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工业园区详细规划1531265008

苏州工业园区详细规划1531265008

苏州工业园区详细规划1531265008
苏州工业园区详细规划1531265008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发展目标 (2)

第三章土地利用 (2)

第一节总体土地利用分配2第二节土地利用细分4第四章指标体系和要素控制 (5)

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 (7)

第六章绿地、河湖系统 (10)

第七章城市设计导则 (12)

第八章分片区控制和建设指导 (14)

第一节中心区控制和建设指导14第二节居住区控制和建设指导16第三节工业区控制和建设指导20第四节软件园控制和建设指导24第九章专项规划 (25)

第一节市政公用工程规划25第二节综合防灾规划34附件一:论证意见

附件二:规划背景

XX新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 条为贯彻总体规划,适应XX新区发展的需要,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园区建设合理有序,特制定本规划。

第2 条规划范围

“XX新区二三区”是指XX新区中新合作区的第二区、第三区两区,即本规划范围,位于金鸡湖东岸、青秋浦以西,北至娄江、南至斜塘河,共58.46平方公里。

第3 条任何单位、团体和个人在本规划范围内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规划文本和图则配套使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4 条规划范围内的工程设计与建设除执行本规划外,尚需符合国家、江苏省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第5 条本规划自XX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执行。由XX新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

第6 条若需对本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或重大变更,应按法定程序进行。

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发展目标第7 条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5.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6. 《XX新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1995)

7. 《中国-新加坡XX新区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报告》(1995)

8. 《中国-新加坡XX新区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初步报告》(1996)

第8 条规划原则

1. 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坚持市场体制与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相结合。

2. 坚持快速发展与开发建设合理有序并重。

3. 坚持效率优先,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统一的原则。

4. 尊重自然,人性化、生态化原则

第9 条发展目标

XX新区的整体发展目标是:“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园区、有吴文化底蕴的现代化新城区、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化园区”,XX新区二三区是整个园区实现发展目标的主体,突出建设现代高科技产业、优美的城市景观、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先进的现代管理与服务体系。

第10 条人口规模

规划人口控制在41.5万人左右。

第三章土地利用

第一节总体土地利用分配

第11 条总体土地利用分配

1. 土地利用分配原则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整治水系,完善河湖网络;构筑完整的绿地系统,营造富有“水乡”特色的环境景观;强化城市中心轴线空间格局,加强园区与古城的交通联系,缩短生活区与就业、购物休闲娱乐中心的交通距离。

2. 总体土地利用分配为:行政中心、商业区设于中心轴线上;高标准高密度住宅区

XX新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三章土地利用第 3 页

沿中心轴线两侧设置;工业区布置在园区的东、北两侧;普通高密度住宅区邻近工业区安排;公共交通站点结合中心区、大型公共设施、邻里中心设置;滨湖地区布置开敞绿地,金鸡湖沿岸同时设置休闲娱乐、文化中心、别墅区等功能。

第12 条第二区土地利用分配

第二区是指金鸡湖东岸至娄斜港之间的地区,主要功能为行政、文化和居住。金鸡湖东岸布置休闲风光带;中心轴线地段布置区级行政机关、文化中心、片区商业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市级公建预留用地;北部规划为出口加工区以及以其它工业区;南部布置居住区;白塘规划为植物公园。

第13 条第三区土地利用分配

第三区是指娄斜港至青秋浦之间的地区,以高科技产业基地和科研基地为主要功能,居住为次要功能。北部东沙湖布置水景生态公园,两侧设置软件园;星塘街东侧、星华街西侧主要布置居住区,其中沿中心轴线布置高密度住宅区,沿星塘街南段布局园区体育中心,中段布置商业街以及片区公园;三区东部、北部布置工业区,其中部为信息产业园,南部沿吴淞江形成港口、仓储、运输为综合体的物资水陆联运中心。三区南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规划为备用地。表1 :XX新区二三区规划用地构成表

注:规划415000万人。

XX新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三章土地利用第 4 页

第14 条片区划分

1、本规划将规划范围依据功能的不同划分为四个片区,划分如下表:

表2 :XX新区二三区片区划分表

2、片区划分仅为有利于分片、分功能表述控制要素,为指导性内容。

第二节土地利用细分

第15 条土地利用细分目的

为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提高规划管理与建设效率,增强可操作性,解决在用地性质兼容置换时控制要求失效的问题,特进行土地利用细分,作为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控制依据。

第16 条土地利用细分依据

1、大类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2、中类、小类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分以下四种情况进行土地利用细分。

(1)借鉴新加坡先进规划经验,延续XX新区现行规划的用地划分方法,将居住用地进行重新划分。

(2)依据XX新区工业主要为一类工业的情况,将工业用地按行业类别进行土地利用细分。

(3)依据软件园的发展需要,将软件园用地进行土地利用细分。

(4)其它用地的中小类土地利用细分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第17 条土地利用细分原则

1、满足控制道路红线、建筑退让红线、绿地控制线、河道蓝线、高压走廊控制线、文物古迹保护控制线的要求,保证地块使用性质单一,杜绝不相容使用。

2、开发规模适宜、出入方便、环境条件均衡、分隔与合并灵活、利于分期实施。

第18 条中心区土地利用细分

1、中心区土地利用细分参见下表:

表3 :中心区土地利用细分表

2、中心区土地利用细分参见图件:中心区I土地利用规划图、中心区II土地利用规划图中心区III土地利用规划图。

第 19 条 居住区土地利用细分

1、居住区土地利用细分参见下表:

表4 : 居住区土地利用细分表

2、居住区土地利用细分参见图件:居住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第 20 条 工业区土地利用细分

1、工业区土地利用细分参见下表:

表5 : 工业区土地利用细分表

2、工业区土地利用细分参见图件:工业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第 21 条 软件园土地利用细分

1、软件园土地利用细分参见下表:

表6 : 软件园土地利用细分表

2、软件园土地利用细分参见图件:软件园土地利用规划图、软件园土地利用规划图。

第四章 指标体系和要素控制

第 22 条 控制指标体系

XX 新区二三区控制指标体系参见下表:

表7 : XX 新区二三区控制指标体系表

第 23 条 用地性质控制

1. 地块用地性质控制参见图件:中心区I 土地利用规划图、中心区II 土地利用规划图、中心区III 土地利用规划图、居住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工业区土地利用规划图、软件园I 土地利用规划图、软件园II 土地利用规划图。

2. 用地适建性应符合《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规定。

第24 条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配建停车泊位控制

1. 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配建停车泊位控制参见下表:

表8 :土地利用细分控制指标表

续表

2、表中空白表示不规定该项内容,“-”表示该项一般不允许非绿化建设。

3、表中指标幅度值是指具体地块规定指标的取值范围。

4、*:中密度住宅区中设高层住宅的最高容积率为1.7,不设高层住宅的

最高容积率为1.5;商住混合用地中设高层住宅的最高容积率为1.7,

不设高层住宅的最高容积率为1.5。

2. 规划建设管理除符合上表的规定以外,尚需符合第八章分片区控制的第49条、第55条、第61条、第67条关于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的补充规定。

3. 容积率控制参见图件:中心区I容积率控制图、中心区II容积率控制图、中心区III容积率控制图、居住区容积率控制图、工业区容积率控制图、软件园I容积率控制图、软件园II容积率控制图。

4. 建筑高度控制参见图件:中心区I建筑高度控制图、中心区II建筑高度控制图、中心区III建筑高度控制图、居住区建筑高度控制图、工业区建筑高度控制图、软件园I建筑高度控制图、软件园II建筑高度控制图。

第25 条出入口规定

1、当地块面积大于2ha时,应设置2个出入口;当地块面积小于1ha时,只允许设置1个出入口;当地块面积在1~2ha时,可根据用地条件,设置1~2个出入口。

2、出入口设置同时应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和消防要求。

3、地块允许设置出入口数量、方位参见图件:中心区I车辆出入口控制图、中心区II 车辆出入口控制图、中心区III车辆出入口控制图、居住区车辆出入口控制图、工业区地块出入口控制图、软件园I车辆出入口控制图、软件园II车辆出入口控制图。

第26 条建筑间距规定

居住建筑间距按1:1. 2控制,非居住建筑的间距执行《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有关规定。

第27 条建筑物退让规定

1. 建筑物必须退让道路红线、河道蓝线、用地边界。建筑物退让道路红线必须符合第28条的规定;退让河道蓝线必须符合第29条的规定;退让用地边线的最小距离为南北向5m、东西向3m。

2. 建筑物退让必须同时满足间距、消防、抗震、防汛等安全要求。

3. 建筑退线范围用于布置硬地和绿化。

4. 工业区信息产业园建筑退让规定参见第67条。

5. 退让距离规定参见图件:绿化缓冲带规划图、中心区I建筑后退线控制图、中心区II建筑后退线控制图、中心区II建筑后退线控制图、居住区建筑后退线控制图、工业区建筑后退线控制图、软件园建筑后退线控制图。

第28 条道路缓冲带规定

1、道路缓冲带构成

包括绿化缓冲带和间距缓冲带两部分。绿化缓冲带靠近道路红线,用于植树、造景和铺设草地,此外也可用于很小型的设施如指示牌、旗杆、灯柱、小型警卫站和垃圾站,其他用途一概不准。间距缓冲带靠近建筑退线,可建设停车场、车道、人行道,以及垃圾站、警卫站、开闭所、污水提升泵站、自来水增压泵站、路房和篷盖等设施。

2、道路缓冲带的宽度规定:

表9 :缓冲带宽度规定表

第29 条河道缓冲带

1、河道缓冲带构成

包括青坎和绿化缓冲带。青坎靠近河道,只允许绿化。绿化缓冲带用于植树、铺设草地,可布置小型变配电设施等。

2、河道缓冲带宽度规定:

表10 :缓冲带宽度规定表

第30 条文物古迹、传统风貌地段保护

1、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士诚墓、琼姬墩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状遭到破坏,应予以就地修复。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确因特殊情况需要的,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的规定进行。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周边30米的距离划为建设控制区,在此区域内应主要布置绿化,各项建设不得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

2、传统风貌地段

斜塘老街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以保护和修复为主。对其设施和环境加以整治,形成居住商业相结合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商业街区,结合设置邻里中心并对游人开放。

注重保持原住区的文化特征,对现状基础设施和建筑内部设施加以改造,使之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

第31 条交通设施

规划汽车客运站(城东汽车站)一处,占地4. 5公顷;规划内河港两处,分别为青秋浦港和城东港,占地15公顷和59.2公顷。

表11 :园区对外交通设施规划一览表

第32 条道路系统

1、主要道路网络由10条主干道、24条次干道和重要支路共同构成,参见表11和道路交通规划图。规划增加一般支路系统,为指导性建设道路。

2、主干道

主干道网络呈三横七纵,三横为苏虹路、现代大道和苏胜路,七纵为星湖街、南施街、星塘街、钟南街、星华街、凤里街和星龙街,构成道路网络主骨架,与一区和外围快速干道环路有良好衔接。

主干道红线宽度45.6~56.5米,道路间距800-1800米。

3、次干道

次干道红线宽度24~37.4米,道路间距400-600米。

4、支路

支路红线宽度10~24米。表12 :XX新区二、三区规划道路一览表

第33 条道路横断面控制

参见道路横断面规划图。

第34 条道路交叉口控制

1、主干道相交、次干道相交、主次干道相交的交叉口道路红线转弯半径为15米。

2、支路相交、支路与其它等级道路相交的交叉口道路红线转弯半径为10米。

3、与主次干道相交的主干道、与主干道相交的次干道、有公交线路运行的路段的交叉口进口路段进行展宽处理,展宽尺寸参考下图。

交叉口进出口展宽尺寸参考图

4、星华街与现代大道交叉口、星华街与苏胜路交叉口采取右转车道渠化方式,保证右转车流连续通过交叉口。

第35 条社会停车场

1、预测规划期末小汽车拥有水平为160辆/千人,小汽车拥有量约为6.5万辆,共需设置社会停车泊位约1.82万个。

2、大中型社会停车场(库)布置在中心区、邻里中心、交通换乘枢纽、公园出入口、城市主要出入口、软件园内部布置。在工业区,应根据职工通勤交通情况建设和预留的停车场(库)。

3、鼓励居住区停车社会化和社会停车场停泊私家车。居住区设置可供出租的公共泊位占配建停车场总量应不低于5%。

第36 条配建停车场

1、行政办公以及工业仓储等用地内的配建停车场应充分考虑到未来小汽车发展的趋势,根据现行的国家规范要求设置。

2、居住用地内配建停车场根据家庭收入水平、住宅类型等因素确定,预测居住用地配建停车泊位达6.50万个,考虑社区发展趋势,提供10%的来访车位约0.65万个。

3、配建停车泊位指标标准必须符合第24条的规定。

第37 条公共交通

1、规划公交车700辆,按14辆/万人的标准配置。

2、建成“环线为依托、经纬交织、线面结合”的公交网络结构。规划公交线路26条,总长度214 .4公里;线路网总长度为164.9公里,线网密度为3.0公里/平方公里,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为1.30。站点300米半径覆盖率为70%,500米半径为95%。

3、规划保养场3处,均位于二、三区以外;公交首末站28处,每处占地约0.5~1.8公顷。

4、预留两处公交换乘枢纽,一处位于汽车客运站南侧,一处位于二三区外

第38 条轨道交通

规划预留2条轨道交通线路用地,分别为M1和S1线园区段。规划M1号线由干将路经园区金鸡湖、核心区、白塘、体育公园,避开信息产业园,至轨道枢纽站。规划S1号线从市区南环路引线、经老机场路、星塘街、苏胜路至昆山和上海。

第39 条水上游览线路

1、园区水网布局反应了江南水乡的特色,从水中欣赏园区将是非常重要的视角,为方便游客游览,规划形成两条水上游览线。

内环:从金鸡湖出发经中央河、鸣风港、中塘港,然后回到金鸡湖。

外环:从金鸡湖出发经中央河、娄斜港、中塘港,然后回到金鸡湖。

2、水上游览线沿线桥梁建设应满足游船的净空要求。

第六章绿地、河湖系统

第40 条绿地系统

1、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把握地域文脉特点,展现江南水乡独具的自然风光精华,提供高质量的生活休闲场地,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通过绿地、河湖系统的整体性构建,实现“城在园中”、“再现自然”,获得良好的空间景观和较高的生态效益;通过有机联系、分等级、充足的开放空间、水体空间平衡园区环境质量,提高周围土地素质和使用价值。

公共绿地总量不低于人均10平方米,小区内部公共绿地不低于每人1.5平方米。

2、绿地系统建构

以两条“十”字型的生态廊道、三个生态绿园以及一条绿化轴、五条绿化景观路为骨干,以单位附属绿地为补充,通过水系、滨河绿地、道路景观绿地将一系列公园、广场等绿化景观节点联系起来,形成具有现代水乡特色的生态绿地系统。

3、生态廊道控制

金鸡湖生态廊道:以金鸡湖水域为主要生态空间,湖滨控制为开敞绿地;北部凤凰泾控制100米绿化分隔带,其中凤凰泾东侧控制67米;金鸡湖南部用地控制为康乐休闲绿化用地。

斜塘河生态廊道:斜塘河两侧沿岸各控制200米,布置绿化林带。

4、中心轴线绿化带控制

在中心轴线中央河两侧布置绿带,形成串联公共活动中心和三大湖滨公园的绿化景观轴。绿带宽度在商业中心区内每侧控制10米,局部节点每侧控制80米,其它地块每侧控制30米。

5、公园设置与控制要求参见下表:表13 :XX新区二三区公园设置一览表

6、沿路绿化带控制

沿路绿化带指城市道路红线之外的沿街绿地,主要沿现代大道、苏胜路、星湖街、星塘街、星华街五条景观路设置,绿化带控制宽度参见下表:

表14 : 景观道路绿化带宽度控制表

7、防护绿地控制

表15 : 防护绿地控制宽度表

8、附属绿地

附属绿地指各类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化用地,各类建设用地绿地配置必须符合第24条

有关绿地率的规定。

第 41 条 河湖系统

1. 河湖系统规划目标

通过水系整治,基本保持现有水域面积,提高蓄水能力,满足防洪、排水要求,为创造良好的水域景观创造条件。

2. 河湖系统构建

规划采用棋盘格网的形式,形成三横十一纵的河道网络,联系金鸡湖、白塘、东沙湖水体,构成二三区河湖系统。

3. 湖体控制

金鸡湖、白塘基本保持现状湖岸线,各项规划建设应保持水域面积不减少;东沙湖应依据现状水域主体进行整治,清理鱼塘,保持蓄水能力,向北与娄江保持水域联系通道。

4. 河道控制

(1)河道间距控制为800~1400米,宽度采用15、18、20、25、30、36米六种,其中主干河(编号:X1、X7、X9、X10、Y3、Y4)宽度25~36米,次干河15~20米。

(2)河道驳岸建设在居住区宜采用斜坡形式,依据现状水系曲线布置,以获得丰富的景观效果;在工业区宜采用垂直驳岸,直线布置,以节约土地和利于工业厂房布置。

(3)雨水管道出水口与河道底面保持足够的距离,河道底标高采用-1.0米和-1.8米。 (4)河道青坎线、两侧绿化带宽度控制符合第29条的规定。 (5)河道规划特征参见下表:

表16 : XX 新区二三区河道规划控制表

第七章 城市设计导则

第 42 条 中心轴线景观控制

1、中心轴线走向

中心轴线是XX 市贯穿XXX 新区、古城、XX 新区的一条东西向轴线,将新区、古城、

XX 新区个性鲜明、风格各异的城市景观统一起来。二三区中心轴线延续XXX 市区中心轴线,西起金鸡湖,沿现代大道、以中央河及两侧绿化带为主轴向东伸展,形成二三区最重要的景观轴线。

2、中心轴线景观组织

沿中心轴线布置商业中心、行政中心、文化设施等大中型公建,形成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序列;串联金鸡湖、白塘、东沙湖三大湖滨公园,形成绿化景观轴线。

3、城市轮廓线控制

通过对建筑高度、开敞空间的控制,突出中轴线上的建筑群,从各个方向观赏均可形成高低起伏、中部较高的优美的城市轮廓线。

第 43 条 景观道路

景观道路成两横三纵,两横为现代大道、苏胜路,三纵为星湖街、星塘街、星华街。景观道路两侧用地控制为绿化带,控制宽度参见第40条。

景观路街道景观要求分别进行整体设计,沿街界面有韵律感,建筑风格、体量、色彩协调,建筑个性不宜过分张扬,路灯、电话亭、售报亭、指示牌、垃圾桶设计必须考虑整体景观效果,在选材、色彩、风格上要求协调统一。

第 44 条 景观节点和地标建设

表17 : 景观节点和地标设置一览表:

第45 条场所环境与公共空间建设

1、主要绿色开敞空间控制

沿金鸡湖、白塘、东沙湖形成开敞式生态公园,沿中央河布置休闲绿化带,一区、二区、三区之间布置分隔绿化带,沿斜塘河、青秋浦布置较宽的分隔绿带。生态公园、休闲绿化带、分隔绿化带构成绿色开敞空间的主体,应严格控制,并布置连续的可自由通行的步行空间。

2、公共空间控制

为适应现代人社会生活的频繁与多样,必须努力创造丰富、变化的外部空间,提供尽可能多的各种层次和形式的“人性化”的公共、半公共场所空间。在滨水地区体现现代水乡特色,注重营造亲水、交往、观赏、运动休闲的空间;在文化中心、公共建筑群体、邻里中心注意塑造外部空间,形成展示、交往和集会的场所;在商业区选择适当的区域作为步行空间,在街道两侧结合缓冲带、建筑布局创造局部可停留空间。通过场所环境与公共空间的塑造,使城市环境亲切、宜人、易识别。

3、广场

广场应以绿化、硬地、雕塑、小品等元素来创造丰富多变的空间格局,结合广场四周建筑布局,形成富有层次感的广场空间效果。

在行政中心、文化水廊、商业中心及中轴线的节点等人流集中的区域规划设置绿化休闲广场;在体育公园布置体育广场;结合邻里中心布置邻里小广场。各类广场结合周边建筑功能、环境要求形成各自特点。

4、步行商业街区控制

(1)片区商业中心:综合性的商业街区,以布置大型综合性商场、购物中心为主,中央河两侧设置步行购物街区。

(2)白塘南商业街区:以安排中高档精品店、专业店为特色,部分区域形成步行商业街。

(3)琉璃街商业步行街:位于琉璃街南段,突出休闲服务性设施,以美食、体育休闲用品为特色。

(4)斜塘老街:保留整治传统建筑群,以土特产品为特色的传统购物步行街。

第46 条建筑小品及市政设施控制

1、小品雕塑:应成为新区公共空间环境的点缀,尺度不宜过大,一般设于沿街人行道及休闲场所,设计应根据不同的空间需要,采用不同的手法与风格,以营造出丰富、活泼的城市气氛。

2、休息凳椅:设于沿街人行道及休闲场所,在主要商业街统一设置,总体要求精致、大方。

3、地面铺装:根据不同性质道路、场地确定地面铺装的形式、造型、色彩,商业文化区着重体现喧闹、热烈的气氛,可选用动感较强的铺装造型,色彩以暖色为主;行政区宜选用偏冷色调且较稳重的铺装,烘托严肃、宁静的气氛;居住区则重点突出安逸、休闲、宁静的生活氛围。

4、公共厕所:一般结合邻里中心、加油站、加气站、公交首末站设置,重要景观道路两侧的公厕应结合公建设置。独立设置的公厕体量不宜过大,应避开重要的景观视线。

5、垃圾箱:设于广场、绿地、坐椅等休闲场所,其外观要求简洁、大方,色彩统一。

6、电话亭:设于沿街人行道及公共场所。要求造型新颖,与周边建筑相协调。

7、标志牌、提示板:交通图与海报、广告相结合,设于主要路段节点处,要求简洁、醒目,尺度适中。

8、小商亭:如报亭、花亭、阅报廊等,设于广场、公园等休闲场所,造型新颖、活泼,丰富街道景观。

9、广告:必须以不影响建筑立面、保持道路通行安全为前提,造型应健康、优美、选材精致,但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为街道景观画龙点睛。

10、教育文化设施、行政机关用地范围内不得设置商业性广告。

11、所有市政设施如变电站、泵房、厕所、垃圾站等,不得置于建筑正立面,并且远

离开放空间、大道、人行道和繁忙地段。

第八章分片区控制和建设指导

第一节中心区控制和建设指导

第47 条中心区用地布局

1. 中心区根据用地功能的差异可分为三个区:

中心区Ⅰ:面向金鸡湖,湖畔地区为文化水廊、商业中心和高档住宅,为园区和XXX 市提供服务。

中心区Ⅱ:即行政中心区,包括XX新区管委会办公楼和法院、检察院、公安、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园区各服务公司的办公大楼。可适当安排商业文化服务设施。

中心区Ⅲ:中心轴线东端,沿轴线两旁主要发展高标准住宅。穿插布置医院、中小学、体育设施、邻里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中段拟建高档商住楼,形成精品商业步行街区,东端结合汽车站设置邻里中心,成为中心轴线的对景。沿河道设置绿地和公园。本区将建成以高层建筑为主的、环境优美的高档住宅区。

2. 中心区用地构成:

表18 :中心区Ⅰ用地构成表

表19 :中心区Ⅱ用地构成表

表20 :中心区Ⅲ用地构成表

第48 条中心区地块划分

1. 用地划分体现经济、合理、美观和提高土地使用率的原则。

2. 中心区Ⅰ内地块划分充分结合水系、绿地,适当加密道路路网,提高土地的开发价值。

3. 中心区Ⅱ地块划分围绕中心绿地和东西、南北向景观主轴线展开,地块面积以1ha~4ha为主。

4. 中心区Ⅲ内商住用地采用井字形的地块内部路网体系,内部支路主要服务于两侧的商业功能,更多体现出“街”的效果。

5. 体育、医疗卫生、文教设施、邻里中心单独划块。

6. 居住地块划分以道路及河道、街巷为界,居住地块面积划分为1~7公顷左右。

7. 商住混合用地划分为0.7~1公顷左右。

第49 条中心区土地使用和建筑控制

中心区土地使用和建筑控制除必须符合第五章第24条的规定外,尚需符合以下补充规定:

1. 中心区的土地使用兼容规定

中心区内的部分用地可根据未来发展需求作适当调整。改变用地性质需经园区规划主管部门同意,并符合第24条以及下表的规定。

表21 :中心区土地置换规定表

注:▲可以置换×不宜置换

2. 中心区建筑高度控制

(1)中心区Ⅰ以中低层建筑为主,沿湖文化水廊建筑及南部别墅控制为低层,建筑形式融入本地区文化的品质和内涵。中部商业中心区沿中轴线裙楼一般保持低层,以2—3层为主,其余建筑以多层为主,以平衡周围高密度住宅,通过建筑边缘线创造连续的中轴景致。北部沿现代大道设置多层及小高层建筑。整个区域显现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由低到高的天际轮廓线,形成面向金鸡湖的舒展的空间形态。

(2)中心区Ⅱ(行政中心区)力图使其相对独立,突出环境特色,在中轴线处布局塔型建筑作为本区域的视觉标志。

(3)中心区Ⅲ建筑以高层为主,并着力体现沿中央河两侧低、沿钟同路、现代大道高的轮廓变化,强调本区建筑的整体感和舒适度。中央河道两侧围绕绿荫与步行道,跨河桥梁借鉴传统元素,突出现代与历史的继承和延续关系。

第50 条中心区交通组织

1、机动车交通

组织有机、高效的中心区道路交通系统。中心区在城市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增加重要的支路系统,支路一般10—24米宽,使中心区道路网密度达到7.5km/km2。各地块的机动车出入口避免设置在城市主干道上。

公共交通站点与公建结合设置,钟南街东侧预留公交换乘枢纽用地,设置公交首末站6处,有效疏导人流。

在行政中心、商业文化中心、汽车站等地设置社会停车场,其余地块按要求设置配建停车场。

2、步行交通

各个活动地点和景区都由人行道连成一体,行人不但感到舒适安全,而且在转乘公交车和出租车时也更快捷方便。

主要的步行空间集中在文化、商业、行政中心的广场区域,由临水的湖畔大道和沿中轴线河道旁的人行大道加以沟通,形成与开放空间相配套的步行系统。

第51 条中心区配套设施

中心区居住用地可容纳居住人口约为4.87万人,其中Ⅰ区为0.47万人,Ⅲ区为4.49

万人,中心区配套设施主要是居住配套设施,配置如下:

(1)较大规模的邻里中心1个(结合汽车站设置)、邻里小中心2个;

(2)片区级体育设施2个,用地分别为1.78公顷和3.42公顷,服务范围为二、三区。主要设置游泳馆、网球场、篮球场、溜冰馆等运动、健身设施;

(3)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2所、幼儿园7所为本区居民服务,中小学兼顾南侧居民。

第52 条中心区城市设计引导

中心区城市设计除符合第七章城市设计导则的要求以外应同时符合以下要求:

1. 开放空间

(1)中心区内设置多个开放空间,与建筑空间有机衔接,与河湖水景巧妙结合,形成生动而连续的公共空间序列。开放空间的设置主要选择如下区域:金鸡湖沿岸、沿中心轴线,以及从中轴线派生出来的纵向轴线地段、滨河地段等。

(2)开放空间的形式包括各类广场、公园、湖滨绿化休闲区、滨河绿带、街头游园、步行商业街等等。

(3)文化水廊、商业中心、行政中心各自形成风格独特的广场和绿地,为市民提供丰富的休闲交往空间。文化水廊内强调与金鸡湖的融合,其开放空间突出自然、精致的特点;商业广场与购物空间有机衔接,突出活泼、趣味性强、内外交融的风格;行政中心的市民广场力求体现开放而大气的特点,强化轴线的效果;中心区Ⅲ地段的开放空间结合河道、桥梁设计,营造亲切宜人的氛围。

2. 街道景观

(1)建筑高度、建筑边缘、建筑正立面、实体和空间的对比以及方位感,是形成行人视觉美感和街道风格的主要因素。

(2)沿着金鸡湖畔的街道景观,与园景大道和湖水融合,呈现轻松、独立的特色。

(3)商业中心内采用规整的街道景观,加强主要道路沿线建筑的方位感,建筑必须紧靠建筑退线。次要道路旁或街区内部的某些建筑边缘可以较为自由,位于路口的建筑边缘必须斜切退后。

(4)中心区Ⅱ主要结合广场和绿地形成突出的街道景观效果。

(5)中心区Ⅲ强调沿街建筑的线性比例关系,突出居住社区与城市的交融。

3. 建筑形式、体量、色彩

(1)中心区Ⅰ以中低层建筑为主,沿湖文化水廊建筑及南部别墅控制为低层,建筑形式融入本地区文化的品质和内涵。中部商业中心区沿中轴线裙楼一般保持低层,以2—3层为主,其余建筑以多层为主,以平衡周围高密度住宅,通过建筑边缘线创造连续的中轴景致。北部沿现代大道设置多层及小高层建筑。整个区域显现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由低到高的天际轮廓线,形成面向金鸡湖的舒展的空间形态。

(2)中心区Ⅱ(行政中心区)力图使其相对独立,突出环境特色,在中轴线处布局塔型建筑作为本区域的视觉标志。

(3)中心区Ⅲ建筑以高层为主,并着力体现沿中央河两侧低、沿钟同路、现代大道高的轮廓变化,强调本区建筑的整体感和舒适度。中央河道两侧围绕绿荫与步行道,跨河桥梁借鉴传统元素,突出现代与历史的继承和延续关系。

4. 特殊景观要求

(1)屋顶设计有助于创造园区的特征和形象,它提供辨认方向的标志。适当的屋顶设计可以处理不良景观,如空调、水箱等。

(2)沿街建筑立面原则上不得设置空调,确需设置的必须进行隐蔽处理,沿人行道的底层立面不得设置空调。

第二节居住区控制和建设指导

第53 条居住区用地布局

1. 居住结构

(1)居住用地按居住片区、居住邻里、小区或组团三级设置,片区设置片区级商业中心;邻里设置邻里中心;小区或组团设置便民店,按组团级服务设施配置。

(2)居住用地位于金鸡湖以东、星华街以西,分置于中心区的南北两侧,包括第二区、第三区两个居住片区,划分为10个完整的邻里,每个邻里约20000~40000人。邻里进一步划分为10000~15000人的小区或1000~3000人的组团。

2. 居住分布

XX新区二三区可容纳人口为41.5万人,分布如下:

(1)低密度住宅主要沿金鸡湖东岸以及斜塘河北岸分布,低密度住宅区内可容纳0.96万人居住。

(2)高标准高密度住宅区主要沿中心轴线地区分布,可容纳4.15万人居住。 (3)高密度住宅区主要分布在钟南街东侧,可容纳8.88万人居住。 (4)中密度住宅区为居住主体,可容纳21.45万人居住。

(5)职工宿舍主要分布在工业区内部,结合便利中心布置,可容纳5.5万人居住。 3. 居住区用地构成

表22 : 居住区居住用地构成表

第 54 条 居住区地块划分

1. 规划的用地性质尽量单纯(允许小面积相容性质用地的存在,如幼儿园等,但不允许不相容性质用地的存在)。

2. 居住地块划分以道路及河道、街巷为界。

3. 居住地块面积以10ha —20 ha 划分。

4. 体育、医疗卫生、文教设施、邻里中心单独划块。

第 55 条 居住区土地使用和建筑控制

居住区土地使用和建筑控制除必须符合第五章第24条的规定外,尚需符合以下补充规定:

1. 人口密度及居住水平控制

表23 : 人口密度及居住水平控制

2. 居住区绿地布置规定

(1)除邻里公园外,每个居住小区应设置小区中心绿地,规模不小于0.4公顷。 (2)步行道路与沿河的绿化带为主要的行人系统,连接主要的公共设施如小学,邻里中心和公园等。

(3)邻里公园沿河布置,以水景来提高绿地的质量。 (4)邻里公园靠近邻里中心布置,以提高可达性和利用率。 3. 居住区车辆出入口规定

(1)主要道路上一般不允许设车辆出入口,以减少对主干道上交通的影响。居住用地的车辆出入口主要设在次干道和支路上。

(2)支路在主干道交叉口与主要干道上的交叉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50米。

(3)每个地块的车辆出入口的位置距道路交叉口的位置不得小于70米。 4. 居住区地块配建停车位规定参见表24、表25。

表24 : 住宅的停车位配置规定

多层停车库用地允许在建设初期设露天停车场,远期根据需要改建为多层停车库。

表25 : 邻里中心的停车位配置规定

第 56 条 居住区居住配套设施

1. 等级划分

(1)邻里等级:以邻里中心为主体的居住配套设施,为20000~40000居住人口配套服务。

(2)组团等级:设置在各个居住小区或居住组团中的便民设施,含便民店、组团绿地等。

2. 邻里等级公共设施设置要求

邻里等级公共设施主要包括教育设施和邻里中心两方面: (1)中小学设置

小学学生数按居住人口8%计,初中学生数按居住人口4%计,高中学生数按居住人口4%计,其中高中学生占70%,职业高中学生占30%。

规划设置小学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包括小学和初中)、完中1所(包括初中和高中)、高中2所、职业中学2所。在南施街东侧新建一所12轨制的民办学校(包括小学、

初中和高中),面向XXX 市招生。园区中小学建设提倡集中办学,形成集聚效应,有利于资源共享,以便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居民。

完中、高中、职中以及民办学校为全园区乃至更大范围服务。 (2)邻里中心设置

每个邻里设置一个邻里中心,服务范围500米,不能被500米服务范围所覆盖的地区可利用分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或设邻里小中心。

邻里中心以社会服务型、公益型公共设施为主,有效控制零售型商业设施,可以合并设施物业管理机构和公共设施。

邻里中心的设置宜按半径均匀布置,相近邻里的邻里中心在必要时可以合并设施,但必须保证邻里中心的服务功能不减少和服务水平不下降。

邻里等级公共设施配置项目建议参见下表:

表26 : 邻里等级公共设施项目设置一览表

3. 组团等级公共设施设置要求

组团等级便民设施的布点应满足生活需要,建筑面积比例、密度比现行标准有所提高,便民店建筑面积配置为居住建筑总面积的1%左右。

10公顷以上的小区可设置快餐、小吃店,宜集中设置在小区入口处,不得设在住宅楼底层。

设置幼儿园39所,幼儿园、托儿所等设施应与作为住宅开发的组成部分。 组团等级便民设施配置建议参见下表:

表27 : 组团等级公共设施一览表

第 57 条 交通组织

1、支路系统

(1)居住区在城市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增加重要的支路系统,支路一般10—20米宽,道路间距为150~450米。各地块的机动车出入口避免设置在城市主干道上。

(2)居住区内停车场尽量靠近车辆出入口,以减少车辆,人流交通的相互干扰。 (3)在体育中心、邻里中心、公交转乘站等地设置社会停车场,其余地块按要求设置配建停车场。

2、步行交通

步行道路与沿河的绿化带为主要的行人系统,连接主要的公共设施如小学,邻里中心

和公园等,使居民可以步行到达这些地方。而且在转乘公交汽车、轻轨交通系统和计程车时也更快捷方便。

第58 条居住区城市设计引导

居住区城市设计除符合第七章城市设计导则的要求以外应同时符合以下要求:

1. 居住区设计要求

(1)居住区内设置多个开放空间与建筑空间有机衔接,同时与河湖水景巧妙结合,形成生动而连续的公共空间序列。开放空间的形式包括入口广场、邻里公园、滨河绿带、街头游园、步行商业街坊等。

(2)滨水、沿景观路街道景观要求进行整体设计,沿街界面有韵律感,建筑风格、体量、色彩协调。

(3)居住区一律不得采用实体围墙,应达到透绿、透景的要求。

(4)居住建筑底层的一部分将用于公共设施如组团商店、居委会等。

2. 中小学设计要求

(1)位于同一道路两侧的学校出入口之间间距应大于80米。

(2)学校建筑突出明快活泼的特点,力求营造亲切宜人的氛围。

3. 邻里中心设计要求

体现邻里中心的多样性,突出个性,增强其服务功能和生活气息。

4. 斜塘传统居住商业街区街景观控制

斜塘老街作为原住区居民的历史缩影,同现代化新城建设相辉映,应以保护和修复为主。在更新过程中仍采用临水沿街布置形式,着重保持现有的建筑风格和街道尺度,风貌较好的传统建筑应予以保留和修缮。同时应注重传统文脉的延续,建筑处理、巷弄空间应体现原住区的文化特征。

现状斜塘老街周边地区新建建筑的建筑形式、尺度、色彩以及外部空间的处理应与保留街区的风貌协调。

第三节工业区控制和建设指导

第59 条工业区用地布局

工业用地划分为出口加工区、信息产业园、中小企业园、大中企业园及其它工业区。

1、出口加工区

出口加工区位于二三区北部,在现状基础上继续向东延伸至星塘街,总面积120公顷。

2、信息产业园

信息产业园主要包括微电子、计算机硬件、软件科技、网络及通讯设备、信息服务等内容。信息产业园布置于星华街东西两侧,占地750公顷。

信息产业园包括以下主要功能区:

·管理、培训、会议、信息中心

·生活服务区

·产品展示交易区

·基础设施保障区

·工厂生产区

3、中小企业园

规划在信息产业园东侧、南侧布置中小企业园,各地块面积1—15公顷。

4、大中企业园

规划在信息产业园东北侧布置大中企业园,各地块面积10—30公顷。

5、其它工业区

(完整版)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

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苏州市以西,靠近著名的太湖边的

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文档

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文档Investigation report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考察报告是指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本文档根据考察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县委组织第十二期青干班学员赴江苏考察了苏州工业园。期间,我们了解了苏州工业园的有关情况,参观了工业园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觉收获很大。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苏州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要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启动。 苏州工业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25万,其中,中新合作开

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我们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 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 关怀和高度重视。十年来,在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开发建设快速推进,发展效益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大幅改善,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4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累计新增就业 岗位超过20万个。XX年,园区以中央领导多次视察园区和中 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成立十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为动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服从和主动适应宏观经济调控,在加快开发建设步伐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增长42%;进出口总额达281亿美元,其中出口119亿美元,分别增长96% 和99%;固定资产投资282亿元,增长39%;新增合同外资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分别增长96%和50%;新增注 册内资174亿元,成为了国内开发速度较快、协调发展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开发区之一。 二、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

城市界面——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

城市界面——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 卢济威陈屹峰吴其煊 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位于苏州市东部,东侧紧靠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西侧毗邻苏州古城,区内有作为苏州内环线一部分的东环路、规划中的虞苏杭高速公路及中新路、三星路、机场路、金鸡湖路等重要城市干道穿越(图1)。

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的研究范围西起东环路,东至规划中的虞苏杭高速公路,北起三星路,南至机场路,主要对三星路、中新路、金鸡湖路、机场路两侧地区及东环路东侧地区进行设计研究,规划设计范围为63.5ha。 1、发展定位 苏州市在近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城两区的格局:即整个城市由苏州古城、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市区域构成。从宏观上来看,位于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之间的东环路地区,正是限定苏州工业园区这一城市区域的重要边沿之一。因此,作为一个城市界面,强化苏州工业园区的整体城市意象是东环路地区的一个基本功能。 今后,苏州古城将以旧城保护、旧城改造为主要任务,逐渐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而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则发展成以生产为主,兼重服务的自我完善的独立城市区域,这一城两区将由东西向城市干道干将路—中新路所联系,因此干将路中新路已成为苏州城市的生长轴和发展轴,苏州城市这一沿东西轴向的主导发展模式在新编制的《苏州市总体规划》中也得到肯定。规划中的沿干将路—中新路的地铁轻轨系统也将使这一发展趋势得到加强。因此作为联系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的东环路地区,同时,也应把强化苏州城市东西轴向发展主导趋势作为他的基本目标。基于上述认识,对于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应以城市界面作为其总体发展定位。这个定位包含二个层面: (1)城市景观层面: 工业园区是中新合作的现代化工业区,有着较大的影响和知名度,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城市意象与之相称。对这一相对独立的城市区域而言,东环路地区是对它起限定作用的一个城市界面,因此它对塑造工业园区整体的城市意象有着重要意义,也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2)城市功能层面: 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是两个自我完善、相对独立的城市区域,仅依靠一条城市干道和地铁轻轨系统是无法将其很好地联系起来,无法保证物质和住处在它们之间正常地流动和交换,更不能保持苏州城市东西轴向发展的趋势。因此,有必要把它们之间的城市区域建设成良好的联结体,以保证城市职能延续、组织机制有序、区域交通顺畅和环境形态优美。根据以上定位,城市设计要对《苏州东环路地区控制性规划》作必要的调整。 首先,碰到的问题是东环路原规划设置内环高架路,这对工业园区的景观和形成区域次中心都带来不利。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仔细论证并与多方协商,将内环高架东移,与虞苏杭高速干道高架并道,平行布置,使东环路成为苏州新老区联系的景观廊。 其次,原规划土地使用以居住为主。城市设计定位要求在基地沿街地区增加商业、办公等服务性功能,特别是对东环路沿街和中新路两侧土地的使用性质作了较大调整。由于土地使用性质的改变以及为保证资金的投入产出平衡,增强开发的可能性,城市设计结合房地产市场调查适当提高了部分地块的开发强度。 第三,出于东环路地区的整体形态框架考虑,调整了控制部分地块的建筑限高,以获得预期景观效果。 2、目标与构思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 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 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因此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另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

1.5%),可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它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 ,建城的地点就在当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

关于加快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

关于加快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 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 苏园管〔2006〕11号 为加快推进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做大做强,力争通过5 年的努力,培育出一批知名品牌和骨干企业,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结合园区实际,制定本试行办法。 一、企业注册 第一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新设立从事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和服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 万元。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 第二条 放宽登记冠名条件。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使用独创字号,且注册资本在1000 万元以上的,其名称可不反映行业特征。注册资本达到200 万元的软件企业,园区工商部门可帮助申请冠省名。 第三条 鼓励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规模化发展,对于母公司注册资本在1000 万元以上、具有3 个以上控股子公司、母子公司注册资本在2000 万元以上的,可以办理集团登记。 第四条 鼓励外地民营企业来园区投资兴办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对外地来园区投资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民营企业,享受本地企业同等政策;原企业名称不冠行政区划的,可冠用原企业名称;外地民营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迁入园区,注册资本没有变化的,一般不需验资。 二、税收激励 第五条 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可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的通知》(国发〔2000〕18 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25 号)的有关规定,自2000 年6 月24日起至2010年底以前,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 7

赴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赴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XX区。目前,园区以占XX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6%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我的观察,两区在经济总量上超过苏州工业园区,但在城市建设、整体形象、区域管理服务等方面,与苏州工业园差距很大。一、城市建设大规划、大投入、大手笔苏州工业园区城区建设超前谋划,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突出特点是大规划、大投入、大手笔、大效果,给人感觉是不计成本.苏州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苏州东部地区是长三角“区域中轴”重要区段的判断,确立了未来苏州中心城市将由“苏州主城"和“苏州新城"组成“双城”结构、东部新城是首要发展方向的定位,提出了“苏州中心城区发展方向在东部、市域cbd在园区、未来新城在湖东"的城市发展战略。苏州工业园区根据这一发展定位,提出推进新一轮开发建设,追求完美全力打造苏州东部XX 区的目标,突出了“以人为本”理念,较好地体现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环境优势。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从开发伊始,园区就编制了具有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和“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近年园区重点围绕新十年发展目标和“洋苏州新天堂”的发展定位,通过国际招标等方式先后开展了30多项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为推进新一轮开发建设赢得了主动。二是区域环境展现新的面貌。超前投入300余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按照“九通一平”标准,基本完成了中新合作区主要基础设施开发。特点是:第一,绿化高标准,积极打造生态园林城区,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绿地覆盖率超过45%,为区内企业和居民提供了最佳的居住和创业环境。沿湖沿河沿路绿化力度进一步加大,方洲公园、沙湖生态公园、独墅湖湖滨公园以及金鸡湖风之园、玲珑湾、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产业政策细则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产业政策 一、享受政策扶持的服务外包企业需符合的条件: 1、注册登记、税务登记和主要工作场所均在园区的独立法人企业; 2、企业服务外包业务年收入达到100万美元以上; 3、服务外包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50%以上; 4、大专以上学历员工占企业员工总数50%以上。 二、税收优惠 1、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可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工资支出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按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8%的比例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 3、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的国际服务外包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有关优惠政策。 三、资金扶持 1、在园区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的服务外包企业,享受苏州市《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优惠政策。 2、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上市企业,地方财政对每个新上市企业奖励300万元,按比例分步兑现。 3、对服务外包企业利用银行贷款按时还本付息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给予新增贷款利息20%补贴;由园区担保机构办理出口信贷担保的,给予实际支付的新增贷款担保费50%补贴。 4、获得省级以上政府部门或知名国际组织评选的软件出口、信息服务、服务外包、出口品牌、重点物流企业、国家实验室等荣誉的服务外包企业,给予10-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5、新设立的服务外包企业,经批准可享受办公用房购租补贴。购房补贴不超过购房额的20%,租房三年内给予租金50%的补贴,人均办公面积不超过10平方米。 四、人才引进 1、上年度外包业务收入达到1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和培训机构中,年收入超过12万元(含12万元)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按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财力部分50%进行奖励。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背景

1995年版总体规划图 附件二: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 划 背 景 ● 区位 1 ● 原规划编制过程 1 ● 规划调整的原因 2 ● 规划调整思路 2 ● 规划调整指导思想及园区发展目标 2 ● 总体布局调整主要内容 2 ● 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和目标 3 中新合作区总体规划图 5 中新合作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6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 划 背 景 一、 区位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西距苏州市中心约15公里,东距上海约75公里,包括一区、二区、三区三个组成部分,由西向东顺序展开。本规划的范围为其中二、三两区,位于中新合作区东部。 二、 原总体规划、建设指导详细规划编制过程 1994年—1995年,中新双方合作编制完成《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该规划于1995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1994—1996年,中新双方合作编制完成了《苏州工业园区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苏州工业园区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初步报告》(二期、三期的用地总范围即为第二区、三区的用地范围,二期用地在二区、三区北部,三期用地在二区、三区南部)。 总体规划、建设指导详细规划与以后陆续编制的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修建性详规等组成了完整的规划系列,对园区建设起到重要指导作用,被实践证明是一个高水平的规划。

1995年版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1995年版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三、规划调整的原因 1、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来自周边地区激烈的竞争,促使园区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重新审视自身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调整其空间发展结构,进一步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 2、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对园区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促使园区在区域协调和自身功能完善等方面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3、经济快速发展,招商形势迅猛,园区发展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近两年园区土地批租速度明显加快,在项目选址、建设控制等方面极易对规划产生冲击;另一方面,新进项目数量多,投资额高、用地需求大,对园区建设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4、园区首期建设基本完成,二、三区开发已全面启动,一些近期建设项目逐步明确,急需规划的宏观把握和详细指导。 5、根据《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备忘录》的要求,每5—10年应调整或修订一次规划。 四、规划调整思路 立足宏观背景的思考,在深入分析园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园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对首期规划全面检讨的基础上,调整总体布局规划,进而完善园区的功能结构、交通体系、绿地系统以及基础设施规划等。 五、规划调整指导思想及园区发展目标 1、规划指导思想: 体现“总体框架不变”的原则,反映整体协调的规划思路,坚持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念,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突出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园区发展目标: 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园区 有吴文化底蕴的现代化新城区 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化园区 六、总体布局调整主要内容 1、进一步确立园区作为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的功能定位,积极拓展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发展空间,承担起苏州市部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职能,进而提升园区的国际

苏州工业园区政策汇编之科技创新篇

一、科技创新 政策依据:《园区管委会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鼓励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苏园管规字[2014] 9号)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科技体制机制 ?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 1、鼓励科技创新创业 (1)新进入园区科技创新企业 给予启动资金最高100万元 (2)新入驻园区科技创新企业 房租“一免减半”,补贴上限免租期30元/平米,减半期15元/平米 (3)领军人才创业工程项目 经认定,按领军政策实施 (4)新引进重大项目和新建研发机构 经批准重点支持 2、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1)产业支持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纳米技术应用产业 ?云计算产业(按园区云计算产业培育政策实施)、软件产业(按相关政策补贴)、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发展 (2)空间支持 销售收入达到规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园区科技企业,享受国有土地出让或国资载体整栋转让 (3)活动支持 举办推进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活动,最高按活动支出30%补一次性贴,上限300万元/活动 (4)应用支持 适当支持新兴产业领域新技术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应用研发与示范工程

3、优化科技金融体系 (1)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对投资园区的创业给予基金参股最高5000万元/只 ?风险补贴最高100万元/项目 (2)政策性天使投资专项资金 对领军人才项目给予风险投资,对创新成长期科技企业给予风险投资最高1000万元 (3)新兴产业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 金融(服务)机构对中小企业业务发生实际损失,给予风险补贴最高200万元/机构/年 (4)其他金融类补贴—贷款贴息 对中小企业、经认定的金融产品参与企业,最高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50%贴息,总额最高50万元/企业/年 (5)其他金融类补贴—金融服务补贴 对中小企业的融租赁费、担保费、科技保险费,单类业务最高补贴10万元、 4、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1)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 上年度销售<2000万元的小微企业首次认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2)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奖 上年度销售<2000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前三年获认定的产品奖励1万元/件,最高10万元/企业 (3)研发机构资助 ?新建国家级研发机构最高200万元 ?新建升级各类研发机构最高50万元,资助从高不重复 (4)科技计划项目配套 ?国家、省、市级项目按照实际所获得经费50%给予配套; ?重点项目适当提高比例;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稿)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用地管理通则 第三章建筑管理通则 第四章住宅区规划管理 第五章公共设施规划管理 第六章工业区规划管理 第七章景观与环境规划管理 第八章附则 附录一特定区域范围 附录二居住建筑满窗日照计算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范围内各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及与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有关的活动,中新合作区外参照执行。 第三条(规划建设理念) 园区规划建设应当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完善功能布局、集约利用土地,保护景观和生态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第四条(特定区域) 园区管委会可视城市发展需要,将城市核心地区、旧城更新地区及大型公共绿地、滨水地区等在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上有特别要求、需作特殊规定的地区划定为特定区域。 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执行。在规划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特殊要求确定地块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退让和建筑间距等指标。 园区现行特定区域范围见附录一。园区规划管理部门可根据

需要

另行制定特定区域的规划管理规定。 第二章用地管理通则 第五条(新增城市用地分类) 园区内建设用地按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并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在现行国标基础上新增部分用地类别。 表2.1 新增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前言 一、区位 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和,南部是和,北部长江对岸是。京沪铁路、京杭大运风312国道都经过市。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太湖位于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南部、北部、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注人长江。境有众多湖泊、河流与太湖连接;创造怡人风景,使成为众所周知的“威尼斯”。 工业园区第二、二区位于首期开发区东部,涉及跨塘、斜塘、维亭、胜浦四个乡(镇),西距怖中心约15公里,东距约万公里(用地现状见图1-1)。

二、背景 1992年底,在中新双方合作开发工业园区的构想下,展开选址工作1993年4月, 工业园区的概念规划首次呈报给市人民政府;1993年5月呈报给省人民政府。 这个概念规划,是工业园区第一、一、三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基础和指导。 1994年2月,由省建设委员会主持审定厂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即第一区)的总体规划。根据专家意见调整之后;于1994年6月里报正式成果给市人民政府。这个总体计划于1994年出获得省人民政府的批准。 在此基础之上,展开首期开发区的详细规划。1994年11月,首期开发区的详细计划通过专家审定。这个详细规划于1994年12月获得市人民政府的批准。 1995年5月,展开工业园区第一区、第三区的总体规划,由新加坡市区重建局、驷马国际、裕廊环境私人和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共同编制了结构规 划。 1995年6月初;总体规划的四个成员单位会同市及国际上参加专业规划的成员单位,在探讨确定了结构规划的基础上,展开了专业规划。 1995年6月底;在新加坡裕廊管理局,出裕廊环境工程私人和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主持召开了总体规划讨论会,综合协调各专业规划。经过多人论证,多方案比较,现形成总体规划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管理常见问题(同名48338)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管理常见问题(同名48338)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常见问题解答 设置临时停车场场如何办理手续? 第一步:向园区工商局申办工商名称预核准证; 第二步:准备材料: 1、正确填写完毕并加盖公章的《苏州工业园区停车场设置申请表(第一类)》; 2、停车场设置位置图、加盖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专项资质单位公章的总平面图和停车位图; 3、主要设施情况说明和设备配置明细(加盖单位公章); 4、对占用空地的,需提供场地产权或使用权证明复印件(原件送交检验)。如设置单位非场地产权或使用权所有者,还需提呈设置单位与产权或使用权所有者的租赁合同或协议复印件(原件送交检验) 第三步:若需占用机动车或非机动车道的,准备好规定的材料后报园区交警大队审批;无需占用机动车或非机动车道的,准备好规定的材料后报园区城管执法大队审批;

第四步:将填写完毕的申请表、相关申请材料与以上专业部门审批意见报园区一 站式服务中心办理城市管理审批并取得停车 场设置意见书; 第五步:到园区工商局申领营业执照; 第六步:完成设置后,业主应分别向原设置审批部门(交警或执法大队,以及城管)报送加盖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专项资质单位 公章的验收申请,并提交《苏州工业园区停车场设置验收申请表(第一类)》; 第七步:专业部门验收合格后,到一站式中心申办城管局验收;验收合格,业主与园区城市管理局签订市容环境“门前三包责 任书”;并提交保证书,城管局核发《停车场设置证(第一类)》。 对厂区容积率有何规定? 厂区容积率0.5-2.5。厂区用于后勤、办公的建筑面积不超过总建筑面积的25%,用于生产的建筑面积应超过总建筑面积的50%。厂区内不得建造住宅、宿舍、专家楼、宾馆、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76.2万。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全省第一位。 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响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相关要求,立足苏州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以现代化发展为引领,已发展方式转型为途径,提升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能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园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综合商务城区。2012年8月起,苏州工业园区启动了《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编制工作,目前为止,规划总体出炉。

1. 空间布局涉及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 在布局结构上:规划形成“双核多心十字轴、四片多区异彩呈”的空间结构。 双核:湖西CBD、湖东CWD围绕金鸡湖合力发展,形成园区城市核心区。 多心:结合城际轨道站点、城市轨道站点、功能区中心形成三副多点的中心空间。 十字轴:结合各功能片区中心分布,沿东西向城市轨道线和南北向城市公交走廊,形成十字型发展轴,加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 四片多区:包括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每片结合功能又划分为若干片区。 2. 中心体系规划“两主、三副、八心、多点”的中心体系结构 “两主”即两个城市级中心,包括苏州市中央商务区(CBD)、苏州东部新城中央商业文化区(CWD)和白糖生态综合功能区。 “三副”即三个城市级副中心,即城铁综合商务区、月亮湾商务区和国际商务区。 “八心”即八个片区中心。包括唯亭街道片区中心(3个)、娄葑街道片区中心(1个)、斜塘生活区中心、车坊生活区中心、科教创新区片区中心和胜浦生活区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开发项目审批流程

第一阶段:方案阶段 1-1市国有土地挂牌成交确认书 1-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1-3建设项目定点选址意见书 1-4工业园区土地预审表 1-5地形图 1-6工程测量及控制点放样成果 1-7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意见 1-8立项批准书 1-9规划方案设计 1-10设计资质核准通知 1-11勘察工程资质核准通知 1-12项目现场地上(下)管线布置图1-13报批模型制作 1-14日照分析 1-15房屋面积预测成果 1-16人防工程核准联系单 1-17规划方案批准书 1-18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19国有土地使用证 第二阶段:施工图阶段

2-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批准 2-2苏州市抗震设计初步审查意见 2-3施工图审图批准(建筑、结构、水、电)2-4白蚁防治合同书签订 2-5规划验线合格 2-6工程现场开工查勘批准 2-7工程招投标备案审查批准 2-8消防设计审核意见批准书 2-9人防工程立项批复 2-10人防工程审查抄告单 2-11环保工程图纸批准书 2-1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13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第三阶段:预售阶段 3-1景观规划批准书 3-2小区公共设施布置图 3-3前期物业管理招标 3-4前期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及服务协议 3-5 苏州工业园区商品房价格备案表 3-6房屋预售面积预算成果表 3-7房屋预售许可证

第四阶段:交房阶段 4-1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报告 4-2环保工程验收合格通知书4-3自来水质量检测报告书 4-4消防检测报告 4-5房屋竣工测量成果 4-6建筑用地测量成果 4-7消防工程竣工验收 4-8规划竣工验收意见书 4-9自来水室内水表验收报告4-10人防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4-11电梯验收使用证 4-12建筑使用证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版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11年版)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用地管理通则 第三章建筑管理通则 第四章住宅区规划管理 第五章公共设施规划管理 第六章工业区规划管理 第七章景观与环境规划管理 第八章附则 附录一特定区域范围 附录二建筑满窗日照计算规则 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范围内各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及与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有关的活动,中新合作区外参照执行。 第三条(规划建设理念) 园区规划建设应当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完善功能布局、集约利用土地,保护景观和生态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第四条(特定区域) 园区行政主管部门可视城市发展需要,将城市核心地区、旧城更新地区及大型公共绿地、滨水地区等在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上有特别要求、需作特殊规定的地区划定为特定区域。 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执行。在规划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特殊要求确定地块的建筑密度、容 积率、绿地率、建筑退让和建筑间距等指标。 园区现行特定区域范围见附录一。园区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另行制定特定区域的 管理规定。 用地管理通则 第五条(新增城市用地分类) 园区内建设用地,按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并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在现行国标基 础上新增部分用地类别。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研究分析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2

苏州工业园 1.案例背景信息 位置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市区东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 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定位 苏州东部新城,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 功能 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 城市空间发展 与现有城市相结合, 成为高效率的城市实体,提供良好的居住、商业环境,平衡苏州市的线性发展。 苏州工业园功能组成、功能载体: 产业:综合保税区、沙湖动漫城、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意产业园 创意泵站 科技: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 生物纳米科技园 教育:独墅湖高教区 1 分区商业中心 2 邻里中心 3 大学 4 职业学院 5 区域医院 6 社区医院 7 文化中心 8 主题公园 9 体育中心 10 体育场/游泳11 科研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4 4 5 6 7 8 9 10 11 11 11 11 11 11

休闲:阳澄湖旅游度假区 公共服务机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公用事业,公积金管理中心、苏 州物流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独墅湖图书馆。 2.产业结构与布局: (1)一个核心区:中央商贸区 两大行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 三大亲水商圈: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 四个生活服务功能点:高教区、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 五个特色商业街:李公堤商业水街、中央河步行街、葑谊商业街、斜塘商业街、浅水湾商业街 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时序 1995-2000:首期重大基础设施及水、电、气及供热等大型源厂建设。 2001至今:中新合作区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施。 (2)宏观——空间布局模式 用地类型 比例 面积(ha) 居住用地 1524.2 24.0% 公共设施用地 442.7 7.0% 工业用地 2119.7 33.4% 其中:高科技工业 375.8 5.9% 普通工业 1743.9 27.5% 空间布局——圈层+轴线 圈层

苏州工业园区旅游规划报告.doc

目录 一、前言 (1) 第一条规划背景 (1) 第二条规划任务 (1) 第三条规划范围 (2) 第四条规划期限 (2) 第五条规划依据 (2) 二、园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3) 第六条园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 第七条园区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4) 三、园区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6) 第八条旅游资源分析 (6) 第九条苏州古城区主要旅行社对园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分析 (8) 第十条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9) 四、园区旅游市场分析 (10) 第十一条旅游市场需求总体特征 (10) 第十二条旅游市场细分特征分析 (11) 第十三条旅游者对园区旅游的评价 (16) 第十四条旅行社对园区旅游的评价 (16) 第十五条园区旅游市场定位 (18) 五、园区旅游发展的竞合分析 (20) 第十六条与苏州主城的竞合分析 (20) 第十七条与长三角区域城市的竞合分析 (21) 第十八条园区旅游发展主要竞合策略 (22) 六、园区旅游发展战略 (23) 第十九条总体构思 (23) 第二十条战略思路 (23)

第二十一条战略定位 (24) 第二十二条旅游产业定位 (25) 第二十三条战略目标 (26) 第二十四条发展战略 (28) 七、园区旅游形象战略策划 (34) 第二十五条旅游形象定位 (34) 第二十六条旅游宣传口号 (34) 八、园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35) 第二十七条空间布局 (35) 九、园区旅游产品体系开发规划 (41) 第二十八条园区旅游产品体系 (41) 第二十九条园区旅游产品发展策略 (43) 十、园区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策划 (50) 第三十条中国首个国家级商务旅游示范区 (50) 第三十一条金鸡湖国家5A景区 (52) 第三十二条阳澄湖生态养生与康体休闲基地 (53) 第三十三条园区不夜城 (54) 第三十四条斜塘文化休闲小镇 (56) 第三十五条时代广场休闲购物 (57) 第三十六条中国苏州国际电影节 (59) 第三十七条动漫娱乐新天地 (60) 第三十八条阳澄湖蟹文化度假村 (61) 第三十九条重元寺深度开发 (62) 第四十条开发时序分析 (63) 十一、园区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64) 第四十一条政府营销战略 (64) 第四十二条旅游企业营销战略 (66) 十二、旅游产业体系规划 (68) 第四十三条旅行社业规划 (68)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稿)

.. w 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用地管理通则 第三章建筑管理通则 第四章住宅区规划管理 第五章公共设施规划管理 第六章工业区规划管理 第七章景观与环境规划管理 第八章附则 附录一特定区域围 附录二居住建筑满窗日照计算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围) 本规定适用于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围各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及与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有关的活动,中新合作区外参照执行。 第三条(规划建设理念) 园区规划建设应当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完善功能布局、集约利用土地,保护景观和生态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第四条(特定区域) 园区管委会可视城市发展需要,将城市核心地区、旧城更新地区及大型公共绿地、滨水地区等在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上有特别要求、需作特殊规定的地区划定为特定区域。 特定区域的建设工程,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执行。在规划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特殊要求确定地块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退让和建筑间距等指标。 园区现行特定区域围见附录一。园区规划管理部门可根据需-2-

要另行制定特定区域的规划管理规定。 第二章用地管理通则 第五条(新增城市用地分类) 园区建设用地按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并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在现行国标基础上新增部分用地类别。 表2.1 新增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3-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科技产业政策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科技产业政策 一、税收优惠政策 1、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 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2、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 业所得税。 3、企业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研发费用的50%加 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4、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在工资薪金总额2.5%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 可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 5、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6、生物科技企业进口设备及其配套技术、配件、备件,免征关税,在计算 应缴增值税时,允许抵扣购入进口设备所含的增值税。 二、资金扶持政策 1、新设立的生物科技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 科技产品所缴纳的增值税园区本级新增留成部分,在一定年限内给予适当补助。 2、生物科技企业又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当年实现并实际入库的企业所 得税园区本级新增留成部分,在一定年限内给予适当补助。 3、取得部、省、市科技经费支持的项目,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支持。 4、年销售收入在5000 万元及以上,且年缴税金在100 万元及以上的生物科 技企业,首次年销售收入突破 1 亿元、5000 万元的,分别奖励50 万元、25 万元。 5、地方财政对每个新上市企业奖励300 万元,按比例分步兑现。 6、生物科技企业在研制开发生物科技项目中所发生的研究费用等,视情况 给予一定的奖励扶持。 2 7、生物科技企业研制、引进和开发生物科技项目,并在园区实施产业化生 产中取得成绩的,根据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不同程度给予一定的奖励扶持。 8、生物医药研发企业中,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 万元且企业上年度销售总额 不超过1 亿元的,可按贷款利息的50%给予补贴,每家企业每一年度最高贴息额 不超过50 万元。 三、人才政策 1、符合园区高层次和紧缺人才政策的可享受10-20 万元购房补贴或租住廉 租金住房。 2、从区外引进的紧缺专业人才,三年内可给予每月1000—3000 元的薪酬补 贴。 3、符合园区领军孵化政策的,可享受80 万元启动资金、两年内免费租住100 平方米左右公寓住房、三年内免费使用100 平方米左右项目启动场所,以及风险 投资、跟进投资、贷款担保支持。 4、符合园区领军人才创业工程政策的,可享受100 万元人民币的创业启动 资金、100 万元人民币购房补贴、三年内免费使用100 平方米左右项目启动场所 和100 平方米左右公寓住房,以及风险投资、跟进投资、贷款担保和统贷平台支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