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学1001班模拟法庭案例脚本

法学1001班模拟法庭案例脚本

法学1001班模拟法庭案例脚本
法学1001班模拟法庭案例脚本

李培刚诉《北京科技报》庭审

法学1001班模拟法庭共有12人参加,审判长1人,审判员2人,书记员1人,原告1人,原告的委托代理人2人,被告1人,被告的委托代理人2人,证人2人。

开庭准备阶段

(书记员就位,面向旁听席站立)

书记员:请肃静。请双方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入庭(以上人员依次入庭)。

(以上人员入庭就座后)

书记员: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是否到齐?

原告:到齐。

书记员:被告及其委托代理人是否到齐?

被告:到齐。

书记员:下面宣布法庭规则:

(一)到庭所有人员应听从审判长统一指挥,一律关闭通信工具,遵守法庭秩序,爱护法庭设施,不准吸烟。

(二)旁听人员必须保持肃静,不得喧哗、鼓掌、插话,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有意见可以在闭庭后提出。

(三)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不得中途退庭,如擅自退庭,是原告的作撤诉处理;是被告的则依法缺席判决。

(四)未经许可不得录音、摄像和摄影,经许可可以摄影的不得使用闪光灯。

(五)审判人员或法警有权制止违反法庭纪律、妨碍民事诉讼活动的行为,对不听制止的,可依法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对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

任。

书记员:请全体起立(起立完毕)。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审判长、两名审判员入庭,坐定)。请全体坐下。

书记员:(转身面向审判长)报告审判长,原告李培刚诉被告《北京科技报》侵犯名誉权纠纷一案双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均已到庭,开庭工作准备就绪,现在可以开庭。

审判长:请坐下。

审判长:(敲法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现在宣布开庭。

审判长:下面核对当事人身份。

原告李培刚,男,1955年11月9日生,汉族,河北省献县人,现任河北省唐山市骨伤科研究所所长。委托代理人宋建国,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冯红,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北京科技报》社法定代表人赵颖华,北京科技报社社长。委托代理人李小波,北京市义方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杨丽丽,北京市义方律师事务所律师。

审判长:被告对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的身份有无异议?

被告:没有。

审判长:原告对被告及其委托代理人的身份有无异议?

原告:没有。

审判长: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的身份经核对无误,且当事人对对方出庭人员没有异议,双方当事人及其委托地理人符合法律规定,准许参加本案的诉讼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二十二条、第一百零八条、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今天依法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原告李培刚诉被告北京科技报社侵犯名誉权纠纷一案。本庭由审判长***和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本庭书记员***担任法庭记录。有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本院已于开庭前书面告知,不再重复。下面本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告知回避权。

审判长:审判人员及书记员有以下三种情况,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当事人可口头或书面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的。现在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原告是否申请回避?

原告:不申请。

审判长:被告是否申请回避?

被告:不申请。

法庭调查阶段

审判长:现在开始法庭调查,首先由原告或其委托代理人陈述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或者宣读起诉状。

原告代理人:诉讼请求:1.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对原告名誉的侵害;2.判令被告连续两周在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四大网站及《青年报》、《北京科技报》醒目位置刊登向原告公开赔礼道歉的声明,消除影响,为原告恢复名誉;3.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20万元;4.全部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2009年6月13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播出了采访原告李培刚医生的“李培刚:突破与创新”节目,对原告李培刚通过新手法治疗患有偏瘫、截瘫、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颈臂腰腿疼等疑难病症的病人使其摆脱痛苦的医学创新与突破技术进行了报道。

中央电视台的该期《面对面》节目播出后,被告于2009年6月29日在其出版发行的《北京科技报》总第3236期刊登了题为《李培刚事件调查》的报道,报道中对原告的医疗技术提出了质疑,并在文中提到李培刚“基本上可以定义为骗子”。

2010年1月4日,被告又在其出版发行的《北京科技报》总第3262期的“封面文章”版,刊登了题为《2009中国十大科技骗局》的文章,文中将原告李培刚医生评为“2009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首。该文章将原告李培刚称为“央视推出的神医”,但是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原告李培刚明确表示他没有什么神奇,而且中央电视台也没有将原告李培刚称为“神医”,而是被告《北京科技报》于2009年6月29日在其刊登的《李培刚事件调查》的文章中给原告戴上了一顶“神医”的帽子,然后又将原告评为“2009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首。

被告不仅在其刊物的封面标题上突出“骗局”的字眼,还在文中提到“导致类似李培刚事件的屡次发生,欺骗消费者”的陈述。但事实上,原告没有任何欺骗,被告在并无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将原告在医学上的创新与突破技术评为“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首,并将原告定性为“骗子”。被告随意地贬损原告的名誉,侮辱原告的人格,导致原告的社会评价下降,已构成了对原告名誉权的严重侵害。

1989年8月30日,李培刚代表唐山市骨科按摩研究所,同唐山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签订了研究协议,治疗截瘫主要采用中西结合、创新而独特的按摩手法,通过新的治疗手法可达到小便感觉运动和生殖功能的好转回复的目的,省拨款1万元作为开支。在河北省卫生厅制定的河北省1990年的治疗计划中,141项为李培刚的课题研究。1990年11月,唐山骨伤科研究所的治疗外伤截瘫研究报告,治疗者有明显的改善,同时整体抵抗力和机能有明显的增强。唐山市骨伤科研究所向鉴定委员会提交的材料中,对原告的学术水平和价值做出了评价,由省科委组成委员会负责技术鉴定工作,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鉴定意见为李培刚等医生在按摩方面创设了自己的独特手法制定了新的方案,经过实践表明,对截瘫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使运动感觉、性功能等得到了明显的恢复,本项研究数据可靠,评审组一致同意在截瘫的治疗效果方面已有了新的突破。同时河北省中医管理局也同意上述意见。

另外,106例病人的研究治疗报告显示,其中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患者中,关节活动全部丧失的有40例,经治疗后疼痛消失,部分关节功能恢复。

106例临床治疗鉴定大纲中,鉴定内容为:提交鉴定的技术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并对综合治疗106例临床治疗研究的效果,学术水平和推广前景进行了评价,由省科委聘请专家组成委员会。根据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鉴定意见为,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疗法治疗早中期类风湿性关节间和脊柱炎方法得当,是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法,其局部和整体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率及优良率高,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有突破性的进展,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性水平。

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同意上述意见。1991年3月29日,河北省中医管理局致唐山市骨伤科研究所李培刚的信函称,其研究已被列入国家科研基金课题,并资助基金3万元。1991年1月18日,共青

团河北省委,下发关于授予河北省青年自学成才标兵,青年自学积极分子称号的决定,其中李培刚被授予河北省青年自学成才标兵。

1992年,河北省卫生厅公布,对按摩治疗外伤性截瘫治疗授予一等奖。1992年5月15日,河北省卫生厅下发的关于拨发科技进步奖金的通知,其中包括李培刚。1991年2月20日,《河北日报》对李培刚的科研项目进行了报道,中央电视台科教部出具的证明显示,1999年6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部邀请李培刚讲了17集科普讲座。

2003年11月7日,中国医师协会培训部给出了李培刚新疗法项目专家认证意见,经专家组认证一致认为,李培刚新疗法的认证研究,属于中西医临床学领域,在治疗截瘫、偏瘫、脑外伤后遗症等领域,改善上述手术后的治疗,李培刚新疗法具有新颖性,治疗范围广,疗效明显,无副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向社会推广应用。

2004年6月2日,中华人民卫生部颁发证书,批准中国医师协会的项目名称为“骨伤科疾病新手法治疗技术”。2004年6月,卫生部通告,卫生部关于开展第二轮面向农村的技术通知,其中有骨科骨伤科疾病新疗法治疗。

以上事实证明,原告的科研成果已经被肯定,被告将原告定为科技骗局之首,给原告的名誉造成严重侵害,给原告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致使原告的孩子无法正常上学,妻子无法正常出门,原告有病无法就医。被告的侵权行为还给原告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压力。原告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其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应当受法律保护。为此,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向贵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贵院依法判决。就算被告没有失实报道,只要其报道是不公正的,就应该为原告恢复名誉,请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公证判决。

审判长:原告,你认为侵犯名誉权的是哪个行为?是两篇文章都侵犯了,还是指哪一篇文章?

原告代理人:第一篇《李培刚事件调查》,用漫画的形式丑化了原告的形象。其次,在这篇报道中,还提到了李培刚从人间蒸发,我方认为这属于侮辱原告,人是不可能蒸发的。

审判长:这是否符合事实?

原告代理人:不符合事实,构成诽谤。

该报道中还有,“李培刚也在此时再一次地神秘消失”,这不符合事实。该报道29页中间,“持这种说法的人基本上可以定义为骗子”,也是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

审判长:下一篇文章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出示《北京科技报》上文章),请明确。

原告代理人:该文章的标题直接明确了原告的名誉权。其次上面的论述直接侵犯了李培刚的名誉权。在文章的第二段“科学揭秘”中,被告试图说明原告的治疗方法是不真实的,是骗子。这些都不能直接认定原告是骗子,原告的行为是骗局。

文章的这一部分基于它作为科技骗局的定性,就已经构成了侵犯名誉权,在权威点评后,“各传媒大多没有形成一套保障科学新闻真实的制度,导致李培刚事件屡次发生,欺骗消费者”也是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

审判长:根据原告的起诉,由被告发表答辩意见。

被告代理人:首先,答辩人不同意李培刚的诉讼请求,认为李培刚的起诉没有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答辩人从未侵害其名誉权,答辩人作为科技新闻媒体,对有关仅以一双手就能治好截瘫病人的科技问题进行了

调查和论证,最终根据调查情况真实报道,没有任何侵权之处。因此,请求法院驳回李培刚对答辩人的诉讼请求。具体理由如下:

一、答辩人的报道中无任何失实内容。

答辩人于2009年6月29日刊登的《李培刚事件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央视《面对面》“李培刚:突破与创新”节目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应众多患者、家属、医疗界的需求,全国多家媒体与答辩人一样,试图寻找李培刚、并对李培刚提出的新疗法加以求证。还事实真相于广大读者,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答辩人作为科技新闻媒体,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答辩人通过对李培刚的身份、工作单位、生活背景、从医经历等事项的调查,发现事实原来如此。因此,2009年6月29日,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刊登了《李培刚事件调查》。答辩人报道的事实都是客观的,不管是《面对面》节目播出后,给唐山市骨科医院造成的影响,还是给“李培刚医学新疗法”的申报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造成的影响都是客观真实的。李培刚不是中国医学会的人也是事实,《面对面》节目播出后,多家新闻媒体通过诸多方式始终无法找到李培刚也是事实。桑兰的生活受到干扰也是事实。

2009年6月17日,《南方都市报》刊登了题为《央视推“手到病除”神医是人还是神》的文章。桑兰也进行了评论,并建议卫生主管部门打击虚假医疗广告。

2009年6月18日,《南方都市报》发表文章,《神医:我手到病除,桑兰:请手下留情》的文章。2009年6月19日,《燕赵都市报》以寻找神医李培刚为名发文。2009年6月20日,《东方体育日报》刊登关于桑兰质疑神医太业余的文章。2009年6月29日,被告发表记者文章,《李培刚事件调查》,讲述了相关调查的情况,其中引述了相关专家学者的说法。

李培刚的创新手法受到相关专家、学者的质疑也是事实,科技报将专家、学者的质疑公之于众,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创新科学。任何科学的创新都必须接受传统的质疑,经得起推敲、质疑才是创新科学,否则就是伪科学。上述新闻中,只是对记者采访的内容进行报道、专家对“李培刚疗法”的质疑,并未有任何失实的内容和贬损李培刚的内容。并非李培刚所称答辩人在无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将其定性为“骗子”,答辩人也从未称李培刚为“骗子”。

在此期间,网络上和各大媒体有大量的文章、博客,进行了各式各样的评述,对李培刚本人的生活履历、生活情况包括他的居家,也都有媒体记者进行调查、采访和报道披露,数以千万的网民纷纷发表评论,其言辞中,“骗子”、“欺骗”之类的用词比比皆是。

这就是本案的基本事实。我们认为,《北京科技报》的两篇文章,没有侵犯李培刚的名誉权,第一,李培刚的“神医”之名,并非被告首创,央视主持人是这样表述的:“介绍一位神奇的医生”。按照中国语言的表达方式,俗称就是“神医”。在我们的报道之前,有无数“神医”的称谓出现,所以这不是《北京科技报》首创。

第二,骗子一词,来源于医学专家,《北京科技报》只是如实报道。2009年6月29日的文章,只有一处出现“骗子”二字,就是原告刚刚提到的,在文章的中部很醒目的位置用黑体字标注的,这段话的原话是,“仅仅依靠按摩就可以使患者走路,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段文字是用引号括起来的,说明是引自他人之口,引自何人之口,下面进行了标注。所以,这是出自于医学专业人士之口,也是一位运动关节外科的专业人士。其次我还要说明的是,这句话,尽管出现了“骗子”二字,但并没有指向谁,更没有说李培刚就是骗子,因此这句话的前提是,“持这种说法的人可以定为骗子”。这个定义很清楚。

所以,这个词来源于专家,不仅来源于专家,也没有特定的指向,并没有把这个骗子的帽子戴在谁的头上。再一点,央视推出的神医被评为“十大骗局之首”,这是骗局而不是骗子,把一件“事”定义为一个“人”是缺乏常识的,十大骗局,就是十个局,这里可能会有骗子,也可能会有骗术,同时还会有承载这些的平台。

那么何以见得,骗局就是李培刚呢?我不知道原告是不是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是不是读懂了这篇文章的用意,这十大骗局每一个骗局之后都有一番点评,点评应该是画龙点睛之笔。点评分为三段,第一段原告并没有质疑他的真实性;第二段是医学上的常识,被告不是医疗单位,只是把医学专家们的医疗常识介绍给读者;第三段是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的点评,他点评的是媒体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如何避免被人

钻空子,如何遵守新闻报道的意愿。至于他提到“李培刚事件的屡次发生”,请问这有褒贬之意吗?因此《北京科技报》进行十大骗局的评选,有他自己的原则,有他自己的定位,有他真实的含义,跟原告理解的完全不同。

至于说到原告提出的第一篇文章中丑化了原告,何以见得这是丑化呢?漫画不是肖像画,不是人物的真实写照,漫画具有巨大的夸张。喜欢的人说好,不喜欢的人说丑,有人愿意对号入座那些好看的美丽的,有人愿意对号入座那些丑的恶的,这并不意味着对人的丑化。漫画本身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他包含漫画家充分的想象力。

文中“人间蒸发”根本不是首先出现于《北京科技报》的,别的报道有清楚的描述,我相信其他的记者也是遵守真实的原则,没有找到李培刚。找不到李培刚的不仅是一个人,不仅是一家媒体。原告说人不可能在人间蒸发,我很认同,但用这样的形容方式怎么能说是侮辱呢?

李培刚本人在接受网站采访时也说,自己压力太大躲起来了,神秘消失和人间蒸发没有区别。对于我们的第二篇报道,标题说的是一个“骗局”而不是一个“骗子”,没有具体指向某个人,不构成侵权。另外“十大骗局”的前沿综述中提到“假的、魔道”等说法,这段话摆在哪儿都是为了给人们以提示和警示,这种提示是错误的吗?为什么你自己愿意戴上这个“假的”“丑的”帽子呢?至于说我们的科学揭秘是假的,是不能这么说的,我们只是陈述客观的科学技术,介绍科学常识。

李培刚所称答辩人的行为造成其家庭生活混乱、孩子无法正常上学、妻子无法正常出门、其有病无法就医,纯属无稽之谈。答辩人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对李培刚行为的报道、对各方专家、学者采访的报道并不侵害李培刚的任何权利。作为一名医生,有责任有义务为患者提供服务。公布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使患者能够联系到医生,是医生应当履行的职责,将自己隐身,让所有人都找不到,包括患者,难道是一个正常医生的正常所为?医生应当在其注册的具有职业资格的医疗机构里工作,而不是躲在家里。广大患者广泛寻找有医术和医德的人为其治疗,是正常的行为,新闻媒体在众多患者找不到医生的情况下帮助寻找,也是正常的行为。这些都不是使其生活受到影响的真正原因。如果说其生活受到影响,应当是因为李培刚到央视去做节目,让广大患者了解到有这么一位医生可以治疗后又躲起来,不出来行医、治病、救人而造成的,与答辩人无关。

所以,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无一站得住脚。原告大量地列举了其研究的东西,但这些跟本案无关,本案的关键在于被告的报道是否真实,被告的两篇文章如刚才所言是客观真实的,无任何侮辱的语言,没有侵犯李培刚的名誉权,没有侵犯他的人格尊严。至于其社会评价是否降低,跟被告的文章毫无关系,所以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不符合法律规定,请求法庭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审判长:开庭前已规定了本案的举证期限,双方已经交换了证据。现由双方发表质证意见。首先由被告发表质证意见。

被告代理人:一、《北京科技报》总第3262期封面文章《2009中国十大科技骗局》真实性和本案的关联性没有问题,但对于原告的证明目的有异议,这篇文章是客观真实的报道,是对有关事件的客观评价,没有侵害原告的名誉权,没有贬损,侮辱,也没有造成原告人格和社会评价的降低。

二、原告的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跟本案无关,无论是否真实都不能证明原告的证明目的。本案争议的是被告的文章是否有侮辱诽谤他人的语言,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原告是什么身份,有什么职称跟本案无关。

三、原告的医师资格证书。质证意见,同证据二。

补充证据一、二、三,跟本案无关,这些不能证明本案中被告的文章有侮辱诽谤,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内容。且这些证据只是一个计划项目,是否实现是最终的结论,一个根本没有实现的计划只是一句空话。

证据四、五、六,跟本案无关,李培刚使用的是什么疗法,有什么人出席相关会议都跟本案的事实无关,没有证明效力。

七、央视的证明,跟本案无关,这只是证明央视曾经邀请过原告做一个节目,对本案没有任何关系。

证据八至二十,都跟本案无关。至于李培刚有什么样的经历,他的这些按摩,是否作了研究,是否取得成果,成果有无价值,都跟本案无关。我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所谓唐山市骨伤科研究所,一共大概就5个人,一个是李培刚本人,一个是李培刚的弟弟,另外还有三个小年轻。骨伤科研究所谈不上是什么医疗机构,不是在卫生部门登记的,并没有什么医疗资格,他实际上是非法行医。但这些对本案都没有任何的证明效力。

证据二十一,只能是证明过去,不能证明央视的节目产生的后果是什么,更不能证明被告的文章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

证据二十二至二十四,跟本案无关,无论谁报道过,是否取得了什么成果,都不能说明被告的文章有侵犯他人尊严,造成他人社会评价降低的事实,所以这个证据跟本案无关,没有证明效力。

对于光盘,跟本案无关,这只是原告自己在央视播出的节目,央视官网上已经删了,这只能证明有过这样的一个事件,李培刚是这个事件的参与人之一,不能证明被告侵权。没有真实性和关联性。

对于视听资料,对于他的真实性和关联性我们都不认可,我们只能认可经过历史事实已经发生的。至于被告提到的电视台的片子,我们不知道是谁看到过,给谁做的,说明什么,都没有必要。本案只是考虑被告的文章有无侵权的事实,如果不能证明这些事实,跟本案无关。视听资料不能证明被告的文章侵权,真实性无法确认,没有证明效力。

对于央视体育新闻,八一男篮的报道,这也跟本案无关,原告本人干了什么,跟本案没有太大的关系。被告的文章也没有说原告干了他说没干的事情,所以证明原告干了什么没有意义。

对李培刚讲座的节选,也跟本案没有关联性,没有任何的效力,真实性关联性不能确认。

审判长:原告,针对被告的质证意见,你方有无补充说明?

原告代理人:暂时不发表意见。

审判长:原告,对被告的证据发表质证意见。

原告代理人:证据一,公证书,对这份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对被告的证明内容有异议,“神医”这个说法不是原告提出的,别人对李培刚的质疑都不能成为被告歪曲事实,毁坏原告名誉的理由。二,被告关于李培刚的身份表述存在偏差,首先唐山骨科医院跟原告没有任何关系,原告从来没有在这家医院工作过。对于唐山按摩医院,李培刚也就是原告确实在那里工作,但是工作三个月就办理了停薪留职。

现在李培刚并没有行医,但是不行医,并不妨碍原告从事医疗科研工作,还有就是原告曾在奥运期间,受聘作为中国篮球医疗组的顾问,这个医疗组是由中国男篮从中国相关专家中挑选组成的。原告确实不是被告所称的中国国家男篮队的队医,只是奥运期间临时被聘为中国男篮医疗专家组的顾问。

李培刚因为医学新疗法项目,曾经与中国医师协会进行过合作,中国医师协会也曾将这个项目推荐给卫生部,作全国推广,原告不是中国医师协会的工作人员。

第三,被告称原告在做完央视《面对面》后消失了,但原告李培刚一直在中国国内生活,不能因为个别人找不到,就把李培刚说成找不到人消失了。被告作为新闻媒体之一,找不到李培刚进行采访就歪曲事实。但人民网就很方便地找到了原告。任何公民都有权拒绝新闻媒体的采访,如果被告因为原告拒绝采访而找不到原告,就说原告失踪,这太片面了。

第四,桑兰只是一个病人,她提出的质疑只是一个外行人的说法,不能代表群众,不能代表多数人。且桑兰的助理说过,桑兰因为保险的问题不能找美国以外的其他医生治疗。且原告李培刚确实给桑兰进行过一次检查,时间很短,但确实没有给桑兰治疗,因此桑兰对李培刚的治疗手法及治疗效果,无权做出任何评价。

第五,被告所称权威专家对李培刚的新疗法提出了权威质疑,事实上,提出质疑的多数是普通人,即

便有个别的从医人士,但是他们并不能代表权威和专业领域的角度,而且即使是有这样的质疑,也不能就随着这样的质疑声音,直接将原告认定为“骗子”。

证据二,对央视节目光盘的真实性无异议,但对内容有异议。原告多年以来没有从医,也没有靠行医取得收入,所以也不存在什么医疗广告的问题,在当期节目中,现场治疗的病人回答记者提问时,是直接、明确、肯定地讲到李培刚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并且使他摆脱了长达一年多的病痛。

证据三,网络媒体报道,真实性有异议,对合法性也有异议。该证据只是复印件没有原件,也没有进行公证,对该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证明事项,我们均有异议,不同意质证。

证据四,证人证言,待证人陈述后再发表意见。

证据五,专家的证人证言,桑兰经纪人黄健的证言,真实性有异议,合法性也有异议。首先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但证人没有出庭,不能辨别证人证言的真伪。被告提供的李培刚事件的报道中,黄健的名字与证言中的名字不一致,所以更加对证言存在质疑。

对被告采访的专家李方祥的证言,真实性、合法性也是有异议的,理由仍然是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双方当事人的质疑。所以对该证据我们不同意质证。

关于另一位被告采访的专家陈国强的证言,对真实性和合法性都有异议,证人未到庭,不同意质证。

证据六,《北京科技报》关于李培事件调查的报告,对该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对证明内容有异议。该证据恰恰证明了被告对原告作出了不公正的评论,直接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该报道中说桑兰没有接受过李培刚的治疗,所以不能对李培刚的治疗手法和医疗效果做出评价。在该报道中,陈国强提出他的意见,也未对李培刚的方法进行否定,只是说最科学的方式是拍CT和核磁共振。但这都只是医疗检查器具,并不能作为质疑诊断或治疗的根据。

本案中我们多次提到原告李培刚的治疗手法,他是治疗。

另外,人体具有复杂性,诊断和治疗还要靠人来进行,不是一个机器可以单独进行的。CT机器和核磁共振都是现代才出现的医学上的检查器械,但中国的中医仅靠把脉、针灸,也可以给患者解除病痛,因此,仅靠被告说“原告靠双手治病”就将原告定义为骗子,没有任何依据。另外,被告的漫画非常严重地丑化了原告的形象。

证据七,《2009中国十大科技骗局》的报道,真实性无异议,但证明的内容有异议,该证据恰恰说明了,被告的报道涉及了原告的名誉权。首先该篇报道对原告行为定义为骗局,是对原告名誉权的恶意侵害。而且在报道中,还包括所谓的“科学揭假”。此外,陈国强的观点并未对李培刚的医疗手法进行否定,原告也并没有说其新疗法对治疗完全性截瘫,也就是完全性的脊髓断裂性损伤有疗效。原告所治疗的大部分是外伤性不完全截瘫,也就是假性截瘫。进一步解释就是,骨髓未完全横段截瘫。

证据八,医师职业注册信息,真实性无异议,对被告的证明内容有异议,原告现阶段没有行医,只是在作研究,不存在非法行医。

证据九,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对这份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对被告的证明内容有异议。原告李培刚取得职业医师资格,是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相关评审条件评审后颁发的,并不是李培刚个人伪造的,有关部门之所以给李培刚颁发了医师职业资格证书,证明李培刚符合了相关的评审。

证据十,关于办理2009年新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有关问题的通知,对这份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对被告的证明内容有异议。原告李培刚的任职资格证书,现在正在等待国家有关机关进行更换,并不是被告所说的任职资格已经作废。这次国家所搞的任职资格证书的更换,是全国性大范围的,需要有一个过渡期,现在正在办理中。

证据十一,卫生部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事宜的验收结果,对这份证据的真实性没有异议,但对被告的证明内容有异议。原告李培刚的骨伤科疾病新手法治疗技术确实不再推广,原因是推广时间到期了。2003年确定推广李培刚的治疗手法,到2008年,当时定的就是推广三到四年,正好这个时候,李培刚的新手法治疗技术的书籍没有完成,所以就申请暂时终止推广。另外这两份证据也恰恰证明了,原告李培刚治疗技术确实获得过卫生部的认可,也确实自2004年到2008年期间向社会广泛进行推广。

审判长:被告,针对原告的质证意见有无补充说明?

被告代理人:有,证据一的内容包括很广泛,被告收集了央视《面对面》6月13日节目后,包括新浪网、中国经济网、网易、桑兰的博客等一系列媒体就央视节目所做的追踪报道、及调查采访后得出的各种评论。在这些文章采访、调查评论中,几乎无一不把李培刚冠以央视推出的“神医”的称谓,因此可以证明,被告在6月29日发表文章前,“神医”就已经成了李培刚的代名词,大家都知道“神医”指的就是李培刚,这是其普遍被人们接受的代名词。被告的文章,用“神医”两字,只是符合社会大众的标定对象与表达习惯,并非被告独出心裁,独树一帜。

在我们的证据一中可以看到桑兰的文章,也可以看到,大量的网友针对央视的节目,针对桑兰的文章发表的或长或短的评价、意见。不少人都将李培刚冠以“骗子”的称谓,这一点在网络检索中很容易反映出来。

在证据一中,大量的报道文章、博客、观点、意见,几乎一致认为,央视《面对面》关于李培刚的这期节目,虚假、欺骗、忽悠大众,也就是说在被告的文章发表之前,原告就已经在网上被定义为“骗子”,央视的这一期报道事件,就已经被定义为“骗局”。同时,在这份证据中也反映出找不到李培刚的事实,而且这一事实还有李培刚自己的陈述。他在一周以后接受过媒体的采访,说了他这一周的时间是闭门不出,解释了所有人都找不到他,仿佛人间蒸发神秘消失的原因。也就是说,他承认他在这一段时间里没有在“人间”暴露过,这个“人间”是指在其他人之间。这些证实了被告报道中“神医”二字的来源,证实了早有人说李培刚是“骗子”,也早有人说他“人间蒸发”,相互印证加上被告记者的调查采访,可以证实被告的文章所属,均为事实。原告在质证时称李培刚没有行医,只在按摩医院待过几个月,如果李培刚没有行医,他的治疗心得从何而来。李培刚是以按摩来进行治疗的,你不按摩哪来的治疗,没有治疗哪来的体会,没有体会哪来的文章之说。那么,央视的陈述中表示李培刚给大量患者的治疗是什么?所以原告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原告称桑兰不是医生,对,但中国有句古话:久病成医。

证据三,原告说对证据三的真实性不认可,我们是把证据一中媒体报道的部分单独复制下来。

证据五,被采访的对象都有他们自己的工作,不能出庭作证,但是他们都已确认,他们接受过采访,文章中所引述的他们的语言,观点、意见,都是他们真实意见的表述。因此这个证据是真是有效的。对于黄健的名字,一般人没有特意去问,如果不是本案的诉讼,我们也不会去核实。原告代理人对我们关于桑兰的证据的质证,引述了大量的黄健的语言,原告还曾经说其见过桑兰,显然他们认可黄健其人,因此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如果原告有质疑就请拿出证据。

证据八,原告认可他的真实性,《北京科技报》说李培刚离开唐山市按摩医院,已经得到原告证实。同时,我们说他的行医行为是非法行医的行为,我想这一点是肯定的,就像说律师要在律师所,医生必须在一家医疗机构中才能行医,李培刚进行了大量的行医活动,却不在任何一家医疗机构里任职,这就是非法行医。

证据九,评审条件,要求医师有相应的学历,而李培刚没有,所以他是怎么取得的资格,值得质疑。

证据十,河北省的文件已经说明,旧版证书全部作废,至于说你再去申报,在没有取得前就是没有这个资格。

证据十一,我们要说明的是,这只是被列入了一个计划,而现在我们提供的证据十一证明,这个计划是一个失败的计划,是一个没有实现的计划,是一个没有经过验收、终止推广的计划。

审判长:下面,传唤证人到庭。

审判员甲:证人出庭作证应如实陈述。

证人甲:明白,我是《李培刚事件调查》的记者,我们看了《面对面》栏目,以及桑兰的博客。让我们关注了这件事情,我们对此进行了报道,这篇稿子是我们三个记者所写。我主要是采访桑兰的经纪人黄健,

还有清华大学神经外科的主任陈国强,黄健讲了桑兰为什么写了关于《面对面》栏目的博客,神医的称呼不是我们首先报道的,是央视称为神奇的医生,所以我们在做这篇报道的时候,借鉴了其他的媒体和社会评论。关于骗子一说,来源于我们采访的专家,我们根据专家的陈述进行了如实的、客观的报道,有采访的录音和光盘可以作证。关于骗子的说法也是援引他人。

审判员甲:被告有无问题询问证人?

被告代理人:关于李培刚人间蒸发和神秘消失的描述,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描述?

证人甲:我们的报道是三个人写的,并不是我一个人写的。我们当时找了李培刚,但是没有找到。

审判员甲:原告有无问题询问?

原告代理人:对于这篇报道里,你写到“李培刚从人间蒸发”的依据是什么?

证人甲:我没有写。

原告代理人:李培刚再一次消失了,这是否是你写的?

被告代理人:证人已经陈述了她写的内容是对黄健和陈国强的采访。

原告代理人:神医两个字您是从哪里开始引用的?

证人甲:第一是桑兰的博客中,还有就是其他的媒体。而且我们这篇报道是6月29日做出的,这个说法是在报道之前就有的。

原告代理人:你刚才说的“神奇的医生”是从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借鉴出来的吗?

证人甲:还有其他的媒体。

原告代理人:也就是说,神医这个词是从别的媒体上借鉴的?

证人甲:可以这么说,不是我们给的这个称呼。

原告代理人:在报道的页面上有几个漫画,这个漫画是谁制作的?

证人甲:不是我。

原告代理人: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李方祥说基本上可以定义为骗子。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的,这是你采访的吗?

证人甲:不是。

审判员乙:证人,你在采访的时候是否做了文字性的记录?

证人甲:有,还有录音。

审判员乙:请提交法庭。

证人甲:这是当时的采访记录(提交法庭核实)。

审判员乙:双方是否想要看一下当时记录的材料?

原告代理人:看一下(核实),我问一下,证人,你的采访记录,大量的记录没有在你的报道中出现,报纸上的报道是节选的吗?

被告代理人:反对原告的提问,媒体报道可以从大量的提问中节选。

审判长:原告可以提问。

原告代理人:证人,报纸中的内容是不是从你的采访中节选的?

证人甲:对。

审判长:原告代理人,本案争议的是报道出的文章,请针对报道中的语言向证人提问。

原告代理人:没有其他问题了。

审判长:证人阅笔录后签字,证人退出法庭。请另一证人入庭。证人作证应如实陈述事实,如果提供虚假证言应承担法律责任。

证人乙:听清。我是《李培刚事件调查》的记者,央视《面对面》对李培刚采访后,我们只是借用了一个“神医”的称谓,这是来自主流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称谓。

央视的节目播出后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出来,对李培刚的身份进行了质疑,我的调查主要是对李培刚身份的调查,以及对舆论的监督权和导向进行相关采访。

我们核查他身份时,有媒体称他是唐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但我们打电话到唐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他们说没有这个人,且为了回应全国的媒体和患者的咨询,他们特地开通了一条新的线路,我们是对其他媒体的报道进行核实。

我们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老师,我们主要问他,媒体如果报道一件事情要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上才能真实、客观。

审判员甲:被告,有无问题询问?

被告:没有。

审判员甲:原告,有无问题询问证人?

原告代理人:有。2009年6月29日《李培刚事件调查》的文章是你参与编写的对吗?

证人乙:是。

原告代理人:“神医”两字从何而来?

证人乙:是我们引用相关媒体的报道。

原告代理人:文章中说李培刚“人间蒸发”的理由是什么?

证人乙:这不是我的采访内容,无法回复。

原告代理人:讲述一下报道中说“李培刚再一次消失了”的情况。

证人乙:这也不是我报道的内容。

原告代理人:这篇文章页面上的漫画是谁制作的?

证人乙:这不是我们采访团队制作的。

原告代理人:《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这篇文章评选出的“十大骗局”,是谁评选的,有谁参加?

证人乙:这也不属于记者采访的范围之内。

原告代理人:这篇文章在“科学揭假”环节中说,CT和核磁共振是最科学的。

审判员乙:请原告结合证人采访的事实情况询问。

原告代理人:好的。在”科技骗局”文章的“权威点评”中有这样一句话,“各传媒大多没有形成一套保障科学新闻真实的……导致李培刚事件的屡次发生欺骗消费者”,你能讲一下这句话的出处吗?

证人乙:是谁发表的?

原告代理人:是新闻学界某某教授。

证人乙:我是对人大新闻学院的教授进行了采访,我这里有相关的录音资料,我就是如实报道。

原告代理人:十大骗局的标题是怎么出来的?

证人乙:标题的制定不是由编采记者确定的。

原告代理人:你采访过几位医学方面的专家?

证人乙:我只采访新闻方面内容的专家,有专门采访医学方面的记者。

原告代理人:你采访过李培刚吗?

证人乙:没有。

审判员乙:你是否试图采访过原告?

证人乙:有。我通过其他媒体的记者找到了他的联系方式,但是他的电话一直没有人接。我也通过他所述的“曾在唐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的信息,询问了该医院,医院跟我说原告不是这个医院的人。我们又找到了唐山市按摩医院,但该医院说他们也是跟李培刚失去联系很长时间。

审判员乙:这个报道一共三个记者,另外的一个记者是什么情况?

证人乙:他已经离开我们单位了。

审判员乙:你们是否有分工?

证人乙:有,题目和版式都是由编辑负责的。

审判员乙:证人有无证据提交?

证人乙:我有当时采访的录音。

审判员乙:双方当事人是否需要看一下证据材料?

原告代理人:不需要。

被告代理人:不需要。

审判长:证人退庭。下面双方针对对方的证人证言发表质证意见,原告方昨天有一位证人到庭,一并发表质证意见。

被告代理人:对于原告的证人证言,我们认为不具有真实性,证人声称参加了三次鉴定活动,但在1990年的会议上,证人明确表示只参加了两次鉴定会,有两次签到。但我在请他分辨原告提交的签名表上,问他是两次签名还是一次签名,证人不能明确答复。但两份签名表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因此原告提供的这名证人,本身就不能真实证明他曾经真实地参加过鉴定活动,因此他的证言是不可信的。至于说到他是否参加过鉴定会,原告所谓的按摩技术是否进行过鉴定,这些鉴定是否科学、真实,可以得出“2010年或者2009年的先进创造、创新”这样的结论,应该说都是证明不了的。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这个证人自称他参加了鉴定,而且从鉴定的签到表上表明,他是该活动的组织者,他对李培刚医术的肯定,是根据到李培刚的医院发现那里没有药房,所以他认为李培刚拥有不吃药就治病的医术。

这位证人的专业水准很令人质疑,李培刚是在骨伤科研究所,它不是一家医疗机构,这个证人说的医院到底是哪个医院?鉴定委员仅凭没有药房,就断定不用吃药就能治病,其真实性和关联性都是不能认可的。

审判长:原告发表质证意见?

原告代理人:被告的两位证人,都不能讲出文章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也没有告诉我评选机构是谁,该文章精确列举了评选出的十大骗局,那么这个结果是怎么出现的呢?2009年6月29日,首先是在页面上有丑化李培刚先生的漫画,两位证人也没有告诉我漫画的出处。

在《李培刚事件调查》这篇文章中,先后出现了李培刚“人间蒸发”和李培刚“再一次消失”的说法,两位记者都说不是他们写的。当我询问第二位证人,你采访过几位医学方面的人,他说没有。第一位证人也仅仅只采访过黄剑和陈国强,人数很少。甚至从现在来看仅仅是有陈国强和李方祥两位医务人员,其中一位,两位证人都没有采访,仅仅依据两位医务工作人员的说法,就对原告李培刚的医疗手法进行质疑,认定李培刚是骗子,并且还评选出所谓的“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将李培刚列为十大骗局之首,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两位证人都说“神医”两字是借用其他媒体的说法,但如果一个人在骂别人,那么你是不是也有权利骂呢?两位证人都没有采访过李培刚本人,却对李培刚做出了肯定性的结论,是“骗子”。所以两位证人的证言更加说明,被告是在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情况下,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

审判员甲:法庭询问几个问题,《面对面》的节目采访是原告主动约的央视,还是央视约的李培刚?

原告:是央视找的我。且国家男篮和女篮我都管了,在奥运期间,我签订的是男篮,后来又说让我帮帮女篮。

审判员甲:央视是怎么知道你的?

原告:中央电视台知道我在国内的影响,我不是一夜成名的。他们找到了我,为了医学,为了治疗病人,所以我愿意接受采访。

审判员甲:采访中的材料是谁提供的?

原告:《面对面》对张小的治疗,是他们提供的。照片、录像是我提供的,李宁的录像是他们提供的。

审判员甲:原告你知道节目播出后,社会上有很多人找你吗?

原告:我知道,本来我们计划了6月13日《面对面》、6月16日《新闻会客厅》,还有《健康之路》的报道,然后还有一些预防疾病的报道,但我想等我的书出来之后再上这些节目。央视的报道后,效果原本非常好。但桑兰的一句话就引起了《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我一看这个趋势马上就变了,还公开了我的电话,还有很多记者采访我,问我是什么学历、什么目的、还说我是骗子等,发起了很多质疑,后来我询问了人民网的目的性,才接受了他们的采访。

审判员甲:你知道《南方都市报》的报道?

原告:我知道,但它是质疑。

审判员甲:这个质疑你是否回应过?

原告:我没有回应,他们的目的是卖报纸,我没有义务回应。

审判员甲:在所有这些事件发生之后,你是否选择过通过科学的角度进行回应?

原告:我是在人民网回应的,人民网已经把我的所有情况都报道了,他们的报道是真实的,所以我没有必要再对他们的质疑回应什么。

审判员甲:双方的证据中有没有通过人民网回应的部分内容?

原告代理人:没有。

被告代理人:没有。

审判员甲:你向法庭提交的这些证据材料里,你选择通过诉讼,为什么不选择媒体报道的方式?

原告:媒体只是话语权的载体,科技报仅仅是《北京科技报》,而不是《中国科技报》,所以它仅仅是一个社会团体的媒体,基于炒作和编辑的目的,很难理性,不代表权威性。

审判员甲:你为什么没有通过你信任的媒体报道你的情况?

原告:我通过人民网公布了,人民网可以代表政府,也可以代表国家。

审判员甲:双方对事实还有补充吗?

原告:没有了。

被告:没有了。

审判长:法庭调查结束,开始法庭辩论,双方发表辩论意见。

法庭辩论阶段

原告代理人:被告刊登的两篇文章,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被告在其报纸上刊登的《李培刚事件调查》中,附有一张漫画,严重侮辱了原告的形象,对原告的名誉权造成了侵害,至于被告在文中所刊登的内容,带有主观性,并不能作为客观依据。对于十大科技骗局的报道,被告在无任何依据的情况下,将原告评为骗局之首。被告应该遵守出版条例,其将原告评为科技骗局之首是侵犯原告合法权益的行为,被告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出版管理条例》第26、28条的规定,应承担责任。被告的行为确系违法行为,被告主观上有过错,其新闻报道严重与事实不符,且内容不属实。根据法律规定,被告的行为已经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

被告应该立即停止对原告的侵害,并为原告恢复名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10条规定,可以责令侵权人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损害等,被告于2010年6月17日刊登了《李培刚事件再调查》,被告应为原告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被告应赔偿原告的精神损失,根据法律规律,公民因名誉权受到损害,要求赔偿的,法院可根据受害程度核定。从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来看,被告的侵权恶意较大,被告在其报道中所附的漫画,已经严重侵害了原告的肖像权和人格权。被告称刊登的新闻只是对记者采访的内容进行了忠实陈述,但被告并没有提供

证据证明其说法。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其性质是极其恶劣的,被告知道是侵权文章故意登载,是故意侵权。

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较为恶劣,被告的权威性受到公众的普遍信任,公众对其刊登的文章会信以为真,媒体的特性决定了其一旦侵权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侵权的影响十分广泛,被告是科普类周刊中发行量名列前茅的,影响力较大,且网络媒体传播如此快速,该文章的影响已遍及全国。

被告2009年刊登《李培刚事件调查》、2010年刊登《十大科技骗局》的报道,被告故意刊登侵犯原告名誉权的文章,绝对是别有用心的,被告刊登文章后,给原告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损害后果。

通过刚才的庭审和法庭调查,被告也多次提到,神医和骗子不是被告首先提出的,而是引用其他媒体和网民的说法,无论别人怎样说,被告都没有权利使用别人说过的话侵犯原告的名誉权。另外,两位证人也明确表示,没有采访过原告李培刚,采访的医生也仅仅是两位,但两位证人都表示没有采访过李方祥。即便被告的采访是真实的,但仅仅两个医务工作者,怎么能对李培刚进行评判呢?

李培刚的治疗手法是经过河北省科技委员会以及河北省中医管理局还有河北省卫生厅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认证和鉴定的,鉴定结果也是明确认可的。

卫生部也曾经于2003年将李培刚的医疗法,作为向社会广泛推广的一个项目来宣传。两次鉴定还有一次医师协会组织的认证,是对原告李培刚的医疗手法的认证,这两次鉴定一次认证,都明确肯定了李培刚的医疗手法,以及他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效果。

参加鉴定和认证的我国的顶级医学专家,其中包括工程院院士,大概能够有二十余人,二十人的专家认定和鉴定,怎么能够被一两个医务工作者否定呢?

两个证人也明确讲到,报道名字的由来以及怎样评出的十大骗局,他们也不清楚,既然明明写到十大骗局是被评选出来的,那么应该有评选机构和参加评选的人。在没有评选机构和评选人的基础上,把原告李培刚定为十大骗局之首,我认为是被告的可笑的不负责任的行为,被告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随意地侵犯原告的名誉权,贬低他的人格,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希望法院能够还原告李培刚一个公正。最后恳请法院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原告:首先解释一下被告说我没有行医权,研究所本身就是一个科委批准的,卫生局发给我行医执照。我的行医资格,最初是医师,也是按国家规定一步步评选出来的,我1993年就是副主任医师,1999年是主任医师。而且我不同意被告提出的,在研究所行医是非法行医,研究所是一个研究机构。

对于被告代言人说的,希望你们核实后再发表意见。至于说我逃跑了,没有联系人,甚至是说有一个记者上我们家敲门去了,网上也有报道我看了,说等了两个小时家里都没人,这很多都是虚假的捏造。如果说找到我家,我不可能不出来见人。我是医生,医生对任何事情,都是要求真实。被告不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我所做的都是经政府批准的;我的证人,也是我们国家的专家。

我现在的录像带有上万集,而且都是政府录的。国家发给我的医生职称证书,都是根据我的医疗效果破格录取的,特别是副主任医师,确实是破格录取的,如果有异议,法院可以调查。我觉得现在乱了,真的乱了。我认为科技报不是警察,我想把自己定好位,不需要其他的评说,健康需要创新突破。

审判员乙:原告,本案审查的是文章是否侵犯名誉权,请你注意发言内容。

原告:好的,如果被告是引用的内容,为什么不具体说明是哪个网民,或哪个媒体所述。被告不能把国家给你的话语权用成:说我是真的就是真的,说我是假的就是假的。跟别人一起随便讲,对自己不负责任。所以我说,被告所讲的都是歪曲事实,弄虚作假。李培刚只是一个医生,李培刚不是神医,是人民的医生,只不过李培刚所做的事突破了常规的想象,但突破不一定是错。

审判员乙:原告,本案审理的形成是涉及到被告文章中的内容是否是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

原告:知道,桑兰只是一个病人,只是一个患者,是行外人士,她不代表权威,《北京科技报》把她的博客作为主要依据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违背了报社的理念,也使他们失去了底线。李方祥没有治疗过截瘫,他是行外人说行内话,给我定骗子,真是荒唐到无耻的地步。你《北京科技报》就可以报道,就可以定性吗?有评选,那么评选机构是谁?

陈国强也仅是一个骨科医生。我看X光片,是一个膝关节损害的病人,我怎么看是我的问题,学术需要发展,关键可以提高,百家看百家争鸣,这才让科学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所以说陈国强说的那些东西仅代表他的个人利益,不代表全国机构,不代表国家政府。

被告提供的所有的证据都是从网上下的,但这些网民的报道是依据吗?我提供的都是原始资料,都是政府给我的东西。我也不懂法律,也很紧张,感谢法院给我这么一次说话的平台,感谢媒体记者关注这个事件。如果说我没有资格,也应该是法律制裁我,我提供的一切证据都是政府给我的。

审判员乙:被告发表质证意见。

被告代理人:根据本案的调查和庭审情况。发表辩论意见如下。

第一,《北京科技报》所发表的2009年6月29日的文章和2010年1月4日的文章没有侵犯原告李培刚的名誉权。首先李培刚的神医之名是社会公知,不是《北京科技报》所赋予的,李培刚说央视没有称其为神医,而是被告给原告戴了一顶帽子。这是歪曲事实,首先李培刚就是央视推出的神医,我们一字不差地描述了央视的开场介绍词“神奇的医生”这不是神医是什么?不知道还能作什么解释,文雅一点的表示就是神奇的医生,老百姓就说是神医。所以这个名字不是被告给起的。

其次,媒体和网民一致认定被告为央视推出的神医,在我们提供的证据中,2009年6月29日前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那么如果把李培刚说成央视推出的神医就侵犯了李培刚的名誉权,那么他应该去告央视、去告桑兰、去告广大的网民。

如果李培刚不认为央视称他为神奇的医生侵犯他的名誉权,那么被告称为神医就不侵犯原告的名誉权。

第二,“骗子”一词来源于专家,原告认为这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首先,被告2009年的文章只有一处提到“骗子”,并加上了引号,证明是引用了国家体育总局李方祥之口,且加上了引号,标明出处。除此之外,没有出现过“骗子”二字。而作为新闻媒体客观地进行报道,真实地表达被采访者的意愿,这是一个原则,媒体加以披露这是媒体的权利,就像央视可以说它介绍一位神奇的医生一样。它实际上也是听李培刚所言,然后给他做一个介绍,所以作为新闻媒体的报道,转述他人的语言没有任何的问题。另外“基本上可以定义为骗子”是有前提的,特指抛出“仅仅依靠按摩就可以使受到脊髓伤害的人可以走路”观点的人是骗子,也没有特指李培刚。

因此,李培刚是自愿将骗子的名号戴在自己的头上,是李培刚自己将自己对号入座产生的结果,而不是被告侵权,被告没有给原告戴这顶帽子,而是你自己钻到这顶帽子下面了。

第三,央视推出的神医被评为十大骗局之首是实事求是的,我不明白他们是真的没懂还是故意装糊涂。我们说的是骗局,而不是骗子。李培刚诉称,被告文章的陈述侵犯了其名誉权,恐怕他们没有看懂。骗局是指将不真实的事情说成是真实的,他不是一个人是一个事件,央视作为新闻机构,没有医疗鉴定和评价的资格,在“新闻媒体”四个字上没有大小之分。新闻媒体不是医疗机构,没有权力进行评价,可是央视的主持人却作了这样的评价,央视仅仅凭着李培刚自己的说法,就把他定义为神奇的医生,说他不用开刀,不用吃药,只用双手就可以达到消炎等效果的说法显然违背了真实的原则。

央视报道后引起广大的社会影响,很多患者纷纷欲求所谓神医救治,但原告本人闭而不见。原告在人民网上也说了去写书。那么报道是为了配合出书,让你看书自治,书卖了,责任没有。但是请问各位,在央视报道以后,有没有一个李培刚治疗的有效病例,来证明李培刚在央视那个节目中所说不虚,因此不能证明原告医术的真实可信。

被告的报道是将央视的报道评为十大骗局之首,并不针对李培刚个人,只是基于央视的传播之大,影响之恶劣,才将这个事件评为十大骗局之首。央视也删除了其网站上的节目,被告不是将李培刚评为十大

骗子之首,点评也没有对李培刚做任何的评价。

第四,被告没有导致李培刚的社会评价降低,李培刚称,《北京科技报》导致其名誉降低,侵犯了其名誉权,没有任何的证据。

在《北京科技报》文章发表之前,数以万计的网民早已将李培刚和央视骂了个狗血喷头,《北京科技报》的文章只是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客观的报道,没有对李培刚进行贬损,更不可能导致李培刚的社会评价降低。因此原告的起诉不能成立。

第五,被告没有给李培刚造成损害,原告诉称给其及家人造成了极大压力的说法并不成立,是央视使原告出名,央视报道后,社会反响强烈,这与《北京科技报》无关。

李培刚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根据法律规定,被告对原告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认定是不成立的。被告的文章基本上反映真实内容,因此央视关于不用开刀不用吃药,就可以使偏瘫的患者能够站起来的报道,违反了新闻报道的原则,不科学不客观不真实不可信,是虚构的事实,是一种欺骗,被告的报道是在履行新闻媒体的正当职责,是合法行为。根据此次庭审还可以确定,被告的报道是真实的。我们两位记者到庭作证,都有录音都有记录,虽然还有一位记者没有到庭,但是两位记者已经证明了我们的记者是经过采访,传达的是被采访对象的真实意愿。而原告对证人的质证,对被告所有证据的质证,都不能指出被告的文章中哪一句没有来源,没有出处,是不真实的虚假的陈述。

被告的报道属实,基本内容没有虚构虚假,怎么能说构成侵犯名誉权,侵犯名誉权的法律根据在哪儿。同时面对被告所做的报道,接受采访的人没有提出任何的质疑。而原告李培刚也仅仅是对神医、骗子、骗局提出质疑,没有提出任何有效的证据。所以李培刚并未因被告的报道造成新的损害,在媒体和网友评价之后、在央视删除官网的文章之后,你是一个什么处境?难道是直到《北京科技报》的报道后,你才不能出门,孩子不能上学,不能就医吗?

所以原告指控《北京科技报》的文章,导致其生活陷入困境,以及由此造成的精神损害,都没有任何证据,也跟《北京科技报》无关。《北京科技报》与李培刚所谓的损害没有任何因果关系。根据本次庭审还可以确定《北京科技报》主观上没有任何过错,《北京科技报》与李培刚往日无冤,近日无仇。是原告在央视的报道在前,才有那么多的媒体都在追访,包括今天原告李培刚也在利用庭审的机会再次宣传自己。那么难道这些媒体都有过错,都别有用心吗?

另外,原告说,被告的两篇文章侵犯了名誉权,但原告只向法庭提交了一份证据证明,只是《十大骗局》的文章,而没有2009年的报道,你诉讼的到底是两篇文章侵权,还是一篇文章侵权。

原告提出侵犯其肖像权,我非常奇怪,原告最初的主张并未提及侵犯其肖像权,那你到底是原来的诉讼请求,还是你变更了诉讼请求!因为这个肖像权而又提出了一个“丑化”的主张,认为这是一个恶意侵权。但这是原告把它定义为丑化,在这篇文章中,在这幅漫画中,《北京科技报》什么时候说这是丑化?什么时候表达了这是恶名?没有。

原告刚才说,《北京科技报》的报道是主观的,何以见得,有什么证据证明?我们有记者,记者进行了采访,有采访录像,有采访的录音,也有记录。那么多的内容,原告代理人说为什么不全登上,全登上那还是媒体吗?干脆复印算了。媒体是将基本的观点进行概括,保证其客观、真实,但又允许他们进行浓缩、提炼,除非是直播,否则都会有编辑,如果说进行了一种调整,进行了一种取舍,就变化了主观意图,那媒体就别开门了。

原告还说,我们将李培刚评为十大骗子,但我们是将央视推出神医的事件评为十大骗局之首,且是根据传播影响力的大小进行的排序。

另外原告在辩论中还陈述,认为我们的行为是违法的,应该承担责任。我刚才多次强调,唯一出现“骗子”二字,是引用他人的话,而这段话也没有定义谁是骗子,这是原告自己的事情。所以不是被告将原告定义为骗子,而是原告自己要去戴那顶骗子的帽子。

原告代理人说被告《北京科技报》的文章,与原告的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我没有看到证据,没有证据的东西在法庭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原告李培刚在庭审过程中,包括举出证明的过程中,大量陈述其在90年代初,80年代末的一些鉴定、及推广计划等等,但《北京科技报》的文章是否对此质疑过,我们说

这些是假的了吗?我们没有说过这些东西,你拿出这些证据来反驳我们,指控我们,这挨得上边吗?我们说过你没有行医,没有给别人按摩,我们说你的东西统统都是假的吗?我们说你没在唐山第二医院,你们认可,这跟事实吻合啊。

所以原告说我们主观故意是没有证据能够证明的,反而我们所说的都是真实的。另外原告提出要在几个大的网站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我很奇怪,法律上讲权利义务的对等性,如果假定,被告的文章构成了侵权,被告文章仅发表在《北京科技报》上,我们没有让哪个网站转载,凭什么让我们在其他的网站上道歉?

原告说我们的恶意较大,这个大小是拿什么来衡量的。说我们捏造事实,那我们捏造的是哪一句,还说即使我们有采访对象也是恶意侵权。我们有采访对象怎么也是恶意侵权呢?如果采访对象亲口说的话我们不能报道,那还要媒体干什么呀?

另外,原告刚才在法庭上明确表示,被告不是一个权威机构,可是原告的代理人刚才又说被告的发行量广泛等等,这到底以那个说法为准?原告说被告将原告评为十大骗局之首,是别有用心,那么别有用心在哪呀?媒体就是一个客观报道,陈述的都是别人的话。请问原告,哪个媒体说的不是别人的话。

说我们没有采访李培刚,刚才李培刚自己都说了,联系不到他本人,我们怎么采访啊,而且你刚才说得很清楚,你瞧不起我们,你根本不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还怎么采访啊!

两个医生不能评价,那么你一个人就能评价吗?央视就能评价吗?你一个人在央视说,央视就给了你一个肯定,这是不是评价?你们有没有资格做这种评价?能不能代表了客观权威,真实可信?

原告本人还说研究所是科委批准的,卫生局发的执照。但医疗机构是怎么设立的恐怕你不懂,科委没有权力批准医疗机构。科委可以批准什么大家可以回去看,我就不在这里说了。卫生局给了你一个资格,但是我们的法律规定,任何一个医生都要在医疗机构里行医,否则都是非法行医。

综上所述,《北京科技报》的报道是合法行为,没有主观过错,没有侮辱李培刚人格,没有侵犯其名誉权,李培刚利用央视出名,但却出成了一个恶名,纯属自作自受,与被告无关,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审判员乙:双方发表补充辩论意见。

原告代理人:被告代理人说,《李培刚事件调查》这篇文章中李方祥的观点,只是说事不是对人,他所说的骗子是李培刚自己对号入座,但文章的名字就是李培刚。关于央视推出的“神奇的医生”这样的话,这不是让被告直接改成神医来使用的。

李培刚的医疗手法是经过国家认定的科研项目,也是做过鉴定的,你说央视违反客观真实,怎么违反客观真实?是否有证据?

被告说没有侵犯原告的名誉权,事实上,三篇文章《李培刚事件调查》《中国十大科技骗局》《李培刚事件再调查》,其中有两篇就是针对李培刚一个人,难道这是针对张三李四,不是针对李培刚的?《出版管理条例》第26、28条有明确的规定,不是被告说其没有侵权就没有侵权的,我们有法律也有良知。

原告:科学就是科学,像你说的我愿意戴这个帽子,帽子是我自己戴的。你怎么可以这么说?再一个,央视关于我的报道也是严格审查的。

审判乙:被告有无新的辩论意见?

被告代理人:被告是否侵权,是要用证据说话的,没有证据说什么都没有用。

审判长:法庭辩论终结,双方发表最后陈述意见。

原告代理人:被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其没有侵害原告的名誉权,他提交的证据多数是其他媒体的一些报道。还有两个证人,这两个证人只是参与了报道的部分内容的采访,对于报道中的关键词语,也就是说,对原告李培刚进行人身攻击,对他的人格、名誉权进行侵害的主要词语,两位证人都说自己没有参与写。且十大骗局是怎么评出的,两位证人也没有回答。也就是说《十大科技骗局》没有评选机构,而是由一个不知名的组织或机构推出的,也就是被告一方之言,随意定出的。鉴于以上事实,恳请法院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还原告合法权益,恢复原告的名誉权。

被告代理人:请求法庭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审判长:双方是否需要法庭主持调解?

原告:可以。

审判长:原告的调解方案?

原告:更正被告对原告之前所进行的报道,恢复名誉,其他的请求可以放弃。

审判长:被告是否同意调解?

被告代理人:我方不同意和解。

审判长:因一方当事人不同意和解,法庭不再主持调解。现在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宣判日期另行确定,双方看笔录签字(敲法槌)。

书记员: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退庭(审判长、两名审判员退庭)。

法庭评议、判决阶段

(休庭后,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认真评议,作出了判决。法庭再次开庭进行宣判)

(书记员就位,面向旁听席站立)

书记员:请肃静。请双方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入庭(以上人员依次入庭)。

(以上人员入庭就座后)

书记员:下面宣布法庭规则:

(一)到庭所有人员应听从审判长统一指挥,一律关闭通信工具,遵守法庭秩序,爱护法庭设施,不准吸烟。

(二)旁听人员必须保持肃静,不得喧哗、鼓掌、插话,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有意见可以在闭庭后提出。

(三)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不得中途退庭,如擅自退庭,是原告的作撤诉处理;是被告的则依法缺席判决。

模拟法庭刑事案例.pdf

模拟法庭(刑事) 书记员刘磊:公诉人、辩护人、证人、被告人已在庭外候审。 现在请旁听人员保持安静,宣读法庭规则: 一、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应关闭寻呼机、手机; 二、未经允许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经允许可以摄影的人员不得使用闪光灯; 三、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 四、不得发问、提问、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碍审判活动的行为; 五、爱护法庭设施,保持法庭卫生,不得吸烟和随地吐痰; 六、旁听人员违反法庭规则的,审判长可以口头警告、训诫,也可以没收录音、录像和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对于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旁听公民通过旁听案件的审判,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有意见或建议的,可以在闭庭以后书面向法院提出。 以上法庭规则,旁听人员必须认真遵守。 请公诉人、辩护人入庭。 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 请大家坐下。 刘磊:(转身)报告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已经到庭,被告人宋钧雷、李敏已提到候审,法庭准备工作就绪。 审判长张莉:(敲法锤)现在开庭。传被告人宋钧雷、李敏到庭。(待被告人到庭后)被告人宋钧雷的基本情况? 宋钧雷:我叫宋钧雷,男,1987年4月11日生,汉族,浙江省桐乡市人,大学文化,市理工大学学生,住本市梧桐街道。。 张莉:被告人宋钧雷,起诉书副本有无收到?何时收到? 宋钧雷:2009年6月5日收到。 张莉:被告人李敏的基本情况? 李敏:我叫李敏,男,1988年7月18日生,汉族,浙江省桐乡市人,大学文化,市理工大学学生,住本市梧桐街道。。 张莉:被告人李敏,起诉书副本有无收到?何时收到? 李敏:2009年6月5日收到。 张莉:桐乡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2条的规定,今天在这里依法公开开庭审理由桐乡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宋钧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告人李敏故意伤害案。合议庭由审判员张莉、邹伟、于晓磊组成,由张莉担任审判长,书记员刘磊担任法庭记录;桐乡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周祖云出庭支持公诉;受第一被告人宋钧雷委托,浙江诚信律师事务所律师蓝晓芳出庭为被告人宋钧雷辩护,第二被告人李敏自行辩护。 张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4、159、160条的规定,当事人、辩护人在庭审中享有下列权利: (1)可以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回避; (2)可以提出证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检查; (3)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 (4)被告人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作最后陈述。

民事模拟法庭实训报告

班级:14商管2班 姓名:余晓纯 学号:1420234 模拟法庭实训报告 一、实训时间:2016年6月20日—6月24日 二、实训地点:教学楼多媒体教室 三、实训目的:通过形式生动的实操演练,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进而锻炼处理法律关系中各种冲突的能力,提高自身职场竞争力。 四、实训内容: 第一天,主要先进行分组,经过投票决议,我有幸担任此次实训的组长。紧接着我们对模拟法庭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以及案例的商选。模拟法庭的相关知识主要有:模拟法庭的目的,模拟法庭的组成,案件审理的基本要求,庭审前的准备工作,庭审程序。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我对模拟法庭的相关知识有了较为清楚地了解。 之后,我们小组成员进行任务的讨论、分工,形成工作方案,小组成员查找案件资料,形成素材汇总,最终确定了模拟法庭的剧本为民事经济类纠纷的类型。然后我们进行了角色的分配,以及案例PPT的制作。通过PPT的展示,是我们更加清楚地把握案件的来龙去脉,了解到此案件中的精髓和一些与我们实际切身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有利于接下来模拟法庭的演练。 一)作为组长: 在此次的模拟法庭中,我的角色是审判员,虽然审判员说的话比较少,但作为组长,在这次的演练中我也要起到统筹全局的作用。在多次的剧本彩排中,细心倾听与观察,发现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改正,不断完善我们的剧本。一位组织领导者不仅仅需具备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更需要一份心态。有幸在担任组长的期间,更多给与其他学员难以深切体会的经历。上下协调工作、庭审准备安排,法庭道具等等,虽然琐碎,但更多的是细心,耐心与责任心。领导并非是高居者,实则是为人服务。 二)个人感想: 通过此次实训,我受益良多。首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是我最大的收获。对于那些诉讼程序:庭审准备、公布开庭、庭审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合议庭评议、公布判决,看起来特别抽象,难以理解。但通过这次具体的审判操作后,我比较感性地理解和掌握了这些抽象的程序。并且每个程序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一一攻克,我更深刻地了解了诉讼程序在实践中的应用,这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它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其次,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理念和法律上那种坚定的信仰。在法庭上,那种庄重、严肃的气氛告诉了人们法律是公平的,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三)关于对模拟法庭的建议: 虽然课程为集中面授、分组指导,但是授课教师同学生的学习交流空间受限,时间也紧迫。再次,学员并非乃人人主动、授课老师并未面面俱到,这使得教学和实际也会造成脱轨相离。在这里我提出以下拙见:理论知识的授课比重可增加;教学时间可适当增加。 五、结语: 模拟法庭实训带给自己的太多,言有尽而意无穷。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

模拟法庭案例

模拟法庭案例三 模拟法庭(经济纠纷)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商学院模拟法庭。原本是你出力我付钱的的和谐的雇佣关系,却因为一次不小心的意外工伤,使原告工人张喜寿失去了宝贵的左臂,而张喜寿也就一张诉纸将被告武汉三兴纺织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原告能否获得被告的赔偿,赔偿的数额又是多少?现在欢迎10级工商一班的同学做精彩的表演。谢谢! 一、法庭准备阶段 书记员:请原告被告及其委托代理人入庭就坐 原被告是否到庭? 原被告:到庭 书记员:原被告诉讼代理人是否到庭? 原被告诉讼代理人:到庭

书记员:请肃静,现在宣布法庭纪律: 1、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应关闭寻呼机、手机等通讯工具; 2、未经允许,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像,经允许可以摄影的人员,不得使用闪光灯; 3、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 4、不得发问、提问、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碍审判活动的行为; 5、爱护法庭设施,保持法庭卫生,不得吸烟和随地吐痰; 6、旁听人员违反法庭规则的,审判长可以口头警告、训诫,也可以没收录音、录像和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旁听公民通过旁听案件的审判,对法庭案件的审判有意见或建议的,可以在闭庭以后,书面想法庭提出。 以上法庭规则,旁听人员必须认真遵守。

(审判长审判员依次进入) (四)(走到审判长面前)报告审判长,当事人已到庭,法庭准备工作就绪,现在可以开庭(回到座位) 审判长:谢谢书记员,全体座下。 审判长:现在开庭,首先核对当事人身份。由原告向法庭报告你的姓名、年龄、民族、出生年月日、工作单位、职务及家庭住址 原告:我叫张喜寿,男,1984年11月10日出生,汉族,现住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吴家田146号 审判长:由原告委托代理人向法庭报告你们的姓名,说明你们的工作单位、职务及代理权限。 原告委托代理人:我叫周忠平,湖北乾泰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全权代理 审判长:由被告向法庭报告你的姓名、年龄、民族、出生年月日、工作单位、职务及家庭住址

民事案例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民事) 原告:周祖,女,22岁,江苏省南京电视大学教师,住南京市玄武区旭日园。 原告代理人:于晓,女,本市德俊律师事务所;王大,男,本市德俊律师事务所 被告:浙江省杭州市乐金化妆品有限公司,住所地: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法定代表人:宋钧,该公司董事长。 被告:江苏省南京市苏宁环球购物中心,住所地:南京市湖南路。 法定代表人:董继,该中心负责人。 委托代理人:邹伟,女,本市豪威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莉,女,本市豪威律师事务所律师 案由: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 案情梗概:原告周祖云因与被告浙江省杭州市乐金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金公司)、江苏省南京市苏宁环球购物中心(以下简称苏宁中心)发生消费者权益纠纷,向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法庭准备阶段) 李敏: (一)现在查点当事人,及诉讼参加人到庭情况。请原告、被告、及被告代理人入席(二)现在宣布法庭纪律: 1、到庭所有人员应听从审判员统一指挥,一律关闭通讯工具,遵守法庭秩序,不准吸烟。 2、旁听人员必须保持肃静,不得喧哗、鼓掌、插话,不得进入审判区,有意见可以在闭庭后提出。 3、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不得中途退庭,如擅自退庭,是原告的作撤诉处理;是被告的则依法缺席判决。 4、审判人员或法警有权制止违反法庭纪律,妨碍民事诉讼活动的行为,对不听制止的,可依法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对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三)请主审法官入席.审判员入席。 (四)报告审判长,当事人均已到庭,请开庭 主审法官徐莉:现在开庭,首先核对当事人身份。原告,你的姓名、年龄、职业、住址?有无代理人? 原告:我叫周祖,女,22岁,南京电视大学教师,住学院西区9#410。我委托本市德俊律师事务所律师于晓。王大考作一般代理人。 原告代理人:我叫于晓,女,本市德俊律师事务所; 原告代理人:我叫王大,男,本市德俊律师事务所 主审法官徐莉:被告,你的姓名、年龄、职业、住址?可有代理人? 被告1宋钧:我叫宋钧,该公司董事长。浙江省杭州市乐金化妆品有限公司,住所地: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委托本市豪威律师事务所律师邹伟作一般代理人。 被告代理人:我叫邹伟,女,本市豪威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2董继:我叫董继,该中心负责人。江苏省南京市苏宁环球购物中心,住所地:南京市湖南路。我委托本市豪威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莉作一般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我叫张莉,女,本市豪威律师事务所律师 。

商法案例分析完整版

商法案例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案例:1.甲公司从报上看到乙公司的一则广告,介绍该公司生产的新型热水器,价格每个300元,多买可优惠。恰好甲所在的A市市场上这种新型热水器紧俏,于是甲立即发电报给乙,电文为“欲购买贵公司热水器1000个,如价格能降百分之十,则购买2000个,货到后验收合格即付款.”乙收到电报后,回电称:“同意降价百分之十,但现在本公司存货只有1000个,可以立即发送;另1000个1个月后发运。”甲收到电报后未作答复,乙即派销售员张某将1000个热水器运往A市。张某将货物送到甲,甲验收合格后按原价格降价10%后的价格付款。张某告知甲本公司加紧生产,另外1000个热水器可在5日内运到,请甲作好接货准备。甲当即回答本公司已经从其他渠道购入了1000个同类热水器,不再需要另1000个热水器。张某立即向公司报告此情况。乙认为甲不能擅自撕毁合同,决定按时发运第二批1000个热水器,仍由张某押运。第二批热水器运到甲,甲拒绝接受。张某无奈,将该热水器存入A市某仓储公司仓库后,立即赶回公司请示。当夜天降百年罕遇的大雨,仓储公司仓库的屋顶被雨浸泡漏水,热水器打火系统受潮,不能再使用。(本题30分)请回答: ⒈甲、乙之间的合同是否已经成立?为什么(法律依据是什么)? ⒉乙公司发运的第一批货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⒊乙公司发运的第二批货损坏的损失由谁承担?为什么(法律依据是什么)? 分析: (1)甲公司从报上看到乙公司的一则广告,介绍该公司生产的新型热水器,价格每个300元,多买可优惠。这句话为一则广告因此是要约邀请。 (2)恰好甲所在的A市市场上这种新型热水器紧俏,于是甲立即发电报给乙,电文为“欲购买贵公司热水器1000个,如价格能降百分之十,则购买2000个,货到后验收合格即付款。”这是甲发出的要约。 (3)乙收到电报后,回电称:“同意降价百分之十,但现在本公司存货只有1000个,可以立即发送;另1000个1个月后发运。”当合同成立时为乙的承诺合同不成立时为乙发出的新要约。 (4)甲收到电报后未作答复,乙即派销售员张某将1000个热水器运往A市。张某将货物送到甲,甲验收合格后按原价格降价10%后的价格付款。这甲乙对合同的履行。(5)张某告知甲本公司加紧生产,另外1000个热水器可在5日内运到,请甲作好接货准备。当合同成立时是对合同的做出的新的履行方式合同不成立时这是乙发出的新要约。 (6)甲当即回答本公司已经从其他渠道购入了1000个同类热水器,不再需要另1000个热水器。合同成立时是甲预期违约合同不成立时是甲对新要约的拒绝。 (7)乙认为甲不能擅自撕毁合同,决定按时发运第二批1000个热水器,仍由张某押运。第二批热水器运到甲,甲拒绝接受。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甲在收到一千个热水器之后是以之前承诺的购买两千个降价百分之十的价格购买的,可看做是预期违约。同时在这里乙提前把后一批货运到,与开始约定的一个月后送到冲突,但是因为是为了甲的利益,方便了甲,所以乙并不算违约。 (8)张某无奈,将该热水器存入A市某仓储公司仓库后,立即赶回公司请示。当夜天降百年罕遇的大雨,仓储公司仓库的屋顶被雨浸泡漏水,热水器打火系统受潮,不能再使用。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开始涉及到风险分担的问题,动产风险以交付为界限,但

民事案件模拟法庭心得体会

民事案件模拟法庭心得体会 近期参加的电大模拟法庭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无法学到得,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法律的实际运用,模拟法庭是我们了解和认知法律,体会法律威严,加深法学理论的重要方式,对我们学习和今后参加法律工作有巨大的帮助作用。通过参加这次模拟法庭,使我更加了解了法律的神圣。使原有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亲身体会法律的运行,使我对整个法律体系有了更加完整的把握,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民事案件的模拟法庭已经结束了,这次的模拟法庭使我对民事案件的庭审程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相关的法律知识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们组这一次的民事案件是采用的一个借贷纠纷的案件,双方围绕房产及担保问题展开辩论。 有了前几次的模拟训练的经验,在这次的民事案件中相关的庭审程序以及所需要的案件资料等我们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因此,民事案件的进行的相对比较的顺利。 认识了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在庭审的质证及辩论阶段双方当事人发挥了很大的积极性,代理人的角色所起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民事案件的庭审程序比较简单、更加注重双方当事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时间短效率高是我对此次模拟法庭的整体评价。经过紧张的准备,我们组在模拟开庭中双方说情说理, 根据争论焦点,不断挖掘对方的漏洞,完善自己的论证论据。庭审中基本上双方各个代表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 当然缺点也是免不了的。首先,准备不够充分,对于原告提出的借贷的抵押房产这块没有明确指定,但在判决的时候法院做出了具体判决。再就是庭审中在某些地方衔接上没有那么的自然流畅,语言比较生疏,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在期准备工作时,我了解法律工作的严谨和辛苦。借贷纠纷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重大案件,涉及大量证据材料,和复杂的法律关系。在案件的准备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理清案件的法律关系,把庞杂的证据材料分类汇总,编写证人证词,

商法模拟法庭案例一

案例一常林诉李某、白某、蔡某及汇渝有限责任公司侵权纠纷案——析商事合伙实验项目:常林诉李某、白某、蔡某及汇渝有限责任公司侵权纠纷案例分析 实验目的:运用商法学的基本原理和制度内容,分析我国《合伙企业法》中对合伙的有关规定,解决合伙纠纷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实验要求: 1、试验前要熟练掌握民事诉讼程序; 2、了解案情的法律关系和诉讼事由; 3、掌握《合伙企业法》的相关内容,特别是本案涉及的隐名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义务、合伙事务执行人违反合伙协议执行合伙事务的法律后果、出名合伙人损害隐名合伙人的利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试验方法: 1、现场模拟、演绎 2、案例分析 设备条件:微机、网络、模拟法庭、法律法规、中外文献 实验成果:实验报告 [书记员]:请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和审判员入庭。(审判长和审判员入庭) [审判长]:请坐。 [书记员]:报告审判长,原被告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均已到庭,开庭准备工作就绪,可以开庭。 [审判长]:原告对被告出庭人员有无异议? [原告]:没有异议。 [审判长]:被告对原告出庭人员有无异议? [被告]:没有异议。 [审判长]:原告、被告及各方委托代理人向法庭报告的内容与向本院提交的诉讼主体资格证明及委托书相一致,各方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出庭资格合法有效,准许参加诉讼。 [审判长]:现在宣布开庭(敲法槌)。Xx法院今天依法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审理原告xx与被告xx一案,下面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由审判长xx,审判员xx、

xx成合议庭,书记员xx担任法庭记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有申请回避的权利;提出证据的权利;对争议的事实享有法庭辩论的权利和请求法庭给予调解的权利;原告有放弃、变更,增加诉讼请求的权利,被告有进行反驳的权利;双方均有陈述最后意见的权利。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享有上述权利的同时应承担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义务;听从法庭指挥,遵守法庭纪律、如实陈述事实。自觉履行发生效力的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和裁定书。 [审判长]:上述权利和义务原告是否听清? [原告]:听清楚了。 [审判长]:被告是否听清? [被告]:听清楚了。 [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46条的规定,当事人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原告对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原告]:不申请。 [审判长]:被告对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是否提出申请回避? [被告]:不申请。 [案情简介]:原告常林,男,上海某大学机械系教授,庆林机械厂隐名合伙人。被告李某,男,庆林机械厂合伙人。被告白某,男,庆林机械厂合伙人。被告蔡某,女,庆林机械厂合伙人。被告汇渝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秦勇。 1997年3月,被告李某、白某、蔡某合伙成立了庆林机械厂,聘常林为该厂技术顾问。1998年,常林经多年精心研究,发明了一套可防止船舶螺旋桨传动轴磨损过快的技术装置。李、白、蔡三人得知后,欲利用该技术生产产品,遂与常林协商购买该专有技术。常林觉得以该技术生产的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且该技术的诀窍在于原材料的配方,一旦让他人知道配方,将因不易保密的原因而极易成为公知技术,故不同意转让该技术。李、白、蔡三人便决定邀请常林入伙共同生产经营。1998年4月30日,李某、白某、蔡某与常林达成入伙协议,协议约定:1、常林以其自有的专有技术的使用权作价40万元加入庆林机械厂,占庆林机械厂份额的25%;2、李某负责工厂全面事务,白某负责生产,蔡某负责销售,常林只提供技术,并做技术指导,不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3、常林每年从庆林机械厂获得该企业年纯利润的25%,并自己缴纳个人所得税;4、常林仍拥有其专有技术的所有权。庆林机械厂未经常林同意,不得将该技术转

模拟法庭案例

模拟法庭案件资料 案件1:公司解散案 原告陈某与被告章某系干姐妹,为共同致富寻求创业之路,二人于2003年12月1日共同出资设立某销售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其中陈某出资20万元,章某出资30万元,章某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陈某为公司监事,公司经营期限为5年。起初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盈利颇丰。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为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各自的权益逐渐发生纠纷,直接导致公司于2004年12月停止经营,最终闹上了公堂。2005年1月,销售公司起诉陈某丈夫返还截留的公司资金20余万元;2005年5月,销售公司再次起诉陈某及其丈夫,要求其赔偿侵占公司门面房的损失;2005年6月,陈某以章某及章父损害公司利益为由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公司损失。2006年1月16日,在新修订公司法施行后不久,陈某将章某及销售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解散公司并对公司进行清算。 案件2: "假一罚十"承诺是否有效案 案情介绍 2006年10月12日,王女士在北京公主坟地区买手机时,见某手机超市入口处贴有一张告示"郑重承诺:手机'三包',七天包退、假一罚十"。因为有这个承诺,郭女士便花2310元现金在XX公司购买了一部摩托罗拉A388手机。不久,她将手机送给朋友。在给手机充电时,王女士的朋友发现手机电池鼓起了一块。经摩托罗拉公司鉴定,这个手机不是摩托罗拉公司原装手机。而XX公司只同意双倍赔偿,并称"十一"期间广告已过时。王女士便以对方存在欺诈行为为由诉至法院。 案件3:“兰贵人”商标侵权案 案情介绍 万昌苦丁茶场于1993年开始苦丁茶的规模种植和生产,并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了“兰贵人”商标。2003年5月28日,“兰贵人”商标核准。但是市场上却存在大量将“兰贵人”作为商标和商品装潢的现象。2005年10月,万昌苦丁茶场向海口中院起诉海口松岛名门超市有限公司销售茶叶包装上突出使用其茶场的注册商标“兰贵人”的香圣牌兰贵人茶,侵犯了万昌苦丁茶场的商标专用权。万昌茶叶场提出了4项诉讼请求,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侵犯其“兰贵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并公开赔礼道歉,赔偿其经济损失50万元,调查、取证费80余元和承担本案的诉讼费。 案件4:支票纠纷 钟少强向石鸿江出具一张中国农业银行的支票,支票号码为07035879,出票日期为2004年7月20日,付款行为中国农业银行佛山顺德均安支行,收款人为石鸿江,记载金额为45440元,付款期限为十天,用途为往来款,并加盖有付款人钟少强的印章。石鸿江于2004年7月27日持该支票向付款行请求兑付时,付款行以钟少强的帐户余额不足为由拒付,并出具了退票通知书。石鸿江因支票无兑现,于2004年8月4日向原审法院起诉,请求判令钟少

刑事案件-模拟法庭审判程序

关于受贿罪。。。 〈一〉庭前准备 书记员: 1. 宣读法庭纪律 2. 请公诉人、辩护人以及附带民事原被告双方诉讼代理人入庭就座。 3. 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就座 4. 请坐下,报告审判长,开庭前准备工作已就绪,请开庭。 审判长: 河南省中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2条和77条有关规定,今天依法公开审理由河南省中原市人民检察院向我院起诉的第一被告人张军辉涉嫌受贿罪,第二被告人刘法林涉嫌行贿罪一案。现在宣布开庭!(敲法槌) ①传被告人张军辉、刘法林到庭 ②请执行法警为被告人打开戒具 核实张军辉 审判长:

1. 被告人张军辉,你向合议庭陈述一下你的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籍贯、职业、住址 2. 被告人李长庆,你在本案以前是否受过法律处分? 3. 是否已经收到检察院起诉书副本,附带民事诉状副本诉讼权利书? 核实刘法林 审判长: 1. 被告人李长庆,你向合议庭陈述一下你的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籍贯、职业、住址 2. 被告人李长庆,你在本案以前是否受过法律处分? 3. 是否已经收到检察院起诉书副本,附带民事诉状副本诉讼权利书? 审判长:两被告人坐下(别说“请”) 审判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诉法》第147条和154条有关规定,本案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合议庭由审判员李晓晨、曹奇星和人民陪审员冷冰组成,李晓晨担任审判长并主审,书记员贾玉杰担任法庭记录。

【】中原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张盼、李佳出庭支持公诉: 受第一被告人李长庆的委托,河南精正律师事务所指派律师张梦星、王玮出庭为其辩护。 受第二被告人李长庆的委托,河南精正律师事务所指派律师毛宽桥出庭为其辩护。 审判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本案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在法庭上享有下列诉讼权利: 1、如果认为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不能公正及可能影响公正审理本案时,你们可以申请回避。 2、被告人有自行辩护权 3、有提出证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勘验,检查的权利。 4、法庭辩论结束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审判长: 被告人李长庆,对于以上诉讼权利,你是否听清? 你是否申请回避? 被告人李长庆,对于以上诉讼权利,你是否听清? 你是否申请回避? <二>法庭调查(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审判长:

模拟法庭案例.

(一、法庭准备阶段) [书记员]:下面宣读法庭规则 (一)查点当事人及其诉讼参加人到庭情况并请入席 (二)现在宣布法庭纪律: 1、到庭所有人员应听从审判员统一指挥,一律关闭通讯工具,遵守法庭秩序,不准吸烟。 2、旁听人员必须保持肃静,不得喧哗、鼓掌、插话,不得进入审判区,有意见可以在闭庭后提出。 3、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不得中途退庭,如擅自退庭,是原告的作撤诉处理;是被告的则依法缺席判决。 4、审判人员或法警有权制止违反法庭纪律,妨碍民事诉讼活动的行为,对不听制止的,可依法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对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请主审法官入席 (四)报告审判员,当事人均已到庭,请开庭 [书记员]:请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 [审判长]:下面核对双方出庭人员的身份。双方将出庭人员的情况向法庭进行说明。 [审判长]:原告:杨信,男,1962年12月7日出生,汉族,杨信民族艺术工作室,艺术总监,住址略。 委托代理人:张龙,北京市郦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盛建军,男,1956年11月21日出生,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地区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住址略。 [审判长]:被告:北京国际饭店,法定代表人陈旭华,总经理,住所地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9号。 委托代理人:王伟,北京大洋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 [审判长]:上述情况是否属实? [原告]:属实 [被告]:属实 [审判长]:双方诉讼参加人的身份符合法律的规定,可以参加本案诉讼。现在宣布开庭。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依法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审理原告杨信诉被告北京国际饭店公司其他著作权纠纷一案。本案由法官裴桂华担任审判长,与本院法官樊静馨、梁延昊共同组成合议庭,书记员亓蕾担任法庭记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出上诉,申请执行。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原告可以放弃或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出反诉。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双方当事人是否听清了?是否申请回避?] [原告]:听清楚了,不申请回避。 [被告]:听清楚了,不申请回避。[ (二、法庭调查阶段) [审判长]:现在进行法庭调查。首先由原告陈述诉讼请求及事实理由。 [原告]: 诉讼请求:1、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停止使用原告作品的电视节目的播放。 2、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承担赔偿原告经济损失70万元人民币的赔偿责任。 3、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讼费用、公正费用和律师费用。 [原告]:事实与理由,杨信系京城著名民俗画家。自1995年开始独立创作大量展现老北京民俗风情的彩铅笔画,并先后出版《捧读胡同儿》、《京城老行当》等美术作品集。 [原告]:2007年,原告发现被告未经同意,擅自在其星光旋转餐厅内使用原告美术作品集中七十余幅作品,制作喷绘壁画作为餐厅墙壁的装饰,用于餐厅的商业推销活动。 [原告]:此外,被告还使用原告的作品制作了电视宣传片,在餐厅内不定时播放。原告认为被告是为营造就餐环境使用原告作品,并且改变了部分作品的颜色、字体以及图案的完整。侵犯了原告对上述美术作品享有的著作权,故诉至法院。 [审判长]:原告方,就立即停止侵权这一项诉讼请求,你们对被告现在的侵权状态是否经过确认? [原代]:现在被告方应该是停止侵权了。 [审判长]:那你们是否还坚持第一项诉讼请求? [原代]:不坚持了。 [审判长]:下面由被告就原告方提出的第二、第三项诉讼请求,以及指控的事实理由进行答辩。 [被告]: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如下,1、对于原告出版过诉状中提到的作品集,我们有异议; [被告]:被告的28层餐厅,在进行装修改造中以老北京为主题的设计时,委托北京北电影视制作中心进行整体设计及装修,同时要求北京

模拟法庭案例 完整程序

[背景说明] 本案以现实中发生的实际案例改写而成。法庭审判模拟真实庭审过程,具体程序根据需要有所简化。 [法庭场景和演员] 审判庭(中间高悬国徽,肃穆) 审判席(3人) 书记员席(1人) 公诉人席(2人) 辩护人席(3人) 法定代理人席(3人,设臵在辩护台靠近旁听区一侧,本案中虚设,不发表意见) 被告人席(上述相关席位上摆放好身份标志牌:审判长、人民陪审员2个、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证人) 法警席(3人) [法庭审理程序开始] 书记员(起立)宣布:“肃静!请公诉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入庭。” (公诉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依次入庭就座) 书记员:“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及合议庭人员入庭。” 公诉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旁听人员起立,审判长及合议庭人员入庭,就座。

书记员:“请坐下。报告审判长,法庭审判准备就绪。” 审判长:“现在开庭!”(使用法棰) 审判长:“传被告人白宁、李刚、赵楠到庭!” 三名法警将被告人白宁、李刚、赵楠押解到被告席。法警分别回到自己的位臵立正站好,对面而立。 [法庭调查——宣读起诉书] 审判长:“现在开始法庭调查,首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公诉人起立,宣读起诉书)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起诉书 京海检刑诉[2003]997、1013号 被告人白宁,男,15岁,1987年7月29日出生,汉族,北京市人,高中二年级文化程度,北京市胜利中学学生,户籍地为北京市海淀区幸福小区1号楼1门7号。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3年3月4日被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刑事拘留,经本院批准,同年3月28日被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逮捕,现押于海淀区看守所。 被告人李刚,男,16岁,1986年9月22日出生,汉族,北京市人,高中一年级文化程度,北京市胜利中学学生,户籍地为北京市海淀区新华路甲4号。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3年3月4日被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刑事拘留,经本院批准,同年3月28日被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逮捕,押于海淀区看守所。 被告人赵楠,男,15岁,1987年3月14日出生,汉族,北京市人,

模拟法庭案例

首页> 第六届模拟法庭大赛> 正文 2016年山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模拟法庭比赛案例 2016-07-10 17:34:44 来源:2016年山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模拟法庭比赛组委会评论:0 点击:668 2016年山东省高等学校大学生模拟法庭比赛案例 <原告:鳄鱼恤有限公司。住所地: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长沙湾道680号丽新商业中心10楼。 法定代表人:林建名,该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 被告:烟台侑美服装有限公司。住所地: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福盈路100号。 法定代表人:车圭宪,该公司董事长。 案情介绍: 原告鳄鱼恤有限公司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了第246898号“CROCODILE”文字商标,经续展,有效期延长至2016年3月29日。核定使用商标类别为25类,包括衬衫;裤子;汗衫及其它衣服等商品。 鳄鱼国际公司在韩国也注册了相关商标。其中,2005年10月5日注册的0633791号“CROCODILE”文字商标,有效期至2015年10月5日,指定商品类别为第25类,包括罩衫、女式衬衫、T恤衫等。 韩国亨籍公司是鳄鱼国际公司在韩国的女装被授权商。2009年11月8日,依据其与鳄鱼国际公司的商标授权合约,亨籍公司与韩国三镇株式会社(以下简8称三镇公司)签订订单订购了只限于在韩国国内市场销售之产品。三镇公司又将上述订单委托烟台侑美服装有限公司在中国生产。2009年11月19日,被告与三镇公司签订来料加工合同,约定由被告为三镇公司加工涤纶针织女衬衫6200件,交付时间为2010年1月20日。 亨籍公司向被告出具授权书,授权被告在中国境内生产加工鳄鱼牌(Crocodile)女性服装,有效期为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 2010年1月26日,威海海关作出《采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措施通知书》,告知以涉嫌侵犯知识产权为由,将被告申报出口的涤纶针织女衬衫6162件扣留。 2010年9月29日,威海海关向原告发出《知识产权调查结果通知书》,告知对被告于2010年1月14日申报出口的涤纶针织女士衬衫6162件,不能认定侵犯了原告的“CROCODILE”商标,通知原告有权就上述货物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或者财产保全的措施。如在2010年11月3日前,未收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将放行上述货物。 2010年11月4日,威海海关向被告发出货物放行通知,将扣留被告的涤纶针织女式衬衫6162件予以放行。上述产品已出口到韩国。 涉案女式衬衫的外包装上、衬衫领标上和衬衫吊牌上都有“CROCODILE”文字、鳄鱼图形和“LADIES”文字组成的标识。 原告还提供证据表明,被告侑美公司在接受韩国公司订单的同时,还加工生产同款式鳄鱼牌女装3500件,全部销往日本。原告虽然自1990年起即开始生产鳄鱼牌服饰并大量出口日本,但并未在日本注册鳄鱼文字或图形商标。 原告鳄鱼恤有限公司因被告烟台侑美服装有限公司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于2010年12月23日向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民事案件的模拟法庭审判程序

关于遗产纠纷的。。。 〈一〉庭前准备 书记员: 1. 宣读法庭纪律 2. 请公诉人、辩护人以及附带民事原被告双方诉讼代理人入庭就座。 3. 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就座 4. 请坐下,报告审判长,开庭前准备工作已就绪,请开庭。 审判长: 河南省中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2条和77条有关规定,今天依法公开审理由河南省中原市人民检察院向我院起诉的第一被告人裴立俊涉嫌受贿罪,第二被告人刘法林涉嫌行贿罪一案。现在宣布开庭!(敲法槌) ①传被告人裴立俊、刘法林到庭 ②请执行法警为被告人打开戒具 核实裴立俊 审判长:

1. 被告人裴立俊,你向合议庭陈述一下你的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籍贯、职业、住址 2. 被告人李长庆,你在本案以前是否受过法律处分? 3. 是否已经收到检察院起诉书副本,附带民事诉状副本诉讼权利书? 核实刘法林 审判长: 1. 被告人李长庆,你向合议庭陈述一下你的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籍贯、职业、住址 2. 被告人李长庆,你在本案以前是否受过法律处分? 3. 是否已经收到检察院起诉书副本,附带民事诉状副本诉讼权利书? 审判长:两被告人坐下(别说“请”) 审判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诉法》第147条和154条有关规定,本案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合议庭由审判员李晓晨、曹奇星和人民陪审员冷冰组成,李晓晨担任审判长并主审,书记员贾玉杰担任法庭记录。

【】中原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张盼、李佳出庭支持公诉: 受第一被告人李长庆的委托,河南精正律师事务所指派律师张梦星、王玮出庭为其辩护。 受第二被告人李长庆的委托,河南精正律师事务所指派律师毛宽桥出庭为其辩护。 审判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本案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在法庭上享有下列诉讼权利: 1、如果认为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不能公正及可能影响公正审理本案时,你们可以申请回避。 2、被告人有自行辩护权 3、有提出证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勘验,检查的权利。 4、法庭辩论结束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审判长: 被告人李长庆,对于以上诉讼权利,你是否听清? 你是否申请回避? 被告人李长庆,对于以上诉讼权利,你是否听清? 你是否申请回避? <二>法庭调查(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审判长:

商法经典案例

K公司是一家经营进口及批发篮筐制品的小公司,与购货商签订了一份供货合同。为了交货,K 公司又与承运人A快邮公司订立了运输合同,将货物运交购货商。运输合同开始履行后,A快邮公司发现自己计费有误,致使这次运输所订的运价极不合算。于是A快邮公司对K公司声称,除非改变合同运价,否则他将终止运输。K公司的生意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那个购货商的合同,不能及时交货会导致惨重损失,而且当时已经很难迅速找到其他承运人替代。K公司只好答应了A快邮公司调整运费的要求,但合同履行后,K公司以受到胁迫为由拒绝支付增加的运费,双方发生争议。 问:(1)K公司是否可以以受到胁迫为由拒绝支付增加的运费? (2)A快邮公司可否认为:运费计费有误属于重大错误,A快邮公司有权主张运输合同无效? (3)如果A快邮公司以政府法令发生变化为由要求调整运费,而未主张计费错误,K公司同意增加运费,但事后K公司发现并不存在政府法令发生变化导致调整运费的事实,K公司是否可以主张A快邮公司采取欺诈手段订立合同而要求其承担责任? 分析:(1)可以。因为K公司的生意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那个购货商的合同,如果不答应A快邮公司的要求,可能会导致不能及时交货而损失惨重,并且当时已经很难迅速找到其他承运人替代。 因此,K公司所处的情形可以认为是受到胁迫,他可以以受到胁迫为由拒绝支付增加的运费。 (2)一般情况下,A快邮公司不能主张运费计费有误属于重大错误。在英美法中,这属于单方错误,当事人原则上不能因单方错误主张合同无效,除非:①这种单方错误为对方所知悉,并且对方利用了这种错误来达成合同;或者,②这种单方错误导致双方之间实质上没有达成协议。在大陆法中,这种计费错误也很难被认定为重大错误。 (3)如果A快邮公司以政府法令发生变化为由要求调整运费,K公司同意。那么,事后K 公司发现并不存在政府法令发生变化的事实,一般也不能主张A快邮公司的行为属于欺诈。法律是公开的政府文件,任何人均可以查阅,K公司没有理由轻信对方的陈述,K公司只能对自己的疏忽负责。 但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主张对法律的虚构或曲解构成欺诈:①法律专业人士对非专业人士解释的法律;②对外国法律的虚构或曲解,因为外国法律通常被视为一种事实存在。

模拟法庭案例

民事诉讼 原告(被上诉人):甲(男)。 被告(被上诉人):丙(男)。 被告(上诉人):乙(女)。 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甲与乙于1995年2月20日登记结婚。1997年2月21日乙产下一女,取名甲某。2004年4月5日,甲与乙经我院调解离婚。(2004)*民初字第7760号调解书载明:甲某由乙负责抚育,甲自2004年4月起每月给付子女抚育费三百元,至甲某十八周岁止。2008年7月13日,北京朝阳医院法医物证司法鉴定所对甲、乙与甲某的亲子关系进行了鉴定。2008年7月24日,北京朝阳医院法医物证司法鉴定所作出朝阳司鉴所〔2008〕物鉴字第579号鉴定书,鉴定结论为:不支持甲是甲某的生物学父亲。2008年7月30日,北京明正司法鉴定中心对甲某与丙、乙的亲权关系进行了鉴定。2008年8月4日,北京明正司法鉴定中心作出京正〔2008〕物鉴字第34号检验报告,检验结论为:在不考虑双胞胎或近亲的前提下,极强烈支持丙、乙是甲某的生物学父母。 经询问,丙称:“我和乙于1988年认识,经过几次接触后,彼此有有好感。在1989年(具体月份已经记不清)发生了性行为。自那一次性行为之后,我就出国了,直至1996年我从国外回来,双方一直没有联系。我从国外回来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乙,当时我们又发生了一次关系,也是最后一次。2008年,突然接到乙的电话,她要求我协助做亲子鉴定。我还感到很突然。经过鉴定甲某为我亲生女儿。2009年,甲将我诉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要求我支付抚养费。此案已经贵院审理,并进入执行阶段。”

庭审中,甲提供住院病案等材料,以证明甲由于心脏搭支架等身体原因,不再具有生育可能,因此,丙、乙侵犯其生育权。丙对此不予认可,认为上述材料不能证明该事实,且生育权并不属于人格权的范围。 现甲认为丙、乙的行为不仅剥夺了甲的生育权,而且给其名誉和精神都造成重大损害。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丙、乙公开给甲道歉;连带赔偿甲精神损害抚慰金15万元。 丙辩称认为:首先,甲主张丙侵害人格权没有事实与法律依据。甲主张的生育权不属于我国现行法律中人格权的范围。甲主张侵害其名誉权不能成立。丙在与乙进行性行为时并不希望被第三人知晓,是隐蔽行为。丙对甲若干年后名誉权是否会受到侵害并不知道,也不可能预见。丙的行为仅应受道德规范的调整,并不构成法律上的过错。其次,丙实施的行为并不会直接导致甲不能生育,且也没有给甲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不存在侵犯生育权的事实。甲感到痛苦的根源在于乙婚内不忠,违反夫妻相互忠诚义务,以及乙在有能力有机会告知甲婚内所生孩子甲某非其亲生子女的前提下而故意隐瞒、欺骗甲。因此,乙的行为是甲精神痛苦的根源。综上,不同意甲的诉讼请求。 乙经本院合法传唤未到庭应诉,亦未提交书面答辩意见。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甲主张其因乙、丙的婚外性行为并产下一女而名誉权、生育权受损,产生精神痛苦,其主张在民法上可称为配偶权侵权损害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本案中,乙在已为甲配偶的情况下,与丙发生婚外性行为并与丙产下一女,该行为明显违背了夫妻忠实义务,构成对甲作为配偶

模拟法庭案例剧本

模拟法庭剧本稿(修) 女大学生杀人案 案情简介:一位天资聪颖、天生丽质的女大学生江心月,在强烈的虚荣心作祟下,为了圆她的出国梦,与大款杨豪发生了一段亦真亦假的恋情。后来她才发现杨豪是有妇之夫,当初他的山盟海誓也只不过是美丽的谎言,而杨豪的妻子也发现了丈夫的不忠,一时间三方的矛盾迅速激化,不久后,杨豪离奇地死亡。案发现场的一封信和两枚指纹使女大学生江心月成了第一犯罪嫌疑人。正气凛然的公诉机关誓言要将凶手绳之以法,慷慨激昂的辩护律师却要维护被告人的清白。案情真相扑朔迷离,是自杀、他杀、还是情杀、更或者仇杀...... 【庭前准备程序】: (法院)书记员查明公诉人、未成年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证人等是否到庭。 【书记员】(站起来):请旁听人员安静,现在宣布法庭纪律。 (1)未成年人及精神病人、醉酒的人不得旁听; (2)不得随意走动及进入审判区; (3)不得鼓掌、喧哗、哄闹; (4)爱护法庭设施,保持法庭卫生,不准吸烟和随地吐痰; (5)移动电话等一律关闭或静音; (6)不得发言、提问,不得进入审判区; (7)未经许可,不得记录、录音、录像和摄影。上述法庭规则,旁听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审判长有权制止妨碍刑事诉讼活动的行为,对不听制止的,可依法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对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庭审理开始】: 【书记员】宣布:“肃静!请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委托代理人入庭。”(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委托代理人依次入座。) 【书记员】:“请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人员入庭。”(公诉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旁听人员起立,审判长及合议庭人员入庭,就座。) 【书记员】:“请全体坐下。”(公诉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旁听人员坐下) 【书记员】(面向审判长):“报告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委托代理人已经到庭。被告人王心月已经在羁押室候审。本案证人现已到庭。庭前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现在可以开庭。” 【审判长】:(敲法槌)清江市禅城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一庭现在开庭审理第[20711]号江心月涉嫌杀害杨豪一案。现在开庭。 【审判长】:请法警带被告人王心月到庭。(两名法警将被告人王心月押解到被告席。被告人低着头入庭,站在被告席,法警分别回到自己的位置立正站好,面向审判席而立。)【审判长】:被告人请抬头面对本庭(被告人把头抬起面对审判长) 【审判长】:被告人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日? 【被告人】:江心月,23岁,1 9 8 7年11月20号出生 【审判长】:被告人民族、职业、住址? 【被告人】:汉族,现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住于清江大学。 【审判长】:你曾经是否受到过法律处分及行政处罚? 【被告人】:没有。 【审判长】:本庭依法公开审理清江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江心月谋杀一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本合议庭由清江市人民法院第一刑事审判庭庭长王昆伦担任审判长,并由陈丽善、钟汉栋共同担任审判员,书记员蔡艺枫担任法庭记录,清江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陈律、徐翔出庭支持公诉。横远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泳滨、孙丽娜出庭为被告人江心月辩护。(被宣布的上述在座人员,应分别举手示意) 【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本案当事人依法享有申请回避权,请问被告人、公诉人是否申请回避? 【公诉人1】:不需要。(一人回答即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