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高中地理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高中地理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高中地理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高中地理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2、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存在差异;

3、了解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理解不同等级城市空间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存在差异;

难点: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展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我们知道世界上有无数个城市,那么到底城市有没有大小之分?是不是每一个城市都是一样大小呢?如果有的话那么城市大小通过什么来划分?

2、展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1、城市等级以来划分,我国的四类城市及其人口规模分别是什么?

2.城市服务范围:

(1)范围:城市本身及城市附近的和广大的地区。

(2)特点:城市范围是,不明确。

3、完成课本P25的活动题。

思考:总结不同规模的城市服务功能有什么不同?

4、完成课本P28的读图思考。

三、小组讨论

讨论自主学习中的3、4题。

四、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

2、老师讲解

【当堂练习】

1、有关城市服务范围的正确叙述是( )

A.城市的服务范围就是城市本身

B.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服务范围是相切的

C.服务范围越大,说明城市的级别就越高,功能越多

D.不论城市大小,城市的功能都相同

2、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3.读某地级市(如:常州市)和县级市(如:溧阳市)服务范围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为地级市的是,判断依据是;为县级市的是,判断依据是。

(2)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在城市的服务范围之内。

(3)在我国,A类城市数目,B类城市数目(多或少)。【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特殊地理现象的成因分析(高三复习) (知识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自然环境的有机整体,但在这个有机整体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在一些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中出现了众多特殊的地域分异,而这些地域分异由于成因各异,是教材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能够考查学生的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越来越成为近年来高考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专题的复习,掌握自然界中特殊地理现象的形成原 因。 2、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增强学生探究特殊地理现象成因的习 惯与能力。 3、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明确这一类试题的审题与解题规 律。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探究“特殊”的成因,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分析、发现特殊的地理现象,并加以解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独立思考,不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产生的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如:澳大利亚的热带草原气 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高原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北部等地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等等。) 2、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因。 3、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4、改造自然条件影响农业布局。 5、工业布局的特殊性。 6、交通线路布局的特殊性。教学难点:特殊地理现象的成因 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师生互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设计:(引入)利用热带草原气候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导入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并要求学生分析原 因。 1、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 (课件显示)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图。 问:该处热带草原气候呈半环状,那么 A(北部)、B(东部)、C(南部)三地的气候成因一样吗?

高中地理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案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教学目的: 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明确二者的相互关系 2、了解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3、讨论并提出解决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措施、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难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学情分析: 初中已对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了学习,在必修二也已对城市化作过专门的介绍,重点是将城市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想来,并分析某区域的这一进程。 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探索活动中的图片,问题: 1、三个指标分别代表什么?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 2、就三个指标来看,中国与国际通用标准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农业比重已减少,但人口离标准还很远。————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不尽人意。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什么是城市化? 回忆必修二,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有哪几个? 城市化概念(教材) 2、什么是工业化? 问题:什么是工业化?(学生自己谈谈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概念: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工业化指标:教材上的三个及评价水准。 探索活动图:中国与国际标准的对比。从农业产值看,我国已进入工业社会,而从农业人口和城市人口比重看,任重而道远。 工业化: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 城市化:农业人口(第一产业)——城市人口(二三产业) 二者从其内涵上必有其相近的一方面。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3、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工业发展、农民入城、城市人口日益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2)城市化又反作用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增加,——工业化进程。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与城市化新特点: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 (1)、相同点:经历了大大致相同的历程: 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低,——基本同步增长——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工业化初期,城市化经过工业化,随后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这是各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菜的一般规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1《人口的自然增长》word教学设计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高中地理 1.1.1人口的自然增长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 2、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3、了解人口增长的时空变化差异及原因; 4、了解不同地区针对人口问题采取的措施。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主要涉及的是人口的数量变化之人口的自然增长,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是课本的补充内容。 本课时的重难点具体如下所述: 1、重点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 (2)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2、难点 了解人口增长的时空变化差异及原因。 三、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 (一)课程导入(3′) 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地理必修二的学习,地理必修二的主要内容为人文地理,那学习人文地理,我们就先从人讲起,这节课,我们的学习内容是人口的自然增长。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5,完成自主学习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12′)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共同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某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不仅与自然增长率有关,还与________有关。(6分) 设置意图:知识性问题,明确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及计算公式;另外,让学生意识到人口基数的影响力。 2、读图1.2,总结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之后和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设置意图: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对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3、读图1.4,总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并分析其原因,针对各自的人口问题,其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4分) 设置意图:探究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读图感知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及其原因,并思考应采取的措施有何差异。 (三)小组讨论(8′)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18-2019学年英语七年级上人教版知识点大全Unit1

背景知识:中外打招呼的差异 美国人见面时,不一定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而中国人则视握手为一个基本礼节。但在中国握手并没有太多的限定,而美国人握手是有一定礼节的。例如男女之间,女方先伸出手,若女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由长辈先伸出手;上下级之间,由上级先伸出手;宾主之间由主人先伸出手。而且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摘下手套,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在美国,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背景知识:作客的礼仪 一般来说,美国人不随便送礼,有的在接到礼物时常常显得有些难为情。如果他们凑巧没有东西回礼,就更是如此。但是逢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礼物通常不很贵重,只是些书籍、文具、巧克力糖之类的物品,在探病时则以送鲜花与盆景为主。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人以为单数是吉利的,有时只送三只梨也不感到菲薄,而中国则讲究成双成对。美国人在收到礼物时,一定要马上打开,当着送礼人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道谢。另外,美国人的礼物重视包装,很可能你收到一份里三层外三层精美包装的礼物,打开却只能是几颗巧克力糖而已,你也不要因此觉得失望,或者认为美国人小气,相对于礼物的价值,美国人更注重的是心意。美国人办事重效率,往往每天都有严格的计划,因此去美国家庭作客都要提前预约,否则打乱了别人的计划,就会被认为是不速之客,吃闭门羹。所以应该提前一两天写信或打电话预约。一旦约定,就 要准时到达,不能迟到,也不要太早到,因为客来之前,主妇都要布置客厅准备茶点,如果去早了,主妇尚未准备好,又要接待你,就造成许多不便。而那些规模较大的正式场合,守时更为重要,万一去早了,也应在外面等几分钟后再进去。作客时间一般不宜过长,但饭后不要立即告辞,应再与主人攀谈一会儿。若夫妇同去作客,应由妻子先起立告辞。如果你与主人不太熟,作客后应打电话或写短柬以表谢意。这样美国人会认为你很懂礼貌,从而留下一个好印象。 背景知识 英语姓名的一般结构为: 教名+中间名(自取名)+姓。 如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 但在很多场合中间名往往略去不写,上述教名和中间名又称个人名。 说明:个人名 按照英语民族的习俗,一般在婴儿接受洗礼的时候,由牧师或父母亲朋为其取名,称为教名。以后本人可以再取用第二个名字,排在教名之后。 说明2:在姓之前有时还要有人际称谓,如职务军衔之类,如:Dr. Wang Mr. Li 学习要求 熟练掌握初中常见的英语名字的写法(详情见各单元单词表) 语法:be动词 在现在时的时态中,be动词有三种形式:am, is, are,它们常常翻译为“是” 的意思。具体用法为: 1)第一人称单数I作主语时,be动词用am。其完整形式是I am…,缩写 U1 1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题 范围: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 ( 3分) 方程x2?25=0的解是() A. x=5 B. x=?5 C. x 1=5,x 2 =?5 D. x 1 =x2=5 2. ( 3分) 在学习图案与设计这一节课时,老师要求同学们利用图形变化设计图案,下列设计的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 ( 3分) 抛物线y=2(x+1)2-5的顶点坐标是( ) A. (1,-5) B. (-1,-5) C. (-1,-4) D. (-2,-7) 4. ( 3分)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 k>-1或k≠0 B. k≥-1 C. k≤-1或k≠0 D. k≥-1且k≠0 5. ( 3分) 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红色、白色玻璃球共20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小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色球的频率稳定在15%左右,则口袋中红色球可能有( ) A. 3个 B. 5个 C. 15个 D. 17个 6. ( 3分) 已知⊙O的半径为4cm,点P在⊙O上,则OP的长为() A. 1cm B. 2cm C. 4cm D. 8cm 7. ( 3分) 如图,已知∠AOB是⊙O的圆心角,∠AOB=60°,则圆周角∠ACB的度数是( ) A. 50° B. 25° C. 100° D. 30° 8. ( 3分) 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AB),点O是这段弧所在圆的圆心,AB=40m,点C是AB 的中点,且CD=10m,则这段弯路所在圆的半径为() A. 25m B. 24m C. 30m D. 60m

高中地理《城市化(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城市化》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课前将全班分为9 组,课前完成自主学习从书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城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世界公认的大型城市群有五个,它们是:美国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东海岸市群、法国巴黎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有学者认为:中国长三角将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我们预测:再过若干年,全世界十大城市群,有五个可能在中国。 [目标展示] 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 2. 掌握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一、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标志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31 页第一段及图2.16] 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规模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二、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1.[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思考讨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2.结合身边实例,谈谈城市化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 [承转] 以上我们学习了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接下来我们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分析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三、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案例分析: 1 结合课本案例——“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完成教材第34 页“活动”比较表。 [引导学生读图观察] 1、近现代世界城市化的总体趋势: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程加快。 2、世界城市化过程的演变规律 [引导学生分读图观察——绘图体会——案例分析——学以致用] 绘图体会:画出城市化进程示意曲线,并说出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 学以致用:根据材料,指出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3、世界城市化过程的地区差异 读图思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各处在哪一阶段?存在着哪些方面的差异? [课堂小结] 城市人口数量和比重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篇一: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 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教师提问: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 板书: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图1.4)让学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1)2000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2)2000年与1950比,人口增长数由多到少的排序?(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 (3)计算50年来各大洲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非拉亚大洋洲北美欧)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6云南的歌会学案2

16 云南的歌会 一、课前自学 (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蹲踞 ..(dūnjù):蹲或坐。 酬和.(hè):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本文指用诗词应答。 熹.微(xī):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譬.喻(pì):打比方。 淳朴:诚实朴素。 即物起兴:歌唱时先咏他物,起兴抒情。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龙吟.(yín)凤哕.(huì):龙在吟啸,凤在鸣叫。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生面别开: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二)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后正式参军。1922年,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鼓励下自学写作。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后来任西南联大教授、北京大学教授。截止到1948年共发表了80多部作品,一千多万字,是最高产的现代作家。作品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小说最具特色,简直就是一部部湘西风情画!他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2)关于民歌 民歌就是民间口头流传的诗歌或歌曲,多不知作者姓名。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诗经》,大多来自民间的歌谣。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这些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歌唱几乎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民歌活动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那些古老的歌会,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二、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分析文章结构。 2.领略云南少数民族乡土民俗文化。 3.学习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4. 品味文章语言,领会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 2个课时。 四、课堂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民歌便是一种让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沈从文写的散文《云南的歌会》能让我们了解云南民歌演唱方面的知识。 (二)研习课文。 1.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英语知识点大全Unit9

复习语法: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1)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产生的影响。(U8出现的) 2)表示从过去开始到现在为止反复发生的动作或出现的状态,常与ever, never, three times, twice等词连用。(本单元学习) 3)表示发生在过去持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也许还将持续下去)。(U10学习) 语法:现在完成时的用法(续) 现在完成时可以与ever, never, three times, twice等词连用,表示从过去开始到现在为止反复发生的动作或出现的状态。 1)ever adv. 曾经。(常与现在完成时连用,用于疑问句中) e.g. Have you ever been to Beijing? 你曾经去过北京吗? Yes, I have. 是的,我去过。 e.g. Have you ever told him the good news? 你曾告诉过他这个好消息吗? 2)never adv. 从来没有。(可与现在完成时连用,用于否定句中) e.g. I have never been to Beijing. 我从来没去过北京。 3)three times等名词短语可与现在完成时连用,用于表示次数。 e.g. I have been to Beijing three times. 我去过三次北京了。 4)twice adv. 两次。(可与现在完成时连用,用于表示次数) e.g. I have been to Beijing twice. 总结:该现状完成时的用法中的标志性结构为have/has been to。 辨析:have/has been to, have/has gone to与have/has been in的区别1)have/has been to的含义为“去过某地”,即:说话人已经不在那里,早已经回来了,只是说明之前去过而已,侧重于指主语有去过的经历。 e.g. John has been to Shanghai. Recently he wants to go to Beijing. 约翰去过上海。最近他想要去北京。(此刻约翰人是不在上海的,至于具体他现 1 / 21

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环境问题说开去

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环境问题说开去 我的家乡由于位于中国广东省惠州市之东,故名为“惠东”,她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既有奇峰异石,又有海湾沙滩;既有名胜古迹,又有现代文明文化,景点众多,千姿百态,栩栩生辉。他们就像一块块闪光的宝石镶嵌在惠东的版图上,又似一首首长诗,一幅幅画卷,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多少英雄豪杰为之奋斗,为之添彩,又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打扮,为之增辉。 可近些年来,工厂像雨后春笋在惠东安营扎寨,铸件厂、橡塑厂、印染厂、鞋业等好多企业迅速崛起,成了惠东经济发展的带头企业,也是各镇的骨干企业,但都是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是废气、废水、废物等污染源的诞诞生地。在这里,以前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的青山流水,竟成了一条条“黄河”,河水就一直没清澈过,河里的水经常脏得不能洗东西,甚至连鱼虾的影子也难寻,为此老百姓没少埋怨过。污染不仅仅是存在于工业区,还蔓延到了农村地区。在惠东的一些村落,养猪业尤其发达,有的镇还有七八个养猪场。。。。。。 在我们一味鼓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时,可会静下心来,思考一番环境污染的源头在哪里?我记得,一个人再脏,顶多也就是“不卫生”,从来没有被骂作“环境污染”的,显而易见,企业的生产运作是造成污染的主要源头。而今天我们所谓的“环境保护”却停留在抓“卫生”上,我们可以为一个瓜子核抱打不平,又可知一个黑心作坊所造成的污染有多大?我们固然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那些企业的在这个系统中的作用会比我们小么? 历史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避免的也会走一遭别人走过的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的道路。在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会有一个环境污染随国内生产总值同步高速增长的时期,尤其是重化工业时代:但当GDP增长到一定程度,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居民环境支付意愿的增强。污染水平在到达转折点后就会随着GDP的增长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环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当年日本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一规律。但这个观点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原因在于,中国的国情太特殊,人口多,发展不平衡,在本国制造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是无法借助于全球化分工,直接进入高科技时代的。所以我们必须面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这个命题,这也是我们刻不容缓,任重道远的任务! 环境污染问题,在经济生产领域尤其是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是不可懈怠和轻视的;改善化工安全生产和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增强企业安全防患意识,提升环保部门的环境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采取治理和应对突发环境事故,是当前急不可待的任务。因此,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不危及后代人的利益,地方政府和业界应制定和实施更加严厉的安全生产、清洁生产、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等法规和政策,以减少对中国本土、人类环境的污染。 乡镇政府负有保护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壤、海洋等环境各要素、自然生态系统区域、自然遗迹、人文遗迹等的义务。乡镇政府应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并采取措施保护并改善环境质量。 乡镇政府在制定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及政策时,也需要制定当地的环境保护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乡镇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制止环境污染的产生及危害,在出现环境污染纠纷以及发生跨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争议时,应当协调解决。 乡镇政府在发生环境污染或资源保护的紧急事件之时,需要作出相应的处置。[16]

高中地理 2.3城市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城市化 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地区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数据、图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阅读城市化的阶段图,掌握基本读图技巧,并能够运用图来分析城市化处于不同阶段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热情;探究家乡城市化的特点、预测家乡的发展动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城市化的含义及三个主要标志;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性。 教学难点: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是城市化进程中所有人的期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指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呢?城市化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板书第三节城市化)一、什么是城市化(板书)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板书:1、城市化的概念) 从概念分析城市人口的增多,农村地域变为城市地域,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 在这个过程中,请同学们想一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什么变化? 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地域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增长就是城市化的三大标志。(板书:2、城市化的标志) (强调)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 (承转)那么,促进城市化的动力有哪些呢? 读图思考——讨论——归纳(调查学生) (板书)3、城市化的动力——推力、拉力(完成学案) (活动)结合生活体验,谈谈城市化带来哪些变化?(板书:4、意义) 1、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带来聚落形态变化; 3、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过渡)目前,英国是第一个进行城市化的国家,它的城市化进程是怎样的?请同学阅读课本33页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归纳总结它经过了几个阶段。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板书)

高中地理城市与城市化专题

微专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构建】 【知识精析】 一、城市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2 具体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 二、城市体系的特点与判读 (1)在城市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功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同级别城市距离越远;等级越低,数量越多,功能越少,服务范围越小,同级别城市距离越近。如下图。 (2)高一级别的城市一般覆盖低一级别城市的功能和服务范围;同一级别的城市功能相似,服务范围相互排斥,但也可能有重叠现象。如下图。 (3)城市等级的判读方法

①根据图例判读:多数示意图中将不同等级的城市用不同大小的圆点表示。可根据圆点的大小区分城市等级。 ②根据行政区级别判读:在区域图上,一般直辖市、省会城市等级高,地级市、县级市等级依次降低。可根据城市的行政级别判读城市等级。 三、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判断方法 (1)郊区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图1所示: (2)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图2所示: (3)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四、城市化的影响 1.城市导致的地理环境改变 (1)景观的改变 ①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②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 ③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④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 (2)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①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原先的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并形成了城市功能分区。 ②改变了居民的就业形式,区域产业活动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 ③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取代了原先的乡村景观。 ④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与此同时,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得以大幅度加强。 ⑤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强化了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城市环境问题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貌)改变原有下垫面性质;(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植被)破坏原有环境生态;(气候)改变小气候;(土壤)混凝土全面取代天然表土等。产生了大气、水、生态等方面的环境问题

高中地理教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教材分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目前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不同地区,人们以惯有的生产方式经营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实现区域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如何才能使各地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农业发展模式是摆在人类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学习有用的地理等新理念的体现。 区域农业发展是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稳定的农业模式和结构,地理条件是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教材以东北地区的区域农业地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教材在处理影响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时,分析了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对东北地区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阐述,并不面面俱到,做到综合性与主导性因素统一,充分体现地域性特点。由于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也是学生理解区域农业发展的关键,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时,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先复习必修Ⅱ所学的农业区位因素,拓展学生思路,为理解东北农业发展条件作铺垫。为说明东北的自然条件内部差异,教材出示了许多图表,要求学生读数据,重表达,理解划分内部差异的条件。由于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缺乏系统训练而使这一内容成为教学的难点,应让学生尝试去读,发现并归纳内部差异的若干要素,理解比较法在判断事物差异中的运用。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英语八年级上人教版Unit 6翻译句子

U6翻译句子 我打算明天到那。 约翰不打算做作业。 你这周末打算去看你的朋友们吗?做出肯定回答。 约翰下午打算去看电影吗?做出否定回答。 我打算成为一名电脑程序员。 当你长大后你准备成为什么?我准备当一个厨子。 沙拉长大后她准备成为什么?她准备当一个工程师。他们长大后准备成为什么?他们准备当科学家。 你打算怎么做成那件事?我打算学习电脑科学。 约翰打算怎么做成那件事?他打算上表演课和声乐课。 他们打算怎么做成那件事?他们打算真的很努力的学习医学。 我打算每天练习打篮球。 我曾经想要买一辆很快的车,因为我曾经想成为一名赛车手。 你打算在哪工作?我打算在上海工作。 约翰打算在哪工作?他打算搬到北京。 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我打算当我完成高中和大学的时候开始。 我喜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我确定我不爱你。 他曾经不确定他是否想要成为一名作家。 确保下午三点在学校和我们见面。 第 1 页

不要担心。(2种) 我可以确保我将会成为一名记者。 我在襄阳长大。 你可以给我寄一张明信片吗?(2种)你的新年决定是什么? 约翰不打算学习弹一种乐器。 我打算明年成为足球队的一员。 我希望我可以取得好成绩。 你应该做许多锻炼。 我下定决心帮助我弟弟学习数学。 她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小提琴家。 听上去很有趣。 她是一个外国的人。 她是一个外国人。 学习外语对我来说是困难的。 你打算怎么使你的新年决定可行。 听上去像个好计划。 你去年下了一些决心吗? 你能够坚持决定吗?(able) 请不要质疑我。 第 2 页

这个单词的意思是什么? 让我们讨论一下你的梦想。 你知道决心是什么吗? 它是一种承诺。 我向我妈妈许下了一个承诺。 我爸爸许诺我了一台新电脑。 我保证我会努力学习的。 大多数时候,我们向他人许下了承诺。 我保证我当我从学校回来的时候我准备整理我的房间。小轿车是我们城市里最普遍的东西。 在新年的伊始,我承诺我会去上吉他课。 你需要提高你的生活质量。 我需要在来年坚持决心。 让我们制定一个计划吧。 水果对你的生理健康有好处。 请少吃快餐。 我打算来年开始一个锻炼项目。 它是关于你的自我提升的。 你一定与我妈妈有某种关系。 我与约翰没有丝毫关系。 第 3 页

2020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农业银行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0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农业银行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 A、上行文 B、平行文 C、越级行文 D、下行文 【答案】B 【解析】具有平行关系或其他不相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相互主送平行文。 2、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要求 C、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 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 【答案】A 【解析】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者的需要就是动力,A项正确,当选。产品开发必须面向市场,才能实现其价值,B项错误。题干反映的不是求异心理,C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生产,而不是消费的反作用。D项错误。因此A项当选。 3、组成生态系统的角色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下列属于同一角色的是()。 A、空气、阳光、人类 B、绿色植物、蓝藻 C、蚯蚓、鱼类 D、蜣螂、蘑菇、硝化细菌 【答案】B 【解析】A项,空气和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人类属于消费者。B项,两者均属于生产者,当选。C 项,蚯蚓属于分解者,鱼类属于消费者。D项,蜣螂和蘑菇属于分解者,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4、当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光存储容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下列哪个光存储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 A、CD B、DVD

C、LaserDisk D、Blu--RayDisc(蓝光DVD) 【答案】D 【解析】CD、DVD是目前常见和普及的光存储技术。Blue—RayDisc是前不久刚刚确定的新一代光存储技术标准,它具有存储量大、保存时间长等特点,目前还处于推广阶段。而LaserDisk是对激光存储技术的统称。所以答案为D项。 5、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 A、二者相互矛盾不可兼得 B、二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C、前者取决于后者 D、后者取决于前者 【答案】B 【解析】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故选B。 6、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A 【解析】A项,朴素唯物主义是用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朴素唯物主义否定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但由于受到社会实践和科学水平的限制,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缺乏一定的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带 7、归档文件整理的第一步骤是()。 A、分类 B、装订 C、排列 D、编号 【答案】B 【解析】归档文件整理工作是指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海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无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海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 试物理试题(word无答案) 一、单选题 (★) 1 . 如图,所受的重力约为4.5N 的物体可能是 A.一张邮票 B.一枚一元硬币 C.一本物理课本 D.一只羊 (★) 2 . 一张试卷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 0.1 帕 B. 1 帕 C. 10 帕 D. 100 帕 (★★★★) 3 . 小宇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电视节目,发现汽车行驶速度很快。其中途经一段“S”形弯道时, 如图。他想: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 4 . 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 5 . 起重机吊着货物时,货物所受重力G和拉力F之间的关系为 A.货物匀速上升时,F>G B.货物匀速下降时F<G C.只有当货物静止时F=G D.上述三种情况,都应为F=G (★) 6 . 书包带做的很宽是为了 A.减小压力B.减小压强 C.增大压力D.增大压强 (★★) 7 . 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C.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D.物体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 8 .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物体A不受摩擦力 ②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若增大拉力F,则物体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不变 ④若物体B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则物体A向右倾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①③④D.只有②③④ (★) 9 . 如图所示,火车在水平铁轨上匀速直线行驶,车厢内水平光滑桌面上放着物体A、B,A 的质量较大,在火车突然停止时,两物体会由于惯性而运动,在它们离开桌面前 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可能相碰D.无法判断 (★) 10 . 下列事例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是 A.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 B.用吸管从瓶中吸起饮料 C.鱼鳔的大小变化使鱼在水中沉浮 D.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 (★★★★) 11 . 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盛有不同种 类的液体,将质量和体积均相同的三个物体A、B、C分别放到甲、乙、丙容器中,静止时的位 置如图所示,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单元教学设计-精品教案(推荐)

第五章自认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以植物为例,说明一种要素通过与其他要素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改变了其他要素的性质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理解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强调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统一的演化过程。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看书自学、讨论,教师利用语言、课件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会学生学会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评价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之上的,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学中应选取相应的图片或视频等资料,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实例,使学生产生充分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老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假设教室是地球,同学们座位区域内是陆地,靠边同学以外的地区为海洋;靠门两行同学为大陆东岸(或西岸),靠窗两行同学为大陆西岸(或东岸),中间两行同学为内陆地区;横排中间行为赤道,其余横排同学自己推出大致的纬度。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 1.根据刚才假设的分布状况,同学们想想自己“生活在”什么气候区内。(可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图) 2.你所在的气候区有什么特点?原因有哪些? 3.描述一下你所在的地区自然环境系统要素有哪些,要素间的关系如何?(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 4.全球地理环境系统有哪些自然要素?(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 5.通过分析环境系统要素你得出什么结论?(答:无论全球还是局部地区地理环境都是由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制约、渗透的整体)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10 组歌(节选)学案2 新人教版

10 组歌(节选) 一、课前自学 (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执拗.(niù):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憔悴 ..(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馈.赠(kuì):赠送(礼品)。真谛.(dì):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 ..(xiāng qiàn):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cuǐ càn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镶嵌 体内。 酷肖.(xiào):酷似。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长吁.(xū)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二)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纪?哈?纪伯伦,是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哲理诗人、画家,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其主要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纪伯伦生活时代的黎巴嫩,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他激进的思想和当时的政治相悖。在自己的国土上,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不得不长期旅居异国,身老他乡。然而,这种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他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深厚的恋情。《浪之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2、课文赏析 《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 二、教学目标: 1、概括文中“浪”和“雨”的各自特点和形象;培养学生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 2、学习通过拟人化手法进行丰富想象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联想和表达的能力。 3、探究作者的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的借鉴。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练习 1、本文选自《》。作者,诗人。《》共包括首。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执niù ( ) ②憔悴 ..( ) ③馈.赠( ) ④真dì( ) ⑤璀璨 ..( ) ⑦酷肖.( ) ⑧长吁.( )短叹..( ) ⑥镶嵌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