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八大与教育

十八大与教育

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试着读懂十八大对教育的论述》

十八大对教育论述共有8句话,在与十六大、十七大报告的比较之中,读懂或者猜透十八大的教育论述,也许是困难的,但我们不妨试一试。

1.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第一个小标题。

2.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这是关于“教育性质”的表述

3.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关于“教育地位”和“教育方针”的表述。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关于“素质教育”的表述或者对“教育质量”的要求,甚至也许还可以理解为对“教育方针”的延伸补充表述。

5.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是“优化教育结构”的表述。

6.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是对“教育公平”的要求。

7.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这是对“民间办学”的要求,好像是有意删除了民办教育促进法一直提的“支持规范”,只保留了“鼓励引导”,难道意识到了党的任务是鼓励引导,而政府的任务才是支持规范?

8.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是对“教师队伍”的要求,特别提出了荣誉感和责任感,这表明党的高层已经意识到现在教师缺乏荣誉感和责任感,但不提通过提高教师待遇来增强荣誉感,可能主要是考虑到教师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以上阅读理解不仅个人化,而且略显凌乱,试着再通过比较来归纳成四点:

第一,关于教育性质

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十八大报告修改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中国共产党今天面临两大历史使命,一是民族振兴,二是社会进步,教育则是实现这两个任务的基石。这个提议可能来自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他去年就曾多次指出我党应慎提“中国崛起”,并认为这与建国初期提出的“大跃进”、“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相似,而追求社会进步等普世价值,可能更为重要。从“教育是科技和人才基础”到“教育是民族振兴基石”,再到“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的定性越来越趋近于民族的立场和人类的价值。

第二,关于教育地位

十六大报告提出:“(教育)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

十八大报告调整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新表述没有根本性差异,但体现了传承。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都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国家重振经济的主要手段。优先发展教育,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第三,关于教育方针

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十八大报告调整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表述上的变化主要有三个:

一是从十七大的“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恢复为十六大报告的提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十七大更强调教育自身现代化,十六大和十八大的表述都要求教育必须做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为人民“两个服务”,强调了教育在社会本位和人本位两个方面的基本功能。

二是从十七大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调整为现在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也不再提十六大的“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从毛泽东时代的“一个结合”(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到十六大提出“两个结合”(加上与社会实践结合),“结合”的说法作为教育基本方法或者教育基本原则,今天已经被修改定位成“教育的根本任务”,进一步理顺明确了手段与目标、方法与目的之间关系,在教育方针里重点突出了任务和目的,有意淡化了可能数不胜数的原则或方法。

三是十七大关于教育方针有“实施素质教育”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表述,现在的教育方针则不提。“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改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成了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的小标题。“实施素质教育”则改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紧紧跟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之后,并与2010年公布的《教育规划纲要》呼应,首次以党代会报告形式提出素质教育的三个具体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如果说,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方针是从教育功能(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原则或者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目的(劳动者)三个方面来定义的。那么,今天的教育方针显然是从教育功能(两个服务)、教育任务(立德树人)、教育目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个方面来定义的。不再提出教育与什么结合的原则或方法,也许是十七大以后对教育方针表述的新定位。

另外,教育方针表述上的多变化或者不稳定,也是让人难以读懂猜透的一个原因。你看最近两年的两个不同表述:

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育方针完全沿袭了十六大报告的提法: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个教育方针如果理解为国家的教育方针,又是中共中央参与发文的,而且也是十六大的表述,这显然也属于党的教育方针。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的教育方针是: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两年多之后,党的教育方针又把“(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改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也许是觉得提“两个结合”的原则不如提出“两个根本任务”好,但为什么2010年向全国大规模征求意见时却反而认识不到这点呢?

第四,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关注点

十六大报告的关注点是:“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

十七大报告的关注点是:“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十八大报告教育改革发展的关注点又有了新的一些变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教育改革关注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更加宏观、更加整体、更加综合。从十六大笼统地提出改革创新,到十七大提出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到今天首次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可能意味着我党已经认识到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还是必须依靠综合改革,而不是单兵独进。

二是对教育结构的优化更加体现学段递进性、类别层次性。从十四大到十七大都有“优化教育结构”的表述,但十八大直接从学段提出了优化结构的明确要求:学前教育从十七大的“重视”到十八大的“办好”,九年义务教育从十七大的“促进均衡”到十八大的“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从十七大的“加快普及”到十八大的“基本普及”,职业教育从十七大的“大力发展”到十八大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从十七大的“提高质量”到十八大的注重“内涵式发展”。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感叹中文词汇的多义性、丰富性和含糊性,更证明了培养十八大秘书班子的语文教师们对近义词同义词教学的有效性。

三是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似乎是想与“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并列提出,又似乎未能表述好两者的关系。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

础。”“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十八大报告只说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显然是想避免陷于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谁是谁的基础”的争论,这与综合改革之前加上“教育领域”这个定语一样,这可能也是为了更务实一些。从“促进教育公平”开始,到“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结束,如果说“头里”是社会对教育公平的要求,那么“尾巴”则是个人对教育公平的期待。

四是对民间办学的表述始于十三大关于“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资办学”的要求,再从十六大的“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到十七大的“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最后到十八大的“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我党似乎已经意识到“鼓励引导”才是自己的责任,而“支持规范”则更多的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这是一个不错的定位和准确的表述。

五是对教师队伍的表述,从十五大的“尊师重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到十六大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再到十七大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最后到十八大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师德和业务似乎是教师队伍建设两个的永恒主题。从来不提“提高教师待遇”,也许是“僧多粥少”,现在只好换一个“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含糊说法。

比较历届党代会对教育改革发展关注点的变化,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十七大教育改革发展的关注点特别具体杂碎,譬如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甚至规范教育收费,竟然都成了党代会报告的教育关注点,这有可能是一些空前绝后的表述。联想到周济2003年3月到2009年10月的教育部部长任期,刚好是十六大后十八大前,十七大报告的教育论述刚好是周济任上提供的稿子。从当前

现实看,教育部所取得的成绩,往往通过财政部大力支持的项目体现的,但诸如“面向21世纪行动计划”,几乎没有教育体制改革的抽丝剥茧。这位始终靠勤奋在做贡献的部长,独善其身既是他的性格,也成了他应对复杂局面的无奈选择。

周济为什么被突然免职?甚至一度还没有“另有任用”的习惯表述。教育部部长因为回答不了“钱学森之问”而被免职,而且竟然一语成谶:2009年10月31日,我国著名科学家、导弹之父钱学森早上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当天下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免去周济的教育部部长职务,任命袁贵仁为教育部部长。这一天,是钱学森的忌日,也成了周济共和国第九任教育部长的末日。

附上十八大党代会报告有关教育的论述——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胡锦涛报告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坚持“两个服务”推动教育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两个服务”之后,党和国家对教育方针的重申强调和深化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总方向和总指针。为谁服务,既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中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人民这一根本要求。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保障人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集中体现。

教育必须始终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向。党的十八大谋划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教育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教育要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任务,积极主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服务。高等教育要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有所作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质量,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是辩证统一的。培养人才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直接的服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不动摇。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与人民群众享有教育的程度密切相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不断满足和全面适应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落脚点。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扶持困难群体力度。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奋斗的方向已经明确。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将之作为教育发展始终不渝的正确方向,贯彻落实到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化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强大动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细化充实了小康社会的目标,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进步和明晰化和在发展观上更加强调社会事业的建设。教育作为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十分紧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其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更加凸显。

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对教育的内在要求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教育率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自身更快、更好、更协调的发展,为和谐社会铸就强大的基石。

(一)构建和谐社会为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1、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基本要义,要求教育更加自觉地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在教育中的体现,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与方法都应该更能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使人的发展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2、和谐社会科学协调地发展,要求教育更加注重质量、规模、效益、结构的统一。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教育要更加自觉地调整发展的布局,更加科学地配置教育资源,更加合理地调试内部结构,更加均衡地发展教育规模,不断优化办学效益。

3、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特征,要求更加积极地创造每个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保障公民权益。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为不同利益群体、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人们,提供相互尊重、合作与共同发展的途径与保障。教育在实现社会公平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要给每个人以平等的接受教育、发展自我的机会。为此,教育要更加注重公平的价值取向,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和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公共教育资源和发展成果。

4、和谐社会要求教育更加密切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加充分地发挥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指向是一致的。未来十五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将从资本驱动型转向知识、教育驱动型;从注重积累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向更为依赖技术和人力资本的集约型增长模式。同时,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位置也将从低技术、低附加值、低端环节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端环节转变。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要求教育创新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强,真正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二)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几个方面

教育处于和谐社会建设最基础的位置,是政治、经济等其他一切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良好的教育,和谐社会建设就缺乏了动力和源泉。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教育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

一是教育布局不合理,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总体而言,从区域和布局上看,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在经济发展巨大引擎的支撑下,教育比较发达;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也欠发达。而城市又优于农村,农村教育资源奇缺,整体教育水平亟待提高。

二是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资金不足多年来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我国的教育投入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比例比较低,与我国教育发展速度、规模严重不相称。

三是教育的本质和多样性没有能够充分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自己获得真正的解放”。马克思科学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本质上是自由发展,由此推及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目前我们的教育距离这个目标还差距太远。此外,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还没有建立功能互补、特色突出、各取所需的教育立交桥,也没有能够有效引导社会求学取向和人才使用取向。

四是教育公平和公正性部分缺失。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有研究认为,教育差距的程度和拉大的速度在许多方面比经济更严重。因贫困不能接受教育、因高考招生政策不合理而不能进入大学深造,这些因素不仅造成了个人发展能力之间的差距,同时也造成地区发展潜力的差距。

五是教育与社会结合上有“空挡”,教育“孵化”创新的能力不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和拉动力还不够。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目前,我国在世界格局中仍处于非核心技术创新经济体,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差。这其中,除了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外,最根本的是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创新本领培养。

造成上述现象的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时期,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严重不足成为主要矛盾。三是教育先导性、基础性地位在实践中没有得到落实。四是体制性因素的制约。五是现行的高考制度与素质教育相冲突,社会对教育和人才的评价尺度单一。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在“教育兴旺,天津兴旺”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实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战略,使天津教育主要发展指标保持在全国前三位,率先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一是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1994年,天津在全国较早地着手调整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使城市与乡村中小学在硬件建设上的差距逐步缩小。1999年,市委、市政府把建设一批“南开”“耀华”式学校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目前,享受现代化优质教育的高中学生达75%以上。一批示范幼儿园、模范小学、规范化学校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同步推进,大大优化了教育布局。

二是教育参与度和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1994年,天津与北京、上海一道提前6年在全国率先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2001年,天津每万人中高中在校生为291.66人,在全国居首;2005年,幼儿教育入园率超过91%,义务教育和特殊教育入学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5%,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5%,高中阶段普职比达到5.2:4.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55%。

三是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基础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效果;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模式,成立了全国职业教育实验区;高等教育形成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精品课程”,培育了数名国家级名师。

四是教育结构日趋合理。全市教育结构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协调。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化发展;职业教育层次和结构明显升级;高等教育以质量求发展,综合性大学与单科性院校功能互补,旨在集中优势的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不断加强。

五是教育对社会的贡献率显著增强。仅以2001年的指标看,天津教育直接产值、学校产业产值、教育拉动产业产值分别占全市GDP的4.2%,2.95%,12.43%。围绕着本市6大支柱产业,高等院校集聚了一批行业和领域的领军人才,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科技项目取得重大成果,为天津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