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抢劫罪中的“其他方法”

论抢劫罪中的“其他方法”

42现代交际·2018年11期

论抢劫罪中的“其他方法”

高松琼

(南昌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0)

摘要:抢劫罪中的其他方法所侵害的法益包括财产法益和某些人格法益,“其他方法”指的是一种方法行为,它产生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这种规定是基于严密刑事法网要求,但不利于保障公民自由,其模糊性与罪刑法定冲突,不利于预防犯罪。笔者为“其他方法”弊端的最小化提供了设计,指导实践。

关键词:抢劫罪 其他方法 理性诘问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042-02

一、其他方法的概括和对比

纵观我国刑法分则,在不少罪名中,为体现刑法条款的严密性、灵活性,均出现了“其他方法”的字眼。如第263条强奸罪的规定,第237条强制猥亵罪、猥亵儿童罪的规定。本文重点论述我国抢劫罪中对“其他方法”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分则对于抢劫罪的规定,在抢劫罪的构成要件中包括两种行为:一是方法行为,即暴力或胁迫以及这里谈论的“其他方法”,二是目的行为,即加害人以获取财物为目的。笔者将列举各国刑法中对于抢劫罪中方法行为的典型立法例。第一种,限于暴力或胁迫,根据德国刑法典第249条的规定,抢劫罪的客观方面仅限于暴力或胁迫两种方法行为。①美国模范刑法典也有类似规定。②第二种体现为日本刑法典第236条和第239条的规定,包括暴力、胁迫和使他人昏醉的手段。③值得说明的是,日本关于该条昏醉强盗罪的的规定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唐律疏议中就有此类规定,以药物麻醉的方法盗取他人财物的以抢劫罪论。④

二、其他方法的构成要件

我国对于该条规定的“其他方法”,应当是立法者和司法者均应考量的问题。虽然下述的构成要件依然没有对“其他方法”进行精确化,但对于指导实践仍然具有理论价值。笔者认为,抢劫罪中的“其他方法”应当符合下列要件:

(一)其他方法所达到的目的应当与暴力、胁迫所达到的目的相当,即压迫被害人的反抗

(1)在实施抢劫行为过程中,对于加害人所采取的手段应该不限于暴力型、胁迫型的,但加害人所采取的“其他方法”的目的必须是与暴力、胁迫相当的,即压制对方当事人的反抗。

(2)我国司法实践中下面几种情况存在争议。对被害人劝酒是否也是这里的“其他方法”。行为人利用劝酒的方式意图使被害人醉后取走财物,但被害人酒量很大,加害人始终没有达到使他醉倒的目的。前者认为醉酒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威胁被害人的人身,不符合抢劫罪的方法行为对于人身法益的侵犯,故灌醉行为只能是盗窃罪的预备行为,加害人后取走财物符合盗窃罪的特征。笔者认为,对于将被害人灌醉取走财物的行为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被害人在达到一定酒量后拒绝喝酒,加害人故意将其灌醉,或在低度酒中掺入大量高度酒,被害人在此种情形下失去对财物的有效控制,则应当认定为抢劫罪。理由是这同用药使被害人失去反抗的性质相似。但是如果加害人只是采用言语劝诱的方法使被害人醉酒,被害人自身大量饮酒后失去对财物控制的,此时不能将言语劝诱行为作为抢劫罪的“其他方法”。

(二)其他方法所针对的对象必须是财物占有人的人身

在实施抢劫行为或抢夺过程中,加害人所侵犯的对象是人或事物的区分是重中之重。抢劫行为过程中所侵害的人应当是对财物具有直接控制能力的所有人、保管人和其他直接占有人。

抢劫罪中加害人使其因产生恐惧心理而不敢反抗。⑤笔者同样认为,抢劫罪中的胁迫方法限制的应当是被害人的精神自由,而“其他方法”侵害的被害人的人身应当包括精神自由和行动自由。

(三)其他方法导致被害人的状态与取得财物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

抢劫罪中规定的“其他方法”本身就具有广泛性、裁量性。所以两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对于采用其他方法实施的强制行为与取财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如何判断?

行为人采取了足以抑制被害人的反抗的方法,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作用,行为人抢去的财物并非基于恐惧心理。这种情况是否以抢劫罪的既遂论处。理论界存在主观关联说和客观因果关系说。客观因果关系认为认为二者之间仅具有主观关联而不具备客观联系是不够的,二者只有具备客观因果关系才能以抢劫罪的既遂论处。⑥

三、其他方法所侵害的法益

(一)财产法益

对于抢劫罪所侵犯的财产是否包括不动产,各国有不同规定。根据德国刑法第249条的规定,抢劫罪所包括的仅限于动产。我国刑法采用抽象概括式的立法模式,将“公私财物”作为保护的对象。

(二)人身法益

抢劫罪的目的行为是他人的财产,而暴力、胁迫、其他方法的方法行为是人身权益。我国抢劫罪因属于财产类犯罪,故社会对财产的关注胜过对人身的关注,双重客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