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三 专题八 四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教案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三 专题八 四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教案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三  专题八 四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教案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三  专题八 四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教案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安排:

学习主题是20世纪中后期文学艺术的发展,教材安排如下:

第一目“反映时代主题的文学”与第二目“行行色色的当代美术”属于课外阅读内容,介绍了这一时期文学和美术两个领域的发展状况。第三目“风靡全球的摇滚乐”和第四目“年轻的艺术”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分别介绍同时期的音乐和影视。

基本思路:

1、依托本时期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相关内容,强调文学艺术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

2、把握时代性,体会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传统;

3、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以历史眼光认识和理解,避免娱乐色彩掩盖历史教学目标。教材地位:

从本专题的地位来看:本课是文学艺术发展的纵向发展阶段。

从世界文学艺术发展史的角度:本课是必修三思想文化版块的重要内容,是人类在思想文化领域获得的最为新鲜的成果,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丰富着

人类文明的宝库。

从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出发: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分析历史现象,认识文学艺术的发展是同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和反映;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学情分析:

学生准备状态:音乐和影视对于当代的孩子来说已经是再熟悉不过,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的储备;相对于政治、经济等枯燥理论,这块内容生动活泼,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风格习惯:经过半年多的高中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小组活动、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的经验。

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20世纪后半期兴起的摇滚乐;

2.了解影视艺术的诞生与发展的历程:电影的出现、电视的发明与发展代表性的影视作品;

3.认识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作品赏析,帮助学生理解文学艺术发展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2.通过阅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帮助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优秀摇滚乐和影视艺术的鉴赏,陶冶学生的情操,体会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音乐影视等艺术。

2.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加强开放意识,汲取其他优秀文明成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20世纪中后期音乐的发展(摇滚乐);

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难点:理解20世纪中后期,世界文学艺术发展日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

主要教学方式:

教法:多媒体展示法;问题引导法;表格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艺术鉴赏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以歌曲《四海一家》(《We are the world》)导入,引出此歌的寓意世界的交流与合作在不断加强,不管白皮肤、黑皮肤,还是黄皮肤的人都是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的发展最主要的特征是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交流和与时俱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四海一家——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的魅力。

〔新课教学〕

一、摇滚乐的兴起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艺术,20世界后半期以来的音乐更加明显地表现了世界文化的融合,风靡世界的摇滚乐最具有代表性。

(问)什么是摇滚乐呢?(摇滚乐是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两类音乐的融合。)注:布鲁斯是一种由非洲裔美国人创造的音乐流派。摇滚乐的出现本身就是世界交融的体现,而它的广泛传播进一步拉近了世界的距离。

(问)为什么摇滚乐能风靡全球?首先听取学生的看法,然后,教师表达自己的观点:摇滚rock,英文原意震动、震撼,融合了真实和狂野。而正是这种音乐风格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达到了共鸣。

(呈现图片:“猫王”激情演出时的图片)

教师介绍:摇滚乐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偶像是被称为“猫王”的美国歌手艾维斯·普莱斯利(1935-1977)。他虽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无可争议的是他彻底改变了当时流行音乐的形式,使世界各地都充满了要滚的情调。单从他的唱片销售量就可以看出,他的影响力是非凡。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这20年间,他的国际热门歌曲一打儿接一打儿,甚至在他去世之后他的任何再版唱片都能保持极其稳定的销量。

(播放音乐:“猫王”的《Too much》)

教师引导:让学生仔细聆听,用心体会浪漫的摇滚情调,转变学生摇滚乐一概都是摇头晃脑的风格的看法,体现“猫王”名不虚传。

(呈现图片:“披头士乐队”即甲克虫乐队;播放他们的作品《Yesterday》)

教师介绍:甲克虫乐队不仅代表了摇滚乐在英国的成就,而且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乐队和作曲家而载入史册,他们特有的音乐风格风靡英伦三岛,同时还掀起了震惊美国的“披头士”浪潮。

教师引导:使学生融入音乐中,回到那令人如痴如醉的摇滚时代,感受音乐的魅力。20世纪80年代后,摇滚巨星层出不穷。一些乐手和歌手掀起了“良知复兴”运动,参与全球性的社会政治活动,为灾民、难民等举行大规模的义演义卖,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

(展示图片:1985年,摇滚明星们举行名为,《四海一家》的义演。)与导入相呼应。

二、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过渡)音乐是一项古老的艺术,在世界大融合的环境中,年轻的艺术——影视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中也体现了共融性。

(问)电影是大家熟知的艺术形式,大家知道电影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吗?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人类第一部电影,宣告电影时代的到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知识点整理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a) 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吴阶平、邓稼先等。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b) (1)国防科学技术领域(最为显着) ①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②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④1970年,用自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成为我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 (2)医学: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农业科技: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b) (1)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意义:这个论断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

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b) (1)空间技术领域 ①1984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随后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③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卫星发射市场。 (2)运载火箭研究 ①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②1999年11月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五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和回收试验。 ③2003年10月,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作用: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专题二选择题(人民版)

1.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2.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现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3.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4.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5.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兵着,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 D.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6.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7.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8.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9.浙江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下列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①灵隐寺②永嘉牌楼③衢州孔庙④岳飞祠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10.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D.韩非子、董仲舒11.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12.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13.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颖 C.朱熹 D.王阳明1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巳③位卑未敢忘忧国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5.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为天下之大灾者,君而已矣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制天命而用之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导学稿(教师版)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历史学科导学稿(教师版) 一、课题: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课型分析:复习课(5课时) 三、复习建议:1、记住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发展历程及内容 2.记住各个派别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3.能正确区分人物的阶级属性 四、本专题联系 近代中国时空定位

五、专题框架 六、考点突破 考点一地主阶级向西方的学习 (一)开眼看世界(资料P197) 1.背景:①清朝国势渐趋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②知识分子远离社会现实,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③鸦片战争中,英国的船坚炮利,使一些知识分子惊醒了,开始关注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2.概况 【合作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材料二:1842年5月,道光帝向疆吏大臣打听:”究竟该国(英国)地方几许?…….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天山以南地区)有无旱路可通?” 材料三: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1)材料一反映了乾隆帝怎样的”华夷” 观?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天朝上国(华夏至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人民愚昧无知,国家发展落后;鸦片战争失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在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由鄙夷到师夷。萌发新思潮,开眼看世界,探索救国之路;学习西方工艺、科学技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思想观念。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资料P197、198)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2.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3.概况 【自主探究一】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异同 相同点:1.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2.学习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不同点(1)目的侧重点:抵抗派主要是为了抵御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洋务派主要用于镇压人民革命,对西 洋务派—中体西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教案

专题二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和处理科学技术以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正确的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对科技知识的了解,学习中国古代科学家坚韧刻苦的精神,踏实细致的作风,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追求真理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难点: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用具电子白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以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中国—发明的国度》中一句话导入。“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开放式设问:你觉得我国古代的哪些科技发明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对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授新: 一、造纸术 【成语故事】“学富五车”你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吗? 战国时有个思想家叫惠施,人称他博学多才、学富五车。原来,他旅行时也爱学习,随车装着爱看的书。其实这些书是一捆一捆的竹简和木牍,一共装了5辆车,“学富五车”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要用现代的眼光看,这5辆车竹简上的字数加起来,顶多也不过我们现在阅读的这本历史教科书的字数。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纸在文化传播上的重要性。那么你知道在纸发明之前人们还曾经使用过哪些材料来记录信息书写文字?这些材料和纸相比有什么样的缺点? 竹、木、骨、帛,(多媒体展示)缺点:成本高,不易阅览收藏流传 问: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纸是哪一时期的?造纸术后来又由谁进行了重大改进?造纸术的改进有何意义与作用? (1)西汉时期已经有了纸的应用;(2)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多媒体展示:图片一西汉考古发现的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图片二蔡伦图像从考古和正史记载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1、知道纸产生的经过:西汉早期出现,东汉蔡伦进行了改进。 2、传播:公元 751 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发生冲突,阿拉伯人俘获了懂得造纸技术的中国工匠。没过多久,造纸技术便逐渐在阿拉伯世界各地传开,那里开始广泛使用纸张,后又经阿拉伯诸国传到北美和欧洲。 3、影响 材料:在我国的造纸术没有传到欧洲之前,欧洲人使用“羊皮纸”作为代用品。据说抄一部圣经要用300多只羊的皮,价值昂贵。所以,那时欧洲的图书馆,用铁链子把书锁在桌子上,以免丢失;学生在学校里也买不起书。——钱伟长《我国历史上的科技发明》①作用:使得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专题二知识点

必修三专题一知识点 一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原因) (1)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崩溃,封建私有经济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地主阶级兴起(4)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2、“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3、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评价) (1)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2)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汉代儒学 1、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春秋大一统。 (2)君权神授(核心),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3)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 (1)是儒学自身不断发展的结果: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发展的需要;(根本原因) (2)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汉武帝时期,国力增强,但社会潜伏危机,需要加强中央集权;(3)是统治者大力提倡的结果。 3、如何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 积极: ①适应了封建统治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稳定社会秩序; ②发展了儒学,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主流奠定了基础; ③形成了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消极: ①带有神学迷信色彩,主张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②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三宋明理学 1、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东汉到唐末五代,儒学的统治地位不断遭到挑战和削弱,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冲击。 (2)隋唐,“三教(佛、道、儒)合一”融合趋势加强。 (3)唐中期,韩愈和李敖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出现的先声。 (4)北宋,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鼓励下,士大夫们掀起儒学复兴运动。 2、什么是理学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三专题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三专题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 1.(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14题)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答案】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的书画的发展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并以新材料和图示的方式出现,设计新颖。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个高峰大约出现在唐朝,顾恺之是东晋画家,张择端是北宋画家,郑板桥是清朝画家。由此可知,只有吴道子符合题意。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古代绘画的杰出代表人物,图中第一个高峰应为唐朝时期,A顾恺之是魏晋时期,B吴道子是唐朝时期,C张择端是北宋时期,D郑板桥是清朝时期,故B项正确。 2.(2008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62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答案】B 【点拨】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对文学形式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自然经济的解体始于鸦片战争后;儒家思想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

统治思想;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体现在考试内容的限定上。 3.(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5题)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答案】A 【点拨】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比较能力。汉赋、唐诗、宋词以及明清小说的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日渐兴起历史。日益平民化,反映平民的生活、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此题考查考生的时序思维和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灿烂辉煌,各朝代有自己的主流文学形式,一起构成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文化。从汉代到明清,主流文学形式由“赋”到“小说”的变化,考生只要按时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就会明白主流文化是日趋平民化了。此题选A。 4.(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23题)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 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 【答案】D 【点拨】电子文献具有多媒体信息存储和传递功能、检索方便、信息存储容量大等优点;纸质文献则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更具有权威性等优点。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各有特色,优势互补,在很长的时期内将共生共存。工具发生了变化,那仅仅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但是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它们对保留民族文化遗产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5.(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2题)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复习题

A 、抨击理学对人的摧残 C 、赞扬理学的积极作用 B 、强调“理”大于“法” D 、强调“法治”的重要性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复习题(太白中学高 20XX 级) 、选择题(每题 2分,合计48分) 1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A 、法家 B 、儒家 C 、道家 D 、墨家 2、一位外国友人问你 “The water can carry a boat ,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 是中国 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你的正确回答应是 3、“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 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战国时期,提出上述主张的思想家应是 A 、庄子 B 、墨翟 C 、商鞅 D 、荀子 4、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A 、压制知识分子 B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 、完善法律机制 D 、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5、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 B.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D.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 效 ” 6、今天我党大力倡导 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 ”的学派应是 A 、Li Er B 、Zhuang Zhou C 、Meng Ke D 、Xun Kuang A .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B.农本思想 C.有教无类思想 D. 民为贵,君为轻思想 7、《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 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8、清代学者戴震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此话意在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知识总结

儒学产生孔子 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德治;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教育思想:开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贡献:整理“五经” 伦理观:性相近 孟子仁政”学说;“民贵君轻”思想。 伦理观:性善论 荀子仁义;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伦理观:性恶论 老子 哲学思想:“道”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政治思想: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无为、逍遥的处事方法 庄子道是最高准则;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齐物论;逍遥的人生哲学 韩非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 认识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 逻辑学:提出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 成为正统 董仲舒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针对阶级矛盾的现实,发挥“仁政”:轻徭薄赋 针对稳定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 儒学复兴韩愈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 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儒学成熟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为理生万物提供依据。 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 张载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在理论上,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二程哲学思想: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认识论:格物致知;伦理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政治思想:发挥仁的学说,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朱熹理气论:理是根本,理先于气;理离不开气;万物皆有理,终归于一,就是太极(客观唯心论)。 修养论: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区分教育的小学和大学两个阶 段,强调学习积累、循序渐进;强调仁和仁者境界。 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 干预政治关键是“正君心”。 为《四书》注解,成为理学的经典著作 陆九渊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 名言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 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 王守仁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学以至圣的修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 批判继承李贽 否定儒学正统权威性-----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标准。 认为理在百姓日常生活当中-----批判存天理灭人欲 提出“童心说”,主张男女平等-----反对礼教虚伪,官场欺诈 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封建礼教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主张限制君权,,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顾炎武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原始的主权在民思想)。

【单元过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单元测试卷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 道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2.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能得胡适如此评价的中国文人当是() A.施耐庵B.蒲松龄C.吴敬梓D.曹雪芹 3.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 A. A B. B C. C D. D 4.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自然也。”下列能体现“自然”之意的有( ) ①对仗押韵②直抒胸臆③格律工整④雅俗共赏 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琅玡台刻石》(局部)(如图)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碑刻铭文有:“维二十八年(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器 械一量,同书文字……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关于碑刻铭文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反映了秦始皇对法家思想的推崇 ②铭文反映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度量衡等信息 ③铭文应是小篆,字体特点是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④该铭文的描述有一定夸大之嫌 A . ①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6.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古典诗词的如痴如醉和另类赏析。下列有关古典诗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白居易是盛唐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 B . 宋词的繁荣主要是由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 . 李清照生活在南宋时期,她的词属于婉约派 D . 唐诗宋词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文人墨客的文艺创新 7.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讽刺小说贵在旨微而语婉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了文艺上底价值,……所以讽刺小说从《□□□□》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其中的“《□□□□》”最有可能是( )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导学稿(学生版)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历史学科导学稿(学生版) 姓名:班别:座号: 一、课题: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演变 二、课型分析:本课属于专题复习课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突出考查百家争鸣出现时代背景和儒、道、法、墨四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主要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新儒学内涵及儒学地位发展变化。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着重考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主张和历史影响。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重点考查时代新背景变化和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历史影响。 (5)以儒家主流的传统思想对近现中国影响和对当今人们社会价值观塑造的意义。 三、课时安排:单元课(5课时) 四、学习内容及程序: (一)百家争鸣(背景,儒、道、法、墨四家代表主张,意义P167和P169) 【知识拓展一】民本思想与民生问题思考(参详资料P169和171) 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三“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回答下列问题: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2)根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又有何发展?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内容,特点实质,措施,作用。资料P168—169) (三)宋明理学(理学含义,程朱理学陆王心内容,理学影响。资料P172—174) (四)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突出时代背景资料P175,明末李贽和明清时期三个代表人物早期民主思想主张资料P172) 【解疑】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具有早期民主思想,能否说他们就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指点迷津:他们的思想虽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但只是着眼于对黑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 A. 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 B. 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 C. 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D. 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 2.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3.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反对贵族专权暴政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扞卫思想自由原则 4.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 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5.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主要差异是() A.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而成B.倡导人文主义精神 C.有利于近代思想解放D.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6.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7.下列现象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有( ) ①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抒发对妻子真挚的爱情②许多富商建造的宅第带有美丽的 花园和宽敞的阳台③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④出现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 A.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8.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 者“高明”之处在于()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着书立说表达思想 C.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D.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9.英国哲学家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练习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 我国古代用纸书写和绘图应不晚于()A 唐朝B三国C东汉D西汉 3四大发明中,从起源到完成,尽力时间最长的一项是() A 造纸术 B 火药 C 指南针 D 印刷术 4“蔡侯纸”中的蔡侯指的是()A蔡京B蔡伦C蔡鄂 D 蔡文姬 5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最早在()A唐代B北宋C南宋D元代 6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绘有地图的纸出现在()A 秦B西汉C东汉D唐 7火药传播到西方是在()A唐B宋C元D明 8在西汉存在的用于书写文字的材料有() (1)帛B(2)竹(3)木(4)纸 A (1)(2)(3)(4)B(1)(2)(3)C(2)(3)D(2)(3)(4) 9电影<地雷战>几乎家喻户晓,你知道地雷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 A唐B宋C元D明 10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记录的印刷品是() A金刚经 B 华严经 C 诗经D 圣经 11 被称为“书圣”的是()A 王献之B王羲之C王夫之D王律之 12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副山水画是() A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B展子虔《游春图》 C文征明《春深高树图》D朱耷《荷石水禽图》 13元曲由下列哪些剧种组成() 稽戏(2)讲唱戏(3)传奇(4)杂剧(5)散曲 A (1)(2)(3)B(3)(4)(5)C(1)(2)D(4)(5) 14在所有书体中最为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的是() A 篆书 B 隶书 C 草书 D 楷书 15 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的是() A文人画 B 山水画 C 花鸟画D 油画 16按兴盛的先后顺序年排列中国古代画种( ) (1)风俗画(2)人物画(3)宗教画(4)山水花鸟画 A(2)(3)(4)(1) B (3)(2)(1)(4)C (4)(2)(3)(1) D(2)(4)(1)(3) 17中国画中,最有代表性的画科是()A山水画B 文人画C花鸟画D油画 18《玄秘塔碑》是谁的书法代表作()A颜真卿B柳公权C苏轼D 蔡襄 19至今犹存的,《诗经》和楚辞中生动地描写了周代中原及荆楚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舞蹈是()A傩舞B 胡舞C队舞D盘鼓舞 20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志在山,钟子期曰:“善哉鼓琴,巍巍乎如太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江河。”这里弹奏的琴曲是() A《高山流水》B《阳关三叠》C《渔樵问答》D《平沙落雁》 21《离骚》的作者是()A屈原B李白C张衡D贾谊 22“赋”这种文学体裁兴盛于哪个朝代( )A秦B汉C三国D唐 23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A《诗经》 B 《楚辞》C 《元曲》D 《春秋》 24《子虚赋》和《上林赋》是谁的作品?()A贾谊B司马相如C扬雄D张衡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知识点整理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1.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是林则徐,主持编写《四洲志》 2., 该著作也是探寻、 思想。 世纪、西学为用”的思想。 .在 维新变法期间,期望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改变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挽救民族危亡. 5.梁启超 6.严复于1898。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其进化论思想成为维新派批判封建顽固派 7.谭嗣同:属于激进派,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

9、1903年,章太炎 。 二新文化运动 1 2后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 出任北大校长,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3的旗帜下,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4 ①民与君势不两立,自由和专制也不能并存,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的公敌。 5”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是新文化运动重点批判的对象。 “三纲五常”是“奴隶之道德”,与时代潮流、民族共和不相容。 6 教吃人的本质,痛斥了所谓的“仁义道德”,呼吁人们推翻这人吃人的制度。 7,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通俗的新文学。(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和白话文的使用,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8、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d) (1) 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20) (2)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背景 2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称他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思想。 3、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

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4、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 (1 (2)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 ,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 传社会主义思想。 5、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加试】——(c) (1)使中国人民找到了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武器。 (2) 想基础。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第3节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9)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考试内容与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简要说明科技进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学习要求:列举“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和“银河”系列计算机等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重点: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 难点: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科技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振兴的历程。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探讨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搜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一些素材,包括图片、文字、表格或音像资料,设计展板,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列举和认识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振兴中国科技事业等问题展开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列举新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认识新中国科技创业的艰辛历程,学习中国科技工作者为振兴中国科技、提高综合国力而忘我奋斗的精神,激励学生为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学习和探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新时期中国科技走向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应长期坚持。 【教学流程】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梦想能够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投影:嫦娥奔月、敦煌飞天壁画、万户的飞天梦、鸟人大赛。 现在,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终于实现了。 投影: 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评论:“中国的航天计划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西班牙《世界报》评论说:“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投影: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 ⒈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 ⒉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 ⒊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也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投影:猜一猜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他是谁? 答:钱学森。 投影:猜一猜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9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专题练习

必修三专题三 1.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镇压反帝运动,这个转折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现在的学者提出一种观点:“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这里的“反动”主要针对义和团( ) A. 抵抗西方列强入侵 B. 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C. 排斥一切西方事物 D.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2.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许多曲折。这个过程体 现了在近代中国 ( ) A. 学习西方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 B. 学习西方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C. 内忧外患的局面促进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不断深化 D. 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3.《海国图志》中说:“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岂 非形器之末……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魏源此言意在强调() A. 传统的舟船弓箭是有用之物 B. 向西方学习要转变传统观念 C. 坚船利炮是西方之长技 D. 学习西方是为了战胜西方 4.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 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 中国对外战争的一再挫败 B. 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C. 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人中国 D. 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5.1887年,曾纪泽在伦敦的《亚洲季刊》上用英文发表《中国先睡后醒论》。该文 以北洋海军的建设等军备现代化为中国觉醒的根据,主张强兵应先于富国。后来,香港人何启、胡礼垣认为曾纪泽的这个主张不彻底,并撰文予以强烈批判。由此可知,何启、胡礼垣主张 A. 固守中国传统文化 B. 进行政治变革 C. 富国应当先于强兵 D. 实现民族独立 6.“19世纪90年代,有三个中国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 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 甲午战败对国人中的有识之士影响重大 B. 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C. 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D. 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7.1895年,严复在《原强》中阐述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张之洞于光 绪二十四年(1898年)发表《劝学篇》,把“中体西用”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关于晚清“体用之争”理解正确的是 A. 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割裂开来 B.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 C. 两者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封建制度 D. 表明民主自由深入人心 8.19世纪末,强学会相继在北京、上海成立,很快便吸引大量士人参与,包括两江 总督张之洞等帝党官僚;而此时的兴中会仍只是在海外华侨中和港粤之间联络,且被大多数士人视为“乱党”。这反映出当时 A. 中体西用思想仍具有市场 B. 社会革命团体大量涌现 C. 改良思想更易被社会接受 D. 沿海地区思想更为激进 9.五四运动发生前,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军阀势力利用封建传统思 想禁锢人们的头脑,严酷的现实引发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反思。他们认为要完成改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练习题(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948年在起草《世界人权宣言》过程中,中国代表张彭春提议将孔子的一个主张翻译成“conscience”放进宣言之中,并写入了宣言的第一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与“conscience”对应的孔子观点是A.礼B.义C.仁D.忠 2.(2011年5月浙江五校联考)《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3.(2011年1月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4.(2010年12月浙江省五校高三联考)《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B.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C.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D.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5.(2010年9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6.(2011年5月三明市质检)最能体现“在中国古代城市管理法律制度中,礼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观点的是()A.“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B.“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 C.“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 D.有“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论。” 7.(2011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是 ( )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B.朱熹的《四书集注》 C.李贽的《焚书》《藏书》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8.(2011年4月揭阳二模)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不断探索救国之路,他们在从西方思想中寻找武器的同时,又从本民族的文化中寻找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下列属于可资利用的思想是

必修三中国史(专题一--专题五)综合练习

必修三中国史(专题一--专题五)综合练习 1.春秋战国时期,士不但大量增多,而且大规模的自由流动,并形成自由结社、讲学的盛况,他们不再投奔王室或诸侯的采邑。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教育和文化逐渐下移B.“百家争鸣”局面正式形成 C.知识分子超脱于现实D.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2.为了强调和倡导忠君,汉代经学提出了“家国同构”理论,也就是把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所谓“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这说明() A.“大一统”局面的形成B.宗法血缘观念的强化 C.小农经济模式的巩固D.儒家主流地位的确立 3.北宋科学家沈括在解释太阳运动速率的均匀性时,指出:“无一日顿殊之理”,还提出“水之理”“物理”“造算之理”等概念。把理作为一个先验的逻辑范畴来阐释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据此可知( ) A.北宋科技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B.科技发展推动理学系统化 C.理学有助于准确解释自然现象D.科学研究需借助理学思想 4.梁启超在《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一文中评论某位思想家:“(他)所注重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能知有宇宙?’‘知识的来源在哪里?’‘知识怎么样才算正确?’他以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别的话都是空的。”这位思想家是( ) A.王守仁B.黄宗羲 C.顾炎武D.王夫之 5.明清时期,文学家们对现实社会进行了直接的批判,《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作品抨击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度,主张男女平等和人性自由,作品对男女间真挚爱情的描写引起了世人的共鸣。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异B.市民阶层的社会价值诉求 C.传统价值观念的演进D.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改善 6.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常用字在逐步简化,产生了隶书,而且隶书已经遍及楚、秦、晋诸大国,使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包括法律的抄写、殉葬遗册、盟誓载书等,甚至有的私人印章也以隶书为之。但秦始皇以小篆为法定文字。此做法() A.违背文字发展趋向B.阻碍了文化的交流 C.使小篆取代了隶书D.不具有历史必要性 7.明后期书画家董其昌每每绘完山水,题以诗文,行楷簇簇如行蚕,闪闪如迅霆飞电,全图诗、书、画相映成趣,和谐一致,更富有抒情意境。此类绘画作品() A.彰显文人画的独特技法B.注重抨击封建专制统治 C.以世俗生活为主要题材D.表明写意画发展至顶峰 8.甲午战争后,海军一兵舰千总郑祖彝给上级的条陈中说:“海军所有章程,除衣冠语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