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

周老师好!

我准备的教案是选自《诗经·秦风》的《蒹葭》。材料收集于网上,我对其进行了取舍、添加、排序等整合,并列出了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部分。

备课主旨为:

让学生通过本课了解诗歌的产生与发展、诗歌的特点、诗歌的欣赏、诗歌的意境、诗歌的创作等方面。

使学生能够分析《蒹葭》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掌握该诗语言运用和写景抒情的特点,且背诵该诗。

我的教学思路大致为:

(1)按理论知识、作品分析、拓展训练三大模块组织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2)理论讲授,且与讨论、问答、辩论、评析等方法相配合。

(3)制作教学课件(教室里可以用PPT的情况下)

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蒹葭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辨识、说明作品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等的含义和用法,掌握该诗语言运用和写景抒情的特点。

2.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以景起兴,借景抒情;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教学难点

“伊人”所指何人。

教具准备

投影仪、PPT课件。

课时安排

3小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面对遥远的过去,我们不禁会想:我们的祖先,在那时那地,他们是怎样生活和劳作的?他们如何面对战争?如何把酒言欢?...... 那么今天呢,就让我们通过《蒹葭》这首诗歌,一起穿越历史隧道,来到我们祖先的身边看看吧。

备注:也可考虑用一段视频导入,如人们传唱的《诗经》里的歌,生动、形象地展现祖先的生活、劳作等,以更好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背景材料介绍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305篇。

《诗经》本名《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学者把它尊为经典,故称《诗经》。

1.诗经的分类。

《诗经》按音乐性质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民谣、土乐,有十五国风,106篇,大多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根据音节、韵律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

“颂”多采用庙堂祭祀舞曲,有商颂、周颂、鲁颂,共40篇。

2、《诗经》的题材。

《诗经》的题材十分广泛,它以形象的手法反映了周的建国、周初的经济制度、生产状况

以及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少民间创作还揭露了统治阶层的剥削丑行,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再现了青年男女爱情和婚姻的悲喜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从整体上来看,它也可以说是华夏民族的史诗。

3、《诗经》的艺术。

《诗经》的艺术手法,前人曾概括为赋、比、兴。据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一书中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说,赋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比就是比喻;兴是先借用别的事物或所见的眼前之景起头,然后引出要歌咏的人或事。赋、比、兴是前人对《诗经》艺术手法的总结,其实《诗经》的艺术手法远不止这三方面。

《诗经》以四言为主,节奏简约明快;常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写景抒情极富艺术感染力。语言质朴优美,韵律和谐悦耳。

4、《诗经》的流传。

先秦古籍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楚汉相争的战火之后,散佚很多。但由于《诗经》是口头讽诵的诗,因此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即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前二者取其国名,后二者取其姓氏。毛氏说诗,以《左传》、《尔雅》为依据,被称为“古文经学”,其余三家被称为“今文经学”。东汉末年,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使毛诗盛行,鲁、齐、韩三家诗于魏晋后亡佚。现在我们读到的《诗经》,就是《毛诗》,即汉代毛公讲解和流传下来的本子。

5.《蒹葭》是十首秦风中的第四首。秦,国名,其地即今天陕西、甘肃部分地区。关于国风,朱熹在《诗集传》中说:“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朱熹还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歌,各言其情者也。”

备注:以上红色字体部分为学生必须记忆内容。

三、作品讲解

蒹葭[1]

蒹葭苍苍[2],白露为霜[3]。所谓伊人[4],在水一方[5]。溯洄从之[6],道阻且长[7]。溯游从之[8],宛在水中央[9]。

[1] 蒹(jiān):荻,像芦苇。葭(jiā):芦苇。蒹葭:芦荻,芦苇,皆水边所生。

[2] 苍苍:茂盛的样子。“萋萋”、“采采”义同。

[3] 为:凝结成。

[4] 伊人:那个人,指诗人所追寻的人。伊,指示代词。

[5]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一方:那一边,指对岸。

[6] 溯洄(sù huí):逆流而上。从:靠近,追寻。

[7] 阻:难,指路险难走。长:遥远。

[8] 溯游:顺流而下。

[9] 宛:宛如,好像。中央:中间。这儿指水中间的小洲,小岛。

翻译:

芦荻一片苍苍,白露已凝成霜。所说的那个人,在水的另一方。逆流而上去寻他,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去寻他,他仿佛就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10]。所谓伊人,在水之湄[11]。溯洄从之,道阻且跻[12]。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13]。

[10] 晞(xī):干。

[11] 湄(méi):水草交接之处,即岸边。

[12] 跻(jī):升高,指地势渐高。

[13] 坻(chí):水中高地,小洲。

翻译:

芦荻弥弥漫漫,白露晶莹未干。所说的那个人,在小河的岸边。逆流而上去寻他,道路险阻又难攀。顺流而下去寻他,他仿佛就在水中间。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14]。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5]。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6]。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7]。

[14] 已:止,干。

[15] 涘(sì):水边。

[16] 右:向右拐弯,这里指道路迂回弯曲。

[17] 沚(zhǐ):水中小洲,小岛。

翻译:

芦荻密密稠稠,白露尚未全收。所说的那个人,在水的岸头。逆流而上去寻他,道路险阻又弯陡。顺流而下去寻他,他仿佛就在水中洲。

备注:该部分内容为学生全部背诵、默写部分。

四、内容分析

《蒹葭》是《诗经》中历来备受赞赏的一首抒情诗。

1.主要内容

《蒹葭》写抒情主人公在一个结着霜的秋晨,沿着河水去追寻所仰慕思念的人,可是不管他怎样努力也没法接近。道路艰难而遥远,河水迂回而曲折。“伊人”一会儿在水那边,一会儿又像在水中央,一会儿又似在水之岸。总是扑朔迷离,可望不可即。

2.层次分析

《蒹葭》共分三章。每章均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每章前四句。首两句借景起兴,三四句点明主题,隔河企望,追寻“伊人”。

第二层,每章后四句。描述追寻伊人而不可得的境况:道阻且长;幻象迷离。

全诗流露出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

3. 学生讨论

“伊人”所指何人?

关于“伊人”之所指,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秦之君子隐于河上,秦人慕之而作;有的认为是想念朋友之词;有的认为是贤人隐居不仕之作;有的认为是一首思慕恋人的情歌。

据毛传说:此诗为针对秦襄公在取得西周自岐山以西的土地后,未能寻求深明周礼之贤才来协助自己治理国政而作。作诗的目的,是“劝君求贤人使之”。按《史记·周本纪》中记载诸侯叛周幽王,联合西部少数民族武装于公元前771年伐周,杀幽王于骊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作战有功。周平王因此在东迁时,封襄公为诸侯,“赐之以歧以西之地,襄公于是治国。”为此诗人切盼秦要摆脱文化落后状况,要渴求贤德之人振兴西周的礼乐教化,以巩固秦在西周旧址的统治。像这样把所怀之“伊人”,理解为国君应当渴慕、追求的能够安邦定国的贤才,亦可备一说。

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一般来说,研究者都认为《蒹葭》确系怀人之诗。至于所怀何人,因年代久远而不可考。但从诗人所流露的情绪来看,全诗只有敬慕之意,渴望之思,而无亵慢之情、儿女之私。显而易见,这个诗中的“伊人”是超凡脱俗、可钦可敬的人。

五、写作特点分析

1.以景起兴,借景抒情。

以景起兴,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诗中所写的“蒹葭”,既是用来起兴而怀“伊人”,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对于心中思慕的“伊人”,主人公知其地,而莫定其所。他就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希望与“伊人”一遇。诗的每一章开头都用“蒹葭”起兴,引出对“伊人”的追寻,用清秋萧瑟的景象来烘托主人公空虚和惆怅的感情。

2.重章叠句,回环往复。

本诗所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有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而且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白露之“为霜”、“未晞”、“未已”,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寻时间的延伸;“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体现了空间的移动,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虽然只用了几个字来表现,但其间的微妙变化和幽深意蕴却十分耐人寻味。

3、词汇丰富,富于变化。

描绘蒹葭的繁茂,三章分别用“苍苍”、“凄凄”“采采”三个同义的叠词,表现道路的艰难。

分别用“长”、“跻”、“右”,描述道路的遥远、陡峻、迂曲,表现“伊人”的可望不可即。分别用“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以及“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等句子,显示“伊人”位置的移动。在重复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重复。

4.意境矇眬,含蕴不尽。

《蒹葭》主旨含蓄,意境矇眬。“伊人”飘忽不定,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其实,如果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它就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回响,也就都可以从《蒹葭》矇眬的意境中得到感应。

六、学生小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境界,究竟是“幻觉”,还是“象征”?

对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写境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黄中松《诗疑辨证》说:“细玩…所谓?二字,意中之人难向人说;而在水一方,亦想象之词。若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诗人之旨甚远,固执以求之抑又远矣。”

郭沫若提出“所表现的疑是一种幻觉”;陈子展则认为:“诗境颇似象征主义,而含有神秘意味。”钱钟书则博举中外作品,认为此篇所赋,即企慕之象征。

我们认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超越写实,进入象征领域。读者从渺茫追寻的矇眬中既能唤起相似的追寻仰慕之人的生活体验,又能由此及彼,唤起某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人生体悟。

学生练习

1.有人认为《蒹葭》“是一首怀念情人的诗,诗中的情人望之而不可即,求之而不可得。”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

我们认为《蒹葭》是一首怀人的诗。将此诗简单地理解为“怀念情人”的诗,失之主观偏颇。至于所怀何人,因年代久远而不可考,但从诗人所流露的情绪来看,全诗只有敬慕之意,只有渴望愿见之思,而无儿女之私。显而易见,这个“伊人”是超凡脱俗、可钦可敬之人,又是难求之人。对于此诗,理解为怀人之作即可。如“固执以求之”,就会失之于穿凿附会。

2.诗中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对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诗中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对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有以下作用:

(1)形成缠绵婉约的基调。

全诗由三章组成,每章分别由“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起兴,造成一种迷茫、矇眬的氛围。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形式,使诗歌形成缠绵婉约的基调,恰到好处地配合了诗人缠绵情感的抒发,具有委婉动人的艺术魅力。

(2)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

诗歌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与思念之情的流动。章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使诗人的情感抒发显得更加浓郁。

学生自我检测

《蒹葭》

一、单项选择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D )

A.《离骚》B.《乐府诗集》

C.《古诗十九首》D.《诗经》

2.“在水一方”语出《诗经》中的( A )

A.《蒹葭》B.《短歌行》

C.《无题》D.《声声慢》

3.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其中,哪一家被称为“古文经学”,后被儒学大师郑玄作笺( D )

A.齐诗B.鲁诗

C.韩诗D.毛诗

4.《蒹葭》选自( C )

A.《诗经·郑风》B.《诗经·周南风》

C.《诗经·秦风》D.《诗经·齐风》

二、多项选择

1.《诗经》也称作(CD )

A.《诗百首》B.《毛诗》

C.《诗》D.《诗三百》

2.《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人曾概括为(ABC )

A.赋B.比

C.兴D.叠字

三、词语解释

1.溯洄

..从亡,道阻且长。溯洄:逆流而上。

2.蒹葭采采,白露未晞.。晞:干。

3.宛在水中坻.。坻:水中高地,小州。

4.道阻且右.。右:迂回,弯曲。

四、翻译句子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翻译:芦荻一片苍苍,白露已凝成霜。

2.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翻译:所说的那个人,在水的那一边。

3.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翻译:顺流而下去寻地,他仿佛就在水中小州上。

五、作品分析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主旨是表达对伊人的仰慕、思念之情。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什么手法?

采用了比兴手法,以对蒹葭的景色描写为起兴,引出诗人对伊人的思念之情。

2.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从这一章可以看出本篇用词有什么特点?

善用叠词,重章叠句;以景起兴,借景抒情;意境矇眬,含蕴不尽。

(2)从这一章可以看出全诗在意境创造上有什么特点?

意境矇眬,耐人寻味。

吴梦玲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初读诗歌,感受《蒹葭》一唱三叹的节奏美; ②听读诗歌,联系文本深入体会《蒹葭》的景美和景中人的美; ③掌握诗经中的比兴手法; ④齐读诗歌,多角度品《蒹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重重难点: 理解诗歌意义 解读诗歌意象 教学方法:朗诵法,引导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古代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成就,明清的突出成就是小说,往前追溯是元曲、宋词、唐诗、汉赋、楚辞,之前还有没有呢?(设置PPT,以曲线图形呈现,在教师的提示下尽量由学生自己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首诗经中的经典篇目《蒹葭》。 二、一唱三叹——读《蒹葭》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此诗所传达出的感情。 (学生随便谈初读后的感受,并适时抽学生起来读,体会) 2.通过读,你发现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呢? (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每句4字,句式整齐;分章节,每章只有几个字不同,重章叠句,有一唱三叹的音律美) 3.采用重章叠句有什么好处呢? (回旋反复,增强诗歌的音乐感、节奏感,感情更强烈;便于吟唱,插入对“风”的介绍) 三、联想想象——绘《蒹葭》 1.苏轼曾经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今天我们学的《蒹葭》是否有这样的特点呢?如果有,那么画中有哪些景,景又是怎样的景呢?听老师配乐朗诵,大家思考。 ①评老师读得如何。<师生平等对话交流> ②你看到了哪些景,景是怎样的景? (蒹葭、白露、霜,总体说来是一种萧瑟、绵长、迷茫之景,具体由学生进行描绘,通过追问引导回归文本) 2.巧妙插入对季节和时间的追问,并让学生从诗歌中找出原句。 (秋,早上,含有白露和霜的句子都可以看出来) 3.继续追问早晨有什么意味儿? (朦胧之感;“一天之计在于晨”,早上是充满希望的) 4.这些景有什么作用? (蒹葭写出环境的清冷;白露从“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形象勾勒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主人公天亮就来到河边,直到太阳东升,独自一人在河边久久徘徊;寒霜浓重的凄冷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气氛,烘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2 《诗经》二首 - 蒹葭

《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理解诗歌的内容。 2、学习“兴”的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本诗中的运用。 3、理解诗歌主题的多重性和主要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1、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理解诗歌的内容。 2、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诗歌意境及抒情主人公形象。 难点: 1、体会诗歌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形式及“兴”的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激发渲染爱的氛围: 多媒体播放Flash歌曲《在水一方》,导入课题:《在水一方》这首歌曲的歌词是台湾著名作家琼瑶根据《诗经》里的一首诗《蒹葭》改编而成的,美丽的画面、优美的旋律、深情地唱词把我们带入到一个如梦如幻的诗境里,今天让我们再次传唱这古老的歌谣,欣赏这美丽的爱情,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蒹葭》。 (导入课题后,多媒体展示复习介绍有关《诗经》的相关知识) 二、声情并茂读《蒹葭》 教师要求以下几个步骤: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及课件上老师的补充注释先扫清字音障碍,试读全诗;学生根据《诗经》的语言特点,读准节奏,读出感情;教师配乐范读全诗并指导学生饱含情感朗读《蒹葭》,有:学生自由读、齐读、男女生演读、和老师一起诵读。 三、争奇斗艳说《蒹葭》整体感知思考:

1、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诗中流淌着怎样的感情?明确: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理。 诗中流淌着的感情:忧愁、悲愁、愁苦、哀愁,伤感、无奈······(师生共读,体会情感)师:“重章叠句”。这是诗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一唱三叹的美感。我们一起来读,感受诗歌回环往复的美。全体学生读《蒹葭》。 2、合作探究:《蒹葭》在表现形式上有哪些特点?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1)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2)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词。手法: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四、各抒己见品《蒹葭》 1、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走近这幅画,你依稀看见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 2、思考:(1)伊人在哪,给追求者的感觉如何?(2)追求者是怎样追求伊人的?追求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用诗歌回答;用自己的话回答。) 师:夜有所思,日有所为,追求者夜里辗转难眠,天未亮就徘徊在秋水河畔。逆流而上去寻,道路崎岖遥远;顺流而下去找,幻象迷离。追求者追寻了多少次?无数次地追寻,无数次的伫立遥望,等过了生命里无数的斑斓与斑驳,伊人宛在,但却觅之无踪。说到等,我想到了另一首词《望江南》。《望江南》是等,等到的是绝望,一腔愁思又化成了悠悠江水,《蒹葭》是寻,寻到的是惆怅,一股惆怅氤氲在迷离的蒹葭河畔。 3、请女生扮演伊人,读奇数行,男生扮演追求者,读偶数行。(生演读) 师:此时此刻,此情此境,你感觉追求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向往爱情,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4、学到这,我们来小结一下这首诗的朦胧美。(1)景:朦胧(梦幻惆怅)(2)人:朦胧(缥缈迷离可望而不可及)伊人(3)情:朦胧(剪不断理还乱)追求者 总之,整首诗歌给人以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感。 五:百家争鸣悟《蒹葭》 思考:追求者炽热追寻的“伊人”仅仅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吗,还能不能有其他的理解呢?

诗经蒹葭优秀教案

诗经蒹葭优秀教案 【篇一:《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体会诗歌重章叠句的章法特点。 2.品味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健康之美。 教学重点 1.感受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2、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另一篇佳作《蒹葭》。 二、初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一)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1.简介《诗经》的艺术特点.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句式以四言为主,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2.“诗非读不能品也”,首先,让我们听一遍配乐朗诵。 ①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结合介绍的关于《诗经》的艺术特点,体会《蒹葭》的音韵美。 3.自由读后,思考讨论,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作品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音韵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基本句式是四言。②采用叠章的形式。③押韵。

小结;《蒹葭》四字一句,节奏鲜明而短促,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产生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 4.齐读,把自己体会到的音韵美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疏通诗歌的基本意思。 2.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学生分四人一组讨论后,明确:《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表现 了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恋、追求和求之不得的伤感。 三、听读,想象诗歌的画面美 王维的作品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同样也充满了 浓浓的诗情画意,下面,再听读诗歌,大家边听边想象,看看脑海中会有 怎样的画面? 1.配乐朗诵,学生闭目自由想象。 2.小组自由讨论、沟通、交流 3.学习小组选派一位同学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教师明确描绘时 应达到的要求:有什么景物?有什么人物?各自的活动?而且发言 时应该用一段话来描绘给大家欣赏。 示例:金秋时节,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 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蔼迷蒙,弯 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 恋者,踯蹴水畔,他热烈而急切的追寻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 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 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4.小结:刚才大家精彩的描绘,再一次证明了“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 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咱们所想象的“伊人”,都有每个人的审美情趣,并不统一。之所以能让大家产生这么丰富的联想,应该归功于谁?——应归功于作品本身!因为它给我们读者留下了适当的艺术空白:“所谓伊人”,从头到尾都没有清晰过她的面容,从来都没有正对过 读者;她似乎就在眼前,忽而又远在天边;她似乎无影无踪,又忽 然出现在水中的小洲。这简直像镜中花、水中月,她如梦似幻,若 隐若现。这就是整首诗所表现的朦胧美、神秘美、含蓄美,而诗又 贵在含蓄,将最浓烈的爱恋用最不抢眼的色调、最不华丽的辞章表 现出来,的确是诗中的精品呵. 四、再读,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蒹葭》教学实录(名师教你如何上好公开课)

《蒹葭》教学实录(名师教你如何上好公开课) (课前播放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二胡曲。) 师:有这样几句诗,大家可能听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们知道这些诗句出自哪一本书吗? 生(齐):《诗经》。 师:没错,出自《诗经》。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今天我们要学的《蒹葭》也出自《诗经》。这是一部怎样的书呢? 生1: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师:对这本诗集我们还有哪些了解? (屏显《诗经》简介。)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蒹葭》出自《诗经·秦风》。这说明它来自于哪里? 生(齐):民间。 师:对,来自于民间。也就是说它是一首民歌,是最有生活气息和生命力的。下面,我们就来听读一遍这首诗歌。听读的时候注意节奏、读音、感情,还要注意它结构上的规律,并看看我国古代的民歌都有些什么特点。 (师配《在水一方》二胡曲诵读,学生聆听。) 师:老师发现你在听读的时候摇头晃脑,非常陶醉。对这首诗你一定很有感觉吧,说说你的感受。 生1:我觉得这首诗开头所写的景物很美。 师:噢,景物之美。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可以从诗的结构或是韵律方面谈谈。

生2:这首诗有三个小节,每个小节都押韵。 师:押的什么韵?举个例子。 生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押“ang”韵。 师:还有其他的韵吗? 生3:还有“i”。 师:能把韵脚找出来吗? 生3:“苍”“霜”“方”“央”押的是“ang”韵;“凄”“晞”“跻”“涘”“已”押的是“i”韵。 师: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所有的韵脚都被你找出来了。它是押韵的,景也很美,还有吗?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4:结构很整齐。每个段八句,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和事。 师:你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结构很整齐,它一共有多少章?如果是现代诗,我们就会说它有多少节,古代就称为章。也就说,这三章诗的结构是非常一致的,而且又押韵。所以,读起来会给我们什么感觉? 生(众):琅琅上口。 师:这就体现了《诗经》民歌的特色了。现在,请大家美美地自由朗读这首诗。(屏显。) 四言句式;“二二”拍;押韵;运用叠词;重章叠韵。 (生自由诵读。) 师:下面,老师要请一位能代表咱们班朗读水平的男同学朗读一遍,看看能否读出韵味。老师为什么要找男同学来朗读呢? 生1:因为这首诗是男的写给女的。 (生推荐语文科代表朗读。)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 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完整版)《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体会诗歌重章叠句的章法特点。 2.品味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健康之美。 教学重点 1.感受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2、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另一篇佳作《蒹葭》。 二、初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一)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1.简介《诗经》的艺术特点.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句式以四言为主,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

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①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结合介绍的关于《诗经》的艺术特点,体会《蒹葭》的音韵美。 3.自由读后,思考讨论,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作品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音韵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基本句式是四言。②采用叠章的形式。③押韵。 小结;《蒹葭》四字一句,节奏鲜明而短促,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产生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 4.齐读,把自己体会到的音韵美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疏通诗歌的基本意思。 2.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学生分四人一组讨论后,明确:《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表现了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恋、追求和求之不得的伤感。 三、听读,想象诗歌的画面美 王维的作品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同样也充满了浓浓的诗情画意,下面,再听读诗歌,大家边听边想象,看看脑海中会有怎样的画面? 1.配乐朗诵,学生闭目自由想象。 2.小组自由讨论、沟通、交流 3.学习小组选派一位同学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教师明确描绘时应达到的要求:有什么景物?有什么人物?各自的活动?而且发言时应该用一段话来描绘给大家欣赏。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教案

12.《诗经》二首 关睢蒹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两首诗中的文言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这两首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情是神圣的、纯洁的。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纯洁的爱情观。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诵读法、理解记忆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字识记 雎(jū):用于古人名,如范雎。雎鸠:古书上说的一种鸟。 窈(yǎo):深远。 窕(tiǎo):与“窈”组成合成词。窈窕:美好的样子。 参:1.(cēn):参差,参错。本文取此义。2.(cān):①进见,谒见。如:参拜。②封建时代指弹劾。如:参劾。3.(shēn):人参。如:参须。 差:1.(chā):①减法运算中,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差数。 ②稍微,较。如:天气差暖。2.(chà)①不相同,不相合。如:差得远。②错误。如:说差了。③缺欠。如:差点儿。3.(chāi):①派遣。如:鬼使神差。 ②被派遣去做的事。如:公差。4.(cī):等级,等次。“参差”为合成词,“长短不齐”的意思。本文取此义。 寤(wù):睡醒。寐(mèi):睡。如:假寐。芼(mào):选择。 蒹(jiān):荻,像芦苇。葭(jiā):芦苇。溯(sù):1.逆着水流的方向走。如:溯流而上。本文取此义。2.往上推求或回想。如:回溯。 晞(xī):1.干,干燥。如:晨露未晞。本文取此义。2.破晓,天亮。如:东方未晞。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升高。涘(sì):水边。沚(zhǐ):水中小块陆地。颢(hào):白而发光。貂(diāo):哺乳动物的一属,身体细长,四肢短,耳朵三角形,听觉敏锐,种类很多,毛皮珍贵。 二、词语识记 关关雎鸠:雎鸠鸟在彼此和鸣。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洲:水中的陆地。窈窕淑女:美丽善良的姑娘。 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君子好逑:君子的好配偶。 君子: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逑: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流:寻求,择取。 思服:思念。服,想。悠:思念。反:覆身而卧。 辗:转动。侧:侧身而卧。友:亲爱。 苍苍:茂盛的样子。白露为霜:白色的露水结成了霜。 所谓:所说的。伊人:那人。溯徊从之:沿着河道走向上游去寻找她。 从:追,追求。溯洄:逆流而上。阻:险阻,难走。

《诗经》《关雎 蒹葭 》 教案

《诗经》关雎蒹葭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 2. 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 活动准备: 3. 利用工具书,自我疏通文意。 4. 收集《诗经》的相关资料,熟悉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熟读成诵。 教学建议: 诵读欣赏既要诵读更要欣赏,学生应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得到美的享受,在诵读中形成良好的欣赏品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需要注意的是,诵读与欣赏不能割裂开来,两者是交融的。诵读欣赏很讲究诵读,但这种诵读不能停留于一般的朗读,它要求融入感情,要读出诗、文的韵律节奏之美,要读出诗、文中字里行间蕴藏的真挚感情。 第一课时 一、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编为“风”、“雅”、“颂”三部分。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阝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拙,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二、学习《关雎》 1. 顺畅朗读: 2. 注意读音: 雎鸠(jū jiū)窈窕(yǎo tiǎo)逑(qiú)荇(xìng)菜寤寐(wù mèi) 3. 有感情地朗读 4. 根据注释,发挥想象,描述内容。(想象、交流) 5. 译诗 (1)关雎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2)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3)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亮。 (4)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5)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蒹葭(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蒹葭(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诗歌内容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诵全诗。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3、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 点拔引导品味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流程 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二胡曲,课中以不同的画面和需要低声循环播放)

导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 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 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 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 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板 书课题)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㈡感知朗读,理解内容 1老师范读;2学生练读;3齐读;4指名朗读;5同桌 合作,结合注释弄清诗歌大意,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一会 提出共同解决; 6共同释疑:可能的问题①所谓:所说的,所思念的② 白露为霜:白露变成霜 7哪位同学能概括诗歌内容?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理。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 知诗歌内容 ㈢赏析景物,感受意境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 教师准备: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 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曹丕《燕歌行》中

诗经《蒹葭》校级公开课教案

蒹葭 ——寻美之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的音律美,意境美,精神美。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在德国曾经进行过一次世界最美之书的评选,参评之书不计其数,最后一举夺魁的是中国古老的诗经。为何我们2500多年前的作品,还受到如此的推崇呢?今天,我们就有机会一起走进诗经,走进诗经中境界很美的一篇——《蒹葭》。一起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经历一次寻美之旅。 2、从多次朗读中初步感知诗意。 都说好诗是读出来的,我们同学先拿出课本,将这首诗自由地朗读两遍,读第一遍的时候注意诗中的生字,争取把它读准确,读第二遍的时候,注意诗歌的节奏,争取把它读通顺。开始。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的感受。 板书:美 那就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进一步来探寻它的美。这首诗一共有三个小节,大家观察一下,它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叠词的运用,让诗情更加浓郁。 还有什么特点?

很工整,有一种建筑上的美感,诗经以四字为主。 1、音律美(重章叠唱) 边读边分析、体会字、词的韵味。如“苍苍”“萋萋”、“采采” 叫一个学生读:蒹葭苍苍。 教师出示幻灯,屏幕上两句蒹葭苍苍,第二句后面加了一个破折号:蒹葭苍——苍——把蒹葭苍苍的“苍苍”改成“苍盛”行不行?读读看。 不行,味道没有了,这就是《诗经》的叠词之美。 再把这三句读一下,感受这芦苇的苍茫。 重章叠唱,有几章?三章,反复咏唱,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律之美。 板书:音律美(重章叠唱) 同桌二重读,师生二重读。 2、意境美 从同学们脸上的表情,我已经看出同学们已经领略了蒹葭的意境。能用一两句话来描绘一下此时此刻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吗?你看到了什么?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坚信就在水的一方,心情 应该是幸福欣喜憧憬。重音应该在哪个字上? 请一个同学读一次,再齐读一次。 同学们,假如我要在这个句子当中加一个感叹词,你认为应该加什么?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加一个感叹词,你加什么?应该是一声轻轻地不太响亮的“啊”,为什么? 再读,读出这种幸福欣喜憧憬。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如果加一个感叹词,加 什么呢,(屏显:“溯游从之,____!宛在水中央。”) 对“唉”字,齐读加了字的原文,淡淡的惆怅、失落。 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就在主人公身边。你除了看到的,还听到了什么?把你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感受诉诸笔端,借助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蒹葭》教案设计 普定县第二中学高海燕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2、把握全诗感情基调,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品味与欣赏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伊人”的意象理解,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探究,体验。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播放幻灯片1,听邓丽君的《在水一方》 2、刚才我们都被这优美的歌声陶醉了,这首歌的歌词是当代言情小说家琼瑶根据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名篇《蒹葭》所编写的。这说明了这首三千年前的民歌依然有它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什么它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磨砺却能日久弥新呢带着这个好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歌。(出示幻灯片2) 二、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蒹葭》和前面所学的《关雎》都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提问个别学生,其他学生补充,再出示幻灯片3加以明确) 三、疏通文意 1.同学们先看一下这首诗,找出诗中生僻难解的字词,借助课文注释或字典弄清它 的读音。 2.请同学起来为大家朗读这首诗,其他同学注意听,并对他的朗读做出评价。 3.出示幻灯片4,订正字音,范读诗歌,并要求学生做出比较性评价。 4.学生大声自由仿读,然后师生齐读。 5.讲解诗歌第一章,出示幻灯片5,请同学朗读第一章,其他同学注意听,并在课 文注释中找出幻灯片上红色字体的解释,然后说说这章诗歌的意思。(提问个别,集体评价) 6.用第一章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二章。出示幻灯片6 7.用第一章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章。出示幻灯片7 8.总结该诗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参考文字对照,用一句话概括该 诗的内容。出示幻灯片8) 四、美的体验 (一)音韵美 1.请男生朗读诗歌,请女生边听边找出诗的韵脚。 2.请女生朗读诗歌,请男生边听边找出诗歌所用的叠词。 3.说说诗歌用韵与叠词的作用(出示幻灯片9)

《蒹葭》公开课教案

蒹葭 【教学目标】 1.采用听读、朗读、品读的方法理解内容,用审美的眼光阅读审视诗歌。 2.理解《诗经》中“兴”的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形式在本诗中的运用。 3.从文中提取精美的内容,品评出这些内容的精妙之处,以达到深刻领会课文的阅读目的。 4.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诗歌意境及抒情主人公形象。 2.体会诗歌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行式。 3.理解诗歌主题的多重性和主要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导入新课。 请欣赏一首歌曲,注意歌词。 这首舒缓优美的歌曲是由台湾当代作家琼瑶做的词,请问:她的创作灵感从哪里来?二、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蒹葭》,《蒹葭》选自《诗经》。 《诗经》是诗歌文学的开山鼻祖,是四书五经之一,被奉为儒家经典,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305篇诗歌,又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可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让我们走近文本,揭开这首诗的神秘面纱。 三、声情并茂读《蒹葭》 1.请同学们先倾听这首爱情恋曲,咱们来个合作,老师朗读第一章,同学们来读第二三章。 2.检查预习:下面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字音:溯洄sùhuí湄méi坻chí涘sì 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诗中流淌着怎样的感情?

明确: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理。忧愁、悲愁、愁苦、哀愁,伤感、无奈。 3.邀请三个同学每人读一节,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4.师:非常有感觉,投入了情感,声情并茂,请观察一下这三节诗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生:诗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结构上重复叠句。全诗共三章,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只是在少数地方换用了近义词。 师:也就是说三章句式相同,你很敏锐地发现它们相同的地方,这种形式我们称之为“重章叠句”。这是诗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一唱三叹的美感。我们一起来读,感受诗歌回环往复的美。 四、争奇斗艳绘《蒹葭》 1.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走近这幅画,你依稀看见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 2.茂盛的蒹葭,洁白的晨露,盈盈秋水,共同渲染了什么氛围? 3.凄清的景色与追求者寻访未果的惆怅的心情浑然一体,也就是说萧瑟的秋景正是主人公怅惘心情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属于诗经的哪一种表现手法? 4.请一男生和我来做一个朗读游戏。男生读一句,老师跟着重复读,读完全诗后再重复读第一行。其他同学边听边在你脑海中想象这幅淡雅的画。 五、各抒己见品《蒹葭》 1.在这幅画中,有哪些人?追求者、伊人。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小组伊人在哪,给追求者的感觉如何? 第二小组追求者在哪?追求者是怎样追寻伊人的? 第三小组追求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1)伊人在哪,给追求者的感觉如何?用诗歌回答;用自己的话回答。 生: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在水之湄。宛在水中坻。在水之涘。宛在水中沚。 生:美若天仙,可望难即,若隐若现,若有若无,若即若离, 生:影影绰绰,依稀可见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 生:可能有蒙娜利莎那样的神秘 生:可能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 生:林黛玉般的多愁善感 生:犹抱琵琶半遮面

《诗经蒹葭》教案

《诗经蒹葭》教案 蒹葭 一、重点难点 1(重点:以景起兴,借景抒情;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2(难点:“伊人”所指何人。 二、背景材料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305篇。 《诗经》本名《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学者把它尊为经典,故称《诗经》。 1(诗经的分类。 《诗经》按音乐性质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民谣、土乐,有十五国风,106篇,大多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根据音节、律吕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 “颂”多采用庙堂祭祀舞曲,有商颂、周颂、鲁颂,共40篇。 2、《诗经》的题材。 《诗经》的题材十分广泛,它以形象的手法反映了周的建国、周初的经济制度、生产状况以及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少民间创作还揭露了统治阶层的剥削丑行,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再现了青年男女爱情和婚姻的悲喜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从整体上来看,它也可以说是华夏民族的史诗。

3、《诗经》的艺术。 《诗经》的艺术手法,前人曾概括为赋、比、兴。据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一书中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说,赋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比就是比喻;兴是先借用别的事物或所见的眼前之景起头,然后引出要歌咏的人或事。赋、比、兴是前人对《诗经》艺术手法的总结,其实《诗经》的艺术手法远不止这三方面。 《诗经》以四言为主,节奏简约明快;常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写景抒情极富艺术感染力。语言质朴优美,韵律和谐悦耳。 4、《诗经》的流传。 先秦古籍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楚汉相争的战火之后,散佚很多。但由于《诗经》是口头讽诵的诗,因此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 即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前二者取其国名,后二者取其姓氏。毛氏说诗,以《左传》、《尔雅》为依据,被称为“古文经学”,其余三家被称为“今文经学”。东汉末年,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使毛诗盛行,鲁、齐、韩三家诗于魏晋后亡佚。现在我们读到的《诗经》,就是《毛诗》,即汉代毛公讲解和流传下来的本子。 5(《蒹葭》是十首秦风中的第四首。秦,国名,其地即今天陕西、甘肃部分地区。关于国风,朱熹在《诗集传》中说:“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朱熹还 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歌,各言其情者也。” 三、作品串讲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 【教材分析】 《蒹葭》整首诗以四言为主,多用押韵,重章叠句,反复咏唱,一步步把诗人的惆怅,凄婉、深沉的相思之情推向高潮。案例中,我以歌曲《在水一方》和芦苇画面激情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展示出学习目标,让学生回顾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再通过解题,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赏析全诗,这四个方面分别是:诗歌的音韵美、意象美、情感美和理趣美。最后,在课堂检测和施航的《兼葭》歌曲中,再次让学生体味整首诗的“美”,从而达到背默的目的,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教学内容小结,布置作业,最终实现课后巩固。 【学情分析】 疫情之下,想要保证教学质量,不仅要把知识点传授好,更要把学生管理好。而线上教学,学生在上课时,到底有没有认真上课,老师无法进行有效管理。或许,不自律的学生即使是看着视频,但是面对网上更具诱惑力的游戏、电影,他们也很难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所以警醒家长,非常时期已经开学,请跟进管理。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表达习惯和理解方式都不一样,线上教学,教师无法保障自己讲解的知识能够被学生

百分百地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通过课堂提问、课下作业等方式来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以此来改进教学方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好的教学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在线上教学环境下,学生只看到老师扁平、单调的电子影像,只能机械地接受电脑里老师的教学。 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要准确地读出诗文节奏,并理解有关字词的含义和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的不同,能概括出内容要点,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在赏析诵默中体悟诗文中的形象和语言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和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能力。 1.学习特征 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2.学习习惯 自律学生能主动课前预习,课后巩固;自主学习能力弱者,与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有关。 3.课前对学生的要求 要求学生自读,对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结合文下注解以及有关工具书初步落实好,再在通读中体味诗的内容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接受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熏陶。

《蒹葭》优质课实录 (人教版九年级)

《蒹葭》优质课实录 (人教版九年级) 湖州十一中葛玉兰 一、入题。《诗经》是从华夏先民内心里自然生长出来的。 课前放蒹葭音乐。 师:我国古代文化文化源远流长。唐朝以前的诗歌是长出来的,唐朝的诗歌是养出来的。诗经是我们诗歌的源头,今天我们就学习诗经中非常经典的一篇《蒹葭》。 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味。 请大家齐读诗歌。 师:读得不错,但是少了一点诗歌特有的韵味,注意停顿,语速放慢,语气舒缓。(屏幕停顿、长音标记。)师范读。生齐读。 师:这首诗到底表达了怎么的感情呢?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轻声跟读,体会一下。 师:很投入,其中流露出怎么样的情思? 生:凄婉;对心爱的人的喜爱。 生:还有思念;喜欢却见不到的惆怅。 三、理解诗歌的朦胧飘逸,体味追寻的真挚执着。 (一)理解伊人的飘渺。 师:非常好,这种思念惆怅是由谁引起的呢?伊人。到诗中找找写伊人的句子,这是一位怎样的伊人?

生:很近却够不到。 师:对,可望不可即。 生:是一个令诗人喜爱的人。伊人和蒹葭、白鹭一样让诗人感到高兴。 生:美丽、让诗人喜爱值得为她穿越很长的路去追求的一个人。 师:另外的诗句中这是一个怎样的伊人。 生:飘渺的,一会在这,一会在那,四处飘荡。 师:无法捉摸无法把握。诗经中有很多美人的形象,比如手如葇夷,肤如凝脂(出示) 可以想像伊人也很美丽,可文中一句都没写她的漂亮,只写她在水中央,在水之秪,你认为这样写好在哪? 生:用环境衬托,可以想象他的容貌。 师:能想到他有多美就有多美。到诗中再去感受一下。齐读。 (二)感受“我”的追寻。 师:这样的伊人让我们遐想翩翩,怎么能不让我们的主人公为之痴迷呢?我来读一下,大家再感受一下诗人的如痴如迷。配乐 师:古人说情动于中才能发之于外,你在哪些字眼中感受到诗人的如痴如醉的追寻? 生:道阻且长,道阻且……中看出,道路这么艰难还要

「精品」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教学设计

令人遐想,美不胜收 ——《诗经·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这首诗借景起兴,描述追寻意中人而不得的感受。此诗描写意中人——“秋水伊人”行踪飘忽不定,而追寻者执着不变,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意象。诗歌的意境朦胧,幻想迷离,引人遐想。以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委婉动人。《蒹葭》是《诗经》中抒情的名篇,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说:“《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并称赞它的风格“洒落”。 《蒹葭》出自《秦风》,最令人不可捉摸的还是主题的多义性。“所谓伊人”历来说法不一:爱情、隐士、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等等。无论怎样,把“伊人”视为作者所敬仰的、热爱的人则是不错的,追求的精神却是不变的。但是一般将“伊人”视作恋人的较多,并且“伊人”为美丽的姑娘。因为似乎只有男女青年的爱才如此浓烈真挚。 我把这一课的主题定位在爱情诗歌的赏析上,因为将爱情作品编入高中教材的不在少数,从中可以培养学生纯洁真挚健康的爱情观,并且将《诗经》中的开篇《关雎》进行比较阅读。 这首诗歌看起来很简单,是一首爱情歌谣,可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显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即意境美,含蓄美,朦胧美。因此引导学生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把这首诗歌的教学过程定为:自读感悟——品读背诵——点拨引导——拓展赏析。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感受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的表达方式,感受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把握诗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习诗歌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体会“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3、把握“追求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特点。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章叠句”形式特点及“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2、把握“痴情恋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教学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 2、点拔引导品味赏析。 教学过程: 一、自读感悟,体会情感。 1、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重点是“六义”。 2、背诵诗歌,由重章叠句的手法入手掌握背诵的方法。 3、体味景物描写在诗中所起的作用,用一段文字描绘诗歌的意境(画面)。 4、将《关雎》与《蒹葭》结合起来诵读,结合诗歌内容,发挥联想和想象,编一则爱情故事。 5、给诗歌《关雎》或《蒹葭》的作者写一段颁奖词。(颁奖词的写法: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参考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颁奖词:贾平凹《秦腔》颁奖词:成功地仿写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对变化中的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迷茫,做了充满赤子情怀的解读。 麦家长篇小说《暗算》颁奖词:破译密码的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和神秘感,与此同时,人的心灵世界亦得到丰富细致的展现。)

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常识 2.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3.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 1..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2.领会全诗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年湖南卫视的快男比赛已近开始了,那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去年快女比赛的刘惜君?她演唱的那首《在水一方》想必你们还记得吧。那你们知道“在水一方”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哪吗?是的,就是出现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这首《蒹葭》中。 二.简介《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故《诗经》又称“诗”“诗三百”。汉代以后,儒家奉之为经典,始称《诗经》 2..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共分风(106篇),十五国风,多是各地民歌,这些民歌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揭露了社会矛盾和统治的罪恶。雅(105篇),分为大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小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雅(贵族作品)。颂(40篇),包括周颂、鲁颂、商颂。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叙事和抒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和比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即环境描写,渲染烘托气氛。 3.《诗经》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吟唱的形式,基本句式是四言,题目取自于句首。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注释,理解全诗并试着体会里面的思想和意境。 四.诗意理解 ㈠疏通诗中的文言词法知识 1.通假字。例如:“蒹葭凄凄”中“凄”通“萋”,意为“茂盛的样子”。 2.古今异义。例如:“道阻且右”中的“右”,古义为“迂回,弯弯曲曲”,今译为“表示方位”。 ㈡分析“伊人”的多层内涵,掌握诗歌的主题,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因为伊人身份、面目的含蓄朦胧,千百年来读者对“伊人”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对伊人的不同理解也导致了主题的多义性。历来对此诗的解读: (1)“爱情说”:近代学者余冠英认为“这篇似是情诗,男或女词。”翻译家许渊冲就将这首诗译成a love song,伊人是the lover。

蒹葭公开课优秀教案

蒹葭公开课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