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和言语活动的认知思维理据_兼论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_张炼强

语言和言语活动的认知思维理据_兼论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_张炼强

语言和言语活动的认知思维理据_兼论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_张炼强
语言和言语活动的认知思维理据_兼论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_张炼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2007年第2期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总第175期

)

语言文字研究

语言和言语活动的认知思维理据

———兼论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

张炼强

摘 要: 本文认为,语言和言语活动是人的认知思维的载体,所以可以通过语言的

窗口来观察其内含的认知思维。由于人的认知思维是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产物,因而必须揭示语言和言语活动映照客观世界带有主观性,从而阐明语言和言语活动内含的种种认知思维方式及其特点,找出语言和言语活动的认知思维理据。认知思维反映在语言和言语活动的各个单位和各个层面之中,贯穿言语的产出和接受的整个交际过程。人类的各种不同语言的认知思维是大致趋同的。鉴于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共处于语言中而又有分有合,本文就此侧重论述语言和言语活动的认知思维的非逻辑性,以及在文艺语言中所显示出的认知思维的强势。关键词: 认知思维;逻辑思维;投射;映照;语言;言语;内部语言;外部语言中图分类号:B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7)02-0099-16

1.1 形式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符号与客观

事物之间的关系无理据可言,是任意结合的结果。因此,王力(王了一)说:“语法只有习惯,没有天经

地义。”[1](p .1)又说:“尽可能地依照描写语法学

(descriptive grammar )的法则,对于中国语法只说明它有没有某种形式的存在,而不讨论应该或不应

该有那种形式。”[2](p .348)认知语言学则认为,语

言符号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有理据可言的,不是任意的,语言结构与认知结构有一定的对应性,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之间是有理据可言的。事实上,这两种不同的观点都得到一定的语言事实的支持,语言和言语活动及其发展,是语言的任意性和有理据性协同起作用的结果。

语言和言语活动的认知思维理据,体现在语言形式上,语言形式映照认知思维的真实性。寻

找认知思维理据,一方面要依靠普通心理学、认知

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要通过语言和言语活动的窗口进行实际观察。这样才能观察到语言形式内含的认知思维,即认知心理的活动过程和由之而形成的认知框架,从而揭示其内含的认知思维的规律。本文对语言形式内含的认知思维进行分析,或侧重于语言形式的结构,或侧重于语言形式的意义内容,或侧重于语言形式在一定的认知语境中产生的意义内容,侧重点的选择,根据语言形式本身特点和论证重点而定。

1.2 语言内含的认知思维对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又起到促进作用,因为语言是人的认知能力发展到相当高度并适应交际需要的产物。不难设想,如果人类的联想能力尚未发展到能使“胡越”

之物合而为“肝胆”的高度,也没有用隐喻思维进行交际的需要,隐喻语言是不可能产生的。认知思维既是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又是语言存在的价值的体现。

换一个角度看,语言又促进了认知思维的发展。因为语言参与了种种认知思维活动。如果没有语言的参与,许多需要语言参与的认知心理的活动过程和由之而形成的认知框架,就不能进行、难以构建。比如,一个新事物,如果没有词语命名,就难记易忘,如果给以名称,情况就相反了。如“”的图象,因为有“哑铃”这个词命名,就易记难忘,而“”的图象,因为没有词来命名,就难记易忘。[3](p.57)语言的命名作用,古人也是看到了的。木华《海赋》说:“所未名者若无。”[4](p.217)可见语言不但是认知思维的负载者,而且是认知思维的贮存者,而负载和贮存终究是为了交际,所以语言又是认知思维的传递者。

当然,如果在认知思维上出现了差错,也会反映在语言上。以对概念的认知为例。认知心理学认为:“一个概念的诸语义特征分成两类。一类为定义性特征(Defining Feature),即定义一个概念所必须的特征。另一类为特异性特征(Characteristic Feature),它们对定义一个概念并不必要,但也有一定的描述功能。”[5](p.189)也就是说,一个事物只要具有它必须具备的定义性特征,其概念就能确立,不论它是否具备特异性的特征。比如“马”这个事物的概念,其定义性特征是:“哺乳动物,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重要力畜之一。”①其特异性特征是毛色或白或黑,形体有大有小之类。要判定是不是马,就不必计及马的毛色的黑白和形体的大小,黑马、白马、大马、小马,只要具备马的定义性特征就都是马。为此,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可乎?曰可”的白马非马的命题是不能成立的[6](p.249)。公孙龙的认知上的差错,就在于把马同各种毛色和形体的马对立起来,把白马排除在马的概念之外了。

不过,由于人对概念的特异性特征的强烈感知和特别注意,某些转喻(metonymy)(修辞学的借代)就是以此形成的。如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②“绿叶”“红花”“黄犬”“苍鹰”的概念,被“绿”“红”“黄”“苍”这些由颜色体现的概念的特异性特征所借代了。

1.3 人的认知来源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人的认知的源头。没有独立于客观世界之外的认知。而在人类出现之前,或者被人类发现之前,客观世界却可以早就存在,所以可以有独立于人类认知之外的客观世界。这个未被人类认知的客观世界,不可能获得由人类对它的认知而产生的认知上的意义。

“《草木子》卷二下:`梦之大端二:想也,因也。想以目见,因以类感';谚云:`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缺于所见也”[7](p.490)。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日之所见,来源于客观世界,缺乏所见,人不能有所感知,连做梦也难以想到,而有所见,则连做梦也会想到。盲人没有见过天,所以不能形成“天高云淡”的视觉意象,聋人没有听过钟声,所以不能形成“声如洪钟”的听觉意象。人的耳目无所闻见,是因为耳失其聪,目失其明,失去了凭听觉和视觉进行感知的能力。可见人认知客观世界,首先要有客观世界的存在,也要依靠人的感官和感知的能力。这体现了存在与思维的基本关系。人的主要感官是眼、耳、鼻、舌、身。与之相应,人的主要感觉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躯体觉。当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作用于这些感官时,人便产生了对这种种事物的种种认知,并用语言把这种认知确定下来,贮存起来。比如说,一条形体细长的鱼作为视觉刺激出现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带鱼”,一阵震耳欲聋的雷声作为我们听觉刺激出现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雷鸣”,一种发出香的气味的花作为嗅觉刺激出现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香花”,一小撮食盐作为味觉刺激出现在舌头上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咸盐”,当一团团松软的棉花作为触觉刺激出现在手上的时候,我们就用“软绵绵”来指称这种手感。公孙龙说:“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得其坚也,无白也。”[6](p.247)这正确地说明了不同感官的不同的感知功能。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并不能单靠感觉和知觉,尽管“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不能有

知觉,没有知觉就不能形成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的复杂的心理过程”[8](p.218),还要对感知到的客观事物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加以类比、抽象、概括,作出判断、推理,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不仅仅停留在感觉和知觉上。比如空间是有形的,可以由视觉直接感知到,便于用语言映照,而时间是无形的,不能用视觉直接感知到,不便于用语言映照。但是人可以通过空间隐喻时间的桥梁把握它,映照它。人将感知空间的过程和结果巩固在语言里,就使空间词转义而成时间词。比如“长”和“短”,原先都是分别表述空间距离大和小的空间词,后来也可以用来表述时间的长和短了,如“冬天日短夜长”。应该指出,空间知觉是人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知觉,时间知觉是人对事物运动过程的先后顺序和延续长短的知觉,二者并不相同,也并不相通,这里所以相通,由空间词转义为时间词,是因为在感知的基础之上,隐喻思维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这是人对空间和时间这两种不同的现象进行类比、进行跨认知域的相似联想的认知思维活动的结果。

人的认知源头在客观世界,而进行认知的是人的自身。所以语言和言语活动关及客观世界和人两方。作为投射的一方,客观世界是主动者,作为接受投射的一方,人是被动者。但人接受客观世界的投射时,却又不是完全被动的,有一定的主动性。所以说,语言和言语活动是客观世界和人双方互动的产物。客观事物千万种,它们之间又存在种种复杂的关系,即使一种事物自身,也含有多种多样的属性。这都增加了人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困难。而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又可以由于人的观察的角度、目的和认知语境等等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即使对同一个客观事物,也可以所见不同。这也就造成了与之相应的语言和言语活动的认知内蕴有所不同。比如“入山但见藤缠树,出山又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生树死死都缠”(民谣),不论是“藤缠树”还是“树缠藤”,照相机只能照出一张完全相同的照片,但从人的观察角度说,“藤缠树”以“藤”为图形,以“树”为背景,“树缠藤”则以“树”为图形,以“藤”为背景,二者在图形———背景(fioure-ground distinction)上不同,也就是人观察事物时由于观察的注意焦点不同,突显了事物的不同的侧面,形成的意象也就不同。如果改为“入山但见藤缠树,出山又见藤缠树”,“藤”与“树”相互生死相缠的含义也就顿然消失了。这是人的眼睛比照相机高明之处,也说明人感知客观世界是与客观世界互动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其实山还是那个山,岭还是那个岭。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其实人还是那个人,并非貌比西施。因为“当激情的爱发生之时,被爱的人的可爱之处被剧烈地夸大,以至在有爱和没爱的两个人眼中的同一个对象会是如此的不同,判若两人。正因为如此,普鲁斯特才会一再地表达这样一个看法:所有陷入情网的人,爱的不是真实的对象,而是自己心目中虚构的对象,是自己感觉本身,也许研究最终表明,`爱'这种感觉不过是一种错觉而已。”①

人的认知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观察的结果,观察到的并非完全符合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而语言将这种主观观察的结果承载下来,所以语言映照的是人的认知对客观世界的重新组合的结果。

总之,客观世界与认知与语言的关系,从投射角度说,是客观世界投射到人的认知上构成认知结构,而语言参与其中,使认知结构得以构成并得以承载和巩固;从映照角度说,是认知结构映照客观世界,语言结构映照认知结构。

可用如下图式示意:

客观世界

投射

映照

认知结构

投射

映照

语言结构这个图式,表明人类具有大致相同的认知体系,它适合各个时代的不同民族和不同语言。因为从整体说,人类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具有相同的思维工具———大脑和各种感知器官,生理机制是相同的;具有相同的认知能力;同样能够使用语言。人们常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钱钟书说的“思辩之当然(laws of thought)出于事物之必然(la w of things),物格知至,斯所以百虑一致,殊途同归耳”

[9](p.50),“心之同然,本乎理之当然,而理之当然,本乎物之必然,亦即合乎物之本然也”[9](p.

50),正与此图式示意相合,可以作为佐证。

1.4.1人类有大致相同的认知体系,各种不同的语言都是映照认知结构的。这从不同的语言尤其是汉语同其他语言的对比中可以观察到。

以隐喻(metaphor)而言。

莱可夫和约翰逊(Geor ge Lakoff&Mark Johnson)在他们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强调隐喻语言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各种不同的语言都普遍地映照着隐喻结构。“据统计,语言中的70%的词义是隐喻或源于隐喻”[10](p.51)。如果从言语活动来看,则言语隐喻也是普遍存在的。它作为高度能产的言语现象,随时随地不断出现,其出现的具体数字和频率都难以统计。汉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和英语“Time is money”都把时间比喻为金钱,以相近的语言形式映照相同的隐喻结构。易卜生的童话《黄帝的新衣》和汉译的《高僧传》以相近的语言表述映照相同的隐喻结构。钱钟书引述并评论过《高僧传》这样一个故事:“安舍有法而爱空乎?如昔狂人,令织师织棉,极令细好,织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织师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狂人大喜,以付织师,师亦效焉。皆蒙上赏,而实无物。安徒生童话《黄帝新衣》(The Emperors New Clothes)一篇,举世传诵,机抒酷肖;唯末谓帝脱故着新,招摇过市,一无知小儿呼曰:`一丝不挂',转笔冷隽,释书所不办也。”[11](p.680)

隐喻语言的普遍性,几近随处可见。蓝纯选取了603个表示“上”和435个表示“下”的例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73%左右的“上”和65%的“下”用于隐喻概念。[10](p.50)

如上文(1.3)所说的,空间词转义为时间词的过程中,隐喻是桥梁,词义的演变或者说蜕变是源于隐喻的。游顺钊说,他搜集的“这61个汉语时间词都是由原来的空间义蜕变而来的”[12](p. 346)。从词典对某些词的释义,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蜕变是由比喻变成喻义的,是一种久喻不归的现象,而一旦得到语言社会的认可,就标志着这种“程子”释义为“一段时间”,举“到了农村住了一程子”为例。应该说,“程”的时间义是被语言社会确认了的。

我们又看到语言对隐喻作出的相应的映照是相当精细的。H.Clar k认为:“由于时间是单向度的,它应该用单向度的空间词语来描述。例如,不论汉语还是英语都说时间长,不说时间宽或高,因为宽包含两个因素,高包含三个向度。”[13](p.29)所以汉语用“长”“短”“远”“近”,英语用“long”“short”“far”“near”这些单向度的空间词转义为时间词,汉语和英语都不用表示“高”“低”“宽”“窄”的、包含多个向度的空间词转义为时间词。H. Clark又认为,“需要时间的都是带有动态特征的事件,所以描写时间要用表示在空间移动的词语”

[13](p.30)。为此,以名词而言,具有动态性的名词转为时间词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运动的时间和运动的物体是不可分的,物体的运动不但在一定的空间上发生,同时也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比如名词“马”就含有很强的动态性,因为“马”最善奔跑。因而“马上”“立马”就由空间词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和“横刀立马”蜕变为表示“立刻”义的时间词。京剧行话用“马前”“马后”表示演出时间提前、后延,就是适例。

这种蜕变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游顺钊根据他对61个英语词的分析,认为“在这61个词里除了一小部分的蜕变时距少于一世纪外,其他的时距都超过一个世纪”[12](p.347)。他又认为“多数词表示时间的用法要比表空间的用法晚一个世纪以上”[14](p.65)。至于汉语的这种蜕变的时距,游顺钊此文没有论及。其实,汉语也有与英语相近的语言事实。比如“光阴”原为空间词,大约经历了两个世纪,蜕变为时间词。《辞源》对“光阴”的释义明确地提到这一点,可以作为依据:“`光阴':光,明;阴,暗;指日月的推移。《乐府诗集》三六南朝齐王融《秋胡行》:`光阴非或异,山川屡难越。'《文选》南朝梁江文通(淹)《别赋》:`明月白露,光阴往来。'后指时间。唐李白《李太白诗》二七《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王融(468—499)和江文通(444—505)同李

时间词,其时距也是超过一个世纪的。应该补充说明,在蜕变过程完成之后,词原有的空间义不一定不能同时间义并存共用,即使同时用在一个语言形式之中,也是有的:“夜正长

,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以转喻而言。有以物品产地借代所产的物品的,如汉语以龙井茶产地杭州的“龙井”借代“龙井茶”,德语以香水产地“科隆”借代“香水”;有以作者借代其著作的,如汉语的“读鲁迅”,英语的“read Jack London”;有以容器借代容器中的内容的,如汉语的“壶开了”借代“壶水开了”,英语的“The kettle

is boiling”。

语言的象似性(iconicity)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假设,已为许多不同的语言所验证。就语言的重叠象似机制而论,张敏说:“重叠象似机制并不仅仅体现在汉语里,在其他不少语言里也有所反映,尤其是在汉藏语系和台语系的语言里。根据我们所看到的有限的材料,类似汉语里的形容词、量词和动词的重叠现象,就出现在20多种语言里。其中分布最广的是形容词的重叠式,出现在哈尼语、白语、京语、怒语、畲语、阿昌语、苗语、纳西语、德昂语、壮语、佤语、仡佬语、黎语、瑶语、景颇语等语言里,表达的意义多半是程度加深。”[15](p.183)又说:“重叠极为广泛地分布在世界上大多数语系的诸多语言中。”[16](p.37)通感,作为人类普遍使用的认知思维方式,在中外语言里有强烈反映。最近看到一本书,名为《喂饱你的眼睛》(钦定平著),英译书名为《Feeding Your Eyes》,汉语和英语在“眼睛”与“吃食”的不同的感官的通感上完全相同。我们对“秀色可餐”“大饱眼福”的说法,广州人对“睇都睇到饱啦”(看都看到饱了)的说法,都是耳熟能详的,这样的通感已成为汉语内含的认知思维的一种定势。

以上种种语言事实,虽然是举要,但也足以说明,中外语言之所以趋同,绝非出于偶然的巧合,自有其人类具有大致相同的认知体系的理据在。

1.4.2 我们说人类有大致相同的认知体系,就意味着我们认为人类语言除了有趋同的一面之外,还有趋异的另一面。功能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象似性。以顺序象似来说,他们认为语言念的顺序,同现实的形式是相对应的。因此,由于汉语的象似性很突出,被认为是一种绘画式的语言。象似性中的时间顺序象似性,汉语比其他语言更具普遍性,合于时间顺序象似性的语言形式,比比皆是。比如“旁边一碟馒头,远看也像玷污了清白的大闺女,全是黑斑点,走近了,这些黑点飞升而散于周遭的阴暗之中,原来是苍蝇”(钱钟书《围城》),其词语排列的先后顺序同客观世界的现实形式完全相对应。语序是远看在先,近看在后,错看成“黑斑点”在先,看明白是“苍蝇”在后,与观察过程的先后顺序相对应。汉语的篇章的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先后顺序也大多符合时间顺序象似性。章回小说的每一回的末尾,总有“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一类的话,而下一回一开头也总是接着前回说到的后事来写的。每一回回目的上句和下句的句序,也与小说正文所写的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相对应。如《水浒传》70回回目为“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正文也是先写花和尚的事,后写豹子头的事。除非有特殊的写作需要,一般都不会打破这种常规,用倒序、插序写法的。这与西方小说的意识流写法有所不同。“言之有序”也以此成为我们传统的语言表述的一个准则。可以说,汉语同其他语言不同,以其时间顺序象似性的认知思维的优势或者说特异性显示了人类语言有趋异的一面。

汉语的对称象似性较之其他语言更具典型性,也显示了人类语言有趋异的一面。所谓语言的对称象似性,指对称的语言形式同对称的概念相对应。亦即指语言形式上的平行,映照概念上的平行。而所谓对称的概念,就是同质的和类似的概念。对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如车的两轮,鸟的双翼,兽的双角,人的两臂,左右对峙的山峰,东西相向的厢房,南北分治的政权等等。当人的认知思维临摹这些客观现象时,便构成了对称的语言形式了。汉人最喜欢对对子,语言形式少则以两字作对,如以“地”对“天”,以“旧”对“新”,多则以数十字作对如昆明大观楼长联,还有全篇以对偶形式构成的骈文。外语也偶见对偶语言形式,如“East is East and West is West.”(东是东,西是西。)但一般是语意相对称,而语形不相对

音,具备了外语所不具备的语言在形式上相对称的条件。汉语对偶的应用不但历史久远,范围广大,而且其内容的对称与语言形式的对称之间在认知上的相互关系,也早已得到一定的说明。刘勰正确地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17](p.1449)刘勰所说的“支体必双”,大体上是符合人体结构的。以头部而言,人有双眉、两眼、两耳、双唇(上唇和下唇),鼻子只有一个,但鼻孔却有两个,只有口和脑袋才只有一个。大都各自对称。为此,他进一步指出,人在运用语言时,也就常常自然而然地构成对偶了。《文心雕龙》成书在公元499年前后,刘勰的这一关及对称象似性和对偶语言形式的理论,比当代西方的认知语言学的有关理论,大约早出现了1500年。我们应该给予重视。

语言有趋异的一面,以外语为观察点,作西中对比,也可以观察到。

比如英人出于对真实条件和虚拟条件的区别的认知上的敏感和关注,英语就相应地出现了真实条件句和虚拟条件句这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前者指句子假设的情况如果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其谓语动词用陈述语气的句子,如“If he comes here,I sall tell him.”(如果他来这里,我会告诉他。)后者指句子假设的情况,如果是完全不存在的或者成为事实的可能性很少的句子,其谓语动词用虚拟语气,在条件从句中动词用一般过去式,主句的动词用Would加动词原形。如“If i were you,I would recomider their pr oposal.”(如果我是你,我会重新考虑他的提议。)再如英人出于对附加理由、表面理由与直接理由、真正理由的区别的认知上的敏感和关注,英语就相应地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前者如“It will rain,for the barometer is falling.”(天要下雨了,因为晴雨表下降了。)后者如“If will rain,because there is a drak cloud approaching.”(天要下雨了,因为乌云密布。)以上的英语的语言形式,汉语都无与之准确对应的语言形式。这可以说是英人以这种认知思维的优势或者说特异性显示了人类语言有趋异的一面。当然,不能因此就认为汉人根本就没有这些方面的认知思维,汉人对汉语的假设句何者为可能实现的条件假设,何者为不可能实现的条件假设,是分辨得清楚的。我们听到“如果天塌下来,我也顶得住”的话,是不会把“天塌下来”误解为可能成为事实的。我们有“群燕不成春”的谚语,正好用来说明我们能够区别附加理由、表面理由与直接理由、真正理由:群燕飞来只是春天来到的附加理由、表面理由,地球的运行,四季的变换,才是春天来到的直接理由、真正的理由。不过,我们不能不认可在这些方面英人的认知思维比汉人敏锐、明确。

印欧语的名词大都有明确表示单数和复数的语言形式,而汉语则只有少数名词有数的标记。这也显示了英语和汉语有趋异的一面。作家王蒙说:“我的小说《夜的眼》译成了英、德、俄等印欧语系出版。所有的译者都向我提出一个问题:`眼'是单数还是复数?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在汉语中,`眼'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独立性的字,汉字`眼'给了我比`eye'或`eyes'更高的概括性和灵活性,它可以代表主人公的双眼,它可以象征黑夜的眼睛。”①英、德、俄的译者非问清楚“眼”是单数还是复数不可,而我们是不会提出这种问题的。这很能说明在对事物的数的现实形式的临摹方面,英人、德人、俄人的认知思维比汉人敏锐、明确。但是,我们自然也不可能认为汉人没有名词的数的认知。在有必要强调名词的数的时候,汉人对名词的数的执着的表述,还可以成为一种修辞手段。还以“眼”为例:“至十四日一早,薛姨妈、宝钗等直同薛蟠出了仪门,母女两个四只眼看他去了,方回来”(《红楼梦》48回)②,“王冕应诺,母亲含着两眼眼泪去了”(《儒林外史》1回),“玉钏儿见他这般,忍不住起身说道:`躺下罢!那世里造了来的业,这会子现世现报。教我那一个眼睛看的上!”(《红楼梦》35回)两个人自然是四只眼,人流泪自然是两只眼同时流的,本来是不用计数而意义自明的,这里却郑重其事地计起数来,人本来是两个眼睛看的,这里却偏说只用一个眼睛来看。这些语言事实,都说明汉人对名词的数的认知思维有时也是很敏锐和明确的。

1.5 应该明确指出,各种语言有趋异的一

面,还可以是语言的任意性起作用造成的,与认知思维并无关系。这种语言形式,同映照认知结构而产生的语言形式并非同一个来源。加上各种语言自身源远流长,复杂多变,又与别的语言交互影响,彼此吸收,我们有时难以确定某一种语言形式是内含认知思维的还是反映任意性原则的。本文谨慎地对可以用认知思维来分析的语言形式展开论述,无妨于我们对语言的认知思维的观察并得出结论。

不同语言的交互影响,彼此吸收,在一种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袁家骅就此举过实例,说汉语粤方言构词法有一个特点,即有一批双音词,修饰性的词素放在被修饰的词素的后面,这一特点是壮语、侗语构词法的重要特点。例如粤方言把“客人”叫“人客”,把“干菜”叫“菜干”,把“公鸡”叫“鸡公”,今天粤方言有些不同于一般的语言现象可能是历史上粤方言受壮语、侗语的影响。[18](p.187)如果这种看法符合语言事实,那么,我们以汉语粤方言的这种特殊的构词法为依据,寻求其反映的汉语的认知思维理据,就只能是误入歧途,找不到正确答案的。再如:“日语在语序特征上与汉语相去甚远,但关于地址的写法却与汉语完全一致。这可能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结果。确实,对于日语来说,关于地址的写法与日语语序没有必然联系。”[19](p.86)如果语言事实确实如此,那么,我们以日语的地址写法为依据,寻求其反映的日语的认知思维理据,也只能是误入歧途,找不到正确的答案的。

语言的任意性理论,已流传百年,语言的认知理论,则是近30年才兴起的。两种理论,都有价值,不能偏废,不能忽视或夸大其中任何一种理论的使用价值。因为语言就是在任意性原则和认知思维的制约下存在和发展的。而后者开拓了一条观察研究语言的新路,是符合语言研究由描写阶段进入解释阶段的发展规律的,当然应该运用。

2.1.1 

王、汪安圣认为:“言语或语言在人们的生活中有极重要的作用。人的言语活动包含复杂的心理过程,另一方面,它也参与诸如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许多不同的心理活动。”[5](p.334)应该说,这种参与,不仅出现在言语活动中,也出是指认知思维。语言和言语活动同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是相互参与、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的。诸如感觉、知觉、表象、记忆、联想、想象、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心理过程以及由之而形成的各种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如隐喻模式、转喻模式,各种意象图式(image schema)如整体———部分图式、容器———内容图式、里———外图式、中心———边缘图式、起点———路径———终点图式以及各种类型的象似性(Ciconicity)如时间顺序象似性、对称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都有语言和言语活动参与。此外,体现在意志、情感、个性等等方面的心理过程,也有语言和言语活动参与。语言和言语活动参与了心理活动的各个过程。这是从语言和言语活动同心理活动的关系的角度说的。如果从心理活动同语言和言语活动的关系的角度说,则是心理活动从各个方面投射到语言和言语活动的各种单位、各个层面之中。亦即投射到词、语、句、篇之中。其中修辞语言如修辞学称之为辞格的比喻、借代、夸张、双关、比拟、仿拟、拈连、对偶、排比、示现以及显现不同语体和不同风格的特色的语言和言语活动,受到投射的过程更容易观察到,更引人注目和重视。而这种投射,既存在于言语的产出过程之中,也存在于言语的接受过程之,贯穿语言交际的全过程。

2.1.2 就认知思维对语言形式的覆盖面的大小而言,有的覆盖面小,如想象,只涉及示现比喻等少数修辞语言。有的覆盖面大,如记忆就涉及许多语言和言语现象。对此,认知心理学指出:“人通过知觉从外界获得信息,再在记忆中贮存下来。由此,人得以积累认知并在后来加以运用。”

[5](p.103)又认为:“不仅是知觉,任何其他一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从认知到情绪情感以至个性都离不开记忆的参与。记忆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成一个整体,使心理发展、知识积累和个性形成得以实现。”[5](p.103)就记忆的对象来说,有词语记忆和情景记忆之分,就记忆的时间长短来说,有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瞬时记忆之分。除瞬时记忆因人类的感官自身难以觉察到而无相应的语言形式作出映照之外,其他的记忆心理活动,都反映在语言形式之中。比如:“引

句的使用,离不开对前一句的记忆;“藏词”,如“风马牛”,是在对原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记忆的基础之上才能构成的;“仿词”,如“婆理”,是在对原词“公理”的记忆的基础之上才能构成的;“比喻”,内含由此及彼的相似联想心理活动过程,离开了对此和彼的记忆,就无从进行相似联想,记不住本体,就无从对喻体作出任何的选择。相似联想同记忆密不可分。普通心理学说得很清楚:“一件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和它在性质上接近或相似的事物的回忆,称为相似联想。”[20](p.251)因此,离开了记忆,比喻就无法构成。比喻“弯弓如满月”,是在对“弯弓”和“满月”的记忆的基础之上进行由此及彼的相似联想并作跨认知域投射构成的。“示现”,尽管是可从凭借想象把现实界未曾出现的甚至离奇的事物和情景写得如在目前,但也离不开写作者原先的有关的现实中存在的事物和情景的记忆。比如“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示现,就是在写作者苏轼的鸟可以乘风而飞,人在高处觉寒的记忆的基础之上加以想象构成的。比喻内含的由此及彼的相似联想的心理活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推理过程,所以比喻中的记忆就不但和相似联想心理活动相关,也和推理心理活动相关。

至于“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和“勿忘国耻”的语言形式,离不开记忆心理活动,已由语句中的“记得”和“勿忘”这两个词点明了。

表象,不论是记忆表象,还是想象表象,都离不开记忆心理活动。短时记忆(以秒计)将感知的对象作为表象短暂地保存下来,然后转入长时记忆(以小时、日、月、年计)。记忆表象就是这种已经贮存在大脑中的感知对象的再现。如“记得绿罗裙”的语句,就反映了过去已经贮存下来的感知的对象的再现。想象表象是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比如在鸟的翅膀和虎的躯体的表象的基础之上形成了“飞虎”的表象。可见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形成各种表象的基础。如果过目即忘,没有形成表象的基础,“绿罗裙”“飞虎”的表象就不能在大脑中形成,也就不可能以语言形式出现。记忆表象、想象表象大都是视觉表象,是人的为语言有助于记忆(参看1.2)。

至于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尚未见到映照它的语言形式,是因为瞬时记忆极其短暂(以毫秒计),人虽然有瞬时记忆的生理机制,但是人凭借自身的直接感觉,却无法感觉到它的存在,也就无从把它反映在语言形式中。认知心理学对瞬时记忆的说明,对我们理解这个问题有帮助:“当外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感觉象后,虽然刺激的作用停止,但感觉象仍可维持极短的片刻。这种感觉滞留在视觉中最为突出。例如,人看电影、电视,将相继出现的静止画面看成运动的,人在看东西时不受眨眼和眼动的干扰而保持知觉的连续等。”[5](p.113)也就是说,这种瞬时记忆短暂到只存在于像影视播放时两张胶片的一先一后相继出现的极短暂的时间空隙之间,人当然无法感到它的存在,因而也就没有映照它的语言形式出现了。“一眨眼”和“白驹过隙”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总比以毫秒计的瞬时记忆长得多,所以人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把它们映照在“一眨眼就不见了”“光阴如白驹过隙”的语言形式之中。

2.1.3 语言和言语活动对认知思维的映照,出现在小到语素大到篇章的各种语言形式之中。

由于汉语的语素大多是一字一义一音的,容易成为被刺激的对象,而语序是按线性排列的,因而决定了“句子的分析大体应能遵照说出来的字词顺序来进行”[5](p.347),分析语句也就首先从先行出现的字词语素为对象,通过认知推理,对其含义作出理解。必要时还可以依据字词之间的意义关系进行推想,推出下一个可能在意义上与之搭配的字词来。比如当发话者说“革、革、革……”的时候,受话者在激活“革”的含义之后,可从推想出下面将说出与“革”意义相搭配的“命”“职”“新”等等字词来;当发话者说“火、火、火、火……”的时候,受话者在激活“火”的含义之后,可以推想出下面将说出与“火”意义相搭配的“柴”“箭”“药”“把”“车”“锅”““警”等等字词来。电影《秘密图纸》有一段情节,就是实例:某甲在火车站接人,问服务员火车什么时候到站,因为口吃,说成“火、火、火、火……”,而服务员此时看到他手上拿着香烟要点烟的样子,于是误以为他想借火点烟,便拿出

句问话译成俄语,则即使俄语“пбезд”(火车)也在句首出现,也与汉语相应,译成“n、n、n、n ……”,也不会引出这种误会的,只能使人知道说话人是个口吃的人而已。因为在俄语中,“n”并不是具有“火”的含义的一个语素。

汉语有所谓讽喻者,全篇就是一个隐喻模式,外国的寓言也是这样。

2.1.4 认知思维向语言形式投射,并不是一对一的。同一种认知思维,可以投射到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语言层面中。比如隐喻模式可以投射到词的语言形式和层面中(如“瓜分”“瓦解”),也可以投射到语句的语言形式和层面中(如“光阴似箭”),也可以投射到篇章的语言形式和层面中(如一篇寓言)。一句话可以被多种认知思维投射,如“他跑得像飞一样快”,就同时有感知、记忆、隐喻模式、夸张心理等等投射。此外,还有非合用几个句子,不能承载某一种认知思维投射的。比如对称象似性对句子的投射,就只能投射到由两个句子组成的对偶句或由多个句子组成的排比句中。而整体———部分意象图式有时却又可以一个套一个地投射到多个句子组合的语言形式中。如“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以这三个句子的认知思维的关系而论,从整体看,头一句作为整体,第二句、第三句作为它的部分,构成一个整体———部分意象图式。从局部看,第二句又作为整体,第三句作为它的部分,又构成一个整体———部分意象图式。一个大的整体———部分意象图式包孕着一个小的整体———部分意象图式,有如我国的象牙球,俄罗斯的套娃,一层套一层,给人以语言结构的层次美。我们写地址,写作“中国北京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也是一个如此层层相套的整体———部分意象图式。再者,还有同一种语言形式被两种不同的认知思维投射的,如“逻辑”既可以指逻辑学,也可以指逻辑思维,分别为两个不同的认知概念。

同一种语言形式被不同的认知思维投射,增加了观察语言内含的认知思维的难度。比如下面的三个句子其语言形式同为定语后现,但它们被投射的认知思维却各不相同:“她到年底就生了一姑娘姓梅的。”(曹禺《雷雨》)这投射的是有意给周朴园造成悬念的心理活动。“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鲁迅《祝福》)这投射的是临摹时间顺序的心理活动。

外语内含的认知思维同语言形式也同样不是一对一的。

如果作中外语言对比,则更可以看到语言内含的认知思维与语言形式不是一对一的了。这是因为人类不同的语言映照认知思维时,可以采取不同的语言策略。不过,不管是不是一对一的,都不改变人类语言具有大致相同的认知体系的语言事实,说到底,“语言的共性不在语言形式上,而在于人的认知心理”[10](p.13)。

2.1.5 认知思维与语言形式的关系,也反映在言语的产出过程亦即言语活动的过程中。这是一个把想移为辞的过程,也就是把大脑中的内部语言转换为口头的和书面的外部语言的过程。这个转换,是语言的交际功能的最终实现,是人类交际的迫切需要。

内部语言是粗糙的、模糊的、不连贯的,是认知思维的坯子。相对来说,外部语言是精密的、明确的、连贯的,是认知思维的成品。产出前的内部语言,认知思维活动在大脑中进行,难以直接观察到。但借助内省法可以感知到它的存在。我们在动笔写作前打腹稿的思维过程中感知到它。我们也可以从这样的内省经验感知到它:说话时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不得不停顿一下,或用“这个”“这个”“那个”“那个”来拖延说出下面的话的时间,同时竭力找出合适的词语,然后再接着往下说。

内部语言的认知思维活动,从一些以人的内心活动为描述对象的外部语言中也可以观察到。比如从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描写唐小姐的内心活动的一段话就可以观察到:“`可是,战败者常常得到旁人更大的同情———'唐小姐觉得这话会引起误会,红着脸———`我意思说,表姐也许是赞助弱小民族的。”破折号显示了唐小姐因怕引起误会,不得不把话打断,想了一想之后,再改口说出下面的话来。其内部语言的认知思维活动过程是受话者可以感到到的。

捷得多。

产出前的内部语言同产出后的外部语言是紧密相关联的。王充说:“诚实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内外表里,自相副称。”[21](p.41)如果“诚实”的“想”同“文墨”的“辞”不能“自相副称”,就会导致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转换的失败。不能了然于心,是不能了然于口与手的。所以鲁迅说:“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22](p.91)在一次语言的产出过程完结之后,如果对产出的语言成品再进行修改,就是再一次进行语言的产出的过程。所谓文章不厌百回改,就是不厌一百次进行语言产出的过程。

发话者产出语言,受话者接受语言,构成一个完整的言语交际过程。而从受话者一方说,所谓接受,就是理解发话者产出的语言的含义。这当然也是一个认知思维活动的过程。不过,这个认知思维活动的过程,同发话者产出语言的认知思维过程有所不同。前者是由“想”移为“辞”,后者是由“辞”移为“想”,后者是对前者的认知思维活动的过程的一种逆向还原。

3.1 既然认知思维和语言形式存在前者投射后者,后者映照前者的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语言作窗口观察语言形式中内含的认知思维。从认知角度观察语言,同从语言角度观察认知,是似相反而实相成的。

在一个阶段上说,并非任何一种学术研究都可以找到一种达到研究目的最佳方法和手段。借助科学技术(包括用仪器)来观察语言的认知思维,在准确性上可能优于以语言为窗口进行观察。但是,以语言为窗口进行观察,也并不是权宜之计。即使将来可以大量地用科学技术进行观察,以语言为窗口的观察方法,还是不会废置不用的。认知与语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本身永远是一个观察认知思维的重要的窗口。而且科技手段与语言窗口也可以同时使用,相互验证,增加观察的科学性。

3.2.1 作为观察窗口的语言,不论是内部语言还是外部语言,规范语言还是不规范的语言,成人语言还是儿童语言,都是观察的对象。

语言产出前是内部语言,产出后是外部语言。言更能反映出人的认知思维的真实性,因而在这一点上更有观察价值。书面语言,尤其是文艺作品中作家笔下的人物的“口语”,或多或少都带有作家主观运笔的痕迹,难免失掉一些纯正口语的心理真实性。比如说话时词序说颠倒了,是常有的事。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颠倒了词序的话:“春节都过了快。”致误的原因是,我原以为春节已经过了,但话没说完就发现春节尚未过去,只是快要过去,于是马上改口在句末追加个“快”字。这真实地反映出我由“想”移为“辞”的过程中的认知思维活动。文艺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当然也有颠倒了词序的话,但难免同真正的口语有一些距离,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人物语言内含的认知思维。

3.2.2 作为观察的对象,规范语言是主要的,不能说不规范的语言同它具有同等价值,但可以说各有用场。从规范语言,可以观察到人的普遍存在的认知思维活动,从不规范的语言,可以观察到人的不经常出现的认知思维活动。比如说,前者说“差一点摔倒”,后者说“差一点没摔倒”,后者加了个“没”字,把本想说的“没摔倒”的意思说反了。不过,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说话者那种非常不期望出现“摔倒”的意外的真实心理活动。

3.2.3 作为观察对象,成人语言和儿童语言也各有用场和价值。从成人语言,可以观察到成人的成熟的认知思维对语言的投射,从儿童语言,可以观察到儿童的未臻完善的认知思维对语言的投射。比如说,对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的认知思维能力,儿童就比成人差一点。正如李白所说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儿童把月亮当作“白玉盘”了。这样的模式识别的差错,成人是不会发生的。我曾经看到一个三岁的小孩子把大饭店的卫生间里除臭味的冰块误作冰糖了。他问父亲:“为什么把冰糖放在这里呢?”这话真实地反映了儿童的尚未成熟的模式识别的认知思维能力。

3.3.1 对语言的观察,有各种不同的观察方法。它们虽然各有用场和价值,但在同为观察语言的手段的前提下,彼此系连,交互为用。

内省法(参看2.1.5和3.2.1)长于对内部语言的认知思维活动的观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动的观察。以其适用范围广,具有可见可闻的直观性显示其优势。自道法(参看2.1.2)是一种凭借发话者在行文中有意或无意地点出其所用的语句内含着什么认知思维活动来进行观察的方法。这种观察法,似未见人论及,亦无名称,暂且以自道法名之。例如,“莲花峰的岩石大略成莲花瓣的形状,一瓣瓣堆迭得相当整齐,就整个峰看,我们想象到一朵初开的莲花”(叶圣陶《黄山三天》)。我们借助发话者的“就整个峰看,我们想象到一朵初开的莲花”的话,可以观察到“莲花峰”是个比喻,内含着一个隐喻模式。又如“他说:老人是老打坡的,夜里能够百步以外打香火,那是名副其实的百发百中。老人姓魏,得了`百中'这个绰号,真名字反而很少人叫了”(吴伯萧《猎户》)。我们借助发话者对“百中”这个绰号的来源的说明,可以观察到“百中”是个借代,内含着一个转喻模式。再如,“王夫人道:都不是。我只说记得个`金刚'两个字。宝玉扎手笑道:从来没有听见有什么`金刚丸'。若有了`金刚丸',自然有`菩萨散'了!”(《红楼梦》28回)我们借助发话者“若有了……自然有……”的话,可以观察到宝玉的话内含着一个认知推理过程。因为发话者在这里是从假设的事实中引出结论,符合一个认知推理的过程。这种观察法,操作便捷,结论可靠,但适用范围不大。出声思考法,同内省法一样,对观察内部语言占有优势。人的内部语言活动,总是在大脑中默默地进行的,但是,如果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喃喃自语,就为我们对其内部语言的认知思维活动进行观察提供了可能。喃喃自语的现象,现实生活中有,文艺作品中也有。比如鲁迅的小说《祝福》里的祥林嫂,就有时“独语似的”说着“唉唉,我真傻”这样的话[23](p.19)。这使我们观察到祥林嫂在饱受生活折磨、精神近于失常的内在思维活动。此外,语言历时观察法、中外语言对比观察法,也都是重要的观察方法。自然观察法和中外语言对比法和其他几种观察法,本文已在实际运用,可以参看、验证。

3.3.2 实验法对语言的观察与上文说到的以语言为窗口的几种方法有所不同,它常与科学实验和科学技术相结合,也与调查法、问卷法相辅甚至可以用实验得到的数据来验证。有说服力的例证并不罕见。王若虚说:“史传称人读书敏速,云五行俱下去,盖甚言之耳,实无此理也。而唐史谓欧阳询每读辄数行同尽,尤不可也。”[24](p.145)作为史传,用语理应平实,不能作言过其实的夸张,王若虚的“实无此理也”的批评意见是对的。不过,他只靠常识来判断,未能明确地说出持论的理由,而实验法却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实验表明,人对获得的信息在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中可短暂地保持约15—30s,其信息量为7±2组块。而所谓组块,“在英语中一个字母,一个词甚至一个词组都可以是一个组块,在中文中,偏旁部首、字、词也都可以成为一个组块”[25](p.167)。照此说法,读书“五行俱下去”“数行同尽”,是绝不可能的,因为五行、数行的组块数目大大超过了短时记忆的容量。以五行计算,假定每行20个字,如果以一个字为一个组块计算,则五行是100个组块,如果以两个字为一个组块计算,则五行是50个组块,都大大超过短时记忆的容量7±2的5倍甚至10倍。至于对“一目十行”的修辞夸张,自然不必如此锱铢必较,因为出于情感的畅发的心理活动而言过其实,本来就是修辞夸张的本质属性和主要特点,离开了这样的言过其实,修辞夸张也就不复存在了。再如,如果不借助科学技术来观察,我们也无法用自身的感官感知到瞬时记忆的存在,因而在认知上找不出何以无与之相应的语言形式映照它的原因(参看2.1.2)。

计算机模拟法,应该说,也是一种实验法,而且是一种当代先进的实验法。用之于观察语言的认知思维,是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的。用计算机模拟法来观察人的认知思维,即通过计算机对人的认知思维的模拟,用程序和流程图来说明人的认知思维。当我们设定的某一语言形式内含的认知思维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验证时,就可以以此为据,肯定这一语言形式确实内含这种认知思维,达到我们以计算机模拟为手段进行语言的认知思维的观察的目的。不过,这种模拟,实际操作还有不少困难。首先是由于人的思维机制极为复杂,人类知之甚少。其次,要进行模拟,必须先行实现语言研究的形式化,使语言形式能够用数学形式

度还远远跟不上计算机模拟的需要。语言研究需要形式化,是我国语言学界相当一致的认识,修辞学界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明确提出了修辞学研究要形式化的口号,其目的一方面在于摆脱传统修辞学的经验主义研究方法的桎梏,克服研究方法的随意性、不确定性、不可操作、难以验证的缺点,从而增强修辞学研究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在于为计算机服务于修辞研究创造条件。由于修辞语言在认知语境、语言形式、语义内容以及内含的认知思维活动等等方面更为复杂多变,语言形式化的难度也就更大,难以向计算机模拟提供可以模拟的程式。尽管近年计算机日趋完善,每秒可以运算多达35.86亿万次,①但对语言的计算机模拟还处于初始阶段。目前,计算机可以模拟人的智能来设计出各种功能不同的机器人和仪器,它们可以下棋、踢球、搬运、识别人像,但还不能用于语言的认知思维的观察,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处理,多见于数据的统计和检索、言语统计、语料库、语音识别与合成和文字自动识别等方面而已。

计算机模拟法难以用于语言的认知思维的观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机器的人的计算机同作为社会实体的人有着不可类比的质的差别。既然不可类比,也就缺少进行模拟的坚实基础。即使进行模拟,甚至模拟得相当近似,仍然难免在质上失真。如果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机器人能言,不离机器,即使机器人能够使用语言,也还是人工设计的机器人的语言,不是由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而产生的人的自身的语言。计算机模拟法的难以克服的缺点,就在于“以机械论的观点去研究人,把社会的人简化为机器的人。因此,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心理过程的研究,仍然不能完整解释和真实反映人的实际心理活动规律”[26](p.9)。现象学家休伯特指出:“没有任何脱离肉体的机器能够赛过人类的意识,因为它缺乏每一个人所特有的那种与世界紧密结合的共同发展的特征,人工智能仍然是不能达到目的的。”[26](p.9)再者,人的内部语言的粗糙、模糊、不连贯的本质特点,与计算机对精密、明确、连贯的高度要求大相径庭,也增加了计算机模拟的难度。人的语言所蕴含的由人与社会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形成的人文性诸如情感、情绪、意志、兴趣、个性等等,计算机也是难以模拟的。《红楼梦》中的凤姐,又名“凤辣子”,她的语言往往是辣辣的,但是,何以会辣?为什么辣?什么时候辣?辣到什么程度?都是计算机难以“计”出来的,难以模拟的。当然,我们应当逐步实现计算机的语言模拟,从而揭示语言的认知思维规律,即使是部分的、近似的模拟,也是难能可贵的。

4.1.1 语言和言语活动,不但映照认知思维,同时也映照逻辑思维。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同为人脑的产物,又都以语言和言语为其载体,同处于语言和言语的思维载体之中。因此,要全面深入地观察语言和言语活动的认知思维,就不能不对语言的逻辑思维进行观察②。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交织在一起,有相合、协作的一面,也有分歧、矛盾的另一面。观察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在语言形式中的分合,也就成为观察语言和言语活动的认知思维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一个重要的窗口。认知思维既指认知思维规律本身,也指认知思维活动。逻辑思维,既指逻辑思维规律本身,也指逻辑思维活动。要探究认知与逻辑的分合,首先要认识清楚认知与逻辑的联系与区别。认知与逻辑在同为有关思维的科学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是认知主要研究“人类是怎样感知和理解外部世界的?大脑是如何将感性知识抽象为理性知识,即如何形成概念、进行推理的?人的认知模式和概念体系是如何构成的?人类是否有共同的认知体系?“[10](p.3)逻辑则主要研究人类是如何在遵守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矛盾律、同一律、排中律的前提下,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因此,它们在学科性质、研究的对象、范围、方法、目的、任务上都有一定的差别。因而即使对同一个对象进行研究,二者研究的角度和所得的结果也可以不同。比如研究概念,认知侧重研究概念(范畴)是如何在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中以原型为基础形成的,逻辑则侧重研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种类、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的概括和限制等。即便二者都以概念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的对象,二者也有所不同。认知侧重研究人是如何凭借认知经验构建相对固定的关联认知结构,如“容

器———内容”“上———下”“中心———边缘”“起点———路径———终点”等意象图式。因为“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10](p.68)。逻辑则侧重研究不同概念的外延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两个概念或为全同,或为全异、或为交叉、或为属种等种种关系。二者研究的对象当然也有不同的。认知研究情绪、情感、意愿、意志、个性,逻辑则不予研究。以情感而言,它是人在接触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如喜、怒、哀、乐、爱、恶、恨,认知加以研究,逻辑不予研究。若问“情人眼里出西施”“仇恨入心要发芽”的语言形式内含着什么认知思维,答案只能从认知学找,不能从逻辑学找。人的个性及其心理特征,如阿Q的弱胜心理,是认知要研究的,逻辑不研究。逻辑研究逻辑思维,不研究形象思维,而主要借助表象实现的形象思维,却是认知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知是要研究的。比如一个概念的表象值的高低是形象思维要回答的认知问题,与逻辑对概念的研究无关。

4.1.2 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既然有分有合,则观察时必须分合分明。否则对语言和言语活动内含的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和理解。袁枚说:“戴喻让有句云:`夜气压山低一尺',周蓉衣有句云:`山影压船春梦重',皆妙在可解不可解之间。”[27](p.393)谢榛也说过与此近似的话:“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28](p.1)这些诗句映照了由一种压抑情绪促成的错觉、幻觉的情景意象。我以为,袁枚和谢榛所谓“不可解”,都是站在逻辑思维的立场上说的。谢榛所谓“不必解”也是这样。如果泥于逻辑之迹作解释,则这些诗句都不具有逻辑真值,都是虚假判断。“夜气”并无重量,怎么能“压”山使山“低一尺”?“山影”也无重量,怎么能“压”船使“春梦重”?更何况“春梦”本身也是人脑的一种思维活动,也无重量可言,更不会因受“压”而增加重量。所以从逻辑上说,这些诗都是不可解的。因此,既然逻辑上说不可解,也就“不必解”了。袁枚所谓“妙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是说逻辑思维上不可解,而在认知思维上却是可解的。袁枚的话,看似模棱两可、玄虚难明,实则是可以从认知思维乱而非错、幻而不虚的,在诗句中起了主要作用。

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在语言和言语活动中各司其职,各行其是。原因在于人使用语言进行思维时,既受认知思维的制约,又受逻辑思维的制约。如果说,不论是认知思维还是逻辑思维都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世界的规律的反映,那么,认知思维的反映同逻辑思维的反映相比,其特点是带有主观色彩。就认知思维而言,客观世界是人脑的主观映象,人脑不是传真机或照相机,不是以不失真于客观世界的原貌为映照目标的,而是以源于客观世界的真实而又忠于主观心理的真实为映照目标的。这种映照,借用王国维的话来说,是“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29](p.1)。所以,在语言世界里,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在这一点上是分而不合的。

5.1.1 语言和言语活动同时存在于认知思维层面和逻辑思维层面。人对一个语言形式总是同时使用认知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比如对“空中客车”(空客)这个词,人凭着认知思维,可以获得一个由隐喻模式体现的认知概念,凭着逻辑思维,可以获得一个巨型客机的逻辑概念。语言的各种结构单位或者说语言形式,是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共用的。词语是认知思维的范畴(概念)的载体,也是逻辑思维的概念的载体,如“空中客车”。句是认知判断的载体,也是逻辑判断的载体。句群和篇章是认知推理的载体,也是逻辑推理的载体。语言的线性序列,同为认知思维的象似性与逻辑思维的连贯性的载体。不过,就具体的某一个语言形式来说,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比如“x是x”的语言形式,有的承载一个逻辑判断而不承载隐喻模式,如“书籍是文化的载体”,有的则同时承载一个逻辑判断和一个隐喻模式,如“书籍是精神食粮”。语言形式为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所共用,体现了语言最大的经济原则。不难设想,如果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各用一套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语言形式为载体,人类进行思维和语言交际,将会增加极大的、不堪承受的重负。自然,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共处于语言和言语活动之中也为我们以语言为窗口观察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提供了方便,也为我们带来了区别

共用,并不意味着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在共处的语言形式中只合不分,实际上是有合也有分。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相合,在语言形式中,应该说,不是少见的。比如动词拷贝(verb-copying)现象作为体现象似性的一种语言形式,就与逻辑思维相合:“摇呀、摇呀、摇,摇到外婆桥”(童谣)、“跑呀、跑呀、跑呀、跑”(ran and ran and ran and ran)。这既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动态的合于认知思维的主观临摹,又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动态的合于逻辑思维的客观再现。认知思维的理据与逻辑思维的理据相合。因为语言形式越多,其负载的意义就越多的理据,对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都同样适用。我们从汉字的造字法中,也可以看到语言形式增多导致语言意义增多的现象,如“品”,由一个“口”字增数为三个“口”字,其含义也就相应发生了增量的变化,“众庶也。从三口”(据《说文解字》释义,段玉裁注:“人三为众,故从三口会意”)。“淼”,由一个“水”字增数为三个“水”字,其含义也就增量为“水辽阔貌”(据《辞源》释义)。“磊”,由一个“石”字增数为三个“石”字,其含义也就增量为“形容石头很多”(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释义)。“鑫”,由一个“金”字增数为三个“金”字,其含义也就增量为“多金之义”(据《辞源》释义)。这些语言和造字的事实,都是可以从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找到语言形式增多导致其含义增多的同一个理据的。黎锦熙引《后汉书》班超的《请还朝疏》的一段话:“臣闻: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邱;代马依风。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间,况于远处绝域,小臣能无依风、首邱之思哉?”并从篇章修辞角度作了分析:“`太公'是正例,`狐'`马'两喻是陪衬的修辞法,因为如此才可使词采丰缛,虽短篇亦不失之简质。妙在末句用`依风、首邱'作`思'的形容附加语,使上面这两喻得了一个照应,这也是修辞上的严密处;否则上两喻似乎是硬凑进去的,成为赘疣了。”[30](pp.351~353)这也是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相合的适例。这一段话,既内含着通过新信息和旧信息的整合来理解语言的含义的认知思维活动,又内含着依照同一律进行由此及彼的有序连贯的思索的逻辑思维活动,二者是协同起作用的。不少见。可用内含着完形即格式塔(gestalt)的认知思维的语言形式来说明。完形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感知上的组块性、整体性,感知可以把接近的不同的刺激组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亦即所谓完形。比如人可以在感知上把刺激的对象“山峰”和“人”组成“山高人为峰”的完形。完形理论又认为,所谓整体,不是其组成的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知的多种刺激在意象中的一种组合;在某一个整体中存在的部分,一旦脱离了这个整体,就不再是这个整体中的一个部分了。借用张炎的话来说,就是“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31](p.290)。完形理论,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整体多于部分之和。谢榛说:“盖嘉运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此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矣。”

[28](p.3)谢榛的话,虽然未能提升到理论来说明,但总算是同整体多于部分之和的完形理论相符合。认知语言学正是根据完形理论来理解整体句义和篇章组织结构的。以一首诗而论,其整体诗意,固然来自各个诗句,但并不是各个诗句的简单相加,诗有言外之意,更是普遍现象。谢榛又说:“杜子美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鸡。'此一句一章,摘一句亦成诗也。”

[28](p.3)谢榛此话,可就与完形理论不相合了。单就一句诗而言,杜甫这首诗一句一景,确实是摘一句也可以成诗,甚至可以成一幅画的,是诗中有画的一句诗。不过,一首诗、一幅画的诗情画意,却又不是诗中的各个诗句、画中的各个画面简单相加的得数,而是在完形认知思维活动中增了值的。即使仅仅是调换一下诗句的语序,整首诗的诗意也会增值的。比如杜甫《登楼》一诗开头两句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施补华说:“起得沉厚突兀,若倒装一转:`万方多难此登临,花近高楼伤客心',便是平调。此秘诀也。”

[32](p.659)诗意由“平调”向“沉厚突兀”的转换,其“秘诀”在完形理论上,而不在句意的简单相加上。正如七巧板能拼出各种不同的形(图样)不是七个板块的简单相加的结果一样。而就逻辑思维而言,只能是1+1=2,不可能是1+1<2或者说2 >1+1。在这些语言形式中,认知思维与逻辑思

5.1.4 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在同一个语言形式中同时存在,而各自所起作用有大和小(或者说主要和次要)的不同(参看4.1.2和5.1.3)即如修辞夸张格,其认知思维所起的作用就大于逻辑思维。鲁迅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33](p.234)这“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就是逻辑思维起了作用。鲁迅说:“譬如说罢,称赞贵相是`两耳垂肩',这时我们便至少将他打一个对折,觉得比通常也许大一点,可是决不相信他的耳朵像猪猡一样。说愁是`白发三千丈',这时我们便至少将他打一个二万扣,以为也许有七八尺,但决不相信它会盘在顶上像一个大草囤。这种尺寸,虽然有些模糊,不过总不至于相差太远。”[34](p.56)这里说的“也许大一点”,“总不至于相差太远”,就是“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也是逻辑思维起了作用。但是,在“燕山雪花大如席”“两耳垂肩”“白发三千丈”的语言形式中,逻辑思维所起的作用是小的、次要的,而认知思维所起的作用是大的、主要的,因为这些语言形式都是内含着强烈的情感畅发的心理活动因而有意言过其实的修辞夸张,其主旨不在表现这“一点诚实”。谢榛说:“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景虚而有味。”[28](p.12)如果他认为诗句的主旨在表现这“一点诚实”,就不会从认知思维上作出“景虚而有味”的肯定和赞赏了。如果有人一定要执意以数字来计算这“一点诚实”,那就有违于语句的本意,像3.3.2指出的那样,夸张辞就不复存在了,也像陈望道批评沈括和黄朝英执意计算夸张的幅度的数字那样,我们“不能不埋怨他们的两盘算盘声,把我们夸张辞的真声音掩盖了”[35] (p.129)。比喻是以隐喻思维为基础构成的,隐喻思维把两个不同的概念通过相似联想作跨认知域的投射等同起来。这从逻辑上说,是置换了概念,是不符合逻辑的。人们认可这是符合认知思维的一种修辞语言,就意味着认为其内含的逻辑思维不起主要作用。当然,由于相似联想也有一定的逻辑理据,所以比喻这种语言形式,也“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比如“羊肠小道”这个比喻,就有体现在相似联想上的“一点诚实在里面”。马廷生学的学说去说明,即羊肠比其他动物的肠子特别细长的缘故。马肠的长度相当于它体长的12倍,牛肠的长度相当于它体长的20倍,而羊的肠子比马、牛的肠子更细长,它的总长度达到了40倍,而且尤为曲折。所以用`羊肠'来比喻山路狭窄崎岖是很形象而且贴切的。”[36](p.208)当然,人们对于这个语言形式的注意焦点仍然是在它的比喻的意义上,而不在羊的肠子的长度上,不在符合逻辑的这“一点诚实”上。

5.1.5 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同处于一个语言形式中,根据其所起作用的大小、主次,可分出强势和弱势。强势是一个语言形式的思维活动的基本状态。只有把握好强势,才能正确理解一个语言形式所表达的主要意义,尤其是它的深层意义。

对一个语言形式的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强势和弱势的判定,当然要对语言形式内含的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进行观察和分析,而观察和分析又要结合认知语境进行。我们判定“白发三千丈”以情感畅发有意言过其实的认知思维为强势,根据就在于此。李白的诗全文为:“白发三千丈,离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全诗为我们提供了这首诗的借白发言愁的认知语境,促使我们判定“白发三千丈”其强势在认知思维上。

曹禺的《雷雨》中有周冲同四凤的这样一段对话:

周冲 四凤,你不要为这一点小事来忧愁。世界大的很,你应当读书,你就知道世界

上有过许多人跟我们一样地忍着痛苦,慢慢

地苦干,以后又得到快乐。

四凤 唉,女人究竟是女人!(忽然)你听,(蛙鸣)蛤蟆怎么不睡觉,半夜三更的还叫

呢?

四凤说着说着,把话强行扯到蛤蟆叫上去了,同周冲的话完全脱节了。这用语用学来说,是违反了对话的合作原则,从逻辑思维来说,是违反了同一律,中途转换了论题,不符合逻辑思维。不过,却是符合认知语境的。因为四凤很明白自己身为女仆,是无法像周冲说的那样可以改变命运的,所以根本不必再以此为话题说下去,只好说说夜半蛙

势在认知思维上。

强势在认知思维的语言形式,多见于文艺语言,因为文艺语言重在传情图貌,认知思维,尤其是其中的形象思维异常活跃。这一点,就是逻辑学家也是认可的。金岳霖说,某些不合逻辑的语言现象,“在普通谈话中时常发生,在逻辑上虽说不过去,在日常生活中,谈话反有时因这种错误而发生兴趣”[37](p.67)。又说,这正是“文学方面一部分的兴趣所在”[37](p.65)。强势在逻辑思维的语言形式,多见于学术语言,因为学术语言重在说理,而逻辑思维是说理的强有力的保证。

语言形式的认知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强势和弱势在某种情况下也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读书“五行俱下去”“每读辄数行同尽”(参看3.3.2),作为史传的说理语言,强势应该在逻辑思维上,但如果把它放在文艺语言中,本意在于夸张,则强势就变为在认知思维上了。而其转换的契机,说到底还是在言语活动的主旨是在传情图貌还是在说理的交际需要上。对于语言的认知思维的观察,赵艳芳说:“为了探索经验的秘密,我们必须超越语言的逻辑分析。”[9](p.9)这话是正确的。不过,我们不妨把话说得更周全一些:为了探索经验的秘密,我们又必须结合语言的逻辑分析;为了探索经验的秘密,我们还必须以语言的交际的需要来进行语言的认知分析和逻辑分析。

参考文献:

[1]王了一.汉语语法纲要[M].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7.

[2]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7.

[3]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4]钱钟书.管锥编(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王,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6](战国)公孙龙.公龙龙子·白马论[A].四库全书(848册)

[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7]钱钟书.管锥编(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8]孙汝亭等主编.心理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

[9]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0]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11]钱钟书.管锥编(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12]游顺钊.视觉语言学[J].中国语文,1985,(5).

[13]戴浩一.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下)[J].国外

语言学,1991,(1).

[14]游顺钊.口语中时间概念的视觉表达———对英语和汉语的

考察[J].国外语言学,1982,(2).

[15]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98.

[16]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国

外语言学,1997,(2).

[17](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丽辞[A].四库全书(1478册)[Z].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8]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1960.

[19]刘宁生.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

意义[J].中国语文,1995,(2).

[20]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63.

[21](东汉)王充·论衡·超奇[A].郑奠等编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

编[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2]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十至十一)[A].鲁迅全集(第三

卷)[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3]鲁迅.彷徨·祝福[A].鲁迅全集(第二卷)[Z].北京:人民文

学出版社,1982.

[24](金)王若虚.四部丛刊:滹南遗老集(一)[M].北京:中华书

局,1983.

[25]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26]陈宏.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比较与整合[J].心理学,

2003,(3).

[27](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28](明)谢榛.四部丛刊:四溟诗话(卷一)[M].中华书局,

1983.

[29]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1957.

[30]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

[31](宋)张炎.词源,制曲[A].郑奠等编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

[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2](清)施补华.岘佣诗说[M].郑奠等编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

编[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3]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A].鲁迅全集(第六卷)

[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4]鲁迅.伪自由书·文学上的折扣[A].鲁迅全集(第五卷)[Z].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36]张炼强.修辞[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7]金岳霖.逻辑[M].北京:三联书店,1961.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各种观点各执己见,莫衷一是。其实,二者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重要的区别。 (一) 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思维和语言虽是两种现象,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因为语言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否则,人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就难以进行。因此,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的工具。但是,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人们还可以利用其它符号和表象来思考,用手势、表情来表达思想。幼儿在掌握语言以前,可以用形状、颜色、声音来思维。聋哑人丧失了语言,可以借助于手势、表象等进行非语言的思维。 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人的高级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离的。思维以语言为客观刺激物,特别是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如果语言不被人们所运用,语言就成为纯粹的物质外壳。只有当语言的那些物质形式被思维内容和结果予丰富起来时,语言才能成为一定对象的符号和具有一定意义的标志。 3.从思维的种系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即“已经形成的”人的思维和“已经形成的”人的语言是同步发生的,并且互为存在标志,否则,便不是人的社会性思维,也不是人的真正语言。 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也是密切联系的。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5个月的儿童,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能对事物进行较低级的概括,但这仍然属于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只有在儿童2岁左右掌握语言之后,抽象思维才逐渐发展起来。 (二)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思维和语言虽然有密切关系,但是思维不是语言,语言也不是思维,它们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现象。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本质特征来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一种包含物质内容的心理现象;而语言则是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与概括的内容所构成的符号系统。它是一种包含精神内容的物质现象,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或思想的直接现实。这是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区别。2.从生理机制来看,虽然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都体现着大脑和感官的整合效应,但思维器官主要是大脑,语言则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与眼、耳、喉、口腔等感觉器官或效应器官联合活

英汉思维差异对比

英汉思维差异对比与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概念与形式的对立统一 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英语重视抽象思维,擅长使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事物。语言上英语常常使用大量涵义模糊、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给人一种“虚、暗、曲、隐”的感觉。这对习惯于形象思维的中国人来说,既有理解上的困难,又有表达上的困难。因此,翻译时,要抓住本质的东西,大胆地采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归化方法。 汉语重视形象思维,擅长使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概念。语言上汉语更倾向于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虚的概念。 He wondered whether his outspokenness(N. 坦白,直言相告)might be a liability(N. 债务)to his friend. 他怀疑他的直言对他的朋友来说是否会是一种债务。 他怀疑他那么心直口快,是否会让他的朋友背上思想包袱。 英语的这种独立语结的模糊性和汉语的正好相反 his outspokenness=he was outspoken(语义结构) a liability to his friend=his friend had a liability(in his mind)(语义结构) He sought the distraction of distance. distraction是个名词(名词化,distract派生来的),但在该句中仍保留动词的语义(VT. 分散……的注意力),其语义特征要求这个词必须要有它的动元,其语义结构应该是he distracted sb.,即发出该动作的施事(句法上的主语)和受事(句法上的宾语。)distance 也是个名词(名词化,distant派生来的),其语义结构应该是he was distant from sb. 这样我们就得出这句话含有两个动核结构。即: 1 he could distract others. 别人注意不到他 2 he was distant from others. 他远离别人 按照自然的逻辑将两个事件合并在一起,就是“他远离别人后,别人就注意不到他”。 这句话还有一个主要的核心动词sought(寻求),在句中连接后面在英语中被看做概念化的事件名词(the distraction of distance),构成句法上的“主谓宾“结构,而the distraction of distance又分别表达两个不同的因果关系很强的事件,sought在句中将He和the distraction of distance在语义上连接起来,说明了the distraction of distance是he sought的客体。因此,使用具体词语表达的话,该句应翻译成: 他想远走高飞,免得心烦。(同时要注意语用的功能)。 The main land mass of the United States lies in the central North America, with Canada to the north, Mexico to the south, the Atlantic Ocean to the east and the Pacific Ocean to the

如何快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快速提高逻辑思维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如何快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逻辑思维侦探小说总归来说还是娱乐方面的,算是开阔眼界吧,我觉得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那就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吧,多做图形题,比如几何,还有逻辑训练题,排列组合之类应该是有帮助的,而且又有趣,不枯燥语言能力表达能力20世纪初,心理学家观察到,一个人生活是否成功与他的词汇量在小及其运用词汇的能力有着直接关系。在某一领域最成功的人士的词汇在该领域中排在前10%。换言之,一个的词汇量越大,语言智能越高,他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工社交、个人生活及学习上------就越成功,越自认。提高和增强语言技能,以主大大增进语言智商并非难事,尝试以下的几种方法,相信能使您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享受其中的乐趣。一、孩子的文字游戏------证明你生来就是语言天才日本间乐家铃木在参观一个大型百灵鸟孵化所时发现:每一只刚孵出来的小百灵,都自动模仿领鸣鸟的叫声,后来逐渐加入自己的变化。饲养员一直等到它们都形成自己的风格后,瑞从它们中间选出下一个领呜鸟,如此循环下去。由此,铃木获得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每一个日本孩子都能学会讲日语!虽然铃木的朋友们都为为他的脑子出了问题,但他确实是对的,他发现了一种因为太显而易见而被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任何一个婴儿,不管他出生在哪个国家,都能在两年之内自发地学会那个国家的语言。这就意味着,每一个正常的孩子的大脑,都能学会无数种语言-----只要这些语言存在,换言之,只要给婴儿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他就能学会任何东西!铃木发现的正是大脑的模仿原则。这条原则指出:你的大脑天生是通过模仿它所能接触到的同围最好的东西来学习的。如果你让大脑这样做,它就能加速地学习。而婴儿面对生

怎样锻炼数学的逻辑思维

怎样锻炼数学的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讲清概念,建立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组成判断,进行合乎逻辑推理的思维活动。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由于小学生语言区域狭窄,更缺乏数学语言,而他们的思维活动对语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概念教学,讲清每个概念,每个算理。 如何训练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加强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发展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解题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应该重视自编题及一题多解的训练。自编应用题不仅要考虑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数量关系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还要考虑到思维的灵活性,编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的过程,一题多解的练习,既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会方法,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发展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保证思维具有确定性,无矛盾性。必须严格遵守逻辑的基本规律,教学中要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法,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教会学生有条不紊、有根有据地说出思考的过程,解题的步骤,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2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1.培养思维能力虽说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但是每个年级都有各自不同的任务,不同年龄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及理解程度都是不同的,由此我们需要划分好每个年级的任务,让任务区别得更加明晰,以此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逐层递增的。 2.思维能力体现在很多方面,教师对于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全程贯彻在教学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阶段,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知识回顾和联系,新旧知相结合,对具体问题进行探索和学习。 如何训练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有一定教学资历的老师在对二十以内进位加减法进行复习探究的时候就会着力于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因为学生已经对这个知识点有了初步掌握,所以对知识的把握要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要让学生能够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错误的题目在能够找到正解的同时知道解题弱点。一道题目可以引导学生找到多个突破口,学会类推和比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灵敏度。

英语、汉语在逻辑思维上的差别

思维:指理性认识,即思想;或指理性思考的过程,即思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应。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的工具是语言。人借助于语言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揭露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思维是反应客观现实的能动过程。它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辞海》1979 年版本,第1676 页)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相互作用。“倘若没有语言,思维则无以定其形,无以约其式,无以正其实。反之,若没有思维,语言也就不具备其多功能性和丰富性”张海涛(1999:21)。语言是思维的载体,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我们可以观察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特点。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英汉两个民族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各异,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翻译实践中,因为没有认清英汉思维之间的差异,学生很容易犯错误,出现“汉语欧化,英语汉化”的现象。英汉思维差异的比较研究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刘宓庆(1993),张海涛(1999),连淑能(2002)等,但较少涉及到翻译教学。目前,对句子翻译,很多学者,如张培基(1980),陈宏微(1998),冯庆华(2002),陈定安(1998)等在专著中辟专章讲解,但涉及更多的是对翻译技巧的介绍和解释,对深层次原因的探讨并不多见。本文试图从英汉思维差异的角度出发,通过学生译文分析,指出在翻译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树立英汉思维差异意识的必要性,以提高译文质量,促进翻译教学。 一、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 1.思维方式不同——抽象思维与形象 思维语言表达各异——抽象与具体 西方人较注重抽象思维,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注重哲学思辨。而汉民族却偏向形象思维,运用形象的表达手法描绘抽象的概念。体现在语言层面,英语多用抽象表达法,汉语多用形象表达法。英语大量使用抽象名词,同时,英语是构形语言,有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如词缀;英语中介词的使用频率远远超过汉语。而在汉语中,常用具体表抽象。“如果说中国有抽象名词的话,就只有这极少数的几个了”(王力,1984:21-22)。同时,汉语也不具有构形形态。 2.思维风格不同——焦点思维与散点思维 语言表达各异——聚集与流散 英民族在表达思想时,逻辑严密,先陈述主要思想,再延伸出去。英语句子先说出主要信息,然后介绍其它辅助信息,如时间、地点、原因等。英语有严谨的主谓结构,主谓结构统领全局,提纲挈领。英语句子就如一棵树,由树干延伸出去,形成无数的分叉。因此,英语句式呈“聚集型”。而汉民族是散点思维,思维按逻辑事理,时间顺序,因果关系排列,如行云流水,洋洋洒洒,但形散而神聚,“它没有西方句子的中心动词,而是随着事理的进程,句法中的视点也随之流动开去”(申小龙,2003:336)。 3.思维指向不同——客体思维与主体思维 语言表达各异——物称与人称 英民族严格区分主体与客体,强调用客观、理性、冷静的态度对待客观世界,寻求自然规律,探索科学真理。连淑能(2002:43)指出“理性主义将主体作为旁观者,对客体尤其是本质世界进行探究”。而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注重主体意识,常常以“我”为视角,以“我”的情感、态度、观念为依据做出价值判断,以“我”为认识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这种思维差异在语言上体现为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英语中有很多句子,不以人做主语,而以抽象名词或事物名称做主语,而汉语经常用表“人”的词、词组、短语作主语。 4.思维侧重不同——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 语言风格各异——形合与意合 英民族注重形式逻辑,而汉民族重辩证思维。表现在语言上,英语用各种形式连接手段,而中国文化历来注重意合,“刘勰(465-532)所谓‘意授于思,言授于意’(《文心雕龙?神思》)就是说

《逻辑思维与高效表达》

逻辑思维与高效表达 课程背景: 你是否常常碰到这样的窘境: ★口头表达:滔滔不绝半天,听者却仍旧一头雾水,不明白你究竟要说明什么,或者需要他人提供什么帮助! ★文字表达:洋洋洒洒写了几十页的PPT报告,并在会议上跟大家口若悬河地讲了30分钟,虽然信息量丰富,却叫人不知所云,结果下面一片寂静——很好地解决了台下人员的失眠问题! ★工作汇报:制作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案汇报,却自始至终都提供不全有价值的信息,也对问题具体原因不明就里,更别说找出解决方案和制作汇报的PPT了。 “想清楚,说明白,知道怎么说”,是所有职业人都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技能却给很多人带来诸多困扰,因为思维和表达的问题引起的执行力下降、沟通效率低、思维漏洞,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欠缺等一系列问题。本课程引入麦肯锡金字塔思维原理,从思维方式的改变出发,介绍一种能清晰展现思路的全新方法。 掌握了金字塔思维就能突出重点,逻辑清晰,提升表达能力,从而提升沟通效率、团队执行力,用缜密的思维模式和问题分析工具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所以,不管是政界、商界还是企事业单位,所有的高、中、基层职场人士,只要你需要思考和沟通,都能从本课程中找到你的思维工具。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所有希望通过提高沟通效果和改善思维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的人群。企业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尤其是需要经常与人沟通的岗位。 课程特色:专题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员演练 课程收益: (一)个人收获:思考清晰,表达有力 ● 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建立科学思维流程,能清晰而全面的进行思考。 ● 沟通表达能力提升:表达时观点更明确,结构更严密,更能有效说服他人。 ● 文档撰写能力提升:编写文档价值突出,论据充分,逻辑清晰,观点易于接受。 (二)组织收获:改善思维,提升绩效

思维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1.如何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 所谓思考的能力,就是能够掌握原则和方法,能够举一反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理解为什么”。所以培养思考能力的最好方法是“多问为什么”。 学习时,不要仅仅因为能够做出习题就自认为学会了,过关了,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这样做?”俗话说“只学不问,不是学问”。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在阐述自己的见解时,在倾听别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死”的知识,还可以悟出“活”的道理,甚至想出更高明的解决方案。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个意思。 当你不确定“为什么”的时候,可以上网查找答案,也可以多问问你的老师或同学。你也可以多想想以前有没有学过了类似的问题?能不能用已有的思考、实践的方式来解答新的问题? 会思考的人大多有总结归纳的习惯。想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就要学会把看似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用起来才不会段章取义。 学会用逻辑的方式来思考和判断问题也是很重要。如果仅凭感觉而不经过严格的、科学的推理,我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我们也应当随时提醒自己,每一个问题都有很多种可能的答案,不要总是简单的认为非此即彼、非对即错。举例来说,微软在面试应聘者的时候,就总是会问应聘者一些希奇古怪的问题,例如: ﹡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是圆的? ﹡请评价你刚才使用的电梯的人机界面。 ﹡请估计北京有多少的加油站? 许多人以为这些都是智利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真正目的是测试应聘者独立思考的能了。这些问题可能有很多答案。 之所以问这些看似希奇古怪的问题,其实是想测试一个人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如果一个应聘者说出好几种答案,那更加证明他是一个思维活跃的人。如果一个人的回答是没有道理的,或者是回答不上来,或者回答后一口咬定只有一个答案,就算他很优秀的业绩,我们也会怀疑;他是不是一个只会考试背书、但是思路却比较狭窄的人? 有时候,只要能跳出某个既定的框框,善于从不同角度、用发散思维的方法思考问题,就能获得意外的惊喜。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自本世纪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都在努力地想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给文化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仍没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据克罗门(Kroeber)和克勒克洪(Kluckhohn)在1963年出版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一书中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就有150个之多。可见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普遍都依照奥斯华尔特(Oswalt,1970)的“大写字母的文化”和“小写字母的文化”这一区分来理解“文化”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人们一般都将“文化”的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服饰、日用器具等。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前者指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如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等;后者则指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受到别人的赞扬时,根据操英语民族的文化,被赞扬的人应表示接受,以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或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然而,对中国人来说,受到别人赞扬时,通常要表示受之有愧,做得很不够等等,而一般不能直接地接受赞扬,否则就意味着有骄傲自满情绪或缺乏教养。

锻炼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锻炼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1、通过细致观察图片,找出不同,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得到提升! 2、通过对应和连线活动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转换能力。 3、通过相关事物的联系,发展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 4、通过按钮与图片位置的对应,发展孩子的快速记忆能力。 6、通过想象活动,提升孩子的创造能力。 7、通过孩子喜欢的方式,利用模板操作,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强调日常对话中的因果关系 明辨因果关系这是逻辑思维的基础能力之一。比如,去公园的时候,我会告诉孩子,因为今天天气很热,所以你现在口渴了;因为你口渴了,所以你需要喝水。孩子还小,并不一定能理解这里面的因果联系,但我觉得,家长在表达自己的过程中注重逻辑,会慢慢把自己变成思维更清晰的人,会让在孩子在成长中给TA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提问来训练思路 教孩子区分事实和观点 美国小学课堂上教孩子思辨能力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教孩子isthatafactoropinion(那是一个事实,还是观点)? 事实,包括太阳是热的、巧克力是甜的、A是字母表里的第一个字母、蜘蛛有八条腿;而观点包括“我喜欢晒太阳”、“巧克力很好吃”、“我不喜欢背字母表”、“我觉得蜘蛛很可怕”。美国的小学里常常有一些关于事实和观点的展示板,随时训练孩子们辨认它们的区别。

逻辑思维要遵循逻辑规律,这主要是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辩证逻辑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规律,违 背这些规律,思维就会发生偷换概念,偷换论题、自相矛盾、形而 上学等逻辑错误,认识就是混乱和错误的 逻辑思维是人脑的一种理性活动,思维主体把感性认识阶段获得的对于事物认识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并按 一定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逻辑思维具有规范、 严密、确定和可重复的特点。

试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思想战线》1998年第11期试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陈慧媛 如何看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自古就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一种认为语言与思维不可分,思维要靠语言而进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这种观点被称为“载体说”。另一种观点认为语言是思维的代码,即使没有语言代码,思维依然存在,这种观点被称为“代码说”。1争议的中心就是语言与思维是否会分离,是否存在不依赖语言的思维。有的语言学家比如邦文尼斯特就认为“我们理解的思想已经被语言框架定型了。语言之外有的只是以手势和面部表情表现出来的不明确的动机和意志冲动”o。这意味着语言之外没有思维可言。然而,也有一些哲学家持有相反的论断。在黑格尔看来,仿佛不能用语言来表现人们所思考的东西,因为语言似乎不容许称谓个别的东西。?叔本华以格言的形式写道:思想体现为词之日即思想消失之日。柏格森也认为活生生的思想和语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词有碍于把握概念的真正涵义。也有的哲学家如维特根斯坦则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无法说清,无法证明,因为思维是无法观察到的。不过,思维虽然观察不到,却是我们时时感觉得到,时刻都在进行的活动市且涉及现代语言学各分支领域的许多问题,所以仍有对其进行不懈探讨的必要。 本文要探讨的观点是语言与思维并不总是形影不离的。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并不等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应该大于或超越语言能力。如果人们在思维的时候总是以平时交流时的自然语言形式来思维那是不可思议的。仔细对语言及思维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可看出语言与思维作为大脑的两个运作机制并不总是相伴相随的。要进一步明确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有必要把思维类型作出区分。另外,在语言与思维是否存在分离现象的争议之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内部语言。内部语言是否存在,其形式与功能如何?这是探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中-个回避不了的问题。最后应该说明虽然思维与语言不能说截然不可分,但并不是要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一、思维与语言的特点 思维与语言是人类大脑的两个独特机制,也是两个有所区别的大脑产物。各自有其不同的功能与特点。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被认为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思维是在实践活动中、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活动是人们主观意识的活动,不总是受意识的控制和支配。思维有时受客观事物的刺激和影响而发生,有时也会自然发生。而语言是社会活动,交际活动和思维活动的产物,是外在的。语言只有在习得后才成为以上各种活动的工具。而且语言的使用往往是自觉的和有意识的。我们常说,“使用语言”,“表达思想”,却不说“使用思维”。说明两者功能不一样,受主观意识的驱使程度不一样。 从语言与思维对事物的呈现方式来看,语言的表述只能是线形的,而思维作为一种心理

21种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_如何提高思维能力

21种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_如何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读几本书就能得到的。从总体上说,需要在思维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思维的实践活动,才能逐步锻炼培养。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的21种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资料,欢迎阅读。 21种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 大脑就是一台三磅重的超级计算机。它是身体运行的命令和控制中心。它几乎涉及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你的大脑决定你如何思考,如何感觉,如何行动,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你的大脑甚至决定你是哪一类的人。它决定了你有多善解人意;你有多友善或是有多粗鲁。它决定了你思维有多敏捷,这还涉及到你工作完成的如何以及你的家庭。你的大脑还影响你的情感活动,以及你如何对待异性。 大脑比我们可以想象到的任何计算机都要复杂。你的大脑里一千亿个神经细胞,每一个细胞都与其他许多细胞有联系,你知道吗?事实上,大脑内部的联系比宇宙中的星星还要多!无论是在工作,休息还是恋爱中,要做到最好的自己的本质上就是要优化你的大脑。 显然,你做的所有事,你所有的感觉和思想,你与人相处的每一处细微差别,其中心就是你的大脑。它既是一个带动你复杂生命的超级计算机,也是一个为你的灵魂提供住所的温柔器官。而当你跑步、举重或者做瑜伽以保持良好身体状态时,你忽略了你的大脑以及相信它给它做它的工作的机会。 无论你的什么年纪,精神锻炼都带给大脑普遍积极的影响。所以,这儿有21条方法提升你的脑力。 1.驱动你的大脑细胞 研究表明得到足够运动的人,其大脑也更好。加州拉由拉市的萨克生物研究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与整天坐那儿在网络聊天室里讨论指环王的老鼠相比,只要觉得想要跑步就在转轮上跑动的成年老鼠的海马得到的新细胞是他们的两倍,海马是大脑控制学习和记忆的部分。研究者们也不能确定为什么更活跃的啮齿动物的大脑会有这种反应,但可以知道的是这种自愿的运动可以减压,因此而更有益。这意味着找到了享受运动,而不是强迫自己去运动的方法,会让你更聪明,也更有幸福感。 所以,做点运动,选择一个训练项目比如马拉松,三项全能或者“趣味赛跑”,或者找个伴儿一起让运动变得有趣。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 长期以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被语言学界所关注,二者的关系从来就没有获得过一种圆满、充足 的解释,因而成为不同语言学流派所关注的一个要点(杨永林, 2004:14-17)。究竟是语言先于思维,还是 思维先于语言;是语言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语言,迄今为止,学界尚无定论。本文拟从回顾语言与思 维的争论入手,通过对语言功能的反思及语言起源假说的再探讨来阐述语言与思维的同存共进关系。 一、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 语言学界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类:语言先于思维,思维先于语言,语 言决定思维和思维决定语言。以下是我们对这四种观点的简要概括。 1.语言先于思维 以法国哲学家E.B. de Condillac为代表的学者持语言先于思维的观点。Condillac曾充分阐释过人类只有通过语言的使用才能主动控制思维的主张。他认为不使用语言,人们便无法自觉控制思考功能及其它思维行为。前语言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制于生理机能及环境刺激。没有语言,人们不能自觉地记住过去,比较两种感觉或指导思考的方向。语言使人类主动运用自然赋予的思考能力。他因此得出结论:野人没有记忆,他们有的只是他们不能自由支配的想象(Harris, 1997: 143)。 2.思维先于语言 思维先于语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J. Piaget。他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基本阶段(Piaget, 1969):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他认为对正常儿童而言,有音节的语言发生在其感知运动阶段的终端,这期间儿童仰仗动作与感知的协调来组织经验,探索、适应外部环境。这个阶段是婴幼儿语言准备期,其准备包括发音准备和理解准备两方面。幼儿出生9个月后,虽然还没有语言,但已有动作思维(马福全,2005: 5-7),这表现为其能在手段和目的之间进行协调,从最初的图式中选取已知的方法用于新的情景,比如这期间的婴儿会抓住成人的手,向自己想取又取不到的物体方向拉动,或是要成人的手揭开被遮盖住的物体等。他通过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具体分析认为,这时候儿童还没有语言,但已有了思维,也就是说思维先于语言(肖少北,张文香,2000:106-110)。

如何快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快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逻辑思维侦探小说总归来说还是娱乐方面的,算是开阔眼界吧,我觉得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那就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吧,多做图形题,比如几何,还有逻辑训练题,排列组合之类应该是有帮助的,而且又有趣,不枯燥语言能力表达能力 20世纪初,心理学家观察到,一个人生活是否成功与他的词汇量在小及其运用词汇的能力有着直接关系。在某一领域最成功的人士的词汇在该领域中排在前10%。换言之,一个的词汇量越大,语言智能越高,他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工社交、个人生活及学习上------就越成功,越自认。提高和增强语言技能,以主大大增进语言智商并非难事,尝试以下的几种方法,相信能使您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享受其中的乐趣。一、孩子的文字游戏------证明你生来就是语言天才日本间乐家铃木在参观一个大型百灵鸟孵化所时发现:每一只刚孵出来的小百灵,都自动模仿领鸣鸟的叫声,后来逐渐加入自己的变化。饲养员一直等到它们都形成自己的风格后,瑞从它们中间选出下一个领呜鸟,如此循环下去。由此,铃木获得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每一个日本孩子都能学会讲日语!虽然铃木的朋友们都为为他的脑子出了问题,但他确实是对的,他发现了一种因为太显而易见而被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任何一个婴儿,不管他出生在哪个国家,都能在两年之内自发地学会那个国家的语言。这就意味着,每一个正常的孩子的大脑,都能学会无数种语言-----只要这些语言存在,换言之,只要给婴儿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他就能学会任何东西!铃木发现的正是大脑的模仿原则。这条原则指出:你的大脑天生是通过模仿它所能接触到的同围最好的东西来学习的。如果你让大脑这样做,它就能加速地学习。而婴儿面对生存和学习的重大任务,最主要的应对法宝就是游戏。婴儿正是通过运用大脑的游戏原则来加速发展他们的语言智能的。而由一种永不满足的好奇心所驱使、培养、激发对学习的无限热爱也无疑增大了他们的语言智能优势。另外,婴儿知道一个秘密:犯错误和体验“失败”是加速学习的最快途径之一;还有一个秘密法则,婴儿也是运用它的世界冠军,那就是坚持不懈。如果你把对学习的热爱跟创造力和冒险精神结合起来,并持之以恒,你就不只会比其它的大多数和人犯更多的错误,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成功。记住以下几点:1、模仿最好的;2、玩文字游戏;3、留意不认识的词;4、给你的大脑提供健康食品:信息、营养、氧气和爱的激情;5、从失误中学习;6、成为语言的朋友; 7、坚持不懈,实现词汇的力量。二、词语的力量之一------如何提高智商词语的力量是知识的力量,说服人的力量,激励人的力量,吸引人的力量,也是按制和领导的力量。总而言之:词语的力量就是影响人的大脑的力量,就是提高人类智商的力量。多少年来,心理学家和其它一些人一直在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怎样判断陌生人的智商加拿大的吉福德和雷诺兹有了新的发现。他们向一些高中学生提问:“你认为未来世界的环境将会是怎样”他们把每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情景做了录像,并放给一些自愿做“智商裁判”的人看,这些裁判判别了每个学生的形体类型,并监测各种行为特点,特别是语言的流利程度,词汇量和说话的音量后,评判了他们的智商。结果是,裁判们认为与高智商相关,并且与被录学生的智商有着直接关系的因素为以下几点:说话容易被理解;词汇量大;语速快。这一发现表明,通过对这三方面训练,标准智商是可以提高的。那么,经常造一些新词以帮助记忆;拥有一本同类词词典;用你最喜欢的词训引出更多最喜欢的词语等等方法都会提高你的这种技能。三、词语的力量之二------对自己和别人的影响语方是力量,是财富,是你的智力资本,是你用来交流的货币。你通过语言与周围的人联系,运用语言经商,表达你从怒到爱的

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张立珍 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课题标准》中说:“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以下几步做起。 一、要重视思维过程的组织 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把学生组织到对所学数学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对照、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的过程中来。教学中要重视下列思维过程的组织。 首先,提供感性材料,组织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感性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启动,是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随着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数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强,逻辑思维也渐次开始。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并组织好他们对感性材料从感知到抽象的活动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例如教学循环小数时,可先演算小数除法式题,使学生初步感知“除不尽。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商和余数部分,他们会发现商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与此同时使之领会省略号所表示的意义,这样,他们可在有效数字后面想象出若干正确的数字来。这种抽象概括过程的展开,完全依赖于“观察----思考”过程的精密组织。 其次,指导积极迁移,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前人间接知识的过程,而指导学生知识的积极迁移,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正是学生继承前人经验的一条捷径。小学数学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都潜含着共同因素,因而使它们之间有机地联系着:挖掘这种因素,沟通其联系,指导学生将已知迁移到未知、将新知同化到旧知,让学生用已获得的判断进行推理,再获得新的判断,从而扩展他们的认知结构。为此,一方面在教学新知时,要注意唤起已学过的有关旧知。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要唤起“商不变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等有关旧知的重现;另一方面要为类比新知及早铺垫。如帮助学生认识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要在教学整数、小数时就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整数、乘以小数就是……使学生在此前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成为“建立新的联系的内部刺激物和推动力”。 再次,强化练习指导,促进从一般到个别的运用。学生学习数学时、了解概念,认识原理,掌握方法,不仅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发展过程,而且要从一般回到个别,即把一般的规律运用于解决个别的问题,这就是伴随思维过程而发生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因此,一要加强基本练习,注重基本原理的理解;二要加强变式练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数学意境中实现知识的具体化,进而获得更一般更概括的理解;三要重视练习中的比较,使学生获得更为具体更为精确的认识;四要加强实践操作练习,促进学生“动作思维”。四要指导分类、整理,促进思维的系统化。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或特点进行梳理、分

孩子思维能力锻炼的黄金期是什么时候[精.选]

孩子思维能力锻炼的黄金期是什么时候 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孩子的思维是后天形成的,水平不断提高。孩子思维处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开始萌芽,具备了进行思维训练的基础。下面为你整理孩子思维能力锻炼的黄金期,希望能帮到你。 在宝宝出生的那一刻,他就开始认识这个世界,也在开始学习并运用思维来思考东西。 逻辑思维能力是孩子智力活动能力的核心,也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因而逻辑思维能力是孩子成才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逻辑思维能力在一个人一生的任何阶段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如果父母注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这对于孩子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性的作用。 人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即由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依次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对于6岁以前的孩子来说,这个时期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萌发期和关键期,所以,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从小就开始发展的,要让孩子更聪明、更胜人一筹,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0~3岁:动作思维为主 在这个阶段,思维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的。孩子只有在听、

看、玩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比如说,孩子常常会边玩边想,但一旦动作停止,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 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心理发展都不完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往往都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做起。 首先,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这个阶段晚期的不少孩子,就已经能够从1数到10了,甚至能数得更多。父母在教孩子数数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多点耐心。让孩子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摸物品,这些物品可以是珠珠、碗、豆豆等。因为孩子能够用手触摸到着物品更加能引起孩子数数的兴趣。 其次,学习分类法。引导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归为一类,可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寻找归类的标准,即事物的相同点。这样也能够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细节,增强孩子的观察能力。 这时父母们要注意的是,应该根据这个时期孩子的发展特点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对物体进行归类的时候,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动手把同一类物体摆放在一起,之后再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重新归类,引导孩子动手操作。 再次,让孩子了解顺序的概念。这种学习有助于孩子今后的阅读,这也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这些顺序可以是从大到小,可以是从硬到软、从甜到淡,同样也可以反过来排列。如家长可以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让孩子动手把苹果按大小排列起来;或者拿来软硬不同的东西让孩子按照软硬度来排列。

语言和思维的先后及决定关系

语言和思维的异同及先后关系 1、语言的两大功能:思维和交际。思维(想象思维、抽象思维) 2、语言功能,其交际的五个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3、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系统就是由音位、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单位构成。语言的底层是音位。音位是最小的有辨义作用的语音单位,位于语言符号结构的最底层。 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分为四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短语,第四级是句子。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臵,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及联系: 它们的联系: 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 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 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 4、言语包括语言成分和语余成分。 ◆二、语言和思维的联系: 1、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最有效的工具。 A、从认知学讲,语言是认知的伙伴→固定认识成果 B、思维的形成过程和成果都离不开语言 2、语言离不开思维: 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运用中才有意义。如果没有思维,就无所谓交际。 B、语言中词和句子的意义是思维赋予的;层级关系、组合、聚合等与思维的活动模式相吻合。 总之,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又相互适应,思维水平高,语言发展的水平就高。 二语言和思维的区别:两者是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同科学研究的对象。 1、概念不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职能不同。思维用来认识世界,反映规律;语言的最重要职能和目的是来沟通思想、传递信息。 3、构成不同。思维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构成。 4、语言单位与思维形式不完全对应:如梦话。 5、思维是全人类共有的,而语言具有民族性。

逻辑思考与有效表达课程介绍

逻辑思考与有效表达课程介绍 主讲老师:孙军正博士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介绍思考和表达的逻辑思路、逻辑结构、主次顺序,使写作更有条理清晰、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结构是:中心思想明确,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论点后论据,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搭建逻辑结构的方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总结概括要点,提炼思想精华。 二、课程目标: 学习思考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学习逻辑思考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以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 透过学习金字塔原理,提升思考、写作、商务沟通与表达技巧。 掌握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的技巧,提高写作水平,观点鲜明、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缩短写作时间。 提高思考和表达的逻辑性、条理性,准确高效阐述观点,提升写作能力和影响力,拥有出色的文笔和杰出的口才。 三、课程特色: 1.透过讲师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见解独到的讲演,使学习轻松愉快 2.讲师行业经验丰富,可针对实际状况进行解析 3.授课讲师丰富的实务经验与操作手法使学员能即学即用 4.针对个案进行分析与研究,理论与实务能充分结合 四、培训方式:原理原则讲解+案例说明+课题讨论/演练+团体发表+讲师检核 五、培训对象:中高层管理干部 六、课时:2天(每天6小时) 七、核心模块 模块1:金字塔原理介绍 一、金字塔原理的作用 以书面形式组织和表达思想 可适用于确定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 对整个写作、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进行指导。 二、为什么要用金字塔 提高思考、表达的效果和效率 最容易让受众理解和记忆 三、逻辑清晰的金字塔结构 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 先结果后过程,先结论后原因 理论讲授 小组讨论 案例讨论 模块2:金字塔原理应用一商务写作技巧 一、为什么选择金字塔结构 大脑会自动将信息归到金字塔结构的不同分组中,以便于理解.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一、什么是金字塔结构 1.金字塔结构的定义 金字塔结构就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总结性观点后具体数据,先论点后论据,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这十句是金字塔结构重点突出、投其所好、逻辑清晰的基本原则。 2.金字塔结构的作用 一般来说,金字塔结构的作用主要包括: 帮助投其所好 人们都期望投其所好、取悦他人,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必须学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因此,要以受众为中心,把握受众的需求点、利益点、兴趣点和关注点。只有受众愿意听、愿意看,才能听得进去、看得进去,受众有绝对的决策权。要想让听众听、读者看,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受众愿意听、愿意看。听众是主角,说者是配角;读者是决策者,作者是服务者。 不同的工具适用不同的场合,没有万能的工具,但唯一不变的理念是,无论推广何种产品都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只有迎合受众才能打动受众,只有迎合领导才能打动客户。 达到沟通目的 学习金字塔原理,还能达到沟通的目的,使人们的观点鲜明、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很多沟通都是为了达到沟通的第四个目的——让别人执行和操作自己的指令,要达到沟通的第四个目的,必须以沟通的前三个目的为基础,即:第一,对方愿意听、有兴趣;第二,对方能理解并接受说者的观点;第三,对方记得住说者的指令。 要点提示 沟通的四个目的: ① 使受众愿意听、有兴趣; ② 使受众能理解并接受说者的观点; ③ 使受众记得住说者的指令; ④ 让受众执行和操作自己的指令。 掌握结构化系统思维 学习金字塔原理,还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沟通的效果和效率。掌握结构化系统思维,不仅对目前有好处,对未来的职业晋升也有好处,因为凡是得到提拔的人一定是条理、逻辑清晰的人,尤其是在政府、国有企业等大型企业中。 3.金字塔结构的三项实用技能 金字塔结构的三项实用技能包括: 先做人后做事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感性切入,理性回归;清晰思考,有效表达;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只要是表达,受众都会有几个疑问:第一,想说什么,即观点、主、信息;第二,想怎么说,即逻辑思路和结构;如果是向领导汇报,领导还有第三个疑问,即你的目的;如果是向客户讲话,客户会有第四个疑问,即好处是什么。因此,每次表达前都要想好观点主、逻辑思路结构、目的以及好处四个问题的答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