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概念图在科学三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概念图在科学三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概念图在科学三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概念图在科学三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概念图在科学三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概念图是一种视觉组织工具,它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理论等,是把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人们思考、交流和表达。把概念图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策略,融入到小学科学三年级教学,对于刚刚接受科学启蒙教育的三年级学生而言,是一种有效的科学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结构,能有效地呈现思考的过程及知识的关联,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理解抽象概念,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加深记忆,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效率,是一种符合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策略。本文就概念图在小学科学三年级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谈一些粗浅想法。主要包括:(1)运用“维恩图”分类比较信息,梳理概念。(2)运用“气泡图”和“网状图”辅助整理旧知,探求新知。(3)概念图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4)概念图可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工具。(5)拓展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相结合。

【关键词】小学科学概念图意义建构形成性评价

小学科学是一门形象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对瑰丽多彩的自然现象、生动直观的科学实验十分感兴趣,然而对于刚刚接受科学启蒙教育的三年级学生而言,在直观现象、感性知觉到逻辑思维、理性分析的教学过程中产生质的飞跃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如何在两者之间铺设自然过渡的台阶,提高教学成效?笔者认为引入多种形式的概念图,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科学时的有用工具。概念图是一种视觉组织工具,它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理论等,是把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人们思考、交流和表达。把概

念图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策略,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结构,能有效地呈现思考的过程及知识的关联,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理解抽象概念,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加深记忆。把概念图融入小学科学三年级教学,符合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一、概念图融入小学科学三年级教学的实践

小学科学教育从三年级启蒙,立足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尤其注重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培养。概念图不仅体现意义建构的过程与方法,同时也表明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利用概念图指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由于三年级小学生初步运用概念图,教材先安排从简单的“维恩图”、“气泡图”和“网状图”入手,在“植物”、“动物”、“材料”、“水和空气”等单元中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这三类概念图来帮助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同时用来描述概念。教师也借此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为教学确定起点,同时灵活运用概念图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交流,直至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

1.运用“维恩图”分类比较信息,梳理概念。

维恩图是一种选择、分类和比较信息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它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维恩图的操作方法是先把两个个体的特点分别写在各自的框里,然后对照两边的特点,把共同的特点写入交叉的位置,再把两边共有的特点划掉。

在教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植物》单元时,教材选择樟树和狗尾草作为例子进行对比,樟树和狗尾草的形态特征区别非常明显,学生在比较过程中能够很容易体会到两个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别,从而获取两者之间多个零散的知识点。维恩图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分类集合在一起,梳理形成木质茎、草质茎等概念,然后从樟树和狗尾草

的分类信息中找到信息之间共同的内在联系,感知对“植物”概念的理解。

下面是教学片断:

师: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樟树的哪些特点?

生(经过补充、删选):樟树的特点有: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高大,茎粗,很硬,有根、茎、叶,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多年生寿命长…… (教师在维恩图中出示樟树的特点)

师:大家发现狗尾草有哪些特点?

生(经过补充、删选):狗尾草的特点有: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植株矮小,茎细、较软,有根、茎、叶,会开花结果、有种子,一年生寿命短……

(教师在维恩图中出示狗尾草的特点)

生:樟树的植株高大,茎粗,很硬,多年生寿命长;狗尾草的植株矮小,茎细、较软,一年生寿命短。

师: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大家还知道哪些植物的茎也是木质茎,哪些植物的茎也是草质茎?

生:苹果树、冬青树等大树的茎也是木质茎;三叶草、车前草等小草的茎也是草质茎。

师: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高大,茎粗,很硬,有根、茎、叶,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多年生寿命长…… 樟 树 狗尾草

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高大,茎粗,很硬,有根、茎、叶,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多年生寿命长…… 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植株矮小,茎细、较软,有根、茎、叶,会开花结果、有种子,一年生寿命短……

樟 树 狗尾草

师:再仔细观察比较一下,樟树和狗尾草又有哪些共同之处?

(师根据学生梳理,把樟树和狗尾草共有的特点写入维恩图交叉位置,再把两边共有的特点划掉。)

在上述探究活动过程中,一幅清晰的概念图呈现在师生面前,利用这个维恩图,教师和学生在头脑中构造出了一个清晰的“植物”概念框架,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内在联系和特征,从而指向“植物”单元的核心概念。维恩图分类比较信息的方式使得实验观察及汇报交流活动,变得十分有条理,学生方法正确,思路清晰,科学素养得以进一步提升。

2.运用“气泡图”和“网状图”辅助整理旧知,探求新知。

网状图的作用是用图解的形式记录与中心词(主题)有关的观点和内容,呈现中心词和与之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气泡图是一种简单的网状图,它帮助学生对中心词(主题)作出联想,记录下他们已经观察和了解到的内容。使用气泡图和网状图都有助于学生整理加工已知的信息,要注意的是,它们各有侧重点。气泡图中记录的内容应当是学生切实观察、检测到的,因此,气泡图更注重于学生对即时观察的已知信息的整理和反馈;网状图可以帮助学生围绕中心词作尽可能的联想,由此教师可以了解到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为进一步探求新知确定起点。

教学三上科学“材料”单元《谁更硬一些》一课,有关于“金属”的气泡图内容。这是三年级学生刚接触气泡图的第一课,教学时教师在一张A4的彩纸中间用电脑打印好“金属”,作为中心词板书出示,为

气泡图做准备。在学生完成“比较硬度”、“观察用砂纸打磨后的金属光泽”、“用铁锤砸扁铜丝”、“比较传热性能”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回顾、整理金属的各种特性,填写在印好气泡的小纸片上。小组完成后,再请学生把小组里的小气泡纸片用磁性贴贴在黑板上。教师另外还准备一些金属其它特性的纸片(如能导电等),加以补充并组织进行后续的观察和检测活动。这样,一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气泡图就诞生了(如下图)。使用气泡图便于学生及时整理和反馈探究活动中获取的信息,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促进对整个知识架构的掌握。

网状图出现在三上“水和空气”单元第一课《水》的教学活动中。本课时开门见山的第一个教学活动即是学生运用网状图交流有关水的已有认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水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了,他们可以说出水的很多相关知识。但是他们的思维是断的、零散的、支离破碎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把这些点进行归纳,并用圆圈和直线穿起来形成一张有结构的网状图。使用网状图可以帮助学生围绕“水”主题作尽可能多的联想,由此教师通过这一项活动将有机会评估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前有关水的原有知识,确定探求新知的起点(在学习新知识以前,为学生提供先行组织者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奥苏贝尔)。

要想让学生通过网状图来对水的概念进行梳理,首先要让学生对网状图进行一次深入的理解。由于学生首次接触,网状图的形成不能一步到位,在教学时可以安排两个层次的活动环节。首先教师通过提供小卡片先让学生自己写出关于水的知识,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分类进

行展示,这一过程为学生提供机会展示有关水的初始想法,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水的“存在方式”、“用途”、“和生物的关系”、“基本特点”等方面将水的知识进行分类和梳理,也就是将第一层次的分类按照新的认识目标进行合理地合并与概括,形成思维的网状脉络,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网状图完成后,学生理清了新旧知识间的关系,明确新的探究目标,网状图为建构新的最近发展区架起了“思维的桥梁”。

3.概念图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将概念图运用于小学科学课教学,能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和学生的学习效益。但是由于三年级小学生刚刚处于科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接受概念图、运用概念图会存在明显差异。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图的运用就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指导,并针对少数绘图能力较弱的学生应多给予支持与帮助。

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运用了“卡纸拼图”、“游戏连连看”、“概念找朋友”等教学活动,逐步引导学生概念图的认识与运用。这些充满游戏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概念图多了一层亲近和理解,摆脱了茫然接受的被动与惧怕。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参与讨论绘制概念图活动的积极性,积极评价学生的科学态度,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学生在运用概念图梳理概念时觉得很有成就感。

此外,在教学中要时时强调概念图的优势与应用方式,凸现概念图的工具性、科学性特征,让学生认同这是一个对他们有用且有效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将概念图融入到其他领域的学习,使科学素养的启蒙扎根于三年级小学生的心灵。

二、对概念图融入科学教学的进一步思考

1.概念图可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工具。

概念图不仅是建构性学习中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的好工具,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工具。教师可以根据每课时教

学或单元教学进行形成性评价,观察学生设计相关概念图的构图过程,了解其学习进展和内心思维活动的情况,以便给出及时诊断,改进教学。例如三上科学《比较柔韧性》一课的教学活动后,要求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和思考,把塑料的特性概括在气泡图上。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后,从“各种形状的塑料勺”概括塑料容易制作成多种形状的特性,从“雨衣”、“雨伞”、“雨靴”概括出塑料能防水的特性,从透明的“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管”概括出塑料有透明的特性,从中可见学生的思维有正确的认识,也有错误的导向,原因在于学生对教材所提供材料的分组有误解。教师应及时评价学生积极的科学态度,并帮助学生重新分组观察,梳理概念。“塑料勺”、“塑料袋”、“塑料瓶”可分类为一组观察,并提供多种色彩、各种形状、不透明的塑料袋和塑料瓶进行比较,概括塑料“可塑性强”的特性;“雨衣”、“雨伞”、“雨靴”、“塑料管”也分为一组讨论,并提供其它多种用途的耐腐性塑料管和防腐服,丰富、完善学生对塑料“耐腐蚀性”的认识。通过气泡图对“塑料”概念的形成性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内心思维活动一目了然,教师更有利于因势利导,查漏补遗。

概念图还可以作为总结性评价的工具,使学生头脑中关于某一类概念的知识结构图示再现。概念图较之传统的试题测试,其优点在于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的考试不只是考察零散的知识点,它更能反映学生学习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整体状况,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综上所述,概念图作为形成性评价工具体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即强调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科学过程和方法),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使课程目标由知识本位转向为为学生的发展本位。

2.拓展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相结合。

概念图虽然在帮助学生梳理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

内在关系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往往部分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发现概念之间的联系,分清概念的主次。例如教学三上科学《大树和小草》一课,学生运用维恩图找到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也就是找到了陆生植物的主要特点;在教学《观察水生植物》一课时,学生又运用维恩图找到了水生植物的主要特点。当教学中要求运用维恩图找到水葫芦和狗尾草的共同点时,其实就是运用概念图在学生已有的“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概念中分析梳理“植物”的基本概念。此时,拓展维恩图,恰当地与思维导图相结合,就能展现完整的概念网络,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地思维导向,分清概念的主次关系。(如下图)

此外,新课程框架结构的单元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后,结合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建立完整的单元知识框架体系。对学生而言,这样不仅可以理清自己的学习思路,建立自己所理解的整单元的认知框架体系,还可弄清概念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习效率。对教师而言,则能通过思维导图发现每个学生的单元认知结构,还能通过概念图了解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从而对学生所具有的共性问题作出具体指导和相应的教学方案,反思学生个性问题的差异及意义。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结合可谓取长补短,不仅能使师生双方都从新的视角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深化拓宽,从而实现知识的活学桔树

…… ……

活用,而且还有助于教师的科研和学生的自学。

综上所述,概念图在小学科学三年级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能有效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效率。概念图的应用也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学习的启蒙教育,它将成为一种有用且有效的建构学习策略贯穿于科学学习终身。运用概念图远远不止上述几种形式,在四到六年级的教学中还会进一步拓展,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内容需要我们去探索。

参考文献:

1.黎加厚(上海师范大学)齐伟《关于概念图的对话》

2.南通师范陈建《概念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常见的概念图制作工具介绍

常见的概念图制作工具介绍 与传统的纸笔方式的概念构图相比,借助于计算机工具进行概念构图具有操作简单、存储方便、易于交流等特点。那么你想知道有哪些常见的电脑概念图吗?现在就让小编来为你介绍一下生活中常见的概念图制作工具。 1、概念图制作工具名称Inspiration 简介Inspiration是Inspiration软件公司开发的一种专用概念构图软件,现已发展到7.5版本。在不断的升级和完善过程中,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Kidspiration是Inspiration软件公司专门为K-12学生开发的概念构图软件。它除继承了Inspiration的上述所有优点外,为适应K-12学生的需求,它的界面更加卡通化,并具有语音提示功能。 优点界面友好,构图方便。 提供大纲和图形两种视图。 拥有丰富的图标库,所做的概念图形象、美观。 提供多种类型的概念图模板。 具有文件格式转换功能,可将图形文件存为BMP、JPG、GIF、WMF、HTML格式,将大纲文件存为RTF、HTML格式。 缺点Inspiration和Kidspiration都是单机运行的软件,不支持网络功能。 从概念构图教学来看,Inspiration和Kidspiration都只提供概

念构图功能,不能全面支持概念构图的教学活动。 2、概念图制作工具名称CmapTool 简介CmapTool是西佛罗里达大学人类和机器认知研究所开发的一种共享概念构图软件。 优点构图方便,可在概念图中插入图片和超链接。 提供网络合作概念构图的功能。 既可以将概念图存在自己的计算机中,也可以将概念图上传至指定的服务器,形成丰富的概念图资源库。 缺点l 从概念构图教学来看,CmapTool只提供概念构图功能,不能全面支持概念构图的教学活动。 3、概念图制作工具名称Decision Explorer 简介Decision Explorer是Banxia公司开发的一种专用概念构图软件,它常用于商业决策,故以决策探索者命名,此软件现已推出了3.2版。 优点构图灵活,提供概念图的放大与缩小、树型概念图和层次性概念图的自动转换、概念图模板设置功能。 提供概念图的多种视图。 具有概念图分析功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列出概念图的节点、链接等。 提供概念图转换功能,可自动生成供进一步分析的文件。 可生成XML文件,易于交流。 缺点不能制作多媒体概念图。 使用较复杂。 从概念图教学来看,不提供教学系统的功能。

概念图的作用

浅谈学习概念图的感悟与心得通过学习概念图,使我认识到在物理教学中,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上非常有用,概念图作为一种在教学帮助学生认知的工具,可以有多种使用方法,适合不同的教学情景,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可以有以下使用方法: 1、辅助教学设计 教师利用概念图归纳整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师也可以在集体备课中共同讨论,完成教学设计。备课是重要教学行为,如何才能提高备课的效果呢?除了教师自己认真研读教材、教学大纲、查阅有关资料之外,教师之间的讨论也是提高备课效果的重要方式,这样可以做到集思广益,智慧大家共享。然而在通常的备课过程中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记录和整理,集体讨论效果不好,而且容易跑题。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大家仅仅围绕讨论内容展开话题,由一名教师负责记录下每个教师的观点,通过讨论确定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然后将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分别复制给各位教师,这样大家就得到了一份凝聚着集体智慧的教学设计了。这种方式特别对青年教师适用,这样可以使他们尽早的熟悉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 2、辅助学生整理知识概念 概念图清晰地展现了概念间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新旧知识间的关系。 3、辅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的活动 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将观点用概念图表达出来,以引导和激发讨论。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是非常普遍开展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也同样会出现我们前面所说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讨论的中心话题上来,这正是概念图解决的问题,同时利用适合的软件,还可以及时记录下讨论结果,体现集体思维的成果。 4、辅助学生整理加工信息 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可使用概念图将多个零散的知识点集合在一起,帮助学生从纷繁的信息中找到信息间的联系。学生可以利用概念图来分析复杂知识的结构。学生来制作概念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另外,也使他们在制作概念图的过程中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之目的。 5、作为师生表达知识的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展示教学内容。 6、作为学习活动的交流工具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使用概念图来进行交流,利用概念图软件,可以远程共同设计和交流概念图,促进学习者之间的相互理解。 7、作为协作学习的工具 通过学生共同合作制作概念图,或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来完成概念图,有助于协作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发展认知和解决问题。 8、作为辅助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反思的工具 师生通过概念图的制作、修改、反思和再设计的往复循环,可以不断完善概念图,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学会自我导向学习。 9、作为教学评价工具,使用于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的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设计概念图的构图过程,了解其学习进展和内心思维活动的情况,以便给出及时诊断,改进教学,这样,概念图就是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工具。同样,概念图也可以作为总结性评价的工具,它与传统的试题测试相比的优点在于概念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的考试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 Concept Map) 是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 J.D. Novak) 博士根据奥苏贝尔(David P. 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有关某一主题的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用连线连接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线上标明二者的关系,包括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四个要素。 思维导图( Mind Mapping) 为英国“记忆之父”托尼·巴赞( Tony Buzan) 在上世纪70 年代所创,是一种思考的方式,也是一种有效使用大脑的方法。它就像大脑中的地图,完整地将思维、想法呈现出来。从同一层次的节点数目我们能看到思维的广度,从一个分支的长度我们能看到思维的深度。离中心节点近的为主要原因,离中心节点远的为对主要原因的进一步发散。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帮助我们思维和记忆的有效方法。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主要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可视化工具。可视化技术将知识以图解的方式表示出来,从而大大降低了语言通道的认知负荷,加速了思维的发生。其理论基础是双重编码理论,该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同时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能增强记忆和识别。概念图的最大优点是把知识及其体系结构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突出表现了知识体系的层次结构。而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两者的本质差别的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下表从多个角度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进行比较。 1、定义的不同。 根据诺瓦克博士的定义概念图是一种教学技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托尼·巴赞认为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他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一种思考方式,是打开大脑潜能力的万能钥匙,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 2、理论基础的不同。 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奥素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和建构主义认知论。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这也是奥苏贝尔整个学习理论体系的核心。奥苏贝尔提出了意义学习的两个条件,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就可以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这两个条件是(1)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内容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2)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奥苏贝尔认为影响课堂教学中意义接受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而认知结构是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起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

构建教学设计的概念图

构建教学设计的概念图 [摘要] 教学设计这门学科的概念体系庞杂,设计过程又高度对象化和情境化,因此教学设计过程规律性中又体现出灵活性和多样性。本文从把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出发,客观全面地构建了一套该课程的概念图,这将对今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 [关键词] 构建;教学设计;概念图;以“教”为主;以“学”为主;“主导-主体”引言 教学设计是隶属于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是一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技术学理论和实践综合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这几十年里,教学设计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体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移植”到我国以来,通过借鉴-协同-融合-创新的发展,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开发、实施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教学设计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概念繁多、设计的诸要素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设计过程灵活多样,加之众多教学设计流派的涌现及其对概念的界定和说法不一,使教学设计这门课程显得概念繁杂、设计思路不清,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本文拟把握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般规律,高度概括化地、直观、简练地构建一套教学设计的概念图。 一、构建教学设计概念图的基本思路和过程教学设计也称作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atic design),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评价试行方案并进行修改的过程。其学科性质是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的应用性"桥梁"学科,理论基础为系统论、教学论、学习论和传播理论。它有三个应用层次:1.教学系统设计层次(以"系统"为中心)属于宏观设计层次;2.教学过程设计层次(以"课堂"为中心);3.教学产品设计层次(以"产品"为中心)。其哲学基础是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有学校教育、全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等。仔细分析多年来国内外对教学设计领域的研究,尽管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名目繁多,但从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看,不外乎三大类: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主导-主体”教学设计[1]。本文将基于这一基本划分,对每一类教学设计又从其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及设计步骤和教学应用三方面去探讨,最后将其关系用图像化形式直观表现出来。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ID1和ID2)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也称传统教学系统设计(英文缩写ID),主要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设计的焦点在“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精细严密地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进行设计。 1、理论基础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为系统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其中以学习理论为分代原则将传统教学设计又分为ID1和ID2。ID1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代表模式为“肯普模式”(总结为4个要素、10个教学环节、解决3个问题)。ID2的理论基础:奥苏贝尔的认知学习理论,代表模式为“史密斯-雷根模式”(重点放在教学组织策略的设计上)。 2、主要内容及设计步骤 (1)前期分析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学习需要分析的作用是鉴定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依此形成总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分析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二是揭示这些学习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学生特征分析应从三方面进行:了解一般特征、确定初始能力和测定学习风格。 (2)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

概念图在教学中有哪些应用

概念图在教学中有哪些应用 使用方法 1、辅助教学设计 教师利用概念图归纳整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师也可以在集体备课中共同讨论,完成教学设计。备课是重要教学行为,如何才能提高备课的效果呢?除了教师自己认真研读教材、教学大纲、查阅有关资料之外,教师之间的讨论也是提高备课效果的重要方式,这样可以做到集思广益,智慧大家共享。然而在通常的备课过程中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记录和整理,集体讨论效果不好,而且容易跑题。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大家仅仅围绕讨论内容展开话题,由一名教师负责记录下每个教师的观点,通过讨论确定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然后将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分别复制给各位教师,这样大家就得到了一份凝聚着集体智慧的教学设计了。这种方式特别对青年教师适用,这样可以使他们尽早的熟悉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 2、辅助学生整理知识概念 概念图清晰地展现了概念间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新旧知识间的关系。 3、辅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的活动 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将观点用概念图表达出来,以引导和激发讨论。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是非常普遍开展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也同样会出现我们前面所说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要改变这

种情况,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讨论的中心话题上来,这正是概念图解决的问题,同时利用适合的软件,还可以及时记录下讨论结果,体现集体思维的成果。 4、辅助学生整理加工信息 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可使用概念图将多个零散的知识点集合在一起,帮助学生从纷繁的信息中找到信息间的联系。学生可以利用概念图来分析复杂知识的结构。学生来制作概念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另外,也使他们在制作概念图的过程中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之目的。 5、作为师生表达知识的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展示教学内容。 6、作为学习活动的交流工具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使用概念图来进行交流,利用概念图软件,可以远程共同设计和交流概念图,促进学习者之间的相互理解。 7、作为协作学习的工具 通过学生共同合作制作概念图,或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来完成概念图,有助于协作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发展认知和解决问题。 8、作为辅助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反思的工具 师生通过概念图的制作、修改、反思和再设计的往复循环,可以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比较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比较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广 和工具软件的不断推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手段之一。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而在国内对于二者的研究和应用还不是很成熟,尤其是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才刚刚起步。 关于二者概念的认识也不是很统一。有人认为两者是相同的概念,有人则 认为是差别很大的概念,还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区分这两个概念。不管怎样,每个概念都有它自身的特征和性质,也有其自身的应用范围。 概念图(Concept Map)是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J.D.Novak)博士根据奥 苏贝尔(David P.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有关某一主题的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用连线连接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线上标明二者的关系,包括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四个要素。思维导图(Mind Mapping)为英国“记忆之父”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上世纪70年代所创,是一种思考的方式,也是一种有效使用大脑的方法。它就像大脑中的地图,完整地将思维、想法呈现出来。托尼·巴赞认为传统的草拟和笔记方法有埋没关键词、不易记忆、浪费时间和不能有效的刺激大脑四大不利之处。而简洁、效率和积极的个人参与对成功的笔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同一层次的节点数目我们能看到思维的广度,从一个分支的长度我们能看到思维的深度。离中心节点近的为主要原因,离中心节点远的为对主要原因的进一步发散。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帮助我们思维和记忆的有效方法。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主要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可视化工具。人类80%以上 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可视化技术将知识以图解的方式表示出来,从而大大降低了语言通道的认知负荷,加速了思维的发生。其理论基础是双重编码理论,该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同时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能增强记忆和识别。知识可视化为基于语言的理解提供了辅助和补充,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概念图的最大优点是把知识及其体系结构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突出表现了知识体系的层次结构。而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两者的本质差别的是侧重点有所不 同。下表从多个角度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进行比较。 1、定义的不同。 根据诺瓦克博士的定义概念图是一种教学技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 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托尼·巴赞认为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他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一种思考方式,是打开大脑潜能力的万能钥匙,

概念图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概念图/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摘要:本文通过概念图/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从实践的层面介绍其应用途径和效果,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概念图;教学 概念图/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的策略,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还可以作为一种元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另外,由于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了同一内容后,所形成的概念图不同,因而教师可以通过察看学生们所画的概念图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并能准确找出错误之处。 1.分析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新手教师,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深入的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我们可以用概念图/思维导图协助教师分析选择教学内容。 实例1 “万有引力”教学内容分析 “万有引力定律”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从定律的发现到应用无不闪烁着人类对科学的孜孜以求精神和科学本身的魅力,因此恰当的选择一些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的产生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对待真理的科学态度,还能窥视到科学发展前沿以及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和对自己的认识等等。可以说这部分内容既是良好的知识传授的内容,又是绝佳的德育教育素材。因此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可惜中学物理课本在这里的内容显得非常淡薄和简要了,略去了很多实质性质的内容,容易让学生错误地认为科学规律的得出过程是很简单的。面对围绕“引力问题”在历史上进行各种探索以及现在的诸多研究和应用,我们因该选区那些适合的教学内容呢?图1.1就是借助概念图的形式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了甄别,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将各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和安排,经过这样的选择之后,教学内容不仅显得丰富了,使学生对引力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到达了前面分析的教学目的。

运用概念图策略

运用概念图策略,优化‘血液循环途径’的教学 陈启渝(重庆市辅仁学校 40006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基本途径和关系,以及循环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使用及制作概念图的能力; (2)通过启发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培养学生联系、比较、综合和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及循环意义的掌握,对学生进行生物体是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教育。 二、教学设计思路: 1.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重视启发诱导为前提,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知识间的联系,教师利用概念图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组建出新知识,使新知识的引入自然顺利。 2.课上结合血液循环的动画演示,从感性认识入手,识记血液循环途径。先安排学生观察动画演示,在观察动画演示时,最好采用分步观察,先观察体循环,再观察肺循环,为了使观察针对性强,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时,最好列出观察提纲:(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大致路径?(2)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及发生变化的地点?(3)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4)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又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使观察明确、具体,并且每观察一步都及时进行反馈,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再结合挂图引导学生归纳并绘制血液循环途径概念图。 3.分析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在分析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时,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毛细血管壁的特点、血红蛋白、动脉血的特点,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可让学生自己分析,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及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完后,教师要求学生在绘制概念图中,把流动脉血的结构用红笔来表示(如体循环中的动脉和肺循环中的肺静脉),流静脉血的结构用兰色笔来表示?(如体循环中的静脉和肺循环中的肺动脉)。这样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不是动脉血管里一定流动脉血,静脉血管并不一定流静脉血。?? 4.最后教师配合动画演示来使学生获得: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的起止点都是心脏,二者在心脏处汇合,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自心脏。 三. 教材的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关系,概念图的使用; 难点是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概念图的制作。 四.教学方法: 1.概念图教学。概念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Novak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是一种用于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有用工具,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形成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这种把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结构图,叫做概念图。

教学中巧用概念图

教学中巧用概念图

————————————————————————————————作者:————————————————————————————————日期:

教学中巧用概念图-教师教育论文 教学中巧用概念图 ◎沈敏芳 这几年的苏科版生物教材有了不小的改动,其中之一就是在每章的“本章学到了什么”中增加了“概念图”。与教材配套的《生物补充习题》中也增加了类似的“概念图”。有的和教材上一样,也有的要比教材上的更复杂,分类更多。教材上的概念图重在梳理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往往比较简单,分类也比较少。习题上的概念图重在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在构图上比较复杂,分类也比较多。一个大的知识点下面会分出很多小的知识点,便于学生掌握。通过对教材和习题中的概念图的比较和研究,发现概念图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通过概念图使学生的学习和复习过程变得更自然、更主动、更快捷,知识巩固得更持久。 一、助力学生自学 初中生物由于不是中考科目,课时比较少。但是内容却不少,如果所有内容都要在课上讲是来不及的。好在生物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科学,很多内容都是学生的生活常识,所以不用花很多时间学生就可以掌握。教师首先应该把这部分内容找出来制作成简单的概念图帮助学生自学。在自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选定或依照概念图的学习路径建议进行学习,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自制概念图以培养信息的筛选和组织能力。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自制概念图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也可以利用习题中现成的概念图进行自学。如《生物补充习题》中的每一节都有类似上面提到的概念图。学生对照这样的概念图去预习,思路清晰,很容易就能掌握这节内容的基础知识。还可以把他们原有的常识系统化,比

思维导图的定义和应用案例-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区别

查阅相关思维导图的定义和应用案例,讨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区别? 一、定义: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的绘制要点: 1.图像。既然称为思维导图,再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中央要用图像,支线要用图像,整个思维导图都要多用图像。因为图像能够帮助我们触发无数联想,加强记忆。这就是为什么孩子甚至成年人喜欢看漫画的原因。看书一小时眼睛会累,而我们每天睁开眼到晚上闭上眼,看到的图像有成千上万个,眼睛难道罢工了吗?另外不要怕画的不好,书中告诉我们不需要特别去提高画画水平,看看我下面这张思维导图,没有比我画的更差的了吧,有效就好。 2.画分支。先画第一层分支。比如写这篇文章的思维导图,我先从右上角写为何画思维导图,右下写如何画,左下写要点,左上写计算机。作为第一层分支,需要画粗些,如同大树的主干是粗的。再画第二层分支,比如左下分支又分为有两个方面个人和工作。然后继续分。

3.多用关键字。有些东西我们无法用图片表达,那么就要使用关键词。关键词需要简短。 4.画图顺序。和阅读方法一样为从右上角开始,顺时针到左上角结束。回顾古代文字都是从右到左,其实这便于记忆。 5.线条。除了线条的粗细要有变化之外,还需要用曲线。粗细变化的曲线能提醒自己内容的重要性,有助于后续回忆。另外线条间隔合理,如同插花般的美感。当然人记忆最深的除了美的东西,还有夸张恐怖的东西。有时画得难忘点也是记忆的好办法。 二、应用案例(思维导图的作用): 1.写读书笔记(更好地理解书中内涵) 读的书再多也没用,因为内容仅仅是看过了,犹如仅仅是造了一堵墙,唯有产生心灵共鸣和了解作者的逻辑,吸收进自己的价值体系才有效用,好比没有人愿意花钱买一堵墙,但是愿意花钱买一房子。思维导图就是能够帮助我造出有窗有门的工具之一。

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修订稿

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目录 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化学概念图和化学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开发人的智力和思想潜能,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增强教学活动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化学概念图和化学思维导图比较分析,了解它们各自的优势并在教

学中适宜地使用,就能使学生建构思维也能让学生学会将分散的化学识系统化,抽象化学原理形象化,复杂化学过程简单化,模糊的内在体系清晰化,从而使学习更加轻松。 关键词:化学概念图;化学思维导图;化学教学;应用 Mindmappingandtheapplicationofconcept mapinchemistryteaching Abstract:chemistryconceptmapandchemicalthinkingisakindofspecificteachingmethods ofradioactivethinking,itisconducivetothedevelopmentofhumanintelligenceandthinki ngpotential,enhancestudents'memory,enhancetheeffectofteachingactivities.Through comparativeanalysisofchemistryconceptmapandchemistrythinkingguidemapandundersta ndtheirstrengthsandproperlyusedintheteachingcanmakestudentsconstructthinkingcan letstudentslearnthedispersionofchemicalknowledgesystem,abstractchemicalprincipl eofvisualization,complexchemicalprocesssimplification,fuzzysysteminnerclarity,s othatlearningmorerelaxed. Keywords:chemicalconceptmap;chemicalmindmap;chemistryteaching;application 前言 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潜在变化的状态,由形象思维过渡至抽象思维,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中,虽能听懂新知识,且可仿题练习然而,在实题应用与考试中,学生无法联系所学知识答题其原因在于,掌握的初中化学知识脉络较为分散,通常以死记硬背掌握知识,因此无法提升学习效率及效果。思维导图[1]和概念图[2]是一种具有简单性、创造性特点的学习模式,借助颜色、符号、图像等将较为抽象化的学习内容进行具体化后,再传输于学生。中

运用概念图策略

运用概念图策略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运用概念图策略,优化‘血液循环途径’的教学 陈启渝(重庆市辅仁学校 40006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基本途径和关系,以及循环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使用及制作概念图的能力; (2)通过启发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培养学生联系、比较、综合和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及循环意义的掌握,对学生进行生物体是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教育。 二、教学设计思路: 1.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重视启发诱导为前提,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知识间的联系,教师利用概念图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组建出新知识,使新知识的引入自然顺利。 2.课上结合血液循环的动画演示,从感性认识入手,识记血液循环途径。先安排学生观察动画演示,在观察动画演示时,最好采用分步观察,先观察体循环,再观察肺循环,为了使观察针对性强,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时,最好列出观察提纲:(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大致路径(2)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及发生变化的地点(3)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4)在肺循环过程

中,血液成分又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使观察明确、具体,并且每观察一步都及时进行反馈,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再结合挂图引导学生归纳并绘制血液循环途径概念图。 3.分析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在分析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时,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毛细血管壁的特点、血红蛋白、动脉血的特点,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可让学生自己分析,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及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完后,教师要求学生在绘制概念图中,把流动脉血的结构用红笔来表示(如体循环中的动脉和肺循环中的肺静脉),流静脉血的结构用兰色笔来表示?(如体循环中的静脉和肺循环中的肺动脉)。这样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不是动脉血管里一定流动脉血,静脉血管并不一定流静脉血。?? 4.最后教师配合动画演示来使学生获得: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的起止点都是心脏,二者在心脏处汇合,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自心脏。 三. 教材的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关系,概念图的使用; 难点是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概念图的制作。 四.教学方法: 1.概念图教学。概念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Novak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是一种用于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有用工具,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形成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这种把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结构图,叫做概念图。 2.现代的教学观明确指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谈话法启发引导学生寻找答案,通过边问、边讲、边绘图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展示所学知识概念图: 复习提问:

对概念图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概念图教学的几点思考

概念图是以综合、分层的形式表示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图。它是一种将概念之间关系的图形化表示的技术。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和命题之间的关系。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四个图表特征。概念图的图表结构包括节点(又称结点) 、连线和连接词三个部分。学生通过简单的记忆和机械的训练获得的知识是最容易遗忘的,而通过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将抽象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过思维加工之后联系起来,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概念图就是一种有效学习的工具,因为概念图的形成是教师和学生经历头脑风暴、构建思维景象描绘的过程。教师运用概念图的教学能够让学生脱离单纯的模仿和记忆,使他们能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获得知识,这恰恰符合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1概念图的构建 在刚引入概念图教学策略的班级,应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教师应该利用简单、 富有代表性的、规范的概念图范例进行多次指导示范后,再让学生尝试进行绘制。在具体练习绘制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学习水平和绘图能力的个体差异拟定层次训练计划。如: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呈现留有部分空格的概念图,学生的水平越高,空格就越多,需要连接的概念就越多。并且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我们教师教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这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的概念图,否则概念图的应用就失去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基本内涵,成为机械记忆的工具。在具体绘制概念图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列出概念。在确立构建概念图的命题后,应该围绕命题,熟悉构建对象的规律、原理及其内在联系,摸清楚相关知识的脉络,形成一定的背景知识,并把相关概念一一列出。 第二步:确定层次。选定知识领域后,便是确定关键概念,并把他们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层级排序,从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到最特殊最具体的概念依次排序。 第三步:建立连接。用连线把相关概念连接起来,然后针对两个概念间的意义关系,选择最能反映规律、原理、环节的关键词或核心词作为连接词,以突出构建对象的显著特征。 第四步:反思完善。对初建的草图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及时发现疏漏之处加以完善;或再进一步深刻反思,激发出更好的思路和创意。这里还应注意图示位置的布局,力求合理、协调和美观。 第五步:正式绘制。 2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和帮助学生认知的工具,可以有多种使用方法,适合不同的教学情景。 2.1 在新课讲授中构建概念图 在新课讲授中应用概念图教学策略,可以将教师单纯的“教”转变为“教与学”并举。特别是那些概念和陈述性知识比较多,内容又比较枯燥的章节,更适宜采用构建概念图来组织教学。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讲课内容,将概念与概念的内在联系设计成问题。边提问边构建。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过程构建概念图,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充分向学生展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实现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从而培养了学生统领概念和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时,如果用教师传统的讲解的教学方式进行平铺直叙地教学,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往往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如果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引导学生构建概念图来组织相关内容的教学,在不断

(第一组)概念图教学设计

概念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概念图的概念、类型。 2、能利用概念图来进行导向学习。 【教学难重点】知道概念图的概念并掌握设计概念图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观导入 展示若干个概念图例子,以上所看到的是一种知识呈现工具,叫概念图。如大家所看到的,有各个学科知识点的概念图,除此之外,概念图在教学中还有哪些应用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好好认识概念图。 二、学习概念图 (一)概念图的定义 提问:什么是概念图? 概念图就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是一种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了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从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图。简单来说: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课件展示不同形式的概念图) (二)概念图的四个要素和结构 谈话:根据概念图的定义和各种形式的概念图,大家能说说概念图的四个要素和结构分别是什么吗? (1)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是概念图的四个要素。 (2)概念图一般由“节点”、“链接”、“有关文字标注”组成。 (三)制作概念图的一般步骤 谈话: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制作概念图,不仅可以采取徒手方式绘制,还可以用平常的办公应用软件来绘制,例如Office、WPS。不论采用何种方式,我们都要遵循以下基本思路和基本步骤。 制作概念图的一般步骤: 1.认定中心主题 2.将列出来的概念排序 3.将其余的概念按层级排放在列表上 4.开始制作概念地图 5.随后将往下的二、三、四层的子概念放置在概念地图上 6.将概念用画线连上 7.重新整理概念地图的结构 8.在不同分支的概念之间寻找有意义的“横向连结”,并在连线上用连蛄词标明关系

概念图

概念图 一、概念图的四个要素 概念(concepts)、命题(propositions)、交叉连接(cross-links)和层级结构(hierarchical frameworks)是概念图的四个要素。概念是感知到的事物的规则属性,通常用专有名词或符号进行标记;命题是对事物现象、结构和规则的陈述,在概念图中,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某个连接词而形成的意义关系;交叉连接表示不同知识领域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层级结构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同一知识领域内的结构,即同一知识领域中的概念依据其概括性水平不同分层排布,概括性最强、最一般的概念处于图的最上层,从属的放在其下,具体的事例位于图的最下层;二是不同知识领域间的结构,即不同知识领域的概念图之间可以进行超链接。某一领城的知识还可以考虑通过超级链接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背景知识。 二、概念图的组织结构 “概念图”是一种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关系的网络图形化表征,也是思维可视化的表征。一幅概念图一般由“节点”、“链接”和“有关文字标注”组成。 节点:由几何图形、图案、文字等表示某个概念,每个节点表示一个概念,一般同一层级的概念用同种的符号(图形)标识。 链接:表示不同节点间的有意义的关系,常用各种形式的线链接不同节点,这其中表达了构图者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文字标注:可以是表示不同节点上的概念的关系,也可以是对节点上的概念详细阐述,还可以是对整幅图的有关说明。 三、概念图制作的一般步骤 概念地图可采用徒手方式绘制.如采用粉笔、黑板、纸和笔等,也可用平常的办公应用软件如office、wps绘制。但针对概念地图的特点,国外研究出了概念图的制作工具。如:Inspiration,MindManager等。不论是采用何种方式制作概念地图,所遵循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步骤是一致的,都要阐述概念和概念的联系,表达对概念的理解。

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关于概念图的概述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只有当新旧知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时,学生才容易记住这些知识。由于概念图能清晰地呈现概念的整合过程和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概念图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结构,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学会建立知识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笔者认为,概念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前景广阔,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二、如何制作概念图 概念图的制作没有严格的程序规范,如果要学习制作一个好的概念图,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1)选出关键概念,并将其列成清单。(2)把含义最广、最有包容性、最抽象的概念放在图的顶端,把最具体的、最不包容的概念放在最底层,然后,将图中的每个概念用圆圈或方框。(3)寻在概念图不同部分概念之间的联结,并标明连接线。(4)用箭头表示概念间的关系,把说明概念的具体例子写在概念旁。对已经初步完成的概念图进一步的学习和反思。随时调整和充实概念图,完善和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使概念图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 三、利用概念图时要注意的几点 1.要明确利用概念图复习的核心目的:设法让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概念图,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 2.要利用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的过程,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纠正对一些知识的问题理解(即片面、不正确的理解); 3.要提升学生横向、纵向联系知识的能力,增强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而提升理解、解题的能力,最终形成自己的分析思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4.要求学生在课内外不断交流概念图,使之不断完善与改进; 5.构建概念图时可以只写出关键词,但必须明确其背后的丰富信息,切忌只写出了关键词而不明确它包含的信息。 四、概念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作用 1、应用概念图进行实验课堂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结构 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概念图把知识整合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能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使学生看到概念间的关系。例如在讲解浙教版科学第二册“花的结构”这一内容时,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花的结构比较复杂,新概念多且结构名称易混淆,如果采用概念图策略组织这节实验课的教学,更容易帮助学生形成清晰准确的认知。因此,设计了实验观察和建构概念图同步的教学方案。流程如下:展示“花”概念图的大致框架———组织解剖花的实验———学生感性认知花各部位结构的名称、形态特点和作用———多媒体辅助展示一些不易观察的微观结构———学生寻找各个概念、各种结构的从属关系———完成概念图的制作。施教过程中,在学生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吧,师生共同确定花的相关概念在概念图中的位置,找出各概念之间关联词语,逐步完成了这个概念图。学生掌握了整体的知识框架后,更容易领会新知识,理解知识的效果也必然比机械记忆更好。 2、应用概念图,促进学生高级思维发展、合作学习与问题解决 由于学生要制作出好的概念图,必须搞清楚哪些是已有概念、哪些是不同概念、不同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且相关到什么程度等问题,而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在概

概念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是一种以一个节点代表具体知识点,用带有方向的线条连接表示相互关系的图形,将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用一种网络化的方式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概念图具有层次分明、概念明确、条理清晰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性记忆。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比较有限,这样的工具符合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那么我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浅谈如何有效应用概念图。一、概念图在预习中的应用对于学生来说,为了在课堂上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常常会在课前进行预习,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缺乏预习的技巧,使得在这个环节中似乎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那么现在教师可以用概念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预习。就以“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教学为例,这一章会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需要学生完成记忆。那么对于这些基础性的内容,教师则不需要在课堂上做过多的讲解,而让学生在课前来学习。于是教师可以将每个节点内容设计成为一个图形的相关知识,比如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将它们的相关性质与面积公式都列举一旁,随后再利用线条连接,搭建其中的关系,学生在课前可以有效地预习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不用再过多地强调了。通过这样的方式,用概念图引导学生有效预习,更好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二、概念图在教学中的應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纷繁复杂,教师要进行教学的内容实在不少,如果单一地完成理论式灌输,很难

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利用概念图则可以将知识有机连接,并且层次清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就以“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的教学为例,这一章要传授学生有关分数的知识,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时会感觉很茫然,教师要借助概念图提升学生的理解效率。教师将“分数”作为中间节点,以分数的基本知识作为分支发散出来,用箭头进行连接,比如“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性质”、“分数的运用”等知识点,学生可以利用概念图一网打尽,并且实现知识点的有效连接。同时在每个节点中,教师都将具体的实例补充在图圈内,实现直观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清晰地认识与理解知识点,实现理解性记忆,而不是过去的死记硬背,创造更好的学习效果。三、概念图在解题中的应用知识学习了之后更重要的就是运用,要运用好各个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过去的实践中,学生学懂了知识,但是在用的时候就不知道从何用起了。这时,教师要运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更好地解答习题。就以“追击问题”为例,例如在五年级教学中,有这样一个追击问题:小明家距学校2000米,小红家距学校1600千米,小明步行速度为50m/min,小红步行速度为40m/min,小明八点从家里出发到学校,问小红应该几点从家里出发才能刚好与小明同时到达学校。在这道题中明显饶了几个弯,迷惑了学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梳理题干中的逻辑关系。教师先将“同时到达学校”定为概念图的核心节点,随后从题目中挖掘主干内容作为次要节点,再代入题目中梳理,找到逻辑关系用线条连接,于是很快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通过这样的方式,运用概念图从体感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