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犹不及的艰难选择_论1949_1998年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选择

过犹不及的艰难选择_论1949_1998年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选择

过犹不及的艰难选择_论1949_1998年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选择
过犹不及的艰难选择_论1949_1998年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选择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2期

过犹不及的艰难选择

——论1949~1998年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选择

武 力

内容提要: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传统农业在现代化面前的制度选择,经历了土

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包产到户四次大变革。这四次变革虽然目的都是促进农业

发展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但是由于改革动力有异、目标的差异以及环境的不同,使

得改革的结果也截然不同。这些变革说明有利于家庭经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体制,才

能适应中国现代化的需要。

关键词:农业 现代化 制度选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在此前后进行的土地改革,可以说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真正开始。由此开始的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一起进行的。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本身的特点、农业和工业的关系以及政府的主观意志等因素,都对这个时期的农村经济制度选择产生了大小不同的影响,使农村经济制度在近5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频繁而剧烈的变动。研究这种变动及其原因和后果,对于完善目前农村经济体制,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是有益的。

一、关于建国以前中国传统农业的估计

在这里,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怎样估计中国的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这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究竟如何,它与上层建筑,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究竟如何,仍然研究的不够。但是最近10年研究的进展,发现中国在1840年以前的农业可以说是接近传统农业发展的顶点(这里所说的“传统农业”,是指现代工业及科学技术产生和影响农业之前的凭畜力、经验和天然肥料耕作的农业),由于它的生产水平已经能够养活众多的人口,而在耕地资源难以增加的条件下,就部分人来说,可以通过增加占有和转让耕地的使用费来增加收入,但是从总体上说,众多人口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和欲望,就不得不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兼业来实现。几乎可以说,从唐中期以来,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程度高于人力资源的稀缺程度,人们对耕地的占有欲望就超过了对劳动力占有的欲望,这恐怕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村经济不同于欧洲封建庄园和农奴制的根本原因。由于土地资源稀缺程度远高于劳动力,而农业又是社会的主要产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繁荣是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上的,并且吸纳人口有限),因此土地的使用费(即租金)就较高,这不仅使得大土地占有者出租土地比自己直接经营更合算,佃农不得不接受较高的租金,从而只能靠尽量增加耕地产出和从事家庭副业以维持和争取改善生活;而且对贫农和自耕农来说,由于增加耕地的可能性很小,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即使要保持生活水平不变,也不得不靠增加耕地单位面积产量和发展家庭副业来解决。这里还不包括随着经济发展国家税赋不断加重的压力。因此,以雇农、贫农、自耕农为主体的小规模的家庭经营就成为农业生产组织的主要形

式,而耕地单位面积上的高投入和高产出,则成为明清以来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并由此创造出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即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流通交换制度和规模、政治制度和中央政府的有效控制范围、文化等等。

在以资本主义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影响和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农村经济基本上是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恢复、发展和繁荣、停滞、衰退然后再进入恢复阶段这样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这种周期性的发展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朝代的更替,即一个朝代所经历的建立和巩固阶段、发展和昌盛阶段、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激化阶段、大规模战争和改朝换代阶段。在这种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周期中,除了因政府的过度压迫和剥削政策导致覆亡(如秦、隋、元)和民族融合引起的振荡(如南北朝、五代十国)外,经济和政治的兴衰的深层原因是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即土地由自耕农为主的分散占有逐步向官僚和地主手中集中,这种土地的逐步集中,一方面造成官僚和地主的奢侈腐败和诛求无已,另一方面则使农民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直至土地集中所引发的上述现象导致农民起义。

但是,在1840年中国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后,上述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兴衰周期和螺旋式发展则因工业文明的替代趋势(即工业化及其引发的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而发生了根本变化。就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来看,一般地说,现代工业的主导地位和其创造的财富、吸纳的人口,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都使农业不再是一个社会财富主要来源和决定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工农业收益的差距,也使购买耕地和投资农业的吸引力大大下降。因此,即使不考虑革命的因素和工业投资的回报,农村土地占有也应呈现分散化的趋势。但是,在1840~1949年期间,由于中国政治上的腐败(此时清朝正处于中国自己发展周期中的土地集中、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激化阶段)和西方列强的侵略,工业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政治动荡和工业投资环境的恶劣,不仅使官僚地主对工业望而却步,仍将资金用于购买耕地,而且工业的不发展,也使农村人口不能向非农产业大量转移,农村中地主与农民的矛盾并没有缓解。从财政方面看,一方面政治腐败所造成的开支浩大和赔款都使支出大为增加,另一方面工业的不发展又使政府的财政收入仍然主要来自农业,农业赋税不断加重。再加上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破坏、以及政府很少投资水利工程所引发的自然灾害频仍,遂使农村经济在1840年以后不仅没有享受到工业文明因素进入中国所应带来的帮助,而且呈现出衰退和萎缩,中国农村成了一个火药桶。而民国以后,上述状况并没有好转,反而在某些方面有所加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成功,正是利用了农村的上述危机和农民对现状和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而农民在中国人口上所占的绝对优势,使得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成为胜利的一方。

二、从制度变迁角度看土地改革

建国前后发生的土地改革,是中国自土地私有以来耕地分配最为彻底、最为平均的一次政治经济变革。它不仅消灭了地主经济也基本消灭了富农经济(1954年全国农村抽样调查显示,平均每个富农年雇工数量为76个劳动日,几乎不能称之为富农经济了)。这在当时工业不发展、农村人口过多的情况下,对稀缺资源——耕地的平均占有,是保证每个人都具有生存发展权的前提。因此中国土地改革所呈现的过度平均,不仅不可避免,恐怕也是必要的。对于土改的进步意义和对农业经济恢复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人们已经耳熟能详,就不再赘述。这里只想谈一下土地改革对后来农业经济制度变革的潜在影响。

中国的经济特点和土地改革的彻底性,我认为对后来农村经济制度的变革产生了如下影响:(1)使农业的经营规模更趋微型化,土改后平均每户的耕地不足20亩,其中规模最大,但数量很少的所谓富农,也不到33亩;(2)土改虽然消灭了现有的土地占有不平等,但是并没有消除这种不平等产生的机制,即土地私有和可以作为商品买卖。因此,尽管随着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口向工业的转移,中农化是主要趋势,但是贫富分化或先富后富的差别却是不可避免的;(3)由于土改没收土地和其它财富的标准既不是政治性的,也不问其来源,只要在经济上属于地主或富农,就在无偿没收之列,这就不同于以往只没收敌人财产的革命。因此虽然土改没有否定私有制,但是却动摇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或国家保护私人财产的信念,从而将国家的意志铸入了土地所有权;(4)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过去横在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地方豪绅和宗族势力,彻底消灭了压迫剥削农民的地主阶级,将全体农民置于国家的直接控制之下。这一方面使农业剩余仅为农民和国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层组织)所分享,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国家积累工业化资金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农业剩余的高度分散,既很容易被消费掉,国家征收的成本也很高,建国初期“查田定产”难以推行并被迫中断即说明了这个问题。

三、合作化过程中制度变迁与效益的关系

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村经济几乎变成了清一色的小农家庭经营。由于当时我国刚刚结束了百余年的战乱,农村的财富已经消耗殆尽,即使从事传统农业的生产资料,诸如牲畜、手工工具、肥料、种子也非常缺乏,更不用说因工业化水平很低和缺乏资金而无力用现代化的能源、机械、化肥、农药等装备农业了。土改结束时,平均每个农户只有0.6头耕畜,就大多数农户来说,从事独立的家庭经营尚感困难。因此,有着历史传统的“插犋”“换工”等生产互助形式,在党和国家的积极提倡下,就很快发展起来,而且对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经济的发展道路应该怎样走,在党内上层产生了两种不同思路。

一条思路是以刘少奇为代表的继续贯彻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思路。刘少奇根据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理,认为在工业化之前,即工业能够为农业提供现代机械和设备,将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之前,私有制和家庭经营将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国家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供销、信贷合作社的办法,既帮助小农经济,又将其纳入国营经济的领导之下。当时互助合作的兴盛,不是小农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是农民独立从事家庭经营条件不够的结果,因此一些解放和土改完成较早的地区因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互助组涣散现象,是必然的,同时也并不是坏事,因为它说明农民生产条件提高了,可以独立生产了。对于土改后农村中将产生少数新式富农经济,也用不着害怕,因为国家完全可以向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那样限制它的不好的方面。而希望通过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将互助组转变成合作社的办法,来阻止互助组“涣散”和动摇“私有制基础”并走向社会主义,则是空想和危险的,因为它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另一种思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在建国以后才形成的思路。毛泽东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基本完成、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这个估计,根据列宁关于“小生产每日每时都在产生着资本主义”这个论断,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就农村来说,不仅是如何发展生产问题,还有如何将数量众多的小农经济转变成社会主义大农业的问题。因为对待农民,显然不能等待个体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经济后再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农业生产合作社不仅比个体农民的小生产优越,而且也是小农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行

途径。因此,当1951年7月刘少奇和华北局批评山西省委时,毛泽东提出了不同意见。并倡议召开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会议作出了著名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毛泽东的思路为全党接受。

从1951年到1957年,中国的农业经营逐渐由家庭经营走向集体经营,并且集体经营的规模越来越大,农民的选择权力也越来越小,直至最终消失。下面是1950年至1957年全国农业中各种经营形式所占比重变化的轨迹。

1950~1957年参加农业合作组织

农户占总农户的比重(%)1

单干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195089.0910.910.00020.00003 195182.4617.540.00150.00003 195260.1039.860.050.002 195360.5339.230.2350.002 195439.6858.37 1.9480.01 195535.1450.6614.1620.033 1956 1.330.0868.6489.17 1957—— 1.396.5 1958年,在“大跃进”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热潮中,全国农村掀起了建立人民公社的体制变动。在半年的时间里,全国99.1%的农户就加入了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即一是规模大,平均每社有5443户农民;二是公有化程度高,以公社为基本核算单位;三是公社不单是经济组织,还是基层政权组织。人民公社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如上所述,土地改革以后开展的合作化至1958年的人民公社,都是为了改造以小农经济为特点的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农业规模效益,从而保证快速工业化

的需要,彻底解决农业拖工业化后腿问题。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仅没有加快,反而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效益低下。其原因何在?这里不得不分析比较一下家庭经营与集体经营的经济效益。

1951年,毛泽东与刘少奇关于在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没有变化(即没有实现机械化前)的条件下,合作社是否比家庭经营更有效益的问题上产生分歧,毛泽东认为,“既然西方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工场手工业阶段,即尚未采用蒸汽动力机械、而依靠工场分工形成新生产力的阶段,则中国的合作社,依靠统一经营形成新生产力,去动摇私有制基础,也是可行的。”o随后,在9月份召开的全国农业互助会议上,陈伯达又根据毛泽东的意思,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分析为例,论述农业生产合作社相当于工场手工业,农民合作虽同资本家雇工性质不同,但在手工劳动基础上仍可进行分工分业的集体劳动,发挥协作的优越性。毛泽东用手工工场提高劳动生产率(实际上是指效益)的逻辑说服了全党。但是毛泽东忽视了两点:一是农业生产不同于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很难像工场手工业那样进行分工和协作;二是农业合作社不是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那样的商品生产企业,它主要不是为市场生产,基本不受市场平均利润率的制约,换句话说,合作社基本上不存在来自外部的竞争和制约,除了成员退出和解散重组外,缺乏一种机制逼迫它的效益必须高于家庭经营。更何况工场手工业的资本家可以采用解雇威胁或压低工资的办法来增加利润,而合作社则是根本不可能的。

1952年8月的全国劳动就业会议,讨论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认为根本办法就1

o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191页。

《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编辑室编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农业生产条件发展情况资料》。

是搞合作社,用合作社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1953年10月,当农业发展跟不上工业高速增长的需要时,毛泽东在与农村工作部的两次谈话再次表达了小农不能产生规模效益的思想,认为以家庭经营为单位的小农不能使农业实现大幅度的增产,必须大办合作社。1954年6月,陈云在向中央汇报“一五计划”编制情况时也说:“农业增产有三个办法:开荒,修水利,合作化。这些办法都要采用,但见效最快的,在目前,还是合作化。”“搞合作化,根据以往的经验,平均产量可以提高百分之十五到三十。增产百分之三十,就是一千亿斤粮食。并且只有在农业合作化以后,各种增产措施才更容易见效。所以合作化是花钱少,收效快的增产办法。”11954年以前办的初级社,其农产品产量的确比单干农民和互助组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这种明显的增产有以下四个重要原因:一是合作社尚处于试办阶段,这些社原有的经营管理基础较好(多为好的长年互助组转建),参加者基本上都是自愿的,并有较好的合作经历;二是得到国家的各种帮助,如贷款和优先优惠提供农用生产资料等;三是农业投入增加,当时的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都反映出,合作社在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上都高出单干农民和互助组很多;四是合作社允许社员自由退出,这既减少了合作社内部的摩擦成本(或称之为内耗),又淘汰了一批办得差的合作社,成员自由退出成为保证合作社优越性的“安全阀”。

上述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农业的集体经营与家庭经营相比而存在的管理成本。管理成本的大小,决定了集体经营是否比家庭经营更有效益。由于理论上的缺陷和缺乏实践经验,在50年代推进农业合作化及向高级社、人民公社过渡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和国家没有看到农业产业的特点及在规模效益上与工业的差别。从理论上讲,农业中集体生产的效率取决于它所获得的技术性规模效应减去它本身所需管理成本的余额。技术性规模效益的根源在于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一方面即使是现代农业,其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也并不象工业那样显著,其规模效益比起工业而言要小得多;另一方面,五十年代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仍处于传统的畜力耕作阶段,主要能体现规模效益的生产工具基本还停留在手工阶段,因此其技术性规模效应很低。而作为集体经济所必然具有的管理成本,则因产权模糊、劳动激励不足、农业劳动监督困难等,大大增加,超过了技术性规模效应,使集体经济的规模效益为负值,这可以从60年代初的包产到户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家庭经营成效得到证明。这里所说的管理成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摩擦成本;二是监督成本;三是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正常费用,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用、为经营管理或分配而召开社员会议所耗费的社员工时等。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成本低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摩擦成本和监督成本基本不存在,由于生产规模小,管理者同时又是生产者,正常的管理费用也很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互助组的管理成本也较低,一是因为组织规模小;二是带有交换的性质,仍以家庭为核算单位;三是互助组建立在自愿互利基础上,摩擦成本和监督成本都很低。因此,在建国初期广大农民生产资料不足家庭经营困难时,互助组确实反映了贫下中农的客观需要,也发挥出了协作的效益,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初级生产合作社的管理成本则因社而异,凡基础较好,以自愿互利为前提建立、社员进退社自由,社员素质较高,其管理成本则较低,能显示出规模效益;凡上述三个条件不能同时具备,则管理成本则视上述条件具备的程度,呈反比,即条件具备的越多,成本越低,条件具备的越少,成本越高。1951年至1955年上半年初级社效益的变化,即证实了这一点。至于高级社,由于实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按劳分配,经营规模很大,而且多数

1《陈云文选(1949~1956)》,第238~239页。

不是建立在自愿互利基础上,因此管理成本大大增加,这主要表现在:1、摩擦成本增加,如评工分、派活、农具使用、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等方面的矛盾造成的损失和为解决矛盾所占用的工作时间;2、监督成本:群众对干部的监督、干部对群众的监督,群众对群众的监督;3、因财产公有、干部群众责任心降低而造成的工具折旧加速和人力、物力的浪费;4、脱产、半脱产干部的工资和办公费用。1956年和1957年“整社”中暴露出来的普遍问题,如管理不民主,浪费严重,管理混乱,干部与干部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矛盾较多,即反映出平均100~200家农户规模的高级社,其管理成本是很高的。

与农业合作化同时发生的另一个重大制度变化是1953年开始国家对主要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统购统销“制度实际上剥夺了农民对其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并通过这种剥夺,使农民丧失了其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78年。

四、人民公社制度的形成和后果分析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为了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农业方面,再一次将农业的超常规增长寄托于规模效益上,人民公社和“一大二公”的起因,理由之一就是小社限制了规模效益。1958年3月成都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即指出:“我国农业正在迅速地实现农田水利化,并将在几年内逐步实现耕作机械化,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合作社如果规模过小,在生产的组织和发展方面势将发生许多不便,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1随后掀起的并大社浪潮,实际上成为人民公社的前奏。当时列举的大社的几条优越性,基本都是规模效益的表现。但是当时的党中央只见利而不见害,只看到大社可能带来的规模效益,而忽视了其管理成本的增加,尤其是在非自愿互利和社员不能退出的情况下,管理成本将大大增加,足以抵消甚至超过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实际上,早在1956年,大社的社员就普遍拥护缩小高级社规模的主张。o)。更何况当时农业仍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农民缺乏必要的经营管理规模经济的知识和经验。

实际上,农村由合作社转变为人民公社,还有一个当时没有宣传的重要原因,这就是为了加强政府对农民的控制。如前所述,统购统销剥夺了农民对其剩余产品的支配权,而合作化又使其失去了从事家庭生产经营的权利。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合作化却将农民与政府的关系从个体对国家变成团体对国家,原来国家通过农民之间的阶层差别来控制农村的办法(如在土改、统购统销和合作化过程中利用贫下中农来压制、剥夺富农和中农的利益),现在由于农民都参加了合作社而削弱了,这是因为合作社的产出归大家共有,他们在对付国家拿走其剩余产品的斗争方面,利益是一致的,甚至是基层干部。这就是为什么1956年合作化以后,统购统销任务比合作化以前更难完成的根本原因,也是许多合作社不顾国家的政策,以公有制的名义积极从事非农产业和利用自由市场的根本原因。1956年底至1957年,陈云、刘少奇、毛泽东都看到了这一点。于是1957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就将反对“本位主义”和“资本主义经营思想”作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重要内容,并关闭了农村自由市场。

1958年至1960年的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其管理成本之高和经济效益之低1

《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第471页。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o参见《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退社和大社问题的简报》,1956年12月6日。

人所共知(1960年粮食产量比1957年下降26.4%,棉花下降35.2%,油料下降53.7%,畜牧业产值下降63.9%,糖料、麻类、烤烟、蚕茧产量也比1957年下降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

1958年至1960年三年“大跃进”的失败,改变了毛泽东等人的“公有制程度越高,生产组织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观念,从1961年开始探索和修正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规模和所有制。1961年3月,中共中央在广州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讨论和制订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提出公社规模不宜过大,实行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尽管毛泽东在讨论中曾提出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应放到“脚上”(即生产队),但没有被多数人接受。同年5、6月间,中央又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讨论、修正和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这次又取消了原草案中关于保留供给制和公共食堂的规定。经过近一年的试点和调查,1962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决定将基本核算单位由生产大队下降到生产队(但有条件的仍可保持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据统计,这类大队在1962年占全国大队总数的5%,1977年因“文革”则上升到11.2%),而公社和大队所经营的主要是拖拉机站、种子站、水利灌溉设施以及生产队无力或不宜其经营的非农产业。关于生产队的规模,《指示》规定:生产大队一般相当于原来的高级社;生产队则一般以二、三十户为宜,在平原和地少人多的地区可以多些,在山区、丘陵地区和地多人少的地区可以少些。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又明确规定人民公社的规模是一乡一社。至此,基本形成了至1978年改革前长达近20年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和“政社合一”的农业生产经营制度。1962年,全国平均每个公社有生产大队9.4个,生产队74.6个,农户1793户;平均每个生产大队有生产队7.9个,每个生产队有农户24户。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除了主要因人口的增加使生产队的农户数增加到30余户外,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集体生产之外,从1960年11月(农业十二条)开始恢复家庭自留地和副业生产。据1961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总结材料,自留地占耕地的7%,加上小片开荒面积,两项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8~9%。

在1961年至1962年的生产关系调整过程中,一些地区重新恢复了在1957年和1959年尝试并有效的多种形式的“包产到户”(或称“责任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尤以受“大跃进”之害最重的安徽省推行最力,1962年实行“责任田”(社员以户为单位承包生产队的土地,实行超产全奖,减产全赔,实际上就是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己占生产队总数的90.1%。据估计,当时全国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约占总数的20%。包产到户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产量。据1961年10月安徽省36个县的典型调查,实行“责任田”的36个生产队,粮食平均产量比上年增产38.9%;而另外36个条件大体相同、未实行“责任田”的生产队,平均亩产只比上年增产12%。1

这次大规模包产到户从一出现就有争论,并由基层一直争论到中央。刘少奇、邓小平、陈云、邓子恢等都是支持包产到户的。毛泽东在经济严重困难时虽然允许安徽试行“责任田”,但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更没有在全国推广之意。当他主持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六十条”,认为已经解决了农业生产关系问题后,连允许试验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实际上,毛泽东以他所特有的政治敏感,已经察觉“包产到户”最终会瓦解集体经济,产生个体经济。因此,在1961年12

月,毛泽东对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说:生产恢复了,是否把“责任田”这个办法变过来。以后又对其秘书田家英说:“我们是要走群众路线的,但有的时候,也不能完全听群众的,比如要搞包产到户就不能听。”1因此,在1962年8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9月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一再强调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并对包产到户提出批评。当邓子恢提出应让包产到户再试一试时,毛泽东用一句话再次说服全党:家庭经营已经试了几千年,还不清楚吗。会后,包产到户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批判,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被迫取消了。

可以说,1962年前后部分地区试行的“包产到户”,尽管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变小了,但事实证明这种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变动效果较好,有利于农业的恢复发展,只是由于它客观上否定了集体经营,并将导致农村公有制的削弱,因此遭到毛泽东的批评,并很快被禁止。

在1956年至1978年的22年间,农村的集体经济,是以全体社员共同占有财产和共同进行生产经营的方式运行的。在这种体制下,就个人(或家庭)追求自身利益来说,个人行为和行为后果的相关程度很低,某人比别人更努力地关心公有财产,只能得到由此产生的收益中按全体所有者平均后的一份,所有者越多,他得到的越少;由于他不努力或失误造成的损失也以同样的方式分配。用经济分析语言说,集体所有制成员的行为后果基本上是外在性的,他们不能通过其自身努力最大化来谋取其个人收益最大化。因此,从降低个人成本的角度来看,社员往往倾向于在获取同等收益条件下使个人努力最小化(即效益最大化),也就是常说的“搭便车”。这就是为什么在1978年改革以前党和政府在农村中要反复进行政治思想运动和道德说教的重要原因。另外,这种集体经济还存在着社员集体行使权力的特定要求与这种行使方式费用过高的矛盾。集体经济的权力平均性质和权力行使时的集合性质,要求社员只能以集体方式来行使各项权力。但是,当所有者人数超过一定限度后,随着所有者人数的增加和权力行使频率的提高,这种权力行使方式的费用便会大大增加。当费用超过行使权力所带来的收益时,行使权力本身就成为得不偿失的事情,或者行使权力变得不可能。初级社规模扩大后许多地方反映社员权力变小和高级社以后“民主管理”始终不能真正实行即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政社合一,公社同时又作为基层政权组织而隶属于区、县政府,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则隶属于公社,结果无论是公社还是生产大队、生产队,都失去了作为经济组织的独立地位,因此在生产经营上也就很难有真正的自主权,一切重要的生产经营和分配活动,都必须听命于上级,而不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组织生产和安排各种农事活动。由于上级政府只行控制之权而不承担其后果,因此越发助长了上面的瞎指挥(计划脱离实际或不顾效益)。

1961年实行了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和“政社合一”为特征的经营组织形式后,虽然基本经营核算单位比高级社缩小了,但是政府对生产队生产经营的干预却比初级社和高级社都大了,其效益低于家庭经营。在1956~1978年的22年间,除苏南、大中城市郊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少数经营管理较好的社队外,就全国来说,集体经营的效益不如家庭经营的效益高,这可以从1962年试行“包产到户”和1978年以后包产到户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得到证明。

五、否定之否定:1978年以后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变革

50年代通过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建立起来的集体经营,事与愿违,在其后的20年间始终没有达到其预期的优越性,因此当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将工作中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方面以后,尊重农民意愿和调动农民积极性就导致了如下制度变迁结果:以家庭经营取代了集体经营。从而使农业经营制度经历了一个以集体经营否定家庭经营,又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经营取代集体经营的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同样,与50年代以“统购统销”为标志的向“计划经济”演进相反,1978年的农村经济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市场化取向,即恢复农民对其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和市场主体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试点证明“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大幅度增长,因此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采用了行政命令的办法,在全国推广“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由于当时左的观念影响较大,改革自然要靠行政办法推进,而这种方式就难免在贯彻政策时实行“一刀切”,即一些原来农业集体经营较好的生产队也实行了“分田到户”。只有少数城市郊区和极少数非农产业非常发达,农民不愿分散经营耕地的生产队仍继续实行农业的集体经营。据统计,到1984年底,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占全部生产队的99.5%,其中实行大包干的生产队又占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数的98.3%;在全国18799万农户中,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达18397.9万户,占总农户的97.9%,而其中实行包干到户的农户己达18145.5万户,占总农户的96.5%。1据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1990年的抽样定点调查,平均每个农户的经营规模为:从事家庭经营的劳动力为2.1人,经营耕地8亩,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1501.9元(其中自有的为1288.7元,与他人合有的为151.5元,承包集体的为26.8元),农作物播种面积11.1亩,粮食总产量2645.4公斤,当年出售粮食847.1公斤,从种植业获得的收入为2288.4元。o由此可见,我国农业经营规模是相当小的。

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改革,就农业生产本身来说,最大的变化是由30户左右的生产小队集体生产经营转为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1978年至1984年我国农业的超常发展,即是这种体制“矫正效应”的结果。但是,也应看到,这种农业的超常发展,既是建立在1978年以前集体经济所积累的综合生产能力(包括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上的,同时在供销方面,又保持了计划经济下的低风险和提价收益。

1985年以后,农业因生产经营制度变革带来的“矫正效应”基本释放完毕,农业的增长必须靠投入、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保证。同时,在1984年前后,由于几年的农业剩余基本留在农民手中、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短缺(特别是建筑材料和轻工业品)和计划经济的松动,使得改革初期农民不得不将其主要资源(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的局面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8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在工农业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农业收益低)和销售渠道的不畅(“卖粮难”),农民生产粮食的热情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改革以来农业超常规增长,各级政府也减少了对农业的投入,这使得农业基础设施恶化。上述因素导致1985年以后农业的增长速度放慢和主要农产品下降和徘徊,农民来自农业收入的减少。但是问题还不止此,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由集体转变为家庭以后,虽然农业生产本身的不经济问题解决了,但是小农经济在外部交往中的不经济问题也随之产生,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这个问题更显突出。1984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在城市工业品价格放开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增长缓慢,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拉大。同时,改革以后农村的政企分开一方面导致基层政府与生产部门脱钩,不能再向过去那样将辖区内的公共设施建

1

《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第1390页。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o《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数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设与生产投入统筹安排,兼顾公共积累、公共消费与农民的家庭消费,另一方面,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的农民,也难以有效地监督和抵制基层政府干部的非法或过度的苛捐杂税,改革前国家通过人民公社和统购统销从内部的征收和公共积累,现在转变为基层政府对农户的外部的“诛求无已”。农民负担过重已成为屡禁不止、打击农民生产积极性、困扰农业发展的严重问题。

1978年以后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缩小(由生产队转为家庭),并不是孤立地、单一地生产环节变革,与此同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农业供销、信贷、社区财政、救灾保险、生产服务等体制都发生了变化。如果说党和政府对包产到户式的生产改革还拥有五、六十年代的经验并看得比较清楚,那么对于由此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所导致的农业家庭经营外部环境变化及配套改革,在一开始甚至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确定以前,并不是很清楚的。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农村基层政府在农业生产个体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在1979年至1992年期间,基层政府(指乡村两级政权)对农业的作用基本上只是看守剩余的集体资产(主要是土地的发包和使用监督)和征收集体资产租金(家庭承包提留),至于农业基础设施修建、对生产和供销提供服务等原有职能则萎缩甚至消失,而适应家庭生产经营的新的服务体系则没有建立起来。于是,关于农业要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呼声在1989年以后又高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大量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流动,农村中开始出现一些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经营大户;一些非农产业发展较快的村镇,由于工业可以“反哺”农业,开始追求高效农业,出于规模经济的需要,又将已经分散的农业集中起来统一经营。可以说,目前是小规模家庭经营,较大规模的家庭经营、集体所有制或股份合作制形式的规模经营并存发展。就经济效益相比较,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显然不如较大规模的家庭经营和集体经营。但是由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仍然很多以及其他原因,农业的比较收益与非农产业相差较大,农业投资回报率太低,农民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农业规模经济不会发展很快。这一点也可以从1990年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274个村庄的跟踪调查结果得到证明,该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农业生产的集体经营兴趣并不大,倒是对产前产后服务和集体兴办非农产业有普遍要求。1

六、市场经济下的制度选择

如果舍弃具体的条件(如:农业的发展水平、农业人均资源、外部环境等),单纯从理论上来说,单一的小农经济和单一的集体生产都各有其优点和弊病。就我国的小农经济看,其优点是管理成本低、可精耕细作、在产品价格有吸引力和耕地可以增加的条件下,会扩大经营规模、增加投资、改进技术的,在农业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非农产业时,则会及时转移投入。但是,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就单一的集体经济看,在原来的传统农业条件下,预期的好处是:专业分工、农田基本建设、推广新技术、抵御天灾人祸、减少对外交易的损失(或增加对外交易谈判的实力)、转移剩余劳动力。其抵消因素为:产权不明确造成的浪费和国家干预过多,内部因成员不能自由退出、管理缺乏民主化而导致的摩擦成本很大,因农业劳动特点和缺乏民主使监督成本过高。另外,由于国家实行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和基本取消了产品和要素的市场交易,因规模经营产生的谈判实力不能发挥作用;又因国家实行了严厉的户籍制度、计划管理体制和较高的赋税

1《完善中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对274个村庄的跟踪调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主要是低价收购农副产品形式),除在“大跃进”、“文革”中期等特殊情况下,农村的非农产业得到发展外,集体经营所具有的便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优势也没有发挥作用。实际结果是:在1956~1978年的22年间,集体经营除了在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发挥了其比较优势外,在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和保障计划管理体制正常运行方面发挥了非经济的社会作用外,规模经营的好处与成本增加相抵,经济效益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低于家庭经营。

综上所述,建国以来的历史证明,单一的家庭经营和集体经营都各有利弊,对于中国这个农业是生命线、亟待改造和发展的国情来说,都不甚理想。

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农业生产力水平比过去有了提高外,有以下几个条件发生了变化:一是外部变成了市场经济,使规模经营所具有的承担风险能力,市场谈判实力可以发挥作用;二是集体经济具有了真正的经营自主权和外部的市场,可以向非农产业投资,也可以雇佣集体外部的劳动力,可以发挥发展非农产业的优势(即组织基础、管理经验、一定数量的资金和场地);三是国家对户籍管理的放松,使得集体经济中的农民在择业方面有了一定自由,这不仅加速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使农业人均资源增加,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而且为部分农民退出集体经营提供了可能(如外出打工,自己经营个体或私营企业),从而减少了集体经营内部的摩擦成本;四是国家己渡过了工业化初期阶段,靠非农产业本身的积累即可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再需要农业作出牺牲,相反却要增加对农业的投资,而集体经营在争取贷款、税收减免、接受国家科技投入方面都比家庭经营有优势;五是集体经济在维护当地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公共设施投资、缩小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比家庭经营有明显的优势。大邱庄、华西村、南街村、刘庄以及北京郊区的不少集体经济取得惊人发展,其农业规模效益突出即说明了这点。

以上只是简单分析了在一般条件下家庭经营和集体经营的长处和短处,目前我国农业究竟应该怎样走,何时才能普遍走上规模经营的道路,还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我认为首先应该分析三个条件:

一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情况和速度。因为只有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农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宽裕,效益型的规模经济才可能形成。这是因为我国农业毕竟不同于日本等农地私有的国家,当农村中的大部分人口已经完全脱离农业而转入非农产业后,“份地”已不再是其“口粮田”和“退路”时,集体所有的耕地才有可能重新集中使用,扩大经营规模。改革开放以来凡农村集体经济搞得好的地方,无一不是依靠非农产业的高度发展,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是以农业为主搞好集体经济的。

二是农村经济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程度。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再加上近代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甚至一个县内的农业都在发展程度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不会改变的,因此,我国农业的经营规模不应该也不可能保持一种范式,50年代的合作化即吃了这个“大亏”,80年代初对“包产到户”实行“一刀切”(尽管是迫不得已)亦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我们对此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使农业的经营规模完全与当地(可小到一个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同时,规模经营并不意味着一定是集体经济或股份合作经济,扩大家庭经营规模,甚至是建立私营农场,也将是我国农业走向规模经济的重要形式。

三是农业生产组织制度创新和市场化成熟情况。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运行基础的全面创新,既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资源配置结构、企业

(包括个体农户)顺应市场等,也使得农业的生产经营组织制度、政府与农民的关系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如耕地的所有者与使用者以及与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流动后在新部门和城市中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他们与原籍集体经济(至少土地是集体所有制)的关系、政府农业投资保障和管理制度、农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如供销、科技、水利、能源)发展程度等等。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是决定农业走向规模经济和取得规模效益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农业要实现规模效益,仍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从根本上说,必须是大量的农业过剩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完毕,使农业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比例达到规模效益的要求,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2)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现代化,从技术上来说,机械化、电气化代替了大量的人力和畜力,使就业人员大大减少;从经营管理上看,趋于企业化、科学化,监督管理成本较低;(3)除了家庭经营规模扩大这种形式外,凡采取股份制、合作制、公有制等集体经营形式者,都是建立在自愿互利基础之上的,这就需要政府提供法制保障。

目前,我国农村的许多地区,根据十几年来农业产业化和家庭经营的需要,利用建国以来付出极高成本才形成的集体经济组织框架,逐步形成了集体经营和家庭经营并存的双层农业生产经营制度。这种双层经营制度可以说是建国初期刘少奇、邓子恢等提出的首先发展供销、信贷合作社,从农业生产外部将农民组织起来、克服小生产者的弱点思想的发展,也是对建国四十多年来农业经济体制变革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这种双层经营制度的最大优点就是它所具有的包容性和灵活性,农民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根据效益原则,自由选择和决定集体经营的范围和领域,从而避免行政干预和体制变革的“一刀切”。

但是,由于目前农村基层组织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还很不完善,普通集体成员与村干部的知识和信息很不对称,这就为村干部利用集体资产和权力谋取私利提供了可能,许多集体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不少村干部利用变动土地承包人来谋取少数人利益的事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公有制和双层经营,还必须有农村的民主和法制来保证。

1998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在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针对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村实际状况,作出了如下判断:家庭承包经营“这种经营方式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坚持。家庭承包经营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不能把它与集体统一经营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认为只有统一经营才是集体经济。”提出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同时抓紧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不变的法律法规,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1十五届三中全会不仅从理论上解决了家庭经营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且采取了具体的措施,并要通过法律来使其制度化。可以说,以十五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从建国以来就开始的农业经营制度的剧烈变动基本结束,由此引发的争论也可望结束。

作者武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836。

1《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经济日报1998年10月19日。

浅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内容摘要: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实体和程序规章,又可以称作仕进制度。它与我们今天的人事制度中公务人员录用大体相当。由于官吏担负着国家的日常管理职责,因此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把官吏的考核选拔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并十分注意积累经验,完善制度。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从夏、商、周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研究,对于了解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政府管理体制、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人员录用制度,尤其是从中汲取经验,对当今中国的政府公务员的选拔和任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作简要的论述。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 选官制度是与国家同步出现于人类历史舞台。苏东坡说: “三代以上出于学, 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 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 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话, 实际上划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几个发展阶段。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大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时代。 夏、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据《礼记•礼运篇》记载,当时诸侯传位和官吏任用,均是“世及以为礼”,即实行世官制。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周世官制的特点是: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春秋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主义。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唯功唯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例如:“以客出仕”是战国最风行的仕进途径。“客”, 据史家解释, 就是“宾客”。战国以客出仕的史实中, 仍以秦国最为典型。到此,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秦统一前后的仕途主要有:保举、军功、客、吏道、通法、征士等,其中保举又称作“任”,是负有法律责任的荐举,即“举其显,复保其微;举其始,复保其终”;吏道即由“吏”(狭义的“吏”,指官府的低级公务人员如“佐”、“史”之类)选“官”的入仕途径,主要通过考课制度实现;通法是指凡通晓法令者,即有可能入仕;征士,即以征召的方式收罗人才。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焚书”的建议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便几乎垄断了秦仕进之途。刘邦建立汉王朝后,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强大,幅员辽阔, 国祚长久, 自然需要大批官吏。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统计, 汉朝“吏员自佐吏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这么众多的官员显然需要相对稳定的选官制度培养与选拔。考汉代选官, 主要通过吏道与文学两条途径。汉王朝首先创立了察举制度。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主要看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大体说来,汉武帝以前,是察举制产生、确立时期;其后则是此制的规范发展时期。东汉末,由于天下丧乱,人士流移,考详无地,魏王曹丕采纳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这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它规定在地方州郡分别设立大小中正,负责以九个等级品评本地区的士人,作为授官的依据,并对已评定的品级定期予以升降。九品中正制初行时虽有选贤用意,但不久即被门阀势力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以至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

论中国古代的自首制度

论古代的自首制度 摘要:自首作为一种法律行为,源远流长,追溯历史,可知自首制度从其产生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对自首制度立法沿革的考察,在推动现今自首制度研究、发展和完善方面,作用重大,意义深远。鉴于此,本文对自首制度的历史沿革作了简要回溯,同时,因为唐律对自首的规定最为完善。所以,着重论述了唐律关于自首的规定。 关键词:自出;自告;自首;投首 一、自首制度的缘起 犯罪后未被官府捕获或犯罪事实未被发觉之前,官府对于主动投案坦白的犯罪人,予以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罚的制度,即是古代的自首制度。 在自首制度的缘起上.我国很多学者认为自首制度萌芽于西周时期。这一观点的依据便是《尚书·康诰》中的“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的记载,宋朝蔡沈对此解释为:“既道称道尽输其情,不敢隐匿,罪虽大,时乃不可杀。”即犯罪人已经将犯罪事实全部交代,虽犯罪或大,亦不可杀。明朝学者认为:“此后世律文自首者免罪之所出也.”[t]但这时的自首制度仍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自首.根据自首制度的本质特点,将犯罪事实全部交代出来并不等同于自首,它同时也包括了坦白的情形。历史地考察,作为萌芽时期的自首,虽然范围与其后历朝的自首以及现在的自首有所不同.但它无疑为自首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是我国自首制度的确立时期.我国秦朝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将之上升为刑法理论,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刑法的理性认识.自首制度作为重要的刑法制度之一,和其他刑法制度一样在当时都达刭了相当高的发展水平。关于自首,秦律《法律答问》中规定:“隶妾系城旦舂,去亡,已奔,未论而自出,当笞五十,备系日(押到期满)。”(城旦舂,城旦是长期沉重的苦役刑,最初得名于修筑长城的苦役.后来就成为苦役刑罚的泛称。《汉1日仪》说:“城旦者,治城也。女为舂,舂者,治米也。”吲)又如:“司寇盗百一十钱,先自告,当耐为隶臣,或日赀二甲。”(隶臣、隶妾是一种带有官奴隶性质的终身劳役刑):“把其假以亡,得及自出,当为盗不当?自出,以亡论。其得,坐藏(赃)为盗:盗罪轻于亡,以亡论”。意即携带借用的官府财物逃走,如能自首就以逃亡罪处罚,免盗窃罪。如果被捕获,按赃数以盗窃论处:如果盗窃罪轻于逃亡罪,则仍以逃亡罪论罪。这些规定表明.本应处重刑者由于自首而减轻处罚.自此,自首作为一种刑法制度已经明确规定在刑法之中. 刑法中的自首制度在汉朝不仅有所发展.而且更加完善。汉律规定“先自告,除其罪”,自告即自首得减免刑罚。《汉书淮南衡山王传》载:“(衡山王少男刘孝)闻律先自告除其罪……即先自告所与谋反者枚赫、陈喜等……孝先自告反,告除其罪.”从现有史料考察,这种“自告除其罪”的规定,只适用于官吏谋反、枉杀人和农民的叛乱。在具体适用中还必须遵守以下一些条件:1.如果是共犯或犯罪集团,而为“造意”与“首恶”者,即使先自告也不能除其罪.2.如果一人犯数罪.只能赦免其自首的罪行:对于其没有自首的犯罪,依法 照样予以处罚。由此可知.汉律关于自首的规定还是比较详备的.有学者认为,汉律中规定“先自告除其罪”的用意在于:一是针对这种犯罪而采取的一种斗争策略,即分化瓦解谋反

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

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成熟、定型 班级:09 文本⑴班姓名: 蒋旭学号:2009022011 内容摘要: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是从无到有, 从雏形到完善的一个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也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成熟、定型的过程。选官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部分, 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实体和程序规章,又可以称作仕进制度。从夏、商、周三代到明清,经过千年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本文将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形成进行简单论述,同时也对古代选官制度对今天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影响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科举制公务员 引言 选官制度是与国家同步出现于人类历史舞台。苏东坡说: “三代以上出于学, 战国至秦出于客, 汉以后出于郡县吏, 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 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话, 实际上划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几个发展阶段。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大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时代。 一、世官制时期 夏、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据《礼记?礼运篇》记载,当时诸侯传位和官吏任用,均是“世及以为礼”,即实行世官制。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周世官制的特点是: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春秋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主义。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唯功唯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例如:“以客出仕”是战国最风行的仕进途径。“客”, 据史家解释, 就是“宾客”。战国以客出仕的史实中, 仍以秦国最为典型。到此,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在秦统一前后至察举制出现的这段时间里,选官制度是复杂而多样的。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秦统一前后的仕途主要有:保举、军功、客、吏道、通法、征士等。其中保举又称作“任”,是负有法律责任的荐举,即“举其显,复保其微;举其始,复保其终”;军功即为按军功授爵;吏道即由“吏”(“吏”,这里专指官府的低级公务人员如“佐”、“史”之类)选“官”的入仕途径,主要通过考课制度实现;通法是指凡通晓法令者,即有可能入仕;征士,即以征召的方式收罗人才。公元前213 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焚书”的建议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便几乎垄断了秦仕进之途。 二、察举制时期期 楚汉之争后,刘邦建立汉王朝,国家得到统一。想要幅员辽阔, 强大统一的帝国国祚长久, 必然需要大批官吏。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统计, 汉朝“吏员自佐吏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这么庞大的官员数量必然需要相对稳定的选官制度培养与选拔。汉代选官, 主要通过吏道与文学两条途径。汉王朝首先创立了察举

论中国古代的家族与父权制度

论中国古代的家族与父权制度 摘要:我国古代的社会是以家族为基础的父权社会,儒家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建立起家国天下,并运用礼制与法律保障家族与父权制度。家是族的一部分,家族是国家的基础,维护家族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前提,父权是为维护家族稳定的核心。父权的范围很广,并受到法律的承认,包括教令权,主婚权,财产权。父权家长制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家族父权 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与阶级概念上,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1]家族和父权是家族主义的核心内容,父权是维系家族稳定有序的保障。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中,第一章家族篇,阐述了家族的范围:中国的家族是父系的,家族的亲近范围是通过丧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服制度确立的。《礼记》云:亲亲以为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又说,四世而缌,服之无穷也,五世而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2]所谓亲属的范围,是以四世为限,缌服为界。随后,瞿同祖先生指出中国的家族是父系的,在社会和法律都承认家长或族长权力的时代,家族被认为是政治、法律的基本单位,以家长或族长为每一单位之主权而对国家负责,家族是最初级的司法机构,家族团体以内的纠纷及冲突应先由族长仲裁,不能调节处理的才由国家司法机构处理。虽然之后随着君权的发展,法律制度发展到生杀权完全操纵在国家机构和国君手里,仍没有动摇族长或家长的初级司法地位。 近几年来, 许多涉足家族父权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关于族之来源,考之史籍,正如春秋时鲁国之众仲所言:“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肺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溢,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3]我国古代社会为农业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家庭和家族是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组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我国古代的社会结构是以家族为基础的。重家族、重血缘、重伦理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固有特征,在古代法律中表现的极为明显,具体到家庭生活中,家长拥有管理监督生产和支配家庭成员的权力。而调整家长关系,维护家长权和族长权的法律,也就成了古代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费孝通先生“父子”纵向关系为传统家族主轴关系的理论暗示了处于父子纵向链条末端的“人子”首鼠两施、左右失据的尴尬地位。作为家族血脉延续的“人子”,如果没有自觉自愿承担起振兴家族的重任,就常常被长辈视为“小肖之子”,这也使父子间的冲突作为反复出现的典型意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常态。[5] 一家与族的关系 家族在古代是一个复合名词,族的范围包括家庭,但是一般情形下,家为家,族为族。前者为一个经济单位,为一个共同生活体,后者则为家的综合体,为一血缘关系。[6]中国

浅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实体和程序规章,又可以称作仕进制度。它与我们的人事制度中公务人员录用大体相当。 由于官吏担负着国家的日常管理职责,因此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把官吏的考核选拔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并十分注意积累经验,完善制度。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从夏、商、周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 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研究,对于了解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政府管理体制、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人员录用制度,尤其是从中汲取经验,对当今中国的政府公务员的选拔和任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作简要的论述。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 选官制度是与国家同步出现于人类历史舞台。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话,实际上划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几个发展阶段。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大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时代。

夏、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 据《礼记礼运篇》记载,当时诸侯传位和官吏任用,均是“世及以为礼”,即实行世官制。 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 周世官制的特点是: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 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 春秋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主义。 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唯功唯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例如:“以客出仕”是战国最风行的仕进途径。 “客”,据史家解释,就是“宾客”。战国以客出仕的史实中,仍以秦国最为典型。到此,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秦统一前后的仕途主要有:保举、军功、客、吏道、通法、征士等,其中保举又称作“任”,是负有法律责任的荐举,即“举其显,复保其微;举其始,复保其终”;吏道即由“吏”选“官”的入仕途径,主要通过考课制度实现;通法是指凡通晓法令者,即有可能入仕;征士,即以征召的方式收罗人才。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的选官制度。其中比较有影响的选官制度主要包括世袭制、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1、世袭制 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对后世政权的好处: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2、军功授爵制 军功爵制是在春秋战国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逐渐产生和确立的形势下出现的新的军政制度。如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中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爵和赐给田宅。可见,军功的大小是用人的标准,军功大的授给的爵位就高。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因此这种制度摧毁了奴隶制的上层建筑,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但豪强地主由此产生,经西汉的恢复,到东汉发展到高峰,成为东汉的显著政治特点。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发展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和士族制度的形成,使封建政治更加腐败、黑暗。 3、察举制 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4、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以后,我国古代官吏选用又分别出现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滥觞的科举制。这些选官用人制度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各种弊端。 察举制 察举也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后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说: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

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四科取士大约起于西汉,下迄东汉未改。不过有时单举其中的一二科,或全举四科,均有诏令临时规定。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却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通常指经学)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实授官职。上述察举诸科,实际上分为岁举和特举,岁举是常制,特举由诏令临时规定,二者都是由下向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是,舆论评价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有影响的人物或社会集团所控制、所利用。曹操审时度势,提出了“惟才是举”的用人原则,这既是对处于乱世求贤的需要,也是对汉代“选举失实”的刻意纠正。 征辟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探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探究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 选官制度是与国家同步出现于人类历史舞台。苏东坡说: “三代以上出于学, 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 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 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话, 实际上划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几个发展阶段。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大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时代。 夏、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据《礼记?礼运篇》记载,当时诸侯传位和官吏任用,均是“世及以为礼”,即实行世官制。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周世官制的特点是: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春秋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主义。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唯功唯贤

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例如:“以客出仕”是战国最风行的仕进途径。“客”, 据史家解释, 就是“宾客”。战国以客出仕的史实中, 仍以秦国最为典型。到此,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秦统一前后的仕途主要有:保举、军功、客、吏道、通法、征士等,其中保举又称作“任”,是负有法律责任的荐举,即“举其显,复保其微;举其始,复保其终”;吏道即由“吏”(狭义的“吏”,指官府的低级公务人员如“佐”、“史”之类)选“官”的入仕途径,主要通过考课制度实现;通法是指凡通晓法令者,即有可能入仕;征士,即以征召的方式收罗人才。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焚书”的建议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便几乎垄断了秦仕进之途。刘邦建立汉王朝后,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强大,幅员辽阔, 国祚长久, 自然需要大批官吏。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统计, 汉朝“吏员自佐吏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这么众多的官员显然需要相对稳定的选官制度培养与选拔。考汉代选官, 主要通过吏道与文学两条途径。汉王朝首先创立了察举制度。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主要看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大体说来,汉武帝以前,是察举制产生、确立时期;其后则是此制的规范发展时期。东汉末,由于天下丧乱,人士流移,考详无地,魏王曹丕采纳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

中国法制史2008年1月-2014年4月论述题及答案

1、试述西周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P27 一、矜老恤幼原则。对儿童、老人及痴呆者犯罪,除故意杀人外,一般均可依法赦免,不追究刑事责任。 二、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原则。西周时已对犯罪主观状态的故意与过失有所区分,对惯犯与偶犯的不同危害性有所认识,对故意犯罪和惯犯从严惩处,对过失犯罪及偶犯从轻处罚。 三、罪疑从轻、众疑从赦原则。在行刑时,有可轻可重的余地时,应从轻;在遇到赦免的机会时,应从重罪之上进行赦免,体现疑罪从轻原则;并要求对疑案,应征求大众的意见,当大家都认为案件仍有可疑情形时,应赦免其罪,体现众疑从赦原则。 四、世轻世重原则。西周统治者认为应根据不同社会状况采取不同治理方法,对新征服的国家,应用轻典去治理,以安抚人心,巩固统治;对社会较稳定的国家,就应以常刑对待;对待社会动荡的乱国,要运用重典去达到社会的治理。 2、试述春秋末期郑、晋两国的“铸刑书(鼎)”事件及其历史意义。P45/46/47 郑国铸刑书:约公元前536年,子产“铸刑于鼎”,既预示着法的权威与神圣,也是用鼎这一载体表明法的稳固与彰明。晋国铸刑书:公元前513年,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赵盾所作的法典铸在鼎上时,公之于众,遭到了孔子的反对。 历史意义: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意义。成文法公布后,法的公开成为历史潮流,从此以后,秘密法再也无法延续。同时,秘密法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刑依法定的局面逐渐打开,以刑统罪宣告结束。并且,成文法的公布,打破了“礼治”的传统,“法治”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受到限制,为新的封建制法律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外,中国法学也伴随着成文法的公布及由此所带来的争论而初步萌芽,私家法律教育逐步兴起。 3、试述秦朝的法制指导思想。P56 一、事皆决于法:在这一法制思想指导下,秦朝在立法上越发细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调整范围非常广泛,从政治到经济、从生产到生活,一切均有相关法律进行调整。 二、法令由一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家立法权掌握在君主手里,其他人不得篡夺;二是法度统一,全国各地适用同样的法律。在这种法制思想指导下,秦朝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皇帝集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强调君主独断,法自君出。 三、轻罪重刑:这是法家的重刑主义理论,以期通过轻罪重刑的手段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选士制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的制度之一,选士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汉代以前的玄关制度 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到春秋战国时,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 二、汉代察举制 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所谓察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官员将本人发现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的整个过程。“察举”也叫“荐举”,“察”就是自上而下考察、发现人才,“举”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推荐也叫贡贤,被荐者叫“举士”。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一)察孝廉 汉代由孝廉一科选举的人才最多,而且孝廉也是汉代察举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科目,所谓孝廉,是“孝子”和“廉吏”的简称,于民则举“孝”,在吏则兴“廉”。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廉则是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此对孝廉的考察和荐举十分重视。 察孝廉是以儒家孝为立身之本,廉为从政而设立。“孝”和“廉”在实际的操作难度较大,标准不易掌握;非有实际德行者不能举,又不能谬举,因此荐举者的责任重大。在西汉,举孝廉无须考试,既可委任,且每岁皆举。在东汉,孝廉这科在东汉原有的内容上有了较大变化,其主要体现在:(1)坚持按人口比例岁举孝廉,优待边郡。这有利于边远地区的人才选拔,促进边远地区文化的发展。(2)举孝廉要后要考试——试经,并且有年龄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只荐不试的滥举弊端。(3)中央朝廷官员依照职位高低举孝廉。 (二)举贤良 举贤良是汉代选拔高级人才的主要形式。所谓举贤良,一般以“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为察举名目,但往往都另外附加一些条件,如可亲民者、文学士、能指朕过失者等。对高级人才的要求既强调了个人的道德品质,又重视通经达变、博学多术、甚至某些特异功能。 汉文帝在文帝二年和十五年两次下诏举贤良;到汉武帝时,举贤良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过渡,通过高级官吏荐举人才,并用对策的方式加以选拔的形式成为定例。其后的皇帝在诏举贤良时,对策要求更高,不仅需要对策者对军国大事全面深入了解,而且在对策中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东汉基本沿用西汉举贤良的旧制,但不如西汉盛行。 从察孝廉和举贤良这两个方面来看,两汉时期的察举制是在不断的完善和发

试论中国历史上刑罚体系的演变

试论中国历史上刑罚体系的演变 引言 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发展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长达几千年的漫长发展。主要刑种大致可归类为肉刑,流刑、徒刑、死刑四种。随着时代演进,法律儒家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刑罚制度逐渐摆脱野蛮残酷的外衣,开始向更具人道精神、更加文明的近现代刑罚制度变革。 中国古代刑罚制度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发端于夏、商两代,于西周时期实现了奴隶制五刑的完善和制度化。西汉文、景二帝对肉刑的改革和武帝时期开始的法律儒家化的进程是中国封建制五刑的发端,使中国古代刑罚制度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这一进程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加快,最终完成于隋唐。《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律,它也标志着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完善和最终确立。唐之后的宋、元、明、清历代均对刑罚制度做过修改,但基本维持笞、杖、徒、流、死五刑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一、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起源 关于中国刑罚制度的起源学界争论颇多,主要有法源于天说、刑起于兵说、法源于苗民说、皋陶造律说、法源于定分止争说和法源于习惯说等。参照《中国法制史》(马志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版)所阐述的观点,法律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氏族战争导致“刑始于兵”,依据如下:

1、有关文献兵刑同一与“刑始于兵”。 2、上古三代和秦汉的司法官名称也有兵刑同一与“刑始于兵”的痕迹。 3、中国历代正史的体例反映了兵刑同一和“刑始于兵”的事实。 此外,“刑以威四夷”即以重刑对待异族,也是刑罚制度起源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奴隶制五刑在夏、商、西周三代的发展和演化 (一)夏、商两代的奴隶制五刑 中国奴隶制时代,墨、劓、剕、宫、大辟为五刑,也称为“正刑”,其中既有生命刑,也有身体刑。奴隶制五刑是夏、商两代的主要刑罚。《魏书·刑法志》载:“夏有大辟二百,劓辟三百、宫辟五百、髌、墨各千,殷因于夏,盖有损益。”应该是对夏、商两代奴隶制刑罚残酷性的真实写照。 夏桀、商纣是两代末期有名的暴君,其当政期间还有炮烙之法、脯等酷刑。 夏商时期还出现了后世的赎刑和徒刑的雏形。 (二)西周时期奴隶制五刑的发展 1.奴隶制五刑 西周延续了前代的奴隶制五刑,据《尚书吕刑》记载:“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可见当时刑罚的处罚范围之广,处罚之严苛。 2.徒刑

中国法律史简答题汇总

简述题: 简述秦至唐代法律形式的演变 答:秦法律形式的主要特征主要是多样化,分为律、令、式、法律问答、廷行事。 与秦相比,汉代的法律形式更为规范和整齐,其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科、比。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形式开始由汉朝的律令科比向律令格式过渡,一是律令的分化,二是科进一步的规范化,成为单行法规,三是格逐渐取代科成为律的重要补充形式。四是式逐步发展成为当时主要的法律规范形式。 唐代律、令、格、式四种最基本的法律形式定型。律是唐代的刑事法规,令是规定国家制度的行政管理法规。格是具有特别法性质的单行法规,式是中央国家机关具体的活动细则。 宋代土地买卖的基本程序: 1.可能先进行“申牒”。(老师讲的) 2.先问亲邻,北宋之后只问有亲之邻,亲邻均表示不要方可交易,若未问亲邻,三年内有权赎回。 3.到官府印契,缴纳契税。 4.过割赋役。契约上写明标的的租税、役钱,并由官府在双方赋税帐簿内改换登记。 5.离业。契约达成后,必须转让土地占有,卖主必须离业。 清代对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保护 1.一般土地所有权的保护。根据《大清律例》盗卖,盗耕种,换易,冒认及侵占他人田宅的行为按律治罪。如对土地产权有争议,以印契为凭,或进行实地勘查。 2.对旗地所有权的保护。法律禁止旗民交产,汉人不准典卖旗地,旗房。同时对已典卖的旗地,由官府付一定地价,强制赎回。 3.对宗族公有田宅的保护。即使是族内个人的私有财产,在处分时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族人变卖产业,亲族具有优先购买权。 4.对国有土地,矿产的保护。禁止隐匿,盗卖屯田,矿山的所有权也属于官府,不得私占私采。 列举并简释中国传统法律的特点。 “礼”和“刑”是两种社会规范,共同构成中国古代法治文明基石,前者为指导性,强行性规范,以道德教化、伦理感化为基本取向。后者为禁止性、惩罚性规范,以刑罚制裁、强制镇压为主要手段。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共同完善了中国传统法律体系。 1、中国古代法律最初是通过中原地区各个部族之间的兼并征服战争与联盟融合过程以及宗教祭祀礼仪等社会活动产生的。具体表现为“刑始于兵”和“礼源于祭祀”两条基本途径。因而分别形成了礼和刑两种不同的法律渊源,法治文明体系贯穿着礼刑并用原则。 2、中国古代法律起源发生在以家族宗族组织及其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早期国家制度的基础上,因而与宗法等级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显著的宗法伦理道德性质。 3、中国传统法律与家族、宗族制度发展相一致,以维护家族、宗族及国家等团体利益与集体和谐为基本宗旨,法律突出强调的是社会成员的服从义务,个体以及整个社会的权利意识受到一定压制。故其刑事立法、行政立法之类的公法体系异常发达,而民事立法方面的私法体系相对滞后。引礼入法,礼法结合;以人为本,明德慎刑;权利等差,义务本位;法尚公平,重刑轻民;恭行天理,执法原情;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家族本位,伦理法治;以法治官,明职课责;纵向比较,因时定制;统一释法,律学独秀;诸法并存,民刑有分;立法修律,判例为补;援法定罪,类推裁断;无讼是求,调处息争。 简述西周的刑罚原则。 1、三赦之法:对未成年人、老人和有精神障碍的痴呆者等三种人的违法犯罪除故意杀人的重罪外,可以免于追究刑事责任。 2、三宥之法: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等不同情形。 3、疑罪从轻惟赦制度:对犯罪事实或罪行情节的认定以及定罪量刑又异议或争议的案件实行从轻处罚或予以赦免的制度。 4、同罪异罚制度:指不同身份等级的人犯同样罪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适用的处罚结果也有别。 简述中国古代婚姻成立的基本条件 一,婚姻必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二,婚姻实行“同姓不婚”原则,不同时期还存在良贱不婚、不得娶逃亡妇女等限制。 三,婚姻必须履行“六礼”的聘娶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四,达到成婚年龄,不同时期以身高划分或以年龄划分。 五,经官府登记。 简述宋朝继承制度的变化 宋朝的继承制度沿用唐朝的规定,又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增加了“户绝资产”、“死伤钱财”等内容,形成了比较复杂、完善的遗嘱继承制度。 1、一般遗产的继承:在诸子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第一顺序为儿子、未婚女,第二顺序为孙、守寡妻妾; 2、户绝资产的继承:户绝是指无男性子嗣之户。宋规定了户绝资产的范围以及处分原则,并确定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 3、遗嘱继承:北宋时遗嘱继承一般以户绝为前提,南宋时私有观念加强,规定越来越明确; 4、中外客商死后钱物的继承:宋规定比较苛刻,但加强了对死亡客商的亲属继承权的保护,有利于促进海内外贸易的发展。 简述明代刑法的变化 一:加重处罚反逆大罪,对犯罪人及其亲属处罚更重,株连范围广且处罚不区分情节,一律作为罪大恶极的谋反处理。 二: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交结 明严禁臣下结党,还严禁宦官与后妃外戚干预朝政,严禁内外官交结 三:严禁官吏渎职与贪赃犯罪 为强化吏治,明通过一系列行政法规,明确官吏的职责权限,对于不能尽职尽责的官吏给予行政处罚,刑罚制裁 四:增设新的刑罚 明代沿用唐律的五刑制度,以笞、杖、徒、流、死为法定刑,但徒、流均附加杖责。充军刑得到广泛使用,五刑之外又增加了枷号刑,还有大量的法外酷刑,廷杖是明朝皇帝处罚大臣的一种特殊刑罚。 南京民国政府时期民商立法的特点 1.实行民商合一的编制体例。 2.吸收各国民法新体例与新原则,同时保留少量固有的民法制度,其中保护社会公益制度和保护弱者原则的确定受各国新民法原则影响最大。 3.进一步排除传统礼教对民法的影响,但仍保留部分礼教残余:排除传统礼教体现在亲属和继承两编。保留的部分封建性内容是:男女在权力上仍有不平等,父权的残余仍有保留,在继承制度上民法规定养子女对父母,养父母遗产继承只能是婚生子女的一半。 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罪刑适用原则的儒家化 答:魏晋以后,儒家经典的法律化和法律解释的经学化进一步扩大,立法活动掀起引礼入律的新高潮,具体表现在: (1)、“准五服以制罪”的产生,是指九族以内亲属之间的相互侵害行为依据五服所表示远近亲疏关系定罪量刑。这一制度遵循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标准,将儒家礼义原则引入刑事立法中,作为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是罪刑适用原则儒家化的具体体现;

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特征

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特征、缺陷及现实影响内容提要:在中国现时法渊源中,只有成文法规范,没有判例。然而成文法的局限性,导致在一部成文法典颁布后不久,又要针对该法的空白和漏洞发布法律解释,但仅凭法律解释,是不能解决成文法所固有缺陷的。纵观我国历史,判例也曾经是法律的渊源,成为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也是其优点。因此,笔者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论证在我国建立判例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构建判例制度的具体设想。 关键词:法的渊源判例制度建立 1.我国是典型的成文法国家。 早在秦代,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者韩非就曾说过“法者,宪令著于官府”,“法者,编著之图藉,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明确了法是由国家制定的、成文的和公开的。如今,作为中国法现时渊源的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行政规章、特别行政区法以及国际条约。尽管现在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定期发布案例,还有《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人民法院案例选》、《刑事审判参考》等刊物登载案例,但由于我国立法者并未认可判例制度,以上案例只具有指导性,不具有规定性,没有法律约束力。 2.纵观我国历史,判例也曾经是法律的渊源。 早在殷商时期就有“有咎比于罚”的原则,即有了罪过,比照对同类罪过进行处罚的先例来处理。在秦代有“廷行事”,即法廷成例。 2.1司法机关的判例,就是已行的成例。 在出土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多次提到“廷行事”,这说明“廷行事”在司法实践中已成为原律文之外可兹援引的成例。至汉代,判例法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汉律》中就有“决事比”、“法事科条,皆以事类相比”的规定,尤其是董仲舒的引经决狱活动,更是赋予汉代的判例法以全新的时代特征,将司法活动的各项原则纳入到儒家的法学世界观之中。《唐律·名例》中也规定了“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此后的宋朝规定,“法所不载,然后用例”,例即断案的成例,且宋徽宗曾对断例进行编纂。明代则实行律例并行,“除以大明律及大诰为依据外,仍然采用唐、宋以来的‘以例断案’的传统”。在清代由于例的形式灵活,乾隆十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流程

精心整理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一、发展演变 (一)夏、商、西周时期:选官制度处于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主要为“世卿世禄制”。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代替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它以家庭血缘关系为标准来确定攻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确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宗法制度是这一政治准则的支撑与基石。世官制下担任官员的大小贵族必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激化了社够担任官职的人。它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员的最主要途径。察举的内容有孝廉、秀才和贤良方正、贤良文学两大类科目,其中以孝廉为最多。察举制为一种自下而上的举荐方式会造成用人权的下移,而且它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东汉中期以后,随着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用人大权被宦官和豪强地主所把持,致使“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了私人势力集团,并且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腐朽局面。 ⑵ 征辟是一种自下而上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

帝征聘主要是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之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它是汉代最尊荣的仕途,被征者来去自由,大都待以宾礼。汉代多以“公车”征聘人才。辟除则是由高级官员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以后,接受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创立了“九品官人法”。它规定由着姓世族担任地方州郡的品评官,州为大中正官,郡为中正官。由他们来担任对人才的评定,并将人才分为三等九品,依次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九品中正制在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与才能并重。但发展到西晋,主 从此, 1 A. B. A.。“六学” B.唐代的科举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为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叫制科。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以明经与进士两科最为重要。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以诗赋为主,明经科以帖经、墨义为主。当时社会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可见进士科录取的严格。武则天时期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唐代的科举制的发展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繁荣。向学与读书成为社会风尚。唐代诗歌与文学的发展繁荣与科举制有直接的联系,但科举考试本质上还是为封建国家服务的。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先秦: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标准从爵位到军功) 2.秦汉: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自下向上推荐)和皇帝征召(自上向下招聘)等,先重“孝廉”,德才皆备,到东汉时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大族形成。(标准从才能到门第) 3.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按照“中正”所评品级决定官员奖惩,反映了世家大族(士族地主)的垄断地位。(标准为门第) 4.隋唐: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产生了科举制。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太宗时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科举制意义:打击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积极作用为主) 5.宋元:北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增;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不考诗赋,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试成绩好的可直接授官。(特点:更严密;人数增;更实用) 6.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限制,为君主专制培养了忠顺奴才,但严重制约了中国科技、思想的发展。(消极作用为主) (二)新课标版 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3)隋唐:实行科举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4)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5)科举制的影响: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③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二.规律小结 1.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了爵位—军功—才能—品第—才能—忠顺的变化,其核心是为奴隶主阶级或地主阶级统治者选拔维护统治的人才。 2.应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看待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如察举制在西汉和东汉时的不同情况;科举制由隋朝产生直到明清,其内容与作用都有很大的变化。三.热点冷点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具体内容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不同时代不同选官制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这是高考的冷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