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nTouch HMI 与 ArchestrA 集成指南

InTouch HMI 与 ArchestrA 集成指南

InTouch HMI 与 ArchestrA 集成指南
InTouch HMI 与 ArchestrA 集成指南

陈仓区情况简介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陈仓区位于陕西省西部,西与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相邻,东经106°18′24″—107°34′58″,北纬34°7′24″—34°44′38″之间。南依秦岭与太白、凤县毗邻,北靠陇山余脉与陇县、千阳、风翔县接壤,西沿渭水与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清水县隔河相望,东与岐山县相连,三面环围宝鸡市全台区、渭滨二区,东西长约119.49公里,南北宽约67.78公里。 2、气候特征 地处秦岭山地、关中平原、黄土高原过渡区,地貌由山、塬、川组成。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年降水量701毫米。 二、区位交通 陇海铁路横贯东西,宝成、宝中铁路通往南北,310国道和西宝高速公路(G30)、西宝北、中、南线穿境而过,距咸阳国际机场130公里、省城西安150公里,城内路网呈现“七纵五横”框架,交通便利。 三、资源状况 1、旅游资源 宝鸡市陈仓区位于美丽富饶的关中平原西端,南依秦岭,北靠陇山,西沿渭水,东连岐山,川原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西山自然风光

美不胜收,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互为补充,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旅游产业配置日趋完善,已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齐全、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业体系和游客接待框架。全区现有国家3A级景区一处,省级森林公园2处,三星级旅游宾馆饭店2家,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亿元。 全区共有各类景点及旅游资源26处。国家3A级景区姜子牙钓鱼台集姜太公隐居垂钓、文王访贤,古文化、古遗址、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景观和山峰、溪水、瀑布、奇石等自然山水的自然景观于一体,久负盛名;西镇吴山自古以来被历代皇帝视为镇国靖朝之灵山,是吴姓氏族的发源地。景区奇山怪石、飞瀑流泉随处可见,形成了融华山之险、泰山之雄、黄山之秀、青城之幽的独特景致,享有“二华同高,五峰挺秀”之美称;与钓鱼台一河之隔的潘溪宫因道教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在这修道长达六年之久而有“中国西部第一道场”的美誉,是著名的“宝鸡八景”之一;西山旅游资源以自然风光著称。大水川草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森林茂密,草场广阔,风景如画;灵宝峡状如巨壁逼空,势如柱天,气吞日月,雄伟壮观;安坪自然风光四季如画,农特产品品种繁多,名贵药材遍地丛生,野生植物屡见不鲜;九龙山地势险峻,山清水秀,九峰汇集,相依相抱,状如莲花盛开,又似九龙腾空,山水林木崖峰窟洞各有天地,无一雷同,美不胜收。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热潮,陈仓区委,区政府做出了开发旅游资源,培育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经济的重大决策。以姜子牙钓鱼台旅游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目录(2013)

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区) 我国已有12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完整名单):国务院曾于1982年、1986年、1994年先后批准了三批共9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2001年起开始单独批复增补,至2013年7月烟台列入为止, 先后增补了24个,总数达到123个。其中2007年增补的海口市与第三批中的海口市琼山区有时合并算为一个,所以也可以说总计122个。122个文化名城按省域分布,最多的是江苏,有11个;其次是山东9个;河南和四川则分别有8个;广东有7个。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 这些村镇分布在全国二十五个省份,包括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镇群、晋中南古村镇群、粤中古村镇群,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名单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江西裴氏人口村落分布统计

江西裴氏人口居住村庄分布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冈上镇安仁村裴家自然村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黄马乡岭前村裴家自然村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黄马乡丰林村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璜溪村裴家村小组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冈上镇蚕石村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南店村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蒋巷镇高梧村贾村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高坑镇云泉村裴家冲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山口镇桃坪村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海会镇五洲村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海会镇长岭村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土塘镇土塘村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新港镇荷塘村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新港镇太平桥村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海会镇五洲村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棉船镇升洲村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棉船镇粮洲村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圩镇裴港村委裴家村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圩镇裴港村委新屋村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圩镇裴港村委裴港村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圩镇裴港村委西岸村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圩镇胡家排村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川里村委合江村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周坊镇裴源村裴源组

江西裴氏人口居住村庄分布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周坊镇裴源村老裴源小组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周坊镇上黄村上黄组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周坊镇上黄村方川组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周坊镇古港村下黄组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周坊镇胡家村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泗沥镇王湾村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春涛镇朱凤大队裴家村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镜坝镇城埠村老虎坝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埠头乡埠头村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镇裴家村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安塘乡颜家山塘村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横江镇高陇村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郑家村委裴家村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麦斜镇阳团村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麦斜镇裴家村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金滩镇阁上村落虎岭自然村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百嘉镇九贤村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石马镇棠阁村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黄土岗镇裴家村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洋湖乡洋湖村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洲上乡湖西村委裴家村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石滩镇裴家村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洛市镇攸洛村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洛市镇下城村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秀市镇中湾村委会中湾村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秀市镇中湾村裴家村小组

中国名镇名村名单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名单2003 第一批名单公布于2003年10月8日,共10个镇,12个村。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名单2003 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 3.浙江省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 4.浙江省武义县武阳镇郭洞村 5.安徽省黟县西递镇西递村 6.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宏村 7.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 8.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 9.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 10.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 1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 12.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名单2005 第二批名单公布于2005年9月16日,共34个镇,24个村。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16.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 17.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 18.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 19.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 20.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 21.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 22.广西灵川县大圩镇 23.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 24.重庆市江津市中山镇 25.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26.四川省邛崃市平乐镇 27.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28.四川省阆中市老观镇 29.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 30.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 31.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 32.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 33.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 34.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二批)名单2005 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 2.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 3.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4.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 5.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6.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 7.安徽省歙县徽城镇渔梁村 8.安徽省旌德县白地镇江村 9.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 10.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

江西文化

江西文化江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江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赣州市54处 宁都9处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员会旧址山堂古窑宁都会议旧址江西省军区司令部旧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黄陂会议”会址 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翠微峰石刻朗际节孝坊水口塔 兴国9处 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中央兵工厂旧址江西军区旧址江西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会址中共江西省委旧址长冈乡调查旧址朱华塔“永镇江南”题额红军总医院院部 于都5处 罗田岩石刻中共赣南省委旧址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水头步蟾坊毛泽东、周恩来等和中央直属机关长征第一渡口 石城5处 宝福院塔太平天国幼天王囚室杨村坊式亭五龙岩摩崖石刻永宁桥 瑞金5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旧址龙珠塔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 大柏地战斗旧址 赣州市区4处 舍利塔七里镇窑遗址赣州文庙玉虹塔 安远3处 无为寺塔永镇桥东升围 会昌3处

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中共粤赣省委旧址汉仙岩摩崖石刻 大余2处 嘉祜寺塔梅关和古驿道 信丰2处 大圣寺塔油山游击队交通站-上乐塔 寻乌2处 寻乌调查旧址上甲古窑址 龙南1处 玉石岩石刻 赣县1处 玉石塔 崇义1处 平茶寮碑 定南1处 巽搭 上犹1处 石门摩崖石刻 南康0 全南0 九江市38处 九江市区(含庐山)19处 东林寺恭乾禅师塔赐经亭西林寺塔大圣塔锁江塔楼仙人洞摩岩石刻御碑亭美孚洋行日本领事馆旧址 烟水亭九江海关姑塘分九十九盘石刻天池寺附近石刻松门别墅黄龙寺摩岩石刻同文书院、儒励女中办公楼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叶挺指挥部庐山中四路286号别墅 九江县7处 岳飞母亲姚太夫人墓岳飞妻李夫人墓陶渊明墓陶靖节祠二十五师南昌起义出发地-马迥岭火车站神墩遗址 浔阳城遗址 星子5处 秀峰石刻(含玉渊石刻)玉涧桥醉石馆石刻南康府谯楼“一见心寒”墓 修水5处 黄庭坚墓南山岩石刻灵源摩崖石刻山背遗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 德安2处 石灰山遗址万家岭战役遗迹 武宁1处 李烈钧墓 彭泽1处 马当炮台 永修1处 真如寺及僧塔 湖口1处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与分布图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名单 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爨(cuàn)底下村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 3、浙江省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 4、浙江省武义县武阳镇郭洞村 5、安徽省黟县西递镇西递村 6、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宏村 7、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 8、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 9、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 10、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 1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 12、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二批)名单 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 2、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 3、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4、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 5、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6、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 7、安徽省歙县徽城镇渔梁村 8、安徽省旌德县白地镇江村 9、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 10、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 11、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村 12、江西省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 13、山东省章丘市官庄乡朱家峪村 14、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 15、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

16、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 17、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 18、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 19、四川省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 20、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 21、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村 22、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 23、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 24、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三批)名单 1. 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 2. 河北省井陉县于家乡于家村 3. 河北省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 4. 河北省邢台县路罗镇英谈村 5. 山西省平遥县岳壁乡梁村 6. 山西省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 7. 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8.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 9.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五当召镇五当召村 1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 1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明月湾村 12. 浙江省桐庐县江南镇深澳村 13. 浙江省永康市前仓镇厚吴村 14.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 15. 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棠樾村

韩城历史简介

《韩城历史杂记》简介 大家好,我是xxx学校五年级二班的xxx同学。我虽然不是地地道道的韩城人,但作为生在韩城、长在韩城的一员,我感到非常的荣幸,特别是这两年韩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不由的对这座文化古城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就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让我对韩城的历史有了一个赞新的了解,现在就带领大家都来认识一下韩城的历史以及名胜古迹,带大家领略一下韩城的风采。 韩城,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西周出,周武王封子于此,称韩国。战国时,秦设夏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置韩城县。1984年元月改为韩城市,1985年列为陕省对外开放城市,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城市,也是一座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现在是陕西省计划单列市,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人口40万。 现存的1300岁古城。美丽的韩城被世人誉为古城活化石,那是因为韩城虽然1300余年风风雨雨,古城风貌依然。民风古朴,风貌依然的韩城古城,如今仍原汁原味的保留在世人面前。古城内,一条明清古街道,一群古建筑一批四合院古居民,风貌古色古香,格局保护完好,是全国六个保护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2000年国家投资保护资金300万元,市上投资300万元,对明清一条街进行维修保护,现已成为具有特色的北方古城浏览区之一。 韩城古城,城池金大定四年(1164)土筑,明崇祯十三年(1640),由本市人当朝宰相薛国观奏朝庭批准,倡议地方官员、绅士捐资改土墙为砖城墙。城四门门楼额东日“东带黄河”,西日“梁奕西襟”,南日“溥彼韩城”,北日“龙门盛地”。为了保护古城,市政府于80年代初作出决策,保护古城区,另建新城区,使古街区保护完好。 古城街区,南北贯通的大街为主街道,呈龙形,长达千米,略有弯曲,如同龙身横卧;古城北面的步步登高圆觉寺顶端金代宝塔如龙头昂扬,南端的古石桥如龙尾摆动。龙形主街两翼及东西南北四关,有纵横交错,曲直有序,四通八达的大小街巷道72条。 除此之外,韩城的旅游资源更是丰富,主要景点有:司马迁、党家村、黄河湿地、文庙、韩城八景等,在此我就简单的介绍几个,方便大家参考: 第一个粉墨登场的就是司马迁祠。 人们都说“不登长城非好汉”,但是如果你去了韩城,不去司马迁,就相当于白去。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司马迁。司马迁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南十公里芝川镇东南的山岗上,东西长555米,南北宽229米,面积4.5万平方米。从建筑角度来讲,太史伺虽然建筑规模不大,形式气派却和司马迁人格、文章、事业一样,超拔于群。它是依据山岭的天然地形,不受中国建筑传统对称布局限制,经过精心搫划,建筑成高峻挺拔、气势雄伟的太史伺,和周围环境非常协调。 司马迁墓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夏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慕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又据县志载:“水经注:子长墓有庙,庙前有碑。晋永嘉四年汉阳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太史公曰:迁生龙门,是其坟虚所在矣。”到北宋靖康四年重建寝宫。以后,千年余来屡经修缮,增修。 韩城市于1973年6月成立了“司马庙文管所”。1987年以来先后将韩城市境内的章耀寺、三圣庙、禹王庙、河渎碑、兴善寺山门搬迁至寺内。形成古建筑群。1986年11月只1989年3月,国家又投资230万元对祠台和北坡进行了加固维修。 接下来就是有着“小北京”之称号党家村, 走进党家村,那古老的石砌巷道,那形式多样千姿百态的高大门楼,那考究的上马石,庄严的祠堂,挺拔的文星阁、神秘的避尘珠、华美的节孝碑与布局合理的四合院无不像人们诉说着党家村往日的兴盛与辉煌。 那些精美的奇巧的门楣、木雕、砖雕、与壁刻家训使人们在欣赏赞叹之余又收到中国儒家传统人文思想的教益,真实地感知,感受到做人做事的哲理。城墙、看家楼、泌阳堡、及

高安市十三五

高安市“十三五” 交 通 运 输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二 0 一六年四月

“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委员会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委员: 主笔:

目录 一、概述........................................... 1、工作背景和编制依据............................. 2、规划目标和原则................................ 二、经济社会及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1、经济社会及发展概况……………………………………… 2、交通运输发展概况…………………………………………(1)公路............................................. (2)内河…………………………………………………………(3)运输和站场…………………………………………………(4)经验和问题....................................... 三、“十三五”期交通运输规划………………………………… 1、发展思路........................................... 2、发展目标、主要任务................................. 3、建设重点............................................. 四、措施与建议………………………………………………………

高安市“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纲要 (2015年4月) 一、概述 1、工作背景和编制依据 “十三五”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主题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新常态下高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高安市道路运输行业发展新的历史机遇。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全面建设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都是“十三五”规划中亟需筹划的篇章。 2、规划目标和原则 (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和结构,提高交通运输增长质量和效益,努力提升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水平,提高交通运输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升级发展。 (二)坚持全民办交通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方针,推进出境干线公路拓宽改造(大中修)和危桥改造工作,围绕“高速高铁”和高速连接线,完善公路路网布局,以提高农村组级公路通畅率为着力点,坚持建管养并重,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综合通行能力。

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化高安.

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化高安 中共高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解鸳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我党历来把文化建设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安自古以来就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艺人才辈出的城市,创造和发展了戏剧文化、陶瓷文化、禅宗文化、教育文化、旅游文化、名人文化、和谐文化等一大批风格多样、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样式,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构建安定和谐社会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力量。加快高安市文化强市建设,繁荣和发展先进文化,最根本的途径是,在巩固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文化,着力构建设和谐文化,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一、积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高安文化发展新活力 1、重振采茶戏文化。高安采茶戏是江西的四大地方剧种之一,源于隋唐,兴于元明,盛于当代,曾三度晋京上庐山一展风采,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的赞誉。其中《南瓜记》、《小保管上任》、《孙成打酒》等经典剧目为群众所喜闻乐见。采茶戏在高安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我市成立了市采茶剧团,有一支专业的演出队伍,在乡镇还活跃着12支农民业余剧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高安采茶戏也出现剧目老化、新创剧目质差量少、演艺术人才断档断线等问题。我们积极推进采茶戏文化事业改革,把剧团干职工全部纳入财政全额拨款,解决演职人员的后顾之忧;与宜春学院高安校区联合办班培养后备人才;鼓励市采茶剧团走出去闯市场;政府拿出专项资金举办采茶戏艺术节,重奖新创优秀剧目和优秀演员。通过一系列举措,高安采茶戏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涌现了《拐杖情》、《孙成打酒新传》、《寒儒求监》、《四季花香》等10多个新创剧目,获得江西玉茗花戏剧等众多大演,一批表演新秀脱颖而出。 2、做大陶瓷文化。高安的陶瓷文化可以上溯到宋朝。那时就开始了以日用瓷、工艺瓷为主的陶瓷生产。上世纪八十年代高安市元青花和元青花釉里红等国家一级文物的出土,使高安市博物馆元青花的馆藏数量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第一,从而奠定了高安陶瓷文化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几乎与此同时,高安的建筑陶瓷产业异军突起,创下了我国建筑陶瓷八分天下有其一的辉煌业绩。2007年初,我们抢占“南瓷北移”先机,创建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短短8个月的时间就吸引了新中源、新明珠等一大批全国知名陶瓷企业入

贾氏家族起源迁徙与发展

中华贾氏家族起源迁徙发展 因为本人参与安徽六安霍邱县贾氏家族续修谱,对贾氏进行认真的研究,对中华贾氏的起源、迁徙和发展有一个系统、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收集、整理了贾氏族人学者的研究成果,拿来与各位族人共同分享。安徽贾姓人,从史料记载来看,是从明朝初期朱元璋移民开始的。在近代史上出现象贾起胜、贾德耀这样少数名人。大多数都是普通的民众,也正是这些可爱的普通人,成为支撑国家大夏的根基。正如毛泽东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明朝洪武年间,从山东兖州迁徙到霍邱这片土地上贾姓人以来,已经六百多年了,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辛勤劳作,自强不息。我们既要为那些优秀的先人感到无比自豪,也觉得这些平凡的先人更是可歌可泣。正是这些平凡的人们,使得贾氏族人繁衍生息,人丁兴旺。 一、贾氏族人几次大迁徙 贾,是出自山西襄汾的姓氏。贾姓是黄帝的后裔,其形成的两个源头都是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均出自古代“贾国”或“贾地”的同一个地方。这个“贾国”或“贾地”,就在今山西襄汾县境内。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贾氏出自姬姓。唐叔虞少子公明,康王封之于贾,为贾伯,河东临汾有贾乡,即其地也,为晋所灭,以国为氏。晋公族狐惬之子射姑为晋太师,食邑于贾,字季他,亦号贾季。”贾是一个有皇室血统的姓氏。随着历史的发展,贾氏族人经过五次大的迁徙,遍及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天下贾姓一家亲,这个“家”就是先秦时期的同一个地方“贾国”或“贾地”。在当今按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百家姓氏排名中,贾姓由原来一百位之外跃居第四十五位。所占人口百分比是零点四二。 第一次大迁徙是先秦时期。晋武公灭贾国后,“将贾氏子孙遣散各地”,其姓氏皆称贾氏,世代相传至今。贾国灭亡,贾氏子孙开始向外地迁徙,主要进入今河南、山东等省,贾姓在山东、河南两省繁衍昌盛,人丁兴旺,特别是河南省还衍生出许多支派,出现许多历史名人。 第二次大迁徙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军阀割据,相互之间战争不断,社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加之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战火遍及于北方各地,对各姓氏宗族均产生了巨大影响,迫使包括贾姓在内的一批士族大举南迁,辗转分布于江浙各地,同时,由于战乱,贾姓一批人开始弃耕、投笔,在战争中积功为宦,因此家族显赫一时,形成一些大的郡望。 第三次大迁徙是唐末宋初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加之外族入侵中原,国之腑地战火频燃,士族发展遭遇重创,贾姓族人几次审势南迁,进入福建、广东、湖北等省,与南方各姓融合发展,此时贾姓族人高官层出,文人墨客迭迭不穷,地位显赫一时,使贾姓在此期间发展进入一个鼎盛阶段。 第四次大迁徙是元明清时代。这个时期,从山东迁入安徽的人群中也有贾姓人。贾姓人经不断迁徙、发展,使其宗族成为我国较大的族系,并且稳居于姓氏排行之前列。如明朝洪武年间,从山东迁徙至今安徽合肥包河区、六安霍邱县等地的贾姓人,在这片土地上有较大的发展。明代迁入还有在淮南、阜阳、安庆等地的贾姓人。 清末名将贾起胜,合肥人。他戎马生涯45年,治军威严,令肃凝霜。他原是军中一名把总,身经百战一路升至总兵、提督,皇封正一品。朝廷封他祖上三代及其哥、嫂和己妻计十个正一品,可谓荣耀一时。此间他还一度总理北洋海防各军务处,积极抵御外国侵略者入侵,1898年病逝军中。

高邑县简介

[编辑本段] 地理概况 高邑,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太行山脉东麓,省会石家庄南51公里处。县境北靠元氏县,南接临城县,西临赞皇县,东与赵县、柏乡县毗连。南北长16.5公里,东西宽23.75公里,总面积211平方公里,素称蕞尔。县境地处北纬37°33′~37°42′、东经114°26′~114°43′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6℃,年平均降水量513.1毫米,平均风速2.5米/秒,年日照总时数2615.5小时,无霜期194天。 境内地势平坦,“山河虽无要冲,原陆堪为绣壤”。1986年,全县可耕地25.3 万亩,76.6%的土壤为壤土和轻壤土,少量沙壤土,且土层较厚。可灌地24.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6.8%,少雨年份,亦能保收。盛产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甘薯、棉花、花生和多种瓜果。历史上亦不乏“二麦大熟”、“秋稼丰稔”之年,在赵州所领诸县中“颇称殷富”。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据北渎凤凰山出土文物石斧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高邑境域已有人类在此生活。 高邑县境,春秋初属鲜虞国,称郎。晋灭鲜虞后,属晋国。 战国初,韩、赵、魏三卿分晋,归为赵有。 公元前211年,秦统一六国,分全国三—卜六郡,部属巨鹿郡。 西汉初,置房子县(战国初属中山国,后归魏。公元前275年赵攻房子,又归赵,故城在今高邑县城西南7.5公里处古城村)、郎县(故城在今柏乡县北11公里处),属恒山郡。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封恒山郡为恒山国。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改恒山郡为常山郡。此后至西汉末,或为郡,或为国(诸侯的封地称国),均辖房子县郎县。王莽称帝后,改郎为禾成亭。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即帝位于郎南千秋亭、五成陌,改部县为高邑县,并废柏乡侯国入高邑。高邑、房子二县均隶属常山郡。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常山郡并入中山国,中山国辖高邑、房子二县。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析中山国复置常山郡,高邑、房子隶属常山郡。此后,常山时为国,时为郡,均辖高邑、房子。 三国魏时,房子、高邑二县属常山郡,郡治在房子县。至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封常山郡为赵国,仍治房子县,高邑、房子隶属之。 晋,秦始元年(公元265年),高邑、房子仍属赵国,治所在房子县。咸和二年(公元327年)改赵国为赵郡,高邑,房子属之。 南北朝时的北魏初,赵郡治徙平棘县(治今赵县城南三里处),房子、高邑仍属之。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移高邑县治于房子县东北7.5公里处,即今县城。是年,房子县省入高邑县,隶属赵郡。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第一至六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通常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一起公布。 第一批2003年10月8日公布,共10个镇,12个村;(22个) 第二批2005年9月16日公布,共34个镇,24个村;(58个) 第三批 2007年6月9日公布,共41个镇,36个村;(77个) 第四批2009年9月19日公布,共58个镇,36个村;(94个) 第五批2010年10月13日公布,共38个镇,61个村。(99个) 第六批2014年2月19日公布,共71个镇,107个村。(178个) 至此,我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达到528个,其中名镇252个,名村276个,分布范围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公布、撤消与称号的公布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评选与公布工作,以不定期的方式进行。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以部际联席会议形式对专家委员会的评议的意见进行审定后,以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的名义进行公布。 称号的撤消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实行动态管理。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的镇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保护规划进行建设的行为要及时查处。建设部会同国家文物局将不定期组织专家对已经取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的镇进行检查。对于已经不具备条件者,将取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称号的保护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五批共35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中名镇181个,名村169个,分布范围已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这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反映

元氏县简介

[编辑本段] 县情概况 元氏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西倚太行山与井陉县接壤,西南邻赞皇县,南与高邑县相接,东部与赵县、栾城县相邻,北与鹿泉市相邻。东西向39千米,南北向28 千米。总面积849平方千米(简册)/668.4平方千米。总人口39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槐阳镇文化路59号。邮编:051130。行政区划代码:130132。区号:0311。拼音:Yuanshi Xian元氏县辖6个镇、9个乡:槐阳镇、南因镇、南佐镇、因村镇、姬村镇、宋曹镇、东张乡、赵同乡、马村乡、北褚乡、苏阳乡、苏村乡、北正乡、前仙乡、黑水河乡。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境内交通便捷,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有3个火车站,与周围县市相连的公路四通八达。 元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战国初元氏属中山国,赵灭中山后属赵国,赵王始封公子元于此,元氏由此而得名。西汉初设置为县,迄今已有两千余年。这里是东汉汉明帝刘庄的诞生地,是战国名将李牧、楚汉名士李左车的故乡。古代著名数学家李冶晚年寓居西部封龙山,潜心研究数学理论,写出了享誉中外的数学理论专著《测园海镜》。悠久的历史给元氏留下了不少名胜古迹。东韩台“古墓群”;城内屹立着的“开化寺塔”;元氏“西周墓”;封龙山“石窟”;先后被省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元氏“西周墓”出土铜器34件,玉器5件,铜器大都完整。西部山区封龙山有许多文物古迹,山色秀丽、风景宜人,流传着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封龙山汉碑有3通被纳入我国百种名碑之列,,誉为“国宝”。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元氏县资源丰富,土肥山美,物华天宝,阡陌流金。西部山区盛产核桃、无核黑枣、大红袍柿子、满天红石榴,人称“元氏四宝”,闻名遐迩,享誉中外。东部平原素有“粮仓棉海”之称,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油菜、芝麻、大豆、红薯以及蔬菜、瓜果等。动物资源:以家庭饲养的马、牛、驴、骡、羊、猪、鸡、兔为主,野生动物有野兔、山鸡、松鼠等。 矿藏资源:西部山区许多矿藏资源,现已发现12种。蛇纹石:储量1500万吨,含氯化镁21.98—37.6%,硅酸镍0.1—0.29%,氯化镁可提纯度98%,石英石:储量约150万吨;铬矿石:储量约300万吨,品位在16—32%之间;硅矿石:储量4亿吨,品位在97%以上;石灰石:储量5520万立方米;红砂石:储量约224亿立方米;大理石:目前已探明的有花岗碎裂岩、石莹沙岩、竹叶状灰岩、亮晶颗粒灰岩五种。另外西部山区还发现铁矿,大沙河以北地区发现了优质煤层。县城北部有储量6000万吨的优质煤层,煤矿建设属省“八五”重点项目,已竣工投产。旅游资源得到充分挖掘, 省级旅游度假区蟠龙湖水面宽阔、山水相间、风景如画,区内已开发了高档别墅,各种游乐设备、服务设施和娱乐场所一应俱全,已经成为集度假、娱乐、观光、旅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