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命科学导论课后习题

生命科学导论课后习题

生命科学导论课后习题
生命科学导论课后习题

第一章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征。

2.繁殖和遗传。生命靠繁殖得以延续,上代特征在下代的重现,通常称为遗传。

3.细胞。生物体都以细胞为其基本结构单位和基本功能单位。生长发育的基础就在于细胞

的分裂与分化。

4.新陈代谢。生物体内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的总称,包括同化和异化。

5.应激性。能对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6.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命。

二、孟德尔在生物学研究方法上有什么创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相较于前人有下面显著特点:

1.他把许多遗传性状分别开来独立研究。

2.他进行了连续多代的定量统计分析。

3.他应用了假设---推理---验证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有人说机械论和活力论是互补关系,你的看法如何?

个人观点觉得机械论和活力论是相对立的关系。“活力论”观点认识生命,认为生物体具有与物理化学过程不同的生命力,即活力。与活力论相对立的是“机械论”观点,认为生命问题说到底是物理和化学问题,一切生命现象都可以用物理和化学定律做出解释,生物体内没有什么与物理化学不同的生命力。其实个人觉得生物体是不同于物理化学系统,是高级的、非常复杂的生命系统,当把它还原为简单的物理化学系统以后,它所具有的一些特别的性质和功能就会失去。

四、你是否认为21世纪时生命科学的世纪?

20世纪下半叶,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研究生物大分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生命现象。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命科学文献在科学文献中所占的比例、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家中所占的比例都在迅速增长,这就是这种趋势的反应。生命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物质系统,是从非生命系统经过几十亿年进化的结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命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生命科学的发展对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生命科学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粮食短缺,基因工程将在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基因工程可以改善粮食和畜牧产品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克服农业化学化的恶果,必须生物防治,降低对农药的依赖等。

生命科学与能源问题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能源问题,对生物技术给予厚望。生命科学与人的健康长寿:研制更有效的药物、在基因组的基础上认识人体,理解疾病。生命科学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五、举例说明生命科学技术引发了哪些伦理道德问题?

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生物,人类社会有特定的伦理道德,生命科学技术的在人类社会的应用时会引起伦理道德的问题。例如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技术,可能使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若供卵者与怀孕的不是一个人,则生母也成了问题。例如克隆技术可以实现人的无性繁殖,那么,人类自身的生产也会批量化吗?例如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人类本身,一些人成就了改造活动的客体,而另一些人是主体,一些认识按照另一些人的

设计被创造出来的,这种不平等岂不更甚于财富多寡和政治地位的不同。再例如,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使获得个人基因信息成为可能,这是不是个人隐私?会不会引致基因歧视。

第一章

1.从元素周期表上看,生物体的元素组成有何特点?

参加生物体组成的元素,总数达30余种,在元素周期表中,这30种元素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上部和中间部分,即属于相对原子质量较轻的一批元素。

2.什么是微量元素?试设计一组实验,证明某一种微量元素是人体健康所必须的?

(1)微量元素是指一些在生物体中含量甚底的元素,一般在百万分之一级。如:铁、氟、锌、硅、硒、锰、碘、钡、锶等等。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的含量微乎其微,但是能起到重要的生理作用。

(2)对微量元素功能的研究

哪些元素对人体有益,哪些有害,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实验。

实验方法:动物实验

以缺乏某一种元素的饲料喂养实验动物,观察实验动物是否出现特征的病症。

在饲料中恢复添加这种元素,实验动物的特征病症逐渐消失,恢复健康。

应在分子水平或者细胞水平找出该元素的作用机制,是某种酶的必要成分,或参加某

个代谢或某项细胞运动。

3.分析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生命起源于水

●物质的溶解、运输和利用需要水

●许多生化反应中水是底物或产物

●关节的润滑

●肺泡的生理功能

●毛细管作用---植物根系吸收水分

蛋白质、核酸、脂类和多糖是组成生物体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水是生物体内所占比例最大的化学成分。

4.糖、脂、氨基酸、核苷酸,这四类生物小分子各有哪些分子结构或者化学性质上的特征?1)凡是其分子结构具有“多羟基的醛或者酮”的特征的,都称为糖类化合物。不能被水解生成更小糖类分子的糖类物质称为单糖。重要的单糖常见的是葡萄糖和果糖。

2)不溶于水,而溶于丙酮、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的分子统称为脂质分子。许多脂质分子含长碳氢链或环状结构,从而使它们的水溶性很差。脂类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及其衍生物。

3)氨基酸,20种氨基酸中有8种不能由人体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称为必需氨基酸。a) 组成蛋白质的常见氨基酸有20种。b) R不同,组成的氨基酸就不同。

c) 与羧基相连的碳原子上都有一个氨基。

◆L---型氨基酸(除甘氨酸Gly外)

◆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具有旋光性(除甘氨酸Gly外)

◆属两性电解质

属α---氨基酸(除脯氨酸Pro为α—亚氨基酸)

4)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由三部分组成:碱基、核糖或脱氧核糖,以及磷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每一个核苷酸都有一个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分子、一个磷酸分子和一个含氮碱基。戊糖与碱基之间形成糖苷键, 戊糖与磷酸之间形成磷酸酯键。

5.举例说明4类生物小分子的衍生物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糖、脂、氨基酸、核苷酸是四类生物小分子。

糖的衍生物有多糖,糖原(淀粉、纤维素),在生命过程中起到为生物体提供能量的作用。脂质的衍生物有亚油酸和亚麻酸(甘油磷酸和鞘脂、萜类和类固醇等等都是脂类衍生物),它们是人体营养的必须脂肪酸,必须由食物提供,人体不能合成。

氨基酸的衍生物是蛋白质。构成生物体,如结构蛋白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催化作用,如酶调节作用,如胰岛素免疫作用,如抗体运动作用,如肌纤维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控制作用,如阻遏蛋白。

核苷酸的衍生物核酸。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及基因表达中介(mRNA),核糖体的结构部分(rRNA),合成多肽时的氨基酸载体(tRNA),基因调控功能(miRNA,siRNA),少数RNA有自催化功能,即酶的作用。

6.举例说明生物小分子在工业、农业或者医药上的应用价值。

在一些亚洲国家,在谷氨酸钠盐在烹饪中用作助鲜剂,从而形成味精生产工业。工业上水解淀粉获得葡萄糖,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

7.什么是必需氨基酸,什么是必须脂肪酸?

20种氨基酸中有8种不能由人体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称为必需氨基酸。

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靠食物提供的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缺乏将影响人体免疫功能、生长发育、皮肤健康以及人类早期生命发育过程中脑及视网膜的发育等功能。

8.试举出三种维生素的各方面的资料。

人体不能合成,必需从食物中取得,需要量极少,但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多种有机小分子,统称为维生素。

维生素A(视黄醇)

功能:与视觉有关,并能维持粘膜正常功能,调节皮肤状态。帮助人体生长和组织修补,对眼睛保健很重要,能抵御细菌以免感染,保护上皮组织健康,促进骨骼与牙齿发育。

缺乏症:夜盲症、眼球干燥,皮肤干燥及痕痒。

主要食物来源:红萝卜、绿叶蔬菜、蛋黄及肝。

维生素B1(硫胺素)

功能:强化神经系统,保证心脏正常活动。促进碳水化合物之新陈代谢,能维护神经系统健康,稳定食欲,刺激生长以及保持良好的肌肉状况。

缺乏症:情绪低落、肠胃不适、手脚麻木、脚气病。

主要食物来源:糙米、豆类、牛奶、家禽。

维生素C(抗坏血酸)

功能:对抗游离基、有助防癌;降低胆固醇,加强身体免疫力,防止坏血病。

缺乏症:牙龈出血,牙齿脱落;毛细血管脆弱,伤口愈合缓慢,皮下出血等。

主要食物来源:水果(特别是橙类),绿色蔬菜,蕃茄,马铃薯等。

维生素D

功能:协助钙离子运输,有助小孩牙齿及骨骼发育;补充成人骨骼所需钙质,防止骨质疏松。

缺乏症:小孩软骨病、食欲不振;腹泻等。

主要食物来源:鱼肝油,奶制品,蛋。

维生素E(生育酚)

功能:抗氧化剂、有助防癌;生育相关。

缺乏症:红血球受破坏,神经受损害,营养性肌肉萎缩,不育症,月经不调,子宫机能衰退等等。

主要食物来源:植物油、深绿色蔬菜、牛奶、蛋、肝、麦、及果仁。

9.蛋白质、核酸和多糖3类生物大分子中,连接单体的各是什么样的化学键?

蛋白质的单体---氨基酸。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之间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每个核苷酸是由一个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一个含氮碱基(嘌呤或嘧啶)和磷酸结合而成。核酸就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磷酸二酯键。

多糖,淀粉糖原等同聚多糖,单体为葡萄糖,糖苷键连接。

10.什么是生物大分子的高级结构?

1、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

?二级结构:部分肽链发生卷曲和折叠,这种卷曲和折叠是靠肽链中的羧基和氨基

间的氢键维持的。包括α-螺旋,β-折叠。

?三级结构:指整条肽链盘绕折叠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形状。如纤维蛋白和球状蛋

白。

?四级结构: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各条肽链之间的位置和结构。所以,四级结构

只存在于由两条肽链以上组成的蛋白质。

蛋白质分子的二、三、四级结构统称为蛋白质的高级结构。

2.核酸的空间结构

一级结构:线性多核苷酸链中4种不同核苷酸的排列次序,或“核苷酸序列”。

高级结构:DNA和RNA差别很大。DNA二级结构即双螺旋结构,DNA三级结构是指DNA 链进一步扭曲盘旋形成超螺旋结构,DNA的四级结构——DNA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RNA大分子由三种:mRNA,tRNA 和Rrna . tRNA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型, tRNA的三级结构为倒L形。

3.多糖的空间结构

一级结构:多糖的单糖残基的组成、排列顺序、相邻单糖残基的连接方式、异头物的构型及糖链有无分支、分支的位置和长短等。

二级结构:多糖骨架链间以氢键结合所形成的各种聚合体,关系到多糖分子中主链的构象,不涉及侧链的空间排布。

三级结构:多糖链一级结构的重复序列,由于糖残基中的羟基、羧基、氨基以及硫酸基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导致有序的二级结构空间形成有规则而粗大的构象。

四级结构:多糖链间非共价键结合形成的聚集体。

多糖分子的二、三、四级结构统称为多糖的高级结构。

11.简述蛋白质变性和水解的差别。

变性:蛋白质的正常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生物学活性丧失。

水解:蛋白质在酸性、碱性、酶等条件下发生水解,蛋白质的水解中间过程,可以生成多肽,但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

12.简述DNA双螺旋模型的要点。

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糖核酸长链互以碱基配对相连而成的螺旋状双链分子。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质中,线绿体和叶绿体中也有,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两条反向平行的核苷酸链共同盘绕形成双螺旋,糖-磷酸-糖构成螺旋主链

?两条链的碱基都位于中间,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

?两条链对应碱基呈配对关系

A=T G≡C

?螺旋直径20A,螺距34A,每一螺距中含10bpDNA 双螺旋可以看作是DNA 的二

级结构DNA的三级结构的形成需要蛋白质帮助。

13.简述3类生物大分子在生命过程中各有哪些重要功能。

糖类:糖类中只有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

淀粉: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是植物细胞的能源物质(或说储能物质)。

纤维素:存在植物细胞中,是构成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物质。

糖原:存在于动物细胞,是动物细胞的能源物质。

蛋白质:均为大分子物质,主要有构成细胞成分(如血红蛋白和细胞膜)、作为酶进行催化、运输物质(如血红蛋白携氧)、免疫作用(抗体)、调节作用(部分激素)。

核酸:包括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均可作为细胞的遗传物质。

第二章

1.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特征,列举它们的主要类群。

2.什么是流动镶嵌模型?你是否知道其他有关生物膜的结构模型?

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概括了生物膜的结构特征。

(1)生物膜的基本框架是甘油磷脂和鞘脂形成的脂双层。甘油磷脂和鞘脂都有“一个具有极性的头”和“两条非极性的尾巴”。在水环境中,分子自发形成脂双层泡:两层这样的脂质分子拼在一起,它们的非极性的尾巴相互靠拢,一层脂分子的“极性头”朝外,朝向周围的水环境,另一层脂分子的“极性头”朝内,朝向泡内的水环境。

(2)蛋白质镶嵌或者挂靠在脂双层的框架中。

(3)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均具有动态特征。

对生物膜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又陆续提出一些新的假说,如脂筏模型。

3.列表整理集中重要的细胞器的结构特征、功能和相关代谢途径。

1、内质网:靠近细胞核外侧,由单层生物膜折叠而成

(1)基本类型: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

(2)功能:蛋白质的合成、脂质的合成、蛋白质的修饰和新生多肽的折叠与组装(3)信号假说

2、高尔基体:远离核的一组小囊和小泡,单层生物膜

功能:蛋白质修饰与加工(糖基化等),蛋白质的分选、蛋白质和脂质的运输和蛋白质分泌等

3、溶酶体:是胞质中一类包着多种水解酶的小泡,从高尔基体断裂而来。

溶酶体的功能:

消化细胞内吞的食物,为细胞提供营养

清除衰老的细胞器

防御功能

乳腺和蝌蚪尾巴,靠溶酶体吞噬

4、线粒体:由双层膜的内膜折叠而成

(1)形态结构:有外膜、内膜、脊、基质和膜间隙等组成

(2)主要功能: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氧化呼吸,产生能量的地方,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代谢途径主要有

氧化磷酸化

参与脂肪酸代谢

5、叶绿体

(1)形态结构:由双层膜组成,包括:基粒、类囊体、内膜和外膜

(2)功能:光合作用

4.列举酶的作用特点和酶活性调节种类。

酶的催化特点: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酶是生物催化剂,它的突出优点是:

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可以调节。

酶活性的调节

1)酶活性的调节——共价调节

酶蛋白分子和一个基团形成共价结合,结果使酶蛋白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活性发生改变。这种调节酶活性的方式称作酶的共价调节。

例如,酶与磷酸根的结合。

2)酶活性的调节——变构调节

?有的调节物结合在酶的其他部位(非活性部位),结合后导致酶蛋白的构象改变,

酶的活性变化,或不利于催化,或更有利于反应。这种调节方式称为酶的变构调节。

?可以接受变构调节的酶通常是多亚基酶。

5.查阅有关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早期工作,整理出人们对光合作用逐步形成完整认识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1)普利斯特利没有认识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而将空气的更新归因于植物的生长。

(2)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没有明确更新气体的成分。

2.萨克斯的实验

(1)该实验设置了自身对照,自变量为光的有无,因变量是颜色变化(有无淀粉生成)。

(2)该实验的关键是:饥饿处理,以使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增强了实验的说服力。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在用碘处理之前应用热酒精对叶片进行脱绿处理。

(3)本实验除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外,还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3.恩格尔曼实验

(1)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过程能产生氧气。

(2)实验点评:

①设置极细光束和黑暗、完全曝光和黑暗两组对照。

②自变量为光照和黑暗,因变量为好氧菌聚集的部位。

4.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H218O+CO2植物18O2

H2O+C18O2植物O2

(l)该实验设置了对照,自变量是标记物质(H218O 和C18O2),因变量是O2的放射性。(2)鲁宾和卡门的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CO2和H2O中的C、H、O等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6.生物氧化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生命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要消耗能量,包括: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废物排出细胞,细胞合成各种大小生物分子,肌肉运动等等。就整个生命世界来看,能量的最初来源是太阳能。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用太阳能来固定二氧化碳,生成糖类等有机物,然后通过食草食肉动物等环环相扣的食物链获得能量,固定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能。寄生腐生的真菌或细菌等也是利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细胞通过生物氧化利用食物分子中的化学能。

7.归纳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两条代谢途径的要点。

糖酵解途径是体内葡萄糖代谢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也是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相联系的途径。由糖酵解途径的中间产物可转变成甘油,以合成脂肪,反之由脂肪分解而来的甘油也可进入糖酵解途径氧化。丙酮酸可与丙氨酸相互转变。

1)基本途径糖酵解在胞液中进行,其途径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葡萄糖生成2个磷酸丙糖。第二阶段由磷酸丙糖转变成丙酮酸,是生成ATP的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4个反应:

(1)葡萄糖被磷酸化成为6-磷酸葡萄糖。此反应由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催化,消耗1分子ATP;(2)6-磷酸葡萄糖转变成6-磷酸果糖;(3)6-磷酸果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此反应由6-磷酸果糖激酶-1催化,消耗1分子ATP;(4)1,6-二磷酸果糖分裂成二个磷酸丙糖。第二阶段由磷酸丙糖通过多步反应生成丙酮酸。在此阶段每分子磷酸丙糖可生成1分子NADH+H+和2分子ATP,ATP由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时产生一分子ATP。磷酸烯醇型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时又产生1分子ATP,此反应由丙酮酸激酶催化。丙酮酸接收酵解过程产生的1对氢而被还原成乳酸。乳酸是糖酵解的最终产物。

2)关键酶糖酵解途径中大多数反应是可逆的,但有3个反应基本上不可逆,分别由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和丙酮酸激酶催化,是糖酵解途径流量的3个调节点,所以被称为关键酶。在体内,关键酶的活性受到代谢物(包括ATP,ADP)和激素(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的周密调控。

3)生理意义糖酵解最重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尤其对肌肉收缩更为重要。此外,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依赖糖酵解供应能量。神经、白细胞、骨髓等代谢极为活跃,即使不缺氧也常有糖酵解提供部分能量。

柠檬酸循环,是需氧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代谢途径,因为在这个循环中几个主要的中间代谢物是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因此得名。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糖类、脂类、氨基酸)的最终代谢通路,又是糖类、脂类、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在三羧酸循环中,反应物葡萄糖或者脂肪酸会变成乙酰辅酶A。这种“活化醋酸”(一分子辅酶和一个乙酰基相连),会在循环中分解生成最终产物二氧化碳并脱氢,质子将传递给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黄素腺嘌呤(FAD),使之成为NADH + ,H+和FADH2。NADH +, H+和FADH2会继续在呼吸链中被氧化成NAD+和FAD,并生成水。这种受调节的“燃烧”会生成ATP,提供能量。真核生物的粒线体和原核生物的细胞质是三羧酸循环的场所。

8.比较分析物质进出细胞的几种方式。

?细胞必须不断的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从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同时

排除代谢产物和废物,才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膜是具有高选择性的通透屏障,因此物质的跨膜运输与细胞膜的结构及活性有

密切相关。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分类:

小分子物质:

被动运输——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

主动运输——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

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胞吞和胞吐。

1.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是物质顺浓度梯度(由高浓度到低浓度的方向)的跨膜运输,是不消耗能量的运输。

被动运输包括: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也称协助扩散)

1.1简单扩散

?简单扩散是物质通过分子随机运动直接通过细胞膜。

?由于膜的脂质双层基本结构和膜脂运动而产生的间隙很小,所以只有脂溶性物质和

直径小于1.0 nm且不带电荷的物质,如乙醇、乙醚、O2、CO2、水等可通过简单扩散而过膜运输。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的简单扩散。

1.2易化扩散

?易化扩散(协助扩散)是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水溶性有机小分子和一些无机

离子,在膜转运蛋白介导下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运输。

?膜转运蛋白可分为两类:

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

2.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是物质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需要消耗很多能量。

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各类生物的细胞中。

3、载体运输

载体运输是需要载体介导的物质跨膜运输,载体是存在于膜上的膜转运蛋白。

上述小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中,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都属于载体运输。

4、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a)胞吞作用通过细胞膜内陷,将胞外固体颗粒或液体包入,并从细胞膜上脱落下来

形成胞吞泡,从而将这些物质输入细胞。

b)胞吐作用是将细胞内的分泌泡或其它膜泡中的物质排出胞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分泌泡或膜泡的膜与细胞膜发生融合,破裂后,才能将胞内物质排出。

9.DNA合成应有哪些成分参与?

DNA的生物合成要求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作为原料;需要引物即可以和模板DNA的5’端配对的一小段RNA,新加上去的脱氧核苷酸是加在引物上,使引物链由5向’3’延伸;需要一条DNA单链做模板,引物链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先结合到模板链上去;反应必须由DNA聚合酶催化。

10.试述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转录和翻译的主要过程。

转录即为mRNA的生物合成。现在细胞核内,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为模板,指导合成碱基序列与之互补的信使RNA。mRNA生物合成需要一个关键酶——RNA聚合酶。

翻译即为在mRNA指导下合成蛋白质。信使RNA从细胞核出来,进入细胞质,以mRNA 为模板,指导合成特定的氨基酸序列的某种蛋白。

第三章

1.分析细胞周期、DNA合成和染色体出现之间的关系。

细胞周期分为分裂期和合成期。合成期细胞活跃的进行DNA合成。染色体只出现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在染色体出现之前,DNA复制已经完成。

2.列表说明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性事件。

分裂间期:细胞内进行着大量的生物合成。如DNA、蛋白质的合成期

前期: 染色质浓缩,折叠,包装,形成光镜下可见的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

中期: 核膜消失,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被分别拉向细胞两侧。

末期: 重新形成核膜,染色体消失。

细胞质分裂:胞质形成间隔,最终分开为两个细胞。

3.简述减数分裂的几个特征

(1)减数分裂发生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生殖细胞包括卵细胞和精子细胞。它们的遗传物质总量仅为体细胞的一半,称为n

细胞。由2n的体细胞产生n的生殖细胞,需要经过减数分裂。

( 2)减数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次减数分裂: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第二次减数分裂:DNA不复制,细胞再分裂一次

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遗传物质总量由2n变为n。

总之,减数分裂就是DNA 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由一个

2n细胞分出4 个n细胞(生殖细胞)。

4.什么是细胞分化?什么是分化决定因子?

一个或者一种细胞,其分裂增殖产生的后代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相互间不同,并与亲代细胞也不相同,这个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分化决定因子就是那些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那个起着关键作用,使细胞向着特定的方向分化的一类蛋白或者核酸。

5.比较两类干细胞的特征和异同。

干细胞是体内存在的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可区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的特征:形态特征与早起胚胎细胞相似,体积小核大,核质比高,有一个或者多个突出的核仁。有自我更新和无限增殖的能力。具有发育全能性或者多能性。有培养细胞的所有特征,可在体外培养、克隆、冻存及进行遗传操作而不失其多能性。

成体干细胞特征:存在于儿童和成人组织中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成体干细胞与胚胎干胞相比它来源丰富,取材相对容易,避免了伦理方面的问题。

6.说说你对个体衰老的理解。

生物个体的衰老,意味着身体各部分功能的衰退,渐渐发展到不能执行功能,有以下特征:

1.)衰老受遗传控制。

2.)衰老受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忧虑和烦躁使衰老加快。

3.)衰老受环境影响,营养不良或者热量摄入过多都会明显加速衰老。

4.)适当的体力劳动,可使身体衰老减慢,经常的脑力活动,可使脑功能衰退减慢。

5.)各个人身体衰老的进程快慢相差很大。

7.简述细胞衰老的特征。

1.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呈现内折,染色质凝集程度增加。

2.线粒体体积膨胀,数量减少。

3.细胞膜结构从液晶变为凝胶状或者固体状,膜的渗透增加,胞内其他生物膜系统也发生变化。

4.细胞骨架系统改变。

5.蛋白质合成改变。

8.列表比较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细胞凋亡

细胞变圆,与周围细胞脱开细胞外形不规则变化

核染色质凝聚溶酶体破坏

细胞膜内陷细胞膜破裂

细胞分为一个一个小体胞浆外溢

被周围细胞吞噬引起周围炎症反应

9.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有哪些特点?

1.脱分化

2.无限增殖

3..失去接触抑制

4.对生长因子的需求降低

5.细胞骨架紊乱

6.细胞表面和黏附性质变化

10.细胞癌变有哪些可能原因?应如何减少或者防止细胞癌变?

引起细胞癌变的因素称为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减少和防止癌变就应该有合理的饮食,健康的生活作息,积极锻炼。

分析你所知道的治疗癌症的方法?

手术是一项主要的治疗手段,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第四章

1.多细胞生物如何进行细胞间通讯?细胞通讯的意义是什么?

细胞通讯的关键是信号分子与靶细胞信号分子受体相识别,启动细胞一系列反应。信号分子是指细胞产生的能影响其他细胞或者自身的化学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等。细胞能选择性相应细胞信号,主要由于细胞表面或者细胞内存在着信号分子受体。按信号分子是否能进入靶细胞,可将细胞信息传递分为跨膜信号转导和胞内受体信号传递。

细胞通讯的意义是极大的增强了生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2.你认为可以从什么方面寻找证据来推断某一类细胞以何种方式通讯?

按照信号分子是否能进入靶细胞或者信号分子的性质(水溶性和脂溶性)

3.神经元以什么方式传递信息?

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导,神经冲动是神经元产生的动作电位。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产生的化学物质。

4.内分泌细胞以什么方式传递信息?

激素分泌的调节是负反馈调节。

5.多细胞动物的整体调节功能是由哪些系统负责的?

神经系统、激素系统和免疫系统协同完成。

6.从离子和电荷角度说明什么是静息电位,神经元如何维持其静息电位?

神经元在静息状态时,即未接受刺激,未发生神经冲动时,细胞膜内积聚负电荷,细胞膜外积聚着正电荷,膜内外存在着-70 mV 电位差。

造成静息电位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存在Na+,K+—ATP 泵,这是一个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蛋白质,每水解一个ATP分子,可将3个Na+ 泵向膜外,同时将2个K+泵向膜内。

7.解释什么是动作电位?它如何沿神经元传导?

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透性急剧变化,大量正离子(主要是Na+)由膜外流向膜内,使膜两侧电位从-70mV, 一下子跳到+35mV,这就是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意味神经冲动的产生。

神经传导就是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按顺序发生,高等动物体内的神经系统中神经冲动只向一个方向传递,来自感觉神经元的神经冲动总是向着中枢神经系统传导,而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则向效应器方向传导。

8.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脑和脊髓。

9.人类大脑皮质的结构大致是什么样的?

可分为感觉区、运动区和联络区。感觉区分为视觉区、听觉区和体觉区。联络区是最难解释的功能和特征——记忆、语言、学习和个性等的发源地。

10.对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是如何获得的?

从效应上,整个机体每一处在感觉皮质上都有一个标志,体觉区就可以用身体的各部分表示,这种图称为“小人图”。例如各部位接收的感觉信息按比例标示在顶叶的感觉皮质上。

11.大脑皮质的体觉映射图与所代表的躯体部位的比例并不相称,这反映了什么?

越灵活的躯体部位在映射图上占得比例越大,并不是按比例分配。

12.大脑皮质更大的区域是非对映区,这些区域称为什么?它们可能有什么功能?

称为联络区。可能的功能是记忆、语言、学习和个性等的发源地。大体来说,人的左脑主要负责以严密和次序为特点的逻辑思维,右脑负责以节奏、图形和想象为特点的形象思维。

13.举例说明什么是反射?

膝跳反应。

14.损伤下丘脑会影响记忆吗?损伤小脑会影响什么记忆?

损伤下丘脑不会影响记忆,损伤小脑会影响语言记忆。

15.在某些动物中观察到的学习模式是否存在于人类中?

是存在于人类中。例如“一只鸭子下河,十只鸭子也下河”,生动表现了不受其他过程影响的、习惯化的学习动作。在人类中有“见了草绳就是蛇”,这些都是属于非联合型学习。

16.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机体什么症状?为什么?

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代谢疾病,典型的症状就是持续的高血糖和尿糖以及“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胰岛素结合胰岛素受体后,使受体细胞质部分的络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区域激活,催化自身磷酸化,进而催化下游蛋白质磷酸化,最终引起细胞效应。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影响这个过程。

17.如果一个人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分析病因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考虑到下丘脑和垂体前叶。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促进垂体前叶释放较多的促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又刺激甲状腺释放甲状腺素。同时甲状腺素对垂体前叶和下丘脑激素分泌有负反馈调节作用。激素的分泌量还受生物体内外环境的改变的影响。

18.什么是抗原?

能与抗体结合或者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而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

19.哪类细胞产生抗体?为什么从血清中提取的抗体不是单一类型的(即多克隆抗体)?

B细胞分泌抗体。抗原通常是由多个抗原决定簇组成的,由一种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由一个B淋巴细胞接受该抗原所产生的抗体称之为单克隆抗体。由多种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相应地就产生各种各样的单克隆抗体,这些单克隆抗体混杂在一起就是多克隆抗体,机体内所产生的抗体就是多克隆抗体;除了抗原决定簇的多样性以外,同样一类抗原决定簇,也可刺激机体产生IgG、IgM、IgA、IgE和IgD等五类抗体。

20.简述T细胞是如何识别抗原的。

识别抗原,产生淋巴因子,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消灭靶器官靶细胞)和记忆细胞。成熟T 细胞表面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的分子结构,称为T细胞抗原受体,该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也就达到了识别抗原的效果。

21.什么是主动免疫、被动免疫、自动免疫?

给人体接种经过减毒或者灭活的抗原,人体内就会产生针对抗原的抗体,免疫接种用于预防传染病称为主动免疫。用注射抗体的方法称为被动免疫。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因两者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称为自动免疫。

22.为什么人们很少有一套相同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在不同种属或同种不同系别的个体间进行组织移植时,会出现排斥反应,其本质是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诱导的一种免疫应答。这种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同种异型抗原称移植抗原或组织相容性抗原,其中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就是存在于脊椎动物表面的自我识别标志,控制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

1.孟德尔学说的要点有哪些内容?

1)一对等位基因决定一种性状

2)等位基因可有显性、隐性之分。当一对等位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表达的基因为显性,不能表达的隐性。

3)在配子形成时各队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独立随机的组合到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去。

4.在杂交产生的第一代(F1)中,其基因型全部为杂合,而呈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在F2代中显、隐性的分离比为3:1。当考察N对基因时,N对性状分离比为(3:1)n

2.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与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存在着平行关系。

3.试述几个关键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的分子基础?

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放射性同位素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双螺旋模型

4.简要说明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一般模式

5’上游侧翼区,其中有启动子和各种调控元件,是RNA聚合酶识别和起始工作的位置,并有调控基因表达的各是转录因子结合的位置。

转录区,内部又可区分出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外显子和不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内含子,还有前导序列和拖尾序列。

3下游侧翼区。

5.基因表达包含哪些主要步骤

转录过程:剪接加帽加尾

翻译过程:肽链的延长肽链的终止翻译后加工

6.简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和功能

操纵子(operon):由启动子、操纵基因和结构基因共同构成的基因簇单位,称为原核生物的操纵子。

启动子: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操纵基因:转录的开关,决定RNA聚合酶能否转录;

结构基因:编码-半乳糖苷酶(Z)、透性酶(Y)和硫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A)的基因;调节基因:在操纵子上游,其表达产物为阻遏蛋白;

乳糖+阻遏蛋白,改变阻遏蛋白的形状。

7.比较几种不同的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的类型有:点突变、移码突变、缺失突变

涉及一个碱基对的突变称为点突变。涉及插入或缺失1-2个碱基,造成在基因表达中遗传密

码阅读时发生错误称为移码突变。若是DNA片段丢失,称为缺失突变。

8.比较几种不同的染色体结构改变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①缺失(deletion):染色体丢失了一段。

②重复(duplication):染色体多了一个片段。

③易位(translocation):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节段转移。

④倒位(invertion):一条染色体上出现断裂,中间片段又旋转后重新连接起

来,造成这一片段上基因序列的颠倒,但是不改变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

9.免疫球蛋白基因的重组有何生物学意义

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的蛋白质结构变化多端,使得人体的免疫球蛋白结构多种多样,得以应对大自然中成千上万种不同结构的抗原物质的侵袭。决定免疫球蛋白可变区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谜底,正是在于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在成熟过程中所经历的特殊重组。重组的结果使得VJC区可形成多种格局的DNA序列组合,从而可能编码出许多种蛋白质结构。

10.简述基因工程操作的主要步骤

基因工程一般要经历5个基本步骤:

1)获取目的基因

两条途径:人工合成和从生物基因组DNA中直接分离得到。

2)目的基因和载体DNA在体外连接

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别切割载体DNA和目的基因。在合适的条件下,载体质粒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因碱基互补配对而结合,再经适量的DNA连接酶作用,就形成了重组DNA分子。

3)将重组的DNA分子引入合适的宿主细胞内

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包括:转化和转导。

4)选择、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克隆

检测的方法很多,一般根据载体的特征或者目的基因的特征。

5)培养、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

看目的基因能否在新的宿主细胞中定居下来,自我复制和表达,并稳定传代。

11.关于限制性内切酶、目的基因和载体,你知道哪些?

限制性内切酶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工具酶,主要来源于原核生物。能够识别DNA分子上特定的碱基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将DNA分子切割开。限制性内切酶切口分为平末端和粘性末端。

获取目的基因两条途径:人工合成和从生物基因组DNA中直接分离得到。

基因工程载体是基因工程中作为外源基因运载体的DNA片段。特点有:

①在宿主细胞中能独立自主的复制

②携带易于筛选的标记基因

③含有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单一识别序列

④除必要序列外,载体要尽可能的小,便于导入细胞进行繁殖

⑤使用安全

载体种类有:质粒载体、噬菌体载体、柯斯质粒载体、动物病毒载体、YAC载体。

12.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要点和影响。

计划要点:

1.HGP的提出和实施

2.HGP的工作内容:人的24条染色体,各含一条DNA大分子长链,目前的DNA测序技术,每次读取不到1000bp长度的片段,要先把DNA大分子打断称为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片段,分别测序然后再拼接组装。其中,标记作图是前提,测序技术是基础,序列组装是总结。

3.HGP的完成

人类基因组计划带来的深远影响:

对基因组的诠释,推动一系列的基础研究,开拓医学研究和实践的新局面,巨大的商机和利润,对社会伦理的冲击等。

第六章

1.什么是生物分类的五界系统?

五界系统将生物分成两个总界:原核生物总界和真核生物总界。原核生物总界里只有一个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总界分为四个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2.什么是双名法

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属名是名词性质,且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部分是种名,种名是形容词,带有修饰限定属名的意思,无需大写,种名后面还可以有定名者的姓名,有时定名者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均应为拉丁文。在书面格式上,生物物种的学名都应用斜体字,表明是拉丁文,再不能用斜体字的情况下,则在学名下面划一道线,以示区别。

3.植物生活史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植物生活史指种子植物的种子或非种子植物的孢子经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又形成新一代种子和孢子的整个生活历程。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展示了植物从种子萌发开始经幼苗、植株、开花、授精、形成合子直到发育成新的种子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1.从合子到胚囊母细胞或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细胞分裂为2n,可称为二倍体世代或无性世代。

2.从减数分裂开始到成熟胚囊或2-3个花粉细胞形成为止,仅含单倍染色体n,可称为单倍体世代或有性世代。

4.植物组织有哪些主要的类型

一般把植物组织分为两大类: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成熟组织又可以分为: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等不同组织。

5.简述植物各大类群的特点和分类

一般将自然界中植物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低等植物是指无根、茎、叶分化,通常生活于水中或潮湿地方的植物。生殖器官常是单细胞的,有性生殖形成的合子不经过胚直接萌发成新植物体。低等植物可分为藻类和地衣。高等植物一般有根、茎、叶分化,有性生殖形成的合子经过胚的阶段再发育成植物体,包括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6.植物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和在人类生活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植物给地表大气层带来氧气;

为地球上一切生命提供能源和食物来源

植物参与土壤的形成,为一切生物创造栖息地

植物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

植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

7.动物界分为哪些主要门类

通常把众多的动物门类划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8.以人体为例,简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激素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人的消化管全长可达9米,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直肠等,最后经肛门通向体外。口腔里的牙齿是最坚硬的,有力的咀嚼器官,舌为味觉器官。咽位于消化管和呼吸道交叉处,前接口腔,后接食管和喉。食物经咽进入食管。食管是食物从口腔进入胃的通道。胃位于腹腔上方,其前端以僨门与食管相连,中间为胃底和胃体,后端以幽门与小肠相连。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全长可达6米,主要是消化和吸收器官。大肠可分为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主要功能为吸收水分、电解质及形成粪便。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前五者在呼吸过程中仅为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因此称为呼吸道。肺是气体交换中最重要的部位。肺位于密闭的胸腔中。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左肺分为上、下两叶,海绵状构造,其表面包以一层光滑而湿润的胸膜。支气管入肺后一再分支,最后成终末支气管和呼吸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末端膨大为囊状,称为肺泡管,肺泡管壁向外凸出形成半球形的盲囊,即为肺泡。肺泡由一层扁平上层细胞和若干弹性组织构成,外面与丰富的微血管网紧紧相贴,吸入的空气在此处与微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所以肺泡是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和血液组成,血液流动主要靠心脏的搏动。人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肺循环和冠状动脉循环。体循环是从左心室泵出动脉血,经各级主动脉,再到全身各器官组织的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回流到右心房。肺循环从右心室输出静脉血,经肺动脉到肺泡毛细血管,经气体交换后,变成动脉血,再由肺静脉回到左心房。血液在毛细血管中与心肌壁组织实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然后流入小静脉、冠状静脉,最后流入右心房,这就是冠状动脉循环。

排泄系统:排泄过程通常依赖于排泄器官来执行。肾是脊椎动物主要的渗透调节和排泄器官。以人为例,排泄器官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所组成。肾单位是肾的功能单位,位于皮质和髓质内,每一肾单位均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激素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组成。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

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人体重要的功能调节系统,在体液调节中起主要作用,它与神经系统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体内各种生理功能。

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为中枢神经系统,从脑发出的脑神经和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能感受体内外环境的变化,相应的调节人的多方面活动,对内能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对外使人和动物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

9.简述卵子形成过程和月经周期

卵原细胞分化为初级卵母细胞,然后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两个细胞,即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极体不能受精发育,但是可以分裂。从卵巢排出的卵,其实就是次级卵母细胞,它进入输卵管之后,若在24小时内与精子相遇,便完成了第二次减数分裂,分裂的结果与第一次相同,产生一个有效的卵子和一个不能受精的极体。

女性在性成熟之后,大约28天有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发育成熟,此期间子宫内膜浅层发生周期性的剥脱和出血,由于这一时间与月球绕地球1周的时间相似,故称为月经。

10.微生物有哪些特点?它包括哪些类型?

个体小,表面积大。

吸收多,代谢力强。

繁殖快,生长旺盛。

分布广,容易变异。

微生物包括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和非细胞型。

11.试比较细菌、真菌的异同点

一、细胞结构

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细胞型生物,在它们的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但却存在诸多不同,具体表现在:一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二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三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真菌具有。

二、生物类型

一是就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来看:真菌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菌没

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二是就组成生物的细胞数目来看:真菌既有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细菌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四是真菌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染色质);细菌没有染色体,其DNA分子单独存在。

三、细胞大小

真核细胞较大,直径一般为10μm~100μm;而原核细胞较小,直径一般为1μm~10μm。

四、增殖方式

真菌为真核生物,细胞的增殖主要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因真菌种类的不同其个体增殖方式主要有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和孢子生殖(食用菌)等方式;细菌是原核生物,为单细胞

型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而增殖,具有原核生物增殖的特有方式——二分裂。

五、名称组成

尽管在真菌和细菌的名称中都有一个菌字,但细菌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球、杆、弧、螺

旋等描述细菌形态的字眼,只有乳酸菌例外(乳酸杆菌),而真菌名称中则不含有。

13.什么是病毒?它有哪些特点

病毒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Protein)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如朊病毒)。特点是:1.个体极小,只能通过细菌滤器,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够看到。2.无细胞结构,仅含一种类型的核酸,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3.无完整的酶系,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4.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的方式增殖。5.在离体条件下,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形成结晶。6.对抗生素不敏感,但是对干扰素敏感。

14.什么是朊病毒?其发现有何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是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可自我复制并具感染性的因子。朊病毒可引起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人利用微生物的潜力是无穷的,它们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15.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6.什么是生物资源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直接价值就是指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间接价值包括非消费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和科学价值。

17.分析世界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过度的采集、砍伐和捕捞。生境破坏。水体污染。

18.分析《生物多样性公约》中规定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生物多样性被定义为“来自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生态综合体等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就包括了物种内、物种间和生态系统等多层次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同时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迫切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途径就是: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第七章

1.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什么问题的科学

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及其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

2.什么叫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一般将生态因子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大类。非生物因子包括温度、湿度、风、日照等理化因素;生物因子包括同种和异种的生物个体。

生命科学导论题目及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题目及答案广告1002班徐宇青31007278 1.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基因治疗只能治疗一些遗传病 B.基因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让患者口服一些健康的外源基因。 C.基因治疗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导入正常基因来纠正或弥补患者的基因缺陷带来的影响 D.基因治疗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 2.基因治疗是指(A ) A、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对有缺陷的基因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回复正常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下列致癌因素中属于物理因素的是(B )A、病毒引起细胞癌变B、紫外线引起皮肤癌 C、防腐剂引起消化道癌变 D、吸烟引起肺部癌变 4.绿色食品是指(D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5.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C )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废料 6. 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B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固体垃圾 D、移风易俗 7.我国全多耕地少,劳动力过剩,根据这一国情,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D )A、围湖造田,增加粮食产量B、将山地平原化,建立更多工厂 C、填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D、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8、“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下列哪项所致(C ) A、汽油大量燃烧 B、农药的大量使用 C、煤的大量燃烧 D、生活垃圾的大量增加 9.将特定的培养基装入锥形瓶,培养酵母菌。由于操作不慎,培养基受到污染,不仅长出了酵母菌,还长出了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瓶中的一切构成了一个( C )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

生命科学导论习题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甲、乙两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叙述错误的是( C )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蛋白来识别信息 B. 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送到细胞2快 C.与甲图信息传递有关的体液环境依次为: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D.乙图中细胞4可以是: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 2.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实验者用从S型细菌中提取出的DNA加入R型细菌培养基中,结果有新的S型细菌生成,下面关于这种新的S型细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 A.与原始S型细菌相同 B.可以将其性状遗传给后代 C.同时具有R型细菌的部分遗传特性 D.仍然具有毒性 3.下面关于隐性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相对性状中,若孩子的性状表现与双亲不同,则孩子所表现出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 B .在100人当中,少数人表现出来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 C .若家庭所有成员都表现出相同的性状,则这一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因为隐性性状能稳定遗传 D.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隐性基因就被抑制,所以生物就不能表现出隐性性状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测交后代中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的数量接近1:1,则被测个体一定是杂合体。其原理是( D ) ①亲本中隐性个体只产生一种仅含隐性基因的配子②子代的性状种类和数量比就是被测个体 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数量比③亲本中隐性个体对测交后代没有影响④只有杂合体才产生性状分离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5.下面关于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都通过孢子繁殖 B. 都有世代交替现象 C. 都具维管组织 D.都有胚的形成 6.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决定某种氨基酸在肽链中的位置的是( C ) A. 核糖体 B. DNA的遗传信息 C.mRNA的遗传密码 D. tRNA的反密码 7.在细胞起源的过程中,最早形成的细胞器是(C)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 溶酶体 8.下面是关于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C ) A.染色体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构成 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一定分开,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 C.染色体复制之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 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D.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可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9.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b、c ),在这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是(D) A.酶、抗体、载体 B.抗体、载体、酶 C.酶、载体、抗体 D.载体、抗体、酶10.下面关于基因表达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C) A.在真核细胞中,RNA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则在细胞质完成

智慧树知到 《生命科学导论》2019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生命科学导论》2019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多选题】(1分) 以下元素中哪种是微量元素?(F;Se;Cr) 2、【多选题】(1分) 生命科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创造生物学;描述生物学;实验生物学) 第二章 1、【单选题】(1分) 多肽中,邻近几个氨基酸形成的一定的结构形状称为:(二级结构) 2、【多选题】(1分) 以下哪些是生物大分子? (DNA;蛋白质;核酸;多糖) 3、【多选题】(1分) 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区别,哪些话是正确的? (淀粉是葡萄糖构成的; 纤维素是β(1-4)糖苷键形成; 淀粉是α(1-4)糖苷键形成) 4、【单选题】(1分) 多糖链是由单糖依靠什么键连接而成?(糖苷键) 5、【单选题】(1分) 肽链是由氨基酸依靠什么键连接而成?(肽键)

6、【单选题】(1分) 核酸链是由核苷酸依靠什么键连接而成?(磷酸脂键) 7、【单选题】(1分) 核酸的二级结构主要依靠什么键形成?(氢键) 第三章 1、【单选题】(1分) 以下有关酶的催化效率的表述,哪句是错的: (细胞内生化反应速度可通过酶的活性来调节,但不能通过细胞产生酶的数量多少来调节。)2、【单选题】(1分) 反密码子位于:(tRNA) 3、【单选题】(1分) 以下哪个途径是用于固定CO2的:(卡尔文循环) 4、【单选题】(1分) 磺胺可以杀死细菌是因为:(磺胺是一种竞争性抑制剂) 5、【单选题】(1分) 科学家发现大肠杆菌可以进行多种代谢方式,以下哪种方式产能最多:(有氧呼吸) 第四章 1、【单选题】(1分) 与动物细胞相比,以下哪种结构不是植物所特有的:(线粒体) 2、【单选题】(1分) 以下哪类生物的细胞壁可能由脂单层膜而非脂双层膜所构成?(古菌) 3、【单选题】(1分)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以及标准答案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五界分类系统: 它是由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R.H.Whittaker,1924—1980)在1969年提出的。魏泰克在已区分了植物与动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基础上,又根据真菌与植物在营养方式和结构上的差异,把生物界分成了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 基因组:单倍体细胞中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DNA分子 病毒:病毒由核酸芯子和蛋白质衣壳组成,核酸芯子为DNA或RNA分子。不是真正的生物。无细胞结构,只能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分为细菌病毒和真核细胞病毒两大类 类病毒:是一类仅由裸露的RNA组成的颗粒,类病毒与病毒不同的是,类病毒没有蛋白质外壳,为单链环状或线性RNA分子。 遗传漂变:是指当一个族群中的生物个体的数量较少时,下一代的个体容易因为有的个体没有产生后代,或是有的等位基因没有传给后代,而和上一代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频率。一个等位基因可能(在经过一个以上的世代后)因此在这个族群中消失,或固定成为唯一的等位基因。这种现象就叫“遗传漂变”。 协同进化:协同进化是指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是一个物种由于另一种物种影响而发生遗传进化的进化类型。 生物发生律:生物发生律也叫重演律,1866年德国人海克尔(E. Haeckel)在《普通形态学》中提出“生物发展史可以分为两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系统树:根据古生物学、比较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按亲缘关系将所有的生物门类排列成一个树形图。 HIV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含两个单链RNA分子侵染哺乳动物的T细胞和其他杀伤细胞,使寄主的免疫能力丧失 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 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细胞学说: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自身既有生命,又能与其他细胞协调结合构成生命整体,按照共同规律发育有共同生命进程。3新细胞可以由老细胞产生。 物种: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物种是互交繁殖的相同生物形成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相似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趋同进化:不同的生物,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选择压的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 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关系存在着一种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这种联系象是一个无形的网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内,使它们彼此之间都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就是食物网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生物多样性四个层次。

2015年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含答案

2015年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含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如果答案过长自己总结一下) 一、问答题 1.细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合成细胞壁和糖被的各种组成成分(肽聚糖、磷壁酸、LPS、荚膜多糖等)的重要基地;膜上含有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的酶系,是细胞的产能场所;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旋转的供能部位。 2.以T4噬菌体为例说明病毒繁殖的过程。 附着:是病毒与寄主之间高度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病毒外部的蛋白能与寄主表面的特殊好受体结合;侵入:先与细胞壁特异性结合,释放溶菌酶溶解细胞壁成一个小孔,将DNA 注进细胞内.有的噬菌体壳体也可以进入细菌;复制:侵染开始后,细菌的DNA合成停止,几分钟后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也中止.噬菌体以本身DNA为模板,有寄主RNA聚合酶催化,复制形成噬菌体mRNA,翻译而形成噬菌体所需酶类,

可以修饰寄主RNA聚合酶, 被修饰过的RNA聚合酶能进一步转录噬菌体的基因;装配:噬菌体与壳体蛋白质装配为成熟,有侵染力的噬菌体颗粒;释放:释放时能产生两种蛋白质,一是破坏细胞质膜的噬菌体编码蛋白质,另一是噬菌体溶菌酶.前着破坏细胞膜,后者破坏细胞壁,然后寄主细胞破裂,病毒突然爆发式释放出来。 3.微生物有哪些与动植物不同的特点? 微生物是一大群形态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不可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的生物,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体积小,面积大(二)吸收多,转化快(三)生长旺,繁殖快(四)适应强,易变异(五)分布广,种类多。 主要的区别从定义上就可以看出,是因为微生物肉眼不能观察 4.如何理解生物多样性这个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a.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近来也包括生物的景观多样性。 b.体现在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完整版)生命科学导论课后习题

第一章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征。 2.繁殖和遗传。生命靠繁殖得以延续,上代特征在下代的重现,通常称为遗传。 3.细胞。生物体都以细胞为其基本结构单位和基本功能单位。生长发育的基础就在于细胞 的分裂与分化。 4.新陈代谢。生物体内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的总称,包括同化和异化。 5.应激性。能对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6.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命。 二、孟德尔在生物学研究方法上有什么创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相较于前人有下面显著特点: 1.他把许多遗传性状分别开来独立研究。 2.他进行了连续多代的定量统计分析。 3.他应用了假设---推理---验证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有人说机械论和活力论是互补关系,你的看法如何? 个人观点觉得机械论和活力论是相对立的关系。“活力论”观点认识生命,认为生物体具有与物理化学过程不同的生命力,即活力。与活力论相对立的是“机械论”观点,认为生命问题说到底是物理和化学问题,一切生命现象都可以用物理和化学定律做出解释,生物体内没有什么与物理化学不同的生命力。其实个人觉得生物体是不同于物理化学系统,是高级的、非常复杂的生命系统,当把它还原为简单的物理化学系统以后,它所具有的一些特别的性质和功能就会失去。 四、你是否认为21世纪时生命科学的世纪? 20世纪下半叶,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研究生物大分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生命现象。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命科学文献在科学文献中所占的比例、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家中所占的比例都在迅速增长,这就是这种趋势的反应。生命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物质系统,是从非生命系统经过几十亿年进化的结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命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生命科学的发展对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生命科学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粮食短缺,基因工程将在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基因工程可以改善粮食和畜牧产品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克服农业化学化的恶果,必须生物防治,降低对农药的依赖等。 生命科学与能源问题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能源问题,对生物技术给予厚望。生命科学与人的健康长寿:研制更有效的药物、在基因组的基础上认识人体,理解疾病。生命科学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五、举例说明生命科学技术引发了哪些伦理道德问题? 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生物,人类社会有特定的伦理道德,生命科学技术的在人类社会的应用时会引起伦理道德的问题。例如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技术,可能使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若供卵者与怀孕的不是一个人,则生母也成了问题。例如克隆技术可以实现人的无性繁殖,那么,人类自身的生产也会批量化吗?例如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人类本身,一些人成就了改造活动的客体,而另一些人是主体,一些认识按照另一些人的

复旦大学 生命科学导论 历年试题 修订版

生导07期末考题) 名词解释: 化学渗透学说 细胞全能性 半变态 半保留复制 双受精 限制性内切酶 阈刺激的全或无定理 伴性遗传 简答题: 连线:植物动物种类和代表生物 生命的特征 图表说明五界学说,列表比较五大分类系统的特点以及其代表生物 达尔文进化论内容与主要证据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 yc08生命科学导论试题 名词解释一共十个其实还蛮简单,ppt上都有的貌似回忆不全了,求强人补全 选择,比较难的一个是光呼吸的底物是什么,还有一个就是内脏机能的重要调控中枢是什么 判断,原核生物是否都只能进行无性繁殖,还有一个细胞分裂的M期和S期分别代表什么期被我弄反了 连线,难度在于水稻和苹果哪个是单子叶哪个是双子叶植物 05 1免疫与免疫应答 2卡尔文循环 3突触与神经元 4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 5生态系统和生态演替 2008年06月25日 名词解释:(5*3) 氧化磷酸化 减数分裂 全或无定理

全能干细胞 双受精 问答:(5*5) 三种RNA在蛋白质翻译中的作用 种群的特征及具体举例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和生物学意义 题中两个哪个是人的DNA,哪个是病毒的单链DNA,并说明理由 影响微管和微丝的毒素对细胞分裂分别有什么影响 06生导题 第一大题是名词解释,3*10 中心法则,种群,移码突变,静电位和动作电位,完全变态,生物多样性,能障,流动膜蛋白结构 第二大题是选择题,2#17 反正书后练习看下,提纲背背就可以了 第三大题是问答题,4+8*4 1.配对,就是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和它们作用等的配对 2.简述磷酸化降解和无氧降解的区别 3.举出3种以上动物王国决定性别的机制 4.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哪些内容,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有什么区别? 5.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特点,分裂以及意义 07生命科学导论试题 选择(1*40)不难。例如: DNA中如果有30%是T,则() A有70%的嘌呤,B有30%的胞嘧啶,C有30%的腺嘌呤,D有20%的尿嘧啶(差不多这个意思) 判断(1*20)不难。例如: 类病毒是只有蛋白质没有RNA。 也有偏一点的: 天花是由病毒引起的。 名词解释(3*5)答准不容易 同义突变和无义突变 同源染色体 中心法则 双名法 生态多样性 问答(5*5) 酶催化的特点

生命科学导论第二版,张惟杰复习题纲(1)

《科学1》复习题纲 绪论 1、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生长。2.繁殖和遗传。3.细胞。4.新陈代谢。5.应激性。 第一章 3、分析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答:1.最好的溶剂。2.亲和作用,使体内物质呈解离状态,参与正常生理活动。3.参与呼吸作用,保持肺泡表面的张力,有利于肺泡的回缩,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7、什么是必需氨基酸? 答: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9、蛋白质、核酸和多糖三类大分子中,连接单体的各是什么化学键? 答:蛋白质: 肽键。核酸:磷酸二酯键。多糖:糖苷键。 10、什么是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 答: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就是氨基酸序列,前后两个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起来。2.邻近几个或几十个氨基酸,经过一定程度的盘绕折叠,形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一条肽链在各个邻近区段形成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整体的结构状态,肽链内部各个氨基酸残基之间,各段二级结构单位之间呈现一定的空间布局,这就是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仅含一条肽链的蛋白质到三级结构为止。许多蛋白质有两条以上的肽链组成,每条肽链应有其各自的一、二、三级结构;在此基础上,几条肽链之间还有一定的空间布局,形成各条肽链之间特定的立体关系,使整个蛋白质呈现出独特的立体形状,这就是蛋白质的四级结构。12、简述DNA双螺旋模型的要点。DNA双螺旋模型揭示了DNA的什么级结构? 答:1.两条反向平行的DNA多核苷酸链,围绕共同中轴,盘绕形成双螺旋结构。2.双螺旋两条链的主干,是以磷酸二酯键相连的“糖基——磷酸基——糖基”长链。3.碱基位于两条链中间,碱基平面与螺旋轴相垂直,两条链的对应碱基之间,呈A——T,G——C配对关系。有两对或三对氢键存在于对应碱基之间,加固碱基的配对关系。4.这个双螺旋模型的基本数据包括:螺旋的直径为2.0nm,螺距为3.4nm,每个螺距中包含10个碱基对,所以,相邻两个碱基对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 第二章 1、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特征。 答: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拟核,无核膜,无染色体,但有DNA,环状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有核糖体,细胞大小较小,(1um—10um);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染色体,有多种细胞器,细胞大小较大,(10um—100um),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 和蛋白质结合。 2、试述“流动镶嵌模型”学说。 答: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概括了生物膜的结构特征,得到广泛认可,大致内容去下:1.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2.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或覆盖在磷脂双分子上。 3.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这使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简述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的功能特点。 答:内质网: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溶酶体:消化作用,防御作用。 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是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的场所。 4、酶的作用特点和酶的活性调节。 答:酶的作用特点:

生命科学导论习题答案

1 什么是生命?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生命泛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够稳定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热量排放到外界)、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 化学成分的同一性,严整有序的结构 ,新陈代谢,生长特性,遗传和繁殖能力,应激能力,进化。 2 微生物发酵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有哪些? 在医药方面,很多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细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都是医学方面很重要的药品,比如胰岛素的大量制取,抗生素的大量制取等。在食品方面,酵母菌发酵制酒,醋,黄色短杆菌发酵制味精,以及一些高蛋白含量的细菌的菌体就是很好的食物。在农业方面,转基因的农作物的目的基因一般用微生物体内的质粒作载体,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自生固氮的圆褐固氮菌等。在生物工程方面那就更多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基本上都离不开微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途径生产抗生素、丁醇、维生素C以及一些风味食品的制备等;某些特殊微生物酶参与皮革脱毛、冶金、采油采矿等生产过程,甚至直接作为洗衣粉等的添加剂;另外还有一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作为天然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基因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与抗生素及重要工业用酶的产生相关的基因。根据科学的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植物的育种,用到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产生新的遗传基因的植物,加快植物进化,选取出更优良的植株。在工业发酵,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生命活动依靠生物氧化提供的代谢能来支撑,因此工业发酵应该覆盖微生物生理学中生物氧化的所有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改造成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3 为什么说微生物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在人类生活中占有的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与之相接触,它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微生物千姿百态,有弊也有利,有害之处:它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流感病毒。虽然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致命性的危害,但对人类的起步和发展提供了先进而重要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当有致病性微生物入侵的时候,人体往往还得靠这些共生菌一起将它们驱除。因此,保持身体健康有一部分也意味着维持人体和共生菌之间的微妙平衡,而达到一种互利的关系。我们应该时刻意识到,在我们的周围和机体内都有其他生命体与我们共存。 4 简述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各自组成和各自特点? 天然免疫,指个体出生时即具备,作用范围广,不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能力,所以也叫非特异性免疫。在机体防御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其屏障结构为:(1)皮肤粘膜屏障—体表皮肤与腔道黏膜(2)物理屏障(3)化学屏障(4)生物屏障(5)内部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其效应分子有:(1)补体系统(2)细胞因子(3)溶菌酶(4〕其他分子;其免疫细胞有:(1)吞噬细胞(2)NK细胞(3)肥大细胞(4)嗜碱性粒细胞免疫效应:从即刻起到96小时之内被启动。由于是非特异性的,所以抗原识别谱广,无免疫记忆,且作用时间较短 适应性免疫应答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适应性免疫应答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 识别活化阶段:是指抗原体提呈抗原细胞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和抗原特异性T/B细胞识别抗原后在细胞间年股份自协同作用下,启动活化的阶段。 2. 增殖分化阶段: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受相应抗原刺激后,在细胞共刺激分子和细胞因子协同作用下,活化、增殖,分化为免疫效应细胞的阶段。 3. 效应阶段:是浆细胞分泌抗体和效应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介质,并在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参与下产生免疫效应的阶段。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以及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以及答案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五界分类系统: 它是由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R.H.Whittaker,1924—1980)在1969年提出的。魏泰克在已区分了植物与动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基础上,又根据真菌与植物在营养方式和结构上的差异,把生物界分成了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基因组:单倍体细胞中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DNA分子 病毒:病毒由核酸芯子和蛋白质衣壳组成,核酸芯子为DNA或RNA分子。不是真正的生物。无细胞结构,只能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分为细菌病毒和真核细胞病毒两大类 类病毒:是一类仅由裸露的RNA组成的颗粒,类病毒与病毒不同的是,类病毒没有蛋白质外壳,为单链环状或线性RNA分子。 遗传漂变:是指当一个族群中的生物个体的数量较少时,下一代的个体容易因为有的个体没有产生后代,或是有的等位基因没有传给后代,而和上一代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频率。一个等位基因可能(在经过一个以上的世代后)因此在这个族群

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 细胞学说: 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自身既有生命,又能与其他细胞协调结合构成生命整体,按照共同规律发育有共同生命进程。3新细胞可以由老细胞产生。 物种: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物种是互交繁殖的相同生物形成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相似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趋同进化:不同的生物,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选择压的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 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命科学导论思考题

第一章 什么是生命?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生命的定义 1从生物学角度的定义: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 2从物理学角度的定义:生命的演化过程总是朝着熵减少的方向进行,一旦负熵的增加趋近于零,生命将趋向终结,走向死亡。 3从生物物理学角度的定义:在生物体的整个运动过程中,贯穿了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变化、协调和统一。 4“生命”的完整的、系统的定义:生命是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分子体系的存在形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现象 生命的涵义 1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 2生命运动的本质特征是不断自我更新,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3生命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的形式 生命的基本特征 1生长发育2繁殖与遗传3细胞4新陈代谢 本质特征 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2严整有序的结构 3应激性 4内稳态 5新陈代谢 6生长发育 7繁殖与遗传 8适应 1、简述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1生命科学是解决世界难题的关键 2生命科学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 3生命科学正渗透到各学科领域 4生命科学充满未解之谜 5生命科学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4、试就“病毒是生命吗?”发表你的观点 病毒(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5、试就“现代大学生应该学习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吗?”发表你的观点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第1章 一、名词解释 生命新陈代谢基因组生物多样性 二、判断题 1、假说和理论没有明确的分界。( ) 2、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一致性是自然科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 三、单项选择题 正确的生物结构层次是() A.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B. 原子、分子、细胞、组织、细胞器、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C.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器官、生物体、生态系统 D. 原子、分子、细胞、细胞器、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四、问答题 生物同非生物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 第2章 一、名词解释 蛋白质变性结构域碳骨架糖类 二、判断题 1、肌糖原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量源。() 2、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三、单项选择题 1、每个核苷酸单体由三部分组成,下面哪项不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基团() A. 一个己糖分子 B. 一个戊糖分子 C. 一个磷酸 D. 一个含氮碱基 2、蛋白质的球形结构特征()。 A.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B.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C.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D.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或四级结构 3、蛋白质变性中不受影响的是()。 A、蛋白质一级结构 B、蛋白质二级结构 C、蛋白质三级结构 D、蛋白质四级结构

4、下列细胞器中,作为细胞分泌物加工分选的场所是()。 A. 内质网 B. 高尔基体 C. 溶酶体 D. 核糖体 四、问答题 叙述提取DNA的常规操作及原理 第3章 一、名词解释 去分化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内膜系统染色质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周期检验点 二、判断题 1、细胞学说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1)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组成;(2)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产生。( ) 2、随着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也相应增大。() 3、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阶段和幼体发育过程中。() 4、生物体细胞与细胞之间是有各种连接的,它们对细胞的功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细胞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 ) 三、单项选择题 1、细胞膜不具有()的特征。 A. 流动性 B. 两侧不对称性 C. 分相现象 D. 不通透性 2、下列()细胞周期时相组成是准确的。 A.前期-中期-后期-末期B.G1- S- G2-M C.G1- G2 - S - M D.M- G1-S -G2 3、下面()不是有丝分裂前期的特征。 A. 核膜裂解 B. 染色质凝集 C. 核仁消失 D. 胞质收缩环形成 4、细胞膜不具有()的特征。 A. 流动性 B. 两侧不对称性 C. 分相现象 D. 不通透性 5、真核细胞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 A. 端粒 B. 核小体 C. 染色质纤维 D. 着丝粒 6、下列细胞器中,作为细胞分泌物加工分选的场所是()。 A. 内质网 B. 高尔基体 C. 溶酶体 D. 核糖体 7、生物体细胞种类的增加通过( ) 。 A. 细胞分裂 B. 细胞去分化 C. 减数分裂 D.细胞分化

最新整理生命科学导论题库教学内容

第一章、生物与生命科学 四、简答题 1. 病毒是不是生命? 为什么? 2. 当今人类社会面刷最重大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 请举出至少4个。 3. 一个假设需要有其逻辑性和可验证性,在生命科学中经常通过提出假设进行研究,应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对假设进行否定,但不 一定能证明假设是正确的,因为常常不可能对假设进行完全验证,请举例说明。 4. 你将如何验证“SARS”疫苗对人体的有效性? 5. 科技论文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五、思考与讨论 1. 生物同非生物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 由于不可能对生命进行确切定义,但是我们可以将生命的基本特征总结如下: (1) 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 (2) 新陈代谢:生命体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 (3) 繁殖:生物体有繁殖的能力。 (4) 生长:生物体具有通过同化环境中的物质来增加自身物质重量的能力。 (5) 应激性:生物体有对刺激物一一内部或外部环境的改变做出应答的能力。 (6) 适应性:生物体可以通过其结构、功能或行为的变化来适应特定环境以生存下去。 (7) 运动:包括生物体内的运动(生命运动或新陈代谢)或生物体从一处移至别处。 (8) 进化: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系统进化的历史。 2. 有些同学在高中阶段对生物学课程并不十分感兴趣,请分析原因。对如何学好大学基础生命科学课程提出你的建议。 生命是一个未知的谜,学好生命科学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对生命奥秘的探索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一旦有所理解或有所启示,兴趣便会油然而生。学习生命科学不但要继承前人总结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更需要创新。问题的提出必须基于观察和实验,而答案必须能被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所证实。努力思考这些有意义的问题将会使学习逐渐深入。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实验使我们很好的理解这些基本概念与原理。科学实验和观察是假设成为理论的桥梁。生命科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生物学实验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一位正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问:生命科学类专业将来的就业前景如何? 请您对这一问题作出分析和回答。 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前景比任何其他的学科都要广阔。生物已经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可以从基因的角度进行研究开发。学习课程包括一般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胚胎学和基因学。而化学、物理、数学方面的课程是其不可缺少的基础科学,为理解生物学提供必需的适当背景和方法理论。 生物科学专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其中包括许多其他专业的知识,进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根据调查显示,除了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外,生物以及相关专业就业机会还有以下相关产业: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生物摄影、生物统计学、消费品研究、动物营养、兽医、环境教育、水产业、基因顾问、工业卫生学、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医学插图、核能医药、公众健康、科学图书管理员、科普作家、科技插图画家、科技信息专家、科技代表、销售、科技写作、保险索赔、教育节目制作、职业杂志编辑等等。 随着国内生物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或交叉学科的人才。由于生物学正在高速发展,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人们去探索。只要有决心,就有可能在学术上取得成绩。 4. 什么是双盲设计,科学研究中的假象和误差是如何产生的? 双盲设计是指被试和研究实施者(主试)都不清楚研究的某些重要方面。双盲的实验设计有助于预防偏见,消除观察者偏差和期望偏差,加强了实验的标准化。 科学研究中的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因不确定因素引起误差)和系统误差(由方法、仪器和人为因素而引起误差)两类。 5. 科学研究一般遵循哪些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步骤?请用本书第六章图6-8和图6-9所介绍的实验研究实例,总结出科学研究的一 般步骤。 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包括: (1)归纳和演绎; (2)分析和综合; (3)抽象和具体; (4)逻辑的和历史的; 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科学的思维,这就需要遵循逻辑思维的要求,把握辨证思维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科学研究遵循的一般步骤: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一、水对生命有何重要意义? 二、维生素对动物有何重要意义? 三、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请简述其意义。

四、谈谈你对基因工程的认识。 五、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机体什么症状?为什么?

六、什么是主动免疫、被动免疫、自动免疫? 人工免疫是采用人工方法,将疫苗、类毒素或含有某种特异性抗体、细胞免疫制剂等接种于人体,以增强宿主体的抗病能力。用于人工免疫的疫苗、类毒素、免疫血清、细胞制剂,以及结核菌素、诊断血清、诊断菌液等诊断制剂,我们统称为生物制品。人工免疫分主动和被动两类。 生物制品有用于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两类。一般来说,自动免疫专用于预防疾病,接种的物质是抗原,免疫作用出现,即形成免疫力的时间较慢,但免疫力维持的时间较长(数月至数年);被动免疫可以用于治疗疾病或应急的预防,接种的物质是抗体,免疫作用可以在接种后立即出现,但免疫力维持时间较短(数周至数月)。人工主动免疫是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打预防针”。 疫苗有多种类型。死疫苗是选用能够引起较强免疫反应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杀死而制成。常用的有伤寒、霍乱、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等。死疫苗的优点是易于保存,在4℃时可以保存1年左右。缺点是接种剂量大,注射后局部和全身副反应较大,且常需接种多次。 活疫苗是把致病微生物用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人工处理使其丧失或大幅度降低致病性,或从自然界找来和致病微生物相同种类但没有或很小致病力的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叫活疫苗。活疫苗的毒力低弱,不会引起人类生病。例如麻疹、脊髓灰质炎的疫苗。 类毒素疫苗是用甲醛(福尔马林)溶液把细菌毒素的毒性消除,但仍旧保留抗原作用的生物制品。例如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现在已经可以把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综合在一起,打一针预防针可以预防多种疾病。我们把这类疫苗叫做多联疫苗。近来开发出一些新类型疫苗。它们是:亚单位疫苗、DNA重组疫苗、核酸疫苗。 如果宿主已受到感染,采用人工主动免疫便为时过晚,此时应该进行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是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纯化免疫球蛋白抗体,或注射细胞因子等细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以及答案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五界分类系统: 它是由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R.H.Whittaker,1924—1980)在1969年提出的。魏泰克在已区分了植物与动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基础上,又根据真菌与植物在营养方式和结构上的差异,把生物界分成了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 基因组:单倍体细胞中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DNA分子 病毒:病毒由核酸芯子和蛋白质衣壳组成,核酸芯子为DNA或RNA分子。不是真正的生物。无细胞结构,只能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分为细菌病毒和真核细胞病毒两大类 类病毒:是一类仅由裸露的RNA组成的颗粒,类病毒与病毒不同的是,类病毒没有蛋白质外壳,为单链环状或线性RNA分子。 遗传漂变:是指当一个族群中的生物个体的数量较少时,下一代的个体容易因为有的个体没有产生后代,或是有的等位基因没有传给后代,而和上一代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频率。一个等位基因可能(在经过一个以上的世代后)因此在这个族群中消失,或固定成为唯一的等位基因。这种现象就叫“遗传漂变”。 协同进化:协同进化是指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是一个物种由于另一种物种影响而发生遗传进化的进化类型。 生物发生律:生物发生律也叫重演律,1866年德国人海克尔(E. Haeckel)在《普通形态学》中提出“生物发展史可以分为两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系统树:根据古生物学、比较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按亲缘关系将所有的生物门类排列成一个树形图。 HIV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含两个单链RNA分子侵染哺乳动物的T细胞和其他杀伤细胞,使寄主的免疫能力丧失 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 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细胞学说: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自身既有生命,又能与其他细胞协调结合构成生命整体,按照共同规律发育有共同生命进程。3新细胞可以由老细胞产生。 物种: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物种是互交繁殖的相同生物形成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相似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趋同进化:不同的生物,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选择压的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 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关系存在着一种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这种联系象是一个无形的网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内,使它们彼此之间都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就是食物网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生物多样性四个层次。

生命科学导论重点

如何判定一种元素的营养学意义? 常量元素的重要性比较容易认识。 微量元素的营养学研究较难。要证明某一种微量元素在营养学上是必不可少的,至少需要利用实验动物做以下三个方面的饲养实验: (1)让实验动物摄入缺少某一种元素的膳食,观察是否出现特有的病症; (2)向膳食中添加该元素后,实验动物的上述特有病症是否消失; (3)进一步阐明该元素在身体中起作用的代谢机理。 2、生物小分子(六种) 水氨基酸单糖核苷酸脂类维生素 20种氨基酸中有8种不能由人体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称为必需氨基酸 8种必需氨基酸为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赖氨酸 功能(1)作为组建蛋白质的元件 (2)有的氨基酸或其衍生物具有生物活性(代谢调节、信号传递等) 核苷酸分子由三个部分组成: 碱基:嘧啶、嘌呤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磷酸 生物大分子主要有三大类:蛋白质核酸多糖 它们都是由生物小分子单体通过特有的共价键联结而成。 DNA RNA 脱氧核糖核糖 有胸腺嘧啶有尿嘧啶 无尿嘧啶无胸腺嘧啶 生物大分子具有高级结构,即独特的立体结构、空间构型和分子整体形状等,在生物体的生理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 本讲摘要 生命的形式多种多样,生命的形态多变,但是化学成分是同一的。生物体中C、H、O 、N 元素的总和超过了96%。 构成生命的小分子主要包括:水、氨基酸、糖、核苷酸、脂和维生素等。 构成生命的大分子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它们都是由生物小分子单体通过特有的共价键联结而成。 生物大分子具有高级结构,即独特的立体结构、空间构型和分子整体形状等,在生物体的生理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每个核苷酸单体由三部分组成,下面哪项不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基团() A. 一个己糖分子 B. 一个戊糖分子 C. 一个磷酸 D. 一个含氮碱基 2.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不是多糖() A. 纤维素麦芽糖 C. 糖原 D. 淀粉 3.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 A. 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C. 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D. 碱基不同,核糖相同 E. 以上都不是 4.下面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酶可以缩短反应时间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 C. 许多酶还需要非蛋白的辅助因子和辅酶才能完成催化功能 D. 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5.酶的竞争性抑制剂能够() A. 与酶的底物结合,使底物不能与酶结合与酶的活性位点结合,使底物不能与酶结合C. 与酶的特殊部位结合,破坏酶的活性 D. 同时和酶与底物结合,使酶无法和底物直接结合 6.糖酵解的最终产物是() A. ATP B. 葡萄糖 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7.下列对酶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 酶可以改变反应的方向酶的变构位点经常和反应抑制有关 D. 酶的催化专一性通常比化学催化剂的专一性差 8.Griffith和Avery所做的肺炎链球菌实验是为了() A. 寻找治疗肺炎的途径 B. 筛选抗肺炎链球菌的药物证明DNA是生命的遗传物质,蛋白不是遗传物质 D.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9.1952年Hershey和Chase利用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完成的噬菌体实验中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A. PCR技术 B. DNA重组技术 D. 密度梯度离心技术10.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 A. 细胞核核糖体 C. 线粒体 D. 类囊体 11.蛋白质的合成是直接以()上的密码子的信息指导氨基酸单体合成多肽的过程() A. 单链DNA B. 双链DNA D. tRNA 12.如果黄色果实(Y)对绿色果实(y)为显性,矮株(L)对高株(l)是显性,那么YyLl 基因型的植株和yyll基因型的植株杂交,则() A. 所有后代都是矮株,黄果 B. 3/4是矮株,黄果 C. 1/2是矮株,黄果是矮株,黄果 13.在DNA复制时,序列5′-TAGA-3′合成下列()互补结构。 ′-TCTA-3′ B. 5′-A TCT-3′ C. 5′-UCUA-3′ D. 3′-TCTA-5′14.反密码子位于() A. DNA B. mRNA D. rRNA 1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等基本功能动物对外界环境具有适应性,而植物则几乎没有 C. 动物与植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都是由原始的有鞭毛的单细胞生物分化而来的 D. 生物进化遵循着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16.Darwin《物种起源》问世于() A. 1831年 B. 1836年年 D. 1953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