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我国油菜生产潜力分析

2010-我国油菜生产潜力分析

我国油菜生产潜力分析

作者:殷艳, 陈兆波, 余健, 王汉中, 冯中朝

作者单位:殷艳,王汉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武汉,430062), 陈兆波,余健(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北京,100045), 冯中朝(华中农业大学经

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0)

刊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10,12(3)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6条)

1.中国种植业信息网农作物数据库[DB/OL].https://www.doczj.com/doc/376891237.html,/nongqing.aspx.

2.农业部.中国农业年鉴2007[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土地资源数据库[DR/OL].https://www.doczj.com/doc/376891237.html,/index.asp.

4.孙万仓,马卫国,雷建民,等.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的适应性和北移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2007,40(12):2716-2726.

5.甘肃省农牧厅种植业处.我国北方旱寒区冬油菜北移技术试验示范取得重要进展

[EB/OL].https://www.doczj.com/doc/376891237.html,/Sub_page/MemoHtml/memohtml.asp?ContentID=56861,2009-6-22.

6.油菜品种浙油18[J].浙江农业科学,2008,4:394.

7.王汉中.我国油菜产需形势分析及产业发展对策[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1):101-105.

8.薛世芳,阮有宏,朱训永,等.中油杂11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20:131.

9.王维生.油研10号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39-41.

10.余波.我国高油油菜产业化获重要突破含油量高达49%以上的品种中双11号通过国家审定[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8,30(4):386.

11.刘后利.甘蓝型黄籽油菜的遗传研究[J].作物学报,1992,18(4):241-249.

12.陈功华,田森林,刘淑艳.黄籽油菜的育种及推广[J].作物研究,2005,19(2):126-131.

13.朱柞亮,曹诗红,蔡世凤,等.黄籽油菜渝黄2号在宜都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

,2009,25(3):30-31.

14.杂交油菜宝油85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9,28(3):273-275.

15.王汉中.发展油菜生物柴油的潜力、问题与对策[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2):74-76.

16.廖星,王汉中.我国油菜品种变革对生产发展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25(3):99-103.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吴明亮.汤楚宙.谢方平.杨文敏.谭仁忠.吴文科湖南油菜生产机械化的现状与展望

本文针对湖南省的油菜机械化生产的现状进行调查,具体分析了湖南油菜生产机械化作业过程中主要机具的研制与利用情况.提出了今后湖南在实现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和相关策略。

2.期刊论文沈金雄.傅廷栋.涂金星.马朝芝.SHEN Jin-xiong.FU Ting-dong.TU Jin-xing.MA Chao-zhi中国油菜生产及遗传改良潜力与油菜生物柴油发展前景-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6)

在全球面临石油资源贫乏而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的状况下,世界主要国家已确立并开发出新的替代型能源.我国石油储备与供应矛盾更加恶化,寻找有效的替代型能源更在眉睫.本文从建国以来我国油菜遗传改良与生产历史及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发展能源油菜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由此提出作为食能兼用型油菜的遗传改良及生产措施,并提出了国家发展能源作物及生物柴油策略.

3.会议论文余章熙.罗金海实施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探讨2003

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就是用各种机械替代传统的油菜生产过程中的耕整苗床、播种、泼水保湿、开沟压窝植苗、收获及烘干等作业程序,使油菜生产从育苗栽培到收获烘干的全过程实行机械化.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可以达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劳力、种子和苗床用地,抢时间、保季节,实现农艺与农机的有机结合的目的.并促使秸秆还田,增强土壤肥力,减少残渣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生态效益.

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发展途径。同时开发生物质能源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方向之一,当前世界各国对生物质能的研发非常重视。其中重要的一项分支就是以油料作物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制成的生物柴油。由于生物柴油是一种可替代石化柴油的清洁安全的新型燃料,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和可再生性,属理想的“绿色能源”,因而在能源危机的今天备受重视。选择油料产业与能源产业的交叉领域生物质能特别是生物柴油为契合点,研究油菜生产与生物柴油发展,不仅为解决能源危机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制造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论文在阐述国际油菜产业的发展趋势基础上,分析了国际生物柴油的发展状况,结合当今我国油菜产业和能源需求的现状,指出我国油菜生产与生物柴油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于油菜籽原材料的产量和价格两方面。进而在产业经济学、地理经济学、集群理论、系统动力学等理论指导下,针对这两个问题,运用博弈理论、系统基模等方法建立研究模型,对油菜产业的组织发展模式展开分析研究,探索可持续的油菜生产与生物柴油发展之路。并立足于油菜产业,解决生物柴油发展过程中的上游环节--原材料供给问题,以确保油菜生物柴油工业化生产的原料需求。最后,针对性提出了系列政策建议。

论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导言。论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框架。研究油菜生产与生物柴油发展,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制造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选择对油料产业同能源产业的交叉领域生物质能特别是生物柴油展开研究,探索可持续的油菜生产与生物柴油发展之路,立足于油菜产业的发展,主要解决的是生物柴油发展过程中的上游环节-原材料供给问题,确保油菜生物柴油工业化生产的原料需求。

第二章:油菜生产与生物柴油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阐述相应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产业发展理论与农业产业化理论、技术创新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政府行为相关理论。

第三章:世界油菜产业与生物能源发展概述。描述世界油菜产业的发展概况与生物能源的基本发展态势。经过新中国建国50多年、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能源大国。但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特别是面向“十一五”及2020年,能源发展仍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有些矛盾在新的形势下显得更加突出。主要表现为能源发展面临四大压力:能源供应的压力,能源需求的压力,能源节约的压力和能源环保的压力。油菜是我国发展生物柴油最理想的原料来源。大力发展油菜生物柴油,既能为我国能源安全战略做出重要贡献,也有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还有利于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迄今为止,我国油菜生物柴油尚未大规模产业化。目前许多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丹麦、意大利、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对生物柴油采取了相应的扶持政策。

第四章:我国油菜生产与生物柴油发展的现状分析。分析研究我国油菜生产与生物柴油发展的现实发展水平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生物柴油生产起步晚,给我们发展生物柴油工业带来了很大压力,同时也为我们创造了后发优势,使我们有机会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生产技术和宝贵的推广经验,经过

10多年的不断发展,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已基本成熟,。目前,制约油菜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原料成本较高,国外由于政府采取了税收减免、价格补贴等优惠政策,使得油菜生物柴油产业得以较快地发展。我国至今尚未针对生物柴油产业出台一套扶持、优惠和鼓励的政策办法,制约了我国油菜生物柴油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第五章:我国油菜生产与生物柴油发展的组织模式分析。通过博弈分析推导出适合我国油菜产业采用的四种组织模式。油菜产业的发展要想达到能源化的原料供给保障要求,应采取生产要素结构升级、需求引导、相关产业支撑、推动产业内部与产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等对策,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合理有效的发展模式,构建油菜产业集群,培育油菜产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抓住生物能源发展的有利契机,促进油菜产业新的发展。通过严谨的博弈分析表明,我国油菜产业可以有四类可供选择的组织发展模式,即集群发展模式,依托发展模式,带动发展模式

,联合发展模式。

第六章:我国油菜生物柴油的产业化与政策环境分析。针对我国油菜生物柴油进行了产业化分析与政策环境分析。我国生物柴油产业起步不久,且率先在民营企业实现。发展生物柴油,技术不是问题。真正制约生物柴油发展的关键是原料的供应。与国外相比.我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未形成生物柴油的产业化;政府未对其实行扶持或优惠政策,更没有制定统一标准和实施产业化战略。为加快生物柴油的发展,使其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变中发挥更大作用,尚需要通过应用试验来摸索生物柴油的使用性能,建立统一的产业规范(包括产品质量标准、应用体系等),宜积极探讨美国、欧洲等生物柴油产业规范在我国的适用性,在生物柴油产品推向市场的同时,逐渐改进完善,最终形成适用于我国的生物柴油的质量标准和产业规范。 第七章:促进我国油菜生产与生物柴油发展的政策建议。根据前面章节的分析,针对性提出促进我国油菜生产与生物柴油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促进油菜产业发展的合理布局政策、实行产业集群化经营、加强技术创新、加强质量监控、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几方面。

5.期刊论文罗海峰.汤楚宙.吴明亮.谢方平.曹小宇.LUO Hai-feng.TANG Chu-zhou.WU Ming-liang.XIE Fang-ping

.CAO Xiao-yu中国油菜生产机械化影响因素分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

中国油菜机械化生产近几年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国家从各个方面加大了对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支持力度,而影响油菜生产机械化因素较多.对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从农劳动力的比例是加快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中央和地方对油菜生产的财政投入也是影响的关键所在,而农机技术的培训和农机购机补贴的增加则是财政投入中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在构建油菜生产机械化进程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6.期刊论文官春云.GUAN Chun-yun改变冬油菜栽培方式,提高和发展油菜生产-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1)

针对我国冬油菜现行栽培方式存在劳动生产率不高等问题,提出油菜"机播机收,适度管理"的栽培方式,并介绍部分实践结果,以说明这一栽培方式的可行性.

7.期刊论文金诚谦.吴崇友.石磊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农机化研究2010,32(5)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菜机械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此,对构成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同时,总结出5项关键技术:少耕精量复式油菜直播技术,高效油菜移栽技术,多功能组合式油菜分段收获技术,高性能油菜联合收获技术,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最后,阐述了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

8.学位论文蒋睿绵阳市高芥酸油菜产业化生产调查及发展对策的研究2007

随着全球范围的石油短缺,生物质能源和化工原料以其可再生性和环保性日益为人们所青睐。以高芥酸油菜籽为原料生产的芥酸、植物油酸和医用甘油等是二十一世纪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日用化工、塑料工业、轻工业等十多个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文从国内外高芥酸油菜的发展概况、四川省绵阳市高芥酸油菜产业化生产的背景出发,结合农业产业化理论,就绵阳市50万亩工业专用高芥酸油菜产业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现象和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有益的调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分析了国内外高芥酸油菜产业发展状况。随着食用型“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的推广,油菜芥酸含量大幅下降,工业用高芥酸油菜供应量严重短缺。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高芥酸油菜籽高蓄能、环保性能的优越性受到了各国的重视。以高芥酸油菜为原料,在润滑油、生物柴油等的开发利用上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育成了工业专用高芥酸油菜品种。90年代末期,我国也开始了工业专用高芥酸油菜产业化生产的步伐。

(2)调查了绵阳市高芥酸油菜基地项目区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自然资源状况(气象、土壤)及社会经济状况(耕地面积、农村人口及农业劳动力、项目所在地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情况),高芥酸油菜产业化生产运作模式、推广的高芥酸油菜品种、栽培技术、收获收购、油脂公司概况、加工工艺、国内外产品需求量、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

(3)对绵阳市发展高芥酸油菜产业过程中存在的油菜新品种繁育、菜籽收购价格、食品安全、油菜附加值、中心示范区功能、政策、技术培训、产业链、油菜生产机械化、油脂加工工艺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9.期刊论文陈兆波.余健.CHEN Zhao-bo.YU Jian我国油菜生产形势分析及科研对策研究-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32(2)

分析了我国油菜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油菜科研对策:(1)加强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一步提高油菜产量;(2)挖掘高含油量油菜资源,加强油脂形成的基础研究,进一步提高油菜的含油量;(3)改善菜籽油脂肪酸组成,改良其营养品质,提高商业价值;(4)加强早熟品种和适合机械化收获品种的培育;(5)加大油菜转基因研究.

10.期刊论文孙松林.罗锡文.SUN Song-lin.LUO Xi-wen中国油菜生产机械化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湖南农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

阐述了中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选择,参照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的综合指标和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实际情况,同时根据1998~2007年全国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出劳均可负担油菜播种面积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等九个影响因素与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农村农机人员受教育程度和劳均可负担油菜播种面积与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最大.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376891237.html,/Periodical_zgnykjdb201003003.aspx

授权使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wflsxbt),授权号:0743f5fc-6906-463c-8ce3-9e990003e739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