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学史》复习题

《中国文学史》复习题

《中国文学史》复习题.txt没有不疼的伤口,只有流着血却微笑的人有时候给别人最简单的建议却是自己最难做到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单项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山海经》 B.《乐府诗集》

C.《楚辞》 D.《诗经》

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

A.先秦 B.秦代

C.汉代 D.南北朝

3.《诗经》全书共有()。

A.100篇B.105篇

C.300篇D.305篇

4.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

A.孟子B.荀子

C.司马迁D.班固

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A.地域B.社会作用

C.音乐D.内容

6.《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

A.国风B.小雅

C.大雅D.颂

7.“风、雅、颂”是《诗经》的()。

A.分类B.表现手法

C.思想内容 D.特征

8.汉代“四家诗”指()。

A.齐鲁郑毛 B.齐鲁韩毛

C.齐郑韩毛 D.齐鲁韩郑

9.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

A.齐诗B.鲁诗

C.韩诗D.毛诗

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A.四言B.五言

C.杂言 D.七言

11.《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A.《召南·摽有梅》 B.《郑风·褰裳》

C.《周南·关睢》 D.《邶风·静女》

12.《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

A.《邶风·静女》 B.《周南·关睢》

C.《陈风·月出》 D.《秦风·蒹葭》

13.《七月》是一首()。

A.表现周人政治生活的诗歌 B.农事诗

C.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 D.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的诗歌

14.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A.毛苌 B.毛亨

C.郑玄 D.班固

15.《论语》是一部()。

A.纪传体史书 B.长篇论文

C.杂记 D.语录体著作

16.道家学派开创者是()。

A.孔子B.孟子

C.老子D.庄子

17.《庄子》今存()。

A.2O篇 B.30篇

C.33篇 D.52篇

18.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

A.孟子 B.子夏

C.颜渊 D.荀子

19.《劝学》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 D.荀子

20.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

A.《尚书》 B.《逸周书》

C.《论语》 D.《春秋》

21.《左传》全称()。

A.《春秋左氏传》 B.《左氏春秋》

C.《春秋内传》 D.《春秋外传》22.《左传》是()。

A.一部国别体史书B.一部纪传体史书C.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D.一部编年体史书23.《国语》是()。

A.一部国别体史书B.一部编年体史书C.一部纪传体史书D.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24.被称为《春秋外传》的是()。

A.《左传》 B.《国语》

C.《战国策》 D.《尚书》

25.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26.《国语》()。

A.以记言为主 B.以记事为主

C.以记人为主 D.以志怪为主

27.记录先秦纵横家言论和谋略的一部书是()。A.《春秋》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28.《战国策》的编订者是()。

A.孔子 B.刘向

C.班固 D.司马迁

29.《九歌》共()。

A.9篇 B.l0篇 C.l1篇 D.l2篇

30.《九章》共()。

A.9篇 B.l0篇 C.l1篇 D.l2篇

31.战国中后期,屈原根据民间祭祀歌所加工而成的作品是()。A.《九章》 B.《九歌》 C.《天问》 D.《招魂》

32.一口气提出170多个问题的屈原的长诗是()。

A.《离骚》 B.《天问》 C.《九歌》 D.《招魂》

33.屈原之后最有成就的楚辞作家是()。

A.唐勒 B.景差 C.宋玉 D.淮南小山34.《九辩》的作者是()。

A.屈原 B.宋玉 C.唐勒 D.班固

35.把《楚辞》编定成书的人是()。

A.孔子 B.司马迁 C.班固 D.刘向

36.“赋”作为一种文体,最早见于()。

A.荀子的文章B.屈原的文章

C.宋玉的文章D.贾谊的文章

37.《七发》的作者是()。

A.王褒B.东方朔

C.枚乘D.贾谊

38.最早奠定汉大赋体式的作品是()。

A.枚乘的《七发》 B.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

C.扬雄的《长杨赋》D.班固的《归田赋》

39.开创汉大赋写作体式的人是()。

A.枚乘B.司马相如

C.贾谊D.扬雄

40.把汉大赋推向高峰的人是()。

A.班固 B.张衡

C.司马相如D.扬雄

41.“劝百讽一”说的是()。

A.西汉初年的政论文B.汉代骚体赋

C.汉大赋 D.汉代后期的抒情小赋

42.《两都赋》的作者是()。

A.班固B.班彪

C.张衡D.扬雄

43.张衡创作的抒情小赋是()。

A.《归田赋》B.《鹦鹉赋》

C.《二京赋》D.《刺世疾邪赋》

44.赵壹创作的抒情小赋是()。

A.《归田赋》B.《鹦鹉赋》

C.《二京赋》D.《刺世疾邪赋》

45.祢衡创作的抒情小赋是()。

A.《归田赋》B.《鹦鹉赋》

C.《二京赋》D.《刺世疾邪赋》

4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左传》 B.《国语》

C.《史记》 D.《汉书》

4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A.《左传》B.《国语》

C.《史记》D.《汉书》

48.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作是()。A.《楚辞》B.《史记》

C.《汉帛》D.《新书》

49.《史记》属于()。

A.断代史 B.纪传体

C.国别体 D.编年体

50.《汉书》的作者是()。

A.范晔 B.张衡

C.司马迁D.班固

51.贾谊的文集是()。

A.《新书》B.《新语》

C.《至言》D.《治安策》

52.《过秦论》的作者是()。

A.李斯B.晁错

C.贾谊D.贾山

53.《论积贮疏》的作者是()。

A.李斯B.晁错

C.贾山D.贾谊

54.《论贵粟疏》的作者是()。

A.贾谊B.贾山

C.李斯D.晁错

55.《论衡》的作者是()。

A.王充B.班固

C.桓谭D.刘向

56.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

A.《木兰诗》 B.《陌上桑》

C.《羽林郎》 D.《孔雀东南飞》

57.《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

A.司马迁的《史记》 B.萧统的《文选》

C.郭茂倩的《乐府诗集》D.徐陵的《玉台新咏》

58.《陌上桑》的女主人公是()。

A.刘兰芝B.兰女

C.罗敷D.木兰

59.代表汉代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

A.东汉乐府民歌 B.“古诗十九首”

C.托名苏武、李陵的几首“苏李诗”D.东汉乐府诗歌

60.“建安文学”主要指的是()。

A.汉献帝建安年代的文学B.汉代末年的文学

C.汉末到魏初的文学D.魏晋时期的文学

61.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先开创以乐府古题作诗的诗人是()。

A.曹操B.曹植

C.杜甫D.白居易

62.《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

A.曹操B.曹植

C.鲍照 D.李白

63.“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A.曹植B.王粲

C.孔融D.徐干

64.在“建安”时代,文学成就最高,有“建安之杰”之誉的诗人是()。

A.曹操B.曹丕

C.曹植D.王粲

65.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较为完整的七言诗是()。

A.曹操的《观沧海》B.王粲的《七哀诗》

C.张衡的《四愁诗》D.曹丕的《燕歌行》

66.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的建安诗人是()。

A.曹植B.曹操

C.曹丕D.蔡琰

67.建安著名诗人曹丕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

A.《短歌行》B.《燕歌行》

C.《白马篇》D.《将进酒》

68.建安著名诗人曹植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

A.《短歌行》B.《燕歌行》

C.《白马篇》D.《将进酒》

69.《登楼赋》的作者是()。

A王粲 B.曹植

C.鲍照D.左思

70.《洛神赋》的作者是()。

A.王粲B.曹丕

C.曹植 D.曹操

71.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典型代表作是()。A.《赠白马王彪》B.《赠丁仪王粲》

C.《白马篇》D.《美女篇》

72.被评为嵇志清峻,阮旨遥深的诗风是指()。

A.建安诗风B.正始诗风

C.西晋诗风D.东晋诗风

73.阮籍的诗歌代表作是()。

A.《咏史》B.《拟咏怀》

C.《咏怀》82首 D.《咏怀》8首

74.嵇康文学成就主要在于()。

A.小说B.赋

C.散文D.诗歌

75.西晋时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A.潘岳B.陆机

C.左思D.刘琨

76.《三都赋》的作者是()。

A左思 B.陆机

C.张衡D.潘岳

77.《咏史》八首的作者是()。

A.阮籍B.嵇康

C.左思D.鲍照

78.左思《咏史》中的名句是()。

A.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B.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C.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D.顿辔倚高岩,侧听悲风响。79.《悼亡诗》的作者是()。

A左思 B.刘琨

C.陆机D.潘岳

80.晋代游仙诗的代表作是()。

A.左思B.刘琨

C.郭璞D.孙绰

81.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是()。

A.左思B.刘琨

C.郭璞D.孙绰

82.开创我国田园诗新领域的诗人是()。

A.陶渊明B.谢灵运

C.壬维 D.孟浩然

83.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A.《咏荆轲》B.《饮酒诗》

C.《归园田居》D.《杂诗》

84.《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

A.陶渊明 B.张衡

C.谢灵运 D.鲍照

85.《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

A.早年尚末出仕之时B.第一次出仕之时

C.彭泽挂冠之时 D.晚年贫困潦倒之时

86.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是()。

A.陶渊明 B.曹操

C.谢灵运 D.谢铫

87.鲍照的《芜城赋》中的"芜城”指的是()。

A.广陵B.武昌

C.荆州D.长安

88.《别赋》的作者是()。

A.江淹B.庾信

C.鲍照D.谢灵运

89.《恨赋》的作者是()。

A.鲍照B.曹植

C.江淹D.郭璞

90.《哀江南赋》的作者是()。

A.庾信B.江淹

C.潘岳D.陆机

91.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

A.《木兰诗》B.《西洲曲》

C.《子夜歌》D.《企喻歌》

92.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为()。

A.《木兰诗》B.《西洲曲》

C.《子夜歌》D.《企喻歌》

93.“吴歌”主要产生于()。

A.古代的吴越两国B.建业一带的江南地带

C.长江上游地带D.长江中游地带

94.“西曲”主要产生于()。

A.以建业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带B.长江申游汉水两岸C.黄河中游一带D.黄河中下游一带95.“宫体诗”盛行于()。

A.西晋时代B.东晋时代

C.宋齐年间D.梁陈之际

96.《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

A.杨之 B.郦道元

C.魏收D.邢劭

97.《水经注》的作者是()。

A.杨之 B.郦道元

C.魏收D.邢劭

98.杨之的作品是()。

A.《水经注》B.《登楼赋》

C.《洛阳伽蓝记》D.《士不遇赋》

99.《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A.干宝B.刘义庆

C.张华D.王嘉

100.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

A.《博物志》 B.《世说新语》

C.《搜神记》 D.《冥祥记》

101.提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人是()。A.曹操B.曹丕

C.陆机D.刘勰

102.《典论·论文》的作者是()。

A.刘勰B.曹丕

C.陆机D.钟嵘

103.《文赋》的作者是()。

A.曹丕B.曹植

C.陆机D.钟嵘

104.《诗品》的作者是()。

A.刘勰B.曹丕

C.钟嵘D.陆机

105.我国最早的较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是()。

A.《典论·论文》 B.《文赋》

C.《诗品》 D.《文心雕龙》

106.《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A.刘勰B.曹丕

C.钟嵘D.陆机

107.王绩是()。

A.初唐诗人 B.盛唐诗人

C.中唐诗人 D.晚唐诗人

108.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属诗篇是()。

A.《长安古意》 B.《帝京篇》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从军行》

109.《从军行》(烽火照西京)的作者是()。

A.杨炯B.王勃

C.卢照邻 D.骆宾王

110.《长安古意》的作者是()。

A.王勃B.卢照邻

C.骆宾王 D.杨炯

111.长篇歌行《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

A.张若虚 B.贺知章

C.张旭D.包融

11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作者是()。

A.张若虚 B.李白

C.刘希夷 D.杜甫

113.完成五律的定型工作的人是()。

A.李白B.杜甫

C.初唐四杰 D.沈、宋

114.《感遇》诗38首的作者是()。

A.陈子昂 B.孟浩然

C.高适D.王勃

115.《从军行七首》的作者是()。

A.高适B.岑参

C.王翰D.王昌龄

116.著名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非同凡响的盛唐之音,其作者是()。A.王维 B.孟浩然

C.李白 D.杜甫

117.著名诗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的作者是()。

A.高适 B.岑参

C.王昌龄 D.王之涣

118.李白绝句佳作“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篇名是()。

A.《望庐山瀑布》B.《望天门山》

C.《早发白帝城》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19.被称为由盛唐到中唐过渡的集大成诗人是()。

A.柳宗元B.李白

C.杜甫D.白居易

120.首先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新乐府的唐代诗人是()。

A.杜甫B.白居易

C.元稹D.李建

121.有“诗史”之你的诗人是()。

A.李白B.杜甫

C.陈子昂D.李商隐

12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

A.刘长卿B.韦应物

C.皮日休D.孟郊

123.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

A.李白B.陈子昂

C.杜甫D.白居易

124.白居易的诗歌中表现“兼济之志“的诗歌是()。

A.讽喻诗B.闲适诗

C.感伤诗D.杂律诗

125.著名诗歌《西塞山怀古》的作者是()。

A.李贺B.柳宗元

C.刘禹锡D.李商隐

126.著名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属诗篇是()。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B.《再游玄都观》

C.《酉塞山怀古》 D.《石头城》

127.诗风呈现冷、艳、奇、险的诗人是()。

A.韩愈 B.孟郊

C.李贺 D.李商隐

128.在中唐时期的诗人中,为晚唐唯美主义诗风先导的诗人是()。

A.柳宗元 B.白居易

C.元稹D.李贺

129.被称为“诗豪”的诗人是()。

A.李白B.杜甫

C.柳宗元 D.刘禹锡

130.在中唐,受巴山楚水和当地民风影响,创作有影响的《竹枝词》的作家是()。A.韩愈B.刘禹锡

C.柳宗元 D.白居易

131.苦吟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的作者是()。A.杜牧 B.许浑

C.贾岛 D.姚合

132.《莺莺传》的作者是()。

A.元稹 B.李白

C.白居易 D.白行简

133.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是()。

A.陈子昂和“初唐四杰” B.李白、杜甫

C.韩愈、柳宗元 D.白居易、元稹

134.提出“唯陈言之务去”的人是()。

A.陈子昂 B.杜甫

C.韩愈 D.柳宗元

135.“永州八记”的作者是()。

A.韩愈 B.柳宗元

C.刘禹锡 D.白居易

136.在唐代,一生被卷人“牛李党争”中,致使郁郁不得其志的诗人是()。A.李白 B.李贺

C.李商隐 D.韩愈

137.自创“无题”诗的诗人是()。

A.杜甫 B.白居易

C.李商隐 D.杜牧

138.《山中寡妇》的作者是()。

A.陆龟蒙 B.皮日休

C.姚合 D.杜荀鹤

139.被鲁迅评为“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的是()。

A.晚唐诗歌 B.晚唐无题诗

C.晚唐词 D.晚唐讽刺小品文

140.《皮子文薮》的作者是()。

A.皮日休 B.陆龟蒙

C.罗隐 D.杜牧

141.《笠泽从书》的作者是()。

A.皮日休 B.陆龟蒙

C.罗隐 D.杜牧

142.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是()。

A.《花间集》 B.《教坊记》

C.《云谣集杂曲子》 D.《二主集》

143.第一个专门写词的晚唐词人是()。

A.李煜 B.温庭筠

C.韦庄 D.冯延巳

144.花间派的鼻祖是()。

A.韦庄 B.温庭筠

C.冯延已 D.李贺

145.词史上第一个大力用白描手法的作家是()。

A.温庭筠 B.韦庄

C.李煜 D.冯延巳

146.《花间集》的编辑者是()。

A.元稹B.赵崇祚

C.殷强D.温庭筠

147.宋代古文运动最早的先驱人物是()。

A.王禹唐 B.穆修

C.柳开 D.林逋

148.王禹偁晚年自编的文集是()。

A.《小畜集》B.《河东先生集》

C.《穆参军集》D.《嘉祜集》

149.王禹偁在学习白居易诗的同时,更重视和推崇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 B.韩愈

C.王维 D.杜甫

150.在宋初“三体”诗中,王禹偁应属()。

A.白居易体B.西昆体

C.宫体 D.晚唐体

15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A.欧阳修 B.苏轼

C.曾巩 D.梅尧臣

152.苏舜钦和梅尧臣是()。

A.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 B.开创北宋诗风的重要作家

C.宋词的开创者 D.北宋形式主义诗风的代表

153.宋代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是()。

A.欧阳修 B.王安石

C.陆游 D.苏轼

154.北宋时,文章带有战国纵横家色彩的作家是()。

A.柳开 B.苏洵

C.王安石D.范仲淹

155.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是()。

A.李维B.丁渭

C.穆修D.杨亿

156.在宋初词坛影响最大、成为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宋代的关键人物是()。A.范仲淹B.欧阳修

C.王安石D.晏殊

157.在慢词体制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作家是()。

A.范仲淹B.柳永

C.欧阳修D.苏轼

158.柳永的集子是()。

A.《珠玉词》B.《樵歌》

C.《清真词》D.《乐章集》

159.在宋词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作家是()。A.冯延巳B.晏殊

C.欧阳修D.柳永

160.北宋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长调的词人是()。

A.秦观B.柳永

C.晏殊D.欧阳修

161.《淮海集》的作者是()。

A.王令B.柳永

C.贺铸D.秦观

162.北宋后期词的代表作家是()。

A.周邦彦B.柳永

C.苏轼 D.秦观

163.周邦彦的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以其为代表的词派是()。A.稼轩词派B.清雅词派

C.大晟词派D.婉约词派

164.易安居士是()。

A.秦观 B.李清照

C.柳永 D.辛弃疾

165.《漱玉集》的作者是()。

A.晏殊 B.周邦彦

C.朱敦儒 D.李清照

166.苏轼的号是()。

A.子瞻 B.颍滨遗老

C.东坡居士D.半山

167.晚年自号“六一居士”的作家是()。

A.曾巩 B.欧阳修

C.王安石 D.梅尧臣

168.《元丰类稿》的作者是()。

A.范仲淹 B.苏舜钦

C:曾巩 D.苏辙

169.“山谷体”是指()。的诗歌。

A.黄庭坚 B.陈与义

C.陈师道 D.吕本中

170.提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作家是()。

A.黄庭坚 B.吕本中

C.苏轼 D.韩愈

171.江西诗派的“一祖”是指()。

A.杜甫 B.韩愈

C.苏轼 D.黄庭坚

172.《江西诗社宗派图》的作者是()。

A.吕本中 B.陈与义

C.陈师道 D.严羽

173.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是()。

A.西昆诗派 B.江西诗派

C.江湖诗派 D.四灵诗派

174.陆游的号是()。

A.醉翁 B.放翁

C.笠翁 D.诚斋

175.陆游的诗集是()。

A.《剑南诗稿》 B.《诚斋集》

C.《元丰类稿》 D.《栾城集》

176.陆游的文集是()。

A.《容斋随笔》 B.《元丰类稿》

C.《小畜集》 D.《渭南文集》

177.有“古今律诗第一”之誉的宋代诗人是()。

A.苏轼 B.王安石

C.陆游 D.黄庭坚

178.陆游的诗歌刨造是()。

A.南宋诗歌风格的一大转变 B.公认的真正的“活法”诗C.我国古代爱国主义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 D.江西诗派的嫡传

179.《老学庵笔记》的作者是()。

A.杨万里 B.朱熹

C.洪迈 D.陆游

180.陆游所写的一部旅行日记是()。

A.《入蜀记》 B.《梦梁录》

C.《容斋随笔》 D.《老学庵笔记》

181.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

A.半山体 B.稼轩体

C.易安体 D.诚斋体

182.南宋词坛的第一大家是()。

A.陆游 B.辛弃疾

C.李清照 D.姜夔

183.辛弃疾在宋代词坛创立了风格独特的()。

A.易安体 B.东坡体

C.樵歌体 D.稼轩体

184.辛弃疾的词作中最具有特色的是()。

A.农村词 B.英雄词

C.咏春词 D.艳情词

185.辛弃疾著名词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的篇名是()。A.《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B.《清平乐》

C.《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86.辛弃疾词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但其主导风格是()。

A.温婉柔丽B.清新洒脱

C.豪放悲壮D.旷达疏放

187.南宋中后期,崛起的一个以姜夔为代表的新词派是()。

A.隐逸词派B.爱国词派

C.江湖词派D.清雅词派

188.张炎在《词源》中,对白石词的总评是()。

A.生涩瘦硬B.慷慨悲壮

C.“清空”“骚雅”D.温婉雅丽

189.在南宋词坛上与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的作家是()。

A.史达祖 B.姜夔

C.陈亮 D.刘克庄

190.宋代理论性最强、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是()。

A.《沧浪诗话》 B.《彦周诗话》

C.《六一诗话》 D.《后山诗话》

191.严羽《沧浪诗话》论诗的主要方法是()。

A.以情论诗B.以理论诗

C.以禅喻诗D.以词喻诗

192.《指南录》的作者是()。

A.汪元量 B.文天祥

C.刘克庄 D.戴复古

193.下列作家中属于“永嘉四灵”的是()。

A.徐玑B.刘克庄

C.严羽D.戴复古

194.下列作家中属于“永嘉四灵”的是()。

A.徐照B.刘克庄

C.严羽D.戴复古

195.下列作家中属于“永嘉四灵”的是()。

A.严羽 B.刘克庄

C.翁卷 D.戴复古

196.下列作家中属于“永嘉四灵”的是()。

A.戴复古 B.刘克庄

C.严羽 D.赵师秀

197.《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

A.宇文虚中 B.董解元

C.元好问 D.党怀英

198.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是()。

A.萧观音B.党怀英

C.董解元D.元好问

199.白朴所写的著名历史剧是()。

A.《墙头马上》 B.《梧桐雨》

C.《赵氏孤儿》 D.《李逵负荆》

200.白朴所写的《墙头马上》是一部()。

A.爱情喜剧 B.历史剧

C.神仙道化剧 D.讽刺喜剧

201.元初在梨园享有盛誉、被称为“曲状元”的剧作家是(j。A.王实甫 B.关汉卿

C.马致远D.白朴

202.马致远的代表作是()。

A.《陈抟高卧》B.《青衫泪》

C.《汉宫秋》D.《墙头马上》

203.在“元曲四家”中,擅写神仙道化剧的是()。

A.关汉卿B.王实甫

C.白朴 D.马致远

204.《柳毅传书》的作者是()。

A.高文秀B.尚仲贤

C.纪君祥D.李好古

205.《双献功》的作者是()。

A.尚仲贤B.李好古

C.纪君祥D.高文秀

206.《李逵负荆》的作者是()。

A.康进之B.李好古

C.高文秀D.尚仲贤

207.《西厢记》共有()。

A.一本四折 B.五本二十折

C.四本十六折D.五本二十一折

208.元杂剧最优秀的代表作家是()。

A.王实甫B.马致远

C.关汉卿D.白朴

209.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

A.《单刀会》B.《窦娥冤》

C.《救风尘》D.《望江亭》

210.关汉卿的《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均属于()。

A.历史剧 B.爱情风月剧

C.神仙道化剧D.公案剧

211.关汉卿公案剧的代表作是()。

A.《鲁斋郎》B.《窦娥冤》

C.《蝴蝶梦》D.《绯衣梦》

212.元代后期杂剧作家中创作成就最高的是()。

A.乔吉B.郑光祖

C.钟嗣成D.宫天挺

213.郑光祖表现才子佳人缠绵情爱的代表作是()。

A.《倩女离魂》B.《梅香》

C.《两世姻缘》D.《杨州梦》

214.“元曲四大家”是()。

A.郑光祖、王实甫、白朴、钟嗣成 B.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

C.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D.关汉卿、王实甫、郑光祖、钟嗣成

215.周德清的一部在中国语音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

A.《四声切韵》B.《中原音韵》

C.《录鬼簿》 D.《太和正音谱》

2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曲史著作《录鬼薄》的作者是()。A.郑光祖B.周德清

C.乔吉D.钟嗣成

217.《琵琶记》的作者是()。

A.高明 B.元好问

C.马致远D.汤显祖

218.《琵琶记》是()。

A.元杂剧B.诸宫调

C.散曲 D.南戏

219.“南曲之祖”指的是()。

A.《张协状元》B.《荆钗记》

C.《琵琶记》 D.《拜月亭记》

220.元代前期散曲创作的大家是()。

A.关汉卿 B.马致远

C.白朴 D.王和卿

221.马致远的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散曲是()。

A.《双调·夜行船》(百岁光阴)B.《中吕·阳春曲》(“题情”其五)C.《越调·天净沙》(秋思)D.《越调·凭栏人》(寄征衣)222.元后期散曲创作成就最高的代表人物是()。

A.乔吉张可久B.张养洁张可久

C.乔吉睢景臣D.张可久贯云石

223.《小山乐府》的作者是()。

A.乔吉B.张养浩

C.刘时中 D.张可久

224.元朝中期文坛的领袖人物是()。

A.虞集B.赵孟頫

C.姚燧D.揭傒斯

225.元代后期杰出的少数民族抒情诗人是()。

A.虞集 B.刘因

C.萨都剌 D.杨载

226.杨维桢的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元末极为流行,世称()。

A.白居易体(白体)B.诚斋体

C.铁崖体(铁体)D.半山体

227.“元诗四家”中诗歌内容量丰富的是()。

A.虞集B.揭傒斯

C.杨载D.范梈

228.杨维桢诗被称为()。

A.乐府体B.香奁体

C.宫体D.铁崖体

229.著名诗选、诗话兼诗论《瀛奎律髓》的作者是()。

A.严羽 B.司空图

C.方回 D.刘克庄

230.明初,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散文家是()。

A.袁宏道 B.张岱

C.刘基 D.宋濂

231.刘基的散文体裁多样,而最出色的是()。

A.山水游记 B.人物传记

C.寓言体散文 D.杂文

232.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诗歌派别是()。

A.茶陵诗派 B.前七子

C.台阁体 D.公安派

233.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文学群体是()。

A.后七子B.茶陵派

C.前七子D.公安派

234.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文学群体是()。

A.公安派B.竟陵派

C.茶陵派D.后七子

235.明代中期,取得重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是(

A.唐宋派B.茶陵派

C.公安派D.前七子

236.唐宋派中,真正能继承唐宋散文真谛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作家是()。A.茅坤 B.归有光

C.唐顺之D.王慎中

237.公安派中,小品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A.袁宗道B.张岱

C.袁宏道D.归有光

238.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是()。

A.张岱B.王思任

C.袁宏道D.陈继儒

239.公安派核心口号的提出者是()。

A.袁宗道B.谭元春

C.袁宏道D.钟惺

240.竟陵派大力提倡的诗歌风格是()。

A.幽深孤峭B.独抒性灵

C.慷慨悲壮 D.清丽婉转

241.受《三国演义》影响,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是()。

A.《英烈传》B.《西汉通俗演义》

C.《列国志传》D.《开辟演义》

242.受《水浒传》影响,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是()。

A.《杨家府演义》B.《隋唐演义》

C.《唐书志传》 D.《岳武穆精忠传》

243.受《西游记》影响,神魔小说申最为出色的著作是()。

A.《西游补》B.《三遂平妖传》

C.《唐钟馗全传》D.《封神演义》

244.《封神演义》的作者,一般认为是()。

A.甄传 B.许仲琳

C.熊大木D.冯梦龙

245.代表明清两代小说理论最高成就的是()。

A.金圣叹B.李卓吾

C.冯梦龙D.胡应麟

246.最能代表金圣叹小说理论的论著是()。

A.关于《庄子》的评点 B.关于《西厢记》的评点

C.关于《水浒传》的评点D.关于《三国演义》的评点

247.《金瓶梅词话》的作者署名为()。

A.王世贞B.屠隆

C.冯梦龙D.兰陵笑笑生

248.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中《金瓶梅》属于()。

A.历史演义小说 B.世情小说

C.英雄传奇小说D.神魔小说

249.确定冯梦龙作为文学史上大家地位的,是他编纂整理了拟话本小说()。A.《石点头》B.“三言”

C.“二拍”D.《西湖二集》

250.凌蒙初影响最大的拟话本小说是()。

A.“二拍”B.《醉醒石》

C.“三言”D.《欢喜冤家》

251.拟话本小说出现在()。

A.元末明初B.明中叶

C.明末 D.明嘉靖年间

252.晚明思想与文学革新的旗手是()。

A.王世贞B.李贽

C.李攀龙D.陈子龙

253.明代戏曲舞台上居于主导地位的形式是()。

A.南戏B.杂剧

C.变文D.传奇

254.奠定汤显祖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大家地位的作品是其“临川四梦”中的()。A.《紫钗记》B.《牡丹亭还魂记》

C.《南柯梦记》D.《邯郸梦记》

256.汤显祖《牡丹亭》的故事线索所依据的话本小说是()。

A.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 B.刘敬叔的《异苑》

C.《杜丽娘记》(或《杜丽娘慕色还魂记》) D.冯梦龙的《卖油郎独占花魁》257.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

A.屠隆B.王骥德

C.沈璟D.阮大铖

258.临川派的代表人物是()。

A.梅鼎祚B.王骥德

C.沈璟 D.汤显祖

259.“汤、沈”之争的焦点在于()。

A.吴江派强调舞台性而临川派强调文学性

B.吴江派强调语言本色而临川派强调骈俪

C.吴江派主张复古而临川派主张革新

D.吴江派主张语言雅化而临川派强调“本色”

260.王士祯提出了()。

A.神韵说B.肌理说

C.性灵说D.格调说

261.格调说的代表人物是()。

A.王士祯B.查慎行

C.沈德潜D.袁枚

262.肌理说的提出者是()。

A.袁枚B.沈德潜

C.赵执信D.翁方纲

263.性灵说的代表人物是()。

A.顾炎武B.袁枚

C.翁方纲D.王士祯

264.清代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是()。

A.朱彝尊B.陈维崧

C.周济D.张惠言

265.代表清词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A.张惠言B.纳兰性德

C.朱彝尊D.陈维崧

266.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是()。

A.厉鹗B.纳兰性德

C.朱彝尊D.张惠言

267.除张惠言外,常州词派中影响较大、在词论方面贡献较大的作家是()。

A.周济B.张琦

C.厉鹗D.董士锡

268.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是()。

A.桐城派B.阳湖派

C.公安派D.竟陵派

269.使桐城派的文学理论更加完整、更加系统化的作家是()。

A.刘大櫆B.姚鼐

C.方苞D.梅曾亮

270.以恽敬、张惠言为代表的散文派别是()。

A.阳羡派B.常州派

C.阳湖派D.竟陵派

271.代表清代骈文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A.陈维崧B.袁枚

C.胡天游D.汪中

272.清代影响最大的才学小说是()。

A.张南庄的《何典》 B.李汝珍的《镜花缘》

C.随缘下士编辑的《林兰香》 D.李海观的《岐路灯》

273.俞万春创作的《水浒》续书是()。

A.《水浒后传》B.《后水浒传》

C.《水浒续》D.《结水浒传》(荡寇志)

274.钱彩编、金丰增订的历史演义小说是()。

A.《隋唐演义》B.《说岳全传》

C.《说唐后传》D.《说唐全传》(《说唐》)

275.《隋唐演义》的作者是()。

A.钱彩 B.俞万春

C.褚人获D.陈忱

276.描写文人自身生活,借此反思整个封建文化的价值体系,这类小说的代表作是()。A.《聊斋志异》B.《官场现形记》

C.《儒林外史》D.《红楼梦》

277.《儒林外史》的作者是()。

A.闲斋老人 B.吴敬梓

C.金兆燕 D.吴趼人

278.把清代文言小说创作推向高潮的著作是()。,

A.《聊斋志异》B.《虞初新志》

C.《夷坚志》 D.《阅微草堂笔记》

279.中国古代文学的压卷之作是()。

A.《儒林外史》B.《三国演义》

C.《西厢记》 D.《红楼梦》

280.《红镂梦》后四十回的作者是()。

A.程伟元B.高鹗

C.王希廉D.脂观斋

281.在中国戏剧史上第一次以同情和赞赏的态度描绘市民参与政治斗争的剧作是()。A.《十五贯》B.《一捧雪》

C.《清忠谱》 D.《渔家乐》

282.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系统化的著名戏剧理论家是()。

A.李渔 B.洪昇

C.吴伟业 D.李贽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单项选择题答案

l.D 2.C 3.D 4.C 5.C

6.D 7.A 8.B 9.D lO.A

1l.C l2.D 13.B 14.C l5.D

16.C 17.D 18.D l9.D 2O.A

2l.A 22.D 23.A 24.B 25.C

26.A 27.D 28.B 29.C 3O.A

31.B 32.B 33.C 34.B 35.D

36.A 37.C 38.A 39.A 40.C

41.C 42.A 43.A 44.D 45.B

46.C 47.D 48.B 49.B 50.D

51.A 52.C 53.D 54.D 55.A

56.D 57.D 58.C 59.B 60.C

61.A 62.A 63.B 64.C 65.D

66.A 67.B 68.C 69.A 70.C

71.A 72.B 73.C 74.C 75.C

76.A 77.C 78.A 79.D 80.C

81.D 82.A 83.A 84.A 85.C

86.C 87.A 88.A 89.C 90.A

91.B 92.A 93.B 94.B 95.D

96.A 97.B 98.C 99.B 100.C

101.B 102.B 103.C 104.C 105.D

106.A 107.A 108.C 109.A 110.B

111.A 112.C 113.D 114.A 115.D

116.B 117.A 118.D 119.C 120.A

121.B 122.A 123.D 124.A l25.C

126.A 127.C 128.D 129.D 130.B

131.C 132.A 133.C 134.C 135.B

136.C 137.C 138.D 139.D 140.A

141.B 142.A 143.B 144.B 145.B

146.B 147.C 148.A 149.D 150.A

151.A 152.B 153.D 154.B 155.D

156.D 157.B 158.D 159.C 160.B

161.D 162.A 163.C l64.B l65.D

166.C 167.B 168.C 169.A 170.A

171.A 172.A 173.B 174.B 175.A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2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总纲与原则 在你开始这份笔记的学习之前,我想先让你明白一件事:文学史不是死的文学史,它是活生生的我们的伟大作家们在文学的园地上辛勤耕耘的成果,同时更是他们心力的凝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恶都原原本本地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的书上。当时活生生的感情,我希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融入自己的感情,以作者当时的情境、身世、性格能真实处境来还原历史、还原作品本来面目、最后珠串而成文学史,简言之:你们学习文学史和背诵文学史的途径和目标只有一个:用自己的理解描绘文学史的轮廓,或者说叫做重写文学史。 其实所有的学习和记忆方法都是相通的,归纳总结、联想记忆、滑稽谐音等等,文学史当然也不例外。我们要以最真诚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史,同样的,在其中要贯穿自己对文学史中文学家、文学思想、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的理解。我说的重写文学史当然不是摒弃各位先贤的文学史研究成果,而是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敏锐地体察到那些文学史书籍上不能言传出来的关于某位作家或事件的精髓,这是理解层面的。也就是说:重写文学史是一个在研读文学史书籍的基础上更深入一层的理解,而非解构文学史或者否定文学史。 在记忆层面更是这样。我曾经接触到过部分考生,他们笃信的只有一条,就是“只要我把文学史上的内容都背会了,考试肯定就没问题了”,我告诉他们有的考研题目综合性非常强,像一套试卷最后的论述题,常常会让你横向比较两部作品或两位作品中的人物等等,更有类似于诗词赏析之类的题目,这些都是文学史中所没有的。然而他会告诉我“那我找本文学史真题答案的参考书,把那上面的所有题目都背会了,不是就行了吗?”想要说的是,我曾经也走过同样的弯路,出于对自己记忆力的高度自信,我们常常忽略了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其实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我们文科的东西从来不是死记硬背能够了事的,当然脑子里要有大量的书本知识,但是这些都需要先理解了然后吸收,只有这样,你的知识才是你自己的,不但容易记住,而且更能由死的知识变换为活的能力。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

古文 一、填空题。(1*10) 二、诗歌赏析。(2*9) 三、名词解释。(4*4) 四、简答题。(4*8) 五、论述题。(2*12)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1、《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辣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曹操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比如汉乐府的《薤露》和《蒿里》本是挽歌,曹操却用来描写当时的社会现实。 ●3、曹丕,《典论》。 ●4、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此诗写一女子在不眠的秋夜思念淹留他乡的丈夫,情思委曲,深婉感人。《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5、“建安七子”:“七子”之称,始于曹丕《典论·论文》为孔融、陈琳、王粲、徐幹、刘祯、阮瑀、应玚七人。其中孔融年辈较长,且在建安十三年被杀,因此实际上只有六人参加了邺下时期的文学活动。其中王桀、刘祯的成就最突出,钟荣《诗品》列之于上品。王桀的诗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刘勰许为“七子之冠冕”。 ●6、曹植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西安市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其内容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满。如《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第二类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如《浮萍篇》、《美女篇》、《杂诗》(“西北有织妇”、“南国有佳人”)第三类是述志诗。《杂诗》(仆夫早严驾)第四类是游仙诗。如《仙人篇》《游仙诗》《远游篇》《升天行》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版)习题集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习题集1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 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 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二章《诗经》 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 2、赋比兴 3、四家诗 三.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 500 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 、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 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 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 ,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 、和 5篇。 四.简答

中国文学史笔记(宋元)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西昆体 是宋初试探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派别。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诗人有杨亿刘筠,钱惟演。内容大都是点缀升华歌功颂德应酬唱和,多使用七律等近体诗,对仗工整,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但是西昆体在艺术上也有很严重的缺点,西昆体大多专门效仿李商隐诗艺术外貌而,缺乏真挚的感情和深沉感概,往往徒有其表华丽外表而缺乏内在意蕴。(西昆体衰败的真正原因是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且诗歌立于模仿缺乏自主精神但西昆体对后世创作有一定影响) 2江西诗派 是北宋末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人物以黄庭坚,陈师道为核心,及陈与义,吕本中等人,代表作有吕本中作的《江西诗社宗派图》。该诗派在诗歌创作的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受到黄诗的影响,主张自成一家,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多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就因为这样导致脱离了现实。靖康事变使诗派风气发生转变,负面影响较大,但它们仍是宋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辛派词人 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共同点是:1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坚定的爱国主义者2.注重内容表达大胆冲破词的格律和音律限制以文为诗进一步发展了词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3继承了稼轩词的豪放词风。缺点:辛派词人虽极力师承辛弃疾但缺乏战斗经历又无辛弃疾胸怀抱负文学素养,因而学习辛词往往流于表面得其豪放失其沉郁不免有粗疏率直之弊。 4四灵派(永嘉四灵) 南宋中后期出现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四位,因为四人都出自叶适之门四人的字号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称为“四灵”该诗派以贾,姚为宗。反对江西诗派晦涩诗风,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诸多作品内容多为题咏景物,专攻五律,以萧散野逸,平淡简远相雕榜,诗歌表现出清新恬淡,平易。写作手法上多使用精炼语言,白描刻画景物,很少用典。该派诗歌题材的主题多由于寄情山水反映失意文人的隐逸和闲适情趣,故作品多脱离现实,该诗派对此后的江湖诗派的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5话本 说话活动的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多,后世统之为话本 6南戏 南曲戏文的简称,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南戏是在宋杂剧角色体系完备后,在叙事性说唱文学高度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它是民间艺人以代言体的形式搬演长篇故事,从而创造出一种新兴艺术形式。 7四大传奇 即指元末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荆、刘、拜、杀”)。“四大传奇”是以爱情婚姻和家庭纠葛为题材的戏文,侧重写封建社会妇女对纯真爱情、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她们在封建礼教禁锢和熏陶下形成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性格。四剧的主要人物都是妇女,剧本内容方面的共通之处是:不仅在婚爱纠葛或家庭矛盾的描述中表现了女主人公们对爱情的忠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她们受到的封建礼教的迫害和对其进行的抗争,还在人物的交往或事件的处理中,展示了她们正直善良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美的道德情操。她们大多性格坚毅,处世有主见,无论对个人婚爱的处理或家庭纠纷的解决,都表现得有胆有识,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

《中国文学史》的读书笔记

《中国文学史》的读书笔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郑振铎的这套书写于1930年代,所以整体上,有着明显的时代感,措辞、情绪,生发着“五四”后的感觉,用词新颖又古典,不经意地流露着除旧迎新的热烈,不太同于现代的书写方式。 上卷读完,极能感受到“郑氏风格”的特点,正如作者所说,有的文学史的写作是多人完成的,可能体例纷杂不统一,而一个人完成的作品会明显带有个人风格,体现个人学识态度。是的,透过他这本书,感受很深。 不知别人写文学史是否都会如此布置,但郑振铎的铺陈实在是过于全面摊开了,基本上是按人来一个个陈述,此人生平,代表词句,有名的人多说点,没什么名气的三两句带过,一个一个又一个人地这么平铺直叙着,颇有堆砌之感,看久了,会觉得累,觉得这些人都差不多,各人的代表性词句也都差不多的样子,作者怎么也不嫌累,还是在絮絮地介绍着。 但他并不是无自己喜好的,遇到喜爱的作家和文体风格,一连串的排比倾泻而下,反复比喻,言辞

轻快,喜爱之情满溢而出。他是抒情的、个人化的,能感受到他对陶渊明、杜甫、新乐府、变文等作者和形式的喜爱,比如他单拎出杜甫成一个小章节,详写他的遭际和不同时期的诗,在别的作者是没有这个待遇的,比如他用了快一页的奔腾不息的各种新奇美好比喻来表现新乐府的清新自然,滔滔不绝不加修整的情感铺面而来。这些时候的他是从漫无边际的陈列里蹦跳出来歌唱着的。 对大大小小诗人、词人、文章作者和作品,历来有很多的评论集囊括点评,所以郑振铎几乎是博采古代的评论来评价一个人,左一句诗品右一句诗话,文白夹杂,细碎分裂,而不是全然地出于他自己的感想。可以看得出他很下工夫,搜集了不同朝代的人的评述相互参照,当然,有时他也会对前人的定论持不同意见,直言他自己的见解。 只是,述那么多作者的生平,他的表达方式几乎都是凝结史书记载的“官位变迁”,三两句讲完一个人都做了哪些官,卒于什么官位和地方,什么谥号,有的会摘一点逸事趣闻讲一下。遇到一大串不太有名的作者,每个人都这么讲,连篇累牍的,读过以后,满脑子都是“著作郎、知制诰、吏部员外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编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一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重点归纳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 “先秦”指的是秦统一之前的历史时期,包括原始、奴隶、封建社会初期三个阶段。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发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1. 最早产生的两种文学样式是原始诗歌和原始神话。二者均是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原始诗 歌具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原始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2. 殷商甲骨卜辞、《周易》古经、殷商及西周铜器铭文,都是早期书面散文的萌芽。蕴涵着一定的文学因素。 3. 掌握先秦散文的主要形式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历史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此外,《逸周书》也是一部类似《尚书》的史籍。孔子编着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文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二书体现了早期历史散文的特征。 (2)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着作。《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二书标志着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 )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 )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动。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高超的语言运用水平上。《墨子》是一部墨子及其后学的着作的汇编,反映的是墨家学派所代表的小生产者的思想。其艺术特点是文质意显,富于逻辑性。《老子》基本上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着作,它以玄深的哲理思辩和精妙的诗一般的语言相结合,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2 )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孟子》孟子及其弟子的着作,反映了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面貌。《孟子》的散文体现着语录体向专题性论文的过渡,其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高超的论辩艺术。《庄

【中国文学史_袁行霈_超全笔记】第三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第三卷) 第五编宋代文学 绪论 宋文学基本沿中唐的方向发展: 一.古文运动。道统与文统更紧密结合,形成具很强政治功能又实用宋代古文。 二.诗歌。重反映现实,题材风格倾向通俗化。三.词达到巅峰。 四.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形成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改变了古代文学长于抒情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 一.崇文抑武的国策,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二.理学在元明清是官方意识形态。 (一)理学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 (二)宋士大夫较自觉的卫道意识,积极著书弘己斥人。北宋后期有王安石与司马光、二程等的新、旧学之争,旧学内部有以苏轼为首的蜀学与以二程为首的洛学之争,及朱熹与叶适、陈亮之争。 三.政治上和学术的使命感,重视政治教化功能。 (一)儒家重“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原道》。 (二)韩愈“文以贯道”思想,重视文学社会政治功能。 (三)宋代。 1.宋初柳开、穆修石介等观点矫激偏颇,欧阳修观点平正通达,总体认同“文以贯道”思想; 2.理学家:周敦颐率先提出“文所以载道”(《周子通书?文辞》)新命题,强调“道”的第一性,“文”仅被视为负载工具;朱熹反对“文以贯道”说,对“文以载道”说作更深入的理论阐述。 3.苏轼蜀学文道观与“文以载道”接近,但其“道”内容较宽泛。 4.“文以载道”说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推向极端即是“作文害道”,从根本上否定文学;但宋作家强调“道”,未放松“文”。 四.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空前发展。 (一)私人藏书丰富;《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目录学专书宋首次出现。 (二)学校数量和种类增加:除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兴盛。如白鹿洞书院等。 (三)宋士人学术水平高度空前。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是学者型作家,学养提高使作家更善于深刻地思考社会和人生,也更善于细密周详地议论。 五.宋文学家普遍关注国家社会。 (一)宋文学作品,尤其被视为正统的诗文,反映社会、干预政治是最重要主题。 (二)继承杜甫、白居易等传统,描写民瘼或抨击时弊成为整个文坛的创作倾向。虽缺少名篇,但普遍程度高。 (三)社会政治功能加强使宋诗文具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刚健的骨力,负面影响是严肃有馀、灵动不足,有时还因过于注重社会性而削弱个体抒情意味。 六.上述历史背景对宋代文学的另一个影响——诗文中议论成分加强。 (一)奏议文总数多,单篇奏议篇幅扩展。 (二)不宜说理的题材如亭台记类,也多有议论。 (三)影响: 1.大量出现在诗歌中,会削弱诗歌抒情功能,如理学家诗歌往往变成押韵语录; 2.适度议论为诗歌开辟新题材范围和美学境界,如王安石咏史诗和苏轼哲理诗; 3.宋诗所以有重意倾向,议论成分增强是重要因素。 第二节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 内忧外患的局面和忧患意识,影响: 一.少歌功颂德,多反映现实;二.表达个人抱负时拘谨收敛。 三.爱国主题的高扬。 第三节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一. 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对宋人文化性的格影响: (一)整合传统处世方式,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互相排挤。 (二)采取新型生活态度: 1.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强,结盟结党得到普遍认同。 2.认为个人努力和贡献是传统或阶层中一部分,应受到理性和道德制约。 3.个体意识倾向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 二.审美情趣转变。 (一)佛教: 1.禅宗是中国化、世俗化的佛教宗派,尤其慧能创南宗禅,经南岳、青原一二传后,更将禅味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 2.以内心顿悟和超越为宗旨,轻视甚至否定行善、诵经等外部功德。 (二)儒学。弘扬韩愈把儒家思想与日用人伦结合的传统,更重视内心道德修养。 (三)认为雅俗之辨应该注重大节而非小节,应体现在内心而非外表。 (四)审美态度世俗化;认为审美活动中的雅俗之辨关键在主体是否具高雅的品质和情趣,而不在于审美客体高雅还是凡俗。 三.审美情趣转变促成宋文学转向以俗为雅,扩大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手段,也使诗歌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第四节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一.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二.宋朝财政措施是用物质享受笼络官员,使纵情享乐之风盛行。 三.宋文人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的人生态度:用诗文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用词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诗文述志,词娱情。 四.词是宋代社会文化消费的热点;社会对词作的需求,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也促进了词的繁荣和发展。 第五节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多样化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整合风格的变化古文的普及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宋词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辽金诗文的成就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_高等教育出版社)大纲-1

先秦文学大纲 一、先秦文学五大内容 1、神话(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基质呈现) 2、诗经(民族真情的自由渲泻) 3、诸子散文(民族关于社会、人生的思考) 4、历史散文(时代与民族精神、性格及观念变迁的辙痕) 5、楚辞(文人心灵世界的第一次展示) 二、先秦文学演进的轨迹 1、由群歌互答向抒写个人情怀的演进; 2、由巫觋创作向史官创作向士人创作的演进; 3、由誓命训诰向对话语录向据题抒论的演进; 4、由朴野无华向语言自觉的演进。 一、神话 这一部分主要掌握四方面的知识: 1、神话的性质与产生; 2、中国神话的基本内容; 3、保存中国神话的基本典籍及整理成果; 4、中国神话的特色与基本精神。 一、神话的性质与产生 所谓“神话”即“神们的故事”。“神”是先民幻想创造与主宰物质世界的超自然的意识存在。“神话”是运用神的观念进行思考、想象的结果,是对于幻想的描述。用马克思的话,就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神话的产生是以原始的生活方式与原始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原始人群,对包罗万象、变化莫测的自然界――特别是灾难性突变感到神秘而恐惧,而又不能科学解释,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观念。随而又琢磨那奥秘的神灵形象,于是产生了神。随后又想像他们之间及他们与人之间的联系,参照人的生活,创造了神话。 二、中国原始神话的基本内容 中国原始神话的基本内容大约有三类: 1、解释性神话:如羲和生日、常羲生月、女娲造人、盘古开天以及民族起源、工具发明 等; 2、人与自然神话: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3、社会生活神话:黄帝战蚩尤、共工颛顼之争、刑天及《山海经》中的海外方国等。 三、保存中国神话的基本典籍及整理成果 1、在中国古籍中缺少专门的神话著作,神话资料零散地保存在各种典籍中。其中保存神 话资料最多的是《山海经》。其次是《楚辞·天问》、《淮南子》等。另外《左传》、《国 语》、《墨子》、《庄子》等先秦古籍中,也有一些零星的神话资料。在汉代出现的纬书 中,则保存了较多的经过汉儒自觉处理的神话。 1

《中国文学史》考研笔记

《中国文学史》考研笔记 (考研期间根据根据[《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整理) 学,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本编依据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先后顺序,重点论述介绍了以下内容:上古歌谣的保存、分类及特点;上古神话的保存、分类及艺术特点;《诗经》的名称、编集、内容、艺术特点及影响;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尚书》、《春秋》、《国语》、《战国策》等重要历史散文著作;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的阶段、特征及《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重要的哲理散文;屈原的生平、思想及其《离骚》、《九歌》、《九章》等楚辞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点等。 第一章上古文学 一、基本知识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简答论述 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四为婚恋歌谣,一般都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如《周易。屯·六二》。五是战争歌谣,如《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同人》,由其绘声绘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听到了古老的杀伐声,看到了上古战争的礼仪、部族成员奋勇作战的身影及失败的悲哀和胜利的欢欣。 2、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我国上古歌谣在艺术特征有四:一是它的集体性、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二是它再现生活的直接性。三是句式简单、语言简朴、节奏流畅。四是以赋为主的表现手法。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 几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朱栋霖丁帆 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己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史简明教程》许祖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一) ?1922年,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最后一节,是“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学的大概”,可视为最早的以“史”的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尝试。 ?20年代末期始,少数高校以开设了新文学研究的课程和讲座。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李何林等都讲授过现代文学的课程,并出版过文学史著作,如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之流源》、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来中国文艺思潮论》等。因此,现代文学的早期研究有很强的“当代性”。 ?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是1951年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的出版和他在北京大学所开的课。王瑶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二) ?195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这本文学史建构了一种激进的写作框架。在文学运动部分,用革命运动统摄文艺运动和现象;在作家作品部分,简单地使用了阶级划分的方法。 ?同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东北大学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第一卷。作家都被纳入“革命作家”、“进步作家”、“小资产阶级作家”、“右翼作家”等范畴进行评价。 ?1956年,作家出版社又出版了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下卷,作者阐发了研究现代文学的三大目的:第一,叙述“五四”以来先驱者使用文艺武器与统治阶级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实况;第二,把各个历史时期的战斗史实和经验加以正确的叙述和总结;第三,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文学史的“历史建构”在这样一种政治文化背景下有了“主流”和“非主流”的区别。“非主流”的作家在不断的过滤和批判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 绪论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 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什么是现代文学? 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而言的。“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

中国文学史笔记

《中国文学史》绪论 何谓文学 属“文学发生学”或艺术起源论 1、宗教说 2、劳动说:淮南子》“今夫举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3、模仿说 4、游戏冲动说:康德,跟劳动相比,艺术可以说是一种游戏。 席勒,艺术跟游戏同样都是不带实用目的的自由活动,基本上就是一种过剩精力的表现。 5、自我表现说:厨川白村,文学不是苦闷的象征。 6、吸引本能说:欧威尔(《一九八四》、《动物农庄》)在《我为何写作》中夫子自道A、纯粹的自大B、美学的爱好 C、历史的冲动 D、政治的目的 文学作品:是诗歌和一切从强烈情感出发的文字作品,这些作品都必须有相应的艺术形式。广泛地说,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个 形象的反应。 概念核心,要有美的规范|(即艺术形式)的参与。 卡西勒,把艺术的世界定义为纯粹形式的领域,文学的世界是一种形态和构质。它必须有有一套很特殊的组织, 跟它本身的一种内在的机理。它有它的趋势和节奏,有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当艺术家选择实在的某一方面来表现的 时候,他这个选择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客观化的过程。(进入透镜)

钱基博,(基于《易经》《说文解字》《周礼》《礼记》《释名》的考证)“文”指天文、地文、人文,有“复杂、组 织和美丽”三种含义。“复杂”即言之有物,“组织”即言之有序,“美丽”是“文”的止境。 如何理解文学 美Wellek和Warren《文学论》,指出有两种切入点 1、外部研究,社会内容,侧重作者本身及社会脉络研究,包括历史时代、创作背景等 以陈寅恪对元稹《莺莺传》中崔莺莺身份的考证为例 2、文学作品本身(“字质”,如“诗眼”),外部研究一定不能作为文本的依据。 什么叫文学史 布朗先生,面对学术问题,我们有两种解决的途径,一种叫共时性,一种叫历时性(贯时性)。“共时性”Synchronic,指同一个时代,同一个时间背景。“历时性”指在一个历史的流程当中有前后关系。 所谓文学史,就是文学历史演变的勾勒,就是指由作品构成的整个体系。文学史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不等于文学批评,后者是分析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 也不等于文学评论,后者是探讨文学的普遍规律。 文学史中的作品体系在一个时间序列里,去描写文学的发展,去阐释各种文学内容、形式、思潮、流派及其产生与进展、演变,去寻求它们前后的继承关系,沿革嬗变的过程及意义。简言之,文学史就是要勾勒出文学发展的历史图示。 文学史背后的史观 追踪猎迹文学史:1904年,第一本中文版,林传甲为京师大学堂的国文课程编写。

《中国文学史》考研袁行霈版考研复习笔记

《中国文学史》考研袁行霈版考研复习笔记 先秦文学第一编 论绪 复习笔记0.1 一、中国文学的源头 1传说时期的文学 传说时期的文学是指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的原始神话传说和歌谣,它们经过漫长的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 2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 文字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甲骨文字以及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我国现在所知最早的文字,它们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3诗乐舞紧密结合 诗乐舞合一,这在我国古籍中有明确的记载,如《吕氏春秋·古乐》与《尚书·益稷》记载帝舜时的乐曲《大韶》。诗歌和音乐、舞蹈相互结合的形式,在文字已经成熟并广泛用于文献记录以后,还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二、先秦文学的作者和形态 先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主要承担者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学作者也因之而不断变化。 1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1)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也是文学的创造者。在夏商或周初,为巫术祭祀而创制的韵文或歌谣是当时主要的文学作品。 (2)商周之际,随着商周之际鬼神地位的下降,人事受到重视,史官发展了人事方面的职能,并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史长于记人事、观天象、悉旧典。《尚书》《春秋》都是史官的作品。 (3)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文化为贵族所垄断,贵族掌握知识文化,进行文学创作。贵族成了西周、春秋时文学的主要创作者。《诗经》就是由他们所采、所编、所颂的作品。 (4)春秋战国之际,随着贵族阶级的衰落,官学或私家传授出现了危机,于是民间聚众讲学之风应运而起,文化知识也由贵族转移到士的手里,其代表就是诸子百家。 先秦文学作者的身份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由巫到史,到贵族,再到士,其演变过程,与文学繁荣的趋势是一致的。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显出了异彩纷呈的特性。 2先秦时期文学的形态 先秦时期的文化特征决定了文献呈现为一种综合的形态,表现为: (1)有些文学作品是史学或哲学著作,史学和哲学著作也富有文学意味。(2)殷周之际,中国文化经历了革命性的变化,萌芽于商代的“德”的观念,在周代得以发展,形成了敬德保民的思想。 (3)战国时期,文化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4)先秦文献往往体现出文史哲综合于一体的特征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复习提纲

文学史复习提纲 绪论 1.学与外在环境之关系 2. 中国文学与宗教之关系 3. 「文学通史」、「文学断代史」、「文学专史」的特性与重要著作 4. 民间文学与文人创作的关系 5. 历代文体兴盛与帝王提倡之关系 6. 中国「文体」观念的演进与代表著作 7. 「文学运动」的特质先秦诗经 1. 简述诗经的作者与时代。 2. 孔子删诗之说的商榷。 3. 何谓「六义」,试举例说明。 4. 何谓「四始」?各家说法中裴普贤先生认为《史记》的四史说最为乎实,何故? 5. 试比较《诗经》与《楚辞》的不同。先秦散文 1. 请简述先秦散文的发展梗概。 2. 先秦散文中,《左传》、《国语》、《战国策》的文章有何特色?先秦楚辞 1. 何谓「楚辞」?楚辞的艺术特色与成就为何? 2. 何谓「离骚」?〈离骚〉写作的时代背景与情志内容为何? 3. 何谓「九歌」,九歌的文学特征为何? 4. 试比较《诗经》与《楚辞》的不同。先秦神话 1. 何谓「神话」?中国神话的类型与题材有哪些? 2. 请介绍几本保存中国古神话的重要典籍。先秦文论1.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莫不同祖风骚」,李白〈古风〉:「劣于汉魏近风骚」,何谓「风骚」?其代表的文学精神为何?汉赋 1. 「赋」的文学特征如何?赋体文学发展的源流与演变如何? 2. 汉代辞赋分「写物」、「言志」两大系统,请举例说明。 3. 汉赋全盛时期,重要赋家及其作品介绍。 4. 汉赋兴盛的的原因为何? 5. 汉赋受到儒家何种理念的支持?此理念与实际相符的情形如何? 6. 两汉赋体的演变与发展。汉散文 1. 两汉散文概述。 2. 请概述汉代散文的成就。 3. 试述《史记》的文学成就。 4. 史记的文学价值。 5. 王允说:「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王固认为:「司马迁著书,……微文刺讥。」《史记》是否为谤书?试抒己见。

读书笔记:《中国文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文学史》读书笔记 在XX行政学院的集中学习,对于我们这样日常繁忙于单位工作的公务员来说真的是非常难得的机会,特别是能有比较集中的时间进行阅读自学,对拓展知识边界、提高自身素养意义重大。因此除了阅读社会主义经典著作和专业书籍外,我这次还在党校图书馆借阅了《中国文学史》这样的文史类书籍进行阅读。现将有关体会总结如下: 一、这是一本怎样的文学史 作为一个高度重视文学的文明古国,历代学者对于国内文学史的研究也一直是较为充分的,因此书名为《中国文学史》的专著也有不少,还包括有钱穆先生这样的大家编著的版本。这次之所以选择由董乃斌、钱理群两位老师主编的版本,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本书的时间跨度较长。从上古时期文学的诞生谈起,以上古神话和汉字的怨气为引子,按照时代和体裁的线索,贯穿古代文学的各个发展时期,还以较大篇幅介绍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从时间跨度来讲较部分其他文学史书籍更为

全面。 2.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书在文字介绍基础上,搜集了较多与文字内容直接关联的绘画、书法、人物画像、工艺品照片等图片资料。我们知道文学和艺术是不分家的,前有曹植的辞赋名篇《洛神赋》,后又有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图》,这样相得益彰的表达,确实能促进读者对文字部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3.点面结合恰到好处。该书在描述中既注重对某时期某类文学体裁发展的总体描述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的综合性介绍,更有对期间代表性文学家的生平介绍、作品摘录以及简要点评。在点面内容上篇幅分配得当。 二、从文学史中我们读到了什么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文字和文学的民族,同世界许多民族不同,我们很早就有了较为完备的文字体系,很早就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文字能力还成为我们选拔官员的标尺。这样的一个民族,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文学史读出许多历史的真相和文化的印记。 1.文学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纽带。在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战乱、饥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复习资料

袁行霈主编 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明初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 2.标志了明代戏剧的最高水平:徐渭《四声猿》 3.吕天成、王骥德的代表作 吕天成的《曲品》: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戏曲批评专著。 王骥德的《曲律》: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南北曲源流、宫调、音韵、作曲和唱曲方法,兼及剧本结构、情节、宾白、科诨等方面的理论著作。 4.“三大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和无名氏的《鸣凤记》。 5“临川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7“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8“三灯”:瞿佑《剪灯新话》、李祯《剪灯余话》、邵景瞻《觅灯因话》 9四大说: 王士祯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袁枚的“性灵说” 三、名词解释 1.台阁体

指明初永乐、弘治年间在上层官僚中形成的一种诗风。多歌颂升平,是盛世之文。以其主要代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台阁重臣而得名。其作品多反映上层官僚的生活,流连光景,歌咏太平,雅正平和而雍容冲淡;其诗文内容大多较为贫乏,多力应制、题赠、酬应之作。 2.茶陵诗派 指明前期成化、弘治年间以湖广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其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人。他们做诗强调宗唐法杜,着眼于音调、法度,其诗歌形式典雅工丽,具有从“台阁体”向“前后七子”转化时期的过渡特点。 3.前七子 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他们反对“台阁体”的文章,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其文学主张具有现实意义。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4.后七子 是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继前七子之后重新倡导复古的文学流派,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浩大,把明代复古倾向推向了高潮。成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5.唐宋派 是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一个散文复古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袁行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 一.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1、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2、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3、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 二.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1、爱情。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着、更带野性色彩。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含蓄了、深化了、带有理想的色彩(白朴《墙头马上》、加进悲剧色彩(《会真记》、《长恨歌》、董解元《西厢记》、王实甫《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红楼梦》)。2、友情。视朋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交友不因贵贱而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 三.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1、对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对于历史、人生的思索,实际是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2、对于人生的感悟主题,还表现为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往往交叉着理路,劝善惩恶,提出人生的归宿问题。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周易》:先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 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汉时又有 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容。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容看, 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四为婚恋歌谣,一般都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如《周易。屯·六二》。五是战争歌谣,如《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同人》,由其绘声绘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听到了古老的杀伐声,看到了上古战争的礼仪、部族成员奋勇作战的身影及失败的悲哀和胜利的欢欣。 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参考答案:我国上古歌谣在艺术特征有四: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袁行霈

1.神话 2.《诗经》的传统影响 3.《春秋》与《左传》比较 4.《国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5.《战国策》写作特色 6.汉乐府 7.《孔雀东南飞》 8.汉赋 1.神话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资源。 2.《诗经》传统影响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一、现实主义精神与传统 《诗经》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描述的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展现的是周代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这一“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精神传统为后世所代代继承和发扬。 二、抒情诗传统 从《诗经》开始,抒情诗成为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三、风雅与文学革新

《诗经》中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屈原所继承和发扬,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23]。 四、赋比兴的垂范 《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直被继承和发展着,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 《诗经》的诞生(包括产生、采集与编成),首先在诗歌体裁形式上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的新体式——四言体。 《诗经》不仅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有形的历史阶段——四言诗,且这种体式影响波及了后世各代的诗歌创作:一,后代的五、七言诗,尤其五言诗,是在它基础上的突破与扩展;二,即便在五、七言时代,也还有作者创作了不少四言诗,沿袭了《诗经》形式。 从诗歌的节奏韵律上说,《诗经》也为后世诗歌创了先例,尤其在诗歌的押韵形式与韵部等方面,为后世诗歌提供了范式与典型,这在诗歌创作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更重要的是,《诗经》在创作上首开了写真的艺术风格——以其朴素、真切、生动的语言,逼真地刻画和表现了事物、人物及社会的特征,艺术地再现了社会的本质,为后世文学创作(尤其诗歌创作)提供了艺术写真的楷模与借鉴范式。具体地说,《诗经》为当时和后世活画了一卷社会与历史图画,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社会的面貌,讴歌了上古时代人民的勤劳、勇敢,鞭挞了统治阶级的卑劣、无耻,为后世留下了立体的、具象的历史画卷,是一部丰富生动的上古时代百科全书。 3.《春秋》与《左传》比较 二者都是鲁国的编年史。《左传》是为传述《春秋》而作,即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 比较:①记言 《春秋》记事简略,长的不过四十多字,短的仅有一字。因此,记事虽简而有法,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