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农问题 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农问题 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农问题 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农问题 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

2008年暑假我们团队一行来到铜陵市西湖镇走访村民以及村委会调查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变化比较显著的几个方面,受到了当地农民和村干部的大力支持

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村社会的安定牵涉着中国全社会的安定;中国农民的权利保障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尊严和地位的反映。中国近30年经济发展的经验可以从多方面概括,其中这样一条会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成也农村,败也农村。中国市场供应充足,物价稳定,出口竞争力强劲,经济增长率长期位居世界前列,与农村改革先走一步并获得成功有密切关系。总结农村改革经验,特别是发现农村改革与国民经济整体改革之间的关系,对于开拓新的改革思路,推动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背景

(一)农村社会转型的观察视角

这些年来,中国农村问题持续成为社会观察和评论的热点。社会各界的评论主要是从三个层次上展开的。第一个层次是从政府的角度看问题,主要是谈论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政府在农民增收中的经验。第二个层次是从同情心的角度对农民问题做出评论。第三个层次是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分析农村社会转型中农民的历史角色。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容易把握住改革大局,避免被一些“假问题”所迷惑。

(二)农村社会转型的一般性与中国的特殊性

现代化的本质是制度变革。第一项是对财产权利的保护,尤其是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第二项是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一切国家现代化成功的秘密不过是它们确立了这样两项最基本的制度,农村社会转型当然也不例外。为建立这样的制度,从改革基本操作层面看,改革者不可避免地面临最具有颠覆性威胁的三个方面的社会冲突,第一个是国家和社会的矛盾(涉及横向分权);第二个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涉及纵向分权);第三个是劳动和资本的矛盾(涉及要素分权)。这三方面的冲突每一方面都与农村社会有关。

中国农村的社会经济转型始终离不开自己的特殊问题。所谓“三农”问题,概括地说是:农业是效率问题,农村是就业问题,农民是权利问题。

二、中国农村改革模式的转变

从农村改革开始到2003年前后,农村改革以“减弱控制”为主要特征;2004年以后,农村改革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农村公共品供应为主要特征。党的十七大以后,农村改革将进入统筹城乡发展、深化综合改革新阶段。

(一)1978—2003:以“减少控制”为主的农村改革模式

1.概述

我们对农村改革经验的概括着重于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利益关系调整的得失成败。第一,农村改革必须打破来自国家权力对农民的高度控制,让农民依据市场关系自由地安排生产。第二,在改革的关键步骤上,中央政府的决断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从改革目标的确立到最后实现,比之中央政府的率先行动,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推动制度创新,是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

从推动农村发展的政府行为方面看,除过几次农产品价格调整出自中央政府之外,一些重要的改革行动最初都来自地方政府的创新性行动。包产到户、乡镇企业、村民自治等改革

举措在产生之初,都与当时的中央政策或国家法规形成冲突,改革到了一定程度后,这些改革措施才被修改后的政策法规所认可。中国农村的改革正是这样在与既定政策的冲突中向前突进的。但必须承认,给予或承认地方政府在决策中某种自由,在改革时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2.调节国家和农民的关系,扩大和保障农民权利

农村发展的根本障碍,是我们从计划经济时代开始、并大体延续至今,农民应该享有的公正权利得不到完全的保障和尊重。这一时期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农民权利变革。

(1)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家庭联产承包制得以在1978年后迅速推广,首先归功于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中国农民勇敢地冲击人民公社制度并取得成功的主要社会条件是:①人民公社制度所包含的各种内在矛盾在后期由于政治运动的推波助澜而加剧,特别是这个制度对农业生产力的破坏已危及到农民的生存,农民对抗这个制度的风险显著降低。②农村是计划经济的薄弱环节,因而改革也易于从这里突破。③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的一个重要情况是大部分地区乡村精英与普通农民的利益比较一致,前者能与普通农民一起共同反对人民公社制度。当时的迅速变革固然与新制度符合农民利益有关,但从变革的可操作性上看,农民内部没有分化,利益要求比较一致,特别是精英分子的积极性很高,是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家庭联产承包制与集体经济制度相比所具有的制度优势是农村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

①从根本上说,家庭联产承包制适合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使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②家庭联产承包制直接把家庭收入与家庭的生产投入结合在了一起,在较大程度上克服了集体共同生产条件下的农民的“搭便车”行为,产生了制度的激励功能。改革前我国农村生产在管理中也有某些责任制形式,但一般没有实行“联产”制度,或者“联产”仅止于作业组,其激励功能极为有限。③家庭联产承包制大大降低甚至取消了某些农业集体生产的监督管理成本。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对农业劳动者劳动投入的质量、数量进行监控的成本极为高昂,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实际上基本取消了这种监控成本。④农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获得了生产自主权,为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创造了重要条件。

(2)农民平等、公正的劳动就业权利

尽管我国城乡分割体制尚未完全打破,但这个体制已经遭到很大冲击。在种种约束之下,中国农民勇敢地走向城市,率先向劳动市场的二元体制发起了冲击。

过去一个很长时期里,国家对农民工权利的保护,对劳资关系的调节,常常是不着边际地空喊口号,而媒体对这个问题也多是给予道德批判,未能发掘其中更重要的意义。2003年以后,这种情况有了逐步转变。农民进城务工,对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高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种种限制,又大大限制了资源效益的充分释放。

调查表明,在2004年之前差不多10年左右的时间里,农民工的工资几乎没有增加。维持这样一个劳动供求关系,固然和农民工的供应充足有关系,但更重要是农民工所遭受的歧视和过度的盘剥排挤了新增工人的就业机会。劳动的廉价是因为农民工的劳动权利没有得到应有保护。

对农民平等权利的保护,特别是对农民工与城市职工之间平等权利的保护,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004年11月1日国务院第423号令颁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把农民工的权利置于国家法律保护之下。中央高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施政方针的确开阔了地方政府官员的视野,许多能够有效调劳资关系的政策在不断出台。

(3)民主选举权利

在农民问题上,中国历来缺乏好的、有利于稳定的社会对话机制。在农民眼里,政府就是乡村干部。在中央政府那里,自己的政策也要通过乡村干部来落实。高层政府对基层干部的控制,几乎是鞭长莫及,所以农民通过上访能解决的问题实在是九牛一毛。农村社会陷入一种“对话困境”。

村民自治选举制度的重要功能在于解决对话问题。1988年6月1日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始试行,1998年正式实施。全国大部分农村村委会进行了多次换届选举。中国政府的此项行动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也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但已有的实践证明,中国农村的民主政治发展远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可以说中国乡村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非常重要,同时又非常困难。

总体上看,对于乡村民主自治,农民远比地方政府认真。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修订草案)》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这部法律至今没有再行修订。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农民十分看重村委会选举产生的程序性问题,并在实践中发展出了一些形式不同,但很能体现民主精神的做法

(一)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贫困山区农民普遍面临“看病难”的问题。一方面医疗卫生资源愈来愈集中于城市,地处偏远的农民看病(主要指大病或疑难病)不方便;更主要的,贫困农民普遍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往往有病不看,小病拖大,“大病等死”;与此同时,由于贫困,也由于缺乏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他们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陷入恶性循环。医疗保障的缺失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发展的严重阻碍。在此背景下,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要求,要“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调查表明,由政府主导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到农民审慎的欢迎,产生了积极效应。

⑴首先,从中央到省、市、县都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表明了政府的态度,即政府应当对公共卫生和农民健康承担责任。而这一点在以前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不够明确的。卫生健康服务被称为“公共产品”,然而实际上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一直主要是由个人自己负担。有学者指出,“1979年以后,政府就基本上放弃了对农民医疗保健的责任”(张德元,2004)。那么,以2002年10月中央召开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并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为标志,意味着这种状况开始有了根本的转变。

⑵突破了资金来源的“瓶颈”。农村医疗卫生和健康保障受到制约最根本的还是资金不足问题。根据2003年1月国家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西湖镇实行的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来源为“三个十”,即中央财政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每人每年补助10元,地方财政也补助10元,其中省、市、县政府分别拿出4元、3元、3元,农民自己交纳10元。

(3)农村县乡一级医疗卫生机构有望得到加强。在西湖镇我们看到,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际上医疗卫生部门的积极性远高于农民的积极性。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和县、乡镇医院都把新型合作医疗的推行看作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一“发展机遇”意味着政府所属医疗卫生部门可能是新型合作医疗最大最直接的受益者。农村公办医疗卫生部门的受益与农民受益并不冲突。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构成覆盖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然而三级网络的基础部分十分薄弱。长期以来,无论硬件软件建设,乡镇一级卫生院实在欠账太多。籍合作医疗试点适当强化县乡医疗机构尤其乡镇卫生院建设,是完全应当的,也是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均的现象向合理化方向的一点纠正。

但是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⑴农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处于被动地位,“参与率”高而“参与度”低。

西湖镇全镇参保比率超过90%。然而我们在入户访问和小组座谈中感到,不少农民对待合作医疗实际持怀疑和观望态度。

作为一项“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是自上而下的。这里,政府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理所当然是运作主体,县乡两级公立医疗机构也是积极主动的,农民则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被宣传、被动员、被要求……始终被动的农民似乎不知道自己应当是合作医疗的主人和受益者。尽管通过行政手段获得较高甚至很高的“参与率”,(且不说有无“水分”),但实际上农民的“参与度”并不高,即内心的认可程度、信任和信心不足,热情不高。

(2)仍是“富人看病”,穷人反而被排斥。

对于那些尚处在温饱线边缘徘徊的农民,不仅仅是无钱参加合作医疗的问题。即使已经参保,具体看病时还得先自己垫资然后部分报销。报销有“封顶线”,自己支付“门槛费”,还有“好药不能报”的限制,或者“分段按比例报销”,或者享受“单病种定额补助”。七算八算,患者自己需要承担的数额仍然不小。真正的穷人依然看不起病,能够享受到合作医疗优越性即享受政府补贴的还是农村中相对较富裕的群体。这就形成了实际上的“扶富不扶穷”,这种结果显失公平,也有悖于合作医疗的初衷。

(3)“大病”“小病”难以兼顾,“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合作医疗模式缺乏可持续性。

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是优先用于“大病统筹”还是“预防为主”?这是一个两难选择。政府推行的合作医疗选择了前者,可能着眼于抓关键,急于打破贫——病恶性循环,希望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样做一定程度上起到鼓励“大病”的作用。由于覆盖面过低,实际结果很可能“大病”保不住,“小病”又没顾上,发展成更多的“大病”。从西湖的情况看,“大病”都是由“小病”——常见病、多发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拖出来的。因此我们认为,“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合作医疗模式缺乏可持续性。

通过小组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得出了几点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当十分注重农民的参与,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变“高”的参与率为“深”的参与度。包括从政策设计、具体实施、筹资与监督管理各个环节都应当体现参与性和公开性。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模式的农村合作医疗。不宜搞“一刀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点应当及时由“保大病”调整为“预防保健为主”。一方面国家加大对农村卫生防疫、健康教育,尤其是农村医疗卫生知识普及的投资力度。另方面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方向着重放在社区能够治疗、不需住院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杜绝“小病拖大”、“大病等死”。

——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当与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同步进行,重点在农村现有医疗资源的重新整合。体制上强化村级卫生室和社区医生的功能,相应弱化乡镇卫生院。可考虑将乡镇卫生院医生全部转为包村的社区医生,农民对社区医生有选择权,同时鼓励有资质的民间医生私人医生参与社区医疗保健市场竞争。

——采取措施进一步平抑农村药价。在县一级医院推行医药分开,扶持建设平价药房。鼓励发掘和发展中草药、针灸等民间医疗方法,大幅降低医疗成本。

核心是: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健康的投资,投资方向应直接投资于人。

(二) 农村教育情况的调查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实施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适应变化的新形势,建立健全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保障的新机制,确保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确保农村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经费出现严重短缺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总投入比改革前大幅度减少。以一个普通的城市为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为:税费改革前的2001年,平均投入4000万元,改革后的2002年则是3100万元,低于改革前的投入水平,减少22%。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财政预算内对教育的拨款,不能弥补因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取消后带来的经费缺口;二是各地取消了除书杂费以外的代收费项目,学校的预算外收入普遍减少等。与此同时,一些上级拨付的政策性的教育经费也不能按时足额到位,各地截留、挪用教育政策性资金现象屡禁不止。总的来看,目前农村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由六大块构成:财政拨付的教师工资、靠学校收取杂费的学校公用经费、税费改革后上级的转移支付资金、危房改造专款、城镇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发展费。在这六项资金中,城镇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发展费挪用严重,学校公用经费在许多地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税费改革后上级的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在大多数县(市)区被用来发放教师工资,资金的用途与上级拨款的使用要求相差甚远。

农村教育经费的短缺导致农民义务教育出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水平下降,学校运转十分困难。二是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建设资金缺乏,学校安全令人担忧。在一些地方,“两基”验收后,学校建设基本停了下来,已经降下去的危房比例又出现了反弹。三是资助贫困学生经费紧缺。四是“普九”债务无力偿还,正常教学秩序难以保证。五是教师待遇落实不好,教师流失问题严重。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下滑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转。不少学校因支付不了水电费,出现了“返古”现象,由吃自来水改为吃井水,由用电灯改为用煤油灯,添置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根本谈不上,办学水平难以提高。

二、建立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保证农村教育经费不断增加

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基础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我认为必须改革现有的农村教育经费的筹措办法,努力建立起与财税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相适应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新机制。

首先应该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根据现行财政体制,按照各级政府财力水平的具体情况,从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出发,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和比例。研究和规范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投入的分担机制,必须逐步改变目前在有些地方存在的把义务教育经费责任层层下放的做法,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扶持力度。在此基础上,中央、省、地(市)、县和乡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的经费承担责任应进一步清晰化、具体化。要把义务教育中,教师的工资和离退休、医疗待遇、工作生活条件、校舍改造、办学公用经费与仪器、图书购置等主要经费的来源渠道,逐步分解到各级政府并加以固化。

再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机制。要做好县乡两级责、权、利的合理划分,调动县乡两级的积极性。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应坚持主要用于教育,县(市、区)、乡(镇)要保证农村教育经费的需求,实行教育经费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的管理体制。建立教育经费专门帐户,统一管理教育的预算内预算外资金,避免教育经费被平调、挤占和挪用。对城市教育附加费,县政府应实行与税收任务一同下达、一同征收、一同考核,确保这一块经费足额征收到位。乡镇财政原用于教育基础设施以及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的开支应不纳入上划基数,直接用于本乡镇中小学的维修。农村初中、小学因增人和调整工资等所需的的增支应由县财政负担

三是建立“以县为主”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体制。县级人民政府应按照省政府核定的教职工编制和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教职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原乡镇财政收入中用于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的部分,要相应划拨上交到县级财政,县级财政按规定设立工资资金专户,在资金专户下设立教师工资专账,单独反映教师工资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情况。

四是建立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要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定额核定工作,在山区、平原和贫困地区选择不同类型的部分农村中小学进行典型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定额核定的原则和方法。县级人民政府应按照省政府核定的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和定额,统筹安排,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资金来源除学校按规定向学生收取的杂费外,其余部分由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予以安排。

五是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学校建设的工作机制。建立定期的危房勘查、鉴定制度和危房改造经费保障机制。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资金,逐步消除现有农村中小学危房。要在市、县分别设立危改资金专户,实行封闭运行,垂直下拨。同时,允许在规定的限额内通过农民“一事一议”的方式,筹集资金或义务劳动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

六是建立健全扶贫帮困助学机制。建立贫困生救助基金,引导社会各界开展捐助活动,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采取从教育专款中安排一点,从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中提取一点,倡导社会各界捐助一点的办法建立基金用于资助农村中小学特困生。财政部门每年也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资助本地区的贫困学生,努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因减免困难学生费用而增加的经费困难。

七是建立多渠道教育投入体系。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实行“双轨”制,一方面适度放开收费,一方面对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办学、捐资助学,投资费用依法税前列支,捐资费用按规定比例在税前列支;加大教育的信贷投入,运用金融信贷手段,融通教育资金,支持教育发展;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增强学校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壮大教育基金,充分发挥各种基金会在办学中的作用。

三、健全农村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农民负担能不能减轻,义务教育等必要的投入能不能保证,是检验税费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要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取得圆满成功,必须健全农村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用法律法规的手段保障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

首先应尽快制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法》。现行教育法律关于教育投入的部分规定已明显滞后。如《教育法》第五十七条关于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的规定、第五十九条关于教育集资的规定等,由于与正在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相冲突,已经或正在被停止执行,使本已捉襟见肘的教育投入变得更紧张。同时,现行教育法律中关于教育投入的规定还存在不具体、不系统,可操作性不强,法律责任不明确等缺陷。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教育财政法规,促进义务教育投资行为的法制化。

再是应全面推行基础教育目标管理。既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那么县(市)区长应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实行县(市)区党政领导基础教育目标管理,把考核结果硬化,与领导干部的提拔任用挂起钩来,保证百年大计落在实处。

三是应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省政府应定期向社会公布各县市区教育经费预算使用情况和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情况。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督查室和政府教育督导室以及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监督,接受社会各界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整情况、拖欠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情况以及农村中小学违规收费等情况的举报,并及时调查处理。对没有将基础教育管理权限收归县一级的地方,省政府应停止对该县市的财政转移支付,并取消其基础

教育方面的荣誉称号。对不能保证教师工资发放,挪用挤占教师工资资金的地方,一经核实,要停止中央与省财政的转移支付,扣回转移支付资金,并追究主要领导人责任。

总之,要通过各种办法和措施,切实增加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尽快建立新形势下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稳定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按照“力度不减、份额不少”的原则,优先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把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结合起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低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水平,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农村养老保险调查

近年来,“三农”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目前对“三农”问题的研究很少顾及到农民的养老问题。一些学者将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重点放在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研究上,未注意对农民群体发生分化现实或者已经注意到,但未能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建设构想。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青壮年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再加上养老保障制度残缺不全,老年农民老无所养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从农民的最基本的保障问题上下功夫,使农民老有所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关于农村养老,许多地区没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体系,已建立的地区也存在很多缺陷,运行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所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体现出来。

(一)老龄化加快。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年龄结构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据统计,2000年我国农村 8.33亿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估计占7.36%,到2030年6.64亿农村人口中,65岁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7.39%为1.29亿。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太小,覆盖对象有缺陷。

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百分之七十五在农村。据统计,未纳入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还很多。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1998年仅占全国乡镇总数的4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不到村民委员会总数的20%.另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进城务工者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200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1.14亿人,所以很有必要考虑这个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基本方案中没有体现出对留在农村的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给予区别对待。进城务工的农民既没被纳入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也没被纳入到城市养老保险体系中,处于法律保护的空白地带。

(三)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险的功能被削弱了。

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我国农村根深蒂固,家庭赡养一直是最重要的养老方式。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色的农业社会中,生产技术基本稳定,社会分工程度很低,“子承父业”高度概括了上下两代人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稳定的世代交替,能在家庭内部自然的完成赡养老人的职能,并形成相应的道德规范。但是随着以社会分工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的到来,这一自然稳定的关系就被打破了,“子承父业”不复存在。

(四)农村养老难于完全依赖土地保障,但是土地对于有的农民来说仍然是重要的生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的产生原因

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形成是多年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积淀的结果,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将讲述其中的两个比较基本的因素。

(一)农村经济落后是导致养老保险现状的最基本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农业本身是第一产业,创造生产力的效果没有其他产业那么明显,所以国家对其管理与监督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的发展主要在农村,国家的管理可能会因

管理层级太多而导致管理的失灵。所以,由于农业产业的弱势,在刚刚实行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国家就制定了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政策。

可见我国农民对国家工业化资本积累的付出是多么巨大。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太多,地区发展的速度快慢不一,所以,国家进行干预,规定政策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较为贫困的地区,政策的倾向对于农村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立法的滞后。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只有1992年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实行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国家没有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及时地对法律做出调整。

三、如何改革与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

(一)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的发展社会养老保险,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即应该立足于我国国情,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各地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缴费能力的不同适时、适当地建立农村养老保险。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与其他保障制度的协调发展原则。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自我保障层次:家庭保障,体现为成年子女对老年人“反哺”;个人储蓄,以青壮年时的个人储蓄养老;土地保障还可以发挥其有益补充作用。政府负责层次:财政与政策支持;集体保障层次,传统的或新型的经济组织给予补助。逐渐从以家庭养老为主体的保障模式过渡到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主体的保障模式。

3.区别对待原则。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管理。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应该灵活对待,能够纳入到城镇中参加养老保险的尽量纳入城镇的养老保险体系,提前与城镇的养老保险体系衔接;不能纳入的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4.循序渐进原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逐渐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第二,资金的筹集在现阶段坚持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财政与政策支持。今后,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集体和国家支持的份额逐渐减少。第三,逐渐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衔接,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第四,现阶段应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与家庭养老等保障制度相结合,今后慢慢过渡到完全的以社会养老保险解决养老问题。(二)具体的制度设计

(1)资金的筹集渠道

基金的筹集现阶段坚持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财政与政策支持。

个人交纳是主要部分。现在农民的经济收入不宽裕,要保证每次资金的交纳,必须提高农民的供款能力。一部分农民的收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比如进城打工,增加收入;自主成立合作经济组织等。合作经济组织正要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生活中富有生命力的主体,农民增收创业的新起点,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点。如果个人的经济确实存在困难,农村信用社可以贷款给这些农民来提高投保能力,从而落实个人交纳的部分。

集体补助中所指的集体主要是传统地域性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组织和乡镇集体企业,但现在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集体产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农民自愿联合创建的合作经济组织已基本萌芽并呈良好发展态势,所以集体补助部分的作用在逐步改革的过程中将逐步淡化。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向股份合作制的转轨已大面积展开,对原来乡镇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有一定的改善,为乡镇企业的创收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国家给予政策支持主要针对乡镇企业,集体提供的补助部分可以税前列支;其次国家可以从财政中拨款,给予农村一定的补偿;对于农业各税应该予以减免,减轻农民的负担与从土地上获得收益的难度。另外,还可以发行农村养老保险特种国债。但是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隐性债务”问题也需要解决,因此要与此协调,所以,国家的支持更多表现为政策支持。

(2)交纳养老保险金时的灵活掌握

考虑到农村家庭收入的不平衡性,保险费的交纳标准实行高中低多档次。由于农民收入的灵活性多样性,很难进行考核和计量,而且农民收入是以年为时间单位的,要到年底才进行结算,档次的划分不与农民的个人收入挂钩,而是以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为基数,并根据其变化加以调整,以保证养老保险费用分担的均衡和养老金的保障能力。保险对象则可以根据其经济承受能力自行选择参保档次。考虑到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保险对象可以视经济收入情况预缴和补缴保险费,经济条件好时提前缴纳,遇到天灾人祸时可暂时停缴。

(三)改革的终极目标

现阶段实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明显的身份特征,以是否有城镇户口为划分依据,“以这种眼光看待农村社会问题的观点,显然违背一个基本常识,即中国政府是全民政府而不是市民政府”。消除城乡差别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公平待遇是发展趋势,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未来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农村税费改革调查

农村税费改革是最近几年中国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000年,这项改革首先在安徽省进行试点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之后又在其他省份逐步推开,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进行。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和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完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各项政策,取消农业特产税,加快县乡机构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等综合配套改革。在完成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降低农业税率,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这就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农村税费改革的方向和具体任务。

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背景

(一)农村税费制度的变化和现状

农业经营体制和政治制度的改革,使农村的分配关系相应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原来的集体经营制度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统一经营,农民参与集体劳动,从集体中得到分配。农民并不是独立的生产者,而是集体农业单位的劳动者,单个农户对于生产成果或收入的分配并没有独立处置的权利。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政府的生产计划安排农业生产,并向政府交纳农业税(粮食实物税),按照政府规定的收购价格(长期偏低)把农产品销售给政府经营的农产品收购机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一般是生产队)按照一定的政策或规定,把农产品及其货币收入分配给各个农户,并用集体经济的收入支持农村的公益事业,如教育、医疗等,维持农村社会的管理。在这种制度下,农户并不直接交纳农业税,也不直接负担各种管理费用。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后,农村土地依然是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在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将土地按人口或按劳动力平均承包给每个农户,以户为单位独立经营。农户家庭替代了原来的生产队作为土地的经营主体,每个农户可以根据法律和法规规定,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并独立进行经营,农户成为独立的农业生产者或经营者。农户对土地拥有长期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目前规定最少为30年),并要直接负担农业税和向乡镇政府和村集体交纳各种行政性收费。在完成税费后,农户对自己的经营成果和收入拥有独立的处置权利。

(二)农村税费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农村乡镇政府机构不断扩大,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不断增多,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办公经费不断增加,而可用的财政收入却是有限的。由于税法的限制,农业税收增加并不多。为了满足不断扩张的经费需要,许多乡镇政府开始增加对农民的收费和集资项目。

其二,部分地区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领导干部不顾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经济

承受能力,通过向农民收费或集资,兴办乡镇企业和公共工程。其中有不少企业因为产品没有市场或质量不好,而陷入停产或破产状态。有的公共工程纯粹是一种“形象工程”,毫无用处,这样必然加重农民的负担。

其三,特殊的农村义务教育财务制度也是农民负担加重的重要原因。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把基础教育的管理权限下放,建立起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地方管理的体制。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尤其是由县、乡(镇)两级政府负担。这种体制对于鼓励地方政府发展教育事业具有积极作用,但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县和乡(镇)财政能力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

(三)农民税费负担的状况

1990年前后,农民负担加重的问题引起了学者和政府的注意。1993年,中央政府专门制定了法规,对农民的收费和集资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农民所上缴的各种费用总额不能超过当地农民上一年人均纯收入的5%.但是,由于造成农民负担增加的主要制度和政策没有进行根本性调整,因而农民税费负担过重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而且越来越严重。1998年农民的税费总额为1224亿元,其中农业税300亿元,乡村收费(乡统筹、村提留)约为600亿元,其他收费300多亿元。根据一位知名学者的资料,2000年农民的负担总额约为1700多亿元,其中农业税收和教育集资约为480亿元,乡村收费约为700多亿元,另外还有500多亿元是法律和政策不允许收的,属于非法收费,就是各种乱收费、乱集资和乱摊派等。

可见,在农民所交纳的各种税费中,由法律规定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税并不是主要的,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各种合法与不合法的收费和集资项目是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主要原因。这也说明,原有农村税费制度很不规范,为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加重农民负担提供了条件。

二、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

根据最近几年部分省份试点的情况和中央有关改革的规定,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主要有五项内容。

(一)税费合并、简化

合并、简化税费,就是把农民向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交纳的各种收费或集资项目取消,合并到农业税中,即“费改税”。同时,提高农业税的税率,将农业税率从原来的占农业产值的3%提高到最高7%.为了维持村民委员会的正常运行和村级公共服务,规定对农业税征收20%的附加税,即最高相当于农业产值的1.4%.也就是说,农民交纳的税收最高为农业产值的8.4%.

(二)取消原来的农村教育集资政策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将由县级政府承担。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中央和省级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给予补助。

(三)对农业税政策进行调整

其一,尽快取消农业特产税。目前有的省份,如安徽省,已经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只征收农业税。其二,根据农民承包土地面积的变化,计算和核定每个农户应交纳的农业税,并使农业税收负担在今后若干年保持稳定不变。同时,还要解决不同地区农户之间税收负担不公平的问题。

(四)取消农民承担义务劳动投入的政策

在农村进行乡村道路或其他公共工程建设时,要按照一定标准向农民支付劳动报酬。

三、税费改革的配套措施和相关政策

(一)对乡镇政府机构进行改革,即“精简机构”和“合并乡镇”

在前两年的试点改革中,许多地方已经进行了机构改革,通过合并,减少了乡镇的数量。

同时,要减少乡镇政府机构的干部和人员总数,也就是要大幅度减少财政供养的人员,村民委员会的干部人数也要减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农民的负担减下来。但是,这也是难度最大的改革,因为它直接涉及到一部分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所以必须慎重进行。目前,全国乡镇总数为4万多个,村民委员会约71万个,财政供养的人员约1280万人,其中约200万人为退休人员;在职人员中,政府机构官员约140万人,平均每一乡镇近35人;乡村中小学教师近700万人,占人员总数的65%以上。

(二)建立新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来源制度发生变化后,中央和省级政府对部分贫困县的转移支付必须保证,否则,农村义务教育就会陷入困境。在过去的体制下,实际上是农民直接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大部分资金。税费改革后,则是由县政府承担。在我国西部的许多地区,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非常有限,很难为义务教育提供必要的经费。因此,如何保证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发展,就成为农村税费改革的关键问题。在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同时,对农村义务教育体系也要进行调整。目前的政策是,提高教师的素质,精简教师数量,在有些地区,还要合并学校。

2008年11月1日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变化调查专业:06电子信息工程

团队成员:胡东翔(P1*******)

王松强(P1*******)

钟毅(P1*******)

李银东(P1*******)

王德松(P1*******)

杜伟东(P1*******)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二、难点:分析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以其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人瞩目和向往。古代的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从而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的原因就必须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鉴于本节内容较松散,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各目标题,归纳出本节主要内容。然后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农业的起源、农耕方式和农耕工具的改进、赋税和徭役繁重、土地兼并问题、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讲授新课〗 一、农业的起源 (一)学生阅读第一目,思考: 1、在远古时代,开始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的是哪个生产部门? 2、请你说说有关“神农”的传说。 3、P4学习思考: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二)讲解 1、投影“神农氏”的图像及其相关传说。引导学生分析神农传说的意义以及农业在中国古代的积极作用――农业占经济的主导地位。 2、传说:①神农氏创制了原始的农具耒耜;②教导民众耕作;“神农能殖嘉谷”,反映了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浅谈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

摘要 本文阐述了发展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的建议,以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全局的重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都将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当前,发展我国农牧业的途径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就在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改变城乡二无经济结构,让广大群众共同享受改革的成果。我国的三农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摆到很高的位置,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务之急。 1、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财政政策无法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帮助农民生产而出台的一系列财政政策,比如免征农业税、国家给予相关补贴等等。在农业保险还刚刚起步的浙江,农民的收入还是没有得到实质性的保障。 1.2农业生产率低下,产品附加值较低 我国的农业产品附加值不高,基本都是以初级产品形式出现。加入WTO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容易受到一系列贸易壁垒限制。虽然说近几年来,国家一次次提高农产品价格以保障农民的利益,但是在加入到国际竞争中后,产品的价格需要由国际市场来调节。外国低成本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将对我国农产品构成很大威胁,农民的收益将面临极大挑战。 1.3农村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 农村想发展,但是没有钱。笔者在新仓没有看见建设银行,这说明国有商业银行正逐步向中心城市收缩,而这种收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贷款。国有银行贷款审批制度过于集中,制约了基层行贷款发放的灵活性和时效性,也不适应县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信贷需要急、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风险大的特点。政府的财政政策向农村倾斜力度不够,而向村里集资建设又会加重农民负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1.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农民收入这几年保持增长,其主要是靠非农业收入来维持的。而非农业收入,除了一部分是在地方企业务工外,大部分都是农民进入大中型城市大工所得。然而近年来,由于城市工作岗位趋于

对农村经济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经济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我认为研究农村经济的现状是很有必要的一项课题。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农民的小康致富更是中国经济腾飞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因为面对8亿农民的庞大数字,我想到不是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巨大困难而是应该盯住这个庞大的市场,正逢利用这一机遇发挥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扩内需”它的巨大作用。在此背景下我们利用暑假时间对农村经济的现状作了一次调查。通过对山西省天镇市,河北省沙河市、衡水市、任丘市,辽宁省葫芦市市农村经济现状的调查,了解当前政府对农村发展所实施的政策,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现状,研究提高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方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具体情况调查 我们根据自填式问卷特点合理制作调查问卷(见调查报告下方附件) 个人一般情况,如:职业、、家庭人口数、家庭劳动人口数; 家庭财政收支方面,如:家庭的年收入、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庭每年的支出比重、家庭支出的主要项目; 家庭设施方面,如:日常的交通工具; 家庭消费方面,如:消费地点﹑消费环境等; 国家政策方面,如:村村通工程﹑新型医疗合作政策﹑减免农业税﹑小额信用贷款等 本村企业方面,如:企业的行业性质﹑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等。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所调查的人群男女性别比为22:11。 调查人群的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从文化程度来看,人群总体的文化程度较低,在被调查人群中3/4的人具有初中以下文凭,其中40岁以下人群受教育程度高于40岁以上的人群。 从婚姻状况来看,90%都已婚。 从职业状况来看, 80%的调查者的职业都是务农。

农业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农业?试分析农业的根本特性。 2、试分析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和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地位。 3、什么是农业的基本贡献和农业的多功能性? 4、了解和掌握农业经济学科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脉络。 5、当代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化表现出哪些特征? 第二章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1、何谓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给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 2、农产品供给有哪些特殊性? 3、试分析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 4、何谓农产品需求?农产品需求要具备哪两个条件? 5、何谓农产品需求规律、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6、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变动有何区别? 7、试分析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 8、何谓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试用图和公式来表示。 9、试分析影响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0、何谓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有哪些种类?试用图和公式来表 示。 11、试分析影响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2、农产品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可以用来分析哪些问题? 13、什么是农产品的蛛网理论?农产品供求蛛网有哪几种类型?决定不同蛛网类型的 条件是什么?试用图来表示。 14、政府一般可实行哪些价格限制政策?其导致的结果是什么?试用图来表示。 第三章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 1、市场的含义是什么? 2、流通与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3、农产品流通的特点是什么?渠道有哪些? 4、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含义是什么?它所应该具有的功能有哪些? 5、发达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运行模式和特点有哪些?你认为有哪些做法值得中国借 鉴? 6、零售业态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因素影响着零售业态?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有哪些? 7、农产品零售市场的含义是什么?特点有哪些? 8、农贸市场的含义是什么?特点有哪些? 9、超级市场的含义是什么?农产品连锁经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你认为应该主要 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来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 10、试比较分析农贸市场与超级市场在经销农产品上的优劣势和发展趋势。 第四章农产品市场 1、试分析国外现代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如何产生的?发展现状如何?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3、中国目前上市交易的期货农产品有哪些?分别在哪些国内期货交易所上市? 4、什么是狭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什么是广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 5、广义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6、农产品期货市场相对于现货市场的主要特性有哪些?为什么? 7、试分析农产品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功能与基本原理。

最新-农业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精品

农业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摘要自古以来,农业在我国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问题也是长期性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农业产品比较短缺,现在逐步发展为供大于求,但由此也产生了问题及矛盾,对传统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 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探讨促进农业经济结构发展的有效对策,提出吸收国外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我国农业产物的优势,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平均收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结构;现状;发展农业是国家安定的基础,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对粮食的需求量非常大,只有粮食自给自足,保证农业经济稳定发展,才能在发生危机时,确保社会的稳定,确保整个国民经济不受影响。 在发展实践中,应结合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我国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现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业经济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为未来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1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历程及成就我国土壤肥沃、气候适宜,耕种条件有利,农耕文明逐步发展。 历代君主的政令都体现出对农业的重视,比如战国时商鞅变法提到奖励耕织,西汉时期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唐朝时的轻徭薄赋、兴修水利,明清时期引进农作物、先进的耕种工具及方法,都充分体现了对农业的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举国上下都积极投身于建设新中国的热潮中,我国大力发展重工业,工业产值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后,农业发展开始受到重视,农业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经济持续增长,农业经济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废除农业税,农民从此不再上缴农业税,国家还给予相应的补贴,降低了农民的负担,农民人均收入大大提高。

中国农业现状分析

中国农业现状分析 农产品批发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出现后,得到了迅猛发展,迄今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不仅加快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而且对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也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跌到了87%,全部农产品的自给率差不多是70%左右,30%左右是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的。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历来都是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幸福生活的保障。然而近年来我国的粮食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2014年5月份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农商高峰论坛上,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就已经表示,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跌到了87%,全部农产品的自给率差不多是70%左右,30%左右是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的。这些数字是触目惊心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本国的粮食产量连本国人民都供应不上,还需要依靠进口来补充,长期以往,我们必将受制于人。现代农业的迅速增长是建立在机械化、化学投入(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灌溉、以及对化肥和灌溉系统敏感的高产出种子。现代农业高度依赖不可再生的矿物燃料,用于化学投入品的生产、农具的操作、包装及运输。从生态的角度看,现代农业根本是不可持续的。机械化耕作、化学肥料的使用、大规模单一栽培都导致了土壤的退化。害虫发展出了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终年不休的的灌溉导致涝灾、盐碱化、以及地下蓄水层的枯竭。从长期来看,所有现代农业的要素都经历着报酬递减。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迅速扩张带来的是农业的迅速萎缩。农村农业人口减少、土地抛荒、基建征用、城市扩张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利设施荒废、工厂废物任意排放、农业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地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粮食种子被外资控制转基因泛滥成灾,长此以往中国不仅农作物种子被外资控制,粮食也会严重依赖进口,那时中国将受严重制于人! 1、“大包干”将农业经济打回个体经济 1978年开始推行“大包干”,到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为标志,个体经济基本上占了主导地位。个体经济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个体经济不利于农业发展。个体农民难以承担水利等公共工程,也无力购买机械设备。其次,个体经济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共同发展的一条道路。个体农民难以和公司在市场上竞争,“公司加农户”只能让农民吃亏。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农民受到剥夺,拉大城乡差别,农民纷纷涌入大城市,最终导致农村凋敝和城市贫民窟化。此外,个体经济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民共同富裕。个体经济不仅难以兴办合作医疗等福利设施,个体经济的恶性竞争必然会导致农民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当时农民说“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不仅退回资本主义,而且退回封建主义,倒退了2000年”。 1984年,随着人民公社的撤销,社队工业改为了乡镇企业,事实上开启了社队工业私有化的大门,90年代的后期,通过一轮“股份合作制”为旗号的私有化浪潮,基本上完成了乡镇集体企业的私有化。社队工业和乡镇企业是有本质不同的,社队工业是集体所有,可以就地实现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和农民共同富裕,而乡镇企业实行了私有化,只能让少数农民富裕起来,大多数农民只能日益贫困。 人民公社的解体同时意味着农村共同体的解体,农民变成单个个体参与到社会竞争中,面对权力倾轧、资本剥削完全失去了谈判的能力,成为被资产阶级和基层腐败官员鱼肉的对象。农村共同体的解体导致农村完全回复到无政府主义状态,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常年失修,农民各自为战,相互帮扶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农村社会风气骤然恶化。更主要的是,碎片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将中国农业挡在现代农业大门之外,机械化、农业基础设施维护、精密化的农业田间管理均变作不可能。单位农业生产效率长期维持在很低水平,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工农差距。

关于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55822471.html, 关于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作者:李莉震 来源:《商业文化》2012年第03期 摘要: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因此强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已成为国家第各地区政府所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对农业经济发展相关理念的概述,综合探讨了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作用;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086-01 一、农业经济发展概述 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是一切产业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及各项科技手段的发展,农业也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之路。在科技化的大浪潮中,农业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然而与此同时,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不甚科学的地方。所以,必须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加以足够的重视。我国的现行很多战略性发展计划,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计划都与农业的科学有序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加快农业发展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实力水平和百姓生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的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必须不断深化加强创新,深化体制改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武装农业。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私营经济发展迅速。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管理创新层出不穷,农业经济也因此而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层面上,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节省了大量人力,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制度层面来说,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提高了农业劳动的效率,促进了农业经济总量的大幅提高。然而目前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仍然不够高,多为人力从事小规模耕作,降低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小农意识较为强烈,部分农民素质不高,见识短浅,过于注重短期利益,因此不合理开发耕地、乱砍乱伐现象较为突出,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及时更新技术手段和农业观念,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农业经济发展之路[1]。 二、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虽然我国的农业相比较于以前已经有较大进步,然而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兼之我国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现在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充分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打牢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

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经济

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中 国经济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一年。回顾和总结过去五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未来五年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探讨“十二五”时期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和途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十分困难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面对宏观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不断出现等诸多挑战,国家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 1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时期前四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年均增产2.3%,是“八五”时期以来增产最快的时期:棉花生产再上一个台阶,年均产量达726.2万吨,比“十五”时期增加33.8%;油料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2008年扭转前两年生产下滑的趋势,2009年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糖料生产实现较快发展,年均增产6.6%,一举打破了“十五”时期徘徊的局面;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产品生产集中度和优质品率稳步提高,畜牧和水产品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继续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进~步优化。 2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年均新增1369千公顷,比“十五”时期年均新增量提高20%以上。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6.8亿人,提前6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要求;全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2.7%,比“十五”时期末提高11.3个百分点:全国沼气用户达3600多万户,比“十五”时期末增加一倍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9%,比“十五”时期末提高13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比“十五”时期末提高3个百分点。 3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全国“两基”入口覆盖率接近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下,广播电视、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书屋等文化工程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扭转了“十五”时期下滑的局面;2009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口达8.3亿人,补偿支出使7.6亿人次受益,分别是“十五”时期末的4.7倍和6.2倍;2009年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4759.3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为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赢得了主动,也为“十二五”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 1 坚持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是党和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为贯彻这一指导思想,中央连续下发了7个“一号文件”,研究制定了“十一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分别就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等重大问题做出部署和安排,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2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是党和政府针对工农、城乡发展不协调和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做出的重大决策。“十一五”期间,在统筹

高中历史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学案 人民版必修2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教学难点】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 理解生产工具改进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 一、独学指导 (一)知识指导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经营方式: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土地制度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二)独立学习 知识点一:古代中国农业的起源及其历史地位 1、起源: (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流域和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经济,并最早培植了和等作物。 (2)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教导。 (3)许多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进行农耕创造的实践。 2、地位:农耕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 _和,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知识点二: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 1、耕作方式的演进 (1)古代农业最初经历了“ ”的原始阶段,直至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这种耕作方式。 (2)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形成 ①时期,农业发达的地区已经采用了技术和农具。 ②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农具有所改进,如出现便于中耕的和便于的收获的以及播种工具;东汉时,一牛挽犁逐渐取代。 ③唐代出现的,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2、评价:的改进,提高了农产品亩产量,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性的发展。 知识点三:古代土地制度与土地兼并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商周时代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在秦国变法,废除制,确立了。 (3)北魏到唐中叶推行制,国家授田给,农民承担。

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调查时间:2010年2月 调查地点:河北省张家口阳原县小石庄村 调查单位: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信息Ⅰ类091 调查人员:陈占峰 学号:6100209005 关键词:三农农村经济农村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全面发展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和政治、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有较大的比重,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全局的重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都将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农业的世纪,在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广大的农民朋友们还处在温饱的边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发展我国农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百业农为本,农兴百业兴。在今天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农业能否兴旺发达起来,与农村市场化密切相关。农村市场化,是指农村中的一切经济活动以市场为中心,建立起市场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市场关系规范、市场竞争有序、宏观调控有度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将市场机制和市场行为贯穿、渗透于农村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深入研究、积极推进农村市场化,农村经济产业化,对于开创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导论:随着中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大的拉动下,中国GDP快速地增长。但是作为国家社会的基础——农业经济却迟迟落后于工业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过大,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作为人口第一大国,如果不把农业搞好,势

必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一句话,“三农”问题严重着制约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搞好“三农”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的重中之重。而搞好“三农”问题首要就是搞好农业。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取消农业税,并且还财政拨款补助务农的农民。虽然,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但是,并没有多大程度地提高农民的收入,大部分的农民还处于温饱阶段。 正文: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是党中央、人民政府最关心、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大国,城乡人口比例失调,农村的人均收入上不去,中国的人均GDP 值就上不去。而且长期以来,农业成本高、投入大,效率低、科技含量低,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并逐步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经营产业化,产业经营工业化、农民参与工人化的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假期中,自己走访了多家农户,了解了他们对农村农业经济的看法。同时我也采访了本村的几位农业经济人,询问了他们对政府有什么期望。从中清楚地认识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几个问题? 一是新农村建设虽已启动,但统一思想认识,政策和资金倾斜还是不足,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艰巨。 二是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的问题比较突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不足,企业与农户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是农业投入不足,农村资金短缺,农业科技人才匮乏,农业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

对现代农业发展与思考

现代农业发展与思考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解决好农业问题,是我们基层组织、基层干部面临的现实问题和艰巨任务。 近年来##市各级政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即由单纯追求数量的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转变;由农业经营的分散化向合作化转变;由农业生产的粗放型向技术型转变。为促进全市经济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09年,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一、农业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又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它是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物质装备为条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为保障,以现代产业发展为目标,遵循资源节约、环境良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实现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近年来,##市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现代农业投入力度,推广新型农业实用技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全市现代农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农业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 1、特色产业区域初步形成,基地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市在现代农业发展上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逐步形成了蔬菜、水果、干果、小杂粮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区域和经济隆起带。以平川7县为粮食、蔬菜生产基地;在##、##、##、##、##发展以苹果、梨为主的优质水果基地;以永和、##县为主的沿黄四县优质红枣基地;以##、##、##三县核桃;##、##、##、##、##等县的红小豆、荞麦、绿豆、小米等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

中国农业现状及发展策略(底稿)

中国农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腾飞及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道路,并在农业科技、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现代中国农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等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发展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选择适合我国实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 现状: 自1978年中国率先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已基本摆脱了短缺状况。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5亿吨增加到了目前的5亿吨以上,已经实现了总量大体平衡,丰年略有节余。(2)农村废除了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人民公社制度,普遍实行了以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经营体制和村民自治的社会体制。(3)基本上废除了由政府统一定价、实行国家计划收购、配给性销售的农产品流通体制,除粮食外,其余的农产品目前都已实行由市场定价、自主流通的体制。(4)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农村已有1.2亿劳动者在乡镇企业中就业,乡镇企业的生产总值已占农村社会生产总值的65%以上。(5)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978年仅为134元,到1999年已提高到2210元。绝大多数农民摆脱贫困。5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物质投入的增加,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而且使农民生活从温饱迈向了小康,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但我国目前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农业的发展历程

农业经济管理论文 题目: 姓名: 徐国勇 学院: 农业科技学院 专业: 植物科学与技术(植物栽培与产品加工) 班级: 2014级本科班 学号: 20 年月日 摘要:摘要:农业对中国文明的重要性及影响,中国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的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对于拥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今我们的农业在不断的发展,稳定增长,有力的支撑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让我们看看我国的农业从原始社会到现在再到未来发展的趋势吧。 中华文明的火炬何以长久不灭?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作出不同的回答。在这里,我们不打算评论这些解答,只想指出:农业正是形成中华文明长盛不衰这一现象的物质基础。 农业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生产部门。社会的存在、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农业基础的稳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其本身农业保持长盛不衰,或能够从外部取得农产品可靠供应的条件下,其文化和历史就难以为继。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发达的农业,它在农艺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达到了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它的一系列发明创造不但领先于当时的世界,而且对东亚和西欧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率很高,但耕地种了几千年而地力不衰,外国人叹为奇迹。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农业固有的这种强大生命力,

才使得中华文明的火炬得以长明不灭。由此可见农业的重要性,现在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中国农业的发展。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代。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以水稻种植为特色的原始水田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7000多年。在这里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厚20~50cm,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石斧和骨耜。在相距不远、年代与之相近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中还发现籼粳栽培稻并存。这些说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其后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这一传统的继续。 南方地区农业起源较黄河、长江流域相对为晚,较典型的代表有广东曲江的石峡遗址、云南白羊村遗址和福建昙石山遗址,距今5000至3000年。 河北、内蒙古及东北一带北方地区的农业起源与黄河流域原始农业存在明显的渊源关系,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和新乐文化,距今6000至5000年。 二、原始农业的初步发展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一开始就具有不同的特点。总的来说,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活动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黄河流域及其北部,从新石器早期就发展起了以种植粟、黍为主的旱地农业;长城以北和广大西部地区,狩猎经济较发达,出现游牧经济;长江流域广大地区逐渐发展成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南方和滨海地区农业发生虽早,但因人口稀少、生物资源丰富,采集和渔猎仍占相当大的比重。

人民版必修2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精品学案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精品学案人民版必修2 【学习目标】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 理解生产工具改进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 【学习内容】 一、神农的传说(古代中国农业的起源及其历史地位) 1.起源 (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流域和 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并最早培植了和等作物。 (2)据说创制了原始农具。 2.地位:农耕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和,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1.耕作方式的演进 (1)古代农业最初经历了“”的原始阶段,直至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这种耕作方式。 (2)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形成

①时期,农业发达的地区已经采用了技术和农具。如《战国策》记载的秦国“ ”,就是用牛耕种。由于采用先进的农业,所以国富民强,具有列国难以与之抗衡的实力。 ②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农具有所改进,如出现和以及播种工具;东汉时,一牛挽犁逐渐取代。 ③唐代出现的,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2.评价:利:的改进,提高了农产品亩产量,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弊: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性的发展。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古代土地制度与土地兼并)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商周时代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在秦国变法,废除制,确立了。 (3)北魏到唐中叶推行制,国家授田给,农民承担。 2.土地兼并

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以**县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土地承包责任状为突破口,拉开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大幕。经过近30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同全国广大农村一样,**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历了一系列历史性变革,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彻底改变,从单一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在 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手段和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以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推动力的现代农业方兴未艾,蓬勃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了三十年前不敢想象的新高度、新阶段。当前全市广大农民正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谋划时代新篇章,建设和谐新农村,创造未来新辉煌,朝着“全面达小康,建设新**”的目标扎实迈进。 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农业和农村发展活力空前1978年后,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目标的农村改革在**

拉开序幕,从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改革经历了“改革促发展”、“发展推改革”的历史过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已成为遥远的记忆,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调节,农产品市场交易方式已由集市贸易扩大到专业批发、跨区域贸易和“订单”期货交易,逐步形成了以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直销配送和超市经营为补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村多元化市场主体已经形成。据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到2006年末,全市%的乡镇有综合市场, %的乡镇有年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专业市场。%的乡镇有储蓄所。%的村地域内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的村在村内可以买到化肥,%的村在村内可以买到彩电。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举措还将继续深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还将进一步贯彻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将逐步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经济格局将逐步形成,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无限。 二、农业和农村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主要农产品产量实现较大增长 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迅速扩增,农业和农村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五峰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学院:法学院学号:2010131228 姓名:赵长珍 摘要: 众所周知,中国农村人口居多,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同时也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增加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才能真正达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农村的发展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结合我的家乡五峰经济发展的现状,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这次调研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同时通过这个方式真正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并加以改进有利于家乡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进而推动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生活的富裕安康,最终达到建设和谐农村、富裕农村发的目的。五峰农业产业结构在一步步的优化,但是不免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在2012年可以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 五峰经济现状、发展问题、解决对策、产业结构、和谐农村 五峰经济现状 本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并没有进行专门的社会调查,我本次关于五峰农业结构深入了解大多在我走亲访友途中完成的,虽然没有专业化的随机调查,但是收获还是很大的。在此,通过五峰农村的经济体制以及产业结构的了解可以深化到对于整个山区农村的一些基本认识,并且通过这次亲身调查还发现了很多五峰农业结构的不合理之处和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比较前些年五峰的确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取得新的进展。近年来,五峰人民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扶持下新建了许多的水利工程,解决了许多村民的吃水问题;同时,投入资金由于支持烟叶种植的发展,也收效明显;再则,养殖业在五峰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可观,希望能够在政府的带领下形成规模化养殖,从而更好的应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出去烟叶和养猪,通过我所在的村庄来看,还存在很多其他的收入来源,比如说养羊、养牛、种植魔芋、种植土豆等等,我相信这些产业要是得到相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一定可以为五峰经济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的。总的来说,现在五峰的经济产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烟叶和养猪是一般农户的主打产业和收入来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