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还是绿地_北京市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实施成效研究

绿色还是绿地_北京市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实施成效研究

绿色还是绿地_北京市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实施成效研究
绿色还是绿地_北京市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实施成效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城市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植种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均可称为绿地 :泛指所有被植物覆盖的种植地 ·城市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点:为城市绿地系统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引,侧重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临界值,侧重于引导和控制,依托于理性的分析而不是感性的直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任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 1.明确城市绿地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为城市绿地系统管理提供依据 2.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4.协调城市绿地多种功能,控制或引导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最终目的: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城市的最佳环境系统·覆盖率:城市一定范围内绿化覆盖率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在范围内所有用于绿化的乔灌木地被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性质:政府管理和调控土地利用的途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1.与城市总体规划:是其一个组成部分,是深化细化,两者互相协调与尊重 2.与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相互交叉,土对绿有决定性作用,反之有积极反作用 3.与景观规划:是其规划设计的重要对象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综合规划 2.远近结合,创造特色 3.功能多样,力求高效 4.网络分隔 5.均匀分布,比例合理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产与发展 ·古代城市绿地规划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意义

题目: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学号 XXXXXXXXX 姓名 XXX 专业 XXXX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摘要:加快园林绿化美化的建设,建设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具有多姿多彩,五颜六色的城市园林美景。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目录 (Ⅱ) 引言 (1) 1、×××××× (4) ×××××××× (4) ××××××× (10) 2、×××××××××××× (18) ............结语 (113) 参考文献 (115) 致谢 (118) 附录 (121)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建设优美的环境已逐渐成为各城市的园林建设的也成为工作的重点。绿化是园林景观的主体,选择与应用好绿化的要素决定了园林景观的最终效果。 1 园林绿化树木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树种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点,关系到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效果。树种选择合理,不仅可大大提高绿化、美化效果,还可以节约建设投入与以后的管理养费用。园林建设树种的选择应满足栽培目的,应能够适应栽植地的立地条件,要选择的树种要来源广、成本低、繁殖和移栽较容易。总之,园林树种的选择应满足目的性、适应性、经济性三个基本的原则。 2 主要绿化树种选择 街道树 是为了满足美化、遮荫和防护等目的,在道路栽植的树木,是城镇绿化的主要部分。一般对街道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有两种,一是单一树种配置,即一条街道应用一种树种,整齐化并便于管理;另一种则采用多树种配置,主要是因为单一树种可能在结构上具有不稳定的因素。道路绿化应统一的规划,根据道路级别,位置等条件来确定树种。选择树种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城市风貌,避免树种的单一化,一般街道树以种植有一定冠幅的高大乔木为主,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要适当,既能遮蔽夏季的阳光又不影响冬秀的采光,同时不妨碍交通。 庭荫树 是指树冠浓密,形成较大绿荫的树木,常栽植于庭园、庭院、公园等绿地中,主要为了人们提供一个阴凉、避免日光曝晒和清新的室外休憩声所或作为景点装饰用。 孤植树

绿化设计方案

绿化设计方案 一.设计构思 乡村公园占地约2800平方米,坐落于道路交叉口,我们将其定性为小游园性质的公共绿地,总体构思如下: 1.由自然流畅的园路划分各个不同游憩景区,考虑布置一处铺装地供游人集散活动,铺装小广场的平面构图应大方活泼,并采用不同的铺装材料加以区分和美化。 2.公园东南侧的房屋和西面的厕所等不良构筑物采用绿化进行屏蔽,面向道路岔口方向设计开放空间,以诱导景观视线入园。 3.步移景异、花色多彩——植物配植疏密有致,形成的绿化空间开合相间;绿化品种丰富多彩,注重季相时序的交替变化,考虑草皮色彩相对较为单调,绿化设计中采用了鸢尾、葱兰等地被植物加以改善 4.公园的各个出入口布置了些许草坪置石,植物配植也细加斟酌,突出入口特征。 二.分区布置与绿化配植特色 1.公园中心铺装小广场 公园中央设计了一处双环图案的集散小广场,供游人晨练等活动使用。广场中心为两段园弧造型组成的景观长廊,长廊采用便于施工、轻盈现代的钢管材料,表面喷刷淡兰色哑光漆。广场铺装采用不同色彩图案的广场砖。 2.东南侧背景绿化与水池改造为遮蔽公园东南侧的不良建筑物,栽

种了桂花、茶花等常绿大灌木,结合紫薇、二乔玉兰等落叶树种,密植组合成背景林。原有水池的池岸采用仿黄石的块石砌筑,风格较为粗放;沿池园路铺设鹅卵石作为健康步道,其余园路采用卵石镶边,仿青石现浇混凝土饰面。 3.移步换景的绿化布置 公园的不同区域配植了不同的植物品种,基调树种为白玉兰和桂花。沿园路步行,可依次观赏到玉兰香桂、紫薇山茶、翠松碧桃、荷塘春柳等绿化景观。沿公园外围步行,可观赏杜鹃、火棘等花灌木组成的色块和鸢尾、月月红组成的地被景观。 4.出入口绿化布置 公园布置了三处出入口,主入口在道路岔口处。在主入口一侧设计有景观石,上面可题写园名,主要植物配植了象征迎接游客的五针松及红枫。 北面出入口布置有对景作用的独立峰,高度控制在1.5~1.8米左右。两侧栽种了湿地松与桃花,以形成苍松碧桃的植物景观。 西面出入口则栽种表现玉兰香桂特色的绿化植物,品种主要有广玉兰、白玉兰、二乔玉兰和桂花、杜鹃,两侧只点缀少量的太湖石。 三.绿化照明与灌溉 绿化照明采用造型优美的低矮草坪灯,均匀布置于公园各处;绿化灌溉在公园布置若干处自来水龙头,采取人工拉皮管方式进行。绿化实施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浅论城市生态学与城市建设

浅论城市生态学与城市建设 资环专业2005007班 200500727 彭直刚 摘要:城市是自然、经济、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中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化在为人们带来许多益处的同时,又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产生影响。在各种复杂的功能活动相互争夺城市空间的今天,我们要重视城市的生态建设,给城市留下足够数量、合理布局的绿地,为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打好基础,提高市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关键词:绿地;生态;环境绿化;生态城市 一、生态城市概念,标准及部分结构构建方法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的概念众说纷纭,虽然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但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应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同时中国学者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包含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生态城市的特征主要是:整体性、和谐性、高效性、多样性和全球性。 从生态学角度来讲,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生态城市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部分组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既相互制约,又互为补充。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这里所谓结构合理是指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高效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充分发挥、物流的畅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社会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概言之生态城市应该是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包括以下5个层面:即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明。 生态城市要求具有良好的区域景观和生态环境,各类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盖率和乔、灌、草合理的组成与结构;城市建成区的绿地有公共绿地、居民区绿地、交通绿地、单位绿地以及一些零星的植物种植,由于这种绿地面积较小,又非常的分散,很难形成一个整体,不能保证给各种生物提供一个栖息的大环境。如果没有很好的绿地生态系统这个大环境,将很难达到生物的多样性、改善城市大环境、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以及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生物多样性是提高人类生存能力和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就城市而言,这种趋势尤其严峻。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干预改变了原有地域的生境,尤其是造成自然生境的片断化,导致生物物种的大量减少,使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目前我国3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规划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是以对自然资源的高度消费为特征,城市中的绿地急剧减少,加上城市区域原有的物种资源的流逝,将使城市逐步处于人口高度集中、自然资源匮乏的困难境地而直接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最主要的是要抓住其中的绿地建设。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在充分认识城市自然条件、地貌特征、自然植被及地方性园林植物特点等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统一的规定和城市自身的情况确定的标准,将各级各类绿地按合理的规模、位置及空间结构形式进行布置,形成完整的体系,以促进城市健康持续的发展。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及时的进行反思并找出相关的对策。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和生活的需求从基本的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渐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人们不单关注内部的居住空间,对居住的外部空间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园林绿地问题比较突出,于是出现了建筑、城市规模很大,但是园林远远不能满足的现象。这种现象实际上也是重实体建筑轻开敞空间的表现。在社区、区域的中观层次和建筑的微观层次,实践中同样需要园林建设的相关理论作为依据。如果建筑决定一切或者建筑优先,环境只是配角和填空,缺乏环境上的充分考虑,结果是建成的环境并不为广大居民所接受。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人性化的设计。人性化设计是改造世界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是发展的更高阶段。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在以人为中心的问题上,人性化的考虑也是有层次的,以人为中心不是片面的考虑个体的人,而是综合的考虑群体的人,社会的人,考虑群体的局部和社会的整体相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因此,人性化设计应该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以综合协调景观设计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应该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xx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xx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全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发展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内容,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排水体系工程建设,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注重长效,突出重点,瞄准弱点,破解难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努力打造生产转型、天蓝水净、绿荫环绕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分级负责、村组联动原则。村三委会为本辖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村组具体负责推进落实。 (二)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集中开展整治行动,迅速解决重点区域的环境问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三)坚持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原则。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三、目标任务

(一)近期目标。全面开展农村“四清四化”和“五改”(“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危房、清庭院。“四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五改”:改路、改水、改厕、改圈、改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特色民居改造提升村所在地、沿307省道两侧等重点区域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机制,继续推行“户清、村集、乡镇运”的垃圾分级处理模式,扩大农村污水处理试点范围,不断提升农村居住和生态环境质量。 (二)长期目标。在巩固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抓不懈。通过整治,达到村容村貌整洁、环境舒适优美、乡村特色鲜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到xxxx年底,力争全面实现农村垃圾规范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率达到100%。 四、工作重点 紧紧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大力推进“四清四化”、“五改两建”、美丽乡村和特色民居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一)全面开展“四清四化”工作。“清垃圾”,清理村街道路、村庄周边积存垃圾,重点是村路口、村内主干道、农村集贸市场等关键地段,做到及时清运、集中填埋处理,彻底改变垃圾随处乱扔、随处可见的情况;“清杂物”,清理村庄道路、巷道旁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重点防止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发展历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发展历程? [ 来源 ] 《蓝天园林》第1期总第40期 [ 作者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景奇胡云 摘要:在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近年来涌现的绿地系统规划新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就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出了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新思想,这对中国城市环境与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的最后对未来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规划思想;理论与方法;历程 Abstract:In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ities green system plan research foundation, to the cit ygreen system plan concept, the development co urse, theexistence question as well as the recent years emerged green the systemto plan the new thought to carry on the induction summar y.Meanwhile proposed on our countrycity green sys tem plan based on thelandscape ecology security patternnew thought, this is safe and the sus

tainabledevelopment to the China urban environm entand the region ecology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e article finally hasmade theforecastto the future city green system plan d evelopmenttendency. Key words:Urban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Urban green space;Thought of planning;Theoryand metho d;Course 20世纪是地球环境急剧恶化的世纪,我们居住的地球,正在经受绿色空间不断消失的危害。而人类要设法走出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就必须重建地球上已经被破坏的生态基础,由征服、掠夺自然转为保护、建设自然,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其中,有着“城市绿肺”美称的城市绿地便担当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绿地系统的合理规划,可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因此,在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如何对绿地系统进行合理规划,使绿地系统产生最大的效益,实现人们生活与环境的和谐,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1 概念解析 1.1城市绿地

浅谈城市建设绿地资源

浅谈城市建设绿地资源 摘要:城市建设绿地资源即城市绿地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个城市内,其自身的绿地资源(乔木、灌木、花、草)能够持续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持良好城市生态系统的能力。 关键词:城市;建设;绿地;资源 l概述 城市建设绿地资源即城市绿地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个城市内,其自身的绿地资源(乔木、灌木、花、草)能够持续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持良好城市生态系统的能力。如果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其绿地资源承载力之内,就能够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反之,如果经济社会发展超过绿地资源承载力,发展就会失去物质基础,造成城市生态系统破坏,生态条件恶化。 2存在的问题 2.1环境污染 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已日益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一大障碍。据报道:每燃煤lT,放出S0216~17kg,产生煤粉尘110kg。一般城市lhm2时地面上降尘可达3T/年,大气中含灰尘35亿粒/m3,而绿化达标城市大气中含灰尘仅3572粒/m3。 2.2城市绿地资源存在问题 在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绿地数量而忽视绿地质量的倾向,绿地乔、灌、地被(花草)比例不合理,出现了“以草代木”和“以小灌木代替乔木”的短视现象,在影响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整体景观效益。 其实,乔木产生的生态效益远远大于灌木和草坪等产生的生态效益。根据有关树木产生的生态效益测算资料介绍:木本植物形成1kg干物质产量,需净化1.83gC02,放出1.34 g02;对于草本植物,形成1kg干物质产量,需净化1.65 gC02,放出1.2g02.每h㎡树木每年可吸收C0216 T、S02300kg;产生0212T;滞尘量可达0.9 T;蓄水1500m3市成片树林在调节温度方面,夏季比草坪低于2~4℃,冬季高1~3℃,降低噪音26~43db,空气中的含菌量减少29%~65%。 按城市绿化景观要求,城市绿的资源的乔木、灌木、地被(花草)的比例4:3:3。 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城市绿地资源,发挥其最大的社会、生态效益,是今后城市建设中一个关键问题。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绿地规划的原则 (1)城市绿地规划应结合城市其他各项用地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我国现有的耕地不多,城市用地紧张,因此在城市各项用地的布局方面,一方面要合理选择绿化用地,使园林绿地更好的发挥改善气候、净化空气、战备抗灾、美化生活环境等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少占良田,在满足植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利用荒地、山岗、低洼地和不宜建筑的破碎地形等布置绿化。 (2)城市绿地规划必须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地区性强,各城市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同时,城市的现状条件、绿化基础、性质特点、规模范围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城市中,各区的条件也不同。所以,各类绿地的选择、布置方式、面积大小、定额指标的高低,要从实际的需要和可能出发,编制规划,切忌生搬硬套,单纯追求某一种形式、某些指标,致使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有的城市从外地引进了大量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树种,因生长不良,纷纷淘汰,只能重新培育乡土树种,致使城市面貌长期不能得到改善。对于名胜古迹多、自然山水条件好的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就会大些;北方城市风沙大,就必须设立防护带;夏季气候炎热的城市,就要考虑通风降温作风的林带;而老城市、建筑密集,空地少,市内绿地面积不足,绿化条件差,需要充分利用建筑区的边角地、道路两旁的空地,设置街头小游园、绿带、绿岛等,使其星罗棋布的分散在旧市区,既创造了居民日常游息的场地,也美化了旧城面貌,天津是这方面成功范例。 (3)城市绿地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休息游览的要求。我国多数城市的市级公园绿地,除物大和大城市外,一般都只有两个左右,当然很难做到均匀分布,但区级公署及居住区游园,就要满足均匀分布的要求。同时,原则上还应根据各区的人口密度来配置相应数量的公共绿地。但往往人口密度大,建筑密集的地区,可供绿化的用地少,在规划中就需要逐步多开辟公共绿地,国外也注意在市中心人口密集地段尽量开辟绿地,如美国纽约市中心绿地为3m2/人,为解决城市绿地均衡分布的问题,可遵循“四结合”原则:点(公园、游园)、线(街道绿化、游息林荫带、滨水林带)、面(分布广大的小块绿地)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构成有机整体。 (4)城市绿地规划既要有远景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规划中要充分研究城市远期发展的规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要求,制定出远景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要照顾到有近及远的过渡措施。例如,对于建筑密集、环境较差、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应相应结合旧城改造留出适当的绿化保留用地,到时机成熟,即可迁出居民,拆迁建筑,开辟为公共绿地。在远期规划为公园的地段内,近期可作为苗圊,起到控制用地的作用。如哈

最新农村小学校园绿化方案

*****小学校园绿化美化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绿化、美化校园,为师生创建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营造出浓厚的校园宁静气氛,合理分配校园绿化美化分布,环境育人,关心师生身心健康,建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目标 全力将可绿化面积进行绿化,将精力放到新开辟出的新可绿化地带。新增绿化带要和原有的绿化格调一致,注重基础工作就是长期工作,抓基础要思长远,注重品种搭配,合理栽种,增加垂直绿化面积,建立完整的绿化体系。将学校可利用的一切条件都挖掘出来,逐步发展、实施,完成规划任务与内容。 三、工作重点 1、紧紧以建设标准为依据工作,工作中合理调理调工作重点,将绿化工作的规划任务得以完善。 四、规划设计原则 发挥校园面积小的特点,分块布局绿化,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体现分布均衡,突出重点,尽可能的增加绿地面积,加大覆盖率,没有死角。 五、特点 我校校园面积相对小,可绿化面积不大。校园可绿化的地点是

几处带状的花池,形成透视隔离墙。所以在今年,要继续发挥校园占地面积小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实施,将小块的未绿化地带绿化,使可绿化地带达到100%。 在小龄学生活动区域种植草花,使小龄学生活动区域气氛鲜活,原有的绿地加种草花。 六、管理养护 适时种植是保证植物成活的关键,后期管理是保证植物生长好的关键,二个环节都不可忽视。 特别是中期管理更是保证绿化效果的过程,修剪、浇水、防治病虫害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要落实到人,及时检查,及时调整工作重点,这样才能保证植物长得好。 工作过程中,要动员全体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的次数,增强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责任心。 今年绿化虽有一定的困难,但工作还是要做的。要年年搞,年年出新。我校要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在今年继续将绿化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主谓一致练习题 1. Neither he nor I ___ for the plan. a. were b. is c. are d. am 2. My family as well as I ___ glad to see you. a. was b. is c. are d. am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doc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 一、基本概念 1、城市绿地 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区,是市民生活的环境载体。绿地一词的定义和范围,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称为开敞空间。城市中的绿地对于城市的形态、功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它是城市的有几座城部分。 我国现行标准城市绿地是: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内覆有人工(或自然)植被的用地,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2、绿地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所谓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和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绿色有机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整体性特征城市绿地系统中,不同的绿地类型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绿地类型的有机结合使得整个绿地系统发挥更多的综合功效。 (2)层次性特征现代城市绿地系统都具有一定完的内部也随着时间、季节的更替转换,发生着变化,导致整个城市绿地系统整的层次结构体系,按照规模及精细程度可以从大到小分为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 (3)互动性特征包括绿地系统各层次、要素内部的互动和绿地系统与城市其他系统间的互动。 (4)时间性特征绿地系统是一种有生命的系统。根据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植物景观会随时间、季节、年龄逐渐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绿地系统的时间性演变特征。 (5)开放性特征城市绿地是城市环境中唯一有生命的面向每一个居民的市政基础服务设施,是向公众开放的开敞空间。 二、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提供生态产品城市绿地系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重要的 生态产品生产者。 (1)城市绿地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城市低空范围内调节和改善城区的碳氧平衡,缓解和消除局部缺氧,以改善局部地区的空气 质量。 (2)长沙市绿地具有提供清洁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3)城市绿地具有明显改善城市小气候,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作用。 (4)城市绿地可以结合观赏种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既可以售出又可以丰富人们生活。 2、保护生物多样性城市中不同群落类型配植的绿地可以为不同的野生动物提供相应的 生活空间,另外与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对于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决定性作用。3、防灾减灾合理布置尘世绿地可以增强城市防灾减灾的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 衡。 (1)植物群落通过降低风速二起到减尘作用,并可有效地减少地面尘土进入空气。(2)植物可以降低沙尘暴对城市的影响。

浅析城市公园绿地的意义与功能

浅析城市公园绿地的意义与功能 城市是一个人口、资源高度集聚的载体,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了人类越来越严重的干扰和破坏,生态系统失衡将会导致城市生态危机,对人类是一个不良信号,近年来城市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变,对于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当今世界,人类为了追求更享受的生活,往往不顾自然生态、环境,恣意的污染破坏地球。但是,对地球造成的伤害越多,反噬的力量就越大。一次次巨大的灾害摆在我们面前,近年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地震造成珠穆朗玛峰发生雪崩,阿富汗发生7.6级新西兰强烈地震、美国东北部大雪、日本地震海啸、美国中部龙卷风、智利火山爆发、中美大旱、泰国洪水、土耳其强震等灾害让人感到恐惧。而我国则相继发生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云南盈江5.8级地震、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南方暴雨洪涝灾害、沿海地区台风灾害、华西秋雨灾害、西藏亚东地震灾害等,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与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何积极主动地改善环境、提高生存环境质量对我们而言成为一个长期而巨大的挑战。 城市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人类居住、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所,城市往往因公园的存在而变得更有文化魅力。随着全国生态园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创建的兴起,公园绿地的建设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1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城市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11.1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2平方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建设资源节能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公园绿地的产生和发展源于改善环境的社会需求,人们发现营建公园、绿地乃是最好的措施之一,并从此使公园绿地的建设开始得到迅速发展。上世纪50年代,为重建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遭受破坏的城市时,欧洲许多国家都开始将绿地系统引入到城市的总体规划之中,由此改变了工业革命初期的那种拥挤、杂乱、污染的所谓“近代城市”形象。从西方公园绿地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到,尤其是二战之后它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公园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室外休息、观赏、游戏、运动、娱乐,由政府或公共团体经营的市政设施。换句话说,公园是公共团体,或政府为保持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提高国民教育,并自由享受园内的设施,兼有防火、避难及防灾的绿化用地。虽然因职业、年龄及社会方式的不同,对公园的概念和要求多少有些不同,然而,对公园要求有新鲜空气、有山有水、有花草树木、环境优美这一点是相同的。公园补充了城市生活中所缺少的自然山林,风景奇丽的树木,宽阔的草坪,五彩的花卉,新鲜湿润的空气,随心所欲的散步和运动。这对在城市生活中的人有着恢复身心疲劳的作用,被称之为城市的肺。

村庄绿化方案

村庄绿化方案 篇一:村庄绿化方案根据《莲都区村庄绿化规划》(20XX-20XX),结合20XX 年村庄绿化实施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一、项目规模和设计投资额度(一)建设规模:40个村庄,其中:经济型25个,精品型村庄5个,示范型10个(省级3个、市级7个)。(二)设计投资额度(仅指苗木费):各类型设计最高投资额度为经济型1万元;精品型村庄3-5万元;示范型3-8万元,其中:省级为5-8万元,市级3-5万元。二、实施范围根据《莲都区村庄绿化规划》的安排和20XX年实施成果布局,确定20XX年实施范围以一乡两湖三线为重点。一乡即:古堰画乡;两湖即:南明湖、月亮湖;三线即:国道线、省道线、县乡线。将省、市级绿化示范村联成线、片、群。三、项目申请程序由20XX年实施范围内的村提出申请,乡镇(街道)审核同意后,报区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经区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发文列入20XX年度村庄绿化建设计划。四、项目设计与论证(一)突出村庄个性与特色。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力求避免雷同。(二)突出重点地段绿化。以古树名木、古廊桥、古庙宇、村委办公场所、村庄主入口处等为重点,以村庄道路为连线,将点线进行有效链接,使之成为村中亮丽的风景线。(三)注意树种选择搭配。1.乔木树种:竹、柳、桂、樟适宜本地种植,是村庄绿化的基调树种,也是首选树种。其它树种应选用树干通直、树形优美、抗逆性强、管理简易的树种。具体以莲都区村庄绿化树种名录为准,不得超范围使用。确实需要的,应报区绿化办批准。2.地被类植物:省市级示范型村庄可以配以一些耐修剪、易管理的地被类植物。经济型村庄可视村集体经济状况适当选用,但应尽量选用一些免管护的藤蔓类地被植物。3.庭院绿化尽量选用柚、梨、桃、枇杷、枣、石榴等集观赏与经济效益于一身的优良绿化树种。真正做到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的有机结合,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四)妥善处理相邻关系。村庄绿化涉及千家万户,触及农民切实利益,在设计时,要充分尊重群众生产生活的传统习惯和当地风俗,妥善处理绿化与通风、采光、排水、通行等相邻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五)注重实效。充分考虑村庄各自的实际情况,要进行管理成本核算,树种的选择以及配置等要充分考虑今后管理的难易、费用;不照搬城镇绿化标准,对于一些原有

江苏省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导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通则 第三章公园绿地第四章附属绿地第五章生产绿地第六章防护绿地第七章其它绿地附录术语

第一章总则 1.1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加强对我省城市各类绿地规划建设的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江苏省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城市各类绿地的规划建设管理。 1.3本《导则》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定制定。 第二章通则 2.1 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应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统筹兼顾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针对我国人多地少,特别是我省城市人口众多、建筑密集,环境污染,绿地紧缺的特点,城市绿化着重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为绿化建设的前提,使每一块有限的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2.2 城市绿化建设必须以植物造景为基本原则;针对实际、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并做适当调整和处理,创造多种植物生存空间,营造出物种丰富、配置合理、群落稳定、景观优美的植物景观。 2.3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贯彻为人民服务思想,从人的利益和需求出发,坚持经济、适用、实惠、美观、自然的原则。因循区域自然环境和物候特征,利用丰富的本土植物和自然景物,并将传统文化历史与时代精神风貌相互交融,凸现我省的绿化特色。 2.4 城市绿化是人工再创造的“第二自然”,应克服铺张浪费、苛求

形式、贪大求洋,或硬造人工景观等不实惠的做法;确保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绿化种植面积比例不低于70%。 根据我省所处的植被群落区系,城市绿化应选择适当的落叶乔木为基调,乔灌木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不低于绿地面积的70%,其余为非树冠下草坪和其它地被植物。 2.5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设计和种植应坚持以下原则:掌握植物生态适应性;使阴、阳、干、湿、冷、暖各得其所;利用物种多样性,合理组合配置,坚持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多层结构,考虑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考虑季相变化,突出景观特色,充分利用平面和空间,提高单位绿地的叶面积指数。 2.6 各类型绿地的地形改造原则是:充分利用原有地形,保护湿地和天然水系,减少填挖工程、土方就地平衡、处理好地表排水,有利于植物生长,降低建设投资和养护管理的费用。 2.7 城市绿化的用苗规格应适当,速生乔木宜用胸径6-10厘米,慢长乔木宜用8-12厘米;常绿乔木高度不低于2.5米。苗木要求带冠,冠形匀称,做到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相结合。城市绿化不宜大量移栽胸径20厘米以上苗木。 严禁移栽古树名木,特殊原因需要迁移的,按有关规定报批,城市绿化植物材料必须由生产基地培育,反对直接从野外挖掘取运。 2.8 积极做好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要加强乡土树种的保护,开展乡土植物的开发利用,引进培育适宜树种,丰富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

村庄绿化方案

村庄绿化方案 篇一:村庄绿化方案 根据《莲都区村庄绿化规划》(20XX-20XX),结合20XX年村庄绿化实施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规模和设计投资额度 (一)建设规模:40个村庄,其中:经济型25个,精品型村庄5个,示范型10个(省级3个、市级7个)。 (二)设计投资额度(仅指苗木费):各类型设计最高投资额度为经济型1万元;精品型村庄3-5万元;示范型3-8万元,其中:

省级为5-8万元,市级3-5万元。 二、实施范围 根据《莲都区村庄绿化规划》的安排和20XX年实施成果布局,确定20XX年实施范围以一乡两湖三线为重点。一乡即:古堰画乡;两湖即:南明湖、月亮湖;三线即:国道线、省道线、县乡线。将省、市级绿化示范村联成线、片、群。 三、项目申请程序 由20XX年实施范围内的村提出申请,乡镇(街道)审核同意后,报区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经区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发文列入20XX年度村庄绿化建设计划。

四、项目设计与论证 (一)突出村庄个性与特色。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力求避免雷同。 (二)突出重点地段绿化。以古树名木、古廊桥、古庙宇、村委办公场所、村庄主入口处等为重点,以村庄道路为连线,将点线进行有效链接,使之成为村中亮丽的风景线。 (三)注意树种选择搭配。

1.乔木树种:竹、柳、桂、樟适宜本地种植,是村庄绿化的基调树种,也是首选树种。其它树种应选用树干通直、树形优美、抗逆性强、管理简易的树种。具体以莲都区村庄绿化树种名录为准,不得超范围使用。确实需要的,应报区绿化办批准。 2.地被类植物:省市级示范型村庄可以配以一些耐修剪、易管理的地被类植物。经济型村庄可视村集体经济状况适当选用,但应尽量选用一些免管护的藤蔓类地被植物。 3.庭院绿化尽量选用柚、梨、桃、枇杷、枣、石榴等集观赏与经济效益于一身的优良绿化树种。真正做到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的有机结合,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 (四)妥善处理相邻关系。村庄绿化涉及千家万户,触及农民切实利益,在设计时,要充分尊重群众生产生活的传统习惯和当地风俗,妥善处理绿化与通风、采光、排水、通行等相邻关系,促

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文本)

前言 绿化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城市进步的象征。 绿化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内外的实践和经验表明,使城市贴近自然,融入自然,日益成为未来城市绿化发展的主旋律。 一、总则 第一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城市绿化条例》以及《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2、《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1/5/11批准)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 1、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规划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2、体现大都市圈发展的思想,规划城乡一体、具有特大型城市特点的绿化体系。 3、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市民居住、生活、休憩功能。 第三条规划原则

1、生态性原则:以生态效应为核心,完善绿化生态功能。 2、系统性原则:增强绿化系统功能,完善绿地类型和布局。 3、多样性原则:体现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种类。 4、地带性原则:强化地域特点,品种选择、栽植因地制宜。 第四条规划期限 远期到2020年,近期到2005年。 第五条规划范围 为市域6340平方公里 二、现状分析 第六条对城市绿化发展的总体认识和分析 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海的绿化建设经历了由慢到快,由小到大、由量变逐步到质变的发展阶段,形成今天的格局和特点。 1、1949~1978年,缓慢发展阶段。 解放前,上海的绿化建设缓慢、无序,分布不均。1949年前的百年间,全市平均每年仅开辟绿地0.6公顷,各种公园绿地约为89ha。这些绿地绝大部分集中于租界和上层人士聚居的住宅区,市民群众居住集中的南市、普陀、杨浦等地区没有一块公共绿地。 解放以后,上海的绿地建设随着城市发展逐步展开。特别是结合旧城改造,相继建成第一条外滩滨江绿带、肇嘉浜林荫道、人民公园、杨浦公园、长风公园、

浅论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生态系统建设

浅论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生态系统建设 发表时间:2018-11-07T18:07:18.78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作者:黄成亚[导读]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在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内容应用到园林绿地系统的建设中。摘要:文章在概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结构基础上,分析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结构,提出如何加强景观生态建设。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生态系统建设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在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内容应用到园林绿地系统的建设中,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融合,可以创造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生态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城市绿化建设由最初的造园观赏为主过渡到环境保护,再过渡到目前的生态建设。城市绿化的功能也正从传统的美化、观赏、休憩、防护等方面向再现自然景观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综合性功能过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已成为社会共识和人们追求的目标。 1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结构 城市园林绿地景观是由形状、功能存在差异且相互作用的斑块(patch)、廊道(corr idor)和基质(matrix)等景观要素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斑块是内部具有相对匀质性(homogeneity)、外部具有相对异质(heterogeneity)的景观要素,如城市公园、花园、庭园、小游园等。廊道是指与两侧景观要素显著不同的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如道路绿化带、环城绿化带、防护林带以及河、湖、渠流的绿化带等。廊道建设可使不同斑块浑然一体,增加斑块连通性,成为斑块间物种迁移的屏障和通道。基质是指景观中起背景作用的连续的斑块,其他斑块类型以镶嵌的形式存在于其中,如城市中的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等。2??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构建 2.1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应用 1)城市公园系统。主要是人工景观,在环境资源斑块和残存斑块的基础上引进新的斑块,长时间高强度的人为干扰使残存景观逐渐消亡而形成以引进斑块为特色的人为干扰景观。这种景观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弱,它们的存在源于人类的大量引进斑块和努力维护,依赖于持续而有目的的经营管理,但人类的设计、经营却使之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如公园中人工植物群落的营造。近年来,造园更加注重植物材料的应用,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原理进行造景,形成多种多样的植物群落类型。也正因此,公园系统调节改善环境质量的功能才得以进一步增强,同时美化环境,丰富城市景观。 2)城市绿地系统。包括街头绿地、单位附属绿地、湖塘绿地、道路绿化带和河、湖、渠流的绿化带等。在景观分析中,一般绿地仍归为干扰斑块。有些湖塘绿地可能是残存斑块,分布着破碎的自然景观。道路绿化带及河流绿化带属于人类塑造的一种特殊的绿廊,直观地看,绿化带的树冠阻挡了阳光和风,造成了微环境条件,实际上承担着城市的人流、物流、能流的运输通道。绿化改造形成绿廊后能很好地改善城市环境,这在景观生态学中可视作是绿廊特有的分割、屏障过滤、连通性能的反映。而绿廊交织构成的网络具有更重要的生态意义,为彻底地改变城市环境实现“花园城市”、“生态城市 ”提供了可能。 3)城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防护林带、观光农业园等。这是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另一类景观,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这些景观的形成既有自然的因素又有人为干扰的因素,有引进斑块又有残留斑块,具有镶嵌度高、景观元素类型多种多样、异质性大的特点。这类景观把自然伸入到城市之中,为改善生态环境服务,是一种开放空间,极大地满足了人类向往绿色世界,享受大自然的渴望和需求。 2.2??景观生态建设 1)斑块建设。城市公园可以看作是一个个的斑块,其形状、大小、面积将影响邻接斑块间的相互作用、交流程度。公园应位于所谓的节点位置。节点是指廊道的交接地区和运动物体的源或汇,对“流”有重要意义,其环线或供选择的路线能提高运动的有效性。公园规划必须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在注意提高整体效能的同时要考虑其相对位置和相互作用及作用边界的合理交接,以覆盖整个景观区域。同时必须注重景观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往往通过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配置来实现,如林地、疏林草地、灌丛、草地和水生植物群落等。2)绿色廊道建设。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廊道必须有足够宽度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在市区外缘,根据地形和可能条件,设置营造比较宽的城市防护林带,并和郊县的农田防护林网相连接。在市区内,要在生产区与居住区或商业区之间营造一定宽度的卫生防护林带,在特殊地区还要设置防风林带和防火林带。城市园林绿化中需注意绿色廊道的相互连通,增加连通性。以绿色廊道的连通作用为必备基础条件,夏天可以利用绿色廊道引风入城,消除热岛效应,冬季利用防风林带阻挡寒风侵袭城市。廊道能有机地连接不同地域不同尺度的绿地,直接影响着城市园林绿化网络的连通性及网络结构功能的整体优化。 3)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网络化建设。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是由具有生态保护意义的保护地斑块和生态廊道所组成的城市生态基础结构,由中心保护地、外围保护地、缓冲区、生态廊道功能单元组成。在空间布局上,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可以与城市有机协调起来。保护地可呈斑块状环绕城市周围,也可与城市并列,或呈楔形穿插市区。生态廊道可穿越市区,也可从城市边缘通过,这几种形式同时存在,可形成较为复杂的绿地生态网络体系。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10 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5%,40%,10 m2,6 m2 以上。单个的环式系统、楔形系统、廊道系统、点线面系统不能有效地构筑与支撑城市生态环境的绿地空间,不能达到绿地总量适宜、分布合理规划的要求。 城市园林绿化的景观生态理论主张以自然条件为依托,倡导生态园林,一方面城市绿化规划要求规划城市开发空间和加强自然保护,适度降低中心区建筑容积率,还绿于民,提高中心区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另一方面要求建设“环带、楔块、廊道、公园、森林”系统和城乡一体化的绿化网络体系,构筑城市绿地系统的大环境大园林空间,将城市放在较大的自然环境中加以规划,把园林化的市区绿地系统和郊区的自然景观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风景林地)与生态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城市绿化防护隔离带、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森林、湿地、水体、农田、园地)结合起来,把城市及其绿地系统融入大自然之中,使人的生活环境同自然成为一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李艳;孙青丽;;浅析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生态系统建设[J];山西建筑;2017年28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