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讲世界、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第三讲世界、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三、世界地理基础知识

世界地理空间定位(推荐使用世界气候图进行定位)

掌握空间定位的过程:

一要多看图,多描图填图绘图,建立自己的“心理地图—区域控制经纬网图”;

三要重点关注热点地区、常考地区;

世界区域中的东南亚“马六甲海峡”;西亚北非的“一、二、三、四、五”;巴拿马运河区;非地带性的雨林气候区;亚洲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阴—贺—巴–冈”;地中海气候区;东非高原区;大分水岭东西两侧地区;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区;五大湖地区等等。中国地理的长江沿岸、黄河沿岸、沿海地区、河西走廊(含祁连山)、四大工业基地、天山南北、九大商品粮基地、22个比较小的地形单元区

(见后图)。

四要熟悉重要地物(含景观)的分布、轮廓形状特征及其空间联系;

世界和中国主要地形单元的分布、轮廓形状特征及其和周围相邻单元的相对位置。在世界地理的定位中,地中海、红海、波斯湾、黑海、里海、咸海、维多利亚湖、五大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是区域定位符号中典型的面状水域定位符号;台湾岛、海南岛、九州岛、四国岛、斯里兰卡岛、马达加斯加岛、塔斯马尼亚岛、火地岛、古巴岛、纽芬兰岛、冰岛夏威夷群岛等是区域定位符号中典型的面状陆域定位符号;(玉兔)青海、(军帽)湖北、(男人头)湖南、(女人头)江西、(飞鸟)黑龙江、(孔雀)云南、(鞋子)西藏、(奔犬)江苏、(蝙蝠)安徽等是区域定位符号中典型的面状轮廓定位符号(甚至世界地理中的八个国家也是面状轮廓定位符号);黄河、长江、珠江、辽河、松花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阿拉伯河、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莱茵河、伏尔加河、“毕业了”、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墨累河、重要的铁路线、海岸线是区域定位符号中典型的线状河流定位符号。

五要熟悉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规律与特殊分布;

地震-火山带;农作物分布;煤铁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分布;森林资源的分布,典型气候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布;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6种);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亚热带季风区和亚热带湿润区的分布;

六.要建立联系线索。

如:七大洲四大洋--板块分布--全球火山地震带--年轻的褶皱山脉及其附近的高原--古老的高原--世界重要的平原--世界大河的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

世界自然带的分布—植被类型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等;

任意一个地区首先采用点的定位,这个点可以是经纬交叉点,可以是区域内的特征点(如河口、最大的城市、海拔最高或最低的点或地形地势的特殊点),点的定位要求精确。二是线的定位,可以是经纬线、河流线、海岸线、交通线、区域界线等,线的定位要求相对位置,要和点的定位结合起来。三是面的定位,可以是湖泊、水域、工业区(传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农业区、行政区划、地形区域等,面的定位要尽量和点、线结合起来进行定位。把城市、交通线、区域三者联系起来,按点、线、面结合,点连线,线成网络,点线带面,来思索点的分布规律、线的延伸方向、面的区域特征。

案例一:各大洲、国家的控制经纬线(控制主要地形区和河流)

1.亚洲:30°E ;90°E;120°E;北回归线;30°N ;40°N ;60°N。

30°E 控制黑海土耳其海峡(欧洲波罗的海东岸、巴伦支海);90°E 控制恒河三角洲、拉萨、乌鲁木齐、亚洲高压、西西伯利亚平原;120°E 控制中国东部、勒拿河;北回归线控制阿拉伯半岛、印度河口、恒河口、珠江河口。 30°N 控制阿拉伯河口、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40°N 控制土耳其海峡、里海、帕米尔高原、渤海、朝鲜半岛、日本海; 60°N 控制乌拉尔山、俄罗斯“毕业了”三条河流、白令海。

2.欧洲: 0°;10°E;30°E;40°N;50°N。

3.非洲:0°;30°E; 45°E;0°;30°N ;30°S。

4.北美洲:90°W;120°W;30°N ;50°N。 5.南美洲:60°W;0°;30°S ;50°S。 6.大洋洲:120°E;150°E;30°S;40°S。 7.南极洲:60°W(南极半岛);南极圈(长城站、中山站) 8.南极圈:南极大陆外围。北极圈:欧亚大陆北部、北美北部。 9.八国经纬度:

60oN 60oE 140oE S

40oN

N

N

N

案例二: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

1.自然地理特征

(1)区域地形特点:包括地形类型是否复杂多样,以什么地形为主,地势特点以及典型地貌,有时也要描述主要地貌单元的分布状况。有些题目通过给出一个小区域的等高线分布图或地形剖面图进行分析,此时应根据图像给出的高度、坡度等信息具体分析其地形类型、地势特点等。 (2)区域气候特征:包括气候的复杂程度,以什么气候为主,气候的分布特点以及典型的气候类型及成因。(3)河湖状况的描述:需要描述河流、湖泊的分布密度、类型(内流河湖或外流河湖),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如水量大小、含沙量高低,有无结冰期及结冰期的长短等。(4)生物、土壤特点的描述:描述主要植被、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状况,代表性的植物、动物的名称和典型土壤。注意——在描述一个区域的特征时我们一般从上述几个方面人手进行描述,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区域的特点以及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取舍,以突出重点,真正把一个区域的“特点”表现出来。

2.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民族、种族、宗教特征:包括人口的数量、增长快慢及分布密度的高低,所属种族、民族、信奉的宗教。(2)农业生产特点:包括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水平,农业商品率的高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状况,农业生产结构等。 (3)工业生产特点:包括工业生产水平,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主要工业区的分布等。(4)交通状况:分析以什么交通方式为主,主要交通线路(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及其分布。(5)商业贸易:主要描述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主要贸易对象,商贸的变化情况如外贸结构、贸易对象的变化等。(6)其他人文地理特点:如生活习惯、房舍建筑特点等。

四、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中国地理空间定位(推荐使用中国地形图进行定位)

1、点.

我们选择了10个点来进行区域定位。

南方地区选择成都、武汉、杭州;

北方地区选择北京、西安;

东北地区选择哈尔滨;

西北地区选择乌鲁木齐;

青藏地区选择拉萨。

滇南河谷地区选择西双版纳

珠江三角洲选择广州。

南方地区拉萨、成都、武汉、杭州四点位于30°N附近,拉萨位于90°E,成都、武汉相差10°,成都位于104°E、武汉位于114°E,杭州位于120°E,从地形区上来看,拉萨定位青藏高原和藏南谷地,成都定位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以及西部的横断山区,武汉定位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并位于长江中游“W”形的中间顶部),杭州定位东北部的长江三角洲和西南部的江南丘陵;

北方地区西安位于(35°N、109°E)附近、北京位于40°N附近,北京定位华北平原,燕山、太行山,西安定位黄土高原,渭河平原(谷地);

东北地区点可以选择哈尔滨,也可以选择长春、吉林等,重点是定位松嫩平原、松花江和嫩江。长春(44°N、125°E)附近、哈尔滨(46°N、127°E)附近、吉林(44°N、127°E)附近;

乌鲁木齐定位准噶尔盆地、天山;

滇南河谷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所以选择西双版纳景洪(22°N、101°E)定位澜沧江;

南部沿海地区可以选择广州(23°N、113°E)、也可以选择海口(20°N、110°E)。

上述10个点还要注意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拉萨、成都、武汉、杭州四点位于30°N南北,乌鲁木齐拉萨都位于90°E东西。广州武汉都位于114°E东西。乌鲁木齐、长春吉林都位于44°N以南。

2.线

主要的定位线有经纬线、河流线、交通线、区域界线、山脉,及其这些线之间的关系。这里的重点是河流和山脉。塔里木河、40°N、天山定位西北;阴山、黄河、40°N定位河套及内蒙古高原;100°E、祁连山、40°N定位河西走廊、湟水谷地和柴达木盆地。

3.面

区域定位中,二级地形区(二级地形区是我们在教学中为了区别中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等建立的小一级的地形单元通称)的定位是学生的难点,也是目前高考的一个重要方向,要求学生能根据区域图或文字材料所给出的信息进行地域定位,建议学生借助经纬网、河流、山脉、重要交通线、典型地理事物等联系区域面状符号进行综合要素区域定位。如大巴山秦岭定位汉中盆地、南阳盆地和渭河平原。

中国地形中重要的二级地形区有22个: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科尔沁沙地、汾河谷地、渭河平原、汉中盆地、南阳盆地、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滇南河谷、藏南谷地、湟水谷地、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南疆、伊犁河谷。如图(图中的阴影部分只表示这些二级地形单元的相对位置,具体的范围要根据山地和河流来进行定位)面状符号中还有湖泊、省市自治区的轮廓形状同样可用于区域定位。

中国的山脉是定位的重点,难点;区域定位不准,99%是山脉的位置不准:

(秦岭:32~34oN;南岭:24~25oN;天山、阴山: 41~42oN)。

4.空间定位

5.界线定位

四川卷对区域地理的界限的考察较多,通过区域定位后,往往考察界限两侧的自然、经济、人文地理的差异;熟悉界限,经常对比是重要的复习策略。

A.人口分布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影响因素:自然、社会经济

B.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D.气候界线:(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E.河流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F.三大自然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G.自然地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年平均气温13 o -14o等值线)。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钱。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H.农业活动界线:(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

界线:秦岭一淮河。

I.行政区界线:(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天山。(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J.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①黄土高原的南界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6.农业区开发

A.南方低山丘陵区:问题——红壤“瘦、酸、粘”;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石质裸露,形成“红色荒漠”。成因——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对策——发展立体农业;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炉灶革新,推广生活用煤。

B.东北地区:问题——黑土流失、沼泽地开垦后引起生态变化以及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等问题。成因——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林木超采,采育脱节,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对策——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治理坡面、沟壑,植树造林,培肥土壤;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综合利用木材,建设自然保护区。

C.黄淮海平原:问题——旱涝、盐碱、风沙危害严重;冲击低平原与滨海平原中低产田多。成因——气候具有干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等特点;片面扩大灌溉面积,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以及不合理开垦土地。对策——低湿地治理:鱼塘—台田模式;盐碱地治理:调节、控制土壤的水盐运动。

7.灾害区治理

A.黄土高原: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恢复相当困难,自然灾害频发。成因——生态脆弱,人地矛盾尖锐;植被的破坏,不合理耕作、开矿;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保塬、护坡、固沟;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利用水土。

B.西北地区:问题——土地荒漠化,沙尘天气多,妨碍经济发展,影响人们生活。成因——气候干旱,多大风;地表多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樵采、放牧、农垦过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当。措施——消除贫困;早期预警;生物固沙、沙障固沙;合理用水;保护植被;调整农业结构。

C.长江流域:问题——洪涝严重、水能开发少、航运优势发挥程度低。成因——流域广、支流多,区内降水丰富,干流汛期长;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中下游河道湖泊淤积严重;围湖造田等。措施——建设三峡工程、整治河道,尤其是荆江河段,建设中上游防护林;退田还湖、退耕还林。

8.资源调配

A.西电东送:原因——西部水能、煤炭等能源资源丰富,东部经济发达但电力不足。线路——晋陕火电与黄河水电输往环渤海地区;三峡等长江支流水电输往华东地区;西江水电输往华南地区。作用——加速东部地区的发展;改善东部的能源结构和大气环境;促进中西部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B.南水北调:原因——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紧缺,限制了经济发展,影响了生态环境。线路——西线:西南诸河上游至黄河上游;中线:丹江口水库至华北;东线:沿京杭大运河北上至华北。作用——促进北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条件。

C.晋煤外运:原因——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当地消费有限;东南地区能源短缺;线路——大秦线、神黄线、太焦—焦兖日线。作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资源重组。

D.西气东输:原因——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短缺和能源结构不合理难以解决;西部拥有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陕甘宁盆地四大气区,天然气丰富。线路——轮南输往上海。作用——改善东部的能源结构和大气环境;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