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 帮扶制度的若干意见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 帮扶制度的若干意见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 帮扶制度的若干意见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 帮扶制度的若干意见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

帮扶制度的若干意见

(征求意见稿)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要求,现就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重大意义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在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党员队伍思想观念多变性、利益需求多样性、收入分配差异性的特征日益明显,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客观需要,是尊重党员权益、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员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近年来,中央通过财政拨款和下拨党费,对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发放定额补贴,大力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社区党组织办公场所建设,改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环境,在党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证明,激励出动力,关怀出亲和

力,帮扶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级党委一定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努力在全党形成上级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生动局面。

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充分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通过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物质上帮扶,建立健全责任明确、措施有效、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热爱党、忠于党、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热情和动力,不断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始终尊重党员、爱护党员、依靠党员,为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良好的政治、工作和生活环境。

2、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并重,切实解决党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激发党员的政治热情,增强党员荣誉感,保障党员权益,帮助党员解决困难,调动党员积极性。

3、坚持统筹兼顾,做到党内关怀帮扶与关心帮助困难群众有机统一。始终把帮助生活困难群众放在第一位,通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4、坚持分类指导,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从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努力实现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对党员

的广泛覆盖。

5、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注意研究新情况,总结和推广新鲜经验,使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广大党员的新期待。

三、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一)设立生活困难党员帮扶专项资金

1、生活困难党员帮扶专项资金一般在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设立。资金筹措的具体办法是:从本级管理的党费中提取上年实际留存党费的10%—15%;从本级当年党建工作经费中提取3%—5%;从当年本地区本部门共产党员?送温暖、献爱心?捐款中提取10%—15%;其它党内捐赠资金。

2、生活困难党员帮扶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主要用于补助因年老、体弱、患病、伤残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或遭遇重特大事故等原因导致生活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党员。

3、生活困难党员帮扶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对身患重病、遭遇重特大事故或其他灾难急需援助的党员,一次性给予一定数额救助金;对因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贫困、年老无依的党员定期发放生活补贴;对有生产发展项目并取得小额贷款的生活困难党员,在1—3年内对其全部或部分贷款利息给予补贴。

4、生活困难党员帮扶专项资金是党内用于帮助生活困难党员的非营利性资金,其管理办法参照党费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公平公正、安全运行。

(二)建立健全老党员生活保障制度

1、认真落实中央组织部、民政部、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老党

员生活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民办函[2006]117号)要求,继续为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发放定额生活补贴。参照优抚对象生活补贴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老党员定额补贴标准。

2、对具有50年以上党龄或年满75岁的农村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党员,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3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根据物价上涨等因素,建立生活补贴稳步增长机制。同时具备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等双重或多重身份的人员,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发放补贴,一般不同时享受两项以上的补贴。

3、对享受生活补贴的老党员,所在党组织要确定专人联系。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应建立老党员健康档案,每两年至少组织一次免费体检。发放生活补贴和组织体检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和地方管理的党费共同承担,分担比例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确定。

(三)建立健全党内结对帮扶制度

1、广泛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需要帮扶的党员特别是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至少联系一名生活困难党员或老党员。县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建立帮扶生活困难党员情况管理台帐和信息库。

2、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部门单位的党组织至少确定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或其它有特殊困难的基层党组织作为帮扶联系点,发挥资金、项目、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对联系点和其中的生活困难党员进行帮扶。

3、落实帮扶责任,组织结对帮扶主体签订责任书,加强督促检查,

对结对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四)建立健全党内“送温暖、献爱心”和走访慰问制度

1、每年元旦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参与?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2、在党员患病住院、家庭成员去世、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所在党组织负责同志要对这些党员家庭走访慰问。

3、建立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制度。在党员的入党纪念日,所在党组织应当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通过送?入党生日贺卡?、召开党员会、与其谈心谈话等多种形式,为党员过?政治生日?。

4、建立党员亡故关怀制度。党员亡故时,在尊重党员遗愿和亲属意愿的前提下,由所在党支部为其举行一定形式的吊唁活动,上级党组织一般应派人参加,并给予一定数额的慰问金。

5、建立党内捐赠制度。在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设立党内捐赠账户或专账,党内捐款可通过所在党组织上交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或直接汇入党内捐赠账户,纳入生活困难党员专项帮扶资金管理和使用。

(五)建立健全党员就业援助和创业帮扶制度

1、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根据下岗失业或有就业创业需求的党员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党员技能再就业和能力促创业工作规划,进行分类帮扶。

2、加大党员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力度。采取日夜校、长短班、送教上门以及远程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提供技术、项目和信息服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和生产经营理念、提高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尽快找到就业致富门路。

3、积极创新党员就业援助和创业帮扶形式。采取依托优势企业吸纳、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设立党员创业资金、定期组织困难党员求职专场招聘会等措施,帮助党员实现就业和创业。

(六)建立健全基层党务工作者激励保障制度

1、对基层党务工作者进行激励保障的主要对象是:在企业、农村、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的基层党组织中以从事党务工作为主的人员,包括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以及从事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政策研究等工作的人员。

2、建立为基层党务工作者发放岗位补贴制度。岗位补贴由基础补贴和绩效补贴两部分组成。村、社区党务干部的基础补贴标准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一般不低于当地人均收入水平;绩效补贴标准由上一级党组织根据年度考核结果确定。其他基层单位的党务工作者的补贴标准由所在地方和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基层党务工作者岗位补贴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和所在单位行政经费解决。受到中央表彰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从受表彰当月起,其补贴在原标准基础上上浮20%,上浮部分由中央管理党费解决。

3、对正常离任的村、社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给予一次性离任补偿。补偿标准按其任职年限计算,每任职一年补偿其一个月的补贴(以离任前一个月的岗位补贴为准),超过半年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对正常离任且已连续任职9年以上或累计任职15年以上的村、社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其他基层单位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比照同职现任人员收入的一定比例定期发放生活补贴。离任补偿和生活补贴由地方财政承担。

4、对连续从事基层党务工作20年以上或累计30年以上的党务干

部,由县级以上党委颁发荣誉证书,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奖励标准为本人从事党务工作年限乘以离任时当年当地社会月平均工资,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承担。

5、建立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人身意外伤害补贴、大病医疗补助和补充养老保险等综合补充保险制度。综合补充保险资金的筹集按照地方财政、村集体和个人三方负担的原则缴纳。地方财政和村集体缴纳额原则上不低于总保险费的60%。缴纳标准以上年度本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数,具体比例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综合补充保险人员待遇享受条件和具体标准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根据筹资水平、缴费年限和从事党务工作年限等确定。

6、按照每个党员每年不低于200元的标准核定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其中,党员人数不足50人的,按50人核定。已核发党组织工作经费高于上述标准的,仍按原标准执行。党组织工作经费由中央财政承担每人每年40元,其余部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学校党组织的工作经费从其行政、事业经费或企业管理费中列支,城市社区、?两新?组织和村党组织的工作经费由地方财政按照隶属关系逐级拨付给基层党组织。

7、把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纳入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符合条件的及时提拔使用。注意从乡镇、街道、高校、国有企业的优秀党委书记中培养、选拔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从优秀的村、社区党务干部中培养、选拔乡镇、街道干部,特别优秀的可以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七)建立健全党内表彰奖励和授予荣誉证书制度

1、定期开展党内表彰活动。基层党委在每年?七一?之际,要对?创先争优?等党内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

县、市(地)级每两年开展一次,省级每三年开展一次,中央每五年开展一次。被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的,颁发?‘七一’先锋奖章?。对在抗灾、抢险等突发性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由党委组织部门进行表彰,授予单项荣誉称号,颁发?突出贡献奖章?。

2、落实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待遇。受县级以上党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享受同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按照相应奖励标准发放奖金,奖金从各级党委留存党费支出。党组织每年要组织受到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参加免费体检,定期组织他们疗养。中央组织部定期组织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赴北戴河疗养。

3、为达到50年以上党龄的党员颁发荣誉证书。中央组织部以十年为一个年限层级,统一印制?光荣在党50年(60年、70年等)?荣誉证书,颁发给党龄达到相应年限的党员。

(八)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和与党员谈心制度

1、各单位、各部门要设立党员领导干部接待日,直接听取党员反映的意见和困难。党员反映的合理意见要及时研究吸收;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要尽快帮助协调解决;因客观条件限制,暂时难以解决的,要协调有关部门逐步解决。

2、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每月至少用1天时间深入所负责的地区或部门,听取基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要通过公布党员热线电话、设立党员意见信箱、建立网上党员意见建议平台等多种形式,畅通党员领导干部直接听取党员意见建议的渠道。

3、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每月至少与所在支部

的一名党员谈一次心,党支部书记每年与本支部的每一名党员至少谈心一次。

(九)加强党员服务平台建设

1、加强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成以县级党员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服务站(点)为基础的全覆盖的党内关怀帮扶活动网络。

2、拓展党员服务中心(站、点)的服务功能。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组建志愿帮扶队(组)、设立?爱心超市?等多种形式,为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流动党员和广大群众提供就业咨询、生活救助、法律援助、权益保障等多方面的服务,构建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民生的工作体系。

四、加强对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组织领导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地方党委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党委领导下,建立由党委组织部,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会等部门和单位共同参加的组织协调机构。地方党委书记要主动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委专职副书记负责具体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都要参加协调机构,定期研究解决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有关问题。省级协调机构每年至少召集两次会议。

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把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和落实情况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评先选优、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有关部门对符合帮扶条件的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家庭,要切实落实好最

低生活保障、医疗和住房保障等社会救助政策;在核定家庭收入时,党内给予困难党员、老党员的生活补贴不计入核算家庭收入范围。上级党组织要指导下级党组织建立健全符合当地实际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主动关心、积极帮助下级党组织解决开展活动所需的资金、场所等困难。对于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经费确有困难的市(地)、县,中央和省级财政要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给予适当补贴。

要及时总结和宣传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大力弘扬党内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积极营造全党共同关心、参与党内关怀帮扶工作的氛围。要鼓励基层探索创新、大胆实践,把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努力形成党内团结和谐,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的生动局面。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客观需要,是尊重党员权益、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员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司稳定。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现就建立健全党内缴励、关怀、帮扶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建立健全责任明确、措施有效、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通过政治、思想、工作、生活、情感等全方位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转危为机和实现公司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2、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相结合。既注重对党员进行精神方面的慰问和激励,又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党

员以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努力激发党的政治热情,增强党员荣誉感,保障党员权益,帮助党员解决困难,调动党员积极性。二是坚持党内关怀帮扶与关心帮助群众相结合。通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三是坚持全方位覆盖与分类指导结合。注重对广大党员全方位、经常性地激励、关怀、帮扶,同时从不同类型党员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断满足党员的政治、文化、精神、创业等方面的需求。四是坚持加强管理监督与关心帮助党员相结合。在物质帮扶的同时,要加强对生活困难党员的教育管理,使他们生活上有依靠,思想上有追求,工作上有作为,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尽自已所能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主要内容 1、建立党员“三必访”、“五必谈”制度。即党员生病、住院必访,工作、生活中有重大困难必访,党员无故不缴纳党费或不过组织生活必访;工作变动时必谈,受到表彰或处分时必谈,群众有不良反映时必谈,“政治生日”时必谈,退休时必谈。 2、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扩大党内基层民主,落实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优先知情权,做到重要文件党员先传达,重要工作党内先通报,重大决策党员意见先征求;实行党内提

福禄小学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福禄小学支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一、总则 1、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促进党内和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精神,按照中组部《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切实做好党内帮扶关怀激励工作,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制定本制度。 2、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具体困难相结合,保障享受权利与督促履行义务相结合,立足实际、更有效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荣誉感,全面推进我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二、对党员的帮扶 1、帮扶对象是指低于重庆市平均生活水平,符合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积极履行党员义务,因病、因灾等原因致贫的困难党员。 2、建立困难党员管理台帐。在支部建立台帐,内容主要包括困难党员基本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年收入情况、工作生活情况、困难情况及原因、帮扶人及帮扶措施等。根据帮扶进展情况每年审核调整一次,实行动态管理。 3、实行结对帮扶。原则上一名困难党员由一名有能力的党员进行结对帮扶。帮扶人员包括班子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本单位党员。帮扶人员对帮扶对象的走访每年不少于3次。 4、帮扶基金的筹措。采取党费划拨、行政支持和党员捐助等办法;帮扶基金实行专款专用,由学校支部负责管理。

5、帮扶基金的使用。困难党员生活救济补助。对于生活在贫困线、保障线以下的困难党员,视生活困难程度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以慰问的形式发放。 困难党员重病重灾救助。对大病、重灾及突发性事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党员,给予一定的一次性资金救助。 困难党员子女上学费用资助。对困难党员子女上高中、大学的,视困难程度及基金财力状况,给予一定的资金帮扶。 三、对党员的关怀 1、送精神、送政策。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讲座、开办宣传栏、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党员宣传党在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首先让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树立自强自立、开拓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 2、定期谈心。每年6月作为“谈心月”,支部根据各自实际确定谈心对象,保证每三年内至少同每名党员谈心1次。根据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实际情况,做到“三个先谈”,即有困难的党员先谈,党员意识淡薄的党员先谈,有怨气的党员先谈。采取集体谈心和一对一面谈等方式,了解谈心对象的所思所想、工作生活困难,征求对党组织的意见,积极帮助党员解放思想,增强党性,树立自信心,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增强发挥先进性作用意识。每年6月28日前,由支部收集汇总“谈心月”活动情况,以书面形式向支部办公室报告。 3、定期走访慰问。学校支部统筹安排,坚持在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对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老模范进行走访慰问。坚持在党员患病住院、生活遇到困难、发生重大灾害等情况时,随时走访慰问。党员亡故时,党组织一般应派人参加,并给予一定数额的慰问金。

建立农村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建立农村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践与思 考 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对于完成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各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建立完善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提升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重要意义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物质上帮扶,激发党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农村党员队伍是党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党员队伍中建立健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完成党在新时期历史任务的需要。按中组部2010年公布的数据,全国近7800万名党员中,农牧渔民党员有2400多万名,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广大农村党员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是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充分激发广大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使其真正成为推

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的中坚力量,是完成好这一任务的基础保证。 建立健全农村党员队伍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解决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问题的需要。由于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当前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难题,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一是党员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周口市委组织部调查统计,全市16.8万多名农村党员中,55岁以上的有5.2万人,占30.9%;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有10.7万多名,占63.7%。整体上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二是部分党员组织纪律、党性观念较差,个别党员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生活,不积极缴纳党费。三是少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差,缺乏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不同,但归结起来最突出的就是缺动力、缺活力。建立完善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问题的关键。 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农村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农村党组织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日益增多,农村党组织向心力和凝聚力弱化趋势明显。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是党心所向、民意所在。把困难党员关怀到了,帮扶好了,才能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二、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具体实践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密云县委组织部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坚持党的宗旨的坚定性,提高广大党员坚持党的宗旨的自觉性,调动广大党员坚持党的宗旨的积极性。 一、密云县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主要做法 1、保障党员权利,维护党员在党的工作和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村党支部“两推一选”办法,增强了换届选举工作的规范化和透明度,使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健全党(工)委向党支部、党支部向党员通报情况制度,使党员及时了解党内事务,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了提案收集、处理和回复制度、重大决策征求党代表意见制度、重要情况向党代表通报制度,为党代表发挥作用搭建舞台。 2、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开展工作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分层次、分类别对骨干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对全体党员进行轮训。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为党员开展经常性学习搭建平台。大力实施以农村党员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百户千人”培养工程和专家帮带活动,坚持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组织生活会制度,做到了党员教育培训的经常化。通过强化教育培训,使党员的素质得到不断

提高、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3、服务党员需求,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信任度和依赖感。深入开展“机关干部三进村”、“干群恳谈交心”、“领导干部记民情日记”等制度,变党员“上访”反映诉求为干部主动“下访”了解和征求党员的意见建议。实施畅通民意工程,开通便民电话,设立并公开意见箱、电子信箱,为党员群众反映问题、提出建议、表达诉求创造便利条件。大力开展“党员服务队”、“党组织、党员创办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党组织、党员双向承诺”等活动,将服务党员需求、解决党员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作为开展活动的首要目标。 4、表彰优秀党员,充分激发党员的荣誉感和发挥作用的积极性。结合纪念“七一”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的评选、表彰和宣传活动,通过表彰、宣传优秀党员,激发党员的荣誉感,调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近五年,县委共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208个、优秀党员30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50名、优秀党支部书记100名、优秀党小组长250名。 5、帮扶困难党员,为困难党员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近年来,县委都在七一和春节前夕集中开展慰问、帮扶困难党员活动。为进一步做好生活困难党员的帮扶工作,县委于去年7月建立了“密云县生活困难党员帮扶专项资金”。去年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从党费中划拨帮扶资金183.5万元,帮扶困难党员1274名。 6、强化物质保障,为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工作奠定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建立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激发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近年来,XX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狠抓落实,发挥党内关爱的社会影响力,确保党内关爱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努力使基层党干部在个人利益上有保障,工作上有激情,前进上有动力,后顾时无忧虑。 一、农村(社区)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现状 XX区现有党总支部25个,党支部366个,党员8275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1874人,占全区党员总数22.65%;农村党员1052人,占全区党员总数12.71%;60岁以上的农村老党员277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6.33%;行政村32条,村“两委”干部207名,社区38个,社区“两委”干部330名。基层党员在我区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中流砥柱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党员干部队伍一此党员干部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效率低;也有个别党员因年老、体弱、多病,生活需要照顾。 二、主要做法 为了体现党对党员的关心和爱护,我区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实际,建立起措施有效、保障有力的长效机制,做到政治上激励、思想上关心、精神上关怀、物质上保障,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激发了广大党员对基层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具体

做法是: (一)立足于调动积极性,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一是制定业绩考核办法。制定了《XX区农村(社区)“两委”班子及其成员年度业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了农村(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村委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班子及其成员年度业绩考核机制,细化考核内容,如村党(总)支部委员会班子的考核内容包括党建工作、生产发展、社会管理、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五大方面;村委会(社区)班子的考核内容包括班子建设、生产发展、社会管理、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五大方面;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考核内容包括思想作风、组织能力、履行职责、廉洁自律四大方面,量化评分标准,实事求是地评价村、社区“两委”班子及其成员年度业绩。在考核结果运用中,把“两委”班子成员考核结果与年度补贴挂钩,如年度考核结果评为优秀等次的,可领取足额业绩考核奖金;评为良好等次的,领取足额业绩考核奖金的80%;评为合格等次的,领取足额业绩考核奖金的50%;评为不合格等次的不予领取;考核奖金如有剩余,留存并纳入下年度业绩考核奖金一起发放。今年区考核小组对村“两委”干部207人2010年度工作业绩考核,优秀等次的有87人,每人发放1232元;良好等次的有102人,每人发放986元;合格等次的有18人,每人发放616元。三是开展评先评优活动。每年“七一”前夕,区委都会评选出一批在党建工作、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支部党内关怀、帮扶制度

XXXXXX小学党支部党内关怀、帮扶制度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要求,为营造党内团结互助、和谐友善的良好氛围,特制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1.基本原则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增强党员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把握好以下原则:(1)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要在普遍关爱的前提下,做到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个别问题个别解决。既要注重对全体党员经常性的关爱,又要对思想、工作、生活上有特殊困难的党员实施重点帮扶。 (2)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既注重对党员进行精神方面的慰问和激励,又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党员以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 (3)保障享受权利与督促履行义务相结合。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既要充分保障党员权利,又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引导党员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关怀帮扶党员与关爱帮助群众相结合。要把关怀帮扶党员与关心帮助群众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党员在党组织的关爱中激发热情,更好地服务师生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2.主要措施 按照“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物质上帮扶”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主要包括八项内容:(1)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做到党员“惑时有人解”。学校党委书记和其他校级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同分管中层干部或党支部书记谈一次心,党支部书记每学期至少与本支部每一名党员谈一次心,新党员入职和老党员退休,所在党组织负责人都要与其谈一次心。做到“四必谈”,

党内激励关怀工作制度

-------------精选文档----------------- 党内激励关怀工作制度 健全党内激励关怀机制。建立健全党内表彰奖励、人才培养、谈心谈话、定期慰问、生活关怀等机制,切实关心党员的思想、心理、工作、生活及成长发展,维护党员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 1、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制度 ⑴建立健全党内表彰奖励和荣誉激励制度。重视精神鼓励,使广大党员干部追求荣誉、争当先进。每年开展评选共产党员标兵、共产党员先锋岗、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堡垒党支部、先进党员责任区等党内“创先争优”和表彰奖励活动,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评价和先锋档案记载讲评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对优秀的党员个人和集体予以荣誉激励和物质奖励,营造创先争优的氛围。 ⑵建立健全双向培养制度。重视党员和优秀人才的双向培养,坚持在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在党员中培养骨干,使其在政治上更成熟,业务上更有成果,使党员和优秀人才精神上有归属感、工作上有使命感、政治上有荣誉感。 2、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制度 ⑴坚持谈心、联系、服务制度。建立健全党内结对联系、谈心谈话制度和党员责任区活动制度,落实党委委员、党支部委员、党小组长等逐级分工负责谈心、联系、服务制度,每个党委委员联系一个党支部,每个党支部委员联系几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长联系党员,完善党组织关心党员的网络,开展经常性的谈心交流活动,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及时为党员解疑释惑,排忧解难。 ⑵坚持慰问制度。经常开展党组织“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长期患病党员,进行上门慰问,发放慰问金及物品。 ⑶坚持生活关怀制度。建立关爱帮扶基金,探索建立困难党员生活补助制度,确保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帮助党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院党委、行政每年为员工“办实事”不少于5件。 ⑷坚持开展团队活动。组织党员开展团队活动,丰富党员业余文化生活,增进党员间的沟通交流。 ⑸建立党员活动室。为党员学习、交流及开展活动提供场所。 可编辑

党内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关怀帮扶制度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始终尊重党员、爱护党员、依靠党员,为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良好的政治、工作和生活环境。 2.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并重,切实解决党员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激发党员的政治热情,增强党员荣誉感,保障党员权益,帮助党员解决困难,调动党员积极性。 3.坚持统筹兼顾,做到党内关怀帮扶与关心帮助困难群众有机统一。通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4.纳入关怀帮扶范围的党员是指生产、生活确实困难的党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重点帮扶对象: (1)低于本地平均生活水平的; (2)已纳入低保的; (3)因病因灾致贫的。 5.党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并坚持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制度,做到在党员遇到困难、发生矛盾、出现失误、存在问题、提拔使用等情况时进行谈话,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6.每年春节“七一”等节假日或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支部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7.研究探索建立党员生活困难救助补助制度和关心老党员、流 动党员制度,形成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的工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8.要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 权利,推进党务公开。党支部的换届选举、重要事项决定、发展党员、 9.结合党内年报统计,对生活困难、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等困 难党员做好登记工作,为开展党内帮扶工作提供准确信息。 10.要积极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结对帮扶、党员志愿者行动等活动,通过日常的关怀帮助,使困难党员始终处在党组织的关爱之中,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关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几点思考 【摘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要求。它不仅关系到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也关系着党内和谐建设的进展,并影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为此,本文从界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现状,进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已成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我们党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借鉴。 一、基本概念界定 激励,是指激发鼓励的意思。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有效的激励会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企业的远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关怀,其含义是关心他人,含有帮助、爱护、照顾的意思(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集体对个人),适时的关怀能让人有温暖的感觉。而帮扶,就是帮助扶持,在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因此,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是指为实现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而对全体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精神上、生活上、心理上等进行激励、引导、关心、帮助、扶持的一系列理论原则和思想方法。与此相对应,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就是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对象、内容、方式、主体、保障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以及各要素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总和。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内涵和外延。第一,工作对象是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尤其是指基层干部、老党员与生活困难党员。第二,工作内容上一般以激励为核心,关怀为宗旨,帮扶为途径,即政治激励,思想关怀,生活帮扶。第三,工作方式上,激励、关怀、帮扶三者要有机统一,激励主要是政治激励、物质激励及精神激励,关怀的形式主要有谈心交心、走访慰问,帮扶则包括资金帮扶、技术帮扶等。第四,党内激励、关怀、

建立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建立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出发,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抓好对基层党员的激励、关怀、帮扶工作。 一、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重要性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是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要求,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尊重基层广大党员的权益和需要,通过激发党员主体意识,坚持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关怀服务并重,切实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激励、关心、帮助基层干部、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团结凝聚党员的坚强战斗堡垒。 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客观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在党的组织内部,就是以党员为本,这是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前提。党员主体地位反映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关系上,就是党的各级组织的权力来源于党员,他们与党员之间形成权力的受托和委托关系,党内权力运行必须接受党员主体的监督。党的各级组织不仅仅是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机关,还是党员的精神归依和依靠力量,党组织有义务给党员以人文关怀,为党员提供相

应的服务和帮助。 我党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组织对党员的激励、关爱和帮扶,以及党员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相互帮助,体现的正是党的先进性本质。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党内的激励、关怀和帮扶,会使党员更加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从而增强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党在整体上的凝聚力。有助于党员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真正把党组织的关怀转换成一种激励、一种责任、一种动力,以敬业奉献的精神,更加自觉地、积极地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 现阶段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是解决转型时期党内各种矛盾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催生的崭新课题。在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有些基层党组织,一些党员由于种种原因,面临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精神状态低迷,影响党员先进性的发挥,甚至影响党员队伍形象。党内激励机制的健全,有助于激励这些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向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好地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党内关怀和帮扶机制的健全,能够帮助这些党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给他们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当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和运转困难的国有企业,这点尤为重要。 二、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原则

小学党支部2020年开展困难党员关怀帮扶活动方案

县镇小学2020年 开展困难党员关怀帮扶的活动实施方案 为扎实做好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工作,按照上级党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困难党员帮扶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现就我校辖区范围困难党员实际情况,开展困难党员帮扶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的意义 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对困难党员进行帮扶救助,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深入实施“民心党建”工程,推进落实精准扶贫任务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增强党员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的迫切需要,对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党支部要充分认识开展困难党员帮扶行动的重要性,以解决困难党员生产生活问题为重点,采取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生活上关爱、物质上帮扶、创业上扶持等措施,把困难党员帮扶救助落到实处,进一步增强党员队伍活力,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尊重和落实党员的主体地位,围绕关心党员、爱护党员、依靠党员,做到知党员所想、解党员所难、帮党员所需,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进一步坚定党员致富信心、激发党员队伍活力,调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 2.坚持分类指导原则。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群体困难党员的实际需求和致贫原因,对困难党员进行细化分类,因人施策,既要注重对困难党员进行精神鼓励和慰藉,激发党员的政治热情,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又要在物质方面进行帮扶和

支持,帮助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干劲、促进和谐的目的。 3.坚持注重实效原则。在关爱困难党员的前提下,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相结合,对老党员生活特别困难党员进行重点帮扶,做到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个别问题个别解决,实现普通关爱和重点帮扶、思想引导和解决困难的有机统一,把不同群体党员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4.坚持统筹协调原则。要把完善科学规范的制度与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帮扶协作联动机制,确保救助政策有机衔接、救助资源合理整合、救助数据共享共用,使困难党员帮扶救助工作有章可循、公开透明、规范操作、科学运行,切实为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科学管理,确保救助精准化 1.科学界定标准。生活困难党员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老弱孤寡、丧失劳动力且无收入来源的党员; (2)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的党员; (3)党员本人患有重大疾病或疑难病症,个人负担部分较重,造成生活困难的; (4)党员本人和家庭发生突发性意外事故或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 (5)因供子女上学导致返贫的党员; (6)因其他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确实需要救助的党员。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党员,不列入救助范围: (1)因本人好逸恶劳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 (2)有赌博、吸毒、从事封建迷信活动、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 (3)无正当理由不积极履行党员义务或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

党内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关怀帮扶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向纵深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大提出的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促进党内和谐的精神,进一步激发全体党员热爱党、忠于党,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热情和动力,切实做好党内关怀,县水产局党组特制定党内关怀帮扶制度。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始终尊重党员、爱护党员、依靠党员,为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良好的政治、工作和生活环境。 2、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并重,切实解决党员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激发党员的政治热情,增强党员荣誉感,保障党员权益,帮助党员解决困难,调动党员积极性。 3、坚持统筹兼顾,做到党内关怀帮扶与关心帮助困难群众有机统一。始终把帮助生活困难党员放在第一位,通过党内关怀帮扶,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4、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注意研究新情况,总结和推广新鲜经验,使党内关怀帮扶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广大党员的新期待。 三、主要内容 1、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使党员权利有保障。

全面推行党务公开,通过召开会议、设立公开栏、下发通报等形式,对党内重大决策、党的干部考察任免、发展党员、后备干部培养、党费收缴使用、党员教育管理等党内事务进行全面公开。积极推行党内重大事项民主讨论、重大决策征求意见、重大情况定期通报、重大问题处理效果反馈等制度,做到了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发动,调动了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2、坚持争先创优制度,使党员荣誉有彰显。 坚持培育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争先创优,赶超先进,争当模范。坚持每年一次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对受表彰的党员优先推荐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同时,通过开辟专栏、制作专题节目、组织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加大对各类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力度,使全系统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觉得当先进头上有光环,脸上有光彩,激励他们向先进看齐靠拢的热情。 3、建立谈心谈话制度,使党员诉求有渠道。 着眼建设和谐型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全面了解党员的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需求,拓宽党员诉求渠道,建立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为切实做好关心爱护基层党员的工作,对困难党员进行帮扶,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排忧解难,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社会的关怀与温暖,制定本制度。 一、党内激励机制 1、建立责任激励机制。健全完善支部领导班子抓党建和党建目标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积极开展“主题党日”等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建立表彰激励机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党支部每2年对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对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分类进行表彰奖励。加强对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培养广大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党员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3、建立物质激励机制。对在党建工作中作出一定成绩或所做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性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先进典型。 二、党内关怀机制 1、建立经常性谈心制度。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之间、党支部书记与党支部委员之间要经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并坚持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制度。做到在党员遇到困难、发生矛盾、出现失误、存在问题、提拔使用等情况时必须进行谈话。谈话形式既可以单独谈心,也可以集体谈话。

2、建立走访慰问制度。每年春节、“七一”等节假日或党员患病住院、家庭发生意外、生活遇到特殊困难、有较大思想波动时,党支部负责人要及时进行走访慰问,以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3、建立生活关怀机制。研究探索建立党员生活困难救助补助制度和关心老党员、流动党员制度,形成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的工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4、建立政治关怀机制。重视党员的成长进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党组织的换届选举、重要事项决定、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等党员关注的问题都要进行公开,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三、党内帮扶机制 1、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台账。结合党内年报统计,对生活困难等困难党员做好登记工作,为开展党内帮扶工作提供准确信息。通过日常的关怀帮助,使困难党员始终处在党组织的关爱之中。 2、建立党内结对帮扶制度。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结对帮扶、党员志愿者行动等活动,对困难党员要确定帮扶对象,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对帮扶点的困难党员要积极开展互助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激励与沟通)新形势下员工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研究

汽车分公司2009年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及论文 新形势下员工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研究 汽车分公司制造技术部 孙华艳 二00九年六月

新形势下员工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研究 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是人的集合体,企业经营的各种要素只有在员工的参与下才能发挥作用,员工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企业管理的实质就是如何激励员工,让员工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如何激励员工,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念下,企业应不断完善员工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形成“激励是手段,关怀是基础,帮扶是关键。”的管理思路。 一、注重两个原则,让激励、关怀、帮扶有机结合。 (一)注重普遍关爱与分类帮扶相结合的原则。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每名员工都需要企业的关怀关心,只是因工作岗位、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而有不同的侧重点,企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对象是全体员工,要注意防止和克服认识上的片面化和工作上的简单化问题。在工作对象上,不能只关注部分困难员工,忽视其他员工,要在普遍关爱的前提下,做到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个别问题个别解决。既要注重对广大员工全方位、经常性的关爱,又要对生产、生活、工作有困难、思想上有包袱的员工实施重点帮助。应从尊重员工主体地位的高度,着眼于全体员工的需求来建立健全员工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坚持做到知员工之所想、解员工之所难、帮员工之所需,在企业营造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浓厚氛围,使广大员

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和关怀,获得为企业工作、为民服务的巨大动力。 (二)注重精神激励与物质帮助相结合的原则。国有企业在激励机制中主要是以物质激励为主,而忽视了精神激励的作用。要坚持实事求是,针对不同情况,实行不同形式的关爱帮助。既注重对员工进行精神方面的慰问和激励,又尽可能地给予生活困难员工物质上的支持和脱贫致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帮助,及时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二、构建三个制度,促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长效发展。 (一)努力构建员工激励制度。 1、建立完善的新酬管理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各部门和岗位分清职责和权限,各种制度有章可寻,奖惩分明,使薪酬的管理纳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2、在薪酬构成上增强激励性因素。从对员工的激励角度上讲,可以将广义的薪酬分为两类:一类是保健性因素,如工资、固定津贴、社会强制性福利、公司内部统一的福利项目等;另一类是激励性因素,如奖金、物质奖励、股份等。另一方面,尽管高额工资和多种福利项目能够吸引员工加入并留住员工,但这些常常被员工视为应得的待遇,难以引起激励作用。真正调动员工热情的,是激励性因素。所以建议企业建立完善的福利制度,奖励制度和合适的持股计划,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另外在薪酬支付上还需注意技巧,对不同的人员要用不同的激励措施,将

学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韩佐九年制学校党支部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要求,为营造党内团结互助、和谐友善的良好氛围,特制定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 1.基本原则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增强党员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把握好以下原则:(1)普遍关爱与重点帮助相结合。要在普遍关爱的前提下,做到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个别问题个别解决。既要注重对全体党员经常性的关爱,又要对思想、工作、生活上有特殊困难的党员实施重点帮扶。 (2)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既注重对党员进行精神方面的慰问和激励,又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党员以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 (3)保障享受权利与督促履行义务相结合。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既要充分保障党员权利,又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引导党员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关怀帮扶党员与关爱帮助群众相结合。要把关怀帮扶党员与关心帮助群众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党员在党组织的关爱中激发热情,更好地服务师生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2.主要措施 按照“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物质上帮扶”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主要包括八项内容:

(1)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做到党员“惑时有人解”。学校党委书记和其他校级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同分管中层干部或党支部书记谈一次心,党支部书记每学期至少与本支部每一名党员谈一次心,新党员入职和老党员退休,所在党组织负责人都要与其谈一次心。做到“四必谈”,即:党员职务调整、岗位变动必谈;工作遇到问题或挫折时必谈;出现矛盾和意见分歧时必谈;群众有不良反映时必谈。 (2)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做到党员“平时有人访”。学校党委和党支部要坚持定期走访与平时走访相结合,每年七一、教师节、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要对一些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在党员的入党纪念日,党支部应通过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召开党员会、与其谈心谈话或送“入党生日贺卡”、发“红色短信”等多种形式,为党员过“政治生日”,送去党组织的祝福和关爱,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建立患病探望制度,做到党员“病时有人问”。学校党委和党支部对患病住院的党员,要派人及时进行探望慰问;对因病在家休息的党员,也要视不同情况,采取一定的形式进行探望慰问。 (4)建立困难帮扶制度,做到党员“难时有人帮”。学校党委和党支部对因病、因灾或年老体弱一时难以解困、基本生活受到影响的党员,可以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或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其结成帮扶“对子”,也可采取临时捐款捐物资助的形式,给予关心和帮助。 (5)建立助学成才制度,做到党员“工作有人带”。学校党委和党支部可通过建立老党员与青年党员结对帮助制度,帮助他们提高师德水平和专业发展能力。还可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特色党日以及技能比赛、示范课等有效载体,创设党员发挥作用的新平台,引导党员爱岗敬业当先锋,争创一流做贡献。

党员关怀帮扶机制

开封市粮食局老党员及生活困难 党员关怀帮扶机制 为了切实关心和爱护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增强广大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从而进一步推进党内和谐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特制定开封市粮食局健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关爱帮扶机制。 一、指导思想 建立健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关爱帮扶机制,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以帮助解决老党员、困难党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物质上帮扶,建立健全责任明确、措施有效、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 二、基本原则

建立健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关爱帮扶机制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关心党员、爱护党员、依*党员,为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良好的政治、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是坚持注重实效。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并重、“造血”与“输血”并重,努力激发党员的政治热情、提高党员发展能力,保障党员权益,解决党员困难,增强党员荣誉感,调动党员积极性。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在对老党员和生产、生活、工作有困难,思想上有包袱的党员实施重点帮助的同时,做到重点帮助与普遍关爱相结合,注重对广大党员全方位、经常性的关爱。 四是坚持分类指导。根据老党员的不同需求和困难党员的致困原因,因人制宜,分类实施帮扶,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是坚持改革创新。注意研究新情况,总结和推广新经验,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使关爱帮扶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广大党员的新期待。 三、关爱帮扶对象 粮食系统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 四、关爱帮扶制度

关怀激励机制实施方案

圣水峪小小小党支部建立健全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为指针,积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探索建立党内关爱机制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发挥党内关爱的社会影响力,确保党内关爱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从关爱基层党员、干部入手,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党员干部,大力推进“党内关爱工程”,努力建立一套符合我局实际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工作要求: 一、建立党内激励机制,激发基层党员干部活力 在基层党员干部评优选优活动中开展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积极开展评优评先工作。每年“七一”前夕,对在党建工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等方面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争取在全局形成“人人争上游、人人抢先锋”的良好局面。 二、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动力 (一) 推进基层党员干部培训长效机制建设。党员要发挥作用,保持先进性,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好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每周全局要进行党员学习不断提高党员的素质与能力。 (二)加强党内关爱平台建设。构建关爱关心党员和基层干部的长

效机制,需要不断创新和探索关爱困难党员、基层党员干部的方式方法。圣水峪小学党支部着眼于党内关爱工作长效化、规范化,注重整合社会力量,努力打造服务党员和基层干部的工作平台,以确保弱势群体党员始终处于组织的关爱之中。 (三)建立交心谈心制度。党支部要建立经常性的党内交心谈心制度,做到“五必谈”:党员取得成绩时必谈、遇到困难时必谈、发生矛盾时必谈、出现失误时必谈、存在问题时必谈。这样更能激发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及时发现问题做好思想工作,达到凝聚人心、激励发展的作用。 (四)建立生活、政治关怀机制。对于有困难的党员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做到党员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决。要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员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不断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同时,在政治上要重视党员干部的成长,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三、完善党内帮扶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一)探索党组织关爱保障制度。做好对困难党员和老党员的帮扶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我们要注重用好用活中央关爱老党员、困难党员的政策,并从我校实际出发,努力探索党组织关爱保障制度,努力树立党组织在党内外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同时强化党员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对党组织的归属感。 (二)健全党内结对帮扶制度。实行党内帮扶,开展党内互助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