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0历史资料题DBQ作答技巧讲义(TTMS)

010历史资料题DBQ作答技巧讲义(TTMS)

高考中國歷史科應試技巧訓練2009 甲、過去十五年歷史資料題分佈

究竟2008年開始的新考問形式有何特點?

乙、歷史資料題常犯錯誤

一、有關了解題目所問

1. 未能清楚理解題旨,不知道題目要求回答甚麼。

2. 忘了間中一題可能有兩問或以上(如00年有三問),大意下只回答了其中一問。

3. 只能回答較簡易的問法:

(如「分析X代統一原因(06)」、

「評論這種政策的利弊(94)」、

「分析對XX之影響(99)」)

不能回答較深入的問法:

(如「評論二人所論意見之高下(02)」、

「除以下資料尚有甚麼因素(04)」、

「以資料甲、乙評論資料丙(95)」、

「評述A、B及C立論之得失(96)」)

二、有關引用題目資料

1. 答案有類閱讀理解,只「解釋」史料,不能「分析」史料。

2. 未有引用資料加以說明,只嘗試以自己文字作答。

3. 大幅抄錄引文,引用資料時不加取捨,亦不求甚解。

4. 望文生義,錯解史料的意思,或未能全面了解史料所持的觀點,理解頗為片面。

5. 所引史料與所論內容無關、錯誤引用史料。

6. 作答時沒有恰當引用史料,未有指明所引原文。

7. 未能就史料的性質、文體、出處和出版日期說明資料的局限性。

三、有關作答論證技巧

1. 部分答案過分冗長,但內容空疏,同學以為只要「夠長」就可取高分。

2. 未能引用已有的歷史知識(即「個人研習所得」)來支持其觀論點,答案欠充份理據。

3. 論證的方式不合邏輯,或犯了邏輯矛盾。

丙、歷史資料題作答技巧

一、本科要求考生展示甚麼能力?

甲、認知能力(按「布姆魯認知分類法」(Bloom’s Taxonomy)六種能力劃分)

乙、作答能力

丙、勤力程度

二、考生需要了解甚麼歷史資料?

中國的史學,早在二千年前的先秦時代已開始發展。我們可以了解到中國數千年來的面貌,與我們的先輩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史料有莫大關係。因此,我們須先了解何謂歷史資料,再進一步學習如何分析及評論。

I、何謂歷史資料?

1. 一手資料

所謂「一手資料」,又稱「原始史料」,定義頗為廣泛。但凡能從該段資料直接了解當代事件的真相,基本上都稱為「一手資料」。然而,某些史事年代久遠,已難有最「原始」的資料可供查核,故此,在搜尋及了解一手資料時,每每涉及與其他資料的比較。

舉例來說,我們從何得知唐太宗得位前曾發生玄武門之變?其實,主要是從正史《舊唐書》及《新唐書》得來的資料,但這兩部史書卻是五代及北宋的作品。由於現存的史料,已沒有比它們更「原始」,故我們仍視之為「一手資料」。

一手資料中,亦有分類,有些是不涉及事件的評論,往往只是交待事件的過程,屬「記敘性」一類,如編寫正史的史家,在正文內容中,往往只求「傳真」,不加評論。

另外,如時人的奏議,對當時某類時事加以評論,亦可視為一手資料。這種歷史資料、唐宋以來最多,如宋人的文集及筆記等,即為一例。

2. 二手資料

至於所謂「二手資料」

這些資料大部分屬「評論」性質,如在「史學名著」部分所涉及的各家正史的〈序〉(如司馬遷「太史公曰」、班固「論曰」等),以及《資治通鑒》中「臣光曰」部分亦屬此類。

宋代以來,論史的風氣甚為盛行,如蘇洵、曾鞏、歐陽修的史論,成就卓越。直至明清時代,筆記體蔚成風氣,當中涉及不少史事的論斷,如張溥《歷代史論》、王夫之《讀通鑒論》、顧炎武《日

知錄》及趙翼《廿二史劄記》等。這些雖然出自古人手筆,但由於大部分涉及史論,故我們應視之為「二手資料」。當然,若以這些書籍的作者為研究對象,這類史論則成為「一手資料」。

到了近代,歷史學家的寫作方法有所改變,論文體寫作研究的風氣甚為盛行,取代了以筆記形式論史。他們往往以一個問題作為研究的核心,如內地史家唐長孺對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有研究心得,寫成〈九品中正制度試釋〉(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田餘慶對東晉時代的士族門閥有所研究,寫成《東晉門閥政治》一書。這些作品,都是後人研究前史的成果,故在資料的分類上,屬二手資料。

由此可見,近代史家或史學工作者的專書、論文,屬於二手資料。至於他們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我們順理成章地視為二手資料,如討論周代武王及周公分封時,史家錢穆先生便認為是「武裝移民與軍事墾殖」,這種評論,便屬二手的資料。

綜觀近年的大學入學試考題,大部分出自一手資料,故研習者應多加留意,熟習這類資料的分析及應用,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3. 須了解各朝代可引用的基本歷史資料

狹義來說,我們做研究時所謂的「史料」,大多指「一手資料」。如大學歷史學系學生撰寫論文時所依據的,必須是「最原始」的史料,然而,當我們了解史事時,有時無可避免地必須旁及二手資料及近人說法。茲列舉各朝代可供徵引的基本歷史資料:

《史記》書影 《四庫全書》

【歷代正史簡表】

◆以上有「*」號者是監修官,其餘為作者。

◆四史(魏晉):《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

◆十三史(唐代):四史,加上《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北齊書》、

《周書》和《隋書》。

綜合而言,各朝可供徵引的原始歷史資料,以正史為主(詳參上表),旁及其他時人的文章及詩歌。然而,宋代以後時人留下來的資料較為完整,故《宋史》以後的正史,其原始資料價值便相對地減低。

II、了解歷史資料

作為一個剛踏入預科的初學者來說,歷史資料尤如洪水猛獸:人見人怕,更遑論「分析了解」。

歷史資料的理解難度甚高,尤以古代史為甚。由於古代史的資料大部分是古文,且多由時人說出,他們在討論甚麼?各人的身分及時代背景為何?我們一概不知,增加了資料題的難度。下列有幾個闖關的步驟,以供各研習者參考。

當接到資料題時:首要任務是必須先清楚了解該段資料「是甚麼時代發生的甚麼史事」。

試看以下例子:

【例一】《戰國策)〈秦策三〉

蔡譯語應侯范睢曰:「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決裂阡陌,教人耕戰。」

【例二】司馬遷《史記》〈諸侯王年表序〉

「諸侯稍微,大國不過十餘城,小國不過十餘里,上足以奉供獻,供養祭祀,以番輔京師,而漢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間,犬牙相錯,來其阨塞地利,強本榦、弱技葉之勢也。」

綜觀以上兩例,可知所記載史事發生在甚麼朝代嗎?給你一個提示:關鍵在於人名及資料出處。

【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對了,【例一】所涉及的是戰國時代的商鞅變法,關鍵在「商君為孝公平權衡」一句。而由於商鞅變法是戰國及秦代一大課題,我們不可不知。

至於【例二】,涉及西漢初年文景二帝時的對諸侯王的政策。關鍵在於「漢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間」一句。

當我們已知道資料內涉及的事件發生在甚麼朝代、甚麼時候,甚至知道了是甚麼事件,我們便可以進一步了解說話人的身分及立場。茲看以下兩例:

【例一】《漢書》卷七五〈夏侯勝傳〉:

「宣帝初即位,砍褒先帝,詔丞相、御史曰: 『……孝武皇帝將躬化誼,厲威武……廓地斥境、立郡縣。……功德茂盛,不能盡宣,而廟樂未盡,朕甚憚焉,共與列侯、二千石、博士議。』於是群臣大議廷中,皆曰宜如詔書。長信少府(夏侯)勝獨言:『武帝雖有攘四夷、廣土斥境之功,然殺士眾、竭民財力,奢秦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奢豐,蝗蟲大起,赤地較千里,或人民相食,高積至今未改。亡德澤於民,不應為立廟。』」

【例二】〈漢書〉卷七三〈韋賢傳〉:

「哀帝即位,太僕王舜、中壘校尉劉歆曰:『孝武皇帝恐中國罷勞,無安寧之時,乃遣大將軍、驃騎……北服匈奴,降昆邪十萬之眾,置五屬國,起朔方以奪其肥驍之地。……功業既定,迺封丞相為富民侯,以大安天下,……富實百姓,其規模可見。……至今累世賴之。』」

以上兩段資料中,有不少人曾說話,他們的身份立場是甚麼?首先,我們先回答下列問題:

一、這兩段資料涉及甚麼時代或甚麼史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例一】中,分別有哪些人曾表達意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他們的立場為何?反對甚麼?贊成甚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在【例二】中,該段說話由誰人說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他(們)的立場為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歷史資料題示例

2007年以前舊考問型式(以2004年試題為例)

資料甲《烈帝本紀論》(一)、資料乙《烈帝本紀論》(二)及資料丙《兵革志論》三項資料,都是明代遺民張岱對明末思宗崇禎皇帝施政的意見。

一、張岱對思宗之評論是否能切中其弊,試加以說明。

二、明代覆亡,尚有什麼原因,試就研習所得,舉出最重要的三項加以說明。

*請各學留意,以下的註釋只為方便教學之用,高考時不會出現*

【資料甲】《烈帝本紀論》(一)(1)

「先帝(2)知民問疾苦,不肯輕用一錢,故省織造,省譙會,省驛遞,使天下無所不省。……而逆闖破城(3),內帑(4)所出不知幾千百萬,而先帝何苦日事節省,日事加派(5)?京師一失,無不盡出以資盜糧(6),豈不重可惜哉!」

──節錄自《石匱書後集》

(1)烈帝:即明思宗崇禎皇帝。

(2)先帝:指明思宗皇帝,下同。

(3)而逆闖破城:指逆賊李自成攻入首都一事。

(4)內帑:國庫。

(5)日事加派:不斷增加賦稅,指遼餉、練餉、剿餉等稅項。

(6)無不盡出以資盜糧:全部都拿出來,增加了逆賊李自成的錢糧。

【資料乙】《烈帝本紀論》(二)

「先帝驟於行法,以致十七年之天下,三翻四覆,夕改朝更(1)。耳目之前,覺有一番變革,向後思之,訖無一用(2),不亦枉卻此十七年之精勵哉(3)!即如用人一節……先帝用人太驟,殺人太驟。一言合則欲加諸膝,一言不合則欲墮諸淵(4),以故侍從之臣,止有唯唯否否(5),如鸚鵡學語,隨聲附和耳。……及至危急存亡之秋,並無一人為之分憂宣力。」

──節錄自《石匱書後集》

(1)夕改朝更:晚上剛改變的政令,到了早上又再次變更,政令轉變頻密,人民無所適從。

(2)耳目之前,覺有一番變革,向後思之,訖無一用:跟前見有所改革,但稍加思考,則覺全無所用。

(3)不亦枉卻此十七年之精勵哉:浪費這十七年的改革啊!

(4)一言合則欲加諸膝,一言不合則欲墮諸淵:意見相同則加以寵信,意見不合則重罰。

(5)止有唯唯否否:只得虛應故事而已。

【資料丙】《兵革志論》

「我明流寇之橫起於裁驛遞。……鄙夫謀國,止以節省二字,逢君之喜,蟻穴一潰,山海旋崩,決裂之勢,可補哉?」

──節錄自《石匱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