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附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附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附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附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30分)

1. 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5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

摘10个,小猴第三天摘了()个,第五天摘了()个。

2. 王大爷收获了648个椰子,每6个装一盒,可以装()盒,

如果每9盒装一车,可以装()车。。

3. 果园里有14行苹果树,每行3棵,有梨树28棵,果园里的苹

果树和梨树一共有()棵。

4. 16个小朋友排成一排做操,从前往后数明明排在第6个,从

后往前数,小冬排在第4个,明明和小冬之间有()人

5. 故事书有30本,童话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2倍,漫画书比童

话书多9本,童话书有()本,漫画书有()本。

6. 水果店有橙子和火龙果共76箱,卖掉28箱橙子后,剩下的橙

子的箱数和火龙果的箱数同样多,水果店原来有橙子()箱,火龙果()箱。

7

照上图摆放的规律,如果一共摆了50根小棒,需要摆()个圆片,如果一共摆了50个圆片,需要摆()根小棒。8.公园的一侧有18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之间放置一盏灯笼,一

共需放置()盏灯笼。

9.一根绳剪了6次,剪成()段,如果要剪成12段,需要剪()

次。

二、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

分)

1. 丁丁家、学校、铛铛家都在东西走向的南京路上,丁丁家距学

校698米,铛铛家距学校300米,他们两家相距()。

A.398米B.998米 C.398米或998米

2. 小朋友们手拉手围成一圈,有15个男同学,每两个男同学之间有一个女同学,一共有()个女同学

A.14 B.15 C.16

3. 三个小朋友比赛跑步,小强比小明多用了1秒,小明比小丽少

用了2秒,这三个小朋友中,()跑得最快。

A.小强B.小明C.小丽

4. 小林翻一本书,左右两页的页码和可能是()

A.36 B.45 C.68

5. 气象专家每3小时测量一次气温,第12次测量气温时,距开

始测量已经过了()小时。

A.30 B.36 C.33

三、看图列式计算。(每题4分,共16分)

1.

2.

3.

4.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3,4题每题10分,其余每题8分,

共44分)

1. 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解答。

张老师买了36把尺子,每把3元,买笔记本的钱比这些尺子多24元。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先填表,再解答

天天练了一个星期书法,第一天写了6个字,以后每天写的字的个数都是前一天的2倍,他第3天写了多少个字?第5天呢?

现在这些商品都按半价出售。

(1)买5盒彩笔要多少钱?

(2) 刘老师买了3个书包和2个文具盒,一共付了多少元?

4. 图图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26页,第二天看的比第一天看的多12页,第三天看的比第一天看的3倍少18页。

(1) 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2) 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5. 书柜共有三层,第一层放了12本书,第二层放的书的本数是第一层的2倍,第三层拿走7本就和第二层的同样多,第三层放了多少本书?

答案

一、1. 7090 2. 10812 3. 70

4.65. 6069 6. 5224 7.49518. 179. 711

二、1.C2.B3.B4.B5.C

三、1. 1+3=4

24×4=96(千克)

2. 25+51=76(个)

25+76=101(个)

3. 26+9=35(朵)

35+11=46(朵)

35+46+26=107(朵)

4.12×2+8=32(只)

四、1.(答案不唯一)

(1) 买尺子用了多少元?

3×36=108(元)

答:买尺子用了108元。

(2) 买笔记本用了多少元?

3×36=108(元)

108+24=132(元)

答:买笔记本用了132元。

2.12个24个48个96个

答:他第3天写了24个字,第5天写了96个字。3.(1) 74÷2=37(元)

37×5=185(元)

答:买5盒彩笔要185元钱。

(2)108÷2=54(元)

54×3=162(元)

32÷2=16(元)

16×2=32(元)

162+32=194(元)

答:一共付了194元。

4.(1)26+12=38(页)

26+38=64(页)

答: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64页。

(2)26×3-18=60(页)

答:第三天看了60页。

5.12×2=24(本)

24+7=31(本)

答:第三层放了31本书。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班级姓名学号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两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2)三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3)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4)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不一定有0。 (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所以积的末尾一定有0。【至少有这么多个零】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倍数;倍数关系一定要看清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7)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后面两个数的乘积。 如:150×3×2=150×6 (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 (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3)称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常用的秤有电子秤、盘秤、台秤、体重秤、天平…… (4)1千克有多重—— 5个大苹果大约重1千克;10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 18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 (5)1克大约有多重—— 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5粒黄豆大约重1克; (6)几种常见物品的质量—— 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 1本数学书大约重250克;1只苹果大约重200克; 1只鸡蛋大约重60克;1枚1角硬币大约重3克; 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 (7)1千克=1000克。 (8)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9)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10)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11)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12)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4)求长方形的周长,可以先算长加宽的和,再乘2。也可以先算2条长,2条宽,再把结果相加。 (5)长方形的长宽和等于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和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6)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7)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只要是求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找它的长和宽,然后用公式去算。求正方形的周长,一定要找它的边长,然后用公式去算。】 (7)把一个长方形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 8.【一面靠墙围菜地】篱笆最长=长×2+宽篱笆最短=宽×2+长 9.画图题:画一个周长是多少的长方形,先让周长÷2,得到长加宽的和,然后再将和分一分,确定长和宽。 10.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说明它们长与宽的和相等,但长和宽不一定分别相等。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一、填空题:1米-2分米=() 100毫米=()分米1吨-200千克=()千克 38毫米+27毫米=()厘米()毫米 3千米+3千米=()米320千克+680千克=()吨二、硬币厚度一般是1-2(),小红的身高是126(),我家有一棵高5()的大树,阳台有一台9()高的洗衣机,书房里有一张6()高的书桌,书桌上有一盏高35()的台灯和一个厚约()的文具盒。万里长城长约6700(),飞机每小时飞行1000(),东莞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2300()。一只老虎约重360()。一列汽车每小时约行驶100()。 三、解决问题: 1、一支铅笔原来长8厘米,用去6毫米后,现在这支铅笔有多长? 2、妈妈买了一块4厘米长的火腿肉,每5毫米切一处,可以切多少片? 3、一支粉笔长6厘米,5支粉笔长多少厘米?合多少分米? 4、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5厘米 500厘米 550米 1千米 6米 5、某城市要修一条长54千米的高速公路,如果每天修6千米,几天可以修完? 6、一辆载重1吨的货车,装有2头牛,每头牛重600千克,货车超重了吗?超了多少? 7、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5米,第二根是第一根的4倍,第二根长多少米?两根一共长多少米?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计算: 95+97 312+398 56+485 366+439 427-258 78+809 546+234 587-579 900-368 507-88 二、填上适当的数 6 0() 5() 5()6 7()4() - 4() 8 - 1 6() + 2 5 () +() 8 () 6 2()6 2 7()5 1 0 1 6 三、填空题: 1检验370+230=600是否正确,可以用算式:()来计算,看得数是否等于()。 2、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3、最大的三位与最大的两位数的和是(),差是()。 四、解决问题: 1、一本书900页,小明第一个星期看了308页,第二个星期看了281页,小明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2、二三年级开家长会,准备了800张椅子。二年级来了276名家长,三年级来了356名家长。请问学校准备的椅子够吗? 3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上午去参观的有580人,下午去参观的学生比上午少187人,这一天学校一共有多少学生参观了博物馆?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三套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2分) 1.96是( )的4倍,25的5倍是( )。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只鸭重2( )。 小刚的体重 是35( ), 身高为136( )。 一袋洗衣粉重500( ), 一块橡皮重8( )。 3.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9份,吃掉4 9,还剩( ),读作( )。 4.3千克5克=( )克 200克+800克=( )克=( )千克 5.先画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再将它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 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 )。 6.540÷ ,要使商是三位数, 里最大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 里 最小填( )。 7.陀螺的运动方式是( );电梯的运动方式是( );骑自行车时车轮的运 动方式是( )。(填“平移”或“旋转”) 8.△÷=20……5, 最小是( ),这时△应该是( )。 9. ……照这样排列,第50个是( ),第65个是(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右图中的甲、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 比,( )。 A .甲比乙长 B .乙比甲长 C .一样长 2.下面的积大约是2400的算式是( )。 A .4×597 B .392×8 C .6×486 3.右图中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

A.14 B.17 C.18 4.下面的字母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5.下列运动不属于旋转的是( )。 A .转动地球仪 B .直升电梯上下运动 C .转汽车方向盘 三、计算题。(1题8分,2题12分,共20分) 1.直接写得数。 600×7= 56÷7= 62×4= 55÷5= 210×4= 0×90= 800÷5= 300÷3= 770÷7= 0÷6= 630÷7= 424÷4= 34-24 = 57+17 = 56-16 = 29+79 = 2.用竖式计算,除法要验算。 67×6= 604×7= 450×8= 96÷7= 900÷7= 702÷4= 四、列式计算。(每题3分,共6分) 1. 2. 五、先按照分数涂上阴影,再比较大小。(6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教学例2 (8)出示例2情景图。 (9)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9×6≈ (10)鼓励学生根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 (11)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48×4≈200(元) 50 (12)完成“试一试”。 (13)总结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2.综合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遇到错题,找找错误的原因,并督促改正。 2.想想做做第4题。 3.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第5题。 (2)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每道题自己的想法。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苏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情况分析 1.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共十一单元,有除法,认数,千克和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统计和可能性,认识分数,整理与复习。重难点: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2.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一部分的学生自觉性较差,主要要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二、教学总要求: 1.(1)认识万,知道十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

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6)在现实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的换算。 2.(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或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重点: 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德基书院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或整百的乘法口算:(挡0法)先把乘数末尾的0挡住进行口算,再将挡住的0加到乘积 末尾,挡住几个0就再加几个0。 2、竖式计算: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 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讲解时,要演示给学生看。并且要确保所有学生注意力都在黑板上。 讲解后,立即训练。】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 5、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任何数和1相乘还得这个数本身。【强调任何数除以零等于零是错的。强化领不能做除数】 6、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7、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至少有这么多个零】 8、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最多只能多一位】 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10、对折绳子和对折纸:每次对折绳子变为原来段数的两倍。 1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错)【举例说明:1X3=3,1+3=4】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2、2包盐重1千克。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书包约重2千克。【要学生记住几个常见题型。鸡蛋50g 鸭蛋60g 学生体重25到45kg之间一分钱硬币1g左右】 3、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5、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6、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装油,倒油问题。一瓶油连瓶重7千克,倒出一半油后重4kg。求油重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典型题。画图讲解】 7、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反复强调单位要统一】 8、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9、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铁哪个重?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 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教授新知。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课题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算练习

三年级计算练习1 三( )班姓名成绩 1.口算。(20分) 23×3=0+35= 54÷6= 35×2= 8×8+6= 13×5= 7×200= 12×4= 4×16= 4×8+7= 3×70= 60×6= 700×0= 120-70= 5×7+6= 3×24= 56+24= 80×7=8×12= 9×5+8= 2.用竖式计算。(80分) 12×5= 178×3= 278+534= 309×5= 6×78= 4×264= 384×4= 480×5= 26×9= 700-432= 8×530= 6×835= 416×3= 2×604= 8×742= 219×5=

三年级计算练习2 三( )班姓名成绩 1.口算。(20分) 80÷2= 96÷3= 560÷7= 36÷3= 88÷8== 420÷7= 300÷6= 0÷9= 85÷5= 72÷4= 3×25= 280÷4= 720÷8= 800×0= 500×8= 0+76= 700×9=84-56= 240-8= 90÷6= 2.用竖式计算。(80分) 693÷3= 98÷6= 246÷4= 719÷7= 750÷3= 6×809= 1013-547= 709÷7= 875÷6= 2940÷6= 609÷3= 80÷6= 9×867= 487+529= 540÷8= 863÷8= 验算 验算

三年级计算练习3 三( )班姓名成绩 1.口算。(20分) 800÷4= 280÷4= 600÷3= 68÷2= 78÷6== 65÷5= 300×6= 0×95= 98÷7= 52÷4= 6×12= 68÷4= 600÷3= 800-0= 8×900= 0÷6= 13×7=84-26= 240-8= 56÷9= 2.用竖式计算。(80分) 89÷4= 118÷7= 865÷5= 908÷6= 450÷9= 9×806= 709÷7= 893+4197= 785÷6= 2700÷6= 589÷4= 268÷7= 986×7= 1487-499= 960÷8= 482÷3= 验算 验算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汇总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不看乘数末尾的0,借助表内乘法计算 2.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解决。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5.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 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 积。 6.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一位): 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 向十位进几;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就 向百位进几。

②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 记在横线上。 7.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 几; 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 几; ③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千向千位进 几; ④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8.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 (包括0),当个位乘的的积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进位,那么十位上就用0占位。 9. 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0. 解决问题 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对折绳子和对折纸: 对折次数1次2次3次4次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上册 全册配套练习

第1课时口算和估算 一、想一想,算一算。 2×4= 3×5= 5×6= 20×4= 30×5= 50×6= 200×4= 300×5= 500×6= 二、口算。 10×3= 8×20= 6×200= 50×9= 7×80= 400×3= 三、在 中填上“>”“ <”或“=”。 59 ××× × 答案:一、8 80 800 15 150 1500 30 300 3000 二、30 160 1200 450 560 1200 四、< > > < 第2课时倍的认识。 五、○○○ △△△△△△△△△△△△△△△△△△ ☆☆☆☆☆☆ 18里面有()个3,△的个数是○的()倍。 18里面有()个6,△的个数是☆的()倍。 六、一支钢笔16元,一本练习本4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练习本的几倍? 七、王阿姨家来了客人。王阿姨从水果店购买了24个苹果,4个西瓜,8个橘子。 (1)苹果的个数是橘子的几倍?

(2)橘子的个数是西瓜的几倍? (3)你还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一、6 6 3 3 二、16÷4=4 三、(1)24÷8=3 (2)8÷4=2 (3)略 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八、9的3倍是多少?列式为()。 9是3的几倍?列式为()。 九、 一辆大客车限乘多少人? 十、体育课上跑步的有6人,拍球的人数是跑步的3倍,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5倍。 答案:一、9×3 9÷3 二、6×9=54(人)答:一辆大客车限乘54人。 三、拍球:6×3=18(人)跳绳:6×5=30(人) 第4课时练习一 十一、40×4= 8×200= 70×2= 500×4= 30×9= 800×6=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 教学容:除法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个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能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会用除法与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除法运算意义以及相关运算性质的感知,提高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类推、归纳的能力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在进行口算、笔算,以及应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主动发现错误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不断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笔算和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使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能正确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得数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十多。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用竖式计算除法、除法的验算和十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等

第二单元:认数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通过数数、操作和计算、解决问题等活动,认识万以的数,知道计数单位“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知道万以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的数:能够根据万以的数的组成和含义,正确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以及整千数加整百数与相应的减法:能合理灵活地比较万以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特点,加深对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方法以及数的大小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估计意识,提高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万”,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法,0的读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挂图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折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交流和表达;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合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逐步形成估计的能力,发展估计的意识。 3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学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并认知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体会1千克、1克有多重。对物品重量的估计。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各单元教学容如下: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周长是多少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间隔排列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多彩的“分数条” 第八单元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能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准确率达到90%以上。 2.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教学重点:能准确进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积的末尾零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 算一组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复习乘法口诀表。 7×5 3×2 4×6 9×9 2×8 5×5 4×7 7×8 二、自学例一(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一中的数学信息及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出示:教材例一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 .

2.尝试用什么方法计算 3.对照书本例一的解答,你用哪种方法? 4.你认为哪种方法更方便合理?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算式的多种情况并请学生迅速板演到黑板上,备用。导学要点: 最简便的方法 2×3=6 2×30=60 3.小组交流 交流容: 1.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是怎么算的? 2.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怎样口算? 点拨: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只要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2.乘数中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全班交流 分析书本上出现的几种方法,给予适当的点评。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第一页试一试第2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二)口算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点拨: 都用乘法乘上它们之间的进率 提示:1时=60分 1分=60秒 (三)比较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四)创编练习 果园里种了300棵,300棵梨树,300棵苹果树,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个用乘法解答的问题,并解答。 四.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1页 . .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精华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或整百的乘法口算:(挡0法)先把乘数末尾的0挡住进行口算,再将挡住 的0加到乘积末尾,挡住几个0就再加几个0。 2、竖式计算: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哪一 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讲解时,要演示给学生看。并且要确保所有学生注意力都在黑板上。讲解后,立即训练。】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 5、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任何数和1相乘还得这个数本身。【强调任何数除以零等于零是错的。强化领不能做除数】 6、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演示法教学】 7、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至少有这么多个零】 8、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最多只能多一位】 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用实际问题进行强化训练。不少于三个。可以带入学生的名字进入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 10、对折绳子和对折纸: 1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错)【举例说明:1X3=3,1+3=4】 12、两学生和学校的举例问题。要考虑在学校同侧和异侧。 13、绳子对折问题。每次对折绳子变为原来段数的两倍。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2、2包盐重1千克。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书包约重2千克。【考察学生的生活的感知。如果学生能力薄弱,要喝家长沟通,让家长帮助学生去感知生活。但是要学生记住几个常见题型。鸡蛋50g 鸭蛋60g 学生体重25到45kg之间一分钱硬币1g左右】 3、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电子秤、体重秤、大型台秤、小型电子秤、天平、盘秤、杆秤、小型台秤。 4、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5、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6、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7、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装油,倒油问题。一瓶油连瓶重7千克,倒出一半油后重4kg。求油重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典型题。画图讲解】8、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反复强调单位要统一】 9、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10、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铁哪个重?【这个是典型题,要经常提到。最好是以幽默的方式提出来并且强调,这样容易让学生记得住。】 11、经常强化解决问题的训练。反复训练单位的换算和统一。【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12、重量单位之间进率是1000,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这个说法是错的。强调相邻】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不看乘数末尾的0,借助表内乘法计算 2.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解决。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6.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一位): 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就向百位进几。 ②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7.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

③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千向千位进几; ④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8.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当个位乘的的积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进位,那么十位上就用0占位。 9. 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0. 解决问题 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对折绳子和对折纸: 规律:每对折一次平均分的份数是前一次的两倍。 判断: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千克和克的认识: ①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2014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48是8的几倍 __÷__=___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的4倍 __×__=___ 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12345×0=__ 0×0=__ 5、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406×4=_____ 6、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 30×20=_____ 250×4=_____ 7、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___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___位数。 23×4=___ 53×4=_____ 123×4=___ 153×4=____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1、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____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___”表示。千克又叫作____。 2、2包盐重1____。4本数学书约重1____。书包约重2____。

3、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电子秤、体重秤、大型台秤、小型电子秤、天平、盘秤、杆秤、小型台秤。 4、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___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___”表示。 5、1枚2分硬币大约重1___。 6、1千克=____克 1000克=____千克 一个冬瓜重约6( );一个鸡蛋约重60( ); 一个铅球重4( );小明身高约155( );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_____;有四个角,都是___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_____,四个角都是___角。 3、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___,短边的长叫作___;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_____。 4、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5、剪(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纸片,长6厘米,宽4厘米,剪一个最大面积的正方形大小?正方形的边长等于___厘米,所以面积是__×__=___() 6、一周边线的长就是长方形的_____。 7、长方形的周长=(长+宽)×__长方形的周长=长+宽+__+__ 长方形的周长=长×__+宽×__正方形的周长=边长×__ 8、正方形的边长=周长÷__ 长方形的长=周长÷2-___长方形的宽=周长÷2-___ 靠着墙围成篱笆:篱笆最长=___×2+___ 篱笆最短=___×2+___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竞赛题

三年级(上)数学口算竞赛题 三( 1 )班姓名时间:5分钟做对()题 200+800= 76-28= 56+39= 4×300= 23×3= 32÷5= 320×2= 76÷8= 34×3= 3900+300= 10000-6000= 56-20= 24+46= 0×65= 100-40= 5400-300= 0+55= 200×9= 6×110= 40-21= 660÷3= 5×600= 34×2= 8×100= 23+46= 98-29= 54-0= 23×0= 6600-6000= 1×23= 89÷1= 55÷2= 78÷3= 330×3= 6×400= 54-3= 43+27= 88+12= 800+4000= 3×21= 5×60= 250÷5= 7×900= 4000-3000= 55-47= 9+27= 16+24= 420×2= 2×42= 1×280= 600×0= 0+230= 3000+7000= 76÷7= 43÷2= 4×81= 77÷7= 500+20= 600+500= 71-13= 56-18= 320×3= 5×80= 44-38= 6×30= 150÷5= 700×7= 64÷4= 21÷2= 4×12= 400-300= 3300-3000= 36-48= 32+27= 120×4= 33×3= 37÷4= 79÷4= 1×340= 0×32= 330÷3= 800×4= 110×7= 34×2= 81÷9= 64÷2= 120×3= 500+3000= 28+19= 60×5= 4×700= 32+18= 45-29= 1500÷3= 7700+300= 200×5= 8×400= 230×3= 63÷3= 75-16=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学情分析: 1、学生习惯和兴趣:我班学生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千克与克、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分数的初步认识。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口算整十、整百乘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2.千克和克先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然后安排了一个练习,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角的基本特点,认识长方形的长、宽和正方形的边长、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4.除法主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学各自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及计算。 6.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简单的分数,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除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的)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和探索算法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时间:十二课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教学内容:P1——2 教学目标: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里、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答:20里面有()个十,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70里面有()个十,8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解决实际问题。 两个人一共买了18枝铅笔,平均每个人买几枝? 口答算式,问:你胜利怎样想的?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⑴出示场景图左半部分,提问: 观察图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你会列式吗? ⑵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并说出摆与分的过程。 ⑶相互交流,知道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 ⑷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再让学生说一说每组两题在计算上的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