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历史组杨锐钦

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知道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能够区分各家的主张;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及各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通过比较各家各派主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辉煌灿烂以及思想文化在争鸣和碰撞中不断发展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孟子的仁政思想;庄子的道家思想;韩非的法家思想;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难点: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内容

导入

“百家争鸣”的含义: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问题探究: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提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历史情况。

1.经济:生产力提高,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2.政治: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重用,各国诸侯都想富国强兵,因而特别的礼贤下士。

4.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文士,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教师讲述:

一、孟子、荀子与儒家

(一)孟子

1.孟子其人

资料: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简单介绍孟母三迁的故事: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2.思想主张

(1)仁政学说(政治思想的核心)

内容: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

资料:尊王贱霸

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途径: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原因: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的三件宝物。)

发展: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

教师强调:孟子的“民本”思想,对中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对封建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孟子的封建“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2)性善说(道德思想,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理由: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生俱来的。

资料:孟子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教师:对统治者来说,正因为人人皆有“恻隐之心”,只要他们把自己的恻隐之心扩而充之推行到实际的统治中,与人民同其忧乐,办每一件事情,都想着人民的疾苦,统治也变得举重若轻了.统治者若真能行仁政,将无敌于天下,所以说?“亲亲而仁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万物",他认为为政须行仁政,否则就只能自取灭亡.正是由于人性善良,特别是那些统治者的善性,政的实现才有了一定的可能性。

(3)义利观(道德思想)

孟子倡导“养浩然之气”;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要求人们应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重义轻利”思想,对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形成和精神文明有着巨大的影响。

3.地位及影响

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他们的仁政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孟子被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荀子

1.荀子其人

荀况是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重要代表,小字部分介绍了其生平,打出荀子的图片。

2.思想主张

(1)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哲学思想)

资料: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荀子·天论》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荀子·天论》

(译文:顺从天而颂扬它,怎及得掌握和控制天的变化规律来利用它?空望天时坐待天的恩赐,怎比得上因时制宜,使天时服务于我们人生?)

教师: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有其运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由此可以看出荀子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这是他思想的最精华的部分。

教师强调:

社会背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科技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

(2)“性恶论”(道德思想)

理由:人生来好利欲,好声色。

资料: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其伪也。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教师:在这段文字中,荀子首先提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的。人自降生时起,就好利、疾恶、好色。放纵这些本性就会带来不良后果。只有师法、礼义才能矫正和约束人性,所以古代的圣人“起礼义、制法度”来化导人的情性。荀子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问题探究:孟子和荀子同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为何在人性善恶问题上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提示:荀子吸收了法家的一些思想。

(3)“礼法并施”(政治思想)

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

资料:“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

“听政之大分,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

“法者,治之端也”

“治之经,礼与刑”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荀子·富国》

教师: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阅读拓展: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思想特点及影响

荀子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在很长时间里,荀子学说不为正统的儒家所重视,被视为儒家的异端,但其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所以历史上一直把荀子看作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问题探究:孟子与荀子谁更能代表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的观点?

提示:孟子更能代表孔子的观点。荀子的思想有相当一部分来法家或者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

二、墨子与墨家

1.墨子及墨家组织

墨子的身世,很难确定,一说“墨者”是受过“墨刑”的人;另一说是平民的通称,因平民称“黔首”,平民无冠,头是黑色。

生卒年不详。宋人,在鲁时间很长。据《淮南子.要略》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其礼烦扰而不说(悦)……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墨子创立了严密的组织,成员被称为墨者。墨者团体的领导人称巨子。墨子是第一个巨子。墨者的行动必须遵从巨子的指挥。

2.思想主张

(1)“兼爱”(哲学的中心概念)

墨子把“兼爱”也称为“仁”,但与儒家的“仁”有本质的区别:儒家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普遍的无等级差别的爱,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

资料: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译文:墨子说道:“看待别人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像自己身。所以诸侯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残害;君臣之间相爱,就会互相施惠、效忠,父子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相爱,就会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都相爱,强大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威逼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

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全天下的祸患、掠夺、埋怨、愤恨可以不使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相爱而产生的,所以仁者称赞它。”)

(2)“非攻”

墨子的“非攻”,就是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中,以墨子为首的墨者为宣传和平,四处奔波呼吁。

资料: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小字部分介绍了墨子劝阻公输般为楚国造云梯试图攻宋的故事生动说明了墨者团体对“非攻”思想的具体实践。

(3)“尚力”、“节用”、“节葬”

提倡“尚力”,主张“节用”、“节葬”: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同时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主张节约。

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他认为统治阶层的奢靡,生前死后的浪费,违反“天下之大利”,所以主张“节用”。他最反对儒家所重视的葬礼,认为与其耗费财富到死人身上,莫若使活人分享;如果人都在父母庐墓旁守三年之丧,谁去耕田?谁去劳作?

3.墨家思想地位的变迁

(由“兼爱”和“尚力”可以看出)墨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利益。战国时期一度成为显学,也曾经被其它学派广泛吸收征引。但战国以后,其思想便不受人们重视了。

问题探究:

1、墨家学派为什么能够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

——战国时期,奴隶制已经走向瓦解,大量的小生产者应运而生。墨家学派的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能够在小生产者中产生共鸣,在当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2、为什么战国以后墨家思想便不受人们重视?

——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都要求统一思想,以便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巩固。这适应了秦统一六国以后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墨学的没落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适合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地主政权的需要。

后来统治者重农抑商,手工业受限制。

另外,墨家清教徒式的修行让很多人接受不了。

三、庄子与道家

1.庄子其人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的隐士,道家的的主要代表。教材小字部分特别突出了他的性格特征:鄙视富贵利禄。

2.思想主张

(1)“齐物”(哲学思想)

“齐物”就是齐一万物。庄子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教材引用了“朝三暮四”的典故,对“齐物”的观点进行形象的说明。

资料:从人的角度来看,按照人的认识,善恶是非标准是客观存在。其实这套价值判断标准本来就是人自己创造的,但是人民把它当成了先天的存在,于是一套不经证明的就拥有权威的价值系统就存在心里。儒家的思想家以人在现实社会的行为符合这些价值的是真、善、美、违背这些价值的是伪、恶、丑。可是当庄子追问这套价值标准的来源,一直追寻到原初之思,他发现,这只不过是人类自己在画地为牢,刻舟求剑。他以为,世界上并没有一种绝对的价值,其实一切都是相对存在的,没有绝对的是也没有绝对的非。

比如“盗亦有道”。春秋时期,最有名的大盗叫盗跖。盗跖的部下问盗跖说:“做大盗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法则。做大盗怎能没有法则呢?凭空能猜出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圣;带头先进入屋里,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就是义;酌情判断能否动手,就是智;分赃均匀,就是仁。不具备这五种素质而成为大盗是不可能的。”

庄子还认为事物之间的差别对立也是相对的,从“道”的角度看,彼与此、贵与贱都没有确定的区别与界限。他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秋水》)因此事物也是相对的,就看你从什么角度去观察它。庄子由此得出结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庄子通过其相对主义的分析,使人在精神上从贵贱、寿夭、生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他认为要做到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才能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从而逍遥自得。

(2)“逍遥”(人生态度)

①“逍遥”的人生态度是对“齐物”观点的发展;

②“逍遥”的具体含义就是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

③达到“逍遥”的方法是“无所恃”,不要受各种外在条件左右。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忽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

(译文:庄子的妻子去世了,庄子的朋友惠施前去吊唁。惠施来到庄子家,

看见庄子正盘腿坐在垫子上敲着瓦盆唱歌。惠施很不理解,责备他说:“你的妻子与你日夜相伴,为你生儿育女,身体都累坏了。现在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却在这里唱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回答:“你这句话可就不对了。你知道吗?我妻子刚死的时候我很悲哀的。可是后来想想,就不悲哀了。因为想当初我的妻子本来就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连形体也没有,不但没有形体,而且连气息也没有。后来恍惚间出现了气息,由气息渐渐地产生了形体,由形体渐渐地产生了生命。现在她死了,又由有生命的东西变成了无生命的东西,之后形体也会消散,气息也会泯灭,她将完全恢复到原先的样子。这样看来,人生人死就像是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一样,循环往复,无有穷尽。我的妻子死了,也正是沿着这一循环的道路,她从一无所有中走来,又回归到原来一无所有去,而我却在这里为此号啕大哭,这不是不懂得大自然循环往复的道理吗?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停止了悲伤,不哭了。”)

教师: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哲学,也是他的自由观。庄子认为,人生在世总是未免乎累,因为有才者要被社会强制征用,无才者又被社会无情抛弃,在才与不才的缝隙中生活根本就没有自由可言。人要自由,最好的途径就是摆脱周围的世界,从而摆脱诸如是非、得失、祸福、生死等各种矛盾的困扰,以求精神上的安宁。所以庄子向往顺从自然的本性,驾驭六气的变化,在无限的时空中自由自在的往来,实现其逍遥游的理想。逍遥游的前提是“无恃”。传说列子能“御风而行”,免去跋涉之劳,算是惬意了,可是无风他却“游”不起来,可见不是真正的逍遥。但是无条件的自由往往不太现实,故退而求其次,只要能做到逃避现实以求得心灵的安宁,也就可以了,所以庄子宁做一头在污泥里翻滚而自得其乐的牛,也不愿为获千金和一国卿相之位而甘受其羁绊。“终身不仕,以快吾志”就是他的选择。人真正摆脱一切外来的和自身的牵累,就能够逍遥游了。

(3)天与人“不相胜”(哲学思想)

庄子说的“天”是指自然,“人”是指人为。属于自然的东西本来就有,是人所不能改变的,人为是对自然的一种破坏,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必须顺从自然。教材引用“混沌”的典故进行说明

3.庄子在文学、美学方面的成就

表现在:庄子的寓言、散文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庄子的文风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小字部分列举了后世的司马迁、李白、鲁迅、郭沫若对庄子文学成就的评价)

幻灯片打出:《庄子·逍遥游》:“北溟有鱼,其名为鲲……”

《庄子》中的成语故事。

四、韩非与法家

1.韩非其人

战国末期韩国人,贵族出身,与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韩非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思想主张

(1)法、术、势相结合

目的: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提问:什么是法、术、势?

各自含义:(所谓“法”,就是法律、法令)法律是处理政事的基本;

(所谓“术”就是指统治的权术)权术是君主控御君臣的工具

势力是君主的政权、威势,即权威,是君主的“筋力”。

关系:法、术、势三者不可分离,势是法和术的前提,是最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实权,有了巨大的权势,才可以推行法治,使用权术;法是公开的,是约束公众的,要求臣下必须遵守的;术是统治者个人掌握的,要深藏不露,是君主时刻不能离开的。

拓展:法家此提倡重罪重刑,而且主张轻罪重刑,认为只有这样可以利用人的畏惧心里而使“民不敢试”,从而达到“无刑”、“以刑去刑”的理想。

商君曰:“去奸之本莫深于严刑”

商君云:“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

韩非子云:“严刑重罚者,民之所恶也,而国之所以治也”

问题探究:“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夫”有何积极影响?

提示:(韩非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是对中国法制思想的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知识拓展:儒家的刑法观

儒家认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儒家主张“亲亲相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儒家主张“省刑慎罚”。

(2)变法革新

理由: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因此,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是不正确的。

资料: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

①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世易时移,变法异矣

3.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韩非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注:历史学家一般把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特点概括为“外儒内法”)

五、孙膑与兵家

问题探究:兵家出现的背景?

兵家是在春秋战国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发生,军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特别突出地位的情况下产生的。

1.孙膑其人

孙膑是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来源主要受《孙子兵法》的影响,并广泛吸收法家和其他各家的想。

2.军事思想

孙膑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他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已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他的军事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六、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情景实践: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

问题探究:儒家学派为什么会成为显学?

提示: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社会动荡、频繁的战争,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稳定社会和安抚民心成为迫切的需求。儒家的主张反映和适应了这种需求;儒家思想主张“仁义”,强调等级尊卑,适合统一后的帝国进行统治。

由此引入下一节课

第一课《孔子与老子》

普宁二中历史组杨锐钦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课标要求: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材内容和地位: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教材分两课介绍,第一课介绍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地位;第二课介绍了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本节课要学习的是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它包括两部分,其一介绍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其二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可以以此为基本框架组织教学。因为本专题着重讲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第一部分。

〖学情分析〗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稍有涉及,有所了解,但未必有深刻的体会。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温故知新,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较深的理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尝试着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

〖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看图学史,体会论从史出;通过模拟孔子问答,理解孔子的主张;结合现实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认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模拟孔子和弟子、国君的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通过对今天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考和对1987年美国国情咨文引用老子话语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展示本课相关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

【导入新课】近代学者夏曾佑说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话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孔子和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老子,他们一个创立了儒家,另一个是道家的鼻祖。

【新课学习】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简介

打出史记关于孔子的介绍: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