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稿件中的常见错误分析

新闻稿件中的常见错误分析

新闻稿件中的常见错误分析
新闻稿件中的常见错误分析

新闻稿件中的隐性错误分析

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最近几年又专门从事报纸出版前的审读工作,发现我们的新闻稿件中隐性错误不少,有些错误反复出现,令人怀疑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业务素质,甚至影响到报纸的声誉。现从这些的错误中挑选出100例常见的错误,分成10大类,并作简单的分析,供编辑记者参考。

一、导向性错误

1.同性恋者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首对男性大学生同性恋情广州公开身份》一稿说:?晚上,李俊龙告诉和他挤在一张床上的丁毅,明天他要参加学校党校培训,可以带家属参加小组讨论。‘你会跟你的入党介绍人和组员说我是你的家属吗?’这个……还是说同学吧,毕竟是入党……?

分析:对同性恋行为目前社会上多数人是宽容的,但介绍其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不妥,他是一个同性恋者,能否入党还是个问号。因为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应具有高尚的情操。这篇稿子说轻了是哗众取宠,说重了是导向有问题。

2…?三峡工程得不偿失?。《谨防教育的补偿性回馈》一文开头说:?三峡工程已经接近竣工,正当我们为它带来的巨大电力资源庆幸的时候,它遗留下来的问题一波又一波地烦扰着我们。目前的移民问题,将来的生态失衡,还有战争的防范。也许若干年后人们会发现,我们用来补救的付出可能会远远大于这一

工程所带来的好处。?

分析:这个观点说轻了偏颇,是一家之言。三峡工程经几十年反复论证后才建设的国家特大型工程。在工程论证阶段各方面都充分发表了意见,国家在权衡利弊后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兴建的。目前三峡工程已基本建成,我们再在报纸上公开提出三峡工程建设得不偿失的观点是不合适的,是错误的。

二、违犯法律法规的错误

3.政府职能部门无权?组织?人大开展活动。《市供电局全力推进创建工作》一稿中称,该局为更好地使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有?组织由人大、政协和‘四办’(文明办、创建办、效能办、纠风办)参加的巡视和明查暗访活动?。

分析:人大是权力机关,是监督?一府两院(政府和法院、检察院)?工作的。供电局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是人大的监督对象,无权?组织?人大开展活动。

4.不能以党内职务的身份主持人民代表大会。《北白象镇召开第十五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一稿说:?3月23日,北白象镇召开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会议由镇党委书记潘云夫主持,听取并审议了镇长刘寅豹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和镇人大主席张慧所作的《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

分析: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只能由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主持,不能以党内职务的身份主持人民代表大会。

5.政府部门是不能被个人承包的。《直挂云帆济沧海》一文说?1991年,远在新疆乌鲁木齐承包物资局的哥哥谢胜乐邀请他去新疆旅游。?

分析:物资局是政府职能部门,是不可能、也是法律规定不允许被个人承包的。

6.未成年人辍学工作属违法行为。《西藏高原上一朵秀丽的格桑花》一稿的第一个小标题是《十三岁进藏,父母面前立下军令状》,说得是主人公13岁离家到西藏创自己的?天空?的事。《直挂云帆济沧海》开头说:?1988年,15岁的谢胜义刚读完初一课程就不读书了。为此,父亲让他去温州学习修车技艺。?分析:以上两种做法都违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第十三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在上述情况下,采访对象已经违法,但我们的新闻宣传中要尽可能回避这个问题。

7.生育三个孩子违法。2008年某报刊发的《三个女孩和她们的穷?爸爸?》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社会新闻。讲得是一个名叫张小方的贫困残疾农民勤劳善良、照顾卧病在床的年迈双亲,还收养三个小侄女的故事。文中说,?次年,弟弟病亡,给张小方留下两万多元债务和三个分别为11岁、9岁、7岁的侄女。?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

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仔细看文中的这句话,有三个年龄相差不大的女儿。这个人显然违犯了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法规。

三、常识性错误

8.一18岁少女两年内人流13次。《上海18岁少女两年人流13次,自嘲可申请吉尼斯纪录》一文说:?一名刚年满18岁的女孩,两年内竟人流13次,自嘲‘可申报吉尼斯纪录’?。

分析:稍懂生理常识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育龄期的妇女月经一月来一次,只有在月经干净后7天前后才排卵,只有在排卵时性交才能受孕。要想知道是否怀孕,只有等到下次月经来时才能发现,即便及时发现了就进行流产,但坐小月子期间是不会排卵的。只要动脑筋想一想,不到两个月流产一次?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况且这样频繁流产此少女的身体根本吃不消。

9.10年内一男子与一万多个‘小姐’发生性关系。《男子性爱成瘾花费数百万,自称10年找万名卖淫女》一稿说,?29岁男子阿东,在10年内竟然与一万多个‘小姐’发生性关系。?分析:大家知道,一年365天,10年3650天。每天三个,10年才10950个。大家想一想,这可能吗?

10.纸馅包子。

分析:一个做包子的早餐摊点,其经营的覆盖面积能有多大?且人们买了包子是要马上吃的,只要是正常的人,包子一入口就会发现问题,肯定会要求退货或与老板理论。试想谁还会买他的包子,他又如何经营下去?

11.高速列车3秒钟可跨越长江大桥。

分析:椐该新闻报道,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正桥全长4657米。大家知道,4657米火车3秒钟跑完,每秒要跑1550米,也就是1.55公里。照这样计算,火车时速5000多公里,比超音速飞机的速度还快近2000公里,这可能吗?

12.?全国每年因室内装修污染引发呼吸道感染而死亡的儿童高达210万?。《室内装修低质材料是杀手》一文说:?居室豪华装修后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正成为一个隐性杀手!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全国每年因装修污染引发呼吸道感染而死亡的儿童高达210万。这是中国标准化协会和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导中心的调查结果。?

分析:大家知道,近几年来,我国年人口死亡率都在6﹒5‰左右,也就是说,每年死亡人口约840万人。这840万人中,绝大部分肯定是成年人,儿童死亡人数根本不可能占到死亡总人数的1/4,每年因室内装修污染引发呼吸道感染而死亡的儿童更不可能占到总死亡人数的1/4。

13.全国有20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媒体要倡导忧患意识,力戒膨胀思维》一稿中说:?全国20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居然有183个提出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有40个城市要打造CBD。?

分析: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的数据,截至2009年8月,全国有28个省、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可以说是地级市),2863个

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实际上只有374个县级市)。客观上说,目前我国真正能算作城市的最多只有2300多个(28个省、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333地级行政区划单位所在地、201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所在地,不含市辖区),因为省、自治区省会城市与地级行政区划单位(既地级市)同在一座城市,部分县级市(含县)的驻地与地级市同为一个城市。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只有300多个(28个省、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305个地级市),哪有2000多个?

14.大雪波及30余省市?2009年11月16日某报1版导读《全国大范围雨雪来袭,波及30余省市》。

分析:这种说法不正确。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含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正常年景下,海南、香港、澳门是不会下雪的,台湾这次也未下雪,这样一下就少了4个,就是其他地方全部下雪,也只有30个,怎么会有30余个呢?

15.乐清物流要做长三角的龙头?《从土托运到集团化运作,乐清物流,要做长三角龙头》

分析:乐清物流业这些年发展很快,但同在长三角的上海、宁波的物流业有着比乐清更久的历史、更好的基础,更大的发展空间。试想一下,乐清物流业要做长三角的龙头,可能吗?

16.一棵竹子下每天就可挖出几十公斤竹笋。《收入提高好几倍》一稿是介绍智仁乡小岭村村民把山当地耕,把竹当菜种,竹笋产量大幅度提高的故事。文中说,?冬笋成熟时,一棵竹子下

每天就可以挖出几十公斤竹笋。?

分析:?一棵竹子下每天能挖出几十公斤竹笋??这显然不合常理,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试想想:如果能这样,一个农民种上百棵竹子,每天要挖多少公斤竹笋,他不早就成了富翁了吧?你又听谁因种竹笋成了富翁的?正确的说法是?冬笋成熟时,一棵竹子下一次就可以挖几十公斤竹笋。?

17.《马儿你慢些走》这幅图片,说得是?马队由六匹马组成,每匹马都背负着两三百斤的水泥砂石?的内容。

分析:一般情况下,马的奔跑速度比较快,骡的负重能力强,所以它们的分工是有区别的,马主要用来驮人奔跑,骡主要用来负重。该图片刊发后,有读者打来电话,说图片中的?马?非马,是骡,还指出可以从耳朵的形状上来辨别马和骡。骡是驴和马交配所产的杂种,抗病、耐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都很强。通常用来驮载重物的动物是骡,而非马。我们的记者不可能什么都懂,关键是采访时不要想当然,自以为是,对于拿不准的问题一定要问清楚。

18.企业老板是?企业法人代表?,不是?企业法人?。《2009浙商大会上在外乐商获殊荣》一稿中说,?乐清籍企业法人王吉雷、卢坚胜分获‘浙商社会责任奖’和‘浙商创新奖’荣誉称号。?分析:这种说法不正确。法人是指根据法律参加民事活动的组织,如公司、社团等,不是指某个人。企业的老板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即企业法人代表,而不是?企业法人?。

19.?村党支部??村委会?是两个独立的组织。《兄弟连体

70年,各自娶妻生子》一稿中称罗开标是?南康市太窝乡中边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是不正确的。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二者是相对独立的。罗开标是?中边村党支部书记?,而不是?中边村委会党支部书记?。

20.村委会不是一级政府。《以百分之百的努力抢通受灾道路》一稿中说:?在与当地乡镇、村政府干部、村民座谈时,范晓东局长表示,市交通部门一定会恪尽职守……?。

分析:?村政府?这种说法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也就是说,村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府。

21.没有某某地驻京党委这种说法。《乐清驻京党委五金城党支部冬日送温暖22名贫困高中生受助》。

分析:这个标题中的?乐清驻京党委?说法不正确,应该是?乐清驻京联络处党委?,其全称是?中国共产党乐清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委员会?,正确的叫法是?乐清驻京联络处党委?,?联络处?这个关键词不能省。

22.不能把农产品制作程序搞错。《智仁盐卤豆腐》一稿中说这种豆腐的制作程序是:泡豆—磨浆—烧熟豆浆—过滤—点卤—压榨成型。

分析:盐卤豆腐是乐清地区一道很有名的农家菜肴,其制作程序是,泡豆—磨浆—过滤—烧熟豆浆—点卤—压榨成型。记者却将烧熟豆浆这个环节放到了过滤之前。如果按这样的程序制作豆腐,制作出来豆腐不是豆腐,而是豆腐渣。

23.农民没有定额粮票。《从吃?饱?到吃?爽?》中的大荆镇村民陈云琴回忆起上个世纪70年代时说:?那时候全家人吃饭都是靠每月的定额粮票。每次她去姐姐家住几天,都要带上自己的那份定额粮票?。

分析:这种说法是不正确。作者可能不了解历史。因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年代里,我国只对城镇居民发放粮油供应证,一般情况下只能用供应证购买粮油,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凭居委会的证明,拿着粮油供应证去取一点儿粮票。而农民是根据当年本生产队粮食收成情况来确定全年吃粮标准的,然后按季或月分粮食,即使是因粮食欠收不够吃时,国家也只是发返销证或供应证,农民凭返销证或供应证到粮管所购买粮食,很多时候购买的是原粮(小麦、稻谷等),而不是城镇居民购买的成品粮(大米和面粉等)。农民如果确实需要粮票,要由生产大队开证明拿着粮食和油到粮管所去兑换。

24.局中层干部不能算局领导。《温州市民政局来我市殡仪馆督查行风建设工作》说得是温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陈光富、市殡葬管理处主任陈元建来我市殡仪馆督查行风建设工作。

分析:局领导应该是局级正副职,两位都是局中层干部,不是局领导。同理,市领导应该是市委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

正副职,市直部办委局的领导不能算市领导。

25.?大团结?是指1965年发行的10元面额的人民币。《高招》一稿的第一段说:?老爸,你这样行不通,给我100元,我保证妈妈明天和你相敬如宾。?第三段说为了奖励儿子,?我取出一张‘大团结’?。

分析:?大团结?是人们对我国1965年发行的面值为10元的人民币的称呼,2000年7月1日正式退出流通领域。现在一张品相好的?大团结?市价已突破3000元。显然,作者把?大团结?误当成100元面额的人民币了。

26.是?教育费附加?不是?教育税附加?。《买房,该交些什么税》一稿中说,?卖方需交个人所得税、教育税附加、地方教育税附加。?

分析:?教育税附加?的说法是错误的,应为?教育费附加?,我们要把?税?、?费?分清楚。

27.鲫鱼不是海鲜。?12月22日……市区鸣阳路菜市场……施菊兰的小海鲜卖得比较快。一个20多岁的姑娘走过,要买一条鲫鱼,施菊兰弯下腰去,把还在不停摆尾的鲫鱼去鳞、割鳃……?

分析:海鲜是可供食用的、新鲜的海洋生物。鲫鱼是淡水鱼,怎么成了海鲜了呢?应为水产品。

28.蒜价涨了40倍?《蒜价涨了40倍》一稿中说,?在济南的超市里,大蒜已经卖到每斤4元钱,比去年同期涨了40倍左右。?

分析:这是个明显的错误。现在每斤4元,比去年同期涨了40倍,照此计算,那去年的蒜价是多少?还不到0.10元/斤,因为0.10元涨40倍应该4.10元,这不到0.10元的中间还有供货商要赚的钱,到蒜农手里还有多少,大概只有每斤几分钱。这可能吗。果真是这样,蒜农连买种子钱都不够,谁还去种蒜呢?

四、数字性错误

29.《古波斯人2000年前就会使用化学武器》?

分析:文中讲述的历史事件是公元256年发生的事。文章是2009年发表的,公元256年距此只有1753年,怎么成了2000年前呢?

30.?1975年同龄青少年生活开销比现在低11倍多。?《英青少年抚养费一年9000英镑》一稿说,?英国父母现在抚养青少年的年均开销为9000英镑(约合1.26万美元)?,?按照目前物价水平换算,1975年同龄青少年生活开销为700英镑(980美元),比现在低11倍多。?《网购被骗500元》一稿中说:?卖家报出的价格出奇便宜,一款时尚的三件套才60多元,一般的衣服和帽子都在30元左右,比市场上便宜三四倍?。

分析:?倍?是指跟原数相等的数,因此?倍?只能用于?增加?,不能用于表示减少的场合。?减少了一倍?是错误的说法,应写作?减少了一半??减少了50%?或?减少了五成?。?便宜一倍?就没有了,怎么能?便宜三四倍?呢?更不要说?低11倍?了。

31.价格价格翻6倍是多少?《胖大海价格翻了6倍》一稿

中说,?冯女士惊讶地发现胖大海价格竟然翻了6倍,平常每10克只需5角钱,现在每10克3元。?

分析:这句话的错误有二:一是没有?翻了6倍?这种说法,一般说?翻了多少番?,如果按翻番计算,5角翻6番就是32元;二是3元与5角相比,也只涨了5倍,不是6倍。如果非要用?6倍?的话,也只能说?现在的价格是过去的6倍?。

32.?增长了多少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少倍。《让小钱变大钱》一稿中说,?活期存款利率为0.36%,定存3个月,利率就增长为1.71%,增长了4倍多。

分析:?增长了多少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多少倍,既不含原来的基数。由0.36增加到1.71,是增长了3倍多而不是4倍多。

33.?几万元左右?是多少?《虹桥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一稿最后一句说:?商品房价格上涨后,也带动了虹桥单间式民房的价格,单间式民房的涨幅在几万元左右。?

分析:?几万元左右?这个概念太宽泛,从二万、三万……九万都可以说是几万元左右。该稿第一段最后一句?从去年底到今年7月份,每平方米价格涨幅在1000—2000多元。?这句话也值得商榷,?1000—2000元?本来就是个概数,那?1000—2000多元?又是多少?是?1000—2100元?还是?1000—2900元??建议我们的记者在采访时尽可能把数字弄准确,给读者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再也不要出现类似的问题。

五、时间性错误

34.4月无31日。《初赛报名正在进行》一稿中说:?本次大赛报名截止时间为4月31日?。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4月没有31日。这个常识问题其实很好记,即公历的1、3、5、7、8、10、12为大月,每月有31天,其他月份为小月,只有30天(2月份除外)。

35.?凌晨1时?的说法值的商榷。

分析:?凌晨?是指天快亮的时候。1时离天快亮的时候还早的很,是半夜三更。这个错误的说法很普遍,希望编辑记者注意避免这个错误。

36.?下午14时30分?、?晚上21时?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如按一天24小时来计算,就没有必要在前面加上?下午?、?晚上?二字;如果采用12小时制,那就没有?14时30分?、?21时?。正确的说法是?下午2时30分?或?14时30分?;?晚上9时?或?21时?。这个问题是我们编辑记者的一个习惯性错误,包括中央电视台也经常出现,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今后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37.千万不要迷信权威。《未来20年还将有4次国庆中秋喜相逢》一稿是转载新华网的,文中第三段最后说?今年是闰4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2009年明明是闰五月吗,怎么变成闰4月了呢?上网一查,是新华社记者写错了,我们的编辑太相信权威媒体了,照转不误,以致以讹传讹。

38.正确掌握生肖属象的起止时间。关于2008年度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王忠诚的介绍中说:?王忠诚属牛,在他本命年里,获得了国家最高荣誉?。

分析:这种说法不对。因生肖属象起止时间是以农历时间为准,不是根据公历纪年计算的,既从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至腊月底。2009年1月9日是农历戊子年十二月十四,是鼠年,还未到牛年。

39.关于?新年??新春?正确使用方法。《新年第一件倒霉事倒成了幸运事》说得是正月初三的事儿。《今年最受期待的网游大片》开头说:?除夕钟声已过,又是一年新的开始。?分析:?新年?是指元旦和元旦以后的几天。?新春?是指春节后的一二十天。《新年第一件倒霉事倒成了幸运事》说得是正月初三的事儿。这里用?新年?一词是不准确的,应用?新春?或者?春节后?。《今年最受期待的网游大片》的?除夕钟声已过,又是一年新的开始。?这种说法也不对。新年是从元旦开始的,而不是从除夕开始的。

40.没有?牛年元月?这种说法。《东风日产乐清宝鑫4s店迎来开门红》一文中说,?牛年元月,宝鑫日产乐清4s店提车者络绎不绝……??牛年元月?的说法不正确。

分析:?牛年?是指农历年,农历年只有?正月?,而没有?元月?。公历年才有?元月?。我们不要张冠李戴。

41.正确书写干支纪年和夏历(农历)月日。?农历3月初8?、?闰4月?、?夏历7月20?的写法在报纸上时有出现。

分析: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规定,要求使

用汉字的情况是:?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示例:丙寅年十月十五日腊月二十三日正月初五八月十五中秋节?。?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这类纪年不应与公历月日混用,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示例:秦文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22年)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1964年10月1日)日本庆应三年(1867年)?。所以说前面写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写法是?农历三月初八?、?闰四月?、?夏历七月二十?。

六、以讹传讹的错误

42.?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分析:仔细想想这句话,颇有点让人不能接受:为了打到一只狼而不惜去冒让一个孩子丢掉性命的危险,这种做法也未免太残忍了点,代价也未免太大了点,太不以人为本了吧?这有悖于两权相对取其轻的常理。其实,这句俗语的本来面目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意思是说要想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磨破鞋子。这是因为狼生性狡猾,且体格强壮,能奔善跑,一旦被猎人发现,它不是东躲西藏,就是逃之夭夭。猎人若想逮住它,往往要翻山越岭、跑许多山路;而爬山路是非常费鞋子的一件事情,再加上古人脚上穿的多是草鞋、布鞋,很不耐磨。所以,在古时候,人们往往要在磨破一两双鞋子之后才有可能捕捉到狼,如果舍不得费这一两双鞋子就很难捕到狼。就这样,?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这句俗语就诞生并广泛流传开来了。那么,这句俗语中的?鞋子?一词后来又怎么会讹变为?孩子?呢?原来,在我国四川、湖北、湖南、上海、广东等地的一些方言中,?鞋子?

一直被读成?haizi?。时间一长,人们就习非成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也就被讹传误记为?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了。

43.行政村、村长、村官

分析:这三个说法都值得商榷。大家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文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也就是说,村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府。既然村不是一级政府,当然也不是什么行政村。我认为就叫村为好。如果要与村内的自然村区别,那就叫建制村好了。村委会的负责人叫村委会主任,不叫村长。村干部也不能叫村官。新华社早就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简称?村主任?,不得称?村长?。村干部不要称作?村官?。

七、文史类错误

44.以讹传讹用古诗。《莫待无花空折枝》是当地一位名人写的。该文开头引用了唐诗《金缕衣》:?劝君莫惜金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分析:唐诗讲究对仗、押韵。我看到这几句诗,感到有些别扭,查阅《唐诗鉴赏辞典》,发现正确的《金缕衣》是这样写的:?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诗的上句?莫惜?与?须惜?相对,下句?有花?与?无花?相对,显得非常规范。事后调查得知,关于这首诗以讹传讹的人比较多。

45.《夜宿雁荡山森林公园》中引用杜牧的诗《秋夕》的后

两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我发现也不对。

分析: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时候,一个深锁深宫的女人,怎么能在外面(天阶)?‘卧’看牵牛织女星?呢?一查原文,原来是作者想当然把?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错成了?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类似的错误也比较普遍。

46.《去蒲岐古镇看看古城门过把鲨鱼宴瘾》一稿中写到了明永乐八年发生在蒲岐的一次抗倭战斗,短短的一段文字,把几个关键问题都搞错了。一是把时间搞错了,本来是十月初五,却错成了正月十五。二是把两个关键人物的名字搞错了,把带兵抗倭的蒲岐城统兵千户?杨文?的名字错成了?极文?,把千户?崔兴?的名字错成了?崔光?。且杨文不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而是在另一次抗倭战斗中牺牲的。这次战斗中牺牲的领导是千户崔兴和百户冯春。三是把这场打了十几个小时的战斗夸大成战役。

分析:我觉得错的离谱。事后我问作者,她说是某某部门编印的宣传册上抄来的,并将该册子拿给我看。由此,我得出一个启示:切莫轻信有些部门编印的小册子,记者编辑写稿子时如需引用有关历史事件和问题,一定要查权威部门编印的书籍,以防以讹传讹。

八、习惯性错误

47.滥用?左右?。《富商四千万买飞机当座驾,将办租赁公司》一稿中说该飞机平时停在民航学院,?托管的费用大致在每

年60-100万元左右?。我认为这个?左右?用在这里纯属多余。

分析:关于?左右?,《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的第四个义项解释为:?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概数,跟‘上下’相同:年纪在三十左右。??60-100万元?本来就是一个概数,再在后面加上一个?左右?纯属多余,如果非要加个什么词的话,就加?之间?好了。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如:气温3-15摄氏度左右,猪肉价格10-16元左右……

48.?热烈庆祝建国60周年?、?祖国60周年华诞?。

分析:这两种说法也很普遍,但都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中国60周年华诞?。因为?新中国?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是指祖先世代居住的国家,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有5000年文明史。

49.?近?与?前?、?近?与?多?的搭配错误。《近三百年前的私人契约是宝贝还是废纸?》?近1000多人参加了活动。?分析:这两句话都有问题。一是?近?与?前?搭配相互矛盾。?近三百年?是还不到三百年;?三百年前?是已过了三百年。所以说,?近三百年前?自相矛盾。二是?近?与?多?搭配出现的问题。?近1000人?是不到1000人,?1000多人?是超过了1000人,?近1000多人?到底是多少人?谁能说得清楚。

50.?中共xx党委?的说法重复。我们有的记者稿子时常出现?中共xx党委?或?中共xx党支部?的说法。但这种说法是重复的。

分析:?中共?是中国共产党的简称,这个大家都清楚。既

然称谓前面有了简称,那后面就不用再出现?党?了,正确的说法是?中共xx委员会?或?xx党委?,?中共xx支部委员会?或?xx党支部?。

51.中央电视台没有10台。《科技教育的一朵奇葩》中说,该校学生发明的简易摘果器等小发明、小制作?在中央10台得到了展示。?

分析:这种说法不正确,中央电视台就是中央电视台,中央也只有一个电视台,从没听说过有中央10台。正确的说法是?中央电视台第10套节目?。

九、称谓错误

52.姐姐妹妹的孩子是侄儿?《我给双胞胎喂药,一个没喂一个喂了两次》一稿中说,?江里?前天上姐姐家做客,称姐姐的孩子为侄儿,说?我有一对双胞胎小侄子?。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根据汉民族的习惯称谓,姐姐妹妹的孩子是外甥(女),哥哥弟弟的孩子是侄儿(女)。把姐姐的孩子称作侄儿显然是错误的。类似的称谓错误还有很多,如舅妈的孩子是表哥(弟)或表姐(妹),口头可以叫哥哥弟弟或姐姐妹妹,但上报纸时应用规范叫法。

十、词语误用

53.?豆蔻年华?的误用:《分别容易重逢难战争时期离散的好友 60年后再续前缘》一稿说得是1924年出生的李洪哲与好友万雪霞1947年分离,60年后又见面了的事儿。该稿写两位12月19日见面时?想起当年分离时正是豆蔻年华,如今已鬓发

花白,李洪哲恍如隔世?。

分析:?豆蔻?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少女。?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用?豆蔻年华?形容20多岁的女子显的?嫩?了一点。

54.?趋之若骛?的误用:?生态农业的潜在巨大市场和高额利润正让浙商们趋之若骛——养猪的养猪,种树的种树。?分析:?趋之若骛?,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工业反哺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怎么能说是不正当的事物呢??趋之若骛?用在这里显然不合适。

55.?蠢蠢欲动?的误用:?今年温州作为浙江火炬接力的首站,无数温州人欢欣雀跃,蠢蠢欲动?。

分析:蠢蠢欲动,指?坏人策划或开始进攻或捣乱?。是个贬义词。参加奥运会火炬接力是人人向往的大好事,这里用?蠢蠢欲动?显然不合适。?蠢蠢欲动?应改为?跃跃欲试?。

56.?一发不可收拾?的误用:?陈建明献血热情一发不可收拾,至今他已无偿献血18次。?

分析:?一发不可收拾?指事情坏到无法挽回的地步。陈建明献血是一件值得褒扬的好事,怎么能说?坏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呢?

57.?七月流火?的误用:?七月流火,大地被烤得冒烟。?

分析:?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星名,即心宿。每年农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渐渐偏西,这时暑热开始

新闻稿件朗读技巧

消息应该理解为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洁的语言、用最快的速度把真实的事情传播出去。因此它要求: (1)准确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不许出现事实上的差错,只有认真才能准确。 (2)层次清楚——一般消息都是由导语、主体、结尾构成的,层次之间要留出停顿的时间,以避免播成一片。 (3)节奏明快——什么样的稿子就有什么样的形式,播的是新闻,就得像新闻。节奏不完全是快慢的问题,但它有快慢的问题。句子与句子之间紧凑,句段之间要明白晓畅。 (4)朴实大气——以第三人称叙述事件,没有任何夸张、渲染。正确传达,直接面陈。举手投足、言谈举止让考官看到的是一种内心的真实流露。 新闻播报不是念稿子,字里行间渗透着播者对新闻的理解,播报就是把这种理解、感受真切地传达给受众。因此还要注意: (1)播稿过程也是传达过程,把一件刚刚发生的事播报出去,播音者要有新鲜感,除了在备稿过程中找到新鲜点之外,播报时要有精气神,还要使这精气神分寸得当。明快晓畅的语流,加上热情洋溢的状态,足以让考官另眼看待。 (2)消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听的人知道,句与句的衔接在清楚的基础上要紧密,因此要格式正确、轻重恰当、逻辑严密、不涩不粘、不浓不淡、语势平稳。在播稿过程中,语流要紧凑,以避免散乱。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个劲儿”,不紧不慢,无理解,不经心,缺少变化。 (3)新闻稿件播读或播报,有的叫朗读新闻稿件,其实是一个意思。无论干什么事都得像那么回事,所以播报新闻得像播报新闻的样子。播报的榜样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整点新闻以及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播报节目。切忌“说新闻”,使它变得拉杂、拖沓,不像新闻的样子。 实例1

编辑稿件的常见错误

编辑文稿易见错误 一、编辑的作用 编辑工作是一种为传播文字信息的需要而产生的社会文化活动,编辑是精神产品生产的组织者。编辑工作是出版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具有设计、组织、优化、导向、协调等多种功能。责任编辑应本着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对作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好编辑工作。在编辑工作中要把握好五度。 高度站在宏观的高度,站在全局的高度。 新度文稿中所报道的内容必须是新事物、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新经验、新成绩、新问题、新困难。 深度透过现象看本质,所编辑的文稿要有深层次的深度报道内容。 宽度文稿所报道的内容面要宽,影响面要大,受教育的面要大,要为广大读者服务。 适度正面宣传不夸张,文中不出现“最大”“最好”“第一”“霸主”等词,批评与揭露要尊重事实,客观报道。 责任编辑要当好“厨师”合理调配掌握火候 责任编辑要当好“裁剪师”精心设计裁剪合理 责任编辑要当好“美容师”认真修饰做好标题 二、编辑加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是否有政治及原则性的错误; 2.是否有技术性错误,名词术语是否准确; 3.内容是否有前后矛盾和前后重复; 4.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分明; 5.文中是否有病句、错句、错词、错字; 6.文中标点符号、字体、字号是否符合要求; 7.计量单位是否符合规定;

8.数字和英文大小是否符合要求。 三、审读中发现的问题 1.政治原则性的错误 (1)台湾与国家并列。 如:①产品畅销台湾、香港、美国、韩国、印度。 此句应改为∶产品畅销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美国、韩国、印度等国家。 ②这项活动已分别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美国,加拿大,韩国和新加坡举办。 此句应改为∶这项活动已分别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美国,加拿大,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举办。 (2)涉及国家的政策性问题。 如:前年,地方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停建缓建信息化建设项目,但同期,国家信息办又发文要求各地抓紧建设,这使下级政府无所适从。 此句涉及国家的政策,有指责国务院与国家信息办不协调,下发的文件精神不一致而使得下级政府无所适从的意思。报道时要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2. 技术概念的错误 (1)无线电波包括光波和电磁波。这是个错误的概念。 应该是: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和光波。因为无线电波分为12个波段,3Hz~3×1012 Hz,而光波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的中微波波长还短,超出了无线电波的范畴,无线电波不包含光波。而电磁波包括光波和无线电波。 (2)网络用光纤电缆连接。这是个错误的概念。 光纤与电缆是两种不同的传输介质。光纤是光导纤维,是石英玻璃拉丝而制成的,电缆是由金属导体制成的。 光纤与电缆传输的信号性质不同。光纤传输的是光信号,电缆传输的是电信号。 3. 英文大小写混用和中英文混用的错误 (1)英文大小写混用。E-Mail, e-Mail, e-mail.都是错误的。

新闻稿规范(编辑稿件)

新闻稿规范 一、格式规范 1、空格与空行 段首空全角的两格。 数字与字母用半角。 标题如需空格,空半角的一格。 段与段之间,按Enter键空一行。篇首和篇末不留空。 文字和图片之间,空一行。 图片一般要居中。图片与图片之间空一行。 2、字体、字号与符号 字体与字号都要使用系统默认的,如果不确定,那么就全选,点击一下清除格式按钮。 如果仍无法修改,应将文字粘贴至本文本档在粘贴回后台编稿区域。 如有特殊需要,可以使用加粗和加色。 学院简称用英文全角中括号表示,如[中文] 3、来源与作者 “附加信息”栏和“来源”栏一定要处理。发布后的稿件,这两栏中不得再出现文字。 图片与文字作者如果不是同一个人,请注明,统一格式为:文/某某图/某某;图文作者中间空半角的一格。 若有权限滥用状况,一定做好记录,向各组组长和负责人反映。 4、副标题 无须出现“——”以及“记”这个字眼。 二、内容规范 1、用语规范 (1)时间和地点。时间最好使用规范的例如上午7时10分,下午3时30分,晚8时09分之类。其实一般的新闻稿没有必要具体到几时几分,只说明日期和大体时间(上午下午晚上)即可。关于地点,在第一次提及的时候尽量使用全称,例如邵逸夫科技馆,在文中第一次提到的时候,不要只简称邵馆。像理综、东公、西图之类的简称,都要在第一次提及时使用全称。 (时间是否一定要确定到几时几分?感觉上来说正常规范的新闻稿件都不会把时间确定成几时几分,基本确定到上午、下午、晚即可。除非是现场性极强的新闻报道,或者是某一个时间点极具某种意义,那么强调到分钟便无不可。) (2)人物。领导的名字及排序,记者应该向所报道活动的主办方咨询好。部门及领导排序时,首先考虑个人,即按照各人的职称进行排序;其次考虑部门,先排党委部门(多为各种“部”,如党委办公室、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等),再排行政部门(多为各种“处”,如教务处等),最后是后勤服务机构(多为各种“中心”,如饮食管理服务中心等),具体的部门排序请参照山东大学首页处的校部机关栏。(*特别注意:校团委和就业指导中心比较特殊,在涉及排序时应该紧跟在党委部门之后,行政部门之前)

写作指导:新闻稿怎么写

新闻稿怎么写 新闻稿怎么写 新闻宣传稿是组织公关部门(人员)撰写的以目标公众为宣传对象的文字作品,包括提供给媒介的消息、通讯、专访稿等。 新闻亦称消息,是报纸上最常见到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它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迅速及时地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一篇新闻稿通常包含6个基本要素,也称6个W,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因)、how(何果)。 (一)、新闻的结构 新闻(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个部分组成。新闻中时常也要穿插一些背景材料,但由于它不是一个单独的组成部分,无固定地位可言,因而不能看做是新闻结构的一个独立的层次。新闻结构组成部分中有时还有个结尾,但对多数新闻来说,结尾不是非有不可的。 1.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一般来说,它是提炼新闻精髓并揭示主题、以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有时,导语也可有两个以上的段落,这在西方的新闻中较为常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导语是以凝练的形式、简洁的文字表述新闻中心内容的开头的一个单元或部分。

导语的关键是个“导”字,它应当起到引导、诱导、前导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应当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最主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导语写作要求开门见山、中心突出、简明扼要、生动有趣。 2.主体。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或主干部分,也是新闻的展开部分。 好的导语对下文的展开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仅有一个出色地揭示了新闻主题的导语,而没有在主体部分用新鲜生动的材料来阐明和表现主题,这条新闻仍然不能算是一条好新闻。因此,在写好导语的同时,还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对采集到的事实材料进行筛选,把那些有助于表现、解释、阐述主题的材料合理地组织起来,运用到主体中。 一般来说,新闻主体应当具备这样两部分内容:一是对导语提出的主要事实、问题或观点进行具体的阐述或回答,使导语部分的内容借助于一连串丰富的材料而得到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使新闻诸要素更为明确和详尽;二是用附加的次要材料来补充导语中没有涉及的新闻内容,提供新闻背景,说明事件的来龙去脉,使新闻内容充实饱满,主题更加突出。 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以下两种: (1)以事件的重要程度为序组织材料。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倒金字塔结构。它是一种常见的新闻写作方法,多用于动

会议类新闻稿写作方法

会议类新闻稿写作 会议类新闻通稿在高校各类通稿中结构最严谨,语言逻辑要求最高的一类。这种新闻稿要求作者要将会议精神融入到稿件中。 这一类新闻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好导语,点明与会人员、主持人;第二段,提炼领导讲话、嘉宾发言的主要内容;第三段,理清会议的程序;第四段,介绍会议举办的背景或者举办该会议的意义。 写这类新闻稿时,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1、标题要恰当,符合会议的规格 校园内的会议很多,类型也很杂。参与对象很不固定,有的会议纯粹是几名学生的会议,有的是学生干部的座谈会,还有的是党政机关的会议,比较少见的是党代会、团代会、教代会之类的牵涉面比较广泛的会议。不同的会议,写的通讯稿不同,首先就体现在标题上,会议的标题要尽量符合会议的规格。比如上次有一篇关于EOC学员学习党代会精神的通稿,初稿的标题为“我校召开…EOC 世纪精英学校学习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这个标题表述上并没有错误,但对于校内通讯稿来说,这个标题有点名不副实了。这个座谈会是校团委、校学生会组织召开的学生干部座谈会,虽然很重要,但用“我校召开”似乎还不准确。后来,我建议改成“校学生会举行…EOC世纪精英学校学习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我还是斟酌再三,因为未能体现校团委的作用。最后,领导的意见是修改成“EOC世纪精英学校举行…学习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因为EOC是校团委、校学生会举办的活动,以此为主语,就很好地突出了这两者,又使标题不会言过其实。 2、导语中要体现会议的名称、举办的地点等要素的全称 导语是全文中最直接、最集中体现会议情况的话语,导语写得好,通讯稿要表达的内容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了。所以,写导语的时候不能过于省略,而必须正式一点,要把会议全称、举办地点等要素写清楚。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座谈会”,这是会议的全称,漏掉一个字都不行。会场横幅上的会议名称是如此,新闻中就应该这样体现,这是客观性的一个体现。而举办的地点则要写清楚明白,比如“我校旗山校区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要写明、写全,不能为图省事而去掉“大学生”,虽然大家都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地方,但是作为在正式的文体中,交代清楚是必须的。 3、写清出席的领导姓名、职称,注意领导的排序问题 会议一般都有领导参加,而且领导是会议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新闻稿中对出席的领导进行简要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介绍出席的领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清楚领导的职位,而且职位要在姓名之前,如“我校副校长xxxx”是常规用法,而不是“我校xxx副校长”。如果有多个领导出席的话,新闻中还存在介绍领导的

如何写新闻稿使稿件更为吸引眼球

如何写新闻稿使稿件更为吸引眼球 每天都要处理来自各个行业的企业新闻,在繁忙的财报季更是要面对雪花般纷飞的稿件。同样,记者每天也面对着形形色色的新闻稿以及巨大的信息量,那么,如何让企业的新闻从铺天盖地的稿件中脱颖而出呢? 一篇相对完美的稿件肯定会相对有效。因为一篇稿件出色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所起到的效果。写一篇专业、高水平的新闻稿并非一件简单的事,以下是撰写新闻稿要注意的事项: 1. 新闻内容应有新闻价值 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指的是可以引起目标读者广泛兴趣,并且具有新闻角度的新闻。此外,此类新闻稿应该是从记者角度出发的,而不是从市场角度出发的。写新闻稿的时候,尽量把自己想象成记者,从记者的角度出发去写,最重要得是,企业新闻稿在于让人们获得新的信息,而不仅仅是告诉他们某件事情。 2. 标题格式 在大多数情况下,记者拿到新闻稿,首先看的就是标题。好的标题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篇新闻稿件能有一个好的标题,那么就会以人好的印象。新闻稿件的标题不一定要有文采,诗韵,最好就是整篇新闻稿件的中心思想,反映整个报道的主题。 有时,标题将直接决定记者是否采用你的新闻稿,一份有效的新闻稿应该达到以下几点: ?标题不要超过一行。很多机构对标题字数有限制,超过字数规定的新闻稿是不会被采用的。 ?记者一看标题,就知道新闻的大概内容,这至关重要,因为记者通常只看完标题就决定是否采用新闻稿。 ?标题应含有公司名称。 ?不要用感叹号或货币符号。 举例说明: ?《六一儿童节,给孩子一份新意礼物》:标题太长、缺乏信息点 ?《解密xx与xx成功握手足球梦》:标题党 ?《2010年度最佳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发布会暨2010年福布斯?Interbrand 中国品牌价值管理圆桌论坛7月北京举行》:用最精炼、最生动的文字说出新闻最吸引人、最重要的信息,以抓住读者视线,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新闻稿写作要求

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以下有几种新闻的格式: 新闻的要素 “五个W”和“一个H" “五个W”: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 “一个H”:How(如何) 新闻的分类:消息、通讯、评论等 新闻的结构: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高度概括,抓人眼球 导语: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写作要律:具有新闻价值、正确的格式、动人的标题。简洁切要的内容、平易友善的叙述、高度可读性、篇幅以1至2页为宜(一页尤佳)。写作技巧:清晰简洁、段落分明、使用短句、排版清爽。切忌偏离事实、交代不清、内容空洞。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把握主诉求与正确的格式外,行文应力求简洁切要,叙述应有事实基础,文稿标题则以简要、突出、吸引人为原则,用字要避免冷僻艰深,以提高文稿的可读性。 倒金字塔 一种是源于美国新闻界的“倒金字塔”式,这种格式由于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于是得到了普遍的模仿,现在中国的很多都市报所使用的都是这种格式。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新闻稿格式及范文

新闻稿格式及范文是怎样呢,新闻稿顾名思义就是公布出有新闻价值的消息,一般是通过广播,电台,杂志,电视等形式发布。以下这篇是新闻稿格式及范文文章,供大家参考。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这篇由资料站为您提供的文章。 新闻稿格式及范文: 格式 1.新闻特写的概念 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和一种体裁。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2.新闻 特写的特点 (1)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2)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3)透视全局。 3.新闻特写的种类 新闻特写共分以下几种: (1)事件特写: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 (2)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3)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 (4)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5)工作特写: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6)杂记性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4.新闻特写的写作 第一,选准一个镜头(包括选准一个片断、一个情节),加以放大。 第二,要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 第三,要抓生动的形象,捕捉人物、事物的动态、动势。 第四,要抓有感情色彩的东西。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惊思忧悲恐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情融于事中,使情满而不溢。 第五,要抓取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 第六,要运用较多的描绘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但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夸张、虚构,更不能合理想象。 4.新闻特写的实例 实例范文 3月31日晚6点30分,学院第五届秀外汇中中英文朗诵大赛决赛在文科楼报告厅拉开帷幕。本次大赛由同创文学社,演讲与口才协会,普音社团和blank英语社团联合承办。大赛邀请了江苏省普通话测试员龚春艳老师、外国语学院王丽娟老师等专业教师担任大赛评委。来自不同院(系、部)的20位选手各展才能,共同为观众们献上了一场激情饱满的朗诵盛宴。 社团联合会指导老师查振芹对此次大赛致开幕词,并对选手们寄予殷切希望。随即20位选手纷纷亮相,比赛正式开始。 比赛由给定话题、才艺展示、实力大比拼三个环节组成。在给定话题演讲环节,选手们分别围绕发扬爱心、歌颂母爱、赞美友谊、讴歌爱情、热爱祖国等话题进行了演讲,在展示他们个人风采的同时,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历史、人文、情感的关注与思考。才艺展示

新闻写作技巧汇总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 消息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 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具体写作方法: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

浅谈当前公文和新闻宣传稿件写作中常见错字辨析

浅谈当前公文和新闻宣传稿件写作中常见错字 辨析 汉语,应该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语言之一。在公文和新闻宣传稿件写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音同形似而意义有差异甚至迥异的词语,若运用不当,就会影响表情达意或产生谬误。现结合本人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略加整理,供大家共同参考。 1、“交会”与“交汇”。“交汇”、“交会”均指“会合”、“相交”,但二者用法有别,据《现代汉语词典》,“交会”指一般的会合,如“铁路交会”、“沂蒙路与三合二街交会处”;而“交汇”则专指“(水流,气流等)聚集到一起”,如“长江口咸水淡水交汇”。 2、“综观”与“纵观”。“综观”是“综合观察”的意思。例如“综观全局”。“纵观”是“放眼观察”的意思。例如“纵观古今”。也可以说“纵观全局”,意思是说放开眼界观察全局。两者的区别在于:“综观”多用来指横向综合地观察。而“纵观”一般指纵向历史地考察。 3、“必须”与“必需”。“必须”的意思是一定要,范文写作通常用来修饰其他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如“必须努力工作”。“必需”的意思是一定得有,后面多跟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单用,也可构成“必需品”等词。

4、倍受”与“备受”。“倍”指加倍,也指更加、格外的意思,“倍增”是指成倍增长,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备”是表示完全,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 5、“扶养”与“抚养”。“扶养”的对象既可以是长辈,也可以是晚辈。“抚养”的对象多是晚辈。 6、“功夫”与“工夫”。经常通用,但是,在表示占用的时间或空闲时,习惯用“工夫”。表示工作、学习所花的精力时间时,表示本领和造诣等义项时,习惯用“功夫”。 7、“厉害”与“利害”。“厉害”有难以对付的意思,”利害”则有利益和损害两个方面的意思。 8、“不利”与“不力”。“不利”指不顺利、有害处,如“出师不利”;“不力”指不尽力或不得力,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如“领导不力”。 9、“交代”与“交待”。“交代”有三个意思:一是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二是嘱咐;三是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人说明,也指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如““交代问题”。“交待”意思同“交代”第三个意思,也就是说两者在这个意思上可通用。另外,“交待”还作完结(指结局不如意,含诙谐意),如:要是飞机出了事,这条命也就交待了。

新闻稿写作格式

新闻稿写作格式 一条完整的新闻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线五部分。 一、标题: (一)、标题是新闻的眉目,是新闻内容的精粹所在。标题是新闻给读者的第一印象。 标题别致,IR闻也会增色;反之,新闻也无光彩。 (二)、新闻的标题有正题、引题和副题等形式。正题是标题的主体部分之一,一般概括标题的主旨,点明立意之所在。居上的称引题,其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中 心等;居下的称副题,其作用是补充说明正题题的内容。(一般我们写活动的 新闻稿有正题就可以了,如果需要的话就再加一个副题。) (三)、写好新闻标题,需做到:1、准确符合新闻内容。 2、鲜明有鲜明的政策倾向和新闻价值。 3、生动新鲜活泼,具体形象,最好带点文采。 4、简炼,用较少的文字概括和包含较多的新闻内容。 二、导语 (一)、导语就是消息的开头,它要求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最精彩的事实,揭示全文的主题思想,以便使读者了解主要内容,并引起读者 的阅读兴趣。导语是从事实中提炼出来的精华部分,具有统一全文的作用,因 此,有人称之为“消息中的消息”。 (二)、导语的写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直叙式就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扼要叙写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给读者以开 门见山、直接了当、一目了然的印象。直叙式导语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写法。 2、设问式以设问开始,把新闻消息里所要解决的问题或所要介绍的经验更尖 锐、更突出地提到读者面前,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深思。设问之后立即用 事实作出回答。 3、描写式文章一开始就针对消息内容中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某一侧面, 用简洁的笔调勾出它的形象,从而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4、评论式新闻的开头就对所报道的事实进行精辟的、画龙点睛式的评论,以 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或作用。 5、结论式它把新闻事实的结论或结果,一开始就写出来。

新闻编辑处理稿件的原则和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33051925.html, 新闻编辑处理稿件的原则和方法 作者:崔吉廷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年第10期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文化事业迅猛发展,新闻报道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百姓获取资讯信息的主要途径,其受到的关注度自然较高。面对新闻事业进一步改革的新趋势,新闻编辑人员在处理稿件时,一定要坚持科学的原则,重视处理方法的选取。在追求稿件真实、公正的基础上,提升稿件的报道意义,完善新闻价值。为了切实达到这一目标,本文就结合我国新闻编辑处理稿件的实际情况,简单阐述一下如何做好稿子的处理工作,坚持正确原则的使用,找到科学方法对新闻实施处理,为我国新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闻编辑稿件处理原则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新闻报道和资讯内容的好坏,不仅由报道内容决定,稿件的处理原则和处理方法以及编辑人员的工作能力也是提高稿件价值的重要指标。想要提高稿件的真实性,凸显新闻的重要价值,我国新闻编辑人员一定要坚持科学的工作原则,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优秀的工作作风实施正确作业。本文就结合我国新闻传播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做好稿件处理工作,以科学的方法实现新闻内容的传播,促进稿件质量的提升。 1新闻编辑处理稿件时必须具备的技巧与能力 1.1新闻敏感度 优秀的新闻编辑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就是新闻敏感度,新闻之所以能够称之为新闻,其区分于一般信息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新闻敏感度。敏感度有时是与生俱来的,是对新闻价值的准确判断,编辑人员要在众多稿件中选取最具价值的新闻稿件进行报道,对信息进行筛选、提炼和整合,及时找到百姓身边最有意义的新闻,传递最具价值的内容,提升稿件传递能力。 1.2扎实的岗位功底 新闻编辑人员每天与文字打交道,他们应具备良好的专业功底和扎实的岗位能力。具体而言要具有流利的表达水平,能够将内心的想法和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文字进行传达。此外,还要具有高端的审美力、对现场实施有效控制、实现思维扩散,根据报道内容的不同做好稿件类型的选取工作,并逐步提升评价能力,对稿件进行精确处理,夯实岗位基础。 1.3新闻素养和编辑素养

新闻稿写作方法培训教材

附件一新闻写作方法相关案例 一、新闻的结构:一般有以下四种的基本组合而成。 (1)灵活鲜明的标题。(2)引人入胜的导语。 (3)深化题旨的文体。(5)恰到好处的结尾。 一般来说,我们的稿件分为系部活动稿件(比赛、重要会议、青年志愿者)、班级特色活动稿件、协会动态稿件、党务稿件、教研成果稿件等。教学评估、系院运动会、校庆活动、大型文娱活动、以及各系的特色活动。 二、稿件的总体要求: 第一段:为导语部分,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背景、原因、目的) 第二段:概括介绍主要事件 第三段:高度升华事件的意义 新闻稿,文字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它简明扼要,篇幅短小。简短是新闻稿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容集中精炼。 三、稿件的写法: 1、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准确新颖,要响亮,富有吸引力,但也要注意切合主题。 2、导语: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高度概括了事件的主要容,中心、主题突出。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份。它是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提示的主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主体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主干突出。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2)容要充实,紧扣中心,突出重点,尽量发掘它的亮点,对所选的新闻点作深入的报道,可加入自己的议论。禁忌写得太

抒情。 (3)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有条理、按时间或逻辑顺序来写出事件的主要容。 4、结语: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深化事件主题、说明事件的意义,体现出事件的作用,给人以启示。消息的结尾的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可用排比、对偶等手法来写。 那怎样写好一篇新闻稿? 大学生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就必须掌握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一般技巧。如果是学写第一篇新闻稿,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基本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闻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象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 第二、写好导语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新闻界有人称导语是“抓心的手”,这就是一个好的导语吸引作用的。没有好的导语,就算不上成功的新闻稿。 第三、水到渠成的结尾 结尾就是新闻的结束,是新闻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它阐明新闻事实的意义,揭示事件发展的趋势,加深读者的理解和引起读者的思考。新闻的结尾无固定的格式和写法,常用的写法有结论式,前瞻式、解析式、启发式、号召式、鼓励式等,结尾要力争写出新意,在深刻、含蓄、发人深省中结束全文,切忌出现画蛇添足的赘笔。 写作技巧 说清楚5个“W”1个“H”即Who―谁是活动的主体What―活动中发生什么新鲜有趣的事Where―活动的地点Why―活动的

新闻稿的格式及范文参考

精心整理 1.新闻特写的概念 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和一种体裁。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 新闻事实和主题。 2.新闻 (4)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5)工作特写: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6)杂记性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4.新闻特写的写作 第一,选准一个“镜头”(包括选准一个片断、一个情节),加以“放大”。

第二,要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 第三,要抓生动的形象,捕捉人物、事物的动态、动势。 第四,要抓有感情色彩的东西。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惊思忧悲恐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表达 出来,让情融于事中,使情满而不溢。 第五,要抓取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 3月12多人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题目《农业综合技术测验题》,涉及本地主要农作物、林果业及养殖业等方面的实用技术。 担任考务工作的高级农艺师郭老师对笔者说:“试题虽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但大部分是培训过 的知识。”

3点15分,考生开始答卷。考场上格外肃静,只听见沙沙的答卷声。担任监考员的市委组织部两位副部长,目光不停地扫视着,有两名考生刚一交头接耳,便被提出警告。4点过后,便有考生交卷,郭老师浏览几份试卷后告诉笔者,考得好的能得90多分。 考试结束后,笔者在考场采访了宋副书记和胡副市长,他们说,市委、市政府采取考“科技资格”的办法,“逼”乡镇领导带头学农业技术,以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带领群众科技致富的实际本领。市委组织部长告诉笔者:“市委、市政府将张榜公布这次考试成绩,并奖励成绩优秀者;对考试成

如何撰写新闻稿件

如何撰写新闻稿件及通讯报道? 新闻稿件的写作方法: 一、新闻的特点 1、短小精练:新闻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就小记者采写新闻来说,写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锻炼小记者的采写能力;就读者阅读新闻来说,它便于阅读。 2、语言生动简洁:新闻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 3、“倒金字塔”结构:新闻的写作是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的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兴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次递减。这在新闻写作中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二、新闻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 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三、学会恰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在不少新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是新闻稿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交代背景应根据需要因稿而异,更要紧扣主题,还有交代背景时不宜太多,材料要写的生动活泼。 新闻稿件的写作形式: 新闻也称“消息。”是一种传递迅速,文字简明的事实信息,是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报道,新闻的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四个字:快、实、新、短。“快”就是要迅速及时,讲究新闻的时效性,事实发生同分开见报之间的时间越短越好。“实”就是用事实说话,要安全真实。“弃”就是思想鲜明,有的放矢。具体表现为材料要新,要把人物、新事迹、新经验、新创举等新鲜事物报道给人们,扩大人们的视野,认识要新,新闻所反映的思想,说明问题,要富有新意。“短”就是语言简明扼要。 新闻的结构一般有以下五种的基本组合而成。(1)灵活鲜明的标题。(2)引人入胜的导语。(3)深化题旨的文体。(4)有的放矢的背景。(5)恰到好处的结尾。 新闻的写作应重点掌握前面交代过的五个组成部分,即标题、导语、文体、背景和结尾。 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一、合理分配提问 为了搞清一个事实,有许多必不可少的提问,但记者应当搞清楚问题,妥当地分配给不同的采访对象,说明采访目的,争取对方协肋。与采访对象第一次见面时,记者应当尽快出示介绍信并说明采访目的,以求得到对方的信任。 提问要具体,越是经验不足的记者,提的问提越容易笼统,含糊不清,越是笼统的问题越难回答。最难回答的问题:你有什么感想?你当时是怎样想的?要提有特点的问题,既然泛泛的提问只能得到泛泛的回答,那么有特点的提问,才能得到充满个性的材料。 把问答变为交谈,一问一答,这种采访方式容易气氛紧张。如果设法把问答变为交谈、聊天,使采访人情更浓,生活更浓,往往效果更好。学会刨根问底,随机应变。提问要有逻辑性,适应一般人的谈话思路,事先明确要谈什么题目,然后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依次谈下去。

电视新闻稿件常见的十个问题

电视新闻稿件常见的十个问题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叙述新闻事实,供播音员诵读的文字稿。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音画兼备的电视新闻。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 笔者因工作原因接触大量各地各级的电视新闻稿件,发现近几年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此略作分析。 1.词藻华丽实功虚做 以最通俗直接的方式传递信息,使受众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应该是电视新闻人不懈的追求。但在现实中,有的稿件刻意堆砌华丽的词藻,稿件看似文采斐然,但和画面结合起来却显得多余,令人费解。有一篇《新年第一天:××山雪淞醉游人》的稿子,其中写到: “雪后的××山处处银光闪烁,山峰林海变成了雪淞世界,万仞白峰,苍穹更显高远。串串雪挂沿树枝或树梢蜿蜒伸展,有的像银龙飞舞,有的似珍珠翡翠,晶莹剔透。簇簇松针宛如玉菊绽放,莲花盛开。” 这样的描述看似华丽诱人,但配在丰富多彩的电视画面上就显得多余。另一篇报道山区旅游的稿子中写道: “如果把××山比作一本厚重的史书,那么,这五个休闲景区好比一篇篇题材各异、文笔玲珑的迷你小说,每个章节都妙趣横生,与雄健厚重的××山相映生辉。” 这不是电视新闻的语言。比喻和描述性语句要尽量避免在电视新闻稿中出现,因为我们有电视画面。 2.形似报告缺乏鲜活 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要尽量减少抽象、笼统、概括性的语言文字,多采用形象鲜明与画面匹配互补的语言,表达、说明、阐释新闻事实,力求多用新闻事实说话,语言追求新鲜灵活。 有一篇报道农村新型实用人才建设的稿子: “……为使新型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市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仅2006年就投入800多万元,先后组织实施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百千万’工程,选拔市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100名、乡镇级1086名,培训农村党员干部8000多人次,4560名农民技术员获得农民技术职称或绿色证书。……” 这简直就是一篇工作汇报。这些数字指标完全可以压缩或以形象化的文字表现出来。 3.思维混乱漫无边际 电视新闻稿在结构上应该具备三个特点,即主题明确,构思新颖,层次分明。但《××市30万群众告别吃水难》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现场主持:观众朋友,这里是××市饮用安全水工程的奠基现场,……年底工程完工后,这个市又将有30多万氟区群众用上安全水。……” 把一件进行时的事件改造成完成时,如果记者不是有心的,那就说明其思维混乱。 4.小题大做大材小用 明明是小事却大肆渲染,或者将重要的新闻题材寥寥带过,都是对新闻的把握不准确造成的。如《××:工业利税增幅列全省第一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来,××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应用的范围和力度,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优势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断加大。在××产出的钢材中,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板、带、型材比重比去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同时,××市创新发展模式,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坚持走工艺优化、节能降耗和环境改善并行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骨干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迅速,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企业生产的整体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明显下降。”

新闻稿类的写作方法

新闻稿类的写作方法 新闻稿异于新闻,新闻稿是鼓励新闻记者在该题材上撰写的稿件。下面是关于新闻稿类的写作方法的内容,欢迎阅读! 活动类的新闻稿写作 活动类的新闻稿在校园中是最常见的一类新闻稿。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来体现的。所以,活动类的新闻稿就必须将校园的文化气息体现出来,这对作者的写作能力要求更高了。 这一类新闻通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导语、主承办单位、参与人员;第二段主要写活动的过程,活动现场以及现场观众、青年学生的反应。第三段则评论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 写此类新闻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必须体现主题,参与人员的介绍要有层次感 每个活动都有自己的主题,主题很重要,它浓缩了整个活动的内同,在开篇介绍下活动主题,有助于读者首先把握住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的形式。 活动的参与人员往往包括学校的主要领导,嘉宾、新闻媒体朋友,青年学生,这么多不同身份的人员同时参加了活动,如果仅仅写一句“校领导xxx、《福建日报》、我校青年学生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活动”则显得太随便,给人的感觉是人员很杂,反而看不到活动的覆盖面之广。所以一般的写法如“校党委副书记xxx、副校长xxx出席了活动,

《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媒体朋友参加了活动,我校各学院师生代表共1000余人参与了活动。” 2、写作要紧扣活动主题 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整个活动的内容必然要体现出这个活动的主题,但是在有些新闻稿中的主题内容却与主题脱离。比如上次一篇《我校举办第三届“模拟课堂“比赛》的新闻,原稿中过多地描写了文艺表演环节,而弱化了教学水平的考核环节。既然是“模拟课堂”的比赛,主体肯定是要考核参赛者的教学水平,文艺水平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的修改意见是,弱化文艺表演环节,弱化文艺才华,突出参赛者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积累。在修改稿中发现,“课堂即兴问答”和“智力抢答”两个环节都充分地体现出来,并且还介绍了复赛中“专业讲课”的比赛情况。 3、要根据新闻稿投放的媒体,确定新闻事件的主角 我们写的新闻稿往往要投放到不同的媒体上,不同的媒体,不仅仅风格不一样,连新闻稿中体现的活动的主角都有可能不一样。这里说的主要是校园内的通讯稿。校园内的通讯稿在报道校园活动的时候,就应该以校内的单位、个人为主角。比如一篇《传播学院第四届“传播人形象节”隆重开幕》的新闻稿中,将传播学院和福建广电集团共同作为主角,这样写起来条理性差,而且还偏向于福建广电集团,这如果是校外通稿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校内通稿,我们要突出的应该是传播学院,宣传我们学校举办的有意义的活动,所以,在我的修改意见中,基本上每句话主语都是“传播学院”。

新闻稿件常见错误辨析

新闻稿件常见错误辨析 针对目前通讯员队伍上报公司新闻稿件中常见的字词和单位使用错误,现予以正误辨析,请各位通讯员在今后的稿件撰写中加以纠改: 一、错别字 1….为公司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此处“做出”应为“作出” 2.某某领导“做了”题为什么什么的讲话。 此处“做了”应为“作了” 3.在平凡的岗位了“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此处“作了”应为“做了” 4.工地“拌合”站试生产成功;某某工地“拌合”系统投入运行;实现混凝土“拌合”1000立方米。 此处“拌合”应为“拌和” 5.创造了工程开工以来的浇筑的新“记录”。 此处“记录”应为“纪录” 二、简化字 1.项目部一季度实现“砼”浇筑20000立方米。 此处“砼”应为“混凝土” 2.项目部共完成石渣填筑1000“方”。 此处“方”应为“立方米” 3.该建筑总面积为1000“平方”。 此处“平方”应为“平方米” 三、数字使用 1.“二○一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此处“二○一二”应为“2012”;“七”应为“7”;“二十五”

应为“25” 2.总经理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六”点要求。 此处“六”应为“6” 3.“96”年初,我们来到工地。 此处“96”应为“九六” 四、标点使用 1.总经理对下一步工作提出6点要求:“一.”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此处“一.”应为“一、” 2.总经理对下一步工作提出6点要求:“1、”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此处“1、”应为“1.” 3. 7月23日“-”25日…… 此处“-”应为“~” 五、单位名称 1.“5#”桥墩正式进入浇筑阶段。 此处“5#”应为“5号” 2.主坝已浇筑至358“米”高程 此处“米”同高程重复,不应使用,应为“浇筑至358高程” 3.主坝全线高程已到358。 此处358后必须要加“米”单位,应为“高程已到358米” 4. 8月1日“23:50分”顺利完成洞挖施工。 此处“23:50分”应为“23时50分” 5.“8月1日下午3点”顺利完成洞挖施工。 此处“8月1日下午3点”应为“8月1日15时”

新闻稿件的处理

(一)播报新闻稿件的态度把握 播报的态度,就是指在播报一篇新闻稿件时所持的主观倾向性,是肯定的还是 否定的,是赞同的还是反对的,十几级的还是消极的等。新闻报道强调的是客 观真实性,但在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志,必然要对新闻机构的宣传 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们的媒体在选择进行报道的事实的时候,就必定 会把自身的价值观作为新闻报道指导思想,不同的选择标准就会有不同的新闻 报道。新闻稿件的作者也充分考虑了这一点,所以稿件的内容也是用叙述事实 来体现作者的意见的,将主观寓于客观,具有内在的倾向性。但是,从受众的 角度,他们收看收听新闻,主要是为了获得一些新鲜的信息,而不愿意听播音 员说教,所以,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只需要把新闻事实叙述清楚,让受众自 己去理解,去感受,也就是说要注意态度的分寸控制。 怎样有分寸的把握播报态度呢?可从下面两方面来把握: 1,利用内在语来控制语气 也就是说将我们的倾向性隐藏在客观事实背后,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受众,达到 宣传的最佳效果。内在语就是文字语言未能或不便表露的语句本质和目的。也 就是说,我们在播报时,应抓住语言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努力挖掘语 言背后更深一层的意思。 2,联系背景材料来理解分析,避免态度的过河欠 任何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有所处的历史条件,都与周围的事 物有联系。新闻背景对稿件的具体有烘托.深化的作用,有利于读播者找准播 报的着眼点以及感情态度的分寸把握,也有助于受众对新闻事实的理解。 下面我们来分析体会一下。 在2004年初,我国多个省市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使得许多的国家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种禽场,养殖户等受到较大的影响,人们的正常饮食生 活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因此在播报与此相关消息时,既要引起人们对此事件 的一定关注,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又要特别注意感情分寸的控制,以免引起不 必要的恐慌。本报讯昨天 (二)导语部分的处理 新闻稿件的导语,是指每一条新闻的第一句话或者是第一个自然段,揭示了新 闻的要点,突出新闻的精华。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 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引导受众收听或收看新闻的全部内容,提起受众想了解 新闻内容的兴趣。所以,对新闻导语部分的处理要得当,以免造成受众的流失。对新闻稿件导语的处理,要注意的是重音的处理以及语势的起伏。语句的重音 切忌太多,因为太多的重音选择反而没有了重点,一定要精选重音,找准声音 的着力点,使整个语句的走势有起伏变化,引起听众.观众的兴趣,切忌语势僵直。 (三)对主体部分的处理新闻的主体部分 就是新闻的主要部分,是对导语中所提出的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做进一步的阐述,使观众对新闻事实有一个完整具体的认识。因此,要处理好主体内部的层 次和主次,才能把主题部分叙述清楚,让听众.观众能清楚地了解新闻事实,达到宣传的目的。 1.对主体内部层次的处理 要注意层次内部的集中,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语气要“抱团”,加强句与句 之间的关联。少停多连。另外,还要注意,层次间语气的转换和衔接,避免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