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转发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转发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转发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转发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医疗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2011年8月15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次会议通过)为妥善处理医患关系,正确审理医疗纠纷案件,平等保护患者、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意见。

第一章立案受理

第一条本《意见》所称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就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产生争议而引发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和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下列行为为非诊疗行为:

(一)与诊疗行为无关的医疗设施有瑕疵导致患者损害的行为;

(二)与诊疗行为无关的医疗机构管理有瑕疵导致患者损害行为;

(三)医务人员非因履行医疗职务行为导致患者损害的行为;

(四)非法行医行为;

(五)其他与诊疗行为无关导致医患双方或一方损害的行为。

对于非诊疗行为所产生的损害赔偿,适用法律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一般规定。

第二条患者因诊疗行为而遭受损害,患者主张侵权损害责任赔偿的,案由为“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患者主张违约责任赔偿的,案由为“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患者对侵权责任之诉或违约责任之诉未作出明确选择的,人民法院应当向患者释明并要求患者作出明确选择。

第三条在患者以医疗损害责任纠纷起诉的案件中,医疗机构以终止医疗服务合同提起反诉的,告知医疗机构另行起诉,但医疗机构要求患者偿还拖欠的医疗费的,人民法院可合并审理。

第四条因国家计划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计划生育并发症与医疗机构产生的纠纷,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围。

第二章当事人

第五条因诊疗行为受到损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患者,为医疗纠纷的原告。患者死亡,其近亲属为原告。

患者死亡的,请求抚养费的原告是患者生产依法应当承担抚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

第六条患者起诉的,下列情形中区别情况确定被告:

(一)医疗机构有执业许可证和法人资格的,该医疗机构为被告,

(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设立为内部职工服务的门依部、卫生所(室),虽领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以设立单位为被告;

(三)依法设立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个体、私营诊所,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医生执业资质证上载明的单位或个人为被告;

(四)个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承包合同以村卫生所(室)的名义行医的,或者有证据证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个人以村卫生所(室)的名义行医的行为知悉并未做反对表示的,以发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为共同被告;

(五)医疗机构外请专家进行医疗活动产生的医疗纠纷,以邀请医疗机构为被告。

(六)医疗机构将内设科室承包给个人的,以医疗机构为被告。

第七条患者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就诊,以就诊的各医疗机构为共同被告的,应予准许。患者仅以部分医疗机构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当事人的申请追加患者就诊的其他医疗机构为共同被告。为查明事实需要,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追加患者就诊的其他医疗机构为第三人。

第八条因医疗产品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血液导致患者损害的,患者钭医疗机构和医疗产品的生产者或血液提供机构作为共同被告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第三章举证责任

第九条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患者应当举证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医疗关系并发生医疗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患者还应当提供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有过错的证据;医疗机构主张其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应提供相应证据证明。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医疗机构应当对《侵权责任法》第六十条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由患者对医疗产品缺陷及损害事实负担举证责任。

第十条患者就医后死亡,医患双方对死因有异议,医疗机构已书面告知患者一方进行尸检,如因患者一方的原因未行尸检,导致无法认定医疗行为有无过错或过错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患者一方应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如因医疗机构未书面告知而导致未行尸检的,由医疗机构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第十一条患者根据医疗服务合同请求医疗机构承担违约责任的,应当证证明下列事实;

(一)双方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

(二)医疗机构违反医疗服务合同约定的;

(三)患者的损害与医疗机构的违约行为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医疗机构应就其提出抗辨的事由或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第十二条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由其保存的涉案病历资料。

患者一方在诉讼中对经治医师的执业资格有异议,有权要求医疗机构提供该医务人员的执业资质证书。

第十三条患者提供证据证明医疗机构存在《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第(一)、(三)项情形的,即应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医疗机构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由其保管的与治疗有关的病历资料,应视为《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第(二)项规定的情形。

第十四条当事人对由对方保存的病历资料等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异议的,应当明确提出异议内容,并说明理由。当事人提出合理质疑的,由保存资料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

第十五条发生医疗纠纷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检验资料等病历资料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并应由双方签字确认。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医患双方均可以作为证据提供。

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同意、不配合共同封存或启封病历资料、现场实物等证据材料的,应承担相应不利的诉讼后果。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必要情况,通常应以书面方式告知患者、患者的近亲属或被患者明确授权的人。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情况紧急的也可采用口头告知方式。

医疗机构负有下列告知义务的履行情况举证责任。

(一)对患者实施手术的;

(二)对患者施行特殊检查或特殊治疗的(参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88条规定);

(三)存在多种治疗方案且有较大风险的;

(四)有转诊必要的;

(五)对患者施行其他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后果的诊断、治疗活动的。

医疗机构未能举证证明的,应当认定其违反告知义务,但医疗机构能够举证证明,确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无法告知的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四章医疗鉴定

第十七条因涉及医疗专业性问题,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决定进行医疗鉴定。

人民法院委托鉴定应当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及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组织鉴定。

第十八条医疗鉴定包括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鉴定,统称医疗损害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当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医疗过错鉴定,可以委托医学会或具有相应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当事人应当配合鉴定,无正当理由拒不配合的,应承担相应不利的诉讼后果。

委托医学会进行首次医疗过错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选择省内市级医学会组织进行鉴定。双方当事人不能达成一致的,由人民法院组织当事人在市级医学会中随机抽取。如案件疑难复杂,在本地区有重大影响的或重新鉴定的,经人民法院决定由省医学会组织鉴定,亦可由外省医学会或中华医学会组织鉴定。

第十九条进行医疗损害鉴定,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双方当事人对病历资料和其他鉴定材料进行质证,未经质证的材料不能作为鉴定依据。

第二十条当事人对病历资料及其他鉴定所需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异议的,应当明确提出异议的具体内容和理由。由人民法院先行组织双方当事人质证,经过质证仍不能达成一致的,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应当委托文书鉴定。

第二十一条人民法院对病历资料存在不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修改、遗漏等瑕疵时,应通过咨询专家(必要时可采取听证的方式),委托文书检验等方式来认定瑕疵病历对鉴定是否有实质性影响,如不存在实质性影响的,应继续进行鉴定;如存在实质性影响的,则应终止鉴定,由瑕疵由的一方承担对此不利的诉讼后果。

制作方对病历资料内容存在的明显矛盾或错误不能作出合理解释,应承担相应不利的诉讼后果。

当事人遗失、抢夺病历,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改变病历资料的内容,导致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明或有无过错无法认定的,应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第二十二条人民法院委托进行医疗损害鉴定,应要求鉴定机构在鉴定结论中对涉案医疗行为有无过错、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医疗过错行为在医疗损害后果中的原因力大小,一并作出明确鉴定结论;经鉴定医疗行为有过错、患者又构成伤残的,应同时作出伤残等级鉴定结论,并依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所确定的标准评定伤残等级。

第二十三条依当事人一方申请委托鉴定的,鉴定费一般由该申请人预交;人民法院依职权决定委托鉴定的,鉴定费由双方当事人预交。

第二十四条鉴定过程中,鉴定机构认为需要向双方当事人和其他相关单位或个人进行调查取证的,应当告知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组织进行,人民法院需要鉴定机构派员协助调查取证时,鉴定机构应当指派专家或相关人员协助。

第二十五条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持有异议的,鉴定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质询,鉴定人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出庭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书面答复当事人的质询,鉴定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且拒作书面答复,或结合质询、答复仍不能排除对鉴定结论的合理怀疑的,人民法院对鉴定结论可不予采信。

对鉴定结论,当事人可以申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辅助质证,包括对鉴定人进行询问等。

第二十六条当事人对医疗损害鉴定结论不服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审查决定是否予以准许。

对于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补充说明、重新质证、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不予重新鉴定。

第二十七条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应当清楚明确。鉴定结论在过错、因果关系和过错程序认定上模棱两可,结论不明确的,应要求鉴定机构补充说明或补充鉴定。鉴定机构拒绝补充或补充说明后鉴定结论仍不明确的,鉴定结论不予采信。

第二十八条因药品、医用设备、医疗器械是否存在质量缺陷,需要鉴定的,人民法院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医疗用(产)品质量的鉴定。

第五章赔偿责任

第二十九条医疗机构在诊疗活动中主尖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技术水平相应的注意义务,未尽到该注意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应认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认定医疗机构有无违反注意义务,应主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所规定的义务,并适当考虑医疗机构的资质、水平。

第三十条人民法院确定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应根据医疗损害后果、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医疗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确定。

鉴定结论认定医疗机构应承担主要责任或次要责任的,人民法院应按下列情形确定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比例:主要责任承担的责任比例通常在90%至60%之间;次要责任承担的责任比例通常在40%至10之间。

患者在诉讼中放弃对部分医疗机构的诉讼请求的,其他医疗机构对被放弃诉讼请示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赔偿份额不承担责任。责任范围难以确定的,推定各医疗机构承担同等责任,人民法院应当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告知患者。

第三十一条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当事人对于违约责任有明确约定的,从其约定:当事人未明确约定违约责任的,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确定医疗机构的相应责任。

第三十二条医疗机构违反告知义务,给患者造成人身损害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医疗机构未尽告知义务,未给患者的身体组织造成损害,但严重损害患者知情同意权,造成精神痛苦,患者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应确定医疗机构适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第三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条件,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其赔偿范围和标准应按照《侵权责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予以确定。

人民法院适用《侵权责任法》审理医疗纠纷案件,如受害人有被抚养人的,应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计算出被抚养人生活费的具体数额,再与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的数字额相累加,以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的名义作出裁判,被扶养人生活费在判决中不再列出。

第三十四条医疗机构与患者已达成调解协议或在第三方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的,患者以同一事由又起诉至人民法院,应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处理。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施行。本院皖高法(2004)11号《关于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同时废止。本意见与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规定不一致的,从其规定。

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做好

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及药款结算工作的 通知 【法规类别】政府采购 【发文字号】财社[2012]240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2.02.28 【实施日期】2012.02.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药品集中采购及药款结算工作的通知 (财社〔2012〕240号) 各市、县(区)财政局、卫生局、发展改革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意 见》(皖政办〔2011〕61号)精神,切实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采购及药款结算等工作,保障基层基本药物制度有效实施,现就进一步做好基本药物(含补充药品,下同)药品集中采购及药款结算等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增强认识,强化工作推进。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采购及按时足额支

付,是建立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举措,是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果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持久发展的民生之举。各级财政、卫生、发改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工作能动性和协调性,严格贯彻落实各项规定,把药品集中采购及药款结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采购规范、配送及时、结算有效、库存合理,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序运转和药品供应商合法权益,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进一步规范纪律,强化省级统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和省补充药品(应急采购除外)一律通过省药采中心网上平台统一采购药品,不得擅自开展自行采购。各级卫生部门要督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的时点,统一提交

安徽省物价局、省卫生厅关于部分医疗服务价格的函(皖价医函〔2010〕57号)

安徽省物价局、省卫生厅关于部分医疗服务价格的函(皖价医 函〔2010〕57号) 【法规类别】价格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皖价医函[2010]57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物价局安徽省卫生厅 【发布日期】2010.04.09 【实施日期】2010.04.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安徽省物价局、省卫生厅关于部分医疗服务价格的函 (皖价医函〔2010〕57号) 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友谊医院: 报来《关于申报“血酮体快速测定”等项目收费标准的请示》(院计财发〔2010〕14号)和《关于将“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作为〈医疗服务价格〉的请示》(省友医〔2009〕64号)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一、根据《安徽省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现核定血酮体快速测定(250303019)等价格,具体见附件。定量检测抗dsDNA抗体、EGFR基因测序、Kras基因测序等项目不在《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不予核定其价格。对超声刀等“手术治疗说明”的相关内容,目前正在研定之中,随后下发。

二、为杀灭和隔离细菌、真菌及病毒,同意在创面治疗中收取长效抗菌材料费,价格每人次不超过4.2元。医疗机构应将使用另外计费的“长效抗菌材料”的单价、疗效等情况告知患者或其家属,由患者或其家属自愿自主选择,并签字确认后方可收取费用;未经签字确认的,不得收费。 本文自2010年4月20日起试行。试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向省物价局、省卫生厅报告,以便进一步完善。本文制定的价格为最高价格,你们可结合实际,在此最高价格内制定实际执行价格,并报省物价局、卫生厅备案。 安徽省物价局 安徽省卫生厅 二○ 一○ 年四月九日 附件: 部分医疗服务价格表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 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卫妇幼秘[2015]16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5.01.15 【实施日期】2015.01.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的通知 (卫妇幼秘【2015】16号) 各市、县(市、区)卫生局、公安局,省直有关医疗卫生单位: 为加强和规范全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按照国家有关《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省卫生计生委、省公安厅对原《安徽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 2015年1月15日

安徽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全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及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公安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出生医学证明》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出具的,证明新生儿出生状态、血亲关系,申报国籍、户籍,取得公民身份号码的法定医学证明。 第三条我省境内出生的新生儿,应当依法获得《出生医学证明》。 第二章管理 第四条《出生医学证明》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监制,并统一编号。 第五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可以委托相关机构负责《出生医学证明》的事务性管理工作。 省卫生计生委托安徽省妇幼保健所负责全省《出生医学证明》的事务性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委托管理机构应明确职责与任务,建立完善规章制

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

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11年全省学校卫生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督查的 通知 【法规类别】中等教育 【发文字号】卫监督秘[2011]570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1.09.09 【实施日期】2011.09.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11年全省学校卫 生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督查的通知 (卫监督秘〔2011〕570号) 淮北、亳州、六安、安庆、池州、黄山市卫生局、教育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学校卫生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卫监督秘〔2011〕123号)安排,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组成联合督查组,于近期对全省学校卫生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工作进行督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督查目的

督促各级卫生、教育、食药监部门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管理与监督工作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0〕30号)文件,切实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生活饮用水卫生、教学及生活设施卫生、食堂食品安全卫生,规范学校卫生及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 二、督查对象及范围 (一)督查对象 部分学校及各级卫生、教育、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二)督查范围 全省督查六个地市。每个地市至少抽查1所高校、1所中职学校、1所农村寄宿制中学、1所小学和1所幼儿园。 三、督查内容 1.了解各地卫生、教育、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学校卫生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情况(督查内容见附件1)。 2.核查学校有无制定了传染病防控、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及其具体措施与落实(督查内容见附件3、4、5)。 四、督查时间与形式 2011年9月中下旬,具体时间由各督查组联络员通知。 督查采取听被检查市行政部门负责人汇报,查阅文件及有关档案资料,召开座谈会,现场检查各类学校等方式进行。同时,被检查市应向省督查组提交本市书面自查报告。 五、其他事项 1.请各被检查的市教育局向督查组提供本地有学生食堂或学生集体用餐的中小学、幼儿园名单,协助督查组确定拟抽查学校名单。 2.此次督查工作不再召开反馈会,督查情况由督查组现场检查时予以反馈(反馈表见

安徽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

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我省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以临床实践能力、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岗位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导向,更切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更科学客观反映医疗卫生人员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和业绩水平的评价机制。坚持分类指导,强化临床导向,突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强化防病治病能力导向,相对淡化科研和论文要求,引导医疗卫生人员钻研业务,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卫生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和实际工作水平的提高。根据国家和我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卫生工作实际和岗位要求,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主任医(药、护、技)师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第三条对符合本规定条件的人员,通过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四条对在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等条件限制,直接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五条本标准条件适用于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卫生机构中已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并从事与执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类别相同的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药学、护理、医技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仍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皖工作1年以上的省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民营医疗卫生机构适用本条件。 第六条已取得非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符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评审卫生系列同级别专业技术资格。第三章基本条件 第七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热爱本专业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第八条积极承担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团结协作,学风端正,任期内年度考核或任职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 第九条申报评审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护理等专业的人员应取得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并按要求注册。在卫生系列二级学科范围内转专业晋升的人员,除必须符合正常晋升任职年限外,须在拟晋升岗位工作满3年;跨二级学科转专业晋升的人员,转岗满一年后参加同一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评审,取得拟晋升专业同一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满3年方可继续申报晋升,其任职时间的计算可按转专业前后实际受聘担任相应职务专业技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卫生厅省直管县试点对接工作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卫生厅省直管县试点对接工作 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皖卫人[2012]18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卫生厅 【发布日期】2012.04.01 【实施日期】2012.04.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卫生厅省直管县试点对接工作方案的通知 (皖卫人〔2012〕18号) 宣城、安庆市卫生局,广德、宿松县卫生局,厅直相关单位,厅机关各处室及挂靠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体制试点工作部署,结合全省卫生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安徽省卫生厅省直管县试点对接工作方案》。该方案已经省推进省直接管理县体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四月一日

安徽省卫生厅省直管县试点对接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精神,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体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皖发〔2011〕10号)、《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体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11]42号)要求,结合全省卫生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直接管理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按照权力与责任相统一、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减少行政层级,建立科学合理、规范高效、权责一致的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扩大试点县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权限,优化程序,提高效率,促进县域卫生事业快速平稳发展,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实现全省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突出重点、依法探索。以扩大试点县卫生部门管理权限和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规范高效的体制机制为重点,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工作试点工作意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稳妥地推进省直管县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试点工作。 (二)加强指导、密切联系。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工作试点工作意见,积极与试点县卫生行政部门搞好对接,加强指导,对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4年全省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4年全省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皖卫办[2014]5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卫生厅 【发布日期】2014.02.27 【实施日期】2014.02.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4年全省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皖卫办〔2014〕5号) 各市、县(市、区)卫生局,省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厅机关各处室及挂靠各单位:《2014年全省卫生工作要点》已经厅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安徽省卫生厅 2014年2月27日 2014年全省卫生工作要点

2014年全省卫生工作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工作安排,以深化医改为重点,全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继续完善基层医改,适时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强化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提高卫生系统科学管理和系统协同能力,统筹做好各项卫生工作,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事业。 一、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全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重点是贯彻落实《关于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皖政办〔2014〕6号),在财政补偿、用人自主权、绩效考核与人事分配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推动县级公立医院加强成本控制与内部管理,县级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总支出比例不低于35%,药品收入比重不断降低,次均门急诊、住院费用增幅控制在5%左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开展改革政策落实情况检查督促。 2.继续完善基层医改。围绕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运行机制的意见》(皖政办〔2013〕21号),以调动积极性为重点,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机制,着力提升乡镇卫生院改革动力和运行活力。创新投入和帮扶机制,加快提升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开展“县乡医联体”试点,探索农村“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机制,试行村卫生室“院办院管”,再造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三级网。建立村医执业风险化解机制。积极推进非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处方规范管理试点,力争年内推广至全省。组织开展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回头看”活动和“乡镇卫生院建设管理服务标准化”创建活动。总结推广社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经验。

最新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我省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以临床实践能力、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岗位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导向,更切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更科学客观反映医疗卫生人员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和业绩水平的评价机制。坚持分类指导,强化临床导向,突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强化防病治病能力导向,相对淡化科研和论文要求,引导医疗卫生人员钻研业务,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卫生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和实际工作水平的提高。根据国家和我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卫生工作实际和岗位要求,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主任医(药、护、技)师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第三条对符合本规定条件的人员,通过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四条对在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等条件限制,直接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五条本标准条件适用于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卫生机构中已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并从事与执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类别相同的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药学、护理、医技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仍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皖工作1年以上的省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民营医疗卫生机构适用本条件。

第六条已取得非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符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评审卫生系列同级别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章基本条件 第七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热爱本专业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第八条积极承担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团结协作,学风端正,任期内年度考核或任职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 第九条申报评审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护理等专业的人员应取得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并按要求注册。在卫生系列二级学科范围内转专业晋升的人员,除必须符合正常晋升任职年限外,须在拟晋升岗位工作满3年;跨二级学科转专业晋升的人员,转岗满一年后参加同一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评审,取得拟晋升专业同一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满3年方可继续申报晋升,其任职时间的计算可按转专业前后实际受聘担任相应职务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累加计算,如拟晋升专业有执业资格要求,还需提供该专业3个年度的执业注册记录。 第四章申报条件 第十条学历资历条件 (一)主任医(药、护、技)师 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

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补充医疗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专项资金管理扶贫救灾救济 【发文字号】财社[2017]622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审计厅安徽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发布日期】2017.05.12 【实施日期】2017.05.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审计厅、安徽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补充 医疗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社〔2017〕622号) 各市、县(区)财政局、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计局、扶贫办:为加强和规范全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补充医疗保障资金管理,创新资金安排、分配、使用、监管等方式,压实资金管理责任,依据相关规定,我们联合制定了《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补充医疗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

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安徽省审计厅 安徽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5月12日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补充医疗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补充医疗保障(以下简称为“补充医疗保障”)资金管理,创新资金安排、分配、使用、监管等方式,压实资金管理责任,提高资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补充医疗保障政策落地,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依据《预算法》、《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康脱贫工程的实施意 见》(皖政〔2016〕68号)、《安徽省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实施细则》(皖政办秘〔2017〕56号)、《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补充医疗保障实施方案》(皖卫财〔2017〕14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

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我省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以临床实践能力、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岗位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导向,更切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更科学客观反映医疗卫生人员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和业绩水平的评价机制。坚持分类指导,强化临床导向,突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强化防病治病能力导向,相对淡化科研和论文要求,引导医疗卫生人员钻研业务,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卫生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和实际工作水平的提高。根据国家和我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卫生工作实际和岗位要求,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 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主任医(药、护、技)师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第三条 对符合本规定条件的人员,通过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四条 对在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等条件限制,直接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第二章 适用范围第五条 本标准条件适用于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卫生机构中已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并从事与执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类别相同的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药学、护理、医技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仍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皖工作1年以上的省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民营医疗卫生机构适用本条件。、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安徽省突发公共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急救 【发文字号】皖政办[2004]23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4.04.01 【实施日期】2004.04.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P10 【失效依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省政府文件的决定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 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皖政办[2004]2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编制的《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四年四月一日 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

(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二00四年三月) 为加强和完善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2003〕82号),按照《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省政府令第157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制定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 一、现状分析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坚定不移地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全省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 ——传染病发病得到有效控制。“九五”期间,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平均发病率比“八五”下降47.63%,有40个市县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49个市、县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传染病的病死率不断下降。 ——多次夺取大灾之后无大疫的胜利。特别是1991年、1998年、1999年、2003年沿江和沿淮地区连续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与正常年份相比基本持平,取得灾后无大疫的胜利。 ——及时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级卫生部门多次迅速有效地处理了重大医疗急救、中毒事件和霍乱、O157、伤寒、痢疾等局部重大疫情。 ——非典防治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卫生系统10万人参战,奋力拼搏,及时有效地控制了非典疫情,有力地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实现了“无二代病例,无医务人员感染,无死亡病例”的目标。 ——设施建设有了一定基础。部分市设有传染病医院,大多数综合医院设有传染病区,全省有简易和非简易传染病床位3000张。有些市设有不同形式和规模的120急救中心,综合性医院设有急救科或急救中心。传染病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传染病区共有业务

安徽省卫生厅文件

安徽省卫生厅文件 关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发挥 中医药作用的贯彻实施意见 皖卫中医药…2011?52号 各市卫生局,省直医疗卫生单位: 为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卫办发…2011?57号),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巩固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大力加强省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省级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建设。5年内50%的市级中医医院达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70%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所有二级及以上政府举办中医医院纳入当地“120”急救网络。 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力度,强化中医诊疗设备配备,将中医药科室建设和中医药服务提供作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5年内85%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达到标准化。

县级以上综合医院要重视和加强中医科室建设,并设置不少于医院标准床位数5%的中医病床。将中医药工作纳入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基本指标。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中医医疗市场,支持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诊所,允许并规范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 二、强力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等七部门《关于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将公立中医医院纳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总体部署,整体推进,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投入补偿机制、体现中医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中医药人员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有利于中医药人才成长的用人机制。在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要将县级中医医院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时间节点的要求同步推进。试点地区县级中医医院基本药物与县医院同步实行零差率销售。按照国家现行政策,中药饮片暂不实行零差率销售,仍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中药饮片定价的政策规定执行。 公立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中医药学术的主要创新者和中医药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在中医医疗服务中起主导地位和作用,承担公民基本医疗服务,是实现政府公益性责任的重要载体。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制定公立医院区域布局和结构调整规划时,要对区域内中医医院进行科学规划和重点加强。各市级政府应建好一所市级中医医院,作为区域内中

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等四个文件

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等四个文件 时间:2009-12-2 11:10:24 来源:芜湖市卫生局【谈谈观点】【写写博客】【听听音乐】【看看视频】 安徽省卫生厅文件 皖卫妇[2003]8号 关于印发《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等四个文件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 (卫基妇发[2002)186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的《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皖政办[2002]78号),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构筑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和卫生部有关文件的要求,我厅制定了《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基 本标准》、《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站设置基本要求》、《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工作内容》等四个文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 2、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基本标准 3、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基本标准 4、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工作内容 二○○三年三月四日 附件1 安徽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 一、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改善社区居民的卫生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构筑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方便社区群众,不断丰富城市社区建设内涵。 二、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康复等服务的综合性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须纳入社区发展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要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紧密结合。中医药技术简、便、廉、验,充分利用中医药卫生资源,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服务中的作用。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要坚持社区参与的原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鼓励现有基层医疗机构经过结构和功能双重改造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地级市卫生局审批,社区卫生服务站由县(县级市或市辖区)卫生局审定,报市卫生局审批。中心和站一并抄报省卫生厅备案。

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卫生计

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卫生计生人才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专项资金管理 【发文字号】财社[2016]1566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6.10.18 【实施日期】2016.10.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卫生计生人才能力建设补 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社〔2016〕1566号) 各市、县(区)财政局、卫生计生委: 为加强和规范卫生计生人才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创新资金安排、分配、使用、监管等管理方式,压实资金管理责任,提高财政资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卫生计生人才能力素质水平,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联合制定了《安徽省卫生计生人才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告知。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年10月18日安徽省卫生计生人才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卫生计生人才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创新资金安排、分配、使用、监管等管理方式,压实资金管理责任,提高财政资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卫生计生人才能力素质水平,支持加快“健康安徽”建设步伐,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依据《预算法》、《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皖政〔2015〕16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皖政办〔2016〕29号)、《安徽省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暂行办法》(财社〔2015〕1600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卫生计生人才能力建设补助资金,是指中央财政补助和省财政预算安排的、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方式下达的、统筹用于支持卫生计生人才招募、引进、培养、培训等方面的补助资金。 市县财政预算安排的卫生计生人才能力建设补助资金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直医疗机构和三级综合性医院群众满意度调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直医疗机构和三级综合性医院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法规类别】医务工作 【发文字号】卫察秘[2014]13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卫生厅 【发布日期】2014.01.06 【实施日期】2014.01.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直医疗机构和三级综合性医院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实施方案 (试行)的通知 (卫察秘〔2014〕13号) 各市卫生局,省直医疗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倾听民声,服务民生,加强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监管,省卫生厅决定在省直医疗机构和三级综合性医院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现将《省直医疗机构和三级综合性医院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卫生厅 2014年1月6日

省直医疗机构和三级综合性医院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倾听民声,服务民生,加强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监管,省卫生厅决定在省直医疗机构和三级综合性医院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为做好该项调查工作,根据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调查目的 了解病人在省直医疗机构和三级综合性医院看病期间对医院提供本次服务的总体满意程度,整理汇总病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作为向社会公布群众满意度和改进医疗服务工作的主要依据。 二、调查范围及对象 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的调查范围为省直医疗机构和三级综合性医院,调查对象为在省直医疗机构和三级综合性医院看病的门诊和出院病人。 三、调查方式 卫生厅将建立安徽“卫生民声”短信平台,依托该平台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调查方式采取抽样方式进行,卫生厅将根据各家医院近年来平均每月门诊量和出院数,确定调查数量。各家医院随机抽取调查对象,卫生厅通过短信方式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统一收集、整理、汇总、向社会公布。 各医院每次调查2000人,门诊、出院病人各1000人(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针灸医院因住院病人不多,每次调查出院病人100人)。调查样本量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群众满意度调查实行定期调查,每季度一次。群众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满意、基本

2018年安徽省卫生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政策条件

安徽省清洁系列高档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规范条件(试行)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榜首章总则 榜首条为了客观、公平、科学地评估我省清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的才能和水平,树立以临床实践才能、 公共清洁效劳技术、岗位作业成绩和医德医风为导向,更切合医疗清洁作业实践、更科学客观反映医疗清洁人员实践岗位作业才能和成绩水平的评估机制。坚持分类辅导,强化临床导向,杰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强化防病治病才能导向,相对淡化科研和论文要求,引导医疗清洁人员钻研事务,兢兢业业做好本职作业,促进清洁专业技术部队整体素质和实践作业水平的进步。根据国家和我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则,结合我省清洁作业实践和岗位要求,拟定本规范条件。 第二条安徽省清洁系列高档专业技术资格称号为主任医(药、护、技)师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第三条对契合本规则条件的人员,经过考试与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四条对在清洁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格、职称等条件约束,直接申报评定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适用规模 第五条本规范条件适用于经政府清洁行政部门挂号注册的各类清洁安排中已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和 专业技术资格,并从事与执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类别相同的医疗、公共清洁、妇幼保健、药学、护理、医技等专业技术作业的人员,与用人单位签定聘任合同仍从事清洁专业技术作业的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在 皖作业1年以上的省外清洁专业技术人员。民营医疗清洁安排适用本条件。 第六条已获得非清洁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契合本规范条件的,可根据作业需要申报评定清洁系 列同等级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章根本条件 第七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令,酷爱本专业作业,有杰出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身体健康, 能坚持正常作业。 第八条积极承当医疗、公共清洁、妇幼保健、教育、科研等作业任务,团结协作,学风规矩,任期内 年度查核或任职查核为合格以上等次。 第九条申报评定医疗、公共清洁、妇幼保健、护理等专业的人员应获得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并按要 求注册。在清洁系列二级学科规模内转专业提升的人员,除有必要契合正常提升任职年限外,须在拟提升

安徽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实用标准条件(试行)

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 (皖卫人秘〔2014〕358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我省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以临床实践能力、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岗位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导向,更切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更科学客观反映医疗卫生人员实际岗位工作能力和业绩水平的评价机制。坚持分类指导,强化临床导向,突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强化防病治病能力导向,相对淡化科研和论文要求,引导医疗卫生人员钻研业务,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卫生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和实际工作水平的提高。根据国家和我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卫生工作实际和岗位要求,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主任医(药、护、技)师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第三条对符合本规定条件的人员,通过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四条对在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等条件限制,直接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适用围 第五条本标准条件适用于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卫生机构中已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并从事与

执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类别相同的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药学、护理、医技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仍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皖工作1年以上的省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民营医疗卫生机构适用本条件。 第六条已取得非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符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评审卫生系列同级别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章基本条件 第七条遵守中华人民国宪法和法律,热爱本专业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第八条积极承担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团结协作,学风端正,任期年度考核或任职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 第九条申报评审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护理等专业的人员应取得相关专业执业书并按要求注册。在卫生系列二级学科围转专业晋升的人员,除必须符合正常晋升任职年限外,须在拟晋升岗位工作满3年;跨二级学科转专业晋升的人员,转岗满一年后参加同一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评审,取得拟晋升专业同一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满3年方可继续申报晋升,其任职时间的计算可按转专业前后实际受聘担任相应职务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累加计算,如拟晋升专业有执业资格要求,还需提供该专业3个年度的执业注册记录。 第四章申报条件 第十条学历资历条件 (一)主任医(药、护、技)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