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原理本科补修课作业答案

政治学原理本科补修课作业答案

政治学原理本科补修课作业答案
政治学原理本科补修课作业答案

政治学原理本科补修课作业答案

作业1

一、填空题

1、奴隶

2、国家

3、政治关系

4、理性经济

5、意识形态

6、政治科学

7、基督教

8、公共权力

9、权威性10、涉己涉他11、人民主权12、政治资源13、行政精英14积极

二、选择题

1、D

2、ABD

3、ABCD

4、B

5、C

6、ABC

7、A

8、D

9、ABCD

10、ABCD

三、名词解释。

1、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它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社会公共权力。

3、公共权力: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行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

4、政治权利:是指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5、公民权利:是指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6、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四、简答题

1、为什么中国古代政治研究的成果主要都是关于“治国之道”的学说?

答:因为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儒家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它为以皇权为核心的帝国权威和政治结构提供正当性论说。在儒家思想的主导下,政治研究的核心不是选择何种政体来组建国家,而是在君主统治下如何治理国家。因此,中国古代政治研究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有关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即所谓的“治国之道”,其中心内容是如何处理君臣、君民关系以维护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

2、怎样认识政治研究中理性主义与现实主义观念的差异?

答: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方案具有明显的对比性,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人性和公共权力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一是理想主义方案。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认为人性善,追求公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昧了“良心”,那主要是由于环境不善,或者一时糊涂,跟着别人没学好。所以,通过改善环境或强化教育,人总会“弃暗投明”,反璞归真。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权力也多持肯定性倾向,认为政治权力代表公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如果偶尔出现“恶政”或“暴政”,那一定是当政者个人品德出了问题,需要整顿,需要思想教育,加强领导人廉洁自律,以提高其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基于

上述认识,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保证选拔最优秀、最可靠、最完美的“德才兼备”者当政。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二是现实主义方案。对人性持悲观主义态度,一般主张性恶论,认为只有饥饿才能使人勤奋,只有法律才能够使人为善。人是自私的动物,自立自爱、趋利避害、求福避祸是人的本性。人原本就不是天使,今后也别指望会变好。能做到彼此不伤害就谢天谢地了。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权力也多持否定性倾向,认为公共权力本身就是“恶”,用好了能以“恶”制“恶”,用不好就更是变本加厉,雪上加霜。所以,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使“好人”不会变“坏”,使哪怕是“坏人”也无法“作恶”。这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3、历史上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的理论有哪些?

答: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君权神授论论”,认为上帝是权力的来源。这样的理论为中世纪教会统治和皇家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近代资产阶级大革命前夕,“社会契约论”被用来解释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该理论认为人民的同意是政治权力的唯一来源。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认为政治权力最终属于人民,这成为现代民主共和制的理论基础,当代西方学者将政治权力视为政治资源的占有,而把集团组织视为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关系是政治权力来源的基础。由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利益关系,所以政治权力关系形成的基础在于人民的利益需要。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利益主体必然尽可能地调动有效社会资源,并凝聚成有效的社会力量以期实现利益主体集团利益最大化。因此,利益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4、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内容有哪些?

答: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政治权利有不同的被容。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自由权。其中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信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2)平等权。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民主权。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参政权上。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

五、论述题

1、历史上关于政治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请评述之。答:虽然我们可以泛泛地说,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的学问,但由于对“政治”本身的认识就各不相同,再加上研究方法、途径、视角的不同,导致对政治学研究的实质性内容是什么有很多的争论,具有代表性的看法大约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第一,认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或者“国家活动”,将“政治学”定义为研究国家及其活动的规律的学问。这种学说直接将政治学同它的核心内容——国家紧密联系了起来,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相当一段时间内在政治学界颇为兴盛,但随着对社会团体研究的兴起以及对社会作为一个独立于国家之外的公共力量的研究日渐发展,这样的政治学定义开始受到一定的冲击。

第二,认为政治学研究对象是“社会公共权力”,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权力的获得和运用的科学。这样的看法过于宽泛,大大扩大了政治所能涵盖的“公共权力”部分,抹杀了社会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共力量的存在。

第三,认为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是公共事务,政治学就是对管理众人之事的研究。这种看法同第二种看法一样,具有将“政治学”扩大化的倾向。

第四,认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政治关系、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这是一个涵盖最为广泛的定义,将政治学视为研究人类在政治生活上的相互关系,产生的政治现象的科学。

此外,还有将政治学视为政治制度学、政治系统学、政治行为学、政治法律学、政府学、政策学等,各种观点不一而是,都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政治学的内容。

2、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有哪些?请详述之。

答: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多种多样。按照政治权力实现和作用方式是否动用武力,分为暴力方式和非暴力方式,其中非暴力方式按照和平程度逐渐增强分为压力方式、命令方式、规范方式和说服方式;按照政治权力实现和作用方式的奖惩分为奖励方式和惩罚方式。

(一)暴力方式(武力)

暴力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直接以暴力手段实施政治权力。暴力方式一般见诸于根本对立的政治权力关系之中,如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不过,当非根本对立的政治力量之间矛盾激化而呈现对抗状态时,暴力方式也可能出现。暴力方式包括暴力镇压、武装起义、军事政变、政治暗杀等。战争是暴力方式的一种大规模极端方式,因此,“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二)压力方式(操纵)

压力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定的强制形势,由此使权力客体意识到政治权力作用的后果而不得不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做出行为选择,从而达到自己的既定目的。严格地说,这是政治权力的势能作用,因此,它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压力方式常常存在于对抗性的利益之间。人们施行压力的具体方式如政治警告、政治恐怖、政治戒严、政治威胁、政治舆论、院外活动等。

(三)命令方式(权威)

命令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借助于某种传播媒介,以指示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权力客体照此行事。命令方式通常发生于根本利益一致的权力关系中,尤其是同一政治权力主体内上下层次之间的权力关系中,比如中央权力对

地方权力、上级权力对下级权力。命令方式的基础是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和受支配,否则命令方式将无法进行。命令方式的例子如行政命令和特别法令等。(四)规范方式(契约)

规范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制定或借助某种社会规范来贯彻自己的意志,规约政治权力客体的行为。规范方式一般以某种强制力、甚至暴力作为自己的后盾。规范方式的特点在于政治权力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关于实际行为的事先约定,双方行为都以此为据进行,因而规范方式不仅对政治权力客体有规约作用,而且对政治权力主体也有规约作用。规范方式主要有法律规范、制度规范、纪律规范等。道德规范是一种非权力规范,一般不作为政治权力的规范依据。(五)说服方式(灌输)

说服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以特定的理论、方案实现与政治权力客体思想的和心理的沟通,进而贯彻自己的意图。说服方式通常运用于具有共同利益的权力关系之中,比如人民内部领导与群众的关系。说服方式具有特定的劝导性和技巧性,其运用成功与否往往与政治权力主体所凭借的理论的力量、方案的可行性及技巧的有效性有很大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谈判也是一种特定的说服方式。(六)奖酬方式(激励)

奖酬方式即政治权力主体运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对政治权力客体施行奖酬,以鼓励或激励其按照预定的目标行动。奖酬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显然,这种方式主要存在于非对抗的权力关系之中。奖酬方式以鼓励或激励为其特征,因而是一种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具体的奖酬方式如表扬、记功、付以酬金或职位等。

(七)处罚方式(遏制)

处罚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依据某种规范或要求对政治权力客体的逾矩行为进行程度不同的惩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规范方式的一种补充方式。处罚方式以惩罚为特征,因而是一种消极方式。不过,对于政治权力客体的后来行为和其他政治权力客体来说,它有一种毖后性,因而也不失其积极意义。与奖酬方式不同的是,处罚方式不仅可以是物质和精神的,在特定情况下,社会公共权力还可以剥夺权利的方式进行。

作业2

一、填空题

1、瑞士

2、政治正义

3、普选权

4、政治秩序

5、传统型权威

6、参政党

7、私有制8、合法性

二、选择题

1、ABCD

2、C

3、AD

4、ABCD

5、ABC

6、ABCD

7、D

8、ABCD

9、ABCD 10、ABD 11、C 12、ABCD 13、D 14、ABCD 15、AD 16、ABCD 17、ABD 18、B 19、ABD 20、AD

三、名词解释。

1、比例代表制:又称比例选举制,即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的制度。

2、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这些组织和团体包括政党组织、家庭组织、宗教团体、工会、商会、学会、学校团体、社区和村社组织、各种娱乐组织和俱乐部、各种联合会和互助协会等等。

3、政治共识: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4、政府职能:是政府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了政府的实质和活动的内容。政府职能的本质上是将统治阶级意志具体化,代表统治阶级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四、简答题。

1、西方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政治社团通过其利益表达活动,在不同程度上维护了本社团成员的利益,而且还从各个方面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生活。

首先,它通过在竞选中的活动对政府权力的更迭产生影响。

其次,政治社团通过院外活动影响了国家的立法以及行政部门的政策。

此外,政治社团通过其利益表达活动还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以及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从而维护正常的政治秩序。

2、善治的效率精神包括哪几方面的内涵?

答:第一,管理效率,即指管理的成本与效果的比较。

第二,制度效率。

第三,回应性。回应性是责任性在效率问题上的体现。

3、政府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答:政府的基本特性包括:(一)阶级性;(二)公共性;(三)权威性;(四)有机组织性;(五)特定的职能规定性。

4、社会监督具有哪几方面的功能?

答:一般来讲,社会监督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一)预防功能;(二)矫正功能;(三)惩戒功能;(四)保健功能;(五)教育功能。

五、论述题

西方国家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答:考察西方发达国家社团组织历史与现状可见,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如下:第一种,游说。由政治社团代表或专职院外说客直接对参与政策的议员和行政官员进行说服工作。游说活动主要包括,陈述本集团对审议中的议案的立场、观点和重视的程度。许多国家的行政部门派专人与政治性利益集团对话。如法国政府部门设有咨询机构,专门组织政治社团的代表人物,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辩论。

第二种,决策咨询。政治社团针对政府官员和议员的不同决策提供专门的信息咨询和顾问,从而影响政府公共政策。提供信息咨询和顾问服务的方式包括派人帮助政府官员或议员进行专题研究,帮助他们起草法案和报告,出席立法委员会和小组委员会的听证会,就有关议案发表意见、参加政府的各种顾问委员会等。

第三种,社交活动。政治社团针对政府官员和议员展开公关活动的重要方式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社交活动。社交活动形式多样。各种政治社团以及院外说客常常根据政府官员及议员的爱好,为其安排种种社交活动。

第四种,支持竞选。在竞选过程中政治社团通过支持候选人的提名、提供政治捐款、协助选民登记、动员选民参加投票等活动,支持对其表示友好的候选人当选或连任。

第五种,主导舆论。政治社团利用公众舆论和大众传媒影响政府公共决策人员。政治社团发动会员甚至动员有关选区的选民进行游说活动,如动员会员及有关选民向议员写信、打电话,甚至登门拜访;运用大众传播媒介造成社会舆论;甚至越过政府公共决策者直接诉诸广大公众就某一问题进行表决,如发动公开创议书、举行自作主张的公民投票等。

第六种,非常规方式。政治社团有时候也采用非常规手段或方式实现利益表达,包括合法的方式如司法诉讼、合法示威抗议等,以及非法的方式如政变、恐怖活动以及非法示威抗议等。

作业3

一、填空题

1、意识形态

2、民主制

3、斯大林主义集权模式

4、法国

5、平等原则

6、经验主义

7、人民主权

8、英国革命

二、选择题

1、ABCD

2、ABD

3、ACD

4、A

5、B

6、ABC

7、ABCD

8、ABCD

9、AB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 14、ABD 15、ACD

16、ACD 17、AB 18、D 19、A 20、D

三、名词解释。

1、民主化: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2、全球化:是指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

3、民主的限度:是指民主作为一种制度所适用的有限范围。

4、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形成的自发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政治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事件、人物、活动等的好恶、亲疏等心理反应。

四、简答题

1、政治革命不同于其他政治发展方式的特征有哪些?

答:第一,政治革命是以革命阶级为主体的政治活动,是革命阶级推翻落后、反动阶级的统治的运动。第二,政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夺取政权,通过夺取政权来推动政治发展,是政治革命的最重要标志。第三,政治革命是以政治体系全面的、根本的变革为内容,与旧有的一切政治关系、政治结构和政治观念进行决裂,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体系和政治体制。第四,政治革命往往以暴力为表现形式,通过革命的暴力推翻反动的阶级统治,建立新型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

2、民主化的“三次浪潮”指的是什么?

答:在西方社会,迈向民主的最初推动力发生在17世纪上半叶。到目前为止,政治民主化经历了三次大的浪潮。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在这100多年的时间内,总共有30多个国家建立了至少是最低限度的全国性民主制度。第二波民主化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国家建立了民主制度。第三次民主化浪潮首先出现在南欧。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民主化的倾向运动。

3、政治认知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答:政治认知过程常常包括政治知觉、政治印象和政治认知判断三个阶段:政治知觉是政治主体对政治认知客体形成的整体概念;政治印象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知觉的基础上对认知客体形成的较为固定的记忆;而政治认知判断则是政治主体在前两个过程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从而形成对认知对象的综合分析。

4、为什么说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呢?

答:第一,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第二,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第三,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第四,政府的执行危机,第五,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五、论述题

论述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有哪些?

答: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特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和团体,都有可能为传递政治信息、传播政治文化、影响和塑造社会成员政治意识和政治情感的媒介。

第一,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儿童时代的经历和影响对一个人一生的政治态度十分重要,而家庭正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在家庭环境中,上一代人通过日常生活把他们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政治感情,直接或间接地传授给下一代,使其初步学习和了解外部政治生活。

第二,学校。学校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场所,因而,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是系统化的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一方面通过接受专门的文化知识和系统的政治教育,形成了对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在与同学和老师的相互关系中,初步体验了社会政治生活。

第三,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在传播政治文化、形成共同的政治意识方面,而且在改造政治文化、引导社会政治方向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众传播工具实

现政治社会化职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新闻报道、舆论渲染等方式。二是宣传报道中直接宣传某种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和政治感情。

第四,社会政治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如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国家机关等,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们通过宣传自己组织的主张和信仰,吸纳新成员,使其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等方式,实现政治文化的传播。在所有的政治组织和机构中,政党是最重要的社会化途径。

第五,政治符号。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政治领袖人物的肖像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播作用。

此外,教会、工作场所和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也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承担着传播政治文化的功能。

政治学原理作业4

一、填空题

1、政治心理

2、大同世界

3、公共权力

4、政府

5、公民权利

6、无为而治

7、政治操作原理

8、政治研究院

二、选择题

1、B

2、ABCD

3、AD

4、D

5、AD

6、B

7、ABD

8、B

9、BC 10、ABCD 11、ABD 12、BC 13、ABCD 14、BCD 15、ABD 16、C 17、ABCD 18、A 19、ABD 20、B

三、名词解释

1、党居优制:是在多党竞争局面下一党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政党制度。

2、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

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和信念等等。

3、团体利益:是出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人民在维护各自利益的基础上结成的共同利益。

4、二元君主制: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作用。

四、简答题

1、政治改革的特征是什么?

答:第一,政治改革以政治领导阶层为变革的主体,通过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的发动来实现政治改革进程。第二,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过程,整个变革的过程从属于政治领导层的严格控制,通过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的实质。第三,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从根本上排斥了革命和暴力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第四,政治改革从维护和巩固现在政治统治为目的,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原则为限度。

2、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具有哪些结构性特点?

答:首先,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田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

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

3、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

答:第一,应该明确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一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督和制约。

第二,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利被认为是权力的来源,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二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积极监督和制约。

第三,公民可以依据其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团体(一般来讲是各种政治社团)、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等方式来监督权力主体,管束其权力的运行。

第四,在作为同体监督的政治监督机制中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背后仍然是权利在起作用,这使得人们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社会监督内在机制的本质理解和准确把握。

4、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哪些特点?

答:一是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的政治心理;二是研究兼顾人的政治心理的潜意识和有意识两个方面,尤其重视人的潜意识和人的政治本能;三是重视围绕着政治权力展开政治研究,因为政治权力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影响力;四是重视心理测验,重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五是以政治心理研究作为行为乃至全部政治学研究的基础。

五、论述题

试论民主化的“三次浪潮”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答:在西方社会,迈向民主的最初推动力发生在17世纪上半叶。到目前为止,政治民主化经历了三次大的浪潮。

第一次民主化起源于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在100多年的时间内,总共有30多个国家建立了至少是最低限度的全国性民主制度。这一次民主化是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取代了绝对君主制和贵族制统治,也是西方文化和政治实践的自然演化。

第二次民主化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的占领促进了民主制度在西德、意大利、奥地利、日本和韩国的确立。这次民主化通过军事革命的外部压力和非殖民化实现方式,取代了法西斯统治、殖民地统治或个人军事独裁统治。

第三次民主化浪潮首先出现在南欧。在葡萄牙于1975年结束独裁后的15年间,民主政权在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30个国家取代了威权政权。这次民主化浪潮是通过妥协、选举等非暴力的和平转变,取代了一党制、军人政体或个人专制统治,是内部民主条件发育成熟的自然结果,证明民主价值超越文化界限,得到世界认同。

电大本科补修政治学原理作业三

电大本科补修政治学原 理作业三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政治学原理作业三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1、马克斯·韦伯认为任何统治者所认定的衡量合法性的普遍标准是( ABD ) A.服从超凡魅力 B.服从法律 C. 服从君主 D.遵从传统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2、( ABD)构成了代议制民主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 A. 古典民主理念 B. 社会契约理论 C. 自然法理论 D. 自由主义理论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3、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一般以( ABCD )带有情感性色彩的政治认知和感情培养为主要内容。 A. 政治归附 B.政治忠诚 C.政治服从 D.政治认同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5、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 ABD )。 A. 隐性价值问题 B.价值中立问题 C.经费问题 D.数据问题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6、传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被认为是(AD)。 A.全能主义 B.多元主义 C. 有限国家 D.一元主义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7、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主要的有(ABCD)。 A.精英主义模式 B.多元主义模式 C.元精英模式

D.马克思主义模式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8、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 AD )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A.公共权力 B.民主 C.专制 D.人性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9、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的政治背景是取代(BCD)。 A.法西斯统治 B. 个人专制统治 C. 军人政体 D.一党制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10、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的组织的力量取决于(ABCD )。 A.组织原则 B.组织结构 C. 组织成员的相互关系 D.组织基础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11、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CD )。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精简版)

政治学原理 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说明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主要区别 答:1)政治哲学研究主要运用先验的哲学思辩的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以这些价值为标准,对显示政治作出评价,并试图探求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它以人类追求的政治价值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 2)政治科学研究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和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 2.什么是政治参与?列举现代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答: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政治参与常见的方式有:1、政治投票。2、政治选举。3、政治结社。4、政治表达。5、政治接触之。6、政治冷漠。 3.说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政治观的差异 答: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思维模式。 1、对人性的看法 理想主义:人性本善,至少可以通过修养达到善 现实主义:人性本恶,人有权欲,本性难改 2、对国家关系的看法 理想主义:国家间的利益能够调和,主张在道义和民主基础上建立公正的国际关系 现实主义:强调世界的竞争性,各国利益不可调和,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力与利益为轴心 3、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的看法 理想主义:极为看重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视之为维护国际秩序的唯一有效工具 现实主义:离开权力均势,国际组织就名存实亡 4、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 理想主义:强调研究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对世界报以盲目乐观态度 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强调人类应当面对争斗的现实,不可陷入和谐的空想 5、对未来的看法 理想主义:认为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普遍裁军和建立民主的世界政府 现实主义:未来受到人的利己主义的支配,实现世界和平的目标路途坎坷 理想主义重要特点之一是从道德和价值判断的角度看待一切。反映在世界政治中,理想主义从道德价值和合法规则的角度出发,探讨国际政治的行为标准,在对世界事务做出道德评价的基础上,致力研究国际政治体系中各国应当如何行动的问题。它以人类必将走向大同,世界必将走向和平的信念为前提,强调全球利益和国际合作。由于它对世界政治的看法并非建立在现实经验的分析之上,所以,也将被现实主义视为空想主义理论。 现实主义是最古老的国际政治理论,强调全力政治和国家利益。它将其全部理论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国家是国际和世界舞台上的主角,是一个拥有主权的自治实体。而且,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现代国家的产生,更使国家变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4.简要概括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整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它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是社会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5.概括说明政党的主要功能 答: 1、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2、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3、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4、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 5、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6.什么是联邦制?说明联邦制的主要特点 答:联邦制国家又称为联盟国家,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结合组成。联邦制国家的特点在于: (1)国家具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范围内,各联邦组成单位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国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组成联邦单位的国籍; (4)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国际政治中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 7.简要说明政治文化对于政治体系的作用 答:政治文化对既有政治体系起着维护和延续的作用,同时,政治文化的变化最终又可能带来现实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变迁。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软件”部分,一般与政治制度性结构安排相匹配。跨国性比较研究和现代化研究显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制度安排方面,而且也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民主政治制度的良好运转,需要以民主的政治文化为条件。 8.什么是政党制度?举例说明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主要政党制度类型 答: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类型:1、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1)两党制。(2)多党制(3)一党制。 2、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1)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2)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政治学原理#作业答案

基本信息 试卷号:9811 作业名称:第一次作业 学生学号:17 学生:爽 第一次作业 试题总分:100 单选题 单选题:(共25道试题,每题4分) 1.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道家 2.威权主义的政府如果政治体系腐败不堪,效率低下,无法维持政治稳定的局面,并且无法吸收新生社会力量时,则有可能发生()。 A.政变 B.政治改良 C.政治革命 D.政治改革 3.实行()的国家往往采用单名选区制。 A.一党居优制 B.两党制

D.一党制 4.()在《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指出:“分析旧自由主义纲领与新自由纲领之间的区别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是看它们如何理解平等问题”。 A.诺齐克 B.米瑟斯 C.罗尔斯 D.哈耶克 5.美国政治学家()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哈罗得·拉斯韦尔 6.()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7.()理论认为,就是人民统治,即所谓的“人民当家作主”。 A.自由 B.代议制

D.间接参与 8.()理论是现代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A.代议制 B.直接参与 C.精英 D.多元 9.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政治制度中, ()则是最根本的途径。 A.监督 B.选举 C.弹劾 D.罢免 10.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 A.多党制 B.两党制 C.一党居优制 D.一党制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党派属于 ()。 A.在野党 B.反对党 C.执政党

2014年《政治学原理》补修模拟题(A)

《政治学原理》补修模拟试题(A) 总共30题共100分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3分) A.法家 B.杂家 C.兵家 D.儒家 参考正确答案:D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2. 宪政的核心是()。(3分) A.形成公民社会 B.依法治国 C.保障自由 D.民主政治 参考正确答案:D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3. 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3分)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参考正确答案:A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4. 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过程。(3分) A.现代化 B.民主化 C.法治化 D.法制化 参考正确答案:A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5. 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3分) A.城市 B.城邦 C.法律 D.国家 参考正确答案:D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6. 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3分) A.监督 B.选举 C.弹劾 D.罢免 参考正确答案:B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7.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3分) A.民粹主义 B.民本主义

C.精英主义 D.民众主义 参考正确答案:C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8. 美国经济学家()指出,民主本来是用来防止一切专制的,但是,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限制,民主这种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新的专制权力的根据。(3分) A.哈耶克 B.熊彼特 C.诺齐克 D.布坎南 参考正确答案:A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9.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3分) A.合法性 B.治民之术 C.统治术 D.治国之道 参考正确答案:D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10. 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所应追求的目标。(3分) A.治理 B.民主 C.法制 D.法治 参考正确答案:A

政治学原理简答题

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1)政治参与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1)普遍选举原则;(2)平等选举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4)秘密投票原则。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 的“王道”和“霸道”。(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为什么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的执行危机。 (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1)权威性;(2)支配性,;(3)强制性;(4)扩张性;(5)排他性。 善治的精神是什么?(1)契约观念,契约观念的要素:第一,自愿;第二,一致同意;第三,责任性;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2)效率精神,包括的内涵:第一,管理效率;第二,制度效率;第三,回应性。 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1) 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2) 与中产阶级规模发展相伴随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与上述两方面因素相联系,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

政治学原理作业1 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 1 答案: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风波这一案例,我认为权力制约更好,道德制约也应起辅助作用. 二,制约政治权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民主政治立法和行政立法,健全监督制约权力的法律体系.(1)完善规范权力主体方面的立法.(2)抓紧行政程序立法.(3)完善廉政方面的法律.(4)完善监督方面的法律,以避免权力的滥用. 2.搞好内部权力分解,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对一些重要的权力,必须加以分解,交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交叉分工序行使,使之在分工序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互相监督制约,从而改变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个人多项职能揽于一身,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 3.推进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应运用行政手段,教育手段,法律手段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硬性措施,推动公开办事制度的深入实行. 4.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有力的监督机构.(1)在现有体制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以使各监督机构协调行动,形成监督合力.(2)强化行政监察机关的地位和职权.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规格,设立"行政监察委员会",(3)在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强化其垂直领导关系,逐步过渡到以垂直领导为主,以保证其独立履行监督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5.还要强调社会监督,其途径和方式包括有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舆论监督是一种宪法权利,舆论监督需要立法保障,兼具私益与公益的双重性质,舆论监督行为需要法律限权. 政治学原理作业 2 个人讨论提纲:(根据给出的小组提纲挑选一部分作为自己的个人提纲) 联系实际的例子:(根据给出的多个例子任选一例,如果同学们能想出例子更好) 1,诸如报刊,杂志,网络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就是扮演的社会监督角色.媒体以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形式揭发政府体系中的有些不作为和不法行为,成为了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比如2003年3月,中国中部湖北省青年孙志刚在南部的广州市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证件外出,被当地一个公安派出所收容,并被殴打致死.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依法严惩.此外,这一事件的被曝光也加速了中国政府废除旧有的强制收容制度而改为自愿接受救助的步伐."孙志刚事件"只是中国众多新闻舆论监督案例中的一个例子. 2,哈尔滨"宝马撞人事件",一领导干部的儿媳在与一卖葱的农妇发生争执以后,其驾驶的宝马汽车突然往前冲出,农村妇女被当场撞死,还有12个人受伤.后被新闻媒体曝光,肇事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3,山东的"市长下跪事件".山东妇女李玉春因为举报济宁市副市长的劣行,并公布了这个官员下跪的丑态,而备受全国舆论的关注. 小组讨论提纲: 1,社会监督所具有的功能(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 (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一旦用权失误发生,社会监督机制会诉诸于规定的程序及时调整,以减少用权失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 (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社会监督要求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救济途径与之相配合,作为它的坚实后盾和可靠保障. (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它形式上是广大社会成员对少数处于执政地位者的权力制约,本质上却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之中利益表达以及对公共利益的一种维护方式. (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对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2 2,如何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途径有三个: (1)公民监督,主要是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 (2)是舆论监督,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

政治学原理补修试题

西安电大直属二分校补修课程测试题 行政管理本科《政治学原理》测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 C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2、美国政治学家( B )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 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 哈罗得·拉斯韦尔 3、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A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 西塞罗 4、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 C )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 B 民族主义 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 5、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D )。 A 自由 B 民主 C 法律 D 国家 6、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 D )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 管理 B 文学 C 历史 D 社会伦理 7、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 A )。 A 君权神授论 B 人民主权论C社会契约论 D 天赋人权论 8、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 ABCD )。 A 复决权 B 罢免权 C 创制权 D 选举权 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AC )是最为基本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A 政府 B 行业协会 C 市场 D 政党 10、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 ABD )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 限任 B 监督 C 法治 D 选举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

政治学原理(补修课)综合练习题

政治学原理(补修课)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计5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K74、()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D 布坎南 19\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C精英主义53、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D共产主义者同盟 120、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系统阐述直接参与的民主思想,他的“人民主权”学说被认为是直接的或参与制式的民主理论的典型代表。 B 卢梭 9.1956年,()在美国《政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比较政治体系”,首次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D 阿尔蒙德C2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D 社会伦理C96、从世界各国的现实状况看,占据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主要是()。A 自由主义 C77、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的政治行为。D 普通公民 C117、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这种观念在政治实践中的体现就是现代()制度。A 政党 D121、()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A 代议制 D111、()主要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D 宪政 D4、()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A 道德 D15、道家的政治学说以()为思想核心。B 法自然 D75、第一个真正论及公民政治参与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意义的近代理论家是D 托克维尔 D57、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A 多党制 D70、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是通过()的形式来实现的。D 重叠共识 D128、第一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A 暴力革命 D129、第二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B 军事战争 F126、法国思想家()曾经指出:民主国家的一个非常自然、但又非常危险的本能“就是使人轻视和不太考虑个人的权利”;多数享有无限的权威,不仅容易使个人的意志受到征服而造成思想的专制,而且也容易造就“巴结大多数”的国民心理。 D 托克维尔 F127、法国思想家()认为,民主共和国的存亡,取决于公民的“品德”,一旦社会大多数人失去这种品德,或者被“民主的急躁”所支配,民众的行为就会失去规制,民主的缺陷将会变本加厉。 B 孟德斯鸠 F81、()在18世纪大革命时开始承认秘密投票。 A 法国 F51、法国思想家()曾经指出:在政治生活中,共同的敌意几乎总是友谊的基础。 B 托克维尔 F46、分权制衡主要是()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C 资本主义 F3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认为政治权力最终属于人民,这成为现代民主共和制的理论基础。 B 人民主权论 G55、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政党的典型。 C 单位化 G31、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A 君权神授论 G26、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A政治权利 G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D公共利益 G11、1880年美国()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D哥伦比亚大学G105、()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D家庭 G90、()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B公民监督 G92、()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A 《公民文化》G99、()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B 个人主义 H8、汉朝的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使()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B 神权 H102、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义信奉()主义,反对任何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D 实用H107、()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D 亨廷顿 J130、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 B 中产阶级

2016《政治学原理》试题答案

《政治学原理》历届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2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行政管理专业 政治学原理试题(2007年1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容。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政治()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5、古典观以()为蓝本,把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倡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政治学的一般分析原理,非政府政治体系由()组成。 A.个体公民 B.社团 C.政党 D.市民社会 2、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3、()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密尔 C.卢梭 B.孟德斯鸠 D.托克维尔 4、()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5、英国政府一直在()的轮流执掌之下。 A.保守党 B.党 C.党 D.工党 6、的限度包括()。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人“私人领域”为限度 7、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8、()是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A.弹劾权 B.选举权 C.罢免权 D.质询权 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政治学原理作业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1答案 一、填空题: 1、政治化; 2、政党分肥; 3、潜意识; 4、利益; 5、君主专制; 6、村民自治; 7、城市国家; 8、政治关系。 二、选择题: 1、D; 2、B ; 3、D ; 4、AC; 5、C; 6、D ; 7、ABC; 8、ACD; 9、ABD ; 10、D ; 11、ABCD;12、D ;13、ABCDE ;14、ABCD;15、BCD;16、BCD;17、 A ;18、D ; 19、B ;20、B 。 三、名词解释: 1、政治学: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的学问或科学。 2、权利:是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 3、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4、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 四、简答题: 1、答: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2、答: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理论内容是:(1)行为主义政治学坚信,社会理论应当建立在对可观察的行为的研究基础之上。(2)行为主义政治学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或个人所组成的团体行为作为其分析研究的基本单位,把政府描述为一个由个体的人和人群相互作用所组成的过程,着重研究政府、政党、利益集团和选民的活动,以期发现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3)它借助于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系统分析的概念、假设和解释,在理论上,一反过去传统政治学者偏重历史分析、规范分析、制度分析法的趋势,而着重于客观的、经验性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所谓“结构功能理论”、“系统分析理论”、“政治沟通理论”、“决策理论”以及博弈论等理论,取代以往人性论、正义论、历史决定论等哲学理论,而成为政治行为研究分析的依据。 3、答:理想主义方案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以为人性善,追求公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昧了“良心”,那主要是由于环境不善或者一时糊涂,跟着别人没有学好,所以通过改善环境或强化教育,人会弃暗投明反璞归真。对公共权力多持肯有定性倾向,认为政治权力代表公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上认识,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政治,保证选拔“德才兼备”者当政,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现实主义方案对人性持悲观主义态度,一般主张性恶论,认为只有饥饿才能使人勤奋,另有法律才能使人为善。对公共权力多持否定性倾向,政治设计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安排,这是“法治”社会的 政治设计思路。 4、答:近代以来,思想家们对权力下过很多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霍布斯认为,权力是行动者与行动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2)罗素认为,权力可以定义为有意努力的产物;(3)马克斯•韦伯把权力定义为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

政治学原理(补修课)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补修课)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题,共计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奴隶)社会时期。 、亚里士多德论述政治学的代表作是(政治学) 、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 、(道德)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人都是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的。 、孙中山先生是(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汉朝的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使(神权)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 、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权力研究途径) 、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 、在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儒家)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年,中国基本上实施(民众主义)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精英主义)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社会伦理)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伦理政治学)。 、(现实主义)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马基雅维利研究政治问题时所采取的(现实主义)态度标志着政治观念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行为主义政治学要求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理想主义)方案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政治权利)。 、(利益)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利益)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 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 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 础。 、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 利益)。 、在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从而 确定“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和界限 方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来自于 (自由主义)。 、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 史上曾经盛行(君权神授论)。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 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 主权论),认为政治权力最终属于人 民,这成为现代民主共和制的理论 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 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能力素质)是政治权力主观 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能力素质)是政治权力得以 形成和保持的基础。 、(压力方式)是政治权力的潜在 作用方式。 、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的(奖酬 方式)是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经 济秩序)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狭义的政府仅仅是指国家机关中 执掌(行政权力)的机关。 、(有机组织性)是政府的灵魂。 、(人民主权原则)原则是现代宪 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 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 和归属的问题。 、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 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 则。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 就从人性恶的角度分析了权力制约 的必要性。 、作为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 (汉密尔顿)指出,一个国家的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 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 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 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 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潘恩)指出:在专制政府 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 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分权制衡主要是(资本主义)国 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议行合一原则是(社会主义)国 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专制君主制) 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 形式。 、美国政治学家(达尔)认为, 没有自治组织的存在,就不可能实 现国家层面上的民主。 、政党形成于世纪初期,它的产生 是现代(议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产 物。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曾经 指出:在政治生活中,共同的敌意 几乎总是友谊的基础。 、西方传统政党最早出现于(英 国)。 、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 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 者同盟)。 、欧美的保守党、自由党、民主党、 共和党等都属于(核心会议型) 政党。 、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单位化) 政党的典型。 、两党制以(美国)最为典型。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 (多党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 的民主党派属于(参政党)。 、(政治共识)指的是人们对政治 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 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概念的是 (马克斯·韦伯)。 、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 (政治合作)的理解。 、(政治正义观)是政治合法性的 最根本的基础,它是人们评价政治 体系的标准。 、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 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 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 (政治正义)观念。 、宪政制度于世纪在(英国) 确立以来,到今天已经发展形成了 稳定和完备的制度体系。 、资产阶级国家将(三权分立) 确定为其宪政规则, 、社会主义将(议行合一)确定 为其宪政规则。 、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 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政 治革命)。 、威权主义的政府如果政治体系腐 败不堪,效率低下,无法维持政治 稳定的局面,并且无法吸收新生社 会力量时,则有可能发生(政治 革命)。 、(罗尔斯)认为,处于当代这 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 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 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 民众。 、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 是通过(重叠共识)的形式来实 现的。 、宪政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它的 (程序)正义。 、(契约)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 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 理,而是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 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 同治理。 、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自 愿),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布坎南)认为,在确立各种规 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 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第一个真正论及公民政治参与在 实践和理论方面意义的近代理论家 是(托克维尔) 、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参与) 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 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 志。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 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 (普选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 程。 、全民公决是直接民主的一种手段, 它始于世纪的(瑞士)。 、在中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 是(信访)。 、(法国)在世纪大革命时开始承 认秘密投票。 、实行(两党制)的国家往往采 用单名选区制。 、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 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选举)则 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孟德斯鸠)精辟地论述道: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 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 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 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政治监督是一种(以权力制约 权利的监督)思路和机制。 、社会监督是(以权利制约权力 的监督)思路和机制。 、一般来讲,(社会监督)只有在 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 实现。 、(卢梭)指出“人民的力量只有 集中起来才能行动,如果分散开来, 它就会消灭,正如洒在地面上的火 药的作用,只能是星星点点地燃烧 罢了。” 、(新闻舆论)被公认为是一种能 够有效地监督和防止权力腐化的“第 四种权力”。 、(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 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年,(阿尔蒙德)在美国《政治 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比较政治体 系”,首次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 、(《公民文化》)为政治文化研究 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 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 之作。 、(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 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 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 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 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 的主观要素。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 (葛兰西)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 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 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 主义和(自由主义)看成是两种对 立的意识形态。 、从世界各国的现实状况看,占据 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主要是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 意识形态。 、(自由主义)被认为是工业化国 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多年的历史。 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 逐步发展的产物。 、(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 原则。 、现代自由主义以认同和支持(国 家干预)为特点。 (米瑟斯)在《自由与繁荣的国度》 中指出:“分析旧自由主义纲领与新 自由纲领之间的区别最简单、最直 观的方法是看它们如何理解平等问 题”。 、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 义信奉(实用)主义,反对任何 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无政府主义)是一种反对权威 崇尚自由的意识形态。 、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是(家 庭)。 、(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 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 、(学校)是系统化强有力的社会化 途径。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 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 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政治制度化)是实现政治稳定的 根本途径。 、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 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 (秩序)。 、早在古希腊的时候,(亚里士多

政治学原理试题14

政治学原理试题12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7分)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①国家②权力③政策④法律 2、集欧洲中世纪神权思想之大成的人是………………………………………………………………………………………() ①奥古斯丁②斯宾诺莎③托马斯·阿奎那④格老秀斯 3、国家产生的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是………………………………………………………………………………………() ①雅典国家②罗马国家③德意志国家④印度国家 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具体表现为的矛盾…………………………………………………………………()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③和产关系与生产力④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5、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性质属于………………………………………………………………………………………………() ①民族矛盾②敌我矛盾③阶级矛盾④人民内部矛盾 6、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说的“半国家”是指……………………………………………………………………………() ①资本主义国家②社会主义国家③帝国主义国家④福利国家 7、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实质是来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 ①民族大融合的观点②民族自决权原则③资产阶级利益为核心④民族同化的原则 8、从13世纪末起,欧洲大部分国家先后实行过等级君主制,其中以最为典型。…………………………………………() ①德国②西班牙③法国④葡萄牙 9、在政治体系内部,处个机构、组织的活动都要围绕进行。………………………………………………………………() ①国家机构②政党③领袖人物④利益集团 10、我国国家元首职权由国家主席和共同行使………………………………………………………………………………() ①国务院②全国人大常委会③全国政协④中央政治局 11、美国参议院议员是由………………………………………………………………………………………………………() ①总统任命②行政官员兼任③选民间接选举产生④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12、党的领导的核心是……………………………………………………………………………………………………

政治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2012)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4) 作业一 结合本案例,你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哪一个会更好?如何制约政治权力?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我认为权力制约更好。权力制约原则是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监督原则。 A. 腐败就是为了谋取私利,滥用公共权力,侵犯公共利益,破坏某种限权关系的行为。而对于掌握公共权力的人,不进行权力制约,很可能造成腐败。 B.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从人性恶的角度分析了权力制约的必要性,他认为,人的天性是恶的,“常人既不能完全消除兽欲,虽最好的人们也未免有热情,这就往往在执政的时候引起偏向。”而相互制约是防止人们恶性膨胀的根本途径,“人之间互相依仗而互相限制,谁都不得任性行事,这在实际上对个人都属有利。因此,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选举、限任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C. 建立,健全权力制约机制是建设现代国家的基本环节。就宪法的基本内容来说,不仅应该首先确认人民主权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始终处于核心,主导的地位,而且对国家权力不同部分之间的制约机制也应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权力制约成为宪法对国家组织建构的核心要求之一。 D.具体说来,权力制约的原则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监督原则。首先,在人民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可以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其次,在不同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一般都规定了有关监督方面的内容。 作业二 个人讨论提纲:(30分) 在全球经济趋向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从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内容及目前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企来信息化中存在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政府和企业合力,以达到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问题对策。 信息化革命在打破并重级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和结构,并使其由物质型向信息型经济转变,并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如果没有信息化,企业的改造重构,工业化的进程,社会急慢,企业的生存的发展就会成为大问题,从当前来讲,先一步的企业常会成为赢家,而那些不能及时做出应对的企业即使幸免被淘汰,也只能被挤到低增长的经营领域中分得残美美没实。 企业信息化包括销售生产,服务等方面内容,而实质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将融合世界先进管理思想的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企业的全面信息化,它包括着企业内容管理信息化和企业的外部沟通信息化。 联系实际的例子:(30分) 广州市近日规定官员不接受或不配合舆论监督将被问责。如专家所言,此举凸显了政府部门的开明和进步。但是,官员能不能接受,“配合”舆论监督并不十分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媒体能不能理直气壮地,坚定不移地对官员进行舆论监督 假如媒体能够大胆监督,就完全可以将官员的“不接受或不配合”如实曝光,这本身就是一种舆论监督的手段和内容。 然而,现实中常见的情形是部分媒体对某单位,某官员的违纪违法或涉嫌犯罪的行为进行调查,初步掌握了一些证据,但记者采写的稿件,却迫于某种压力而不能发表,使得媒体的舆论监督前功尽弃,无疾而终。这样,从表面上看某官员并没有不接受或不配合舆论监督。按照规定,他不会受到责任追究。同时,媒体对他的舆论监督,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