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成语备考:成语故事汇编(八)(网友来稿)_语文论文

高三成语备考:成语故事汇编(八)(网友来稿)_语文论文

高三成语备考:成语故事汇编(八)(网友来稿)_语文论文
高三成语备考:成语故事汇编(八)(网友来稿)_语文论文

长沙市雅礼中学徐昌才辑录一朝之忿樊迟跟随孔子在天坛下散步,问孔子:“请问老师:如何能提高道德修养、去掉恶念、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啊。先做事,后考虑个人得失,不就能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吗?时常反省自己的过错,而不是去指责别人,不就能去掉恶念吗?由于一时的愤怒,克制不了自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不是很迷惑吗?”“一朝之忿”比喻一时的气忿。(出自《论语》)隔岸观火乾康和齐己都是唐朝的僧人。齐己在湘西道林寺时,乾康前去拜会。门人说:“和我师父交往的都是会作诗的人,请作一首绝句作为门剌。”乾康说道: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全诗大意:隔岸红尘中的人忙得风风火火,山中寺门前的人待人冷冷冰冰。煮茶的童子请不要再难为我了,你就说门前到访的是个穷和尚。齐己听了大喜,每天都把乾康待为上宾。人们从中引申出成语“隔岸观火”,隔着河看别人忙碌,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帮助,在一旁看热闹。完全是另外的意思。(出自清•孙涛《全唐诗话续编》)[原文]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毋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一狐之腋赵简子是春秋时晋国的上大夫。他有一个家臣名叫周舍,喜欢直言?M谏。周舍死后,简子每次听朝,总是不怎么开心,大夫们请罪。简子说:“不是你们的过错。我听说一千只羊的皮毛还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皮值钱。诸位大夫上朝,我只听见一大片唯唯喏喏的回答,再也听不见像周舍那样的谔谔直言,我因此而伤心。”司马迁说:“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为什么赵简子能安抚赵地的人,而使晋国的人来投奔。”“一狐之腋”比喻珍贵的东西。(出自《史记•赵世家》)钟鸣漏尽田豫是三国时渔阳郡人。田豫帮公孙瓒守东州县时,公孙瓒的部将王门背叛公孙瓒,为袁绍率领一万人来攻取东州。大家都很害怕,准备投降。田豫登上城楼对王门说:“你受公孙将军厚待而离开他,一定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今天却回来为贼人出力,由此可知你是个无情无义的人。即使只有提瓶打水才智的人,也知道守护自己的瓶子。我已经接受了公孙将军的任命,你为什么不马上来進攻?”王门羞愧的退走了。田豫到南阳任太守。先前,郡里人侯音作乱,率领数千人在山中作盗匪,成为南阳的祸患。前任太守收捕了侯音的党羽五百余人,上表奏请全部处死。田豫召见那些囚犯,向他们表达朝廷的宽厚,给他们自新之路,打开刑具全部释放。山里的盗匪知道了,一天之内便都散伙了。田豫上表奏明这件事,朝廷大加赞赏。田豫70岁时,朝廷升他为中郎将,领并州刺史。田豫多次请求退职,朝廷认为他身体很好,不同意。田豫说:“过了七十岁还占据着官位,就像滴漏(滴漏,古代夜间计时器)已经漏尽,晨钟已经敲响,却还夜行不休,这是对百姓在犯罪啊。”最终辞去了职位。“钟鸣漏尽”指深夜。也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出自《三国志•魏书•田豫传》)求仁得仁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今河北省)国君的长子和三子。孤竹国国君想立叔齐为太子。他死后叔齐想把王位让给兄长伯夷,伯夷说:“你当国君是父亲的遗命,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于是逃走了,叔齐觉得自己不应该继承王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推国君的二儿子继承了王位。后来伯夷、叔齐听说西岐(今陕西岐山)的西伯昌是位有道德的人,便长途跋涉来到西岐。此时,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周武王即位了,追认西伯昌为文王,带着文王的棺木,向东方?M军准备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不赞成这种以暴易暴的做法,拉着周武王的马缰绳劝他说:“父亲死了不埋葬,却发动战争,这叫做孝吗?身为商朝的臣子却要讨伐君主,这叫做仁吗?”周武王不听。周武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齐不愿吃周朝的粮食,跑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西)里挖野菜,后来就饿死了。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他们是古代的圣贤。”子贡问:“那样的圣贤却被饿死了,难道他们就没有什么怨言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德最终得到仁德,他们又有什

(出自《史记•么可抱怨的呢?”“求仁得仁”指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得以实现。

伯夷列传》和《论语•述尔》)[原文](子贡)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一失足成千古恨明朝的唐伯虎出生在

江南一个富商家庭。年轻时,唐伯虎无所事事,和人纵酒游乐,经过好朋友的规劝,于是唐伯虎祝闭门苦读,经年累月。16岁时唐伯虎参加秀才考试,中了第一名案首。29岁到南京参加乡试,高中解元(第一名)。正当唐伯虎积极准备来年的京城会试(?M士考试)时,却飞来横祸:在这次乡试中,有人事先经过贿赂,得了试题,事情泄漏后,考官被罢免,无辜的唐伯虎受到牵连,不仅被剥夺了解元称号,还?M了监狱,释放后唐伯虎感叹道:“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后来宁王朱宸濠听说了他的才能,用丰厚的待遇来聘请他作幕僚。但不久唐伯虎发现宁王有谋反作乱之心,于是佯狂使酒,宁王没办法,只好让他回了家。回家后,唐伯虎安心过起了以文会友、挂画为卖的生活。“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就成为终身的憾事。(出自《明时•文苑列传•唐寅》和明•杨仪《明良记》)一狐之腋赵简子是春秋时晋国的上大夫。他有一个家臣名叫周舍,喜欢直言?M谏。周舍死后,简子每次听朝,总是不怎么开心,大夫们请罪。简子说:“不是你们的过错。我听说一千只羊的皮毛还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皮值钱。诸位大夫上朝,我只听见一大片唯唯喏喏的回答,再也听不见像周舍那样的谔谔直言,我因此而伤心。”司马迁说:“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为什么赵简子能安抚赵地的人,而使晋国的人来投奔。”“一狐之腋”比喻珍贵的东西。(出自《史记•赵世家》)日暮途远和倒行逆施伍子胥家世代都是楚国忠良。楚平王听信谗言,要杀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为了斩草除根,派人骗吴子胥和他的哥哥伍尚回来。伍尚明知道有杀身之祸,但他还是去了;伍子胥不愿回去送死,忍受了许多辛苦,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逃离了楚国,到了吴国。十多年后,伍子胥带领吴军攻入楚国的国都郢都。这时楚平王已经死了,伍子胥掘开了楚平王的坟墓,打开了棺材,拖出了楚平王的尸体,狠狠的鞭打了三百下。并在楚国范围内搜捕楚平王的儿子楚昭王。伍子胥的老朋友申包胥给伍子胥写信,责备他报仇的手段太过狠毒。伍子胥回信说:“我活在人世间的日子也不长了,就象是一个行路的人,天色已经很晚了,而路途却还很遥远,心急之下,就做出了违背常事的事情来。(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日暮途远”比喻一个人处在窘迫的境地之中,没有一点办法。“倒行逆施”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敲门砖据宋朝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中记载,一天,冲元从窗外走来,东坡问:“何为?”冲元答:“绥来。”东坡说:“可谓奉大福以来绥。”原来这是冲元登科时所作的赋句。冲元道:“敲门瓦砾,先生您还记着!”后以“敲门砖”比喻士人借以猎取功名的工具,一达目地,即可抛弃。掷地有声晋朝的孙绰年轻时隐居会稽(在今浙江绍兴),游放山水十几年,后来写了篇《遂初赋》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在章安(在今浙江台州)做官时,孙绰写了篇《游天台山赋》,说置身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的天台山,便会“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于不言”,辞致新奇,绘景如画。文章写成后,孙绰拿给朋友范荣期看,并开玩笑说:“你把它扔到地上,应当会发出金石之声。”荣期每读到佳句,总是说:“就应该这么写啊!”当时人都以得到孙绰的文章为荣。“掷地有声”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出自《晋书•孙绰传》)一动不如一静西湖灵隐寺前有飞来峰,飞来峰的东麓有天竺寺。有一次,南宋孝宗皇帝到天竺寺和灵隐寺礼佛,途中经过飞来峰,孝宗皇帝问相陪的净辉和尚说:“既是飞来,为什么不飞去?”净辉说:“一动不如一静。”“一动不如一静”指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出自宋•张端义《贵耳集》)初发芙蓉颜延之和谢灵运是南北朝时诗人,都以辞采闻名。有一次,宋文帝出了个题目,让他俩作诗,颜延之很决就写成了,谢灵运却写了好久才完。颜延之问诗人鲍照:“我的诗和灵运相比,优劣如何?”鲍照说:“灵运的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你的诗象列绣铺锦,也是满眼雕绘。”“初发芙蓉”芙蓉是荷花,指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自然。(出自《南史•颜延之传》)[原文]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畏首畏尾春秋时代,晋、楚两个强国争当盟主。有一次,晋灵公在扈地会见诸侯,郑国国君没有来,晋灵公以为郑国和楚国往来,很生气。郑国公子归生知

道这事后,就给晋国写了封信,首先回顾了郑国和晋国的友好,然后解释了郑君没来参加的原因,最后说:“我们国君在这三年来,先后多次去朝见你们晋君,对晋国已经尽了最大的力量和诚心了,可还不能使你们感到满意,而我们已经无法增加这诚意了,除了亡国。古人说:‘畏首畏尾,身余其几?’郑国现在的处境便是这样,既怕楚国攻打,又怕晋国袭击。而晋国的命令又好像没完没了似的,这使得我们郑国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将全国力量集合起来,等候你们晋国大军的到来……”“畏首畏尾”形容人胆怯多疑,对什么事都怕,既不敢进,又不敢退。(出自《左传•文公十七年》)黄卷青灯陆游生在积弱积贫的南宋,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由于当时主和派势力很大,陆游受到排挤。他三十岁时,在礼部考试中被除名,四十二岁被免官。四十六岁时,陆游入蜀出任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一年后,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请,入幕办理军务,这让陆游很兴奋,因为四川宣抚使驻南郑(今陕西汉中),是抗金的前线;王炎是抗战派的领袖。陆游积极投身军旅生活,放马走遍南郑前线,为北伐献计献策。但几个月后王炎被召回,幕府被解散,陆游也被调回成都任了个参议官的闲置,这对于做梦都是“兵戈铁马”的陆游来说实在难以忍受,他在《客愁》诗中写道:骑马出门无所诣,端居正尔客愁侵。苍颜白发入衰境,黄卷青灯空苦心。大意:骑马出门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回来坐在屋里乡愁渐渐涌起。面貌憔悴头发花白体力衰退,只有黄卷青灯让人忘却烦恼。“黄卷青灯”古代书籍用黄纸缮写,油灯发青色的灯光。形容深夜读书的孤寂生活。(出自陆游《剑南诗篇•客愁(节选)》)鸟道羊肠清豁禅师是五代人,知道自己要圆寂了,给众人留下一首遗偈说……世人休说路行难,鸟道羊肠咫尺间。珍重苎溪溪畔水,汝归沧海我归山。又吩咐众人说:“我死后把我的尸骨留给虫蚁,不要修建墓塔。”说完就进入湖头山,坐在磐石上,不久就圆寂了。众人遵照他的遗命,等了七天再去看,发现尸首完好无损,竟然没有虫蚁来侵食。“鸟道羊肠”比喻狭窄曲折的山路。(出自《五灯会元》)不知深浅唐僧一行西天取经路上,遇见一座高山,峰插碧空,唐僧让猪八戒前去问路。八戒遇见一位老者,老者说:“此山叫做八百里狮驼岭,中间有座狮驼洞,洞里有三个魔头,吃尽这世上人。”劝说他们不要西去。八戒说:“只有三个妖魔,何劳费心!我师兄一棍就打死一个,我一钯就筑死一个,我师弟一降妖杖又打死一个。三个都打死了,我师父就过去了,有何难哉!”老者笑道:“这和尚不知深浅!那三个魔头,神通广大得很!他手下小妖,南岭上五千,北岭上五千,东路口一万,西路口一万;巡哨的四五千,把门的一万;烧火打柴的无数,共计有四万七八千。”八戒听了这话,战战兢兢。“不知深浅”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出自《西游记》七十四回)堕甑不顾孟敏是东汉山东巨鹿人,客居在太原。有一次孟敏背着甑(古代瓦制器皿)行走,不慎失手,甑坠地打破了,孟敏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这事被当时的名士郭林宗看见了,问他,他回答说:“甑已经破了,看他有什么用?”郭林宗觉得他不一般,就劝说他去游学。十年以后,孟敏名闻天下,位列三公。“堕甑不顾”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不作无益的惋惜。(出自《后汉书•孟敏》)带金佩紫司马徽是东汉名士。庞统十几岁的时候,听说他的大名,驾车走了二千里路到颍川来拜访他。到了,见司马徽正在采桑,庞统从车中探出头来说:“大丈夫处世,应当带金印佩紫绶,怎么能做妇人采桑的事?”司马徽笑道:“请你先下车吧!你只知道走近道,难道不怕迷路吗?你说做人要带金印佩紫绶,那么象伯成、原宪、许由、巢父、伯夷、叔齐(都是古代的圣贤)这些人,岂不都一文不值了吗?”庞统赶快赔礼,说:“我生在偏远的地方,孤陋寡闻。如果不敲洪钟、不叩雷鼓(传说中黄帝用的鼓),哪会知道声音的大小?”“带金佩紫”形容地位非常显赫。(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牧豕听经后汉时琅邪有个叫承宫的,是个孤儿,从8岁给人放牧猪羊。乡里人徐子盛给几百个学生讲授《春秋经》。一次承宫放牧经过,在那儿休息时听见《春秋经》,于是请求留下,为学生们拾柴。虽然过了几年艰苦的生活,但承宫都勤学不倦。后来天下大乱,承宫和妻子到了蒙阴山,努力耕种。庄稼快熟时,有人来说那地是他的,承宫也不和他计较,把地让给他就离开了。永平年间,承宫被朝廷封作博士,最后还作到了侍中祭酒,他的名声一直传扬

到了北方遥远的匈奴。“牧豕听经”一面放猪,一面听讲。比喻求学努力。(出自《后汉书•

承宫传》)请缨终军是汉初济南人。从小勤奋好学,博学善言,十八岁时被选为博士弟子。西

来长安,汉武帝欣赏他的才干,拜他为谏大夫。后来,朝廷想派人出使南越,劝说南越王归

顺汉朝。终军主动请求说:“希望陛下赐给我一条长绳,我一定把南越王捆起来,送到长安来

(愿受长缨,必羁南越卫而致之阙下)。”在南越,终军说服了南越王答应归顺。武帝非常高

兴,让汉朝使者留在那里帮助南越王理事。但不久,南越发生内乱,南越王被杀,终军遇难。

终军死时,只有二十多岁。“请缨”缨:驾车时套在马脖子上的缰绳。人们用“请缨”表示主

动请求出征、出使等。(出自《汉书•终军传》)老马识途春秋时代,有一次,管仲和隰

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

作用了。”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队伍找不

“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到水喝。隰朋说:

果然挖到了水。象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可是今

天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也不愿向别人学习,不是错得很厉害吗?“老马识途”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出自《韩非子•说林上》)齐大非偶春秋时代,齐??

(xi)公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郑国的太子忽。太子忽推辞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配偶,齐国

是个大国,不是我的配偶。”后来北戎部落入侵齐国,齐国向郑国求援,太子忽率领郑国的军

队,帮助齐国打败了北戎。齐??公又提起这件事,太子忽坚决推辞。别人问他,他说:“以前

没有帮齐国忙的时候,我都不敢娶齐侯的女儿。今天奉了父王之命来解救齐国之难,娶了妻

子回去,这不是用郑国的军队换取自己的婚姻?郑国百姓会怎么说我!”就辞别而去。“齐大

非偶”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不敢高攀。(出自《左传•桓公六年》)封豕长蛇楚国

的伍子胥和申包胥是好朋友。伍子胥出逃吴国的时候,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消灭楚国。”

申包胥说:“努力吧!你能使它灭亡,我就一定能使它复兴。”后来伍子胥带领吴国的军队攻

入楚国的都城郢都(在今湖北荆州北),楚昭王逃难在外,申包胥到秦国去搬救兵。他对秦哀

公说:“吴国贪婪如大野猪,残暴如大蟒蛇,多次侵食别的国家(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

最先受到伤害的是楚国。我们国君守不住自己的国家,流落在荒草野林之中,派臣下前来紧

急求救说:‘吴国的贪心是无法满足的,要是吴国占领了楚国,成为您的邻国,它就会对您的

边界造成危害。趁吴国还没有把楚国平定,您还是去夺取一部分楚国的土地吧。如果楚国就

此灭亡了,那一部分就是您的土地了。如果凭借您的威灵楚国得以保存,楚国将世代事奉您。’”

秦哀公不肯出兵,申包胥站在宫廷上痛哭七天七夜,秦哀公说:“楚王虽然无道,但有这样的

大臣,还不至于灭亡。”终于发兵救楚。“封豕长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出自《左传•

定公四年》)势如破竹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

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吴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

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

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吴国衰弱,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

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

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

征南大将军。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

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

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

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

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

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

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

武帝统一了全国。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

毫无阻挡。恨海难填《山海经》上说: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里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死后变成一只小鸟,名叫精卫。精卫常常飞到西山去衔小树枝和小石头,要想把东海填平。由此人们引申出几个成语,其中“恨海难填”是说人的怨恨就像大海一样,很难填平。(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原文]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一动不如一静西湖灵隐寺前有飞来峰,飞来峰的东麓有天竺寺。有一次,南宋孝宗皇帝到天竺寺和灵隐寺礼佛,途中经过飞来峰,孝宗皇帝问相陪的净辉和尚说:“既是飞来,为什么不飞去?”净辉说:“一动不如一静。”“一动不如一静”指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出自宋•张端义《贵耳集》)伯玉知非蘧伯玉是春秋时卫国人。有一次,蘧伯玉派人到鲁国来看望自己的朋友孔子。孔子请来人坐,问他:“伯玉还好吗?”那人说:“伯玉想减少自己的过错,却做不到。”那人走后。孔子说:“伯玉派了个很称职的人来。”蘧伯玉谦虚谨慎,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淮南子》上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伯玉知非”比喻知道以前不对。(出自《论语》和《淮南子》)举案齐眉东汉初年的隐士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今陕西咸阳西北)。他博学多才,家里虽穷,可是崇尚气节。东汉初,他曾进太学学习。结束在太学的学业后,就在皇家林苑─上林苑放猪。有一次,梁鸿因不小心,使得房子着火,延及周围的人家。梁鸿就一家家的去查问每家所遭受的损失,并以猪来作为赔偿。有一家人嫌赔得太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物,愿意为你做一段时间的工来补偿。”那家主人答应了梁鸿的要求。梁鸿在这家干活时不懈朝夕,勤勤恳恳,绝无怨言。邻家的一些老人见梁鸿的行为非同一般,就联合起来责怪那家主人,不该如此对待梁鸿。那家主人也开始尊敬他,并将猪悉数归还给梁鸿,梁鸿坚辞不受,后来回乡去了。由于梁鸿的高尚品德,许多人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谢绝他们的好意,就是不娶。与他同县的一位孟氏有一个女儿,长得又黑又肥又丑,而且力气极大,能把石臼轻易举起来。每次为她择婆家,就是不嫁,已三十岁了。父母问她为何不嫁。她说:“我要嫁象梁伯鸾一样贤德的人。梁鸿听说后,就下娉礼,准备娶她。孟女高高兴兴的准备着嫁妆。等到过门那天,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那想到,婚后一连七日,梁鸿一言不发。孟家女就来到梁鸿面前跪下,说:“妾早闻夫君贤名,立誓非您莫嫁;夫君也拒绝了许多家的提亲,最后选定了妾为妻。可不知为什么,婚后,夫君默默无语,不知妾犯了什么过失?”梁鸿答道:“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能穿麻葛衣,并能与我一起隐居到深山老林中的人。而现在你却穿着绮缟等名贵的丝织品缝制的衣服,涂脂抹粉、梳妆打扮,这哪里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孟女听了,对梁鸿说:“我这些日子的穿着打扮,只是想验证一下,夫君你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贤士。妾早就准备有劳作的服装与用品。”说完,便将头发卷成髻,穿上粗布衣,架起织机,动手织布。梁鸿见状,大喜,连忙走过去,对妻子说:“你才是我梁鸿的妻子!”他为妻子取名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闪耀。后来他们一道去了霸陵(今西安市东北)山中,过起了隐居生活。在霸陵山深处,他们以耕织为业,或咏诗书,或弹琴自娱。不久,梁鸿为避征召他入京的官吏,夫妻二人离开了齐鲁,到了吴地(今江苏境内)。梁鸿一家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给人舂米过活。每次归家时,孟光备好食物,低头不敢仰视,举案齐眉,请梁鸿?M食。皋伯通见此情形,大吃一惊,心想:一个雇工能让他的妻子对他如此恭敬有加,那一定不凡。于是他立即把梁鸿全家迁入他的家宅中居住,并供给他们衣食。梁鸿因此有了机会著书立说。(出《后汉书•卷九十三》)势如破竹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吴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吴国衰弱,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

征南大将军。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

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

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

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

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

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

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

武帝统一了全国。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

毫无阻挡。月怀一鸡孟子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自己的主张。孟子说治理天下是很容易的事,

只是君王想不想做的问题,并不是他能不能做。齐宣王问:“想不想做和能不能做有什么区别?”

孟子说:“挟着太山跨越北海,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真的做不到;若是为长辈折条树枝,

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不愿意做,不是做不到啊!治理国家没有挟太山超北海那样难,

只是折条树枝那样简单。赡养我的父母,从而赡养别人的父母,爱护我的孩子,从而爱护别

人的孩子,那么治理天下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宋国大夫戴盈之决定减免百姓的部

“今年年内还办不到,请让我先稍微减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样?”分捐税,但又说: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

说:‘好吧,我知道这不好了。这样吧,请允许我少偷一点,原来每天偷一只,以后改为每月

偷一只,到了明年,我就彻底洗手不干了’—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合于道义,就应该赶快停

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月怀一鸡”指那些明知道自己错了,却故意拖延时间,不肯及

时改正的人。(出自《孟子》)忠心赤胆唐三藏别了唐王,离了长安,马不停蹄,不一日来至

法门寺。众僧接到里面,相见献茶,用过斋饭,不觉天晚。众僧在灯下对三藏此行议论纷纷,

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只是

钳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而已。众僧不解,问道:“法师指心点头,是为什么呀?”三

藏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在佛像前发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

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众僧听了,人人称羡,

个个宣扬,说他是“忠心赤胆大禅法师”。“忠心赤胆”形容十分忠诚。(出自《西游记》第

十三回)挥戈反日周武王在孟津(在今河南洛阳)东渡黄河,准备讨伐商纣王,河水突然逆

流,波浪狂打船只,飓风大作,人马不能相见。周武王左手紧握大斧,右手高举大旗,瞠目

喝斥道:“我去为天下除害,谁敢阻拦!”于是风停波罢。鲁阳公和韩国的军队作战,战斗最

激烈时,太阳要落山了,鲁阳公把手中的戈向天空奋力一挥,太阳为之后退三舍(一舍是三

十里)。“挥戈反日”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出自《淮南子•

览冥训》)周公吐哺】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他辅助周武王消灭了商纣。周

武王死后,周成王还是个婴儿,他又辅佐成王管理天下。周朝把鲁地封给周公,周公派自己

的儿子伯禽前去管理。临行时,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

父,对于天下来说我的地位也算很高了。可是我常常要中断洗澡,多次吐出口中的饭,赶快

出来迎接来访的客人,就是这样还害怕让天下人寒心。希望你到了鲁国,不要以自己的地位

骄人。”“周公吐哺”形容礼贤下士。(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原文]周公戒伯禽曰:

“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鸡鸣而起孟子说:“鸡一叫便起床,

孜孜不倦行善的人,是舜一类的人;鸡一叫便起床,孜孜不倦求利的人,是跖(人名,春秋

时的大盗)一类的人。要想知道舜和跖有什么区别吗?——没有别的,只是利和善的不同罢

了。”“鸡鸣而起”鸡一叫就起床,形容非常勤奋。(出自《孟子•尽心上》)老马识途春

秋时代,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

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

道路。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果然挖到了水。象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可是今天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也不愿向别人学习,不是错得很厉害吗?“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唾面自干这个典故出自《新唐书•娄师德传》。娄师德在刑武则天时做过宰相,他的处世哲学就是妨忍耐。娄师德身长八尺,嘴方,嘴唇很宽大。他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触犯了他,他就谦虚退让以求得别人的原谅,不在脸上露出愤怒的颜色,他曾与李昭德一起走路,娄师德长得很胖,不能走快了,昭德嫌慢,生气地说:“被乡巴佬拖累!”娄师德笑着说:“我不做乡巴佬,又有谁做呢?”他的弟弟被朝廷派去守代州,在上任前向他辞行,他教导他的弟弟遇事要忍耐。他弟弟说:“有人把痰吐在我脸上,我自己把它擦干就是了。”娄师德说:“还不行,你自己把它弄干净,是想躲避别人的怒气,应该让它自己干了。”才算能忍耐。后来用唾面自干来形容受了污辱,不作反抗,尽力忍受。狗尾续貂貂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古代常用貂尾来装饰重要大臣的帽子.这个典故出自《晋书•赵王伦传》赵王司马伦是晋宣帝司马懿的第九子。晋惠帝上台以后,他更与大臣孙秀合谋,赶跑惠帝,自己当了皇帝。接着司马伦便于工作滥施赏赐,对曾为他篡权出力的人一律加官封爵,一时间出现了“每朝会,貂蝉盈庭的局面。后来封的大官实在是太多了,貂尾不够用,只得用狗尾巴来代替,这就是狗尾续貂的本意。比喻不相称的东西混在一起。后来也用作自谦之辞,指以自己很不像样的东西接续好的东西。拒人千里鲁国打算让乐正子治理国政。孟子说:“听到这一消息,我喜欢得睡不着觉。”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乐正子很有能力吗?”孟子说:“不是。”公孙丑问:“有智慧有远见吗?”孟子说:“不是。”公孙丑问:“是因为见闻广博吗?”孟子说:“不是。”公孙丑问:“那您为什么喜欢得睡不着呢?”孟子回答说:“因为他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公孙丑问:“就是因为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孟子说:“对,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就足以治理天下,更何况是鲁国呢?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四面八方的人会不远千里赶来提意见;听不進去别人的意见,那人就会说:‘喔喔,你说的这些我早就知道了!’‘喔喔’的声音和脸色就会把别人拒绝在千里之外。有志之士在千里之外停滞不前,而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就会到来。和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在一起,想治理好国家,能办得到吗?”“拒人千里”形容对人态度傲慢。(出自《孟子•告子上》)紫芝眉宇元德秀是唐朝时的河南人,为人宽厚,少浮华。元德秀当鲁山县令时,县里有个人因偷盗被捕,恰好当时鲁山境内有虎为暴,那人请求去缚虎来赎自己的罪,元德秀答应了。官吏劝他说:“这是那人的诡计,他想逃走,你不怕受到牵连吗?”元德秀说:“人应该讲究信义。如果有什么差错,由我一人来承担好了,决不连累别人。”第二天那人背着死虎回来了,一县人都感叹不已。由于元德秀平日里把自己的奉禄都接济了县里的孤遗,到离任时,他的全部财产只是一匹细绢,坐着柴车而去。因为喜欢陆浑的山水,元德秀就去那里隐居。家里没有围墙也不上锁,也没有仆人。遇到荒年,有时一天也吃不上饭,元德秀喜欢喝酒,常常弹琴来自娱。宰相房?g每看见元德秀,都感叹说:“见紫芝(元德秀的字)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紫芝眉宇”形容人德行高洁。(出自《新唐书•元德秀》)隔岸观火乾康和齐己都是唐朝的僧人。齐己在湘西道林寺时,乾康前去拜会。门人说:“和我师父交往的都是会作诗的人,请作一首绝句作为门剌。”乾康说道: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全诗大意:隔岸红尘中的人忙得风风火火,山中寺门前的人待人冷冷冰冰。煮茶的童子请不要再难为我了,你就说门前到访的是个穷和尚。齐己听了大喜,每天都把乾康待为上宾。人们从中引申出成语“隔岸观火”,隔着河看别人忙碌,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帮助,在一旁看热闹。完全是另外的意思。(出自清•孙涛《全唐诗话续编》)徙薪曲突“突”是烟囱,“徙”是迁移,“薪”是柴草。这个成语出自《汉书•霍光传》西汉时,大将军霍光跟随汉武帝近30年,是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汉武帝死后,他受命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执掌汉室近20

年,权倾朝野。茂陵的徐福看到霍氏专权,又行逆道,料其必亡,但又不希望见到霍氏败亡,于是三次上书汉宣帝,望汉宣帝采取措施。但汉宣帝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后来,霍光死后,他的家人谋反,有人告发,宣帝将霍家满门抄斩,并株连九族。宣帝对告发的人大加奖赏,却把上书的徐福给遗忘了。有人为徐福打抱不平,就上书宣帝,说:战国时,齐国人淳于髡有一次去朋友家作客,见到主人家的烟囱太直了,旁边还堆满了柴草,于是就劝说主人:“你应该把烟囱改成弯的,把柴草搬远点,否则会有火患。”主人听了,并不回应。不久,这家果然失火,幸亏邻居们来帮忙,才将火灭掉。主人为了感谢邻人的相助,就办了酒席答谢他们。酒席上,因奋力救火而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在上座,其他的论功行赏,独独忘了当初给他警示的淳于髡。有人看不过眼,就对主人说:“如果当初你听客人一言,不至于今日落得费酒、肉,办宴席,差点亡于火灾。今天你论功请宾客,建议你曲突徒薪的人被忘在一边,而焦头烂额者却为上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主人这才醒悟过来,赶忙请来淳于髡。如今茂陵的徐福数次上书请陛下防止霍氏有变,却没有奖赏。望陛下能明察,重视徙薪曲突之策。宣帝于是赐徐福帛十匹,并许以官职。徙薪曲突意为搬开灶旁柴禾,将直的烟囱改成弯的。本谓预防火灾。后来比喻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霜露之疾汉朝的公孙弘年轻时很穷,在海边放猪。四十岁时开始学习《春秋》,六十岁时,汉武帝广招天下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被征为博士。七十六岁时公孙弘当了丞相,封平津侯。虽然贵为三公,但公孙弘生活却很简朴,每顿饭只有一个荤菜,把自己的俸禄都给了故人宾客,家里没有什么余财。后来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朝廷追拿其党羽正紧的时候,公孙弘却生病了。他觉得自己关键时刻不能给国家出力,给汉武帝上书请求辞职。汉武帝回信说:“……你不幸得了小病,就像寒霜朝露一样,很快就会好的,目前朝廷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等着你,你看看医生,休养休养,好了就回来,为什么要辞职呢?”又赐给他牛酒和各种布帛,做为养病之用。不久,公孙弘的病好了,就又上朝理事了。“霜露之疾”形容病很轻,很快就会痊愈。(出自《汉书•公孙弘传》)惘然若失黄宪是后汉慎阳(今河南正阳)人,家境贫贱,父亲是个牛医。颍川荀淑和黄宪偶然相遇,当时黄宪才十四岁。荀淑和他说话,不想说了一整天也不愿离去,最后对黄宪说:“你可以做我的师表。”同郡的戴良才高气傲,然而见了黄宪未尝不正容,回到家里,惘然若有失。他母亲问他:“你又去见了那个牛医的儿子了吗?”同郡的陈蕃、周举常常相互叹息说:“几天看不见黄生,鄙吝之心复生。”开始黄宪被推举为孝廉,后来又被举荐到京师任职,但黄宪到了京师只是看了看就回来了,最终也没有就职。“惘然若失”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不舒畅,好象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出自《后汉书•黄宪传》)枭将东徙汉代的刘向为了说明“知己者不怨人”的道理,举了个寓言故事:枭(一种猛禽)遇到鸠(一种水鸟)。鸠问它:“你要去哪里?”枭说:“我要搬到东方去住。”鸠问它为什么,枭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搬到东方去。”鸠说:“那你就改一改你的叫声吧,如果你不改的话,你到了东方,东方的人也会讨厌你的。”“枭将东徙”比喻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着手。(出自刘向《说苑•谈丛》)甘棠遗爱召虎是周宣王时的一位大臣,人们称他为召伯。他巡行各地时,不要老百姓为他盖房子,都是在路边的甘棠树(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下搭个草棚办公、过夜,连草棚的边也不要人来修剪。召伯死后,老百姓很怀念他,对甘棠树都不忍伤害,他们唱道:“茂盛的甘棠啊,不要剪不要伐,召伯搭过草棚。茂盛的甘棠啊,不要剪不要败,召伯休息过。茂盛的甘棠啊,不要剪不要拜,召伯说过的。”孔子说:“我看见甘棠就像看见宗庙一样肃然起敬。”“甘棠遗爱”对离去的人的怀念,或赞颂离去官员的政绩。(出自《诗经•国风•南召》)感戴二天苏章是东汉时扶风人。他当冀州刺史时,与属下清河郡太守是同窗好友。有一次,苏章巡察到了清河郡,查知郡守贪赃枉法,而且证据确凿。晚上苏章请清河郡守来吃晚饭。席间,郡守见苏章和他叙述往日的情谊,渐渐地将紧张的心情放下了,说:“人人头上都只有一个青天,而我却有两个。”苏章说:“今天喝酒,全是私交;明天办案,却是公事,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第二天在公堂上,苏章在历

数了清河郡守的罪行后,依法将他免职了。“感戴二天”比喻对他人的帮助感激不尽。(出自《后汉书•苏章传》)冻浦鱼惊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有行孝道成仙的东晋道士许逊,还有晋时为母卧冰求鲤的王祥,等等。后来,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演变为成语“冻浦鱼惊”,为孝亲之典。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是个至孝之人。他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待他不慈,数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不好,于是失去了父爱。他每天被责命清扫牛房。父母有病,他衣不解带地事奉他们,毫无怨色。有一次,继母重病,要以鲤鱼做药。当时天寒冰冻,王祥不顾严寒,来到河中,解开衣服,卧冰求鲤。这时,冰忽然自动裂开,一双鲤鱼跃出河面,王祥持鱼而归。一片孝心,如愿得偿。乡人惊叹,以为是他的一片孝心感动上天所致。 (出《晋书•王祥传》)有脚阳春唐中宗时,宋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不久,他直言触怒了中宗,被贬为刺史。到地方后,他廉洁奉公,尽力为百姓做好事,使当地民风变得淳朴起来,家家户户都安居乐业。他在广州任都督时,当时广东人都用茅竹建房子,经常发生大火。宋璟教他们用砖瓦盖房,减少了火灾,造福了百姓。后来他当了宰相。一次,他的远房叔叔宋元超在参加吏部的选拔时,对主考官说了自己和宋璟的特殊关系,希望能照顾。被宋璟得知后,特地关照吏部不能给他官做。当时唐玄宗很喜欢一个叫王毛仲的宦官,朝廷上下,巴结他的人很多。王毛仲的干女儿要出嫁,唐玄宗问他还缺什么。王毛仲说有一位客人请不来。唐玄宗说:那一定是宋璟了。在宋璟的治理下,唐朝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局面,史称“开元盛世”。当时人们称赞宋璟像长了脚的春天,走到哪里,就把光明和温暖带到哪里。(出自《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混世魔王孙悟空武艺学成,告别祖师,驾起筋斗云,不到一个时辰,就回到了花果山。悟空按下云头,叫道:“孩儿们,我回来了!”那石坎边、花草中、树木里,大大小小,跳出千万只猴子,把悟空围在当中,叩头叫道:“大王,你好宽心!怎么一去这么久?把我们都闪在这里,盼你盼得饥渴!近来一妖魔在此逞凶,要强占我们的水帘洞,我们舍死忘生,与他争斗。这些时,被那厮抢了我们许多家伙,捉了我们许多子孙,教我们昼夜无眠。大王若再不来,这山洞尽属他人了!”悟空大怒道:“是什么妖魔,这般无理!你们且细细道来,待我寻他报仇。”众猴叩头道:“告大王,那厮自称混世魔王,住在直北下。”悟空道:“有多少路程?”众猴道:“他来时云,去时雾,不知道有多少路程。”悟空道:“你们不要怕,只管在此玩耍,等我寻他去!”好悟空,一个筋头跳到半空,去寻那妖魔。“混世魔王”形容无法无天、穷凶极恶之徒。(出自《西游记•第二回》)蔡邕救琴蔡邕是东汉时的大音乐家。有一次,一位朋友请他吃饭。他刚走進朋友家门,听见里面有人在弹琴。他听了一会,说:“请我吃饭,为什么这琴声中却透着杀气呢?”于是就回去了。朋友忙去追他,并问他为什么,蔡邕就实说了,大家都很惊讶。弹琴的客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一只螳螂准备扑向一只鸣蝉,我担心它扑不到。这大概是你说的杀气吧!”有一次,蔡邕经过吴地,看见有人把一块桐木“噼噼啪啪”当柴烧,忙说:“别烧了,别烧了,这可是块做琴的难得的好材料啊!”蔡邕就将它买了下来,用它做成了一张琴,可以弹出“叮叮咚咚”的乐曲。因为它的琴尾被烧焦了,人们叫它“焦尾琴”。“蔡邕救琴”形容伯乐难求。(出自《后汉书•蔡邕列传》)石邑深涧董阏于被派往赵国的上地担任地方长官。一天董阏于在石邑山,见到一条深涧,像斧削,似城墙;深及百丈,十分险要。董阏于问当地人:“有没有谁掉進去过?”回答说:“没有。”董阏于问:“不懂事的孩子、白痴、聋哑、疯子,有没有進去的?”回答说也没有。董阏于问:“那么牛马猪狗,有没有掉進去的呢?”回答还是没有。董阏于问:“为什么呢?”回答说:“这深涧十分危险,谁要是掉進去了,哪还能有性命?因此谁走到这里都万分小心,都不敢去碰它,连牲畜也止步不前。”董阏于喟然叹息地说:“我找到治理的办法了:制定严厉的法律,又严厉地行使它,就好比这百丈深涧,那谁还敢去触犯它呢?”“石邑深涧”用来形容森严的法律。事实上,执法必严虽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维持社会的秩序,但是立法的原则应该基于扬善。如果法律森严却不扬善,那么这些严厉残酷的施暴者本身也免不了被老百姓扔進那山涧的结

果。(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金壶丹书齐景公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游历时,捡到一个金壶,打开来,里面有一张用红笔写的纸条:“吃鱼不要翻面,不要乘坐劣马。”景公说:“有道理!吃鱼不要翻面,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晏子说:“不是这样啊!吃鱼不要翻面,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不要乘坐劣马,

“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是说不要放不肖之人在国君身边。”齐景公说:

晏子说:“有这样的言语也会亡国。我听说:君子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一定会公行于天下。纪国有这样的言语,却藏在金壶里,怎能不亡国呢?”“金壶丹书”指锦囊妙计。(出自《晏子春秋》)四海之内皆兄弟司马牛和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司马牛向孔子请教如何做君子。孔子对他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司马牛问道:“不忧愁,不畏惧,就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君子经常反省自己;所以内心毫无愧疚,还有什么可忧愁、可畏惧的呢?”司马牛常常为自己没有兄弟而忧愁。子夏安慰他说:“我听说过‘生死由命运来主宰,富贵由上天安排。’君子对工作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四海之内皆兄弟”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出自《论语•颜渊》)下车泣罪有一次禹出外巡视,见到有个犯罪的人被押着走过。禹停住车询问,回答说:“这个人偷了别人家的稻谷被抓住,我们把他送去治罪。”禹便下了车,来到那罪人身旁,问他:“你为什么要去偷别人家的稻谷呢?”那人低着头不敢说话。禹也不生气,一面规劝他,一面流泪。禹的左右都很不理解,问:“这人偷了东西,送去受惩罚,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啊。不知大王为什么要流泪呢?”禹哭着说:“我不是为这个罪人流泪,而是为自己流泪啊。从前尧和舜做领袖的时候,老百姓都和他们同心同德;如今我做了领袖,老百姓却不和我同心同德,做出这损人利己的事来,所以我内心非常难过!”禹就取出一块龟板,在上面刻写了“百姓有罪在于一人”八个字,然后把那罪人放了。遇事向内去找,这正是圣人的风范。(出自刘向《说苑•君道》)以貌取人孔子有许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叫宰予,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很好,但后来渐渐发现,他既不孝敬父母,也没有仁德,而且十分懒惰,白天睡大觉。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后来宰予参与作乱,被杀死。孔子另有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长得体态不雅,相貌丑陋,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从来不去巴结公卿大夫。后来,追随他的学生有三百人,他的声誉传遍四方。孔子听说了,感慨地说:“我凭言语判断人的品质,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凭相貌判断人的品质,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以貌取人”是指用自己的观念来评判事物。 (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市道之交战国时代,廉颇为赵国立了许多战功,被封为上将军,他家每天都来许多客人。后来廉颇被罢官回家。这时,那些客人一个也不来了。公元前262,长平之战赵国损失40万士兵,燕国又来趁火打劫。危难中,廉颇又被起用,他不负众望,打败了燕军。当廉颇当了相国后,那些客人陆续又来了。廉颇很看不惯,说:“诸位,你们还是请回去吧!”有一个客人站出来,说:“廉将军,你得势的时候,我们来追随你;失势时,我们就离开你。天下的人都是因为利益关系交往的(市道之交),这是很自然的事。你何必怨恨、发火呢?”廉颇无话可说。“市道之交”是说人们出于个人利益而相互交往。(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琴俱亡王徽之和王献之(字子敬)是兄弟俩,他俩感情很好。有一次,家里失火。王徽之吓得鞋也顾不得穿,逃了出去。王献之面色不变,被仆人扶着走了出来。有一天半夜,家里来了个小偷。王献之发现后,慢慢说:“偷儿,那青毡是我家祖传的,就把它留下吧。”小偷吓跑了。王徽之很佩服自己的弟弟。不久兄弟俩同时病了,还都不轻。算命的说:“人要死时,如果有人愿意代替他去死,那他就会活下来。”王徽之忙说:“我的品德不如我的弟弟,让我代替他去死吧。”算命的人说:“你活的日子也不多了,如何代替他呢?”不久王献之死了。王徽之办丧事时也不哭,只是在灵床上呆呆地坐着。他把王献之用过的琴拿过来,想弹个曲子。弹了几次,都不成曲调。就摔了琴,叹道:“子敬,子敬,你人和琴都走

了啊(人琴俱亡)!”他悲痛得了昏过去。一个月后,他也离世而去。“人琴俱亡”是说人能同生死共存亡,形容感情很深。(出自《晋书•列传第五十》)气壮山河南宋大臣赵鼎出身贫寒,四岁就失去父亲,在母亲抚养和教育下成长。他二十一岁考中進士,当官时敢于批评权贵,受到宰相吴敏赏识,被调到都城开封任职。 1125年冬,北方的金国出兵南侵。次年秋攻陷太原,严重地威胁到宋朝的安全。昏庸懦弱的宋钦宗惊慌失措,赶紧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一些贪生怕死的大臣,主张割让土地向金国求和。赵鼎与这些大臣的看法不同。他说:“祖先留下来的国土,怎能拱手送给别人?望陛下千万不要考虑这种意见!”可是,钦宗非常惧伯金兵,决心屈膝投降,把大好山河割让。金军使者来谈判时,要求把黄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金国,钦宗不敢违抗,竟答应了金军提出的要求。但是,金国皇帝并不满足,他们命令部队继续南下。年底,金兵抵达开封城下。胆小如鼠的钦宗不等金军攻破,就亲自到金军营中乞求投降。金兵统帅扣留了钦宗,让部下進城掠夺,然后把钦宗和他的父亲徽宗当作俘虏,连同搜刮到的大量金银财宝,一起返回金国。北宋王朝就此灭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耻(钦宗年号靖康)。不久,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在南京建立了南宋王朝,史称宋高祖。宋高祖即位初期,起用了岳飞等一批主战派的大臣,赵鼎也在其中。曾经担任过宰相的秦桧,是主和派的头目,因结党专权而被罢职。赵鼎对他很警惕,曾经向人表示过,此人如果得志,我们就没有立足之地。不料,后来秦桧又一次被任命为宰相。他知道高宗只想偏安江南而不真心抗金,便竭力唆使高宗与全国讲和。赵鼎对他自然就反对。于是,秦桧经常在高宗面前说赵鼎的坏话,使高宗对他逐渐失去信任。后来,高宗终于将他贬到外地去当官。赵鼎离京时,秦桧假惺惺地为他送行。但赵鼎并不领情,只是轻蔑地瞧了他一眼,拱拱手就走了。为此,秦桧更加忌恨赵鼎,将他越调越远,最后贬谪到朱崖。赵鼎在朱崖住了三年,熟人都不敢去看望他,生活非常困苦。秦桧知道他的处境后,认为他活得不可能长久,便嘱咐地方官每月向自己呈报他是否还活着。赵鼎六十二岁那年,终于患了重病。临死前,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悲愤他说道:“秦桧非要置我于死地。我不死,他可能会对你们下毒手;我死了,才可不再连累你们!”说罢,他叫儿子取来一面铭旌,在上面写道:“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意思是:我身骑箕、尾两星宿回归上天,我的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壮豪迈地存于本朝。后人把“气作山河壮本朝”演变为成语“气壮山河”,比喻人的豪迈之气如同高山大河一般。潘文乐旨成语“潘文乐旨”出自《晋书•乐广传》。说的是西晋年间,有一位名士叫乐广,他善于谈论,却不擅长写作。他想辞去河南尹的官职,却不知该如何把辞呈写得合情合理,让皇上读了后能批准他的请辞。与他同时代有位叫潘岳的甚有文彩,梁代钟嵘的《诗品》将他的作品列为上品,并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赞语。于是乐广就请潘岳为他代书。潘岳说:“我得知道你的想法,方能动笔。”乐广就向潘岳讲了二百句,表述了自己的志愿。潘岳极尽能事,成就了这篇辞职书。潘岳也因此而成“名笔”。当时的人都说:“若广不假岳之笔,岳不取广之旨,无以成斯美也。”也就是说,如果乐广不借潘岳之笔,而潘岳不取乐广的意旨,也就不会有这样的美文问世。后世多以“潘文乐旨”来比喻好文章的文辞与意旨。其实这则成语故事也告诉我们,不同的人所擅长的领域不同,如果能相互形成最佳配合,相信会无事不成的。原文: 广善清言而不长于笔,将让尹,请潘岳为表。岳曰:“当得君意。”广乃作二百句语,述己之志。岳因取次比,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广不假岳之笔,岳不取广之旨,无以成斯美也。(《晋书•乐广传》)破镜重圆成语故事破镜重圆不仅讲述了一个优美的爱情故事,更反映出古人成人之美的美德。陈朝太子舍人徐德言的妻子是后主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才貌极为出色。徐德言当太子舍人的时候,正赶上陈朝衰败,时局很乱的时期,无法保证国家和个人的安全。徐德言对妻子说:“以你的才华和容貌,如果国家灭亡了,你一定会流落到有权有势的富豪人家,恐怕我们会永远分离。倘若我们的缘分没断,还能相见,应该有一个信物。”于是徐德言折断一面铜镜,夫妻两人各拿一半。他又同妻子约定说:“将来你一定要在正月十五那一天将镜片在街上出售,如果我见

到了,就会在当天去找你。”等到陈朝灭亡了,他的妻子果然流落到越公杨素的家里,杨素对她非常宠爱。徐德言流离失所,好不容易才来到京城。他于正月十五这天到市场上寻找,果然有一个仆人模样的老头出售一片一半的镜子,而且要价非常高,人们都嘲笑他。徐德言将老人带到自己的住处,给老头吃饭,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拿出自己那一半镜子和老头卖的那半面镜子合在一起,并在镜子上题了一首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乐昌公主陈氏看到题诗以后,哭哭啼啼地不肯吃饭,杨素了解情况以后也非常伤感,派人将徐德言找来,决定将妻子还给他,并送给他们许多钱物。听说这件事的人没有不赞叹的。杨素设酒宴为徐德言和陈氏饯行,并叫陈氏也作了一首诗:“令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然后陈氏和徐德言回到江南,一直到白头偕老。 ( 资料来源:《本事诗》)一落千丈唐朝时,有个叫颖的天竺(印度)僧人来到长安,他善弹古琴,听的人很多。有一次文学家韩愈听了他的弹奏,感叹他技艺的高超,写了首诗赞扬他。诗中说:(译文大略)刚开始琴声像一对男女,尽是恩恩怨怨,突然变得轩昂起来,勇士要奔赴战场了,战场天阔地远,今后的命运如浮云柳絮没有根蒂。琴声一转,风和日丽,百鸟在一起叽叽喳喳,这时看见一只凤凰奋力向上孤飞,一分一寸的上,到最后,好像力气用尽,突然以千丈的速度从高空跌落下来(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我想站起来,马上中止这琴声,因为我已经无法控制我自己,我的衣服已经被泪水打湿。颖师啊,你的技艺确实高超,可是请不要把冰炭放進我的心里啊!“一落千丈”形容境况、地位等下降得很厉害。(译自韩愈《听颖师弹琴》)[原文]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不知所终向子平是西汉末年河内朝歌人,穷得没钱买食物,好事者送给他,他只取够用的,而把多余的还给人家。大司空王邑想推荐他,被他坚决推辞。向子平读《易经》,读到《损》和《益》卦时,常常叹息说:“我已经知道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不知道生和死到底是什么关系?”建武年间中,向子平的女儿出嫁了、儿子也成家了,就告诫家人不要挂念自己,和北海的禽庆出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不知所终”不知道结局或下落。(出自《后汉书•逸民列传》)鸥鹭忘机“鸥鹭忘机”既是《列子•黄帝》中的寓言,也是一首有名的古琴曲。寓言讲的是:有个渔人喜欢水鸟,每次出海时,都与水鸟一道戏游,常常有上百只的水鸟飞来和他玩耍。有一天,他的父亲对他说:“我听说那些水鸟都愿意与你游玩,你捉几只带回家给我玩玩。第二天,渔人出海了,可是水鸟只是在他的头顶盘旋、飞舞,并不落下来。人无巧诈之心时,连异类都可以亲近。后世以“鸥鹭忘机”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清代的《鸥鹭忘机》古琴曲表现了海日朝晖,沧江夕照,群鸟众和,翱翔自得的意境。飞禽走兽篇中国的神话中,盘古不仅是位开天辟地的英雄,其肢体还分别化生成为日月、山川河流与土地草木。当我们观察人体的骨骼,与山脉比较时会猛然发现:两者皆有硬实挺立的共通点;双眼常被喻为如日月般的明亮;血脉与河流也有一致的流动意象;肌肤有毛发滋长恰如土地上有草木繁生。古人早已认识到这种自然法则,他们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其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份之间存在着某些方面的联系,表现着某种共同的特性。因此古人会将动物的自然习性引申、譬喻成与人类相关的成语也就不足为奇了。这里举例谈谈由飞禽走兽衍生而成的成语:鹤鹤是传说中神仙的座骑,因此被古人视为仙禽。“驾鹤西归”是祝福死者已至仙境的表示;“鹤立鸡群”以对比法点出鹤之超然与崇高;“焚琴煮鹤”当然是庸俗至极的举动,不仅不懂风雅,残害动物也有失慈悲。另外,在传统观念中鹤与龟同为长寿的代表,《相鹤经》称鹤之寿不可量;龟寿则多在百岁以上。所以古人常以“鹤寿龟年”、“龟鹤齐龄”作为祝颂人长寿之词。雁雁是候鸟,每年秋分后南飞,隔年春分后北返。飞行时很有秩序,所谓“飞成行,止成列”,这种行止有序的自然特性与中国传统注重伦理的要求不谋而合,所以古人以“雁行有序”比喻兄弟之间长幼有规矩,

也引申形容朝廷的官员班列整齐之意。另外,雁也被用来代表书信,如“鱼雁往返”表示信件往来频繁;“鱼沉雁渺”则是完全没有消息的意思。雁之所以与书信相联系是有其典故的。根据历史记载,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不幸被拘禁后坚持不肯投降,匈奴因此强迫苏武徙居北海牧羊,以为折磨。后来汉与匈奴讲和,汉朝要求释放苏武,匈奴则骗说苏武早已死去。当时有一个叫常惠的人心生一计对匈奴说:“不久前汉天子打猎时,射到一只北雁,雁脚上绑有苏武告知处境,并且向汉室求救的书信。这不就表示苏武应该还在人间吗?”匈奴无言以对,才改口答应让苏武返回汉朝。“雁帛”、“雁足”因此有了代表信件的涵义;而“鱼素”,相传就是装在鱼腹中传递的绢帛笺文,所以古人就将“鱼雁”合并,比喻书信与消息了。凤凰凤凰是传说中的瑞鸟,“凤凰来仪”当然视之为祥瑞之兆。凤凰也是百鸟之长,所以历来君王、皇家用品多冠以凤字。如“凤辇”表示天子的座车,“凤阙”表示帝王所住的宫殿。政治混乱,没有贤能的执政者就可以以“凤鸟不至”做比喻。原本凤为雄鸟,凰则是雌鸟,“凤凰于飞”就像“鸳鸯比翼”一般,同样是夫妇和谐美好的象征。后来凤却专用于女性,与龙相互配对,应该与一则神仙故事有关。相传春秋时代太华山有一擅长吹箫的青年萧史,与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结婚后,夫妇二人一个吹箫一个奏笙,过着愉悦美满的家庭生活。有一天萧史和弄玉正在月下谈心时,忽然看见一只紫凤飞来台前,之后又有一条龙相随而至。这时萧史才向弄玉坦承:自己本为天上神仙,因为与弄玉有未了的姻缘,所以前来婚配,但是无法在人间久留。于是弄玉决定跟随夫婿,最后萧史乘龙,弄玉骑凤,双双腾空飞去。“翔凤乘龙”也成为祝贺新人百年好合的吉祥用语。狮狮为百兽之王,吼声宏大,其威摄力量自然惊人。因此,在中国官府或大户人家门前,都可见到石狮分守大门两侧,有其镇宅、驱邪避祟之意,也是一种威势的象征。而在佛教经籍中喻佛为“人中狮子”;“狮子座”指的是佛坐、卧的地方;佛主讲经,声震十方世界,称为“狮子吼”。没想到苏东坡把“狮子吼”夸张地比喻成悍妻的怒骂声。当然,“河东狮吼”的确生动鲜活地传达了悍妻大发雌威的样子,因此也成为众人熟知的成语,但是原有的“狮子吼”的涵义反而鲜少流传了。象象体型庞大,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却温和柔顺,行走安祥庄重。象在中国并不多见,多半是外邦進贡的馈赠品,稀有难得。“太平有象”就是古人认为太平盛世的强大安定、珍贵与万邦来朝的情况和上列有关象的描述契合而衍生的成语。至于“盲人摸象”则是源自佛教《涅盘经》中故事,比喻众生不明法理之博大,更不知道踏实修炼,就像盲人仅从接触到象的一部分就以偏概全,骤下结论,而且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这样永远也无法得知究竟。麒麟麒麟是古代的仁兽,其形象为鹿身、马足、牛尾,头上只有一角,角端有肉。古籍描述麒麟行走规矩,择土而后践,位平然后处,不踏陷阱,举止就如同仁人君子一般。因此,用“喜获麟儿”祝贺人家获得仁厚贤德的子嗣,保证是再恰当不过的称颂之词!其实成语中与飞禽走兽相关联的内容不胜枚举,以上仅就自己兴趣取题材撰写,其它就请读者自行研究了。成语故事:善游者溺善长游泳的人容易溺水,善长骑马的人容易掉下来,都是因为自恃所长反而给自己带来了祸害。所以喜欢多事的人常常事与愿违,喜欢争利的人常常陷于穷困。远古时代的共工氏(远古传说中的水神)力气很大,用头将不周山(传说中的擎天柱)撞断,结果使大地向东南方向倾斜。他和高辛氏(黄帝的孙子)争夺帝位,失败后藏在海底不敢出来,连后代都没有。战国时代太子翳为逃避王位,躲到山洞里隐藏,越国的百姓烧了艾草烟来熏,翳没有办法只好出来当了越王。由此看来,得不得到在于命运,不是由于力争。事情的成功在于合乎天理,不是在于计划的周密。“善游者溺”形容人自恃本事而惹祸。(处自《淮南子•原道训》)[原文] 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是故好事者未尝不中,争利者未尝不穷也。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祀。越王翳逃山穴,越人熏而出之,遂不得已。由此观之,得在时,不在争;治在道,不在圣。不知所终向子平是西汉末年河内朝歌人,穷得没钱买食物,好事者送给他,他只取够用的,而把多余的还给人家。大司空王邑想推荐他,被他坚决推辞。向子平读《易

经》,读到《损》和《益》卦时,常常叹息说:“我已经知道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不知道

生和死到底是什么关系?”建武年间中,向子平的女儿出嫁了、儿子也成家了,就告诫家人

不要挂念自己,和北海的禽庆出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不知所终”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出自《后汉书•逸民列传》)果不其然明朝时南海县有个读书人叫范?M,从20岁开始

考相公(秀才),考了30年也没考上,家里穷得只有两间草房,老母和妻子吃不上饭,丈人

胡屠户很瞧不起他。54岁那年,范?M终于中了相公,范?M又想?M城去考乡试(举人),来找

丈人商议盘费,被胡屠户啐了一脸,骂他“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范?M只好偷偷去考,不

想榜文下来,居然中了。马上有人送了他一所宅子和50两银子。胡屠户也提着七八斤肉、四

五千钱,赶来贺喜。范?M包了两封银子给了胡屠户,胡屠户收了银子,对女儿说:“我早上

拿了钱来,你那该死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去给

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哩。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回家去,骂这短命的奴才!”

说完,千恩万谢,笑眯眯的去了。“果不其然”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出自《儒

林外史》第三回)不念旧恶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国(今河北省)的王子,为了推让王位,

两人先后逃到周文王那里。周文王死后,周武王起兵伐纣,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暴易暴、

以臣弑君,曾加以劝说。周武王灭商纣统一天下后,伯夷、叔齐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到

山里挖野菜,后来饿死了。孔子说伯夷、叔齐是“古之贤人”,并说:“伯夷、叔齐不记过去

的旧仇,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就很少(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不念旧恶”

(出自《论语》)(长沙市雅礼中学徐昌才辑录410007邮箱:xccwxx@https://www.doczj.com/doc/355277323.html,) 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高三成语备考:成语故事汇编(八)长沙市雅礼中学徐昌才辑录一朝之忿樊迟跟随孔子在天

坛下散步,问孔子:“请问老师:如何能提高道德修养、去掉恶念、辨别迷惑?”孔子说:“问

得好啊。先做事,后考虑个人得失,不就能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吗?时常反省自己的过错,

而不是去指责别人,不就能去掉恶念吗?由于一时的愤怒,克制不了自己,以至于牵连自己

的亲人,不是很迷惑吗?”“一朝之忿”比喻一时的气忿。(出自《论语》)隔岸观火乾康和齐

己都是唐朝的僧人。齐己在湘西道林寺时,乾康前去拜会。门人说:“和我师父交往的都是会

作诗的人,请作一首绝句作为门剌。”乾康说道: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烹茶

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全诗大意:隔岸红尘中的人忙得风风火火,山中寺门前的人

待人冷冷冰冰。煮茶的童子请不要再难为我了,你就说门前到访的是个穷和尚。齐己听了大

喜,每天都把乾康待为上宾。人们从中引申出成语“隔岸观火”,隔着河看别人忙碌,比喻对

别人的危难不去帮助,在一旁看热闹。完全是另外的意思。(出自清•孙涛《全唐诗话

续编》)[原文]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

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毋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一狐之腋赵简子是春秋时晋国的上大夫。他有一个家臣名叫周舍,喜欢直言?M谏。周舍死后,

简子每次听朝,总是不怎么开心,大夫们请罪。简子说:“不是你们的过错。我听说一千只羊

的皮毛还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皮值钱。诸位大夫上朝,我只听见一大片唯唯喏喏的回答,再

也听不见像周舍那样的谔谔直言,我因此而伤心。”司马迁说:“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为什么

赵简子能安抚赵地的人,而使晋国的人来投奔。”“一狐之腋”比喻珍贵的东西。(出自《史

记•赵世家》)钟鸣漏尽田豫是三国时渔阳郡人。田豫帮公孙瓒守东州县时,公孙瓒的

部将王门背叛公孙瓒,为袁绍率领一万人来攻取东州。大家都很害怕,准备投降。田豫登上

城楼对王门说:“你受公孙将军厚待而离开他,一定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今天却回来为贼人

出力,由此可知你是个无情无义的人。即使只有提瓶打水才智的人,也知道守护自己的瓶子。

我已经接受了公孙将军的任命,你为什么不马上来進攻?”王门羞愧的退走了。田豫到南阳

任太守。先前,郡里人侯音作乱,率领数千人在山中作盗匪,成为南阳的祸患。前任太守收

捕了侯音的党羽五百余人,上表奏请全部处死。田豫召见那些囚犯,向他们表达朝廷的宽厚,

给他们自新之路,打开刑具全部释放。山里的盗匪知道了,一天之内便都散伙了。田豫上表

奏明这件事,朝廷大加赞赏。田豫70岁时,朝廷升他为中郎将,领并州刺史。田豫多次请求退职,朝廷认为他身体很好,不同意。田豫说:“过了七十岁还占据着官位,就像滴漏(滴漏,古代夜间计时器)已经漏尽,晨钟已经敲响,却还夜行不休,这是对百姓在犯罪啊。”最终辞去了职位。“钟鸣漏尽”指深夜。也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出自《三国志•魏书•田豫传》)求仁得仁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今河北省)国君的长子和三子。孤竹国国君想立叔齐为太子。他死后叔齐想把王位让给兄长伯夷,伯夷说:“你当国君是父亲的遗命,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于是逃走了,叔齐觉得自己不应该继承王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推国君的二儿子继承了王位。后来伯夷、叔齐听说西岐(今陕西岐山)的西伯昌是位有道德的人,便长途跋涉来到西岐。此时,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周武王即位了,追认西伯昌为文王,带着文王的棺木,向东方?M军准备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不赞成这种以暴易暴的做法,拉着周武王的马缰绳劝他说:“父亲死了不埋葬,却发动战争,这叫做孝吗?身为商朝的臣子却要讨伐君主,这叫做仁吗?”周武王不听。周武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齐不愿吃周朝的粮食,跑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西)里挖野菜,后来就饿死了。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他们是古代的圣贤。”子贡问:“那样的圣贤却被饿死了,难道他们就没有什么怨言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德最终得到仁德,他们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求仁得仁”指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得以实现。(出自《史记•伯夷列传》和《论语•述尔》)[原文](子贡)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一失足成千古恨明朝的唐伯虎出生在江南一个富商家庭。年轻时,唐伯虎无所事事,和人纵酒游乐,经过好朋友的规劝,于是唐伯虎祝闭门苦读,经年累月。16岁时唐伯虎参加秀才考试,中了第一名案首。29岁到南京参加乡试,高中解元(第一名)。正当唐伯虎积极准备来年的京城会试(?M士考试)时,却飞来横祸:在这次乡试中,有人事先经过贿赂,得了试题,事情泄漏后,考官被罢免,无辜的唐伯虎受到牵连,不仅被剥夺了解元称号,还?M了监狱,释放后唐伯虎感叹道:“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后来宁王朱宸濠听说了他的才能,用丰厚的待遇来聘请他作幕僚。但不久唐伯虎发现宁王有谋反作乱之心,于是佯狂使酒,宁王没办法,只好让他回了家。回家后,唐伯虎安心过起了以文会友、挂画为卖的生活。“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就成为终身的憾事。(出自《明时•文苑列传•唐寅》和明•杨仪《明良记》)一狐之腋赵简子是春秋时晋国的上大夫。他有一个家臣名叫周舍,喜欢直言?M谏。周舍死后,简子每次听朝,总是不怎么开心,大夫们请罪。简子说:“不是你们的过错。我听说一千只羊的皮毛还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皮值钱。诸位大夫上朝,我只听见一大片唯唯喏喏的回答,再也听不见像周舍那样的谔谔直言,我因此而伤心。”司马迁说:“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为什么赵简子能安抚赵地的人,而使晋国的人来投奔。”“一狐之腋”比喻珍贵的东西。(出自《史记•赵世家》)日暮途远和倒行逆施伍子胥家世代都是楚国忠良。楚平王听信谗言,要杀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为了斩草除根,派人骗吴子胥和他的哥哥伍尚回来。伍尚明知道有杀身之祸,但他还是去了;伍子胥不愿回去送死,忍受了许多辛苦,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逃离了楚国,到了吴国。十多年后,伍子胥带领吴军攻入楚国的国都郢都。这时楚平王已经死了,伍子胥掘开了楚平王的坟墓,打开了棺材,拖出了楚平王的尸体,狠狠的鞭打了三百下。并在楚国范围内搜捕楚平王的儿子楚昭王。伍子胥的老朋友申包胥给伍子胥写信,责备他报仇的手段太过狠毒。伍子胥回信说:“我活在人世间的日子也不长了,就象是一个行路的人,天色已经很晚了,而路途却还很遥远,心急之下,就做出了违背常事的事情来。(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日暮途远”比喻一个人处在窘迫的境地之中,没有一点办法。“倒行逆施”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敲门砖据宋朝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中记载,一天,冲元从窗外走来,东坡问:“何为?”冲元答:“绥来。”东坡说:“可

谓奉大福以来绥。”原来这是冲元登科时所作的赋句。冲元道:“敲门瓦砾,先生您还记着!”后以“敲门砖”比喻士人借以猎取功名的工具,一达目地,即可抛弃。掷地有声晋朝的孙绰年轻时隐居会稽(在今浙江绍兴),游放山水十几年,后来写了篇《遂初赋》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在章安(在今浙江台州)做官时,孙绰写了篇《游天台山赋》,说置身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的天台山,便会“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于不言”,辞致新奇,绘景如画。文章写成后,孙绰拿给朋友范荣期看,并开玩笑说:“你把它扔到地上,应当会发出金石之声。”荣期每读到佳句,总是说:“就应该这么写啊!”当时人都以得到孙绰的文章为荣。“掷地有声”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出自《晋书•孙绰传》)一动不如一静西湖灵隐寺前有飞来峰,飞来峰的东麓有天竺寺。有一次,南宋孝宗皇帝到天竺寺和灵隐寺礼佛,途中经过飞来峰,孝宗皇帝问相陪的净辉和尚说:“既是飞来,为什么不飞去?”净辉说:“一动不如一静。”“一动不如一静”指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出自宋•张端义《贵耳集》)初发芙蓉颜延之和谢灵运是南北朝时诗人,都以辞采闻名。有一次,宋文帝出了个题目,让他俩作诗,颜延之很决就写成了,谢灵运却写了好久才完。颜延之问诗人鲍照:“我的诗和灵运相比,优劣如何?”鲍照说:“灵运的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你的诗象列绣铺锦,也是满眼雕绘。”“初发芙蓉”芙蓉是荷花,指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自然。(出自《南史•颜延之传》)[原文]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畏首畏尾春秋时代,晋、楚两个强国争当盟主。有一次,晋灵公在扈地会见诸侯,郑国国君没有来,晋灵公以为郑国和楚国往来,很生气。郑国公子归生知道这事后,就给晋国写了封信,首先回顾了郑国和晋国的友好,然后解释了郑君没来参加的原因,最后说:“我们国君在这三年来,先后多次去朝见你们晋君,对晋国已经尽了最大的力量和诚心了,可还不能使你们感到满意,而我们已经无法增加这诚意了,除了亡国。古人说:‘畏首畏尾,身余其几?’郑国现在的处境便是这样,既怕楚国攻打,又怕晋国袭击。而晋国的命令又好像没完没了似的,这使得我们郑国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将全国力量集合起来,等候你们晋国大军的到来……”“畏首畏尾”形容人胆怯多疑,对什么事都怕,既不敢进,又不敢退。(出自《左传•文公十七年》)黄卷青灯陆游生在积弱积贫的南宋,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由于当时主和派势力很大,陆游受到排挤。他三十岁时,在礼部考试中被除名,四十二岁被免官。四十六岁时,陆游入蜀出任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一年后,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请,入幕办理军务,这让陆游很兴奋,因为四川宣抚使驻南郑(今陕西汉中),是抗金的前线;王炎是抗战派的领袖。陆游积极投身军旅生活,放马走遍南郑前线,为北伐献计献策。但几个月后王炎被召回,幕府被解散,陆游也被调回成都任了个参议官的闲置,这对于做梦都是“兵戈铁马”的陆游来说实在难以忍受,他在《客愁》诗中写道:骑马出门无所诣,端居正尔客愁侵。苍颜白发入衰境,黄卷青灯空苦心。大意:骑马出门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回来坐在屋里乡愁渐渐涌起。面貌憔悴头发花白体力衰退,只有黄卷青灯让人忘却烦恼。“黄卷青灯”古代书籍用黄纸缮写,油灯发青色的灯光。形容深夜读书的孤寂生活。(出自陆游《剑南诗篇•客愁(节选)》)鸟道羊肠清豁禅师是五代人,知道自己要圆寂了,给众人留下一首遗偈说……世人休说路行难,鸟道羊肠咫尺间。珍重苎溪溪畔水,汝归沧海我归山。又吩咐众人说:“我死后把我的尸骨留给虫蚁,不要修建墓塔。”说完就进入湖头山,坐在磐石上,不久就圆寂了。众人遵照他的遗命,等了七天再去看,发现尸首完好无损,竟然没有虫蚁来侵食。“鸟道羊肠”比喻狭窄曲折的山路。(出自《五灯会元》)不知深浅唐僧一行西天取经路上,遇见一座高山,峰插碧空,唐僧让猪八戒前去问路。八戒遇见一位老者,老者说:“此山叫做八百里狮驼岭,中间有座狮驼洞,洞里有三个魔头,吃尽这世上人。”劝说他们不要西去。八戒说:“只有三个妖魔,何劳费心!我师兄一棍就打死一个,我一钯就筑死一个,我师弟一降妖杖又打死一个。三个都打死了,我师父就过去了,有何难哉!”老者笑道:“这和尚不知深浅!那三个魔头,神通广大得很!他手下小妖,南岭

上五千,北岭上五千,东路口一万,西路口一万;巡哨的四五千,把门的一万;烧火打柴的无数,共计有四万七八千。”八戒听了这话,战战兢兢。“不知深浅”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出自《西游记》七十四回)堕甑不顾孟敏是东汉山东巨鹿人,客居在太原。有一次孟敏背着甑(古代瓦制器皿)行走,不慎失手,甑坠地打破了,孟敏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这事被当时的名士郭林宗看见了,问他,他回答说:“甑已经破了,看他有什么用?”郭林宗觉得他不一般,就劝说他去游学。十年以后,孟敏名闻天下,位列三公。“堕甑不顾”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不作无益的惋惜。(出自《后汉书•孟敏》)带金佩紫司马徽是东汉名士。庞统十几岁的时候,听说他的大名,驾车走了二千里路到颍川来拜访他。到了,见司马徽正在采桑,庞统从车中探出头来说:“大丈夫处世,应当带金印佩紫绶,怎么能做妇人采桑的事?”司马徽笑道:“请你先下车吧!你只知道走近道,难道不怕迷路吗?你说做人要带金印佩紫绶,那么象伯成、原宪、许由、巢父、伯夷、叔齐(都是古代的圣贤)这些人,岂不都一文不值了吗?”庞统赶快赔礼,说:“我生在偏远的地方,孤陋寡闻。如果不敲洪钟、不叩雷鼓(传说中黄帝用的鼓),哪会知道声音的大小?”“带金佩紫”形容地位非常显赫。(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牧豕听经后汉时琅邪有个叫承宫的,是个孤儿,从8岁给人放牧猪羊。乡里人徐子盛给几百个学生讲授《春秋经》。一次承宫放牧经过,在那儿休息时听见《春秋经》,于是请求留下,为学生们拾柴。虽然过了几年艰苦的生活,但承宫都勤学不倦。后来天下大乱,承宫和妻子到了蒙阴山,努力耕种。庄稼快熟时,有人来说那地是他的,承宫也不和他计较,把地让给他就离开了。永平年间,承宫被朝廷封作博士,最后还作到了侍中祭酒,他的名声一直传扬到了北方遥远的匈奴。“牧豕听经”一面放猪,一面听讲。比喻求学努力。(出自《后汉书•承宫传》)请缨终军是汉初济南人。从小勤奋好学,博学善言,十八岁时被选为博士弟子。西来长安,汉武帝欣赏他的才干,拜他为谏大夫。后来,朝廷想派人出使南越,劝说南越王归顺汉朝。终军主动请求说:“希望陛下赐给我一条长绳,我一定把南越王捆起来,送到长安来(愿受长缨,必羁南越卫而致之阙下)。”在南越,终军说服了南越王答应归顺。武帝非常高兴,让汉朝使者留在那里帮助南越王理事。但不久,南越发生内乱,南越王被杀,终军遇难。终军死时,只有二十多岁。“请缨”缨:驾车时套在马脖子上的缰绳。人们用“请缨”表示主动请求出征、出使等。(出自《汉书•终军传》)老马识途春秋时代,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果然挖到了水。象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可是今天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也不愿向别人学习,不是错得很厉害吗?“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出自《韩非子•说林上》)齐大非偶春秋时代,齐??(xi)公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郑国的太子忽。太子忽推辞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配偶,齐国是个大国,不是我的配偶。”后来北戎部落入侵齐国,齐国向郑国求援,太子忽率领郑国的军队,帮助齐国打败了北戎。齐??公又提起这件事,太子忽坚决推辞。别人问他,他说:“以前没有帮齐国忙的时候,我都不敢娶齐侯的女儿。今天奉了父王之命来解救齐国之难,娶了妻子回去,这不是用郑国的军队换取自己的婚姻?郑国百姓会怎么说我!”就辞别而去。“齐大非偶”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不敢高攀。(出自《左传•桓公六年》)封豕长蛇楚国的伍子胥和申包胥是好朋友。伍子胥出逃吴国的时候,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消灭楚国。”申包胥说:“努力吧!你能使它灭亡,我就一定能使它复兴。”后来伍子胥带领吴国的军队攻入楚国的都城郢都(在今湖北荆州北),楚昭王逃难在外,申包胥到秦国去搬救兵。他对秦哀公说:“吴国贪婪如大野猪,残暴如大蟒蛇,多次侵食别的国家(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最先受到伤害的是楚国。我们国君守不住自己的国家,流落在荒草野林之中,派臣下前来紧急求救说:‘吴国的贪心是无法满足的,要是吴国占领了楚国,成为您的

邻国,它就会对您的边界造成危害。趁吴国还没有把楚国平定,您还是去夺取一部分楚国的土地吧。如果楚国就此灭亡了,那一部分就是您的土地了。如果凭借您的威灵楚国得以保存,楚国将世代事奉您。’”秦哀公不肯出兵,申包胥站在宫廷上痛哭七天七夜,秦哀公说:“楚王虽然无道,但有这样的大臣,还不至于灭亡。”终于发兵救楚。“封豕长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出自《左传•定公四年》)势如破竹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吴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吴国衰弱,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恨海难填《山海经》上说: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里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死后变成一只小鸟,名叫精卫。精卫常常飞到西山去衔小树枝和小石头,要想把东海填平。由此人们引申出几个成语,其中“恨海难填”是说人的怨恨就像大海一样,很难填平。(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原文]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一动不如一静西湖灵隐寺前有飞来峰,飞来峰的东麓有天竺寺。有一次,南宋孝宗皇帝到天竺寺和灵隐寺礼佛,途中经过飞来峰,孝宗皇帝问相陪的净辉和尚说:“既是飞来,为什么不飞去?”净辉说:“一动不如一静。”“一动不如一静”指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出自宋•张端义《贵耳集》)伯玉知非蘧伯玉是春秋时卫国人。有一次,蘧伯玉派人到鲁国来看望自己的朋友孔子。孔子请来人坐,问他:“伯玉还好吗?”那人说:“伯玉想减少自己的过错,却做不到。”那人走后。孔子说:“伯玉派了个很称职的人来。”蘧伯玉谦虚谨慎,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淮南子》上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伯玉知非”比喻知道以前不对。(出自《论语》和《淮南子》)举案齐眉东汉初年的隐士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今陕西咸阳西北)。他博学多才,家里虽穷,可是崇尚气节。东汉初,他曾进太学学习。结束在太学的学业后,就在皇家林苑─上林苑放猪。有一次,梁鸿因不小心,使得房子着火,延及周围的人家。梁鸿就一家家的去查问每家所遭受的损失,并以猪来作为赔偿。有一家人嫌赔得太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物,愿意为你做一段时间的工来补偿。”那家主人答应了梁鸿的要求。梁鸿在这家干活时不懈朝夕,勤勤恳恳,绝无怨言。邻家的一些老人见梁鸿的行为非同一般,就联合起来责怪那家主人,不该如此对待梁鸿。那家主人也开始尊敬他,并将猪悉数归还给梁鸿,梁鸿坚辞不受,后来回乡去了。由于梁鸿的高尚品德,许多人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谢绝他们的好意,就是不娶。与他同县的一位孟氏有一个女儿,长得又黑又肥又丑,而且力气极大,能把石臼轻易举起来。每次为她择婆家,就是不嫁,已三十岁了。父母问她为何不嫁。她说:“我要嫁象梁伯鸾一样贤德的人。梁鸿听说后,就下娉礼,准备娶她。孟女高高兴兴的准备着嫁妆。等到过门那天,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那想到,婚后一连七日,梁鸿一言不发。孟家女就来到梁鸿面前跪下,说:“妾早闻夫君贤名,立誓非您莫嫁;夫君也拒绝了许多家的提亲,最后选定了妾为妻。可不知为什么,婚后,夫

君默默无语,不知妾犯了什么过失?”梁鸿答道:“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能穿麻葛衣,并能与我一起隐居到深山老林中的人。而现在你却穿着绮缟等名贵的丝织品缝制的衣服,涂脂抹粉、梳妆打扮,这哪里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孟女听了,对梁鸿说:“我这些日子的穿着打扮,只是想验证一下,夫君你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贤士。妾早就准备有劳作的服装与用品。”说完,便将头发卷成髻,穿上粗布衣,架起织机,动手织布。梁鸿见状,大喜,连忙走过去,对妻子说:“你才是我梁鸿的妻子!”他为妻子取名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闪耀。后来他们一道去了霸陵(今西安市东北)山中,过起了隐居生活。在霸陵山深处,他们以耕织为业,或咏诗书,或弹琴自娱。不久,梁鸿为避征召他入京的官吏,夫妻二人离开了齐鲁,到了吴地(今江苏境内)。梁鸿一家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给人舂米过活。每次归家时,孟光备好食物,低头不敢仰视,举案齐眉,请梁鸿?M食。皋伯通见此情形,大吃一惊,心想:一个雇工能让他的妻子对他如此恭敬有加,那一定不凡。于是他立即把梁鸿全家迁入他的家宅中居住,并供给他们衣食。梁鸿因此有了机会著书立说。(出《后汉书•卷九十三》)势如破竹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吴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吴国衰弱,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月怀一鸡孟子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自己的主张。孟子说治理天下是很容易的事,只是君王想不想做的问题,并不是他能不能做。齐宣王问:“想不想做和能不能做有什么区别?”孟子说:“挟着太山跨越北海,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真的做不到;若是为长辈折条树枝,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不愿意做,不是做不到啊!治理国家没有挟太山超北海那样难,只是折条树枝那样简单。赡养我的父母,从而赡养别人的父母,爱护我的孩子,从而爱护别人的孩子,那么治理天下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宋国大夫戴盈之决定减免百姓的部分捐税,但又说:“今年年内还办不到,请让我先稍微减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样?”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好吧,我知道这不好了。这样吧,请允许我少偷一点,原来每天偷一只,以后改为每月偷一只,到了明年,我就彻底洗手不干了’—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合于道义,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月怀一鸡”指那些明知道自己错了,却故意拖延时间,不肯及时改正的人。(出自《孟子》)忠心赤胆唐三藏别了唐王,离了长安,马不停蹄,不一日来至法门寺。众僧接到里面,相见献茶,用过斋饭,不觉天晚。众僧在灯下对三藏此行议论纷纷,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只是钳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而已。众僧不解,问道:“法师指心点头,是为什么呀?”三藏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在佛像前发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众僧听了,人人称羡,个个宣扬,说他是“忠心赤胆大禅法师”。“忠心赤胆”形

容十分忠诚。(出自《西游记》第十三回)挥戈反日周武王在孟津(在今河南洛阳)东渡黄河,准备讨伐商纣王,河水突然逆流,波浪狂打船只,飓风大作,人马不能相见。周武王左手紧握大斧,右手高举大旗,瞠目喝斥道:“我去为天下除害,谁敢阻拦!”于是风停波罢。鲁阳公和韩国的军队作战,战斗最激烈时,太阳要落山了,鲁阳公把手中的戈向天空奋力一挥,太阳为之后退三舍(一舍是三十里)。“挥戈反日”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出自《淮南子•览冥训》)周公吐哺】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他辅助周武王消灭了商纣。周武王死后,周成王还是个婴儿,他又辅佐成王管理天下。周朝把鲁地封给周公,周公派自己的儿子伯禽前去管理。临行时,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对于天下来说我的地位也算很高了。可是我常常要中断洗澡,多次吐出口中的饭,赶快出来迎接来访的客人,就是这样还害怕让天下人寒心。希望你到了鲁国,不要以自己的地位骄人。”“周公吐哺”形容礼贤下士。(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原文]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鸡鸣而起孟子说:“鸡一叫便起床,孜孜不倦行善的人,是舜一类的人;鸡一叫便起床,孜孜不倦求利的人,是跖(人名,春秋时的大盗)一类的人。要想知道舜和跖有什么区别吗?——没有别的,只是利和善的不同罢了。”“鸡鸣而起”鸡一叫就起床,形容非常勤奋。(出自《孟子•尽心上》)老马识途春秋时代,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果然挖到了水。象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可是今天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也不愿向别人学习,不是错得很厉害吗?“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唾面自干这个典故出自《新唐书•娄师德传》。娄师德在刑武则天时做过宰相,他的处世哲学就是妨忍耐。娄师德身长八尺,嘴方,嘴唇很宽大。他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触犯了他,他就谦虚退让以求得别人的原谅,不在脸上露出愤怒的颜色,他曾与李昭德一起走路,娄师德长得很胖,不能走快了,昭德嫌慢,生气地说:“被乡巴佬拖累!”娄师德笑着说:“我不做乡巴佬,又有谁做呢?”他的弟弟被朝廷派去守代州,在上任前向他辞行,他教导他的弟弟遇事要忍耐。他弟弟说:“有人把痰吐在我脸上,我自己把它擦干就是了。”娄师德说:“还不行,你自己把它弄干净,是想躲避别人的怒气,应该让它自己干了。”才算能忍耐。后来用唾面自干来形容受了污辱,不作反抗,尽力忍受。狗尾续貂貂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古代常用貂尾来装饰重要大臣的帽子.这个典故出自《晋书•赵王伦传》赵王司马伦是晋宣帝司马懿的第九子。晋惠帝上台以后,他更与大臣孙秀合谋,赶跑惠帝,自己当了皇帝。接着司马伦便于工作滥施赏赐,对曾为他篡权出力的人一律加官封爵,一时间出现了“每朝会,貂蝉盈庭的局面。后来封的大官实在是太多了,貂尾不够用,只得用狗尾巴来代替,这就是狗尾续貂的本意。比喻不相称的东西混在一起。后来也用作自谦之辞,指以自己很不像样的东西接续好的东西。拒人千里鲁国打算让乐正子治理国政。孟子说:“听到这一消息,我喜欢得睡不着觉。”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乐正子很有能力吗?”孟子说:“不是。”公孙丑问:“有智慧有远见吗?”孟子说:“不是。”公孙丑问:“是因为见闻广博吗?”孟子说:“不是。”公孙丑问:“那您为什么喜欢得睡不着呢?”孟子回答说:“因为他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公孙丑问:“就是因为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孟子说:“对,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就足以治理天下,更何况是鲁国呢?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四面八方的人会不远千里赶来提意见;听不進去别人的意见,那人就会说:‘喔喔,你说的这些我早就知道了!’‘喔喔’的声音和脸色就会把别人拒绝在千里之外。有志之士在千里之外停滞不前,而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就会到来。和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在一起,想治理好国家,能办得

小学语文100个成语故事,收藏起来,讲给孩子听!

小学语文100个成语故事,收藏起来,讲给 孩子听!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基础和积累,成语作为孩子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之一,在孩子们的平常考试中也不可避免。今天为大家整理了100个常用的成语,并且附上了故事讲解,家长可以收藏起来,平时的时候多让孩子记一记,相信一定会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 100个成语故事 1. 专心致志 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 哄堂大笑 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 双管齐下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 栩栩如生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 胸有成竹 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所以每次要画竹子时,他的胸中就已经有了十分生动、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注释]成:现成。 [提示]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把握。也作“成竹在胸”。 6. 熟能生巧 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提示]指做事情熟练了,就会掌握窍门。 7. 水滴石穿 从前,有个廉洁的县官,他审问一个拿了公家一枚铜钱的仓库管理人。那人说:“不就是一枚铜钱吗?”他提笔写下一行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就是说,一天偷一枚铜钱,一千日就是一千枚;天天用绳锯木头,木头也会断;水珠天天滴在石头上,石头也会被滴穿。 [提示]比喻虽然力量小,只要坚持做下去,就能做出很难办到的事来。也作“滴水穿石”。8. 百发百中 从前,楚国有一个名叫养由基的人,是一个射箭能手,他距离柳树一百步放箭射击,每箭都射中柳叶的中心,百发百中,左右看的人都说射得很好。 [注释]发:射箭。 [提示]形容射箭或射击技术非常高明。

法治成语故事汇总分析

法治成语故事 一、立法 1.约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把关中各县父老乡亲英雄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乡亲英雄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 2.大明法度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在《上时政疏》中提出“盖夫天下之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的思想。大明法度,即废除旧法、弊法,创立新法、善法;“众建贤才”,即革掉守旧平庸之吏,起用进取有为之士。他认为,国家是否富强,天下是否安宁,关键在于有没有法度,法度是否合理,是否有优秀的治世之才。王安石把法度和贤才的作用统一起来,认为法治和人才是治国理政的两个重要因素。

二、行政、执法、司法 1.执法如山 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冬十一月,太平公主赴雍州游玩,相中了当地寺院里的一盘水磨,未经寺院和尚同意,即吩咐从人准备强行运往京城,归为己有。寺院和尚迫于太平公主的权势,不敢阻拦,将此事告到雍州司户李元紘(hóng)那里。李元紘不畏权势,公正刚直,当即受理此案。经查,该水磨确系寺院合法财产,随即将水磨判归寺院和尚。这一判决,吓坏了李元紘的顶头上司雍州刺史窦怀贞,窦怀贞一向趋炎附势。他即刻命令李元紘将水磨改判给太平公主。李元紘对这种恃强凌弱、媚上欺下的行径无比愤慨。二话不说,当即挥笔在原判决书上书写“南山可移,此判无动”,坚决维持了原判。后世将这八个字逐渐浓缩成了“执法如山”。 2.秉公执法 皇甫文备,是武则天时代残酷的狱吏,诬蔑徐有功(当时主管刑法的官吏)与叛逆分子勾结,并向皇上呈报徐有功的罪状,经查,徐有功并没与叛逆分子勾结,武则天特地为徐有功解脱被诬陷的罪责。不久,皇甫文备被人告发,但徐有功却按法律制度公正地来处置他,有的人向徐有功说:“他先前诬陷你,想要置你于死地,现在你反而想放了他,为什么呢?”徐有功说:“你说的那是私仇,我是坚持公正执法的人,怎么可以因为个人的恩怨而去影响公正判案呢?”这就是秉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成语故事总汇

小学课本中的成语故事三上: 闻鸡起舞(祖逖)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同义词: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刻舟求剑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典出《吕氏春秋·察今》记述的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说:“这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时,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引伸成墨守成规不懂变通之意。 三下: 买椟还珠(郑国人) 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他)用木兰香木(为珠宝)制作了(一只)盒子,用桂和椒所调制的香料来熏盒子,用珠玉来点缀(它),用玫瑰宝石来装饰,用翡翠来装饰边沿。有个郑国人买了盒子,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楚国人,这个人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珠子啊。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画龙点睛(张僧繇)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他的绘画技术很高超。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画四条金龙。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张僧繇画好后,吸引很多人前去观看,都称赞画得好,太逼真了。可是,当人们走近一点看,就会发现美中不足得是四条龙全都没有眼睛。大家纷纷请求他,把龙得眼睛点上。张僧繇解释说:“给龙点上眼珠并不难,但是点上了眼珠这些龙会破壁飞走的。”大家听后谁都不相信,认为他这样解释很荒唐,墙上的龙怎么会飞走呢?日子长了,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在说谎。张僧繇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答应给龙“点睛”,但是他为了要让庙中留下两条白龙,只肯为另外两条白龙点睛。这一天,在寺庙墙壁前有很多人围观,张僧繇当着众人的面,提起画笔,轻轻地给两条龙点上眼睛。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刚点过第二条龙眼睛,刹那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在雷电之中,人们看见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腾云驾雾飞向天空。过了一会,云散天晴,人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再看看墙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而另外两条被“点睛”的龙不知去向了。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引申出“画龙点睛”这句成语,比喻说话或文章,在主要处用上关键性的、精辟的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就更加生动有力了。但是在知识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一种创新,因为张僧给龙点了眼睛就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常见成语解析及成语故事

常见成语解析及成语故事 换骨夺胎 【注音】huàn gǔ duó tāi 【成语故事】换骨夺胎原是道家传说吃了金丹换去凡骨凡胎后成仙。古代文人借用以前古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黄庭坚认为这是换骨法,深入研究古文的原意进一步加以刻划形容,这叫夺胎法。也有人说不蹈古人一言一句,用夺胎换骨法可以点铁成金。 【出处】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宋·释惠洪《冷斋夜话·换骨夺胎法》 【解释】比喻诗文活用古人之意,推陈出新。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诗文等 【相近词】脱胎换骨、夺胎换骨 【成语举例】他临摹古画有换骨夺胎之妙,当然能够乱真。 提名道姓 【拼音】tí míng dào xìng 【成语故事】王夫人、薛宝钗、林黛玉等在贾母房内聊天,有人汇报史湘云来了,众人迎接,大观园内又多了一位金钗。贾宝玉跑来看史湘云,一见十分快乐,亲热的叫她的名字。王夫人要他不要提名道姓,她们在一起又玩个昏天黑地。 【出处】这里老太太才说这一个,他又来提名道姓的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

【释义】提、道:说。直呼别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直呼别人姓名 【相近词】指名道姓、习题名道姓 【反义词】含沙射影 【成语例句】 ◎你得喝醉哟,不然哪里敢!既醉,则挑鼻子弄眼,没必要提名道姓,而以散文诗冷嘲,继以热骂:头发烫得像鸡窝,能孵小鸡么?曲线美,直线美又几个钱一斤?老子的钱是容易挣得?哼!诸如此类,无须管层次清楚与否,但求气势畅利。 ◎设若要摆,也不应该提名道姓。 随遇而安 【注音】:suí yùér ān 【释义】: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一:“随寓而安,斯真隐矣。”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吾生有涯,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指能顺应环境 【示例】:不过能够~——即有船坐船云云——则比起幻想太多的人们来,可以稍为安稳,能够敷衍下去而已。(鲁迅《两地书》六)【近义词】:与世无争、随俗浮沉

《成语故事》读书感悟与体会作文10篇

《成语故事》读书感悟与体会作文10篇 与儿时不同,再次翻开带着浓浓墨香的《成语故事》,我不再是草草略过,只了 解故事人物和情节,而是仔细领悟,从中获得新的感悟与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 理的《成语故事》读书感悟与体会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成语故事》读书感悟与体会作文范文一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字叫《成语故事》。我非常喜欢看里面的《望梅止渴》。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三国时期,曹操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有一 年夏天,曹操带兵去讨伐张绣,在路上,天上骄阳似火,士兵们都口渴的走不动路了,可一时找不到水喝,有几位体弱的士兵都晕倒在路边,曹操一看,怕耽误打仗心里很 着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对士兵们说说;‘兄弟们,前面有一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酸又好吃。’士兵们一听马上都感觉嘴里酸酸地冒酸水,立刻来了精神。不由的加 快了行军速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积极想办法解决,不要只知道着急发愁。要是我像 曹操那样聪明该多好啊! 《成语故事》读书感悟与体会作文范文二 今天我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其中一个故事叫百发百中。 这个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箭术很高超的人,名叫养由基。 有一个叫泮党的人觉得自己的箭术也很高,要和养由基比一比。于是他们相约来 到射箭场进行比赛。 泮党连续几次都射中靶心,养由基却说:“射中靶心,这算不了什么,能够在距离 柳树一百步远的地方把柳树叶射中,那才算真本领。” 养由基拉起弓玄一连射了三箭都射中了柳叶。并且指到那里就能射中那里,没有 一箭射不中的。泮党见了,立即下跪认输,说:“你果然是百发百中,名不虚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谦虚,向别人学习。 《成语故事》读书感悟与体会作文范文三 可是,妈妈讲的太慢了,也太少了,听到石老师说要看这本书,我立马让爸爸给 我买来看,看着看着,我就被成语里面的小故事给吸引住了。真的是太让我爱不释手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守株待兔】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可是却没有兔子再撞到树上。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狐假虎威】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转悠,突然发现了一只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编出一个谎言,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来当百兽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会饶恕你的。” 老虎对狐狸的话将信将疑,便问:“你当百兽之王,有何证据?”狐狸赶紧说:“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以随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让你亲眼看看百兽对我望而生畏的样子。” 老虎想这倒也是个办法,于是就让狐狸在前面带路,自己尾随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处走去。

常见成语故事及解析

常见成语故事及解析 【注音】mǎ gé guǒ shī 【成语故事】东汉时期,北方匈奴发生动乱,大将军马援率军前去镇压骚乱,他英勇杀敌,大破匈奴,平定了边境的动乱,皇帝封他为伏波将军。他62岁时,匈奴又侵东汉,马援请求带兵出战说:“男儿当死于沙场,以马革裹尸还葬”,同年病死在军中。 【典故】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释义】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作战英勇 【相近词】赴汤蹈火、决一死战 【相反词】临阵脱逃 【英文】bewrappedinahorse'shide 【成语造句】 ◎支队长这样阐释任务,定是把张敏带到了古代边塞诗的意境中,那沙碛、冷月、相搏的戟戈、喊风中噼啪作响的战旗……古代军人那种马革裹尸的豪迈的悲怆,◎这让我很为难,也很困惑,我知道祖父这个举动暗

示着什么,尽管那时我不过是个孩子,但我实在对驰骋沙场马革裹尸兴趣不大。 【注音】jiān zhǔ zì dào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杨炎因家族以孝出名而被唐德宗选拔为宰相,他上任把个人恩怨看得很重,引起朝中ん臣的不满,宰相卢杞寻机报复,把他的私宅购作官署,弹劾他“强迫官吏代卖私第,高估房价,同时还监守自盗。”唐德宗下令处死杨炎。 【出处】杞怒,谪晋衡州司马,更召他吏绳之,曰:‘监主自盗,罪绞。’《旧唐书·杨炎传》 【解释】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同“监守自盗”。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盗窃自己看守之物 【相近词】监守自盗 【相反词】以身作则 【成语举例】我们要坚决打击监主自盗的现象。 【拼音】lǎo pí dāng dào 【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期,王罴任华州刺史,修筑城墙加强防御。神武派韩轨、司马子如率军前去偷袭华州,王罴丝毫也没有发觉,敌人爬上城墙时他还在睡觉。见有动静,王罴赤身裸体拿起大棒迎敌,大声喝道:“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 【出处】罴除华州剌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

小学成语故事100个

小学阶段成语故事积累 1、专心致志 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 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 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所以每次要画竹子时,他的胸中就已经有了十分生动、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注释]成:现成。 [提示]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把握。也作“成竹在胸”。 6、熟能生巧 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精选成语故事作文汇总9篇

精选成语故事作文汇总9篇 精选成语故事作文汇总9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作文9篇,欢迎大家分享。 成语故事作文篇1 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所以称之为‘文’。” 所以,虚心好学,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才能更好的进步。 成语故事作文篇2 一个农夫干活累了,扛着锄头坐在大树的一块儿石头上。平坦坦凉森森舒服的很,他一下子就睡着了。 恍恍惚惚间,他好像看见一只灰色的兔子笨拙的跑来,他有心想吓它一下,“呔”的大喝一声,兔子吓得双目圆睁,慌不择

路的撞晕在树根上。他揪着兔耳朵,想着今晚有下酒菜了,他正喜滋滋的,哪想突然耳边有娇娇弱弱委委屈屈的少女音:“恩公,我是来报恩的,你做什么将我的耳朵扯的这么痛呢?”他一呆,一回头,灰布衣裙的少女挺着长长的兔耳向他巧笑言兮…… 他怀里好像有什么东西一松,醒了,拍拍胸脯说还好这是个梦。一抬头,面前竟果然有一少女,身着灰色劲装,柳叶弯眉,杏眼桃腮,只是没有长长的兔子耳朵,此刻她慌忙的收回手,神色有些慌张,眼珠子滴溜溜的乱转,不知在想些什么。 农夫有点惊讶,随即想到自己真是糊涂了,这根本就不是个梦。一松气,他开始动脑子了。他不是没有看过”田螺姑娘”这样的戏本子,也听说过些山里的妖成的精来报恩,他虽不知自己何时有恩于这兔子,但既然她口口声声要报恩,料想她肯定没什么经验,天真幼稚,容易欺骗……他的唇边弯起一抹奸诈的弧度:“姑娘,您真是知恩图报,请随我来,随我来。”少女明显的露出疑惑神色,胸口黑色的小包裹差点掉出来。她紧了紧,看看农夫,后者显然没有注意到她怀里有个小包裹。看着面前那位仁兄似乎想到了什么美事儿,口水都快从咧开的嘴角流出来了,她也情不自禁地绽开了一个奸诈的笑容…… 接下来的日子真是不好过,农夫俨然把她当成了家里的专属女仆,她需得扫地擦灰做饭还要洗他臭烘烘的袜子,而农夫高兴的吃着茴香豆喝着小酒翘着二郎腿,她需得整理猪圈挤奶打猪草,而农夫一天甩着膀子这溜溜那串串。

高中语文成语故事1:后起之秀

高中语文成语故事1:后起之秀 高中语文成语故事1:后起之秀东晋时,王忱(chen)在少年时代就显露出才气,很受亲友的推祟。他的舅父范宁,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对王忱也很器重,有著名文士拜访,他总让王忱到场接待。有一次,王忱去看望舅舅,遇到了比他早出名的张玄。舅舅要他俩交谈交谈。张玄早就听说王忱志趣不凡,很想与他谈谈。 他年龄比王忱要大,自然希望王忱先给自己打招呼,就端正地坐着等候。不料,王忱见张玄这等模样,看不上眼.也默默坐着,一言不发。张玄见他这样,自己又放不下架子,对坐了一会,怏怏不乐地离去。 事后,范宁责备王忱说:“张玄是吴中的优秀人才,你为什么不好好与他谈谈?’’王忱傲慢地回答说:“他要是真心想和我来往,完全可以来找我谈谈嘛。”范宁听了这话,倒反而称赞起外甥来了:“你这样风流俊逸,真是后来的优秀人才。””玉忱笑着回答说:“没有您这样的舅舅,哪来我这样的外甥?” 高中语文成语故事2:安步当车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叫颜黜的人。齐宣王在召他进宫的时候。颜黜走到殿前的阶梯时,见宣王正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往前走了。宣王见了很奇怪,就说:“颜黜,过来吧!”颜黜听到后,不仅一动未动反而说:“大王,走过来!”

宣王听了很不高兴,他的大臣对颜黜嚷到:“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怎么可以让大王过去呢?”颜黜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齐宣王很生气的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 颜黜马上接着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 颜黜神色自若地说:“当然有,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曾下过这样两道命令:‘谁敢在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格杀勿论!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为万户侯。'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个死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 齐宣王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有肉吃,有车乘,衣着华丽。” 颜黜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来的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作乘车……”颜黜说完,就告辞而去。 高中语文成语故事3:一暴十寒战国时,有个叫孟轲的人,大家称他为孟子。孟子善于通过打比方来发表议论。 当时,有人指责孟子不尽力帮助齐王。孟子便解释说:“比如说,天下有些易活的植物,假如把它放在太阳下晒十天,然后再

读成语故事深有领会

读成语故事深有领会 【篇一:《成语故事》读后感】今天,我在家中看了一本《成语故事》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迷途知返,这个故事讲的是:在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联合攻打袁术,袁术败走扬州割据一方。 这时汉朝已将土崩瓦解,袁术看到这种形势欲乘机称帝,于是他竭力拉拢好友陈珪,然而陈珪反对袁术称帝,并劝他说:迷了路只要知道返回还可以避免灾害,但是袁术不听劝告,最终自食恶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这样才能不犯更大的错误。 【篇二:《中国成语故事》读后感】今天我看了一本书,书名是《中国成语故事》,里面讲了许多成语故事,并带有插图,非常吸引人,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滥竽充数”。 这个故事的主角叫南郭先生,他没有真本事,却在宫里混吃混喝,后来朝中换了大王,改变了吹竽的规矩,由原来大家一起吹改成一个一个的吹,南郭先生实在混不下去,于是就逃跑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不要像“南郭先生”那样故弄玄虚,要有真才实学才能站稳脚跟。 【篇三:成语故事读后感精选作文】我读的这个成语故事叫做《邯郸学步》! 古时候,在赵国都城邯郸,每个人走路的姿势都很优雅,个个风姿潇洒。有个小伙子住在燕国寿陵,他想去邯郸学上几招,回来显显

本领。他终于到了邯郸,看见没个人走路的姿势都很优美,之后他就每天上街学人家走路。总是这次觉得这个人走路好看就学这个人走路,一会儿觉得那个人走路好看又学那个人走路。最后什么都没学会,就连自己本来怎么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家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东西不能三心二意,假如机械的去模仿别人,不但学不会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 这一次,我就跟这个小伙子犯了一样的错误,我爸爸教我学毛笔,叫我先练横,我才练了三天,就想练竖,连着连着就又想练点,最后什么都没学会,爸爸生气的说;“做什么事都这么三心二意,这样能学好什么?”我跑到小房间把门用力的一关,趴到了床上,嘴里嘀咕着;“只不过是一个毛笔吗,有什么好计较的,切!” 就这样,我跟爸爸僵持了一天没说话了,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跑去像爸爸道歉爸爸也原谅了我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之后我们又开始学毛笔,听了爸爸的话,我的毛笔字写得越来越好了。 我一定会好好学,把毛笔学会,不会再三心二意了。 【篇四:成语故事读后感400字】 读了《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里面的故事我非常喜欢,篇篇动人的故事吸引了我,段段中华历史震撼了我。 其中,《雪中送炭》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宋朝,太宗赵光义是个比较关心穷苦人的皇帝。有一年,下大雪了,天气非常寒冷,他在皇宫中突然想起了穷苦百姓,于是就派官员拿着粮食和柴炭送给京城那些穷苦人和孤苦伶仃的老人,让他们有米做饭吃,有柴

成语故事400字作文

成语故事400字作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有关成语故事的范文,欢迎大家参阅!成语故事400字作文1:滥竽充数爸爸在《成语故事》这本书中给我读了滥竽充数的故事,它讲的是战国时,齐宣王很喜欢听吹芋,但他喜欢听大家一齐吹,那里面有个南郭先生混在里面,不会吹但装成会吹的样子。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他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和他的父亲不一样,他喜欢听一个人吹,南郭先生听说以后,急忙收拾行李逃回了家。 爸爸说,这个成语故事是告诉人们,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是无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 讽刺了混入内行,冒充有本领而无真才实学的人。 社会需要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而真才实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刻苦学习钻研,努力拼搏得来的。 “滥竽充数的人在事业上、学习上混,只是暂时的、短暂的,最后还是要被时代前进的洪流所淘汰。 爸爸问我,你在平时的学习中是甘当“滥竽充数的南郭,还是做奋力搏击的雄鹰?二者必择其一。 我想,南郭先是好混,最后还是混不下去。 我要努力、刻苦、顽强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做一个真才实学的人。

成语故事400字作文2:守株待兔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大山脚下住着一个农夫,他每天一大早就到田里干活,特别辛苦。 有一天,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里跑了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到了惊吓。 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颗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 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在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也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 他干了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 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 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有见到兔子出来。 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 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 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

成语故事读后感心得体会小学作文10篇

成语故事读后感心得体会小学作文10篇 我从小就爱听故事,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成语故事》,我一下就被它的内容吸引 住了。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懂得了许多学习的道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 事读后感心得体会小学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成语故事读后感心得体会小学作文范文一 《成语故事》这本书,内容丰富,平且配有插图,使我更容易理解。 里面的成语故事有300多条,例如有不可救药,爱屋及乌,初出茅庐,南柯一梦……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黔驴技穷》,故事讲的是在古时候,贵州这地方 没有毛驴,有一个人就从其他地方呆了一头毛驴来到贵州,并且把它放在山底下,当 地的老虎看见驴子长得比自己还高大,以为是什么怪物,不敢接近它,只是藏在树林 深处偷看。 有一天,老虎正在偷看驴子,驴子突然大叫一声,老虎以为驴子发怒了,要咬自己,吓得赶紧逃走了,后来,老虎经过长时间观察,发现驴子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便 一步步靠近驴子,驴子大怒,并用蹄子踢它,这时,老虎终于看透了驴子,原来驴子 的本领不过如此啊!于是,跳起来把驴子吃掉了。这个故事比喻只有一点本领也用完了。所以,我们在做事情时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必须要经过长时间观察和深入了解,才能 获得成功。 成语故事读后感心得体会小学作文范文二 今天,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这个故事主要讲: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叶公。叶公非常喜欢龙,又因为他生活在富 贵家庭中,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里的 柱子上、被子上、枕头上……家里上上下下的东西,都刺有龙的图案。一转眼,五年 过去了。这五年里,叶公一家平平安安,生活地非常幸福。 可是,叶公一家并不知道: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公一家既然这么喜欢我,那见到 真龙……岂不是更喜欢了吗?好!就这么决定了,我明天下凡去见一见那个名叫叶公的 人!第二天,真龙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透过窗户看到了正在呼呼大睡的叶公,叶公也被 这如此巨大的呼吸声吵醒了,一看,两眼直冒金心,吓晕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喜欢某样东西,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某 样东西,所以小朋友千万不要学叶公哦!

【实用】成语故事作文集锦7篇

【实用】成语故事作文集锦7篇 【实用】成语故事作文集锦7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WTT帮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语故事作文篇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能不能与一本好书交朋友呢?我的回答是能!因为,我觉得,没有书,生活将会变得枯燥乏味,了无生趣。 那么,现在,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好朋友,它就是《成语故事》。 我之所以喜欢这本《成语故事》,是因为这本书帮助过我解决难题。说来话长:有一次,爸爸想要考考我,便问我毛遂自荐的意思与由来。我正暗自烦恼,因为那时,我对成语不是很精通,骤然间,我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成语故事》里会不会有毛遂自荐的意思与由来呢?想到这,我急忙从书橱里拿出《成语故事》,翻到目录,终于找到了毛遂自荐的标题,于是,我翻到相应的页数,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胸有成竹地走到爸爸面前,将毛遂自荐的意思与由来照着书上所写,复述了一

遍。话音刚落,爸爸便竖起大拇指,面带微笑地点点头说:嗯,答得很好! 就这样,我迷上了成语,之后,《成语故事》里很多成语的意思与由来,我都略知一二。《成语故事》这本书就像一条船,载着我在成语的海洋里荡漾;它又像我们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教我学成语;它更像一把金钥匙,替我打开成语世界的大门。 《成语故事》不愧是我的好朋友! 成语故事作文篇2 天真烂漫 南宋末年,有位姓郑的画家曾以太学生的资格,参加博学词科考试。后来北方蒙古贵族南侵,他向朝廷上书主张抵抗,但未被采纳。南宋灭亡后,他改名为“思肖”。原来,宋朝是赵姓打的天下,“肖”是赵的偏旁。画家表示自己永远思念南宋,并隐居在苏州的一所寺庙里。郑思肖在自己的寓所里挂了一块大匾,匾上是他亲笔写的“本穴世界”四个字:原来,“本”由“大”、“十”两字组成,把其中的“十”字放在“穴”字中间,就成为“宋”加上“大”就是”大宋”。说明自己仍然生活在“大宋”的疆域内。有一次.他画了二卷高五寸,长一丈多的墨兰。画上的墨兰,自然全无土根的。他还在画上题上八个字:“纯是君子,绝无小人。”大家欣赏了这幅画后,赞不绝口,一致夸它画得纯真自然,生气勃勃。

小学语文60个成语故事

小学语文60个成语故事 1.专心致志 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注释]致:尽,极。志:志趣,心意。[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人杰地灵 唐朝诗人王勃应邀参加滕王阁落成的宴会,有人倡议为滕王阁做序,宾客纷纷推却。王勃沉思之后,挥毫即书。起初众人都一笑置之,但写到“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时,众人皆拍手叫好,夸赞他为当今的才子。 [注释]杰:才能超过一般人,杰出。灵:特别美好。[提示]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孟母三迁 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人称“亚圣”。他三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开始,母子俩住在墓地附近,常看到出殡的场面,孟母怕影响他学习,把家搬迁到集市附近。在集市常看到杀猪卖肉也不行,又搬到一所学堂附近。孟子每天看到的是读书郎,就喜欢读书了。于是,他们才住了下来,不再搬家了。 [注释]迁:迁移。[提示]比喻注重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 4.栩栩如生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 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所以每次要画竹子时,他的胸中就已经有了十分生动、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注释]成:现成。[提示]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把握。也作“成竹在胸”。 6.熟能生巧 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提示]指做事情熟练了,就会掌握窍门。 7.水滴石穿

精选经典成语故事及解析

精选经典成语故事及解析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精选经典成语故事及解析》的内容,具体内容: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歧路亡羊.杨朱是战国时代的人。有一天,杨朱的弟弟杨布穿了一件白衣服出门。回来时,...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歧路亡羊 .杨朱是战国时代的人。有一天,杨朱的弟弟杨布穿了一件白衣服出门。回来时,因为天下雨,就在朋友处借穿了一件黑衣服回来了。他家的狗追着他狂叫。杨布很生气,拿了棒子要打狗。杨朱劝他说:"不要打狗了,你平心静气的想一想:假使你的狗出去的时候,是一条白的,回来时转成了一条黑狗,你是不是就能认出来呢?" 杨朱的邻居走失了一只羊。邻居全家出动去找寻,又来找杨朱的学生帮忙。杨朱说:"只是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去找呢?"邻居说:"因为岔道太多。"晚上大家空手回来了,杨朱问:"怎样去了这么多人还找不到呢?"邻居说:"哎,岔道上还有岔道,我们不明白羊跑到哪条路上去了。"杨朱一整天都没有说话。 "歧路亡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从容不迫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庄子,在一次与另一位哲学家惠子辩论时,

指着水中的鱼说:"它从容不迫地游来游去,多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那条鱼,怎么知道?"庄子说:"鱼快不快乐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我们自己快乐,所以可以认为水里的鱼同样非常快乐。" [提示]形容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何去何从 楚怀王由于听信谗言,将直言進谏的屈原流放,三年后也不召回。屈原去找算卦的郑詹尹说:"我心里有不明白的,想请先生指教。"詹尹拿起龟策(算卦具)说:"您想明白什么?" 屈原问:"我就应刚正不阿持续我的忠诚呢,还是迎来送往安享天年算了?是去田地里努力耕作呢,还是与士大夫往来求取名声?是为了進谏忘记身家性命呢,还是苟且偷生持续富贵?就应像千里马一样桀骜不驯呢,还是像水中的凫一样随波上下?这些哪个好哪个坏?我就应何去何从?" 詹尹放下龟策说:"对不起!用您的心去做您想做的事吧。龟策算不出来您问的。" "何去何从"指在重大问题上方向性的选取。 大器晚成 三国时,有个叫崔林的人,年轻时既没成就又无名望,被亲朋好友看不起,只有堂兄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就,崔林以后一定能成大器的。"后来,崔林果然在魏文帝曹丕当政时做了大官。 [注释]器:指才能。 [提示]比喻有大才能的人要经过长期磨练,往往成名较晚。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六年级作文】写一个成语故事作文

【六年级作文】写一个成语故事作文 【亡羊补牢】 叶泽诚 一天,农民在山上砍完柴准备回家时,发现回家的路上有一排狼的脚印,而且是朝着 他家的方向去的。“不好!”农民的心一下子被提了起来了。 他把柴扔到地上,沿着狼的足迹找到了自己家的羊圈里。却发现羊圈上破了个洞,羊 圈中少了一只羊。农民吓得瘫坐在了地上,嘴巴张大得都可以塞进一个西瓜了。他逐渐平 静下来后,心里想:“还好只少了一只羊,洞也不大就不补了。”他于是就把柴拿回家里,然后睡觉去了。 第二天,当他抓鱼上岸后又发现了狼的脚印,但是这次他看起来平静多了,可能是因 为他已经经历了一次。但是他还是很紧张,生怕羊都被狼吃光了。他爬到岸上,拿着装着 鱼的桶跑回了家。这次他紧张的连汗都一直在向下滴。回到了家,又少了一只羊,但是农 民的想法又不一样了:“都少了两只羊了,狼应该不会再来了吧,洞就不补了。” 但是这次其他的村民都来劝他,想让他把羊圈的洞补上,但是农民根本不听他们的意见。 到了第三天凌晨的时候,那只来过了两次的狼带着狼群来了,他们纷纷涌入羊圈,把 羊全部都吃光了。 第二天早上,农民为了以防万一去了羊圈,却看到了一地都是羊血,羊一只都不剩, 这次农民才把羊圈补上,以后羊一只也没有少过。 【完璧归赵】 裘彦胥 战国时代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弱国。有一回秦昭襄王得知赵惠文王,从楚国得到 一块和氏璧,是一块无价之玉,就写信给赵王说愿意用15座城池交换。赵王收到后立马 让所有大臣上朝商议。大臣有人说不能被秦王给骗了,不能给,可又有人说不给秦王会派 兵来攻打的,不能不给。赵王六神无主。 这时候有人说,我很聪明,勇敢。没错,我就是那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蔺相如。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赵王把我招进宫去,问我怎么办?我说只要秦王愿意交出15座城池,我就会把玉璧 给他,不交的话我必一定完璧归赵。

小学生作文成语故事素材

小学生作文成语故事素材 现在很多学生因为生活空间狭小、知识储备少等原因,造成素材积累不够,以至于作文没有材料可写。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关于成语故事的小学生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生作文成语故事素材一凿井得人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里没有井。做饭,浇菜地,都要用水。他家只得派一个劳动力,每天到村外去挑水。后来,姓丁的在家里打了一口井,用水就很方便了。姓丁的逢人便说:我家凿了一口井,等于得了一个人。这话三传两传便走了样,说成:丁家凿井挖出一个活人来了。越传越奇,越奇越传,最后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君就派官吏到丁家调查。姓丁的说:我说的是凿了一口井等于得了一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里挖出一个活人来呀。 点评 丁家人在家里凿井的方法为自己节约了一个劳动力,这种智取的办法是值得传播的。可是话在群众里面越传越变样,最后变成丁家凿井挖出一个活人来了。可见流言是多么不可值得相信的一件事情。在没有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不要轻易相信流言所带来的信息,或许事实并不像流言所描述的那样。得有点自己的主见,不要跟着流言带偏自己的思维。

小学生作文成语故事素材二义无反顾 西汉的时候有一位辞赋家,叫司马相如。他自幼好学,会击剑,会抚琴,但他最擅长的还是写诗写赋,他写的《子虚赋》、《上林赋》等都在当时流传一时,是一个满腹诗书的风流才子。因此汉武帝很赏识他,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做官。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派大臣唐蒙去修治西南夷道。 因为唐蒙征用大量民工,又杀了当地部落的首领,引起了当地巴蜀人民的不安,以至于发生了骚乱。汉武帝接到这个消息后,决定让司马相如去责备唐蒙,并让他写一篇文告,以安抚当地的百姓。 于是,司马相如写下了《谕巴蜀檄》。在这篇文告里,他说明调集民工、士兵修筑道路是应该的,但是惊扰了当地父老乡亲并不是陛下的本意。有人不晓得国家的法令制度,惊恐逃亡是不对的。士兵作战的时候,应该迎着刀剑而上,宁可战死也不能转过脚跟逃跑。 你们也应该从长计议,急国家之难。经过深入的沟通,双方最终化解了矛盾,民心迅速地安定下来,修路工程又顺利地进行了。汉武帝非常高兴,提拔司马相如做了中郎将。 后来人们就用义无反顾这一成语来形容干事情时,从道义出发,为了正义的目的而勇往直前,不能犹豫。义,道义;反顾,向后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