的同类产品以相同的价格销售,消费者将选择质量高的产品。在这里,单位产品成本的差异不会因为质量的提高而很快地提高,因为质量提高的来源是已经支出的国定成本(研发成本),而不是劳动力或资本的投入。

假设存在两个相同的封闭市场,这两个市场中都有两个垄断者,一个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另一个企业生产低质量的产品。当贸易把不同的市场联系起来,两个国家中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将互相竞争,生产低质量产品的企业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根据S-S模型,每个产品的两个生产者中,都会有一个退出市场,因为在两个并存的情况下,没有一个能获利。这样,自由贸易会使一个质量的产品只由一个企业生产,该生产者同时供应国内外两个市场。我们无法预测哪两个企业会生存下来,也不能预测那一个质量的产品在哪一个国家生产。如果每个国家撤出一个企业,垂直性产业内

贸易就会发生,一个国家出口质量较低的产品,另一个国家出口质量较高的产品。但是,哪一个国家出口那个质量的产品依旧是不确定的。如果一国的两家企业都撤离了市场,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就不会发生了。现在我们假设各国在封闭时的企业数多于两个,正如上文所指出的,贸易将使一部分企业退出市场,不过留下来的企业数还是大于两个。这时有可能存在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值得注意的是,在长期,市场范围的扩大将进一步减少市场中企业的数量。原因在于,生存下来的企业都得益于它们的研发支出所带来的收益,研发支出的水平越高,市场占有的份额越大,这样,市场扩大将使产品质量普遍提高。产品质量的提高是固定成本(研发支出)提高的结果,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可变成本的提高只是轻微的,价格并不随质量提高而大幅度上升。企业间在高质量产品生产中的竞争将使这些产品的价格达到一个水平,在这个水平上,所有消费者都愿意购买这些厂商的高质量产品,这样低质量产品就被逐出了市场。这意味着,低质量产品的生产厂商将退出市场。从长期来看,能够留在市场中继续提高其产品质量的企业将越来越少。不过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不一定会减少,正如前面所分析的,即使统一的市场中只有两个企业,他们分别生产有相对质量差别的同类产品,只要它们分别处于不同的国家,两个国家之间就会发生垂直性产业内贸易。

三、总结

(一)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

1、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成就和创新

(1)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的假设前提比起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来说,更符合现代经济的实际情况,如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市场等等,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完全竞争只是一种理想清况。所以较之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能更好地解释战后大量的产业内贸易现象,从而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

(2)揭示了原来静态比较利益学说所掩盖和忽视的问题。静态比较利益学说一直强调贸易互补性,而对不互利的一面绝少谈及。这种强调贸易互补性在俄林的学说那里达到顶峰,他认为资源禀赋有差异的两国之间进行贸易所产生的利益,将随着贸易的不断进行而发生转移。使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下降,从而使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贸易利益也随之均等化。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思路则反映出,一国的规模经济优势借助垄断竞争的力量,占据较大市场份额而获得贸易利益,这种利益不会随着国际贸易发展而转移。对贸易双方来说,拥有规模经济的一方得到的好处不仅更大,而且将强化其垄断地位。贸易利益的差距不仅不会均等化,还会有扩大的趋势。

(3)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论所提出的规模经济优势,不是指一国的产业规模,而是指从事国际贸易主体的企业规模。一国的出口优势通过企业这种经营主体而创造出来,得以实现,这是分析国际贸易竞争条件的新角度。.(4)产业内贸易理论一个重要的突破是,它一反原来静态比较利益学说强调自由贸易、减少政府干预的传统,而赞成加强政府干预。因为,规模经济优势固然可以由国内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而产生,但政府的干预对企业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大公司跨出国门之后。现实的情况是,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垄断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无不通过各种政策加以支持。因此,产业内贸易理论依托的完全不是那种“自由

竞争、互利互惠”的世界性天赋乐园背景,而是以实力作后盾的企业竞争所牵动的国家竞争。

2、产业内贸易理论存在的问题

1、在论述产业内贸易时,未看到生产国际化的作用。所提到的产品异质性,是指最终产品在质量、性能上的差异。而由于生产国际化的深化,产业内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间产品(零件、部件、半成品等)进入国际商品流通领域,这也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2、对规模经济优势的作用应规定什么样的范围限制,产业内贸易理论并未提及。并不是所有产品都以生产规模大为优势。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中,企业经营也出现了多品种、小批量趋势,企业的规模也随之小型化,再加上需求日益分散化,必然会有规模经济不起作用的地方。

3、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但总体来看,它仍然是李嘉图模型的延续。因为在最基本的分析方式上,继承了自李嘉图以来这个系列学说的特点,就是把作为国际市场上比较于其他国家的竞争条件视为既定的条件,通过发挥国际市场这个优势来取得增值价值的贸易利益。我们可以这样说,比较利益学说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以李嘉图为代表的是“劳动生产率差异决定的比较利益”,以俄林为代表的是“资源禀赋差异决定的比较利益”,以克鲁格曼等人为代表的是“规模经济差异决定的比较利益”。

4、有些观点还需要用实证资料进一步检验。例如,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西方学者在理论上都是肯定的,但用实证资料进行检验时,结论却不相同。E·Pagoulatos和R·Sorensenl975年对美国1965年、1967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表示产品差别化的变量显著性不强;J·M·Finger和D·A·Derosal979年对美国1963年、1967年、1972年1975年二国间贸易进行分析,发现表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的变量对产业内贸易影响也不显著;R·E·Cavesl981年对OECDl3个国家的1970年二国间贸易进行计算,结论是表示产品差别化的变量有显著性,而表示规模经济的变量却不显著。可见,就这一个问题,结论也是多种多样的,还需要进一步检验与深化。

5、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在研究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时产生的,而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的研究刚刚起步,还缺乏一些令人信服的理论模型,尤其是缺乏一个一般性的模型,所以在分析具体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状况时不能一概而论,应该从这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研究特别是实证的研究。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我国外贸理论发展的借鉴意义

首先,在国际分工形式上,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着由产业间贸易—垂直性产业内贸易—水平性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规律。发展中国家要真正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必然要加入到产业内贸易的大潮流中来。产业内贸易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增长的标志,是衡量一国外贸竞争力的标志。

以前,我国的对外贸易格局基本上是以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强调我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建立在比价利益基础之上的产业问贸易。随着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认识和发展,遵循国际贸易发展规律,我国已经从单纯发挥比较优势参与产业间贸易发展到积极参加垂直性产业内贸易进而部分参与水平性产业内贸易的格局,部分水平性差异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领了一席之地,在质量、特性、款式上拥有自己的特色。

笔者认为,分析产业内贸易对提高一国外贸竞争力的作用应从产业内贸易的产生

出发,而不能笼统地认为所有类型的产业内贸易都能有效地提高一国的外贸竞争力。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从短期来说对一国外贸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但从发展角度分析,发展中国家总是接受前一轮被淘汰的技术,在技术发展上始终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大,因而这种产业内贸易的扩大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并不是一种真正平等意义上的贸易。在这种贸易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异质产品往往是技术相对密集、附加值高的最终消费品和资本品,这类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高,市场潜力大;而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异质产品往往是劳动相对密集、附加值低的最终消费品和资本品,这类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低,市场潜力小。因此无论从静态还是从动态的角度看,贸易条件无疑朝着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方向发展。

因此,发展商科技产品,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水平性产业内贸易,是改变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模式的必经之路。

其次,在分工内容上,我国的水平性产业内贸易水平正经历着由初步到深入,由简单向复杂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只有建立属于自己的专有技术,发展高科技产业,在某些领域形成技术优势,才能真正提高产品出口能力,具备国际竞争力。

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在发达或领先的行业进行的,两国生产者在产品层次上分工,据各自的优势生产各自具有竞争力的差异产品,然后进行交换,以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我国虽然已形成了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但由于受传统贸易理论的舒服和对我国经济与产业水平的估计不足,我国目前与发达国家的分工主要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领域,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主要集中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领域。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也明显地表现出向发达国家的出口主要集中于农副产品和轻纺产品,从发达国家进口的主要集中于机械设备和高档、耐用消费品。与发展中国家间贸易的商品结构正好相反,即主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初级产品。我国的外贸结构在高科技产品基础上的水平分工程度仍然很低,竞争力不强。因此,在机械类、车辆类、电机电气电子类产品的对外贸易中,我国出口的是技术含量低的产品,进口的是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第一,我国经济水平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已具备了进一步开展与发达国家或地区间水平分工的基础;第二,我过部分企业及基本具备实行规模经营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用钱纳里和泰勒对产业发展分三阶段划分的概念来描述我国现有的产业发展水平,我国的产业正处在早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并兼有向后期发展的特征。这种产业结构对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约束主要表现在商品结构的低层次上。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虽然现在工业制成品在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媛媛超过初级产品,但制成品中高附加值、高技术、深加工的重化学工业产品、机电产品所占比重甚小,而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课件,这种出口商品结构与水平行产业内贸易要求的产品特征相去甚远。要改善我国水平分工程度,就必须在某些战略性领域赶超,形成由中国独特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实现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的内涵型扩张,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符合水平性产业内贸易的要求,最终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展望未来,我们的下一步战略是,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改变目前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分工格局,逐步使国外贸易伙伴参加到以中国为核心的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分工中来。

对我国而言,目前在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还处于国际分工的外缘部分,但成为国际分工的核心主导力量才是我国的长

期战略目标。作为技术后进的国家,在产品生命周期的链条上,如果只是等某种产品被现金工业国推出后,待技术成熟,生产渐趋标准化后采利用本国劳动力资源优势进行生产,这是该产品早已从技术密集型转为劳动密集型,而生产该种产品的技术也早已不具有垄断优势了。进行标准化产品生产的技术后进国仅仅是凭借自己的劳动力优势在贸易中分得“一杯羹”(较少的利润),而此时,那些先进的工业国却把大量的经费投到新产品的研发上,期待在推出的新产品上获得高额的利润。由此看来,如果无法使我国获得垄断性技术优势,产业内贸易在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上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从长期来看,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些领域形成垄断型技术优势势在必行。

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水平性产业内贸易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高新技术发展相对滞后,无法同发达国家在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上形成水平分工。发达国家产业的结构调整,正事我国培育本国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契机,只有强化可续技术、管理经验、企业家精神在本国生产部门的传播,使自己在水平性异质产品生产方面拥有技术优势,才能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实现生产国际化,通过规模经济,实现以我国为主导的不同国家在产品层次上的分工,这才是我国真正达到贸易强国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Krugman, Paul.“Increasing Returns,Monopo list ic Competition,and Internat ional Trade.”J.I.E.1979.

[2]Krugman, Paul.“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 of Trade.” A.E.R.1980. [3]Krugman, Paul.“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and the Gainsfrom Trade.”J.P.E.1981.

[4]Krugman, Paul.“Increasing Returnsand Economic Geography.”J.P.E.1991.

[5]杨秀云,张玉萍;产业内贸易与中国外贸发展取向[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6]李俊;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其验证[J];财贸经济;1998年09期

[7]贾恩卡洛·甘道尔夫.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8]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许统生.产业内贸易类型、利益与经济增长[J].当代财经,2006,(07).

[10]韩燕.产业内贸易研究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06).

[11]姜莉琴,徐昀君.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一些综述[J].金融经济,2006,(10)

[12]张建民;西方产业内贸易理论评介[J];世界经济;1992年12期

[13]张建红;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J];思想战线;1999年04期

[14]杨辰飞;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及其实证检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15]肖杨波;发展产业内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探讨[D];广西大学;2003年

[16]谭江明;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中国贸易结构的调整[D];广西大学;2004年

[17]林琳;产业内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8]杨秀云,张玉萍;产业内贸易与中国外贸发展取向[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20]李俊;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其验证[J];财贸经济;1998年09期

浅析新国际贸易理论

浅析新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在于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二战后,国际贸易表现出新的特点与格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或不能全部解释这些现象,新贸易理论因此得以涌现发展。本文对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主要内容、特征等作了简要介绍。 一、战后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 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比重迅速上升;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部分;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工业国传统的“出口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的贸易形势逐渐变化,出现了大量的同一产业内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空前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成为工业国总贸易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针对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反思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内容,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基础,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进行自由贸易,可以实现贸易双方的利益双赢。因此其主要在于解释产业间贸易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与贸易。所以不能或不完全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必然会引起对传统贸易理论局限性的重新思考: 首先,传统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之间的差异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强调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的反向关系,即国家间差异越大,产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即贸易更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显然不能解释二战后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其次,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应当按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进行生产与贸易,即所交换的应当是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品,应当是产业间的贸易。然而,实际的贸易构成中却包括大量的要素密集度相似的同一产业内的双向贸易,即产业内贸易。此外,当人们将注意力转向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及由此引起的公司内贸易时,就会进一步发现传统理论的不适应性,期望有一种考虑了公司行为的贸易理论。 因此,为了能对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做出科学的解释,需要对传统贸

我国产业内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论文

我国产业内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论文 [摘要] 本文从我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分析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指出国家规模和发展程度、人均国民收入及其分配方式、市场结构、贸易壁垒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出了促进和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策略。【论文关键词】产业内贸易问题对策一、我国产业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贸易份额,其中对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占总贸易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20XX年中国就有57%的出口贸易和%的进口贸易是同这些国家进行的,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也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份额。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和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日益拉大,包括中国在内的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迫使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彼此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又屡屡启用反倾销、反规避的诉讼程序以遏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所以中国在产业内贸易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尤为重要的问题表现如下。 1.差异产品没有特色且技术含量低所谓差异产品,指那些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用途也基本相同,存在着替代性但是不能完全替代的产品。我国产品的差异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水平的花色、款式等的差异;二是纵向的质量差异。水平差异主要是由于同类产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纵向差异则是由于同类产品技术资本、技术密集度的不同,质量高的产品资本、技术含量也较高。由于我国对技术的应用水平较低,所以无论是对水平差异的产品还是对纵向差异的产品的生产都不能达到其所要求的标准,因此我们应该运用高科技生产具有自己特色的且技术含量较高的差异性产品。 2.产业结构水平低,缺少竞争力由于本国的科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很多发达国家能够生产具有很高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高技术或高技术密集度产品,而我国却处于很低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上,其中最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且差异产品特征显著的也只有汽车、机床等,但是它们所占的比重也很有限。这表明中国在这些产品上还缺乏国际竞争力,即使在高贸易保护下,也是进口多出口少。产业的分工首先是从产业的国内分工,发展到产业间的全球分工,又发展到产业内的全球分工,当这种分工所需要的要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 3.受传统贸易理论的影响受传统贸易理论的影响,一方面导致了人们对水平型国际分工的意义认识不足,过分强调比较优势与经济互补在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产生背景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针对国与国、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的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实践中又出现了一种和传统贸易理论的结论相悖的新现象,即国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又出现了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当代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之一,它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不切实际的假定(如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模收益不变等),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性、国际投资等方面考察贸易形成机制,从而解决了传统贸易理论所不能解释的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日益占据国际贸易的主要地位。的专著。在这本书中作者修正了H —O 模型中的某些前提条件,把贸易中有关的费用引入模型,解释了部分产业内贸易现象。 二、定义 从产品内容上看,可以把国际贸易分成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国家进口和出口的产品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比如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这种国际贸易称为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另外一种被称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也就是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制成品,因此这种贸易通常也被称为双向贸易(two way trade)或重叠贸易(over-lap trade)。产业内贸易,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既出口又进口同一种产品,同时同一种产品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元件)大量参加贸易。 产业内贸易理论中所指的产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生产投入要素相近, 二是产品在用途上可以相互替代。符合上述条件的产品可以分为两类: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也称作相同产品或差异产品。 三、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 ?从静态出发进行理论分析; ?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垄断竞争; ?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 ?考虑需求相同与不相同的情况。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现状及展望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产业组织核心理论的发展进程概述 1.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亚当·斯密(1776)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竞争理论。他通过对重商主义学说和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私人经济主体活动的批判,提出了所谓的自由竞争的思想。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认为自由竞争是一个导致利益和谐与市场均衡的过程。自斯密之后,经济学界有关产业组织问题的先驱性研究多集中于竞争理论和所谓理想竞争状态的确定等方面。1879年,马歇尔夫妇合著的《产业经济学》首次出版,将产业组织定义为产业内部的结构,马歇尔被看做产业组织学的创始人。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揭示了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关系,即“马歇尔冲突”。1933年,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所谓的垄断竞争理论,他们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竞争的一种极端对立的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通常是各种不同程度的竞争与垄断交织并存。这些早期的研究虽然开启了产业组织研究的大门也卓有成效,但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共出现过三个主要的学派,即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产业组织理论。 2.哈佛学派研究范式 1959年,贝恩的《产业组织》出版,是第一部系统阐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标志着哈佛学派形成。哈佛学派主要以经验性的分析为主,通过对跨部门的产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了是企业的市场行为,而企业的市场行为又决定了企业市场绩效,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S-C-P)的分析框架。它强调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即S →C→P,因此通过公共政策调节市场结构从而影响市场行为,最终保证良好的市场绩效成为了经济中最重要的事务。SCP理论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并影响了整整一代的学者和决策者。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虽然统治了产业组织学界近半个世纪,但其本身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分析范式,存在许多缺陷。 3.芝加哥学派研究范式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理论界对哈佛学派最猛烈的批判来自于芝加哥学派。他们推翻了SCP范式中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他们看来,市场效率才是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效率的基本因素,即P→S →C关系。而且通过可竞争市场理论指出产业的进入壁垒并不像SCP范式里面指出的那么高。芝加哥学派相信市场的力量,主张放松管理,对当时美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随着芝加哥学派的崛起以及随后众多学者的追随,哈佛学派的SCP研究范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1)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在18世纪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这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 (2)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

生产成本,而不是生产这些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方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贸易会使双方获得收益。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条件不同,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的不同,是国

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根据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4)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当代贸易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 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各国利用规模经济来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同时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产品的流动,这样才能实现国际分工的规模效益,这是现代国际

贸易的基础。 【例题1·多选题】(2007、2008年)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当前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有()。 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D.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E.外贸依存理论 [答疑编号9110901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D 【例题2·单选题】(2008年)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国充实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

20世纪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前沿(一)

20世纪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前沿(一) 产业组织理论(TheoryofIndustrialOrganization),在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又称产业经济学,是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是国外经济学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近年来经济学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 产业组织理论是从微观经济学中分化发展出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微观经济学是它的理论基础。不过,产业组织学虽然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但在近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它又有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一门相当理论化的学科。(注:参阅Tirole,J.,1988,TheTheoryofIndustrialOrganization,Cambridge,MA:MITPress, pp.1~10。中译本参阅〔法〕J.泰勒尔着,张维迎校译,1997,《产业组织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p.1~20。)关于产业组织学的学科范围在主流经济学界意见也是基本一致的,1996年牛津大学出版社曾出版过一部由阿宁德亚·森(AnindyaSen)主编的《产业组织学论文集》,汇集了19篇产业组织学领域的名作,森在导言中指出:“产业组织学(IO)的定义可以较宽,包括企业理论、规制、反垄断政策、合同理论以及组织理论的某些内容”。(注:参见Sen,A.,1996,IntroductiontoIndustrialOrganization,1st]ed.,Delhi:OxfordUniv ersityPress。)简单地说,产业经济学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 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不仅使自己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善,而且

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

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化进程: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分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 1、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分为重商主义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天赋理论、里昂惕夫之谜、相互需求理论。 (1)、重商主义理论(15世纪—17世纪)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建立起来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1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产生背景:15世纪以后,社会财富由土地转向货币,货币被认为是财富的代表情势和国家富强的意味。外贸被称为是财富的源泉。 主要内容:1、1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积累财富2、货币是1国财富的根本3、获得财富的途径是对外贸易顺差4、国家的政策:“奖出限入”5、各国间的贸易是:“零和博弈” 重商主义理论的两个发展阶段: 货币差额论: (15世纪—16世纪中期) 直接控制货币活动,制止金银输出,在对外贸易上遵守少买多卖的原则,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都保持顺差。 贸易差额论: (16世纪后半期—17世纪) 反对国家限制货币输出,认为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报复。认为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但必须谨守进出口贸易额顺差的原则。

(2)、绝对优势理论(18世纪) 产生背景:1、实践背景: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手工业正向机械大工业过渡。英国是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工业发展领先于其他国家,迫切需要突破重商主义奖出限入、反对金银外流等思想的束缚,进口原料,发展工业生产。2、理论背景: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发表 绝对优势理论观点概括: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如果每一个国家都依照自己绝对有益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以绝对低于他国生产本钱的商品进行交换,可以享受分工带来的利益,这样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使物资财富不断增加,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3)、比较优势理论(19世纪) 产生背景:1、理论背景:亚当·斯密:《国富论》;1815年,罗勃特·托伦斯:《关于玉米对外贸易的论文》提出“比较优势”的概念;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善:劳动价值论。2、实践背景:19世纪早期,英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第1次工业革命时期。1815年英国政府为保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益,而严重地侵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基本概念:古典定义:1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本钱相对地比另外一国低。新古典解释:指1国以比另外一国低的机会本钱生产1种商品的能力。 (4)、要素天赋理论(20世纪) 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 (5)、里昂惕夫之谜(20世纪) 代表人物:瓦西里·里昂惕夫,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趋势研究_张红霞

[收稿日期]2008 09 1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 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镇水资源保障研究 (06B J L036) [第一作者简介]张红霞(1973 ),女,山东潍坊人,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研究。 第24卷第6期2008年11月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 Shandong Un i v ersity of Techno l o gy(Social Sc iences) V o.l 24,N o .6N ov .2008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趋势研究 张红霞1 ,赵丽娜 2 (1.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淄博255049;2.解放军理工大学图书馆,江苏南京210000)[摘 要] 开放条件下国际贸易理论大致经历了创立、演进与发展的不同阶段,以绝对利益论、比较利益论和要素禀赋论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成为创立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而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 新贸易理论 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已进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制度因素与空间因素研究的贸易理论相继涌现,反映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关键词] 国际贸易理论;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0040(2008)06 0005 06 国际贸易理论起源于18世纪,以亚当 斯密 1776年发表 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 为开端,至今已经历二百三十多年。二百多年来,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阶段,包括斯密提出的 绝对利益论 、李嘉图提出的 比较利益论 和赫克歇尔 俄林提出的 要素禀赋论 ,前后经历约二百年时间;第二阶段是二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发展阶段,二战后,着力于从某个侧面对国际贸易新现象进行解释的贸易理论纷纷问世,如产业内贸易论、人力资本论等,其中以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以兰开西特、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的 新贸易理论 研究为具代表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制度因素与空间因素研究的贸易理论相继涌现,反映了贸易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一、传统贸易理论的创立与演进 传统贸易理论包括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传统贸易理论研究遵循一系列古典假设,包括规模收益不变、完全竞争、充分就业、没有技术进步等,以投入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分析框架,在研究产业间贸易 模式的形成原因以及贸易的福利分析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石。 (一)古典阶段的贸易理论 1.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Ada m Sm it h ,1776)首次提出绝对优势原理,并论证了自由贸易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被后人公认为自由贸易理论的先驱。斯密关于对外贸易的理论主要是沿着分工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报酬这两个分析思路展开,而当交易活动超出一国范围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会出现。国际贸易模式是两国各自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绝对优势理论,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也首次论证了国际贸易不是一种 零和游戏 ,而是一种 双赢博弈 ,从而科学地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建立做出了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 双赢 理念仍然是当代各国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的指导思想。不足在于,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一小部分贸易事实,即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获 5

第五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第五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绝对成本论 战略性贸易政策 GATT WTO 二、简答题 1.简述二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2.简述H-O理论的主要内容。 3.GATT关于贸易的国际规则的四条基本原则是什么? 三、论述题 1.何谓自由贸易政策?其理论依据有哪些? 2.试述GATT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四、思考题 1.WTO面临哪些挑战?其前景如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绝对成本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批判了重商主义,创立了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方面,他提出了绝对成本论,亦称绝对利益论或绝对优势论。斯密认为,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别国,因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利。 战略性贸易政策——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夺取他国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 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 and Trade, GATT),简称关贸总协定或总协定,是在美国的策动下由23个国家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正式生效的关于调整缔约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 WTO——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简称世贸组织。它是根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建立世纪贸易组织协定》于1995年1月1日建立,取代原关贸总协定,并按照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达成的最后文件所形成的一整套协定和协议的条款作为国际法律规则,对各成员国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监督、管理和履行的正式国际经济组织。 二、简答题 1.战前,国际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一直较高,1938年初级产品比重达到59.2%,工业制成品占40.8%。这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为满足制造业和人们的生活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料、燃料和食品等造成的。战后,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相应地发生重大变化,其趋势是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从1953年起,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初级产品所占比重。造成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不可再生的原材料的节约,并发明了以廉价原材料合成的复合材料,从而减少了资源缺乏的国家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2)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带来了制成品贸易的增加。(3)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各国消费中食品、低附加价值品所占的比重相对下降,耐用消费品等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 2.要素禀赋理论(也称H-O理论)认为,一国应出口那些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换句话说,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反之,资本充裕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 第一章: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背景及主要的理论模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二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的增长大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的增长速度,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已经占到世界总的贸易量的2/3左右,其中制成品的贸易的增长又大于初级产品贸易的增长。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注意,因为按照传统的贸易理论,不论是基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还是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H-0 模型,贸易应该更多的发生在要素禀赋差距较大和技术差距较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行业上,应该发生在资本密集度差距较大的行业间,例如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而不是制成品之间的贸易。传统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使得探讨新的贸易理论成为必然。 产业内贸易理论最早是由学者沃顿(Verdoorm,P.J.,1960)在考察荷比卢联盟内部的贸易形式时发现的。他以可比的国际贸易分类为基础,计算了12种种样本产品的双边贸易比率,发现由于经济联盟,双边贸易的比率的相对值下降,但是比率的中位数值却提高了。Verdoorm由此认为,与集团内贸易相关的生产专业化形成于同种贸易类型中,而不是在异类贸易类型间。但是Verdoorm的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人们一般认为,1975年由格鲁贝尔(H.G.Grubel)和劳埃德(P.J.Lloyd)出版的{ 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 一书作为对产业内贸易理论较为正式的提出的著作。他们二人也因此被认为是最早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开拓者。在该书中,他们认为,“新要素比例理论”是可以部分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现象的,但是要对产业内贸易做全面而又系统的解释则是不够的,必须从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入手。他们的研究对之后的一些学者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迪克西特( Dixlt,A.K.),斯蒂格利茨(Stiglitz,J.E.)、克鲁格曼(Krugman ,P.) ,赫尔普曼(Helpman,E.),兰卡斯特(Lancaster,K.)和布兰德(Brander,J.)等人,对产业内贸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建立了很多的模型。为了更详细和有条理的论述这些模型,有必要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将模型分类。 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贸易品是否具有差异性,从而将产品分为同质产品和非同质产品。非同质产品又分为水平性差异产品和垂直性差异产品。 格鲁贝尔(H.G.Grubel)和劳埃德(P.J.Lloyd)在他们的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一书中,将产业内贸易分为三种:1.要素投入不同,但是产品却有一定的替代性:例如木制的和塑料制成的家具用品。

浅析产业内贸易

浅析产业内贸易 摘要:在垄断竞争模型中,众多国家既进口又出口不同品种的差异性产品。这个结论不同于李嘉图模型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不同,在这些模型中,众多国家只进口或出口一种产品,但不会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种产品。在垄断竞争条件下,众多国家专门生产一种差异性产品的不同品种,来回交易这些品种。由此,产生了产业内贸易,我们通过了解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概念,形成的原因,分类来分析美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产品差异进出口 一、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也称为水平贸易或双向贸易,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这里的同类产品是指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至少前3位数相同的产品,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国际贸易分类标准为用于国际贸易商民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它是一种用于国际贸易商品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现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于1950年7月12日由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正式通过,目前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采纳的商品贸易分类体系。到2006年为止,该标准分类经历了四次修改,最近的一次修改为第四次修订版,于2006年3月获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三十七届会议通过。该分类法将商品分为为10大类、63章、22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项目。 产业内贸易理论起因于对欧洲经济共同体一体化效果的评价。在经过很多经济学家的努力之后,产业内贸易理论越来越丰富。从总体上来说,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企业内部规模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 一般来说,消费者偏好的多样性、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是产业内贸易最基本的推动因素。 (1)产品差异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 产业内贸易首先表现为差异产品的贸易。所谓差异产品,是指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也不能完全替代的产品。差异产品一般分为三类:水平差异产品、垂直差异产品和技术差异产品。商品差异的类型不同,引起的产业内贸易的原因也不同。 水平差异,是指同一类商品具有一些相同的属性,但这些属性的不同组合会使商品产生差异。从水平差异分析,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消费者偏好,即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当不同的国家消费者对彼此的同类产品的不同品种产生相互需求时,就可能出现产业内贸易; 垂直差异,是指产品品种上的差异。从垂直差异产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对商品档次需求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个人收入差异,收入高的消费者偏好高档产品,而收入低的消费者只能偏好中低档产品。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就可能出现高收入国家进口中低档产品和低收入国家进口高档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技术差异,是指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差异,也就是新产品出现带来的差异。从技术差异商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品存在生命周期。先进工业国技术水平高,不断推出新产品,而后进国家则主要生产标准化的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因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0001)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

比较利益:由英国经济学家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出口的贫困增长:是指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使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国际比价贸易条件的恶化。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根源在于出口量随着生产能力提高而增加,引起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进而造成贸易条件恶化。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总量。它既包括自然 存在的资源(如土地和矿产),也包括“获得性”资源(如技术和资本)。这是一个绝对量的概念。 要素禀赋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简称H-O模型。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丰裕度决定的。一国应生产和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只要商品自由贸易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各国同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会趋于相等。同时,绝对价格也会趋于相等。

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生产的某种商品,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中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中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 产业内贸易理论:一国即出口又进口某种产业产品的贸易现象。具 体主要指的是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化产品的交换和中间产品的交流。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至少前三位数相同的产品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 规模收益:当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时,这种增加会对总产量的影响。 规模收益是指涉及到厂商生产规模变化与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如果生产规模的变化是由所有生产要素以相同比例扩大或减少而引起的,那么对应的产量变动就有三种情况:(1)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2)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阶段;(3)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 出口补贴: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加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某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进口配额: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内进口的某些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控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征收较高关税后才能进口。简单而言,配额是对进口商品设置一定的限额,其目的与征收关税

产业内贸易分析

2009年全国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新乡学院商学院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二班 李阳贾雨丰封佳佳 摘要:国际贸易的发展让我们日渐认识到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研究产业内贸易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为国家外贸政策的制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G-L 下降 一、产业内贸易的概述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不满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比如中国向韩国出口某种品牌的衬衣,同时又从韩国进口某种T恤衫;日本向美国出口轿车,同时向美国进口轿车的这种贸易活动。大多数产业内贸易发生在差异化产品之间。 首先,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贸易的基础。产品的异质性表现在多方面既可以是产品质量、内在结构、包装的不同,也可以仅仅是商标的不同。产品的差异分为水平差异、垂直差异和技术差异三种类型,三者具有共同的特点即产品的消费需求偏好的多样性。 其次,规模经济是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另一主要原因。规模收益递增性是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来源。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生产产品差异的同类产品,由于存在规模经济,因此厂商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价产业内贸易的指标为1975年由Grubei Herbert和P.J.Jioyd给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IIT)。他们认为产业内贸易是产业贸易总额减去产业内进出口贸易差额后的剩余部分: i B= i i i i i i M X M X M X +- - +) ( i B第i产业内贸易指数,Mi、Xi为特定产业的进出口贸易额。0≤i B≤1,若Xi=Mi,则i B=1,即所有贸易均为产业内贸易;若Xi=0或Mi=0,则i B=0,表示所有贸易均为产业间贸易,不存在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是:理论分析基本是从静态出发进行分析的;分析不以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而以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过去的贸易理论的前提大多为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在分析中要考虑需求不相同与相同的情况。从这些假设前提可以看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出发点与其他贸易理论是相当不同的。 三、2009年我国化工品产业内贸易状况、数据与分析 2009年全国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构成情况 行业名称 进口额(万美 元同比增长 (%) 出口额(万美 元( 同比增长 (%) G-L指数 无机化工原 料 553401.82 —37.51 787044.68 —41.19 0.83 有机化工原 料 3658806.37 —7.7 1836411.47 —21.74 0.67 化肥198344.67 —42.82 260796.79 —40.89 0.86 料、油墨、颜 料 359300.28 —10.67 306639.57 —17.42 0.92 日用化学品159258.95 —0.71 314495.58 —4.16 0.67 天然原油和 天然气开采 9243296.58 —29.91 315322.85 —16.05 0.07

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综述

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产业内贸易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领域的新理论。国内外学者对国际贸易的这一新现象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本文就国外学者对产业内贸易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国外的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内贸易的定义、理论、指标测量和决定因素等等。梳理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的发展,有助于我们理解产业内贸易现象,了解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为并与其他国家开展国际贸易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研究综述 一、产业内贸易的早期研究 以发现产业内贸易的现象为开端,学者们开始了对产业内贸易的早期研究。早期的研究集中在对统计现象进行判断从而发现产业内贸易这一新的贸易形式上。最早发现产业内贸易这一现象的是弗德恩(Verdoom,P.J,1960)。他在考察比、荷、卢经济联盟内部的贸易形式时,首次注意到这一种新的贸易形式 [1]。在弗德恩(Verdoom,P,J)之后,Michaely、巴拉萨(Balassa,B)、小岛清(Kojima,K)在对各种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时,陆续发现了这种新的贸易形式。 二、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现状 1.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及分类: 由于产业的界定未有清晰的概念,产业内贸易的概念在学术界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产业内贸易的最初定义出现在沃顿 ((Verdoom,P.J,1960)的相关著作中。他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产品”。随后,巴拉萨(Balassa,1966),克鲁格曼(Knlgman,P.R)等人对产业内贸易分别下了定义。产业内贸易的定义至今没有明确。在实践中,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大都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进行。 2.产业内贸易的分类 按照国际贸易分类,一种是产业间贸易。另一种是产业内贸易,它可以分为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而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又可以划分为水平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两种。 产业内贸易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但在实践中运用最多的是以产品品质为标志分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2]。 3产业内贸易的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各个学者论述产业内贸易是如何产生的,也就是产业内贸易的成因分析。产业内贸易理论又可分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理论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理论。 (1)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理论: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理论较多地分析相似或相同要素密集度产品在存在水平差异时的交换。因此,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活动一般发生在技术水平、要素禀赋和收

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

论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分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分为重商主义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之谜、相互需求理论。 (一)、重商主义理论(15世纪17世纪)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建立起来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产生背景:15世纪以后,社会财富由土地转向货币,货币被认为是财富的代表形式和国家富强的象征。外贸被称为是财富的源泉。 主要内容:1、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积累财富2、货币是一国财富的根本3、获取财富的途径是对外贸易顺差4、国家的政策:奖出限入5、各国间的贸易是:零和博弈重商主义理论的两个发展阶段: 货币差额论:(15世纪16世纪中期) 直接控制货币流动,禁止金银输出,在对外贸易上遵循少买多卖的原则,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 贸易差额论:(16世纪后半期17世纪) 反对国家限制货币输出,认为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报复。认为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但必须谨守进出口贸易额顺差的原则。 (二)、绝对优势理论(18世纪) 产生背景:1、实践背景: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手工业正向机械大工业过渡。英国是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工业发展领先于其他国家,迫切需要突破重商主义奖出限入、反对金银外流等思想的束缚,进口原料,发展工业生产。2、理论背景: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发表 绝对优势理论观点概括: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以绝对低于他国生产成本的商品进行交换,可以享受分工带来的利益,这样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使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三)、比较优势理论(19世纪) 产生背景:1、理论背景:亚当·斯密:《国富论》;1815年,罗勃特·托伦斯:《关于玉米对外贸易的论文》提出比较优势的概念;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善:劳动价值论。2、实践背景:19世纪初期,英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基本概念:古典定义: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相对地比另一国低。新古典解释:指一国以比另一国低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商品的能力。 (四)、要素禀赋理论(20世纪) 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 (五)、里昂惕夫之谜(20世纪) 代表人物:瓦西里·里昂惕夫,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 背景:利用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数据来检验H-O模型,结果却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引发了持续一代人的争论。里昂惕夫对要素禀赋模型的检验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六)、相互需求理论

(国际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产业内贸易理 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壹、产生背景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针对国和国、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的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实践中又出现了壹种和传统贸易理论的结论相悖的新现象,即国际贸易大多发生于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又出现了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壹种新的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是当代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之壹,它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壹些不切实际的假定(如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模收益不变等),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性、国际投资等方面考察贸易形成机制,从而解决了传统贸易理论所不能解释的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日益占据国际贸易的主要地位。的专著。于这本书中作者修正了H—O模型中的某些前提条件,把贸易中有关的费用引入模型,解释了部分产业内贸易现象。 二、定义 从产品内容上见,能够把国际贸易分成俩种基本类型:壹种是国家进口和出口的产品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比如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这种国际贸易称为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trade);另外壹种被称为产业内贸易 (intra-industrytrade),也就是壹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制成品,因此这种贸易通常也被称为双向贸易(twowaytrade)或重叠贸易(over-laptrade)。

产业内贸易,即壹个国家于壹定时期内(壹般为1年)既出口又进口同壹种产品,同时同壹种产品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元件)大量参加贸易。 产业内贸易理论中所指的产业必须具备俩个条件: 壹是生产投入要素相近, 二是产品于用途上能够相互替代。符合上述条件的产品能够分为俩类: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也称作相同产品或差异产品。 三、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 ?从静态出发进行理论分析; ?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垄断竞争; ?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 ?考虑需求相同和不相同的情况。 四、主要内容 这里对于产业内贸易又提供壹些非常简单的解释。比如,有些国家幅员辽阔,对于壹些本身价值低而运费比重大的产品,不必强求于本国生产和非得于本国销售。例如,中国东北边境生产的某产品能够向俄罗斯东部出口销售,而西部边境有需求时俄罗斯相邻地区有供应,那么就宁愿从俄罗斯进口。这种情况于中俄之间就形成了产业内贸易,其动机不是价格差而是节省运费。再比如有些季节性商品,冬夏季需求强度大不壹样,而工业制成品是均衡时间分布生产的产品,不可能将生产规模仅满足旺季或淡季,为了生产和销售的均衡,只能利用南北半球季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概述 在国际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外部的国际贸易环境。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当代国际贸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产业内贸易又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呢,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假设日本和美国的要素禀赋相同,都属于资本丰富的国家,两国都专业化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假设他们生产有差别的汽车,分别是轿车和吉普车。再假设两国生产技术相同,所以其生产成本曲线也相同。 如图,两国的轿车和吉普车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同,且都递减。根据定义可知,这意味着汽车的生产是规模经济的,在没有进行贸易之前的自给自足状态下,两国都各自在A点生产100万辆轿车和100万辆吉普车,价格为P1,平均成本AC1,P1=AC1。现在进行贸易,市场规模扩大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进而使平均成本下降。假设日本的轿车生产商精明地看到这一点,抢先扩大轿车生产至B点,即产量扩大到200万辆。由于规模经济使产品价格和平均成本随之下降至P2和AC2,P2=AC2。现在,日本生产商就可以以比P1低的价格P2向美国市场出口轿车,并凭借低廉的价格和成本优势占领美国市场。而对于美国生产商来说,尽管让日本人占了先机,但还有吉普车市场呢。所以美国人把资源转移到吉普车生产上来,专业化生产吉普车,使生产点也由A点移到B点,以比P1更低的价格P2和更低的平均成本AC2生产200万辆吉普车并向日本出口,从而占领日本吉普车市场。再来看贸易前后变化。贸易前,两国都以P1价格和AC1平均成本生

产和消费各100万辆轿车和吉普车。贸易后,日本以P2价格和AC2平均成本生产专业化生产全部200万辆轿车并向美国出口100万辆,美国也以同样价格和成本生产专业化生产全部200万辆吉普车并向日本出口100万辆。生产和消费的数量和贸易前一样,但总成本现在变为P2*400,比贸易前减少(P1-P2)*400,即贸易收益。 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完全是为了利用生产的规模经济,激烈的国际竞争迫使工业化国家的各企业或工厂只生产某一产品的一种或少数几种款式,以取得分工专业化的优势。该国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同类产品的其他款式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因此,具有规模经济和相同要素察赋的国家间开展贸易对双方都有利,因此,产业内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理论为基础,涵盖了重叠需求理论、相互倾销贸易等理论。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企业内部规模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