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学概论填空及选择

中国文学概论填空及选择

中国文学概论填空及选择
中国文学概论填空及选择

1、著名学者苏秉琦曾将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

2、龙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

3、殷商时期,巫史承担着神人交通的重任,在宗教、政治生活中处于崇高的地位。

4、诸子之学,显学主要有儒学和墨学两家。

5、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6、道家以“无为”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

7、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六经。

8、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天人合一,它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

9、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10、汉儒董仲舒糅合阴阳五行于儒学体系中,建立起“天人感应”的理论,从原始的“天人合一”理想演化出“天人相类”的怪胎。

1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主张物我之间亲密无间,认识自我,也就等于认识“物自体”,我之属性本身就是“物自体”属性的体现。

12、体用一源,既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也可以说是古代文化精神的产物。

13、道,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的一个哲学范畴。

14、先秦诸子学说虽歧见叠出,各有所重,但他们都坚持“道”一元论的思想。

15、体现天道自然的德,称善德、美德,如尧舜周孔之德;反之,与天道相悖离的德,称凶德、恶德,如桀纣之德。

16、到宋代时,孟子“内圣”之学性善之说,独重一时。

17、礼在先秦的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作为宗教的阶段、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作为个人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的阶段。

18、仁是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

19、与儒家大异其趣,墨家从“兼爱”出发,以“利”规范行为。

20、古代中国人对阴柔的重视远胜过对于阳刚。

21、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趋于融合,主要体现在《易传》和《吕氏春秋》两书中。

22、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浑厚。

23、秦汉时期对外文化非常发达,除张骞、甘罗出使外,另一重要事件是徐福率众出海东渡。

24、代表东汉时期的“出世”哲学的,一为本土的道教,一为外来的佛教。

25、两汉经学着眼于王道秩序的建构,而玄学则表现出“解构”的特性。

26、在审美追求上,魏晋人追求的是“气韵生动”,而不是合乎古范。

27、晋代葛洪受玄学影响,对“玄”进行大幅度的深挖,并将之与“道”对接解释。

28、成玄英所谓的“玄”,很有点佛教“空”的意味,而他所谓的“众妙之门”,看上去也有点佛教所说的“极乐世界”的架式。

29、当儒学中心性成份被发掘出来并受到重视之时,也就意味着儒逸文化的出现和发达。

30宋代以后,儒学发展的重点向“内圣”方向转变,心性修养的重要性得到充分肯定。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60分)

1、唐诗熔汉魏的风骨和齐梁的声律于一炉。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其二是民族文化的融合。

3、宋学开山祖是周敦颐和邵雍。

4、南宋文化中心的南移包括:学术中心的南移、政治人物的南人化、政治中心的南移。

5、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展现了昔日繁华市井文化的场景。

6、从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看,如果说唐文化重在继往,那么,“宋型文化”则重在开来。

7、与其它宗教终归于“无”不同,道教是重“有”的宗教,一切都归于“有”。

8、禅,既指佛教一大宗派禅宗,又指这一宗派最主要的教义。

9、“题画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量出现在宋元时期的文人画中。

10、写意是中国画最主要的特色,中国画的另一特色,就是散点构图。

11、传统的艺术精神就是写意抒怀,作为这种追求的直接体现形式,就是对艺术境界即意境的追求。

12、元朝统治者在汉化的过程中,不仅接受中原文化以及江南文化,而且,还广泛地接受了包括西域文化在内的大量外来文化。

13、元杂剧是在院本、诸宫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剧形式。

14、明代王阳阳继承陆象山“心学”的法宝,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

15、中国传统的“贵义轻利”观念,在明代后期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礼拜金钱之风十分强盛。

16、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大势,唐宋以前,可是说是士大夫文学占主导的时期,而明清以后,则是市民文学唱主角的时代。

17、《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

18、明代朱载堉用“新法密律”建立起科学的十二平均律,其科学性至今仍得到肯定。

19、统一的清王朝为了对四周少数民族实施有效统治,在中央设立了理藩院这一专门机构。

20、明代以来,人文的潜流不断壮大,思想家顾炎武将“国家”与“天下”区别开来,以前者为一家一姓的封建王朝,以后者为万民共有之天下。

21、在反对宋学空疏的过程中,清儒对汉学青眼有加,于是导致了朴学的发达。

22、清官所负载的文化内涵最重要的就是正直。

23、道光、咸丰时期兴起的经世实学,将治学的重点转移到研讨漕运、盐法、河工、农事等方面,学问的重心从慕古转向崇今。

24、1901年,清政府废除了八股取士的老套,改试策论,注重实学治用。

25、如果说洋务运动是官商知识阶层对西学侵入的应对的话,那么,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则是贫民百姓对西学入侵的应对了。

26、严复从西学中寻得朴素的人本主义“民主”来对抗中国的“君主”集权,提出了“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深刻的命题。

27、鹤与松结合,成为长寿的象征。“松鹤延年”、“鹤发童颜”等,就是对高寿者的赞辞。

28、从文化原型溯源,龙凤都是远古初民部落的图腾,龙主要是中原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凤则为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

29、传统爱国思想中两方面的内容应该剔除:其一为忠君,其一为民族心态。

30、“自强不息”一语出自《易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隐逸文化以(D)作为最终追求目标D.主体的个性自由

2、何时起隐士几乎全为儒士B.宋元之后

3、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周秦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是B.魏晋南北朝

4、从本源上讲,炼丹是C.神仙家

5、西汉、唐朝的中外文化汇萃之地都是D.长安

6、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D.科举制的实施

7、宋学集大成的代表人物是A.朱熹

8、我国历史上有过几次文化南移集中的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 B.唐代“安史之乱”后

9、下面关于“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儒家学说对道的理解更注重天的意志

10、“恕”的本义是指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以下元杂剧属于公案戏的是 D.《窦娥冤》

12、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B.更重意趣与心境

13、明代文化呈现出与前代迥异的色彩,其主要原因是C.经济基础的巨大变化

14、明代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对待西学,主张吸取优点、摒弃伪妄的人是B.方以智

15、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 D.闭关锁国

16、中国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A.秦朝

17、外国商办报刊中最有影响的一份是 D.《申报》

18、《天演论》的翻译者是B.严复

19、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书刊是C.陈独秀的《新青年》

20、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C.民主与科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的表现有多种,下面哪一项不是表现之一?A.铁器的出现

2、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A.《春秋左氏传》

3、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下面哪一项不是其原因?D.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4、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 D.法、术、势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5、关于八卦的起源,比较合理的说法是:B.蓍草排列变化

6、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B.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7、第一个对原始儒教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C.董仲舒

8、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C.《史记》

9、道教的出现是在D.两汉之际

10、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两汉之际

11、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C.个体人格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

12、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 B.《老子》

13、从整个时代精神来讲,魏晋时代可以称之为A.“人性的自觉”的时代。

14、魏晋艺术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B.气韵生动)

15、最能体现魏晋人审美情趣的当数C.王羲之的书法

16、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导致的结果是 D.伦理的法制化

17、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8、玄学的主要倾向和特征是C.遗貌取神

19、在封建时代,“孝”的最重要内容是 B.传宗接代

20、以人性的社会化作为最高理想人格来追求,主张将个性消融于群体之中的学派是B.儒家

填空和选择

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的"文"是指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2、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使用了合成的“文化”一词的书是《说苑》

3、中国古代文献中"文化"一词的最初含义是以文教化

4、在文化定义上的最主要的区别是分为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

5、"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的积淀,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被称为广义文化

6、狭义的文化侧重的是人类的意识形态和精神创造

7、由人发明和创造出来的一切器物,既是有形的文化部分,亦是物化的精神文化

8、符号作为文化的载体,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表意性

9、"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商末周初的铜器铭文上

10、在国际文书上第一次使用"中国"为国家名称是在清朝

11、"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是谁提出的朱元璋

12、中国独特的大陆海岸型半封闭式的自然环境,有着中国地理环境的大陆整体性特点,决定了中国文化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的道路

13、人类存在和人类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石是地理环境

14、中国的万里长城最早修筑于春秋战国

15、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后来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南方经济赶上甚至超过了北方是在宋代

16、中国封建国家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不断得到强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是在明清时期

17、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中,人们被长期束缚在土地上,养成了因循守旧的心理

18、中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政策需要是尚农

19、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的最大特点就是宗法制与君主专制相结合

20、在中国延续时间甚长,获得完备形态的制度是君主立宪

21、文化的实质含义是自然界的“人类化”、人类活动及其结果的人化性质、人类世界区别于自在世界的本质特征

22、文明与文化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区别,主要区别是指先有文化,后有文明、文明是文化的积极方面、文明是文化的结果和表现

23、构成文化基本形式结构的一些必要成分,称之为文化要素,它们是器物体系、认知体系、符号体系、关系体系、规范体系

24、学者们对中国文化进行分类,一般依据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群体、要素结构

25、按文化圈的特征分类,中国文化可划分为中国中原地域文化、中国中原地域文化、中国大陆文化

26、"中国"一词在古文献中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它的含义还有中原的诸侯国、中华、"居四方之中"、天子的直畿

7、中国文化又可称为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8、中国历史文化实际是指与中国当代文化相对而言的文化、对中国文化不同时代的一种划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存在

9、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含义有所不同、文化传统不如传统文化广泛、文化传统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10、关于中华大地的整体地势,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西高东低、分三级阶梯式逐级下降、盆地和平原约1/3、大多的河流都由西往东流

11、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形成的主要特征有降雨量由东南往西北递减、农业与牧业的明显分野、人口分布的总格局是东南稠密、西北稀疏、中国文化是一种大陆文化

12、中国万里长城在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是以防游牧者的进攻、保护农耕文明、从中华文化发展史来看是进步的

13、古代对自然环境利用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兴修水利、开运河

14、西周宗法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宗权与政权紧密结合

15、在世界历史发展中,下列的哪些文明古国文化是因外族入侵而中绝的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

16、中国农业经济文化孕育出的古代政治思想有"重农"、"重民"、"民本主义"

17、世界上出现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五彩缤纷,丰富多样,但是最基本的两种形态是君主制、共和制

18、历史上出现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现象,证明了在宗法社会里的任人唯亲原则、以家族为本的宗法思想、血缘观念原则、亲亲原则

19、中国"崇古敬宗"的伦理文化对中华文化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其主要的消极表现是迷恋守成,"厚古薄今、循规蹈矩、因袭保守、限制了创新与发展的力度

20、中国的先人在新石器时代有了三大项发明成就是农业、磨制石器、制陶

1、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自成体系的文字是甲骨文

2、《熹平石经》的刻制在中华文化史上是一件大事,它发生在汉代

3、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日期记载的印刷品实物是《金刚经》

4、北宋庆历年间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的人是毕升

5、报纸的印刷出现于唐朝

6、小篆是当时官方公布的文字规范,又称秦篆

7、由于有《史记》和《千字文》一些文字记述,人们曾经认为毛笔的发明人是蒙恬

8、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制墨名家是韦诞

9、纸是书写和传递信息的材料,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时期

10、目前所见最早的帛书是战国楚墓出土的楚帛书

11、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搜集图书的皇帝是汉武帝

12、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是明代所创建的天一阁

13、中国传统史学的直笔传统一直被后人称道,其代表性史官人物是晋董狐和齐太史

14、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5、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16、中国封建国家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不断得到强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是在秦汉时期

17、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中,人们被长期束缚在土地上,养成了敢于冒险的精神

18、中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政策需要是尚农

19、中国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的是杜佑撰写的《通典》

20、袁枢依据《资治通鉴》的内容,创立了以记事为主并详叙述重大历史事件起因至结束的过程的史书体裁纪事本末体

1、中国历史文化传媒的发展大致经过的两个阶段是书写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

2、在唐代文字印刷品出现前,汉字用书刻所用的载体是甲骨、青铜器、石刻、纺织品?、竹简、木牍、纸张?

3、唐代的印刷品值得注意的两类是书籍、报纸

4、五代时期初步构成的书籍印刷三大系统是私家刻书、坊间刻书、官方刻书

5、清代出现了官方的和民间的报纸是《京报》、《宫门钞》、《塘报》、《辕门钞》

6、中国古代语言的两大系统是口语、书面语

7、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传递和保存重要的信息使用最多的方式是“结绳”、“契刻”

8、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有楔形文字、圣书字、汉字

9、从书体来说,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

10、今文字阶段包括的书体有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11、草书的种类有狂草、今草、章草

12、战国时期笔的多种名称为聿、不律、管城子、弗

13、字写得是否漂亮,与毛笔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毛笔的质量主要看尖、健、齐、圆

14、毛笔生产的历史悠久,曾出现三大笔派是宣州笔派、湖州笔派、北京笔派

15、产于安徽南部,且纸质柔韧,洁白平滑,不起皱,便于收藏,为书画最理想的用纸是生宣纸、熟宣纸

16、从古至今,砚的种类繁多,著名的五大名砚是歙砚、端砚、澄泥砚、红丝石砚、洮河砚

17、下列史学著作,哪些属于编年体史书《春秋》、《资治通鉴》

18、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古代书籍收藏逐渐形成的四大系统是寺观藏书、书院藏书、私人藏书、官府藏书

19、古籍版本的名称很多,从制作方法上划分主要有手写本、刻本、活字本、影印本

20、下列史学著作,哪些属于纪传体史书《史记》、《后汉书》、《清史稿》

1、考古学的证据表明,中国的历史文化的源头至少可以上溯至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期

2、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化,以后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大约是在东晋

3、最能体现中国历史文化精髓所在的哲学学说有儒家、佛家、道家

4、第一次提出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和"一阴一阳之谓道"重要哲学命题,并最早表述对立面相互转化、统一和发展变化辩证思想的哲学著作是《周易》

5、道家哲学主要指老庄哲学

6、提倡把"君子人格"追求目标的是儒家仁学

7、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人性善

8、道家哲学所探讨的主要是宇宙观、人生观

9、墨家学派社会治理的十大主张代表了平民的利益,其中最重要的主张是兼爱

10、创立了相当完整的法家理论和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的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

11、自汉代至清朝间,驾驭和主导着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成为文化领域中压倒一切的学问的是经学

12、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本土宗教是道教

13、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理论的出发点是人性论

14、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问题是人生论

15、把"无为"作为所主张的理想人格的学派是哪一家道家

16、墨家所倡导的人生的理想人格是"兼爱"

17、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追求是利已论

18、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理论中,最有影响的,最为系统的理论是儒家的仁义理想人格理论

19、中国传统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20、、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础,即价值主体是以群体和社会为本

1、中国历史文化虽然内容广泛,积淀深厚,但就学术经典而论,概其渊薮为"三玄"、"四书"、"五经"

2、中国历史文化虽然内容广泛,积淀深厚,就学术统绪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为其归致的则是儒家、道家、

3、作为中国哲学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在义利关系上主张义高于利、尚义鄙利、重义轻利

4、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

5、从中国历史文化的内容看,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特征主要有高度重视德性修养,并以此作为人类安身立命之本、以中庸之道为为人处世的最基本原则、以重农尚仕为最基本的治世方法、以经学为本的治学之道、以义利统一为最基本的价值观

6、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演变主要可分为哪四个阶段先秦哲学、汉唐哲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

7. “六经”是:《易》、《诗》、《书》、《礼》、《乐》、《春秋》

8. 儒家的主要经典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荀子》

9、孟子所主张的人性善之善主要表现为仁、义、礼、智

10、佛教提倡清静无为,慈悲为本,由于对佛经的理解不同,分成许多宗,在中国最著名的有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中国禅宗、法相宗

11、佛教门派很多,但其共同的哲学思想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主张所谓的"缘起"论、宣扬和提倡冥想直观方法

12、中国传统哲学也有其自身内在的缺陷。这种缺陷主要有漠视个体利益、忽视个体个性的不良倾向、具有模糊性的特点,不擅长于精确的定量分析和逻辑分析、有不利于创新的因素、不重视法治,缺乏自觉的以法治国的法律意识与规则意识、过于强调整体统一

13、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主要表现有注重伦理道德修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追求伟大的理想、崇尚民族气节,热爱祖国、高度重视礼乐文化对道德修养的熏陶作用

14、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有最重要作用的因素是中国传统哲学、稳态的农业生产方式

15、以下属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基本特征的有混沌的整体性、和谐的辩证性、思维直觉性、思维的功利性

16、构成中国伦理道德体系的基本框架或雏形主要是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墨家以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法家以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道家以道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

17、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理论对人生具有重要意义的基本问题探讨主要有义利问题、理欲问题、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志功问题、生死问题

18、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积极因素主要可归结为强调尊卑贵贱、重群体、轻个体、重群体、轻个体

19、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理论中关于人性问题理论中最主要的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有善有恶论

20、下列属于直觉思维的内容有对感性经验作整体把握、注重思维主体

1、中国历史文化遗物,现在规范的简称为文物

2、人类最早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石器

3、我国出土最早的“真玉”制品的地点在辽宁阜新查海遗址

4、“中华第一龙”的玉器是哪种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

5、人类历史上最早通过火的作用使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是制陶

6、我国烧制出真正的瓷器是在什么时候东汉

7、三彩陶器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唐代

8、瓷器中的白瓷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北齐

9、宋代最著名的白瓷窑是定窑

10、人类发现的第一种金属是金

11、中国民间金银器作坊开始出现在唐代

12、中国青铜器源于黄河流域

13、判断国家的起源和人类文明形成的重要依据之一是青铜器

14、目前发现商代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方鼎

15、确切记载了武王伐纣日期的青铜器是何尊

16、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铁是陨铁

17、我国淬火技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汉书》

18、以蚕丝为原料织成的制品,也称为丝织品

19、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丝织实物是公元前2700多年的绢片

20、宋元时期的学者认为,我国丝织品的发明始祖是嫘祖

1、对可移动的历史文化遗物常用的三种分类法是时代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器物排队法

2、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的基本特征是磨制石器、制陶、纺织

3、中国古代玉的产地很普遍,主要产地有新疆的"和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

4.乾隆时期精心雕琢的三大巨型玉器

一是玉寿山,也称“丹台春晓玉山”;二是玉福海,也称“云龙玉瓮”;三是大禹治水玉山,全名“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三大巨型玉器,堪称“玉器之王”

5、代表我国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已达到顶峰,最突出的特点是磨光黑陶、蛋壳黑陶、晕染彩陶

6、制陶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用途上形成了不同的种类,主要有日用器皿、随葬明器、艺术制品、建筑材料

7、到商周时期,我国发明原始瓷器、仿青铜器的白陶

8、唐代新出现的瓷器品种有青花瓷、秘色瓷、绞胎瓷、黄釉瓷

9.宋代瓷器的主要窑系有:定窑、耀州窑、钧窑、磁州窑、景德镇窑

10、明清时期,织造贡品技艺最高的地方是江宁、苏州、杭州

11、"金"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金属,本身所具有的优点是质地柔软、延展性强、不易氧化、鲜艳夺目

12、金银制品多为统治阶级上层所占有,主要用于赏赐、贡奉、施舍寺观

13、中国青铜器时代所包含的时期有夏、商、西周、春秋、

14、下列哪些器物属于青铜礼器鼎、觚、编钟

15、周灭商及营建东都和封建诸侯的三种铸有铭文的青铜器是利簋、何尊、克罍

16、春秋晚期铸造的精美青铜器,得益于此时开始使用的先进工艺技术分铸法、失蜡法

17、战国时期冶铁业的主要成就是铸铁、可锻铸铁、锻钢

18、缂丝的编织方法不同于织棉和刺绣,缂是织纬的意思,"缂丝"又称克丝、刻丝

19、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四大名锦"是蜀锦、宋锦、织金锦、妆花锦

20、明清时期著名的刺绣品类有苏绣、鲁绣、湘绣、粤绣、蜀绣等著名品类

1、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的手工业技术专著是《考工记》

2、封闭的里坊制度是以前城市结构上的一个特点,自何开始废除了封闭式的里坊和夜禁制度北宋

3.清朝早期都城盛京故宫在今沈阳市

4、古来素有“虎踞龙盘”之称著名的古城建筑遗存是指南京城

5、中国建筑的完全成熟阶段是在南京城

6、战国中期以后,君王死后的葬身之处专称陵

7、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县城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平遥古城

8、中国第一座皇帝陵是秦始皇陵

9、在中国帝陵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为宝城宝顶式最后定型的帝陵是明孝陵

10、号称明长城“天下第一关”的是山海关

11、号称“千佛洞”的石窟寺位于今新疆地区

12、中国著名的大足石窟位于今四川省

13、中国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是乐山大佛

14、后人在哪个石窟意外发现“藏经洞”,后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莫高窟

15、1957年在原址上建立的中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是半坡村遗址

16、以下哪个文化遗址是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址南诏太和城遗址

17、由于有其碑石立于西门外,故号称“天下雄关”的是甘肃的嘉峪关

18、中国建筑的完全成熟阶段是在隋唐时期

19、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都城是隋唐的长安城

20、被世界人类遗产委员会评价为简洁、生动地表达了一种对一个伟大文明的进步产生过伟大影响的宇宙观的建筑是天坛

1、中国历史文化遗迹包括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古长城、古园林

2、汉朝曾先后修建的两大规模宏伟的都城是长安、洛阳

3、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4.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帝王陵墓建筑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南京明孝陵、北京明十三陵、清陵

5、下列中国历史文化遗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有万里长城、周口店“北京人”、孔府与孔庙、布达拉宫及附属项目、武当山古建筑群

6、以下哪个城市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大同、开封、安阳

7、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古村落是西递村、宏村

8、中国古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其木构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是井干、穿斗、抬梁(附斗栱)

9、使用木构架的优点是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隔热、防震作用、木构的弹性可减缓震动和防止断裂

10、下列说法中,哪些与“胡同”一词的来由有关“胡人大同”之意、“浩特”,谐音“胡同”、蒙古语“井”的意思

11、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至今保存完整的有明清紫禁城、盛京

12、中国古代园林按建设的占有者身份区分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13、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有山水相依、建筑美与自然美相融合、诗情画意般的情趣

14、以下园林哪些属于皇家园林颐和园、避暑山庄

15、以下遗址哪些属于五代宋元明清时期文化遗址元上都遗址、北宋东京城遗址、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16、中国的三大石窟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

17、从墓葬发展史上可以看出,古帝王陵墓的封顶主要有哪几种方式“方上”、“以山为陵”、“宝城宝顶”

18、中国的石窟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中国南方地区

19、以下遗址哪些属于秦汉文化遗址秦兵马俑坑、新疆楼兰古城遗址、“阿房宫”遗址

20、陵园建筑的地上建筑部分由哪三部分组成神道、祭祀用的殿堂、护陵监

1、在西方现代民俗学中,最先提出"民俗学"概念的学者是汤姆斯

2、中国现代民俗学肇兴于20世纪初,其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北京大学征集民间歌谣活动

3、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使用的概念是民俗文物

4."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也",这句说明了通过强化民俗、维护统治的话,出自礼记

5.民间的寒食节的产生最初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6、饮用"屠苏酒"的节日元日

7、南方少数民族携带食品祝贺亲朋乔迁,称为踏福

8、古代生育中的"弄璋之喜"是指生儿子

9、古代所谓的"弱冠"是指18岁

10、纳西族少年的成年礼是在13岁

11、我国古代的桃符,大约起源于南北朝

12、我国传统的"扫尘日"是腊月二十三到除夕

13、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年节傣族

14、我国元宵节观灯的民俗最初起源于哪种宗教仪式佛教

15、我国元宵节猜灯谜的习俗出现在南宋

16、我国传统节日中防病除疫的节日是端午

17、我国的重阳节最早出现于《楚辞》

18、中国多民族国家全国每年比较盛大的传统节日有112

19、"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的古训出自《礼记》

20、我国的民居建筑中,土楼、围屋最为集中的省份是福建

1、按照民俗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行为民俗、语言民俗、精神民俗、物态民俗

2、无论中国古代服饰的样式多么复杂,最原始的三种样式披、套、围

3、造就中国民俗文化多元化的主要原因幅员辽阔的地理环境、多民族的长期并存

4、古代的"五服制"是指斩缞、齐缞、小功、大功、缌麻

5、古代帝王出行居住之处称为行在、行宫、行所在

7、在下列节气中属于"物候"的节气有惊蛰、小满、芒种

8、正月初一在我国古代称为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

9、我国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主要有表征农时的意义、纪念性意义、提供社交的机会、强化亲情和长幼尊卑

10、传统元宵节的标志性习俗吃元宵、观灯、猜灯谜、走百病

11、中国传统节庆活动中含有爱情内涵的节日有元宵节、七夕节

12、中国传统中秋节的标志性习俗是赏月、吃月饼?、放天灯?

14、下列民俗活动中属于我国少数民族歌会节的是歌墟、那达慕、花儿会、三月街

15、传统"破五"节俗中忌讳习俗有串门、看病人、走亲戚

17、我国台湾地区传统民俗中忌讳馈赠的礼品有甜果、手巾、扇子

18、我国优秀民俗文化的社会价值是维系民族团结、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发展民俗旅游、促进民间娱乐活动16、款待客人的禁忌习俗有扫地、壶嘴正对客人、敲碗碟、将筷子插在饭碗中间、盛饭向外倒

19、我国传统敬老礼俗主要表现在维系民族团结、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发展民俗旅游、促进民间娱乐活动

20、我国传统禁忌习俗中来自科学的经验积累的有产妇忌讳出门、产房忌外人进入

1、秦汉是古代艺术的发展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的建筑园林艺术

2、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儿作"的主张的是白居易

3、诗歌创作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杨炯

5、在词的创作中,北宋初年婉约派的大家是柳永

6、我国第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历史文献是《尚书》

7、下列作家中,其散文被誉为“西汉宏文”的是贾谊

8、标志唐传奇进入兴盛期的作品是《离魂记》

9、被誉为“南曲之宗”的作品是《琵琶记》

10、下列京剧行当中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是生行

11、在京剧脸谱中一般有固定的涵义,红色作主色时表示忠勇义烈

12、我国现存最早的山水卷轴画是《游春图》

13、下列书法家被誉为"书圣"的是王羲之

14、我国最早的篆刻学专著是《学古编》

15、下列雕塑作品中属于古代明器雕塑的是秦始皇兵马俑

16、被人们誉为"吴中绝技"的苏州琢玉艺人是陆子冈

17、下列作品属于柳公权楷书的是《神策军碑》

18、五代时期人物画的代表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顾闳中

19、下列京剧演员中,谁属于"京剧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

20、京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四大须生"是马、谭、杨、奚

1、唐代诗歌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

2、代表了先秦历史散文最高成就的是《左传》、《国语》、《狱中杂记》

3、下列小说中,哪些属于清代的作品《儒林外史》、《红楼梦》

4、下列作家中,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5、下列作品中属于章回小说的有《三国演义》、《金瓶梅》、《儒林外史》

7、在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帛画叫做《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

8、下列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属于"四大名旦"的有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

9、宋代花鸟画十分繁荣,标志着古代工笔花鸟画的顶峰的作品是《芜蓉锦鸡图》、《瑞鹤图》

10、下列书法作品中属于王献之的有《洛神赋》《中秋帖》、《鸭头丸帖》

11、初唐书法四大家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12、下列作品中,属于顾恺之的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13、下列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哪些是唐代人柳公权、欧阳询、张旭、颜真卿

14、中国的人物画大体分为哪几类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

16、下列作品属于具有地方色彩的工艺品的有惠山泥人、"泥人张"

17、下列有关王羲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草书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由"书圣"之誉、《乐毅论》是其楷书的代表作

18、下列有关传统篆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最初的材料以铜等金属材料为主、元代吾丘衍著有《学古编》,是中国最早的篆刻学专著、篆刻是镌刻印章的总称

19、下列雕塑作品属于宗庙造像的有四川灌县李冰石雕像、杭州岳飞墓大殿岳飞像、太原晋祠圣母殿像

20、元杂剧的特点有基本结构形式是一本四折、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以唱为主,以说白为宾、其角色可分为旦、末、净、外、杂五大类

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指公元16世纪的明中叶时期

2. 西汉的铁犁壁的使用,比欧洲早多少年1000年

3. 见于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是春秋战国时期修建的芍陂

4. 建于四川成都平原的战国时候的著名水利工程是都江堰

5. 中国大运河建于哪个朝代隋朝

6. 中国出现生铁的时间比外国早多少年1800年

7. 中国的印刷技术的发展可分哪两个阶段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

8. 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建造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度最大的桥是石拱桥

9. 中医的理论体系强调的是下列哪种观念人体的整体观念

10. 中国古代最早记载数万颗恒星方位的天文学著作是哪一部《甘石星经》

11. 中国是最早采用十进位制国家,在下列哪个时期的文字中已有记载殷商甲骨文中

12. 中国最早的数字著作是哪一部《周髀算经》

13. 商朝有了正式的学校,其增设的教育机构是学

14. 夏、商、西周推行的教育是学在官府

15. 西汉时期,由中央和地方官员负责考察和举荐人才的制度是察举制度

16、科举考试的乡试考中者统称“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17、三国时诸葛亮作为机械制造的专家,他制造了木牛流马

18.北宋时毕升发明的先进的活字印刷术是胶泥活字

19.在早期的私学创办中,最杰出最有影响的大师是孔子

20、为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堪称世界建筑史一绝的塔是山西应县释迦塔

1、下列表述中哪些属中国传统科技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应用科学和实用技术为主C 科技体系构成相对简单,和领域发展极不平衡E 发展较为平衡缓慢,少有革命性的突变

2.西汉时期,中国农业发明了哪两种农业耕作技术A 代田法C 耧耕技术

3、中国最著名的4部农业科技名著是B 汉代的《汜胜之书》C 北魏的《齐民要术》D 元代的《农书》E 明代的《农政全书》

4.下列表述中哪些属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A 重脱离生产劳动和科学技术C 为统治阶级政治服务的目的明确E 注重个人品德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培养

5.在金元时期的中医四大家是A 刘完素B 张从正C 李杲D 朱震亨

6、中国古代著名的中草药学著作有哪些《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

7.夏朝的学校主要是进行军事教育,培养贵族及其子弟,其称谓有哪三种A 庠B 序D 校

8、周朝的“六艺”教育有礼、射、乐、书、御、数

9、北宋时期著名的书院有哪些A 白鹿洞书院B 石鼓山书院C 岳麓书院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国粹是传统中医药、京剧、国画

11. 中国的哪些发明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人类历史进程发生过革命性的作用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

?13、记录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光辉历程的四大科技名书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徐霞客游记》《本草纲目》

14、中国传统教育中,有关生产劳动和科学技术的内容微乎其微,与统治者有关的学科是传统中医药、天文历法、算学

15、明清时期的科举常科考试为乡试、会试、殿试

16、中国古人对宇宙结构及运动的看法主要有“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

17、下列教育思想中哪些属于是孔子的思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教无类”

18、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推行极端的专制主义政策的表现主要有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控制更加严厉、进一步贯彻统治阶级的思想

19、下列词汇中哪些与“九品中正制”有关联“小中正”、“大中正”、上品无寒门、德才和家世

20、下列词汇中哪些属于是科举考试的防作弊举措“锁院”、“糊名”、“别头试”、“权知”

21. 根据考古发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宗教遗迹是山项洞人遗迹

22. 宗教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文化体系,其中处于最深层核心的是宗教思想观念

23. 在中国现在的五大宗教中,中国土生土长的是道教

24. 道教的创立者,一般认为是张道陵

25. 道教遵奉的教主是老子

26.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27. 佛教的创立者是释迦牟尼

28. 在我国现在的五大宗教中宣传"人生皆苦,一切皆苦",主张通过修行而入"涅槃"境界的宗教是佛教

29. 在我国宗教中,主张长生不老,通过修行而"成仙"的宗教是道教

30. 中国佛教发展的极盛时期是隋唐

31. 伊斯兰教在约公元7世纪产生于阿拉伯半岛

32. 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穆罕默德

33. 伊斯兰教信仰的神灵是安拉

34. 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称之为穆斯林

35. 古尔邦节是哪种宗教的重要节日伊斯兰教

36. 把禁吃猪肉、自死物和动物血液作为最重要禁忌的宗教是伊斯兰教

37. 基督教约产生于约公元1世纪中叶

38. 基督教的经典是《新旧约全书》

39. 宣扬"原罪说"和"救赎说"的宗教是基督教

40.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产生的基督教新教派是基督新教

41. 宗教与其他社会现象相比较,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对神的信仰与崇拜、有崇拜行为礼仪和信仰活动

42. 原始宗教的产生是自然力压迫的结果、人的思维能力发展的结果

43. 世界宗教与民族宗族相比较主要区别是崇拜神灵具有世界性、信仰者打破了民族性、世界宗教具有十分系统而完整的教义理论

44. 宗教消亡的条件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极明白而合、阶级和社会不平等现象彻底消灭,社会关系"极明白而合理

45. 原始宗教的崇拜形式主要有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灵物崇拜

46. 道教的教义思想主要有道生万物、长生久视

47. 道教的典籍有《参同契》、《太平经》

48. 道教在发展演变中形成的派系主要有五斗米道、全真道、正一道

49. 道教主张我命在我,重视炼丹修炼,因而对我国医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代表性著作是《备急千金方》、《千金翼方》

50. 佛教教义思想的内容主要是四圣谛、缘起说、因果报应

51. 古代印度佛教在发展中形成的最主要派别是大乘派、小乘派

52. 佛教经典浩繁,其《藏经》包括经藏、律藏、论藏

53. 佛教的全部信徒合称为"四众",其中有居士、比丘尼

54. 在唐代发展形成的中国化佛教宗派主要有三论宗、律宗、禅宗?

55. 隋唐之后,"三教合一",其中儒学吸收佛道哲学而发展形成的新学派主要是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56. 在我国信仰喇嘛教(藏传佛教)的民族主要是藏族、蒙古族

57. 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

58. 伊斯兰教教义的主要内容有信"安拉独一、信使者、信八正道

59. 伊斯兰教的礼仪制度称之为"五功",其内容主要有念功、礼功、斋功、朝功

60. 基督教的重要节日有复活节、圣诞节

艺术概论试题[1]

艺术概论 本试卷共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 选均无分。 1. 人类思维着的头脑用四种方式掌握世界,即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____b______。 A. 哲学的 B. 理论的 C. 冥想的 D. 观照的 2. 把音乐看作是唯一直接表现纯洁真情艺术的人是_____C_____。 A. 贝多芬 B. 肖邦 C. 叔本华 D. 尼采 3. 《西斯廷圣母》的作者是____D______。 A. 米勒 B. 罗丹 C. 柯罗 D. 拉斐尔 4. 提出“舞蹈是身体动作表现得最丰富、最纯粹、最富变化的艺术“的人是_____D_____。 A. 康德 B. 黑格尔 C. 叔本华 D. T.M.格林 5. 《情感与形式》的作者是____C______。 A. 佛洛依德 B. 荣格 C. 苏珊·朗格 D. 瓦萨利 6. _____A_____,是戏剧动作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高度凝练化、特殊化了的戏剧性情感符号。 A. 道白 B. 道具 C. 布景 D. 灯光 7. “形式服从功能”这一至今有效的建筑美学法则的提倡者是美国建筑学家_____C_____。 A. 莱特 B. 肯扬 C. 路易斯·沙利文 D. 费希特 8. 《费加罗的婚礼》的作者是_____A_____。 A. 莫扎特 B. 比才 C. 柴科夫斯基 D. 肖斯塔科维奇 9. 奥地利威林多夫的女裸石雕像大约产生于_____B_____。 A. 十万年以前 B. 三万年以前 C. 五万年以前 D. 八万年以前 10. 德国著名艺术史家格罗塞写作了《____C______》。 A. 谈艺录 B. 野性思维 C. 艺术的起源 D. 什么是艺术 11. 德国学者谷鲁斯认为无论人和动物的游戏活动都不是无目的的嬉戏,他不能同意的观点是”_____D_____”。 A. 巫术说 B. 自然主义 C. 符号论 D. 过剩精力 12. 欧里庇德斯的代表作是《_____C_____》。 A. 俄狄普斯王 B. 普罗米修斯

(完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1)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的是(儒家思想)。 2.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的是(道家思想)。 3.中国文学批评史体系的两大支柱(教化说)和(意境说)。 4.《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5.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三、填空题: 1.1927年,_陈中凡_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标志着现代形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正式形成。 2.1996 年10月17日至21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单位在陕西师范大学首次召开“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 四、简答题 3.简述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表现形态。 (1)散见于子书中的文学批评;(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4)评点;(5)散见于诗、词、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的文学批评;(6)专门性的论著;(7)诗选和批注;(8)诗纪事及词纪事 五、论述题 1.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 一、单项选择题 1.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 2.称“诗言志”说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的人是(朱自清)。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题与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一 一、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 2、发愤著书说 3、妙悟说 4、六义说 5、无我之境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3、试述唐宋文道观的异同。 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理论内涵,并指出王夫之对此说的发展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后世还有哪些文论家提出过类似观点?试述之。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一答题要点 答案要点: 一、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深刻理解作品的方法。“逆”,此处即为“求”的意思;“志”,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的理解历代有分歧,旧注指说诗者之意,近代指作者之意,两者实际很难分开。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解说作品时,不要抓住其中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而应当着眼于作品的实际,把握作品的全篇内容,加上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揭示了“愤” 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妙悟说:是严羽提出的学诗的重要方法。妙悟原为佛语,指佛理高深莫测,不可言传,因而认识佛理不能靠逻辑推理或语言文字的解说,只有心领神会的方式才能进行。严羽认为学诗与学佛相似,诗歌意境空灵虚幻,变化无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诗境的把握同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漫游五彩斑滥撕打别出心裁 B.汲取高深莫则湮没惊诧不已 C.遐想微乎其微神密因地制宜 D.浩瀚如烟似雾震惊撒手人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后的情景。 ②在休斯顿火箭队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 者对象进行构思。 A.一时效劳从属B.瞬间效力从属 C.瞬间效劳归属D.一时效力归属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灾情就是命令,地震救援人员们冒着大雨,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按规定....时间抵达四川震中灾区,并立即投入了救援工作。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几乎俯拾皆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渡过难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 B.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红色箴言》大型诗歌朗诵会,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深受震撼。 C.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种工艺品,

中国文学批评史A卷(函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核类型考试 A 卷别专业(班级) (本大题共9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诗言志 思无邪 浩然之气 物化(物我交融、物我同一) 毛诗序(诗大序) 发愤著书 诗缘情而绮靡 《诗经》、《楚辞》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 “虚静”说 (2分)“虚静”最早是老子 (2 )这是要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 分)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出只有达到.知人论世 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原则和方法。(2分)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

(4分) .发愤著书 《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2分)“愤”指作家意有所郁结,“愤”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同时也显示了穷且益坚的意志,同 (4分) .得意忘言 (2分)在庄子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言外之意”。(4分) 自然英旨 提出“自然英旨”说。“自然英旨” (2分)二是指诗歌是抒发感情的, 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直以抒情

“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 “直寻”说是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直寻”与“自 (4分)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孔子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诗可。(5分) “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 《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 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的《桑、《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讽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举其他的例子也可以)(5分) “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分) 2.(说明,本题需联系《典论·论文》中具体内容进行论述,若未联系原文,

艺术概论 试题

一、选择题 1人面鱼身纹是(A )彩陶上最具代表性的纹饰。 a) 仰韵文化彩陶b) 庙底沟彩陶c) 马家窑彩陶d) 半山彩陶 2湖北随县战国时期曾候乙墓出土的铜尊盘,上有玲珑剔透的装饰,就是用(D )铸造的。 a) 染缬工艺b) 夹缬工艺c) 景泰工艺d) 失蜡法工艺 3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是(C )。 a) 螺旋纹b) 云气纹c) 饕餮纹d) 莲花纹 4中国明清在园林设计方面的专著是(B)。 a)《考工记》b)《园治》c)《天工开物》d)《营造法式》 5西班牙建筑师(B )在整个新艺术运动中是最引人注目,他设计的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那公寓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a) 霍塔b) 戈地(安东尼奥·高迪)c) 格罗佩斯d) 查尔斯莫尔 6.1851年,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B )设计著名的“水晶宫”。 a) 麦金托仕b) 博克斯登(约瑟夫.帕克斯顿)c) 戈地d) 毕亚莱至 7宋代(A )瓷器大量使用开片的装饰方法。 a) 定窑b) 汝窑c) 钧窑d) 哥窑 二、简答题 1试论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影响 2中国古代设计的鲜明特征 3什么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 4什么是装饰艺术运动 一、选择题 1、《营造法式》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 A.李诫 B.鲁班C.吴道子 D. 计成 2、中国明清在园林设计方面的专著是( )。 a) 《考工记》b) 《园治》c) 《天工开物》d) 《营造法式》 3、1851年,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 )设计著名的“水晶宫”。 a) 麦金托仕 b) 博克斯登 c) 戈地 d) 毕亚莱至 4、1919年,( )担任了“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推行一套新的教学制度和设计理论,使该校成了现代主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内容(填空和名词解释) doc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内容 一、填空题。 1、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2、孔子关于诗三百的论述:思无邪。 3、庄子对音乐的论述:天籁、地籁、人籁。 4、人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 5、李渔的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 6、最早提出“文人相轻”:曹丕《典论》。 7、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8、“滋味说”:钟嵘《诗品》。 9、“诗有别才”:严羽《沧浪诗话》。 10、六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 11、唐?诗学理论:陈子昂“兴寄”说。 12、第一篇评论词的文章:李清照《词论》。 二、名词解释。 1、孔子——兴观群怨 语出《论语》。兴,指诗对读者的思想感情有启发和陶冶的作用。观,指诗能够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社会的中得失。群,指诗能够帮助人们统一思想,加强团结,交流感情。怨,指诗可以用来批评政治,表达民情。“兴观群怨”说是孔子“诗教”思想的体现,强调了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孟子——①知人论世 语出《孟子》。指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这一学说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重大,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被称为“中国文艺社会学批评的真正始祖”。 ②知言养气 语出《孟子》。“知言”是指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一个人的语言文辞体现他的内在品格。“养气”是指人要修养自己的内在品德,培养高尚情操。“知言养气”强调了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才能辨别各种言辞的实质,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它对后世曹丕的“文气说”、韩愈的“气盛言宜说”的形成都有影响。 ③以意逆志 语出《孟子》。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读者不要望文生义、机械理解作品,而应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孟子的这种诗歌鉴赏方法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3、庄子——得意忘言 语出《庄子》。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得意忘言”对文艺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得意忘言”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它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4、韩愈——不平则鸣 语出韩愈《送孟东野序》。受社会现实影响,当作家的思想感情波澜不平时,就会诉诸作品。“不平则鸣”是作家遭到不平后,对现实的积极干预和对不合理现象的愤怒抗争。韩愈所说的“不平”是广义的,既包括遭受压抑、排挤、打击、迫害等的不平,也包括“道”之不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 一、先秦 美刺说:《诗大序》的概念,通过创作诗歌对政治情况和任务进行赞美和讽刺的观念。 诗言志:把诗歌看作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发露。【今文尚书·尧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 和。” 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曰:“……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 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 谓不朽。”(P14) 兴观群怨(P16):出自孔子,意在论述《诗》的社会效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 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以意逆志(P21):出自孟子的文学主张。说诗者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的表面意义,而应当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内容。【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 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知人论世(P21):出自孟子的文学主张。要求必须对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时代有一定的认识。“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知言养气(P22):出自孟子。“知言”是指辨别言辞的能力。“养气”是指人的一种道德修养工夫。人们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提高了,就自然会加强辨别 言辞实质的能力。 老、庄思想:1、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①主张自然的生活态度;②追求真淳人格、反对虚伪矫饰的精神;③表现对于人生忧患的悲哀之情;④主张寡欲、去欲, 把多欲视为带来忧患的原因。 2、崇尚自然无为。 3、意之所随不可言传,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 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 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4、虚静、心斋、坐忘。心思澄明,不被外物所乱,要虚静忘却一切,连自 己的存在也忘却的程度。 5、浪漫风格的表述。 二、汉代文学批评 《诗大序》:1、诗的产生和性质(P38,认为诗歌是人们内心的想法、情感)。“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 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诗于政治教化的关系。①诗歌是政治、社会的反映。“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认为社会 状况不同,所产生的诗歌的内容、情歌和风格也不同。“故变风发乎情,止 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表示出怀念旧日良好 风俗和感叹当今世道的思想感情。②诗歌对于政治、社会的功用。“诗教说”: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 美教化,易风俗。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3、诗的六义(P40)。“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 五曰雅,六曰颂。”对风雅颂的阐述:“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

艺术概论试题和答案(1)

艺术概论试题 一、选择题: 1、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是我国代四大书法家(D) A 汉 B 晋 C 唐 D 宋 2、《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C)的油画作品。 A 米开朗琪罗 B 拉斐尔 C 达·芬奇 D 提香 3、郭沫若的著名作品《凤凰涅槃》的体裁是(A) A 诗歌 B 散文 C 小说 D 戏剧文学 4、陈钢、何占豪创作的《梁祝》是著名的(A)协奏曲。 A 小提琴 B 中提琴 C 钢琴 D 二胡 5、青铜雕塑《思想者》的创作者是(D) A 菲狄亚斯 B 亨利·摩尔 C 马约尔 D 罗丹 6、清代画家郑板桥所说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形象地描述了(B)过程的基本特征。 A 艺术发生 B 艺术创造 C 艺术欣赏 D 艺术批评 7、电影《英雄》是我国著名导演(B)的作品。 A 陈凯歌 B 张艺谋 C 冯小刚 D 黄建新 8、长诗《浮士德》是诗人(A)的作品。 A 歌德 B 席勒 C 拜伦 D 雪莱 9、小说《茶花女》是法国作(B)的作品。 A 雨果 B 小仲马 C 福楼拜 D 乔治·桑 10、话剧《雷雨》是我国剧作家(C)的作品。 A 洪深 B 田汉 C 曹禺 D 夏衍 11、享誉世界的卢浮宫是(D)的艺术博物馆。 A 美国 B 英国 C 德国 D 法国 12、“三吏”、“三别”是唐代大诗人(C)的作品。 A 王维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13、国画家(B)以画虾而著称于世。 A 吴昌硕 B 齐白石 C 潘天寿 D 李苦禅 14、《孔雀舞》是我国(C)族的代表性舞蹈。 A 苗 B 彝 C 傣 D 瑶 二、填空题: 15、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或艺术)基本规律的学科。 16、根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可以将艺术分为五大类别,即造型艺术、实用艺术、表情艺术、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 17、关于艺术发生的学说主要有摹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和劳动说五种。 18、从总体上讲,七月可分为弦乐、管乐、弹拨乐、打击乐和键盘乐等。 19、戏剧按其容量大小,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20、园林艺术的类型,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三种,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东方园林。东方园林以中国(国名)园林为代表。 21、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主要是指敏锐地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精湛的艺术技能。 22、艺术构思的方式及运作包括整合、变形、移情和意蕴的凝结。 23、艺术传播方式有很多种,历史上先后出现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等方式。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章节练习 (近代)【圣才出品】

第七编近代 一、名词解释 1.《己亥杂诗》(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龚自珍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往返京杭的途中,共写了315首七绝,总题《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已亥杂诗》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2.无我之境(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无我之境是指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强调诗人的主观情感融于景中,达到情景交融,物我浑然一体。 3.《人间词话》(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它是王国维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它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

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4.饮冰室诗话(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饮冰室诗话》是近代诗话著作,梁启超著。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日本,《饮冰室诗话》即连载于他创办的《新丛民报》,后编订成书。《饮冰室诗话》论诗,首重“新意境”。著者从改良主义立场出发,非常厌恶“中国结习,薄今爱古”,“最倾倒”黄遵宪“意境无一袭前贤”,热烈赞扬他“独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并在书中采摘黄遵宪许多名篇名句。《饮冰室诗话》既总结了“诗界革命”,又进一步推动了“诗界革命”,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5.熏浸刺提(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熏浸刺提是梁启超提出的关于新小说的文学主张。语出其《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认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而人们特别偏爱小说的原因,在于小说能够提供一种新的境界,使读者得到想象中的满足,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生活,认识自身。他将小说作用概括为“熏”、“浸”、“刺”、“提”四个方面。“熏”实指感情潜移默化,“浸”是指感人至深,“刺”是指使人感情受突然刺激,“提”是指读者随书的感情而变化,把自己融入其中。 6.诗界革命(南开大学2011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诗界革命是近代文学史上的诗歌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戊戌变法前,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高涨,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人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在“诗界革命”运动中,成就最高的是黄遵宪,作为诗界革命的旗帜,他提出“我手写我口”,要求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和斗争,在表现方法上主张利用古人的优良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必备-必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 说明:现在给大家提供的参考答案,做好了填空和选择。名词解释虽然做好,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拘于这里的答案,不要死背,尽量做到理解性的记忆。回答出是什么人在什么书里提出的,内涵是什么,影响有什么等等,如果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就可以不写。至于问答题,我提供的仅仅是提示,真正答题还要靠大家自己去发挥、联系、拓展、深入。 第一讲先秦 一、填空题 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作《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14.《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15.《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名词解释题 1.(孔子的)“思无邪”说 《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3.(孔子的)“辞达”说与“文质”说 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字面上说,当是说,写文章只要文辞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 《论语?雍也》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文采和内容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4.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提出了"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5.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 "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6. (孟子的)“养气”说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影响都是积极的。 7. (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 "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

中国文学批评史填空题

第一章 1、先秦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大致可以春秋末期的孔子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孔子以前严格地说还没有什么正式的文学理论批评,在有文字记载前的原始艺术中,只能看到当时人们对文艺和劳动、宗教、自然、社会关系的初步的认识,从孔子开始,我国古代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 2、人类早期的文艺观总是和功利相联系的。 3、战国以前人们(包括孔子在内)都不把《诗经》看作一部单纯的文学作品,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广义的文化现象来对待的,把它看作一部政治、伦理、道德、文化修养的百科全书 4、朱自清先生说“诗言志”是我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 第二章 1、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 2、孔子在美学思想上的主要特征是强调美和善的结合。 3、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 4、荀子的《乐论》对先秦儒家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作了全面的理论总结。 第三章 1、儒家比较注重文艺的外部规律研究,道家比较注重文艺的内部规律研究。 2、老子对文艺和美学的主要贡献有二:一是对“象”的论述,二是对“虚静”的论述 3、庄子的“自然无为”哲学观反映在文艺美学方面,就形成为崇尚天然,反对人为的审美标准和艺术创造原则。 4、荀子《解蔽》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5、《庄子〃秋水》云:“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 6、物我不分,方能创造出化工造物般的艺术珍品。这是庄子艺术创作论的要害之所在。 第四章 1、如果说先秦时期主要是为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哲学和美学基础的话,那么汉魏六朝则是在这种哲学和美学基础上,发展成为系统的具体的文学理论批评。 2、儒家的文艺思想,其基本纲领是“文学---人心---治道”的“诗教”公式,注重于阐述文艺和现实、文艺和时代的关系,并明确提出了美刺讽谏说。 3、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儒家思想的衰落,玄学和佛学的兴起,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特点是摆脱了儒家经学附庸的地位,开始重视文学本身的创作和审美特征,注意对文学的艺术表现技巧的研究,侧重于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 4、汉代儒家文艺思想有代表性的纲领性著作是《礼记·乐记》和《毛诗序》。 5、扬雄说:“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 6、东汉前期在儒家文艺思想进一步深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反传统的进步的文艺思潮,它以桓谭、王充为最杰出的代表。 7、王充《论衡》一书突出地体现了真善美相结合的文艺观和美学观。 第五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论述题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论述题 1试论《史记》的叙事艺术。 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因果关系的探索展开;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结合作品进行论述) 2试论曹植诗歌的风格及其成因。 曹植诗歌的风格,《诗品》评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前期创作表现建功立业的愿望,后期表达理想与现实矛盾所激起的悲愤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壮,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这种风格的形成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密切关系。 3前人评价司马迁有“爱奇”倾向,请结合《史记》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司马迁的“爱奇”,既有神奇鬼怪之事的记载,更重要的是对特异性人物的推崇与偏爱。建功立业、隐忍就功名、悲剧人物、游侠刺客等。体现司马迁的历史观和审美观,寄托自己的理想,体现褒贬倾向。使《史记》文章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4《史记》的文学成就 答:《史记》不但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而且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它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历史,成为中国传记文学的千古典范作品。 ㈠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一部《史记》,相当篇目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创作。《史记》象一道漫长的人物画廊,其中有特色的人物几百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近百人,为后代小说、戏剧创作提供了写人的楷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表现在精心选材上。作为史书,《史记》不能象小说那样虚构,必须按照真实的材料刻划人物。因此,精心选材是传记文学写作的关键。太史公在选材时为突出某一人物形象,体现某一创作意图,往往采用“互见法”。即在写一个人的本传时,往往只将传主的主要事迹、性格写入本传,而将他的其它事迹、性格分置于他传中。这样既保证了各篇的完整性,又使得各篇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如写刘邦,刘邦本传《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的历史功迹及其作为政治家的不凡个性,而刘邦的一些“无赖”行径则可见于其它一些相关的人物传记中。这样既通过《高祖本纪》正面肯定了刘邦的历史功业,又以他传对刘邦的一些不好的品行作了揭露,从而使后人能对刘邦的事迹、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 其次,太史公为了突出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质,往往在一些篇章中集中只写几件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为突出蔺相如、廉颇“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一思想品质,主要写了三件

(完整版)艺术概论简答题论述题

(二)简答题 1、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答:所谓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即是马克思所明确提出的“艺术生产”的概念之说,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从生产活动实践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人们满足审美的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答: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即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但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即揭示了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3、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答:所谓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们意义首先是指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并且总是以一定的形式来体现、表现内容。是两者的有机统一。其次,在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的形式,例如一首乐曲的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或者一幅油画的丰富而和谐的色彩等。然后由这种形式或生动而鲜明地展示出或含蓄而微妙地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4、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 答: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是艺术所自有的一种独特的认知功能。艺术以其所特有的艺术形象为载体,在充分地表现出艺术家的对社会、人生敏锐的观察、深刻的评判、揭示对象的本质特征时,让审美主体——欣赏者以及广大受众,在潜移默化的认同中与作者、作品因审美互动而形成了共识。 另外,艺术作品的真实,又因它的高于生活真实,超越生活真实而表示出人们的对更为美好的未来的憧景和热爱。展现了人的思想、灵魂的纯化和升华,从而使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加深了对美好的事物、高尚的道德、诚真的情感的响往和追求。 有鉴于此,艺术的认知作用中的审美认知作用是艺术审美所特有的一种功能,是与人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去认识客观事物,所不同的一种认知功能作用。 5、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的审美需要得以满足,并由此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快。如通过阅读作品和观看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艺术作为一特殊的精神产品,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快感,是其审美娱乐的功能的体观。 6、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答:“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一说,首先是指相对于实施美育教育之不同途径而言的。其次是指由于一般认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而艺术美又是美的集中表现形态,以及艺术教育又总是以艺术美为基础,从而艺术教育便被赋于了更为不广泛的内涵而言的。尽管“艺术教育”的一种狭义理解是培养各种艺术家以及艺术专业的艺术专门教育,但艺术教育的更为广泛的自然的意义总是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为一般特点,以此培养、造就人的审美理想、鉴赏能力,乃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陶冶高尚情操、熔铸完美人格等。从而使艺术教育在这个层面上,具有了与美育同质之意义。也就是说在这个层面上,艺术教育的这种广义的功能,可视为美育的核心。(答案可参阅教材63、64、65页。由韩修乾老师重新组织、整理、册改、补充)。 7.如何理解艺术的瞬间性与永固性 答:艺术的瞬间性与永固性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所谓艺术的瞬间性是指造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荀子写过中国较早的一部关于音乐理论的专门著述是(《乐论》)。 2、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是(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 3、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经典论断。 4、(形象性)是一切文学艺术审美特征的核心。 5、原始状态的艺术一般分为造型艺术和(歌舞艺术)。 6、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舞蹈和杂技属于(时空)艺术。 7、(莱辛)在他的名著《拉奥孔》中说,美术表现的是“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倾刻。 8、雕塑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由于实际深度的不同,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类型。 9、《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王羲之)。 10、现代工业设计在国际上称为(迪扎因),它担负着一切现代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任务。 11、舞蹈的类型,按美学特征来划分,有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间舞和(现代舞)。 12、戏剧的根本特征是(戏剧行动)和戏剧冲突。 13、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14、(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征,是它区别于造型艺术其他门类而独立的基础。 15、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形象塑造)的间接性和艺术表现的广泛性。 16、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建筑的三原则是适用、坚固和(美观)。 17、从世界范围来看,园林的主要流派有三个,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中国园林。 18、关于艺术的起源,其中游戏说是由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哲学家(斯宾

塞)提出的。 19、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20、孔子在闻(《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1、艺术形象是(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2、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话剧史上的悲剧,就有“(命运悲剧)悲剧”、“(性格悲剧)悲剧”、“(社会悲剧)悲剧”、“(现代)悲喜剧”等多种类型。 23、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艺术)。 24、综合艺术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等美学特征。 25、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26、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这样三个阶段。 27、艺术创作心理中,以(意识活动)为主,但也有无意识活动;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使得艺术创作心理蕴藏着多种心理因素。 28、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___“客观精神说”__、 ____“主观精神说”___ 、 ___“模仿说”___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____“艺术生产”____理论将艺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9、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___真___、 ____善__ 、___美___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____内容美__和___形式美___的统一。 30、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___“模仿说”___、___“游戏说”___、___“表现说”__、____“巫术说”__、___“生产劳动说”___、等五种。 31、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审美认知作用____、___审美教育作用____、_____审美娱乐作用____三种。 32、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___综合

09级期末试题 中国文学批评史

09级本科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试题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填写下列论著的作者或编者及其生活的朝代: 1.《论衡》()(); 2.《文赋》()() 3.《文心雕龙》()(); 4.《诗式》()() 5.《沧浪诗话》()(); 6.《二十四诗品》()() 7.《童心说》()(); 8.《随园诗话》()() 9.《四溟诗话》()(); 10.《人间词话》()() (2)填写下列文本空格中的原有文字并注明出处(书名或篇名):(每空1分,共20分) 11.《周易·系辞上》:“子曰:…()?然则圣人之意,其不 可见乎?子曰:…圣人()设卦以尽情伪,(),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12.《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 13.《孟子·万章下》: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 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不知其人,可乎?是以()” 14.《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圣 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天道自然无为” 15.《毛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 16.班固《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 ()。” 17.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年寿有时而尽, 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 18.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 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19.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夫(),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 难工,()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20.苏轼《答谢民师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 但常()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21.袁宏道《叙小修诗》:“大都()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 下笔。” 22.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不能作景语,() 23.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胡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