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 9.1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同步练习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 9.1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同步练习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 9.1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同步练习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 9.1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同步练习 沪科版

8.1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阿基米德真能举起地

球吗?

智 能 提 要

问:怎样正确理解力臂的概念? 答:关于力臂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从几何上来看,是

“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点”为杠杆的支点;“线”为力的作用线,即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2)某一力作用在杠杆上,若作用点不变,但力的方向改变,那么力臂一般要改变。如图

所示,力F 的大小一样,由于作用在杠杆上A 点的方向不同,力臂就不同.(a )图中F 的力臂l 比(b )图中F 的力臂l ˊ大. (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所示. (4)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

问:你能总结一下画力臂的一般步骤吗? 答:可按下述步骤画力臂: (1)首先确定支点O .

(2)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可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再从支点O 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4)最后用大括号勾出力臂,在旁边标上字母l 1或l 2,分别表示动力臂或阻力臂。 智 能 拓 展

用不准确的天平进行准确的测量

我们实验室力测量物体质量的天平是等臂杠杆,它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制作的测量仪器. 因为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所以左盘中的物重等于右盘中的砝码重,左盘中的物体质量等于右盘中的砝码质量.

由于使用不当和部分被损,一些天平实际上的不等臂杠杆,用这样的天平直接测量,

杠 杆 杠杆的概念及五要素 杠 杆 的 平 衡 条 件 杠杆的分类及其应用 千万不能理解成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长度.

不管你是怎样认真地进行正确操作,称量结果与物体的真实值之间总有偏差.

在粗略测量和练习使用天平时,都可以忽略由于仪器本身造成的误差.但是在精确测量中,这是不允许的麦纳麦,如何用不准确的天平进行准确的测量呢?

第一种方法”是恒载法“.先将另外一个物体放到天平的一只托盘上,然后把砝码放在另外一只托盘上,直至天平平衡.接着,把待测物体放到放砝码的托盘上,并将其中的一部分砝码逐渐取出,使天平恢复平衡. 此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就等于被取出的砝码的质量.由于砝码是准确的,所称出的值就是它的真实值.

第二种方法是“替代法”.把待测物体放到天平的一只盘上,另外拿些沙粒加道另外一只盘上,一直加到使天平平衡.然后,把待测物体拿下(沙粒别动),逐渐把砝码加到这只盘上,直到天平重新恢复平衡为止.这样,被测物体的质量就等于盘上砝码的质量.

第三种方法是“复称法”.首先把待测物体(设质量为m )放在左盘,然后往右盘加砝码(质量为m 1)使之平衡. 此时,便有mgl 1=m 1gl 2(l 1、l 2分别为左、右盘到天平中央刀口的距离).接着,又将待测物体放到右盘,然后往左盘加砝码(质量为m 2)至天平平衡.此时,也有m 2gl 1=mgl 2.将两式相比可得21m m m

,只要将m 1、m 2的值代入上式,便可以

得出待测物体的质量了.

智 能

题型一 会确认并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例 如图甲所示,杠杆OA 处于平衡状态,在图中分别画出力F 1和F 2对支点0的力臂

L 1和L 2。

闯关点拨 再次提醒:画力臂时必须注意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

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答 如图乙所示

[变形题1] 如下图甲所示,杠杆OA 在力F 1、F 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 2是力F 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 1的力臂L 1和力F 2.

闯关点拨 根据已知的力臂画力时,力的作用线应与力臂垂直,且要注意力的作用点应画在杠杆上. 答 如上图乙所示

[变形题2] 如下图甲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 为剪钢丝处,B 为手的用力点,O 为转动轴,图乙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剪钢丝时的动力F 1、阻力F 2、动力l 1、

甲 乙 还要注意力的方向不要画反了.

阻力臂l 2 。

闯关点拨 动力作用在B 点,方向竖直向下,阻力作用在A 点,方向竖直向下。表示F 1的线段应比表示F 2的线段短一些,因为钢丝钳是省力杠杆.

答 如图丙所示

题型二 有关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题

例1 某同学用如图8-1所示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所用的4只钩码每只质量都是50g ,在图示情况时,杠杆AB 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时弹簧秤的读数为2.80N .设F 1的力臂为l 1,F 2的力臂l 2,则

=2

1

l l .若在杠杆左端钩码下方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重新调节弹簧秤对杠杆右端拉力的方向后,使杠杆AB 再次恢复水平平衡,则这时弹簧秤的拉力与对应力臂的乘积应是未增加钩码前弹簧秤的拉力与对应力臂乘积的____倍. 闯关点拨 图所示的杠杆平衡时,应满足F 1l 1=F 2l 2,

10

7

80.296.11221===F F l l . 增加钩码后,再次平衡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 1ˊl 1ˊ=F 2ˊl 2ˊ,那么

4

5

2'222'

2'211'

1'1===F F l F l F l F l F . 答 7/10 5/4

例2 在如图8-2所示的实验装置中:

①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_______(左或右)边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当在

A 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平衡?

(请设计两种方案)

注意:F 1的力臂并非杠杆的OA 段,不能直接比较OA 与OB .

图8-1

图8-2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闯关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看左、右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

解 (1)右 (2)①2个钩码挂在“6”处;②3个钩码挂在“4”

处.

题型三 有关杠杆的动态平衡问题

例1

如图8-3所示,用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

,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 拉至位置B ,阻力G 的力臂 ,动力F 。(填“变大”或“变小”“不变”)

闯关点拨 关键是要先弄清哪些是不变量,哪些是改变量,再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作出判断

分析和解 分别画出杠杆在A 、B 两位置的阻力G 的力臂可看出,阻力臂l G 将变大,由于F 的方向始终与杠杆垂直,所以F 的力臂始终等于杠杆长,故F 的

力臂l F 不变。根据公式变大。不变,、F G l l G l F F G F ∴?=? , 答 变大 变大

[变形题] 如图8-4所示,一根重木棒在水平动力(拉力)F的作用下以 O点为轴,由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若动力臂为l ,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为 M,则( ) A .F增大,l增大,M增大

B .F增大,l减小,M减小

C .F增大,l减小,M增大

D .F减小,l增大,M增大 分析和解 如图中由竖直位置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动力臂L 逐

渐减小,而木棒的重不变,重力的力臂L G 逐渐增大.由杠杆的平衡条件M =FL =GL G ,而水平动力F=L

L G G

?,由上述两式可知M 增大,L 减小,F 增大。 答 选C

例2 如图8-5所示,O 为杠杆AC 的支点,在O 处挂一小球,AO=OB=BC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动力F 1的力臂L 1:,并标出F 1的方向。

闯关点拨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要想用的动力最小,则要求动力臂最大。 动力臂最长的条件:①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的作用点离支点最远;②动力的方向与支点跟作用点的连线垂直. 解 最小动力F 1应在离支点最远的C 点,最长的动力臂应为OC ,F 1的方向应垂直于OC 向上,如图 8-6所示.

最长的动力臂即为支点跟作

请思考:还有两种方案,你能说出来吗?

图8-3 图8-4 图8-5

图8-6

题型四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例1 如图8-7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 .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 .ABC是省力杠杆,OBD、OED是费力杠杆

D .ABC是费力杠杆,OBD、OED是省力杠杆

闯关点拨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省力杠杆的特点是L 1>L 2 ,费力杠杆的特点是L 1<L 2. 分析和解 对ABC 杠杆,B 是支点,由图中不难看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为省力杠杆;对OBD 杠杆,O 是支点,阻力作用与D ,动力作用于B ,故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对OED 杠杆,阻力作用于D ,动力作用于E ,故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 答 选C

[变形题] 如图8-8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视为杠

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B 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是阻力 B .B 点是支点,物体A 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C .C 点是支点,物体A 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 .C 点是支点,物体A 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分析和解 在卸车时,车厢(杠杆)将绕着图中C 点(支点)转动,而使车厢(杠杆)转动的动力是液压杆施的竖直向上的力,阻碍车厢(杠杆)转动的阻力是竖直向下的货物重力。若要使杠杆省力(即动力<阻力),应有CA <CB ,也就是说货物A 应放在车厢后部。 答 选C

例 2 一把杆秤不计自重,提纽到秤钩距离是4cm ,秤砣质量250g .用来称质量是2kg 的物体,秤砣应离提纽多远,秤杆才平衡?若秤杆长60cm ,则这把秤最大能称量多少kg 的物体?(如图8-9所示) 闯关点拨 杆秤也是一个杠杆.提纽处看作杠杆支点.若将重物对杆的力看作动力F 1,物体离提纽的距离就是动力臂l 1;则秤砣对杆的力就是阻力F 2,秤砣离提纽的距离是阻力臂l 2.(如图8-10所示)

解 由于物体和秤砣对杠杆的力分别等于各自的重力,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 得 m 1g l 1 = m 2g l 2

2kg×g ×4cm = 0.25kg ×g ×l 2 l 2=32cm 即称2kg 物体时秤砣离提纽32cm .

当阻力臂最大时,称量物体质量最大.l 2 '=56cm

由F '1'l 1=F 2 l '2,得m 1'g l 1 = m 2g l 2' m 1'×g ×4cm = 0.25kg×g ×56cm m 1

'=3.5 kg

8-7

8-8

图8-9

图8-10

即秤的最大称量是3.5kg .

答 称2kg 物体时秤砣离提纽32cm ,秤的最大称量是3.5kg .

例3 一根杠杆两端挂有等重的实心铜块和铁块,当它们都浸没在水中时,杠杆恰好平衡,现将铜块和铁块同时从水中取出,则杠杆将( )

A .铜块端向下运动

B .铁块端向下运动

C .杠杆仍然平衡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闯关点拨 铜块和铁块浸没在水中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 、竖直向上的浮力F 浮.和杠杆向上的拉力F.由力的平衡关系可分别求出铜块和铁块所受的拉力. 解 F 铜=G 铜-F 浮铜=G 铜-ρ水gV 铜 …… ①

F 铁=

G 铁-F 浮铁=G 铁-ρ水gV 铁 …… ② 根据密度关系可得: V 铜=

铜ρm =

g

G 铜铜ρ,V 铁=

铁ρm =

g

G 铁铁ρ

代入①、②两式可得: F 铜=G 铜-g

水ρg G 铜铜ρ=G 铜(1-

铜水ρρ)…… ③

F 铁=

G 铁-g

水ρg

G 铁铁ρ=G 铁(1-铁

水ρρ)…… ④

铜块与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杠杆平衡,则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 铜·l 1=F 铁·l 2. 由③式与④式可知,∵ G 铜=G 铁,ρ铜>ρ铁.

∴ F 铜>F 铁.因此l 1<l 2 即铜块的力臂小于铁块的力臂. 则由水中取出铜块和铁块,在不受浮力作用时:G 铜·l 1<G 铁·l 2. 说明铁块这端应向下转动.

答 选B

智 能 训

基础知识训练

1.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为50N ,阻力为600N ,杠杆恰好平衡,则杠杆的动力臂和

阻力臂之比为 。(题型四)

2.如图8-11所示,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计,以O为支点.杠杆的左端挂有物体M,支点右边的A处挂钩码,杠杆平衡.若将支点移到B 点,要使杠杆重新平衡,在A 点应挂 个相同的钩码。 (题型三)

3.如图8-12所示,AB为一根质量不计的细棒,用绳在

O处吊起,当A、B两端分别挂两个重物甲、乙时恰好平衡.若OA=0.8m ,OB=0.4m ,甲的质量为10kg ,则乙的质量为 kg .(题型四)

4.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 (题型四)

图8-11

图8-12

A .夹邮票用的镊子

B .理发师修剪头发用的剪刀

C .剪铁丝用的钢丝钳

D .钓鱼用的鱼竿

5.如图8-13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 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

(题型一)

6.在图8-14中画出力F 1和F2 的力臂.(题型一)

7.如图8-15,工人师傅用吊车搬运集装箱.集装箱重G =2×104

N,支撑杆对吊车臂的支持力为F .在图中画出集装箱所受重力的图示和支持力F 对转动点O 的力臂. (题型一)

8.工人剪铁皮时,有时用两根铁管套在剪刀柄上(如图8-16),这是什么道理?(题型四)

9.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

动力F 1/N

动力臂L 1/cm

阻力F 2/N

阻力臂L 2/cm

4

5

5

4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

(题型三)

10

.图8-17中,

OB 为轻质杠杆,OA =60cm ,

AB =20cm 。在杠杆的B 端挂一个所受重力为60N 的重物,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在A 点加一个多大的竖直向上的拉力?

(题型四)

综合提高训练

1.如图8-18所示,AOB 为一轻质杠杆(杠杆自重忽略不计),O 为支点,OA =OB ,在杠杆的B

端挂一重20N 的重物,要使杠杆平衡,则在A 端施加的力F 至少为 N 。

(题型四)

2.人体内也存在三种类型的杠杆,即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跺脚时要靠腓肠肌

收缩,骨骼和腓肠肌状况如图8-19所示.踮着的脚可以看作是 杠杆(填类

图8-13

图8-14

图8-15

图8-16

图8-17

型).(题型四)

3.如图8-20所示,重力不计的杠杆OA ,O 为支点,在拉力 F 和重力为 30N 的重物P 的作

用下,恰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A=80cm ,AB =20cm ,杠杆与转动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那么拉力F 的力臂 L =________cm ,拉力的大小F =_________N 。(题型四)

4.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由图8-21可知它的支点是 点(填“A ”、B ”或“C ”),在匀速拉起时,它属于一个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并在图中画出动力臂L 1。(题型一) 5.如图8-22所示,杠杆AC (刻度均匀,不计杠杆重)可绕支点O 自由转动,在B 点挂一

重为G 的物体。为使杠杆平衡,应在杠杆上的_________点施加一个作用力,才能使作用力最小,该最小作用力与物重G 的比值是___________。(题型四)

6.如图8-23所示,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计,

以O 为支点。杠杆的左端挂有物体M ,支点右边的A 处挂钩码,杠杆平衡。将物体M 浸没在水中,钩码移

到B 处,杠杆又平衡。物体M 的密度是 kg /m 3

(题型四) 7.如图8-24

所示的两种情况,OB =AB ,物重均为G ,两轻质杠杆均平衡.比较F 、F'的大小,满足关系式( )

(题型四)

A .F =F ’

B .F =2F ’

C .F =1/2F'

D .F =1/4F'

8.在棉产区,每年秋天拔去地里的棉杆是农民的一项繁重体力劳动。王刚仿照钳子的结构改制成一种农具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图8-25所示,使用时,将小铲着地,用虎口夹住棉杆的下部,然后在套管上用力,棉杆就拔出来了。该农具整体视为杠杆,则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对应下列位置正确的是( )(题型一)

A .转轴—虎口—套管

B .小铲—套管—虎口

图8-18 图8-19 图8-20

图8-21

图8-22

图8-23

图8-24

图8-25

C .小铲—虎口—套管

D .虎口—转轴—套管 9.密度均匀的直尺AB 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OB 是全尺长的三分之一,当B 端挂5N 的重物户时,直尺的A 端刚刚开始翘起,如图8-26所示,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 (题型四) A .2.5N B .5N C .10N

D .无法确定

10.如图8-27所示,AOB 为一杠杆,O 为支点,杠杆重不计,AO =OB 。在杠杆右端A 处用细绳悬挂重为G 的物体,当AO 段处于水平位置时,为保持杠杆平衡,需在B 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 1;当BO 段在水平位置时保持杠杆平衡,这时在B 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 2, 则(

)(题型三)

A .F 1

B .F 1>F 2

C .F 1=F 2

D .无法比较

11.在轻质的杠杆两端AB 各挂有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ρ铜

>ρ

)。支点O 在如图8-28

所示的位置时,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在下列情况下杠杆仍能

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题型四) A .在铜块和铝块上各加一块质量相等的物体 B .将铜块和铝块各切去体积相同的一小部分 C .将铜块和铝块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 D .将铜块和铝块同时浸没在水中

12.画出使杠杆AB 在图8-29所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 的作用点和方向。(题型三) 13.如图8-30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个大石块,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1)在图上标

出: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a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支点b、(2)在图杆上画出撬动石块动力F为最小时的方向.(题型三)

4.某同学用如图8-31所示的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调节左边钩码的个数和悬挂位 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时,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1=2.61N ,钩妈对杠杆的拉力F2=1.96N ;测得支点O到这两个力作用点的距离OA=25cm ,OB=20cm ,他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中,发现Fl·OA和F2·OB并不相等,从而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不一定是F1·L 1= F2· L 2这个同学的失误在什么地方?(题型二)

15.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_____边旋转,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填“左”或“右”)。

8-26

8-27

图8-28

图8-29

图8-30

图8-31

(2)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 处挂了3个钩码,如图8-32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________。

(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题型二) 16.学校组织同学们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小强第一次

学习挑担子,他做了以下两次试验,请你根据各小题后的要求作答。

(1)他先在扁担的两端各挂上50N 的重物,担子很快就被平稳地挑起来。这时他的肩膀

应放在扁担的什么位置(只要回答,不要分析)? (2)接着,他又在扁担的A 端加上50N 的重物,如图8-33所示, 但他掌握不好担子的平衡。请你用杠杆平衡知识,帮助他计算出肩膀应距B 端多远,担子才能重新水平平衡?(扁担质量忽略不计)(题型四)

17.在图8-34中,杠杆AB 是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杆,其质量为116g ;

C 是用细线挂在木杆0'点上的铜铝合金球,其中含铝54g .现杠杆

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量得:AO '=1/8AB ,A0=1/4AB .问:合金球C 的密度为多少?(铜的密度为ρ铜=8.9g /cm 3

) (题型四)

8-32

8-33 图8-34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训练 1.12∶1 2.5 3.20 4.C 5.C 6.如图8-1所示 7.如图8-2所示 8.这样可以增加动力臂的长度,从而更加省力. 9.不能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

结论,必须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单位不同的两个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10.80N

综合提高训练

1.20 提示:在A 端施加的最小力F 的方向应垂直与OA 向下,故F 的力臂为OA

2.省力 3.40 45 4.C 省力 动力臂l 1如图8-3所示

5.A 1∶4 6.3×103

7.D 8.B 9.C 10.B 11.B 12.如图8-4所示 13.如图8-5所示 14.F 1的力臂不是OA 15.(1)左 (2)在2格处挂3个钩码或在3格处挂2个钩码 (3)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 16.

17.5.8g/cm 3

8-1 图8-2

8-3 图

8-4

图8-5

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电流的磁场同步测试 (新版)沪科版

17.2电流的磁场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如图所示,把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导线通上如图所示的电流,请你想一想会发生的现象是() A. 通电螺线管仍保持静止不 动 B. 通电螺线管能在任意位置静止 C. 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A端指向南,B端指向北 D. 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B端指向南,A 端指向北 2.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在螺线管附近,闭合开关S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通电螺线管外A点的磁场方向向右 B. 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 C. 小磁针一直保持静 止 D. 小磁针N极向左转动

3.法国科学家阿尔贝和德国科学家彼得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GMR)效应,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减小.当闭合开关S1, S2,使滑片P向左滑动过程中,关于指示灯亮度的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逐渐变暗 B. 逐渐变 亮 C. 亮度不 变 D. 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是教材中关于电磁联系的四幅图片,关于这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若将小磁针移开,导线周围的磁场也随之消失 B. 乙图中,若同时改变电源正负极的接线和磁体的N、S极同时对调,导体棒ab将向相反方向运动 C. 丙图的实验可以说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D. 丁图中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线圈中除了因接入电源而产生的电流外,还会产生感应电流 5.如图是拍摄机动车闯红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灯发出的光会自动闭合,压力开关受到机动车的压力会闭合,摄像系统在电路接通时可自动拍摄违规车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摄像系统就会自动拍摄 B. 机动车只要驶过埋有压力开关的路口,摄像系统就会自动拍摄

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运动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 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 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 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 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 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 乙汽车没动② 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 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 : 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 S, 13.7 S,13.9 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s s, s = v t 计算公式: v= t变形t = v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 km/h两单位中 m/s 单位大。 换算: 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 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 1 秒中运动 1.1m S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匀速运动的物体速 度v 是个恒量与路 程 S 时间 t 没关系Ⅱ 变速运动:t 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探究专项训练》

八年级物理实验探究专项训练题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实验步骤如下: 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B.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如甲图)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角r. D.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 察反射光线.(如乙图)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两侧. (2)该实验中硬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法线是否. (3)由实验步骤C可以得到的规律是. (4)在甲图中,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的规律是.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 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2)点燃蜡烛A,从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可以得知像与 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 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 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3、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小鹭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放置在玻璃板 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 (1)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小鹭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若蜡烛A与玻璃 板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光屏应安放在玻璃板右侧,与玻璃板相距 cm. (3)若蜡烛A以0.2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则它的像远离玻璃板的速度是m/s.且像的大小。 3、晓雯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 (1)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右表中. ①在表中空格内填写相应内容. ②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透镜. 5、娟娟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测量她家色拉油的密度,于是她进行了以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的“0”刻度线上,调节使天平平衡;(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色拉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M(如图甲所示),再将烧杯中的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中,测出烧杯和剩余色拉油的总质量为23.8g,则量筒内色拉油的质量m= g; (3)图乙显示的是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V,则V= cm3; (4)色拉油的密度= g/cm3. 6、小昊做“测量盐水的密度”的实验: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的零刻度线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中线的左侧,此时应该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横梁平衡. (2)如图所示,甲、乙、丙图是他用调节好的天平按照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请你依据图中的数据将实验记录 (3)在以上实验中,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 或“偏小”). 7、某同学收藏有一块精美的“太白醉酒”贺兰石工艺品,如图所 示.为测量这块贺兰石的密度,他进行如下实验:(g取10N/kg) (1)将贺兰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甲所示,测得它的质量为 g; (2)接着利用图乙所示的方法将贺兰石没人水中,收集它排出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丙.这块贺兰石的体积为ml,由此测出贺兰石的密度为kg/m3. (3)上述测量体积的方法,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8、小盘同学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测量铝块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桌面上,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使横梁平衡; ②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铝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及游码位置如 图乙所示,则铝块的质量m= g; ③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记下此时液面对应的示数(如 图丙所示); ④用细线系好铝块,并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液面 对应的示数(如图丁所示); ⑤整理器材. (2)从丙、丁可知:铝块的体积V= cm3,则铝块 的密度ρ= kg/m3; (3)如果实验步骤顺序改为③④①②⑤,将会导致测出的铝块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9、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物距 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30 15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第一、二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μm nm. (2)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 (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3、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1m/s=3.6km/h 4、公式:v=s/t,变形公式s=vt,t=s/v。 5、直线运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用v=s/t计算。 (4)相对速度:两个都在运动的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时,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速度。 ①方向相同时,相对速度v=v1-v2;②方向相反时,相对速度v=v1+ v2。 6、测量速度的方法:(1)根据v=s/t(2)借助光电计时器(3)速度仪 四、速度变化的科学探究 1、实验程序: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2、探究容:小球沿斜面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3.4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3.4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做功同样多的情况下,热机的效率越高消耗的燃料越多 B. 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 C. 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做功越快 D. 热机损失的能量中,废气带走的能量较少,主要是由于机械摩擦损失的 2. 对热学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的比热容是(),表示的水温度升高(降低) 吸收(放出)的热量 B. 热量是指物体具有能量的多少 C.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 D. 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3. 下列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尽量增大受热面积 B. 选用热值较高的燃料 C. 把煤磨成煤粉,用空气吹进炉膛 D. 烧煤时,加大送风量 4. 下列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 B.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C. 柴油机的热机效率通常为 D.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大,热值越大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冠状病毒的传播是扩散现象 B. 即使煤炭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也不会改变 C. 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它吸收了热量 D. 因为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所以吸收相同的热量,沙石比水升温快 6. 一杯酒精用掉一半以后,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值和比热容都减半 B. 热值和比热容都不变 C. 热值不变,比热容减半 D. 热值减半,比热容不变

7. 关于热机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蒸汽机的效率高于汽油机的效率 B. 热机所做有用功越多,它的效率就越高 C. 内燃机的效率越高,它消耗的燃料就越少 D. 热机效率越高,它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越大 8. 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为判断煤炭品质的优劣,最科学的方法是检验煤炭 的 A. 比热容 B. 密度 C. 热值 D. 温度 9. 下列提高炉子效率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把煤磨成粉,用空气吹进炉膛 B. 把煤粒在炉膛里吹起来燃烧 C. 把炉子密封起来不与空气接触,尽量减小热量损失 D. 用各种方法加大受热面 10. 如果甲热机的效率比乙热机的效率高,则可以说 A. 甲热机的功率比乙热机的大 B. 在单位时间内甲消耗的燃料比乙热机的少 C. 甲热机的转速比乙热机的大 D. 甲热机将燃气产生的内能变成机械能的百分比比乙热机的大 11. 燃烧煤炭易造成环境污染,氢是一种自然界中储量巨大的清洁能源。已知:无烟煤 的热值是,氢的热值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烧的无烟煤,放出的热量为 B. 完全燃烧的氢,放出的热量为 的氢和无烟煤均完全燃烧,氢放出的热量为无烟煤的四倍以上 D. 氢和无烟煤均完全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氢的质量为无烟煤的两倍以上 12. 下列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 B.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大,热值越大 C. 热值和热机效率都是定值,与外界条件无关 D.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公式归纳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公式归纳 1 (1)路程(S )的单位及其换算:==dm m 101210=cm 310=mm m μ610=9 10nm ; (2)时间(t )的单位及其换算:=h 160min ;=min 160s ; =h 13600s ; (3)速度(v )的单位及其换算:=s m 1 3.6h km ; = h km 16 .31 s m ; 2(知一求一) (1)重力常数:g=Kg N 8.9;题目有说明g 取Kg N 10才能取。 (2)质量(m )的单位及其换算:1t =3 10kg =6 10g =9 10mg ;1公斤=1kg ;1斤=500g ; (3)重力(G )的单位:N ; 注意:应用此公式计算时质量(m )的单位必须是Kg ,这点很多同学容易出错,切记!! 3(1)体积(v )的单位及其换算:1m 3 =310dm 3 =610cm 3 =310L = 6 10mL ; (2)密度(ρ)的单位及其换算:=31cm g 10003m kg ; =31m kg 1000 1 3cm g ; 2、阿基米德原理 推导公式:g F v 液浮 排ρ= 5、压强的计算:注意根据题目合理选择压强的计算公式 (1)固体压强的计算:(都是选下面这个公式) 图2

①压力(F ):当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F G=mg; ②受力面积(s )的单位及其换算:1m 2 =2 10dm 2 =4 10cm 2 ; 注意:应用此公式计算时受力面积(s )的单位必须是m 2 ,这点很多同学容易出错,切记!! (2)液体压强的计算:(基本上是选gh p ρ=,有时须选用F p = 配合解题) ①重力常数:g=Kg N 8.9;题目有说明g 取Kg N 10才能取。 6 (1)距离(S )的单位必须用m ,这点很多同学容易出错,切记!! (2)机械功(W )的单位:J ; 7(1)时间(t )的单位必须用秒(s ),这点很多同学容易出错,切记!! (2)机械功率(p )的单位:瓦(w ); 1Kw=1000w ; 8、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实验

1、如图3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如上图8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时,能看到左边音叉旁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会;如果在月球上进行同样的实验,则,这是因为。 3、同学们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王成在竖立的玻璃板前2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蜡烛高12cm,烛焰高4cm,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同样的点燃蜡烛B放在像处,使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A蜡烛的烛焰像高____________cm; (2)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纠正了错误之后,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他最好在____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4)将A蜡烛以5cm/s的速度匀速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____________cm才可能与A 的像完全重合。 4、如图甲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段相同 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 (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 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 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看到A 的像属于现象,看到B蜡烛属于现象。 (2)取两段相同的蜡烛,目的是关系。 (3) 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造成的; (4)发现问题并改进后,小红重新做实验,并在白纸上记录下实验时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接着小红就在记录的白纸上进行相关处理,请问这样有什么不妥?,你认为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5、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凸透镜成像规律。(1)小红同学为了形象记忆和理解这一规律,她想将物与像的关系用图进行描述。请你帮助小红把同一个发光物体分别放在a、b处时,所成对应的像a′、b′性质的大致情况在图中画出来。 (2)小亮同学为了证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正确性,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的35cm刻度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的5cm刻度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们保持烛焰的位置不变,在原位置上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请问凸透镜A的焦距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请你根据小红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描述和小亮的实验,归纳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 6、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26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他们按照图甲所示安装各种器材后,点燃蜡烛,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实验小组 依次选取了不 同的物距分别 进行实验,同时 记录下相关实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限时训练12小粒子与大宇宙 (时间:20分钟) 1.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B.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2.为了揭示微观世界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不是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 B.科学家发现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C.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的原子核高速运动 D.质子、中子、电子就是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 3.(2019·黄石中考)下面的现象与微观解释正确的是D A.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则轻小物体一定带负电 B.摩擦起电创造出正、负电荷 C.固体很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没有间隙 D.腌制鸭蛋,盐分子能进入蛋中,说明盐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A A.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电子 B.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电子 C.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电子 D.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电子 5.(2019·无锡中考)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B A.液体很难被压缩 B.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6.如图所示的情景,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B ,A) ,B) ,C) ,D) A.天柱山薰衣草落叶归根 B.虹山村油菜花花香阵阵 C.清源山缤纷秋叶色彩梦幻 D.九仙山雾凇玉树琼花 7.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C A.炒菜时盐多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 B.炒菜时青菜分子间有空隙,盐分子易进入 C.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称为静止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 m dm ㎝ mm μm nm 换算:1km=1000m、 1m= 10 dm = 10 2㎝ = 103mm= 106 μm= 109nm 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 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 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测量操场的跑道 5、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微秒 h min s ms μm 换算:1h=60min=3600s 1s= 103 ms= 106μm 6、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产生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 减小方法: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7、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百米竞赛) ②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观众看跑步比赛) ③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 8、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米),比m大的有km(千米),比m小的有dm(分米)、cm(厘米)、mm(毫米)、um(微米)、nm(纳米)。 2)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秒),比s大的有h(小时)、min(分钟)。比s小的有ms(毫秒)、μs(微秒)。 2)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上册物理 7.1 电流 电压—电荷 同步练习(含答案)

7.1 电流电压—电荷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中正确描述原子结构的是() A.B.C.D. 2.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绝缘体的是() A.空气、油、塑料B.玻璃、油、大地 C.陶瓷、湿木材、橡胶D.空气、塑料、人体 3.用手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手上不掉,下列现象与此例实质相同的是()A.用潮湿的手去接触冰块时,手会被“粘”住 B.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被梳子“粘”起 C.将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D.将塑料吸盘挤压“粘”在玻璃上,可挂物体 4.如图所示,轻质小球甲、乙用绝缘细线悬挂,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都不带电 B.甲不带电,乙带电 C.甲、乙都带电,并带有同种电荷

D.甲、乙都带电,并带有异种电荷 5.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是导体 B.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 C.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梳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6.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不带电验电器A接触如图所示,之后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B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验电器B最终由于得到正电荷带正电 C.看到的现象是A的张角变为零 D.电流方向由A到B 7.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 A.一定带正电荷 B.一定带负电荷

C.可能带负电荷 D.可能带正电荷 8.有A、B、C、D、四个轻质小球,已知C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捧排斥,A与C相吸引,A与D相排斥,B与D相吸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带负电,D带负电,B一定带正电 B.A带负电,D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C.A带负电,D带负电,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D.A带正电,D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9.下列有关电的知识判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B.电子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 C.原子核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 D.一个氦原子,其核中有2个正电荷,其核外有2个电子 10.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与吸管的A端摩擦使其带电,再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吸管,吸管的A端与橡胶棒互相排斥,B端与橡胶棒互相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管的A端带负电,B端不带电 B.吸管的A端带负电,B 端带正电

(完整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实验专题训练

1、(1)观察如右图所示量筒,每小格代表的体积是_______, 量筒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 (2)用天平测小石子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 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石子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3)利用量筒测小石子的体积。先在量筒内装一定量的水,如(1)图所示水面在量筒的A处,水的体积为_________cm3。然后将小石子放入量筒里,水面上升到量筒的B处,则小石子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4)算出小石子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合_________ kg/cm3。 (5)在观察量筒里的水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 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 (2).分析,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N。 (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g取10 N /kg) (5)右图能反映浮力F和物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为____ 3、为了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在家里找到了一块海绵(如 沙发垫)、一个方凳、一个铁锤(或其他重物),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凳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如图A; ②在凳上加一铁锤,如图B;

③将凳面改为朝下放在海绵上,并加上铁锤,如图C。 根据小明的作法及图中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选用海绵而不是其它像木板之类的材料? (2)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体现? (3)由图A和B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B和C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28中各图所示的操作。 (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___; (2)比较图中代号为___、__、__的三个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__、__两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4)、比较A、D、E三个图,可以看出:_______。 5、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用两根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同时测大气压,则两水银柱高度_________;若用滴管从水银槽中吸取一些水银(试管口仍在液面下),则水银柱的高度__________;若将管向下压1厘米(管内上方仍有空隙),则水银柱的高度__________。(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6、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 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_____边旋转,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填“左”或“右”)。 (2)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 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3个钩码, 如图29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 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________。 (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是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这种 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练习(打包57套)(新版)沪科版

12.1 温度与温度计 基础训练 知识点1 水之旅 1. “林都”伊春,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下列现象的成因不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的早晨,河面飘荡着的白雾 C.秋天果香扑鼻 D.冬天,飘落的雪花 2.日常生活中水能呈现出三种状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眼睛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是() A.冰和水 B.水和水蒸气 C.冰和水蒸气 D.水、冰和水蒸气 3.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如图4所示。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火山喷发时,大地呈态,岩浆以态形式喷出。 知识点2 温度 4.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 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5.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 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知识点3 温度计及其使用 6.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的示数为10℃ 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7.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8.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则此时的温度计示数为℃. 综合训练 9.冬天,长时间放在户外的铁块、木头、砖块,关于它们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块的温度低 B.木头的温度低 C.砖块的温度低 D.三者的温度相同 10.如图所示,温度计显示液体的温度是30 ℃,则温度计玻璃泡里测温液体的温度是() A.28 ℃ B.29 ℃ C.30 ℃ D.31 ℃ 11.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以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K相当于()A.-173℃ B.-100℃ C.273℃ D.100℃ 12.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实际气温是() A.27℃ B.30℃ C.32℃ D.37℃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测试:自我综合评价(1)

自我综合评价(一) [测试范围:第十二章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 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 B.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 C. 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 D. 在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 2. 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B. 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 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D. 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观察温度,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观察温度 3. 如图1-Z-1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图1-Z-1 4. 图1-Z-2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 ℃ B. 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 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 图1-Z-2 5. 印度曾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1-Z-3所示。下列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B. 沥青属于晶体 C. 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D. 沥青被烤化属于汽化现象

图1-Z-3 6. 某些宾馆的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分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A. 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 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 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 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 7. 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吸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什么物态变化( ) A. 汽化 B. 液化 C. 熔化 D. 凝固 8.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C. 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 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从壶嘴喷出的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9. 生活中人们发现,如果不小心被同样温度的水和水蒸气烫伤,往往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常的是( ) A. 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更多热量 B. 水蒸气是气体,更容易进入人体 C. 水蒸气烫人的时间比水烫人的时间长 D. 水蒸气与皮肤的接触面更大 10.某同学做水沸腾实验时,得到水的沸腾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6min时,水开始沸腾 B.该同学所处环境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C.t=5min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够保持持续沸腾 D.为了缩短加热至沸腾时所需要的时间,可以通过适当提升水的初温的方式来实现 11. 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电路中任何一个电阻还要大,因为电阻串联,相当于使导 体 A. 增大了横截面积 B. 减小了横截面积 C. 增大了长度 D. 减小了长度 2. 如图所示,,,则电压表、示数之比 是 A. B. C. D. 3. 电阻和并联,当通过的电流为时,则通过干路的电流 为 A. B. C. D. 4. 电阻欧,欧,它们并联之后的总电阻的阻值范围 是 A. 一定小于欧 B. 可能在欧之间 C. 一定大于欧 D. 可能等于欧 5. 几个电阻串联起来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 的 A. 电流 B. 横截面积 C. 长度 D. 电压 6. 下列关于串联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只电键同时控制两盏灯的电路一定是串联电路 B. 串联电路中一个用电器断路,其他用电器可以正常工作 C. 串联电路中流过较小阻值的电流较大 D.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

7. 两导体电阻,,并联起来使用时并联总电阻的阻值范 围 A. 大于 B. 在与之间 C. 小于 D. 无法确定 8. 两个导体串联后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因为导体串联相当 于 A. 减小了导体长度 B. 减小了导体横截面积 C. 增大了导体长度 D. 增大了导体横截面积 9. 下面电阻中,每组电阻并联后的等效电阻最大的一组是 A. 欧和欧 B. 欧和欧 C. 欧和欧 D. 欧和欧 10. 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闭合电键,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 时,下列选项中关于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不变,不变 B. 变大,变大 C. 变大,变小 D. 变大,变小 11. 如图为电冰箱内的电路,若电源电压为且保持不变,正常工作时电动机中的电 流为,照明灯的电阻为,则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A. 照明灯的正常工作电流为 B. 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进行实 验与数据收集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 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称为静止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 m dm ㎝ mm μm nm 1km=1000m、 1m= 10 dm = 10 ㎝ = 10mm= 10μm= 10nm 236 9换算: 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 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 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测量操场的跑道 5、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微秒 h min s ms μm 1h=60min=3600s 1s= 10ms= 10 μm 3 6换算: 6、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产生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 减小方法: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7、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百米竞赛) ②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观众看跑步比赛) ③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 8、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