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草案稿150731)

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草案稿150731)

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草案稿150731)
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草案稿150731)

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草案稿15073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土地再开发利用,加强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增进公共利益,推动经济和社会有质量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并结合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特区内的城市更新活动。本条例未规定的,适用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第三条【城市更新的定位】城市更新基于城市发展需要、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以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为主,以结构优化、功能提升、利益共享为目标的整体开发模式。

第四条【城市更新的方式】城市更新是对更新区域内存量建设用地(含建成区和未建成区)及建筑物实施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拆除重建或者整合开发,以实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综合效益。

综合整治是指改善消防设施、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沿街立面、环境整治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功能改变是指部分或者全部改变建筑物使用功能,但不改变土地使用权的权利主体和使用期限,保留建筑物的原主体结构。

拆除重建是指拆除城市更新单元内原有建筑物,重新建筑,安置住户,改善公共设施,并可以变更土地使用性质或者建筑密度。

第四条【原则】城市更新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实行规划统筹、计划调节,循序渐进;

(二)整体布局,科学确定城市更新的功能目标和发展规模;

(三)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四)保障公共利益和参与者合法权益;

(五)合理安排城市更新方式,注重绿色和低碳发展。

第六条【主导机制】城市更新实行政府引导,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充分发挥资源市场化配置作用。

功能改变和非因公共利益需要实施的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坚持市场化运作。

因城市发展定位而确定的重点更新区域,政府基于公共利益需要可以有选择地实施城市更新项目。

第七条【政府参与】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的,更新项目范围内未出让的国有土地和国有建筑物以政府作为权利主体参与城市更新。

第八条【更新秩序和程序】城市更新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划定更新区域、制定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划定城市更新单元、制定更新项目年度计划、编制更新单元规划、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并遵循科学、民主决策程序。

第九条【特别要求】城市更新应当遵守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城市更新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遗存。

实施城市更新不得破坏城市防洪系统、城市人民防空设施等各类城市安全保

障系统,或者使其功能部分、全部丧失。

第十条【政府主管】市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查违和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对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涉及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市规划国土部门是全市城市更新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协调、监督全市城市更新工作。

市规划国土部门的派出机构在辖区范围内履行城市更新管理相关职责。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区政府(含新区管委会,下同)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城市更新管理相关职责。

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应当积极维护城市更新活动的正常秩序。

第二章管理机制

第一节规划与计划

第十一条【进行城市更新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和建筑物可以作为更新对象,由市政府决定或者权利人申请市政府批准进行城市更新:(一)城中村;

(二)经认定为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旧屋村;

(三)经鉴定为危房;

(四)建筑物不符合消防安全,或者妨害公共交通、公共安全;

(五)居住环境恶劣,妨害公共卫生或者社会治安;

(六)建筑物使用满30年;

(七)因重大建设工程需要;

(八)产业转型升级需要;

(九)其他特别情形。

第十二条【城市更新区域的划定】有前条规定情形之一,市政府决定或者批准进行城市更新的,应当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更新对象所处区域的地理现状,划定相对成片的区域作为城市更新区域。

临近更新对象的未建成区可以在遵循科学合理、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下一并划入城市更新区域。

更新区域划定后,市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公告禁止在更新区域内新建、加建、改建或者扩建建筑物,采取冻结房地产产权、暂停房地产交易和房地产变更登记措施。

第十三条【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市政府划定城市更新区域的,应当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明确以下事项作为实施城市更新的指导:

(一)更新区域的范围;

(二)基本目标;

(三)更新方式;

(四)更新单元划定的基准;

(五)其他相关要求。

第十四条【法定图则】制定涉及更新区域法定图则的,应当确定城市更新单元的范围、应当配置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和规模,指引城市更新单元的规划。

第十五条【城市更新单元及其划定】城市更新单元为城市更新的基本单位。城市更新单元由市政府城市更新主管部门根据全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并结合更新区域的实际情况划定。

一个更新区域可以划定多个更新单元。划定城市更新单元的同时应当合理确定更新方式。

第十六条【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与法定图则】未制定法定图则地区应当在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分区规划确定的各项要求拟订城市更新单元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的相关内容应当纳入法定图则的制定。

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对已有法定图则的强制性内容作出调整的,由市规划国土主管部门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相应的内容应当纳入法定图则并予以公布。

第十七条【城市更新年度计划】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实行年度项目计划管理,具体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第十八条【更新单元规划编制与审批】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经批准纳入年度计划后,项目申报主体应当组织编制城市更新单元规划。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应当遵循法定图则审批的程序。

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应当根据法定图则所确定的各项控制要求制定,由市规划国土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二节城市更新实施

第十九条【政府支持和参与实施】实施综合整治城市更新的,由更新区域所在地的区政府会同市城管、环保、公安消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项目计划,以招标或者委托的方式确定项目实施主体实施项目。

政府根据本条例第六第四款规定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的,由更新区域所在地的区政府进行房屋征收与补偿,房屋征收与补偿费用由市财政承担,收回的土地纳入市土地整备。

政府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的,由更新区域所在地的区政府申报更新项目计划、制定更新单元规划,以招标方式确定项目实施主体实施项目。

第二十条【市场主体实施】功能改变类城市更新由权利人向市规划国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许可。

市场主体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的,由更新区域内房地产权利人形成更新意愿后申报更新项目计划、编制更新单元规划,通过权益转换确定项目实施单一主体实施项目。

第二十一条【城市更新意愿】政府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充分听取权利人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市场主体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的,应当按照本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征集权利主体的城市更新意愿。

第二十二条【项目申报和纳入计划】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应当进行项目申报,纳入年度计划后方可组织实施。

第二十三条【项目申报主体】政府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的,由项目所在地区政府申报项目。

市场主体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的,权利主体单一的,由权利主体自行申报;权利主体多个的,由多个权利主体委托单一市场主体申报。

第二十四条【项目实施主体】一个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只能由一个主体实施。

政府组织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实施主

体,并与其签订项目委托实施协议。

在市场主体组织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情形下,权利主体单一的,由其自行确定实施主体;多权利主体在形成单一主体后再确定实施主体。

实施主体应当具备房地产开发建设资质。

市场主体确定的实施主体应当经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所在地的区政府确认。

第二十五条【拆除重建之建筑物拆除】市场主体组织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项目实施主体应当自行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用地范围内建筑物。

项目用地面积大于10000平方米的,政府原则上按照大于3000平方米且不小于拆除范围用地面积的15%的标准无偿收回土地。

第二十六条【规划许可】市场主体组织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项目实施主体于项目用地范围内建筑物全部拆除后向市规划国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用地和建设规划许可。

第二十七条【城市更新土地政策】市场主体组织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项目实施主体在取得城市更新项目规划许可文件后,更新项目用地采取协议方式出让,由项目实施主体与市规划国土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期限重新计算,并按照规定缴交城市更新项目地价。

缴交城市更新项目地价的具体办法由市政府另行规定。

第二十八条【公共设施配建】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应当符合更新单元规划的要求。

市场主体组织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应当按照更新单元规划的要求配建公共设施,配建公共设施用地免交地价,建成的公共设施无偿移交政府。

第二十九条【保障房配建】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住宅项目的,应当合理配建保障房。

第三十条【综合整治类更新加建】综合整治类更新项目用地范围内可以合理加建公共建筑物和附着物。

在不违反规划控制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在综合整治类更新项目用地范围内加建地下停车库。

加建地下停车库可以由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或者多数业主投资兴建。建成后的地下停车库供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使用,但不得转让。

加建地下停车库可以通过协议方式出让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

加建电梯、连廊等附着物可以由综合整治类更新项目用地范围内业主投资并享有产权。不占用公共用地或未出让国有土地的,免缴地价。

第三十一条【功能改变类更新加建】在不违反规划控制标准的前提下,允许在功能改变类更新项目用地范围内合理加建地下停车库、电梯、连廊,鼓励加建公共设施。

功能改变类更新项目用地范围内加建的,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在申请功能改变时一并提出。市规划国土主管部门批准加建的,应当在与土地使用权人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时一并出让加建用地使用权(包括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

第三十二条【功能改变类更新用地手续】市规划国土主管部门批准功能改变类更新项目的,应当与土地使用权人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或者重

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缴纳地价。

第三十三条【功能改变类更新确定地价】功能改变类更新项目应当缴纳的地价按照以下规定确定:

(一)改变功能的原有建筑面积部分,按照其改变后的功能和土地使用权剩余期限以公告基准地价标准计算应缴纳的地价,扣减原土地用途及剩余期限以公告基准地价标准计算的地价;

(二)改变功能的增加建筑面积部分,按照其改变后的功能和土地使用权剩余期限以市场评估地价标准计算应缴纳的地价。

非商品性质房地产转为商品性质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另行补缴相应地价。

第三十四条【功能改变类更新行政许可】功能改变类更新项目符合规定和要求的,市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应当向申请人核发规划许可文件。

第三十五条【功能改变类更新项目实施】申请人办理完成相关规划和用地手续后,可以实施功能改变类城市更新,由申请人负责实施并承担全部费用。

第三十六条【功能改变类更新房地产变更登记】项目实施完成后,相关权利主体应当及时向房地产登记部门申请办理房地产变更登记。

第三节土地、建筑物确权与处理

第三十七条【确权前提】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更新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和建筑物应当经过清理并确定权属。

第三十八条【拆除重建之土地清理】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范围内的用地由市规划国土部门负责清理。

第三十九条【确权原则】纳入城市更新计划未确定权属的土地和建筑物,按照房地分离的原则进行处理。

第四十条【处理方法】纳入城市更新计划未确定权属的土地,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

(一)属于城市化征转地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城市化转地暂未补偿的城市建成区等用地,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与政府完善处置土地征(转)用手续,政府不再补偿,政府将处置土地的80%交由继受单位进行城市更新;

(二)老屋村、祖屋等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用地,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补办用地手续,确定权属;

(三)违法建筑占用的土地,依照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甄别,依法完善手续或者予以处理。

未确定权属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附属物,可以由项目实施主体与其实际占有管理人协商处理并自行拆除,但依照前款第一项规定处理用地的,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应当与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附属物实际占有管理人协商处理并自行拆除。

第四十一条【租赁权】更新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和建筑物合法租赁的,由出租人和承租人在项目实施方案批准后1个月内解除租赁关系。

第四十二条【抵押权】更新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和建筑物设置抵押的,由抵押人在项目实施方案批准后1个月内赎回;不能赎回的,抵押权人可以参与权益转换。

第三章权益保障

第四十三条【意愿要求1】政府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的,由更新区域所在地的区政府拟定更新项目和实施方案。

区政府应当通过问卷调查和举行听证会的方式,征集项目相关的权利主体及社会公众对更新项目和实施方案的意见,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

第四十四条【意愿要求2】市场主体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的,应当征集城市更新单元内权利主体的城市更新意愿。

城市更新单元内权利主体形成城市更新意愿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城市更新单元拆除范围内用地为单一地块,权利主体单一的,该主体同意进行城市更新;建筑物为多个权利主体共有的,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进行城市更新;建筑物区分所有的,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权利主体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权利主体同意进行城市更新。

拆除范围内用地包含多个地块的,符合上述规定的地块的总用地面积应当不小于拆除范围用地面积的80%。

(二)城市更新单元内用地属城中村、旧屋村或者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原村民在城中村、旧屋村范围以外形成的建成区域的,须经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的股东大会表决同意进行城市更新;或者符合本条第(一)项规定,并经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同意。

第四十五条【规划方案制定】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经批准纳入年度计划后,项目申报主体应当组织编制更新单元规划方案。更新单元规划方案应当体现权利人和公共利益的保护。

区政府组织编制更新单元规划方案的,应当向社会公众公示,并委托中立机构收集、整理公众意见,形成评估报告。

市场主体组织编制更新单元规划方案的,更新单元规划方案应当包含技术方案和利益分配方案。利益分配方案应当与权利人协商确定。

第四十六条【规划方案审批】市规划国土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更新单元规划方案时,应当在政府信息网站上公示更新单元规划方案,并根据公示结果决定是否批准。

更新单元规划方案未获得批准的,项目申报主体可以重新组织编制更新单元规划方案,或者放弃项目。

第四十七条【原有权益的确定】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范围内土地和建筑物的价值应当通过市场评估、协议收购、产权置换等方式予以确定,并作为权益转换的基础。

通过市场评估的,市场机构评估结果应当按照3家评估机构的市场评估值的算术平均值确定。

第四十八条【权益转换途径】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更新单元内土地和建筑物的权利人通过产权置换、货币补偿、强制征收、强制售卖的途径进行权益转换。

第四十九条【房屋征收与补偿】政府组织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依照房屋征收、土地使用权收回等规定依法给予补偿。选择货币补偿的,原有的房地产权利变更为国有;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原有的房地产权利变更为调换房屋的权利,涉及差价的,按照征收决定结算。

第五十条【权益转换方案】市场主体组织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项目实施主体应当在项目实施前制定权益转换方案。

权益转换方案应当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一)权利人及其享有的土地和建筑物权益列表;

(二)项目开发建设总量、类型以及权利人参与分享的分类;

(三)权益转换的参与人;

(四)产权置换标准与安排;

(五)货币补偿标准与安排;

(六)申请强制征收的补偿承诺。

第五十一条【权益转换标准】建筑物产权置换按照建筑物使用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测算,置换比例不得低于1:1,但是不得高于1:1.3。

土地产权置换房产按照土地面积乘以经批准的项目建筑容积率的50%的标准测算。

土地货币补偿按照土地市场评估价计算。

建筑物货币补偿按照建筑物重置的市场评估价计算。

第五十二条【权益转换的参与】市场主体组织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权益转换的参与人包括更新项目范围内的土地和建筑物权利人、项目实施主体和政府。

更新项目范围内的土地和建筑物权利人以其享有的土地和建筑物的权益、项目实施主体以项目投资、政府以土地使用权增值收益预期分配和容积率增加共同参与权益转换。

更新项目范围内未出让土地和国有建筑物由政府作为权利人参与权益转换。政府可以土地使用权增值收益预期分配和容积率增加参与权益转换,并可以无偿受让土地、公共设施和配建的保障房。

第五十三条【权益转换方案的确定】市场主体组织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项目实施主体应当将权益转换方案报项目所在地区政府核准。区政府应当在项目所在地和政府信息网站同时公示权益转换方案和征集意见,并根据意见征集的结果决定是否核准。

第五十四条【搬迁补偿安置】市场主体组织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由项目实施主体与权利主体签订搬迁补偿安置协议。

搬迁补偿可以采取建筑物补偿、货币补偿、土地补偿及给予换地权益的方式。权利人按照签订的搬迁安置补偿协议进行权益转换。原权利人获得的补偿全部为货币的,其原有的房地产权利消灭。原权利人获得的补偿含有置换房屋的,其原有的房地产权利变更为置换房屋的权利,涉及差价的,按照协议结算。

第五十五条【权益限定】搬迁安置补偿协议签订后,相应的土地和建筑物视为原有,不得以任何形式加建、改建和扩建。

第五十六条【置换房屋产权登记】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主体与原房地产权利人签订搬迁补偿安置协议处分房地产权利、根据搬迁补偿安置协议提供回迁或者异地安置房屋的,依法办理房地产变更登记。

第五十七条【公共利益保障】市场主体组织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项目实施主体应当与政府签订利益分配协议。协议应当约定无偿移交政府的土地,建设并无偿移交公共设施、保障性住房和创新型产业用房等。

第五十八条【收回收购】市场主体组织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不愿参与权益转换和签订搬迁安置补偿协议的权利人不超过10%的,不愿参与权益转换和签订搬迁安置补偿协议的权利人可以申请政府以市场评估价收回、收购其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

政府收回、收购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的,应当以不低于市场评估价出售给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实施主体不愿受让的,由政府作为权利主体参与城市更新。

第五十九条【强制征收】市场主体组织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如果不愿参与权益转换和签订搬迁安置补偿协议权利人不超过5%,则项目实施主体可以按照经核准的权益转换方案中强制征收补偿承诺,确定征收补偿金额并预缴承买价款,申请区政府强制征收不愿参与权益转换和签订搬迁安置补偿协议权利人的房地产并出售给项目实施主体。

第六十条【强制售卖申请】市场主体组织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在少数权利主体拒绝与项目实施主体签订搬迁补偿安置协议而使得项目实施受阻的情形下,拥有项目范围内95%以上(含95%)房地产权利的人,可以向项目所在地的区政府申请强制售卖项目范围内全部房地产。

第六十一条【强制售卖的实施】强制售卖应当采用拍卖的方式实施。拍卖应当按照有关房地产交易的现行法律法规进行。拍卖应当以项目范围内全部房地产的市场评估价为拍卖底价。

拥有项目范围内95%以上(含95%)房地产权利的人、拒绝与项目实施主体签订搬迁补偿安置协议的任何一个权利主体以及其他法人和公民个人均可以依法参与竞拍。

拍卖不允许以联合体竞拍。

第六十二条【拍卖底价的确定】拍卖底价以三个房地产评估机构评估价的平均价为准。评估费由强制售卖的申请人预付。

第六十三条【拍卖结果】拍卖的竞得人为项目范围内房地产的单一权利人,其应按本条例的规定组织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拍卖的竞得人非强制售卖申请人的,竞得人应当承担评估费。

拍卖流拍的,强制售卖的申请人应当以拍卖底价购买。强制售卖的申请人以拍卖底价购买的,其为项目范围内房地产的单一权利人,并应按本条例的规定组织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

强制售卖的申请人拒绝以拍卖底价购买的,评估费由其承担。

第六十四条【价款分配】拍卖的价款或强制售卖的申请人以拍卖底价购买所支付的价款,由项目范围内全部房地产权利人按照其所拥有的房地产评估价的比例分得。

第六十五条【权利保障和救济】区政府在做出强制征收或强制售卖的决定前,应当交由专家委员会评议和进行风险评估。

权利人对于项目所在地区政府做出强制征收或强制售卖的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章促进措施

第六十六条【政策支持】综合整治或者以综合整治为主,以及因公共利益需要实施的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政府在规划、计划、用地取得、地价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第六十七条【规划手段进行扶持】市场主体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无偿移交政府的土地、公共设施建设用地、保障性住房用地、创新型产业用房用地不列入更新项目容积率计算。项目实施主体承担公共设施建设的,给予容积率奖励。

第六十八条【差别化地价管理】市场主体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政府可以实行差别化地价管理,具体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第六十九条【搬迁补偿奖励】政府组织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应当在房屋征收补偿方案中规定对于按时和提前搬迁的权利人给予奖励。

市场主体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应当在权益转换方案中规定对于同意签订搬迁补偿安置协议并自行在规定期限内或提前搬迁的权利人给予奖励。

第七十条【市场实施转为政府实施】市场主体实施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项目所在地的区政府决定收回该项目,并由政府实施:

(一)因不超过5%权利人不愿参与权益转换和签订搬迁安置补偿协议,且未能实现强制征收的;

(二)不具备强制售卖的条件,或者权利人未申请强制售卖的;

(三)项目逾期未完成且没有其他合法补救措施;

(四)项目实施主体明确放弃的。

第七十一条【市场实施转为政府实施的方式】遇前条规定,政府决定收回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该项目的,政府可以通过招投标或者委托代建的方式实施。

第七十二条【专项资金扶持】市政府应当设立城市更新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城市更新事业。

第七十三条【分期开发】允许更新项目分期开发,具体管理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第七十四条【投融资政策】鼓励民间设立城市更新基金、土地信托基金参与城市更新。

第七十五条【资本化证券化】允许城市更新项目范围内房地产资本化和证券化。

第七十六条【城市更新土地使用权和房产交易平台】市政府可以建立城市更新土地使用权和房产交易平台,鼓励更新项目实施主体向市场和其他更新项目实施主体购买土地使用权和房产用于置换和补偿更新项目范围内权利人的土地和建筑物。

第七十七条【法定机构】市政府可以设立运营城市更新的法定机构,承担政府的城市更新项目实施。

第七十八条【审裁机构】市政府可以设立城市更新争议审裁机构,审理并裁决城市更新中的房屋征收与补偿、房地产权属、搬迁补偿安置、行政审批等争议。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七十九条【项目实施保证金】市场主体实施的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实行保证金制度。

实施主体在拆除更新项目范围内建筑物之前应当向项目所在地的区政府缴纳项目实施保证金。保证金不得低于项目工程建造总预算的50%。

项目实施保证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银行保函。

第八十条【项目监管】城市更新项目实行项目监管制度。实施主体要定期

向市规划国土部门和项目所在地的区政府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非因不可抗力,城市更新项目一般不得延长规划建设期限。特殊情况下可向市规划国土部门和项目所在地的区政府申请延期并说明理由。但是,延期不得超过两年。

第八十一条【施工监管】市规划国土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实施监管。市住房建设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更新项目工程建设和保障房建设监管。

第八十二条【置换房屋保留】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涉及以房屋置换进行补偿的,实施主体在办理房地产预售时应当向市规划国土部门如实告知用以房屋置换单位的数量、设计面积和位置,市规划国土部门应当将用以房屋置换的单位预先保留并不予批准预售。

第八十三条【保障房预售或销售禁止】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配建的保障房,实施主体不得预售或销售。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八十四条【不正当征集意愿】任何单位或个人采用威胁、恫吓、强行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征集城市更新单元内房地产权利更新意愿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八十五条【政府征收】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未按期完成也不申请延期,或者延期后仍未完成的,没收保证金并由政府依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的规定对更新项目范围内已建房屋进行征收、收回土地使用权。

第八十六条【违反保障房配建要求】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主体未按照配建保障房的要求完成保障房配建的,市住房建设部门对整个项目不予办理建设工程竣工备案。

第八十七条【违法预售或销售置换房屋或保障房】违反本条例规定预售或销售置换房屋或保障房的,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不予办理整个项目房地产权属登记。

第八十八条【非法新建、加建、改建或者扩建】政府公告禁止在更新区域内新建、加建、改建或者扩建建筑物的,违反者由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依法迳行拆除。

搬迁安置补偿协议签订后,原土地和建筑物权利人加建、改建和扩建的,原土地和建筑物权利人无权就加建、改建和扩建部分主张任何权益和参与权益转换。

第七章附则

第八十九条【实施细则】市政府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或配套规定。

第九十条【操作指引】市规划国土部门应当制定城市更新相关的操作指引,并向社会公布。

第九十一条【施行】本条例自201 年月日起施行。本条例施行前本市相关规定与本条例不一致的,以本条例为准。

佛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商事主体名称自主申报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佛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商事主体名称自主 申报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制定目的】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促进名称登记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工商总局关于提高登记效率积极推进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的意见》以及《工商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名称禁限用规则〉〈企业名称相同相近比对规则〉的通知》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适用范围】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以下商事主体名称自主申报及相关管理活动: (一)冠“佛山市”、“佛山”行政区划的商事主体名称; (二)冠“佛山市”、“佛山”并与区行政区划连用的商事主体名称。 涉及工商登记前置许可事项的商事主体暂不实行名称自主申报。 (依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四条,《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第三十四条) 【名称自主申报含义】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商事主体名

称自主申报,是指登记机关通过佛山市商事主体名称自主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为申请人提供名称自助查询比对,自行选定录入并自主申报商事主体名称的一项服务。 申请人通过申报系统自主申报名称,在办理商事主体设立登记或者名称变更登记(以下统称“企业登记”)前,无需办理名称预先核准。 (依据:《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第三十四、三十五条) 【登记机关】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登记机关,是指佛山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工商行政管理的部门。 登记机关应当根据本办法提供商事主体名称自主申报服务,并在办理企业登记时,依法审查申请人通过申报系统申报的名称。 (依据:《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第四条) 【基本制度】第五条佛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建设全市统一的申报系统,向申请人提供商事主体名称开放查询,制定商事主体名称自主申报规则,有效释放商事主体名称资源,指导并推进商事主体名称自主申报工作。 (依据:《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第三十五条,《工商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名称禁限用规则〉〈企业名称相同相近比对规则〉的通知》,《工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统一规范企业登记注册

《福建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

《福建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 1994年1月20日福建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1994年1月25日公布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绿化、美化城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适用本条例,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园林绿化,是指城市园林绿地、树木花草和园林设施。 前款所称城市园林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和城市道路绿地。 第四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的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鼓励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园林绿化建设,重视园林绿化管理和科学技术工作,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第五条福建省建设委员会主管全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市、县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 第六条单位和个人应当爱护城市园林绿化,有权劝阻和检举、揭发损害城市园林绿化的行为。 对城市园林绿化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城市园林绿化规划。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共同编制。 城市园林绿化详细规划,由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园林绿化规划编制,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第八条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确定为园林绿化用地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因建设或其他特殊需要临时使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用地的,须经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第九条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风景林地和干道绿化带等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必须报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审批。 用地面积(包括水面面积)在20公顷(含20公顷)以上的公园总体规划方案由地(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条各项建设项目应当留足园林绿化用地,其园林绿化用地面积占建设项目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 (一)新建区不低于30%,旧城改造区不低于25%,其中居住小区还应按居住人口人均1平方米以上标准建设公共绿地; (二)新建区的主干道不低于20%,次干道不低于15%;旧城改造区扩建的主干道不低于15%,次干道不低于10%; (三)城市园林绿化苗圃、草圃、花圃、盆景基地等生产绿地的建设,应当适应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其用地面积不低于建成区面积的2%; (四)新建医院、疗养院、学校不低于35%; (五)新建有大气污染的建设项目不低于30%,并应按有关规定营造卫生防护林带; (六)公园不低于陆地面积的70%。 第十一条单位和居住区、居住小区现有园林绿化用地低于前条规定要求,尚有空地可以绿化的,

深圳经济特区园林绿化条例(修订草案稿)

深圳经济特区园林绿化条例(修订草案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养护,促进我市园林绿化事业生态化、精细化、人文化和均衡化发展,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低碳经济城市和宜居城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本条例适用于特区园林绿地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养护。 法律、法规和本市规章对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定义】本条例所称园林,是指按照市政府规划并经园林主管部门登记的各类公园、植物园、风景区、专类园、街头游园、花园以及其他供游人游览、休闲的场所。园林包括以下类型: (一)市政园林,政府管理并对公众开放的公益性园林; (二)经营性园林,社会投资建设,以营利为目的,由企业管理并对公众开放的园林; (三)单位附属园林,工业区、住宅区及其他物业业主

在其物业范围内投资建设,主要供该区域范围内人员使用的园林。 本条例所称绿化包括天然生长、人工种植的树木和绿地。 第四条【原则】园林绿化工作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植护并重的原则,兼顾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 第五条【职责】市、区人民政府(含新区管理机构,下同)应当加强对园林绿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将园林绿化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本行政区域绿化覆盖率目标,实行绿化目标责任制,保障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经费的投入。 第六条【职责分工】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监督管理全市的园林绿化工作。 区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在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市区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园林绿化工作。 规划国土、发展改革、财政、人居环境、水务、公安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园林绿化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权利与义务】单位和个人享有参加绿化活动、享受绿化环境与成果的权利。有权制止、投诉和举报损害园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XXXX年7月1日前制定的经济特区法规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2010年7月1日前制定的经济特区法规在扩大后的经济特区适用的 决定 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号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2010年7月1日前制定的经济特区法规在扩大后的经济特区适用的决定》经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10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六月三十日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2010年7月1日前制定的经济特区法规在扩大后的经济特区适用的 决定 (2010年6月29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深圳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国务院关于扩大深圳经济特区范围的批复》,现就有关事项作出如下决定: 一、2010年7月1日前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等101项经济特区法规于2010年7月1日起适用于扩大后的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自施行之日起适用于扩大后的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其他经济特区法规适用于新纳入经济特区范围的区域的时间由市人大常委会另行公布。 二、在市人大常委会另行公布其他深圳经济特区法规的具体适用时间前,新纳入经济特区范围的区域继续适用相关的法律、法规。 附件:2010年7月1日起适用于扩大后的深圳经济特区的法规 附件: 2010年7月1日起适用于扩大后的深圳经济特区的法规 1.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 2.深圳经济特区合伙条例 3.深圳经济特区商事条例 4.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

商事主体住所自主承诺申报表

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自主承诺申报表 (适用于设立开业登记) 拟设立商事主体 名称 广州市区路(街、大道、巷、住所(经营 镇、村)号楼房场所)具体地址 房屋所有权人联系电话 拟设立商事主体 联系电话 联系人 □自有物业□租赁□无偿使用□其他(请补充填使用权取得 写) 房屋法定用途□商业□工业□办公□其他(请补充填写) 申请人签署:年月日 填写说明 .申请人是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字;申请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负 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有限责任公司申请人为全体股东,国有独资公司申请人为国务院或地方人民政府国有资 产监督管理机构;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人为董事会;合伙企业申请人为全体合伙人;个人独资 企业申请人为投资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人为全体成员,个体工商户申请人为全体经营者。 分支机构由隶属企业加盖公章 .请依据实际情况勾选□,符合该项勾选“√”,不得多选空选。勾选其他项,请补充填 写具体内容; .地址应该按照市、区、路(街、大道、巷、镇、村)、号、楼、房格式申报,做到规范、 清晰准确。

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自主申报承诺书 申请人郑重承诺: 一、已知悉《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广州市违法建设查处条例》、《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放宽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条件的意见》(穗府办规〔〕号)等规定关于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要求。拟设立商事主体已取得所申报住所(经营场所)合法使用权,符合上述有关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规定要求。 二、如住所(经营场所)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经规划、环保、消防、文化、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相关部门批准方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的,取得许可审批文件后再开展相关经营活动。 三、申报的住所(经营场所)不属于非法建筑、危险建筑和列入政府公告征收、拆迁的建筑。已知悉据此所取得的营业执照不作为对建筑物合法性的确认、房地产权属及使用功能的证明和房屋、土地征收补偿的依据。 四、所申报住所(经营场所)不涉及广州市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自主承诺申报负面清单。 五、所填报的住所(经营场所)自主承诺申报表信息真实、合法、有效。所填报具体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准确无误,如无法通过上述方式联系商事主体的,将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知晓对因提交虚假文件、证件等申请材料或者隐瞒重要事实虚假承诺取得商事登记的,商事登记机关依法查处或者撤销登记。将配合接受调查处理,并承担一切后果和法律责任。 申请人:年月日

1999-11-27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62585

1999-11-27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62585.txt人和人的心最近又最远,真诚是中间的通道。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往往都经不起那么一试。【发布单位】81901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9-11-27 【生效日期】2000-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 (1999年11月27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发展城市绿化事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产、生活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绿化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的城市绿化工作,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绿化工作。 市辖区人民政府城市绿化管理部门和建制镇人民政府依照本条例规定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绿化建设、保护和管理。 城市规划、国土、计划、市政、公安、交通、电力、通信、环境保护、市容环境卫生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协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本条例。 在城市规划区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等管理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的建设和维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城市建设中安排一定投资比例用于城市绿化;提高公众绿化和环境意识,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五条城市绿化规划,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绿化规划主要内容应当包括:绿化发展目标、各类绿地规划和布局、绿化用地定额指标和分期建设计划、植物种植规划。

深圳市标准化技术指导性文件《园林绿化管养规范》修订说明

深圳市标准化技术指导性文件 《园林绿化管养规范》修订说明 一、任务来源 2016年1月深圳市绿化管理处提出《园林绿化管养规范》(DB 440300/T 6-1999)修订任务,委托深圳市风景园林协会(简称“协会”,下同)开展。协会召集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仙湖植物园、深圳大学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近3年的调查、研究与编写工作。2018年初深圳市城市管理局申请将《园林绿化管养规范》纳入深圳市标准化技术指导性文件编制计划,并归口管理,课题于2018年3月获得深圳市市场监督局“深圳市技术标准文件制修订计划项目”立项,由深圳市绿化管理处、深圳市风景园林协会、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管养管理单位、企业、研发机构与高校编制而成。 二、立项背景和意义 现行《园林绿化管养规范》(DB 440300/T 6-1999)是1999 年编写的,该规范对深圳园林绿化管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很大贡献。但随着园林绿化管养技术的提升、园林绿化精细化管养的需要、一系列新园林应用形式的出现以及城市用人成本的提高等现状,原有养护规范已无法满足现在绿地管养的需求,特开展对原标准的修编研究工作。 对原标准进行修编的意义是: 1、提高城市绿地管养的整体水平,强化绿地的海绵效应作用。 2、保证城市绿地管养维护工作的质量。 3、贯彻“建管并重、重在管养”的精神,确保管养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4、通过园林绿化管养的科学化、数据化、智能化,维护城市绿地群落的生态平衡,保证养护质量与经费投入的合理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绿地的美学效应和生态效益。 5、鼓励提高机械使用率来代替人工,鼓励养护单位前期投入机械、智能设备设施等,保证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许可事项占用城绿地砍伐或迁移城树木

工程建设涉及城市绿地、树木审批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一、占用城市绿地和砍伐、迁移城市树木审批 二、迁移古树名木审批 —1—

占用城市绿地和砍伐、迁移城市树木审批 一、行政许可内容 准许城市规划调整占用公共城市绿地、临时占用公共城市绿地、砍伐或迁移城市树木、迁移古树名木。 二、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 (一)《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国务院令第100号)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条; (三)《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2014年修正)第二十五、二十七条; (四)《深圳经济特区绿化条例》(2016年)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条。 三、行政许可数量及方式 无数量限制,符合条件即予许可。 四、行政许可条件 (一)因城市规划调整占用公共城市绿地 1.经规划国土部门批准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 2.经主管部门批准开设非临时路口; 3.经规划国土部门批准的建筑类建设项目。 (二)临时占用公共城市绿地 1.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 2.经主管部门批准开设临时路口。 (三)砍伐或迁移城市树木 —2—

1. 城市建设的需要; 2. 修剪无法改变树木对人身、居住、交通或者市政设施等安全产生的威胁; 3.树木需要迁移但无迁移价值或者无法迁移、树木死亡或者发生检疫性病虫害,确需砍伐的。 (四)因紧急抢险救灾确需临时占用公共城市绿地、迁移或者砍伐公共城市树木 因紧急抢险救灾确需临时占用公共城市绿地、迁移或者砍伐公共城市树木,可以先行对公共城市树木进行迁移、砍伐或者临时占用公共城市绿地;迁移、砍伐公共城市树木或者临时占用公共城市绿地的,应当在紧急情况排除后五个工作日内到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五)缴纳恢复绿化补偿费(政府投资项目除外) 临时占用公共绿地、迁移或者砍伐公共绿地树木的,应当按规定依法向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缴纳恢复绿化补偿费(政府投资项目除外),并按照要求进行围挡作业,文明施工。延长临时占用期限的,应当双倍缴纳恢复绿化补偿费。 五、申请材料 (一)《深圳市工程建设涉及城市绿地、树木审批申请表》[原件1份]; (二)申请报告(其中内容包含:承诺确保施工以及对人身、居住、交通或者市政设施等安全,因施工造成安全及其它损失的,责任自负;涉及安全等需报相关部门的,应按规定报批办理;另外需缴纳 —3—

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2014修订版)

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 (1997年10月17日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10年7月23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4年9月25日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 第三章建设 第四章管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增进人民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和城市道路绿化、建(构)筑物附属绿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城市园林绿化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 (三)城市生态与城市景观建设相结合。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以创建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领导,把城市园林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市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并按职责分工负责管理城市全民义务植树工作。 区县(自治县)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根据本条例规定负责本辖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和企业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

第六条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开展并组织、指导有关单位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第七条公民应增强绿化意识,依法履行绿化义务,自觉维护绿化成果及其设施。 城市园林绿化及其设施受国家法律保护。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有制止和检举、控告的权利。 第八条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有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划 第九条全市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由市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各区县(自治县)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由区县(自治县)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根据全市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编制。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大渡口区、渝北区、巴南区(以下简称市区),由区人民政府初审,经市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审查,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他区县(自治县)报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送市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备案。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市人民政府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市人民政府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法规类别】法规规章清理 【发文字号】深府[1994]30号 【发布部门】深圳市政府 【发布日期】1994.01.29 【实施日期】1994.01.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市人民 政府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深府(1994)30号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九日)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市人民政府1992年7月1日以前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经清理,第二批应予废止的规范性文件37件及自行失效的规范性文件44件,现决定予以明令废止和宣布自行失效。 第二批应予废止的规范性文件和自行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附后。 附:一、第二批应予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37件) 二、第二批自行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44件)

三、市政府过去已明令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6件) 一九九四年一月二十九日 附件一: 第二批应予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共37件) 一、关于发放、更换房产所有证暂行办法(深府〔1982〕95号) 二、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费(暂行)缴纳办法(深府〔1982〕196号) 三、深圳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暂行办法(深府〔1982〕220号) 四、关于转发市工商局《关于划分各级工商局审批工商企业登记发证的权限范围的报告》的通知(深府〔1983〕21号) 五、深圳市液化石油气气化站设计防火间距暂行规定(深府〔1984〕18号) 六、深圳市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暂行规定(深府〔1984〕18号) 七、关于印发《深圳市社会文化管理暂行条例》的补充通知(深府〔1984〕60号) 八、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费调整及优惠减免办法(深府〔1984〕63号) 九、深圳经济特区个体工商业户登记管理实施办法(深府〔1984〕108号) 十、深圳市工业行业公司、基层公司(工厂)领导体制和人事、劳动管理办法(试行)(深府〔1984〕174号) 十一、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费调整及优惠减免办法(深府〔1984〕178号) 十二、深圳市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暂行补充规定(深府〔1985〕79号)十三、深圳市液化气气化站设计防火间距暂行补充规定(深府〔1985〕79号)十四、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暂行规则(深府〔1985〕212号) 十五、深圳市户外广告管理暂行规定(深府〔1985〕303号

深圳市经济特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草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三章电厂污染防治 第四章其他固定燃烧设施污染控制 第五章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 第六章机动车大气污染防治 第七章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 第八章港口船舶污染防治 第九章扬尘污染防治 第十章其他污染防治 第十一章大气污染应急管理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深圳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效防治大气污染,持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保障市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深圳经济特区大气污染防治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市政府对本市环境空气质量负责,制定并定期修订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合理规划、调整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采取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各区政府对本辖区环境空气质量负责,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和要求,制定本辖区年度实施计划。

第四条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统一发布大气环境质量信息。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市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推广清洁能源,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制定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的价格和收费制度。 市经贸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行业发展政策和发展 规划、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或淘汰目录,机动车燃油品质升级,淘汰重污染行业落后生产能力,推进清洁生产。 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安排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制定促进本市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政策,制定政府绿色采购政策。 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有利于机动车及港口、船舶废气污染防治的行业规划及政策,推广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提高全市营运行业清洁能源车辆数量。 市市场监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相关环境保护特区技术规范和修订工作,禁止不符合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特区技术规范的产品销售。 市气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开展本市灰霾天气观测、预测、预警和研究,实现部门间大气环境相关数据共享。 市住房建设、建筑工务、水务、交通运输、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施工工地、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和工程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使用情况监督。 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严格车辆管理,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会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机动车排气污染的路检工作,加强对在用车超标排放的管理,对高污染排放车辆依法实施限行。 第五条实行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制定各区和各部门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工作目标及任务,报市政府批准后下达实施, 各区和各部门每年一月底前应向市政府提交上一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完成报告。市政府每年二月底前组织对全市各区、各部门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应当作为各区和各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市政府应加强与周边各城市的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工作,建立重

广东省商事登记营业执照改革方案

广东省商事登记营业执照改革方案 为推进广东省商事登记改革试点,按照《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珠海经济特区商事登记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后的营业执照种类、适用范围及主要记载事项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适用于公司及非公司企业法人。记载:名称、企业类型、住所、法定代表人、成立日期。 (二)《非法人企业营业执照》。适用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中外合作非法人企业。记载:名称、企业类型、经营场所、投资人或执行事务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或中外合作非法人企业为投资人,合伙企业为执行事务合伙人)、成立日期。 (三)《分支机构营业执照》。适用于分公司及非公司企业法人分支机构、个人独资企业分支机构、合伙企业分支机构、外国(地区)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记载:名称、企业类型、经营场所、负责人、成立日期。 (四)《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适用于个体工商户。记载:名称、经营场所、经营者、成立日期。 为处理好改革后营业执照与现有营业执照的有效衔接,改革后的营业执照均设置“重要提示”栏,显示商事主体经营范围、注册资本、信息查询(包括出资情况、营业期限、许可审批项目、年报及其他监管信息等事项的查询)等重要提示内容。 二、改革后的营业执照其他记载内容 (一)营业执照正本正上方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压上方的边框线). (二)营业执照的名称右下方(框内)显示“注册号”。注册号具体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相关规定和标准生成。 (三)营业执照左下方(框内)统一设置“重要提示”栏,具体内容根据营业执照种类有所区别: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重要提示”栏内容为:“1、经营范围:商事主体的经营范围由章程确定。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经批准的项目,取得许可审批文件后方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2、注册资本:XXX市(区)实行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 3、信息查询:商事主体经营范围、出资情况、营业期限和许可审批项目等有关事项及年报信息和其他监管信息,请登录XX市(区)XXXXXXXX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346993237.html,)查询。” 2.《非法人企业营业执照》“重要提示”栏内容为:“1、经营范围:商事主体的经营范围由协议、申请书等确定。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经批准的项目,取得许可审批文件后方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2、信息查询:商事主体经营范围、出资情况、营业期限和许可审批项目等有关事项及年报信息和其他监管信息,请登录XX市(区)XXXXXXXX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346993237.html,)查询。” 3.《分支机构营业执照》“重要提示”栏内容为:“1、经营范围:商事主体的经营范围由申请书确定。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经批准的项目,取得许可审批文件后方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2、信息查询:商事主体经营范围、出资情况、营业期限和许可审批项目等有关事项及年报信息和其他监管信息,请登录XX市(区)XXXXXXXX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346993237.html,)查询。” 4.《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重要提示”栏内容为:“1、经营范围:商事主体的经营范围由申请书确定。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经批准的项目,取得许可审批文件后方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2、信息查询:商事主体经营范围、出资情况、营业期限和许可审批项目等有关事项及年报信息和其他监管信息,请登录XX市(区)XXXXXXXX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346993237.html,)查询。”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暂行条例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暂行条例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三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设优美、清洁、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搞好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的适用范围,包括城市、县镇、工矿区的园林绿地、树木花草和园林设施。第三条本条例所指的城市园林绿地,包括以下五类: ㈠公共绿地:指供群众游憩观赏的各种公园、动物园、植物园、陵园以及小游园、街道广场的绿地。 ㈡专用绿地:指工厂、机关、学校、医院、部队等单位和居住区内的绿地。 ㈢生产绿地:指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㈣防护绿地:指城市中用于隔离、卫生、安全等防护目的的林带和绿地。 ㈤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区。 第四条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城市园林专业队伍的工作和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为城市人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第五条绿化城市,人人有责。城市居民要履行植树绿化义务,积极植树、种草、栽花。城市中所有单位都要搞好本单位的环境绿化,积极参加城市绿化活动。各城市要加强园林绿化的科学普及和宣传工作,逐步形成人人参加植树绿化、爱护树木花草和园林设施的社会风尚。 第二章园林绿化的规划和建设 第六条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由城市规划部门会同园林部门共同编制,园林部门组织实施。凡规划确定的绿地,不得改作他用。如确需变动时,应报经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七条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要根据当地特点和条件,合理布局,远、近期结合,点、线面结合,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每个城市都要有与人口相应的绿地面积,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近期内凡有条件的城市,要把绿化覆盖率提高到百分之三十;公共绿地面积达到每人三至五平方米。本世纪末,城市中一切可以绿化的地方都要绿化起来,做到“黄土不露天”;公共绿地面积达到每人七至十一平方米。 城市新建区的绿化用地,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旧城改建区的绿化用地,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 第八条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必须按规划有计划地进行。各类绿地在施工前要做出设计,并按基本建设程序经过审查批准。绿化建设所需投资应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各单位新建、扩建项目和统建居住小区的投资中,应包括绿化费用。城市给水规划和建设计划中,应包括绿化用水的管网和计入绿化用水量。

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绿化管理办法

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绿化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9号 【发布部门】深圳市政府 【发布日期】1994.06.25 【实施日期】1994.06.25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修改依据】本篇法规已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职业介绍规定>等34件规章的决定》(发布日期:2004年8月26日实施日期:2004年8月26日)修订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 (第29号) 《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已经1994年3月19日市人民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厉有为 1994年6月25日 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绿化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增进人民身心健康,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城市规划区内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深圳市(以下简称市)、区人民政府当将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编制特区城市绿化总体规划和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四条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特区内城市绿化工作。 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在区人民政府和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绿化管理工作。 市绿化委员会对城市绿化工作进行协调和监督。 在特区城市规划区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五条设立市城市绿化专业管理机构,在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具体承担城市绿化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市和区的规划、国土、建设、公安、工商、环境保护和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做好有关的绿化工作。 第七条一切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履行植树或其他绿化义务。 第八条市民发现有任何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均可向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投诉进行登记,并认真处理。投诉人要求答复的,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于十日内答复。 第九条本办法所称城市绿地包括以下六类: (一)公共绿地:包括公园、动(植)物园、陵园、小型游园、组团绿化带和道路

深圳经济特区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经济特区政府规 …

深圳经济特区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经济特区政府规章) ( 1999年8月5日经深圳市人民政府二届第14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999年9月8日市政府第87号令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监督管理,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污染物影响环境质量的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由深圳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环境保护部门)组织实施;各区环境保护部门在市环境保护部门的指导下依本办法做好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管理工作。 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应依其职责予以协助。 第四条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管理应遵循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 的原则,严格控制污染严重的污染源。 第二章申请 第五条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恶臭、噪声、振动、放射性物质的单位(以下简称排污单位),应持有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一)对环境有重大或轻度影响的工业生产活动; (二)饮食、服务、娱乐业; (三)医院、电讯工程、广播电视发射、电影制片; (四)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废物)处理场(厂); (五)排放污染物严重影响环境质量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第六条申请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应依法先进行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 未经过环境保护审批或环保验收而投入生产的,应补办审批或验收手续后申请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第七条申请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应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告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地点、排放去向、排放方式及排污口的采样和测流条件;或噪声源种类、数量和噪声强度;或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储存、利用或处置场所。 第八条下列排污单位向市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一)环境保护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 (二)“东—深供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单位; (三)环境保护特殊区域内的排污单位; (四)其他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排污单位。 前款规定之外的排污单位向所在区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第三章审核与发证 第九条对下列区域和行业的排污单位,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一)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环境保护特殊区域; (二)印染、电镀、皮革、线路板和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业; (三)环境保护重点管理的污染源; (四)排放含COD、石油类、汞、镉、铬、砷、铅、氰化物等污染物的水污染源; (五)国家规定实行总量控制的其他污染源。 对尚未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污染源,实行浓度控制。 第十条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污染物排放控制方案,结合申请单位的生产规模并参照同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核定申请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强度)控制指标和允许排放总量。 污染物排放控制方案由市环境保护部门根据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保护 目标要求,结合经济技术条件和环境状况制定,方案应经专家论证,并听取公众意见。 第十一条对饮食、服务、娱乐行业,实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的,其废水排放浓度控制指标经环境保护部门认可后可以适当放宽。 第十二条环境保护部门受理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申请后,应于三十日内予以答复,对特殊情况确需延长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三十日。 第十三条对已建成投产的排污单位,排放的污染物不超过排放浓度

股权出质登记指南

股权出质登记指南 自2016年10月1日起,广东省全面实施“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实行“一照一码”登记模式。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不再发放。 敬告:为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申请人应正确履行法定义务,故在办理股权出质登记之前,敬请详细阅读本《指南》。 注意: 1、内资公司和外商投资的公司申请股权出质登记适用本指南。 2、登记申请表格可登录“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业务工作”--“注册许可业务”--“企业登记注册”下载,或者到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和各镇街市场监管分局领取。 3、提交的申请书与其他申请材料应当使用A4型纸。 提交材料未注明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注明“与原件一致”并由申请人签署,或者由其指定的代表或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加盖公章或签字。 4、提交材料涉及签署,应使用黑色墨水钢笔或签字笔签署;未注明签署人的,自然人由本人签字;法人和其他组织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5、提交的文件是外文的,需提交加盖翻译单位公章的中文翻译件。 事项名称 股权出质登记 设定依据 《物权法》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股权出质登记办法》 《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 《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 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 申请条件 出质股权所在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权未在证券 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份有限公司。 出质股权应当是依法可以转让的股权,且权能完整,在 此之前未设置质押,未被人民法院依法冻结。 登记事项 出质人和质权人的姓名或名称、出质股权所在公司的名 称、出质股权的数额。 申请方式 申请人或者其委托的代理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提交申 请: (一)直接到企业登记场所; (二)邮寄、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 办理流程 (一)登记注册大厅办理流程 前往登记注册大厅提交相关材料→登记机关审查、核准 登记并核发登记(核准)通知书→申请人到登记注册大厅领 取营业执照(通知书) (二)网上登记注册大厅办理流程 登陆广东省网上登记注册业务系统()填写有关登 记申请资料→登记机关进行预审→申请人凭预审通知 书,带齐申请所需全部申请材料到登记注册大厅办理登 记事项→登记机关审查、核准登记并核发登记(核准) 通知书→申请人到登记注册大厅领取营业执照(通知 书) 办理时限 申请人直接到登记场所提交行政许可申请,登记机关认 为申请材料齐全,应当予以受理,出具受理通知书。符合法 定形式的,登记机关可以当场作出准予登记的决定。不能当 场决定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5 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登记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 延长5个工作日。 办理时间 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30(部分镇街 14:30-17:30)(法定节假日除外) 办理地点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和各镇街市场监 管分局 办理材料 股权出质设立登记提交材料规范 1.《股权出质登记申请书》。 2.记载有出质人名称或姓名及其出资额的有限责任公 司股东名册复印件或者出质人持有的股份公司股票复印件 (均需加盖股权所在公司公章)。 3.质权合同。 4.出质人、质权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 复印件。 ◆中方出质人、质权人提交主体资格证明复印件或者自 然人身份证复印件(属于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名,属于法人的 由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法人印章)。 (1)出质人、质权人为企业的,提交加盖企业公章的 营业执照复印件。 (2)出质人、质权人为事业法人的,提交加盖事业法 人公章的事业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 (3)出质人、质权人股东为社团法人的,提交加盖社 团法人公章的社团法人登记证复印件。 (4)出质人、质权人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提交加盖 单位公章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证书复印件。 (5)出质人、质权人为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证复印件 并由本人签名。 (6)其他出质人、质权人提交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资 格证明。 ◆外国(地区)的出质人、质权人,其主体资格证明应 经所在国家(地区)公证机关公证和我国驻该国(地区)使 (领)馆认证,如其所在国(地区)与我国没有外交关系, 则应当经与我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地区)使(领) 馆认证,再转由我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认证。某些国家 的海外属地出具的文书,应先在该属地办妥公证,再经该国 外交机构认证,最后由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香港特

珠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

珠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 ----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目录 第 1 章总则 (201) 第 2 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202) 第 3 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203) 第 4 章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204) 第 5 章主城区生态健康游憩系统规划(康体绿道) (205) 第 6 章主城区绿地分类规划 (206) 第7 章主城区防灾避灾绿地规划 (208) 第8 章树种规划 (209) 第9 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209) 第10 章城市水土保持规划 (210) 第11 章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210) 第12 章主城区分期建设规划 (211) 第13 章规划实施措施 (214) 第14 章附则 (215)

珠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规划文本 第 1 章总则 第1条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目标,加强珠海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与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把珠海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国家级滨海生态园林城市,增进市民身心健康,促进城市和谐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法令等文件编制此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对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专项规划的深化和完善,作为珠海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第3条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颁布,1998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全国生态保护纲要》 ●《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城建[1993]784号)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2号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建设部[2004] )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建设部,建城[2000]106号)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部,城建[2001]192号)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1999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