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贺州市蚕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1]

贺州市蚕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1]

贺州市蚕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1]
贺州市蚕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1]

贺州市蚕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梁昌林

(广西贺州市经作站,贺州市542800)

[摘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贺州市蚕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重点从技术力量、技术措施、市场经营管理秩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蚕桑生产;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88[-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657(2008)03-0084-3

贺州市种桑养蚕已有较长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速度较快,80年代它成为广西较重要的蚕桑生产基地之一。1992年全市桑园面积有17470亩,养蚕50135张种,产鲜茧1064.26吨,其中昭平县桑园面积有7400亩,养蚕27896张种,产鲜茧627吨,成为全区13个年产茧量达万担的基地县之一。1993年以后,蚕茧价格下跌,加上有些收购单位压级压价伤害蚕农的种养积极性,弃桑毁桑现象严重;1999年全市桑园面积仅有2600亩,产鲜茧250吨。2000年以后又呈现较快的恢复发展势态。2007年全市投产桑园面积达18000多亩,养蚕29000多张种,实际产鲜茧1020多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5倍、2倍和2.4倍,蚕茧产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贺州市蚕区受到历次行业高低潮波动的影响,桑园毁旧建新,这又提高了桑树优良品种所占的比例,产区布局重新调整,小蚕共育和方格蔟上蔟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目前,全市小蚕共育率达到60%,方格蔟应用率达到55%左右;养蚕专业大户成批涌现,蚕桑产业正朝着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贺州市蚕桑生产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制约蚕桑生产的健康发展。现就本人多年在从事蚕桑生产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1存在问题

1.1技术力量薄弱,农村养蚕技术水平偏低

目前市、县(区)两级农业部门在岗蚕桑技术干部仅13人,其中蚕桑专业本科毕业的只有5人。技术力量不足,而且蚕区较分散,技术指导难以到位;现有的蚕区中,新区所占比例大,蚕农没有养蚕经验,不懂养蚕技术,在养蚕生产中出现较多技术问题:

1.1.1因技术指导不到位造成的后果:(1)养蚕前后消毒工作马虎,尤其是一些新户;有的配制消毒药物浓度过低没有消毒作用;也有的配制浓度过高,但喷洒不均匀,消毒不全面,既浪费药物,又达不到消毒效果;有些蚕农在养蚕结束后没有消毒,对蚕室只做清扫后就将一些生活

[收稿日期]2008-7-2;[修订日期]2008-7-15

[作者简介]梁昌林(1962-),男,1982年广西农学院蚕桑专业毕业,农艺师,一直从事蚕业生产工作。

用具放进去,作为生活用房使用,致使病原留存并扩散。(2)蚕期中蚕座不消毒。有些蚕农的蚕儿在5龄后期暴发脓病,经检查发现蚕农从蚕儿下地后就一直没有使用过石灰等药物进行蚕体蚕座消毒。(3)出入蚕室、贮叶室不换鞋,赤脚入室或蚕室和贮叶室的鞋混用。(4)采叶前、喂蚕前不按要求洗手。(5)不重视桑叶的卫生和贮藏,没有专用贮叶室,认为放蚕的地方卫生干净就行了,放桑叶的地方就不被重视,有的把桑叶放在蚕室一角,有的放在卧室一角,总之五花八门。堆放桑叶不采用垫盖薄膜等措施保湿,而是给桑叶喷水,有的蚕农习惯采摘露水叶直接喂蚕。(6)眠起处理不当。蚕还未眠定,即撒石灰粉止桑,又不提青分批;当有少量起蚕时即进行饷食,这种处理方式容易造成群体生长发育不整齐。(7)蚕头过密,吃叶不足并容易互相抓伤。(8)蚕儿农药中毒屡屡发生。主要原因有:桑园治虫使用农药不当,使用一些对蚕剧毒和长效的农药,如有机氮类(杀虫双等)和拟菊酯类(一扫利等);没有备有桑园专用农药器具;喷药后残毒期过后,采两三片叶试喂,经过短时间观察后,即大量采叶,结果连续喂两三口叶后,蚕儿便出现中毒死亡;受桑园周边农作物喷施农药时飘散污染,采叶不注意;在蚕室附近点燃蚊香、喷驱蚊油等;蚕室、贮叶室在养蚕前放置过化肥、农药等。(9)桑园基肥不足,偏施氮肥,或者追施氮肥后不久就采叶,施肥与采叶时间相距过短(5~7天),叶质不良,直接影响蚕儿体质。

1.1.2因技术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后果:(1)蚕沙随意乱放,有的不经堆沤处理就直接作为肥料使用,有的放在路边,任由畜禽爬踏;病蚕、死蚕随地乱丢,污染村中环境。(2)上蔟和结茧期管理不善,降低茧质。在蚕盛熟时,不管熟蚕、青蚕全部上蔟,造成部分青蚕饿死蔟中;上蔟后悬挂方格蔟间距过窄,甚至互相粘连,营茧环境透气性差,或者将采下的蚕茧铺在喷水后的地板上受潮吸湿,售茧运输过程中用塑料薄膜袋将蚕茧密封包装,导致蚕茧质量下降。(3)养蚕计划不周详,饲养量偏大,又不舍得淘汰部分弱小蚕儿,盲目添食营养饲料,滥用蜕皮激素,结果茧形小、茧层薄、上茧率低、蚕期及蔟中病死蚕多。(4)有些桑园零星种植,分散在稻田中间,不利于排水,还易发生农药中毒。

1.2体制不顺,管理滞后

蚕种、蚕茧市场和小蚕共育管理不规范,无证经营现象普遍存在。目前,已办理蚕种经营许可证的只有贺州市蚕种场和钟山县桑蚕业技术服务部。共育室用种多数是各共育室直接向蚕种生产单位购买,市面上用种大部分是种贩经营,凭证经营数量非常有限。有些蚕茧收烘单位(或个人)没有办理营业执照,市场价格好时互相抢购蚕茧,不顾质量好坏,市场疲软时压级压价,挫伤蚕农积极性。小蚕共育处在管理不到位状态,技术措施无法贯彻,特别是规模小的共育室,共育的小蚕质量很不稳定。

2对策

2.1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建立技术辅导网络

2.1.1市、县农业部门继续吸收蚕桑专业技术人员,或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植保专业人员,通过蚕桑生产技术培训,充实到蚕业系统各单位中。

2.1.2有蚕桑生产的乡镇,每个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站)至少有一名懂蚕桑生产的技术干部;没有具备的,要选送合适人员参加转岗培训。

2.1.3根据蚕区布局,就地选拔养蚕经验丰富、综合素质较好的蚕农,通过县级相关部门组织技术培训后,成为基层蚕业辅导员。种桑面积100亩以上的自然村,每村应配备一名技术辅导员;种植面积少的村则视具体情况,合理配备。蚕农辅导员由农民合作组织(合作社或协会)或蚕茧经营经济实体聘用并负担其工资。对辅导员队伍要加强管理,建立考核及奖惩制度。2.1.4每个小蚕共育室至少有一名经过培训,熟练掌握蚕种催青、小蚕饲养技术的管理人员,并持证上岗(证件由县农业局核发)。

2.2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种桑养蚕技术水平

2.2.1走出去。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多派技术人员出去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技术培训班;不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到先进地区去参观学习。

2.2.2请进来。邀请上级部门或外地专家到贺州市蚕区进行讲学、授课;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地老板到贺州市投资开发蚕桑业,并带来技术力量,从中学习其先进技术和经验。2.2.3互相学习。市内蚕业技术人员、农辅员要经常互相沟通,切磋学习,共同提高。2.2.4整合资源,提高培训效果。加大技术宣传力度,重点宣传养蚕消毒防病的重要性和饲养技术操作规程。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及时举办蚕农技术培训班,解决现实问题,并积极争取媒体的支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实用技术。如在准备养蚕阶段重点宣传消毒知识;在蚕期中宣传饲养技术及防病知识;在蔟中宣传蔟中管理的要求;农作物病虫害多发时段宣传预防农药中毒的知识等。

2.2.5对蚕业技术人员和农辅员实行分层次管理,农辅员要服从技术员的指导,实行分片包干,对各自负责片区的蚕农在蚕期每天至少巡回一遍进行技术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向技术员汇报,寻求解决办法。乡镇技术人员每三天至少巡回一次进行技术指导,对辖区内养蚕的批次、时间、蚕农养蚕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和可能发生的蚕病,要有全面的掌握,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指导。县级农业技术人员要及时处理乡镇、村级出现的较重大和普遍性的技术问题,及时把解决的方法通报辖区内,形成县、乡镇、村三级技术指导网络,提高蚕桑生产技术指导的到位率。

2.3加强市场管理

建议由政府出面,农业、工商、经贸、质监等多部门配合,抓好蚕种、蚕茧的市场管理。2.3.1认真贯彻农业部《蚕种管理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蚕种管理办法》,对信誉好又符合规定条件的蚕种经营者,要求其办证经营,取缔无证经营。对蚕种经营人员要组织学习,杜绝不合格蚕种和不适宜蚕种流入贺州市蚕区。

2.3.2贯彻执行《茧丝流通管理办法》、《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办法》,蚕茧收烘实行准入制度,未经鲜茧收购资格认定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从事蚕茧收烘经营。加强鲜茧收购质量监管,实行仪评,按质论价,不准收购统级茧、潮湿茧和毛脚茧。既要打破垄断,又要防止无序竞争,对无证经营和违规抢购的业主要从重处罚。

2.3.3管好小蚕共育。小蚕共育是蚕业生产实现高产稳产和节本增效的重要技术措施,深受贺州市蚕区群众的欢迎,然而,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小蚕共育管理不善,共育室出问题,将会导致较大面积的养蚕失败,蚕茧减产甚至失收,进而引发社会问题。因而,对小蚕共育既要鼓励,又要加强管理,实行准入制,办小蚕共育室要具备《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下转第93页)

种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并备案,做好档案记录。蚕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共育室的监督检查,共育室生产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共育小蚕质量。

2.4建立健全统一的消毒防病机制

蚕病是造成蚕茧减产和影响蚕茧质量的最主要因素。蚕病防治要采取以消毒防病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为了使蚕茧高产优质,必须加强消毒防病工作。目前,在专业化、规模化、省力化的生产经营中,喂蚕可以适当简化,但消毒防病只能进一步加强。根据贺州市蚕区实际情况,为了提高消毒防病效果,在一定区域内要实行统一饲养批次(统一饲养时间)、统一消毒时间,由农辅员掌握消毒药物浓度,每批养蚕结束后对各村各户的蚕室、蚕具、室内外环境、村场道路进行集中消毒,消毒费用的户内部分由各户承担,户外环境部分由蚕茧收烘单位承担。建立村规民约,规划建好蚕沙池,蚕沙、病死蚕等废弃物不准乱放乱丢。桑园周边农作物不能使用桑园禁用农药,施药前要遵守告知制度。蚕期各村屯辅导员要认真履行职责,督促各项防病保质措施的落实。

制,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同担。

二是要建立积累发展机制,每年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公积金,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帮助蚕业协会努力做到“三个面向”:①面向蚕农,即要密切与蚕农的关系,为蚕农服务;②面向市场,即要按市场规律办事,准确把握市场信息,提高协会的经济效益;③面向未来,即要积极适应现代蚕业发展的需要,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和周到的服务,实现经济和社会两个效益的提高。

4.1.2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协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加强对协会的培训工作,是解决当前协会养蚕技术水平偏低的措施,要把这种培训形成一种制度,使培训面覆盖到各协会和协会会员,提高协会带头人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培训扩大协会高素质人才的比例,增强协会的发展动力和后劲,提高协会的威信和凝聚力,促进蚕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1.3加大财政投入,为蚕业协会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蚕业快速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蚕业处于起步或正在成形阶段,急需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帮助蚕业协会改善生产基础设施,特别是改善小蚕共育室的设施,适当增加技术培训经费,可降低小蚕共育风险,促进蚕业协会健康发展。

4.2注重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

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和优茧工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打造钟山县蚕茧品牌。4.3统筹协调好各分协会间的关系

我们要从蚕业长远发展出发,积极引导和组建县级蚕业协会,为各协会分会搭建一个宣传政策,开展经验交流,举办产业论坛,进行技术培训和协调关系的平台,促进协会间和睦、和谐共同发展。

(上接第86页)

蚕桑生产个人总结

蚕桑生产个人总结 《蚕桑生产个人总结》WTT为您整理。篇一:蚕桑生产工作总结 蚕桑生产情况汇报 按照督查通知的要求,结合县人民政府蚕桑生产意见,现将我乡蚕桑生产情况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乡、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辛勤努力,新栽桑180亩,修建蚕房10间300平方米。创建示范片2个,养殖示范大户2户,示范户190户。修枝下条95%,松土除草施肥达80%以上。5户蚕农种植黑五类。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发展蚕桑产业,搞好宣传,转变群众思想观念,调动群众栽桑养蚕的积极性是我乡蚕桑产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充分利用标语、专栏、广播、召开群众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当前蚕桑生产面临的有利机遇和相关优惠政策,并通过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算细帐、算对比帐等等,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深刻转变,对栽好桑、养好蚕的信心逐步恢复,为蚕桑生产的稳步推进营造了良好氛围。截止目前,目前共书写标语20条,出专栏2期,召开群众会52场次,到会群众达20XX余人次。

—1— (二)科学规划,示范带动。 发展蚕桑产业,要做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才能确保取得实效。我们严格按照县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通过组织力量深入村组开展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掌握各村产业结构、气候特点、区域位置等因素的基础上,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郭家、新田两村各打造1个示范片,发展2户种植大户示范户。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使蚕桑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乡政府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的蚕桑生产领导组,精品切实加强对蚕桑生产的领导和指导。对蚕农在粮食补足、基础设施建设等惠农政策上给予倾斜。乡政府还安排了一名生产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同志到蚕桑生产村,专门负责抓好蚕桑生产。同时,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了乡、村、组干部工作职责,加强对长征茧丝绸公司派驻技术人员的管理,并将蚕桑发展成效作为乡、村干部和种桑村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督促到位,促进了蚕桑生产规范化、制度化。 (四)搞好培训,科学栽种。 发展好蚕桑产业,必须坚持科学种植。为切实增强蚕农 —2— 的科技意识,大力推广蚕桑种植科学技术,提升种桑水平,我们邀请了相关科技人员进行现场培训,通过现场培训、讲解等

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做好杨公庙乡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的如何,将直接影响整个安全生产工作大局和社会稳定,影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通过对我乡的调研,就如何做好杨公庙乡安全生产工作谈谈一些个人思路和见解。 一、我乡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杨公庙乡地处芷江西北部,是山区和丘陵相结合的乡镇,我乡目前共有人口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万,城乡人口0.2万,辖区内有村民委员会11个,集镇2个。危化品经营1家,农药经营门点4家,烟花爆竹经营批发1家,零售网点15个;燃气经营门点1个,小Ⅰ型水库2座,小Ⅱ型水库2座,小型水电站4个,中小学1所,网吧1个,全乡各村道纵横121.38公里。 我乡在近年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建立了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例会制度,与各单位和各村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配备了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在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的同时,还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使我乡安全生产基础得到加强,安全生产形势 稳定好转,安全生产工作正在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 但是,我乡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很严峻。近年来,集镇建设力度加大,电网线路改造频繁,农村液化气的使用不断增多,村村通工程快速实施,农村建筑农房步伐加快,这些领域安全设施简陋,安全技术水平较低,事故隐患较多。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不足,自防自救能力较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乡安全生产事故逐步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一是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国家汽车购臵税减免和汽车下乡、农机补贴政策的推行,掀起

蚕桑文化与“最美桐乡”精神之关系

蚕桑文化与“最美桐乡”精神之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整个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垫,它刺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它也存在于人的思想里,是人精神的动力。 蚕桑文化始于江南,浙江省嘉兴桐乡一带自古就有养蚕制丝的传统,农民历代养蚕,乡村中世代流传有“蚕熟半年粮”的谚语,蚕农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不与蚕桑生产紧密相关,因此在桐乡农村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蚕桑民俗活动。其形式多样,有祈祀蚕神、轧蚕花求丰收、演“蚕花戏”娱神及诸多生活、语言禁忌等。农历四月为蚕月,走进桐乡的乡村,处处活跃着与蚕相关的民俗活动,蚕农家的大门边插着桃树叶,门上贴着蚕花娘娘剪纸,蚕室里摆放着陶制的小“蚕猫”。问起这些民俗的缘由,蚕农会告诉大家:“这些都是以前传下来的,可以保佑蚕宝宝!”现在虽提倡科学养蚕,许多古老的禁忌都已消逝,但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之时,相关蚕俗依然盛行,如女儿出嫁,娘家需陪嫁小桑苗、红竹篓等与栽桑养蚕有关的实物,名谓“送蚕花”;成亲的女儿亲家则要“望蚕讯”、“ 裹蚕讯粽”,以祈求蚕花娘娘保佑双方养蚕好。 栽桑、养蚕、缫丝、织布、拉棉兜、翻丝绵被等蚕桑相关的传统技艺,在桐乡乡村也世代相传。每年三月,这里的农民便开始了一年的繁忙生活,此时你去田间转一转,便随处可见那种两人一组面对面的劳作——嫁接桑苗,这是一种极富“技术含量”的活儿:插“广秧、“铡片头”、“捂桑苗”,起早贪黑忙碌,一直要到清明前后,嫁接工作才完成。清明过后不久农民们就迎来了一年中第一季蚕宝宝——春蚕,养蚕是及其辛苦的事,要不断地采摘桑叶才能满足蚕宝宝贪吃的胃口,但是勤劳的农民想起一个多月后的丰收,再辛苦也绝无怨言,江南的春天多雨,农民们不管风吹雨打,始终快乐地辛勤地劳作着。秋天后,等到五季蚕宝宝都收获后,接近年关,当年嫁接的小桑苗也能收获卖钱,遇到好的年成,每家的小桑苗都能卖一笔可观的收入。农民们这样年复一年,辛劳却满足。 经济发达的今天,只有少部分农户依然保留着缫丝、织布等传统设备。在一些农户家里,还保留着古老的织布机,随着梭子的穿行,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刚刚翻好的丝绵被子雪白柔软轻盈,最为引人注目的要属缫丝技艺,竹编

蚕桑生产工作总结范文(1)

蚕桑生产工作总结范文(1) XX年蚕桑生产,面对国际金融风暴对茧丝绸行情的严重影响,全市上下顶住了桑田面积锐减,发种饲蚕直线下降的压力,克服了早春桑树冻害、夏季连续阴雨、秋季病虫害高发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了提质、增产、增效,夺取了全年生产的丰产丰收。全市年末保有桑园面积万亩,全年发种752344张,总计生产蚕茧34733吨,蚕茧总值亿元。全市平均亩桑茧款收入元,万养蚕农户,户均养蚕收益元。 一、XX年蚕桑生产的特点 1、桑田发种大幅减少单产水平有提升 据统计,09年全市年末桑田面积万亩,较上年同期减少万亩。其中春季投产面积27万亩,是上年的69%。全年共发种万张,较上年减饲万张,减幅达32%。蚕桑生产的总量严重下降。而全年各期单产水平均较去年有明显增加。全年平均张种产茧公斤,较去年的公斤增加了公斤,增幅为19%。其中:春茧和秋茧的张种单产分别增加了公斤和7公斤,为近年的最好水平。 2、行情转稳茧价回升效益增长很明显 随着茧丝绸行情的企稳回暖,蚕茧价格也逐步回归正常水平,蚕农养蚕的效益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全年平均茧价为每公斤元,比去年的全年均价增加了元/公斤,上涨27个百分点。在全年减发蚕种近三分之一的形势下,蚕茧产值仍

不减去年,甚至比去年增加了%。其中,春茧收购均价即比上年秋茧有较大幅度回升,全市平均元/公斤,比去年秋茧均价上涨63%,虽不及08年春茧水平,但对效益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秋茧价格则是一路飙升,几近08年秋茧价格的2倍。全年蚕茧产值总计亿元。比上年增亿元。平均亩桑茧款收入元,比去年的元/亩,增加了23%。一些重点镇村的养蚕收入超过了4000元/亩,典型的村组和专业户、示范户的养蚕收入高达5000~6000元/亩。 3、气候环境异常变化蚕桑安全受影响 4月1日、2日凌晨,我市北三县主蚕区遭受霜冻灾害,桑园占比较大的农桑系列和育71-1等为主的早中生桑品种冻害严重。受冻面积近16万亩,其中,冻害严重损失较大的有6万多亩,约占春季投产桑园的22%。蚕业技术指导部门在灾情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将应对措施贯彻到乡镇村组,采取了增施叶面肥、加强桑病虫防治、桑树摘芯降干、推广小蚕共育、加强大蚕期防高温等应急措施,同时适当推迟发种时间,缓解叶蚕平衡,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将霜害损失降到最低。尽管如此,因受冻害影响,全市仍至少减发蚕种5~6万张。 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连续二十多天阴雨,导致桑树普遍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枝条细短、叶片小而薄、叶色泛黄,秋叶产量和质量稍差,在此种气候条件的影响下,桑园病虫基

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安全生产存在问题汇总安全生产问题

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工作开展情况 1、狠抓隐患排查,强化事故防范。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基本要求,构建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大督查长效机制。(1)开展大排查。安监办联合**等部门对辖区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进行了大排查,做到有隐患记录登记、有企业负责人签字、有整改措施要求、有整改时间限制,全面摸清了安全隐患与薄弱环节,实现排查“全覆盖”,共查出安全隐患*处。目前已整改*处,正在整改*处。(2)开展大执法。在非法加油点整治活动中,坚持依法依规、注重实效与“四不放过”的原则,联合**等执法部门严厉打击非法加油点违法经营行为,实现“严执法”。对辖区*个非法加油点依法经行了取缔。 2、狠抓专项整治,强化重点监管。结合季节特点与行业特点,全方位、全过程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以及重点敏感时期专项整治活动。危险化学品安全,加强对**等*家危化产品的储存、经营、运输、废弃物处置等环节的安全检查,强化了“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烟花爆竹安全,对辖区内*家烟花爆竹经营户进行了督查,强化了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燃放等环节的监管,打击了非法违法、违章违规行为。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突出抓好了学校、超市、“三合一”、“九小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电气电路安全,确保了疏散通道、消防通道、救援通道的畅通。食品集中整治,以“双创”为契机,对辖区餐饮类、生产加工类、食品流通类等*余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集中整治,消除了食品 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二、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一就是安全生产基础非常脆弱。一些行业、领域与地区安全状况比较严峻,生产装置、设备老化,加之维修与更新改造不落实,管理混乱,安全保障能力低下。二就是长期安全投入不足。特别就是化工企业,不仅就是安全投入不足,基础产业更就是投入不足。三就是安全科技进步进展缓慢。点多面广、规模小、工艺落后、安全生产条件差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相当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仍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安全科技进步进展不快。 (二)安全生产意识淡漠。意识决定行为,行为产生后果。许多事故的发生,都就是由于安全意识淡漠,安全知识缺乏,安全行为不规范,违规违章所造成的。一就是企业安全给效益让路。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轻安全生产,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把一切精力用在片面追求任务的完成、效益的最大化上。二就是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从业人员安全生产防范意识较为淡薄,缺乏必要的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论述了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特点 建筑业之所以成为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行业,是由于它的行业特性所致。建筑业多数工种是高空作业多,约占90%以上;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建筑业大多数工种至今仍是手工操作,容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力、误操作多易导致事故的发生;临时员工多,目前在工地第一线作业的工人中,农民工约占50%~70%;露天作业多,建筑物的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作量的70%,受到春、夏、秋、冬不同气候以及阳光、风、雨、冰雪、雷电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危害;立体交叉作业多;建筑产品结构复杂,工期较紧,必须多单位、多工种相互配合,立体交叉施工等。上述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个危险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 二、建筑安全状况形成的原因 近年来.建筑安全事故频发,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国

家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给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分析目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生产管理脱节,部分施工企业丧失了控制权和管理权 由于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使相当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实际丧失了自主权和控制权,被动地依附建筑施工项目的承包人,从而被迫违心听从和迁就于项目承建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丧失了主导管理权,从而造成部分建筑施工现场未能很好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建筑施工的安全规范,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安全生产开展困难。 2.现行管理机制,无法激励企业主动做好安全生产 由于当前一些管理措施滞后,特别是原有激励机制无法激励施工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比如:像创优、创文明工地等,创与不创没有多少实在意义。最低价中标和包死价工程随处可见,虽然招投标时,安全文明施工费用都按规定列出,但实际上投入不足或根本就没有投入的现象非常普遍。 3.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由于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未能将施工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摆到正确位置。国家有关建筑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不能及时传达和

两会期间对乡镇安全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两会期间对乡镇安全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及建议 沂南县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员、依汶镇统战委员刘元德反映:从去年开始,随着各级安监部门的共同努力,我镇也抽调精锐力量充实安监队伍,我镇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持续好转,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健全,为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安全保障。在两会期间,正值我镇各企业开工和农业春耕开始耕作,一些年前发现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随着新开工、开垦安全意识还没有绷起一根弦,基础保障能力也较为薄弱,我镇为加强企业农业安全生产,开展了专题会议部署安全生产工作,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提出了一些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警示大家时刻注意安全生产问题,不要心存侥幸盲目乐观,确保两会期间零事故发生。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生产存在监管盲区。安全监管边界不清,职责不明,相互推诿的现象依然存在。 2.安全生产监管力量不足。安监人员配备不到位,监管队伍的稳定问题依然存在。 3.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我镇安全生产基础非常脆弱。个别企业安全状况比较严峻,生产装置、设备老化,加之维修和更新改造不落实,管理混乱,安全保障能力低下。我镇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农业大棚管理混乱,未形成规模化经营。

4.安全生产意识淡漠。意识决定行为,行为产生后果。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安全意识淡漠,安全知识缺乏,安全行为不规范,违规违章所造成的。 二、对策建议 1.强化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加强领导,镇政府进一步强化安全理念,细化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将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制定了安全生产网格化实名制实施方案,拉清底子,以三横(镇、管理区、村)一纵(企业实名制)织密安全网格。全镇64个企业由24名责任领导和64名责任人进行实名制包扶,每天检查一次;69个自然村由69名机关干部进行网格化包扶;确保网中有责,格中有人,进一步明确了责任。镇安委会成员21家单位联合行动,实行全方位、无缝隙、立体式的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能立即整改的当场整改,对需限期整改的下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确保隐患及时排除。对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企业坚决实施停产整顿。 2.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责任。对镇内40个行政村139名护林员签订护林防火责任状,20家烟花爆竹销售点及1家烟花库、1处炸药库、5家鞋帽加工点、4家石英砂复工企业和21家安委会成员单位全部签订责任书,做到任务职责到位,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3.采取企业自查、日常检查与执法夜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职业危害企业、涉爆粉尘企业、工业企业、有限空间

蚕桑文化的历史地位

蚕桑文化的历史地位 雷州客路中学:梁平 中国是蚕桑文化的起源地,栽桑养蚕制丝织绸是我国古代对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蚕桑文化已深深地渗透到历代社会的诸多方面,对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生产生活等产生过重大影响,从而形成独具风格的蚕桑文化,成为中华浩瀚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蚕桑文化的历史地位 蚕桑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与稻田文化一起标志着东亚农耕文明的成熟。而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丝绸文化、瓷器文化则标志着中原文明进入鼎盛阶段。蚕丝是丝绸的基本原料,丝绸文化实际上就是蚕桑文化的高度发展成熟阶段。中国古代诗歌经典中有非常多对养蚕种桑的描画,从中可以看出蚕桑文化对中原文化以及东亚文化的影响。 二、蚕桑文化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基础 蚕桑文化的发展,使中原文明的纺织业领先于世界数千年,形成了中国人峨冠博带、宽袍大袖的服饰习俗。同时对软笔(毛笔)、刺绣、纸张的发明等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嫘祖养蚕缫丝,始有绫罗衣锦及世。从此人类就结束了“茹毛饮血,衣其羽毛”的原始衣着,进入了锦衣绣服的文明社会。……一根真丝来之不易,注定了丝绸的华贵和神秘。在唐朝,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将以“丝”为主的中国服饰文化传送到了遥远的西方。世界也由一根莹亮的蚕丝,一匹柔美的丝稠知道了古老而神秘的中国。 蚕桑文化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半壁江山,夏鼐先生认为:“中国是全世界第一个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制绢的国家,长期以来曾是从事这种手工业的唯一国家。也有人认为丝绸或许是中国对于世界物质文化最大的一项贡献。”

蚕桑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中国的农业发展以及农耕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蚕桑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是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条件;蚕桑文化植根的经济环境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蚕桑文化根植的社会结构形态是以家庭为基本细胞的宗法制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先民遵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百姓“衣食为先”,农桑、田蚕、耕织并重,“耕读传家”,世世代代繁衍在东亚这块大地。历代统治者治国无不农桑并重倡导“农者,食之本;桑者,衣之源”、“奖劝农桑,教民田蚕”、“帝亲耕,后亲蚕”、“一夫耕,一妇蚕”、“农事伤,饥之本”、“女红害,寒之源”等观点深入人心,达成官民之共识。同时蚕桑文化对于中国的礼教文化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尚书·益稷》载舜、禹古代圣贤论“十二章”丝绸服饰图案,形成“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礼教文化源头,蚕丝服饰成为等级文化的重要外在标志,并形成了一个祖先、一种权力、一个核心的特殊礼治政体;《吕氏春秋·上农》中“帝亲耕、后亲蚕”的“先蚕礼”,及《礼记·月令》中“季春之月,后妃亲躬东乡蚕桑,以劝蚕事,分茧称丝以共郊庙之服”等“劝课农桑”的农政思想,体现了统治者对于蚕桑的重视程度;《蚕织图》描绘饲蚕、缫丝、织绸的生产过程,配以精美的图文和朗朗上口的诗歌,成为融艺术、技术于一体的教育百官及百姓栽桑养蚕的重要图谱,是统治者“为政以德”思想的实施。 三、蚕桑文化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 蚕桑文化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中亚地区,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丝绸的遗物,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中国丝绸传人西方,对西方的政治、经济也起过一定的影响,起初安息(今伊朗高原北部)以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控制了中西丝绸贸易,安息用汉代的缯彩与大秦(罗马帝国)贸易,便阻止大秦与中国直接通商。东汉桓帝延熹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建 议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建议随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安全生产态势也趋于稳定好转,作为一名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从这几年的工作实际中也感到了各层各级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但在长期的基层工作实践中感到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不认真处理,将仍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欠帐较多。这是个老话题,也说了多少年,但这个现状一时仍难以改变,主要是因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成立之前,“三同时”工作一直没有抓好,有不少企业没有搞过“三同时”,因而这些企业都存在着轻重不同的安全生产隐患。有的企业因实力雄厚,重视程度较高,能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整改、补救,逐步消除了安全生产隐患;不少生产经营形势不好的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不但原有的隐患得不到整改,新的安全隐患还不断增加,这样的企业设备老化、带病运行,安全监控设备缺乏,生产作业条件不符合规定要求,特别是一些处于停产、半停产的企业,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极易发生事故。 二、监督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由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范围扩大,监督管理的对象增多,安全生产监察任务加重,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经常处于被动应付的工作状态,缺少对安全生产本质的再认识和剖析,对事故的本质和规律的揭示,运用新的、科学的理论指导企业安全生产。

三、个体、私营企业监管工作还不到位。长期以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集中在抓国有、集体企业以及改制后的新企业上,这些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已较为规范,执行得也比较严格,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也较少。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个体、私营企业越来越多,分布的行业越来越广,因利益趋动,业主的安全生产观念淡薄,各项制度形同虚设。由于客观因素,安全生产监察人员习惯于同国有、集体以及改制后的新企业打交道,对这些企业的安全监管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对个体、私营企业过问不多,就是监管也是近几年的事,怎样有效监管仍在摸索,这就形成了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四、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不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法制越健全,部门之间的协作越重要。因为法律授予各职能部门不同的管理权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某些监察职能时必然要涉及其他部门,有些方面的业务工作也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目前在安全生产行政监察上,还是各自为政,各行其道,没有进行很好的综合协调,没有行成合力。

蚕桑生产检查汇报材料

蚕桑生产汇报材料 尊敬各位领导: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对我乡蚕桑产业的支持和关心,在2011年里,我乡根据《巧家县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11年蚕桑生产的通知》(巧政发[2011]5号)文件要求,紧紧围攻县人民政府打造省级蚕桑核心基地县建设,坚持“增投入、抓管理、扩规模、提效益、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发展壮大本地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为目标,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蚕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在就我乡2011年的蚕桑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蚕桑产业基本情况 包谷垴乡地处牛栏江畔,位于巧家东大门,距县城146公里,距昭通78公里,全乡国土面积129.54平方公里,辖8个村181个村小组5806户23193人,境内最高海拔2804m,最低海拔950m,相对高差1854m,以老牛尖山良子为中轴,形成了一匹粱子两面山的地形地貌,年平均气温23℃,最高气温40.7℃,年降水量800毫米,有着气候立体,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和土地、劳动力优势,全乡分高二半山、低二半山和江边河谷地带三种类型;主产苞谷、洋芋、少量稻谷,经济作物有烤烟、核桃、花生、蚕桑,特别是近年来栽种的蚕桑,经过几年的培育,已经在增加农民收入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蚕桑产业发展目标

2011年,县下达我乡新栽桑面积1050亩(其中:县列中心样板1000亩,乡级领导中心样板50亩)。通过年初实地规划,2011年7月和9月到县蚕桑育苗基地共调苗1085440株,已完成新坪村新栽桑好田好地连片样板桑600亩,周家坪村补植补造450亩,大小蚕房集中建设10间,改造中低产桑园300亩。2011年我乡的养蚕产茧已达600张,产茧23430公斤,售茧收入772715.62元。 三、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在发展农户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扶持政策,以提高蚕农的积极性,一是桑树育苗扶持,将桑苗运到农户手中,省去了蚕农往返购买桑苗的大量时间。二是采用以将代补补助费,桑树专用肥,桑树病虫害防治补助等,给桑农还来了很大的实惠。三是蚕房、小蚕共育室建设补助,新建蚕房给予一定补助。四是免费向桑农进行科技培训,提高桑农种、养殖的技术。五是每年年终向养蚕大户,示范户给以一定奖励,进一步提高蚕农养蚕积极性。 四、做好后勤,指导农民养好蚕 (一)做好技术指导,让农民养好蚕 为了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引进了方格簇,使蚕茧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卖的价格也好了,老百姓一看,养蚕这事情真能赚钱,能搞。几年来,通过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涌现出了一大批养蚕大户和养蚕能人,特别是今年,养一张蚕好的能卖到1500到1600元,差一点的也是1300到1400元。经过几年的摸索,群众都尝到了甜头,“养蚕”现在也成为我村的一项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农民养蚕积极性热情高涨,发展前景乐观。

我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

我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存在问题的调研报 告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事关社会安定和谐,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体现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生命价值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近几年来,我市建设工程领域的安全生产现状与人们的期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频频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这就要求在构建“和谐**”的过程中,安全生产应当将长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科学管理”的理念,切实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得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上,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前不久,笔者会同市有关部门对我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书面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召开由建设、监理、施工、勘察设计等单位参加的座谈会,组织由专家学者参加的咨询论证会,以及到外地市进行考察学习。经过认真思考、研究,对我市建设工程领域产生安全事故及隐患的原因以及对策,有了比较粗浅的认识。 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存在问题的原因 建设单位的责任。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体系过程中处在

优势地位,其安全生产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意识及其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力度。目前,因建设单位导致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比例始终较高。究其原因:一是不办理安全措备案擅自开工建设,规避监管。二是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单位或者支解发包。三是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导致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四是强令施工单位抢工期、冒险作业等。五是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建设单位约束比较笼统,责任也较轻施工单位的责任。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事故主要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单位导致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没有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措施,缺乏安全技术交底。二是施工单位把施工任务通过转包、违法分包或以挂靠的形式承包给一些根本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三是从业人员整体安全素质不高,大部分一线作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四是施工单位为了揽到工程对建设单位拒付施工企业安全措施费用委屈求全,一旦中标,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于是能省则省,导致施工现场十分混乱,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监理单位的责任。在建立过程中监理单位未能真正落实

乡镇安全生产工作自查报告

xxx安全生产工作自查报告 xxx年上半年我乡安全生产工作在县安委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x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x年全县安全生产重点任务的通知》(奉节府办…xxx?39号)和《xxx人民政府关于下达xxx年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通知》(奉节府发…xxx?31号)文件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做好今年安全生产工作。上半年我乡主要以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重点建设项目等高危行业专项整治为重点;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全乡的安全稳定。现将今年上半年我乡安全生产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1、坚持“一把手”负总责的安全责任制,按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防范措施,做到职责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到位、措施有力。 2、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分析全乡的安全生产形势,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督促检查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 3、督促乡域内的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面掌握本单位的安全状况,加大安全经费的投入,定期进行安全生产自查。

(二)认真贯彻落实“一岗双责”安全生产目标责制 为认真贯彻落实“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我乡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健全了全乡安全监管组织网络。乡安监办负责全乡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13个社区、村委会也相应成立了以村主任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了安全管理人员,辖区大型生产企业也配备了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二是层层落实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逐级明确责任分工。乡政府分别与13个村(居)委会、7家非煤矿山企业和一所电站签订了《xxx年度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 二、春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春运、两节、两会期间,我乡的安全稳定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中,因此,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抓紧落实,并且加大安监工作的支持力度,重点在经费、人员、车辆方面给予较大支持。 (一)扎实开展春节、“两会”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在春运、“两会”期间,我乡以“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目标,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乡交通安全工作,全面落实责任和措施。一是制定全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使全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有章可行;二是抓实路检路查,在非常时期加大巡查力度,路检路查20余次,出动人员100余人次,检查过往车辆500余辆次,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章50余起;三是责任落实、宣传教育到位,通过开展的综治宣传月、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发放传单1000余份,悬挂标语横幅3条,制作固定宣传牌4块。

大班幼儿蚕桑文化主题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大班幼儿蚕桑文化主题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目录 摘要 (2) 一、课题的提出 (2) 1、课题研究的背景 (2) 2、课题的界定 (2) 3、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 4、国内研究现状 (3)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3) 1、课程目标 (3) 2、课程内容 (3) 3、课程实施 (4) 三、课题的研究成果 (5) 1、实践成果 (5) 2、教学收获 (5) 四、总结 (5)

摘要 《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社会资源,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幼儿的本土意识和乡土意识,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可见,幼儿教育要生活化。对于大班幼儿蚕桑文化主题课程的探索与研究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蚕桑文化,深入领会《纲要》精神的体现,通过本课题的探索与研究,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家乡物产丰富与优秀,最终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而且还注重形成特色化园本课程。 关键词:大班幼儿蚕桑文化情感培养特色课程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种桑养蚕带来的不仅是巨大经济效益,而且也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湖州以“丝绸之府”美誉闻名遐迩,其“丝绸之府”的格局形成于明代中叶。湖州作为浙北蚕乡有着悠久的养蚕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涉及到节日庆典、文明礼仪、科学探索、传统艺术等方面,孕育了特殊的蚕事习俗,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蚕桑文化。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它强调了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教育要求。要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2012年我园被评为湖州市科普教育试点,更与湖州市农科所——蚕桑研究中心结成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结对活动单位,这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而在大班年段开展蚕桑文化主题课程的探索与研究,也是充分利用地区及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家乡物产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最终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课题的界定 蚕桑文化主题课程是指:在幼儿园所创设的一定的蚕桑文化主题氛围中,让幼儿从中去探索、认知、感受、表达与表现的整个活动过程。这里的蚕桑文化主要包括:对蚕桑生长、丝绸的认知、蚕桑习俗、蚕桑游戏、蚕桑节日、蚕桑工艺制作等文化中适合幼儿园开展的内容。

企业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归纳起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人的问题、物的问题和管理上的问题。 1.1 人的问题 (1)部分管理者思想上不重视安全生产 管理者特别是企业一把手对安全生产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从以往发生的重大事故来看,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管理者缺乏自我约束的安全素质,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认为“生产是硬指标,安全是软指标”,“抓生产时瞪圆两只眼,抓安全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职工的安全意识不够,安全素质较低 由于受国情的制约,目前许多职工接受的安全教育不够,很难做到“我要安全”。另外,生产事故很大一部分是发生在民营企业中的进城民工身上,一些民工未经培训就上岗,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导致野蛮生产和违章作业屡禁不止。 1.2 物的问题 (1)部分设备、设施陈旧落后 由于受资金的限制,一些企业生产设备设施陈旧落后存在隐患,容易造成因设备设施本质不安全导致的事故。还有些企业虽然增添了新的设备,却因资金和缺乏经验等方面的原因没有购置防护装置,又产生新的隐患。 (2)工作条件和环境较差 目前的企业,特别是一些“五小”企业,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普遍较差。粉尘、噪音超标,通风、采光不符合要求,环境温度过高过低,冷水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毒物。还有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只追求经济利益,根本就不考虑作业条件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更加剧了事故的发生。 (3)安全投入赶不上生产经营的发展速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安全投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无庸置疑,但许多企业往往忽视了安全投入,新建的项目就出现隐患。还有一些工业经济园区,为了突出政绩,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放宽了安全和环境门槛,引进了一些属重大危险源的项目,埋下了潜在的事故隐患。 1.3 管理方面的问题 (1)机构、队伍不健全 由于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还没有把企业安全机构的设置做为搞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突破口来抓,企业的安全机构或撤或并,安技人员裁减、更换不断。有的企业虽有安全机构,仅是附设在处室中的一个科或组,有的甚至只在某一科室中设置一、二个人,还有的兼职过多,削弱了企业安全机构和安技人员的力量,很难从源头抓好安全生产。 (2)内部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 安全机构和安技队伍的不健全,导致企业很难制定出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特别是许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安全规章制度方面有许多空白,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安全责任制都没有,更谈不上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等制度,导致职工长期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 (3)安全管理方法落后 大多数企业采用的仍然是传统型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注重经验和事后总结,未形成安全生产管理的闭合体系,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根源,安全生产工作主要是靠人治,并且是少数人参予的人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松松紧紧,抓抓停停,难以有效的防止事故发生。 2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

创新蚕桑生产模式 促进蚕桑产业发展

创新蚕桑生产模式促进蚕桑产业发展 黑溪镇政府庞友立 黑溪镇地处黔江西北部中心地带,与本区石会、白石、小南海等乡镇毗邻,接壤彭水县郁山、石柳、连湖等乡镇,境内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素有黔江的“西大门”之称。全镇幅员面积94.5平方公里,辖6个村(居)委,现有5837户,22445人,是黔江区的人口、面积大镇。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无霜期达300天以上,四季分明,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宜桑宜蚕,蚕农有较好的养蚕习惯,近年来,蚕桑已成为我镇促进农民增收的优势项目,也是我镇农户万元增收的骨干产业之一。2010年全镇已实现桑园面积7000亩,养蚕发种3700张,全年可望实现产茧3000担,农民茧款收入可达300多万元。但由于养蚕零星分散,亩平养蚕效益不高;劳动力大量外出,致使养蚕劳动力严重缺乏。传统的生产模式越来越不适应茧丝绸市场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了我镇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国际国内茧丝绸市场行情迅速好转,已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如何创新蚕桑生产模式,促进蚕桑生产快速发展,提高农民养蚕经济效益,是蚕业工作者应该认真探索、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要促进蚕桑生产快速发展,必需在扶持奖励政策上创新。 近十年来,由于黔江区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和其他奖励扶持政策大力发展蚕桑产业,使黔江的蚕桑行业起死回生,蓬勃发

展。但由于前期过度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了栽桑的质量和养蚕技术的提高,造成养蚕水平低下,亩产效益差,同时因茧丝绸市场疲软,严重挫伤了蚕农的蚕桑生产积极性,大多数蚕农对栽桑养蚕失去了信心,养蚕的目的就是套取国家政策,致使桑园面积缩水严重,原政策的兑现方法已经不利于现阶段蚕桑产业的发展,要提高蚕农的积极性,必需创新国家扶持奖励政策的兑现办法,一方面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彻底改变蚕农做好做差一个样的局面。 1、抓好面积核实,挤干面积水分。 抓好桑园面积的复核,可以改变蚕农对蚕桑产业发展的认识,体现政府执行政策的严肃性。今年年初,政府通过认真组织,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全镇桑园面积进行复核丈量,一方面进一步摸清了家底,掌握了实情;另一方面严肃了政策,改变了蚕农的不满情绪,树立了蚕农的信心。 2、实行政策统筹,发挥政策的效力。 适当调整蚕桑直补政策和奖励扶持政策的兑现办法,可以有效的促进桑园管理和提高消毒防病的水平。近年来,通过推行“一事一议”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管理资金无法到位的问题。即:一是对只栽桑不管桑不养蚕的农户取消政策兑现;二是将上级补助政策分开兑现,一部分作为桑园面积的基础补助兑现给农户;另一部分实行资金统筹分别用于提前兑现管理用肥、防病治虫药物、订种既奖励。

我国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我国现有建筑工人3893万人,约占全世界建筑业从业人数的25%,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但是他们的劳动环境和安全状况却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行业特点、工人,素质、管理难度等原因,以及文化观念、社会发展水平等社会现实,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决于采矿业的最危险的行业。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如2001年建筑企业完成单位工程施工个数近80万个,施工面积18.8亿m2,单位工程竣工个数超过50万个,竣工面积9.8亿㎡。同时,我国建筑业每年由于安全事故死亡的从业人员超过千人,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建筑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全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状况有所好转,死亡人数基本呈下降趋势,但安全生产的整体形势还是比较严峻,见图1。 虽然我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水平比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然而,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所限,目前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与有关行业、专业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工作的交叉;在各级政府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政府职能的改革方面,还未顺应市场经济制度,还存在政企不分等问题,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成效还未形成直接关联;管理手段单调,资源缺乏;对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以及没有激励社会力量投入安全管理的机制等。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模式的发展,并没有及时跟上国家社会、经济、政治各方面迅速变化的步伐。很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管理方法和政府机构体系,虽然已经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建设工程安全问题,但是仍然广泛存在,阻碍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提高。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1.法律法规方面 建设工程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 完善,相关标准也需要完善。据统计,我国自建国以来颁布并实施的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约280余项,内容包括综合类、安全卫生类、伤亡事故类、职业培训考核类、特种设备类、防护用品类及检测检验类等。其中以法的形式出现、对安全生产和劳

桐乡蚕桑文化的民俗学考察

桐乡的蚕桑文化 桐乡地处杭嘉湖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养蚕胜地,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蚕桑文化习俗,蚕神信仰则是蚕俗活动的中心支柱。如今,蚕桑产业日渐式微,一些相关的手工技艺正在消失,关于蚕桑的文化习俗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文章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着重探讨一下两个方面:一,桐乡地区的蚕神传说在民间的影响。二,以蚕神信仰为支柱桐乡清明轧蚕花活动的现状,总结桐乡地区蚕桑文化的特点,展现桐乡蚕桑文化习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杭嘉湖地区的蚕桑文化自古闻名遐迩,并且在明清之际达到顶峰。桐乡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农业物产丰富,蚕桑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都是我国蚕桑的重要产地。“桐乡田地相匹蚕桑,利厚东而嘉善平,湖海盐西而归安乌,程俱田多地少,农事随乡地之利爲博,多种田不如多治地,盖吾乡田不宜牛耕,用人力最难,又田壅多,工亦多,地工省壅,亦省田工,俱忙地工俱间,田赴时急,地赴时缓,田忧水旱,地不忧水旱。”说的就是桐乡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其中特别提到了桐乡适合桑树的生长,蚕桑生产无论欠收或是丰收,其亩产量所获得的财富价值都比种田的亩产量所获财富价值高,可见其自然条件对于养蚕是极为有利的。 蚕桑经济在农村经济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桐乡农民谋生的重要手段之一,甚至是首要的经济来源,同时也一直是桐乡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全面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的展开,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蚕桑产业受到剧烈的冲击。传统的蚕桑文化产业的发展日渐式微,种桑养蚕日渐淡出普通大众的视野,人们对一些以往的由种桑养蚕所衍生出来的传统蚕桑文化习俗的重视度也不复往常。 蚕桑文化作为江南地区农耕文明的代表之一,是与当地当时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从良渚时期的蚕桑文化追溯起,在一代又一代先辈的社会实践中,养蚕这一产业在农业的分支中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特点。从养蚕流程到蚕俗节日,从器物到文化,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其特殊的神明文化和流传至今的清明轧蚕花活动。 一、桐乡地区的蚕神传说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事关社会安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前提,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最根本的要求。深刻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进一步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为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是个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安全生产存在主要问题 当前安全生产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认识不到位是一切工作不到位最为深层次的根源。有些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不能从构建***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重经济发展、轻安全生产的现象依然存在,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规观念仍然比较淡薄,对安全生产工作态度消极或被动应付, (二)监管体系不到位。一是安全生产监管权威性不足。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管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内的安全生产实行综合监督管理,但由于综合监管的具体职责范围法律法规并未加以明确,质量与技术监督、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甚至一些负责安全生产专项监管的部门,实际上也管起应属于综合监管范围的某些工作。 (三)安全投入不到位。从政府层面看,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的制约,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对于涉及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公共场所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事故预防所需的投入,甚至连安全生产日常工作经费都未纳入财政预算给予应有的保证。 (四)主体责任不到位。 (五)安全基础不到位。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目前我国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安全保障能力较差。 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对策 构建***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解决好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是保持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也是构成社会主义***社会一项重要内容。 (一)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党和政府执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好、保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如果一个地区、一个行业,重物大事故不断,今天这里死人,明天那里爆炸,老百姓没有基本的安全感,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就会受到质疑,执政形象就会受到影响。各级政府、各部门领导要把安全生产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并将安全生产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党委工作部署、落实、检查的内容,切实落实各个层面上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政府层面上。主要负责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准入条件,对安全生产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通过规划布局、结构调整,强化宏观调控,督促地方和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二是各有关部门层面上。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督促和指导生产经营单位不断强化安全基矗各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