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课时提升练(二十八)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课时提升练(二十八)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课时提升练(二十八)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课时提升练(二十八)

课时提升练(二十八)

一、选择题

读“河西走廊自然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地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①气象灾害少②水源较丰富③热量充足,一年两熟

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A.②④B.②③

C.③④D.①③

2.该地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碱化d.酸雨危害

A.ab B.ac

C.cd D.bc

【解析】第1题,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绿洲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水源丰富,

加之晴天多,光照充足,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业生产,故答案选A。第2题,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利用不当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和灌溉不合理引起的土壤盐碱化,故答案选D。

【答案】 1.A 2.D

(2015·菏泽模拟)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当前,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

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

C.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

4.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A.开辟水资源,合理灌溉

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

D.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甲地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故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森林减少;乙地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丙地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人类活动不合理,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第4题,乙地应该合理保护草场,合理放牧;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是丙地区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合理采伐,及时抚育是甲地区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

【答案】 3.A 4.C

读“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回答5~6题。

5.非洲荒漠化非常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6.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非洲荒漠化非常严重区主要出现在热带草原带。第6题,图中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说明人口增长是荒漠化加剧的根源。图中过度砍伐使大约5 2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过度放牧使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答案】 5.B 6.A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 图中甲区域是我国某重要的农作物产区,该区域发展该种农作物的有利条件是()

①夏季光照充足,日较差大②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③本地消费市场广阔④有较丰富的灌溉水源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8.图中乙处大面积分布有荒漠,其主要形成原因可能是()

A.过度放牧与黄河多年断流

B.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的建设

C.修建梯田与不合理的灌溉

D.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大幅度减少

9.图中丙处要减少荒漠化,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A.禁止开垦、放牧等经济活动

B.实施环境移民

C.合理分配内流河上、下游的水资源

D.引黄河水大力植树造林

【解析】第7题,图中甲区域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的山麓地区,气候干旱,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且有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第8题,图中乙处地处我国黄土高原,能源矿产丰富,其荒漠化的形成主要与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的建设有关。第9题,丙处位于气候干旱的河西走廊地区,其荒漠化的形成主要与水资源的利用不当有关;因而要减少荒漠化就要合理分配内流河的水资源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7.B8.B9.C

(2015·西安模拟)读贵州省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完成10~11题。

10.

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

B.石漠化程度最严重,治理难度大

C.坡地比重最高,水土流失严重

D.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

11.下列关于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

B.重点治理强度石漠化的土地,以种植经济林和发展畜牧业为主

C.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

D.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改善该区域水环境

【解析】第10题,读表格,鸭池气候温凉,蒸发少,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区,不是干旱区,A错。该地可以发展粮食种植,石漠化程度不会是最严重的,B错。坡地比重较高,但低于花江,不是最高,C错。该地发展种植业,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比另外两地短,所以效果最差,D对。第11题,对于石漠化地区的治理,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A对。对石漠化地区应全面治理,治理强度石漠化的土地,应以封山育林育草为主,B错。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可以减小人口压力,但是不切实际,会增加其他问题,C错。该地降水较多,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不合理,D错。

【答案】10.D11.A

二、综合题

12.(2015·郑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包兰铁路全长990千米,其中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

(1)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

(2)说出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解析】第(1)题,地表环境特点包括地势、植被、水源和土壤等方面。第(2)题,从位置上看,该地位于亚洲高压的东南部,冬季盛行西北风。第(3)题,注意材料三中信息“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说明砂砖能为植被生长提供水分和温度;另外,砂砖的主要功能是阻止沙丘流动。据此分析即可。

【答案】(1)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干旱缺水,沙漠广布,植被稀疏(荒漠植被)。

(2)西北风。冬春季节,亚欧大陆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近地面)空气从高压中心呈顺时针辐散,该地区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故为西北风。

(3)砂砖夜晚吸收露珠并保温,白天释放水汽,为沙丘上植被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水分和温度,有利于固沙植物的生长。同时,铺设砂砖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

13.(2014·郑州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的22.7%。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

材料二有人在裸露的红黏土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结合试验数据,任选一个坡度范围的红壤分布区域,说出其合理利用的方式。

【解析】第(1)题,由材料知,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坡度大;该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地区,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易形成水土流失。第(2)题,图中显示,

坡度在18°以下地区,流水冲刷不严重,水土流失较弱,可以修建梯田;而坡度在18°~24°的地区,流水冲刷严重,要注意植树造林;坡度大于24°地区,流水侵蚀作用虽然减弱,但坡度过大易形成崩塌和滑坡,要禁止人类活动。

【答案】(1)水土流失。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或一定的坡度);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或多暴雨);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流水侵蚀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发生。

(2)坡度在18°以下(或坡度较小)的地区,修建梯田,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用地。

或答18°~24°(或坡度较大)的地区,退耕还林、还牧,作为林牧业用地。

或答坡度在24°以上的地区,禁止人类活动,以防崩塌和滑坡。

高考地理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据下图1,判断1~2题: 1.在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中,穿越长江的有() A.3条B.4条C.5条D.2条 2.沿江分布铁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航运功能强B.沿江地形制约 C.沿江经济落后D.沿江人口稀少 【解析】1选C,2选A。该题组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都穿越了长江。第2题,由于长江航运功能强,是我国的黄金水道,所以,沿江铁路较少。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图2)。据图回答3~5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 B. ①为四川盆地 C.①为黄河谷地 D. ①为喜马拉雅山 4.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5.关于①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解析】3选B,4选A,5选C。第3题,关键是通过空间定位判断①①①①①①分别位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汉江、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第4题,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第5题,渭河谷地是一个地堑。 读“某区域示意图”(图3),完成6~7题。 6.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①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①污染浪费严重①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7.该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解析】6选D,7选C。第6题,图示地区为我国的珠江口地区,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再加上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导致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第7题,冬季,珠江注入南海水量少,海水容易倒灌,形成咸潮。 下图是“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图4),读图回答8~10题。 8.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9.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A.以旅游业为主B.以轻工业为主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贸易为主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技巧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技巧 一、统揽全局、突出重点 当前绝大部分地理综合复习课的基本教学程序为首先实行专题知识的全面梳理,其次是典型例题讲解,最后是少量随堂训练,能够用“专题”、“系统”、“全面”、“少练”四个词组来概括。 不过地理学科内容多,考试范围广,“求全”、“求保险”的复习思路,似乎面面俱到,但实际上只能是浅尝辄止,最后什么都不能落实。“求全”的复习过程必然挤掉“水平训练”这个重要环节,考生吃的多为“夹生饭”,综合水平培养是建立在不扎实的根基上的。所以,与其“求全”导致不落实,不如化繁为简,突出重点、难点,就某些核心问题举一反三,持续训练,或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现在一套综合水平测试卷的有限题量,使得命题者一般会从核心知识与水平上设计题目。考生若能将地理学的核心问题真正领悟并能熟练使用,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地理科的考试以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内容为主。高中地理知识的核心应围绕“人地关系”这个主线。譬如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宇宙环境”的核心是人类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形状、质量、自转与公转运动所带来的昼夜更替、地方时差、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尤其是地球运动带来的自然现象更是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于诸如恒星与星云、彗星、流星等恐难进入核心之列。 从近三年“文科综合水平测试”的试卷中能够看出,第一单元中的日照图判断,昼夜长短的判别,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区时与日期的计算等一些与人类生活、生产相关的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专家们眷恋的情结。再如第三单元“海洋环境”,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曾多次涉及海水的盐度、洋流,如2001年的文综选择第12题,2002年的文综选择第11题。我们在复习第三单元时,应明确其核心应该是海水的温度、盐度、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洋流的成因等,海洋资源的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计划(方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地理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认真研读《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说明》,紧紧围绕2011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研究试题的命题方式和特点,进一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加强学法指导,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二、情况分析 1.教师情况:担任高三地理教学的五位老师,都任过高三地理教学任务,其中岳校长多年从事高三地理教学,经验丰富,对本组教学复课具有指导引领作用。 2.学生情况:本届高三文科共有13个班,10个应届班(其中2个实验班,1个艺术班,7个普通班),3个往届班。实验班基础相对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普通班少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近半数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不积极主动;补习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三、备考依据 初高中地理教材、《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学科考试大纲》 四、工作目标 通过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 (5)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地理实验题的研究。要作专题讲座。 五、具体措施 (一)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整合。着眼教材,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 2.全面了解教材,把握重点。

高考地理课件:环境保护

选修6环境保护 仿真演练?提速提能

考点I环境污染问题(一)水污染及其防治 类型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海洋石油污染 污染过程生物所需的氮、 磷等营养元素 大量进入水体 引起的水质恶 化现象 各类重金属(汞、 镉.铅.锯等)进入 水体经生物链逐渐 积累造成人、畜伤 害 近海石油的开釆 加工和运输过程 中,大量石油流失 到海洋中造成 范围极广的污染 现象 污染来源生产和生活污水 中所含的氮、磷 等营养物质 工业生产中含重 金属的污水排放 和固体垃圾中重 金属的淋溶污水 近海石油的开釆 加工和运输过程 中的石油泄漏

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间 接危害生物 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氮、磷污 类型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表现 陆地水体:称为"水各种重金属 花”冰华)”,又称富甞震辛属 “藻花”;海 洋水体:2蠶人、 称为“赤潮” 畜病症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①水体中植物死亡; 重金属元素 通过食物链 ①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 的毛、皮丧失保温性能,或 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 亡;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 危害 ②鱼类死亡;③湖泊 演变为沼泽 放大,最终 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合 危害人、 身体健康 作用;③沉降至海底的石油 影响海洋底栖动物;④石油 防治 措施 水处理厂;防止石油泄漏

染防治;工业生产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和建设城市污

(二)大气污染及防治 1.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其危害 主要类型 激性的浅蓝色烟雾危害 酸雨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 合物等酸性气体 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 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 森林; 腐蚀建筑物和文 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光化学烟雾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 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 阳紫外线作用,产生刺 烟雾积聚不散,造成大 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24 中国地理

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4 中国地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2题;共84分) 1. (4分) (2017高二下·泉港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常年平均月均水位变化和月入库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水库所在地区最可能是() A . 淮河流域 B . 太行山区 C . 松花江流域 D . 青藏高原 (2)下列关于该水库所在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B . 该水库水位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加而升高 C . 6-8月水库水位在持续升高

D . 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多于出库水量 2. (2分) (2015高二上·南昌期中) 下图为某岛屿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该岛位于() ①东半球②西半球③北半球④南半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 (6分) (2017高二下·济南期末)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岛东部与西部人口密度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气候

B . 地形 C . 水源 D . 土壤 (2)据观测,台北冬季降水比较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 . 气候活动频繁,形成降水 B . 东南风遇到地形阻挡形成降水 C . 沿岸洋流水温高,蒸发水汽多 D . 西北风遇到地形阻挡形成降水 (3)台湾比较丰富的资源有() A . 渔业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 B . 油气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 C . 耕地资源、油气资源、农林资源 D . 水力资源、耕地资源、渔业资源 4. (4分)我国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 . 北方 B . 南方 C . 青藏高原 D . 阶梯的交界处 5. (4分)(2018·浙江模拟) 2017年3月11日,广西发现特大型稀土可年产200万吨开采一百年。根据自然资源属性分类,稀土属于() A . 水资源 B . 气候资源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课件)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备考地理新列知识点总结(10 要点) 目录: 高考地理备考系列(一)中国地理记忆口诀、地理界线和综合地理界线 高考地理备考系列(二)区域经纬线定位 高考地理备考系列(三)突破量化计算18类瓶颈 高考地理备考基础(四)等值线地图综合分析和判读 高考地理备考系列(五)区域地理宏观把握法 高考地理备考系列(六)地理高考题型分类归纳 高考地理备考系列(七)高考地理690个知识点(上) 高考地理备考系列(八)高考地理690个知识点(下) 高考地理备考系列(九)区域地理经纬网空间定位考点总览高考地理备考系列(十)19个经典高考专题主观题答题要点高考地理备考系列(一) 中国地理记忆口诀、地理界线和综合地理界线 一、中国地理记忆口诀 ■我国省级行政区区域记忆口诀 京津沪渝直辖市 蒙宁新藏桂自治

一国两制台港澳 东北三省黑吉辽 冀晋鲁归华北 苏浙皖赣在华东 湘鄂豫归华中 华南还有粤闽琼 川滇黔渝藏西南 西北陕甘宁青新 晋豫皖和湘鄂赣 中部六省正崛起 中原大省河南省大别山界鄂豫皖太行山东冀鲁豫陕甘宁边区延河唱--- ■我国地理之最 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最少的省澳门---...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我国七大古都: 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 北京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及八达岭。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

南京雨花台江桥,玄武湖和中山陵。杭州西湖双十景,灵隐寺与飞来峰。 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 ■中国主要铁矿分布: 我国铁矿有八家,内蒙白云湖北大。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海南铁矿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中国煤矿分布: 中国煤矿有十一,开滦峰峰省份冀。辽宁煤矿是阜新,大阳西山在山西。 安徽淮北江苏徐,黑龙抓住鹤和鸡, 平顶山矿省份豫。 ■中国有色金属矿分布: 德兴铜矿在江西,湖南锡矿山产锑。贵州铜仁产汞矿,云南个旧出产锡。 甘肃金昌矿产镍,钨矿产地赣大余。湖南水口山铅锌,广西平果出产铝。 内蒙白云泥土稀,山东招远有金币。 ■货运评价和选择三原则: 贵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选择是航空。易死变质鲜活货,短程可用公路送,远程而且数量大,铁路上有专车用。大宗笨重远距离,水运铁路二者中。...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中国十大旅游景点:

2020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课时作业 (1)

课时作业(五)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 (2019·山西名校联考)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含有硫黄粉的石灰水)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这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某市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涂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据此完成1~2题。 1.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①起到一定美化作用②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③吸收声波,消除噪声④杀菌、杀虫、防病虫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图中树木涂白的作用是() A.使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减小,减少树皮开裂 B.使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C.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 D.增加树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减小冻害发生的概率 1.C2.A[第1题,行道树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石灰和硫黄,可以起到杀菌、杀虫和防冻害的作用;从材料中可看出涂白可起到美化作用;行道树涂白不能吸收声波,也不能消除噪声。第2题,树干涂白,白天增大反射率,减少树干获得的热量,从而使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减小,减少树皮开裂;树木涂白后获得的热量减少,树木萌芽和开花延迟;树木对地面长波辐射无影响;树木涂白会减小树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2019·湖北质检)在沙漠和绿洲之间的过渡带,由于沙漠和绿洲地表水热差异,形成了沙

漠和绿洲之间的局地环流,出现了“绿洲风”。沙漠与绿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沙尘释放的主要源区之一。沙尘暴的形成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引起全球科学界的高度重视。据此完成3~5题。 3.下图所示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绿洲风”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4.“绿洲风”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A.抑制地表风沙输移变化B.增加绿洲地区水汽含量 C.增加沙漠地区物种数量D.减小沙漠地区昼夜温差 5.根据沙漠与绿洲间局地环流,推断沙尘暴大多发生在一天中的() A.0~6时B.6~12时 C.12~18时D.18~次日0时 3.B4.A5.C[第3题,白天沙漠升温比绿洲快,形成低压,风从绿洲吹向沙漠;夜晚沙漠降温快,形成高压,风从沙漠吹向绿洲;“绿洲风”就是从绿洲吹向沙漠的风,故图中②符合。第4题,从绿洲吹向沙漠的风湿润,能够增加过渡地区空气湿度,则能抑制地表风沙输移变化;注意是增加过渡地区的水汽含量,而不是绿洲地区;利于植物生长,但不能增加物种数量;降低绿洲与沙漠过渡地带的温差,对沙漠温差影响不大。第5题,地面温度越高,空气对流越强,越利于地表沙尘扬起;同时气温高而气压低,与周边气压梯度力差异大而易出现强风;进而出现沙尘暴现象。故白天气温达到最高值的前后,沙尘暴现象多发,即12~18时。] (2019·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一模)热岛强度是热岛中心(城区)气温减去同时间同高度(通常是距地1.5 m高处)附近郊区的气温差值。下图为拉萨市热岛强度不同季节的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6~7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建议及总结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建议 高三地理学习与复习的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初高中的教材中。往往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究竟如何搞好高三的地理的学习与复习,是每个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下面结合高三学习与复习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一、狠抓基础提高能力 第一轮复习要狠抓基础。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在紧抓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如何在第一轮复习这个关键时期中更好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我认为高考强调考查的是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的内容,充分表现对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如区域空间判断、时间的推算、工业的区位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等。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做到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地理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为此,一轮复习阶段应该按部就班,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计划紧跟规律,老师紧跟计划,学生紧跟老师无疑是必要的,学生在课堂上要跟住老师的节奏,记好课堂笔记;课后则应按照单元的顺序做一些习题。如果学生地理在基础年级学得不太好,那么这一轮复习就是查漏补缺、提高成绩的最佳时机,通过全面复习教材,提高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二、围绕一个中心打好基础 这个中心就是主干。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一道超纲题。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和今年各地区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一)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料(一) 【考点扫描】 一、天体系统的划分 1、宇宙的物质组成:主要有 、星云、 、卫星、流星体、 等。 最基本的天体是: 、 2、天体系统的层次: 方法指导 天体系统的概念较多,记忆时易混淆,可按概念外延(概念所反映地理事物的范围)由小到大串联起来记忆: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其中总星系是目前观测到的宇宙部分,但并不是整个宇宙。 二、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按结构特征分???? ? 类地行星:A 、B 金星、C 、D 火星 巨行星:E 、F 土星 远日行星:G 、H

2.运动特征???? ?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 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 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三、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________________。 a.“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b.“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 ? 适宜的 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 条件 液态 的存在 【对点演练1】据英国《每日邮报》最新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 行星,距地球近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回答(1)~(3)题。 (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 在,该行星无生命存在的原因是 A.上面没有水 B.距离恒星太近 C.温度太低 D.不存在大气层 (3)人类正设法探寻太空生命。如果某颗星球上存在生命,那么这颗星球必须具有 ①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②与所绕转的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 ③与地球完全相同的各种化学元素 ④大致与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拓展延伸:航天器发射基地的区位条件 (1)纬度位置: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越大,从而降低卫星发射的初始速度,节省燃料和成本。 (2)气象条件: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风速小,温度低,有利于发射。 (3)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4)交通条件:要有便利的交通,利于大型设备的运输。 (5)安全因素:建在人烟稀少的地区。 (6)其他因素:如科技因素等。 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地球能量的来源:直接提供 、 资源; 、 等矿物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 2.地球动力的来源:促进地球上 、 和 的主要动力。 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

每日一题每日一题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2017年地理高考模拟试卷)曼哈顿是美国纽约市的一个行政区,位于一个狭长的岛上,是世界上摩天大楼最集中的地区。每年12月5日7时多,绝大多数西北—东南走向的街道都可以观赏到“悬日”景观(即太阳位于狭窄街道间的地平线上空,街道两侧高楼林立)。下图为“曼哈顿街道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同一街道下次观赏到“悬日”景观需要等待约 A.4个月B.6个月C.8个月D.12个月 2.东北—西南向街道大多没有“悬日”景观的原因 A.街道长度过大B.地面起伏较大C.街心植被较多D.道路近南北走向 【参考答案】1.B 2.D 解题必备 有关昼夜长短时间计算的三个规律 (1)对称规律:日出日落的时间以当地时间12时为中心对称。已知日出或日落时间,可据此推算出昼长。若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时间不以12时为中心对称,说明观测点不位于所在时间的中央经线上。以春分日为例,如果观测到的日出、日落的区时早于6时和18时,说明观测点在时区中央经线的东侧;反之,则在时区中央经线的西侧。

(2)反对称规律:纬度相同的南北半球两地,在同一天,北半球一地的昼长等于南半球另一地的夜长。例如,夏至日60°N纬线上各地昼长为18时29分,则当日60°S纬线上各地夜长为18小时29分。 如下图,在同一天中,θ°N的昼长等于θ°S的夜长;θ°N的夜长等于θ°S的昼长。 (3)等值规律: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一年中地球上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会出现两次等值。 ①关于夏至、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昼夜分布是一样的。因为关于夏至或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如下图: (a与b这两个日期关于夏至日对称,c与d这两个日期关于冬至日对称) ②关于春分、秋分对称的A、B两天,其昼夜分布关于赤道对称,即A昼长等于B夜长,A夜长等于B 昼长。因为关于春分或秋分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关于赤道对称。如下图: (a与b这两个日期关于秋分对称,c与d这两个日期关于春分对称) 学霸推荐 (2016年天津卷)2011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料回答1—2题。 1.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

高三地理一轮备考复习策略

高三地理一轮备考复习策略 一、狠抓基础提高能力 第一轮复习要狠抓基础。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 载体。在紧抓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如何在第一轮复习这个关键时期中更好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我认为高考强调考查的是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 的内容,充分表现对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如区域空间 判断、时间的推算、工业的区位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等。因此,在 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做到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 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地理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为此,一轮复习阶段应该 按部就班,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计划紧跟规律,老师紧跟计划,学生紧跟老师无疑是必要的,学生在课堂上要跟住老师的节奏,记 好课堂笔记;课后则应按照单元的顺序做一些习题。如果学生地理在 基础年级学得不太好,那么这一轮复习就是查漏补缺、提高成绩的 最佳时机,通过全面复习教材,提高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二、围绕一个中心打好基础 这个中心就是主干。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 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 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 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 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 纲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一道超纲题。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和今年各地区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 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 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 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等等。 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复习,学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 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 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三、做到两个提前形成习惯 一是尽早训练答题规范形成正确的答题习惯 在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的习题训练中,学生要格外注意解题技巧的培养,注意养成使用规范地理术语、正确书写、仔细审题等良好 学习习惯,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次,学生要学会 建立试题与教材的联系。在读书时,要思考所读内容可能如何出题(即从书中读出试题来,将教材试题化);在做题时要知道该题是考查 教材中什么地方的什么知识(即在教材中找答案,将试题教材化)。 二是关注热点拓宽视野形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征之一就是题目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很多题目是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 创设问题情境的。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不妨从现在就开始。 目前地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主要有:人口的过度增长与人口迁移、城市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全球变暖、臭氧层 空洞、大气与水污染、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生态灾难、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绿色奥运、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地区冲突(如中东)、台湾问题、核问题等等。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讲义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题 一、中国的疆域 1.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边缘海为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2.领土四至点(右图1) 3.相对位置: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右图2) 4. 我国区域定位的方法 (1)利用经纬网对地形区进行空 间定位 (2)主要经纬线穿过的省区与地 形区 经纬线穿过的主要地形区巧记 北回归 线 云南、广东、广西、台湾北回归线东西穿,云南两广和台湾 30°N 冈底斯山脉、横断山脉、四川盆地、 杭州湾等 冈底斯山横断山,四川盆地杭州湾 40°N 塔里木盆地、祁连山北侧、河套平原 南侧、渤海湾 塔里木、祁连山,河套南侧渤海湾 80°E 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西 部 天山山脉塔里木,青藏高原穿西部 90°E 阿尔泰山、吐鲁番盆地、孟加拉湾阿尔泰山、吐鲁番,可可西里孟加拉湾 110°E 阴山、陕北、关中、陕南、巫山、雷 州半岛和海南 北起阴山贯三秦,南越巫山过海南 120°E 大兴安岭、渤海、长江三角洲、台湾兴安虎声吼,渤海水色秀,长江三角

海峡洲,台湾海峡游 二、中国的地形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一二阶梯分界线:A昆仑山——B祁连山— —C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D大兴 安岭——E太行山脉——F巫山——G雪峰山。 2.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我国主要山脉分布 4.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1)四大高原 地形区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青藏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 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布 于雅鲁藏布江和湟水谷地; 人口稀少 内蒙古高原海拔1 000米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 原、荒漠草原到荒漠 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宁 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 业 黄土高原世界最广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 万壑、支离破碎 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 源开发 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海拔从2 000米降到1 000米; 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 “坝子”农业,交通落后制约 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 少数民族分布广 地形区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塔里木盆 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内有世 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内部平 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 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开发 山脉走向构成 东西走向a天山-阴山、昆仑山—b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c大兴安岭-太行山-d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武夷山脉、f台湾山脉_ 西北-东南 走向 g祁连山、阿尔泰山南北走向h贺兰山、横断山脉弧形i喜马拉雅山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的攻略和重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的攻略和重点 1.统揽全局、突出重点 目前大多数地理综合复习课的基本教学程序为首先进行专题知识的全面梳理,其次是典型例题讲解,最后是少量随堂训练,可以用“专题”、“系统”、“全面”、“少练”四个词组来概括。 然而地理学科内容多,考试范围广,“求全”、“求保险”的复习思路,似乎面面俱到,但实际上只能是浅尝辄止,最后什么都不能落实。“求全”的复习过程必然挤掉“能力训练”这一重要环节,考生吃的多为“夹生饭”,综合能力培养是建立在不扎实的根基上的。所以,与其“求全”导致不落实,不如化繁为简,突出重点、难点,就某些核心问题举一反三,不断训练,或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现在一套综合能力测试卷的有限题量,使得命题者一般会从核心知识与能力上设计题目。考生若能将地理学的核心问题真正领悟并能熟练运用,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地理科的考试以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内容为主。高中地理知识的核心应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譬如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宇宙环境”的核心是人类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形状、质量、自转与公转运动所带来的昼夜更替、地方时差、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尤其是地球运动带来的自然现象更是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地理中,基本的国情与区域差异,尤其是秦岭——淮河一线南北

的地理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上的宏观差异应属于“常识性”知识,这里也应包括具有“全国意义”的大地形区(如主要山脉、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主要丘陵)、大江大河(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松花江、淮河、塔里木河、京杭大运河等)、大城市(我国首都、我国最大城市、东部沿海开放港口城市、长江沿岸主要城市、陇海—兰新沿线的主要城市等)等的空间位置及主要特征,而小范围的省区内的地理环境特征差异,似不宜列为核心。在世界地理中,应该主要掌握有“世界意义”的常识性知识,如世界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但由于温带的大陆东西两岸为人类分布的密集地,因而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地中海气候,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无疑应当重点掌握。 又譬如世界国家那么多,恐怕只能将在世界经济发展与格局中影响较大的国家列入核心国家之列,如世界面积较大的前六位国家、世界上的“亿人大国”、各大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欧共体主要成员国、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所在国、世界目前主要资源(煤、石油、天然气、黄金、金刚石、森林、水能、太阳能、铀矿等)分布的国家、世界环境问题严重的地区、世界一些局势不稳定地区等。 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妥善处理好高中与初中地理知识间的关系,应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在理论上以高中地理为线索,结合复习初中地理的相关区域,从而在复习时纲目分明。 比如,在复习“大气环境”中的“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时,可以首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第1课时)教案

中国地理 【考试说明要求】 江苏地理考试说明中对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实际考查时有很多与之相关的内容涉及,如果能够对中国的地理概况有一个全面了解,会让学生熟悉命题材料区域图的背景,从而增加感性认识。本节主要是对中国地理的行政区划、中国地形、中国气候、中国河流这些自然环境特征加以归纳总结,再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训练和解题方法归纳解。在复习备考中,梳理地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构建思维模式,并运用思维模式进行迁移、重整、变换,解决新知识、新问题,优化解题能力。 第一课时:中国行政区划 【知识构建】 【教学目标】 识记中国行政区划 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难点内容的应该是识记中国行政区划与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把他与高中地理所学的知识想融合。增加其知识的应用。 1、复习重点: 认识中国行政区划与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复习难点: 认识中国行政区划与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在结合高中地理的相关知识加以应用。 【课前准备】 结合《考试说明》,地图册,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 【课堂活动设计】 一、中国行政区划 1、标注图中的经纬网与我国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53°N多)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4°N附近)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135°E多)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 73°E附近) 2、填写中国的行政区、及省会和简称 三级行政区: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3.众多的邻国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46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考试说明要求】 【基础梳理】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与衰落 二.鲁尔区的新发展

【疑难突破】 一.以鲁尔区为例,探究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二.图示法说明传统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以鲁尔区为例) 三.传统工业区的发展过程分析及案例对比(以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 中南对比为例) 所有的传统工业区都像鲁尔区一样,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衰落, 特别是70年代以后。在我国,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表现最明显,因 而在分析其衰落的原因和改造的措施时,可以运用鲁尔区的知识,这

就是知识迁移能力,同样对其他重工业区也是适合的。但在迁移知识 时应当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合适则用,不合适则不用。 【名题例析】 例1.(高考题改编)图1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 图回答问题。 (1)图2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 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图3为该能源基地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3)与20世纪初期的德国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人为因素。 【解析】(1)该区是我国陕西、山西、内蒙古交汇处,是重要的煤炭、天然气能源基地。区位条件从资源,地形、水源、交通、市场等方面评价。(2)把煤转换成动力,又为其他工业提供动力。充分利用煤的副产品、废弃物,变废为宝,提高利用率,保护环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3)与鲁尔区相比,本区不同的环境问题是干旱、草原沙漠化,土地荒漠化。黄土高原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主要的人为因素是对土地、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答案】(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临近消费区。(2)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3)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例2.(改编题)阅读下图,回答问 题。 (1)从自然环境角度,评价图中两河 通航的优势。 (2)简要说明荷兰鹿特丹港成为世界级大港的社会经济因素。 (3)图a中鲁尔工业区和图b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区均拥有发达的钢铁工业,试归纳两地工业形成和发展的共同的区位优势。 【解析】此题通过对德国鲁尔区和中国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区的比较,要求明确两地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答题时,要结合两图明确两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方法及计划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方 法及计划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方法及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纲务本,全面复习,狠抓基础,培养能力;面向全体,突出重点,分类推进,抓弱补缺;启发诱导,精讲精练。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广泛收集高考信息,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复习扎实推进。 二、备考依据: 高中地理教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学科考试大纲》、《步步高-大一轮》 三、工作目标: 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 四、具体措施: (1)钻研课标.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课标,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 2、全面了解课标,把握重点。 3、突出主干,落实基础。知识系统化。 4、注重总结。特别是地理事物、现象规律分析。 (2)研究历年高考试题。 每位老师都要对近五年的高考题进行研究,要将高考题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 (3)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把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备课。加强集体备课,做到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地形与气候 (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产生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在中低纬高山地区表现尤其明显. (2)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而背风坡形成雨影区,降水稀少。 (3)地形对气候类型分布的影响 南北走向的山地,对海陆之间的气流交换有阻碍作用.使沿海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呈狭长带状特征.如南北美西海岸。而东西走向的山地使气候类型分布向内地延伸,如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 (4)气候对地形的影响 ①主要是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冰蚀地貌广布; ②沙漠地带.降水稀少,温差大.风力作用强,风蚀地貌.沙漠广布: ③湿润地带.降水较多.流水作用强大、普遍.既有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沟谷).又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三角洲、冲积平原)。 2.地形与河流 (1)地形影响河流走向、水系形状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 德国地势南高北低,河流自南向北;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形成放射状水系: 四川盆地中部低、四周高,形成向心水系: 亚马孙平原南北两侧地势高,形成树枝状水系。 (2)地形影响河流落差 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同地区的河流价值体现不同:在山区.流速较大,水能资源丰富:在平原地区.水流平稳.航运价值较大。 (3)河流对地形的影响 流速大的山区.侵蚀作用强烈:流速较慢的平原地区.沉积作用显著。 3.河流与气候 (1)气候要素中的降水.气温直接影响河流的流量和冰期。雨季长、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反之.河流流量小。冬季最低月平均气温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反之.河流有结冰期,而且气温越低,冰期越长。 (2)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直接影响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中,同学们主要应该围绕中心打好地理基础知识。在高三地理知识复习工作中,应该学会数形结合,学会利用图表编织知识网络,让知识点形成网络树变得有条理性。 第一、是要狠抓基础、提高能力。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在紧密联系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第二、是要围绕一个中心打好基础。中心就是主干。从近几年文科综合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等,对于这些主干知识,学生们要准确的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第三、是要形成两个习惯。一个是尽早训练,形成正确的答题习惯。另一个是形成关注热点、拓宽视野的习惯。

第四、抓住三种图表,提高识别地理特征的能力。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考试也经常以图表为载体考察地理知识,联系政治、历史。图表可分为三种:一是等值线图,如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面)、等盐度线、等降水量、等震线、等潜水位线等;二是统计图表;三是区域地图。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应能做到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识别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第五、要走出六个误区提高复习效率。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要随时注意适度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外,也要注意是否陷入了学习的误区:1、对自己没有准确定位,好高骛远。2、面面俱到,一味求全。3、学习无计划,盲目跟从老师。4、零敲碎打,死记硬背。5、题海战术,追求数量。6、审题粗心,解题方法僵化。 地理是文科中相对偏向理科的学科,要求学生既要有较强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数字处理能力。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中,要多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勤于分析、多加思考。

高三地理一轮教学计划

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研究地理课程标准,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题,尤其是广东自主命题的高考试卷,广泛收集关于高考的信息,以考试动向为依据,以教研室下达的教学计划和方针为指导,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一轮复习扎实有效的进行。地理学科一直是文科生的瓶颈,高三复习更要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要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梳理知识,从微观上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广度。 二、复习思路 本阶段以单元复习为主,一般有下列步骤: 1、看:看教材、看原来的听课笔记、看学案。看学案是重点,在编写学案时要有课标要求、目标导航,要有规律的总结以及概括整合,要有疑难点拨(结合以往经验)。学案中涉及的填空要有明确的指向性。 2、讲:主要是讲学案。重点是讲规律、讲方法、讲疑难、讲网络。 3、记: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记忆。 4、练:训练题必须精选,这是规定复习方向的一项重要环节,直接反映一个学科组的认识水平。 5、评:要评知识、评规律、评方法,评重点、评难点,评知识再生点、思维障碍点。要先从错误率最高的试题讲评、从最有价值的题目讲评。 6、思: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完成认识的升华。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宜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 1、自然地理一般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 2、人文地理的复习教师要善于引入实际案例进行复习。引导学生将复习中的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体验对知识的运用。 3、区域地理的复习,则要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关键是设置好问题,适当结合热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思考问题。 4、选修模块要突出重点,不在琐碎的知识上下工夫,在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等方面有所侧重,强化教学与训练。 本阶段课本内容的复习要做到考纲具体化、内容考点化、考点题目化、题目典型化、答案规范化。用精心设计的各种类型的问题覆盖课本内容,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运用课本知识。 三、复习措施 总的复习策略:减量增效。具体做法: 1、遵循课程标准,依据考试说明,优化教学内容 平时注重研究考试说明,加强高考试题和平时试题与考试说明的联系,用脚踩的知识点和近几年高考试题来诠释考试说明,使其教学化。复习中将具体知识逐一对准课标加以落实。资料:《风向标》,但对题目进行必要的筛选和补充。主要参考资料:《步步高》《金版教程》《高考零距离》,通过平时单元检测与模块检测对题目加以补充。所做题目尽力全批全改。对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特别指导。 2、以问题为核心,优化教学方法 强化问题目标教学,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方向。对教材内容归纳处理,结合各种资料,总结后整理成学习卡的方式下发,并对学生严格要求,落实好基本知识。课堂上要及时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