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Final中新史期末复习

Final中新史期末复习

Final中新史期末复习
Final中新史期末复习

中新史期末复习

第一讲无

第二讲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从何时开始?根据是什么?

唐代是中国开始有新闻事业的朝代.

1. 中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最先问世的是唐朝政府发行的官报(内容是宫庭动态,读者是首都官吏)。“开元杂报”出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报。唐人孙樵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关于这份古代官报的最早的记载。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邸报”(内容是通报归义军节度使的使臣到朝廷索要符节的经过情节),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是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也是世界现存的古老的报纸。

2. 和现代的词义已经十分接近的"新闻"①,"编辑②"等新闻事业的常用词汇,也都始于唐代.

3. 唐代已经具备印刷报纸的条件,德宗,文宗前后,不少时宪书及日历等,都已广泛地使用雕版印刷.

4. 由诸道邸吏向地方传发的时事报状,其起始时间,大约不晚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即公元8世纪初.

5. 唐代的报状,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介,从一开始就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控制,是后者协调封建中央和地方关系,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秩序的重要工具.

二.中国古代是否有真正的报纸,为什么?

答:有真正的报纸。

关于“报纸”的概念,目前有多种定义,如“以刊登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以定期、连续、散页的方式向公众发行的出版物”[2],李良荣“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3],廖基添列出了报纸的三个核心特征:“一,物理形态:通过平面介质、以文字为主要传播符号;二,传播范围:在公众范围,或至少若干群体或阶层的范围内,公开连续发行;三,内容特征:传播新近发行的事情。[4]”

综观这些定义,并结合学界多种语境中的论述,不难发现,人们所谓的“报纸”其实指的是“大众报纸”,也就是说,人们认为:大众报纸才是报纸。以此为前提,所谓“报纸的起源”就只能是“大众报纸的起源”。但显然,大众报纸并不等于报纸,大众报纸是报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报纸的外延大于大众报纸的外延,

从传播内容上讲,报纸内容应以刊登新闻为主,并且具有集纳性,这是报纸在与官文书、传单等媒介的对比中显现出的重要特点。从传播范围上讲,报纸具有公众性和开放性,但就发展而历史而言,传播范围的公开是相对的,不同历史时期,“公开”的程度是不同的,作为正式的中央官报,宋代邸报不但在在京朝官、地方各级行政官员之间传播,还扩大到了广

大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阶层。从传播分类上说,官文书属于组织传播,邸报传播中的组织关系已经相对松散,初步具有了大众传播的特点。相对于官文书,邸报在传播范围上有了明显的突破。

同时,报纸传播载体以文字为主要传播符号,以纸质复制形态传播。通过“连续发行”与书籍、传单区分开。“连续发行”与报纸“刊登新闻”的功能密不可分,定期报刊的出现是新闻事业近代化的标志,而在报纸的起源阶段,“连续发行”有定期有不定期,如宋代邸报的周期有时为“每日”,有时为“每五日”,有时为“逐旬”,有时为“每月”,周期的每一次调整,都基本上能做到连续发行;宋代小报则是不定期发行。

三. 为何中国的民间小报发展不起来?

小报始创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小报的产生和盛行,标志着我国民营商业性报纸开始萌芽,第一次突破了朝廷官报一统天下的局面,是我国古代新闻传播史上一个全新的现象。民间小报始终难以发展成规模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从控制分析的角度看,传播者是位于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他们必然要受到社会大系统的控制。发轫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小报,受到封建集权制度的控制也是避免不了的。小报因为其内容或议论朝政之事或泄漏朝廷机事或对封建统治集团的内外政策及其当

权人物进行指责、攻击,所以小报从产生之日,就被视为“造焰惑众”“乱有传播”“骇惑听闻”“疑悟群听”的非法出版物,常受到各时期封建政府和当权者的查禁。小报的传播者经历了由少到多,由个人到组织,由官方组织到民间组织的演变历程。但是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是属于或依附于统治阶级的。这就决定了小报从内容到形式无法做到完全独立,也就不能对政府和社会起到现代报纸的那种监督作用。

从内容看,小报内容的政治色彩过于浓厚,主要报道政治、军事动态,而经济新闻的消息以及与普通民众相关的消息则少得可怜。这一方面是因为古代报纸多是面向士大夫和知识阶层,而这一读者群一向固守重农轻商的传统伦理道德;另一方面普通民众在农业社会的中国本就对新闻的需求不高。反过来,这些原因又造成了小报的僵化和局限,与西方的近代报纸相比内容不够生动、活泼。

从受众看,小报的受众范围主要还是在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人士之间,并没有走进普通百姓中。这是因为(1)小报传播发行最主要的目的是适应统治集团内部及时了解朝廷事政事的动态需要;(2)小报毕竟是一种“纸质媒介”,所有消息都通过书面形式传递,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阅读、理解。因此在教育不甚发达的封建时代,有能力阅读小报的人还是少数。

从技术看,由于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动力的不足,技术也停滞不前。虽然中国是发明印刷术的母国,但它一直未能突破雕版印刷的局限,活字印刷技术上没有重大突破,时效必然受到影响。依赖于手抄、雕版印刷的古代报纸,成本高,利润低,这

样的微利,是没有多少人愿意认真从事新闻传播事业的。小报发展缺少人力资源。

四.中国古代社会的舆论沟通机制是怎样的?

首先,中国古代缺乏长期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报纸的功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来应该“作为新闻舆论纸币流通”的报纸,当时大都只是作为帝王向地方官员传达布告、地方官员向帝王呈现奏折的官方媒介。

(如唐代的进奏院状,它主要传报来自朝廷方面的消息,由地方藩镇驻朝廷的进奏官负责向地方传发;再如宋代的“邸报”,当时只是进奏官按照当局指令发布内容进行传报,几乎没有批评朝廷之言。)所以,中国古代的报纸并不是为下层人士所用的舆论表达媒介。

其次,中国古代舆论监督机构不健全。虽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谏诤制度”的优良传统,比如周朝,下臣采谏,天子纳谏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据记载,《诗经》中很多诗的作者其实是以讽谏为目的进行创作的,献诗是周代讽刺谏王政的重要方式。)到了后来,也不乏因谏议制度而受益的帝王,如唐太宗。但是面对皇权的日益集中,该制度渐趋衰落。如到了明代,朱元璋取消了宰相制度,设立大学士等。

所以,中国古代的舆论沟通机制虽然每个朝代各有变化,但是总体是不健全、效用低下的。

五.封建社会是否需要真正意义的报纸,为什么?

学界认为中国新闻业的起源在宋朝,报纸既然产生了当然必须有其需要。但是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报纸,我认为封建社会是不需要的。

原因如下:

1.从封建社会各特征来说,

小农经济特点是纵向支配、再分配,需要绝对地垄断信息;(此处仅供理解:市场经济是横向的交换、流通,所以要求信息公开,而现代新闻业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政治上专制集权,社会缺乏民主,导致报纸不是主动为人民代言,而是被当作宣传工具,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服务。这失去了报纸本身应当具有的舆论监督功能。

2.从真正意义上的报纸定义来说,

只有定期出版、公开发行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报纸。封建社会是人治而非法治的社会,从而缺少制约新闻报刊出版的法律条例。故没有法律上、制度上的制约,不确定性因素太多,根本无法保证定期出版和公开发行。

第三讲外国在华办报

一、外国传教士为什么要来中国办报?

1. 大的背景原因:资本主义市场扩张需求下的思想征服。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在扩展海外市场时急需打开中国大门,由于武力征服条件不成熟,所以要先采用便于操作且影响深远的传教、办报等思想征服的方式。

2.公开宣称:传播教义和西方文明,促使中国人民进步。(说得好听),甚至为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还披着传统文化的面纱,处处附会儒学。

3.经济原因:维护在华商人的利益。掌控中国近代经济命脉。在华外报为他们推销商品、做广告宣传。

4.实质: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目的在于推行西方价值观、宗教文化政治理念,以西方模式改变中国人的头脑,建立类似西方的基督教文化环境。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意识”地促进了中国近代文化和新闻事业的发展。

1.外国传教士为什么要来中国办报?

1.传教的目的。早期来华传教士的传教环境恶劣,清政府严厉的禁教政策,传教活动的不合法性,加上语言不通,使得他们举步维艰,于是只能另辟蹊径,以文字布道来进行传教,并且认为文字传播是最有效的方式。而教士报刊表面上呈现的动机,他们宣称创办报刊是为了沟通中西文明,使中国变得的富强文明。实则是以西方文明的呈现来打破中国人自大的心理,破除对外国人的偏见,改变对传教不利的文化环境,营造一个类似西方文化的环境,以期有利于基督教的传播。

2.侵略思想基础。也有人认为传教士宣传西方文明,欲使中国文化西化,进行文化侵略;而通过宣传基督教义,企图从精神上征服中国人。从而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在华扩张奠定思想基础。

二、如何评价利玛窦、汤若望、马礼逊、郭士立这些传教士?

1.早期,这些传教士以传教为主,对中国的侵略性较弱,而到了后期侵略性则逐渐变强。而他们对于西方文化的传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开启民智,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对于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实则是文化侵略。

2.积极影响:晚清西方来华传教士在中国翻译书籍传播西学,开办学校、医院惠及民生等行为固然出于其减少传教阻力的主观目的,但客观上确实起到引进西方先进知识技术,推动中国社会近现代化的作用,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西学东渐,推行民主,对中国的变法维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3.消极影响:在传教过程中,强行推行基督教,试图从精神上控制中国人,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他们充当列强说客,游说清廷官员,试图将中国完全纳入英国人的殖民势力范围。他们所办报刊成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对华侵略的喉舌和传递情报的工具。末时,这些传教士发挥的作用基本上是充当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先锋,推进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对华殖民侵略。

三、如何评价外国传教士所办报纸?消极作用有哪些、积极作用有哪些。

①,在华外报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②,其最终目的是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同时在华办报不仅窃取了中国情报,还干预内政,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外人在华办报是帝国主义进行经济侵略,榨取中国钱财的工具。在华外报是列强入侵中国的“文器”. 为西方列强征服中国文化做铺垫.(消极)

③1.从新闻业发展史上看,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开启了我国近代报业及报学研究的先河,促进了中国第一次办报高潮的涌现。

2.其次,从我国的新闻业务演革看,外人在华报刊不断把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引进促进了中国新闻业务和报业经营管理的改革,使我国报刊业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四、如何评价西学东渐?

学术的影响

如上个段落所描述,西学东渐将西方近代各种学术上的新成果带入了中国,深深影响到各种学术的发展,而许多在传统中国不被重视甚至不存在的学科也在此影响下得到发展,中国传统学术的基本框架“经、史、子、集”完全被打破,许多传统的学术受到西学的冲击,有的逐渐没落,有的吸收西方学术而加以改进,到民国时期,整个西方式的学术体系架构大致成型。

思想文化的影响

西学东渐所造成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变化之大,在中国历史上只有百家争鸣可以与之媲美。中国人经过西学的洗礼,对于世界、历史发展、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界万事的看法,都有了巨大的改变。而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的许多成分,则被以西方的标准重新估定其价值,部分诸子百家思想获得重新重视,而尤其是儒家思想及一些民间的风俗信仰文化,则受到强烈的批判。

政治的影响

西方政治思想的传入,议会制、民主制度、新的国家概念、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等,对于晚清中国的政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包括戊戌维新的发起、晚清新政

的推展、立宪运动的尝试、辛亥革命的爆发,民初议会制的推行、五四运动、联省自治运动、北伐统一,一直到后来的共产革命等,都受到这些西方思想的重大影响。

社会的影响

西学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早期并不如西方的军事政治力量的侵略和资本主义式商品经济的传入来得直接,但随著晚清西方思想的力量渐增,仍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社会方面其中最大的影响,便是由于晚清西学的优势逐渐超越中学,使得清政府必须废除八股文和科举制度,这使得传统四民社会中最顶层的士阶层,失去了其学而优则仕的管道,其所掌握的传统知识的作用也下降,因此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而同时晚清西方商战思想的传入,提高了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更加促成传统四民社会秩序的瓦解。

此外,西方个人主义及社会主义等的思想的传入,使得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家庭、家族、地域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基层开始逐渐瓦解。

经济及日常生活的影响

与社会的影响类似,在经济方面的影响也是逐渐发生的。包括新的经济思想的传入,使得一批知识分子愿意投入实业,而民族主义思想则有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成形。

而新的科学、管理、金融等技术的传入及应用,更是逐渐整个改变了中国的交通运输、生产方式、商业交易等基本经济事物。

在日常生活方面,新的西方科技事物如电、自来水、电影、广播、等等逐渐改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另一方面,新的思想改变了许多传统日常生活中的习俗,包括一些被视为迷信的民间信仰、缠足风俗,传统式的婚姻等等都逐渐被废除。

***名词解释部分

1.报纸(略坑。。。)

a.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

b.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2.中国古代报纸

a.中国封建社会出版的以刊载官方动态和宫廷消息为主的各类报纸。

b.最初仅限于官报,宋代以后才有非官方报纸。

c. 和近代报纸有明显的差别。中国古代的报纸很少有办报人自己采写的消息,也没有评论和广告。

3.邸报

a.我国最早的报纸,它创办于西汉初期。

b. 西汉各郡在京城长安设有“邸”(即驻京办事处),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宫廷大事等政治情报通过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这就是《邸报》产生的背景。

c.宋代的“邸报”具有更多报纸的特征和封建政府官报的色彩。如中枢部门统一管理、读者扩展到广大知识分子、定期发行、新闻时效性加强等。

第四讲国人办报的开始

1.洪仁玕《资政新篇》中关于开设新闻馆的设想为什么没能够实现?

答:(1)从根源上来说,报纸的诞生离不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但是当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不具备办报的根本条件。洪的思想超越了社会发展的现实。

(2)洪对于开设新闻馆的设想是照搬资本主义社会的办报模式,无法适应中国国情。

(3)洪仁玕提出报纸可以对统治者进行监督批评等办报理念对专制统治形成了挑战,这对于最高统治者而言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受到清廷的反对和阻挠。

(4)当时的局势动荡,太平天国自身政权尚且不稳,缺乏和平的环境来发展新闻事业。

(5)国人的思想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实践具有不可行性。

老师的总结:

(1)直接来说,是因为太平天国建立时间不长,政治和军事保证无法实现。

(2)太平天国是封建专制政权,不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开设新闻馆条目里面有一个“监督政府”,监督百官,在专制政权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3)没有制衡体制。所以洪秀全直接否定。

(4)其问题根源在于:不符合政治体制,从根本上有冲突,不切实际。

2.如何看待王韬创办《循环日报》的目的?如何看待王韬办报成功后的隐退?

答:首先,如何看待王韬创办《循环日报》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办报立言”

(1)宣传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通过撰文驳斥地主阶级阻挠改革的行为,并提出许多改革的具体设想,以此达到强中域外的目的。

(2)对内实现统治阶级与民众舆论之间信息畅通无阻,对外提供一个了解世界的平台。(3)实现个人对新闻自由的理想。

(4)借助办报抵制科场应试的八股文体,开创新的文风。

(5)受自身成长背景影响,希望通过办报实现从政心愿。

其次,如何看待王韬办报成功后的隐退?

(1)他的隐退是一种功成身退,对于自己来说,理想也实现了一大半。

(2)对于办报过程中出现的因袭古代辩文、新闻评论苍白且没有时效,有时会出现无病呻吟等情况,他也难以解决。

3.如何看待康有为、梁启超办报的目的?

答:(1)对自己新闻思想、新闻理念的践行。

(2)宣传变法思想、政治主张。康梁对自己的定位是政治家而非报人。

(3)控制报纸的舆论与洋务派和封建派作斗争。

(4)进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教育,进行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5)开启民智,扩大影响,提出人民是舆论之母,政权尊重舆论

4、梁启超所办《时务报》为什么会受到如此欢迎?

*老师给的材料是说汪康年和梁启超一起办的《时务报》。

《时务报》的生机:保持《时务报》的生机是使新学之士倾心《时务报》的最首要条

件。(1)、重视论说的质量和译报的精择。《时务报》是一份政论报,论说质量的好坏关系甚大。梁启超等进步人士的变法维新理论多见诸报端。《时务报》重视译报的选择,申明“慎选精校”。(2)、加强报纸内容、版式的更新与监督。报务编辑及校勘业务质量高,标题追求简明醒目,“时务”色彩强烈,中外大事一览无余,有中国时务、外国时务、英国时务、中外杂志等小栏目。报纸还开辟专栏,登载各地学会章程与国外新章。《时务报》重视读者的批评建议,除了热情回复,还登报说明。

(3)、进行《时务会课》征文。由报馆组织举行大型时务会课征文活动,优秀者还给予一定奖励。《时务会课》征文活动不仅扩大了变法维新的宣传,而且吸引了许多热心时务者对该报的倾心向

往。(4)、实行学堂、学会免费赠阅制度。对新办的学堂、学会采取特别政策,只要有想阅读《时务报》的,都可以送报一份。该政策使《时务报》深深地嵌入士人的印象中。

5、如何看待汪康年同梁启超的斗争?

汪康年和梁启超的斗争属于维新派内部之间的矛盾,而不是某些学者认为的这是一场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汪康年出于张之洞的幕僚)对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斗争。

汪梁的矛盾首先是在《时务报》报馆的管理上。梁启超和黄遵宪的意见一致,主张模仿西方国家政体立法与行政分离的原则,设立董事会,由总董拟定办事规章,然后交馆中人员执行。但汪康年不愿接受这一意见,以总理身份独揽报馆大权。梁启超对汪康年的管理方式不满,鉴于汪康年不同意让出总理职务,梁启超也就从此辞去了《时务报》主笔一职。从汪梁的这一矛盾来看,这只是他们之间个人意气和权力之争。这当中看不出是封建洋务派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一场政治搏斗。并且汪康年主张民权废封建专制制度等思想也足以证明他是维新派的一员。

导致梁与汪之间的矛盾另一原因是言论的分歧。汪康年禁止在《时务报》上发表与康有为改制理论有关的文章,因为它不认同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理论,其实当时也有不少维新人士对此理论无感,梁启超对此表示不同意。汪康年排斥康有为,不是政治上敌视维新运动,而是因为学术观点的对立,并且汪康年也并不反对梁启超在报上宣传资产阶级变法思想。因此,我们不能将学术上的争吵都当作政治问题看待。

基于对他们争论内容所作的客观分析可得,汪梁之争不是党派立场的对立,而是学术观点的不同。

6、如何看待严复的办报活动?

《国闻报》的创办,既是严复内在思想在现实中的自然延伸,也是当时知识分子投身于社会变革时所着意的方式。

他的目标是传播西学知识与关注社会变革,一份以此为目标的报纸有助于他这种理想的实现。严复于1897年10月26日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当时甲午中日战后,适逢中华民族危机非常严重之时。由于天津离京城近且租界多,是政治敏感地区,创办之初就遇到来自沙俄和朝廷守旧势力的压力。虽然严复有激进的思想,但处事谨小慎微,所著文章从来不署名,但他是该报最主要的创办者和主编者,严复是《国闻报》的灵魂,这张报纸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严复的思想和追求,在报上宣扬维新理念。《国闻报》在戊戌维新中扮演重要角色,与严复新思想之主导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这种办报思想再次印证了严复与维新派同路人的色彩,他对报纸“求通”“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的思想与梁启超办《时务报》提出的“去塞求通”的思想惊人的不谋而合。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当时戊戌变法中,天津的《国闻报》和上海的《时务报》南北呼应,对维新运动兴起和高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严复“尤以通外情为要务”办报原则从侧面反映出,严复是要通过报纸介绍西方的先进知识和文化,为未来的政治变革准备思想条件。创办《国闻报》是严复一生中为数不多的直接接入社会变革的活动之一,他本质是个思想家而非革命者,所办《国闻报》意图也在传播学理思想,这一目标通过连载《天演论》部分得以实现。

戊戌政变后的《国闻报》并没有退缩、没有改变原先的立场,仍然对改革派表示同情和支持,在守旧势力猖獗的情况下,继续在报端宣传反对守旧派的言论。《国闻报》能及时全面地反映维新变法的进展,将改革运动的成就及挫折不失时机地向全国传播,真正成为了维新派的喉舌:大张旗鼓地宣传中国所处的危迫局面呢,阐述变法刻不容缓。《国闻报》为改革派张目,及时全面地报道维新志士的重大变法举措及其在京师的重要活动。可以说严复创办《国闻报》,介绍西学,批评时政,使之成为与《时务报》齐名的维新报纸,这是严复一生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时期,在这期间,“他全部被压抑着的思想终于公开表达出来了”,“并且成为中国知识界的出色代言人”。

7、如何评价维新派的办报活动?

维新派创办报刊,大力宣扬维新变法,积极鼓吹维新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1)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教育。王韬、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陆续将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通过他们所办的报刊介绍到中国来。

(2)向读者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在传播新知识的同时,维新派报刊用大量篇幅向读者陈述了中华民族面临的严重危机,从而唤醒了一部分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梦寐,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积极投身于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之中。

(3)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在维新派报刊的大力宣传鼓吹下,变法、维新成了不可抗拒的社会潮流。在一些地方(如湖南),还进行了“新政”的试验。

但是存在过于激进的倾向,缺乏合理适当的手段,遭到封建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强烈反对,增大办报阻力。如谭嗣同和唐才常撰稿的《湘报》发表大量争论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时务报》的激进派人士也因受排挤而使《时务报》最终落入汪康年手中,成为洋务派的喉舌。

第五讲辛亥革命前后的办报事业

1、如何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的意义?(先要阐述其过程)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为了从思想上扫除障碍,夸大革命阵营,遂有组织有计划地主动出击,箭头直指保皇派报刊的大本营《新民丛报》。在国内外的两派报刊之间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论战。双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争论——革命还是保皇、民主共和还是君主立宪、要不要改变土地所有制,平均地权?焦点是:要不要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论战持续两年之久。论战开始,梁启超认为民报都是轻浮少年,革命完全是感情用事,理论不堪一击,但是等到深入展开之后,保皇派缺少根据,援引的材料和外文翻译上接连出错,经民报驳斥后梁启超十分被动。1906年4月起,梁启超稿源发生困难,不能按期出版,经济不支,最终关门大吉。这场大论战持续到1907年《新民从报》停刊,民报获胜。

(1)这次论战具有极大的意义。首先,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向保皇派及其报刊发动的第一次全面猛烈的政治进攻。革命派报刊在论战过程中明显占了上风,这也预示着革命将取得胜利。

(2)其次,这次论战是革命阵营与反革命阵营、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与半封建半殖民地道路的斗争,也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斗争。是对国家前途的讨论,互相修正,救亡图存的道路经过论战达成共识——推行暴力革命。也使得以国家前途为己任的开明人士,认清了中国未来的道路所在。

(3)使三民主义深入人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4)论战也为辛亥革命做了组织上的准备,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

2、如何评价《清议报》《新民丛报》的历史价值?

《清议报》在横滨创办,横滨是旅日华侨最集中的地方。发行量3000多册,遍布亚洲、欧洲、澳洲,是变法失败后维新派宣传阵地的被迫转移。编辑水平较《时务报》有所提高。该报宣扬君主立宪思想,而宣传维新派政治思想主张的文章占了一大半版面,宣传、广造舆论,博得世人对于维新派的同情。

《新民丛报》是《清议报》失火后开办的。最高发行量14000份。内容涉及数十个方面,广泛,所有栏目都反应了编辑思想,为输入“西学”服务。新颖、广泛、生动的内容吸引了无数热血青年,知名度更高,海内外影响更广。读者有很多都是伴随着新学堂的兴办和科举制废除所产生的一批新型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新民丛报》破旧立新,破除传统旧文化,树立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思想界刮起一阵飓风,影响非常之大。

二者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推动革命派的发展(即使在论战中,也促进了革命派的发展,使人们越辩越明,不见得不同意见就是阻力)。也为中国人议论国家将来提供阵地,介绍西学,开启民智,影响了很多后来的革命人士。

3、如何评价苏报案中的陈范?

(1)办报以名利目的为主,阴差阳错卷入苏报案,。

陈弃文从商较为偶然,其只是把《苏报》作为仕途失意后实现抱负的一个途径,主要目的也是个人的名利。无论是与爱国学社订约,与蔡元培等人走近;聘请章士钊为主笔,公开发表革命言论;还是增辟“学界风潮”专栏,报道各地学潮都抱着扩大销路的目的。

(2)思想矛盾,不同的人决定了他办报的不同倾向。

其一开始思想上倾向于变法源于陈的哥哥因为戊戌变法被捕,陈同情康梁,报纸坚持维新改革的立场。后受章士钊和假孙中山的影响,当康梁转向保皇后,陈范转向革命。

(3)闻风逃避,难称志士

其对革命的激进是有投机成分的,从其名利目的就能清楚的看到这一点。苏报案”爆发后,陈即出逃,完全没有为《苏报》或章、邹等人努力的举动。可见,无论是办报,还是支持革命,陈都是从个人成名立功的目的出发的,都只是一种手段。

(4)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封建文人

总的来说,苏报案中陈范的行径反映了他本身并不具备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反映了其封建文人的本质,这种身份就决定了他根本无法适应清末民初风云变幻的社会形势,走向潦倒与悲惨可以说是必然的。

4. 如何评价彭翼仲?(《京华日报》主笔)

基本情况:《京话日报》是一份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对象的小型日报。1904年创刊于北京。彭翼仲是创办人。

1、敢说真话的爱国报人

《京话日报》声誉好来自于彭对新闻真相的揭露。其办报的目的有两个,(1)是开发民智;(2)是从洋人手里“争回这说话的权柄”,同时,京华日报积极鼓吹反帝爱国、御侮图强。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将被法国传教士残害致死的南昌知县江绍棠遗体的照片公诸报端,揭穿了江自杀的谎言,激发起读者对帝国主义的极大愤慨。

2、关心底层人民,不屈服权贵,拥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报人

彭翼仲因自幼的经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疾苦有所了解和同情。在彭翼仲的管理下,京话日报热心为读者服务、勇于为弱者仗义执言。首先,彭翼仲创办的京话日报力求贴近平民百姓。该报在业务上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是“通篇概用京话”;其次,彭通过多种方式方

法,与读者保持密切联系。同时,彭猛烈抨击官场的腐败黑暗,积极反应社会底层群众的生活疾苦。例如1905年,连续揭露清朝那王府的王爷指示管家活埋侍妾的暴行。

3、受人敬仰,有英雄气概的职业报人

彭倔强和执着,出身底层,新闻不像大公报(租界里发,有外国势力)和苏报那样,而是完全由自己办,其和读者培养起的感情是很深厚的,比如他流放新疆时千人送他出城。彭同时致力推广白话文,为民请命,报纸表现出尖锐的批判性。

5. 如何评价英华?

基本情况:英华只活了58岁,却干了3件大事,一是创办《大公报》,二是创办北京辅仁大学,三是创办香山孤儿院。从《大公报》看,其不仅是创办人,同时兼负总理、撰述、编辑等职责,主持大公报10年。

一、自幼“酿成第二天性”、“愤世嫉俗”。

英华幼年家贫,博览群书,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生长在政治黑暗、吏治极端副班的清末,眼看强邻四壁、国家衰败,所以从小痛恨奸贪的达官贵人。因此,他矢志不做官。

二、资产阶级维新派

英华曾撰文对康有为的一些政治主张表示赞佩;长期坚持”百日维新思想“;

三、坚持启蒙思想

如他在大公报疑问中所说,之所以坚持办报,是为了“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四、不为强权、利禄所动。

大公报与袁世凯进行了长达七年的斗争,袁世凯先用强力“禁邮禁阅,无效;后来又用利诱的办法收买英华,被拒。

五、热心宗教、慈善、教育

辛亥革命后,英华名义上仍负大公报之责,实际已离开报馆,潜心从事宗教、慈善、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其同时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致力于解放女性,创立了静宜女学、辅仁社等。六、英华创办的大公报的特点

(1)敢言直言的风格让他安生立命、声名鹊起。(2)办报思想保守,主要是文言文。(3)内容上刊登比较严肃的文论。反对迎合低级趣味,重视评论工作。(4)要求民族独立、反对外国侵略。例如谴责沙俄长期侵占东三省、鼓动天津人民抵制美货等……

6.如何评价詹大悲与《大江报》?如何看待其为促进革命胜利而进行的失实宣传?

一、詹大悲

1、詹大悲曾先后创办商务报、大江白话报、大江报,是辛亥革命前后湖北地区革命派的宣传主将。詹大悲主持的《大江报》是当时武汉地区知名度最高的报纸。

2、詹大悲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之人,在大江报案中,他勇敢地承担了一切责任,表现了临难不苟的英雄气概。

二、大江报

1、大江报的读者对象主要是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这是该报的一大特色。大江报十分重视新军这个读者群体,在湖北新军各标营中设有分销处、对各营队免费送义务报一份、在各标营聘有特约记者、编辑、通讯员。大江报影响许多新军士兵加入了当地革命团体,成了发动武装起义的重要力量。

2、大江报每天都著论评议时政,揭露清政府腐败。如抨击保路运动中力主铁路收归国有的清朝官员、即使报道湖北各地人民的抗捐、抢米斗争;连续报道广州将军孚琦和凤山被革命党人刺杀事件等等。

3、大江报一直鼓吹革命,比如在使该报享有盛名的两篇评论中,都主张进行革命。(《亡中国者和平也》、《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三、失实报道:

一方面,大江报的失实宣传有悖于新闻的原则,没有做到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另一方面,在当时那种特殊的情况下,这种夸大的宣传可以起到振聋发聩、警醒世人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辛亥革命做了宣传。正如方汉奇老先生所说:“它那深刻揭露清政府的各种新闻报道,惊世骇俗的时评,奇崛豪壮的标题,都给读者以巨大的启发、鼓舞和激励。报纸被封后不到三个月,无常就爆发了起义。“大江流日夜,鼓吹功不朽”,这是当时人对它的赞颂之词,它是当之无愧的。”

7.孙中山的新闻思想有哪些特点?

新闻思想的政治化、法制化色彩浓厚,强调新闻自由以及相关的新闻活动应该通过严格的流程加以规范。

能够做到尊重并且积极虚心听取新闻业界人士的意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新闻政策的变动。

积极支持新闻业的正常运转与发展,通过降低报纸邮费等方式,在政策上加以支持,给予新闻业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

重视并且倡导以言论自由为基础的新闻自由与新闻民主。

第六讲记者职业演进及民国时期名记者研究

一、如何看待《民国暂行报律》事件?

报人不同意,因为程序不合法,而且杀人之法未定,竟然定限制言论的法令。有道理

《中国日报》《民报》的创办,因为伦敦遇难,通过《地球报》施加影响救出。同时革命派因为报刊,保皇派。因此要进行舆论宣传。革命的道路有两条。但是,当获得政权之后,别人提议法律不好,就废止了。有矛盾。如果他要践行资产阶级……,要执行。对革命的艰巨性不充分,在践行新闻思想路上是有矛盾的,言行不一。对新闻、革命的认识不够充分。妥协性表现得很突出。妥协到总统位置可以让出去。不利于革命发展

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在逐步磨砺一支革命力量,最终出来的一定是最果断,最坚决的。康梁比革命派幼稚,革命派有理想色彩,不团结不统一——不切实际,期望过高,不能正确估自己的力量。蒋介石,信仰、内部势力不统一的弊端遗留了下来。

不成熟:程序不合法,果断废止。

当时的人们对新闻自由的认识有限。理想色彩太浓。进行管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反对声却一致。

政治目的。国民党内部也有人反对孙中山。反映出大的政治生态。大的转折点,政治上的混乱,思想上的不成熟。

孙中山将其取缔,表现了革命思想的不成熟。领导有矛盾。组织机关、联络机关、舆论机关的思想,完全是党报的特点,是一种革命的宣传工具。取得政权,但外界给他压力之后,立刻受到欧美自由民主办报的影响,慷慨激昂取消报律。

资产阶级革命派更坚决一些,先付后继,比维新派更加认识到中国的革命道路怎么走。

谭嗣同等一腔热血,不追求代价,不注重成功。可歌可泣,但也可叹的英雄,没有做好和顽固派斗争的准备。具有浪漫主义,总统的宝座都可以让,那么当暂行报律遭到质疑时,就轻松地把它废除。

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对孙中山领导的质疑。

还没有制定其他法律之前,先限制新闻自由。

涉事主角:颁行报律的部门,不是正规渠道的法律,临时性的规定

南京临时政府的统治末期,处于政治妥协的时期,利用这个来进行政治动机,动摇南京临时政府的合法性

报业联合会

二、、如何看待“癸丑报灾”?

(1)定义: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统治,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初的500家少了三分之二,同时有大批报人受迫害。新闻记者中至少有24人被杀,60人被捕入狱。这段历史,在中国新闻史上被称为“癸丑报灾”。

(2)原因: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民主共和思想和言论自由理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必然遭到新闻舆论界的强烈反对,于是袁对自由新闻体制进行了大肆扭曲,通过武力对那些反对自己的报刊、报馆、报人进行严酷的压制,扶持自己的御用报刊,企图控制新闻界,从舆论上支持自己的称帝企图。

(3)评价:①癸丑报灾本质上是反对派抑制言论、巩固政权的极端表现,报灾期间原本拥袁的报刊也会因为没有明确表达拥袁姿态而被查封,可见这次行动的盲目性和扫清报界的决心。这种毁灭性的行动使得原本就根基未稳的中国报业受到重创,极大地破坏了新闻行业。

②物极必反,这次报灾与后来追加的无理报律一起激发了新闻界同仁反抗的信念,为日后的反抗打下了基础。癸丑报灾之后,人们对于袁世凯的幻想彻底破灭,反袁倒袁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③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反映了袁世凯的无能,是历史的倒退,表现了资产阶级的脆弱性、软弱性,寄希望于知识分子的革命往往是不成功的。

三、如何评价黄远生?

(1)定义:原名黄为基,民国初年著名记者。他的记者生涯是从 1912 年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的。最出名时,任上海《时报》《申报》驻北京特约记者,为其撰写北京通讯。他善于调查研究,勤于采访,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被称为“报界之奇才”。为了躲避袁世凯的纠缠,1915 年避往上海,12月到达旧金山不久被枪杀。他死后,其友人将他的文章收集整理,出版了《远生遗著》是中国第一部通讯集。

(2)黄远生的新闻通讯特点:

①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注重时效。

②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他报道的人物有孙中山等中国政府和中国政治的代表,善于从他们身上发掘重大新闻,如揭示了袁世凯“权谋百出,专以手段胜”的伎俩。他报道的事件很多,如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等,这些事件都是当时社会矛盾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远生的通讯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

③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他的通讯善于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如《外交部之厨子》。

④语言通俗生动,他追求通讯语言的通俗和生动。黄远生对新闻记者提出的“四能”要求,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3)评价:①黄远生推动了新闻文体的发展,对于现代化新闻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②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是现代的职业报人,平等对待受众,而非康梁,自认为是精英。

③黄远生不是决绝的革命党人,政治立场不明确,是革命党人和袁世凯之间矛盾的牺牲品。他消极对待政治,既不想得罪袁世凯,又不想追随革命,在那个时代是不可能的。

四、如何评价邵飘萍?

(1)定义:原名邵新成。生于浙江省金华县,中共秘密党员,著名新闻工作者,1918年创办《京报》。被称为新闻界全才。早年任《申报》的特约通讯员,后任《汉民日报》主编,1913年被捕入狱,1914年至日本创办东京通讯社,专为京、沪报纸提供东京通讯。1916年回国后,为《申报》等多家报社撰写时评。根据他的讲义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中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1926年,被北洋政府处决。

(2)采访艺术:①广泛交游,以如何可尽其职务为交际的目的。

②注重新闻的真实性,深入采访、细致调查,反对有闻必录。注重记者的素养,坚持真诚和平的采访态度。采访活动关注时局,铁肩担当社会正义。

③随时处于角色之中,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善于把握采访对象心理。千方百计,随机应变,采访时机把握恰当。

(3)新闻思想:①新闻事业是“社会公共机关”,“国民舆论代表”。

②明确提出“品性为第一要素”的新闻道德思想。

③主张建立民主思想的新闻法规,保护新闻自由。

五、如何评价林白水:

生平:

1874年生于福州,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出国攻读新闻学的人。1901年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宣扬新政,提倡社会变革,宣传禁烟,倡导破除迷信及妇女缠足等恶习。1903年与蔡元培合办《俄事警闻》,之后又参与创办《警钟日报》。1917年,先后在北京创办《公言报》《新社会报》等。此后专注于办报,到1926年这一时期是他政论、时评、等作品最多的时期。1926年因直言抨击那些在强势者的卵翼下胡作非为的宵小之徒被杀。

文章特点:个性明显,非常敢言,感觉敏锐,见解独到“热情似火,笔致如大江奔流,被侪辈称为‘如云驱电掣,如风马之驰’”。

评价:

1.他是我国民初著名报人,是当时新闻界与邵飘萍齐名的人物,被誉为报界先驱。

2倡导言论自由,也是最早提倡白话的人之一。他主办的《公言报》完全采用通俗的白话,成为北京有史以来第一个用白话出版的报纸。

3.他倡导革命,非常敢言,勇敢披露军阀黑幕,虽曾追随过袁世凯,走过一段曲折道路,但他在反抗封建军阀、官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六、如何评价刘少少:

生平:

字少珊,湖南善化人,民初北京的著名记者,有“怪杰”之称。1909年留日回国后应邀任北京《帝国日报》编辑,撰写政论,在新闻界崭露头角,后任《湖南新报》《公言》杂志、北京《亚细亚日报》编辑、主笔等。袁世凯称帝阴谋暴露后拒绝袁世凯的收买,反对帝制遭到通缉。1918年于北京大学任教。

文章特点:政治上较为保守,文章独辟蹊径,庄谐杂出,时有新意,擅长评论,文章“务出己意,不阿时评”,为一部分旧知识分子所欣赏。

评价:1.民国初年的著名报人,与黄远庸、林白水、邵飘萍并称为“报界四杰”。

2.拒绝袁世凯的收买,是一位有气节的报人。

七、如何评价胡政之:

生平:名霖,字政之,以字行。四川成都人。新记《大公报》创办人之一。1907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任职于上海《大共和报》,1915年任该报驻京特派记者,以消息快捷受到报界关注。1918年欧战结束后,以《大公报》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是采访该会的唯一中国记者。后在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在天津任新记《大公报》经理兼总编辑。

评价:1.民初著名报人,新记《大公报》创办人之一,《大公报》在他的经营管理下,在1941年5月,荣获了具有世界声誉的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奖章。

2.具有极高的新闻天赋,在采访、写作、编辑、经营等多个方面都很有能力。名报人徐铸成曾说:“邵飘萍、黄远生诸先生富有采访经验,文笔恣肆,而不长于经营。史量才、张竹平、汪汉溪诸先生工于筹计,擘画精致,而不以著述见长。在我所了解的新闻界前辈中,恐怕只有胡政之先生可称多面手。后起的如成舍我辈,虽然也精力充沛,编辑、经营都有一套,但手面、魄力,似乎都不能与胡相比。”

3, 胡政之为一代社会贤达,国民党政府多次邀他做官,他都拒绝了,一生以报人自任。

4. 胡政之一生,有两件事最为后人争议,一是他为了《大公报》的发展,曾经向国民政府申请过20万美元的公价外汇,这被许多人指为是受国民党的津贴;二是在国共和谈将破裂的时候,蒋介石要开"国大",要制定"宪法",胡政之作为社会贤达,参加了会议。

第七讲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与报刊宣传

一、五四时期,我国报业有何重大突破?取得进展的原因有哪些?

突破:

1.形成新的报刊宣传阵线

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影响下,一个新的报刊宣传阵线应运而生。《每周评论》是其中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五四运动后,《每周评论》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先导作用,全国报刊都积极报道和支持五四爱国运动,中国报界出现团结一致的局面。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的带动下,各地青年纷纷组织政治性社团,出版政治报刊,在全国出现创办进步学生报刊的热潮,如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社会各阶层也都有明显的变化,出版了一些新的报刊。

1.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诞生

五四运动后,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开始兴起。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有自己的新闻舆论工具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知识,发动和组织工人运动,于是,我国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便应运而生。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一批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改组后的《新青年》和《共产党》月刊。

1920年下半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为了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相继创办了《劳动界》、《劳动音》等刊物,这是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报刊。同年七月,中俄通讯社在上海创立,简称中俄社,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

我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进程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为以后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1.新闻工作改革、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上的突破

①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恢复并发展政论传统

五四时期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报刊成为争鸣的主要园地。自由讨论之风的兴起,也带来了政论的活跃与繁荣。《新青年》、《每周评论》及《湘江评论》等采用政论和新闻报道相结合的述评方式,及时评论国内大事,有力动摇封建统治,宣传了民主与科学。

②出现新文风

《新青年》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使我国报刊文风一新。同时还提倡使用新式标点符号,得到许多报刊的相继使用。还有读者提出了报刊横排的主张。

③革新副刊

五四时期,报纸副刊从休闲性读物转变为传播新文化的重要阵地,出现了《学灯》、《晨报》副刊、《觉悟》、《京报》四大副刊。

④改进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访业务

报纸编排上,将重要新闻编排在头版头条,重视标题的作用,专栏增多并进行创新。新闻采写方面,不少报纸聘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增加国内外消息、通讯的比重。

⑤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的开端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于1918年成立,成为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培养出一系列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该研究会出版《新闻周刊》,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研究会副会长徐宝璜于1919年出版《新闻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促进了新闻学研究的发展。同时期,中国新闻界与国际新闻界交往增多,促进中西报纸的经验交流。

原因:

1.五四时期报刊事业繁荣的根本驱动因素:政治思潮的勃兴

政治唤起了五四时期新闻学在中国的启蒙。辛亥革命为五四报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国内政治气候,人们采取积极的态度办报。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使早期具有启蒙思想的知识分子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新闻事业。五四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造就了暂时的自由空间,使报刊事业获得了一次独立存在、迅猛发展的天赐良机。

2.五四时期报刊事业繁荣的物质后盾:经济的高速发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现代工业资本主义一度得到迅猛发展,给新闻事业的运作和设备的改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给报业的广告经营带来巨大的利润,为报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孕育了中国工人阶级这支新的阶级力量,成为新闻事业及新文化运动的广泛而扎实的社会基础。

3.五四时期报刊事业蓬勃发展内在动力:思想文化的进步

五四时期,一些知识分子积极宣扬各种现代形式的与封建意识相对抗的新思想。以《新青年》为领头羊发起一场开放型的具有现代化色彩的新文化运动,这对报刊发展的作用不可低估。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使中国思想界掀起又一新页。各种思想潮流的“百家争鸣”,使中国报刊事业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二、如何看待《新青年》的影响?

《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杂志宣传民主与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许多高级共产党员都受到过《新青年》的影响。它唤醒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新青年》在五四时期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的影响巨大而久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各种政治思潮差不多都是在五四前后通过《新青年》传入或兴起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许多革命运动,追根溯源,也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端的。五四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也影响着当代中国。

《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和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激励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到民族独立和现代民主的重大历史嬗变,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新青年》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仍然处于深重的内忧外患之中。现实的教训激起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的强烈愤恨,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部分激进知识分子认为,要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政治,必须从思想启蒙着手,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主义思想。《新青年》由此创办。

《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因有重名之嫌改为本名。《新青年》的创刊,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青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陈独秀撰写阶段,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

《新青年》一创刊,就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并在新文化运动中始终成为主要阵地。它的主要宣传内容有三方面:第一,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第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第三,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新青年》在发起新文化运动事业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方面的缺点,但它唤醒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李大钊开始在《新青年》上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揭开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一页。在国内外时局变化、新思潮迅速传播的形势下,《新青年》日益倾向社会主义。《新青年》在五四运动后的改组,象征着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1926年7月,《新青年》停刊。)

三、五四时期报刊上表现的民族主义话语有何特点?

戊戌变法前后至五四前后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折的历史关口,民族主义在报刊上有着相当大的话语权。五四时期,报刊上表现的民族主义话语有两种偏向的特点。

其中一个偏向是国粹派。

“国粹”一词是来自日本的外来语,一般指一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五四前后的国粹派排拒抵制西方现代文化,反对新文化运动,从而固守国粹主义、民族主义的立场,卫道中国传统文化。但它失却了晚清国粹派的那种革命性和战斗性,而更加保守、陈旧和褊狭。

杜亚泉认为《新青年》为旗帜的五四新文化阵营鼓吹的“新思想”,并非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的结果。杜亚泉的诘难并非一点没有道理。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趋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质及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要求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反对封建是中国社会走上现代化道路、融入世界大潮流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性条件,在那个时代更具辩证的合理性。国粹主义在相当程度上充当了历史前进的绊脚石。

民族主义话语在五四时期的另一个偏向,则为过分地否定民族和传统,而过分推崇西方现代文化,甚至于鼓吹“全盘西化”。这是褊狭的民族主义的另一表现。

分析这种文化偏执,也要看具体的历史背景。比如在五四时期,当时的全盘性反传统和推崇西方文化就是当时的时代使命的驱使。《新青年》是在袁世凯的帝制运动开始之后问世的。以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为代表的新文化阵营,不只是从学理的角度来论析中西文化的不同背景、特质和利弊,而且现实的复辟逆流、决定中国进退的根本性的政治选择、社会选择的问题,使他们不能不采取“矫枉过正”的行为。因为孔孟之道总是和封建守旧、封建复辟结合在一起。

然而,尽管五四时期先进人士对中与西、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处理的“矫枉过正”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作为一种思想文化遗产则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对后世的影响也将造成偏颇。

四、如何看待五四时期报刊上的各种文化选择?

各种文化选择历程艰难并且具有复杂性。

不同的文化选择是新旧思潮的交锋。

文化是与政治息息相关的,选择不同的文化其实是选择了不同的救亡图存道路,这主要取决于报人不同的思想认识。

各种文化选择其实质都在于根据时代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与方向。

从文化观点来看,五四运动文化选择的结果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并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提供了思想燃料和发展动力。

五、革命报刊在五四期间取得哪些进展?

其一、“五四”前比较激进的报刊从以宣传旧民主主义思想为主迅速转变为系统地、深入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阵地;

“五四”前夕,比较激进的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报刊是《新青年》、《每周评论》。

“五四”前的《新青年》倡导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和自然科学以及看待事物的科学观点和态度,这种科学和民主同无产阶级所要求的科学和民主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五四”运动后,它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五四”前的《每周评论》虽对十月革命及社会主义有所介绍,但终未形成规模。“五四”后《每周评论》在热情宣传、歌颂爱国学生和全国人民的爱国言行的同时,大力揭露和谴责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北洋军阀政府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叛卖性言论和活动。

上述可见“, 五四”运动后《, 新青年》《、每周评论》已经站在时代的前列,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其二、一大批宣传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工人状况的革命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五四运动使中国青年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五四”后,他们积极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道路,他们的探索大多是从创办社团、出版刊物开始的。五四运动一开始,北京大学学生即创办《五七日刊》作为运动的喉舌。一时间,全国各地如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南京、湖南、湖北、四川、广东都出现小型革命报刊。这些如风起云涌般出现的刊物,使当时的文化思想界异常活跃。这一大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刊物,大多以宣传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为己任。当时有广泛影响的是湖南长沙的《湘江评论》、天津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其三、新型的共产党报刊的雏形破土而出。这些报刊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指导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而且由它开始的全国规模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造就出了一代新的革命者,这些新生的力量亟需有一个中心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1920 年11 月7 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半秘密的政治刊物《共产党》月刊,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共产党》月刊第一次在中国树起了共产主义的大旗,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它与“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中的报刊相比较,在性质上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已是共产党报刊的雏形了。《共产党》对于党的发起工作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六、如何评价陈独秀及其报刊活动?

陈独秀:一个一腔报国志的悲剧英雄。

①拥有一颗爱国之心。从1903年协助章士钊办《国民日日报》到晚年在狱中仍写

下“此身犹未成衰骨,梦里寒霜夜渡辽”,皆可看出其赤子之心。

②他不断寻求创新。思想变化巨大。曾被称为“选学妖孽”,后加入康党,又成

为乱党,后来举起民主科学的大旗,又投向共产主义,最终将民主科学和共产主义相互补充。

③他很激进,说话办报喜欢说的很彻底。这一点有利有弊,既使其在民情激愤的

年代脱颖而出,又使其思想有时有些自负,容易走极端,不利于团结各方力量,一定程度上是其晚年凄凉的原因之一。

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

姓名年龄学科专长所在单位备注 01.哲学 孙周兴 51 外国哲学、美学同济大学 李建华 55 伦理学、政治哲学中南大学 李晓兵 57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共中央党校 杨耕 58 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师范大学 吴晓明 57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旦大学 汪信砚 53 马克思主义哲学武汉大学 张异宾 58 马克思主义哲学南京大学 张怀承 57 伦理学湖南师范大学 张法 60 美学中国人民大学 陈凡 60 科学技术哲学东北大学 陈少明 56 中国哲学、人文科学方法论中山大学 郁振华 48 外国哲学、中国哲学华东师范大学 卓新平 59 宗教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赵敦华 65 外国哲学、宗教学北京大学 盖建民 50 中国道教四川大学 02.理论经济学 王广谦 59 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经济与金融发展中央财经大学 龙小宁(女) 43 西方经济学厦门大学 刘灿(女) 63 政治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 李俊江 57 世界经济吉林大学 杨瑞龙 57 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范从来 52 政治经济学南京大学 赵晓雷 59 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 姚洋 50 发展经济学、国家发展北京大学 袁志刚 56 西方经济学复旦大学 黄少安 52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 黄泰岩 57 政治经济学辽宁大学 盛斌 43 世界经济南开大学 谢丹阳 50 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武汉大学 裴长洪 60 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03.应用经济学 白重恩 51 经济增长和发展清华大学 丛树海 57 财政学上海财经大学 冯根福 57 产业组织与公司治理、金融市场与企业发展西安交通大学曲振涛 57 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吕炜 45 财政学东北财经大学 孙立坚52 国际金融复旦大学 李俊生54 财政学、公共管理学中央财经大学 肖红叶65 经济统计学天津财经大学

中国新闻事业史考试试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考试试题(第一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小题,15分) 1、中国新闻史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2、关于邸报的产生,“周朝说”的代表者是________。 3、宋代统治者主要是通过“______制度”来控制邸报的内容。 4、小报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最早的_________________报纸。 5、《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称,“________________为根本要务”。 6、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在北方的舆论重镇是《__________》。 7、《_______》的创刊,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活动进入到利用新闻媒介的阶段。 8、1918年11月,________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等两篇文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9、1920年8月,《新青年》杂志由同人刊物改组为_____________。 10、1925年6月,________组织出版了《诚言》,专门制造谣言。 11、古田会议后,中共中央军委规定,各军办一种《________》。 12、30年代初期,农村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影响最大的是______。 13、30年代中后期,鲁迅利用《申报》副刊《_________》发表了大量杂文。 14、_______年10月,国民党政府被迫宣布废除新闻检查制度。 15、1947年3月后,新华社分东渡黄河部分,称“_________”。 二、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划?,错误答案后划?,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 1、中国古代报刊从唐代到辛亥革命,存在1000多年。() 2、太平天国后期,洪仁干提出了创办“新闻馆”的主张。() 3、《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 4、外国传教士报刊一直热衷于“阐发基督教义”。() 5、《昭文新报》是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近代化报刊。() 6、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行小册子完全是为了“排满”。() 7、“暂行报律”风波暴露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虚伪性。() 8、《新青年》杂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大本营。() 9、《中国报学史》是关于中国新闻事业史最早的著作。() 10、受陈独秀影响,《向导》周报一度对北伐持反对态度。() 三、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小题,15分) 1、中国新闻史研究的第二个阶段是___________年。 A 1927-1949; B 1949-1966; C 1949-1978 2、太平天国革命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________。 A木铎;B墙报; C 教会报刊 3、外国人在华最早创办的近代化中文报刊是________。 A《察世俗每月统计传》;B《澳门新闻纸》

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取得了哪些成就

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取得了哪些成就 在明清时期虽然中国处于闭关锁国时期,对外来文化予以排斥和不接受,但在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历史的趋势下,中西方文化得到交融,对中西方文化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下面是我对明清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所得到的成就的总结和概述。 一,西学中传 明清时期,最早给中国带来西方文化的是来自西方的传教士,他们在中国宣传他们的信仰,同时也把西方的文化送到东方大地。 (一)语文学 利玛窦着有西字奇迹一书,系用拉丁拼音注读汉字。其后又有金尼合(Trigault Nicolas)着西儒耳目资一书,也是讲拉丁文拼音与注音的,其条理比西字奇迹更为完密,此为西人介绍拉丁文的最早著作。当时中国学人多受其影响,方以智之作通雅,即曾引述该书。荷兰人占据台湾,曾设学校,教授当地人学习拉丁文。当时士人的应用文件,都采用拉丁文,朋人称为「红毛字」。所以在明末清初,已有许多人懂得拉丁文。 (二)天文历法 明清之际的西方传教士,对于中国最大的贡献是天文学和历法。先是在万历三十八年,因为日蚀不验,发现旧历的错误,就有李之藻与五官正周子愚等上疏。请采用西洋历法,以改良旧历,并推举庞迪我、龙华民、熊三拔等西洋教士。朝廷未及采纳,而发生了南京反教风潮,而有禁止耶教、驱逐教土之令。后来延至天启、崇祯年间,再

发生日蚀的错误,旧大统历与回回历都不验。明思宗便接受徐光启的建议,成立历局,以光启为监督,主持修订新历法。即以崇祯原年戊辰为新历元年,名之曰崇祯历。并起用李之藻,征聘教士龙华民、邓玉函、罗雅各布、汤若望等。开局之后,徐光启便偕同李之藻、龙华民等,先从事译书研究与观察的工作。第二年李之藻病故,崇祯六年徐光启也去世。当光启病笃时,举荐当时通晓西学的前陜西按察使李天经继续主持历局之事。后至崇祯七年,成历书一百卷,共分十一部,名曰崇祯历书,又名西洋新法历书。崇祯六年又议订历法条议二十六则,历法虽成而明亡,竟未及施行。后来清兵入关,即采用西洋教士所研订的新历法,并用汤若望为钦天监。继汤后又用南怀仁为钦天监。 南怀仁死,又用闵明我、徐日升、戴进宝、巴多明、高慎思、汤士选、毕学源等人,或为钦天监,或任顾问。 介绍西方天文历法的译述,重要的著作有利玛窦与李之藻合着的乾坤体义、浑盖通宪图说,有徐光启与诸教士共同译述的日躔历指、测天约说、测量全义、恒星历指、月离历指、交食历指,与李天经所著的历元等书。有清初西洋教士共同编译的新法表异(汤若望作)、历法西传、康熙永年历法、历象考全书、仪象考成等书。 与文字著作同时介绍到中国的是天文仪器的制造。在崇祯时,历局成立,在邓玉函、罗雅各布等西洋传教士指导下,制成新式天文仪器多种。包括「七政仪」、「列宿仪」、「平浑仪」、「交食仪」、「天球仪」、「地球仪」、「日晷」、「时钟」。后来这些仪器多被闯贼李自成所毁。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历年试卷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 课程代码:0065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邸报在不同朝代有不同名称,其中之一是( ) A.新闻 B.揭帖 C.牌报 D.进奏院状 2.小报产生并流行于(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刊年份是( ) A.1813 B.1815 C.1817 D.1822 4.第一份在北京出版的近代报刊是( ) A.《依泾杂说》 B.《天下新闻》 C.《遐迩贯珍》 D.《中西闻见录》 5.《字林西报》的创刊地点是( ) A.香港 B.广州 C.上海 D.宁波 6.1874年,香港《循环日报》的创办人是( ) A.王韬 B.郑观应 C.容闳 D.郑贯公 7.《时务报》创刊于( ) A.1895 B.1896 C.1897 D.1898 8.《湘报》的主编是( ) A.梁启超 B.熊希龄 C.谭嗣同 D.唐才常 9.《苏报》于1896年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 ) A.胡璋 B.章太炎 C.陈范 D.章士钊 10.郑贯公等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刊物是( ) A.《开智录》 B.《浙江潮》 C.《国民报》 D.《直说》 11.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创刊地点是( ) A.日本横滨 B.美国旧金山 C.日本东京 D.香港 12.中国新闻通讯文体的开拓者是( ) A.徐彬彬 B.邵飘萍 C.黄远生 D.张季鸾 13.《新青年》的创办人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14.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15.中共中央第一个机关报是( ) A.《热血日报》 B.《政治周报》 C.《向导》 D.《前锋》 16.中国第一本新闻学专著是( ) A.《新闻学大意》 B.《实际应用新闻学》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中西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首先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概况进行了阐释和说明,并且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找出两者差异所在.我们应该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找到互补之处,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中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 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 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 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 (二)西方文化概况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 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 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一词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2、宣称“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的报刊是() A.《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B.《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C.《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 D.《各国消息》 3、马礼逊的儿子、英军翻译马儒翰所创办的报纸是() A.《南华早报》 B.《中国邮报》 C.《蜜蜂华报》 D.《香港钞报》 4、得到上海工部局资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英国政府观点的英文报纸是() A.《香港船头货价纸》 B.《教会新报》 C.《北华捷报》 D.《圣心报》 5、提出文章“贵在乎纪事述情,直抒胸臆,俾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而一如我怀之所欲吐,斯即佳文”的报人是() A.洪仁玕 B.王韬 C.郑观应 D.陈炽 6、1891年,《广报》因触犯广东总督李小泉而被查封,其罪名是() A.破坏纲常、犯上作乱 B.莠言乱政、淆乱是非 C、颠覆政府、背叛祖国 D.宣传革命、结党营私 7、主编过《湘学新报》和《湘学报》,因在武汉组织自立军武装勤王起义而遭杀害的是() A.唐才常 B.康广仁 C.谭嗣同 D.熊希龄 8、1900年,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的机构是()

A.兴中会 B.广学会 C.新学会 D.马礼逊教育会 9、1904年,改良派人士在上海创办的《时报》宣称() A.“吾办此报,非为革新舆论,乃欲革新代表舆论之报界。” B.“作报人的心是中国的” C.“忠告政府,指导国民” D.“灌输世界之知识,造成健全之舆论。” 10.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A.“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B.“臣民于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C.“不得妄议国体、诽谤革命” D.“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 11、带头改用“洪宪”年号,称袁世凯为“今上”,记者署名“臣记者”的报纸是() A.《民哀日报》 B.《帝国日报》 C.《大同报》 D.《亚细亚日报》 12、1920年底至1921年初,胡适写信给陈独秀,抱怨() A.《新青年》过多刊登白话文,忽视古代经典 B.《新青年》差不多成了《苏俄》的汉译本 C.鬼神之说不张,国家之命遂促 D.鬼神之势大张,国家之运告终 13、1921年到1922年,英国的路透社、日本的东方社、美国的美联社、德国的海通社等相继在华建立分社,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称这种现象为() A.黑暗的中国社会的明灯 B.西化、分化中国的阴谋 C.中国人了解世界的突破口 D.新闻的侵略 14、中共成立后不久领导出版的《妇女声》半月刊致力于() A.推动中华女界联合会加入世界人权公约组织 B.宣传被压迫阶级的解放,促醒女子加入劳动运动 C.在全国重要城市建立女子学校 D.帮助妇女解放思想,鼓动知识女性回到家庭 15、为加强新闻管制、牵制社会舆论,国民党政府于1933年在南京、上海、天津、北平等重要城市设立了() A.中宣部特别办事处 B.新闻检查所 C.中宣部新闻代办处 D.新闻登记所 16、1933年,红色中华社利用仅有的一部收报机抄收中央社和塔斯社电讯,选编成油印单页资料,报送() A.共产国际

中西文化交流史作业

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体育文化交流概述 ——以蹴鞠为例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沈杭枫 2012210238 引言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繁衍生息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极其灿烂的传统文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运动的蹴鞠就是其中的一种文化体现,蹴鞠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齐国(今山东临淄),“蹴术”与“鞠术”作为一种古老的技法早在黄帝时代就已存在,中国古代的蹴鞠没有发展成为现代足球,实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国际学术界主要有3种足球起源学说,即英格兰说、波斯“哈巴斯托姆”说和中国临淄说。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沿用了民间和公学两条发展路线,得以迅速发展;英国足球运动随着英国的全球扩展迅速向全世界推广,实现足球运动全球化发展。 据说足球起源于古代的蹴鞠,我一直怀疑,古代蹴鞠的直接后裔应该是小孩踢的毽子和沙包。后来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蹴鞠的历史还真有一点意思。 关于蹴鞠的最早记载见于《史记》,战国时期在齐国的临淄和刘邦的老家沛县都很兴盛。汉代踢球不仅在宫廷和民间盛行,而且成了军事训练的科目。到了唐代,出现了充气的皮球,蹴鞠的玩法就增多了。 汉代军队有专门的球场,规定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两端各设六个对称的“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场地四周设有围墙。比赛分

为两队,各十二名,互有攻守,以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决定胜负。这大概是现代足球运动的雏形,“鞠室”是最早的球门。 唐代蹴鞠由双球门对抗赛演变成单球门的比赛,主要用于为朝廷宴乐和外交礼仪竞赛表演,一直流行到两宋以后。比赛时中间隔着球门,球门设在两根三丈二尺高的竹竿或木柱上,称为“络网为门以度球”。球门中间有直径两尺多的“风流眼”,三十二名球员分为“左右军”,各在球门一侧,双方互不接触,进行比赛。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以穿过风流眼多者为胜。 充气球可以踢得很高,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中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没有了汉代的直接身体对抗,于是踢球就出现了各种花样和技巧,也出现了女子蹴鞠。唐代出现了没有球门的“白打”,到两宋盛极一时。白打主要是比赛花样和技巧,亦称比赛“解数”,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解数”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据说象高俅那样的高手能用头、肩、背、臂、胸、腹、膝,“一身都是蹴鞠”,使“球终日不坠”。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如拐、蹑、搭、蹬、捻等,宋人总结有“十踢法”,肩、背、拍、拽、捺、控、膝、拐、搭、膁,一些动作还取了好听的名字,如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鸳鸯拐、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白打在玩法上,有一人独踢,二人对踢,三四人对踢,五到九人穿花踢等等,可见宋代的蹴鞠,不仅由射门比准转向身体技巧方向发展,而且玩法上已经和后世的毽子的玩法没有多少区别了。 宋代还有专门靠踢球维生职业蹴鞠艺人。在皇宫宴会上有表演踢球的名手,在市井瓦子里有踢球的明星。宋代的踢球艺人还有自

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三论文献视野方法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

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三论:文献、视野、方法 张西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如何展开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目前中国学术界在这个研究领域的难点和任务是何?在方法论上应注意那些?本文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这些问题做一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建立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文献学 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通义,非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1清末民初,中国学术界一个进步除其他原因外,敦煌文献和安阳考古的发现是促使其学术一大飞跃的关键之一。在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领域,与国外汉学家的研究相比,中国学者一直不占上风,究其原因也在材料。傅斯年说的很清楚,“本中国学在中国在西洋原有不同的凭籍。自当有不同的趋势。中国学人经籍之训练本精,故治纯粹中国之问题易于制胜,而谈及所谓四裔,每以无比较材料而隔膜。外国学人能使用西方的比较材料,故善谈中国之四裔,而纯粹汉学题目,或不易捉住。”2以后,汉学家的研究也开始逐步进入中国内核文化研究,如沙畹对《史记》 1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36页。

的研究,中国学者也开始进入四裔之研究,如张星烺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但总的来说,中国学者对于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不如外国学者,这里的核心问题仍是材料的掌握。 中外文化交流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就两次,一次是佛教的传入,一次是明清基督教的传入。我本人主要研究明清基督教传入的前半段,即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从这段研究来看,目前向前推进的关键仍在于材料的发现和整理。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文献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以中文文献为主体的东方历史文献,3一类就是西文的历史文献,其中包括:葡萄牙文、西班牙文、拉丁文、意大利文、法文、荷兰文等欧洲多种语言的文献。 关于中文文献《四库全书》是官方首次收入天主教的文献,在四库的采进书目中有西学书共24种,四库所著录的西学书有22种。雍乾教难以后,天主教发展处于低潮,从而使得许多天主教方面的书只有存目,不见其书,到清末时一些书已经很难找到,如陈垣先生所说:“童时阅四库提要,即知有此类书,四库概屏不录,仅存其目,且深诋之,久欲一赌原书,奥中苦无传本也。”4至今中国学术界尚无法全面统计出明清之际关于西学的汉籍文献究竟有多少种,近年来钟鸣旦等外国汉学家陆续出版了藏在台湾、罗马耶稣会档案馆、巴黎国家图书馆的有关文献,5但仍为完成。陈垣先生当年提出的要编一本象《开 3这里所讲的东方历史文献包括日文在内的一些亚洲语言的文献。参阅戚印平《远东耶稣会史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 4方豪《李之藻辑刻天学初函考》,载《天学初函》重印本,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版。 5钟鸣旦黄一农杜鼎克祝平一编《徐家汇藏书楼藏明清天主教文献》,台湾辅仁大学1996年;钟鸣旦杜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题

1.《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内容和评价 内容:不党:(1)各国都有党派,中国也有。承认党派但是不与任何党派有关联。 但这并非中立之意,基于中国的现实而言,原则上等视各党,纯粹以 公民的地位发表意见,没有任何偏见与成见。 (2)以国家利益为评判是非的唯一标准,一视同仁。 不卖:(1)不以言论做交易。保证言论的独立,不为金钱左右。 (2)不接受任何政治性质的资助。 不私:(1)没有任何私人所途,并无私用,向全国开放,为民众的喉舌。 不盲:(1)一知半解,为之盲信;随声附和,为之盲从。 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为盲争;感情冲动,不是详求,是为盲动。 (2)对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对事理调析透彻,遇事头脑冷静,明辨是 非,实事求是。 评价:四不方针是中国资产阶级报界实际发展的理论总结,也是本身发展的理论总结。不仅从根本上否定了资产阶级政党报纸的堕落,否定了以金钱为背向的奴才报纸,同时也区别于商业报纸的“经济独立”“无偏无党”的八字方针。 2.《大公报》文人论证 以报立言(文人参与政治,议论政治的主要途径)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基本目的:参政 3.宋代小报具有哪些特点?为何屡禁不止 特点:(1)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资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 (2)起始于北宋,盛行南宋,隐现于明清。 (3)始发包括邸吏,使臣,中级官员,从使书籍印售工作的“书肆之家”。 (4)信息比较灵通,新闻时效性强,多为中枢部门公开“朝廷机事”。 (5)读者范围广。 (6)手写或者印刷。 原因:(1)说明小报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它的发行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因而是据有一定生命力的。 (2)首先是以民间报纸的身份出现的,打破了官翻报纸的新闻传播活动的垄断,打破了官报一统天下的局面。突破了朝廷对内容行的限制;突 破了对编辑内容的审查(自采自编);突破了朝廷的传报,抄写之后直 接售卖(突出商品性)。 (3)其编发者主要动机在于获利,因为突破了官报作为政府宣传品的范畴,成为商品走向。 (4)敢于刊登朝廷不愿意刊登的信息,也敢于根据民意,民心编造不利于朝廷的事件。易于表达民意舆情。 (5)于今天的报纸最为接近。

中国新闻事业史模拟题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模拟题(一) 一,简答题 1,简述宋代官报系统革新的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之一,但主要是朝廷控制的官报和邸报。 在宋代,由于官报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首次出现了另一种形态的报纸——小报,可以称之为中国早期的民营报纸。 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改革,这些改革使得唐代时隶属朝廷的新闻媒介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中央政府不再将发布新闻的职责交由地方行政机构,而是直接垄断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即“凡朝廷已行之命令,已定之差除,皆以达于四方”。换句话说,在宋代时,已经出现了一个类似于今天的通讯社一样的机构,但这个通讯社只能有一个,而且隶属国家。 宋代的官方新闻发布机构是都进奏院,实际上是把唐代的所有进奏院合并到一起,后来直接称作进奏院。进奏院负责的发布官方文书,而在进奏院任职的地方官员负责挑选并摘抄与自己所负责地方有关的内容,然后将其交给地方官员或是中央相关机构。他们摘抄的内容只是朝政信息、皇帝谕旨和大臣奏章,宋代不许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抄录并公开发布的官方文书,被成为邸报。 在如此严格的规定下,新闻审核制度自然而然地诞生了。北宋真宗时,皇帝下诏要求进奏院将准备发布的文书每五天向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报备,由枢密院审查批准才能发布。到了南宋,我国做早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制度”诞生。在南宋,邸报的编定由最高国务机关门下后省负责,门下后省官员官员“判报”后出“定本” (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样报)后才能发布。知道宋神宗王安石变法后,定本制度才被取消。 由中央政府直接编辑和发行是宋代官报的最大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末年临安已经出现以卖邸报报为生的人,南宋的临安更有卖邸报的店铺。邸报成了面向社会广大受众的商品,可见人们对新闻的需求日益增长。 虽然邸报允许公开发售,但卖报的人或是店铺都是由官方认可指定的,甚至还要特派地基官员为报纸担保,一旦报纸内容出现问题,这些担保人立刻受到惩罚。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宋代如此高压严苛的传播制度下,广大人民的新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时候,非法的报纸便出现了。 这些非法的报纸被称为“小报”,“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朝廷屡禁不止,衍生至日后的各朝代。 在北宋仁宗时期,发生了“诸路进奏官报状之外别录单状”。这读起来十分拗口的事件是说,在北宋开始有一些负责抄录新闻的官员,将一些“不让往外播”的新闻抄录下来并另行传播。到了南宋宋神宗时期,“小报”已经发展到“印卖都市”的程度了,这说明我国在11世纪已经有了印刷新闻。小报的内容是朝廷上还没有定论的事、朝廷百官言论、街市传闻,甚至有些编者的杜撰捏造。 小报还有一批“记者”,这些人“以探报此等事为生”。南宋末年,赵升的《朝野类要》有记载:“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私衷小报、率有泄漏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意思是,在中央负责摘抄邸报的人都心向“小报”,这些人是“小报”的记者,探访朝廷秘闻。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2,简述我国新闻教育和研究开端的情况。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向校内外公开招收会员,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一直活动到1920年12月。该会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被推选兼任会长。学会聘有两名导师:一是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学会副会长徐宝璜;一是《京报》社长、名记者邵飘萍。该会的宗旨是:“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

中西文化交流史(名词解释)

文化:我们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的并且渗透在其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中国古代汉字文化系统里“文化”概念,其一,指历代统治者所施行的文治教化的总和。其二,指文物典章、朝政纲纪、道德伦序,以及成为礼俗日用的一整套观念和习俗。西方学者关于文化的概念分类有以下四种,成果论,能力论,精神论,行为模型论。中国学者的文化概念大致上都超不出我们所归纳的四大类观点。“文化”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第二,“文化”是在历史上产生的,是历史传习的结果。但是作为“文化”的本质,它有着两个显著的品格,即整体性和历史性。 丝绸之路:西汉(公元前2世纪前后),张謇通西域,开辟了从长安(今西安市)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北方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有陆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箕子朝鲜:史料表明古朝鲜是由箕子所率领东走的商人(东夷人的一支)和朝鲜半岛土著的濊人结合而成。中外史学家对箕子王朝鲜之说,颇有争议,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朝鲜的多数学者否认“箕子东来说”,少数人则认为是历史事实。韩国史学界有人认为箕子是存在的,并要求在“国史”中加以记述。有人则否认箕子朝鲜的存在。我国史学界,有些认为箕子朝鲜说“未必完全可靠,可能是后人的牵强附会”。也有人认为此说是能够成立的。 和平文化:10000年至6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和平(河内西75公里,在越南北方和平、宁平、清化等省发现)文化时期。除了越南外,范围还涉及老挝、泰国一部分。其打制石器与欧洲的旧石器相同,多用整块砾石或砾石片制成,器形不甚稳定,以杏仁形、盘形工具和短斧为主,另有少量刃部磨光了的长方形石斧。由于中国南部也发现了同类遗物,所以有人认为它是从中国传播而来的。另外,同类遗物还远涉马来半岛,由此可窥见对当地的影响。 北山文化:9000~7000年(或5千年)前,属新石器时代的北山文化时期。它已有磨制石器有的砾石上刻有粗略的人面及其他图案。陶器较为进步,葬仪也很讲究,发现有随葬品。五千年前蜀越已经有了共同的文化,在和平、北山两地发现的石器和巴蜀所发现的相比较,新石器时代前期,蜀、越几乎完全相同。新石器时代后期,虽然稍有差别,亦只带地方色彩而已,中国古代中越交通。 东山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越南迎来了青铜时代。东山文化属于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年代为公元前4~公元2世纪,受中国战国至汉代的影响。今清化省东山村出土的汉文化遗物与中国云南、广西等地出土的战国至汉代铜器相仿佛。 赵佗(南越王):南海尉任嚣在临死前召见部下龙川令赵佗,向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建议割据自立,于是赵佗代行南海尉。秦灭,赵佗即进攻并吞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断绝与内地的联系,并且通过法律手段诛杀秦所设置的长吏,以其党为假守。在执政期间,由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徐福:秦朝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他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后,李斯的时代。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乘坐蜃楼入海求仙,耗资巨大。但徐巿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徐福则在当地之山——“崂山”留下后代,后代改姓崂或劳。公元前210年,徐福再度率众出海,来到“平原广泽”,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此后再也没有返回中国。也有说徐福死于大海中之说。 遣隋使:隋代日本推古天皇朝派遣到中国的使节团。当时圣德太子摄政,600年、607年、

全国自学考试 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全国 09-04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 课程代码:0065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真正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形成是在() A.语言产生之前 B.语言产生之后 C.文字产生之后 D.报纸产生之后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的时间是() A.1815年 B.1823年 C.1828年 D.1833年 3.《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办人和主编是() A.郭士立 B.麦都思 C.安东尼奥 D.米怜 4.鸦片战争后,英文商业报刊中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的是() A.《中国之友》 B.《香港纪录报》 C.《孖剌报》 D.《德臣报》 5.《昭文新报》创刊的地点是() A.上海 B.南京 C.汉口 D.香港 6.广州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办的中文日报是() A.《述报》 B.《广报》 C.《汇报》 D.《循环日报》 7.在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出色的报刊活动家是() A.王韬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徐勤 8.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 A.《万国公报》 B.《强学报》 1

C.《时务报》 D.《国闻报》 9.《时务报》创刊的地点是()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长沙 10.维新派在华南的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是() A.《湘学新报》 B.《湘学报》 C.《湘报》 D.《知新报》 11.《国闻报》的创办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唐才常 12.1893年孙中山与葡裔印刷商飞南弟合作出版的中葡双语报纸是() A.《镜海丛报》 B.《濠镜报》 C.《濠镜晚报》 D.《澳门时报》 13.《苏报》创刊的时间是() A.1895年 B.1896年 C.1898年 D.1900年 14.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是() A.《中国日报》 B.《二十世纪之支那》 C.《开智录》 D.《民报》 l5.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 A.《清议报》 B.《新民丛报》 C.《文兴日报》 D.《新中国报》 16.戊戌政变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 A.《大公报》 B.《京话日报》 C.《时报》 D.《香港商报》 17.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报纸是() A.《广州纪录报》 B.《字林西报》 C.《大陆》 D.《中国日报》 18.辛亥革命时期,正面批判资产阶级保皇派的第一篇文章是() A.《民报发刊词》 B.《正仇满论》 1

钱婉约《中外文化交流史》复习大纲

《中外文化交流史》复习大纲 钱婉约 2009-12-13 1,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哲学、传播学等学科都对文化有定义,故多至200种以上说法。历史学的文化定义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创造的成就的总和。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不平衡性、传播性等属性。 2,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本土主体文化对于外来客体文化的接受或排斥, ●1,本土文化的状态:开放活跃期,适应性;落后封闭时,排斥性。 ●2,外来文化的性格:效用和适应 3,古代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1,贸易要求。 ●2,宗教传播。 ●3,战争与掠夺。 ●4,官方派遣使节、学生、乐舞团体等。 4,西域的概念 ●1,广义的西域,是指通过葱岭(今帕米尔山结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的 总称)所能达到的广大地区,涵括中亚、西亚、印度半岛,乃至东欧、希腊罗马、 北非等地域。 ●狭义的西域,是指葱岭以东的地区,涵括今天我国的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5,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9年。欲联络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历经13年而返。第二次:公元前115年。欲与乌孙结盟。 6,《史记·大宛列传》 ●1,大宛: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葡萄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70余城,众可数十万。……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拘弥、于阗,于阗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 ●2,乌孙: “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与匈奴同俗。控弦者数万,敢战。故服匈奴,及盛,取其羁属,不肯往朝会焉。” ●3,“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月氏大同俗。控弦者八九万人,与大宛 临国。国小,南羁事月氏,东羁事匈奴 ●4,“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康居大同俗,控弦者十余万,临大泽,无 涯,盖乃北海云。 ●5,大月氏 “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者一二十余万。故时强,轻匈奴,及冒顿立,攻破月氏,至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6,安息 “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土著,耕田,田稻麦,葡萄酒,城邑如大宛。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临妫水,有市,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一银为币,

读《中西文化交流史》有感

读《中西文化交流史》有感 优秀的文化经得起优胜劣汰的考验,正如华夏文明流过五千年的长河,经过岁月的沉浸,依然讫立于东方之巅,享誉世界。 读《中西文化交流史论》有感 《中西文化交流史论》是何兆武先生的著作,主要讲述了明清之际中西文化的交流,天主教传入中国和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冲突;从多方面讲述了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来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讲述了清代前期,西学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世界的影响;讲述了在旧制度前期,法国发现中国文化的历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法国文化的影响;等等。 清代前期,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可谓一波三折,受到多方挑战。相较于印度佛教在中国顺利的开枝散叶,西方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则显得步履维艰。传教事业的范围相当狭小,最初,由利玛窦奠定的耶稣会传教事业仅局限于宫廷内部,且受到诸多顽固势力的抵制,迫害传教士的教案层出不穷。在杨光先案中,监正杨光先甚至歇斯底里的提出“宁可使中原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这是当时不少顽固士人对西学的态度。面对自身利益受到威胁的状况,以及骨子里的狂妄自大,他们将是非观念弃之一旁,对西学的先进与否

置若罔闻。虽然这些执迷不悟的做法减缓了西学在中国传播 的速度,甚至西学的传入曾一度中断,但是西学在中国仍然 充满了生机,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相较于部分冥顽不灵的士人对西学的极端否定态度,清 代初期,一部分开明人士对西学的态度则显得公正理智。他 们没有顽固势力的夜郎自大,而是抱着“欲求超胜,必先会通”的态度,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他们学贯中西,在研究西 学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进和完善。虽然西方传 教士带来的文化知识带有封建神学色彩,一度使中国学者对 西方某些文化领域百思不解,莫知所从,但是,中国学者仍 然凭着超人的毅力和决心,苦心研究西方文化。最终,皇天 不负有心人,他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研究出一项项振奋人 心的科研成果,创制出一部部影响深远的著作,促进了中国 的觉醒和近代化进程。 当然,文化只有历经磨难,才能确定其是否能与时俱进,源远流长。优秀的文化经得起优胜劣汰的考验,正如华夏文 明流过五千年的长河,经过岁月的沉浸,依然讫立于东方之巅,享誉世界。

【新闻传播】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以及练习题(有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及练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所以要确立“史”的概念,从宏观上把握课本,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同时,要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在新闻史上产生重大作用的人物要掌握其生平、重要的报刊活动,主要的新闻思想,并且能正确加以评价,在评价时绝不能用当今的眼光去苛求历史上的报人和报刊,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及当时的时代趋势去分析和评价。如何来组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呢?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概述 第一章: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申报》改革及其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何评价在华外报 第三章: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时务文体;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新民丛报》 第四章:《中国日报》;《苏报》和“苏报案”的成因、结局和意义;竖三民;《大公报》;《明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第五章:横三民;黄远生;邵飘萍;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 第六章: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的作用;五四前,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第七章:《申报》的改革;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第八章:《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邹韬奋;范长江及西北通讯 第九章:《新华日报》;国民党新闻检查;《解放日报》 第十章:反“客里空”及其现实作用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报纸最普遍的称呼邸报一词最早出现于()

近十年晚清翻译高潮研究综述

东岳论丛 Sep.,2009Vol .30No .9 2009年9月(第30卷/第9期)(Dong Yue Tribune ) 论点集萃 [作者简介]肖琦(1976-),女,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讲师。 ①这次翻译高潮从鸦片战争延续到五四运动 (1840-1919),其中以晚清(1840-1911)这段时间的翻译最具代表性,所以本 文着重考察的是晚清这一段。下称“晚清翻译高潮”。 近十年晚清翻译高潮研究综述 肖 琦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贵州贵阳550004) [摘 要]晚清时期掀起了一场翻译高潮,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这一翻译盛事,以其译书数量之众、涵盖内容之广、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之深远、翻译选材及翻译策略之独特,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晚清翻译高潮相关研究的归类整理,发现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晚清;翻译;晚清翻译高潮;文化;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9)09-0183-04 晚清时期掀起了一次翻译高潮,这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三次翻译高潮① 。这次翻译高潮中,数千种西方 著作被译成中文,内容涵盖科技、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在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上,晚清翻译高潮都体现了独特的一面。因此,晚清翻译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下面是对近十年来晚清翻译高潮相关研究的梳理。 一、研究概况 (一)论著 近十年研究晚清翻译的著作大致可分成以下几大类:对翻译史实的描述性研究、对翻译家的研究、文化 对翻译的制约、翻译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专著有:李伟[1] 编写的《中国近代翻 译史》,介绍了地主阶级改革派对世界的了解、传教士的早期翻译、近代翻译理论的出现等。韩洪举[2] 介绍了林纾的翻译思想与艺术、林译代表作,并对林译中外小说进行了比较研究。王宪明[3] 从文本源流、著译动因、 关键词语与观念、政治社会影响等方面,对严译《社会通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析。胡翠娥[4] 研究了文学翻 译与文化间的互动影响;季压西[5] 等根据大量的近代条约和历史档案来分析晚清英语教学和翻译人才的培养等。 论文集《翻译与创作》是迄今为止香港、内地以及国外学者合作研究清末民初文学翻译的第一项重大成果。199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的14篇文章于1998年整理成论文集(英文版)出版。后来在2000年王宏志又整理出版了该论文集的中文版。14篇论文中,有的总体介绍翻译小说,有的分类研究侦探、科幻、政治、言情小说的译介和影响,还有的探讨晚清社会对西学的认知程度及翻译的现代性。1996年的这次大会以及两版《翻译与创作》的出版,对激发国内晚清翻译研究的兴趣、促进国内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型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一点,也可以从表1和表2的统计数字得到印证。 (二)论文数量及主题分布有关我国晚清翻译高潮研究的论文数目众多,为了对这些研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本综述采用文献统计的方法对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了检索和统计分析,以“晚清+翻译”、“近代+翻译”、“晚清+译介”、“近代+译介”为检索入口分别进行题名及关键词的“模糊检索”,得到的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看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近十年有关晚清翻译高潮研究的论文一共228篇(剔除了一稿多投、文摘和主题不相关的论文。因为某些文章可能题名或关键词中未包含本文检索词条,统计可能有遗漏 3 8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