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ltium Designer学习笔记

Altium Designer学习笔记

Altium Designer学习笔记
Altium Designer学习笔记

Altium Designer学习笔记

一、软件基础:

(1).Altium Designer 的Examples档及Library档路径位置查找方法:软件DXP>>preferences(参数选择)>>System>>default locations 进行查找。

(2).Altium Designer汉化。

(3).由于是破解版的软件,所有对档时刻保存,以防止数据丢失。另为可设置自动保存,其方法:软件DXP>>preferences(参数选择)>>Data Management>>Backup 进行设置。此外History档夹内也有保存。

二、原理图设计:

(1).双击原理图边框对原理图纸进行设置:图纸大小,网格大小,可视化网格大小,单位的选择(Units)等(2).指层次原理图吧,把所有需要的原理图加到工程中,并把输入输出端口定好,在总图中点设计/从图纸或HDL 中生产符号(快捷键D+Y) 就出现了其余的原理图,选你需要加进来的就可以了。

(2).Shift+空格键实现切换任意角度走线(电气线和物理线)和直角走线。(Shift+空格键)

().Edit> Break wire(E+W)对电气线进行切割,空格键可以改变切割口的大小。(E+W)

(3).侧栏的Files菜单更容易找到最近的工程,以及最下面的New from template(PCB模版)。

(4).左右侧栏可以置顶或者隐藏。

(5).按住Shift可以对元件实现单个多选(而不是Ctrl),或者进行框选;另按住Shift对元件进行拖拽可以智能复制元件(命名的序号增加),特别是等长的线复制很有用。(Shift+左键)

(6).Edit菜单下的Move(移动)菜单,对元件有拖拽(或者按住CTRL键对元件移动)和移动功能{对多个元件同样实用},对重叠的元件可以Bring to Front。(CTRL+左键)

(7).Shift+Space可实现对元件顺时针旋转。(Shift+Space)

(8).Ctrl+R复制粘贴元件同时进行;另外Ctrl+D可以直接复制粘贴完成。(Ctrl+R/Ctrl+D)

(9).V+F可实现以最大化的方式现实所有元器件在荧幕中,特别在原理图库中的作用巨大。(V+F)

(10).Home键可实现摇镜头:当鼠标移动到某一点,再按下Home键,那一点即可回到图纸正中央。(Home)(11).End实现刷新。(End)

(12).G键可以动态改变格点大小(Grid:1 ,5 ,10)。(G)

(13).Space键可实现元件的旋转,而X和Y键可以实现元件的水平和竖直翻转。(空格键,X,Y)

(14).在移动元件的同时滑动滑轮可以更快速地移动到理想的位置(特别在大图纸中特别有用)。(滑轮)(15).多个元件进行排列:选中多个元件再连续按下A+A,进行设置,或者编辑中的排列。(A+A)

(16).工程的更高级是工作台,workspace下可以有多个工程档。

(17).新建一个原理图模版:用非电气线画出表格(由直线组成),再添加文字,形成静态;动态模版需要,在添加text是选择=Time;=Data 等,同时在参数Parameters中进行改变(注意日期和当前日期之差别){慎用当前时间}。然后保存成SchDot格式,使用时在Design中选择一般的templates中的“选择其他档”进行加载即可。

(18).在非电气菜单中有链接,文本框,另在place下有笔记菜单(可以伸缩)。

(19).复制多个同一元器件,可以使用灵巧粘贴smart paste(Crtl+Shift+V),在使用灵巧粘贴前需要清空剪贴板(clipboard),复制元件,同时使用灵巧粘贴中的方向可以实现对元器件进行顺序编号。注:原理图中不能直接粘贴文字或图片,只能插入,文字可以粘贴在文本框或者标注中,更快捷的方式是复制完文字后使用灵巧粘贴。(Crtl+Shift+V)

(20).Copy as text(作为文本拷贝)菜单可以提取文本框/标注等中的所有文字。

(21).放置总线的方法:首先放置总线(Bus),然后放置总线入口(Bus Entry);再调整总线与总线入口的位置(1,直接拖动总线;2,选中所有总线入口按住CTRL键进行整体拖动);最后在每条电气意义在线放置Net Label (命名方式:一一对应),以及总线标号Bus[0..X](X为总线根数数减1)。

(22).查找(Ctrl+F)和替换(Ctrl+H)功能:这些功能下面有查找范围(档,是否选中),是否区分大小写,仅仅查找所输入的其中一个完全字,是否跳转至结果,是否替换等等。(Ctrl+F/Ctrl+H)

(23).编辑元器件(双击元器件):Edit Pins(编辑引脚,另双击引脚名可以对引脚进行更改),即可实现快速简单对元器件模型的更改,而无需更改原理图库中的元器件;Show All Pins On Sheet(显示所有引脚,包括隐藏引脚

〈隐藏引脚在Hide中更改〉)。

(24).全局修改:应用查找相似对象选中相似元器件/相似标识/相似名称(批量显示隐藏[1,对其中一个元件的标识进行显示,然后查找相似进行更改;2,打开SCH Filter,选择工程,再输入语句IsComment进行Apple,最后用SCH Inspector进行修改]很好用)等(在查找相似对象对话框中有一个选项很重要:select Matching[选中匹配]或者用CTRL+A选中高亮){清楚高亮的方法:1,Shift+C;2,界面右下角的Clear进行清除},SCH Inspector(观察者面板)进行全局更改(更改所有选中),当然用它也可以更改单个元器件。[SCH Inspector](Ctrl+A/Ctrl+C)(25).SCH Filter(全局查找/过滤):在(24)中也有涉及;选中元器件的引脚:指定元器件(编程语言暂时不知)and IsPins,可以在历史中去把常用的添加到Favorites中去。

(26).跳转(J):跳转到原点,指定坐标,指定元件,或者首先设置位置标志0-10,然后再跳转到指定位置。(J/E+J)(27).Edit>Selection memory(选择储存器):选择部分原理图按CTRL+1-9储存选择;Alt+1-9恢复选择;Shift+0-9

追加选择;Shift+Alt+0-9恢复追加后的选择。储存情况在右下角。

(CTRL+1-9/CTRL+1-9;Shift+0-9/Shift+Alt+0-9)

(28).更改遮盖等级,在界面右下角or。

(29).查看同一网络:选择界面右下角,按空格改变颜色,再选中同一网络的某一点。怎么取消:选择同一颜色在无用端口点击即清除。()

第九讲:(30).自动编号封装管理器:Tool菜单栏下(T+A)

(Annotate Schematics使用较多;为多图纸编号)。

方法:T+A>选择排序方式>选择要自动编号的原理图文件(改变注释范围实现同一类的编号在一起;设置开始编号数字运用更加自如;编号加上后缀)>更新列表

>接受更改>测试更改>执行更改>生成报表

还可以实现自动还原:>更新列表(方法同上)

注:可以查看元器件及电气网络编号,元件位置等情况;还可以实现

交互式的航海。

(31).参数管理器(Parameter Manager):对所有参数进行查看和修改。

(32).封装管理器(Footprint Manager):对所有封装进行查看和修改。

第十讲:(33).查看元件清单:Project>View Channels(查看清单),生产元器件清单报表,另外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某一元器

件。

(34).生成清单列表:Reports>Bill of Materials(元器件材料清单)>选择输出格式,模版等>导出。(35).测试两点间距离:Reports>Measure Distance(测试距离),在PCB中很有用。(Ctrl+M)

(36).创建联合体:使原理图不再更改的一部分形成一个整体;方法:选中部分原理图,点击右键>Unions>进行创建或取消。

(37).Snippets(片段):常用的简单电路创建片段(如晶振电路),方便在其他原理图中进行引用。

(38).面板:Clipboard(剪贴板)Messages(信息:各种信息,包括编译信息)Storage Manager(储存管理器)Sheet (原理图纸片)。

(39).Window>Tile Vertically/Horizontally排列使一个界面显示多个原理图或PCB图。

(40).右上角对原理图网格进行设置,显示(Shift+Ctrl+G)与隐藏(Shift+G)。(Shift+Ctrl+G/Shift+G)(41).电气规则检查:Project>Compile Document/PCB Project进行检查。

(42).界面恢复到初始状态:View>Desktop Layouts(桌面布局)>default(系统默认值)。

(43).工具栏:右击工具栏>Customize(自定义工具栏)>进行拖入/托出实现更改。

(44).自定义快捷键:右击工具栏>Customize(自定义工具栏)>>

设置工具栏图示进行设置更改。

第十一讲:(45).编译错误/警告:Project>Compile Document/PCB Project,然后在Messages中查看编译结果。

(只能在工程中才能编译)

A.减少警告:选择对象>Edit>Align>Align To Grid(对齐到栅格)。

B.在Place>Directives(指示)>Generic No ERC (没有电气规则错误)实现忽略错误。

C.差分布线Place>Directives(指示)>Differential Pair(一对差分,命名以P或N开头),在画PCB 时使得布线的长度宽度一致。

D.放置布线规则Place>Directives(指示)>Parameter Set:在生产PCB时提醒用户怎么布线。

E.放置布线规则Place>Directives(指示)>Compile Mask(编译屏蔽罩):实现屏蔽部分电路编译。

F.总线命名/标号错误:准确命名Bus[0..X]。

G.元器件引脚热点内外放置错误。

H.Project >工程参数(Project options):

(错误报告):

连接矩阵

第十二讲:

(46).系统设置:DXP>Preferences(参数选择)或者Tool 下的原理图参数选择:

System >Default Locations(默认的位置):设置打开路径。

(缺省页/全部)还原页/全部到初始状态。

(47).常用快捷键:

Ctrl+左键拖拽元器件:实现电气线智能跟随 Shift+左键拖拽元器件:实现智能复制元器件 Tab :实现对元件进行编辑 放置元件时按住X/Y :实现元件的翻转 E+W :实现割线 E+H :实现对元件的连续更改 Ctrl+R/D :实现快速复制粘贴 M :实现打开Move 菜单 A(选中元器件A+A):实现打开Align (对齐方式)菜单 J :实现打开菜单Jump Ctrl+F/H :实现Fond Text 右键不放:实现拖拽图纸 按下滑轮:实现缩放 G :改变栅格大小 P+B :实现放置总线

P+U :实现放置总线入口 P+W :实现放置电气线

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讲:(48).Altium Library官方网址有实时更新的原理图库以及封装库。

(49).自己画原理图库,提高工作效率;如何画原理图库:A.画元器件时尽量让元器件靠近十字架(坐标原点)。

B.引脚/标号/描述(较少时可以不可见visible)很重要,应该与封装一致,引脚热点一定朝外。

C.电气类型很重要(设计/编译更加准确),不知道时Passive很兼容。

D.Hide打勾,引脚隐藏(知道是电源脚:打勾后要注明连接(Connect To)到哪一个网络[原理图中已有的网络])。

E.原理图库中的元器件复制Copy三种方法:a.Ctrl+C/V;b.右击左侧信息栏Copy+Paste;

c.Tool菜单栏下的Copy Component(拷贝元器件):可以实现跨原理图库Copy。

F.引脚较多时,可以连续多次放置再对其进行(A+A)排列整齐。

G.对于引脚较多/组成部分复杂的元器件可以进行分部件管理(两种方法):

a.Tools>New part;

b.在画图工具栏中选择进行添加新部件;并依次放置Part A/B/C。

H.在原理图库中编辑元器件时菜单去掉勾时在原理图中可以改变引脚的位置,使得原理图更加整齐。

I.元器件放置到原理图上后又需要更改元器件时,只需要在原理图库中进行更改并更新到原理图中Update Schematic Sheets或者在原理图中Tools>Update Form Libraries即可。

J.怎么表示引脚为低电平:编辑引脚对Display Name进行标注(显示名上加一斜杠,方法:在每一个字符后面加\)

K.对于实心的图形,我们可以采用画多边形,再改变内部填充物来实现。

L.对于不常用的库Libraries我们可以不予与加载,并且Libraries界面可以伸缩,让查找更方便快捷。

M.官方的两个库:混杂的元器件>>>>[*检索]

Volt Reg 三段稳压芯片[V o]

Res 电阻(有很多种封装不同的电阻/也有同一元器件不同封装)[Res]

Res p 排阻[Res p]

Cap 电容(极性/非极性)[Cap]

Ind 电感[Ind]

NPN/PNP 三极管[NPN/PNP]

Dio 二极管[Dio]

Relay 继电器[Relay]

Op 运放[Op]

XTAL 晶振[XTAL]

ADC/DAC 数模/模数转换器(八位)更高位的自行更改[ADC/DAC]

Bat 电池[Bat]

Sp 喇叭[Sp]

Sw 开关[Sp]

Bell 蜂鸣器[Bell]

Dpy 数码管[Dpy]

混杂的连接器

N.在画原理图库时,若器件体后方遮盖了引脚时,我们可以用快捷键M打开Move菜单选择Send To Back/Bring。

O.在原理图库下的报告(Reports)菜单下有:1生产元器件报表(component)对大的元器件很有用

2生成原理图库报表/清单/wmf格式图片3元件规则检查(Component Rule Check)特别是对名称/引脚/有无封装/引脚编号/引脚标号是否连续错误的检查

P.多多多引脚元器件放置方法:>>

Excel按规则标记好数据>>SCHLIB List>>右键空白选择>>复制Excel>>再选择

(Ctrl+Ins)>>再进行简单的修改即可。

R.为元器件添加帮助文档链接HelpURL:在原理图库中,在左侧打开元器件的编辑对话框,可以为元器件Add添加PDF帮助文档,即可实现在原理图(前提是更新了原理图库)中选中元器件按住F1即可打开帮助文档链接。

二、PCB库设计:

第十八讲:(1).自己画PCB库,PCB封装尺寸很关键;如何画PCB库:

a.封装命名:直插式电阻封装>>AXIAL—XX(0.3[300mil]++0.7)

无极性电容封装>>RAD—XX(0.1++0.3)

有极性电容封装>>RB.2/4(孔间距200mil+外围间距[直径400mil])

方型扁平式封装(集成芯片封装)>>QFP

球栅阵列结构封装(大集成芯片封装如DSP)>>BGA

双列直插式封装(单片机[孔径可以设置大一点28mil])>>DIP (2).层的概念:顶层底层|丝印层(元器件边框以及各种描述)

阻焊层|信号层|机械层(3D尺寸信息)多层次(过孔)

(3).在PCB中画封装:分别是名称,焊盘数,基本体个数

分别是线(Line)焊盘(Pad)过孔(Via)一串字符(String)坐标(Coordinate)三种不同放置方式的圆弧|圆|填充(Fill)阵列式粘贴(Array)

(4).在画PCB封装时,在界面下按Q改变单位形式(mil<>mm);在编辑界面下按Ctrl+Q改变单位形式(mil<>mm),

或右击菜单顶端。

(5).放置焊盘编辑界面(以放置0805封装的一个焊盘为例:

第十九讲:

(6).出现(合并)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按住Shift键把某一菜单拖动出来,再拖回即可。

(7).含有过孔的封装(比如按键[开关]):

(8).不规则焊盘制作:用Line画出边框并选中>>Tools>>Convert>>>>

得到梯形焊盘>>双击编辑添加阻焊层

>>>>添加丝印层得到

(9).特殊黏贴技巧:先放置一个起始焊盘>>Ctrl+X裁剪>>Edit>>>>>>

进行设置>>[其中是[不打勾]否[打勾]朝向

同一方向](在放置圆形时,点击左键后不要松开拖动一定的距离,使得放置不会重叠)。

第二十讲:

(10).电源端子:(重复连续放置同编号的焊盘)

(11).定位孔一般编号为0。

(12).手动绘制IC芯片:(阵列式粘贴的方式)

(13).查找数据手册封装信息(Package):英寸(毫米)封装信息(SOIC):焊盘的距离[两个焊盘的中心间距]和焊盘间距;

焊盘的长度[尽量比这个值大0.5mm];焊盘宽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外形尺寸;

画封装:

放置其中一个焊盘:>>在Edit中设置/放置原点,利用阵列粘贴,对其,智能对其(A+A),放置丝印层(包含1号引脚标识)得到PCB封装模型

(SOIC)>>对封装模型进行检查,设置原点位置,包括各种距离(Ctrl+M进行测试距离)

(14).IC封装向导:Tools>>(元器件向导)>>..>>

>>

(设置为表贴式或者是直插式)>>

(设置孔尺寸/焊锡[一般默认就可以])>>(孔间距)>>>>

(与丝印层的尺寸关系) 其他同类似

第二十一讲:(15).封装.标准(IPC组织):LP Wizard软件(进行查询)

(IPC标准封装向导);不是所有的芯片都可以使用IPC封装协议来画

(不遵循标准值得)

(16).怎么为原理图库添加封装:打开元器件原理图编辑框>>>>

进行浏览选择封装。

(17).两个PCB库元器件封装的复制粘贴与原理图库是类似的(可以查看前面的笔记)。

(18).在PCB封装库中,尽量将原点放置到PCB封装的中心[不是绝对的],方便在PCB中放置/拖动元器件封装。(19).改变PCB封装后需要在PCB中更改可以

Update设置即可。

(20).生成PCB库报告:(注意:Library Report文件不要放在桌面[空间不够])

(21).元器件封装规则检查()>>(选择检查内容)。

第二十二讲:(22).3D封装(为PCB封装库添加3D封装模型):Place>>(器件体)>>

其中挤压式模型(手动)/圆柱形(STEP:3D模型格式)//球形;

只能在机械层添加3D封装,进行设置,添加尺寸等等;

另外我们可以建立>>Tools>>(.STEP);

另外Tools>>>>进入选择合适的平面样式

(可以选择多个)>>再对其改变其他尺寸直到合适。

三、PCB设计:

第二十三讲:(1).如何将原理图转化成PCB:在Project下新建PCB文件>>编译原理图

>>Design>>()>>

[一般去掉这个勾]>>(检测更改,实施更

改,报告更改)>>PCB{出现绿色的可能存在问题[违背规则]需要更改}。

(2).布局基本原则:物理要求>>

a.类似外接电源模块/下载接口/USB口一般放在板子边缘[使用方便]。

b.需要散热元件要与非散热元件分开(温度传感器不要放置在散热元器件周围)。

c.先放置大元器件(中心/重要元器件:微处理器)。

电气要求>>

d.特殊元器件(电容尽量靠近需要它的服务对象以减少误差;不让电感平行放置;外部晶振容尽量靠近需要它的服务对象且两引脚布线等距,其两焊盘内尽量不要走线;AD/DA转换器[把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隔开;数字地与模拟地用0欧姆电阻或者磁珠隔开连接;];AD/DA转换器放在一起)。

(3).布线基本原则:a.布线线宽度(电流越大线越宽),地线的线宽[30mil]〉电源线(5V〉3V)的线宽[20mil]〉信号线线宽[10mil]{5V/9V系统}。

b.能短就不要长[蛇形布线也是可以的],能宽就不要窄。

c.不要走直角线[两条线的距离会在直角处发生突变](阻抗突变+信号完整性),一般走45度角。

c.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布线尽量隔开。

d.正面走线与反面走线尽量垂直[信号+布局方便]。

{补充}

一、元件布局基本规则

1. 按电路模块进行布局,实现同一功能的相关电路称为一个模块,电路模块中的元件应采用就近集中原则,同时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分开;

2.定位孔、标准孔等非安装孔周围1.27mm 内不得贴装元、器件,螺钉等安装孔周围

3.5mm(对于M2.5)、4mm (对于M3)内不得贴装元器件;

3. 卧装电阻、电感(插件)、电解电容等元件的下方避免布过孔,以免波峰焊后过孔与元件壳体短路;

4. 元器件的外侧距板边的距离为5mm;

5. 贴装元件焊盘的外侧与相邻插装元件的外侧距离大于2mm;

6. 金属壳体元器件和金属件(屏蔽盒等)不能与其它元器件相碰,不能紧贴印制线、焊盘,其间距应大于2mm。定位孔、紧固件安装孔、椭圆孔及板中其它方孔外侧距板边的尺寸大于3mm;

7. 发热元件不能紧邻导线和热敏元件;高热器件要均衡分布;

8. 电源插座要尽量布置在印制板的四周,电源插座与其相连的汇流条接线端应布置在同侧。特别应注意不要把电源插座及其它焊接连接器布置在连接器之间,以利于这些插座、连接器的焊接及电源线缆设计和扎线。电源插座及焊接连接器的布置间距应考虑方便电源插头的插拔;

9. 其它元器件的布置:

所有IC元件单边对齐,有极性元件极性标示明确,同一印制板上极性标示不得多于两个方向,出现两个方向时,两个方向互相垂直;

10、板面布线应疏密得当,当疏密差别太大时应以网状铜箔填充,网格大于8mil(或0.2mm);

11、贴片焊盘上不能有通孔,以免焊膏流失造成元件虚焊。重要信号线不准从插座脚间穿过;

12、贴片单边对齐,字符方向一致,封装方向一致;

13、有极性的器件在以同一板上的极性标示方向尽量保持一致。

二、元件布线规则

1、画定布线区域距PCB板边≤1mm的区域内,以及安装孔周围1mm内,禁止布线;

2、电源线尽可能的宽,不应低于18mil;信号线宽不应低于12mil;CPU入出线不应低于10mil(或8mil);线间距不低于10mil;

3、正常过孔不低于30mil;

4、双列直插:焊盘60mil,孔径40mil;

1/4W电阻:51*55mil(0805表贴);直插时焊盘62mil,孔径42mil;

无极电容:51*55mil(0805表贴);直插时焊盘50mil,孔径28mil;

5、注意电源线与地线应尽可能呈放射状,以及信号线不能出现回环走线。

第二十四讲:(4).基本操作和原理图基本一致,另查找元器件/网络的方法(不能使用Ctrl+F进行查找):

1.在界面右上角选择查找。

2.在原理图/PCB下面,在工具栏中选择交叉探针选中某一元器件/网络即可在PCB/原理图中高亮显示所查找的元器件/网络[但是不会跳转]。

(5).设计版型:A.在板层中画边框,或在其他层画边框然后更改到>> 在板层中画四条直线放置成一个矩形组成边框在进行调整,为防止板子割伤人我们可以在四角

放置圆弧>>去掉直角(其中拖动一条到这样删除直线再拖动直线到圆弧两

端得到)得到>> >>选择板型再Design菜单下找到板子形状:

的到>>

B.Design>>重新定义板子形状>>

同时一定要在层画上边框(在板子内边界画)。

C.在板子内部挖洞(看是否需要):>>

D.放置坐标原点:Editor>>(E+O+S)。

F.放置定位孔:放置过孔(没有上锡)3mm+6mm

或放置焊盘(上锡)

&&(标号都为0网络为GND)。

(6).设置规则:右击PCB板>>进行编辑:

增加规则(改变优先级)>>

改名设置网络>>设置尺寸8mil+30mil(一般)+40mil>>

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还要进行设置(在布线完成一端时按Tab调出对话框)>>

进行初始化设置尺寸,以后就不需要设置了。

(用此方法添加多种规则)

芯片引脚焊盘违背间距为10mil(布线间距),因为它的引脚焊盘间距为8mil,这就需要为此芯片设置特殊的规则:用脚本语言Ispad and incomponent ('元器件名'){用获得帮助}进行特殊设置。

第二十五讲:

(7).PCB向导(画板):左侧栏File下>>>> 选择单位>>选择尺寸Custom(自定义/习惯)>>(普通双面板)>>

(上面为通孔;下面为埋孔[多层板])>>(上面为通孔器件为

主;下面为表贴式器件为主)>>(是否正反两面都放置元器件)>>

(7).新键一个PCB模版:左侧栏File下打开系统自带模版>>(只是多

了空白部分[和原理图模版是一致的],黑色板子部分和普通新建的板子一样的)>>然后使用PCB向导或者自行设置层信息等。

(8).在PCB中,双击元器件打开编辑对话框:

(9)

(10).设置元器件放在正面还是反面方法:(两种方法)。

(11).设置格点:快捷键G或者G+G自定义格点(为了移动元器件的速度可以设置大一点;为了更好的定位可以

设置小一点)也可以进行设置,另外的设置可以选择是否去掉sheet

(板子外面的空白部分)。

第二十六讲:(12).菜单栏下的命令(大部分与原理图菜单栏一样):

Edit:

1.(挑选)[快捷键S]

A.Edit>>框选(框选区域外的元器件)。

B.Edit>>(框选矩形所接触的元器件和网络线[方便让电气线与元

器件一起移动])。

C.Edit>>>>(和B类似,只不过这里是线了)。

D.Ctrl+A/B:全选全部/板。

https://www.doczj.com/doc/332322754.html,:选择某一网络(包括泪滴)。

F.选择某一电气网络(包括泪滴)。(Ctrl+H)

G.更加高级的功能。

H.(查看所有被锁住的元器件)。

I.(多选)[和Shift+左键一样]。

2.(改变指令)[同双击元器件]{批量处理时提高速度}

3.(断线)[小范围删除线](E+K/L)

4.(排列对其)[对板子整齐性发挥重大作用。]

5.在设置板子时就会用到设置原点。

6.跳转到指定元器件/Net/错误的地方(在复杂的PCB中非常方便);

7.(和原理图中的查找是类似的)

View:

1.(2D和3D的转化)[其他和原理图中的view菜单一致]:

在3D模式下,快捷键0是回到初始态;V+B为翻转板子

2.V+F(适合板子的view)

3.设置:出现(左上角的提示)关闭/显示方式:

Shift+H

Shift+M(启动/关闭放大镜)

Project:

1.(显示原理图与PCB的不同点/差异)

Place:

1.(在机械成放置坐标是很有用的)

2.(放置参考线,使得布局变得整齐)删除参考线:Tools>>>>

Menu>>

3.(尺寸>>直线)

4.

5.

Design:

1.(把原理图中的改变导入到PCB中来)

2.是否显示(减少界面中层的显示)等设置(快捷键L),同是也有显示/隐藏PCB部件(比如走线从而方便查看元器件布局);另外Shift+S 只显示当前层。(L/Shift+S)

3.飞线的隐藏:快捷键N>>显示隐藏(Net上的/某元件上的/全部的)飞

线[表示连接关系的细白线]

第二十七讲:

4.Room:

A.(放置Room矩形)[放置矩形左上角位置后放置右上角即可]>>

打开Rules>>(Room定义1-1)>>

(InComponent('U6')对元器件U6设置Room)>>

(WithinRoom('CPU')对Room_CPU定义Width)

注意:Room是一个矩形,并且是针对U6的,U6的引脚在矩形内走线都要遵循Width_Room 另外设置Rules的优先级很重要:Rules界面下>>>>进行拖动Rules规则条设置。

即可实现对Room进行特殊定义

B .另外Room有一个很好的用处:对某一功能块设置Room矩形/多边形可以实现功能块中的元器件和电气

线整体拖动,就算某些电气线(当然只是飞线)没有在Room内同样可以跟随拖动。(在原理图转化到

PCB是就自动默认设置一个整体Room[当然我们可以取消])

5.类:当同类型的元器件较多时并且需要用Rules进行特殊定义时,我们就可以设置一个类来方便操作。

>>设置Class:

>> 打开Rules>>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