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川教版)汇总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川教版)汇总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川教版)汇总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川教版)汇总

中国美术鉴赏(9课时)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美术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2)认识美术欣赏的意义、作用及其学习方法。

2、情感目标:

激发、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美术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课型:

概述课、新授课。

教法:

讲解法、引导式教学等。

学法:

“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一、组织教学:

1、自我介绍。(让我们一起将高中美术进行到底)

2、高中美术课的特点:

小学、初中美术课注重操作,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高中美术课的重点是艺术鉴赏课,提高鉴赏能力。

3、课程安排:

高一:中国美术欣赏

高二:外国美术欣赏

二、展开教学:

“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到美术,你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旨在了解学生对美术的了解程度。)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引导出美术的分类:

——按制作方法:绘画、雕塑、建筑、工艺。

——按作用功能:

纯美术:绘画、雕塑

实用美术:建筑、工艺

美术自身的特点: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1)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可视的艺术形象。

独特的艺术语言: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空间、构图等。

(2)艺术形象的创造借助物质材料的运用。

①齐白石的虾——生宣纸水墨容易渗透,能产生丰富的笔墨变化。

②古希腊的雕塑《维纳斯》——洁白无暇的大理石。

③物质材料——建筑、工艺品、现代工业产品。

(3)由于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不同,中西方美术存在着不同:

中国的传统美术,从强调形神兼备,逐渐发展到以抒发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意为主,主要运用以线造型的手法,在绘画中表现色彩和时间、空间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以欧洲为主的西方传统美术,崇尚写实,主要运用以明暗造型的手法,具有欣赏人体美的艺术传统。

定义“美术”:

——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等手段,创造出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美术的主要功能:

(1)教育功能;

(2)认识功能;

(3)审美功能;

(4)娱乐功能。

纠正(大众)审美的误区: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

树立良好的审美习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

——“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德·歌德)

美术欣赏能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它不是单一学科的,它需要其它学科知识相辅助:

——水彩的由来;(地理)

黄经分割点的运用;(数学)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文学)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创作背景;(历史)

印象派绘画光学、色彩学知识的运用;(物理)

解剖学;(医学)

透视学;(几何)

宗教;(宗教学)

……

美术欣赏的作用:

——提高人的艺术素养;

陶冶人的思想情操;

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

三、小结: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人类历史是漫长的,美术星空是丰富而绮丽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到美术殿堂中,穿越时空隧道,去欣赏、领略、感受人类历史上优秀的美术作品。

美术每发展一步,都是人们不断创造所取得的,有了创新,才有美术的前进,人类的发展。

四、课堂讨论、作业布置:

“如果我来上高中美术课……”

五、教学后记: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1.引导学生认识到鉴赏除了需要“经验”之外,还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门道”通过学习与实践才能达到。在教学中,根据教材中的实例进行分析,确信“知识”的价值。只有在这一课学习中为学生树立了这一价值观,以后的学习鉴赏活动,才能学得有意思、有效率,才能掌握鉴赏的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学生九年义务教育中美术学习的经历与经验,“温故而知新”。要善于启发学生回顾初中的学习内容、熟悉的作品。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鉴赏习惯,帮助学生获得鉴赏活动的乐趣和成功感。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鉴赏活动的认识。从而了解与确立鉴赏活动的意义及价值。如能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则更好。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

第一部分: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

教学目的:

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

玉器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一、导入:

你了解玉哪方面的故事?

指名说说

二、新授: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板书问题:引导学生去读课文

以玉组词

玉分几种,玉器制作有几种审美追求?

为什么说“君子比德于玉”?

新石器时代有哪些玉器文化?

选择一玉器进行鉴赏练习

学生细读,交流讨论。

反馈:结合图例引导学生说说答案,阐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含义,重点讲授“君子比德于玉”

进行鉴赏练习,说说艺术风格和喜欢的原因。

三、总结: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中国传统玉工艺历史悠久,品种浩瀚,成就卓越,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玉的质地来比喻人的美德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使本来就精美的玉器更增添了深层次的审美意蕴。

四、作业:

选一图进行鉴赏练习

第二部分: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及艺术成就。

2、了解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3、体会从造型和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中国瓷器的产生和发展,陶与瓷的区别;几大名窑的造型特征

教学难点:

瓷器的造型、装饰和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一、导入:

说到陶瓷你会联想到什么?你了解哪些陶瓷哪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交流。

二、新授

板书:陶瓷

1、设问引导学生读书

2、结合教材,提问:

⑴陶瓷之间的差别:原料、烧制温度、工艺。

⑵陶的发展:彩陶、素陶

仰韶文化——马家窑的文化——半山——马厂——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

赏析:人面鱼面纹盘彩陶船型壶鸟纹彩陶盆

鹳鸟石斧彩陶翁舞蹈纹盘薄胎高柄陶杯

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瓷的发展:按历史年代介绍

重点是宋五大窑代表作品造型与艺术特色。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再指名说说

汝窑:胎质细腻,似玉之美

耀州窑:梅瓶典雅高贵

官窑:冰裂纹开片

均窑:蓝色乳浊釉

定窑:乳白釉

景德镇:青花

三、小结: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陶瓷经历了哪些发展?宋代有哪些名窑?

教师总结。

四、布置课外思考:

青花瓷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第三部分:“夏铸九鼎”——商周青铜艺术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光辉成就。

2、理解青铜器是如何以其造型纹饰和铭文体现其重大的社会作用。

教学重点:

青铜器艺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商代尊神重鬼:西周礼乐制度:春秋战国礼崩乐坏。

教学难点:

学生对夏商周时代社会历史环境陌生及古代青铜器名称生僻字较多,用途不明确。

教学过程: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一、导入:

引言: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品。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就成为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板书:夏商周青铜器

二、新授

1、什么是青铜器?

以铜为主加入锡铅合金,用蜡或泥模铸造的青铜器具。

2、青铜器的工艺的产生和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根据已学历史知识简单阐述。

3、青铜器的功能: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结合作品赏析:

礼器:司母戊鼎乐器:钟

兵器:越王勾践其他生活工具:

4、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四个时期及各个时期青铜工艺的主要特征。

商代尊神重鬼:西周礼乐制度:春秋战国礼崩乐坏。

商代前期多以日用品为主,大多薄胎纹饰简单主要为饕餮纹。

商代晚期胎壁加厚,纹饰逐渐丰富,构图完整。欣赏《龙虎尊》《妇好角瓜》。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趋于瓦解,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也开始摆脱神秘宗教气息向清新活泼的风格发展,变得奇巧富丽。欣赏《立鹤方壶》

战国时期作为封建社会的开端,处于开创新风格的变革时期,新工艺广泛流行,出现了《曾侯尊盘》2件合一的器物

引导赏析。

三、小结: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古代青铜器艺术的产生、发展、变化是与当时的社会情况紧密结合的,大家要了解青铜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四个时期及各个时期青铜工艺的主要特征。

四、布置课后作业:熟读书后“小辞典”。

(清乾隆年制)粉彩九桃天球瓶

第三课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第一部分: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2、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结合实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2、故宫体现古代礼制思想、帝王的绝对权势,给人予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教学难点:

古代建筑中有较多专业的术语,需要结合具体图象讲述。

教学过程: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一、导入:

你知道紫禁城一共有多少间房子吗?(9999.5间)

紫禁城屋顶瓦基本上是黄色的,(皇帝、皇后)个别也有绿的,(嫔PIN妃)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板书)

(教师讲解):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

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占地七十二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有高达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

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板书)

(1)木结构(板书):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板书)之妙。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板书):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除园林外,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例:北京四合院(板书)

2、中国古代建筑(板书)

提示: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板书),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1)、故宫的总体规划(板书)(图示)请同学们观察,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中轴线式布局,左右对称(板书)。)(问?)请思考: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生回答:体现了等级制度严格和皇权威严(板书),封建时代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的思想。)(师总结):故宫由于是皇宫,所以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除了整体布局以外,其他的装饰也是这样,我们接着欣赏。

(2)、故宫的屋顶样式的等级区别(板书)(教师讲解):中国古代的屋顶样式繁多,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区别,根据房屋的重要性来灵活运用。其中中国古代五大屋顶等级的排列如下: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硬山顶(板书)欣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午门、太和门、等,教师讲解,学生体会建筑的重要性与屋顶样式的关系。太和殿:皇帝进行朝会和举行重要典仪的地方,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最重要的大殿,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皇帝到太和殿举行重要典仪前作准备的地方,在前朝三大殿中地位最低,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攒尖顶。

(教师讲解):同学们可以看到,随着建筑物地位的变化,建筑的屋顶样式也随之变化,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性的鲜明体现。此外,建筑的彩画也是同样的制作方式。

(3)、故宫中建筑彩画的等级体现(板书)(教师讲解):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的另一显著特征是色彩的运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建筑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在白色石台基的衬托下,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在封建社会中,色彩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绿色次之。所以,主要宫廷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这在建筑彩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建筑彩画的分类:(板书)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A、和玺彩画:用在主要宫殿,以龙为主要题材,其中又分为金龙和玺、龙风和玺、龙草和玺等。其中金龙和玺使用大量沥粉(用胶、油、粉调成膏,在彩画上画凸起线,上覆明亮的颜色,以加强彩画立体感、层次感的手法)贴金,最为富丽。

B、旋子彩画:以旋子花为题材,按照叠晕(用同一颜色调出二至四种色阶,依次排列绘制装饰色带的手法)和贴金的多少,分为六个等级,用在不同等级的建筑上。

C、苏式彩画:以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福寿字等为题材,比较灵活,多用在园林建筑中。

三、赏析天坛和其他建筑: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中山陵设计者吕彦直(1894年—1929年)字仲宜,又字古愚,天津人,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1913年公费派赴美国在康奈尔大学建筑系深造五年。1921年回国,先在上海中南建筑公司任职,后自设彦记建筑事务所。1925年5月,国民政府总理葬事筹备委员会向海内外征集中山陵设计图案,吕彦直的设计获头奖,被聘为中山陵建筑师。中山陵于1926年3月12日奠基,1929年建成。

贝聿铭和香港中银大厦:贝聿铭,华裔美籍建筑师。1917年生于广州,1935年赴美国留学,194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1946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58年在纽约成立个人的建筑师事务所,曾获美

国建筑师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会金奖、日本帝赏奖。1983年获代表建筑界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建筑奖,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自由奖。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特色是简洁利落、合理,有秩序性。他的代表作品有科罗拉多州美国大气研究中心、台湾东海大学卢斯纪念教堂、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候机楼、新加坡中国银行办公楼、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北京香山饭店、巴黎卢浮宫入口玻璃金字塔大厅、香港中国银行大厦(1982年—1991年)等。香港中银大厦高70层,岿然耸立于密密麻麻的高楼群之上,楼体结构每13层以斜构件加固,使大楼纵向和横向的负荷全部转移到四根角柱上,它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建筑。雨后春笋般的建筑形象,象征着香港美好的前景。

四、小结: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五、布置课外思考: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体现皇权大一统思想?

第二部分: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

教学目的:

①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性作品;

②结合实例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精神和具体经验。

内容结构:

①中国古代园林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类。

②私家园林以苏州为最盛,设计以中国山水画为蓝本,追求细腻曲折丰富的变化,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

③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经验。明代计成《园冶》一书对园林选址、布局、叠山、选石、因借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教学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精神。

教学过程: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一、导入:你们游览过哪些园林?去过苏州园林吗?

二、新课:

我国远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利用自然山水或者摹仿自然山水作为园林造景的主题,这比西方18世纪兴起的英国“风景式”园林大约要早两千多年。著名的圆明园,它的一百余个景区之中约半数是自成一体的小园林,因此而被西方人誉之为“万园之园”“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过去的造园匠师们口授心传,多少都接受一些诗画方面的陶冶,而著名的造园家如计成、张南垣父子、戈裕良等更是精于此道。

历来的文人画家也多有直接参与园林规划设计的,其中如唐代的王维、白居易,宋代的赵佶、司马光,元代的倪元镇,清初的石涛、李渔等人,为了渲染园林的诗的情调,常常借助于各种音响效果。寄畅园“八音涧”、谐趣园“清琴峡”的流水丁冬,沧浪亭“听橹楼”的欸乃桨声,乃至风动竹篁有如碎玉倾洒、松涛之若天籁清音,都能以“音”入景。曹雪芹笔下的潇湘馆,那“凰尾森森、龙吟细细”更是绘声绘色,点出园林浓郁的诗情画意。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播放课件:读图认识感知江南水乡——苏州及园林。

1、师:如诗如画的苏州园林是如何体现出她的巨大艺术魅力的呢?

讨论,指名说说,师板书:“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园林艺术的构成:

a、自然环境的山形水势,包括人工叠山和开凿的泉流湖水;

b、建筑物及其特殊的人文内涵;

c、园林内的树木花卉;

d、园外大环境的景观、氛围。中国造园艺术是多方面因素的配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讨论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有何差异。

皇家园林代表作有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和北海。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为造园的鼎盛时期。皇家园林布局以江南园林为参照,并以神话传说的东海三神山进行设计、构思,以其博大恢宏的总体气象和宫殿群的特殊政治意义形成自己的特色。北京皇家园林在近世曾遭受外国侵略者的严重破坏与抢掠。

三、总结: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园林艺术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一部分渗透了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它取法自然,高于自然,融建筑美和自然美为一体。

四、拓展:

了解更多关于园林的文章和图片。

第四课天上人间——壁画

第一部分幽冥世界的奢华──墓室壁画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样式之一的壁画在体现社会功能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了解古代壁画发展盛期汉唐时代壁画作品的特点、代表性作品的题材、艺术成就。

3、了解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作用、制作特点及艺术价值。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与俑类随葬品在性质、内容上的相互联系。

4、唐代章怀太子等墓壁画对当时政治生活的表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讲清中国画在其历史发展中,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产生过的多种绘画样式,建立大中国画的观念。

2、墓室壁画与同时期宗教壁画具有同步发展的特点相互参照、比较。

3、中国现代壁画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制作方法上有很大发展,可以作为教学的参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展开鉴赏:

提问:什么是壁画?讲述中国壁画的地位。

2、汉代墓室壁画:

(1)分布:

(2)内容:

(3)欣赏代表性墓室壁画。

3、南北朝时期墓室壁画:

(1)概述:

(2)具体赏析墓壁画。

(3)学生讨论比较墓壁画与汉代墓室壁画在画法和表现技巧的异同。

4、鉴赏区别画像石、画像砖

(1)画像石:中国汉代的石刻画。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石阙等墓葬建筑的建造与装饰。它产生于西汉,盛于东汉故又称汉画像石。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陕西。

画像石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6类:

①庄园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

②体现墓主人仕宦身份、经历的礼仪与象征物。有数量众多的车骑出行、射猎、谒见、属吏、武库、收租、讲学、建筑等画面。

③墓主生活。有以人、物数量多为特点的燕居、宴饮、宾客、庖厨、乐舞、百戏、博弈等画面。

④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像。

⑤神话故事、祥瑞物象与天象图。

⑥各种以植物为母题的花纹和图案。

画像石内容因地而异。如山东为历史故事、战争、刑徒,河南为天象、杂技、斗兽、收租,陕西为农作、祥瑞物象、云气蔓草,江苏为纺织、犁耕,四川为宴饮、伏羲、女娲等。

画像石艺术风格是构图方式、造型特点、雕刻技法统一的体现。主要的构图方式遵从了传统法则,即以平面的散点和分层方式布局,形象按上下层次、左右关系获得在空间中的位置,没有提供向纵深延伸的暗示。另一部分作品──典型的如庄园、收租、宴饮、乐舞等有了依据直观感受构成画面的迹象,描绘了高视点俯瞰下的景物,形象有序地向上方发展,上下间距表示了远近关系。建筑和坐榻、等用具的透视造型,也辅助性地制造出空间深度。

(2)画像砖:中国古代用于墓室建筑的砖刻绘画。画像砖作为一种具有装饰意义的建筑构件,一般认为始于战国晚期,盛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流行,且取得很高的成就。

题材与内容——作为一种艺术体裁,画像砖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其题材内容广泛地表现了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风俗、民情及生产劳动等。画像砖与画像石在题材内容方面具有共同性,反映了同一时代艺术在题材上的一致性。

教师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再指名说说。

画像石是汉代厚葬习俗的产物。统治阶级提倡孝廉,使厚葬成为与仕途升浮相关的社会行为。与此同时,死后灵魂升天的希冀在战国木椁墓向汉代砖石墓演变之后,更多赋予墓室以象征意义,即墓室是墓主生前环境的缩影。功利目的与“死即再生”的观念吻合,不仅导致画像石在墓中的数量渐多,而且规定了画像石的功能通过它们在墓中的位置体现出来。

三、学生观看课件,欣赏代表作品。

四、分组讨论:

欣赏古代壁画有何感受和体会?

五、课堂小结:

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与俑类随葬品在性质、内容上的相互联系。

六、布置课外思考:

墓壁画怎么表现当时政治生活的?

第二部分天地之间──宗教壁画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2、通过典型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讲清楚佛教石窟寺壁画各种题材,如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故事、供养人、藻井图案等在石窟寺内的布局、相互关系,体现的宗教意义。

2、宗教美术中,佛教美术居于主导地位,道教美术作品比较少,在表现形式上受佛教美术的影响,而道教、儒教思想和一些美术表现手法也对佛教美术产生影响,在后期的发展中出现“三教合一”的造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世界上有哪些宗教?你在哪见到有宗教雕塑?

二、新课:

1、欣赏敦煌249窟狩猎图

249窟的狩猎图描写了山林间各种不同的动物──鹿、羊、狼、猴、犀、虎、野猪,表现手法简练,有的只用一两种色傅染,有的还只是单色的线描,用笔虽少,并不影响充分表现物象的效果。画家善于描写出各种动物的真实情态,使它们活跃地出现在壁上。画家还在外来佛教题材里,渗入了本土的神话与传说;在外来的样式里,渐渐换上了自己所塑造的符合于群众审美观点的形象;在题材的处理上,也显示了民族性和独创性。

在绘画技法上,画家汲取了外来的强调表现对象体积感的晕染方法,而把这种方法紧密地与传统的能明确生动地表现对象形态的线条结合起来,加强了绘画的表现力。同时,画家适应群众爱好与社会思想的发展,不断地丰富了壁画的题材、创造了新的形式。佛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降生为净饭王子后的一生事迹)是敦煌早期石窟中最常见的绘画题材。早期的本生故事采取单幅构图,表现故事中的一两个场面,佛本生故事画都是以慷慨牺牲,舍己救人为主题。除了本生故事、佛传故事以外,还有许多种表现佛经经义与故事的壁画,那些画总称为经变。在魏隋之际就出现了少数的法华变与维摩变,到唐代巨大构图的经变成为壁画的主要部分,本生故事与佛传故事这时不过只是大幅经变的附属部分了。

在经变中最常见的是净土变。净土变很注意利用图画描绘极乐世界,藉以引起信徒向往的热忱。这想象的极乐世界是以现实作借鉴的,以当时人间认为美的东西组成幻觉中的净土。这里不但有楼台伎乐,水树花鸟,琉璃钵饭,百味馨香,而且这冬夏不分、有飞天散花的世界被描述成:“极乐国中无昼夜,花开花合辨朝昏。”“化生童子舞金田,鼓瑟箫韶半在天。”因此净土变中除了佛、菩萨,画面表现了极其壮丽的楼台亭榭,在画面上部有飞天散花,前有杂鸟莲池以及奏乐跳舞的仙女。这些净土变相,运用来自生活的想象创造了欢乐的景象,透过那些美丽物象的表现,曲折地反映了对于现实物质生活的赞美与愿望。

2、赏析永乐宫三清殿壁画(李松)

1952年在山西芮城永乐宫元代壁画的发现,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全真道教三大祖庭之一的永乐宫,其建筑、壁画、雕塑,作为设计构思的统一体,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就是要确立全真教在道教神仙体系中的正统地位,以此来巩固已在元代社会成为显贵的全真教派后期掌教人的社会地位。

朝元图规模宏伟,气象庄严,将近三百身超过真人身高的群像组合动静相参,疏密有致,在变化中达到高度统一和谐,是交响乐、颂诗性质的巨构,特别能够体现传统壁画艺术吴道子传派“以气胜”的特色。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再指名说说。

《朝元图》中的八位主像,有更多的超凡入圣的理想化成分,不仅仅是表现于面相和华贵无比的服饰、坐具、华盖、供具上,更重要的是在群像组合间形成的众星捧月氛围中所突出的一派王者气象。三清殿《朝元图》是一个整体布局完整的宏伟巨构,但各壁的绘画技巧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艺术水平最高的是西部诸天众。八个主像之中也以绘于北壁西部的勾陈最为成功。八主像皆能表现出帝王之尊,而勾陈一像微微下视的眼神中更流露出帝王之威。其部众的组合,有内在的呼应顾盼关系,在程式化手法中注意到人物一定的性格表现,包括手的男女老少形态差别和动作表情。勾陈前方的传经法师一组和后边的南斗六星等眼神都向勾陈方向凝注,表现出对奏事者和勾陈反应的注意。勾陈左右的玉女和金母身侧的玉女都是《朝元图》中最美的女性形象。

三、小结

佛教石窟寺壁画各种题材,如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故事、供养人、藻井图案等在石窟寺内的布局、相互关系和艺术特色。

四、布置课外思考:

第五课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

第一部分: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学过程: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一、导入:

唐三彩属于什么?兵马俑你了解多少?

二、新课:

1、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重大发现?

欣赏视频:三星堆

2、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兵马俑有什么样的特点?

3、引导学生比较霍去病墓石刻群,指名鉴赏。

简介:

唐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北的梁山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墓石刻——唐18陵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其题材和雕刻手法均大大超过了以前的陵墓石刻,既有圆雕,也有浮雕和线雕。有唐太宗生前所乘的6匹战马的浮雕──昭陵六骏。

自乾陵以后,石刻群的组合基本固定,按性质不同,可分6类:①狮子;②石人石马和马夫;③翼兽和北门六马;④“蕃酋”像;⑤华表;⑥碑石、无字碑和述圣记碑。

4、欣赏汉、唐俑。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釉陶器。胎料多为白色瓷土,先以1150℃左右的温度素烧,施釉后再以900℃烧成。创始于初唐,繁荣在盛唐。为丧葬明器,其流行同厚葬之风有关。

你最喜欢哪件作品?

(重点)击鼓说唱俑——东汉时期,陶俑继续流行于中原和关中一带,造型较西汉时期更为生动。洛阳东汉墓中多出土各种庖厨、侍仆和乐舞百戏俑,特别是乐舞百戏俑,形体较小,但是姿态传神,舞姿优美,是生动的古代雕塑艺术精品。形象极为生动。

总结: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

三、布置课外思考: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它们和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

第二部分:妙相庄严──宗教雕塑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宗教雕塑的代表性作品及艺术成就,包括石窟寺雕塑和寺观雕塑。

2、认识宗教雕塑的丰富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可以继承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石窟寺艺术是建筑、雕塑、壁画的综合体,历朝修建的石窟寺艺术遗存,反映了中国美术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史价值。

2、寺观雕塑有泥塑、木雕、夹等多种材质,以泥塑居多,泥塑的装銮对作品的艺术表现效果有重要作用。

3、宗教雕塑作品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类型人物为参照,加以理想化,创造了很多富有生命力的宗教雕塑作品。启发学生将宗教美术中的迷信成分与成功的艺术创造区分开来。

教学过程: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一、导入:世界上有哪些宗教?你在哪见到有宗教雕塑?

二、新课:

1、讨论了解佛教各种形象

菩萨——是仅次于佛的佛教形象,能够自觉与觉他,而尚未达到修行的最高果位,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也是菩萨形象。在佛经中常提到的菩萨有弥勒、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等。北魏早期菩萨形象是男性的,面相丰满,眼大而凸,眉长而平。鼻梁高隆与额际齐平,耳长垂肩,头戴宝冠,与同时代佛造像造型特征接近。唐代以后,菩萨日益女性化。面相圆浑,眉弯而长,细目,着宝冠或高发髻,具有少女或少妇的面相特征,常表现出一种温柔娇羞的神态。大足心神车窟的一组宋代菩萨形象,面容婉丽,戴珠光宝气的花冠,是一种世俗贵妇人的形象。观音即观世音菩萨,唐代避太宗李世民之讳,改称观音。

2、石窟艺术作为佛教教义的形象体现,其造型和布局有着一定的规范性。(由学生欣赏作品,教师提问,简单了解造型和布局)20窟大佛造像表现了早期佛造像的特点。

A、形体大小:主像最大,以职位的大小排列。

B、造像配置布局:一铺多尊、横(婆莎世界的释迦摩尼,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竖三世佛(过去世的燃灯佛,现在世的释迦摩尼,未来世的弥勒佛)五尊佛(东西南北中)。

C、相貌与姿态:(在人像的基础上为了突出佛性,32大人相,80种随形好)。

D、形象的象征性:莲花(代表超脱尘世,纯洁高雅;身后火焰纹的头光和背光:象征佛光普照,神圣无比;还有身姿,手势等都有象征性)。

E、上色:在形体的基础上,用色彩进一步的刻画形象。

3、小结: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总之,佛教雕塑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雕塑水平,云岗石窟建造的较早,其特点具有踺陀罗佛教艺术特点,北魏迁都以后,其作品具有“瘦骨清像”的优美风格,如北魏龙门石窟的作品,还有麦积山石窟,到了隋唐,佛教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物的造型开始人性化和世俗化,如莫高窟和龙门奉先寺作品,所以唐朝有“菩萨象宫娃”的美誉。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再指名说说:

石窟寺艺术是建筑、雕塑、壁画的综合体,历朝修建的石窟寺艺术遗存,反映了中国美术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史价值。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各类的佛像,本是佛教徒崇敬礼拜的对象。塑造这些佛像,本是为了宣扬佛教教义,便于佛教徒的宗教修行实践。但是,无须违言,这些佛像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成就,是人们群众智慧的体现,这其中凝聚着人们理想和幻想。对于这些艺术作品的保护和研究,正日益授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

三、小结:

中国古代宗教雕塑的代表性作品及艺术成就,包括石窟寺雕塑和寺观雕塑。

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第一部分传神写照——人物画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优良传统和部分代表性作品。

2、了解宋代以来肖像画的理论精华。

3、了解当代人物画的发展。

内容结构:

文献记载的肖像画理论和创作实践。

古代人物画的不同样式举例:历史故事画(如《步辇图》),肖像画中的行乐图(如《幽篁坐啸图》)和标准像。

默记默画的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形象塑造。

重点和难点:

结合作品讲授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两个学生到讲台演示人物画的常用创作手段——面对面写生。揭示今天的课题传神写照——人物画。

体验过程

回想刚才的一幕,让学生讨论如果让你来画这位同学,你会如何去表现?

老师:讲述郭子仪如何明白唐代两位著名画家的水平高低的故事,引出人物画的灵魂——传神写照

二、鉴赏过程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1、通过多媒体,师生共同鉴赏古代人物画作品:(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唐·阎立本《步辇图》历史故事画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这幅画描写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远道前来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禄东赞时的情景。李世民坐在宫女们抬着的步辇之上,他穿的是平常的装束,但眉宇间很有神采。禄东赞身穿团花衣,立于一名朱衣执笏引班的官员之后,神情恭谨而机警。不画背景,以人物身躯的大小标示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这是早期人物画所常用的表现手法。

唐·阎立本《古帝王图卷》历史故事画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表现的是自汉至隋十三个帝王: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蜀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图卷以每一位帝王及男女侍从为一组,每位帝王的上角都有墨笔楷书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等。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全方面进行鉴赏,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特点。)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默画典范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反映了五代时期人物画创作所达到的成就。它以连环图画形式表现了五个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情节,以展现夜宴活动的丰富内容,即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画中主要人物有十余人,反复出现于五个情节之中,合共46人次。其中多数是见于记载的真实人物,即韩熙载与他的宾客太常博士陈雍、门生舒雅、紫微朱铣、状元朗粲、和尚德明、教坊副使李家明及其妹、女伎王屋山等。图中成功地表现了韩熙载的形象,不但画出了他的外形特征,而且比较深入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特殊心理状态。韩熙载是南唐政权中比较有政治见识的,但由于他来自北方,言行又不守名检,受到朝廷的猜忌和权臣的排挤,不得不借放纵行径以示消沉,以图自保。画中韩熙载有志不得伸,抑郁苦闷的情绪由于夜宴欢乐气氛的反衬而得到深化与加强。画中的其余人物则主要是围绕五个不同的情节,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和人物之间的呼应、联系,表达其精神状态和统一的环境气氛。其中以起首的“听乐”和第四段“清吹”表现得最好。

(通过鉴赏此幅作品让学生理解古代人物画理论精华,宋苏轼的“得其人之天”,南宋陈郁“写形不难,写心惟难。”)

鉴赏其它样式的人物画作品:

行乐图——清·禹之鼎《幽篁坐啸图》

标准像——明清肖像画(让学生体验不同样式人物画作品的各自特点)

三、拓展练习

选择不同的画比较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第二部分咫尺千里——山水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准确的审美观。

2、情感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将教材内容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重点:赏析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风貌,同时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难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活动等。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山水画挂图布置教室环境,设计多媒体课件。

2、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推选出小组长。

布置预习:

1、熟悉课文内容。

2、收集一些与山水画有关的诗与画。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3-4分钟)

1、由学生背诗,强调中国画常把诗与画相结合,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更注重这重情景交融的意竟。

2、切入课题《中国古代山水画》(板书课题)

(二)欣赏(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7-8分钟)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1、电脑平台边放音乐边放映欣赏图片,这些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都作了简单介绍,让学生的视听觉充分地感受美,欣赏美

2、屏幕显示图片: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介绍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已作为人物画的陪衬出现了。

3、屏幕显示图片:隋展子虔《游春图》

——此画是我国目前发现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画,展示早期山水画的基本风貌即青绿法,标志山水画已独立成画科。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4、屏幕显示图片五代董源《潇湘图》(水墨代表作)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青绿代表作)

——比较俩幅作品在技法上的不同,(实物投影仪演示笔法上的几种皴法)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技法娴熟,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把中国的山水画推向了高峰。

5、屏幕显示图片:明戴进《风雨归舟图》清石涛《淮扬洁秋图》

——结合时代背景,介绍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强调此时山水画已发展成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

6、欣赏小结:归纳板书

1-魏晋时期萌芽

2-隋代时期独立

3-唐宋时期高峰

4-元明清时期主流

(三)重点欣赏(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画作品)(10-15分钟)

1、通过设疑讨论解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来完成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刚才的浏览欣赏相信同学对我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受,从大家的表情我可以感受到此时你们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很想再进一步去理解山水画的内涵。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欣赏几幅较典型的山水画作品:

2、电脑平台显示图片: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元代倪赞《六君子图》。

3、抢答题:小组讨论抢答

(1)这三幅画在选材和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2)这三幅画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提示意境概念)

(3)你比较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4、重点欣赏小结: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刚才的回答都很精彩,大家不但能很仔细的观察画面,而且还能深入画的内涵,讲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主观感受。这段时期的山水画确实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你看从北宋的无我之境到南宋的诗画结合,再到元代的有我之境,意义深远。欣赏这些绘画作品确实让人回味无穷。

下面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欣赏我们家乡的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局部

(四)小组比赛(10-15分钟)

1、展示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及提示要点。

2、小组成员根据提示共同欣赏讨论,小组长执笔记录,教师巡堂组织并指导。

教师总评

(五)课后总结与反馈

第三部分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1个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 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 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 刻。 a、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b、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 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 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

浅论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

浅论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 普通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随之步入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资源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和以往的教学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不仅表现在课本内容的编排上,更多的体现在教学的形式将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创新教学将粉墨登场。 高中美术鉴赏课是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因为优秀的美术作品是时代精神的文化结晶,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关系到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所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真正起到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美术鉴赏意义深远。美术鉴赏是用运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模块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语言和鉴赏方法,了解美术学科各科的各个门类,

通过鉴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作为面向全体学生,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人文修养的提高是其问题所在,因此,美术鉴赏的模块教学是高中美术整套教材的基础和重心。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呢?我认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潮流,使创新教育在美术课中得以充分体现。 第一、创设课堂氛围,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教师,如果失去了让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那在新课程已步入课堂的今天是不合格的。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质量也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教授美术鉴赏我有这样的体会: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情,有了好的心情就会使课堂变得活跃,必然就会让学生积极的思考,师生之间的配合与互动油然而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如上教学效果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首先要动脑筋使得每一节课都会让学生感到有新意。只要能做到画面上有一个闪光点就是一幅好的绘画作品。所以,努力使每一节课都

七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川教版

第一课认识WPS文字处理软件 【教学设计思想】: 在初一年级中,已经学习了《用计算机写作》(写字板),同学们已经树立起了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这一节再来学习另一种文字处理软件——WPS。在学习WPS软件时,应该让学生对WPS有整体的认识,树立学生热爱国产软件的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WPS软件的启动、退出及窗口的组成。 (2)了解WPS中的菜单的简单使用。 2、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启动、退出WPS的技能 (2)培养学生使用WPS进行文字排版技能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的兴趣 (2)提高学生对国产软件的热爱之情,树立爱国之心 【教学重点】: (1)WPS的启动、退出(2)WPS窗口的组成 【教学难点】: WPS的菜单及快捷工具的使用 【教材及学生分析】: 在初一年级中,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文字处理软件,比如写字板,具有了文字处理的相关概念。而WPS作为一种国产文字处理软件,更应该让学生掌握。所以这节课要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同时树立热爱国产软件的信心。 【教学媒体】: 教学文档、WPS软件、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内容及教法设计】: 老师以引导、提示为主,层层深入,讲述WPS软件相关知识、启动、退出。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用WPS写作 【教学设计思想】: 在上一课,已经学习了WPS的启动和退出,对WPS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在用WPS 进行写作时,还有很多的细节知识还有待进一歩学习。所以在这一节中,就来学习WPS中文字的录入、编辑、排版操作。在学习这一节知识时,有的知识学生比较熟悉,就略讲,重点在学生感到陌生的地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WPS软件中文字的录入、编辑 (2)掌握WPS中文档的排版操作 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熟练地输入文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文字排版的技能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的学习习惯 (2)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1)WPS软件中文字的录入、编辑 (2)WPS中文档的排版操作 【教学难点】: WPS中文档的排版操作 【教材及学生分析】: 在第一节中,已经学习了WPS的启动、退出等相关知识,但学生对WPS中的许多知识还不了解。这一节的内容比较繁琐,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学起来也许没有问题,但对于较差的学生,也许就很吃力。所以,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关的内容作为重点讲授,甚至还可将此节内容分作两节课来讲解。 【教学媒体】: 教学文档、WPS软件、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内容及教法设计】: 老师以引导、提示为主,层层深入,讲、练相结合。讲述WPS中文字的录入、编辑、排版。 【教学过程设计】:

2019-2020年高中美术鉴赏1.2图像与眼睛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中美术鉴赏1.2图像与眼睛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图像)以及根据图像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意象,抽象) 掌握这三类图像类型的特征,理解三种类型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角度和方法 二:重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学习对意象和抽象作品的欣赏,打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难点:如何了解抽象的艺术语言 根据美术作品的图像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 从形象入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两幅图片,罗中立的《父亲》和毕加索的自画像《我是一个魔术师》。提问:同样是两幅中年男子的画像,观察它们,这两幅画给人的感受是一样的吗?学生:不一样 教师:(请学生说说两幅画的区别在哪里?)有人说,一幅画画的跟真的一样,就是好画,也有人说,看不懂的才是艺术,其实,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说法呢,其原因就在于每幅画其反映的客观物象是不同的,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将美术作品大致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 二)展开 1.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图像的构成要素,包括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构图,肌理。(主要介绍一下肌理,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 2.介绍具象美术:课件展示图片《写生珍禽图》,安格尔的《贵妇人像》,并给学生展示细节部分;中国写实油画和水彩画作品,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感受具象美术的特点。提问学生具象美术作品的定义(见课件和书本)

3.根据定义可以得出,具象美术作品和现实看到的情形基本一样,那为什么照片,摄影技术没有取代绘画呢?以罗中立的《父亲》说说。(画面给人以动人心魄的震慑力,他古铜色的脸,艰辛的岁月耕耘出的一条条车辙似的皱纹,粗糙的双手,缺了牙的嘴,手中破旧的茶碗……这些形象已经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民,正是他们的辛勤,才换来了中国世世代代的儿女。) 4.意象美术作品定义:意象美术作品不拘泥于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美术家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渗透所占的成分要多一些,美术家往往采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手法。作品中常常有象征和讽刺的意义。 中国传统写意画都是意象美术作品。课件展示梁楷《李白行吟图》和朱耷《安晚贴》(朱耷作品中白眼向人的特点) 夏加尔《生日》(生日的喜悦和亲密的感情),王冕《墨梅图》和郑板桥的《竹子》(作者的气节) 5.抽象美术作品中的图像不能对应于客观事物,它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美术家的主观世界。 抽象美术作品一定没有具体的形,只有点,线,面,色彩等独立要素。 不管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绘画,都经历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从刚开始的追求细致入微开始分别走向了抽象艺术和写意画的道路,但两者追求的,都不再是完美的呈现事物现实的样子,而是追求事物所蕴含的意味,或是称之为神韵。 课件展示蒙德里安《红黄蓝灰构成》。康定斯基的即兴作品。 中国书法也是抽象艺术,因为没有可参照的对象,不存在像不像的问题,在欣赏这类美术作品时,要注意的是纯粹形式方面的问题,如点画的轻重,结体的疏密,线条的快慢节奏等。 三)总结 具象美术———具体而精确的再现,逼真,写实 意象美术———画家主观情感成分较多 抽象美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没有具体的形。 以树为例,观察提炼的过程。(形的变化) 四)课件出示各种作品图片,请学生说说分别是哪一类美术作品 五)结束:从具象,意象到抽象美术作品,画面中画家的主观情绪越来越多,而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理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2、什么是美术鉴赏?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通过对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三幅国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质的鉴赏活动。那么美术作品有哪些类型呢?这就涉及到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问题。教师活动:(1)、分别展示天安门的图片、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2)、提出问题:A、看到天安门我们联想到什么?(提示:造型的、历史的、情感的)B、《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提示:画种、服装、国家、贫富、)C、《奔马》《太白行吟图》《根扎南国》都是中国画吗?(3)、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全套教案含教学反思(精品推荐看)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建筑或是艺术作品? 可见,艺术美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学会鉴赏身边的艺术作品。 (二)、讲授新课 1、美术鉴赏的概念 2、美术的分类 播放幻灯片同学们请你们研究以下的作品,从美术分类的角度,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种类型?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按照其他角度又能如何划分? 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六大类 3、鉴赏美术作品的步骤 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体验、想象和评价 a.下面以《捣练图》和《拾穗》为例,相同题材对比分析欣赏这两幅作品前提:题材相同,同是描绘妇女劳动的场面,

分组: 第一组:从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第二组:从作品的艺术形式入手,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请同学们表述讨论结果: 形式上对比分析: 《捣练图》:中国传统绘画,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长卷,展现宫中妇女的完整的捣练劳动过程,具有连环画性质,人物造型工细,线条劲键,用色富丽华贵,明确传达盛唐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拾穗》油画83.5厘米*111厘米画面质朴真诚,人物造型结实,展现真实的生活气息。 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 《捣练图》:作者张萱,圣唐时期著名人物画家,宫廷画师所画人物雍容华贵,丰颊肥体,突破了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烈女”“孝子”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拾穗》:作者米勒(法国)站在同情农村贫穷妇女的立场上暗示阶级对立,歌颂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 总结:两幅作品国度不同,形式不同,两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不同。 b.《黄山日出》这幅摄影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绘画作品的意境是否相同?摄影的工具是否最重要的? 教师引导: 第一,摄影属于美术的范畴,摄影的意境和绘画的意境有共同的追求。 第二,摄影和绘画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摄影所受时间、空间、工具的限制比较大,比较多的反映现实社会。绘画相对来说限制较小,画家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形式可以更加自由。 第三,摄影工具非常重要,但作品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她和绘画作品一样,最终是要和观众进行交流。 结论: 1,美术作品最直接的反映是视觉形象。艺术家总是通过视觉形象与欣赏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交流的内容则是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和世界观、艺术观等等。 2,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家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宗教、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多样化鉴赏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多样化鉴赏 发表时间:2011-08-22T10:00:51.467Z 来源:《素质教育(教师教育)》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张景洲[导读]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很多的教学方法都应大胆尝试。 张景洲 摘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整个高中课程领域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美术鉴赏过程中,鉴赏者是主体,没有学生的主体行为,仅靠教师的讲授,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鉴赏活动。 关键词:美术鉴赏、新课程、体验、多媒体、美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评价,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可以看出美术鉴赏教学不仅仅是将艺术大师的杰作展示给学生看,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学习让学生自己具有独立思考、评价、反思作品的能力。并在鉴赏之后运用已有的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独立创作。目前美术鉴赏课的现况: 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过去的教学过多完全忘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只是让学生记住我们教学规定的作品的理论评价,用固定的美术欣赏方法去欣赏,学生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美术课同其他的应试学科一样死气沉沉,没有想象,没有创造。有时为了活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教师就大讲特讲美术方面的细节,如某个画家的风流韵事,或某幅作品的拍卖价格风暴,或就是他所经历的人与事,学生听得倒是颇有味道,一笑而过,待教师再回到正题上时,才发觉已经离题千里。在高中的美术鉴赏课上,光是谈画面讲故事是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那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天地,美术鉴赏课自然成了高中生的“休息课”了,再次,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媒体众多的社会里,课本上的图片知识内容已不再新鲜且缺少生动性,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即使教师企图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被提问的学生也只是照着书本干巴巴地念上两句而已。从深层次看,是我们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现实情况,本人结合自己的美术教学工作,做了一些尝试探索。 一、主持人式美术鉴赏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很多的教学方法都应大胆尝试。在一堂美术鉴赏课上,我要讲述中国古代的陶器与瓷器。由于很多同学来自农村,家里还保存有陶制的“缸”“瓮”我请每个同学讲解对这种陶器的特点,如颜色,质地及原料构成。当把每个同学的描述归纳在一起后,恰恰就是课文中对陶器定义的描述。同时,我也借助网络,整理了很多有关陶器的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全班同学。在我与同学们的共同讲解下,我和学生们知道了很多从课本上不能了解的东西: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陶器可区分为细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无釉或有釉。课后,我综合了学生对这堂课的看法,这些看法对我进行节目主持人式的教学的构思是大有裨益的:学生表示喜欢主持人式的教师,“这样可以让课堂变得更为轻松”,“主持人一定不乏幽默感,讲起课来肯定有趣,决不会让人恹恹欲睡”,“这样的老师更富有魅力,课堂内容也鲜活多彩”,极少数同学则认为那样课堂可能会失控;学生表示很乐意接受课堂上进行比赛这种教学形式,他们对老师展示的大量图片也很感兴趣。学生普遍认为更多的图片和课外知识能使他们视野更为宽阔,优秀的课件能使他们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习的积极性。经过实践,我发现做一位主持人式的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教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用启发、鼓励的方法,活泼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积极培育竞争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课本,并尽自己所能去开拓学生的视野。 二、实践中式鉴赏 在美术鉴赏课中一般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探讨和理解,教学手段主要是看图片,然后就是你说我说,手段的单一性不仅令学生感到乏味,教师也觉得疲惫,学过的东西很快忘记,常言道“动口不如动手”,我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和可能的尝试,着重感受、体验和兴趣培养。教师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应具有较大的宽容性,比如:在讲授完我国民间剪纸时,可要求学生根据所讲内容自己折剪,即让学生动手“剪一剪”,几分钟后通过实物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并与众人分享。这类作业要求在设计时目标明确,作业便于完成,作画工具简单,这样的教学活动效果良好,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通过实物投影被展示出来时,都喜滋滋的,每位同学都有成就感。 三、多媒体网络式鉴赏 现在的教学基本上都通过多媒体来完成,而美术鉴赏教学更加离不开多媒体的应用。不仅教师喜欢上网收集教学资料,现代的学生也喜欢上网,并成为一种现代的学习方法。高中生在小城镇里也很难见到画展、雕塑展等。但网络却能给学生打开一扇无所不能的窗,不论是画家、作品、背景、还有各种画派、画种等等,应有尽有,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网络欣赏作业,可以对作品进行巩固、拓展延伸。在鉴赏外国美术作品时,学生往往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以及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理解起来十分困难,这时网络就成了很好的帮手。比如:在教学欣赏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这一作品时,我们让学生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输入作者的名字“德拉克罗瓦”,这样就可以查到大量与作者相关的文字资料和更多的作品。学生不但体会了《自由引导人民》这一作品,还了解了作品的背景,表达19世纪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突出了个性和情感的价值,而且对画家和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学生而教,据学情而教,做到每课有反思,让我们倾听学生的声音,作为学生的美术学习与身心发展的促进者,帮助每位同学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马克思语),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的情感和态度。 作者单位: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

五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的软件_川教版

第一课计算机的软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什么是软件,计算机为什么必须用软件? 2、软件基本分类(建议分两类即可) 3、为什么要用正版软件(什么是共享免费软件) 4、光盘使用常识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使用正版软件的意识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软件 三、教学难点: 为什么要使用正版软件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从外观上看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设备组成,但有了这些设备,计算机就有了我们想要的功能了吗?我们来看一个演示 (准备两台配置相同的电脑,其中一台装入一种软件(以金山打字通为例,也可用其它软件),另一台不装。) 教师演示:两台计算机中一台可以使用金山打字通,而另一台不能。 提问:为什么两台完全一样的电脑,其中一台能使用金山打字通,而另一台不能?(需要安装软件)。今天,我来就来认识认识计算机的软件。 引入课题——《计算机的软件》 2、计算机为什么要用软件 从上面的例子,同学们可以体会到,要让计算机正常工作,就需要为计算机安装软件,那么软件是什么呢?计算机为什么需要安装软件呢?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 小游戏: 你能说说下面事物中什么和计算机硬件类似,什么和计算机软件类似吗?用线连一连。

二、软件的基本分类 1、出示Windows启动时图案,提问:你见过这样图案吗?你知道这是什么软件吗?你知道这个软件的作用吗?请阅读课文“操作系统”小节后回答。 你知道Windows操作系统先后有哪些“兄弟姐妹”吗?请在互联网上寻找答案。(探究活动4小题教师引导学生在搜索引擎中查询) 2、探究活动:(探究活动1、2小题) A、上网查一查,下面的软件有什么用途?WinRAR、ACDSee、金山词霸 B、上网查一查,如果我们希望电脑具有下列功能,可以使用什么软件?打字练习、听MP3音乐、制作幻灯片 想一想: A、这些软件的作用和操作系统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把这些软件叫做什么软件?阅读“应用软件”一小节 B、通过以上活动,我知道了:如果想让计算机做更多的事,就需要为计算机_________。 三、使用正版软件 1、阅读课文第三小节“大家都来使用正版软件”,说说判断一个软件是否是正版软件的依据是什么。 2、在小组内讨论下面行为是否正确。(探究活动3小题) A、小明从软件专卖店购买了一套正版软件。 B、小明把这套正版软件借给几个同学使用。 C、小明把自己的正版软件复制了几份软件,刻录成光盘送给同学们。 *3、在全班讨论(延伸): A、小明把自己购买的软件复制了一份用于防止软盘损坏。 A、共享软件和免费软件是否是正版软件。 B、在网上下载的软件是否是正版软件。 (关于学校使用软件的问题可参考《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因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国家机关执行公务等非商业性目的的需要对软件进行少量的复制,可以不经软件著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的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但使用时应当说明该软件的名称、开发者,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依本条例所享有的其他各项权利。该复制品使用完毕后应当妥善保管、收回或者销毁,不得用于其他目的或者向他人提供。) 4、光盘使用小常识 A、看看图1-3、图1-4、图1-5、图1-6,说说图中是怎样保护光盘的。 B、你还有什么保护光盘的好办法。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1

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 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 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 ”,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 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 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 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 a 、建筑艺术:是以建筑的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造型艺术。 b 、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可雕、可 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 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如石膏像、木雕等。) c 、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d 、工艺美术:也叫实用美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如陶瓷、刺绣、编织等) 3、 用“眼高手低”引入美术鉴赏的重要性。(结合学生观展等进行讲解) 4、 让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结合课文图例说出作品的年代..、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 第一幅:《放牧》.... 艺术形式:雕刻岩画:岩石,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着,作为 劳动工具,作为日常用品,也所为生的和死的住所。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画布,先民们在岩 石上刻划和涂绘,来描绘人类的自身生活, 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

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版本:湘美版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模块:《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4课《人间生活》(中国部分) 教材内容: 结合上节美术课《心灵的慰藉》的教学使得学生懂得了佛教艺术在中国真正的盛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阶段盛行的原因是因为战乱—“五胡乱华”。人在面临巨大的灾难面前非常容易信仰宗教,因为佛教所提出的“无常”观念去领悟人生中“苦”的真谛。 追根溯源,本课《人间生活》中大量美术作品对现实生活描绘自然是大时代大环境中的人们生活的安定所导致。生活中的“乐”的场景描绘相较于佛教教义对“苦”的领悟在现今高中生的生活经验中更为容易让他们理解和把握。 本课教学内容通过地下艺术的画像砖、画像石亦或是陶俑对生活场景的描绘,让学生体会到汉朝墓葬艺术中人们希望把生活中的“乐”继续带入到另一个世界;作为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的描绘,在绘画文本上将生活的“乐”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典型为侍女画题材的盛行,代表作《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五代顾闳中描绘韩熙载夜半歌舞狂欢之景的《韩熙载夜宴图》;另有风俗画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二学生基于前几节课对美术作品政治、宗教功能性的了解,从美术作品文化宣化功能的强调到这堂课进入“人间生活”这一主题,单就绘画内容而言,因其接近生活常态学生能够更有体会性;但是对于绘画的形式感而言,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多幅叙事性的绘画文本,多采用长卷形式。学生对于中国所独有的长卷绘画形式的陌生;对于古代文人与学生现今阅读习惯的不同;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从长卷形式的陌生感着手去看世俗的绘画内容,去品古代世俗生活的意趣,去悟长卷的形式构图同绘画内容的散点透视设置的统一。试图一改学生用惯用的西方的焦点透视去地辨认绘画人物的叙事性。我认为后者情况---学生习惯性“看图说话”的方式去“鉴赏”美术作品具有极大的普遍性。这样的习惯使得学生在鉴赏形式感很强的绘画作品时带有极大的困惑乃至存在“失语”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尺幅相仿的白纸长卷等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仕女画及风俗画的代表作及代表画家;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模拟、交流诸多方法,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形式与内容结合创作的。

浅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几点认识 美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美术教育已不再是传统的基础训练和技法传授,而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为主要目的的,使美育进一步升华。在普通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美术鉴赏课是一门必修课程。如何来上好这样一门课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 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各种美术鉴赏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等的能力。 二、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情境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欣赏的积极性,感染学生的欣赏情绪,加深对文化,历史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该创设

出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境,鼓励学生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作品。特别是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多媒体教学中,形、声、色并茂,能完成形象、线条、色彩、质感、空间视觉的直观性的再现。易于营造主体的欣赏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从中品味艺术魅力优秀的艺术作品。这时教师应积极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三、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开展美术鉴赏教学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世纪,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并进入到了社会各个领域,从而极大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毫无疑问,美术教育不可能置身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潮流之外,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在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学生在学习美术鉴赏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主动地收集,筛选,分析,整理图象和相关背景资料,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 四、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要使高中美术鉴赏课真正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在面对教学对象时还需要我们美术教师采用恰到好处的教学方式、方法,实现在教学中学生的转变和进步。由于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过去一直是

(完整版)川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川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 册教案

第一课计算机资源管理

第二课文件和文件夹 一、目的: 1.了解文件、文件名及文件夹的概念; 2.了解计算机中文件的存放方式; 二、重点:文件、文件名、文件夹的概念及文件的存放; 三、难点:文件、文件名及文件夹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新授课,讲练结合,临控教学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我们的生活需要有组织的从事生产和劳动,如校园里的领导是校长,那么同学们就是接受管理的人员;这就好比我们的所学的“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是管理计算机的领导层,但是“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又是怎样管理好计算机里面的信息呢? 通过提问,挖掘学生的想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课前热身 讨论:我们通过电脑来处理文章、表格、声音、图像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在电脑中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组织在一起的呢?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所有的信息都是保存在存储介质上的,并且由“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进行管理。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4、5页的内容。 课件展示文件和文件夹——文件的概念; 明确:文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信息存储的基本单元,是关于某个主题的信息的集合。而这些信息可以是一张图形、一幅图像、一系列数据、一段文字、一段声音、一帧动画等等。 3.教师展示五个文件:“班级规章制度.doc”、“我的学校.doc”、“同一首 歌.wav”、“童话.wav”、“我的照片.bmp”。 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总结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课件展示文件名的组成 班级规章制度. doc 主文件名小圆点扩展名/后辍名 明确:主文件名和扩展名之间用小圆点“.”隔开,给文件命名时,一般是用文件的主题内容作为该文件的主文件名,以便查找和区别文件;文件的扩展名用来表示文件的类型。

(完整)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课全套教.pdf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一课教案.doc什么是美术作品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知识点: 1.美是怎样产生的。 2.什么是美术作品。 3.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重要意义。 为了阐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教材从人们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入手,让学生明确“美”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并且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法则运用于生产、生活乃至艺术创作中,于是就产生了美术作品。并借助各种美术作品阐述其含义,指出美术作品两类范畴:一类作品是在创作的时候就是为了审美的目的而创作的,另一类是指一些生活用品,它们最初只是源于生活的需要,但经过较长时间之后,其功能性被逐渐淡忘,而形式美法则受到关注,它们也属于美术作品的范畴。如教材所列举的青铜器、明代的漆盒等,通过上述问题的讲述,教材最后点出了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1.在我们的生活中美事无处不在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 2.鉴赏美术作品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帮助我们丰富对美的认识,并且认识到形式美的法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审美观念的产生和形式美法则的一般规律,掌握美术作品的含义。 2.培养学生以历史的、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和日常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术作品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美术作品和日常生活。 教具与学具 教具:画册,多媒体,幻灯机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教法运用 本课以图文并重的教学手法,采用观察、欣赏、思考与展示作品等教学策 略,加强师生双边互动。从看、问、讨论、回答等教学活动中逐步引导学生对 知识一步一步地深入了解,通过教师的疏导和归纳,最后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 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美的动西,如:那个花瓶很美; 她穿的衣服很漂亮;他画的画很美;他的字写的很好看。 学生讨论:美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 一、导入新课 11.初步了解美的来源。(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美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产生和形成的 2.美的形式法则包括哪些要素?(展示图片:彩陶鲵鱼纹瓶,楷书“永”,人面鱼纹彩陶盆,“羊”字的演变图,雷纹三足鼎,兽纹鬲) 学生观看讨论:它们体现了那些美的形式法则? 教师引导学生从造型、重点、对称、平衡等形式美的角度去观察图片中的 美。然后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加深学生对形式美的理解。二、观察思 考 1.什么是美术作品?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方法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是一门让学生了解中外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美术发展、开拓学生思维的课程。在教学中,老师如果处理不好,只会累了自己误了学生。那么,美术鉴赏课怎样教授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呢?寻找学生兴趣点,吸引课堂注意力高中美术鉴赏课本中的有些素材,如陶瓷、青铜器这部分内容不是学生所爱,学生感到枯燥、单调,但这部分内容是艺术课必须要学习的。因而老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处理素材,以特殊的形式把学生的兴趣吸引过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多种,如运用故事、绘画、音像、设置疑问等形式。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我们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年龄、成长、所处的环境上判断他们喜欢哪些素材,在每一节课教授时要找到学生所喜欢的素材导入教学中,并从故事、身边发生过的事情讲起,这样可以将学生吸引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立足学生实际,制订合理的教学策略在美术老师所带的年级中,各个班学生的美术素养各不相同,我们老师在制订教学策略、运用教学方法时要立足于不同班学生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学习的深浅度、讲授语言的通俗性上要有所变化,要适合于本班学生的美术素养程度,不能一成不变。分析教学内容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老师对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详细分析,将知识点合理分解,搞清楚本节课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美术素养情况确定本节课独立讲授的和引导学生学习的内容等。老师正确处理各内容间讲解时的过渡。合理设置探究问题,促进师生互动。探究问题的设置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问题,将课本知识消化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探究问题设置上,要根据不同班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来考虑。对于基础差的班级学生,问题设置中最好加入引导性的技法,或者语言通俗些,促进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最终思考探究并获得成功。探究问题的设置,一般要进行两个阶段的探究,第一层次是进行基础性的知识思考探究,第二个层次是深层探究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美术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2)认识美术欣赏的意义、作用及其学习方法。 2、情感目标: 激发、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美术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课型: 概述课、新授课。 教法: 讲解法、引导式教学等。 学法: “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自我介绍。(让我们一起将高中美术进行到底) 2、高中美术课的特点: 小学、初中美术课注重操作,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高中美术课的重点是艺术鉴赏课,提高鉴赏能力。 3、课程安排: 高一:中国美术欣赏 高二:外国美术欣赏 二、展开教学: “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到美术,你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旨在了解学生对美术的了解程度。)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引导出美术的分类: ——按制作方法:绘画、雕塑、建筑、工艺。 ——按作用功能: 纯美术:绘画、雕塑 实用美术:建筑、工艺 美术自身的特点: (1)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可视的艺术形象。 独特的艺术语言: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空间、构图等。 (2)艺术形象的创造借助物质材料的运用。 ①齐白石的虾——生宣纸水墨容易渗透,能产生丰富的笔墨变化。 ②古希腊的雕塑《维纳斯》——洁白无暇的大理石。 ③物质材料——建筑、工艺品、现代工业产品。 (3)由于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不同,中西方美术存在着不同:中国的传统美术,从强调形神兼备,逐渐发展到以抒发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意为主,主要运用以线造型的手法,在绘画中表现色彩和时间、空间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以欧洲为主的西方传统美术,崇尚写实,主要运用以明暗造型的手法,具有欣赏人体美的艺术传统。 定义“美术”: ——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等手段,创造出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美术的主要功能: (1)教育功能; (2)认识功能; (3)审美功能; (4)娱乐功能。 纠正(大众)审美的误区: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 树立良好的审美习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 ——“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德·歌德) 美术欣赏能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它不是单一学科的,它需要其它学科知识相辅助:——水彩的由来;(地理) 黄经分割点的运用;(数学)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文学)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创作背景;(历史) 印象派绘画光学、色彩学知识的运用;(物理) 解剖学;(医学) 透视学;(几何) 宗教;(宗教学) …… 美术欣赏的作用: ——提高人的艺术素养; 陶冶人的思想情操; 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 三、小结:人类历史是漫长的,美术星空是丰富而绮丽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到美术殿堂中,穿越时空隧道,去欣赏、领略、感受人类历史上优秀的美术作品。 美术每发展一步,都是人们不断创造所取得的,有了创新,才有美术的前进,人类的发展。 四、课堂讨论、作业布置: “如果我来上高中美术课……” 五、教学后记: 1.引导学生认识到鉴赏除了需要“经验”之外,还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门道”通过学习与实践才能达到。在教学中,根据教材中的实例进行分析,确信“知识”的价值。只有在这一课学习中为学生树立了这一价值观,以后的学习鉴赏活动,才能学得有意思、有效率,才能掌握鉴赏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