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一、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制约因素和基本模式

(一)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和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扩展的根本动力。

第一,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和扩散效应是城市空间扩展的直接动力。城市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空间,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已形成规模的工业、繁荣的商贸活动、多样便捷的服务和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个强大的引力场,吸引着各种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当这种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即不经济)时,便会引起各种生产要素向周边地区的扩散。而无论是集聚还是扩散都将对城市建设用地产生新的需求,带来城市空间的扩展。换言之,城市空间的扩展是在集聚力和扩散力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

第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城市空间扩展速度和扩展形式的周期性变化。一方面,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大城市不同时期的空间扩展情况看,城市空间扩展是非匀速推进的,表现出加速与减速的交替过程,直至进入稳定期。当经济高速发展时,城市建设投资增加,城市空间扩展加速,反之则放缓,使城市空间呈现出“年轮”性特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还影响着城市空间扩展的形式。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时,城市空间扩展形式主要表现为外延式水平扩展,城市建设用地比较粗放、松散,紧凑度指数下降。当经济处于稳定增长或缓慢增长阶段时,城市空间扩展则转为内涵式垂直空间扩展,以内部填充、改造为主,建筑密度加大,紧凑度指数明显上升。

2.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居民对居住条件改善的需求是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力量。

在城乡差距存在且政策开放的情况下,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导致城市住房需求猛增。新增人口中的低收入群体通常在市区的边缘地带栖身,由于边缘区的土地价格较低、交通便利、房租较低、管理松散,同时建造商在郊区建设新屋的成本也较低,城市空间以空前的速度向外扩展。另一方面,城市中的高收入群体,不满于中心区的喧闹、拥挤和环境的日益恶化,纷纷向郊区迁移,追求更加宽敞、更接近自然的舒适居住环境,这就要求有更多的土地空间作保障。与之相适应,部分产业向这些地区的迁移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兴建,又进一步增加了对土地的占用。

3.交通网络的拓展对城市空间的扩展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

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地铁、轻轨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极大地加强了城市的对内对外联系,大大提高了城市空间的扩展速度并改变着城市空间的扩展方式。由于便捷的交通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给居民的工作、生活、出行带来方便,因此,在重要的交通站点会形成新的集散中心,并沿主要交通干线轴向扩展。发达的交通线路对各种生产生活要素具有很强的吸附力,而纵横交错、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使城市空间扩展最终呈现网结状格局。

4.技术进步对城市空间扩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建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垂直扩展,在一些聚集效应较高的城区,土地供给非常紧张,人们凭借先进的技术使建筑向更高处发展,建成高楼林立的中央商务区或住宅区,从而使城市空间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不仅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水平扩展,也改变着城市的空间形态。在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网上购物、网上办公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陈玉光

逐渐成为现实,人们面对面的接触将大大减少,有利于人们向郊区迁移,中心城区过于拥挤的状况将得到改善。

5.政府干预对城市空间扩展发挥着重要的控制和引导作用。

国家基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全局目标而确定的产业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人口政策等影响城市在大范围内的总体布局、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空间扩展速度和城市形态。各地城市政府根据本城市的功能定位、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人口规模、产业基础、资源和技术条件、外部环境等对城市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确定发展目标,并依此制定近、中、远期发展规划。城市规划本质上是对城市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空间作出合理安排的一种法规性调控手段。世界各国政府普遍运用城市发展规划、调整大项目布局、出台相关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给予财政支持、完善基础设施等手段实现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定向引导和控制。

6.自然条件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制约。

地理位置、地质构造、地形地貌、资源状况、气候和水文条件、是否具有天然水陆运输之便等自然因素,不仅决定城市能否形成,而且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潜力、土地开发的密度、空间扩展的方向、速度及各类城市空间的布局和结构。城市建设必须与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防止由于过度、无序的开发带来自然资源的浪费和过快枯竭、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空间扩展的基本模式

1.同心圆圈层扩展模式。

这种模式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主城区具有很强的极化作用;城市建于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带。随着主城区对各种要素的不断集聚,扩散能力也不断增强,其空间以已有的主城区为核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式连续均衡分层扩展,形成紧凑度较高的圈层结构。但当城市空间扩展到一定程度后,若再按此模式继续扩展下去,将会导致交通拥挤、运输成本过高、住房紧张和环境质量恶化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2.由单中心到多中心扩展模式。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旧城区难以满足产业结构、城市功能调整和人口急剧膨胀的要求,于是在许多大城市地区外围衍生了不同职能类型、不同发展目标、不同景观特征的新城区。这些新城区成为现代化大城市系统内部重要的功能区域,城市空间结构也开始由“单核”向“双核”、“多核”转变。市域空间结构表现为各种经济社会活动在地域上互相依存的组合关系,体现了市域生产力的重新布局,其典型模式是由新旧双城构成的哑铃结构。

3.星状扩展模式。

城市外围功能区围绕核心区呈不均等连片集结,城市表现为从多个方向指状向外扩展的结构形式。其成因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或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在各个方向上表现出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随着轴间地带的填充,星状结构的城市极易演化为含十字星状核心结构的团状城市形态,如我国的泰州、合肥等城市。

4.带状扩展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或大运量交通线路的建成引起的。

一方面,由于自然条件(如滨河、滨海地带)的影响,城市核心区呈带状分布,外围组团与之连片向两侧伸展。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带状核心结构改变了单核圈层结构的向心特征,功能结构具有良好的均衡感。另一方面,由于大运量交通干线的建成蕴含着潜在的高经济性,使城市空间主要沿对外交通体系的主要轴线方向呈带状扩展。新开发的土地依靠交通轴线与中心城区保持密切的联系,其伸展轴主要有工业走廊、居住走廊和综合发展走廊等。随着轴线间的不断填充,这种模式易演变为圈层式扩展模式。

5.网结状扩展模式。

由于山体、湖泊、湿地等阻隔,各城区的建设相对分散,在城市的核心区域形成多个相对独立、具有相对完整功能及影响范围的中心,各中心之间靠陆路、水陆交通体系联结,形成网结状空间格局。

6.散珠状扩展模式。

散珠状扩展模式是一种不连续的城市空间扩展方式,是各国为解决或避免“城市病”而采取的一种常用模式。当城市发展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继续沿用原来的扩展方式将大幅度增加整个城市的

运行成本并带来诸多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城市政府便会在距中心城区一定距离的地方如同散珠一般建设新城。这种扩展方式通常是在人为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成组、成团向城区外围疏散,以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日本东京等大城市周边的“卧城”、法国巴黎附近的新城建设、美国的“精明增长”模式都是这一模式的具体实践。但如果主城区与各组团之间缺乏有效的隔离控制,其后期易连成一片,演化为圈层式扩展模式。

7.复合型扩展模式。

城市在总体上按同心圆圈层模式扩展过程中,由于地铁、轻轨、高速公路等运输干线的建成,导致要素在运输干线附近带状集聚,继而在某些点上又出现圈层扩展,形成复合型扩展模式。

8.串珠状扩展模式。

要素和功能的集聚及空间扩展并非集中于一个点上,而是沿着江河(包括运河)重要码头、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重要站点形成若干新的生长点,逐渐成长为城市,各城市之间联系密切,构成串珠状城市群落,以我国沿南北大运河形成的串珠状城市群落最为典型。

9.远距离异地扩展模式。

这种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基于解决区域之间发展的严重失衡而作出城市宏观战略布局的调整和相关政策的实施。如美国对其西部地区的开发、日本对北海道的开发、德国在1990年统一后对其东部地区的开发、法国在20世纪对其西部地区的开发、意大利对其南部地区的开发、巴西对其内陆地区的开发。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和综合发展规划、政府投入巨资、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贷款和税收优惠吸引国内外企业进入、重大项目和先进科技带动、实施灵活的人口政策等,吸引要素向这些地区集聚,在这些地区建设了一批新城并促进了旧城的复兴。

10.城市空间扩展的总趋势:区域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

当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达到较大规模时,在继续发挥集聚作用的同时,其空间、产业、人口等便开始向周边卫星城镇扩散,带动卫星城镇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卫星城镇与中心城市趋同的产业逐渐丧失竞争力,在主动承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时对原来的产业布局作出新调整,形成与中心城市协作共荣的局面,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非常紧密。这样,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及其与周边卫星城镇的良性联动便构成了更具竞争力的都市圈,都市圈具有不规则圆形地域结构,通勤时间一般为1小时。

伴随中心城市(都市圈)的不断发育成长及区域内交通能源运输和信息网络的日益发达和完善,中心城市(都市圈)的辐射力作用于更广大的地域范围。在这个广大地域内,产业通过重新调整布局得到有机整合,原先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相对独立发展和无序竞争的状态逐渐改变,代之以清晰的产业分工和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由若干不同规模、等级和各具特色的城市紧密关联、协同发展、具有强大活力和竞争力的庞大城市体系——

—城市群或城市带,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增长极。城市群依拥有中心城市的多少可划分为单核、双核和多核结构。

二、采取科学、理性的空间扩展方式,推动我国城市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一)确立并贯彻有限扩展的理念

所谓“有限扩展”包含4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城市空间扩展的方向、速度、土地开发密度、空间扩展的总体模式以及最终形成的城市空间结构受到城市所在地的地质、水文、地形地貌和当时建设技术等条件的制约。

第二,资源、生态环境对城市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城市的总体建设规模和土地开发方式必须与之相适应。

第三,即便是在地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城市空间沿任何方向上的水平扩展都并非是任意的和无限的。在一定阶段,沿一定方向的空间持续扩展将带来居民通勤、工作、生活成本和整个城市运营成本的大幅增加直至不经济,此时即表明沿这一方向的空间扩展已达到了它的极限,必须适时调整扩展方向和整个城市的空间扩展模式。

第四,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是由生产、商贸、交通能源运输和通讯、金融保险等服务、科技研发、文教卫生、居住生活、休闲娱乐、生态循环、管理等多种功能紧密联系、互相作用构成的一个巨系统,不同的功能对应着不同的空间,这些空间在整个城市空间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应加以科学布局、

有机组合。如果由于某种或某些空间无节制地过度扩展而导致其他空间(特别是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被严重挤压或缺失,就会造成城市生命空间形态的畸形,影响整个城市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规划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制约、引导和调控作用。每个城市要根据自己的区位特点、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状况、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技术优势、主导产业等,科学确定自己的近、中、长期发展目标,并做好发展规划,对城市的商业贸易区、工业加工园区、科技园区、金融保险服务区、教育区、住宅区、生态保护区等功能区进行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尤其是要划定城市的紫线、绿线、蓝线和黄线,并严格执行,确保城市空间扩展遵循客观规律有序进行。

(二)注重城市的内涵式增长,克服和防止城市空间的低密度蔓延

我国可耕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不可能采取松散的、粗放式的空间扩展方式,而必须始终注重城市的内涵式增长,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构建紧凑型的城市空间结构。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边缘地区低密度蔓延以及小城镇建设过于粗放的问题比较突出,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和防止。

第一,在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现代建筑技术,适度加大土地的开发密度,增加城市的垂直空间。第二,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增强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用地需求的增加,而第三产业本身的发展特点又决定了其用地向城市中心区扩展,并逐步取代城市中心区的工业用地和一些居住用地,使城市中心区用地依据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则进行着职能调整和优化,而城市工业则逐步在城市边缘区重新分布,城市的功能和活力得以不断提高。这同时也意味着城市旧空间的更新和科技、文体、商贸设施的日臻完备以及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的优化,不同于单纯的外延式规模扩张,它更注重城市的内涵式增长,更注重利用有限的空间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代表了城市用地扩展的必然趋势。第三,针对小城镇建设中缺乏科学规划、遍地开花、过于粗放、功能不强的问题,小城镇建设一定要坚持注重实效、择优发展的原则,即应把县域中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作为发展重点,按照“产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农业向规模发展”的思路,通过节约土地、集约发展,迁并整合农村居民点、控制人均居住面积等措施,实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土地增加的动态平衡。要积极推动相邻建制镇的组团发展和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要因地制宜进行产业布局,形成特色优势,增强小城镇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三)适时分散扩展

我国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城镇化以年均0.93%的增速发展,至2008年末已达到45.7%,在城乡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速度还将不断加快,但即便如此,要实现数亿农民向城镇的转移仍需要较长的时间,待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才会逐渐减速,并最终使人口在城乡之间的流动趋于动态平衡。这意味着,在现阶段伴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城镇的空间膨胀是不可避免的,城镇的成长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必经的一个过程。由于大城市具有强大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因此,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优先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将非常明显,这就进一步加重了大城市在交通、能源、住房、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压力。即便是在建立了快速公共交通体系(含轨道交通)和大型能源运输管线的情况下,在将来的某一个阶段也会面临不堪承受之重,那时引导各种要素向周边卫星城镇疏散或在距中心城市一定距离的范围内建设新城就成为必然,从而使大城市向多中心空间结构演变。

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卫星城镇和新城(以下简称卫星城镇)建设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与中心城市保持密切联系。二是卫星城镇在产业上要主动承接中心城市的辐射,并形成鲜明的特色,实现与中心城市的优势互补。三是不应把卫星城镇仅仅建设成“卧城”,而应体现职住平衡和生态平衡。四是卫星城镇要具备完善的生产、生活、休闲等配套设施,具有相对独立性。五是要具有紧凑型的空间结构。六是在中心城市和卫星城镇之间要设立永久性隔离带,以避免与中心城市连成一片。

(四)不同区域城市均衡扩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城市的形成和兴衰,是一

个在劳动力转移成本、就业机会、劳动力报酬率、投资收益率等信号和机制的引导和调节下,各种生产要素、企业、市场、设施等在地理上自然流动和聚散的过程。东部沿海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加之国家在改革开放后采取由东向西的推进序列和空间上的不平衡发展战略,给沿海城市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创造了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资金、物资、人才和技术向这些城市集聚,沿海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快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这就使原本就存在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是一个大局;沿海地区发展起来以后,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是一个大局。促进不同区域城市均衡扩展,带动落后地区发展,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均有实践,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而言,具有更为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极为突出的现实意义。

第一,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

第二,科学谋划区域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促进各类城镇的成长,增强其集聚和扩散功能。

第三,要发挥各区域城市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区域的发展基础、优势,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城市通过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对口支援以及项目合作,帮助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发展。要采取多项措施,帮助资源枯竭型城市顺利实现经济转型。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实践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长远,紧密结合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区域合作、发展、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共荣。

(五)把城市群作为空间扩展的主要形式,促进不同等级城市的协同发展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发达的交通信息网络、产业的精细分工与密切协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由一个或多个大型或特大型中心城市带动,若干不同规模、等级、各具特色的城市之间良性联动、协同发展构成的庞大城市体系,是构建科学的城市空间关系、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提高整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和整体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手段。21世纪是全球合作与竞争的世纪,从世界范围来看,以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大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大城市群正成为这场竞争的主角。经过历史的演化和多年的培育,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些在世界、整个国家或区域范围内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城市群,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春城市群、徐州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合肥城市群等。从城市群的影响范围来看,长三角是世界城市群,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是国家城市群,其他城市群是区域城市群。这些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强化了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特别是沿海都市连绵区集中的趋势,提高了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其一,总体而言,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竞争力不强,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缺乏可持续发展后劲。其二,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总量不足密切关联,在绝大多数城市群中,中心城市对群内其他城市的带动作用不强。其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缺少大运量的高速铁路,导致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成本较高;二是城市公共交通、住房等设施建设跟不上人口城市化的要求,导致城市交通、住房拥挤。其四,由行政管理的相对独立和分割形成的障碍严重制约着城市群的发展。其五,多数城市群未形成分工合理的产业布局,产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无序竞争。其六,城市体系不完善。一是结构上存在断层(如武汉城市群);二是中心城市与周边次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在产业上的关联度不高。

促进我国城市群健康快速发展,第一,要按照统筹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七个统筹”的原则作好规划,发挥

规划的指导、协调和约束作用。规划要强调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的合作,提高规划区域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将重点放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需要跨区域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上。要在对各城市群的现实状况、区位条件、功能特点、地位和作用、发展潜力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对其发展远景作出具体规划。要突出长三角城市群在参与世界性城市群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打造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提升其综合实力和整体功能,使其逐步成长为具有更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性城市群;因地制宜,积极促进其他区域性城市群的成长,实现不同等级、东中西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第二,转变城市群发展方式,增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克服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张的倾向,在提高城市内在质量、综合功能上下工夫。二是城市群建设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节约利用土地等资源,立足长远,对三次产业、基础设施、人口分布和环境保护等进行综合部署,避免发展的盲目性。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加强城市间在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合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树立整体意识,加强不同等级城市政府之间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政府之间的合作重点要放在具体合作项目、信息交流、基础设施、地位界定、战略策划以及城市群的文化发展与联系等方面。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城市合作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法规体系。加快体制创新步伐,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整合的体制和运行、协调机制,设置主要着力于开展城市间横向经济合作的机构,鼓励发展各种非政府的横向协调机构,如区域性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会等,减少经济活动的摩擦,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达成对地方政府和经济主体具有约束力的经济合作多边框架协议,规定商品、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投资便利化,促进区域大交通体系、统一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机制。建立共同发展基金,主要用于跨行政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治理。

第四,清除市场壁垒,促进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城市群内各城市政府要树立团队整体意识,破除行政屏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自由流动。构筑统一的物流平台,建设区域性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发展异地金融业务,建立交易结算、清算金融平台。清除各种市场障碍,建立开放有序的区域市场,加强市场管理,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五,建立完善的城市等级体系和产业分工体系。对于城市群内不同层次的城市要搞好功能定位,合理布局,资源共享,建立产业分工明确、紧密合作的联动关系,发挥各自优势,个性化、差异化、错位发展。要以现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基础和龙头,加强区域快速通道、信息网络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发挥中心城市强大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次中心城市、卫星城镇的快速发展。以扩容为主要手段,提高中等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吸纳能力,积极培育中等城市加快成长。小城市和小城镇应确立依托大城市加快自身发展的战略,注意对大城市辐射的承接,避免在专业分工上与大城市的雷同,走特色发展之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向,最终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和多元化城镇体系。

第六,重视培育产业集群,促进生产某种产品的关联企业、配套企业以及相关服务业聚集在一起,形成若干产业优势地区。

[参考文献]

[1]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城市发展简表[J].中国城市经济,2008(12):87-88.

[2]中国城镇化率45.7%超大城市39座[EB/OL].http://www.17u. com/news/shownews_203463_0_c.html,2010-04-03.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78X(2010)08-0022-06

[收稿日期]2010年7月

[作者简介]陈玉光(1958年~),男,山东胶州人,中共青岛市委党校教授、当代作家、《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编辑,研究方向:城市经济、社会学。

编辑:高翠琳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一、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制约因素和基本模式 (一)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和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扩展的根本动力。 第一,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和扩散效应是城市空间扩展的直接动力。城市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空间,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已形成规模的工业、繁荣的商贸活动、多样便捷的服务和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个强大的引力场,吸引着各种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当这种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即不经济)时,便会引起各种生产要素向周边地区的扩散。而无论是集聚还是扩散都将对城市建设用地产生新的需求,带来城市空间的扩展。换言之,城市空间的扩展是在集聚力和扩散力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 第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城市空间扩展速度和扩展形式的周期性变化。一方面,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大城市不同时期的空间扩展情况看,城市空间扩展是非匀速推进的,表现出加速与减速的交替过程,直至进入稳定期。当经济高速发展时,城市建设投资增加,城市空间扩展加速,反之则放缓,使城市空间呈现出“年轮”性特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还影响着城市空间扩展的形式。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时,城市空间扩展形式主要表现为外延式水平扩展,城市建设用地比较粗放、松散,紧凑度指数下降。当经济处于稳定增长或缓慢增长阶段时,城市空间扩展则转为内涵式垂直空间扩展,以内部填充、改造为主,建筑密度加大,紧凑度指数明显上升。 2.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居民对居住条件改善的需求是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力量。 在城乡差距存在且政策开放的情况下,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导致城市住房需求猛增。新增人口中的低收入群体通常在市区的边缘地带栖身,由于边缘区的土地价格较低、交通便利、房租较低、管理松散,同时建造商在郊区建设新屋的成本也较低,城市空间以空前的速度向外扩展。另一方面,城市中的高收入群体,不满于中心区的喧闹、拥挤和环境的日益恶化,纷纷向郊区迁移,追求更加宽敞、更接近自然的舒适居住环境,这就要求有更多的土地空间作保障。与之相适应,部分产业向这些地区的迁移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兴建,又进一步增加了对土地的占用。 3.交通网络的拓展对城市空间的扩展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 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地铁、轻轨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极大地加强了城市的对内对外联系,大大提高了城市空间的扩展速度并改变着城市空间的扩展方式。由于便捷的交通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给居民的工作、生活、出行带来方便,因此,在重要的交通站点会形成新的集散中心,并沿主要交通干线轴向扩展。发达的交通线路对各种生产生活要素具有很强的吸附力,而纵横交错、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使城市空间扩展最终呈现网结状格局。 4.技术进步对城市空间扩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建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垂直扩展,在一些聚集效应较高的城区,土地供给非常紧张,人们凭借先进的技术使建筑向更高处发展,建成高楼林立的中央商务区或住宅区,从而使城市空间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不仅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水平扩展,也改变着城市的空间形态。在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网上购物、网上办公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陈玉光

国外对空间剥夺及其城市社区资源剥夺水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国外对空间剥夺及其城市社区资源剥夺水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王兴中,王立,谢利娟,王乾坤,杨瑞,曾献君,廖兰 (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西安710128) THE STATUS AND TREND OF RESEARCHES ON DEPRIVATION OF SPACE AND CITY COMMUNITY RESOURCES ABROAD WANG Xing-zhong,WANG Li,XIE Li-juan,WANG Qian-kun,YANG Rui,ZENG Xian-jun,LIAO Lan (Institute of Human Geography,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Xi'an 710128,China) Abstract:Urban social spa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of urban geography in foreign countries.Especially,the scholars in this field abroad have been paying a lot of attention 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patial deprivation and urban social living space quality since 1970s.The research of urban social geography on the quality of urban living space has reached the level of the urban system from the regional level,and then has extended further to the space system of urban community.The paper maintains that the nature of the accessibility to community resources is to reveal the structure of spatial justice in community or the living places of urban space,while,the level of spatial deprivation and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is used to explore whether urban social living spaces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pace are just or not.In the light of the sciences of sociology and geography,the disciplines about deprivation phenomenon has formulated different genre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ies.In addition,level of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measures urban living space quality of different classes.The research on level of spatial deprivation and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has been shaped into several directions as follows:1)The negative effect on society of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2)The fair allocation of place about rank of community system of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3)Dynamic development on coupling allocation about place and community classification.As to research methodology,it also reviews the benefits of community resource mapping for integrating predefined-research areas in foreign countries.Furthermore,a case in point,integrated technology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is Photo-based Q Method and PPGIS (USA)in order to explore the geographies of community change.And mapping CLSC Deprivation Levels (France)are us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deprivation in individual local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s.Thirdly,Graph-theoretical Methods (UK)can identify patterns of deprivation.As a whole,the article combines related references abroad,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 ideas of researches on the deprivation of spatial and social community resources aboard,in the viewpoint of urban social living spaces.It also includes research concept,branches and methods formed on relevant disciplines.At last,the paper sums up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ity management,urban planning,spatial arrangement of commercial and entertainment places.This research not onl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abroad for spatial deprivation and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but enriches the study of urban social geography. Key words:urban;community;spatial deprivation;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文章编号:1003-2398(2008)06-0007-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XSH010) 作者简介:王兴中(1948—),男,陕西西安人,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学、社区规划等。收稿日期:2008-07-10;修订日期:2008-09-26 2008年第6期总第104期 人文地理

新版城市各类用地布置原则与方法

新版城市各类用地的布置原则与方法 新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区别 一、框架体系的变化 新版的标准对原有标准的大、中、小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进行了调整,改成分层次控制的综合用地分类体系,主要有城市与乡镇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城市乡镇用地附加几个部分构成,表现了城市与乡镇一体化发展的需求。 新版的标准对原有标准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在具体的内容方面,着重体现在对相关的概念划分和内涵进行了改变。在概念方面,新增了城市与乡镇居民建设用地、区域其他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城市与乡镇用地等。在内涵方面的调整方面,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城市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绿化广场用地的等均有调整。除此之外,新标准还将原标准的公共设施用地分为公共办事用地和商业办事设施用地两大类。 二、“居住用地”的调整 1、原有的四级中类标准调整为三级标准。 “一类居住用地”: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包括别墅区、独立式花园住宅、四合院等。这类用地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均匀一定数量,通常现状居住用地调查分类时采用。 “二类居住用地”:设施齐全、布局较完整、环境良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三类居住用地”:设施较欠缺、环境较差,以需要加以改造的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包括危改房、棚户区、临时住宅等。 2、居住用地小类调整: 将居住用地小类调整为“住宅用地”和“服务设施用地”2类,其中:“住宅用地”既包括住宅建筑用地,也包括城市支路以下的附属道路、停车场、小游园等用地;“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小区以及小区级以下的幼托、文化、体育、商业、卫生服务、养老助残设施等用地,不包括中小学用地;在二类居住用地中增加“保障性住宅用地”小类,以体现国家关注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的公共政策。 3、中小学用地划入“教育科研用地” 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分化调整 将原有“公共设施用地”拆分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两类。原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用途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居住区及居住区以上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多种机构和设施的用地,其主体内容仍然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体系。而新版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指行政、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机构和设施用地,不包括居住区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其核心内涵在于必须

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等级考试题)

第六篇城市 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 一、选择题: 1.(2018·浦东·一模)土地利用效益随着距市中心远近而变化。从市中心向郊区,土地利用效益下降幅度最大的是A A.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C.工业用地D.农业用地2.(2018·黄浦·二模)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商业用地C A.在各类土地中占地面积最大B.土地利用效益低于工业用地 C.地租支付能力高于居住用地D.处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第二圈层3.(2018·虹口·一模)右图为某城市地价变化 图。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 现了两个峰值。该区可能建设了B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2018·闵行·二模)右图为某大城市商业、居住、 工业用地的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远近变化图,曲线Ⅰ在③ 位置处地租水平较高,原因可能是这里B A.位于市中心B.交通便捷 C.工厂密集D.环境优美 5.(2018·青浦·一模)从地租水平来看,图中③和⑤ 可能位于C A.市中心B.街道两侧 C.主干道交汇处D.城市绿地 6.(2018·普陀·二模)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 综合表现。右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 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 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C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万向空气质量较好 7.(2018·崇明·二模)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B ①土地价格②发展历史③交通条件④生活习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2018·奉贤·一模)从城市功能分区看,位于城市或区域的中心,交通便捷,人流量

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研究进展及启示

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研究进展及启示 发表时间:2019-10-28T09:21:30.95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作者:何琳琳 [导读] 分析了目前中国城市空间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黑龙江省时代国土资产评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30 摘要:分析了目前中国城市空间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分析认为目前阶段我国城市空间开发存在地下与地上及地下各层次之间规划协调不够、城市空间管理职能划分模糊、缺乏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投资模式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实现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应在规划阶段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遵循合理的规划原则,构建科学的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进行数字化城市空间规划并加快制定合理的城市空间开发法律法规;在开发阶段选择合适的城市空间投融资开发模式,采用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并加强城市空间的生态化建设,通过这些对策提高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空间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 引言 中国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既是传统经济、土地和建设三类空间规划的传承,也是满足从“物质文化需要”向“美好生活需要”转变,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问题转变的新制度设计,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1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1.1城市空间管理职能的划分比较模糊 2001年11月建设部颁布了《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的决定》,在法律上明确了地方政府对城市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职权。尽管地方政府的绝对管理权明确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城市空间资源管理的空白,仍缺乏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特定的管理机构来协调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城市工程项目之间、地下工程同地表建筑物之间的矛盾。目前,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存在多头管理问题,城市空间包含的众多要素的管控职能分散在国土、发改、人防、交通、市政、能源、电力、水利等部门,存在管理职能重叠甚至冲突。如此多头管理,势必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和效率的低下,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之间的缺乏更造成地下空间开发中重复建设、无序建设频频发生,也是目前城市空间开发可持续性差的主要原因。 1.2城市空间开发缺乏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 城市空间具有无光线、恒温、恒湿、隐蔽、密闭、开发成本高,可逆性差,危险性大、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因此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评估至关重要,尤其对城市空间开发的可持续性评价。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对于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影响,学术界一直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指标。城市空间规划设计体系本身也尚处于摸索和不断调整的过程,针对城市空间规划及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属于一个全新的空白领域。由于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因而城市空间开发应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另外,由于地质条件和城市工程的复杂性,城市空间开发建设事故屡见报道,针对城市空间开发建设的安全评估机制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城市城市空间综合评估机制,用于定量评价城市城市空间开发的可持续性、安全性和生态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研究的前沿趋势 2.1研究阶段 发达国家早期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研究多由政府组织与研究单位参加,主要是编制可持续性的城市空间规划研究报告,重点是制订可持续性的空间规划目标,强调公共参与城市空间规划的方式与程度,以及深入分析可持续性城市空间与其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方面。具体特征如下:一、20世纪50-60年代,城市空间规划趋向从传统的以“物质功能空间规划”为主,逐步兼容考虑“物质功能空间”、“自然生态空间”与“城市社会功能空间”。二、20世纪60—70年代,城市社会空间问题成为可持续性城市空间关注的重要问题,形成了以解决公共福利为特征的阶段,这一时期亦开始重视“城市自然生态空间”的功能特性需求。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以美国为例的西方国家寻求城市中心区的更新与复兴,倡导城市空间经济的再生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城市空间规划体系中讨论的热点。四、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开始讨论“空间可持续性”问题,部分城市强调城市可持续性经济的重要性。五、21世纪以来,强调对城市空间复兴的重视,认为城市复兴应该建立在优质规划、经济实力及对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上,良好的执政以及社会福利的原则也是“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 2.2前沿理念 近年来,欧美国家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研究开始围绕“全球化思考、本土化生存”(Thinkglobal,actlocal)的理念展开。自1992年以来,欧盟呼吁在欧洲以及全球范围内,应采取广泛的国际行动,并与其成员国以及其他国家和所有国际组织通力合作,在制定可持续空间规划策略和政策执行监督等方面均要做出积极的贡献。1992年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在全球范围内提出并推行了可持续城市发展计划(sustainablecitiesprogramme,SCP),现今已有中国在内的13个国家实施了SCP计划。在全球层面,过去十(多)年是推行可持续性城市空间发展理念稳步发展的阶段,主要有联合国关于气候变化的“京都协议书”和“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HabitatII),以及欧盟的“奥尔堡(Aalborg)宪章”等,以上内容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可持续性的城市空间发展内容。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还要求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可持续性的空间规划策略,诸如提高当地的康乐水平(localwellbeing)。发达国家还认识到只有采取“自下而上”的策略,即通过改变每个公民(individualcitizens)、商企(businesses)和其他组织机构(otherorganizations)的行为,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可持续性的城市空间规划应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压力相互碰撞的地方,两者必须要协调一致。麦克拉伦(Maclaren)和维吉尼亚(Virginia)研究认为,可持续性的城市空间规划研究近年来主要集中在:

城市用地布局与城市交通相互影响分析研究

城市用地布局与城市交通相互影响分析研究 摘要:城市交通与城市用地布局的研究是很多学者都关注的一个问题,对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本文重点阐述了城市用地和城市交通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城市用地布局的空间结构形态,从而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文章以三门峡市中心城区为例,总结了其发展过程中城市用地和城市交通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 用地布局;城市交通;三门峡市;城市用地 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the urban land layout and the urban traffic is a problem that many scholars are concerned about. It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China's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urban land and the urban traffic,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land layout form.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urban land and the urban traffic. Sanmenxia city center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urban land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urban traffic,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Land layout; The urban traffic; Sanmenxia city; Urban land 1. 引言 历史上,交通条件对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交通方式为城市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条件,而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又促进了城市交通的发展,从而使城市进步成为可能。城市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脉,是城市具有决定意义的机能之一。城市交通体系是城市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物资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体现了城市生产、生活的动态功能关系,在促进城市运转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道路系统形成城市用地布局的基本骨架,是城市空间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城市道路空间的组织直接影响城市的空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一、知识讲解 1.城市土地利用 (1)城市土地利用的概况 (2)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 2.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 (2)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特征及区位。

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等。 二、经典高考试题 考向一功能区的判断 1.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1)~(2)题。 (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 (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市用地结构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兰斯塔德地区城市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而且城市之间相互独立。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四个核心区都有各自的主要服务功能,核心区之间服务的互补性较强,因此,四个核心城市服务的种类是不同的,但每个核心区的服务范围都覆盖整个城市,等级也相同,人口具有流动性,所以不可能限制服务人口,故选A项。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20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兰斯塔德地区形成国际性的城市群,但城镇扩张程度小,结构体系稳定,说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故选

城市空间形态1

罗春生:《城市空间形态规划控制初探》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sdpdi 发布时间:2008-08-03 9:24:28 阅读: 3861次 城市空间形态规划控制初探 (佛山市顺德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罗春生) 【摘要】城市空间是人们居住、生活、工作、游憩、交通的载体。本文在分析城市空间形态与控规控制体系的基础上,找出控规在城市空间形态控制的不足,探讨城市空间形态控制体系与方法,依托控规图则其法定特性进行空间形态定性定量控制。 【关键词】控规、空间形态控制、控制体系 1、引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培育优质、和谐的城市空间是人们共同的期望,城市虽然有一个好的规划蓝图,但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实施的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这其中固然有制度环境、规划管理、规划编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控制和培育优质城市空间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试图从城市空间形态与控规控制体系入手,在分析现有控规控制体系的基础上寻找出在城市空间形态控制方面的不足,进而探讨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控制体系与方法。 2、城市空间形态 “空间”的定义,源自于拉丁文的“spatium”,在日常三维场所的生活体验中、符合特定几何环境的一组元素或地点;两地点间的距离或特定边界间的虚体区域。我们这里讨论的空间是城市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室外分隔墙等垂直界面和地面、水面等水平界面的围合,由环境小品、使用者、使用元素等点缀而成的城市空间;或是由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室外分隔墙等垂直实体控制和影响的城市空间。她是大自然中

分隔出来的较小的、具有一定限定度的,是人们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城市活动使用的空间。城市道路如何规划、建筑如何布局、城市景致组织等城市外观是城市给我们的第一感觉,这些印象及认知可以称之为城市空间形态。 3、控规控制要素与体系 控规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划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规划管理与开发建设的衔接,作为城乡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控规中首要内容就是建立控制体系,控制体系是影响控规控制功能发挥的最主要内部因素,包括控制内容和控制方法两个层面。控制内容是控规所控制的要素,它对控规功能作用的影响主要在功能作用发挥的广度上。控制方法是指实现规划意图选取的控制手段,它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功能作用发挥的深度有决定性的影响。控规的控制内容和控制方法是控制体系中互为联系、互为影响的两个层面。 3.1控规控制要素 规划控制体系的内在构成要素是规划控制体系建立的基础。其内在构成都包括以下6个方面内容: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城市设计引导、配套设施和行为控制。 (1)土地使用控制 土地使用控制是对建设用地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围等方面做出规定,其控制内容包括用地性质、土地使用兼容性、用地边界和用地面积等。 (2)环境容量控制 环境容量控制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容量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定,其控制指标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容量、绿地率、空地率、人口密度、人口容量等。 (3)建筑建造控制 建筑建造控制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对环境的要求,对建设用地上的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V ol.27 No.22 Nov. 2010 第27卷第22期 2010年11月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周 潮1,2,刘科伟1,陈宗兴1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2.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 要:建设和发展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内在动力支撑因素。基于低碳城市与空间结构的概念及二者的关联性,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低碳发展理念观的3种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以促进城市低能耗发展,为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提供动力机制。 关键词: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DOI:10.3969/j.issn.1001-7348.2010.22.014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0)22–0056–04 0引言 人类社会正步入低碳经济时代,低碳城市正成为城市品牌的新亮点和新坐标,是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全球范围内城市软实力的竞争中即将发挥关键性作用。因此,建设和实现低碳城市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西方国家对低碳城市的研究较早,在实现模式、城市规划和政策研究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1~4],如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并在相应的城市进行了实践[5]。作为一个发展大国,发展低碳城市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面向“后京都时代”的必然选择。因此,国内学者也围绕低碳城市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6~10],并在保定市和崇明岛等城市进行了低碳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看来,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主要注重:①理论探讨,如理论模型、评价方法和指标等;②技术革新,如新建筑材料和新交通工具使用;③策略研究,如加强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等,但研究中对城市空间结构与低碳城市的关系涉及较少。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低碳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的时期,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成为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协调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资源节约利用、保证城市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本文将在分析低碳城市概念及影响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因素的发展阶段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对促进和实现城市低碳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低碳城市与城市空间结构 1.1低碳城市 城市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心,但也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工业文明城市(特别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迹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关注焦点。学术界、国际组织和各级政府于2007年开始关注“低碳城市”的概念[11],但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我国学者对低碳城市的概念界定进行了相关的论述[12~14],通过对不同学者观点的归纳与总结,结合我国国情,本文认为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低碳转变,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设低碳排放的宜居模式城市,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可以看出,低碳城市强调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在一定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建设的推动下,以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为基础,以低碳能源生产和应用为主要对象,以市民低碳生活为行为特征,通过发展当地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全球碳排放减少作出贡献。 1.2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合理的空间结构模式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关于城市空间结

信息技术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研究

叶敏≮c‘2007.3(下半月刊) 信息技术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研究 口李荣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240) 摘要信息技术对生产生活影响的深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探讨“地理终结”到新型产业组织空间的发展,乃至信息技术对于整个社会公共资源的空间分配的影响,经历了长期的研究积累。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将更集中于技术对于空间变化影响的具体实证方面。 关键词流动空间虚拟集聚网络空间优质空间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07)03—174—02 伴随着信息技术对于人们生活进一步的渗透,其影响越来越被人们广泛的关注。信息技术怎样影响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信息技术通过怎样的途径对于城市空间进行重构?H?巴凯斯指出“电信网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空间和时间,地区和公司的发展中出现了计算机网络及其传输流,各种各样的电子行为的愈益增加的应用将导致地方发展、区域管理、组织形式和个人生活的变化。在电信网络和信息流缩主宰的时代,空间接近的优势被减弱。这些进步改变了部门的条件和地方、国家及全球各个层次的区域相互独立性”castells则进一步将这种变化以空间分化的形式划分。并提出“流动的空间”,即为通过流动而运作的时间共享之社会实践的物质组织。有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了流动空间:第一层次,流动空间的第一个物质支持,又电子交换回路所构成,是通信网络的技术基础设施。第二层次,由它的节点和核心构成,是一种层级组织;第三层次,是占支配地位的管理精英的空间组织。 同样地,这三个层次的空间可以更简单的被理解为数字信息空间、物质实体空间、以及联结及利用这两种空间物质的人的组织空间。信息空间与物质空间通过人一管理精英的联结,并按照其有目的实践活动或被重构。这便涉及到信息技术对于物质化地理空间的影响的研究。 在信息技术对城市城市空间影响的研究中,Yen和ma}lmassani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能影响土体使用模式并且在经济活动增长与产业空间布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影响组织办公室位置选择的两个方面,1.信息网络的接人的需求2.基础设施成本低于传统中心商业区。Gasp”和daeser(1998)尝试寻找出信息技术与面对面交流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中支持这种交流的因素。通过对于电话使用资料的实证分析,得出信息技术对于面对面交流的补充作用大于替代作用。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对于城市的集聚作用并没有消失,作者声称在回归模型中难以排除信息技术的影响。Gordon和Richardson(1997)推测,信息技术可能导致于经济活动和人口的分散,甚至到达“地理消亡”的时代。他们指出,在运输与通信成本高额的时代,超高或集中解决方案占主流。但未来的运输与通信成本将继续降低。这里严格的问题是运输与通信是补充关系还是替代关系,如果是补充关系,地理的作用将持续发挥即使新的通信技术得以开发。salomon(1996)认为通信技术的发展将消弱距离的影响,对于社会空间组织会导致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于信息技术发展促使城市分散他还提出了四项假定:1.运输与通信技术的替代关系的存在2.信息对于实体物品替代关系的存在3.通信技术的普遍使用4.在拥挤和交通成本的压力下,对分散迫切性的认识。他甚至认为城市形态全新的变化不可能发生在信息时代,不过他承认由于技术的原因城市将发生某些方面的变化。 另外,(c印ello1994)指出,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企业组织发生空间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这归咎于对于信息技术作用的过高估计,以及对于新技术与空间重构之间关系的肤浅及乐观的析。她还认为,长期来看,新技术的应用导致新的生产策略,比如“即时生产系统”(jus“ntime)。这需要各个公司之间空间位置上的临近,最终会导致经济活动的集聚。然而,Fuiita和haIllaguchi(2001)指出,如果公司之间具有良好的运输通信基础设施相连接,正如在许多发达国家看到的,它们仍然可以保持分散。Echeverri—carrou(1996)认为,对于组织之间地理上关系的概念化,不能离开对于计 174算机网络的理解,它将不同位置的不同部门,不同组织连接在一起。尽管在空间上逐步分散,但其活动却借助于信息网络进一步一体化。她还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企业内部联结的高额投资,同时对于员工技术以及生产活动严格控制。G”Ill一还注意到了在城市空间中,伴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所产生的基础设施分配不均的问题。“我认为我们正在开始看到一个重新城市网络化基础设施,其中凸现了物质,社会以及政治上的不合理分配”并提出了“优质空间”概念(笔者译)。优质空间的出现是一个广泛的趋势,它是由于四个过程推动的。社会技术和政治经济的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分价提供、城市综合规划的侵蚀和新消费空间的出现、基础设施消费主义的盛行、面对城市空间自动化以和城市区域扩展,向城市外围转移趋势的出现。提出“最优网络空间”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中基础设施以及技术移动性的研究。传统城市与社会学当中,对于基础设施与技术研究仍然处于边缘。 国内对于信息技术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研究则处于起步探索性阶段。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对区域层面影响的研究中,汪明峰(2004),从互联网骨干网络拓扑结构人手,对中国互联网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考察基于这种信息基础设施构架之上的中国城市体系格局。表明互联网正在重构城市的竞争优势,而地理区位因素仍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研究提出展望,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将成为中心。1.网络空间通达性研究2.网络空间积聚的动力研究3.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交互作用。 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对于产业组织空间影响的研究中,刘卫东通过诺基亚星网工业园的实例分析指出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导致企业的“虚拟集聚”,这是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和缩短供应链的必然结果,但是否选择积聚还取决于其它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时间成本正成为空间组织的重要影响因素。他还指出,互联网时代制造业空间区域的两个主要决定因素制造业的积聚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和快捷配送两种力量将成为决定互联网时代制造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信息技术的进步也在改造着商业模式和企业组织的模式,并导致企业明显的空间重组,一方面由于新的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传输十分便利,一个地理空间点上的消费者可以得到的相关产品的信息是海量的。对于越来越快的市场变化响应,驱动着企业改变其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新的技术也容许企业尝试新的管理实践。 甄峰对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新空间形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提出了实空间、虚空间、灰空间的三元空间假设。并认为三元空间并存与共生将是一个持续现象。灰空间,即实空间与虚空间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形成的过渡性空间。“由物质场所,可上网的固定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以及网络基础设施构成。”(甄峰,2004)“从内容上讲,灰空间将由信息港、智能建筑、宽带网络、科技园区、创业基地等所构成” 总之,在信息化对于城市空间影响的研究中,国外学者所关注的方面有所差异。与此同时也对于这种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而国内伴随着信息技术影响的深入,在信息技术对于社会影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集中于概念的提出以及新现象的探索分析阶段,深入的实证研究还非常缺乏。与此同时,未来的研究也将更多地集中于信息技术对于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细致深入的实证研究。正如掣a}la-n所述”在当今城市快速转型时期,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  万方数据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考试试题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18小题.每题1.0分,共18.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工程地质条件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包括( )以及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和地质构造的影响。 A 水土流失 B 山体滑坡 C 地基承载力 D 地震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日照时数指的是( )。 A 地面上一天内实际受到太阳直射的时间 B 从日出到日落,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到大地的时间 C 太阳照射大地的一大部分时间 D 娱乐环境,实际日照时数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及其服务水平与质量所指的是( )。 A 城市用地建设条件评价 B 城市用地经济条件评价 C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D 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价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地面大气的水平移动,由风向和风速表示的是( )。 A 风象 B 风速 C 风向 D 风向频率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气候条件在创造舒适的( )方面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十分密切。 A 生活环境,减少城市环境污染 B 生活环境,娱乐环境 C 娱乐环境,减少城市环境污染 D 娱乐环境,生活环境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城市居住用地根据用地范围内市政公用设施配备的情况、居住设施布局完整性情况、环境良好性情况等,分成( )类。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032.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 ——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黄蕾 摘要:长期以来,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及总体规划层面,市域范围的规划,缺乏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更会出现重城镇建设空间,轻非城镇建设空间的管控研究的现象。本文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编制过程中对于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的研究为关注点,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对于协同城乡均衡发展、营造高品质的生态环境空间、彰显城市独特人文魅力的重要意义。在技术内容方面,首先,从区域空间角度切入,从区域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格局分析入手,确定城市生态、文化发展战略。其次,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对非城镇建设空间中生态、文化资源布局研究。最终提出以生态保育基底、核心山水田园群、外围山水田园组团、滨水生态廊道、环中心城休闲带等全方位构建全域山水田园空间规划。并加强对规划分阶段的时序安排,实现规划的空间落位与实施管控的实施策略研究。 关键词:空间规划,非城镇建设空间,山水田园,生态文化资源 1引言 1.1.以市域空间规划加强全域空间资源管控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可以确定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框架,空间规划的目标就是确保战略发展研究可以落地。 以往市域范围的规划,主要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侧重于市域结构管控,但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不足。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转变为市域空间规划,可加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对全域空间资源的统筹配置能力,对全域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的整体导控。从而指导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市域空间规划的方向,从而实现市域空间规划的“一张蓝图”。 1.2.同等重视“城镇建设空间”与“非城镇建设空间” 在《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和要求》(暂行),“编制要点”—“加强空间开发管制”一节中,提出“在市域层次的规划,需合理确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比例和格局,确定市域城乡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对各类空间中的建设活动提出管理要求。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以及生态、农业空间中的区域性基础设施、乡和村庄的规划建设”。 本文中所指的“非城镇建设空间”,即上述描述中除去“城镇空间”外的空间,主要以市域范围内大面积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农田、乡村)为主。 一直以来,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相对重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轻非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新时期的空间规划体系需要秉持“综合性思维”,对于非城镇建设空间的规划研究,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更需要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实现空间上“保护”与“发展”间的均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