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讲 配电网概论

第1讲 配电网概论

配电网概述

1.1 中压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配电网规划是地区总体规划和地区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各项发展规划相互配合、同步实施,落实规划中所确定的线路走廊和地下通道、开关站、配电室及环网单元等供电设施用地。 配电网规划的编制,应从现有配电网入手,分析负荷增长的规律,解决电网的薄弱环节,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和适应性;做到近期与远期相衔接,新建和改造相结合;在电网运行安全可靠和保证电能质量的前提下,达到配电网发展、技术领先、装备先进和经济合理的目标。 公用架空线路现阶段仍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其作用。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发展电缆网络,电缆通道的建设宜与地区规划建设同步实施。 配电网规划应远近结合、适度超前、协调发展、标准统一,有明确的分期规划目标。应充分考虑市中心区、市区、城镇及农村等不同区域的负荷特点和供电可靠性要求,合理选择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规范化网架结构,实施后能满足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负荷增长的需求;运行灵活,有较强的负荷转移能力和适应性,具备一定的抵御各类事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配电网设计、建设和改造应满足规范化、标准化设计要求,坚持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技术先进、减少维护的原则,积极稳妥采用成熟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及不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产品,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1.1.1 中压配网结构 配电网应根据区域类别、地区负荷密度、性质和地区发展规划,选择相应的接线方式。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宜简洁,并尽量减少结构种类,以利于配电自动化的实施。 20、10kV架空线路宜采用环网接线开环运行方式,线路宜多分段、适度联络。 20、10kV架空线路宜环网布置开环运行,一般采用柱上负荷开关将线路多分段、适度联络,见图A1(三分段、三联络),不具备多联络条件时,可采用线路末端联络方式,见图A2。根据区域内供电可靠性以及负荷发展的要求,逐步向网格式(四电源井字网架)(A3)或N供一备(A4)方式过渡。

供配电技术-教学大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电气自动化专业 《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电气自动化专业 《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质量标准 《供配电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群的一门必修专业技术课,也是本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课程特点是实践性、实用性、工程性强,涉及领域广泛,与企业供配电系统和变电所直接对应,介绍电力的供应和分配问题。 《供配电技术》课程是在《电路》、《电机拖动》及《电气控制》等课程学习之后的基础上开设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力工业发展概况及发电厂的生产过程;熟悉电力系统及供配电基本知识及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了解供配电技术中常用高、低压电器的性能、使用和维护常识;掌握简单的负荷计算、短路计算及电器校验方法;熟悉工厂安全、可靠地供电及防雷接地知识;具有一定的识绘图能力和查取相关电气工程手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对企业供配电系统电气主接线及厂用电接线图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供配电概述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供配电系统发展概况 1.1 国内外供配电技术的发展概况(了解) 1.2 中国电网发展趋势(了解) 2、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 2.1 电能(了解) 2.2 发电厂类型(了解) 2.3 变电所类型(了解) 2.4 电力系统概述(了解) 2.5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熟悉) 3、企业供配电系统概述 3.1企业对供配电的基本要求(了解) 3.2企业供配电系统的组成(熟悉) 3.3 企业对配电电压的选择(了解) 4、供配电系统的布置和四防 4.1供配电系统的布置(了解) 4.2供配电系统的四防(了解) 5、供配电系统的电压和电能质量 5.1供配电系统的电压(掌握) 5.2供配电系统电能的质量(掌握) 5.3 提高电能质量的措施(了解) (二)能力培养要求 1、了解电力工业发展概况,熟悉电力生产过程。 2、具有能确定电网、用电设备及电力变压器额定电压的能力。 第二单元供配电一次设备知识和技能(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1、高压一次设备

配电网自动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概述 1.名词解释 1)配电系统:配电区域内的配电线及配电设施的总称。它由变电站、配电站、配电变压器及二次变电站以下各级线路、发电厂直配线路和进户线及用电设备组成。 2)配电系统自动化:(DSA)“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等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 3)SCADA:(SCADA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4)SA(变电站自动化):包括配电所、开关站自动化。它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5)FA(馈线自动化):包括故障自动隔离和恢复供电系统,馈线数据检测和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主要是在正常情况下,远方实时监测馈线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的状态及馈线电流、电压情况,并实现线路开关的远方分合闸操作;在线路故障时,能自动的记录故障信息、自动判别和隔离馈线故障区段以及恢复对未故障区段的供电。 6)DMS(配电管理系统):就是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监控、网络通信、数据处理技术对配电的运行工况进行监视、控制,并对其设备、图纸和日常工作实现离线、在线管理,提高配电运行的可靠性和故障自动分段、故障快速处理。包括配电网SCADA、配电网的负荷管理功能(LM)和一些配电网分析软件(DPAS),如网络拓扑、潮流、短路电流计算、电压/无功控制、负荷预报、投诉电话处理、变压器设备管理等。 7)LM(配电网的负荷管理功能):负荷管理提供控制用户负荷,以及帮助控制中心操作员制定负荷控制策略和计划的能力。其中削峰和降压减载为其主要的两个功能。 8)DPAS(配电网分析软件):配电系统的高级应用软件为配电网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主要包括:潮流计算、负荷预测、状态估计、拓扑分析、电流/阻抗计算及无功电压优化等。 9)AM/FM/GIS(配电图资系统):是自动绘图AM(Automatic Mapping)、设备管理FM(Facilities Managem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总称,也是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基础。 10)DSM(需方用电管理):实际上是电力的供需双方共同对用电市场进行管理,以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能源消耗和供需双方的费用支出的目的。其内容包括负荷监控、管理和远方抄表、计费自动化两方面。 11)FTU:馈线自动化测控终端, 是一种集测量、保护、监控为一体的综合型自动监控装置 12)TTU(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supervisory Terminal Unit,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对配电变压器的信息采集和控制,它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的运行工况,并能将采集的信息传送到主站或其他的智能装置,提供配电系统运行控制及管理所需的数据。 13)RTU:Remote Terminal Unit 微机远方终端/变电站远方终端。 2.问答题 (3)我国配电网有哪些主要特点? 1>城市配电网的主要特点 1》深入城市中心地区和居民密集点,负载相对集中,发展速度快,因此在规划时应留有发展余地。 2》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高。 3》配电网的设计标准较高,在安全与经济合理平衡下,要求供电有较高的可靠性。 4》配电网的接线较复杂,要保证调度上的灵活性、运行上的供电连续性和经济性。 5》随着配电网自动化的水平提高,对供电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6》对配电设施要求较高。因为城市配电网的线路和变电站要考虑占地面积小、容量大、安全可靠、维护量小及城市景观等诸多因素。 2>农村配电网的主要特点 1》供电线路长,分布面积广,负载小而分散;用电季节性强,设备利用率低。 2》发展速度快,存在建设无规划,布局不合理,施工无设计,设备质量差等先天不足。 3》农电队伍不稳定,专业水平不理想。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课案

第一章绪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电能用户。电能可以方便的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例如:机械能、热能、光能、磁能等等;并且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易于实现,可以输送到需要它的任何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电能的应用规模也很灵活。以电作为动力,可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保证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电气化程度,以电能代替其他形式的能源,是节约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供配电系统的任务就是向用户和用电设备供应和分配电能。用户所需的电能,绝大多数是由公共电力系统供给的,所以供配电至关重要,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 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 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 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了解配电网的基本知识

项目一学习配电线路基础 【学习情境描述】本学习情境介绍配电网的概述,配电设备;架空配电线路;电容器的结构及原理;功率因数的概念、功率因数的提高;电压损耗的概念、电压调整的措施;线损的概念、降低线损的措施;过电压的基本概念、防雷措施;电能质量指标、电压偏差的调整;配网可靠性的基本知识、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教学目标】了解配电网的结构与类别,熟悉常见配电设备及线路的组成。了解功率因数、线损、电能质量及可靠性的基本知识。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任务一了解配电网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本培训任务介绍配电网的结构、分类及特点。通过学习配电网的结构,了解配电网的基本特点。 【任务描述】通过配电网的结构、分类及特点的学习,学员应了解配电网的组成,了解配电网的分类和特点,了解配电网结构形式,了解配电网的发展趋势。 【任务准备】准备教材、教案、课件、多媒体教室。 【任务实施】听课、练习、考试。 【相关知识】配电网自动化 一、配电网的组成 电能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能源,其生产(发电厂)、输送(输配电线路)、分配(变配电所)和消费(电力用户)的各个环节有机地构成了一个系统,如图1-1-1所示。它包括: 1.动力系统。由发电厂的动力部分(如火力发电的锅炉、汽轮机,水力发电的水轮机和水库,核力发电的核反应堆和汽轮机等)以及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组成的整体。 页脚内容1

页脚内容2 2.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组成的整体,它是动力系统的一部分。 3.电力网。电力系统中输送、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部分,它包括升、降压变压器和各种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它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电力网按其电力系统的作用不同分为输电网和配电网。①输电网。以高电压(220kV 、330kV )、超高电压(500kV 、750kV 、1000kV )输电线路将发电厂、变电所连接起来的输电网络,是电力网中的主干网络;②配电网。从输电网接受电能分配到配电变电所后,再向用户供电的网络。配电网按电压等级的不同又分为高压配电网(110kV 、35kV)、中压配电网(20kV 、10kV 、6kV 、3kV)和低压配电网(220V/380V)。这些不同电压等级的配电网之间通过变压器连接成一个整体配电系统。当系统中任何一个元件因检修或故障停运时,其所供负荷既可由同级电网中的其他元件供电,又可由上一级或下一级电网供电。对配电网的基本要求主要是供电的连续可靠性、合格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的经济性等要求。 图1-1-1 电力系统、电力网和配电网组成示意图 二、配电网的分类和特点 1、配电网的分类 配电网按电压等级的不同,可又分为高压配电网(110kV 、35kV)、中压配电网(20kV 、10kV 、6kV 、3kV)和低压配电网(220V/380V);按供电地域特点不同或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和农村配电网;按配电线路的不同,可分为架空配电网、电缆配电网以及架空电缆混合配电网。 (1 )高压配电网。是指由高压配电线路和相应等级的配电变电所组成的向用户提供电能的配电网。

城市配电网规划概述

城市配电网规划概述 1、城市配电网规划的概念 城市配电网规划是指在分析和研究未来负荷增长情况以及城市配电网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一套系统扩建和改造的计划。在尽可能满足未来用户容量和电能质量的情况下,对可能的各种接线形式、不同的线路数和不同的导线截面,以运行经济性为指标,选择最优或次优方案作为规划改造方案,使电力公司及其有关部门获得最大利益的过程。 2、城市配电网规划的内容和目标 城市配电网规划主要内容大体相同,主要包括: (1)分析电网布局与负荷分布的现状,明确以下问题:1)供电能力能否满足现有负荷的需要及其可能适应负荷增长的程度;2)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线损等技术指标;3)供电设备更新的必要性和可靠性;4)制定合理的目标。 (2)供电分区分层的划分。 (3)负荷预测。 (4)确定规划各期的目标及电网结构原则和供电设备的标准化,包括中、低压配电网的改造原则。 (5)进行有功、无功电力平衡。 (6)分期对城市电网结构进行整体规划。 (7)估算各规划实现后的经济效益和扩大供电能力以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8)编写规划说明书及绘出各规划期末的城网规划地理位置结构图(包括现状接线图)。 配电网规划的目标:为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提供可靠、优质的电能;通过电网改造和扩建优化配电网络结构,以保障电网安全运行、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促使配电网各项指标达到国电公司一流供电企业的标准,为国家和电力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配电网规划的特点 复杂性:涉及内容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多,而且难以定量化和确定化,配电网规模日益庞大。 离散性:线路都按整数回路架设,所以规划决策的取值必须是离散的、或整数的。 动态性:网架规划不仅要满足规划年限内经济、技术等性能指标要求,而且要考虑到网络的发展以及今后网络性能指标的实现问题。 非线性:线路功率、缺电损失、网损等费用与线路电气参数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多目标性:规划方案不仅要满足经济、技术上的要求,还必须考虑社会、政治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常常是相互冲突和矛盾的。 不确定性:负荷预计、设备有效度等均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 对规划设计人员要求高:城市电网规划与建设所涉及的部门和专业领域多,除满足经济技术方面的要求外,还要与市政规划等部门沟通协调,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4、配电网规划研究现状 目前电力企业在进行城网规划时主要采用传统的规划方法,即规划人员首先根据经验拟出规划方案,然后进行电气计算和经济性分析。这种方法所产生的规划方案的质量取决于规划人员的实际经验,受规划人员知识、经验和其掌握的基础资料所限,难以获得优化方案,甚至很难获得同时满足诸多约束条件的方案,而且随着配电网规模日益扩大传统规划方法的弊端就更加明显。因此,对城市配电网网规划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把城网规划中每一个需要决策的内容(例如,负荷预测、电网网架结构确定等)描述成一个数学优化问题,建立一个优化数学模型,然后利用一种有效的优化算法求解这一优化问题,从而获得一个优化方案。

配电网自动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概述 1。名词解释 1)配电系统:配电区域内得配电线及配电设施得总称、它由变电站、配电站、配电变压器及二次变电站以下各级线路、发电厂直配线路与进户线及用电设备组成。 2)配电系统自动化:(DSA)“就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与离线数据等配电网数据与用户数据、电网结构与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得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得监测、保护、控制、用电与配电管理得现代化。” 3)SCADA:(SCADA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就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得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得运行设备进行监视与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4)SA(变电站自动化):包括配电所、开关站自动化。它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将变电站得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与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组合与优化设计,利用先进得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得主要设备与输、配电线路得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与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得自动化功能。 5)FA(馈线自动化):包括故障自动隔离与恢复供电系统,馈线数据检测与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主要就是在正常情况下,远方实时监测馈线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得状态及馈线电流、电压情况,并实现线路开关得远方分合闸操作;在线路故障时,能自动得记录故障信息、自动判别与隔离馈线故障区段以及恢复对未故障区段得供电。 6)DMS(配电管理系统):就就是利用当前先进得计算机监控、网络通信、数据处理技术对配电得运行工况进行监视、控制,并对其设备、图纸与日常工作实现离线、在线管理,提高配电运行得可靠性与故障自动分段、故障快速处理。包括配电网SCADA、配电网得负荷管理功能(LM)与一些配电网分析软件(DPAS),如网络拓扑、潮流、短路电流计算、电压/无功控制、负荷预报、投诉电话处理、变压器设备管理等。 7)LM(配电网得负荷管理功能):负荷管理提供控制用户负荷,以及帮助控制中心操作员制定负荷控制策略与计划得能力。其中削峰与降压减载为其主要得两个功能、 8)DPAS(配电网分析软件):配电系统得高级应用软件为配电网得运行提供了有力得分析工具,主要包括:潮流计算、负荷预测、状态估计、拓扑分析、电流/阻抗计算及无功电压优化等。 9)AM/FM/GIS(配电图资系统):就是自动绘图AM(Automatic Mapping)、设备管理FM(Facilities Management)与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得总称,也就是配电系统自动化得基础。 10)DSM(需方用电管理):实际上就是电力得供需双方共同对用电市场进行管理,以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能源消耗与供需双方得费用支出得目得、其内容包括负荷监控、管理与远方抄表、计费自动化两方面。 11)FTU:馈线自动化测控终端, 就是一种集测量、保护、监控为一体得综合型自动监控装置 12)TTU(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supervisory Terminal Unit,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对配电变压器得信息采集与控制,它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得运行工况,并能将采集得信息传送到主站或其她得智能装置,提供配电系统运行控制及管理所需得数据。 13)RTU:RemoteTerminalUnit微机远方终端/变电站远方终端。 2。问答题 (3)我国配电网有哪些主要特点? 1〉城市配电网得主要特点 1》深入城市中心地区与居民密集点,负载相对集中,发展速度快,因此在规划时应留有发展余地。 2》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高。 3》配电网得设计标准较高,在安全与经济合理平衡下,要求供电有较高得可靠性。 4》配电网得接线较复杂,要保证调度上得灵活性、运行上得供电连续性与经济性。 5》随着配电网自动化得水平提高,对供电管理水平得要求越来越高。 6》对配电设施要求较高。因为城市配电网得线路与变电站要考虑占地面积小、容量大、安全可靠、维护量小及城市景观等诸多因素。 2〉农村配电网得主要特点 1》供电线路长,分布面积广,负载小而分散;用电季节性强,设备利用率低。 2》发展速度快,存在建设无规划,布局不合理,施工无设计,设备质量差等先天不足。 3》农电队伍不稳定,专业水平不理想、 4》农电用户多数就是乡镇企业、农业排灌与农民生活用电,用户安全用电知识较贫乏,严重影响安全供用电。 此外,我国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目前还有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案。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探讨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配网自动化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情况下,社会对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从配电网自动化概述出发,分析了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原则、要求及自动化实施的模式,最后探讨了配网自动化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加快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施问题 1 配电网自动化概述 配电网自动化就是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以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从而改进供电质量,与用户建立更密切更负责的关系,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用户要求的多样性,力求供电经济性最好,企业管理更为有效。 配网自动化的功能应包括配电网络的数据采集与控制/SCADA),馈线自动化(FA,即故障定位、隔离、非故障区段的供电恢复)、负荷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配电应用分析(PAS)等。实施配网自动化可以大幅度提离供电可靠性,同时具有减人增效,降低经营成本的作用:远期的意义即针对在良好一次网络的基础上的自动化系统可优化运行,保持能量平衡,减少尖峰负荷,进而具有推迟新建项目的潜在经济效益。 2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原则 2.1 适应性原则 (1)适应城乡经济实际条件的原则。由于农村地区的条件不是很发达,因而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配电网自动化模式,应结合实际条件,以解决配电网的实际问题,符合供电可靠性及用户的要求为出发点,将有限的资金有效地投入到配电网自动化中去。(2)适应配电网发展的原则。随着“农网改造”的不断发展,配电网无论是线路长度还是设备容量都在不断增长。配电网自动化应该适应发展了的配电网,反过来,发展配电网更需要实现自动化。(3)适应定时限保护的原则。定时限保护方式采用电流阶梯和时间阶梯重合模式,这样就使的上下级保护配合方便、协调。而反时限保护由于设备、产品的实际保护特性有差异,使上下级保护的配合不协调。 2.2 逐步完善的原则 配电网自动化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作,它涉及到县城建设、配电网规划、设

供配电技术知识要点

供配电技术知识要点 第一章电力系统及工厂供电系统概述 一.基本概念 1.电能的特点 2.电能生产的特点 3.电力系统的组成 4.工厂供电的概念 5.工厂供电系统的组成 6.对工厂供电的基本要求 7.电能的质量指标 8.额定电压的概念,我国电网额定电压的划分 9.各种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确定方法 10.引起电压偏移的原因有哪些?调整电压偏移的方法能哪些? 11.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6~35KV系统常用的运行方式(简述) 12.小接地电流系统的概念,小接地电流系统发生单相对地短路时电压、电流各电气量的变化分析(分析) 13.小接地电流系统与大接地电流系统的主要别区就是什么?(简述) 二.基本计算 各种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确定 第二章负荷计算 一.基本概念 1、负荷与负荷曲线 2、负荷的分类及各类负荷对供电的要求(简述) 3、用电设备的工作制,有哪几类工作?长期工作制至少要多长? 4、暂载率,吊车、电焊机的统一换算的标准暂载率 5、负荷系数、最大负荷年利用小时、需要系数、 6、计算负荷的概念与定义 7、需要系数法与二项式法,各自适用的场合

8、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与措施(简述) 9、有哪几个功率因数?哪个功率因数与均权功率因数一致? 10、电容器补偿无功的受益范围 11、什么叫两步电电费制 12、尖峰电流的概念 二.基本计算 1、根据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2、根据二项式法确定计算负荷。 3、无功补偿容量与电容器补偿个数的计算。 第三章短路电流计算 1、产生短路的原因、后果与各类 2、短路的类型,各种短路的基本关系 3、短路计算的目的(简述) 4、无限容量系统的概念,其端电压与频率的变化 5、冲击电流的概念,出现的条件与时间,冲击系数 6、冲击电流与稳态短路电流的关系 7、产生最大冲击电流的条件(简述) 8、标幺值的概念,基准值的选取,采用标幺值的优点 9、短路校验的动稳定、热稳定 10、假想时间;假想时间与实际短路时间的关系 二.基本计算 1、用有名值法与标么值法计算三相短路电流 2、二相短路电流的计算(与三相短路电流的关系) 第四章工厂变配电所及一次系统 一.基本概念 1、变电所的任务与类型 2、一次设备的分类 3、一次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简述)

供配电技术基础知识

工厂供配电技术复习资料 0001、通常只用一根线来表示三相线路的,即绘成单线图的形式。 0002、配电所的任务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变电所的任务是接受电能、变换电能和分配电能。两者的区别,在于变电所装设有电力变压器,较之配电所增加了变换电压的功能。 0003、为了补偿系统的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通常在10kV母线上或380V 母线上装设并联电容器。 0004、发电厂按其利用能源不同,可分为水力发电厂(堤坝式发电厂、引水式发电厂、抽水蓄能式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以及风力、地热、太阳能和潮汐发电厂等。 0005、水电厂(站)的出力(容量)为:P=kQH 式中:P为水电站的出力(单 m/s);H为水头(单位:位:kW);k为出力系数,一般取—;Q为流量(单位:3 m)。 0006、既能供电又能供热的火电厂,称为“热电厂”。只发电不供热的火电厂,称之为“凝汽式火电厂”。 0007、通过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将发电厂、变配电所和电力用户连接起来的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0008、发电厂与电力用户之间的输电、变电、和配电的整体,包括所有变电所和各级电压的线路称为“电力网”,简称“电网”。 0009、电力系统加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以及热能系统和热能用户,称之为“动力系统”。 0010、大型电力系统(联合电网)的优越性: 1)更经济合理地利用动力资源; 2)减少电能损耗,降低发电和输配电成本,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3)地保证电能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 0011、U PS(交流不间断电源)主要由整流器(UR)逆变器(UV)和蓄电池组(GB)等三部分组成。 0012、交流不间断电源UPS较之柴油发电机组,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无噪音振动、维护费用低、可靠性高等优点,但是其容量小,主要用于供电子计算机中心、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心等重要场所。 0013、电力系统中电源(包括发电机和电力变压器)的中性点有三种运行方式: 1)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 2)中性点经阻抗(通常是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3)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电阻接地的方式。 前两种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接地电流较小,称之为“小接地电流 系统”,故障相电压为0,后一种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即形成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较大,因此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故障相为0,其余两相不变化。 0014、低压配电系统,按其中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部分保护接地的型式不同,分为TN系统、TT系统和IT系统。

供配电技术概述

1.供配电技术的定义、要求 在电气技术领域中,通常将电分为强电和弱电两种。 一般220V/50HZ及以上的交流电称为强电。 弱电系统分两类:1.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和控制电压等级的电压,有交流与直流之分。 2.载有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信息源,如电话、电视、计算机的信息等。 所谓供配电技术,是指各类企事业单位(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技术,也称工厂供电技术。 各级电压电力线路合理的输送功率和距离 线路电压/KV 线路结构输送功率输送距离/km 0.22 架空线路≤50KW≤0.15 0.22 电缆线路≤100KW≤0.2 0.38 架空线路≤100KW≤0.25 0.38 电缆线路≤175KW≤0.35 6 架空线路≤2000KW3~10 6 电缆线路≤3000KW≤8 10 架空线路≤3000KW5~15 10 电缆线路≤5000KW≤10 35 架空线路2000~15000KW 20~50 60 架空线路3500~30000KW 30~100 110 架空线路10000~50000KW 50~150 220 架空线路100~500MW 200~300 330 架空线路200~1000MW 200~600 500 架空线路1000~1500MW 300~1000 750 架空线路>150万KW>1000 1000 架空线路>200万KW>1000 2.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就是指能够使各类电气设备处在设计要求的额定或最佳运行状态工作的电压。 电压和频率是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两个基本参数。 一般交流电力设备的额定频率为50HZ,此频率一般称为“工频”,频率偏差不得超过±0.2HZ,频率的调整主要依靠发电厂。 我国现阶段各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分三类。 第一类额定电压为100V以下。这类电压主要用于安全照明、蓄电池及开关设备的操作电源。 第二类额定电压高于100V,低于1000V。这类电压主要用于低压三相电动机及照明设备。 第三类额定电压高于1000V。这类电压主要用于发电机、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及设备。

配电网自动化知识点总结

. 第一章概述 1.名词解释 1)配电系统:配电区域内的配电线及配电设施的总称。它由变电站、配电站、配电变压器及二次变电站以下各级线路、发电厂直配线路和进户线及用电设备组成。 2)配电系统自动化:(DSA)“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等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3)SCADA:(SCADA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 4)SA(变电站自动化):包括配电所、开关站自动化。它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5)FA(馈线自动化):包括故障自动隔离和恢复供电系统,馈线数据检测和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主要是在正常情况下,远方实时监测馈线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的状态及馈线电流、电压情况,并实现线路开关的远方分合闸操作;在线路故障时,能自动的记录故障信息、自动判别和隔离馈线故障区段以及恢复对未故障区段的供电。 6)DMS(配电管理系统):就是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监控、网络通信、数据处理技术对配电的运行工况进行监视、控制,并对其设备、图纸和日常工作实现离线、在线管理,提高配电运行的可靠性和故障自动分段、故障快速处理。包括配电网SCADA、配电网的负荷管理功能(LM)和一些配电网分析软件(DPAS),如网络拓扑、潮流、短路电流计算、电压/无功控制、负荷预报、投诉电话处理、变压器设备管理等。 7)LM(配电网的负荷管理功能):负荷管理提供控制用户负荷,以及帮助控制中心操作员制定负荷控制策略和计划的能力。其中削峰和降压减载为其主要的两个功能。 8)DPAS(配电网分析软件):配电系统的高级应用软件为配电网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主要包括:潮流计算、负荷预测、状态估计、拓扑分析、电流/阻抗计算及无功电压优化等。9)AM/FM/GIS(配电图资系统):是自动绘图AM(Automatic Mapping)、设备管理FM(Facilities Managem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总称,也是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基础。 10)DSM(需方用电管理):实际上是电力的供需双方共同对用电市场进行管理,以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能源消耗和供需双方的费用支出的目的。其内容包括负荷监控、管理和远方抄表、计费自动化两方面。 11)FTU:馈线自动化测控终端, 是一种集测量、保护、监控为一体的综合型自动监控装置 12)TTU(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supervisory Terminal Unit,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对配电变压器的信息采集和控制,它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的运行工况,并能将采集的信息传送到主站或其他的智能装置,提供配电系统运行控制及管理所需的数据。 13)RTU:Remote Terminal Unit 微机远方终端/变电站远方终端。 2.问答题

浅析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 郭巍

浅析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郭巍 发表时间:2019-07-08T14:45:03.69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作者:郭巍魏超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不断上升,配网自动化是提高供电效率的重要途径,配网自动化也是近年来我国政府的工作重点。 (国网伊犁供电公司新疆和田 83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不断上升,配网自动化是提高供电效率的重要途径,配网自动化也是近年来我国政府的工作重点。这是一项庞大、复杂、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和相关企业部门的共同努力。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效率,进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建设;配电运行;管理 配网自动化建设是我国目前着重研究和实践的方向,目前,我国供电企业虽然已经在这一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是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对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研究势在必行,对我国电力供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概述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构成部分包括主站、终端设备与通信设备三部分。其中,主站内包含了计算机系统与部分软件测试程序,在对主站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遵循开放与实用基本原则。在主站网络系统中,涵盖了监测工作平台、服务器、通信机、数据库、显示器以及前置机等相关部件。要想满足通信目标,在通信方式层面,以微波通信、同轴电缆通信、光纤通信以及无线通信为主要形式。而通信方式的选择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于终端设备而言,集中体现在常规终端、馈线终端与配变终端三种类型。在应用终端设备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促进电力系统远程操作运行数据,详细地记录电力事故。这样一来,即可保证配电网自动化检修和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内容。 二、配网自动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忽视系统核心功能和应用价值 配网自动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长远、科学的做出规划,这样才能为自动化建设的效果提供保障,但是很显然现下的很多供电公司在进行配网自动化建设时存在着盲目跟风、盲目上马等问题,忽视了配网系统核心功能和应用价值,导致配网自动化建设与实际情况相脱节。如在功能建设方面过分的追求故障处理和恢复,致使配网系统建设具备示范性,但是却不具备推广性,因此现下的绝大多数的配网只实现了少数的馈线自动化,而用户在这种配网自动化建设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收益,由此可以看出,现下的配网自动化建设其实还停留在十分浅显的层面上,实际投入与现实产出是完全不平衡的,因此忽视配网系统核心功能和应用价值是现下配网自动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配网自动化建设关键技术未能解决 配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若是想要保障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很多关键性技术问题如通讯方式、网络平台、控制电源、操作电源等必须得到解决。具体而言,由于配网自动化运行环境复杂,并且有很多的终端设备是安装在户外的,因此会受到自然天气环境的影响,从而造成设备损坏。此外配网自动化系统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如建设开关控制电源和操作电源与常规电网系统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显然现下专业的配网自动化系统设备开发商还比较稀缺,而很多的供电公司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管理流程也不够清楚,甚至还有部分的供电公司为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采取多种通讯相结合的方式,这严重的影响了配网自动化系统通信强度,导致部分地区通讯难以达到标准,因此解决配网自动化建设关键技术问题十分必要。 2.3配网设计与建设存在问题 在配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自动化设计必须要由专业的设计单位进行,这样才能保障主站、通信、设备等达到自动化建设标准,为此供电公司必须要选择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但是部分供电公司过分的重视成本投资而忽视了设计质量,从而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之初就出现了设计方案问题,严重的影响了配网自动化建设质量。其次由于配网自动化建设过程复杂,并且在建成后还对自动化管理提出较高要求,但是很多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建设技术达不到配电网自动化管理要求,或者DMS与EMS相等、配电网网架规划不合理、忽视配电网自动化潜在功能、忽视具体地理环境、负荷性质存在问题等,这些建设问题的存在,致使后期无法对系统应用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 三、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策略 3.1不断提高配网自动化建设水平 配网自动化建设不仅和配电运行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还会对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在建设中注重对设计及建设水平的提升。在寻找设计合作者的时候,优先选择资质信誉良好的单位,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将先进的技术和配网自动化的可靠性建设进行完美的结合。在设计中也要在考虑建设成本的前提下,将系统建设的可靠性、技术的成熟度及后续升级的兼容情况等考虑在内。电力企业需要针对这一工作建立一个专门负责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工作部门,加强监督与管理,对配网自动化建设及配电运行管理质量负责。 3.2提高配电运行管理团队水平 在对配网自动化建设水平及配电运行管理质量进行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要求技术及设备符合标准,还需要组成一支高水准的运行维护队伍。配网自动化建设和配电运行管理工作都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对后期运行管理与系统维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比较高的专业化要求。这部分工作人员在掌握自动化系统不同结构的功能与操作技术的同时,还应具备相关的运行、维护等的技能,这就对工作人员的学历、专业等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电力企业不仅要注重积极引进外部专业人才,还需要不断加强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与挖掘,选拔企业内部高学历、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进入自动化建设队伍中。在组建好专业化团队之后,其中的人员要统一的接受专门的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相关内容的培训,使其可以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技术应用、功能、操作等专业知识,与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工作的需求相符合。 3.3重视配网自动化系统设备的维护 配电网系统本身存在线路结构不稳定、点多面广、涉及人员多的特点,配网自动化建设工作中包含了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实时监

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概述

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概述 目前,传统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如牛顿-拉夫逊法、PQ分解法等,均以高压电网为对象;而配电网络的电压等级较低,其线路特性和负荷特性都与高压电网有很大区别,因此很难直接应用传统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计算机算法,长期以来供电部门计算配电网潮流分布大多数采用手算方法。80年代初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手算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多种配电网潮流计算机算法。目前辐射式配电网络潮流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类: (1)直接应用克希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首先计算节点注入电流,再求解支路电流,最后求解节点电压,并以网络节点处的功率误差值作为收敛判据。如逐支路算法,电压/电流迭代法、少网孔配电网潮流算法和直接法、回路分析法等。 (2)以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和节点电压平方V2作为系统的状态变量,列写出系统的状态方程,并用牛顿-拉夫逊法求解该状态方程,即可直接求出系统的潮流解。如Distflo w算法等。 2 配电网络潮流计算的难点

1.数据收集 在配电网络潮流计算中,网络数据和运行数据的完整性和精确性是影响计算准确性的一个主要因素。对实际运行部门来说,要提供出完整、精确的配电网网络数据和运行数据是很难办到的,这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1)由于配电网网络结构复杂,特别是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网络,用户多且分散,不可能在每一条配电馈线及分支线上安装测量表计,使得运行部门很难提供完整、精确的运行数据。 (2)在实际配电网中,有部分主干线安装自动测量表计,而大部分配电网络只能通过人工收集网络运行数据,很难保证运行数据的准确性。因此限制了配电网潮流计算结果的精确性,使得大多数计算结果只能作为参考资料,而不能用于实际决策。 2.负荷的再分配 由于配电网络的网络结构复杂、用户设备种类繁多、极其分散、以及各种测量表计安装不全等原因,使得运行部门无法统计出每台配电变压器的负荷曲线,只能提供较准确的配电网络根节点上(即降压变压器低压侧母线出口处)总负荷曲线。因此在进行配电网络潮流计算时,采取何种负荷分配

《供配电技术》第二版 课后答案

第一章 1-1: 电力系统——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线路和电能用户组成的一个整体。 1-2:供配电系统--由总降变电所、高压配电所、配电线路、车间变电所和用电设备组成。总降压变电所是企业电能供应的枢纽。它将35kV ~110kV 的外部供电电源电压降为 6 ~10kV 高压配电电压,供给高压配电所、车间变电所和高压用电设备。高压配电所集中接受 6 ~10kV 电压,再分配到附近各车间变电所和高压用电设备。一般负荷分散、厂区大的大型企业设置高压配电所。 1—3.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变压器的额定电压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 答(1)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等于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较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要高5%;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升压变压器)或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降压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较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要高10%或5%(视线路的电压等级或线路长度而定). (2.)额定电压是能使电气设备长期运行在经济效果最好的电压,它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及电力的水平和发展的趋势经过全面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的. 1-4,电能的质量指标包括哪些? 答:电能的质量指标有电压.频率.供电可靠性. 1-5什么叫电压偏移,电压波动和闪变如何计算电压偏移和电压波动 答:电压偏差是电压偏离额定电压的幅度。电压波动是指电压的急剧变化。周期性电压急剧变化引起光源光通量急剧波动而造成人眼视觉不舒适的现象,成为闪变。 电压偏差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即 △U%=(U-UN)/UN ×100 电压波动程度以电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或其百分数来表示,即 &U=Umax-Umin &U%=(Umax-Umin)/UN ×100 式中,&U为电压波动;&U%为电压波动百分数;Umax ,Umin为电压波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KV);UN为额定电压(KV)。 1—6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有哪几种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和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各有什么特点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三种: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相对地电压为零,电容电流为零,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电容电流增大倍,但各相间电压(线电压)仍然对称平衡。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通过中性点形成单相短路,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中性点对地电压仍为零,非接地相对地电压也不发生变化。 1-7电力负荷按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分几类对供电各有什么要求 答:电力负荷按对供电可靠性可分为三类,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对供电的要求:一级负荷要求最严,应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电源应不同时受到损坏,在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除上述两个独立电源外,还必须增设应急电源。为保证对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严禁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二级负荷要求比一级负荷低,应由两回线路供电,供电变压器亦应有两台,从而做到当电力变压器发生故障或电力线路发生常见故障时,不致中断供电或中断后能迅速恢复。三级负荷要求最低,没有特殊要求,一般有单回路电力线路供电。 1-8 试确定图所示供电系统中发电机G和变压器1T,2T和3T的额定电压。 解: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U = 1.05*10KV = 10.5KV; 变压器1T的额定电压一次侧U = 10.5KV; 二次侧U = 1.1*35KV= 38.5KV; 变压器2T 的额定电压一次侧U = 35KV; 二次侧U = 1.05*10KV= 10.5KV; 变压器3T 的额定电压一次侧U= 10KV; 二次侧U= 1.05*0.38= 0.399KV; 1-9.试确定图中所示供电系统中发电机G,变压器2T,3T线路1WL,2WL的额定电压。 解:发电机G,额定电压U=1.05U1=10.5KV 变压器2T U1=U=10.5KV U2=1.1*220=242KV 故额定电压为:10.5/242; 变压器3T U1=220KV U3=1.05*10=10.5KV U2=1.1*110=121KV 线路1WL的额定电压为U=10KV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